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趋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1:06:48

流行趋势范文篇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该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现笔者查询近年文献,将其流行趋势作以下综述。

1国际流行趋势

HFMD自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子中分离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CoxA16为本病病原[1]。1959年英国、美国加利福尼亚也发生流行。1972年肠道病毒71型(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1972~1973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2]均发生过EV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爆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英国1994年第四季度爆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流行范围最广的一次。患者大多1~4岁。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数据显示,该病流行的间隔时间为2~3年。

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CHOviruses)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两次流行均为EV71引起,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3]。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A16均有分离,EV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日本有研究者分析了1983年至2003年间从日本福岛地区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121株EV71,并以VP4序列为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比较了上述病毒与164株世界其他地区EV71的基因相关性。认为EV71相关手足口病大规模反复流行可能是由EV71株新的遗传学分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以及存在大量未免疫个体所致。而该结果还需经全球手足口病监测系统和EV71株的遗传学分析证实。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以来,以EV71感染为主的手足口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大规模爆发流行,而且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导致死亡病例增多,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和警惕。1997年4~8月马来西亚共有2628例发病,死亡29例。

2国内流行趋势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1983年厦门市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用猴肾细胞等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CoxA16。同年天津也发生7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1986年又出现爆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2次爆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

1995年3月至9月,丹东地区爆发手足口病,幼儿园中发病较多,家庭中亦有散在发病。门诊患者368例,5月及7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每个高峰期持续半个月左右。此外,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株EV71。

我国香港地区1987年曾发生过EV71致手足口病的流行。

1998年EV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次流行中,共监测到129106例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病原学证实EV71和CoxA16为主要病原,二者的比例是5∶2[4]。

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爆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在3个多月里,招远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首例发生于5月10日,7月份达高峰,末例发生于8月28日。128例住院治疗患儿,平均住院天数5.1d,其中3例合并心肌炎死亡[5]。杨智宏等[6]分析了2002年上海72例手足口病,58例分离到CoxA16,9例分离到EV71,证实导致此次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是CoxA16和EV71,二者的比例为6∶4。且研究中的EV71病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新的C4亚型,不同于其他亚太地区分离的流行株。2003年,山东省新泰市发生了手足口病爆发流行,共诊断出典型病例1359例,并发心肌炎91例,并发脑炎44例,死亡9例(均为2岁以下婴幼儿),共分离出病毒共3种7型,以ECHO19为主,其次是EV71、ECHO30,与报道的不完全一致[7]。凌华等[8]于2003年从重庆一名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水疱液、粪便标本中分离出EV71,但缺少大样本的分离实验,不能充分说明重庆地区的手足口病主要为EV71引起。2004年李琳琳等[9]对2000年中国深圳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粪便标本的CoxA16SHZH00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后,发现与亚洲地方株Tainan507998(AF177911)十分相近而与CoxA16国际标准株G10(U05876)差别较大,推测它们是由于进化途径、地域相近的缘故,导致病毒变异相似所造成的[10],并为中国制定相应的手足口病预防策略提供了参考。龚黎明等[11]于2005年收集浙江手足口病标本并对病毒进行鉴定,发现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EV7毒株属C基因型的C4亚型,但不清楚不同致病力毒株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待开展更大范围的监测对更多毒株进行比较、分析。

2006年山东省报告3030例手足口病病例,死亡2例。2007年朱汝南等[12]对北京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毒进行分型,发现北京市儿童中流行的手足口病与EV71和CoxA16感染有关,而同时EV71可以在5岁以上儿童中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这应引起我们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4月30日报道,2007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3344例,死亡17例,仅山东省就报告了手足口病病例39606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上万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2008年3月1日至4月29日上午11时安徽省阜阳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诊治、报告1884例,死亡20人。随后,河南、湖北等省相继出现该病的病例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危重、死亡病例送检标本(肺、肠淋巴结、脑脊液、脾、胸腺、肾、脑、心、咽拭子)中分离出EV71,判断此次疫情主要是由EV71感染所致。2008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3成人手足口病

一般认为该病通常发生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1987年在武汉发现了首例成人手足口病,证明为EV71所致。此患者除皮肤粘膜症状外尚有轻度精神症状,可能为职业接触患病儿童所感染[13]。此后,陆续有类似报道,以个案为主。成人感染者一般无典型症状,仅表现为发热、咽痛、胃肠炎,只有小部分出现典型症状,均无并发症发生[14],考虑病毒感染后的发病常与免疫功能相关,成人HFMD发病率明显低于儿童且症状轻微与成人免疫功能较强有关,应予以重视。

4结语

综上所述,该病各年龄段均可感染,成人和大年龄儿童主要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重症感染多见于婴幼儿。无疫苗、药物等特异性的防控手段,儿童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多,传染源难以发现和控制,传播途径多,难以有效阻断。故加强传染源的监控对阻断该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S/O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430)./13.htm.

[2]McMinnP,StratovI,NagarajanL,etal.Neurologicalmanifestationsofenterovirus71infectioninchildrenduringanouthreakof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WesternAustralia[J].ClinInfectDis,2001,32(2):236242.

[3]IshimaruY.Outbreaksofhandfootandmouthdiseasebyenterovirus71[J].ArchDisChild,1980,55(8):583588.

[4]HoM,ChenER,HsuKH,eta1.Anepidemicofentemvirus7linfectioninTaiwan[J].NEnglJMed,1999,341(13):929935.

[5]王小华,李文琳.小儿手足口病1602例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38.

[6]杨智宏,朱启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7]薛家芹,杨会利,陈勇,等.2003年泰安市部分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5,11(6):676677.

[8]凌华,赵春芳,刘作义,等.重庆市手足口病患者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鉴定[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9):14381439.

[9]李琳琳,何雅晴,朱俊萍,等.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中国分离株(Cox.A16SHZHOO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J].病毒学报,2005,21(3):217221.

