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时间:2022-06-04 02:55:51

国有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经济中的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问题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不足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改善问题的措施。

国有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性

作为国有企业,践行依法治国的落脚点是依法治企。依法治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国有企业加强管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条件。要真正做到依法治企,必须本着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在企业内部规范化管理。社会秩序建立与维护靠的是法律与道德,企业内部秩序建立靠的是制度和文化。制度建设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制度建设是企业运行的必要基础,制度建设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一套体系完备、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是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在企业人、财、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细化,是各项法律法规在企业的延伸,是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范准则,是保障企业规范、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使企业内部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运营、合法合规以及长远战略目标的完成。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体系已经建立,但还存在着不够完善、内部管理与营销管理相脱节、各个部门制定的制度体系不一致等问题。基于此,做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进行研究分析,找出问题,不断改进,持续评估,不断完善,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国企在大众眼中的标签之一就是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制度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任何企业活动都需要制度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保障企业长久的发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作为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我国资本主义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国有企业的建设程度有限,现阶段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日常工作阶段缺乏完善的管理流程,企业的工作方针不够具体化,对企业的发展方面不能起到高效的推动作用。首先,是制度的操作性不强,自身的企业战略目标没有与制度制定相结合。很多国有企业参照其他大型企业的经营模式,设置了很多工作部门,看似专业且分工明确,实则华而不实,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接,导致工作人员进行办公时程序繁杂,办事效率低下,而且有一部分部门对于本公司来说设立的意义不大。企业内部的规则章程以及工作流程,大多也是依据其他公司的内容稍加修改就被应用到工作之中。很多制度和原则过于笼统宽泛,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一些传统的制度一直被沿用,没有联系企业当下的实际情况,没有与时展相结合,很多制度的存在只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没有动态调整的机制;其次是企业制度的系统性不足,很多私营大型的企业为了能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生存,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障公司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收入,而国有企业却很少有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对一些现有的制度也没有进行实时更新和科学总结,很难保证制度的系统性;再次是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原则性不够,规则制定的最终目的就是落实,但是国有企业内部的部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或者落实不彻底,其根本原因就是原则问题。员工工作出现错误本应该根据规定进行处理,但是考虑到外界的各种原因没有进行规定的处罚,就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和质疑,久而久之制度就会在员工心中的分量变低,最后导致制度变成一纸空文;最后是制度的民主性不足,国有企业中大多的规章制度都是由上级出台制定,基层员工只能“照单全收”,很少有制度是由员工进行集体讨论或者对现有制度进行修改的现象,“以人为本”只是停留在规章制度上,没有落实在实际之中,对于员工的关心以及真实需求的收集是必不可少的,真正的民主化可以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现有制度的民主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内部管理与营销管理相脱节在实际的国有企业运营中,部分管理者对内部管理的理解认知程度不深,对于公司的运营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之中,缺乏对企业的全局把控和整体意识,没有将公司内部管理与营销管理相结合,导致内部管理与营销管理相脱节,营销过程中没有有效的制度进行指导规范,导致营销的效率受到限制。以石油企业为例,石油企业中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与营销管理没有进行高度结合。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营销方面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整合,做到一体化,通过制定制度来规范营销方面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营销方面的效率。但是石油产业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行业,企业内部的规则制定相比石油开发以及石油营销的关注度较小,导致内部管理和营销管理造成脱节,营销过程中过于繁琐的流程没有得到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在其他行业的发展中也存在这种问题,需要得到改善。各部门制度体系不统一随着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内的各个地区以及海外都开设新业务、分公司。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对企业内部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新设立的分公司需要依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销售等工作流程,导致企业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制度规则不同,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工作交接起来效率低下。有些部门为了提升业绩或者管理方便,在办公过程中忽视一些规章制度,使规章制度没有发挥出实际意义,现有的制度体系实施不到位。虽然效率短时间内得到了提升。但是从长远看来,各个部门各行其事,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体系的约束、规范以及协调,企业内的整体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不会将“1+1>2”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很难让企业得到真正的发展。

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管理流程框架

国有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由职能不同的各个部门构成,企业如果想做的更大更强就需要将这些部门进行协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对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不同层次工作的关系进行整理,对企业管理流程框架进行优化,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的系统化、科学化、流程化。一般情况下,对国有企业管理流程框架的整理需要使用分层分类的方法,根据企业现阶段的市场背景、发展现状、竞争对手情况、客户需求、国际环境等,从不同的类别、层次对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行分类重组。通过对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行整合就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企业工作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企业战略目标是否有所偏离等情况,对现有制度的完善、制度体系的建立、提出短期工作战略目标等有所帮助。从完善国有企业管理流程框架的浅层来看,只是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进行的每一步骤、每一过程进行总结,看起来没有实际意义,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从更深一点的层次来看这种整合包含了各个部门不同工作之间的联系,通过简化部门之间联系的步骤,实现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让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使企业内部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完善国有企业管理流程框架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步,系统的管理流程框架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制定健全的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

