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策略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02 09:41:00

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策略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思想、知识、技能、天才和创造力。但是长期以来,人们的很多聪明才智都被埋没而没有能够获得市场开发。上个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对当代经济真正财富来源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其结果就是把发展创意产业提到政府政策的议事日程上来。本文通过引入西方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理念,反思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思维定势,探讨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背景和条件,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创意产业知识经济创造力

在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经从一种理念转化成为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在全世界每天创造出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发达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12%。

综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创意营销和创意产业模式,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构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的发展浪潮,各国的创意产业以其各自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未来发展和竞争市场的制胜法宝,展现出创意产业全球蓬勃发展的热烈景象。

根据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和我国港台地区通常所采用的定义,创意产业是依靠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

本文通过引入西方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理念,反思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思维定势;并在地方发展层面上,探讨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集群的背景和条件。

发展创意产业的新理念

(一)创意产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城市和区域如何发展历来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为政府决策者苦苦地思考着依靠本地的哪种资源,发挥哪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比较优势,“主导产业”和“生产力布局”的思维至今仍然在我国诸多战略和规划研究报告中盛行着,其理念不外乎把发展的源泉归于“地”,虽然有时战略报告中谈“以人为本”,也似乎只是对人的关怀和爱护。

北京中关村作为我国最大的智力密集区域,因此定位于发展高技术;昆明因斗南种花规模庞大,要规划亚洲最大的花都,这些地方规划的理念,往往是首先划区,然后在区内建楼,甚至模仿建设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和设施,从而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硬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形象宣传-城市营销方面。1998年底,我国曾经刮起一股知识经济旋风,那时很多人以为知识经济就是高技术的经济,或者知识经济就是网络经济,甚至认为高技术经济就是要建高技术园区,这样的逻辑使得“发展知识经济,建设中国硅谷”成为口号。

近几年来,学界对这种发展和规划理念的主要批评是其忽视了区内企业经营的需求,以及没有强调区域的创新环境-企业之间的互动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因而需要提出发展中介机构和制度创新。

随着世界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我国产业越来越多深刻地融入到全球化大潮,主动参与或被动地卷入激烈的全球竞争。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正在加强学习,强势出击。对于很多产业城市,尤其是专业化的城镇(地方产业集群)来说,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而专有要素的培育-本地优势产业的专业培训和教育尤其重要,因此,产业城市的战略重点,往往是专业科技、专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原有教育制度的创新。

近些年来,上述发展理念和规划思想,虽然较过去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有很大进展,但是尚没有真正认识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和区域的优势-人的头脑优势。最近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呼声渐强,但是,对于创意产业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认识的进展往往赶不上实际发展的需求,人们首先想到的仍然是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对于政府来说,容易去感知那些有形的物体,做那些形象工程,因为会有成就感。这时一个问题就凸显出来:到底创意产业的含义及其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这需要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和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来理解。

(二)创意产业的含义

笔者认为,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可以定义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它有以下三方面含义。

1.创意产业来自创造力和智力财产,因此又称为智力财产产业,即IP产业(intellectualpropertyindustry)。创意产业的精髓是人的创造力,广义的创造力可以存在于技术、经济和文化艺术三方面,即技术发明、企业家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技术发明和艺术创造需要有企业家才能获得创新,也就是变成产品和实现价值。

创造力必须有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创造财富。20世纪末以来,IP产业在美国和英国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美国在1977年到1997年期间IP产业增长6.3%,而同期整个经济增长只有2.7%;1998年前,美国雇员400多万。在英国,版权产业(那些通过版权保护而不是经过专利或商标的产业)的雇员在上世纪90年代增加32%。

据估算,全球的IP产业在1999年为2.2万亿美元,主要输出国为美国、日本和德国。与生物技术等高技术创新一样,那些具有版权的产品,包括书、电影和音乐的出口能够获得比服装和汽车等制造业出口更多的利润。

2.创意产业来自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创意产业又称为内容密集型产业(content-intensiveindustry),而且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内容的密集型产业。创意产业包括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内容。