[10]PereraD,PodinY,AkinW,etal.IncorrectidentificationofrecentAsianstrainsofCoxsackievirusA16ashumanenterovirus71:Improvedprimersforthespecificdetectionofhumanenterovirus71byRTPCR[J].BMCInfectDis,2004,4(5):1121.

[11]龚黎明,葛琼,严菊英,等.浙江省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VP1区域序列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71974.

[12]朱汝南,钱汝,邓洁,等.北京市儿童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有关[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10):10041008.

流行趋势范文篇2

1色彩与视觉过程的关系

理论上来讲,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传播的,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至人眼中形成颜色的反射。人能完整体验到色彩,首要条件是必须要有光,其次要有物,还要有健康的眼睛和人脑,这些条件都不可或缺。产品中的色彩设计一般都是受到了人的思维和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影响,产生明显的情感色彩。进行色彩设计的前提就是正确认识色彩。

2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色彩,简单的说,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性质决定,人类对颜色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不同的颜色给人不同的感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类的心里感觉变化和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广发运用。

3产品配色时应该考虑影响心理效应的因素

3.1色彩心理与年龄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颜色的喜爱逐渐向深色过渡,年龄越大,喜欢的颜色越成熟。这是因为儿童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脑子和思维都像一张白纸,需要简单明了、鲜明的色彩;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和经验也在增长,对色彩的感觉就会成熟一些。3.2色彩心理与职业、文化的关系。鲜艳的颜色受到体力劳动者的喜爱;与周围环境成补色关系的色彩受到农牧区人们的喜爱;而一些相对深且成熟的色彩则受到高级知识分子的喜爱。因此设计师必须在项目的初始阶段,就要确定产品的使用人群。色彩的前期调研工作能够有效实施,可以使设计公司及时了解到现在市面的商机。3.3色彩心理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由于民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识也不同。各民族崇尚什么颜色,多与其文化心理有关。设计师在选择产品设计的颜色同时也要考虑消费者对色彩的喜好和消费地区对色彩的禁忌。

4了解色彩象征意义

色彩的象征与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并非个人而言,色彩的感受力会直接作用与影响到他的心里、生理、情绪、功能等。色彩的象征经多次反复,久而久之便形成抽象而主观的观念,穿度固定的信息,由此形成色彩的象征性,色彩的象征性与色彩密切相关,色彩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例如在旧社会的封建王朝时期,统治者有权使用鲜艳色彩,平民百姓只能使用青、白、黑等颜色。在欧洲西方国家,高贵的紫色受到王宫贵胄的青睐,在他们眼中黄色反倒成为最不入流的低贱颜色。不仅如此,从世界宗教思想中获取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民族的色彩准则和习惯。不同宗教偏爱的颜色风格迥异,甚至是同种颜色在不同宗教中也有着大相径庭的代表意义,耐人寻味。在基督教中,上帝用金黄色代表,纯洁与灵魂用白色象征,永恒和希望用绿色标志,高贵与权力用紫色显示,悲伤与邪恶则用黑色表示。化妆品类的用色也是冷暖的用色。女士化妆品的颜色是暖色调,有鲜艳的颜色吸引着年轻的消费者,白色、灰色等颜色吸引着中年女性,体现了沉稳、高贵。男士化妆品的用色一般是黑色和灰色,体现了庄重和大方。

流行趋势范文篇3

一、完善市场公共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市场的一大功能就是培育和孵化企业和商户快速成长。为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市场管委会投资150万元大力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建成中国羊绒制品色彩流行趋势基地。为掌握时尚话语权,提升羊绒的核心竞争力,今年,市场管委会与中国流行色协会合作,在国内建成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羊绒制品流行趋势基地,并举办了“2014/14秋冬中国羊绒制品色彩流行趋势”,开展了4期“色彩设计与流行趋势”主题沙龙活动,培训专业设计工艺人员80人次,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羊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建立数码印花公共服务平台。针对市场数码印花环节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市场管委会大力引导企业上马数码印花设备,于9月份帮扶伦迪兰德公司引进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环保型数码印花生产线2条,目前已正式投产,年加工印花产品能力可达30000件,解决了我县羊绒企业外出寻求印花服务的不便,填补了我县数码印花领域的空白。为进一步扩大产能,目前,该公司计划将生产线扩大到10条。随着该企业的投产,我县的深加工链条得到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3、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研发设计水平。研发是羊绒企业的“短腿”,也是影响我县羊绒制成品“走出去”的根源,为解决中小企业无实力聘请专业设计师的困局,今年以来,市场管委会羊绒产业新品研发中心相继与等设计室和个人合作,为全县中小企业推广新品服饰1200余款,举办羊绒新品推介会3次,免费为企业提供制版工艺400余次,帮扶企业100余家,有效缓解了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实际困难。

4、加大横机工、缝合工等基础工人培训力度。在组织开展专业技工培训的同时,管委会还积极组织市场横机工企业外出参展,今年,市场内的谢振旺在全国横机工比赛中,获得全国第七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成为我县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技术工人。

二、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提升电商竞争力

电子商务近年来在我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管委会以壮大电商队伍,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为己任,积极加大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推动了全县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1、开办了电商培训班。市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开设了网店装修、运营、美工等多项培训课程。目前,已培训人员达300多名,受众群体包括我县和周边南宫、威县、故城等地学员,通过培训,极大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壮大了电商群体。

2、邀请专业讲师前来授课。为从更高层面提升我县电子商务从业技能,管委会相继邀请网商动力、单仁资讯、阿里妈妈等行业知名电商培训机构前来授课。在今年的羊绒交易会、双十一、双十二前,相继邀请这些专业机构讲师面向全县开展了《爆款策划与执行》、《直通车关键词质量得分解密》、《备战大促,中小卖家双11“赚钱有方”》等培训五次,受众达2600余人。

