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技巧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3 17:20:29

课外阅读技巧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指导策略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关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许多语文教育的老前辈都有过重要论述。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里说:“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他认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工夫便于工作只做了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尤其是在当今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更不应该是游离于语文教育体系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得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甄别力,读物良莠不齐,一项调查显示46.7%的初中生和35.8%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以消遣为目的,在中学生购买的报刊图书中,知识类书刊占55.6%消遣类占44.3%。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阅读水平的制约,审美能力较差,搞拒诱惑的能力差直接造成了读物的优劣不等。他们读的书大多不是有意识的选择,大多数都是无计划无目的,无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由于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了时间,耽误了学习,所以反对或限制他们的课外阅读,使多数学生不能光明正大地进行课外阅读,更顾及不上阅读的效益和质量,不能充分发挥兴趣阅读的作用。

3.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图书资源匮乏,难以得到优秀读物。这也是制约中学生健康的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真正投资于语文学科的并不太多,大多集中在“习题集”、“题典”上,很多的课外读物是仅仅有几本“作文选”。

三、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学生正是形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然而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学生迫切需要指导。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给以指导。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而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少数教师甚至放任自流。因此,如何加强指导,使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激发兴趣策略,让学生爱读书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课外阅读兴趣受阅读者的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读物本身的内容形成也会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要靠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要从认识着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辅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用古今学者劝人博览群书的名言警句启迪学生,以酷爱书籍,通晓各学科间的生动事例教育学生,体会广泛涉猎的必要。

2.推荐书目策略,让学生多读书

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也不是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任务式阅读,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推荐阅读书目给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与范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多读书。在书目内涵的把握上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弘扬;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注重借鉴与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有梯度。

(1)结合课堂教学推荐,读物的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联系,内外联动,相得益彰。

(2)结合课程标准推荐。《课文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文质兼美,又结合了学生的学力、智力、心力等实际,要逐步让学生阅读。

(3)结合时尚热点推荐。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必能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开放的世界,愉悦身心。

3.掌握技巧策略,让学生会读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教师要进得方法指导,教会学会开启阅读之门的技能。读书之法,因人而异。但就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仍要把握一些基本东西。

(1)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一学年开端就要订立本学年的读书计划,一学期、一个月、一星期读多少书,有个合理的安排。读书须思考。

(2)读书方法点拨。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要系统地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点拔,三大读书方法:精读法。略读法、快读法相结合,要让学生明白“精读是准备,略读、快读是应用,是人生阅读活动的主体”,课外阅读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着重培养略读和快读能力。公务员之家

(3)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活动,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课外阅读极富个人特点的学习结果,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呈现多元化趋势,事实上,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语文教学效果,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个人的选择、感知、理解和深悟,得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结论。作为教师,要特别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如果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2

关键词:高中生;新课程标准;英语课外阅读;建议

1背景

近几年来,由于高考英语在阅读的题材、阅读速度以及词汇量等方面对考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中英语阅读显得更为重要。但是,正是由于高考的存在,当前的高中课内阅读难免带有很深的功利性色彩,其往往忽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课内阅读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被固定化。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堂人数的过多以及课堂阅读材料的匮乏,常常会难以顾及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课内阅读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效果远远达不到要求。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文本阅读和文献梳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已有研究的现状,并且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2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必要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高中毕业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并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如戏剧、诗歌、小说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高中阶段的词汇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广泛地运用已学词汇外,重点是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并通过广泛阅读,进一步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词汇准确理解和确切表达意义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提供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有益于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新课程标准也在课外阅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更加凸显课外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水平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此背景下进行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与研究不仅有益于对当前的阅读现状提出可行性意见,也是积极践行国家指导性文件和新课程标准的表现。

