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需要哲学支撑

时间:2022-04-13 10:25:00

和谐社会需要哲学支撑

紧随和谐社会其后的和谐哲学,一经出现即引起热议,主要有:是否有和谐哲学,如果有,其科学内涵是什么;什么是古代的和谐哲学,它与现今提出的和谐哲学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以及如何应用和谐哲学阐明由于它的相对性制约构建和谐社会是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对它的研究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观点和方法,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一、和谐哲学是革命哲学和建设哲学发展的结果,它是以唯物辩证法为科学基础的,把革命哲学和的哲学归结为斗争哲学是不妥当的

哲学从来就有理论哲学和实证哲学之分,后者在黑格尔有自然哲学、历史哲学和法哲学,现在则是更多地部门哲学;在我国又有革命时期的哲学和邓小平的发展哲学等的过程哲学。现今热议的和谐哲学则是建国前后革命哲学和后来建设哲学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一种实证哲学。是对我国古代“和以万邦,谐以万民”和谐思想的传承,也是应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特征发展战略的哲学基础。和谐哲学就辩证法而言,它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首先,和谐与斗争、不平衡和运动相对应的同一、平衡和静止,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和谐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中找到自己的量度”,同理,人们追求和谐正是以承认差异和矛盾为前提,没有差异和矛盾就没有所谓和谐和不和谐的问题。即使“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其次,绝对的静止、无条件地平衡并不存在。在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中,不和谐的斗争破坏了和谐的统一,和谐变成不和谐,统一变成不统一,就需要建立新的统一和构建新的和谐,所以,“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因此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最后,社会主义与其他一切社会一样,是在不断地揭露和解决矛盾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和谐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另一方面解决矛盾的利益协调,统筹兼顾,合作双赢,求同存异,又成为主要的方法和方式。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否定矛盾斗争和不和谐的存在,而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辩证法,制定正确的政策,创造条件,促进矛盾的转化,在扬弃不和谐中构建社会主义新的和谐。在唯物辩证法中,抽象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并不存在,和谐与不和谐是它在现今的历史形态。随着我国阶级斗争时期的成为过去和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阶级斗争为纲,建立和谐世界取代世界革命,在对立统一的运用中特殊性、统一性取代过去的普遍性、斗争性,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表现形式,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就把列宁和当年为了满足革命时期的需要强调普遍性、斗争性归结为是一种斗争哲学。同样,正如共产党人会对复杂形势产生误判因而犯了错误一样,也不能把晚年由于片面强调斗争性,忽视统一性,在实践中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就把的哲学等同斗争哲学。事实上,在对对立统一的表述中,不但把同一性当作矛盾存在的前提,并指出旧事物矛盾的破裂和新事物矛盾的产生,是新的同一取代了旧的同一的结果,同一性贯穿于矛盾发生和解决的全过程。应当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特殊性、同一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必要和正确的,但因此就认为特殊性、同一性也是普遍的、绝对的,从而否定普遍性、斗争性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相对与绝对不是两个事物而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部分和阶段的两重性。相对与绝对和同一与斗争、平衡与不平衡、运动与静止属两个不同的层次,正是前者赋予后者相对与绝对的不同性质。所以,恩格斯指出,“个别运动趋向平衡,总的运动又破坏平衡。”而同一性不是抽象、一般的,而是具体、现实的,“真实的具体的同一包含着差别和变化”,而抽象的同一则永远也不能超越自身,相反,却混淆了相对与绝对的界限。

二、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和谐哲学思想,东西文化殊异在辩证法则是相通的,但他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原则的区别

