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0-09 16:57:41

课外阅读培训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语文;农村地区;家校社

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审美以及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然而,办学条件、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乡村课外阅读的开展,H乡G中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仍然不乐观,当下乡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1调查设计与实施

H乡G中是一所位于中部省份,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地区的偏僻寄宿制初中,留守学生居多。为了对现阶段G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有一个整体基本了解并获取有效数据,笔者采用了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和访谈法。问卷共由老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构成,参与问卷调查的抽样语文老师人数为25人,其中七年级老师10人,八年级老师7人,九年级老师8人;学生人数为120人,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数量各40人。本次问卷共发放145份,回收145份,符合抽样调查的标准。

2调查结果分析

2.1课外阅读现状

在被调查的25名教师中,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占80%;教龄在3年以下的占96%;专科学历占68%、本科学历占32%;所有老师参加教师职业培训频率均为三年以上一次。由此可以看出,G中语文老师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教龄较短、学历偏低且参与教师职业培训次数较少。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老师认为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滞后,阅读教学资源匮乏,在课外阅读教学指向明确的情况下,教学的目标仍然不够明确,不够重视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仍然停留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层面,阅读教学有明显的弊端与局限性。在被调查的120名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偶尔进行课外阅读,少数学生从不课外阅读,极个别学生会经常课外阅读,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并不重要,课余时间用来上网或睡觉。阅读的书目主要以教材为主,对阅读的技巧以及方法的掌握不够理想,阅读过程不太重视字、词和句子的积累,多数同学的阅读目的是想提高成绩取得高分;课外读物的来源主要是自己买书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借阅,喜欢故事类文体的学生最多,绘本其次,国内外名著以及科普类读物相对较少。

2.2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2.1乡村阅读资源有限由于经济原因,大部分农村学生没有条件通过自己的能力购买课外读物,大多数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淡薄,不愿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所以学生的阅读主要依赖于学校。然而,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乡村寄宿制学校的课外读物收藏较少,有的学校甚连图书馆都没有,致使学生的基本课外阅读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上不少乡村学校禁止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学生的阅读只限于语文课本,进而影响了课外阅读的开展。2.2.2应试教育色彩浓厚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生活在乡村的孩子,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之乡村寄宿制的学校中留守学生比例普遍偏高,学生由年迈的老人监护,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不利于开展课外阅读。也有些重视学生学习的家长,但他们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着眼于孩子的分数,始终看重孩子的成绩,认为掌握好书本上的知识是最重要的,课外阅读与考试无关,忽略了课外阅读对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重要性。2.2.3学校条件保障不足寄宿制乡村学校受当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教学环境、学校性质等一系列复杂客观因素的影响,师资力量偏薄弱,老师教龄低,教学经验少;由于学校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且重视“主科”,忽略“副科”,所以学校在师资配置方面未能做到学科均衡化,出现了一名老师教授不同学科的情况,比如语文老师在负责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要承担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不仅如此,寄宿制学校的老师除了负责基本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照顾住校学生生活上的大小事宜,工作量大,事情杂,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展课外阅读。有关部门对老师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频率不高,导致教师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感到困惑与迷茫,不知道哪种材料学生接受度高,更适合学生阅读。

3提升乡村语文课外阅读的途径

3.1优化配置乡村课外阅读资源

3.1.1有书可读。相对于城市的图书资源来说,乡村图书资源整体薄弱。在G中,不仅没有专供师生阅读的图书阅览室,而且老师与学生手中的书籍不太适合作为课外读物,要么理论性过强,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么书籍陈旧,内容跟不上时代步伐,学生可以看的书少之又少。因此,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大力加强科学绿色的阅读资源保障系统建设,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阅读需求。学校在置办课外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不仅要紧扣新课标列出的必读书目,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与心声,选择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读本,做好合理的书籍规划,避免出现资源资金浪费现象。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开展电子阅览室的建设。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向社会寻求帮助,大力鼓励企业对偏远地区以及不能满足基本阅读条件的学校进行资助,发挥企业的社会价值。3.1.2规范管理。一个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必不可少。学校在遵循《中小学图书馆规程》的同时,也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符合自己的管理标准,健全各种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图书阅览室管理人员,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正常有序地开展阅览、借书、还书等活动,以此确保图书阅览室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培养学生图书管理员,提倡同学们积极参与图书管理工作,这样不仅能增加了学生对书籍的热爱,也加强了学生对书籍的保护教育。3.1.3有时间能读。语文的功能,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1]。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往往比课本更加重要,但由于繁重的课业,学生拥有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不多,所以学校在拥有图书阅览室、可供选择的书籍、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应根据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积极将阅览室投入使用,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大力鼓励并引导学生走进阅览室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充分发挥阅览室的作用。与此同时,学校也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观念的转变。3.1.4构建网络共享师资平台。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面对滞后的教学问题和优质师资短缺的问题,构建优质师资共享平台势在必行,其中,网络资源共享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校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网络课程,比如学生观看名校教师录课,或者上远程网络直播课等。不仅有利于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优质信息,使学生更好地进步成长。

3.2提升教师阅读教学水平

阅读教学在智育、德育、审美教育等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乡村教师受落后的教育理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不是所有老师都具备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能力,尚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之间摇摆。更有老师认为学好课堂知识最重要,课外知识一概不教,一概不管,课外阅读的开展仍然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是推进乡村语文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3.2.1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的专业化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指教师内在的专业素质与能力[2]。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对教师的专业内在要求比较高,偏远地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确实较为落后[3],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再提升仅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环境和平台也非常关键。因此,可以由学校牵头,对乡村教师进行系统地培训,提高教师与时俱进的践行能力,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让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与新课程的改革得到同步提升,以此切合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3.2.2探索课外阅读教学路径。G中的语文教师团队偏年轻化,对于教材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许多语文老师认为,教材是教材,课外书籍是课外书籍,两者是独立的部分,但事实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并非对立关系,课内与课外也无轻重之分,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可以被课外阅读弥补,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更新优化教育观,利用专业知识,对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之间建立联系,构建教材与课外阅读一体化的教学,这就要求老师要掌握教材编排原则,梳理教材体系结构,吃透教材编写理念与特点,并将其熟练运用到每一堂课中。G中使用的是部编版语文新教材,与原来的人教版相比,课外阅读部分发生了变化。阅读教学呈现出“三位一体”的模式[4],构成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体系,完成了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名著导读从之前的附录部分变成了阅读单元的内容,由“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推荐”四个板块构成,均按照每册两部必读名著,三至四部推荐阅读作品的课标要求设置,其中,课外必读书目12本,推荐阅读24本。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朝花夕拾》和第六单元的《西游记》都是必读名著。根据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又给出了《白洋淀纪事》和《湘行散记》两部自主阅读作品,更加注重了课内与课外的配合,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吃透教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变化特点,搭建从课堂到课外的阅读教学。

3.3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围绕学生设置的课外阅读,不仅要紧扣时代背景、课程标准,最重要的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尽量避免“填鸭式”的阅读教学。为此,教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主题,选取合适的读物,围绕主题开展兴趣活动。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老师就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并对其指导,这样才能保证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基础好的学生,老师可以推荐他们读一些逻辑性较强,稍微有点难度的书籍;基础薄弱的学生,老师安排一些入门的简单书籍,先打基础,再逐步增加难度。在学生课外阅读质量能获得保障的前提下,教师也应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设置文本的阅读目标,学生根据目标指向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做标记,记录所思所想,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获得更多体验。综上所述,提高乡村初中语言阅读教学水平,应将更合适、更科学、更先进的理念注入课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舒晋瑜.总主编温儒敏谈“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新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7-09-20(007).