3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关于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研究大多是关于课外读物的选择、课外阅读的组织和监控策略、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法和课外阅读的反拨效应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面对当前研究成果,该课题主要从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阅读的有效性、阅读技巧与策略以及阅读指导方面,通过对已有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研究的共性和个性的分析,从而为提高高中生课外阅读质量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3.1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体系。3.1.1书籍选择。方庆亮(2009)指出,高中生选择书籍的标准主要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要么是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要么是选择与考试有关的书籍。他的对策是:建立班级图书馆,为同学提供故事性强、幽默风趣、内容新颖的多样性课外阅读材料。方庆亮的对策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并且考虑到学校因素,即学校资源对于学生书籍选择的影响。但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应试要求。3.1.2思维层次。周艳梅(2012)指出,高中生由于学业的压力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所以大多选择易懂且趣味性较强的书籍,不太注重思维层次的深入。她的对策是:教师与家长应做好阅读素材的选择工作。学校可以在每个年级的教室里建立书柜,摆放符合以及稍高于每个阶段学生水平的书籍。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周艳梅的对策仅仅只能让学生对阅读材料达到识记、领会的程度。因为直接阅读书籍,被动地接受书籍中的观点并不能引起学生的认同感,因而不利于训练批判性思维。3.1.3语言难度。缪梅芳(2014)指出,因为课内阅读在时间、体裁、内容方面的限制,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学生也不想给自己增添额外的压力,因而所掌握的词汇量也不是很充足。在此基础上,高中生大多选择在语言难度上与自己阅读能力相符合的书籍。她的对策是: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基础词汇的掌握,要求学生反复记忆考纲要求的单词。缪梅芳的对策可以使学生夯实基础词汇,但是并不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词汇积累,因而学生选择的阅读书籍的语言难度并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反复背诵词汇难免使学生觉得枯燥,未必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3.2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有效性。3.2.1课外阅读目的。刘霞(2013)指出,一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完成来自学校或者家庭布置的作业要求,这一部分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更多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或者是深入研究的欲望,因此达不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另一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应试,但是由于没有硬性规定以及有效监督,往往会有很大一部分不自觉的学生就中途放弃以至于也达不到好的阅读效果。她的对策是:尽量提供有趣且符合学业要求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每周会有一次汇报阅读成果。有趣的课外阅读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不代表是全部。并且,这种有趣的材料也不能使学生永远保持对课外阅读的热情。因此,使学生真正热爱课外阅读才是最根本最持久的方法。此外,每周的课外阅读成果汇报加上课内阅读的任务,不免给学生增添了学业压力。课内阅读课堂上,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为主,营造积极研讨、快乐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尽量加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联系,一方面既能满足学业的硬性规定,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3.2.2课外阅读时间。朱俊(2014)指出,由于高中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学生并不会有太多充足的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因此一本书的阅读往往会通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学生中途放弃。所以时间的限制导致阅读效果并不理想。他的对策是:学校尽量减轻学业压力,比如减少作业量来给学生充足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朱俊对于课外阅读时间的考虑是出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加长课外阅读时间,具有合理性。除了加长时间以外,还可以从资源管理活动方面考虑,即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3.2.3课外阅读有效性评估机制。目前已有研究对于课外阅读是否有效大多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而并非是通过客观地评估考核机制来得到结果的。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广泛阅读,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或者说提高了多少是无法衡量的。在目前大量的研究中,还未提到这样一个客观地评估考核机制。所以应当设立一种或多种客观有效评估考核机制来代替学生的自我陈述。通过这种评估考核机制来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3.3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3.3.1学生缺乏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意识。黄志萍(2011)指出:可以增强学生使用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意识。比如学校可以开设阅读讲评课,指导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加强学生的阅读技巧意识,提高阅读效率。黄志萍的对策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学生听阅读讲评课的时候,单凭一味地强调阅读技巧的重要性显得有点单薄,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并不会有太大的说服力。可以通过现场演示,即要求使用阅读技巧与不使用阅读技巧的学生同时进行阅读测试,以直观的结果来告诉学生使用阅读技巧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阅读技巧与策略的魅力。3.3.2阅读技巧与策略不当,随意性强。俞海波(2009)指出,一部分学生阅读时遇到生词就查字典,既影响阅读速度,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单词意思。对此,他的对策是:培养学生从上下文中整体理解单词,猜测词义。俞海波的对策是合理的,他并没有单纯地强调单词的词义学习,而是主张从整体文章出发进行感知,进一步深刻地理解该单词在文章中的合理含义,是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除了上下文把握单词之外,加强词汇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降低遇到生词的概率。同时,教师在讲评课内阅读时可以适当扩展,增加长难句的分析,帮助学生增强语感,提高解决生词难句的能力。3.3.3缺乏检测阅读技巧与效果的评价标准。就目前已有研究而言,没有对一种阅读技巧与策略是否有效或一种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有效适用范围进行客观的检测。应该设立一种或多种评价标准来检测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效果。当学生调整了自己的阅读技巧时,应该使用该种标准来检测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阅读效果是否有了明显的提高。以此,再来调整规划后续的阅读。3.4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技巧与策略。3.4.1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张树勇(2014)指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对策是:阅读前教师应向学生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明确阅读的目的、制定阅读计划等;阅读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进行反思、归纳和纠错;阅读后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完成情况,完成评价。朱虹(2017)指出,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阅读反馈任务来敦促学生积极反思,进而提高学生对篇章的整体理解。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提及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探究教师指导有没有充分发挥,提出的对策也是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思考的角度不够全面,因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可以是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可以是老师、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因此,社会多方面应协调合作共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4总结与展望

