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8 17:17:36

流行歌曲教学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流行歌曲;小学;音乐教育

由于受我国以前相对比较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音乐教师认为音乐教学作为一种传播艺术的正式活动,就得中规中矩,就得从经典传统的歌曲中帮助学生寻找灵感,提高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片面地理解流行歌曲,甚至在教学中贬义和排斥流行歌曲,拒绝流行歌曲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忽视了流行歌曲也有优秀的励志的歌曲。而且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将优秀的流行歌曲扩展到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体现流行歌曲的可操作性,体现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时代性。

一、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更有利于小学生对潮流乐曲的学习,也有利于小学生对聆听、鉴赏、乐器、视演的学习;有利于督促音乐老师改进对小学生音乐聆听、鉴赏、学习课堂的教学方法,利用小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减少课堂死寂无趣的状态,添加些许应有的“乐性”;有利于创新传统音乐教学比较单一的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小学生对乐器音色的辨别和演奏,有目的性、有针对地引导学生凝神感受不同音色所滋生的“神韵”,并且可以通过让小学生反复聆听,以熟悉不同乐器的音色,比如:古筝、古琴、二胡、葫芦丝、笛子、钢琴、吉他、萨克斯、架子鼓等乐器,以更好地达到创新教学内容的目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流行歌曲使用的乐器比较多,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乐器音色辨别能力,在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在视演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或是熟练乐器的同时,提高对小学生视演能力的培养。

(二)有利于提升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

在新形势下,根据时展的潮流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突出学习是学习的主人地位,真正做到学习是学习音乐的主体,因为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它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动力;并且通过音乐老师的引导,让小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节奏如同不断跳动的脉搏一般,时刻凸显着音乐的生命和活力,使其始终显示出勃勃生机,而这一生机勃勃的节奏感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比如:在具体音乐鉴赏课堂上教节奏感较强的流行歌曲,可以通过强弱和长短频繁交替乐曲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感受音乐的“动感”,可以交替性的让学生偶尔处于“动感地带”,偶尔处于“安静街区”,以此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协调性和感知性,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有利于发挥小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新形势下,根据小学生喜欢的心理倾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感受美,造成美。而且我们都知道在音乐教学中,每一首音乐都蕴藏着作者心底那份默默的情怀,意味深长、寓意深刻,而流行歌曲在当代产生,反应了我们新形势下人们的普遍心理和情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歌曲,有利于老师引导小学生在聆听欣赏的时候更好地避免偏离时代主线,偏离音乐情感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情感理解能力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可以更好地避免老师一味地加入自己的情感理解,给小学生渗透了过多的自己情感成分,而过度忽略了小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特色、艺术魅力和情感感染力,却难以表达自己情感的被动式学习,有利于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营造专属自己的“灵感库房”,通过自己动手、动耳、动嘴、动脑、动心,而老师仅仅是个领路人。而且可以借助现在小学生都普遍喜欢流行歌曲的现状,利用他们喜欢流行歌曲的冲动劲帮助他们更好地消除小学生的依赖心理,促使他们通过自己聆听和感知,并且克服表达过程中的羞涩和胆怯心理,自己表达音乐的情感,为他们今后学习音乐打下牢固的情感基础。

(四)有利于小学生培养起对不同乐器的乐感

我们都知道音乐如同大自然它包含着许许多多形象万千的生命一般,包含从古到今、国内国外形形色色、风格多样的歌曲,而且表现的乐器也是品种各具春秋。而且如今的流行歌曲所用的乐器不仅多,而且风格多样。比如钢琴是现代人们比较钟爱的一种乐器,它被许多流行音乐所亲睐,而且传达的音乐“情思”各具特色。为此,老师通过流行歌曲的鉴赏和学习,可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用心灵去聆听钢琴伴奏的流行歌曲,去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情感意境,以帮助学生培养更好地乐感和灵感,提高学生音乐视奏的美感和艺术性。而且通过让小学生反复聆听同一首流行歌曲用不同乐器演奏的效果,可以更好地熟悉不同乐器的音色,(如:古筝、古琴、二胡、葫芦丝、笛子、钢琴、吉他、萨克斯、架子鼓等乐器),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对不同乐器的音色辨别能力。除此之外,更利于加强小学生对乐曲风格熟悉程度的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上多聆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多聆听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以扩展学生音乐“情思”体验范畴,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结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分析和研究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引进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对小学生聆听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为其以后的音乐学习奠下牢固的灵感基础;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适应时展的思想和意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胡娟 单位:江西省高安市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诸葛葛.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2]张璐.试析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音乐通俗音乐正确对待