我国是个有着辩证法传统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和谐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和合一体,和实生物,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平和怡宁源远流长。《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在老子那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孔子则强调,“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又说,“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正理也”。在北宋有张载的和的哲学,他提出“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说的是事物必有对立,对立则引起斗争,斗争的结果是矛盾的调和。到了明清之际则有方以智合的哲学,他在《东西均》中作出“尽天地古今皆二也”的论断,还说,“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连接的统一即合二而一。但古代的和谐哲学强调的同一、平衡和静止并不否认斗争,在《易经》等典籍中,提出“和实生物,同而不继”,殊途同归,求同存异,因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事物的矛盾和发展靠和而不是靠同,和与同不一样,包括不同,同不能容异,和不但容异,而且也必然有异,不是无差异和无矛盾的。由于地缘造化和历史积淀不同,中国文化由儒家、道家和释教生成,西方则由古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和基督伦理集聚。存在着前者重人文、讲整体和靠人治,而后者强调实证、提倡个体和注重法治的诸多殊异,在辩证法上虽各有侧重迄今仍有很大的互补性,但其精神实质则是相通的。和谐同样是古希腊哲学的范畴,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音乐”,阿历斯多德的“天体和谐”和“审美是主客体的一致”等,所以柏拉图等认为,“美即和谐”和“法治即公平”。但他们又认为,“是对立面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产生和谐”。在古代有芝诺的“两分法”,柏拉图的“个别与一般”,阿历斯多德的“历史的批判”。在近代,有康德的“二律背反”和黑格尔的“矛盾、斗争和转化达到新的统一”。他们与我国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指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其声相和,前后相随”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而“祸福相倚,福祸相伏”,以及《易经》中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则包含着物极必反相对与绝对的辩证法等,如出一辙。而我国和西方古代特别是近代集大成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为我们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哲学基础。但所有这些尤其是我国古代的辩证法仍属朴素辩证法的范畴,他们是也只能是猜到了客观辩证法,还不是主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原则区别的。首先,古代的和谐哲学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但其中许多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在那里是“头脚倒置”,他们是“唯心地、抽象地发展了的”。即使是费尔巴哈在社会问题上有过令人赞叹地描述,却仍未能摆脱上半截是唯心论的厄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哲学则坚持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即“观念和事物的一致不是主观的”。既摒弃了唯心论的“神本”,又克服了机械唯物论的“物本”,是唯物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其次,古代无论是和的哲学还是合的哲学,他们已了解到“和谐是存在之基,矛盾是变化之源”的机理。不但看到了事物的矛盾的平衡和和谐一面,还注意到“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的对立必然引起斗争,还猜到了物极必反的斗争的绝对性。但几乎所有的和谐哲学,无论是《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并不相悖”,还是冯友兰的“仇必和而解”和“仇必仇到底”(《中国哲学史新编》)。虽有其价值的一面,但他们都把追求和谐当作最终目的,都无不认为矛盾斗争的结果是矛盾的调和而不是矛盾的解决。但矛盾的斗争和转化,不管是一方克服另一方,还是双方通过自身的扬弃形成了新的矛盾,没有旧的统一物的破裂和新的统一体的产生,自然界和社会就不可能发展。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也有保守的方面”,所以“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和谐哲学的根本区别。最后,建立在古代和谐哲学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不论是追求的理想,还是存在太平盛世,但由于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不是陷入空想,就是没有完全变成现实。马克思把阶级社会定为史前史,而把“自由人的联合体”当作是建立在新的和谐哲学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它是建立在非对抗性和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社会。所以,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过去只能实现社会和谐而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相区别。

三、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使和谐社会成为可能,它的相对性制约构建和谐社会是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进入经济建设时期后,回答什么的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重大课题。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为解放发展生产力,经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科学的概括和最新的成就。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它在我国经历了建国后阶级斗争的错位,80年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和90年代的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既推进社会和谐的建设,也为现今实现文明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飞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良策,则是党第一次把社会建设作为解决发展的主题在现阶段的凸现。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形态其本质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多种属性构成的。所以本质属性与社会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有着社会形态与状态、社会本质与特征和整体与部分的区别,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提升和跃进。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可能,首先,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在过程中展开的,当社会形态刚建立时,社会基本矛盾处在潜在未激化状态,社会系统表现为量变、渐进阶段的协调和和谐状态;而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各个系统进入不协调阶段和不和谐状态,则表现为质变和革命。社会状态是社会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矛盾对立统一在发展过程对立面表现出来的协调性、完整性和有序性与不和谐性、不完整性和无序性相对应的一种状态,是发展中的和谐,多样性的和谐和动态的平衡。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决定社会和谐和矛盾的解决,可以不通过激烈的对抗而通过改革的方式去解决。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矛盾,但其相适应一面是主要的,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所以改革的目的不是要否定和改变社会主义,而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完善。最后,它是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环境决定人,人又改变了环境,即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人在认识世界中提出价值,又在改造世界中实现价值,在实现价值目标的同时,又成为别人实现价值的条件,是价值目的和价值工具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在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同时,物质、文化生活又得到不断的满足和提高,是索取与奉献、权利与义务和自由与纪律的统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不仅揭示了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又指明了和谐社会是一种特征和状态,所以,它同样是具体的、历史的。一方面,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特征表现在社会主义的各个部分和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激发活力,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狭义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建设,广义的和谐社会还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构成不可或缺的统一体。另一方面,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状态,还存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而共产主义是和谐社会的高级阶段,我们现在提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阶段人们在政治上实现平等,但经济和文化上还是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不平等。我们现在还只能倡导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还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只有到了充分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后,才能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阶段乃至共产主义的和谐社会迈进。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要讲究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致看不到我国已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从而迷失前进的方向;又不能无视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致脱离实际而陷入不切合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