〔2〕朱旭东.论教师的全专业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0):1-7.

〔3〕臧艳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审视与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37(12):59-62.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2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关系着学生整个语文学习生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若要实现小学生在语文运用方面的能力提升,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开展课外阅读学习,使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能够丰富语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升其对于语文写作学习的兴趣。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与思维比较幼稚,自制力较差,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因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会有较多的困难。鉴于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注重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于学习。当小学生对学习有了足够的兴趣时,才会集中精力并主动参与语文写作学习,从而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质量。在进行语文作文的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阅读名人列传以及其他相关书籍,帮助在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时,帮助其书籍当中汲取更多的养分。由于多数的名人列传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以及故事性,因而能够吸引小学生对于书籍阅读的喜爱,并且名人列传的故事具有良好的榜样作用,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逐渐被榜样的力量所感染而更加热爱学习。同时教师作为与小学生接触和交流时间比较多的人,学生的思想也较容易受到来自教师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籍,并加强对学生的交流和指导,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1]。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学作品感知力

借助课外阅读可以十分有效的提升人们文学感知力以及写作能力。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中,家长以及教师普遍认为只有教科书以及工具书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而课外书籍则只会误人子弟,因此家长以及教师在为孩子进行书籍的购买选择时多以作文大全以及好词佳句之类的书籍,而对于其他文学类读物则不会过多的去考虑,这主要是由于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下家长与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得到了家长以及教师的一致认可,并得到了学校方面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感悟生活周边的事件,并激发感想,从而为其写作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在实际的课堂写作教学中,课外书籍阅读较多的同学往往能够拥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以及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无论是在遣词造句还是人际交流方面都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通过大量阅读课外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也即是说只要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理解的能力,既能减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压力,也可以使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快乐,使其更加乐于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语文写作学习效果[2]。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加强学生语文写作的素材积累

语文写作需要在学生积累大量文学素材的基础上才能展开。而这些文学素材一方面需要小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进行获取,这两者在素材的积累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每天的读报以及自由组成课外阅读小组的方式下,指导学生收集和积累文学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看法,在进行素材的积累时不仅仅要注意量的累积,也要注意质的重视,将一些比较优秀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好的写作能力。并且就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而言,写作能力并不局限于单纯的语文作文写作,也包括了与其年龄相对的文学体裁创作,例如简单的诗歌或者是童话故事的创作等。小学生若要想写出相应的作品则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学素材积累,也即是拥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在拥有充足的词汇量以及文学感知力的同时,小学生便拥有了较强的文学表达能力,因此也能够写出有模有样的文学作品。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可以将自己比较喜欢的文学词汇或者是文学内容进行摘抄并一一做好归类和收集,随着积累的不断加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也逐步加强,对于文学素材的理解和应用也将更加得体和恰当[3]。材料积累作为的一项比较容易体现的阅读效果,能够帮助小学生完成写作材料的丰富。而在其实际的写作当中,也能够完成对于所积累素材的重新整理和组合。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并且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拥有更为充足的课外时间,丰富其课外生活,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掘在生活周边的文学素材,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小学生文学情感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由于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在基础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要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应用,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能力,并加强小学生文学素材的积累,使其作品的内容和题材更加丰富多彩,对于生活也能拥有自己的感悟,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作者:杨清华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1):172-173.

[2]陈丽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5,(8):228.

[3]张丽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华夏教师,2015,(12):87.

第二篇: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既可以消磨时光又可以学到很多内容,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书生气。阅读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更可以在阅读训练中积累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写作积累优美词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辅相成

(一)树立正确阅读观

教学中提倡学生注重课外阅读,但是不乏学生看一些诸如卡通动漫或者笑话类的小读本。因为在课外读得津津有味以至于课堂上思维还沉湎于小情节中,免不了上课偷看小说,把正经的学业与教师布置的要求都抛之脑后全然不顾。对小学生来说,因为年龄的问题,相对自控能力会差很多,如果不分场合、时间,不管书的品质与内容,而一味追求阅读,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给学生学习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课外阅读培养要适时适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学习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习内容最大程度有效化。课堂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二)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课外阅读和语文写作的结合,简称为读写结合,是由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对小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都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这样写道:阅读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师质量,为作文打下基础。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阅读教学的功能与地位。阅读训练是为写作打基础的,那么在阅读基础上需要进行写作训练,也就是说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日积月累中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作文训练能培养学生表达文字的能力。在日常交流中,语言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只是媒介不同,学生需要以阅读培训为基础。

二、增强文学基础

阅读是一个习惯,长期坚持对学生有较大好处。一般老师都有一定的文学造诣,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学生耳濡目染,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学熏陶,长久下来不仅可以增强文学功底,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还可以出口成章。这对写作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写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词可用、有句可酌,一篇文章的好坏不仅在于写作技巧还在于措辞,因此长期阅读积累了大量文章,学生写作时自会文思泉通。

三、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

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社会知识教育,不单是识字教育。只有在学生深刻体验生活之后,才能写出有真实情感的故事。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新鲜事物,摆脱学生生活之外、家长与老师小环境带来的局限,从而更多地接触社会上新鲜奇特的食物,学习到更多新知识,开阔视野。学生能将感受到的人、事、物运用到写作中,使文章言之有物。

四、具体实施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喜欢的书籍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一同分享。教师可以搭建一个图书角,将学生的书都放到那里,这样学生想看什么就可以拿到,但是要爱护图书,尽量不要损坏。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能为家长节约不小的开支,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开源节流,促使学生学会分享。图书角是需要有图书管理员的,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可以轮流担任,记录好每位学生的借书时间与借书明细。教师可以制定相关规定,比如:每个学生一次只能借两本读物,借期不能超过两个月,最后管理员要对归还的书籍进行检查,看是否完好。之后每个月都可以举行一次读后感活动,学生针对自己所读的书籍发表一定的感想,将书中的知识归纳成为自己的积累。当然图书角中的书籍是需要更新的,可以三五个月更新一次,这样学生读到的都是新鲜的书籍,求知心理会更强烈。总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学生进行课外读物阅读,可以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以积累学识。课外阅读教育方法是现今教学中需要的,也是培养时下人才的必要产物,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要注重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在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平 单位:重庆市铜梁区石鱼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婷.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3):172-173.

