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以案例为引导的法学研究

时间:2022-09-13 06:17:50

我国以案例为引导的法学研究

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如何能够运用法学理论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类层出不穷的案件,成为法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功能。如何能够将法科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医生”,在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或者以案例教学为主导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日趋主流。这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和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师生互动;另一方面,增强学生法律思维的形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案例教学的现实困境

由于我国的法律更倾向于以成文法为特点的大陆法系,更侧重于严格的规范结构以及法律概念的逻辑分析,以严谨而艰涩的规则、原则等高度概括和抽象的方式进行理论探讨和研究,导致案例教学(caselaw)的诊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和培养功能大打折扣,目的实现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作为法学教师,本人认为在学生最初接受一门新的专业课程、教师传授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时,完全以案例作为引导和中介并不能起到学生掌握专业课程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毕竟我国不是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国家,当我(法官)决定一个案件时,“如果可以适用某个司法的先例,在什么时候我会拒绝遵循这一先例?当没有可以适用的先例时,我又如何获得一个规则而同时又为未来制定一个先例[1]?”一个典型案例的审理结果在我国现行的司法体系下,并不能推而广之,上行下效,不能完成从“特殊”推理到“一般”的总结归纳法。学生在听取案例过程中,更多的记忆是案件的细节和审判结果,类似于“以案说法”,而非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法律方法。由于学生开始接触一门专业课程时,相关的法律概念、法律制度等背景知识都未掌握的情况下,很难形成讨论案例所应该具备的对比、论证、辩论、反思、批判的思维。但并非由此就否定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正相反,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方式应当在法学课程设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层次的案例,以期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工具性和中介性价值。

2.多层次多阶段开展实践教学

2.1在最初传授专业基本知识过程中,以穿插身边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的概念、原理、价值、法律制度等过程中,注重对法律概念进行剖析,“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2]。”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我针对医科院校卫生监督与管理方向的法科学生讲授行政法为例,以执业医师资格为媒介导入行政许可的法律禁止的一般解除的性质,学生就能够较好地加以理解。而以身边发生的事件,例如学校对学生发放奖学金的行为是否为外部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法的研究范围;两个不同行政部门权力冲突引发的争议等等,现实却又贴近生活的案例。穿插这些案例不完全以实践教学为目的。因为没有知识储备,比如没有学习行政法主体、行政行为等基础知识,学生无法直接从行政法的思维跃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等的知识点。因此,穿插一些小案例,只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而又晦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这是开设专业课程所必须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同时,可以尝试由学生自己找出一些合适的案例,在课堂或课外陈述案例事实和内容,在课上组织讨论的方式。但这个阶段仍主要以奠定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为教学目的。

2.2增开案例精析课程。完成专业课程知识传授,在学生掌握了法学基础知识和法律规范、具备了以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则分析案例的前提下,专门开设案例精析课程。通过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案例,贯穿学生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现有沉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法学能力。具备了前期的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可以运用自己对法律规范和理论体系地理解,形成对案件的最初判断。在对比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对法律的适用和运用,通过批判、辩解、反思,以期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不足有更为直观和深刻地认识。通过案例精析,包括教师参与的案例,由学生作为角色参与者进行定位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方法、法律推理、法律判断的法律实践能力。实现通过法律概念,运用分析推理、辩证推理的方式,进行价值判断,以形成高级阶段性质的实践成果,培养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学人才。至于在案例的选择上,一要具有典型性、新颖性,二要具有争议性,最好能够涉及多个知识点的案例。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选登的案例基础上进行筛选,选出适合法科学生以及专业特点的教学精析案例。

3.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活动

模拟审判的目的在于近乎于真实的状态下,让学生熟悉司法审判的实际过程,掌握与案件相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训练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大法官霍姆斯(Holmes)曾说过,“法律的生命一直并非逻辑,法律的生命一直是经验”。不经过亲力亲为、定位分析和角色参与,学生很难对案件审理过程形成直接的感知和认知,也就很难形成“经验”。在组织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导,由学生选择案例,老师把关,由学生自己完成角色分配,自己准备各种身份的法律文书,归纳案件焦点,进行针锋相对地辩论,老师进行场外引导。案件争议的焦点,通常需要拨茧抽丝地进行分析,拨开一层层客观事实之后,才能找到问题的核心,而这也最需要“经验”。通过这个活动,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模拟,学生除了提高了法学实践能力,更可以在具体案件中学习到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卓有成效。除了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外,还包括实地观摩庭审和实习等活动。这些活动更多地由学院统一组织,而教师真正在前三个阶段发挥了作用,就能够实现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实践要求。“如果一个人只是个法律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程规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3]”。教育学生真正成为一流的法律工作者,则需要社会、经济、政治、伦理、历史各方面的知识体系,这种教育,超越课堂,超越法学教育本身,形成这样一个系统,则是每个法科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