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是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个部门制度体系的集中表现,包括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在完成某项任务中需要达到的工作指标、在工作时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规范化的文件、报表、计划书的制定以及上报过程中的规范行为等等,制度体系流程将这些企业管理的所有工作包含在内。健全的制度体系流程应当建立在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上,与企业文化的宗旨相一致,对企业制度中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的分析,而不是只流于表面,这样可以使制度体系流程更加规范、全面,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也会进行的有条不紊,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各项数据进行分类、整合是构建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的首要步骤。通过对每个部门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整合,例如对每个部门进行的工作流程进行整理,可以推断出进行工作交接的部门哪些步骤是被忽略的、哪些步骤是重复的,对灰色地带的工作进行分配,对多余的工作步骤进行删减,提高制度流程的现实意义。所以,健全的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不仅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为了保障企业不断健康发展的需要。构建规章制度的监督机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国内企业的经济竞争还是国内外的经济竞争都发展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国有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起来就需要将企业管理进行标准化,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这就涉及到执行力的问题,执行力是影响制度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执行力的强化就需要加大对制度的监督力度,将监督机制体现在管理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步骤中,否则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对企业的管理起不到任何实质的作用。监督机制的主要作用是依据制度进行对日常工作中的业绩进行赏罚分明,通过检查评估以及各项考核,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做到固定化、持续化。首先要做到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监督机制。国有企业的规模各有不同、经营的性质不同,进而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也需要设计适合自身的内部监督体系。从规模大小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要制定较为全面的监督体系,要把所有的工作包含在内,注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应该适当精简监察机制,做到小而精,提高现有的监督效率。从企业性质来说,对一些商业性强的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资本运营、薪酬问题、业绩考核等方面的有效监管,对于公益性强的企业要加强对公共服务方面的监督考核。其次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整体构架,企业内合理的制度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监督的力度,建立企业对各个部门的监督体系,形成自上而下、相互制衡、赏罚分明的监察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形式文明规定各个部门的职责,用定期以及突击的监察方法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到及时更新,确保日常工作有章可循。为保障监督体系的一体化,可以构建实施监督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各个部门的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上传,为监督工作提高效率。再次要健全监督制度的保障机制,监督制度能不能落实到位需要一套健全的保障机制。要做到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按照责任清单对失职员工进行处罚;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犯错次数进行规范,既要给犯错员工改正的机会也要有容忍犯错次数的限制;要健全激励机制,不能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物质和非物质的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也做出相应的处罚。最后要提高监督制度体系的执行力度,将完善的监督制度、规范的监督流程、专业的监督人员进行结合,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针对监察部门出台的操作方法,从各个部门抽调部分员工进行监察培训,利用对本职工作的了解加上对监察制度的学习,两者相结合,提高监督制度执行力;定期举办职代会,切实保护员工的利益,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完善监督制度。通过企业内网、部门邮件将与职员利益切实相关的文件公之于众,接收职工监督,提高员工的参与度,这样也可以提高监督制度的执行力。

推动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进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加,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挑战,国有企业要想得到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对制度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身竞争优势。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客户的需求取向,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基于现有制度体系不断的进行完善。实现制度体系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经营活动、销售活动等进行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制度的指挥引导作用,促进国有企业长期健康发展。首先可以采用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扁平化模式进行体系建设,建立并遵循内容全面、权责明晰、有章可循的原则。突出提高执行能力、落实能力为主要方面的制度体系。对平时的工作状态、工作过程中的功与过、上下级传达工作时的流程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监督机制,提高员工对制度的重视度,对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形成规范化、固定化的工作模式。其次是针对不同层次进行制度建设,将企业内部划分为领导和基层两个层次,合理进行职责划分,明确不同层次的工作重点,要求层次分明、各有侧重、上下联系,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支撑构成一体化的制度体系。企业内部的制度要依据不同职位做出不同的制度要求,领导层做到对企业各个部门管理做到覆盖范围广、制定企业总体成果的战略目标,积极指导下级工作、监督下级工作效率。基层做到简洁明晰,有针对性,做到对上级指示的遵守、对部门制度的遵循。整个企业的制度管理体系突出各层次的特色管理以及覆盖全面的特点。最后利用科技手段构建制度信息系统,比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等。打造高效的制度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减低管理成本,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流失。以往会需要特定的工作人员将新下发的规章制度传送到每一个人,现在所有的制度都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查询,员工可以随时进行制度查询,获取想要得到的制度信息。对于公司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收集员工认为现有制度需要改善的地方,而不是通过问卷等比较繁琐难以统计信息的传统方式,用较低的成本提高制度的民主性,让员工对企业更具有归属感和参与感。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的制度体系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但是仍然有需要改善的地方,造成企业管理的有效化没有达到理想目标。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应该充分意识到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整合现有资源,促进规章制度的建设,进而提高企业执行力以及管理力度,使企业管理真正实现一体化,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靳建强.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与流程分析[J].中国石油石化,2017,(07):122-123.

[2]罗才旺.对构建企业制度体系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09):61-62.

[3]李晓娟.基于流程的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28.

[4]何大春.国有企业建设一流企业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探索[J].中国商贸,2014,(14):47-48.

[5]陈志勇.完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J].厦门科技,2006,(05):49-51.

[6]朱炜;刘雨萌.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成效、问题与改进[J].财务与会计,2019,(08):37-40.

作者: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