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3篇

时间:2022-04-22 09:05:34

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对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资产会随着人员调动而跟着走。现在的事业单位中,因为没有好的管理制度,管理者管理松懈,不定期盘查统计,只是一味的购买,不好好管理。有的事业单位在使用和报废处理等手续上把关不严格,疏于管理,导致有帐无物。该减的设备不减少,该增加的不增加,账务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形同虚设。固定资产划分太过于机械,没有具体的细分,只是一种管理形式。事业单位里面的固定资产种类非常多,规格也不相同。对于固定资产的划分,要以财务统计为依据,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固定资产性质差异很大,像普通型照相机、大批购买的办公室桌椅需要按照低值易耗品处理,不去按固定资产类管理。

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的计划投资制度造成了资产闲置、浪费。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比较落后,仍然保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事业单位的投资体制,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是由国家来领导的,使事业单位对国家一直存在着依赖性。造成事业单位只关心固定资产的收入,疏于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忽视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随意,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造成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从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到现在为止,我国事业单位仍然没有一套合适的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标准。国家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方面,需要经过一套复杂的审批过程,事业单位自身没有足够的权利对其进行管理。这就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只为履行职责而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以完成任务为主要目标,并不关心资产的使用效益。事业单位内部对固定资产监管制度不严格,导致空位、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导致资产浪费的内在原因。固定资产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的,具体的固定资产物品是由资源使用部门管理的,这两个部门之间没有相互协作,缺乏团队意识,导致有账无误、有误无账、账实不符的现象。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缺乏对市场的考察调研,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盲目的购买设备,忽视管理,形成有投资无收入、无回报的情况,或者是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对于固定资产没有好的维护措施,日常缺乏维护,没有将责任具体的分配到个人,影响到资产的正常使用。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流程,由于固定资产比较大,数量庞大,只依靠资产和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合理的,这需要整个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从购入到使用,最后到收回的整个过程都要有人员进行管理记录,根据实际情况来写报告,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首先我们要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强化管理体制,将各部门的责任具体划分,形成一个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于申报、使用、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维修、收回等各个关节都要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对固定资产的增减、管理、效益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科技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应该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因为固定资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所以在管理方面也就相当复杂,工作量也非常大。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资产进行统计记录,对上述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的统计,方便在后期的查询管理,让资产使用率增加,将闲置的资产合理的投入使用中,对记录着需要维修的资产进行及时的维修工作。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强化人们的管理理念。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主要的资产之一,要从最根本处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地位和作用,让管理深入到他们的思想当中,树立资产效益意识。同时还要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确保使用和记录情况属实;将固定资产核算制度进行改革,增加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是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关乎到事业单位的实力排名,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我国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管理的真实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顺利进行。

作者:裘哲曼单位:海军机关营房维修大队

第二篇

(一)提高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导向。首先,应当大力提升事业单位领导者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应当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责任意识,通过明确的责任关系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落实。常见的办法如:对于不同层级所主管的固定资产分别指定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直接负责人。再者,对于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应当加强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对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应当积极贯彻责任制。最后,应当将这种以思想意识为基础的的管理活动纳入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范畴,促使并激励着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二)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是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和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由于管理程序混乱、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技术陈旧,需要综合改进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管理程序。另外,参照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具体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固定资产的损耗规律,准确反映因固定资产自然损耗或者贬值等原因引起的价值减损,从而比较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情况;二是能够将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价值补偿反映出来。在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账务处理过程中,可在资产类别上添加“折旧”以及“累计折旧”科目,直接明了的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使用后净值。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力度

首先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检查与监管体制漏洞,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双重部门管理体制,横向上受主管部门管理,纵向上又受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管理,这种双重管理必然会造成横向节制与纵向管控冲突。因此,理顺监管关系,完善监管体制是必然选择。其次是监管力度不够。这是以事业单位为内容之一的公共部门监管的普遍问题,根源在于监督管理权力不独立。由此可知,增强监管力度,大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是实用之策。

(四)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团队建设,注重提升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

第一,对于管理人员而言,首先注重其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其次加强其管理实务的培训。由于管理人员更加注重全局把握和思想战略,因此重在提升管理思想,这里前面已经专门论述,再次不再赘述。而对于其管理实务而言,重在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按规则运行。第二,对于会计人员,首先考察其专业技术能力,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其次加强对其具体核算实践的培训,并且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优异者给予提升和奖励,考核不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加大培训。再次,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作者:朱惠燕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财政所