通过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县电商在大数据分析、直通车运营、企业管理等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仅“双十一”当天,我县电子商务企业销售额就达到5000万元,纱线类目排名前十的商铺中有8家是的企业,羊绒纱类目中3家企业进入前十;“双十二”当天,电子商务企业继续领跑羊绒类目电子商务前列,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成为享誉全国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地。

三、强化品牌战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市场的一大功能就是培育孵化品牌成长。管委会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品牌评选活动。3月份,由管委会组织申报的“宏业”品牌获得“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荣誉称号。10月份,泰兴、新时代、奥羽、伦迪兰德4家公司产品荣获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2014年全国毛针织服装名优精品”。为开阔企业眼界,引导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管委会还组织企业组团参加上海纺织纱线展、北京国际服装周等展会,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四、注重实效,全力办好羊绒制品交易会

作为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的承办大为,市场管委会为进一步提升羊绒交易会的时效性,着力对交易会的办会模式进行改革,剔除不必要的环节,加大对招商、流行趋势、专题讲座等的投入。期间,相继邀请到了江、浙、沪、内蒙、重庆等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客商参展参会,达成意向订单3.5亿元。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羊绒制品流行趋势基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颁牌仪式,举办了2014/14秋冬中国羊绒纱线色彩流行趋势、产业座谈会、电商论坛等活动。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扩大了与外地企业的交流合作,巩固了羊绒在业内的地位。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场影响力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场影响力,管委会于5月份出版发行《羊绒》杂志10000册,发行面覆盖国内各专业市场及著名企业。同时,与《中国纺织报》、《纺织服装周刊》、广播电台、山东广播电台等专业媒体以及20余家地方媒体联合对市场进行宣传报道。与北京、山东济南、河南安阳、山西太原等地50多家旅行社合作开展一日游活动,全年吸引组团及自驾游游客5万人,增强了羊绒市场在国内的影响力。

六、加强市场综合建设,打造诚信专业市场

一是树立形象,打造靓丽市场。管委会对市场内厕所、停车位、路灯等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改扩建,修整广场1000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了市场设施和功能。二是严把质量关,打造诚信市场。管委会积极引导商户自查自纠,规范标识,整顿市场内经营秩序,全年开展专项整治活动10余次,并于秋冬销售旺季对网销店铺开展专项整治,线上线下共查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案件10起,对不符合要求的商户进行停业整改,维护了市场的良好秩序。

流行趋势范文篇4

[关键词]服装市场消费心理审美品牌效应

服装行业是集艺术性与功能性为一体的行业市场份额是衡量服装整体设计、生产、销售是否成功的标尺,如何有效地把握现有市场份额、并不断开辟新市场是现代服装企业的生存之道.在对服装市场的研究中,企业生产不仅要考虑技术层面的相关问题,要时刻关注消费市场中的各种消费审美心理因素.服装的设计生产过程,也就是设计师和生产者对潜在的着装者(消费者)进行艺术表达和寻求审美认同的过程,而着装者(消费者)也正是通过服饰的选择达到与设计师在风格样式、审美情趣以及德行品格上的默契与沟通。对消费者消费审美心理趋势与购买行为的客观分析势必也是对使企业更好地掌握消费趋势、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积极思考。

一消费审美心理发展趋势特征分析

流行,变化莫测,它的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互模仿效应的结果,即所谓的穿着的人多了便构成了流行.那么在流行中把握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也称得上是因时、因地制宜.当前,服装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已渐趋成熟,并呈现出几个相互结合的特征。

(1)服装作为艺术的审美与功能的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生活正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服装作为一种艺术其功能不仅仅在于遮体和保暖,而更多在于道德、审美、认同和表现。所谓的审美功能,就是服饰不但要对引起羞耻感的部位进行遮掩,而且要对身体进行美化,使之在视觉上取悦于人。服饰的认同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共同的服饰符号,体现我们对特定的部落、氏族、团体、阶层、职业角色、民族或社会的认同,以及心理和情感的归属。这一类的认同体现的是个人与某个社会群体的一致和相同,因而可以叫做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服装体现自己与其他成员的不同,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

(2)服装艺术的个性与时尚的结合

现在的服装已成为了反映着装者社会性的一种无声语言,所以那些标榜自我存在、显现自我主张、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服装必会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现代人眼里,时髦、有创意的服装,能够张扬个性,可以更好的来修饰自我,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时代所赋予它的特定内涵.比如在时尚界,“波西米亚”风格成了追求放荡不羁,自由浪漫的代名词,而“波乔米亚”风格,也成了演绎小资情调的最好方式,“朋克、嬉皮”风格,是反叛精神、思想颓废的代表等,这些现存的服装风格同时也代表了未来服装消费的发展方向之一。

(3)服装艺术文化个性时尚与风格相结合——品牌效应

服装品牌的这种文化意味吸引着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尤其是国际名牌.如当消费者认定某一个品牌适合自己穿着时,便显示出对其情有独钟的非凡热情,于是对这种认准了的品牌有了感情上的依托,品牌也就作为一种能激发人们情感的形式而存在.由此,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服装时便产生了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朦胧概念。

现代人们在服装艺术上占主导地位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是通过服装设计师们无数的体验、沉思和奋斗,经历无数局部的变革,最后才形成一个总的服装流行趋势。服装风格在形成的过程中,既突破传统服装文化模式,同时又继承着传统模式的很多特性,使风格作为固定的文化特征,保留在地域或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然而在当今日渐一体化的世界环境中,服装风格有着单线的发展危险趋势,服装文化的趋同性既是现代社会的一大时代特征,又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尖锐斗争最激烈的阶段。

二、服装生产企业企业对消费审美心理的趋势的掌握

服装企业以赢利为出发点,他们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有效策略来增加企业的销售量以达到赢利的目的.而对服装市场中消费者审美心理趋势的研究正好满足了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1)服装设计中流行趋势的把握

由于流行趋势的世界同步性正在逐步加强,因此有效把握流行趋势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正确掌握最新流行预测资讯,就有可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毕竟,追逐流行的消费群体占绝大多数,因此有效掌握流行元素、充分挖掘目标消费群的时尚需求与诉求点,才能最终诱发消费者购买欲。