通过文献阅读与梳理可以发现,针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现状,已有研究已经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基于此,该文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质量提供参考。1)通过设置一些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增设外文期刊辩论环节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相结合,使其得到提高,从而优化课外阅读书籍在语言难度方面的选择。2)设立一种或多种客观有效评估考核机制来检验阅读的有效性,而非学生单纯的自我陈述,通过公正客观地评估机制获得有效评价结果。3)设立一种或多种评价标准来检测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效果。当学生调整了自己的阅读技巧时,应该使用该种标准来检测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阅读效果是否有了明显的提高。以此,再来调整规划后续的阅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改变,新课程标准旨在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加强其综合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在实际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课外阅读这一环节,认为课内阅读的重要性高于课外阅读,殊不知单一的课内阅读会固化小学生思维,限制其眼界,无法更好地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导致学生作文出现雷同现象,文章内容单一。因此,开展课外阅读十分重要。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对写作的重要性意识不足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素材匮乏、写作能力弱等是小学生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部分教师并没有对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给予相应的重视,而且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也缺乏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很多学生在家也缺少阅读,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没有意识到素材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导致写作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写作教学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帮助小学生夯实写作基础,引导他们爱上语文写作,端正态度是关键,只有如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才能有序进行,教学效果才能提高。目前大部分学生抵触写作,甚至对写作无感,学习动力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与阅历较少,知识储备贫乏,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知如何下手、没有头绪的情况。此时如果教师没有适当进行引导,小学生的写作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既限制其提高写作能力,还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阻碍,导致他们失去语文写作的兴趣、没有信心甚至怀疑自身能力。因此,教师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不能一味批评学生,应调整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适当融入趣味性元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构建高效语文写作课堂。

(二)作文教学缺少系统性、科学性,教学效率低

语文学习中能真正体现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就是作文。小学时期是学生写作的起点,也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期。教师虽然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但是由于作文辅导缺少针对性、系统性与综合性,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教师总是以点为点,很难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导致学生的写作技能很难得到有效提升。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深入人心,由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部分教师作文教学过于随意,并没有系统性、科学性、有针对性的教学设想、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了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应达到怎样的标准,但却缺乏明确、具体的训练内容与标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随意布置写作任务,大致讲述立意、解题方面的框架要求,读读范文就Vol.222022年8月第22期可以“交差”,教学内容单一。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急于求成,为了在短时间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选择“揠苗助长”的方式直接给学生提供写作模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在固定模板中套内容,导致写作思维固化,很难实现创新。此外,教师选择填鸭式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讲授写作要点,课堂节奏过快,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充裕。即便罗列写作提纲,教师也会亲自讲述,课堂缺乏沟通交流,没有遵循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的原则。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写作技巧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玩心较大,对语文学习及阅读不感兴趣,写作功底不扎实、写作技巧不充足,导致写作文时经常犯低级错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阅读教学。阅读涉及的写作语言和技巧较多,教师要将其统整并穿插到写作教学过程中,结合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技巧。以主题写作为例,教师可以先朗读几篇优秀范文,讲解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部分,让学生体会文章使用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计划组织写作比赛,评选优秀作文给予适当奖励并在班内朗读,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学习写作手法并运用于写作中。

(二)通过课外阅读增加知识储备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可行的阅读方法,满足学生高效阅读的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既应该厘清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学生能获取知识,形成优良的阅读习惯,从而切实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将已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有效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自主思考问题,锻炼思维能力,注重提高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难以理解、不太懂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进行标注处理,查阅资料进行相应补充;要及时摘抄优美的词句积累写作素材,为未来写作夯实基础,更好地扩充知识储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热爱语文写作、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写作能力。

(三)通过课外阅读增强社会意识

语文教学旨在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将语言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结合“读”“说”“听”“写”课外读物,把作文教学与语言教学充分结合,让学生在遨游书海的过程中感受人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书籍世界浩瀚无垠,其中蕴藏人文情怀、民族风俗、哲理的书籍数不胜数,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书,通过丰富多彩的书籍提升自身高度,强化社会责任感。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通过书籍全面、详细地了解世界,不再“以成绩论英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四)通过阅读陶冶情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优秀的书籍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向往,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著作。在赏析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用心理解作品讲述的故事,还能充分了解各个流派的写作风格,感受作品中隐藏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感情。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戏剧,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与知识素材,小学生阅读时能根据书籍内容了解历史文化及当时背景下人物遭受的命运,借此感知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读文学著作的语言魅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透过文字感知作者想表达的真情实感,切身体会作品中人物的喜与悲,从而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作品呈现的艺术效果。由于知识储备、年龄、思想等皆有不同,即使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不同的人阅读产生的感受也会有差异性。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切实增强其文化鉴赏、审美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利用课外阅读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构建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建立“读写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意识,构建阅读和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帮助学生在方法和技巧上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扩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无效阅读浪费时间和精力。(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学氛围就会压抑,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降低。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通过自由、融洽的交流真实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及遇到的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引申,在构建阅读和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技巧和方法用于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等并灵活运用于自身写作,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写出有真情实意、有血有肉的优秀文章。

(三)合理设计课外阅读方案

如今信息呈爆炸式传播,有人认为阅读无聊并且费时,很多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多元化的电子设备,导致他们对阅读不感兴趣。对此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的写作教学计划:一方面,教师要转变固化观念,在布置阅读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实际需求、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可给一到三年级学生推荐《我爱阅读丛书》《花婆婆》《父与子》等一系列童话故事、绘本等;给三到六年级学生推荐《鲁滨孙漂流记》《朝花夕拾》等短篇小说、名人传记,确保阅读内容符合其年龄阶段,使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阅读形式的变化。高年级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多样的阅读资料,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阅读途径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不再局限于书本,但是电子书并不能取代纸质书籍。因此,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读纸质书籍,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对阅读充满热情。