创意产业提到政策层面上来,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的反映,也是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深入发展的结果。数字艺术(或“数字内容”)依托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对媒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数字艺术产业以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为中心,涵盖影视特效、电脑动画、游戏娱乐、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电子教育等领域。

3.创意产业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环境,因此又往往与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概念交叉使用。

在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后工业化社会的进步,包括在教育和研发、文化、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创意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这些人喜欢到什么地方去工作就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过去,人们在一个地方工作,花大量时间在上下班路上,频繁更换工作只为了上班地点离家近一些,只有在度假时到另一个地方旅游和休闲。现在工作节奏快,工作之余需要就近休闲,甚至“上班是一种享受,工作就是度假。”发达国家的上班族很多人认为,在什么地方工作(工作地点)比为哪个公司工作(公司老板)更能显示人的高贵。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和区域的行为主体就不仅是企业,而且是企业中的人。经济活动的区位就是人所喜爱的区位,企业的战略和城市、区域的战略也就是人的战略。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佛罗里达教授2002年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在区位选择方面的证据,说明过去是公司区位吸引了人,现在是有创造力的人吸引公司。公司将会搬到有创造力的人乐意居住的地方。他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喜欢住在对技术(technology)、人的才能(talent)和宽松愉悦的环境(tolerance)三因素(即所谓“3T”)排名很高的城市。

为此,城市要从高效率城市向具有创造力的城市提升,而宜人的快乐环境,即时尚的文化生活环境就是创意城市的必需。如此看来,文化产业就自然地和创意产业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说在3T因素的第三个T(宽松愉悦的环境)就离不开创意的文化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作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的需求就往往成为创意产业的代名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能把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只是创意产业的内涵和文化产业的内涵有交叉的部分。

(三)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

现代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五大基本特点:

首先,在整个社会进入了富裕型小康经济以后,人们更加重视新的娱乐方式而产生。其次,现代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也是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三,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资源的沃土,创意资源的核心部分包括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教育和文化资源。其四,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不需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且还大量创造中高层次的就业机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创意产业不仅自身具有高成长性,而且还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给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带动作用。

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和条件

(一)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背景

我国发展创意产业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三个背景:中国人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创意人群增多,对创意产品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地方产业升级迫切需要创意设计支持,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成功地发展了制造业,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全球性企业、尤其是亚洲企业首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地,我国未来应该跻身制造业强国行列,而不是加工工厂;我国一些城市丧失了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优势,面临就业岗位流失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意产业仍然高度依赖本地人的创造力和本地独特的发展环境。但是,并非各个城市都具备发展创意产业的足够条件。

城市要提供创意产业最基本的投入即人的创造力,以及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各种社会因素,尤其是宽容的社会环境。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有大有小,有待于后天的继续培育。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杭州、苏州等城市都有大批创意人才,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官本位环境下,发掘创造性思维的氛围还有待改善,人们的创造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城市在从幼儿教育开始的多级教育中,以及企业和政府各级管理和各类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到城市对创意产业的基本投入。

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仅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这就是集群的环境。从理论上说,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它产业活动一样,城市要为发挥创意活动的商业价值提供完善的外部条件,例如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撑,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城市的某些地方(例如在艺术场所、科学园或媒体中心附近)集聚,文化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形成独特的集群发展环境。

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与世界各地有密切的联系。在上海卢湾、黄浦、长宁、静安等区初现的四个创意产业商圈即莫干山50号的春明都市工业园现代艺术创作中心、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昌平路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生产基地、福佑路上海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心,都可以看作创意产业集群的雏形,在其中可以觉察到个人和企业联系的脉络。

城市要有足够的技术基础、艺术创造力和企业家能力。例如,近几年国内卡通动漫画和网络游戏产业就是在发展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兴起的。上海、成都、北京、大连等地先后涌现出一批从事数字艺术的企业,并提出了发展数字艺术、数字娱乐产业的规划。但是,一方面是艺术家创造力还不够,另一方面是企业家做创意产业的动力还不足,缺乏激发创造的动力,原因是交易市场没有形成。以动画产业为例,在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我国“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影片制作优秀,日本前来学习,后来日本的动画产业超过了我国。