[2]潘国相.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3):219-220.

[3]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a版,2015(1):172-173.

第三篇: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培养我们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一门课程。作文是锻炼这种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写出好的作文,就必须进行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越性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是学生写作用之不竭的资料库,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有裨益。课外阅读中的内容大多反映的是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这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而课本中内容相对小学生来说有些古板老套,没有新鲜感,使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对语文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虽说学校关系复杂,但相对于真实社会来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供了一条捷径。课外阅读对于毫无社会经验,对社会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小学生来说,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灵活地运用阅读中所学的内容,这样作文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要保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尽量避免太抽象的事物,最好多看一些名家大作,汲取里面的营养,增长才干,提高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学生还要对阅读过的内容有所感悟,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写作文就能信手拈来。

2.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语文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只教我们认识汉字的课程,更是教会学生与人相处沟通的道理,这就体现了语文贴近社会生活的特点。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因为社会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能看作是一条写作材料,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事情的描述讽刺社会上的某些人或事,这就增强了作文的可读性,就不显得那么“空”。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本班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阅读杂志报纸之类的期刊,而另一组则读一些名家的作品,一段时间过后,让这两组学生分别写一篇作文,对比两组来看,阅读名家作品的那一组写的作文更有内容,更丰富。所以,课外阅读要有选择性,这样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

3.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小学四年级之前,教师主要是注重学生对字、词、句的认识,以及对它们的储备。在四年级之后,就要求学生运用以前所储备的知识。而多看课外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外阅读中描写人物,场景的精彩片段,学生都可以适当摘抄下来,将这些变成自己的小素材。只有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

二、课外阅读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过去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的要求,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新课改中提出,语文作文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积极的转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提高作文学习的能力。现今的作文是贴近生活的,是带有启发性思维的开放式命题。学生只有多阅读,才能培养语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写出优秀的作品。在语文教学的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社会的思考,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三、开展课外阅读的措施

首先从班级文化上来讲,可以在班里成立读书协会这类的读书机构,举办图书角活动,这既省钱又能达到阅读的目的。教师可以组织班里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两本书带到班里,放到图书角,供学生阅读。然后,宣传爱护书籍的理念,定期对书籍进行更新。多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精彩的感悟写出来贴在展览区供学生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读书鉴赏能力,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都大有好处。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应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作者:李保田 单位:安徽省含山县河刘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丽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5(8):228.

[2]李桂英.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5(27):91.

[3]张丽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华夏教师,2015(12):87.

第四篇: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其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能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从而创作出优质的作文。而学生也会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使其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文化的人。

一、关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重要性研究

1、课外阅读能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课外的阅读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思想情感,并将自身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写作过程中。与此同时,当学生阅读带有启发性的文章时,学生会文章进行思考和想象,从而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写出优质的作文,并使作文具有深刻的内涵[1]。

2、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而课外阅读的作品也是如此,因此,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在课外阅读作品中,许多作品中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中接触不到的,这样学生就会发现课外阅读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并在此过程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2]。

3、课外阅读能满足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变化,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课外寻找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满足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发展这个世界的奇妙。而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从作品中了解这个社会,并思考时代的变化,这样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在日后的生活中能与社会接轨。

二、关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出的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

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研究和探讨,教师要想有效的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深刻的体会阅读教学的含义,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使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因而,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只有让学生阅读过程积累丰富的语句,才能使学生引发自身的写作情感,从而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其中。比如:教师可以围绕写作内容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先自己阅读关于写作内容的文章,使学生从中得到良好的体会,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写作[3]。

2、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阅读兴趣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时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就会自主的进行课外阅读,并在阅读时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使自己形成良好的阅读观念和写作观念。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播放相关写作内容的文字、图片、朗诵视频等,从而使学生对写作题目产生兴趣,这时学生会为了写出具有特殊的作文,自身阅读更多的文章,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减少教学压力,同时,也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就能使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在写作教学时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才能使学生快乐写作,并让学生释放自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观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写作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与众不同的语文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教学对其的重要性,这才会使学生在课外自主积累写作素材。

作者:王国齐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镇六合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小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训练要点研究[J].科普童话,2015,(46):12-23.

[2]李亚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2):67-78.

[3]李秀伶.语文作文中的点滴体会[J].科技信息,2013,(05):90-98.

第五篇: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的作用不是一下子就能表现出来的,需要日积月累,这样优美的句子才能脱笔而出、信手拈来。课外阅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获得了课堂之外的知识,好的、有效的阅读使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使我们在写作中能更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课外阅读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一、作文教学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内在思想、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理解程度都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的写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因为他们还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素材也很有限,对情感的发挥更是难上加难。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每个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文章,让他们体会语言的魅力,加强课外阅读。

二、课外阅读对写作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小,心智发育还不完全,因此,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注意力就容易集中,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挥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榜样的影响。小学生喜欢模仿自己喜欢的人物,教师要注意这一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伟人的光荣事迹,从中获取知识。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对学生的学习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示范,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并肩学习,给他们以动力,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帮助和积极的引导。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态度转变做及时的观察记录,要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予以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思考、在快乐中创造、在快乐中成长。

2.提高写作能力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我们的躯体才能变得更加高尚,更加丰满。书籍中蕴含的营养成分,就像我们所吃的食物在支撑我们的身体一样,在滋养着我们的大脑和灵魂。因为阅读,我们知道了一个合适的句子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天而降,为我们带来惊喜;因为阅读,我们知道了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我们笔下的事物;因为阅读,我们学会了把自己的情感倾吐于纸上;因为阅读,我们成了一个会写作的人。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大力支持、积极引导,不能过分的压制,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因为一般课外阅读都是在课外进行的,所以家长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目标,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也要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学习,将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加深理解,学会运用,不断地提升写作能力。

3.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不管是优美的句子、精炼的词汇、鲜明的事例还是一些名言警句、写作技巧,都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很好地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积累素材。