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是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所不能比拟的,除在进行正常的音乐教学之外,“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这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笔者的学生王熳在实习期间对初一年级新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列举出一大串流行歌手的名字:周杰伦、潘玮柏……对于他们的代表作品,更是了如指掌;就“你希望老师怎样上好音乐课”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学生绝大多数唱流行歌曲,较少有学生记得《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人连《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也不能唱全,这不得不让人忧虑和反思。笔者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音乐美学思想,提高音乐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形式,将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长期存在。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当审美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相应的免疫力,对流行歌曲进行鉴别,能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比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教师把词曲俱佳的优秀作品和低俗的毫无价值可言的作品放在一起,和学生共同探讨辨别美丑。教师还可以利用适当场合、如课前课后、课外音乐活动、个别交谈等,向学生介绍一些审美常识,比如:怎样鉴赏歌曲、歌词、歌唱等,指导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鉴别、分类,让他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从中选择适当的歌曲。

音乐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欣赏音乐所具有的常识,多让学生接触一些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音乐作品,以此来荡涤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通过优秀的作品得到升华,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

二、加强电化设备,恰当使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激发美的感情

音乐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经常观看电视或专业录相资料带,并把好节目录制下来,通过音乐活动课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参与学生的评价,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并能自觉地做到抵制庸俗的流行音乐。如播放我国最优秀的民族歌唱家之一张也演唱的具有我国浓郁民族风味的《茉莉花》《沙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对大西北怀有深厚感情的青年歌唱家王宏伟演唱的一些歌曲,充分让学生感受视听的效果。当然,教师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有些高品位音乐学生欣赏不了,例如美声唱法、芭蕾舞剧、大型歌剧、交响乐等,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本身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地讲解、引导,揭去其神秘面纱,时间长了,了解多了,自然就会为其魅力所倾倒。

三、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时尚性的音乐形式

校园里经常听见学生在唱流行歌曲,说明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但其实学生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流行音乐大体来说可分成四种:节奏布鲁斯(R&B)、说唱(RAP)、摇滚(ROCKROLL)和电子音乐(ELECTRON)。在给学生讲流行音乐时,教师尽可能地把较先进的音乐设备带到课堂上,与教学常用乐器相结合进行演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真实。如:R&B音乐要素构成的分析、RAP的即兴创作、电子音乐是通过什么乐器实现的等问题。学生从中可以真正体会到音乐的多元快速发展,大大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使课堂更加富有现代气息。《yesterday》这首歌曲可以说经常听,许多学生不知道这首歌曲其实是R&B的形式,在课堂上放这首歌曲,许多学生一定会觉得很新奇:“老师要给我们上什么课?”然后就可以将学生带入流行歌曲的天地。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哼唱,然后给学生讲解R&B产生的时代背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黑人和纽约市外行政区的青年中间开始流行迪斯科、霹雳舞和说唱乐。街区那些去不起俱乐部的青少年,厌倦了迪斯科音乐,他们演奏更重一些黑人流行音乐,来回重复同一张唱片的内容。当在音乐中加入(开始时是用60年代流行的语言朗诵一些街头即兴诗歌)歌词,这种音乐开始成为了说唱。对R&B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开始正式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校园生活写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RAP的语感进行说唱,教师和以伴奏。学生一定会感到奇怪:流行歌曲还能这样来演唱?这就从不同角度了解了流行歌曲的各种形态,由单纯的感官欣赏上升为理性的欣赏。

四、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优秀的流行音乐,适度欣赏好的流行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之所以被学生所喜爱的原因在于:流行音乐的旋律优美、曲调易于上口、能迎合当代人的心理。但一些流行歌曲歌词粗俗不堪,内容低下,容易使分辨能力低的学生迷失在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纯偶像派,只要是他的偶像唱的,再难听他也会觉得好听。当然相当一部分的流行歌曲写得很不错,如歌曲《出塞曲》,歌词选自我国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的一首诗,表现了对自己故乡的思念之情。歌曲分上下两段,第一段将塞外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二段音乐变得粗犷起来,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多彩。听时思绪万千,好像自己就正在黄河岸边,似乎看到了苏武牧羊于北海边。又如歌曲《俩俩相忘》:“拈朵微笑的花,想一段人世变化,到头来,输赢有何妨?日与月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歌词写得既有哲理性,又通俗易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真正认识优秀的流行音乐。

总之,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音乐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巧妙地“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通过缜密的资料查阅、细致的筛选、严谨客观的讲解、极有趣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简单地听流行音乐、哼唱流行歌曲到分析其发展进程,学会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流行音乐。

参考文献:

[1]杨萌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

[2]于润洋著.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1986.

[3]浅谈流行歌曲进课堂[J].中国音乐教育.2004.5.

[4]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进现代音乐史纲要(1-5编)1959.

