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德育困境与突围

时间:2022-07-19 08:55:45

高职德育困境与突围

一、当前高职德育困境

(一)德育阵地狭隘。高职德育实施的主要阵地是思政课,德育阵地相对狭隘。德育不仅受到时间限制,而且很大程度上受空间限制,德育渗透力不够。且单一依赖思政课的德育限制,不能迎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这种单一化依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德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需要,德育阵地的狭隘直接影响到高职德育实施的有效性。(二)德育活动乏力。活动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路径,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才能提升德育有效性。但是高职德育陷入程式化现状,不少德育活动陈旧,缺乏时代感,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德育活动缺乏系统性,难以形成有效的德育效应,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德育活动获得的体验不深刻,弱化了德育活动效应。(三)德育氛围不浓。德育着眼于人的思想与心灵,这就需要德育能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激发学生内驱动力。然而高职院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德育文化建设,不能将高职德育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文化中德育氛围不浓,不能发挥文化建设对德育推动作用,也使高职德育缺乏人文内涵。(四)激励效应弱化。激励机制是激发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方法,高职德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单纯地利用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这种刚性化激励机制效应虽然能够起到强制性效应,但是不能使德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新时期高职德育要不断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我德育意识,发挥激励机制的最大效用。

二、基于人本视角的高职德育困境突围

(一)尊重学生认知,开辟网络德育阵地。基于人本视角的高职德育必须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德育认知特点。目前网络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高职德育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一步拓展网络德育阵地。1.校园德育平台。高职院校要利用好学校官方网站,在网站开辟德育板块,通过德育板块渗透德育宣传,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组织全校师生参与到德育互动中,开展网络德育研讨、交流活动,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德育功能。2.移动德育平台。智能手机在高职校园得到了普及,智能手机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高职德育要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开展微德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网络微德育课堂、德育网络微互动等,将学生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升德育渗透力与影响力。(二)融入时代元素,开展主题德育活动。高职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奇的事物。高职德育要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使德育融入时代元素,贴近学生生活,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形成有机的德育活动链。1.融合时事。高职院校德育必须要保持前瞻性,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使高职德育有机融合时事,结合时下最热点、关注率高的事件,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结合“中国梦”“十八大”等开展德育活动,提升学生参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2.贴近生活。德育效率不高的一个突出原因是空洞,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高职德育要将德育植根于现实生活,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利用德育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心理、情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三)嫁接校园文化,丰富德育人文内涵。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将德育与校园文化有机嫁接,借力校园文化熏陶作用,丰富高职院校德育人文内涵。1.融入德育元素。为了提升高职德育的影响力,高职院校除了利用课堂德育阵地外,还要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元素,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德育元素,并且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常态。2.借力学生组织。高职院校社团、兴趣小组、俱乐部等,是学生自发性组织,在学生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高职德育要善于借力学生组织,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社团、兴趣小组、俱乐部等活动有机融合起来,提升德育亲和力。(四)树立榜样典型,放大激励机制效应。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高职院校要树立榜样典型,放大激励机制效应,使学生通过榜样提升德育自觉性。1.时代榜样。德育不仅是高职院校重要课程,也是时代一个重要主题。高职院校要善于援引时代榜样,用榜样实施德育,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使学生在榜样熏陶下,不断提升自我思想境界,以榜样要求自我,学榜样、争做榜样。2.学生榜样。身边的榜样更具有说服力,高职院校德育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学生榜样,通过选树学活动,通过学生推选,为学生树立榜样,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德育,不断提升自我要求,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德育影响力。

总之,德育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德育人本化理念,尊重学生认知,强化学生德育体验,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德育始终保持鲜活性,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新.高职院校德育的人本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50-51.

[2]沈晓红.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的人本化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5):102-104.

作者:甘娜 单位: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