(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除课本之外的其他作品。目前,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被家长安排,而阅读时间安排得较少。教师应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与课余时间开展多元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首先,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在语文课开始前选几名学生分享本周课外阅读的心得体会、推荐好书等,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他们把好词好句应用于写作中。其次,开展趣味写作大赛。小学阶段的写作以习作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年级划分小组,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结合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写作大赛,让学生按照写作比赛要求进行改写、续写、仿写。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写作技巧,强化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课外阅读,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课外阅读文章,将改写活动融入课堂,挑选优秀的改写作品适当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开展课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年龄阶段划分比赛小组,布置相应的比赛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扎实语言功底,扩展写作素材,培养语文写作的热情,继而显著提升其写作能力。

(五)学习多样化的写作手法,锻炼遣词造句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能力和技巧,仅凭课堂教学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接触并学习到的写作方面的内容太少而且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限制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因此,写作教学必须引入课外阅读。一方面,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很多学生害怕写作就是苦于没有素材,不知道写什么,通过不断的课外阅读可以积累很多方面的素材。另一方面,课外阅读作为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内容。如果说素材之于学生就像食材之于厨师,那么写作手法之于学生就像火候之于厨师,这二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教师课内讲述和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手法积累素材和学习写作手法,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不少汉字,但是在遣词造句、谋划使用等方面仍有不足,无法正确、合理理解和运用部分词语。很多教师都有这种经历:有些学生在运用词语尤其是成语时常常让人哭笑不得,对词语的一知半解让他们在运用时缺乏规范性。比如,“忍俊不禁”这个词本身已经包含笑的意思,但是很多学生用的时候常常这样写“她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而且意识不到错误所在。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并且能够将这些词语灵活运用于写作,增添文章的文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写作的过程中应突破固化思维的枷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其写作能力。教师应认清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重视课外阅读、完善教育理念、巧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不断挖掘、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多元化的写作手法,借此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写作练习,逐步增强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淑娥.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5).

[2]王惠玲.课外文学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J].文化产业,2021(1).

[3]贺小利.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

[4]李大庆.关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冶金管理,2020(17).

[5]曾继兰.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6).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4

关键词:农村教学;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策略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学科之一,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教育内容,其中包括了阅读、写作、识字、造句等多项内容,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他们的写作能力,更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近年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注重教材阅读的内容;另一方面引进课外阅读,拓展出丰富的课外阅读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掌握阅读的技巧,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形成夯实的文化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在农村开展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阅读书籍,没有足够的阅读量

农村经济条件不足,无法提供给学生完善的教学条件,同时,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图书阅读上,这就会导致学校缺少图书,没有形成完善的书籍储备系统,亦没有给予学生舒适的阅读环境。受到资金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接触到足够的阅读书籍,只有极少量的书籍,能接触到课外书籍非常有限,将自身的目光局限在课本上,只能从课本上了解语文知识,无法认识到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形成较低的文化基础能力。在农村,有的学生常常无书可读,以仅有的零花钱无法买到适宜的书籍,未能真正读到与语文教材相关的书籍内容,进而导致学生未能获得充足的阅读量,造成他们形成读书难的问题。

(二)过于看重成绩,忽视了阅读教学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农村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只有成绩才能改变学生的一生,丰富他们的生活,只有成绩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减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时间。有的农村教师只注重成绩,忽视了阅读教学,没有引进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不愿意学生将时间浪费在课外阅读上。认为有这个时间,学生还不如多做点练习题,掌握新课标下要求理解的知识点,形成扎实的文化基础。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愿意投入课外阅读学习中,只愿意去做练习题,不断形成扎实的知识体系,却将思维限制在课堂上,无法认识社会的发展,无法融入社会中,未能体会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受到网络的冲击,无法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吸引学生目光的事物越来越多。在部分农村,网络普及到家家户户,学生受网络的冲击,对网络上的一切信息充满了好奇心。在网络上观看电视,认识更多的明星,分散了学习的注意力。同时,有的学生还愿意在网络上打游戏,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游戏上,没有投入课外阅读中,逐渐对课外阅读失去了兴趣,影响课外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四)家庭对课外阅读认识不清,缺少对学生的监管

在农村,部分家长对课外阅读认识不清,未能营造出家庭课外阅读氛围,过于急功近利,只关注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认为课外阅读是无用的。有一些学生受到家长的影响,没有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只关注到个人成绩的提高,却未能提升自我的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同时,在农村,部分家长会外出打工,没有多余的时间监管孩子,缺少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管,不支持学生阅读,无法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书籍,缺少阅读的习惯和方法,针对课外阅读应付了事。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降低了他们阅读的效果。

(五)呈现无序的读书状态,未能融入课外阅读中

在小学阶段,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时常常是没有章法的,甚至胡乱地进行阅读,从而造成徒劳无功的阅读效果。有的学生未能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未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教育性,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这就造成学生毫无选择地进行阅读。这些学生往往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缺乏计划性,未能规划出完整的学习计划,未能确定出每天阅读的数量和章数,未能明确自我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而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造成他们一直处于阅读的无序状态。