[5]由流行音乐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4.5.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3

我们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是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所不能比拟的,除在进行正常的音乐教学之外,“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这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我认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歌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对待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虽然没有高雅音乐生命力强,但并不能因为它是流行的,就将其贬得一文不值,一味排斥。把高雅音乐捧上天,在课堂上绝对禁止流行音乐,这样做也是不现实的,学生会产生反感的情绪。音乐教师不能错误认为自己是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就鄙视一切流行音乐,禁止学生听唱。因为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相当一部分流行歌曲艺术性较强、旋律优美、歌词内容健康、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感情。应让学生们在音乐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有选择地学唱、欣赏流行歌曲。

2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很明显的变化,性意识迅猛觉醒,涌动,对异性充满好奇和渴望,对朦胧的爱情生活十分向往,对外界事物产生深厚的兴趣,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同时他们心理发育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欠周全。而流行歌曲绝大部分涉及情感生活节奏明快,比较符合青少年十分肤浅的爱情观和欣赏特点,,从音乐审美的心理角度来研究,通俗音乐强劲有力,非传统强弱规律的节奏,优美抒情的旋律,似乎倾诉了自己心声的歌词和现场音乐会的冲击力等,与青少年这一时期心理、生理期待不谋而合,决定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偏爱。中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赏能力,还不能区分它的优劣,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盘吸收流行歌曲,难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关键在于教师精心备课,对歌曲和欣赏的曲目仔细推敲和筛选。

3灵动随机地发掘流行音乐使用价值

灵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兴趣,尊重学生的审美需求。及时有效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中学音乐教材内容有限,我们要真正培养和维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必须注重课外音乐内容的收集,并根据学生的审美需求进行有目的、有选择、有引导的教学延伸。“流行音乐”冲击中学校园,作为音乐教师应变“堵”为“疏”,使“流行音乐”为音乐教学起到作用。在音乐课堂上,应当把这类有健康内容的音乐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把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出来,这样的情感体验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不再感到音乐课的单调与乏味。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音乐课不喜欢因素

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反应漠然,演唱也是敷衍了事。于是我向学生做了这样的的调查:希望老师怎样给你们上音乐课?上什么内容?学生给出的结果却令我感到非常意外──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热衷于流行歌曲、偶像歌星,所以他们给我的建议也尽是希望给他们听流行歌曲,教流行歌曲,如此等等。我进而调查询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你们喜欢音乐课吗?得到的答案是同学们大部分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出现这种情况,我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许多我认为正确的理由,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音乐老师来说,不能不反思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与之相应的对策了。

一、教师自身的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因此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音乐本身就是一门美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的知识面要宽,要讲究语言艺术等。我们有很多音乐教师缺乏的就是这些,上课比较呆板、严肃。难怪我在调查同学们时,很多同学说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是不喜欢音乐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老师产生不了兴趣,那么就很难说对音乐课产生兴趣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注重课堂纪律,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形成的。试想学生若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去上课,那么他们在课堂上又怎么会兴奋起来呢?又怎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呢?所以,想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而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不能被课堂中或课堂以外的一些因素所影响,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把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笑容、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音乐课,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之间的隔阂

很多学生在评价音乐课中的学唱歌曲这样回答:老师教的那些歌太难听、太难学了;我们喜欢唱一些好听的歌曲,而老师讲了很多乐理,我们不喜欢;老师让我们听的那些曲子我们不喜欢;我们喜欢流行歌曲等等。总归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有隔阂。按照目前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给学生上课,其实初衷是好的,是想让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一些技能,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很好的衔接。我们常常把音乐课上成了纯粹的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内容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这样过于偏重技能,那么我们中小学音乐课就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或表面上对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因此削弱了绝大部分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致他们对音乐课的厌恶。这种局面一旦形成,那么我们再煞费苦心去给学生教什么我们自认为有用的知识,还会对学生产生什么作用呢?相反,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有很多学生都对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感兴趣,这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情。恰恰我们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流行歌曲能迎合同学们的“口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让音乐课去迎合同学们的“口味”呢?我们来看一下音乐课中的唱歌课:学生会唱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的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后半节课的时间里应付的多,甚至老师在上面教,他们在下面做其他的事情。这也是我在调查时,同学们自己讲出来的。他们唱歌这样不用心,那么感情又从那里来呢?那么我们这样上音乐课还有什么意思呢?不是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浪费老师的时间吗?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他们当然会到课外去找自已认为好听的歌,甚至肯花时间工整地抄在小本子上,有空就拿出来唱。

其实,我们可以认真地和学生交流一下流行歌曲,甚至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一些其中好的流行歌曲。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这样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和佩服音乐老师,进而树立老师在同学们中间的知识形象。我们没有必要把流行歌曲拒之于音乐课堂之外。只要我们对流行音乐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辨,让流行音乐进课堂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的。有的同学们在调查卷中这样说:上课先让我们唱一首流行歌曲,然后老师再上其他的内容,这样我们会有兴趣一些。可见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多么地渴望!