在预测流行趋势中,可以两方面作为重心:(1)做深入细致的服装市场调研,包括服装原辅料市场,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分析顾客群的购买心理趋向,以及对流行元素有效捕捉,便于及时运用到新设计当中;(2)可根据企业及设计师在业内多年积累的经验,对新的流行做出判断,对流行色、流行款式、流行面料等作尽可能有效的预测。

从这种意义来看,穿着者的审美素质影响着设计师的素质与服饰文化的发展方向。从深层来看,现代的人们注重表现美,更多地注重服饰是否符合自己的个性,适合于特定的场合和自己的风度,甚至不满足于设计师现成的安排,而乐于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挑选、配套,去“篡改”设计师的作品,淡薄“权威”,去创造和表现自己的个性内涵,让服饰折射出高雅的审美情趣。这所有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较高的审美素质作为前提,从这层意义来看,穿着者的审美素质决定和发展着设计师的素质与服装市场中西的消费审美心理的发展方向。

(2)销售过程中抓住消费真的心理

在企业对目标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虽然服装卖场、商品的组合搭配与陈列所表现的情节性和艺术性能够使顾客产生兴趣与欲望,但现场销售人员的素质也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当其与消费者初步接触、尚未进行语言交流及深人了解之前,往往凭着对方的穿着打扮估计对方的着装情况,以判断顾客的着装风,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由于服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彰显身份的面具角色,因此销售人员还必须作好引导工作,宣传企业服装的新概念及流行趋势,强行促成流行导向,并且通过强化对生活方式的介绍与倡导,为消费者争取到变脸的机会,实现其购物过程中与结束后的愉悦与满足感,从而使其对该品牌的信任感与忠诚度增强。

(3)塑造品牌形象

由于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对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充分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实现品牌经营,发展自身优势,提高知名度,形成极大的感召力,希望以明确的定位和理念来培养忠诚的顾客群.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通过市场成功运作,将会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及强大的生命力.统一价格、统一形象、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为服装产品送上了品质保险单,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也赢得了稳定的客户群体,从而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另外,在着力打造自主品牌的同时,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扩大高端市场分额、提高其技术含量都成为重中之重。

当企业成功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后,他们还可以尝试生产冠以这种品牌的其他产品以拓展市场,因为消费者对品牌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购物行为。

流行趋势范文篇5

一、中国汽车色彩设计现状

日本丰田公司就成立了设有上千人的汽车色彩设计科研中心,欧美一些汽车公司也纷纷设立了专门色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众多。这些专门机构除了在世界各国建立汽车色彩的信息调查反馈队伍,专门收集市场情报外,还迅速而广泛地了解各地消费者对汽车色彩的反映和需求并做出反应。著名汽车涂料厂商杜邦公司每年都会一次关于汽车色彩的流行报告。该报告成为汽车行业分析各类型汽车颜色的流行趋势以及世界各地消费者对汽车色彩喜好的重要参考。中国流行色协会也在尝试着对汽车色彩的研究,并且与国内个别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希望通过当前流行色趋势的研究促进我国汽车色彩时尚化。尽管如此,中国流行色协会对中国本土汽车色彩的研究还只是试探性的,其构架的单薄、功能的单一、资金的匮乏、人才的短缺和技术的落后,都没有能力独立地进行汽车色彩的研发工作,更难以对汽车色彩流行趋势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高瞻远瞩的引领。再次,汽车色彩设计的发展水平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企业对汽车色彩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不高,这直接导致了以色彩为先导的汽车设计无法满足“设计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当今社会,汽车业激烈的竞争体现在汽车的功能、安全性及舒适度。经过市场洗礼和锤炼,一般车型都难分伯仲,因此,在这些方面并非难以抉择。在基本要求能够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消费者选择目光自然会转向对车型颜色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汽车颜色设计无疑是推动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汽车颜色设计上的能力和水平,就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最后,近年来,中国汽车色彩设计在痛定思痛之后逐步进入一个符合汽车业成长规律的、立足本土化自主发展的健康轨道。这种进步是以奇瑞QQ为代表的本土汽车的崛起和发展,实现了在色彩设计上的突破。从QQ汽车的身上可以看出奇瑞汽车对汽车色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奇瑞QQ正是依靠了它靓丽的色彩取悦了消费者审美心理,也为其赢得了市场空间。在这种潮流的引领下,江淮、比亚迪、猎豹等一系列本土自主品牌带着个性符号纷纷崛起,也吹响了中国民族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中国汽车颜色设计的进步和发展还体现在对颜色的认知和重视,并通过科学的调研、分析及业内的专业,营造了一种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潮。2009年10月,中国流行色协会了《2010年中国首届汽车色彩流行趋势》报告。报告指出,香橙色、蓝色、酒红色和灰色将成为2010年汽车的流行色彩。鉴于中国流行色协会对汽车色彩的关注,长安汽车于广州车展期间正式成立了中国首个“乘用车时尚色彩研发基地”,汽车色彩从此跨入了时尚、学术的新时代。这种氛围及机制的形成,无疑为中国汽车颜色设计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和有效的保障,让汽车颜色设计在专门的领域内得以发展。除此之外,媒体的介入推进了汽车色彩设计的发展。2009年6月“立邦”与“汽车之家”发起“2009年中国汽车色彩喜好趋势”在线调查活动,再度为中国汽车色彩走向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数据支持。