三、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在农村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指导阅读有价值的书籍,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农村,语文教师要学会应用网络,合理应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上网搜索书籍,指导他们阅读有价值的书籍。让学生从网络上搜索课外书籍,找寻到有价值的书籍,摆脱网络的冲击,将自身的目光从网络上吸引回来,集中注意力于课外书籍上,做到读好书,会读书。学生受到教师的指导,在网络上搜索到有价值的书籍,阅读课外书籍,从好书中感悟到人生哲理,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社会文化,体会到劳动美、人物美,感悟到社会美和自然美。同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选择书籍,认识到读书贵在“精”而不是“多”,引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籍,使学生选择出适宜自己的读物,选择出一些好的书籍内容,在课外阅读中掌握到深刻的思想,学习到良好的品质。学生从好的读物中收获良多,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从好的作品中积累下更多的语句,学习到更多的语言表达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拥有较高的创作能力。

(二)指导读书方法,增加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

在农村教学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细读法、粗读法、快读法和选读法,讲解每一种读书方法的技巧,增加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依照教师的指导,学生从细读法中掌握文章语言的表达形式,认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口、眼、心、手的相互配合,做到一边思考,一边阅读,一边积累。学生从粗读法中掌握书籍每一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更快速掌握长篇书籍的内容,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内容,明确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学生用快读法,快速掌握文章的内容,不仅读得快,理解得也快,对文章分析也快,尽可能多地掌握文章的信息。学生从选读法中选取自我感兴趣的书籍,选取自我认为重要的段落,集中注意力于课外阅读上,扫描关键语句,捕获有用的信息内容。

(三)引进阅读书籍,给予学生接触更多方面书籍的机会

农村学校要不断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条件,引进大量的教学资金,构建图书角,给予学生更多阅读课外书籍的机会。在农村,语文教师引进大量课外阅读书籍,以课外书籍构建图书角,弥补学生接触图书量不足的缺憾,学生可以自由借阅课外书籍,主动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课外书籍,丰富自我的知识量,掌握到每一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课外阅读中挖掘出教材作者的生平简介,以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强化他们的阅读能力。(四)指导读书计划,强化学生对时间的利用率阅读计划合理地掌管了学生时间安排,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率。农村语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制订阅读计划,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读什么书,明确自我读书的规律性,有长远的打算,一步步丰实自我的知识量,做到学习有安排,更容易选读健康的书籍。学生有计划地读书,最大限度利用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计划整个学期自我将要阅读的书籍,合理安排时间,列出每一个书籍阅读将要花费的时间。这大大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和质量,强化了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五)指导读书状态,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

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引导,认识到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读书状态。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的读书状态,关注他们的阅读心理,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入课外书籍,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主动投入课外阅读当中,自主发现读书的乐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读书状态,对书籍充满了探索的兴趣,主动探索书籍的主旨内容,不断研究每一本书所涉及的深刻内容。

(六)改变家长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农村教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与家长进行联系,主动与农村家长之间相互配合,一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积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使家长愿意给学生买更多的课外读物,主动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相互的配合,一同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投入课外阅读当中,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阅读。同时,家长也要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他们更多自主读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拥有独立的读书空间,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七)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考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学习方法,也是提升他们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在课外阅读中,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思考每一篇文章的本质内涵,自主思考每一篇文章所涉及的主旨内容,确定出每一篇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哲理,从课外阅读中思考文章的真谛,挖掘文章的魅力。

四、结语

农村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不仅关心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掌握,更关注他们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锻炼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农村,语文教师引进更多的课外图书,在班级中创建图书角,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引领他们掌握阅读技巧,带领他们共同制订读书计划,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2(73):50.

[2]曾健红.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8(4):78,80.

[3]高丹.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2(18).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做法和体会

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语文作为中职专业教学的工具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的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向学生灌输语文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致使学生语文知识面太窄,阅读量不足,语文视野狭窄,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呼吁要通过引导中职生阅读课外读物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展各种阅读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必须要有兴趣才能做的更好。中职语文教师要通过开展各种阅读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拓宽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定期为学生推荐好书,慢慢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组织开展各种阅读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开设语文相关的社团,以兴趣小组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提供课外阅读的机会。还可以组建班级图书角、学校读书廊,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爱看的书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还要定期组织开展阅读大赛,评选阅读大王,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班级与班级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以开展课外阅读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探讨课外阅读的有效模式,推动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2创设阅读情境提高阅读效果

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教师不应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通过创设阅读的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比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如果只让学生自己干巴巴的阅读不易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可以设定情境,让学生把眼睛蒙住,想象书里面描述的情景,让学生对书里的内容有深层次的体会。学生经过这样的情境体验,可能会更深刻的体会到海伦凯勒失明的痛苦,从而增强阅读情感。教师也要借机告诉学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懂得生命的珍贵。此外,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样的阅读才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3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