(1)在课堂上积累。一般学习的课文就有很多可以积累的素材,例如,描写景色特点的优美段落,刻画人物外貌性格的经典句子,形容事物的精炼词语,都是需要积累的,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摘抄,课下背诵,再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2)在课外积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可以积累一些经典人物事迹和名言警句。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事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名言警句等。把这些素材运用到写作中,会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课外阅读活动积累。学校或班级要大力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从阅读中获取最新的信息,让学生交流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信息,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制订一定的奖励措施,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越浓,学习越积极,学到的东西也越多,写作时可以运用的东西也多。写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枯燥无味;写作如果没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毫无说服力;写作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情积累,写出来的东西就会丧失生命力。而这些语言、素材、情感等,都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不阅读,没有积累,写作的时候语言就不通顺,时常会语塞、词穷,到最后终于写完,也是凌乱不堪,没有辞藻、没有事例、没有情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让他们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分析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其中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而多项数据显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由于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农村家长又大多忙于农活,对孩子疏于管教,加上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重视等,导致孩子的阅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很多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对孩子的关心更多的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注重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少之又少。这对于孩子自身的发展十分不利,而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因此改善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调查地点为陕西省澄城县部分村镇,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5%,发放家长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5%,访谈小学生及学生家长20余人,并对访谈过程做了详细记录。通过对问卷结果及访谈内容的分析,我们对陕西省澄城县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1.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据问卷结果显示,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占66.48%,24.5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有一点帮助,7.26%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68%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阅读对自己帮助较小或者没有帮助,而认识对行动有很大影响,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直接影响了其阅读行为,可见加强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十分重要。

2.学生阅读时间不够

在对村民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村里已经没有小学,孩子们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回家还要干农活做家务,使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不可否认,撤点并校确实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改善了农村师资队伍,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而一项政策的实施必然带来诸多问题,路上耽误时间对孩子的学习和阅读的确不利。另外,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周末及寒暑假也留超负荷作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挤压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学生虽然喜欢阅读,却无奈没有时间和精力。

3.农村小学生家庭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雕刻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对农村小学生家长最高学历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获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家长仅占1.64%,大学本科占19.13%,高职专科占17.40%,高中占31.15%,初中及以下占30.60%,可见大部分学生家长学历在高中及以下,家长的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也影响着家庭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近年来,不少农村家长进城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爷爷奶奶文化程度则更低,对于家庭阅读氛围的创建十分不利。

4.阅读资源匮乏

被问及学校是否有图书馆时,60.89%的学生选择有,39.11%的学生选择没有,可见农村小学图书资源比较匮乏,且在访谈中,我们得知多数学校图书室无专人管理,大多图书也都已过时,有的学校图书馆形同虚设,根本不对学生开放。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也大多建立在城镇市区,农村离市区较远,所以农村小学生也不能常常享受到省图书馆、市图书馆提供的便利。

三、解决的对策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而阅读兴趣的培养,老师和家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买书时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加强引导,最好和孩子一起看书,读完之后和孩子一起交流心得体会。而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即可,不做硬性规定。有不少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并且有十分苛刻的字数要求,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督促学生阅读,但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一定的打击,很多学生很反感写读后感,甚至把写读后感当成一种压力,从而不愿意阅读,因此老师应慎重考虑学生写读后感的问题,可以布置,但在字数和内容上可以不做硬性要求,让学生真正写出读后的感受。

2.家长要有意识的指导督促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在家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家庭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首要场所,父母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阅读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因此阅读氛围十分轻松愉悦。首先父母自身应当提高阅读意识,加大阅读量,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父母阅读,对其自身的生活也很有帮助,可以订阅一些期刊报纸,关注时事新闻。最好在家中有书房,常带孩子逛书店,尽量多买些书,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亲子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父母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受益。

3.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应当十分重视,现阶段,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图书馆,这对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不利。学校应想尽一切办法建设图书馆,全方面采购图书,老师家长和学生也可以把自己家中闲置的书籍拿到学校供大家翻阅。图书馆购买收集书籍时应格外注意,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书籍,覆盖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各个层次,且种类丰富,满足学生多方面阅读需求,尽可能每年购置新书,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知识。

4.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时间

素质教育不应只是喊口号,要把素质教育真正的贯彻到教学中来,学校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注重升学率,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学校的真正职责所在。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早读晚读时间不要硬性规定阅读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空间,同时适当安排考试次数,各科作业也要适量减少,关注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课外阅读。

5.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帮扶

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许多公共设施建设不及城市,尤其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严重不足,这影响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农村小学生享受不到充足的阅读资源,不利于扩展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村地区图书馆的建设,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倡导社会各界为农村小学生募捐书籍,把各处闲置的书籍收集起来建设农村图书馆。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也十分必要,农村由于消息闭塞,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农村教师自身素质也不高,因此对于新提出的阅读标准往往不能很好的把握,对老师进行培训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使教师更好的理解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作者:汪佩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7.

[3]黄娟娟.认字、识字等于早期阅读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214.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的通知[EB/OL].[2012-12-29].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4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没有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托,阅读势必流于应付或猎奇。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1.通过名人名言激发阅读兴趣

名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格言就深入人心。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也举不胜举,比如匡衡凿壁借光、王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名人读书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每日一言”、“每周故事”向学生推荐。平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们介绍古今中外热爱热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鲁迅,大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等来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效增强阅读能力,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2.通过文学名著激发阅读兴趣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批中外名著,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载体。图书馆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内容、历史地位、作者相关作品的文字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

3.通过活动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路上的探索者,同时更渴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这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图书馆应创设各种机会,搭建多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经常举办读书心得征文评选,选出佳作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开展手抄报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收集素材,确定刊名,撰文画图,设计版面;组织学生参加故事剧本表演,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人类的知识宝库”,面对这座宝库,不会利用很难进入书的世界。要想充分利用这座人类知识的宝库,使自己成为文献的主人,善于掌握和运用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我们应通过开设图情知识课指导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会他们查目录,检索资料,使用工具书。使学生能自由、便捷地在图书馆吸取知识,获取信息。一旦学生能真正掌握利用图书馆这把“金钥匙”,对于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及将来实现终身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做好课外阅读的引导

如今的课外读物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中学生在对图书的选择和识别方面还不够成熟。那么,如何选择优秀的并且适合自己的书籍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主动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推荐,尤其要做好以下六类读物的推荐工作。

1.课程参考书目类

这类书对学生的课内学习有直接的帮助。如各科学习指导书、学习方法指导书等以及与必修选修课文相关或有链接的书目。

2.科普读物类

科普读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以启迪智慧、丰富想象。如《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探索》等等。它们可以打开青少年的科学之窗,激起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今后成长奠定基础。

3.名人传记类

这些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革命领袖,名人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雷锋的故事》、《一代伟人邓小平》、《谁是最可爱的人》、《传》等。丰富多彩的优秀图书具有无限的魅力,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谋略智慧、的鞠躬尽瘁,雷锋的平凡伟大、张海迪的顽强不屈,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等等,这些凝聚着光辉思想的动人事迹,会激励青少年不断完善自我。

4.优秀报刊

如《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我们爱科学》、《少年百科知识》等。版面新颖、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含有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5.知识读物

这类读物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如《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等。

6.经典名著类

这类书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当学生们读名著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教师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学生心灵的启迪,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如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国历代文选》、《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等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

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电子读物等等,知识载体的丰富多样也是吸引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之一。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1.精读与略读

精读即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细细揣摩,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2.阅读与思考

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要善于学会将厚书读薄。鲁迅先生读书坚持“五到”,即“口到、心到、眼到、脑到、手到”。他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勇于创造,从而标新立异。“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阅读的一种渐臻佳境的境界。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在理解、消化的基础上善于将所读之书进行概括、浓缩、抽象等,找出知识的精华,培养阅读概括的能力。

3.摘录与随感

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地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广撷搏采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五、利用网络,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网络阅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又一理想空间。指导学生网络阅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要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信息技术及检索技术培训,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掌握快捷有效的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

2.让学生学会积累整理网络资料的方法,并将优秀的学习资料能科学有序地分类、整理。

3.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使学生快速提高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4.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让学生学会分析和鉴别健康有效的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害。

总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但意义深远。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让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吧!

