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9:38:16

流行病学范文篇1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农牧发〔2021〕11号)要求,重点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6种优先防治病种,以及非洲马瘟等重点外来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血吸虫病、牛结核病、狂犬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海绵状脑病、小反刍兽疫等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各县(市)区要抓好落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春秋季集中免疫监测工作,科学评估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疫苗免疫效果。

二、基本原则

(一)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各县(市)区要根据本辖区动物疫病流行特点、防控现状和畜牧业生产等情况,科学制定监测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临床巡查和疫病报告,逐步探索将动物诊疗单位和养殖场(户)执业兽医诊断报告等信息纳入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体系,全面获取动物卫生数据,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协同性,一旦监测发现下列情形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一是发现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发生改变的;二是发生或疑似发生外来动物疫病、新发动物疫病或已经消灭疫病的;三是发现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出现明显变化的;四是在较短时间出现大量动物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且扩散较快的。

(三)调查监测与区域化管理相结合。各县(市)区要积极引导种畜禽场和规模养殖场主动开展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继续推进种畜禽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与非洲猪瘟无疫小区评估工作。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动物疫病净化效果的监督评估,加强对疫病净化和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四)病原监测与抗体监测相结合。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以春、秋两季集中监测为主,重点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监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日常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负责组织辖区内春、秋两季病原监测的采样送检和抗体监测工作;负责组织相关县(市)区开展布鲁氏菌病、牛结核病、狂犬病、血吸虫病等的感染抗体或病原监测;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抗体监测为主,应结合“先打后补”工作,重点开展口蹄疫(O型、A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监测。通过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的,可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开展以上动物疫病的病原监测。

三、职责分工

市农业农村局依据全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结合当地动物养殖情况、流通模式、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制定本辖区年度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各县(市)区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四、相关要求

(一)各县(市)区畜牧兽医机构在6月10日、11月2日前分别完成春、秋两季集中监测病原学样品的送检;市本级兽医实验室在6月25日和11月15日前完成口蹄疫(O型、A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疫病的血清学检测、信息上报、结果汇总和总结报告。各县(市)区按照布鲁氏菌病、血吸虫病、牛结核病、狂犬病、牛海绵状脑病等病种监测方案,在规定时间完成并上报监测信息。

(二)各县(市)区要通过中国兽医网“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每月按时填报动物疫病监测结果和疫情信息。

(三)各县(市)区于7月1日、12月1日前,将动物疫病监测分析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至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

流行病学范文篇2

关键词:兽医流行病学;课程建设;职业兽医;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畜牧业高度集约化生产模式快速发展,兽医实践重点已由动物个体转向动物群体,这也增加了大规模疾病暴发的潜在风险,大规模疾病一旦暴发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疾病风险的复杂变化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标准要求,导致兽医职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2]。兽医流行病学是一门综合性方法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群体性疾病问题,以整合各种技术和疾病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研究流行病学能力成为新时代职业兽医必备技能,也亟须我国加强和深化兽医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提升兽医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以便服务于生产一线和基层防控工作。为适应行业及社会对畜牧兽医类应用型人才的技能需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自2010年起,面向畜牧兽医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大专生开设了兽医流行病学基础课程,经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兽医流行病学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当前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帮助回答:群体为什么发病、怎样发病、发病过程如何、发病时间及地点、疾病严重程度、危害范围、防制对策及其效果怎样等一系列问题。从多年实践情况来看,兽医流行病学主要承担了六大工作任务,包括探索病因及风险因素、描述疾病分布、实施疾病监测、提出疾病防控对策、评估疾病防控效果、为疾病诊断提供支持。实践工作中最常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动物的健康状态和一切可能影响其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有助于理清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确定病因,研究对策,评价经济影响。通过风险分析和模型构建,实现疾病预测、防控措施改进、动物健康和生产力评估。最终以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为依据,通过科学的决策制定,实现最佳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目的。

2兽医流行病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兽医流行病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方法学科,1979年第二届ISVEE会议首次讨论了其课程教学,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由于本课程除基本的兽医专业课程外,涉及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等多种学科,本科生相对基础薄弱,更注重理论教育,研究生则偏向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兽医流行病学是以动物群体疾病为研究对象,也涉及人类和野生动物群体,阐明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所有因素间的作用规律,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更是其他兽医专业学科的补充和完善。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兽医教育大会也明确指出,兽医必须具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暴发的禽流感、非洲猪瘟,甚至人群间暴发的SARS、病毒等公共卫生事件都充分证明了流行病学在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很多院校在上世纪80年代已逐步开设相应课程,但大多数作为选修课,课程发展未得到足够重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毕业生在各职业领域承担主要的技能应用角色,开设兽医流行病学相关技术性基础教学内容,将使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专业作用,兽医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应该成为每个兽医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顶岗实习的2018级畜牧兽医专业384名学生开展兽医流行病学课程学习满意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兽医流行病学课程内容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学习兽医流行病学课程难易程度、兽医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是否切合实际应用、兽医流行病学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等。结果表明:96%的学生认可本课程在当前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价值;29%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学习较为困难,可能是由于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和逻辑推断能力差;93%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新颖、考查方式多元;97%的学生认可当前设计的教学内容;86%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穿插更多实践案例,安排实践环节非常有必要,如将兽医流行病学教学过程融入工学交替教学和顶岗实习阶段.

3高职兽医流行病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践

3.1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兽医流行病学课程涉及大量有关动物生产性能、动物健康、实验室疾病诊断等数据的收集,需要实现疾病动态监测、风险预测模型和经济评估模型的构建,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电脑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技术,帮助学生学会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2科学梳理教学内容

兽医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科,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高职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内容不得少于总课程的50%,结合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的现状,教师需要科学梳理学科内容,形成条理清晰、内容实用的手册式教材。另外,搜集整理有助于学习和探索的典型疾病事件和公共卫生案例,帮助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掌握流行病学方法。

3.3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改革教学模式,如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每节课课前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结果进行分析和引导学习。课堂上以4~6人为探讨小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给出点评意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如:在病毒肺炎的防控研究工作中关于“零号病人”的追踪,组织学生探讨“零号病人”的研究价值,进而引出动物群体疾病事件中,首发病例和续发病例的研究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纪录片,如《流行病:如何预防大型传染病》《霍乱的故事》,丰富教学内容。

3.4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兽医流行病学除理论研究与分析外,也涉及很多调查方法和实验技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更多的为一线生产和防控工作,因此应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如:给出疾病主题和目的,从各小组方案设计、调查过程、调查结果等方面进行评比。教师应该及时关注掌握国内外疾病流行动态,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如我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官网会定期全球动物疫情信息,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探讨,练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方案设计和对策制定。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兽医流行病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学科应用能力。

3.5转变观念,加强师资培养

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并未重视兽医流行病学的教学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该领域的高素质教师,大部分教师对兽医流行病学的理解停留在传染病学层面,未系统的接受过兽医流行病学理论学习,不明确兽医流行病学的课程定位。近几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及美国海外发展署(USAID)合作开展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项目(ChinaFETPV),其中也包括了培养我国兽医流行病学教育师资[5]。兽医流行病学对新时期动物疫病防控和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当代兽医必须掌握兽医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应对兽医职业在动物疾病和兽医公共卫生方面的新挑战。坚实的兽医流行病学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应组织专业教师以多种形式参与相关培训和学习,与国内有条件的高校联合培养师资,如华中农业大学已经开展了几期教师培训。如有条件也可增加教师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兽医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和应用方法。

4结语

虽然兽医流行病学在我国各类教育教学和实践应用中仍处于发展阶段,部分理论和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作为一门关于动物疾病防控和促进动物健康的综合性方法学科,需要不断推进其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加大兽医流行病学知识在生产实践工作人员中的普及。该学科具有多学科融合、社会实践、动态研究等特点,对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在职业兽医人才培养中,相关专业亟需引入兽医流行病学课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进行系统设计,分专业方向创新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和技术创新能力,全面升级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秀梵.兽医流行病学: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17.