第三篇

1.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来源复杂,渠道丰富。政府给予的政治性拨款和一些来自社会机构和组织或个人的名誉捐赠在资产累计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作为事业型单位,其固定资产在管理上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案。首先,固定资产的基本建设统筹是区别于事业单位的一般性支出核算的,属于非内部核算范围,仅在项目结束交付时才会有所递增。其次,固定资产本身不能作为事业单位在进行价值评估和协议合同确认时的衡量工具,这也是固定资产与普通资产相比之下的特别之处。再者,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与固定基金的资金来源要一致,成本的购置也要算在当期的支出成本范围。还有,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一般是与单位的收入相关,均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升或降低修购基金,用于资产维护和资产的更新。使用过程也不能考虑任何折旧或减值的情况。关于减值和折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直是按照净值来计算,无论中间是否有盈亏等成本的变化。即使是发生变价的部分,也都纳入了专项修购基金,与资产本身没有关系。

2.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2.1管理意识不强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隶属于不同的机构,作为事业单位本身仅能使用和占有这笔资产。而资产的所有权则归国家所有。正是基于这一层的矛盾,才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懈怠。没有对资产管理科学合理的认识,也没有实际利益的推动,作为资产的使用者不能物尽其用,无法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价值,才使得资产因为疏于管理日渐衰败,逐渐沦为日常经营的普通工具。

2.2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保管制度本身的缺失与不健全,直接引发了日常管理工作的低效。由此,自然而然的也将产生固定资产在非正常使用情况外的耗损。其次,对于很多事业单位来说,日常管理制度只是形同虚设,没有实际的落实。执行力度与监督力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管理制度也因此无法发挥本身的价值。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制度的推广与执行出现了问题,长此以往必将导致资产的流失。这对于国家来说,也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2.3会计核算不规范

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也十分严重。在会计核算方面,因为核算过程中出现的纰漏,账簿设置不合理,对于核算人员管理的缺失,都将导致固定资产在流入、使用、支出的过程中出现不透明的损耗和统计信息的失真。在资产流入时不能及时的更新账簿信息,资产明细处理不完整、滞后,也未对新建的固定资产设立固定资产卡片,都将对固定资产的真实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

2.4监管机制欠缺

现在的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把重心放在了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殊不知资产的配置和购置环节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隐患。从根本上讲,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导致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相对薄弱。其中的监管机制的缺失更是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失去了回归正常运行的机会。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能更好的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加强约束力,减少固定资产被闲置或是不合理配置情况的发生,让固定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真正走入正轨,实现管理机制应有的作用。

3.进一步加强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

要加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首先要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意识,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去运营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及时完整的核对资产的支出,在中间环节上,尽可能减少纰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使整个统筹合计过程公开化,透明化。避免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维护单位和国家的共同利益。

3.2强化会计监督工作的法制建设

在固有资产的流通过程中,会计的工作起着标志性作用。作为统筹、合计和记录资产流向的相关人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事业单位也可以定期的为从业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将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也要依法进行,只有按照法律制度的要求才能真正减少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加强关于监督工作的法制建设,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和效率的直接途径。及时有效的核对会计工作人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的相关法制培训工作,是完善事业单位对固有资产监督工作的必要方法。

3.3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影响着事业单位在固有资产统筹和记录过程中的效率和真实性。一方面需要监督人员提高监督力度,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使整个过程在法律的制约下完成。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人员自身也应该深刻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作为工作人员都不能以端正的态度去履行在岗位上的职责,必将导致其他环节的信任缺失。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感的培养,相较于过度施加监督人员压力更为有效,也能从源头上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道德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约束力,只有让每个环节的参与者能真正意识到自身职业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维护单位和集体的利益。

3.4加强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的结合

对于制度和各项标准的落实而言,奖励与惩罚一定要有机的结合。只有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挂钩,才能真正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度并切实的减少工作岗位上徇私舞弊,违法事件的发生。这对于考核制度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逐步完善和深化的方面。单位机构的高效运行,工作人员的规范化行为,都将以此为契机。只有加强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的结合,才会激发单位机构的无限生命力。

作者:唐玉梅单位:桂林市绿化工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