三、音乐之外因素的影响

音乐课应以音乐为主,应该让学生用心去体验、去领悟音乐,而不是只靠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来接受。可是现在我们的老师,存在这种情况的不占少数,特别是上音乐欣赏课,一堂课里有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语言文字的解说,剩下的小部分时间才给学生听音乐。他们非要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讲个清清楚楚不可,而真正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感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时间很少。用语言表达的比较多,而用情感体验的却较少。因此,在教学中缺少了音乐的特性,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做只会使学生对欣赏过的作品没印象。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肤浅,最终是对音乐没了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音乐创新课。我们知道,音乐之所以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独特的作用是因为它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艺术。它在表演、欣赏、创作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意识和独到的创造行为。因此在音乐创新教育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教师的创新课却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特点,把音乐创新课上成了美术课或手工课,使创新课失去了音乐性。如有的教师让学生听了一遍音乐之后就让他们进行想像画,学生的想像脱离了音乐而作着漫无边际的联想。有的让学生自制打击乐器,然后打出不同的节奏。学生的演奏很呆板,缺乏了音乐应有的美感。音乐课里学到的却是手工、美术等等,久而久之只能歪曲音乐课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当学生发现在音乐课里他们所喜爱的美妙音乐越来越少时,难道他们还会继续喜爱音乐课吗?

音乐课就应让音乐来说话,任何缺乏音乐性的音乐教学都只能削弱同学们对音乐应有的兴趣或扭曲同学们对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可取的。

四、音乐环境的影响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5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鉴赏能力除歌词外,流行歌曲的旋律节奏、人声、音箱等因素共同产生的感性效果,有利于挖掘人的表现能力,是另一种音乐美学。沉溺在流行音乐中,人们的身体是活跃的,精神呈”本我“状态,身心都能得到极度放松。而在欣赏音乐时,由于全身心地投入,能净化心灵,缓解紧张和劳累,心跳和节奏融为一体,不仅缓和了情绪,还能扩大学习音乐的空间,有利于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这种表现力和创造了都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价值。例如《朋友》这首歌,不仅易学易唱,还能让学生们从中领会到友谊的可贵,加深他们之间的团结。而陶喆的《Susan说》借用了传统戏剧《苏三起解》中一小段,可以经此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加他们的素养。

接触多元音乐,拓宽文化视野在21世纪这个多元化时代,音乐教育也应该更新换代,建立多元音乐的理念。学校音乐教育已有部分把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上,提高了高中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而音乐教育者应对流行歌曲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作总结,对每一种音乐形式的产生及其文化背景都进行论述,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音乐的价值和期间的差异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国文化学习去接触全世界的音乐。流行歌曲在放松身心的作用下,还要承担一些责任,让高中生在认识了解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音乐表别能力、创新能力和鉴赏层次。

正视流行歌曲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教育体制都朝着“多级发展,多元并存”的格局前进。音乐也必将朝这个方向迈步。而目前多数高中在教学方式、教育模式、教材内容、和评判标准上的局限性很大,音乐种类繁杂,风格多变,音乐教育也不能因循守旧,应不断创新。流行音乐走进课堂,绝不是简单地教和唱,而是挑一些具有教育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结合的流行歌曲。与正统音乐虽有差别,但两者的基本训练方法和理论基础仍有相通之处。喜欢流行歌曲是高中生正常的心理需要,教师应给予理解和尊重。正确引导,让他们在成长中提升审美和鉴别能力。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6

(一)流行音乐在学生中受欢迎的原因。流行歌曲旋律简易明快,歌词朗朗上口,对艺术性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流行歌曲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以流动的声音方式表现出一种情感,使听众产生共鸣,一些潮流明星们以流行歌曲作为媒介,激起了孩子的追星欲,让孩子们觉得可以在流行歌曲的旋律中感受到忧伤与欢乐、感受到平和与亢奋。(二)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流行音乐在促进学生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正面:流行音乐丰富了小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除了在学校音乐课堂中接触到的音乐,流行音乐大大增加了小学生听众能够接触到音乐的机会,对他们理解和感受音乐提供了极大帮助,同时流行音乐有助于孩子情绪情感的调节,它通俗易懂,相对于古典音乐,要去了解乐曲的作者,以及分析乐谱,视唱乐谱,练习节奏,享受流行音乐不需要学生付出过多精力,在他们学习之余,流行音乐就成为了孩子们消除疲劳的一种方式。反面:某些作品容易加剧学生情感的不稳定和极端化。很多流行歌曲歌词的内容比较成人化,会对孩子造成早恋、打架、叛逆等不良影响。流行音乐比较商业化,它的商品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对于学生来说,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只有在学校音乐课堂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详细学习到。(三)怎样消除流行歌曲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要完全消除负面影响是很难的,社会在进步,就需要这些商业化的东西存在,它的存在必然是由一定的价值。流行音乐虽然没有古典音乐有艺术性,但并不能因为它是商业化的,就抵触它。在课堂上选取优秀流行音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欣赏,如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音乐课教材上就出现了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演唱下来,学生非常的感兴趣,就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文化上的视野。