参考文献

[1]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0)

[2]王思红.学会阅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3)

[3]沈静.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语文教学通讯,2004(5)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5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县教育局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方案为基础,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为学校内涵发展增设平台。

二、目标与要求

实施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地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逐步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的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

三、方法与措施: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开发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着,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一、二年级写填空式读书笔记,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生报刊读物种类多,数量足,不少于5种,班级各类报刊累计不少3份;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读书目。学校要有专用阅览室,力求面积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开辟“跳蚤”书市,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要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定期推荐一些可读的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书籍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从促进师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讲述、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2本图书,订阅1份报刊(必是教育杂志)。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每学期都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着讲座”,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写一幅字的“三同”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小书法家”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各部门要狠抓计划落实工作,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以评比促提升。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6、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时空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创设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等)

2、建立健全班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配齐班级的报刊,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

(二)常规性过程管理

1、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

2、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3、定期开设“语文名着阅读讲座”或“名着欣赏讲座”。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5、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开辟三大阅读时空:

(1)充分利用《阅读与写字》这门新课程,在比较正规的时间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开启词句百宝箱、美文美段赏析、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2)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前五分钟、放学十分钟等零散的阅读时间段,培养语文值日生,开设晨曦书简,带领学生欣赏优美词句段或古诗词,使阅读时时在、处处有,使学生天天采到果实,寻到宝藏,及至打开知识的大门。

(3)发动学生把好书带回家,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开辟出家庭这块阅读的馨香乐园,使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使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开天辟地》后,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板报和每天诵读《日有所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具体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问题;对策

一、小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词汇量少,短语积累不足单词一直是我们英语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用英语去沟通,无法进行自如的阅读、听力以及对话等等。所以说没有一定量单词和词组的积累,英语的阅读就很难进行。例如在5BUnit3Askingtheway中Storytime中有一句话:YoucangetonthemetroatParkStationandgetoffatCityLibraryStation.如果学生不认识geton/getoff这两个词组,那么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会影响他们的阅读质量。(二)学生阅读量少,缺乏阅读材料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水平。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作为一线教师,我发觉小学生的英语阅读量真的很少,这和平时的课业负担也有一定的关系。部分的学生基本没有时间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所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三)阅读方法欠佳,阅读习惯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小学孙凌琳不良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直接影响到阅读能力、效率和学习成绩。但是在小学中很少有学生能够掌握较好的阅读技巧和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学生在阅读时遇到新单词的时候,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选择了“寻找关键句”的方法,成绩优异的学生会选择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方式,而后进生则会选择逐字逐句去读。

二、小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考试制度与评价标准,不利于教师阅读教学工作虽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鉴定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但事实上,从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中我们都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师也存在着这样的观点,所以平时狠抓教学重难点,反复默写单词和词组。(二)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些家长费尽周折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所谓的重点学校,无非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着很高的期望值。据统计,我校高年段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曾上过补习班或者现在仍然在外面的培训机构里学习。(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刺激课外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英语,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有兴趣去探求真理,去进行课外阅读。但学习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由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还不能很自觉地专心学习第二语言,所以说如果缺少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他们对学习还没有很强烈的主观能动性,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是在给父母读书,最基本的书本知识都很难掌握,更不要说进行课外阅读了。

三、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一)教师正确引导,提高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捕捉到阅读中的乐趣,就像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快乐与奇异的乐园,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探寻其中的奥妙。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乐趣,并且将乐趣表达出来。译林版小学英语中的Cartoontime中讲述的都是幽默的小故事。比起Storytime学生会更喜欢学习这板块的内容。比如5BUnit5Cartoontime是这样的:Bobby:Mygrapesarebigandsweet.Whatareyoudoinghere?Pests:We’reeatingyourgrapes.They’resosweet.Ladybirds:Wecanhelpyou.Bobby:Thankyou!Whatareyoudoing,ladybirds?Ladybirds:Weareeatingyourgrapes.Theyaresosweet(Tobecontinued)这篇文章本来就有趣味性,意想不到的甲虫为了自己吃葡萄而赶走了害虫。尤其是文章结尾的“未完待续”,为整个文章埋下伏笔,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下个单元的内容。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阅读的兴趣。(二)丰富课外材料,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推荐给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或者文章。比如有这么一句话,Thelionseesarabbit,hesays:thisismylunch.文章后就有这么一道题,问学生,thelionwantstotherabbit.A.playwithB.eatC.makefriendswith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者是常识,可以推测出狮子是想吃掉兔子的。课内的阅读教学是有大纲的限制,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有助于对课文的分析和掌握。如5AUnit1Goldilocksandthreebears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金发女孩和三只小熊的故事,已经在课前阅读过这个故事的学生,是能帮助他们掌握课文的,只要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很容易掌握课文的。(三)培养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技巧好习惯往往和好成绩联系在一起。家长和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应潜移默化地把良好的教学方法教授给学生。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在阅读中的坏习惯。我认为,应培养学生以下几种阅读习惯。1.认真读书的习惯认真读书是许多良好阅读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所以说要让学生养成能够聚精会神的好习惯,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阅读的内容上,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2.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如果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自己不主动地思考,这样就会迷惘。所以说一边读一边动脑想,这是我国传统的阅读经验。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每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我都要提醒他们准备好一本课外笔记本,专门记录在课外学习中遇到的知识点。在进行阅读时,学生肯定会遇到好词好句或者是发现疑点。把这些收获都集中在一起,那将会成为以后阅读中宝贵的财富。为了提高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我们应该从家长、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相互协调,让家长重视起孩子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阅读课模式,学生也要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提高对英语的认识,为他们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孙凌琳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实验小学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7