据了解,现在全国动画在电视台一年需求6万分钟,由于自己创造的只有2万分钟,需求很大,由于没有足够的创意,而且即使有创意也缺乏资金,因此没有动力。原因是现在动画片的成本1分钟1-3万元,而电视台播出费最贵1分钟只有几百元,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因此需要做销售的企业、广告的企业、推广的企业的联合行动,通过电视贴片广告来提高收益,使动画产业者增强信心和动力。

(二)我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条件

城市需要从效率城市提升到创新城市,即不仅要提供效率基础结构((公共服务、运输、电讯、建设园区、制定规则),而且要提供创意基础结构(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法和吸引有创造力的人的愉悦宜人而充满文化享受的生活环境)。

创意基础结构的充足与否,是城市或区域是否能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吸引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充满创造力的企业家和知识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知识流动和知识创造的关键因素。高效的城市能够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通讯设施、交通系统、法律秩序、公共卫生、危机准备、灾难管理、有效的管制框架、系统化的城市功能分区,和省时省力的电子政务系统。

创意经济需要的特殊基础设施包括高品质的大学、研发设施、文化社会亲和力等来吸引知识型工人,并且需要推动风险资本、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球联系、信息的自由流动、对多样性的包容,以及政府管理的透明度。

例如在北京,对有创造力人群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媒体上称为“北京上东区”,即位于北京市区的东北,这里不仅有购物中心、涉外星级饭店、公园、高档公寓群和别墅、汽车电影院,酒吧街、剧院,还有国际学校。尤其值得提到两点,一是在酒仙桥的原798厂的厂房内,艺术家自发集结而成的开放式loft群也在那里;二是潘家园古玩市场距离那里很近,多元的宽松的氛围成为创意人群和创意产业集聚的环境。

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策略

发达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值得借鉴,这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重视技术创造(发明能力)、经济创造(企业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从本质上最大限度地发掘知识经济的潜力。要重视创意人群的区位需求,他们喜欢到什么地方去工作和创业、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生活、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这是以创意人群为本的理念。

无论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大城市,还是尚处在制造业阶段的中小城镇,都需要认真思考创意人群的需求,而不能把主要努力放在制造形象等实现短期目标的行动上。具体来说,我国发展创意产业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采取非平衡发展战略

我国内地经济的总体发达程度不及香港,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比较为欠缺。因此在发展初期应先把重点放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如上海、广州、厦门等。在这些城市,创意产业的增值额能够随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迅猛提高,而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又能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例如2005年夏天轰动一时的上海嘉年华,短短一个月实现收入1.3亿元,甚至超过了其在我国香港地区的规模和消费水平,创造了娱乐业的奇迹。这与上海是国际型大都市,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较高不无关系。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在这些经济实力雄厚、创意资源丰富的地区或城市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创意产业基地,提升该地区或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二)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引进

人的因素是创新的关键,“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应该重视国内高新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挖掘研究开发能力,在国家预算中给予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充足的科研基金,适当从国外引进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人才,以增加本地区创意资源的储备。

(三)保留各地区推动文化的自主权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积淀,将文化积淀与商品生产相结合是创意产业的关键。而不同地区的文化则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应该因地制宜,从各地的文化特色出发来发展创意产业。

(四)完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阶段尤其应该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目前我国内地知识产权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我国香港地区及其他发达国家,软件业、音像业等行业的盗版现象十分严重,若再不加以控制,将会严重削弱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和技术创新,完善相关的政策,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韩谨.走向创意产业.出版参考[J],2005(4)

2.荣跃明.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邓小平理论研究[J],2005(1)

3.阮义三.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基础.同济大学学报[J],2005(2)

4.熊凌.香港创意产业的发展及经验.发展研究[J],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