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

时间:2022-03-10 02:44:49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

1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1.1新教师专业素质不足,老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专业素质不仅包括教师所学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还应包括教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新教师由于刚走上教学岗位,虽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欠缺,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调查报告显示:在15种职业的职业倦怠程度排名中,教师以50.34%列第三。高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高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表现为:教师工作敬业度下降、出现忠诚度危机。具体表现在有些高职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不端正。对教学工作不认真,没有坚守自己的职业理念,从思想上懈怠教学任务。还有些教师教学行为松懈。

1.2学校制度保障欠缺

学校制度是制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外部条件。这里的学校制度是指:学校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制度、对教师考核和评价的制度。目前,高职教师接受到的培训制度仅有入职前的岗前培训和各种高职师资培训。这两种培训由于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高度压缩,重理论的学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拿到相关的证书为了以后评职称做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中主要依据教师上课课时量和数量,很少涉及到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把大量时间和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科研中,把教学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

1.3教师的社会认可程度

教育事业是神圣的,教师职业是高尚。然而在表面上得到的尊重,并没有体现到他们应得的报酬上。教师清贫。许多教师从事兼职,有的甚至自己开公司当老板。教师职业变成了嘴上说重要,待遇上体现不重要的尴尬局面。

2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针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笔者从教师、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分析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

2.1教师层面

内因是主要原因。所以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根本动力。

2.1.1提高教师教学道德素质

教学道德应该是人的道德品性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教学道德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来自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教师的职业就是扎扎实实地教学育人和做学问,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还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深入研究、体悟以及充分表达。教师要热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理性而负责地对待教学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面对自己的工作;消除攀比心理,忠于自己的事业;克服职业倦态,在教学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热情和精力。

2.1.2教师对教学实践的体验和反思

新教师由于教育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缺少教学的实践锻炼。因此,新教师需要尽快熟悉讲台,更好地适应自己的教师角色。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听课+说课+教学反思来实现。一方面,要求新教师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听有经验教师的课,获得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应多鼓励新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师说课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听课和说课,让青年教师获得了一些经验,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更需要进行教学反思。青年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有意识地和全面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选择能力、教学整合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意外处理能力、教学效果评价能力等,思考这节课中什么地方是可取的,什么地方是需加强的,什么地方又是必须舍弃的等等。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

2.2学校层面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更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教师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学校。学校要给予教师创造有利条件,提升教学能力。

2.2.1建立教学学术理念

教学活动不仅为教师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同时也是一项学术活动,大学教学具有学术性。高职院校的领导要接受教学学术理念,应充分认识到教学具有学术性以及教学在学术中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教学,向教师传达他们对于教学学术的期望,营造重视教学学术,探索和实践教学学术的氛围。这包括:为教师创造一个调动他们积极性的环境,鼓励他们学习、研究、探索和发展教学学术,并尊重和奖励那些在教学学术方面有建树的人,形成教学学术激励系统;以学校发展为目标,明确教学学术的发展计划和要求,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供硬件支持。

2.2.2建立和健全保障制度

学校应为教师的进修、培训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对参加高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学校务必建立相关的培训、进修制度,给予经费资助,合理安排他们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使青年教师体会到学校对教学的的重视,对教师的重视,这样会激发他们的教学责任感和忠诚度。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完善职称晋升和评价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计划,突出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增强教学在考核中的分量,与科研成就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得科研和教学相得益彰,以提升教学质量。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合理地分配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的教学表现应与教师的聘用和工资等级联系起来。在职称评审中,对于教学能力突出、学生普遍反映好的教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在评审上应做优先考虑。

2.3国家层面

完善法规条例,保障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法可依;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教学能力发展的宏观条件。

2.3.1完善法规条例,确保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法律保障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明确的规范和强制性。我国对教师实行的法定职业资格许可制度是教师资格制度。在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中应注重对教学实习实践环节的要求、完善对教师申请者教学能力的考核和对教师资格有效期问题的规定。在我国目前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中,为了能有效地保证申请者的教学能力,在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可以对申请者提出教学实习经历的要求。在教学能力考核体系中,不仅要考查教师的一些外在表现,还应该加大对教学选择能力、教学整合能力、教学沟通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的考核。另外,还应增加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时限。由于学科前沿的发展,专业知识的更新,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因此,对教师资格证的认定,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一证定终身。在教师获得资格证后,应对有效期作出年限规定,几年后重新进行教学能力考核,重新认定教师资格,促使教师教学能力的与时俱进。

2.3.2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发展、教改项目的实施、教师的工资待遇等等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都需要有资金的保障。所以,政府应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资源保障,需要基本的物质基础。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用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资金不是消费而是一项投资,是投资就有回报,而且这个回报是无价的。对于教改,是需要有代价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教改的资金来源于教育投入,它的成果也回到教育系统,并增强着教育本身的活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生活条件。教师只有在工资和待遇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教学能力提升的更高需要。因此,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刺激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总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必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既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与实践,也需要学校的制度和管理保障,更需要国家的法律保障和资金投入。

作者:吴刚袁琦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