[2]朱妍,韩彩霞,张萍.兽医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4):60-61.

[3]袁莉刚.兽医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科学发展[J].中国家禽.2010,32(5):8-13.

[4]贺建忠,尹金花,常卫华.浅析兽医人才培养的目标[J].农业教育研究,2018,4(97):18-22.

[5]王新卫,王川庆,周彦,等.兽医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探析[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25(2):132-134.

[6]IanD.Robertson.DiseaseControl,PreventionandOn-FarmBiosecurity:TheRoleofVeterinaryEpidemi-ology[J].Enginee-ring,2020,6(01):46-58.

[7]刘丽蓉,刘爱玲.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发展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9,36(10):32-37.

流行病学范文篇3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全面便捷的导学、助学和促学[3](图1)。“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综合性学习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理论。“一主”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三个层次,分别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学”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教师的导学、助学好促学支持服务。在“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导学”、“助学”和“促学”是教师提供的支持服务,它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和教学各个环节。“导学”是基础,它对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引导性;“助学”是关键,学生对助学各项支持服务具有选择性;“促学”是保证,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只有“一主”和“三学”相互结合,互动交融,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目标导学——主动自学——小组互学——选择助学——评价促学五个环节。药物流行病学教学模式在实施“一主三学”过程中,将从临床药学专业定位、药物流行病学自身特点和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流行病学教学模式三方面细化、深化、活化每一个操作程序。.

2.临床药学专业的正确定位

临床药学研究重点是药物合理应用,即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但临床工作中常是针对具体问题权衡利弊、寻求最佳平衡点[4]。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将来需针对临床药物应用展开广泛的研究,通过临床药物应用实践,促进合理用药;因此,临床药学是技术性很强的创新性活动。这一部分的“一主三学”以目标导学和评价促学为主,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为辅。临床药学从临床的角度出发,以患者和药物使用环节为关注对象,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5]。但药物使用受众多因素影响,所以临床药学必须科学严谨的分析鉴别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将其充分利用。在具体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中,也需要在思路、方法及结果解释上运用药物流行病学对药学与临床医学的经验进行客观严谨地吸取。

3.充分理解药物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是病因研究的一门工具学科,着眼于医学、药学科学研究的全面设计,在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侧重传达一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思路。药物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都是药物流行病学创建的学科基础。临床医学和临床药学的工作从合理用药的角度,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用药人群时,便自然进入了药物流行病学领域。目前,药物不良事件/不良反应日益受到关注,药物流行病学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6]。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传统流行病学的相似,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药物流行病学需要调查、研究、评估人群中药物使用的源头、分布、利用和效果,其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有其特殊性;药物使用涉及到人的思维方式和选择因素,药物使用后疗效受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用药依从性、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其结果分析有其复杂性。因此,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把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加强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操作环节,着重掌握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理解药物流行病学在新药临床试验、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或非预期作用、参与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调查药物利用情况、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评价生命质量中的具体应用。

4.临床药学专业药物流行病学“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4.1学生能力的培养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其能否成为合格的临床药师主要取决于是否学会终身学习,在校期间的一次性教育观念已难以适应医药信息量剧增的现实,因此,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至关重要。临床药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其对专业课程兴趣的提升,因此,药物流行病学的“导学”的作用不可忽视。目标导学的授课内容需要与专业结合,授课案例、习题均应贴近临床具体问题;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药物流行病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授课内容和授课案例的合理安排,学生可以自己重复或揭示临床药学某些专业领域的规律;通过临床药学科研实例的剖析,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药物流行病学在设计实验、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授课内容都是药物流行病学主动自学、小组互学和选择助学过程的灵活运用,加之教师的评价促学,可以进一步促进专业兴趣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4.2教师能力的提升

药物流行病学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综合能力,即提高目标导学和评价促学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药物流行病学的授课教师需要有扎实的药物流行病学基础及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体系,重视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对药物流行病学相关领域如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物评价、科研方法等各个方面的认识,从宏观角度培养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7-10]。

4.3实践教学的实施

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强化理论课内容,培养和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临床药学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的流行病学实践多以课后习题课和统计软件上机操作为主,尚未见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我们结合流行病学实践,倾向于药物流行病学实践采用统计软件上机操作、网络操作及药物流行病学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得以充分地体现。药物流行病学的实践教学、网络操作和案例分析可以通过目标导学,创建药物流行病学案例情景,将药物流行病学理论与临床药学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自觉进入主动自学状态,以小组互学展示相应的学习成果和经验,展开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药物流行病学的SPSS和SAS等统计软件上机操作和案例分析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必不可少的,但软件分析无法对方法学适应性作出判断,分析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依赖于使用者对药物流行病学资料的了解程度和对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此时自由选择助学方式,参考教师支持服务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解决相应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药物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结束环节由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总结评价,巩固强化学习成果,既可以调控“教”与“学”的过程,避免实践教学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也可以激发学生使用新方法的积极性,降低遗忘率,提高其应对临床药学数据的分析能力,有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5.小结

流行病学范文篇4

关键词: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确诊病例

2019年12月份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数起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被证实为一种病毒感染引起[1],该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2-3]。1月20日我国将其命名为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肺炎),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信阳市作为武汉出省向北通道的重要城市和屏障,南部的浉河区、罗山县、新县、商城县与湖北省接壤,返乡人员和物资等流动规模大,面临输入疫情的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信阳市肺炎发病的流行特征,旨在为疾病的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从国家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和信阳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网站收集信阳市肺炎的疫情数据,包括确诊、疑似、重症、治愈、死亡等情况。收集信阳市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调查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获取病例的暴露史、流行病学关联资料。1.2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截至2020年2月24日信阳市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使用Excel2016、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结果