二、对中国汽车色彩设计未来发展的思考

成功的色彩设计可以使企业产品提高15%-30%的经济附加值,”这是法国色彩学家郎克罗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的营销学中提出“七秒钟色彩理论”:一个人、一件商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色彩选择,使自身在7秒钟之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世界高度的成功经验,也是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落后于世界主流的中国汽车业,立足本土文化,借鉴外来经验,是我们发展民族汽车制造业的必由之路。虽然目前国内对于汽车色彩的规划和整合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但体系上的完整性、研发机构团队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在整个产业链中受关注的程度仍需提升。因此,中国汽车的颜色设计必须在健康机制的有效保障下,建立符合发展规律的、独立的产业领域,从市场分析、消费心理调研、潮流的掌控及艺术和技术的学科交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流畅和规范的运作,使汽车颜色设计与汽车产业的发展并肩同步。由于历史的积淀,中国消费者对汽车色彩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心理和思想感情。逐渐成熟的消费群体,为汽车色彩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立足本土文化,尊重民族情感,将流行趋势与产品设计更好地结合,创造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文化心理的汽车色彩是我国汽车色彩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汽车色彩的研究、创新和开发的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制度保障和投入力度的增加,都是我们提升汽车色彩设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有许多优秀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学习、传承和借鉴,走自主民族汽车品牌之路,就必须要创新汽车色彩设计,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色彩,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所以,中国汽车色彩设计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成熟的设计彰显民族文化内涵,创造个性特色,形成打着本土文化烙印、体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国际汽车品牌。

作者:凤伟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流行趋势范文篇6

dnly品牌精彩中带着几分迷离;招摇中带着几分留恋,瞬间,骛艳的舞姿增速了频率,刹那灵动间绽放的璀璨又一次冲破眼球,震慑心灵,在轻俏的气氛和珠片闪亮摄目的光泽中,焕发出跃动与金属感的冶艳迷魅,完成一次次被美丽撞击的过程。

only的服装适合出游、朋友聚会、晚间娱乐、校园生活等各种轻松的休闲场合它在带来了世界流行当时的风尚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一流的质量与办事,它撇开了国际知名品牌都采用的高价位的做法,采纳了合理的价格,保持亲切近人,更为朴素的做法。

其中,以下几件衣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们时髦又不失优雅,清新自然的色彩和甜美可爱的颜色,会成为流行的色彩。不同于以往沉闷内敛的色彩,春季的服饰将大胆地运用灰色,浅卡其色等明丽色。毛衫和长裤的配搭不再显得当时的风尚,与黑色、米色的九分裤都会显得很时髦。

实习小结:

1了解了服装设计的知识

2懂得了美国奥服莱服装绘画仪和大型自动进料服装激光切割机和cad绘图仪的基本操作。

流行趋势范文篇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可以构建出虚拟现实的场景,人们可以从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服装制造业。传统的服装造型设计只能通过设计师手绘在图纸上,许多新奇的构思和设计想法也无法通过手绘完全表现出来,严重阻碍了服装设计多样化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打破了这一局面,可帮助设计师构建出三维立体模型,改变传统纸张上的平面2D画面,使设计师可以照顾到每个面,甚至每一个边角的小细节。鉴于此,由陈鹏和朱洪峰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服装设计与立体造型技术研究》一书,详细介绍了关于服装造型设计的相关内容,围绕服装设计展开论述,借鉴了国内外设计师的经典作品,归纳了服装设计的发展过程和流行趋势,为后续的设计指导指引了方向。该书可作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服装设计行业相关设计师的参考书。

《现代服装设计与立体造型技术研究》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围绕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进行了概括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服装设计的内涵、原理、基本内容和手法、审美特征和产业背景等。第二章主要介绍服装流行的相关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服装流行概述、流行趋势回顾、流行趋势预测等并对流行趋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章针对服装风格的相关内容,从历史风格、民族风格、浪漫风格、优雅风格、运动便装风格、后现代思潮风格和艺术风格等专业角度进行了多维度介绍。第四章从服装款式构成的要素、局部设计、总形变化原理、设计综合和相关的实例等方面对进行了全面解读。第五章针对服装材料,从服装设计材料基础、服装面料的基础设计、应用设计、与配饰的搭配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第六章针对立体造型进行了有效解读,具体介绍了在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工具材料和技术准备、针插制作、手臂模型缝制、人台模型制作、大头针固定别合等相关内容。第七章梳理了日常服装的立体造型等相关内容,主要介绍了裙装、裤装、女装上衣、大衣、风衣的立体造型。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了解到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使点线面的结合更加合理,使服装中的艺术表达更加合理,进而使最终的服装展示达到完美的效果。在传统的服装造型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每次只需考虑一个面的效果,在最终设计作品中前后和侧面不能完美融合,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后,三维立体效果可让设计师注意到每个面的效果,充分考虑到每个配饰、造型、面料的设计效果,甚至从俯视、仰视的角度对造型设计的效果进行评估,进而设计出完美的服装造型。设计师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可将设计对象进一步修饰,充分展现自身的设计想法和思路并发挥自身想象,打破传统的设计思路,避免传统的手绘设计对设计思路的局限性,推动现代科技感服装造型的发展。在虚拟现实技术中,设计师还可充分了解到不同体型的设计原则和手法,从简单的服装设计延伸到不同风格的服装造型搭配。

最终的设计作品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现出来,设计师可全方位对作品进行交互改动,无需将服装制作完成再对其进行修改,既节省设计时间,又节省成本。传统的服装设计更注重服装外部的造型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法会使最终作品的设计效果大打折扣,而通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可兼顾到服装的内部造型,使内部造型与外部造型更加均衡和协调,达到内外统一的设计美感。综上所述,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服装设计和展示,可全方位地展现出服装的特点、风格,进一步提高服装造型的艺术表现力。设计师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服装设计,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设计效果和效率,缩短服装设计到上市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潘永安 单位: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流行趋势范文篇8

[关键词]女性消费女性广告传播

新世纪新女性消费主义在女性主义之后悄然登场。国际广告协会主席卡·波尔说:“以男性为主的消费主义正在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1]这句话充分诠释了现在消费市场中女性的掌控力。