二、流行音乐和小学音乐教育

(一)从学校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流行音乐。1.发掘审美价值。在音乐课堂不能武断的将流行音乐排除在外,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接触健康的流行音乐,也可以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使流行音乐发挥其特有的功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在音乐课教学中将流行歌曲和好的流行乐曲介绍给学生们,学生们很喜欢,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和乐谱时会更感兴趣,甚至对音乐课有了重新的认识,教师将流行音乐与课本中的歌曲相似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了各自的优缺点,学生们也更加的喜爱音乐课了。2.挖掘内容价值。在欣赏民乐时,由于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不高,我们可以用一些民乐和相关的流行歌曲进行讲授,让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进来,可以在讲授教材中的那些重点曲目,这样能够更形象地教学,从而稳步增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或者在课堂中介绍中国民族器乐时,教师可以给六年级的学生播放最近热门的电影《闪光少女》的斗琴片段,中西方乐曲合奏一首《野蜂飞舞》,让学生在悠美的乐曲旋律里面,观摩扬琴、琵琶和二胡和竹笛等乐器的演奏,这样他们就能充分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表现技巧,又对比学习了西洋传统乐器,了解了这种中方与西方结合的演奏,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气氛中学习到很多知识。3.挖掘形式价值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尺度,不仅不能盲目地用流行音乐,更不能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要提高音乐素养,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共同成长,了解孩子们喜欢的音乐元素。(二)从“快男”分析流行音乐文化对小学生的影响。“快男”与流行音乐一碰撞,选手从草根变成众人知晓的明星,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说明它的流行程度符合了孩子们对多样人生的向往,迎合了当代青少年的多种需求。同时,“快男”及各类选秀节目给孩子们展示流行音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他们产生幻想与渴望,幻想自己就是选秀节目中的主角,通过流行音乐宣泄着自己的梦想,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总结

在学校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经常处于这种高雅的艺术氛围里面,使他们能自愿的慢慢形成这种对优秀文化的审美需求,成为一种没有压力的内心需求。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还要能够客观的辨析出它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这样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们形成这种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课堂

在90年代初,音乐教育界曾有不成文的规定,流行歌曲不准进入课堂,他们普遍认为其作品思想腐朽、格调低下。对于学生掌握严肃的、正规的音乐知识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认为不应该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活化,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与接受,虽然没有高雅音乐生命力强,但并不能因为它是流行的,就将其贬得一文不值,一味排斥。现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唱教材上的歌曲,而是特别钟爱那些流行歌曲。音乐的美的感受是“最直接,最不做作,最动人”的美。学生在欣赏之后怎么会无动于衷呢?我想这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之外,“流行”音乐充斥着社会环境也是个重要的原因。显然,我们的音乐教育一昧的把流行歌曲拒之门外,根本就无济于事,甚至可以说是掩耳盗铃!既然流行音乐已经深深扎根在学生之中,那么作为音乐老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流行音乐,如何通过流行音乐这个平台来辅助其他音乐教材的教学,让学生能雅俗共赏,真正全面地喜欢学习音乐。

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首先我们作为教师要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比如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听的流行歌曲,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或跳一段流行的街舞那么就可以把学生吸引住,更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喜欢和佩服老师,进而树立老师在同学们中间的威信。教师更应该随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将不好的心情带入课堂,影响学生。要注重自己的语言素养,语言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的老师往往更收学生欢迎。我们要将幽默的语言,有趣的动作毫不吝啬的奉献给学生。

其次所选的内容一定要吸引学生,适合学生。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不仅仅只是那些当红明星唱的歌,它包括通俗钢琴曲、经典影视音乐和影视歌曲、轻音乐等。我们在上课时还可以引入街舞的元素。流行音乐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进行正确的筛选,然后再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接触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比如改编过的民歌:斯琴格日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腾格儿的《天堂》、《蒙古人》等;具有快节奏的动感十足的歌曲:周杰伦的《双节棍》、蔡依林《舞娘》;具有民族风的歌曲:后弦的《西厢》、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等;具有RAP风格的歌曲:陶喆的《普通朋友》、《寂寞的季节》;再如女子十二乐坊的民乐合奏……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课加进不同的流行音乐,有节制的给学生筛选优秀的流行音乐。