2.1疫情概况。截至2020年2月24日,信阳市累计报告肺炎确诊病例274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2例。首例病例1月23日确诊,至2月4~5日达到单日报告高峰26例,此后呈下降趋势。现存疑似病例数从1月22日的9例增加到2月3日的157例,随后逐渐下降,见图1。2.2流行病学特征。2.2.1时间分布。截至2月24日,信阳市确诊病例发病日期和报告日期见图2。1月9日出现首例,1月13日发病人数开始上升,1月25~26日达到第一个流行峰,与全国肺炎发病高峰日期一致[4]。其中1月23日~2月2日共发病174例,占总数的63.50%;2月4日出现单日反弹后缓慢下降。确诊病例从发病到诊断的时间中位数是7d,1月23日之前、1月23日~2月5日和2月5日之后发病的患者,从发病到诊断的时间中位数分别是9d、7d和3d。按报告日期绘制的流行曲线则显示,报告病例数在1月23日后快速上升,在2月4~5日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2.2.2地区分布。信阳市各县区确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是浉河区(48例,占17.52%)、平桥区(42例,占15.33%)和罗山县(40例,占14.60%)。其中罗山县和浉河区的发病率分别为7.68/10万、7.19/10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χ2=57.81,P<0.001),见图3。2.2.3人群分布。274例确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40∶1。农民占48.54%,其次为家务及待业和商业服务,分别占10.95%和7.30%;医务人员8例,占2.92%。病例最小5d,最大81岁;20~69岁占总数的91.24%;40~59岁占55.11%;60岁以上占17.52%。2.2.4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的构成比变化趋势。累计报告输入病例134例(占48.91%),其中120例发病前14d内有武汉暴露史。发病时间最早是1月9日,1月22~27日发病较多,占输入病例总数的47.76%;2月1日以后发病逐渐减少。累计报告本地病例140例(占51.09%),1月17日开始有患者发病,1月24日~2月2日发病数占本地病例总数的62.86%;2月11日之后发病人数逐渐下降,23日和24日已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见图4。所有确诊病例中有武汉暴露史或曾与武汉患者或武汉返乡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占78.10%,与有关报告的结果相似[4-6]。见表1。2.2.5死亡和治愈情况。274例确诊病例中,大多数临床表现为轻症,重症比例为15.61%,病死率为0.73%。截至2月24日,累计治愈208例,治愈率75.91%;累计出院197例,出院率71.90%。

3讨论

流行病学范文篇5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和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摘要: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功能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把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办法,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和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摘要: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摘要: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向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定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办法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摘要: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和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功能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摘要: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功能,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摘要: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摘要: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摘要: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摘要: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摘要: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和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摘要: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摘要: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摘要: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和动物的接触机会和密切程度,且和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和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四周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功能。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摘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四周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和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新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反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摘要:

(1)病例的分布和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摘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摘要: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摘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和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给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摘要: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和下,传染源和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非凡重要的功能。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和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反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摘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摘要: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摘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和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和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征,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征,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和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和土壤接触的机会和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摘要: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摘要: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摘要: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办法。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定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和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和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四周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征和四周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四周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办法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摘要: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摘要: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摘要: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征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摘要: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功能。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和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功能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功能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功能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功能,严寒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摘要: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功能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功能亦有阻碍功能。

流行病学范文篇6

1MCI的定义和概念

MCI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是一个仍有争议的诊断概念,1962年,Kral提出良性老年健忘症(BenignSenescentForgetfulness,BSF)概念〔5〕,其特征是在某一时刻回忆名字或者往事困难,而另一时刻又能想起来;有自知力,记忆测验成绩和无记忆困难者相近,不会发展为痴呆。该定义由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界限不清,争议颇多。1986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探究所提出和年龄有关的记忆损害(Age-AssociatedMemoryImpairment,AAMI)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6〕。其中强调的是和年龄相符的记忆减退,要求记忆测验得分低于年轻成年人均数1个标准差,而其他认知功能基本正常。但由于按常态可能有16%的年轻成年人到老年后即使没有记忆减退也可能符合AAMI诊断,从而使这一定义和诊断标准的应用受到局限。国际老年精神科协会于1994年提出了和衰老有关的认知功能下降(Aging-AssociatedCognitiveDecline,AACD)的概念〔7〕。和AAMI不同的是,AACD不仅存在记忆下降,其他认知功能也受影响,而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按这一定义,有些可能是早期痴呆,有些则和衰老有关。鉴于上述原因,许多探究者建议制定和年龄无关的MCI概念和诊断标准,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探究和交流。因此,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10)中列出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Disorder,MCD)的诊断条目〔8〕,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4thed,DSM-IV)中则将轻度神经认知障碍(MildNeurocognitiveDisorder,MND)作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新问题提出〔9〕。两者强调MCI是一种病理性认知功能损害,在诊断时需要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因,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难度。以上概念及诊断标准的探究和变化,带动了老年痴呆症前期阶段的探究,但由于缺乏操作性,以致多数探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1999年,美国Petersen等〔1〕在论文中描述了MCI的临床特征并提出MCI诊断标准,弥补了以上不足。MCI是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概念,它特指有轻度记忆或认知损害,但没有达到痴呆的老年人,其病因不能由已知的医学或神经精神病状况解释。

2MCI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的MCI诊断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探究者对MCI的诊断不尽一致,宽严不一,不少探究者还自制了一些诊断标准。以下为几个较为常用的标准。

21DSM-IV诊断标准〔9〕(1)存在下述2项以上认知功能损害且持续2周以上摘要:a学习和回忆能力下降;b执行能力障碍;c注重力及信息处理速度下降;d感知能力障碍;e语言障碍。(2)体检或实验室检查的客观证据表明,认知损害和神经系统或全身健康状况有关。(3)神经心理测试有认知功能下降的证据。(4)认知障碍导致社交、工作及其他方面能力下降。(5)认知损害的程度尚未达到谵妄、健忘、痴呆的标准,也并非由其他心理疾患所致,如抑郁症等。

22Mayo诊断标准〔10〕(1)病人自觉或知情人认为有记忆减退;(2)总体认知功能正常;(3)客观检查有记忆损害或有一项其他认知功能受损,记忆或认知功能受损评分低于同年龄均数15~2个标准差;(4)痴呆程度量表(CDR)评分为05;(5)一般日常生活功能正常;(6)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

23Petersen等〔1〕的MCI诊断标准美国Petersen等于1999年制定,其MCI定义和标准相对较为完整和准确,操作性强,故使用比较多。具体包括摘要:(1)以记忆减退为主诉(有家属或知情者证实);(2)客观检查有和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符的记忆损害;(3)总体认知功能正常;(4)一般日常生活功能保存;(5)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

24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MCI诊断标准〔11〕国内对MCI探究起步较晚,所作探究不多,多数标准由国外引进或参考国外标准而制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MCI诊断标准〔11〕经修订后如下摘要:(1)年龄55~85岁;(2)主观和客观检查有认知功能损害;(3)韦氏记忆测验的记忆商(WMS,MQ)为60~79分;(4)MMSE得分≤26分,总体衰退量表(GDS)评定为2~3级;(5)生活及社会功能有降低摘要: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18分;(6)Hachinski缺血指数%26lt;4分;(7)认知功能损害病程>3个月;(8)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9)排除非凡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这些诊断标准中,只有全部符合相应条件者才诊断为MCI。综合国内外文献来看,目前大多数探究是参照美国Petersen等的标准,和之相比,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制定的MCI诊断标准将病程标准定为>3个月,并增加排除特定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一项,故国内也多参照此标准。