由于语文课堂时长是非常有限的,只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所以需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阅读。而有的中职生原来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可能对教师强制推荐的书籍存在抵抗心理。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教师要准确掌握学生的阅读需求,向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

4重视课外读物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创造力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阅读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是目前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一教学要求的推动下,语文教师应从创造性的角度入手,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加强阅读训练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可使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提高阅读创造力。但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始终存在多讲少读或只讲不读的误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机会,加强阅读训练。首先,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自读课文,遇见不懂的字查字典。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感知性阅读、默读,感知文章重点内容。随后,要求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精读,感知主要的思想内容,了解重点内容。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品读,感悟笔者表达的情感,加深理解。

二、教会学生阅读技巧

语文阅读要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中的相关信息。不同的阅读方式,导致阅读文章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泛读、精读等阅读技巧,在增加阅读速度与阅读量的同时,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提高。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如何进行课文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等阅读技巧。在遇到阅读理解题目时,指导学生首先要阅读文章后面的题目,并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阅读。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培养。语文教材中出现了较多的自读文章,也为学生配备了自读课本,并且还设有推荐阅读文章。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提高其课外阅读的创造力。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及方法,要求学生多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教师要做好榜样,传授技巧,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自主认识字词、分析语句,理清结构。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让学生感悟作品,获取知识及提高阅读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进行阅读,为学生指明阅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四、发挥网络阅读优势

教师要根据形势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阅读,激发其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创造力。网络阅读比传统阅读更为灵活、方便、新颖,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参与其中。网络还能通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呈现效果,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其阅读创造力。学生在阅读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自律,提高价值的判断能力。在准备浏览网页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去阅读,并且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还要了解阅读是为了获得哪些信息,避开无关信息的诱惑,从而快速查找到想要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网络阅读不会受到价格、信息量、纸张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无限地获取到知识。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网络发挥其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得网络成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

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其阅读就会产生极大的动力,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当学生明白了阅读的乐趣,才会陶冶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其阅读兴趣保持的时间较短,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第一,在学生对文章得到理解后,语文教师还要设置更深层次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地延伸;第二,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点,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三,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停顿状态时,教师要提出有争议性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谈读书感想、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阅读方法。

作者:张文英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招生办

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阶段目标;阅读指导;评价方式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广大师生对小学课外阅读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小学课外阅读属于课内阅读的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拓展形式,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探索与研究,优化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施途径和策略,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也可以加强学生对学科的交叉认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明确课外阅读目标

(一)分析并明确各阶段的阅读目标

在小学课外阅读实施过程中,制定课外阅读阶段目标属于初始环节,阶段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对各个阶段的课外阅读目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的阅读经验,对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学生阅读方向。例如,就阅读方法而言,中年段课外阅读阶段目标可定为学习略读,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能自由调整阅读速度,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粗知文章大意。高年段课外阅读目标可定为学习浏览,必要时可以跳读、让学生在扫描式的读标题、寻章节、看图表中,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二)把培养学科阅读兴趣作为主要目标

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尽量避免让学生阅读文字繁密的作品,坚持把培养学科阅读兴趣这个目标贯穿整个小学阶段[1]。每一个学科都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各学科的教师如果能积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学科阅读,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学科。所有学科的老师都应把培养学科阅读兴趣当作重要的阶段目标。例如,有的学生不经意间读了数学老师分享的《蜘蛛和糖果店》后,不知不觉地就迷上了统计与概率;有的学生看了科学老师推荐的《给小学生的科学课》,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

二、重视课外随文拓展阅读

要想进一步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应该注重随文推荐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是课内作品的有效补充,能强化小学生对课内阅读内容的理解,有效锻炼其思维能力,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一篇带多篇

结合教学内容与主题,立足学生阅读实际,采用学一篇推荐多篇的形式,促使学生对课内外文章进行对比,深化对教学内容与主题的认识。如学习了关于科学探索与发现的主题课文后,可给学生推荐《视觉大发现》《蓝猫淘气三千问》等文本,供他们补充阅读。

(二)一批荐一批

在随文阅读中,教师也可使用学一批荐一批的形式,确保其阅读的针对性与持续性,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可针对教材单元内容,给学生适当开列一学期必要的阅读书目,既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成本,又可以降低他们查找图书的盲目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三)自主随文阅读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时,可将随文阅读的时机与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自行查找相关的课外文章,并进行阅读和分享。例如,学习了课文《威尼斯小艇》之后,有些学生为了进一步感受水城之美,增加对威尼斯的了解,主动找来《水城威尼斯》进行阅读与欣赏。教师对学生此类举动应及时鼓励,一方面有助于促使学生对课内阅读进行深层次思考,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强化阅读主动性。

三、课外阅读指导技巧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过程中,需要定期给予指导,避免其阅读的盲目性。在阅读活动计划中,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课外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探寻符合自身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力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与阅读热情,使其产生内在驱动力,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同时,通过教师指导,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这既能够降低阅读难度,为今后开展高难度的阅读奠定基础,又可让学生在感悟作品内容时,获得新知识,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通常的做法,可将阅读指导课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一)读前引导课