一、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女性知识更加丰富,工作更加优越,工资更加丰厚,角色更加多重,因此也就希望生活更加多样化,消费更具潮流化,个体更具个性化,精神和经济更加独立化,所以在接受信息,享受服务等方面也就更注重附加价值,显示出新的消费心态。

首先,对流行趋势的关注程度进一步加强。现代女性既是流行趋势的追随者,又是流行趋势的制造者。正如美国学者J·伯德里亚尔指出的,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也就是由物质的消费变成了精神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伯德里亚尔认为,由于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现代社会的消费传播正越来越体现出“差异化”的特点,既追求个性化和与众不同,所谓“风格传播”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消费结构下,商品和服务的流行越来越强,而流行周期越来越短。[2]其次,女性消费话语世界的形成。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低下,因为生产的任务主要由男性承担,所以男性是文化的主旨和核心。但在现在消费文化中,消费者是文化的主旨和核心。在现在的家庭消费中,女性常常是决策者、策划者和执行者,她们不仅对自己所需的消费品情有独钟,有购买决策权,同时,由于还承担了多种家庭角色,因此也是绝大数家庭成员生活用品的决策者和购买者,从而推动家庭消费的发展。有官方数字统计,女性决定着91%的家居布置方面的购买力,87%的渡假决策,79%的家庭开支,72%的医疗保险决策。[3]再次,女性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和主动的口头传播特性。女性对商品的忠诚度就像对自己的感觉一样,总是认为自己的感觉是对的,所以一旦选定某种品牌,在后续的购买过程中就很难改变,这与她们当初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尝试和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四,细腻的女性心理与女性消费行为。女性细腻的的心理容易受到感觉的营销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就像上分析的女性与流行趋势一样,“享受生活,追求时尚”是现代女性在日常消费中的明显特点,而细腻的心理特征使她们更注重商品所呈现的细节和产品质量,更注重广告给她们带来的美感和冲动感。第五,一“网”情深的诱惑。因特网对现代女性的影响日趋明显,根据中智库玛的调查,上网聊天被16.29%的女性作为休闲放松方式的首选,已经成为现代女性最主要的休闲放松方式。而在“影响现代女性购物决策因素”的调查中,17.20%的女性坦言互联网影响了她们的购物思维,这是一个仅次于电视媒体作用的比例数据。[4]

二、女性广告的对策

美国营销大师赖兹说:别担心你的客户不被注意,如果你不去注意你的客户,你的竞争对手一定会去注意。所以我们要象注意与我们最亲近的女性一样注意我们的消费者,否则,在“她”的世纪里,很可能广告费全部被浪费了都不知道为什么。故我们认为路就在脚下,只要我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一切尽在掌握。

出路一:追求有效决策

哈佛大学肯尼迪分院的领导学教育项目负责人罗纳德·海费茨认为:盲目的、随意的决策,有时候看起来很快,实际上准确性非常差。这样的决策“时钟”快而不准,谁也不会要它。[5]有效的决策是与时俱进的,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的决策都是徒劳。一个广告活动从开展到最终施行,有效决策起了关键性作用,广告能否推成出新,能否打动“上帝”,得到上帝的青睐,是广告人和广告主共同决策的结果。出路二:脱离“红海”的独特创意

我们都知道要选准顾客,击中目标,让顾客满意,但只有贴近顾客才能取得成功。怎样贴近顾客,光靠市场调查,产品和服务是无法取得质的突破的,所以我们要摆脱在红海创意中的挣扎,开创自己的创意蓝海,展示令人信服的创造性和利益,而不是去与竞争对手对抗,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同时,这也是我们广告创意应该突出的、现代女性本来具有的时代形象,从而形成差异,打破同质化、恶俗化、刻版化的现有女性广告创意格局。

出路三:利用新媒体与女性消费的关联性展开合作

随着女性网民的几何级增长,一些围绕女性“话题”和“社区”的网站纷纷成立。与其他传统媒介和网站相比,这些网站内容更具特色,服务更加全面,信誉更加有保证,信息更加有针对性。所以只要通过网络,一些流行趋势、潮流动态、经验交流等等都迎刃而解,这迎合了女性求新、求变、求趣、求美、标榜个性、享受生活的心理,加上女性网站独有的情感特征,使其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渗透性强,互动频率高。

出路四:先进文化的导向

不可否认,女性形象是广告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不能让这道风景失去亮色,更不能使其玷污、扭曲。我们的广告要在传播中使女性形象回归本位,加强道德准则,提倡高尚行为,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相结合。不能一味地追求广告的视点、卖点,为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将一些色情、低俗的女性形象充斥到广告宣传中去,其实这种所谓吸引力强的广告,最后只会有损于企业形象,损害商品信誉。而坚持用赏心悦目、含蓄大方、匠心独运的手法,挖掘女性的内在美,将女性的内在美表现出来,用先进的文化作导向,引导时代消费潮流,使女性广告沿着健康、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

出路五:注重符号化消费和消费潮流的引导

符号性消费和对消费潮流的追求是女性消费者的天性,国家主张发展的创意经济,既是时尚经济也是娱乐经济和体验经济的表现。符号消费最大的特征就是表征性和象征性,即通过对商品的消费来表现个性、品位、生活风格、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当女性消费者真正体验到了其中的意义,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的时候,购买就变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而现在的女性广告表现,并没有最大限度的把这一点利用好。

三、结语

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特·福特曾说过:无论是否有明确的理论,变革总是要进行的,我们可以完善其发端和结果。因此我们就可能有这样一些选择:做一个创造者,做一个旁观者,或是做一个糊涂虫。[6]

是的,变革已经开始,女性消费心理及女性广告的发展还在进行,我们不是旁观者,更不是糊涂虫,我们荣辱与共,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3]蒋江敏策划,中大管理沙龙:如何把握女性市场[N]新快报,2004年11月1日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5

流行趋势范文篇9

认真组织和规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过病原监测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及时消除疫情隐患;通过抗体监测有效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及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为科学免疫提供监测依据;定期分析评估动物疫情,把握疫情动态,科学判断防控形势,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根据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情况,积极探索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模式。