3MCI的流行和转归

由于目前还没有对MCI的确切定义及统一的诊断标准,文献报道的MCI患病率、发病率及其转归不尽相同。欧洲许多报道MCI患病率在28%~65%之间〔12,13〕;国内部分地区进行的MCI患病率调查探究结果有一些差异。徐明颖等〔14〕对上海1516例65岁以上老年人调查发现,MCI患病率为97%;于宝成等〔15〕调查石家庄市26个部队干休所2674名60岁以上的离退休干部的MCI患病率为808%。对于MCI发病率的探究报道各异〔16,17〕,标准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同,按Petersen等〔1〕的诊断标准MCI发病率为3%左右,当分别将插入式记忆得分取低于正常1个,15个及2个标准差时,MCI的发病率分别为31%,25%和18%〔16〕。提示造成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的原因除和诊断标准有关外,还和MCI的年龄构成、样本来源和大小、调查工具和方法,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得流行病学资料有关。对MCI的转归探究表明,MCI是一个不稳定状态,由于MCI的异质性,可能出现不同的结局〔2〕。随访探究提示,MCI患者发生AD的危险性显著增高,估计MCI患者中10%~15%在初次诊断1年内发展为AD〔1〕。Morris等〔3〕对社区一组MCI老人进行了95年随访。生存分析显示,第5年时有605%进展为AD,第95年时已100%进展为AD;同时对25例MCI进行病理检查时发现,其中24例具有痴呆的神经病理改变,21例为AD病变(84%)。以上探究结果均表明,MCI是AD的早期阶段。朱紫青等〔18〕采用前瞻性纵向探究对一批60岁以上社区老人(n=4275)进行追踪。结果显示,5年时MCI组有458%死亡,有1649%转变为痴呆;10年时MCI组转变为痴呆者高达42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CI对死亡和痴呆具有重要的猜测功能。同时还发现,MCI老人5年内死亡的概率是非MCI老人的220倍(95%CI=188~256);5年后MCI发生痴呆的可能性是非MCI老人的326倍(95%CI=239~446);10年后MCI发生痴呆的可能性是非MCI老人的435倍(95%CI=160~529)。由此可见,对MCI做到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意义重大。

4影响因素

41年龄高龄是MCI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MCI患病率呈升高趋向〔19〕。新近探究结果表明〔20〕,MCI患病率分别为60~69岁为69%;70~79岁为83%;80岁~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6lt;005)。

42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MCI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翟金国等〔20〕探究显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MCI发生率为110%,初中程度为88%,高中程度为77%,大专以上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6lt;005)。Tervo等〔21〕发现,受教育程度低者比受教育程度高者较易发生MCI,并且不存在性别差异。提示受教育程度高是MCI的保护因素,可能的机制是受教育程度高者神经元储备充足,而受教育程度低者,由于缺少知识的刺激,使神经元丧失很多,轻易引起认知功能的损害。

43吸烟和饮酒(1)多数学者认为吸烟和过量饮酒导致认知下降〔19〕,老年吸烟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危险性增加,以前吸烟但已戒烟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对危险为074,现吸烟者为23〔22〕。也有探究认为吸烟对认知功能下降有保护功能〔23〕。但吸烟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可能还取决于吸烟者的遗传素质,如某些等位基因多态性、早老素-1基因携带、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突变等〔24〕。(2)饮酒对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是目前探究的热点,适量饮酒对认知有保护功能。Anttila等〔25〕对1464名65~79岁老人平均23年随访结果显示,不饮酒和经常饮酒者发生MCI的危险性是偶然饮酒者的2倍。Giuseppe等〔26〕探究发现,过量饮酒增加认知功能的损害,但女性天天饮酒少于40g,男性天天饮酒少于80g可降低MCI的危险。(3)吸烟和饮酒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功能,探究发现〔23〕,饮酒不干扰吸烟对认知功能紊乱的保护功能;同时吸烟加饮酒对认知功能下降的保护功能是仅吸烟者的2倍。但现有探究对吸烟、饮酒定义不明(如吸烟饮酒的频率、种类等),所得结论缺乏一定可比性。因此,吸烟和饮酒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交互功能有待进一步探究。

44高血压已有探究表明〔19〕,高血压是MCI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使MCI发展加速,控制高血压可延缓认知功能减退。Tervo等〔21〕通过对认知正常的747人3年的随访探究也显示,高血压是MCI独立的危险因素(OR=186,95%CI=105~329)。高血压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机制可能是血压升高促使脑萎缩和脑室扩大,使脑变性恶化,慢性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和毛细血管病变,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细胞死亡和认知下降,也说明血管性危险因素和认知下降有关。

45高血脂Kivipelto等〔12〕的探究表明,中年期血清总胆固醇升高(≥65mmol/L)是MCI的重要危险因素(OR=19,95%CI=12~30)。VanExel等〔27〕探究显示,低水平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是MCI及痴呆的危险因素,未发现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MCI的发病有关。苗茂华等〔28〕则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后发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对认知功能的不利影响,但没有发现HDL的有益功能。提示脂代谢异常所致的脑动脉硬化是MCI的危险因素,尤其是HDL胆固醇水平较低可能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但有关高血脂和MCI的功能机制及其交互功能尚未清楚。

46糖尿病糖尿病和认知功能的探究是近年来的一个新领域,是国内外探究的热点。Yaffe等〔29〕对7027例平均年龄为663岁妇女的探究发现,空腹血糖损害(IFG,611mmol/L<空腹血糖值<70mmol/L)组认知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值≥70mmol/L),提示血糖升高是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47ApoEε4基因近年探究发现,载脂蛋白E(ApoE)ε4基因是MCI的危险因素。Tervo等〔21〕探究指出,ApoEε4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4,95%CI=115~364);MCI者携带ApoEε4的概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约为正常人的10倍,而且MCI中ApoEε4携带者进展为AD的危险性增加〔30〕。此外,Lahiri等〔31〕还非凡指出,ApoE多态性等位基因对情节记忆的影响较其他认知领域强,即相对选择性影响情节记忆。综合来看,ApoEε4基因是MCI的危险因素,MCI个体中ApoEε4基因携带者进展为AD的危险性增加,是MCI进展为AD的重要猜测因子。

5结语

MCI探究已成为老年化和痴呆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探究中极为活跃的领域。因此,规范定义和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探索MCI病因机制并进行干预将成为当今和未来的工作重点,同时还应加强MCI的随访探究以及重视交叉学科的综合探究。

【参考文献

〔1〕PetersenRC,SmithGE,WaringSC,etal.Mildcognitiveimpairment摘要:clinicalcharacterizationandoutcome[J].ArchNeurol,1999,56摘要:303-308.

〔2〕LuisCA,LoewensteinDA,AcevedoA,etal.Mildcognitiveimpairment摘要: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J].Neurology,2003,61摘要:438-444.

〔3〕MorrisJC,StorandtM,MillerJP,etal.Mildcognitiveimpairmentrepresentsearly-stageAlzheimerdisease[J].ArchNeurol,2001,58摘要:397-405.

〔4〕PetersenRC.Mildcognitiveimpairment摘要:transitionbetweenagingandAlzheimer''''sdisease[J].Neurologia,2000,15摘要:93-101.

〔5〕KralVA.Senescentforgetfulness摘要:benignandmalignant[J].CanMedAssoc,1962,86摘要:257-260.

〔6〕CrookT,BrtusRT,FerrisSH,etal.Age-associatedmemoryimpairment摘要:proposeddiagnosiscriteriaandmeasuresofclinicalchange摘要:reportofa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WorkGroup[J].DevNeuropsychol,1986,2摘要:261-276.

〔7〕LevyR.Aging-associatedcognitivedecline.WorkingPartyoftheInternationalPsychogeriatricAssociationincollaborationwith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J].IntPsychogeriatr,1994,6摘要:63-68.

〔8〕WorldHealthOrganization.TheICD-10classificationofmentalandbehavioraldisorders[R].Geneva摘要:WHO,1993.

〔9〕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M].4thed.WashingtonDC摘要: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1994摘要:706-708.

〔10〕PetersenRC,SmithGE,WaringSC,etal.Aging,memoryandmildcognitiveimpairment[J].IntPsychogeriatr,1997,9(suppl1)摘要:65-69.

〔11〕肖世富,姚培芬,张明园,等.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心理探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摘要:129.