1小学语文渗透教育所需要的重点

1.1重点关注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当中应当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再起中的重要性,全面开展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在一些小学当中虽然现阶段已经认识到了这样的原因,同时还在教育当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起到了一定良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大体趋势下,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仍然没有发挥到良好的效果,一些小学对现阶段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充分的发挥在小学当中的德育作用。再有一点事教师个人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去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再简单点就是说不能深刻发掘、参透其中有效地知识理念。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小学教师当中,教师思想观念不够全面,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这些小的观点都影响着整体的小学德育教育,严重阻碍了德育教育全面发展,在这方面上只有不断地在小学教育当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与教师在教学当中重点发挥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再能更好地解决当下所面临的问题[1]。

1.2不断地完善现阶段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当中根据最新的教育部指示,教学内容学需不断地进行完善,从根本上充实小学教学的内容体系,根据教育部六个教育内容,加强小学阶段性教育规范,在实际当中改变现阶段教学体系。同时在具体的实行当中还应当更明确内容方向,使其可规范性操作性,在这些内容当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材都有少许的体现,并且更能直观、具体。另外在小学教材当中还包含着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与之相似,虽然不属于小学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运用得当也可以起到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小学德育的完美体系。

2该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教学当中

2.1分析讲解法:在小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学内容应该根据当时所需要的课程进行更改,实行知识与学识统一的教学方法,注重德育教育的同时不能抛弃语文教育对其开发,研讨,只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去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在语文教学当中要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使学生树立正常的思想观念,并在同时对小学德育教育进行渗透讲解,通过使其对文字爱好举例说明等等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解语文的语言、文字。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文字的注释解析当中去,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融合德育教育[2]。

2.2情景再现:小学教师在讲课当中应该利用好语文语境相结合,将自身的感情融合进去,组织同学进行情景再现,为其创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融入到其中,利用好学习的方式方法能让学生获得更真实、更强烈的体会,再现课文当中的情景显示,能达到教师所预期的感情效果。

2.3树立模范榜样:德育教育不是文字就能叙述出来的,在进行基础教育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对其产生更好地效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利用自身筹备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鼓励学生学习文章内人物的处事方式,从而进一步的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2.4教育与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渗透教育是目前教育组成的一部分,虽然说在语文教育中能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但是还能当结合户外活动进行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语文与互动相结合当中进行德育教育,这样能更加促进小学生对其语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德育教育的详细了解。在进行活动当中应该针对教育进行实际的设计与结合,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小学生内心贪玩的特点进行活动策划。在课外活动当中积极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通过这些活动对小学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帮助小学生用语文和德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解[3]。

2.5加强学生课外阅读量:语文教学当中课外阅读是整个语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德育教育的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内应当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丰富小学生在教学当中的知识层次,对其不仅能深入完善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辅助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培训,根据学生自身的年龄、爱好推荐阅读刊物,在班级当中组织课外阅读竞赛,由模范学生进行阅读讲解,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时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丰富自身,能够从阅读当中有所收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传递知识的海洋,所以在学生当中提高课外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

3总结

决定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在教学当中应该以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利用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老师作为学生的风向标,应当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优秀素质对学生起到表现作用。在学生当中不仅要成为老师还应当成为朋友。在不断地学习与培训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作者:金英实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高新区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玉香.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8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学、规范的教学教研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反思一年的教学教研管理,可归纳为四点。

一、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务实,重实效

1、落实常规工作,计划先行。

预备周,根据市教育局、市教研室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学校在全体教师就各学期工作展开讨论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各学科、各年级组再依据校级各类计划制定年级、科组计划,各教师则依据科组、年级组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各级各类计划制定时均做到有内容、有时间、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要求等,实现了计划的层层细化,提高了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学校各级教学、教科研活动的有序进行。

2、坚持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坚持双周备课,单周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按学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计划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理解教学理念,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问题的解决。

3、作业布置和批改讲求实效

各年级组教师在组内精心确定全批全改的作业类型,兼顾巩固和发展性作业,并按时按量进行批改,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还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日记,并进行评改。数学各年级组教师作业布置突出层次性,主要分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练习,一年级组还结合数学实践活动课的需要,设计了制作拼图等实践作业;绝大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不但全批全改,还做到改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后再批、改错与激励并重。

4、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5、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加强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二、开展富有英才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

1、开展各种讲座,加强教师理论修养、陶炼师德

兰校长亲历亲为,2006年以来先后数次为校内教师作讲座,专题有《感悟》、《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世界观》、《再谈人生感悟》、《谈人生观、教育观》等等。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观看各种讲座,2006年以来学习先后组织老师参加了省培训院伍冬梅、宋涛老师关于师德师风的讲座,谢立可、邢建军、杨明丽、胡兰滨分别在科组中进行新课程理念及《新课标》的解读等培训,杨明丽、陈慕贞老师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学习方式的变革与解读》的讲座,组织教师观看了《忏悔录》、蔡礼旭的《幸福人生》及许宜铭的《生命的灵洞》等主题录像。各种讲座既丰富了老师的理论修养,又净化了老师的心灵。今年上半年,我校全体教师参加全省师德师风考试均获优秀成绩。

2、开展“读书节”、“主题教学节”等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读书节”和“英才杯教学节”活动,读书节活动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游园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才智。“英才杯教学节”活动,在活动中三大科组围绕着自己的主题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每个教研组推荐6位老师上课,上课后教研组结合教师的自我反思,进行专题小结。同时,注意引导教师思考和探索教学与评课过程中的同伴互助与合作,逐渐打造学习共同体。12月中旬,我们还将承担市教育培训院组织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专题研讨活动。

3、开展集体备课和“一课多上”活动。遵循校本教研“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再设计——再行动——再反思”往返循环的模式,开展“一课多上”活动,集体备课、在诸多教研教学问题中选中一切入点,形成同一课题,促使不同教师对同一研究载体进行不同研究,提出各自看法,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的交流及碰撞,不但强化了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而且使教师不断汲取他人长处,让教师不断在做中提高、做中完善。

4、开展听课评课听讲座系列活动

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教师不仅在校内互相听课外,还外出听课听讲座等听课活动的经常化、随堂化使课堂更开放、更有效,同时还给教研活动提供无尽的资源,加上听课后教师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评议活动,促使了群体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听讲座则带给老师更新的观念,科研型教师群体初见雏形。

5、开展师带徒、同伴互助活动。我校年轻教师居多,为了缩短年轻教师成长周期,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与教学应变能力,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师带徒、同伴互助活动。师徒、同伴之间定期互相听课,探讨教学中的有关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真正提高。

6、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研训活动。“请进来”为了受益于全体教师,近两年来,我校聘请了吉林省数学特级教师李韶华老师和海口市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吴爱宝老师亲临学校坐阵,随堂听课指导,还从北京请来了著名特级教师翟景华、徐安德到我校上示范课和作专题讲座。“走出去”,一年来,我们选派出省外听课学习人数达15人次,在省市内听课学习的达230余人次。

7、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活动

《小学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实践研究》,是我校富有特色的面向全体师生开展的一项实验研究。学校设有两间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室,分低、高年级各配有近20套,每套65册左右适合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供学生阅读。每班每周开设两节课外阅读课,有语文老师开发指导。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提升教师课外阅读知道的策略;提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的能力;提升教师进行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多书,构建“书香校园”文化,让师生们从真正意义上体验我们的校训——书能让我们一生快乐!