教师可采用设置悬念、情景设计、故事导入等方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使其产生阅读欲望,这对后续的阅读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异想天开的科学游戏》一书时,可以结合陀螺不倒的运动情境,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陀螺为何不倒的心理,进而引发学生阅读自然科学书籍的欲望。

(二)读中交流课

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将阅读与交流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在交流中产生碰撞,获得新启迪、新思路。例如,在为董宏猷的《一百个孩子的中国梦》制定阅读方案时,可让学生谈一谈书中哪些梦想是自己喜欢的,再结合自身的追求,畅谈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思考问题,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

(三)读后展示课

主要是分享阅读心情与收获。在此环节,教师可采用自主展示、角色扮演、多元评价等方式开展,这有助于实现阅读的拓展延伸,增强阅读的效果。例如,阅读《小英雄雨来》一文时,可让学生进行自主展示,扮演小英雄,利用鲜活的形象,增强学生阅读的乐趣与效果。

四、创新课外阅读评价方式

(一)重视多角度、创新性的学生阅读评价

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创新性阅读评价。例如,建立阅读档案,其中包括阅读收获、阅读感受、存在问题等,或者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开设“阅读银行”,把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量计入其中,这样利于学生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成就感。

(二)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家长、同伴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课外阅读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开发与运用来自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阅读习惯养成的家校互动机制。推进课外阅读,教师与家长贯穿始终的过程性评价尤为重要。例如,开展“百日阅读打卡”活动,教师依据学情特点,指导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阅读任务;家长协助记录每一天的阅读量、阅读时间。总而言之,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与评价,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做到读导结合、读议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玉霞,刘晓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实施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4):150.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必要性

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丰富生活经验,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外阅读也能够帮助教师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增强作文教学的深度,实现作文主题与内容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使得教师不能够针对作文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使得小学作文同质化严重,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通过增加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对不同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进行模仿,在模仿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一、培养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学习行为受到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作用明显,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在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是主要问题,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被动接受的“苦差事”,当作一个繁重的任务去完成。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眼界,从他人的细腻描写中获得阅读的乐趣,进而跃跃欲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感所想。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中种下写作的种子,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由于小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过于深奥晦涩,通过丰富有趣的故事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精简版《三国演义》等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取知识的营养,培养写作兴趣,进而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1]。

二、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正在形成阶段,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对于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面临困难,加上生活经验有限,很难获取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素材。这种情况会导致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多个同学在放学的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这种虚假与乏味充斥于小学语文作文中。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通过他人获得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从文字中感知另一种生活状态,进而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产生化学反应,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无论是名人传记还是寓言童话,都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素材,学生通过素材的创造性应用,能够提升作文语言与内容的新意,避免出现同质化的现象。通过模仿课外读物中的语言特色、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等,学生能够逐渐树立自己的风格。

三、提升写作水平

任何伟大作家在一开始写作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必经之路。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学生会对某一类风格产生兴趣,进而在写作中对其进行模仿和借鉴,在长时间的写作积累中才能够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但是模仿并不是抄袭,不能够照搬别人的语言,而是从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叙述方式中获得灵感,应用于作文的写作中[2]。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后,明白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原来不止顺叙,还有倒叙、插叙等,修辞手法除了常见的比喻和排比、拟人外,还有烘托、虚实结合等等。这些写作技巧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应用于作文写作中,可提升文章的丰富性与灵动性。

四、拓展知识面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只依靠小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只有在课外阅读中才能够实现知识面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展趋势。此外,教材课文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不够多元化等,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只遵循教材课文的既定模式,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学生能够意识到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3]。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往往较为简略,比如很多四大名著中的精彩段落往往被简化,学生通过阅读插画版四大名著,能够实现知识面的拓展,有利于其在写作中引经据典,轻松写就高质量的作文。

五、培养社会意识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往往导致写作内容空洞乏味,甚至出现“无病呻吟”的弊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从别人笔下对社会进行了解和认知,结合自己的判断,培养起基本的社会意识。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写作中跳出既有模式的限制,高屋建瓴地从社会角度分析问题、阐述问题,有助于提升写作的深度。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能够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培养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拓展自身知识,增加写作深度,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写作局面,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吕荣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必要性分析[J].中华少年,2018(30):115.