〔12〕KivipeltoM,HelkalaEL,HanninenT,etal.Midlifevascularriskfactorsandlate-lifemildcognitiveimpairment摘要:apopulation-basedstudy[J].Neurology,2001,56摘要:1683-1689.

〔13〕GanguliM,DodgeHH,ShenC,etal.Mildcognitiveimpairment,amnestictype摘要:anepidemiologicstudy[J].Neurology,2004,63摘要:115-121.

〔14〕徐明颖,李春波,何燕玲,等.社区老年人群成功老龄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流行病学的初步探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1,13(增刊)摘要:15-18.

〔15〕于宝成,王玉敏,王成章,等.部队干休所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1)摘要:40-42.

〔16〕BusseA,BischkopfJ,Riedel-HellerSG,etal.Subclassificationsformildcognitiveimpairment摘要:prevalenceandpredictivevalidity[J].PsycholMed,2003,33摘要:1029-1038.

〔17〕FiskJD,MerryHR,RockwoodK.Variationsincasedefinitionaffectprevalencebutnotoutcomesofmildcognitiveimpairment[J].Neurology,2003,61摘要:1179-1184.

〔18〕朱紫青,李春波,张明园.社区老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预后和转归[J].上海精神医学,2001,l3(增刊)摘要:12-14.

〔19〕于宝成,王成章,潘志刚.脑血管危险因素和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J].国外医学摘要: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5)摘要:348-349.

〔20〕翟金国,赵丽,于兰.正常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及相关因素探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3)摘要:237-238.

〔21〕TervoS,KivipeltoM,HanninenT,etal.Incidenceandriskfactorsformildcognitiveimpairment摘要:apopulation-basedthree-yearfollow-upstudyofcognitivelyhealthyelderlysubjects[J].DementGeriatrCognDisord,2004,17(3)摘要:196-203.

〔22〕CervillaJA,PrinceM,MannA.Smoking,drinking,andincidentcognitiveimpairment摘要:acohortcommunitybasedstudyincludedintheGospelOakProject[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00,68摘要:622-626.

〔23〕刘向红,汤哲,孟琛,等.吸烟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探究-“北京市老龄化多维纵向探究”基线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摘要:163-165.

〔24〕CarmellD,SwanGE,ReedT,etal.TheeffectofapoliporoteinE4intherelationshipsofsmokinganddrinkingtocognitivefunction[J].Neuroepidemiol,1999,18摘要:125-133.

〔25〕AnttilaT,HelkalaEL,ViitanenM,etal.Alcoholdrinkinginmiddleageandsubsequentriskofmildcognitiveimpairmentanddementiainoldage摘要:aprospectivepopulationbasedstudy[J].BrMedJ(ClinRes),2004,329摘要:539-544.

〔26〕GiuseppeZ,GrazianoO,ClaudioP,etal.Dose-relatedimpactofalcoholconsumptiononcognitivefunctioninadvancedage摘要:resultsofamulticentersurvey[J].AlcoholClinExpRes,2001,25(12)摘要:1743-1748.

〔27〕VanExelE,CraenAJ,GusseklooJ,etal.Associationbetweenhigh-densitylipoproteinandcognitiveimpairmentintheoldestold[J].AnnNeurol,2002,51(6)摘要:716-721.

〔28〕苗茂华,曲成毅,任艳峰.社区老年人血脂水平和认知功能相关性探究[J].中华医学健康杂志,2005,19(3)摘要:210.

〔29〕YaffeK,BlackwellT,KanayaAM,etal.Diabetes,impairedfastingflucose,anddevelopmentofcognitiveimpairmentinolderwomen[J].Neurology,2004,63摘要:658-663.

流行病学范文篇7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

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

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

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2)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卫生设施、医疗条件、文化水平、防疫工作、经济、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社会因素作用于三个环节而影响流行过程。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既有促进作用亦有阻碍作用。

流行病学范文篇8

关键词:鹅卵黄性腹膜炎;细菌分离培养;饲养管理;中医治疗

鹅卵黄性腹膜炎俗称“蛋子瘟”,是一种多发于母鹅产蛋期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母鹅的产蛋季节,通常会在产蛋结束后逐渐停止流行。但是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加上规模化养鹅场内鹅群密度较大,只要出现1例病鹅,在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其他鹅相继患病,发病率可达到30%,病死率在15%左右。患病母鹅所产种蛋,也会因为难以成功孵化而形成死胚。生理性的鹅卵黄性腹膜炎与输卵管错位、卵黄破裂倒流有关,病理性的鹅卵黄性腹膜炎主要是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或副伤寒杆菌等引起的,一般在初春、产蛋旺季时极易发生。养殖户应提高对鹅卵黄性腹膜炎的认识,掌握其防治措施。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展开分析,并分别从预防与治疗两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1鹅卵黄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

鹅卵黄性腹膜炎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的鹅卵黄性腹膜炎,是母鹅在产蛋期间由于鹅场内的养殖密度太大,通道狭窄,或者是池塘的坡度过陡,导致有些鹅进入水池时从高处跳下,因为不能保持身体平衡,往往是胸部最先接触水面,甚至会出现翻滚、挤压的情况。在外力作用下,位于后腹部的泄殖腔、卵巢输卵管因为惯性作用挤压胸腔,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损伤性错位,这时母鹅再进行排卵,因为输卵管偏移导致卵子无法正常落入输卵管,而是直接掉入腹腔内,并粘附在腹腔黏膜、胸腔壁等位置;如果撞击力度过大,还会导致卵黄发生破裂,并流入到整个前后腔室内,胸腔、腹腔中充满黏稠的黄色液体,并且无法自行排出,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卵黄性腹膜炎。病理性的卵黄性腹膜炎,是由于母鹅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后引起的。根据致病菌的来源不同,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致病菌来自病鹅的体内。禽畜的肠道内本来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肠杆菌,但是大部分并不具备致病性,甚至还能发挥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等有益作用;也有少部分大肠杆菌的菌株存在致病性,但是平时不会发病[1]。通常是在机体虚弱、免疫力降低的时候,因为打破肠道内菌群平衡时才会发病。其中,埃希氏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后会引起鹅卵黄性腹膜炎。第二种致病菌来自外部。公鹅在池塘中活动时,如果池塘水质较差,外生殖器容易发生感染或炎症。此时公鹅再与母鹅交配,就会将病菌传播到母鹅的体内。母鹅的输卵管受到病菌侵袭后会出现发炎、粘连的情况,使其无法正常排卵,卵泡进入到腹腔后引起鹅卵黄性腹膜炎。由于公鹅感染鹅卵黄性腹膜炎后并不会死亡,因此在不断的交配中可以使大量的母鹅染病。

2病鹅的临床症状

母鹅患病后,食欲不振,进食量比平时明显减少,病情严重时停止采食,精神萎靡,喜卧厌立,多数时间蹲伏于地面,并且远离鹅群,即便是强行驱赶下水也是漂浮在水面上。检查病鹅身体,可以发现其肛门周围的羽毛上粘连污秽物,并且排泄物难以成型,水样状的排泄物中夹杂着凝固的卵黄小块或者蛋白、蛋清,散发出腥臭味。病鹅的腹部有不同程度的膨大现象,且下垂。强行驱赶时,病鹅呈企鹅姿势走动,体温无明显变化,个别病鹅体温有升高现象。进入病情后期,由于继发腹膜炎,病鹅腹泻情况加剧,羽毛变得蓬乱、失去光泽,形体更加消瘦;病鹅饮食饮水废绝,眼球凹陷,喙、蹼有干燥发黄的情况,加上排泄频率增加,导致机体严重脱水,最终衰竭而亡。整个病程在4~7d,少数病鹅可自行恢复,但是恢复后产蛋率相比健康鹅会有明显下降。发病期041间,母鹅产蛋率也有明显降低,即便是产蛋,也有很大概率为畸形蛋,并且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也明显降低。发病初期积极接受治疗的病鹅,在好转之后至少需要3周,产蛋率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3病死鹅的剖检情况