8、开展现代技术培训工作。06年1月份学校组织了行28位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7月选派两名教师到海南师院参加多媒体可见制作的培训学习;8月选派5名教师擦参加市教育培训院组织的部级新课程远程培训学习;10月份又组织了25位教师参加通用技术培训。促使教师掌握word、powerpoint、excel、internet等一般的现代教育技术,并与所教学科整合,尽可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育教学。

9、开展论文、案例分析、教学故事评比系列活动

论文、案例、教学故事等撰写既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又能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化;而评比则有利于激励,有利于导向。于是,学校集二者之功能,举办第五届论文、案例分析、教学故事评比系列活动,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三大评委组,各评委组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文本审阅、评议的做法,先根据个人标准各自评分,再结出论文所得的平均分,最后根据分数高低评出名次,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从这届论文等评比可看出:①全体教师的课改意识增强,课改理念较丰富。大部分论文以课改论题为主,根据课改理念去反思自己教学中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有益尝试,结构严谨,论点鲜明,论述充分,论据充足,行文流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②文体多样,能体现我校教师学习、体验的多样化,除大部分为教学论文外,还有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等。③与实践结合很紧,说明反思意识和能力增强。大部分论文所举例证,皆是教师们教学实践中案例。④不足:a、有的论文论点过多,论述空泛。b、论文格式有待进一步完善。c、有的论文选题陈旧。d、有的论文有感而发,但感触不多,篇幅不够,陈述不清。

10、学科竞赛系列活动

按计划,今年上半年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五届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三大组对本届赛事高度重视,从计划到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做了周密的部署;从组织指导到组织竞赛,做了大量工作;从命题到组织评卷、评比,做了无偿的贡献,为学生施展个性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发挥学习导向功能提供了平台。

本学年,除校内学科竞赛外,面向校外的学科竞赛还有海口市小学生各类作文竞赛、数学竞赛、英语竞赛、诗朗诵比赛、小学生文艺汇演、“六一”少儿画展等。在这些比赛活动中教导处及相关的教师做了大量细致繁杂的工作,也都取得了不同层次的好成绩。

三、帮扶、支教活动

1、亲临指导、示范带动

在工作繁忙,师资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今年我校依然委派谢立可副校长和三位教师到对口帮扶学校海口市大致坡镇高林小学支教,谢校长具体对三位老师在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了具体指导和帮助,并在教学教研管理方面给高林小学提出具体建议和指导,同时还亲自为该校全体教师上两节示范课。其他三位老师除了在该校正常的担任教学之外,几乎每月都为该校全体教师上一节示范课、观摩课,符娴、陈毓洁两位老师还在大致坡镇中心小学为该镇教师各上了一节观摩课,把新课改的一些新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高林小学和当地的同行,受到了当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2、教研资源优势共享

从2004年6月我校与海口市大致坡镇高林小学结帮扶对子、手拉手以来,每学期都要邀请该校9位全体教师到我校参加各种校本研训。上半年,他们还亲临我校听了我校兰校长做的有关师德师风讲座2场。5月我校又邀请高林小学全体教师到我校参加我校举办的第4届“英才杯”教学节观摩活动。除此之外,每学期高林小学9位教师还轮流依次参加我校各教研组开展的“一课多上”和“集体备课研讨”,学习了解我校教研组是如何开展教研活动。同时,该校每学期还有计划选派1名教师到该校与我校省级骨干教师跟班学习一个月,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到本学期为止已有4位高林小学老师到我校跟班学习。

四、研训成效

1、教师技能稳步提升

通过教学一课多上、参加岗位培训、评优课等活动,我校教师实现了教学观念能转变、教学模式善提炼、教学结构会构建的目标。而且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制作简单课件的技能。近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两年在课堂教学方面有1人次获得部级奖励,1人次获得省级奖励。3人次获得市级奖励。全校教师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有8篇教学论文获全国奖励,有6篇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12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16篇在省级交流或获奖;有32篇市里获奖、交流。

2、科研能力大大提高

通过开展科研培训,目前,我校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何梨香老师参与海南师范学院初教系的“新课堂实施中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已结题,我校的实验工作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

2004年承接的中央教科所“十五”国家重点德育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也在实验研究中,将于明年7月份结题,。最近,我们又申报了三个课题,其中《小学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已通过省级审评,报送国家课题组审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也通过了市级审批。

面对我校取得的点滴成绩,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仍清醒地知道我们还需要认真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不断努力。我们坚信,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提升全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面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立足本校实际,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努力走出有英才特色的教学之路!

2007年的思考与展望

2007年,我校将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着重抓紧抓实五项工作。

1、教学教研工作继续加强常规管理和专题研讨活动。

2、开发具有英才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着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国学文化课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学习型校园,让学校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在师生中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做好人”的读书活动。

4、上半年办好第三届“读书节”,第五届英才杯“教学节”;下半年办好第二届“童话节”,努力大造英才的品牌。

5、着重抓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9

1利用读写来强化教学效果

想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利用好阅读和写作,并加强两者的结合。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就比较有限,并且也很难在阅读中集中自己的思想[1]。如果让学生自行阅读,阅读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但如果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写作,学生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来阅读课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但这种方法只适合高年级阅读教学刚开始的几篇课文教学。在后续的阅读教学中,写作的内容就应该适当地进行调整,不再是单纯的抄写课文,而是让学生根据阅读本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并顺应这种风格进行仿写,抓住阅读文本的创作精髓。在学习《少年闰土》时,让学生先找出鲁迅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并让每一个学生谈一谈鲁迅是如何描写闰土外貌特征的。在讨论活动结束以后,引导学生来模仿鲁迅描写闰土的文笔,鼓励他们描写班上一个学生的外貌,并让其他学生猜一猜描绘的对象是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本文的内涵。

2通过多个途径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参考的一种重要指标,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阅读教学就变成了填鸭式教学,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本身就不算很高,在阅读兴趣上还没有彻底成型。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在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中,让几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直接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就能够获得显著的角色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其他学生则脱离了枯燥的课本教学,使得阅读内容直观地展现在他们眼前,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积极使用互联网来丰富阅读教学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小学语文教育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来检索相关信息,并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在学习《蛇与庄稼》一文中,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来查阅相关知识,收集蛇与庄稼之间存在的生物链,并能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来画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来表达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阅读教学资源的共享,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