二、结合有意义的日子、学生的心情来学唱

学生时代是一个比较感性的时期,记得自己在中师的时候,临毕业那段时间大伙都聚集在一起,唱一些比较感伤的曲子如《祝你一路顺风》、《朋友》、《那些花儿》等,边唱边挥泪惜别,不管唱的好或不好都唱得非常投入,因此适时的选择有意义的曲子也非常重要。母亲节的时候,我教了《感恩的心》。边给他们讲这个感人的伟大母亲和聋哑女的故事,边聆听音乐。让学生学完这曲子不要总抱怨不好,总抱怨世界对我多不公平,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来感谢世界上的万物。国庆节前夕,我选了一些《我的中国心》、《祝福祖国》等一些爱国曲子。学生对这些特殊的日子都用特殊的方式来欢庆,都比较喜欢。

有时月考刚刚结束,结合月考的成绩,对没考好的同学,我会在课上选些鼓励的歌曲给他们打气,比如:《明天会更好》、《真心英雄》等;有时候发现班里的同学不和睦,常为小事打闹,我就选《朋友》、《让爱进我家》等曲子,让孩子们知道能相聚在一起就是缘分,不能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和气。

好的流行歌曲由音乐教师合理的安排进课堂,介绍给学生,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充实音乐手段,不断提升音乐教学

在音乐课里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可以通过流行音乐的辅助作用,来推进学生的实践音乐能力。学生对于谱子比较头疼,我会选择一些流行音乐的高潮部分让学生识谱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比较轻松、愉快的学唱谱子。比较容易学会,因为他们对流行歌曲比较熟悉。也可结合流行歌曲进行乐器教学。在上竖笛课的时候,我选了《龙的传人》、《又见一帘幽梦》、《挥着翅膀的女孩》等,给学生练习。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非常有兴趣,临下课的时候都很有感觉的吹奏起来。课余他们还找了一些简单的流行歌曲自己吹奏的像模像样的。这样我们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达到了我们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简直是一举两得。

四、认真分析,让大家接受,突出音乐教育的地位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对人类影响最大最广泛的就是音乐艺术,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道德世界,甚至还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在家长眼中,不少流行音乐或许是低俗的、不堪入耳的音乐。我们要让家长也改观,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需要正确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为善、以美导真,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树立坚定的理想抱负,为了能更好的发挥艺术教育的影响,我从他们最感兴趣、参与积极性最强的流行歌曲入手,在现代与古典、传统与流行的对比中找到教学突破口,让他们在流行歌曲中得到审美意识的提高,这也是流行歌曲走进课堂的最终目的了。并非天下乌鸦一般黑,流行音乐也有不少经典的作品。在艺术的殿堂,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辨别,自己学会欣赏真正应该欣赏的音乐。

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同时也向专业化倾向,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小学生的特点,总体上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及据此编写的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无论在内容上,体例上,还是在要求上,受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相关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难度偏大,即超出中小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也超出中小学生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教材编排过分强调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及时序安排,封闭单一,死板不活泼,而且量相对于课时来得过大,没有给教师和学生留下多少创造的余地,循规蹈矩的学习习惯遏制了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鼓励和帮助学生去寻找适合个性发展的更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都是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段时间,台湾地区的人气歌手周杰伦创作的《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这个被抄得纷纷扬扬的事件中,我觉得我们的音乐课堂确实应该进行改革了,加入流行的色彩,让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流行起来。吸纳一些健康、向上的通俗音乐结合我们的教材,把音乐的多方面的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期待上每一节音乐课,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黄纯彬试论客家流行歌曲

杨相勇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思考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流行音乐;资源;开发

音乐是一种舒缓心情、缓解压力的艺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许多色彩。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不喜欢学校的音乐教学,这主要和教学资源的单一枯燥有很大关系,所以说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流行音乐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

一、贴合教材内容,引入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歌词通俗易懂并且旋律和节奏容易把握,小学生对这样的歌曲比较喜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要综合考虑,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元素,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贴近教材主题和素材的歌曲进行欣赏分析,通过某方面联系,学生也能找到不同音乐形式的联系与差别。另外现代流行音乐中也会涉及一些古典音乐元素以及民族音乐元素,通过教材内容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对比,学生会对音乐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努力寻找流行音乐中包含的经典音乐元素,并逐渐意识到流行音乐也是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不过增添了一些现在流行的音乐元素,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形式,对音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才会正确地处理音乐学习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引入一些流行音乐资源,可以从相同的主题、素材以及曲风等方面入手,对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在学习《那达慕之歌》时,教师就可以将腾格尔的《天堂》以及凤凰传奇组合的《我从草原来》等具有蒙古族风情的歌曲引入课堂,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之歌》就是在节日当天演唱的歌曲,应该是比较热烈的,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情,因此,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流行歌曲让学生进行欣赏,通过引入流行音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品味流行音乐,提高鉴赏能力