剖检多只濒死、病死鹅,总结病变情况如下:病鹅的腹腔内有卵黄和淡黄色的液体,闻之有腥臭味,并且多数情况下卵黄已经凝固成为硬块;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表面附着一种呈淡黄色的凝固性纤维状渗出物,用镊子可以轻易剥落,无粘连;肠黏膜上有密集分布的针尖样出血点,肠环之间有粘连情况;卵泡有变色、变形情况,取部分体积稍大的卵泡进行切割,发现切面上分层明显。体积稍小的卵泡有变色但无变形;输卵管内存在数量、大小不等的蛋白块,如同煮熟样,输卵管黏膜和伞部也有数量不等的针尖样出血点;泄殖腔内有少量滞留的软蛋壳,并且表面较粗糙。

4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实验室诊断

4.1涂片镜检

在无菌环境下,从病死鹅的腹腔卵黄液、肝脏、脾脏提取少量组织物,将其制作成涂片,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以观察到有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粗短,两端呈钝圆状。

4.2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分别从自然发病死亡或者濒死病鹅的心脏、肝脏、输卵管、脑组织中提取少量组织物,并且按照顺序依次放置到肉汤、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4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设置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24h。培养结束后观察4种培养基,可以发现原本清澈的肉汤变得浑浊,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出现若干直径1~2mm的淡灰色、圆形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出现1~3mm的红色菌落,鲜血琼脂培养基在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现象[2]。将菌落做涂片、染色处理后进行镜检,也能发现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并且菌体粗短,两端为钝圆状,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

4.3生化实验

选择单个菌落移入肉汤中进行纯化培养,提取纯培养物进行生化实验。实验中发现该菌落能够使葡萄糖、甘露醇、乳糖等分解,并且分解产物为酸性物质。有气体产生,但是检测后气体成分中不含硫化氢。该菌落无法使明胶液化,不能分解尿素。靛基质试验呈阳性,V-P试验呈阴性。

4.4动物实验

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以皮下浅层注射的方式将肉汤培养的菌液注射到20只健康鹅体内,每只注射量为1.5mL;对照组的20只鹅,以同样的注射方式,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等待24h后,观察40只鹅的临床症状,对于病鹅进行剖检,发现病变部位、病变情况与自然发病鹅大体一致,对照组鹅一切正常。

5鹅卵黄性腹膜炎的防治策略

根据鹅卵黄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可知,该病传染能力较强,病死率约15%。即便是未死亡的病鹅,产蛋率也会明显降低,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鹅卵黄性腹膜炎必须确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应对策略。优先从选好场址、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接种疫苗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病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鹅群,则要选择西药或中医治疗,遏制病情蔓延,降低养殖损失。

5.1预防措施

5.1.1科学选址选址是否得当直接影响鹅场的日常环境,科学选址对预防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生也有一定帮助。理想条件下,鹅场应选择一处背风向阳、靠近河湖,并且水草茂盛的地方。周边有自然河流最好,如果没有河流,也应尽量靠近水面宽阔的水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人工修建水池,水池宽度不低于5m,深度在0.8~1.0m,长度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养殖数量等灵活调整。修建水池时,以地上池为宜,保证池底要高于地平面,并且在池底的对侧分别设置注水口和放水口,这样可以定期换水,并进行池底、池壁的消毒,保证水池内水质洁净,可以降低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病率。5.1.2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对提高鹅群的整体免疫力有显著效果。入冬以后,要注意做好鹅舍保暖工作,有条件的可以在鹅舍内安装温、湿度自动调控系统,保证温度、湿度适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坚持做好鹅舍的通风换气管理,通常是选择晴朗天气的正午及午后,通风2h,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坚持做到鹅舍每日一清,将粪便和污染的垫料及时清理出去,铺上新的垫料。夏季每天使用水枪冲洗一遍鹅舍的地板,冬季使用扫帚将污物清理干净后,使用“酷杀”消毒液,按照1∶1000比例兑水稀释后,进行喷雾消毒。重点喷洒地板及墙角等位置[3]。对于水库或自建水池,则使用“强氯精”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水深为1m的水池中,每亩(1亩≈667m2)用药500g,于每天傍晚施用,连用3d。另外,产蛋期的母鹅,每日投喂的饲料中还可以掺加蛋禽专用型优质多维“维氨素”,用量为饲料质量的0.05%,对提高鹅的免疫力有很好的帮助。另外,对于管理鹅舍所用的工具,以及鹅舍内的水槽、饲料槽等,也要定期进行消毒。可使用“优酸碘”消毒液,按照1∶800的比例兑水稀释后冲洗或浸泡上述工具,起到消毒杀菌作用,预防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生。5.1.3定期接种疫苗定期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鹅卵黄性腹膜炎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通常在母鹅产蛋的前2周,采用颈部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鹅传染性卵黄腹膜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每只注射量为0.5mL,接种后7~10d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对预防该病效果良好。雏鹅可以在7日龄时采用浅层肌肉注射方式接种该疫苗,每只注射量为0.2mL,接种后7d左右即可产生免疫力,可获得终生免疫。该疫苗除了能用于鹅卵黄性腹膜炎的预防外,在遏制该病在鹅场内的传播、流行也有积极效果。若鹅群中已经发现有病鹅,需要立即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每周接种2次,能够防止该病的大规模流行。除了“注射法”获得免疫外,“饮水法”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通常是在饲料中掺加环丙沙星,剂量为0.5g/kg,搅拌均匀后饲喂,2次/d,连续2~3d。之后再加入25mg的痢特灵,拌匀后继续饲喂4~5d,对预防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生也有显著作用。5.1.4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总结以往养鹅场暴发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原因,很多都与养殖人员未能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存在侥幸心理有关。例如为了节约养殖成本,没有定期做好鹅舍消毒和疫苗接种;或者是池塘死水更换不及时,水中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鹅群在水上活动时也有较大概率被感染。因此,为预防鹅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生,养鹅场不仅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要求养殖人员能够将各项制度落实下去。例如养鹅场内粪污要求做到每日一清,养殖人员必须在每天的日落之前将鹅舍内的粪污清理干净,并统一堆放到指定的场所,禁止随意倾倒。除了卫生管理制度外,像防疫检疫制度、病鹅隔离制度、病死鹅无害化处理制度等,也应当熟知制度内容并严格遵守。通过切实提高养鹅场的综合管理水平,最大程度降低鹅卵黄性腹膜炎以及其他鹅病的发生。