二、基本原则

1、市级监测和县级监测相结合。市级计划由市农委按照全省计划统一制定下发,各区县要做好监测所需采样工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按照市农委的部署,对各区县重点区域的重点动物疫病开展直接采样监测和分析。

2、定点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各区县应根据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流行特点,设立固定监测点,实行定时、定点、定量和定性持续监测。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后,分别开展一次全面集中监测工作。

3、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市级和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收汇总分析各县监测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动物疫病流行趋势、疫情特点,做好动物疫病主动监测,设置主动监测点,同时,加强对染病及不明原因死亡动物的检测诊断与报告,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各区县要按照全市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按月度完成常规监测任务。对突发主要动物疫病和新发动物疫病,要及时组织开展应急监测。

4、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相结合。通过免疫抗体监测,及时评估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对监测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分析原因并及时组织补免和强化免疫;通过开展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动物疫情动态和病原分布情况,分析和把握主要动物疫病流行趋势。

5、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监测,通过监测发现疫情并预警,将疫情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职责分工

1、市农委主管全市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负责制定、调整年度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动物疫情监测结果;组织相关实验室对主要动物疫病开展抽检。

2、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市2012年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开展全市春秋两季集中监测样品的检测,及时汇总分析全市监测数据并上报监测结果。

3、各区县农委(畜牧兽医局)、歙县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依据全市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负责制定年度监测方案并组织开展监测工作,承担全市春秋两季集中监测样品采集和送检工作,各区县监测方案于4月31日前报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四、重点工作安排

1、设立市级固定监测点。各区县根据自身动物养殖情况、流通模式和地理环境,分别设立1-2个畜禽市级固定监测点,由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每季度开展一次直接采样监测,重点监测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固定监测点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选定,与监测方案一并报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做好监测工作。各区县要按照全市监测计划,按时完成下列工作:

(1)集中监测样品的采集与送检。按时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春秋两季集中监测样品的采集工作,并分别于5月20日和10月21日前,将样品与抽(采)样单(附表1)及采样汇总表(电子版)(附表2)送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组织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常规监测工作。各区县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常规监测工作。

(3)做好家畜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监测工作。

(4)按时完成牛海绵状脑病外来动物疫病样品的采集送检工作。

上述各动物疫病的监测计划详见附件1-2。

3、各区县根据全年监测工作需要,及时上报诊断试剂订购计划至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诊断试剂所需经费由各区县财政自行解决。

五、监测结果报告及处理

1、各区县要按时通过“全国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信息系统”向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上报疫情监测结果和动物疫情信息;每个季度报送一次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总结及疫情分析评估报告。

流行趋势范文篇10

关键词:纺织服装;技术壁垒;成因;供求差异

一、高速增长的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技术壁垒

2005年开始进入纺织品出口的无配额时代,高速增长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技术壁垒、劳工标准、特别保障措施等新兴贸易壁垒已经开始涌现,深入研究这些壁垒的成因和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

纺织与服装业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其出口额占世界份额的比重逐年增加,1995年为12.22%,2003年为19.97%。2005年1月~7月,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额为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对美国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73.5%;对欧盟出口111亿美元,同比增长62.6%。对美欧出口占中国纺织品总出口的35%,对美欧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配额取消使中国纺织业的生产能力得以释放,但是由此也引发了频繁的贸易摩擦。

在各类贸易壁垒中,技术壁垒措施正成为各进口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限制进口的主流措施,中国纺织业也已经成为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损失高达11.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左右,出口企业受TBT限制的比例为67.2%。另据调查40%的企业受欧盟限制,27%受美国限制,25%受日本限制,8%受其他国家和地区限制,可见欧盟对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技术壁垒的影响最大,这与近两年中国出口该地区的快速增长有关。由此可见,高速发展的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国外的技术壁垒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二、技术壁垒的成因

贸易技术壁垒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一些与其他国家不一致的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法规、标准、包装、标签以及符合这些要求和确定产品质量及实用性能的认证和检验、检疫的规定和程序,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实实在在的障碍。为了促进贸易的自由化,GATT和WTO在多边谈判的努力下,传统贸易壁垒不断降低,但技术壁垒却很难对付,“这种技术擘垒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好庇护所,是调节当今国际贸易的杠杆。”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是技术壁垒贸易保护产生的历史原因;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技术壁垒的贸易保护产生的客观基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技术壁垒贸易保护得以盛行的内在合法动因。技术壁垒在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被发达国家进口国更多地采用,也与其自身的隐蔽性、合理性、灵活性、复杂性等特点有关。因此技术壁垒正逐步成为取代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新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构成影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壁垒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WTO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消费习惯制定与别国不同的技术标准,近几年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TBT虽然也有推动世界各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但国际标准的制定者多数是那些在世界贸易体制中占主导地位,具有科技领先优势的发达国家,使得参与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的位置。从我国出口产品的现状分析,有较多的文献认为形成技术壁垒的成因有:出口质量差、卫生检疫有问题、信息服务体系滞后、国内企业盲目竞争、部分国家歧视性的卫生标准等。也有从法律和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技术壁垒的成因。作为新技术壁垒的一类绿色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和环保运动结合的产物,其形成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扩大,是绿色壁垒形成的内在原因。

能查阅的大多数文献研究的成因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表达成因,即根据WTO的技术壁垒协议的定义,认为技术壁垒的成因是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国际差异所引致。第二类是从供给与生产角度分析,如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供给因素的分析。事实上,一国的表象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水平,以及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供给因素,均是一国经济、技术、文化等各类因素相互影响和各自演化的结果。因此,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动态演化是技术壁垒深层次的成因。为了简化问题,从供、求两个方面的成因分析不失为一种新的合理尝试。

