新媒体对大学德育的影响探究

时间:2022-03-13 04:20:54

新媒体对大学德育的影响探究

大学生的社交发展行为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3]新媒体应用中的网络社交功能拓展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空间,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加了大学生之间、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相识和了解的途径。登录网络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的网络第一行为,大学生连接计算机网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打开QQ等聊天工具和“人人网”首页。交友网站、论坛和BBS的使用分别达到76.1%和43.9%(见表2),这说明大学生热衷于网上交往形式,能够通过新媒体接触到更多的社会群体。网络社交的隐蔽性消除了面对面、言语对言语直接交往中的畏惧和羞怯,更容易敞开自己的内心,裸露自己的真实感情,更能获得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和认同,提高交际能力。大学生网络用户往往通过博客、空间、日志等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微博使用人规模大,且具有自媒体特点,能及时传达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在虚拟空间并引起共鸣。这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感,帮助大学生把握好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为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沉迷于网络社交则可能导致与现实社会隔离,畏惧正常人际交往,沉迷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大学生的网络娱乐行为大学生的网络娱乐一直是社会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有65.5%的大学生是网络游戏用户,网络音乐和视频的使用率更是分别达88.8%和78.9%(见表3)。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对战平台游戏、类休闲类游戏、网页游戏等是广受大学生网络用户喜欢的游戏,也是比较容易沉迷其中的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也易使大学生的心理情绪产生较大波动,致使道德品质滑坡,恶性事件频发。网络音乐和视频潜移默化地向青少年渗透着价值观和生活信念,积极健康的音乐和视频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帮助其勇敢面对遇到的问题;而低俗的音乐和视频容易形成误导,利用大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进行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由于手机上网比例的上升,控制低俗内容的传播越来越困难。因此,有效防范网络低俗内容对大学生道德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大学生的商务应用行为随着网络基础建设的发展,网络购物商品类型极大丰富化,网上零售商品类别与线下平齐,甚至超过了部分地区线下商品的品类,足不出户即可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催发了网络商务交易行为。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达64.9%、58.6%和58.4%,分别高出总体网民平均水平27.1、26.7和28.8个百分点(见表4)。淘宝网、天猫、拍拍网、京东商城、中国亚马逊等等日渐成为大学生网民最喜欢的购物网站。

大学生新媒体应用对大学德育工作的挑战分析

新媒体技术及环境的发展完善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社会交流、娱乐生活、日常学习等发生了很大改变,对大学德育起着双重作用,在为大学生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同时,由于较难掌握和监控,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使大学德育环境更加复杂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这让我们如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大学生们更习惯于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论坛/BBS交流等来获得知识和信息,突破传统的封闭式学习方式,家事国事天下事一起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视野开阔,见多识广。但是新媒体信息源是复杂的,传播者是大众化的,接受者是不确定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媒体内容监管困难,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例如: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和腐朽文化思想的渗透更加猖獗;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泛滥;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等侵权盗版行为肆虐;电子商务活动的失信与欺诈现象时有发生;计算机病毒的恶意传播日益严重等,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导致大学生产生矛盾心理和迷茫心态,价值冲突加剧,价值取向不明确。有少数大学生是非标准不清,甚至误入歧途,也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新媒体使传统德育手段功能弱化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广泛、信息承载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是大学德育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浏览各种新闻,查阅需要的资料,自由的进行网络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目前,大学校报、学生报纸等传统媒体逐步实现了电子网络化,有的还利用互联网教学、论坛/BBS、校园广播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但对手机网络、网络电视、微博、手机报等形式的新媒体,传统德育方式束手无策,缺乏监督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无法对外来的错误信息、不良内容进行监控,无法有效地控制传播范围,存在明显的空白和短板。新媒体使大学生的德育主体意识下降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自由交流的功能,舆论导向较难控制,使作为德育主体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和教育,不自觉地接触到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观念,极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排斥或抗拒,削弱了大学德育的效果。而且新媒体的时空特征使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多以匿名方式进行交流,无法确保真实性,无法规范言行内容。由于大学生网民角色的隐蔽和交流的间接,会使他们误认为无须对虚拟世界里的个人言行负责,放任自我,没有任何约束和心理负担,极易诱发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诱使大学生淡化道德主体意识,漂泊在网络世界的大海中不知所终。新媒体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变化大学生正值身体、心理和思想塑造和成熟的阶段,形成的“三观”还不稳定,有些大学生缺少自控能力、好奇心强、易冲动,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可能被错误思想误导,被腐朽文化侵蚀。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本应专心求学的大学生,由于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耽误了学业,甚至最终不得不放弃学业。网络文化的自主性、自由性,缺少规范,没有权威的约束与掌控,导致众多的“主体发出众多的网络声音,使得互联网表现出宽容多元乃至复调狂欢的后现代特色”,[4]容易助长大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慢慢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在虚拟空间里寻找到的多是具有强烈视听刺激的低俗内容,更加剧了畸形文化的滋生,使道德意识淡薄,最后迷失在人生道路上。

新媒体视野下加强大学德育工作的对策探讨

面对新媒体的各种特征和对大学德育工作的种种冲击,大学德育应与时俱进、主动变革,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和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行为能力。加强新媒体监控管理,创造健康环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信息获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现代媒体实现的,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必然深受其影响。而且,大学生接受新媒体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手机上网的人数比例已经超过了电脑上网,在时间和空间上很难对大学生的新媒体行为进行完全有效的约束。所以,加强新媒体的监控管理,改善大学生道德形成与发展的环境,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政府要加强监管,制定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如内容选择平台、不良信息过滤软件、游戏防沉迷系统等对新媒体传播信息进行净化审查,约束上网行为。网络营运商和新媒体移动终端厂商等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新媒体内容和服务,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监管提供便利。提高新媒体运用水平,加强德育队伍新媒体的兴起及广泛应用,对德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给工作带来的便捷和困难,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采用符合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的方式开展工作,把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要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要通过建设心理咨询网站、开设网络咨询室等,为沉迷网恋、有网瘾症状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网络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其在线解决心理问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加强新媒体使用教育,强化道德主体大学德育要在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下突显出主旋律的价值趋向,需要学校加强对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利用好新媒体工具,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助手。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在新媒体生活中加强公德自律,提高鉴别能力,不涉不良网站,不看不良信息,不参与不良活动。树立网络社交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网友、不约会网友,做到交往活动健康有益。树立网络自律意识,在缺少监督的传播空间里理性对待各种新媒体信息,自觉地把网络自律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和良好品德养成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开拓新媒体教育阵地,提高德育效果大学德育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开拓德育教育阵地,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德育建设,创设更有利于将道德理论和道德知识深入大学生心中的德育环境,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在坚持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德育手段的基础上,把道德理论和道德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吸引力。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快捷性,扩展德育时空,传播德育理论知识。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隐蔽性,在QQ、MSN、博客等沟通环境中,通过非正式的文字表达获取学生的真实想法、真实情感,消除面对面、言语对言语交流中造成的心理戒备,达成平等互信的沟通,增强大学德育工作的自主性。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共享性,构筑QQ群、博客、微博等资源平台,作为师生互动的学习生活园地、思想舆论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新媒体传播环境。

本文作者:王云涛工作单位: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