5.2治疗措施

5.2.1西药治疗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药物具有耐药性。加上一些养殖户存在滥用药物的情况,普遍形成耐药菌株,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变差。因此,在治疗鹅卵黄性腹膜炎时,应坚持科学用药,禁止盲目加大用药剂量,并且减少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选择由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结合制成的双头孢,克拉维酸能起到提高阿莫西林抗菌活性的作用,使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性恢复,从而达到抑制致病菌、治疗疫病的效果。在发病初期,病鹅症状相对较轻时,将双头孢药片研磨成粉末后,按照1L水添加0.5g的剂量混合,饮水治疗,早晚各1次,发病初期连用3d,病情严重连用5~7d。如果病鹅症状较为明显,则将5mg的欧赛诺(主要成分为头孢噻呋钠)、10mg的阿美卡星,以及0.5mL的三九清瘟败毒(主要成分为连翘、地黄等)3种药剂混合,按照1kg体重用药2mg的剂量,肌肉注射[4],1次/d,连续2~3d后可以缓解病鹅症状。在感染鹅卵黄性腹膜炎后,病鹅的饮水量比平时有明显增加,排泄也会更加频繁,使得机体内的矿物质严重流失,雏鹅生长速度变慢,母鹅产蛋率降低,严重时还会死亡。因此在使用双头孢治疗时,还要配合使用“多康-21”,其成分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硫酸锌、硫酸亚铁等矿物成分,能帮助病鹅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使病情加速好转。将药剂研磨成粉,1kg饲料中混入2g药剂,充分拌匀后饲喂。在病鹅的饮水中,加入0.1%的电解多维和VC,补充电解质,连用5d。对于发病的公鹅,除了采取上述药物治疗外,还应使用双氧水清洗外生殖器,并选用庆大霉素软膏在溃疡面涂抹,1次/d,连用5d。5.2.2中医治疗鹅卵黄性腹膜炎也可采用中医治疗。疗效较好的常用组方有2种:①黄连100g、黄柏80g、大黄100g,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滤除药渣后,将药液与清水按照1∶10比例稀释,然后倒入水槽供病鹅饮用,1剂/d,连续喂药3d可以见效。②黄柏30g、车前30g、陈皮30g、白头翁40g、蒲公英40g、甘草50g、板蓝根50g[5],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滤除药渣后,将药液与清水按照1∶10比例稀释,如果是夏天用药可以放入适量白糖,冬天用药则放入适量红糖,倒入水槽供病鹅饮用。1剂/d,连续喂药3d可以见效。

6结语

鹅卵黄性腹膜炎是母鹅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在母鹅产蛋期内发病率较高,致死率在15%左右。除了使母鹅死亡外,病愈后的母鹅产蛋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养殖户应当正确认识鹅卵黄性腹膜炎,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做到科学预防、及早识别。同时还要采取多重预防措施,例如加强鹅舍内的环境管理,定期接种灭活疫苗等,从源头上杜绝该病的发生。若已经发现病鹅,则要使用双头孢、中药组方等进行治疗,才能避免疾病的传染,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新志.鸡卵黄性腹膜炎的发生原因与防治[J].养殖与饲料,2020(1):92-93.

[2]任邦军.卵黄性腹膜炎、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临床鉴别要点与防制方法[J].北方牧业,2017(20):28.

[3]刘艳春.母鹅卵黄性腹膜炎的流行特点、症状及其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6(7):112.

[4]李永弟.鹅卵黄性腹膜炎的综合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4):143-144.

流行病学范文篇9

依法规范推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不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职责分工

(一)县畜牧水产局负责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制定和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全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定专人负责,设立县级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组,承担技术指导和现场调查,汇总全县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数据,开展分析评估,组织起草流行病学调查评估报告。配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县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三)各乡镇、开发区要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同时要做好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估工作,定期报送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纳入动物防疫和疫控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必要的时间、车辆和工作经费,保障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相关单位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2、协调指导,形成合力。县畜牧水产局积极协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提供畜牧业生产和检疫监管数据,保障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有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评估工作。

3、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流行病学调查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采取请进来、派出去、办班讲课、以会代训、模拟演练等方式,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重点培训调查方法、技巧、信息报送等内容,切实提升乡镇、开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的整体能力和业务水平。

4、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县畜牧水产局按照本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健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评估和工作报告机制,系统、科学、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当地畜牧业养殖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际情况,具体细化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准确报送信息,定期开展分析评估,为动物疫情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善于总结分析,及时反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后,组织实施机构人员要认真总结分析,做好分析评估,积累资料,及时反馈有关调查信息和检测结果,交流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意见,指导被调查的养殖企业有效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

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10日前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交半年度和年度动物流行病学总结与分析报告。

四、调查方式

依据不同调查目的和任务,设置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常规流行病学调查、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等调查方式。

(一)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紧急情况

怀疑或确认发生以下情况时,由县畜牧水产局及时上报上级兽医主管部门,并组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市级流调专家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及时填报紧急疫情调查表。

1.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炭疽、狂犬病;

1.2猪瘟、新城疫、布氏杆菌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或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1.3小反刍兽疫、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

1.4牛瘟、牛肺疫、马鼻疽等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的疫病再次发生;

1.5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死亡且蔓延较快的疫病,或怀疑为新发病的。

2.目的任务

2.1界定疫病发生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建议,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2.2探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疫情发展规律,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增强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

3.工作程序

3.1各乡镇、开发区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快速赶赴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并按规定报告疫情。县畜牧水产局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赶赴现场开展全方位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上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2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按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的要求,详细、全面、准确收集相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3.3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3.4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进行审核,必要时,由市级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进行复核确认。

4.工作要求

4.1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及结论进行审核,审核意见作为重大动物疫情封锁与解除封锁的重要依据。

4.2疫情解除封锁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将流行病学调查表、现场调查评估报告及县级动物流行病学专家组的审核意见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3各乡镇、开发区要明确专人负责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填报工作,并建立系统档案封存。

(二)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各地畜禽饲养情况分病种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点,定期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主要禽病,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主要家畜疫病,布病、结核病等主要人兽共患病调查,并结合本地畜牧业生产、动物免疫、屠宰加工和畜禽流通情况,分析辖区内疫情发展趋势。

1.主要禽病调查

1.1调查目的。分析禽群主要疫病种类和经济损失,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等主要禽病感染发病情况,分析病毒遗传演化趋势,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提出防控措施与建议。

1.2调查范围。综合考虑家禽饲养数量与分布,选择在双墩、造甲等家禽(肉鸡)饲养集中乡镇,作为县级禽病调查地区,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等主要禽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1.3调查方式。选择2个乡镇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

1.4承担和参与单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开发区。分别于5月上旬和11月上旬根据需要开展一次调查,每次随机选择1个种禽场、1个商品代养禽场、2个行政村。在每个养禽场采集30只家禽的血清、拭子和羽髓样品,20份新鲜家禽粪便样品。在每个行政村选择5个以上的家禽散养户(家禽养殖数量少于100只)采集30只禽的血清、拭子和羽髓样品,20份新鲜家禽粪便样品。

2.猪疫病调查

2.1调查目的。掌握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等疫病流行动态、分析发病趋势,评估防控效果。

2.2调查范围:选择水湖、朱巷两个生猪养殖密集乡镇作为重点调查点。根据工作需要,必要时调整增加其他乡镇作为调查点。

2.3调查方式与时间。

⑴种猪场疫病流行动态调查。每季度开展1次种猪场疫病流行动态问卷调查,在部分种猪场采集血清样品,了解种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疫病流行态势。