很多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非常愿意听一些比较流行的歌曲,但是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得并不是很积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传统音乐形式不是很感兴趣造成的,再加上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音乐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现代流行音乐,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融入课堂,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流行音乐资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生活中,学生一般比较喜欢听一些节奏明快、风格清新、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在教学中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引入教学,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找来一些流行歌曲让学生对其中的歌词以及意境美进行欣赏分析,感悟到整首歌曲的旋律美,通过不断的分析练习,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周杰伦的《青花瓷》,从这首歌曲的歌词来看就充满了意境美,“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窖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江南小镇惹了你……”每句歌词都能构成一幅画面,展现江南独有的美景,这样的歌曲已经成功地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歌词以及歌曲旋律上,让学生对歌曲中描绘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对歌词意境与旋律的完美配合感到佩服,让学生逐渐学会鉴赏音乐。

三、感悟流行音乐,体会道德情感

虽然说流行音乐资源在音乐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资源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盲目跟风,一些流行歌曲不适合作为教学内容,并不一定是当下流行的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料,需要教师根据歌曲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进行筛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流行音乐当中表达的情感,感悟到其中的正能量。在很多流行歌曲当中都表达一些道德情感,教师可以进行选择分析,找出一些比较经典的歌曲让学生学习和欣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比如,现在很多流行歌手演唱的歌曲中描写一些情爱,这种类型的歌曲不适合小学生音乐教学,要选择一些表现亲情、爱国之情或者是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的歌曲。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曲当中朴实的歌词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作用,“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简单的语言通过歌曲,让学生深受教育,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综合素质的一门学科,融合流行音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音乐教学有效性。

作者:王颖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春江分校

参考文献: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9

(一)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念是由杜威首次提出,他对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影响很大。所谓生活教育也就是把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仅仅相连在一起,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这样可以共同促进学生健全的发展与之不使知识与社会相脱节。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儿童在生活过程中本能的生长,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新任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趣味性的、儿童可以很容易投入到其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我国的伟大的教育教陶行知先生也提倡把生活作为教育资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学生学习的知识质来源于课本当中,那么会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只会让学生疏离课本。(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理上,他们走向成熟各方面的生殖器官都在快速的发展。同时在这时期有一个很让家长和老师头痛的表现就是青春期。表现出各方面的躁动与不安,对外面未知的世界产生更大的好奇心。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与老师和家长容易产生争执。他们喜欢流行的歌曲,似乎那些歌曲无时无刻在表达他们的心声。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以通俗易懂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曲调和与青年学生们生活紧密联系的题材,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一致的触碰,也表达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同时也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

二、流行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现实基础

(一)顺应时展的需要。从历史的变迁当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诗经》《楚辞》等一些篇章中,许多的作品就是为生活而写作用音乐描绘出人们生活状态,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诗经》中的《风》直接源于人民的在劳动生产生活中的所得。可以看出音乐与生活紧紧相连、密不可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的多样性,在当代踊跃出许多优秀的流行歌曲,它们有的来自经典的诗词句中,再加上优美的旋律便构成了一首大众喜闻乐见的歌曲。例如非常受大家追捧的歌曲《千里之外》仅仅在个月的时间里,大街小巷内都能听见这首优美的歌曲,同时这首歌曲在国外也是受到许多人的追捧。这些优美的流行歌曲在我们生活中不断的传唱,而这些正是学生喜欢的也是影响他们身心发展的因素,可见流行文化是教育者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把它们整合成优秀的教育资源,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二)贯彻课程标准理念的需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就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把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语文是一个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的学科,同时我们要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连性。我们认真发现在生活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语文现象,在上学路上可以看到街边店铺各种标牌广告,听到为吸引顾客而播放的流行歌曲。走进学校也可以随时都能看到一些来自生活感悟名人名言,激励着我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给我们慢慢的自信与勇气。在回家的路途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生活区的公告栏中的标语。可见,语文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的相连在一起。其实,我们在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时,不要只把眼观紧紧地盯在课本中,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同时与教材相比利用这些资源来教学的话,说不定效果要比单单利用教材更有效。

三、流行歌曲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审美教育的亲近性教材。文学作品与音乐的结合使得文学作品想传达的思想更容易让大家所接受,也更能把人们带进特有的情境中去,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在听到优美的旋律,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作品中的情韵和气势,怡情怡性,陶醉在文化熏陶当中。邓丽君《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就是根据苏轼《水调歌头》诗词和音乐相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这首词不在枯燥难背而是更能深刻地品味出作者想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二)陶冶情感的“心灵鸡汤”。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性,然而人的感情不是单单地去靠一些课本中所讲的知识就可以培养健康的情感体验,它是靠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自己亲身体会与感悟获得,通过接触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培养他们健康人格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三)用歌曲激发写作情趣。大家都知道学生存在“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作人、三怕写作文。想要摆脱这种不良的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流行歌曲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歌词的结构,用词的巧妙之处,让学生在自己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仿照这样的句式结构。同时流行歌曲之所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是因为它传达出学生的许多心声。这样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每一篇好的歌词或者文章都是用心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作文的关键。以情景的方式把学生带入作文学习当中,他们自然不会再害怕,同时会把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张洁静.流行歌曲: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张和新.论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扬州大学,2009