三、技术壁垒成因的供求分析

目前,世界纺织行业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和传统纺织产业的融合将日益深化,许多新的标准纷纷出台,新的生产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层出不穷,同时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出口运行模式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和世界流行趋势都发生着新的变革。我国虽然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由于在上述方面与发达国家(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主)的差距,导致纺织品出口受技术壁垒限制。因此,从纺织服装的世界供、求差异因素分析是真正理解技术壁垒成因的关键。

1.纺织品消费需求和流行趋势的国内外差异引致的技术壁垒

(1)纺织品发达进口国与中国消费需求的比较分析。美国、欧盟、日本是最主要的几个我国纺织品进口国,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近70%是出口到这些国家。从这些国家最近的消费需求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主导世界消费群体者的消费意识不断有新的变化:一方面,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未来市场的一个主要趋势,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衣着时尚的多样化的审美需要,要求产品在风格、色彩、手感、造型上都要创造不同特色,在他们看来其代表着一种消费文化,一种自我个性的体现;另一方面,随着环保问题正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消费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因而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纺织品的健康、安全和卫生。据有关资料表明,带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正日益博得消费者的青睐,在一些发达国家,喜欢购买绿色生态纺织服装产品的人已超过50%,在欧洲,有47%的人喜欢购买“绿色”纺织品,而在德国更有80%以上的德国人在购买时首先考虑“绿色”因素。而且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很显然,绿色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影响到纺织行业的各个领域。相比之下中国的消费需求变化相对迟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纺织行业的消费需求也会随着世界纺织行业的趋势而变,“生态纺织品”的意识在中国消费者中逐步树立起来,同时受西方和日韩的一些影响,个性化消费也开始在消费者中流行,但是总的需求还是在发达国家之后,据课题组的调查:虽然有过半的人对生态纺织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绝大部分仍是停留在非常初层次的认识上,比如认为全棉纺织品是有利于生态的,而很少有人认识到纺织品的染料色牢度,纺织品废弃后处理等方面的生态影响,只有38%左右的人认为在购买时会考虑到环境生态因素由此可见,在中国,多数消费者仍以价优物实为主要观念,与国外有一定的距离。而这种消费需求的距离和产生这种距离的原因是整体经济消费水平、生活的环境以及对生态产品的认识等国际差异,这是引起中国纺织品出口遭受技术壁垒的重要原因,因为国内生产总是首先为了迎合本国消费的需求,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中要去生产满足更高意识、更高(2)国内外流行趋势的比较分析。近些年,世界纺织行业也呈现出了更多的流行趋势,第一,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成衣,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季节性更迭,而且表现在季节此一时彼一时的差异;第二是流行的范围更广,发生在面料、款式、设计甚至是其他的纺织配件方面;其三是随着科学技术与创新、需求相结合,更多高功能、高性能纺织品,卫生保健功能性纺织品,环保性纺织品等在市场上以更快的速度展示出来。以面料为例,继竹纤维推出后,又出现了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等原料开发;最后是纺织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涉及到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等。而我国纺织行业的流行趋势在最近几年也呈现出和世界纺织行业类似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但是由于我国在对流行趋势的关注上起点较低,需求的差距,加上中国流行信息的收集速度还不能和世界发达国家同步,如法国、意大利等一般都会提前12个月对当年的流行面料、色彩等作预测并信息,这些国家主导着世界纺织品的流行趋势,中国目前只是流行的跟从者,有时甚至还出现在中国刚刚流行的却在国外已经不适应国外市场的情况,这样的被动局面也是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技术壁垒的部分原因。

2.纺织品供给因素国内外差异引致的技术壁垒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纺织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在信息产业的推动下,正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新的纺织生产工艺、技术等层出不穷。这种趋势在发达国家更为明显,当前“过程应用计算机化、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纺织技术复合化、印染后整理技术现代化、纺织产品高科技化”是国际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而且,世界先进的纺织技术都牢牢掌握在发达进口国家手中。

纺织行业的生产设备是提高纺织技术的前提,是推动纺织产品向高水平、高技术发展的硬件手段,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纺织设备的发展从未停止。国外几乎所有提花机和大圆机安装了电子提花装置,美国纺织工业的棉纱100%为无结纱,西欧已从2001年起的5年时间里用密实纺纱机取代全部传统环锭细纱机。发达国家还相继出现了生产机器人,无人全自动化生产线。但是中国的棉纺织工业无结纱还不到60%。因此,技术、设备的落后是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技术壁垒的内部原因。此外,纺织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出口模式、生态意识、品牌、新产品开发以及人才等供给因素均有较明显的国际差异。

四、结论

供和求的国际差异导致产品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国际差异,从而形成贸易中的技术壁垒。这种作用机制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1)生产技术等供给差异→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2)文化观念等导致的需求差异→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这是两条基本的作用渠道。从一般意义上分析,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等供给因素是导致技术壁垒的直接因素,同时依赖于特定文化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文件的制定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法规的制定听取具有公民投票权的消费者意见是各国民主的重要体现。同时,在市场经济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相互作用之下,需求因素对生产供给因素具有强力的引导作用,尤其是纺织服装品,因而形成: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经济社会各类复杂因素的发展又对需求和供给发展产生影响;形成: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差异→技术壁垒,如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需求因素的变化和供给因素的变化。从以上分析可见技术壁垒成因的复杂性,但是,产生技术壁垒的内在成因机制必然通过供求两条渠道实现,因此,研究供求差异是分析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高浏琛.技术壁垒发展动态与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2004,(2):58.

[2]庄谨.纺织品出口直面国际绿色壁垒[J].外贸与商检,2002,(3):35—36.

[3]高志前,马涛.技术壁垒导致中国纺织业11.7亿美元损失[J].WTO经济导刊,2004,(4):20—21.

[4]马涛.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直面欧盟技术壁垒[J].WTO经济导刊,2004,(2):68—69.

[5]秦贞俊.世界棉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J].国外纺织技术,2001,(10):12—13.

[6]宋明顺.贸易技术壁垒—规则、实践及对策[M].北京:计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