⑵猪群疫病监测。①临床健康猪群监测。选择1个屠宰场开展采样检测,采集15份组织样品(淋巴结、肺脏、脾脏等)5月、9月各实施一次。②发病猪群监测。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平时要收集、冷冻保存发病猪组织病料(每年不少于10份),分别于4月底、10月底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并同期报送猪群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3)配合市中心做好家畜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调查。调查疫苗种类包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经典毒株猪蓝耳病疫苗、猪瘟脾淋苗、猪瘟原代细胞苗、猪瘟传代细胞苗、亚洲I型-O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O型口蹄疫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主要调查猪瘟脾淋苗中细胞苗掺加情况、其他细胞源活疫苗的支原体、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圆环病毒等外源微生物污染情况,以及招标疫苗的使用情况、副反应、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等。

3.布病与结核病调查

3.1目的:了解牛、羊和猪布病、牛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情况,分析流行特点和风险因素,指导“两病”防控。

3.2范围:双墩、造甲作为动物布病与结核病流行病学调点乡镇。每年选择2个奶牛场、1个羊场和5个散养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必要时调整增加其他乡镇作为调查点。

3.3调查内容与方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根据各乡镇牲畜饲养情况,有重点地开展调查工作。调查指标包括:牛场与羊场能繁母畜的流产率与空怀率、母牛胎衣不下率、个体抗体监测阳性率与场群阳性率,结核病畜阳性检出率、病畜无害化处置情况、人间新病病例数。

严格按照农业部“两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每年春秋两季普遍开展牛布病与结核病检疫监测工作,评估我县“两病”致病因子,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3.4调查时间:5月至11月间。

3.5承担和参与单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开发区组织人员实施。

(三)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遇到的特定问题,启动专项调查研究,为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动物疫病防控与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1.养殖场环境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1.1目的:了解环境致病微生物污染状况;开展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研究;分析环境微生物与动物疫病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

1.2范围:我县选择规模养殖场、专业户各2个,定期采集畜禽饮用水、饲料、土壤和空气样品,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检测分析。

1.3时间要求:养殖场环境致病微生物采样检测工作,可与疫病调查工作同步开展。

1.4承担和参与单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开发区组织人员实施。

2.仔猪腹泻疫情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2.1调查目的:了解仔猪腹泻疫情的流行病学分布、各乡镇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效果,分析主要致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2.2调查范围。相关乡镇,以水湖、朱巷为主。必要时调整增加其他乡镇作为调查点。

2.3调查内容和方式。采取养殖场免疫情况问卷调查、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调查:

2.3.12010年以来的疫情流行现状及特点;

2.3.2当地在疫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及防控效果;

2.3.3采集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相关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开展主要致病原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2.3.4调查时间。2012年3月、12月各进行一次。期间如发生此类疫情,应及时开展现场调查。

流行病学范文篇10

确保调查信息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区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切实提高科学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根据《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市年市级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动疫控发[]4号)和《市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试行)等要求,现将有关事宜交流如下:

一、充分认识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也是掌握动物疫病发生规律和提高科学防控能力的重要手段。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内容,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是动物防疫法》赋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区被定为市级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区县。为此,各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农业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职,落实人员及相关经费,切实做好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二、建立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机制,坚持三定工作原则。

从事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定人:各点落实一名责任心强、具有兽医专业学历及兽医师以上职称和具有丰富的兽医临床经验的兽医职工。

所定的流行病学调查点至少在一年内不宜更改。若设置点不再饲养动物,定点:根据区农委《关于下达年动物疫病监测和定点流行病调查任务的通知》农委发[]号)文件。则需及时上报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定点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到现场开展调查工作,定时:每月底最后3个工作日内。并于次月3日之前通过区农委网发到传真上报相关材料。

三、统一信息采集渠道,明确调查项目概念。保证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的规范性、统一性和科学性

一)散养户和规模畜禽场

每个点均涉及有到猪、牛、羊和禽。1散养户定点流调:每个点设置调查15-20户饲养畜禽的农户为散养户调查点。

牛、羊、禽放养的可通过询问畜主(养殖场业主)获得数据。2月末存栏:每月月底到现场检查所看到现有畜禽数量。

包括同一畜禽在当月第二次发病。通过询问畜主(养殖场业主)及查看诊疗记录等途径获得数据。发病种类如可以判定,3当月新发病:指每月内新发病例数。请记录在第五页备注栏中。

4猪断奶前死亡数:生猪在130日龄时当月内死亡的若不能明确判定为因病死亡的应计算在内)应计入断奶前死亡数。猪断奶后死亡数:生猪30日龄后当月内因疫病死亡的应计入断奶后死亡。通过询问畜主(养殖场业主)及查看诊疗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途径获得数据。死亡数包括新增生猪的死亡数。

5牛羊禽当月死亡:牛羊在出生、禽出壳后在当月内因疫病死亡的应计当月死亡数。通过询问畜主(养殖场业主)及查看诊疗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等途径获得数据。死亡数包括新增牛羊禽的死亡数。

若出售,6当月新增:指当月新生畜禽及购进的畜禽数。应扣除出售数量。通过到现场检查所看到实物结合询问畜主(养殖场业主)情况,并核对上月的存栏数等途径获得数据。

同一动物在当月内用同一种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的应按表计入相应的注苗数。同一动物在当月内免疫另外一种疫苗的应按表计入相应的注苗数。通过询问畜主(养殖场业主)现场查看耳标、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获得数据。7当月注苗:按表设定的疫苗种类免疫的畜禽数量。

三)动物医院

以每月统计正式在职的兽医职工在现场诊疗的畜禽数量。通过询问兽医、查看诊疗记录获得数据。1就诊动物总数:兽医在现场诊疗的畜禽数量。区以分水农业服务中心为动物医院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

做出的初步判断。2疑似病种的判定:兽医在现场诊疗通过临床症状或解剖诊断等途径。

四)市场

已有检疫手续或没有相关检疫手续进行补检的均应计入检疫数。通过检疫员对《市场检查(疫)记录》进行汇总获得数据。1检疫数:当月在市场上检查交易动物或出售动物产品数量。检疫员在检查市场时。

2活畜禽检出疫病数:每月检疫员通过临床症状初步判定为疫病的畜禽数量。通过检疫员对《市场检查(疫)记录》进行汇总获得数据。

3产品检疫疫病数:每月检疫员通过病理变化初步判定为疫病的动物产品数量。通过检疫员对《市场检查(疫)记录》进行汇总获得数据。

4疑似病种的判定:检疫员通过临床症状或病理变化等途径做出初步判断获得信息。

尽可能追溯到村、社及农户(养殖场)非本区内的动物及产口追溯到省级和县级。疫病动物通过询问经营业主、查看检疫相关手续获得来源地;疫病产品通过询问经营业主、查验产品检疫手续追溯到屠场,5疫病动物及产口来源地:属本区的动物及产品追溯到乡镇。再通过屠场检疫记录及有关检疫证明进行追溯获得来源地。

6检出疫病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数量:通过对检疫员的市场检查(疫)记录》进行汇总获得数据。

五)屠宰场

1宰前检疫数:通过汇总《生猪定点屠宰场生猪入场检疫记录表》获得数据。

2宰后检疫数:通过汇总《动物产品检疫出场记录》获得数据。

3宰前(宰后)检出疾病数:通过汇总《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生猪急宰检疫记录表》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记录表》获得数据。

4无害化处理数:通过汇总《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记录表》获得数据。

5患病动物来源地点:通过查看《生猪定点屠宰场生猪入场检疫记录表》和《产地检疫证明》运输检疫证明》若无检疫手续通过询问货主等途径获得来源地。来源地填写同上。

6疑似病种判定方法同上。

六)检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