【3】周海珍.流行歌曲:语文课程资源的新视点【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张志兰.论语文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D】.西南大学,2006

流行歌曲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民族音乐绽放

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世纪开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这一点,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利用艺术帮他们知善恶,识美丑,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那么如何让民族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绽放呢,我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以流行元素作引子,进行比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现在的孩子被流行文化所包围,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所以老师的思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因势利导,借助流行元素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前可以围绕所要讲解的民歌发动学生搜集当下的流行歌曲,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唱、聆听、分析评论歌曲的风格类型、乐曲旋律特点、歌词、配器、演唱技巧等。对于好的音乐我们还要给予肯定,这样便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加大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兴趣。同时,了解流行音乐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严格的技术规范,强调倾诉、渲泄,力求演唱的大众化、生活化。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述民族音乐是讲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直接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语言,思想感情。我国幅员辽阔,不同民族、地域、都有着不同的蕴味,它不如流行歌曲表现的直白,需要认真品味,领悟。如在授课过程中可将广为流传的一首流行歌曲《两只蝴蝶》与民歌《敖包相会》这两首歌曲作个简单的比较,通过聆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两只蝴蝶》是一首极具流行特质的流行歌曲,旋律通俗,容易上口,倾诉性极强,风格迥异,但没有地方色彩,而《敖包相会》则有明显的浓郁的地方气息的传统民歌,旋律优美开阔,随歌词变化曲调也有所改变,形成分节歌形式,抒发内心情感。分析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流行歌曲为什么广为流传,结论是流行歌曲是有朝气的年轻人做它的听众,再加上唱片公司的大力宣传,它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技术性,但究竟能否流芳百世,也要靠时间和诸多因素的检验。而我们的民族音乐却只是靠口传心授,然而它接受了时代的考验,流芳百世,是因为它凝聚着民族的精神、意志,有着较深的内涵。流行音乐无论多现代,它依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目前有很多的流行音乐在创作中与民族音乐结合,并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歌曲《又唱浏阳河》等,听来别有韵味,很受欢迎。通过这种比较式教学,引导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教育。

二、扩充课堂容量,进行结合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开阔文化视野

在欣赏课中,避免教材中单一的曲目,可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同一主题音乐作品有机结合。如在欣赏《绣荷包》这一作品时,可将各地区的作品让学生们集中欣赏,让同学们感受到陕北的《绣荷包》美丽动人,色彩柔和,略带伤感;云南的《绣荷包》旋律流畅,语言简洁,节奏强烈;黑龙江的《绣荷包》表现的浓浓北国音调,哀怨朴实的情感,四川的《绣荷包》则表现出浓郁的川辣味等,这样同学们在同一音乐主题下感受到不同地区的风格。还可以将同一音乐形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有机结合,如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可以与现代流行歌曲《茉莉花》及萨克斯曲《茉莉花》集中欣赏使学生感到同是赞美喜爱茉莉花,却有这么多不同的色彩和表现手法。还有很多传统民歌都可以与现代新民歌、新民族音乐有机结合,灵活多变,增强音乐感受能力,使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开阔文化视野。

同时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时,也可以采用现代的多媒体与视听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视听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停留在有限的几本磁带里。在现代化教学改革中,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时,结合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手段,使学生在出声入画的音乐情境中,更完整地理解作品,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欣赏民族经典,进行激发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对一个民族来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音乐内涵的情感与精神,往往是它的灵魂和思想。智慧的发源地。通过欣赏民族经典音乐,让学生感受树根立魂的民族精神是进行激发式教学的初衷。

开设民族经典音乐欣赏课,赏析《赛马》、《梁祝》等经典。二胡独奏曲《赛马》曾被20岁的中国钢琴演奏家朗朗及身为专业二胡演奏家的父亲朗国任搬上了卡内基音乐厅。朗朗以其超凡的个人魅力与对音乐的痴迷和热情赢得了全世界乐评人和爱好者的青睐,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穿上了红色中式上装与父亲演奏钢琴、二胡二重奏《赛马》,父子俩你来我往,大有骏马飞腾、鬃毛耸立之势。朗朗自信的眼神飞扬的头发,兴奋的表情,无不显示出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骄傲。当学生们欣赏完这一片段后,他们非常兴奋……课后许多学生对我说,没想到民族音乐这么棒!公务员之家:

《悲情而又浪漫的爱》,这是为欣赏经典名曲《梁祝》所起的课题。同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世界顶级指挥家小泽征尔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很神圣的,必须要跪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