4灵活采用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根据课程标准可以知道,每一个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该高于一百万字。但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程度非常有限,无法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本文,同时也缺乏必要的自制力,即使是高年级也很难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指导时,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跟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里阅读一些跟课本教学有较强的相关性的内容。在学习《草船借箭》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阅读《三国演义》[2]。为了降低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心理抵触性,教师在推荐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具有配图并且语言风趣的版本,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内容,然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

5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品性修养,让他们形成个性化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并且真正以学生个体为教学中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体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并关注学生对于各类语文阅读文本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累积语文语言素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弱化自己对于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与语文阅读文本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上的主观能动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小学生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体验都不同,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会出现显著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就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来主动选择阅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的途径。但由于很多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都非常有限,很难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阅读文本。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个性化教学目标。在进行《金色的鱼钩》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不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发出过多干扰信息,从而让学生自己说出阅读以后的感受与体会。这样,所有学生的理解就会加入平时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主观感受,最终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有些学生会感受到以前生活的艰辛,而有的学生则会关注文中战友之间的情谊,还有些学生会关注文中不同人物的神态描述等。在阅读完《金色的鱼钩》以后,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交换不同学生对于阅读本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6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阅读教学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还需要引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成熟[3]。这也需要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自读空间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提出疑问,并让他们充分思考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面对各类千奇百怪的问题也应该保持耐心,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让学生主动探究阅读文本的内涵和自身阅读行为的目的等,还要学会自主梳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疑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阅读,预设的问题可以是“文中的那些语句会让你感到震撼,请在文中标注出来”等。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伴随着问题进行,提高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度,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内容。这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在让全班学生充分讨论以后进行总结,引发学生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7结语

综合来说,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各项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阅读教育对于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将变得更加重要。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兴趣、认知、态度等特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处于一种开放性和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完成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有效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韩坤.浅谈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培训,2017(4):200.

[2]何忠庭.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62.

课外阅读培训范文篇10

1.1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环境不容乐观,表现在:①现阶段我国乡镇图书馆、文化站等普遍缺乏,乡村周边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农村的文化氛围淡薄。②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滞后,馆藏书刊陈旧,内容和类别相对单一。③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有限,不少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或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家庭藏书量偏少,难以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④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为应付考试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课业学习上,而在课外时间他们还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农活、家务等劳动,对课外阅读心有余而力不足。

1.2缺乏正确的阅读导向

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缺乏正确的阅读导向,表现在:①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务工在外,平日对孩子管教不足,加之自身文化水平有限,基本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②隔代监护人(如爷爷、奶奶等)大都年事已高、文化程度偏低,他们只能给予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照料,基本没有能力监督和辅导孩子的学习。③农村中小学校的图书资源有限,同时又受办学条件、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忽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营业性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在广大农村日益普及,留守儿童由于监护缺位,加之自身缺乏生活阅历、认知水平有限,对虚拟网络里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很容易在网络世界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3缺乏固定的阅读场所

对课外阅读场所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依次是家里、学校、书店等,其极少将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作为阅读场所。家虽然是留守儿童的第一阅读场所,但家庭藏书数量少、质量低,书房对于多数留守儿童来说更是一个奢望,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留守儿童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4缺乏丰富的课外读物

目前,我国少儿读物的创作、出版呈现出空前繁荣、活跃的局面,可供家长和学生选择的课外读物也日益丰富。但农村中小学的经费非常有限,用在图书馆(室)方面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些学校设有图书馆(室),也存在着人均藏书量偏少、藏书分类不合理、更新缓慢、开放时间少等诸多问题,很难满足广大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寄回来的钱仅够贴补家中老人和孩子的日常开销,其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能时常为孩子添购课外读物。对课外阅读材料来源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获得课外读物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同学互借、父母家人购买、学校图书室、老师提供等。总体上看,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资源严重匮乏,这势必影响留守儿童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县级图书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的可行性

2.1社会教育职能所在

县级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倡导阅读,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县级图书馆可充分发挥其多元功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阅读活动,使图书馆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这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读书活动不仅能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馆藏资源丰富多样

免费开放以来,县级图书馆的经费大幅增加,馆藏资源的数量、种类、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添购了大量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健康读物,在内容上涵盖古今中外各学科门类,在使用范围上涵盖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需求,在载体上除传统纸质书刊外还包括电子书、光盘、磁带、声像等多媒体资料。县级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籍和辅导资料的需要,这也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基本保障。

2.3专业人才优势突出

近年来,县级图书馆注重人才引进,加强馆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适应图书事业发展需要、层次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其拥有一批信息素养高、服务意识强的儿童图书馆员,他们能够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积极分析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耐心解答留守儿童的咨询问题,有针对性地为留守儿童开展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2.4服务覆盖面广

随着县级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不断延伸,大多数图书馆都延长了开放时间,实行全年开放。同时,留守儿童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县级图书馆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较为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及农村情况,可以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经常性、连续性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图书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覆盖面。

3县级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服务的途径

3.1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县级图书馆要加强自身建设,主要包括:①打造“硬实力”。县级图书馆要加快馆藏资源建设,大幅度增加少儿读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阅读层次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特别是要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优秀的数字资源,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②改善“软实力”。县级图书馆通过建立健全图书馆规章制度、改善馆舍条件、加强对馆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等举措,打造良好的阅读软环境。③塑造“新形象”。县级图书馆要加大自身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台、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介宣传图书馆,宣传阅读的重要价值,唤醒社会大众的阅读意识。

3.2开展针对性阅读指导

少年儿童阅读图书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趋同性,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阅读兴趣、阅读层次也大为不同。鉴于农村留守儿童尚未具备独立的选书能力,县级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阅读指导服务,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3.3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同样具有好学、好动、兴趣广泛、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强等特征,但当前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枯燥、单一。县级图书馆可利用丰富馆藏,联合农村中小学校,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征文等,从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进而增强他们参与读书活动的欲望和信心,吸引他们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阅读享受。

3.4开展延伸服务,建立图书流动站

县级图书馆应优化少儿图书馆藏结构,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优秀少儿书刊读物送到农村,送到农村中小学校,送到留守儿童身边。如:在农村中小学内设立图书流动站,在校内设立书刊借阅点,直接在学校开展图书借阅活动,以方便留守儿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另外,县级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结合中小学生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电影展播、科普知识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资源,而且还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能公平、自由地获取信息资源,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3.5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制度

县级图书馆可引入志愿者服务机制,从大中专学生中吸纳一批优秀志愿者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包括:①组织志愿者利用寒暑假给农村留守儿童义务补课,利用大学生的丰富知识与年轻活力帮助留守儿童,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阳光。②定期举办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抚慰,帮助他们消除成长中的烦恼、学习中的困惑等。③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安全手册、举行逃生演习,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