[2]李彩玲.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9):62.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9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对于很多学生来讲,作文属于一项极其枯燥的学习内容。就当前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还是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学生自身对于写作的热情不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只要给学生布置有关作文的作业,就能听到诸多抱怨,且作文的完成情况也不乐观。其次,学生欠缺对应作文素材的累积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刚步入学习和生活中,缺少生活经验,而语文作文写作的关键就是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及对素材的理解,但因小学生对于文章素材的积累不够,以及对知识体系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无法完成作文的实质需求。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因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有限,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课外阅读就显得尤其重要。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发挥的各种积极作用,利用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素材,激发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兴趣。相比较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题材更加新颖,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吸收到更多的课外知识,积累词汇,更好地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事实也印证了这个道理,通过阅读,我们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无尽财富。健康的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巨大的好处。许多学生认为写作文的时候只要将各种优美的语句凑在一起,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优秀的作文最主要体现在作文结构的紧凑性及思维的广度上,只有通过大量的书籍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才会广阔,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以提升,这样才能在写作当中找到不同于他人的立足点,提出新颖的观念,使自己的作文更加独特。其次,通过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上写作,积极主动地学习,写出富有深意的好文章。

(三)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文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要求较高,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本内容及习题中累积的素材和知识毕竟有限,知识结构也相对简单,涉及的领域也相对狭窄,相比之下,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知识的延伸,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且课外书籍包含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名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陌生字词,学习到更多的语言表达方式,逐渐累积写作的素材。另外,学生在描写某一情节或场景时,也可以借鉴自己读过的课外阅读材料。很多学生及家长在面对小升初的压力时,都认为在课外阅读投入大量的时间得不偿失,感受不到语文成绩的明显提升。这种态度是不对的,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是综合性的,家长应该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合理地安排时间,同时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记录一些描写人物、环境的语言技巧,并学习如何加以运用,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实施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改变单一、枯燥的作文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例如,通过在教室里开办每日读书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优秀的书籍带到教室中来,学生间进行书籍的交换阅读。每天都空出一段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和交流,可以要求学生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记录读后的一些想法与观点。同时,还可以定期举办写作大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近期的阅读情况,最终选出优秀的作文,给予表扬和一定的奖励来鼓励每位学生,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积极性,而不是敷衍了事。通过这种良性的竞争,达到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关键的语文阶段性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文水平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综合应用的重要体现,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能体现出学生的组织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科学的开展课外阅读,通过阅读不断地充实自己,开阔眼界,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和家长也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学校也要大力推广提倡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提升,课外阅读才能更好地发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领我国的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01).

[2]陈丽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08).

[3]张丽红.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华夏教师,2016(12).

[4]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

课外阅读技巧范文篇10

【关键词】阅读兴趣;读书技巧;读书条件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这“甘露”的获得,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阅读内容,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吸收。要让学生有广泛的阅读,有更多的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话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在课外阅读指导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想读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并且对学生的阅读量也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不时给学生布置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我家中有许多书可以看可就是看不懂。”“老师,我不知道买什么书才好。”……诸如此类,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了一大箩筐,能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寥寥无几。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阅读当然也不例外。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心灵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情感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让他们快乐地看书。

1.1现身说法,激起共鸣。

于是我借了一些中外名著(青少年读本)摆在班级的显眼位置,一开始孩子们极少光顾借阅,我便多次有意地从书架上取书阅读,然后不露痕迹地赞赏作品的精彩,吸引孩子去看。学生终于经不住我的“诱惑”,没有枉费我的良苦用心,不但认真看完了班里的名著,还缠着我给他们借新书。我还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尝试。

1.2巧用故事,诱发兴趣。

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孩子们带入一个或神奇,或惊险的情感世界里。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草船借箭》的故事,当我讲到诸葛亮令军士高喊“谢谢曹丞相赠箭”之时闭口不语,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一一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后,我便出示《三国演义》一书。此时,学生浓厚的兴趣被激起了,纷纷要求借书。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指点读书技巧,让学生会读

虽然兴趣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重要因素,但学生若凭兴趣漫无目标、不讲方法地去茫茫书海中闯荡,其意义和收效可想而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2.1借助工具书、网络等媒体。

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帮助阅读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方法。如学习了《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为了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我让学生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学生在这里受到更大的心灵震憾;学习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之类的课文后,我指导学生去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以此培养他们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2.2做读书笔记。

孩子们阅读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对作品的思想和语言仅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做读书笔记是克服这一毛病的最好办法。小学生在做读书笔记前要告诉他们读书笔记的形式,主要在书上作眉批、摘录名言警句、概括主要内容、写提要和读后感等。这些方法可按课外阅读的目的与需要灵活应用。

2.3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法。

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主要途径。日常教学中我们常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再找出不懂的地方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解决疑难字词,接着在重点词句的地方作上记号,最后熟读全文质疑问难。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这种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易接受,效果也好。

三、营造读书条件,让学生多读

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情境和阅读氛围,是很难收到良好的课外阅读效果的。因而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3.1组建互动图书平台。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阅读的物质资源是基础。因此,我们首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课外阅读资源。为了弥补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建议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由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里,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同时,还可采用由学生损赠一部分优秀书刊,用班费订阅一部分优秀书刊等方法开设图书角和阅览角。

3.2确保充足的阅读时间。

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学生释放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阅读变得轻松。因此,我常安排自习课作为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每人带一本书,在教室中进行阅读。书可以是自己带来,也可是与同学换着读;一有机会就让他们走进图书室,到浩瀚的书海中去遨游。平时,我总是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尽量减少无意义的机械抄写,作业尽量安排在学校完成,以确保学生在家中也能自由支配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阅读时空。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