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7:50:02

中小制造企业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1

关键词:成本管控;管控策略;中小民营企业;科技制造

一、引言

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周期性的调整阶段,普遍面临大而不强、产能过剩等方面的问题,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和不断创新在新形势的经济体制中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高成长性却也生存艰难。正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所说“没利润,无创新”。高成本是制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很多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就是没有合理的管控成本。当务之急,做好成本管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特点

科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动力,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往往拥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注重技术研发投入,具有市场反应灵敏,行业竞争性强等特点。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研发项目须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主要包含研发领域材料的投入、研发技术团队的配备、研发各项设备的购买等等,这些都是与传统企业有所差异的。

三、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现状与问题

(一)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很多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仍然采用以往的传统成本管控模式,以标准成本核算,采用人工工时为间接分配标准,这种管理方法适合于批量大、品种少、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为了扩大销售额,占据份额市场,其产品往往是批量不大,以客户定制个性化研发占多,这样的产品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产品生命周期短,设计图纸没有可复制性,所以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实用性不高,不能管控到研发阶段的成本。不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影响成本管控的效果,也不利于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在市场上提升竞争力。(二)尚未建立成本激励机制,员工素质有待提升。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重视行政管理与表面分析,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成本激励机制,缺少给员工发挥潜能的机会。其实每个生产岗位的人员,既是费用的支出者也是成本的控制者。普通员工缺少控制成本的意识,导致生产材料浪费屡见不鲜,加班赶货成普遍现象;研发人员缺少成本管控观念,导致研发投入经费频频上升,报废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隐性成本,虽看不见,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三)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售后问题占。据半壁江山企业管理人员往往重视销售订单,常常忽略账款的往来、售后的服务。高新技术产品的更新太快,售后服务问题增多,采取一味地牵就客户无偿提供新的产品或派人驻扎异地维修,会产生大量维修成本。销售部门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业绩,追求利润最大化,给客户提供了更加优惠的赊销条件,造成虚拟销售,虚增利润,增加了企业各项税金,出现了巨额的应收账款,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业务员花费大量精力追讨债务,因合同中没有明确解决纠纷所在地,产生差旅费的同时需要支付大量的法务费用。业务员没有时间全身心的进行市场开拓,很多案子即使赢了,也因债务人破产或其他原因,导致债权人要不回账款,这些实实在在的隐患应纳入成本管控的范围。(四)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数据系统有待提升。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每年都有着众多的研发项目,分项目核算才能精准的计算出各个产品系列的成本,庞大的数据信息用手工来录入和操作,核算和分析,费时费力,极不科学,计算也难以精准。然而很多企业高层会忽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生管计划对库存物料缺少预警提示,采购数据繁杂失误导致财务付款不及时影响原料发货,生产体系因原料不到位而停滞产线,质量管控同样因时间仓促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总体来说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管理水平远远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步伐。(五)成本管控观念落后。当前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成本管控意识薄弱,对成本管控的了解也存在误区,观念的落后和意识不强,影响着成本控制行为。认为只要将成本投入减少了,成本管控就有效了。盲目的减少研发投入,拿其他低价物料来代替设计图纸用料,实现了降低研发成本,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发项目的质量和进程,无形增加了售后的成本,只注重眼前的短期效益,而忽略了企业长远的计划和目标。

四、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策略

(一)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1.采用作业成本法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应采用作业成本核算方法来进行成本管控,因作业类型众多,研发和开发成本等期间费用投入较高,过程复杂繁琐,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作业项目之间的分配,确保分配的因果关系,这样计算运营成本甚至产品成本才更为准确,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作业链。2.实行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来细分数据销售根据上年度的业绩和成本制定下年度的销售战略,采购根据销售预算和成本制定采购计划,计算出年度采购量,利用批量集中采购一些必用通用物料来降低采购成本。人力资源部门结合公司整体销售预算制定合适的岗位配置计划,储备相应的人才,控制人工成本的上升。季度预算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根据实际订单量,结合库存来准确计算各种原材料的需求量,采购部对原材料进行总量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低效和无效的原材料库存,增加存货周转率,减少原材料对流动资金的占压。生管计划根据销售订单合理排产,将同一系列的产品归类至同一生产线上,在满足销售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二)运营成本的降低策略。1.运用KPI管理人员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应该多多鼓励一线生产人员参与成本控制。运用KPI来激励管理,全员积极自觉参与,并非增加人力成本,而是通过人员绩效来激发和鼓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优化流程和节约成本献计献策,将成本管控融入到每一个生产过程和各个环节,让员工实实在在从点滴节约各项成本。同时企业应提高福利待遇,让员工有归属感,降低人员的流动性,减少招聘、培训试用等的运营成本。2.实行定额配料制原则实行所有物料定额配置,改变线上员工花大量时间找物料的常态,减少大量零配件一到仓库立马被线上领用而造成的因缺少管控而导致的无形浪费。线上物料的“齐套性”“齐全性”,可以减少线上人员的配置,做到精简员工。举个格力的例子:董明珠当一把手之前,格力年销售额几百个亿时,螺丝螺钉消耗7000多万,现在格力销售额达一千多个亿,螺丝螺钉消耗才200多万。显而易见,实行定额配料需精细至每一项细小的辅料。3.运用零基预算,对非生产成本进行合理压缩企业成本包含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很多企业重视生产成本的管控,而忽略了非生产成本的管控。为提高成本控制成效,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所有的成本费用都应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除了对生产成本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之外,还要兼顾非生产成本,对非生产成本可实行零基预算策略进行合理地压缩,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资本运行效率。对制造费用进行合理分析与控制。例如将机器设备的日常保养计划列入日程,而非等机器出现问题或故障再投入大量的修理费用,对于其他如办公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等加以分析研究,做到开源节流,对于废品流程加以监督和管控,减少人为的导致因素。(三)降低应收账款,加强售后管控。1.加强应收账款的合理管控加强应收账款事前的管控,统一规范合同条款,明确债务纠纷上诉所在地,加强合同和订单管理,运用5C信用评估系统机制,事前筛选掉一些信用不良的客户。实行财务审批发货制度,由业务说了算改为财务说了算。实行信用额度管理机制,慎重审批每个客户的额度。科学使用账龄分析,定期进行跟踪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将销售人员业绩与应收账款比例挂钩。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2.坚持采购比价原则,加强供应商的考核机制杜绝一系列零部件产品在一家供应商独家采购,坚持采购比价原则,货比三家,选择价优质良的供应厂商,同时配备一些备用供应厂商应急。对于原材料的使用建立跟踪机制,对每个供应商建立起档案,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机制,保障原材料的价格与质量的稳定,以减少产品售后成本。3.加强售后质量管控售后服务的成本控制活动同样也是成本管控的一个重要环节,整个销售过程的结束应在产品保修期之后。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与安装指导,减少客户人为的操作损坏,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保修期内售后维修的成本。所以应储备专业的技术售后人才,打造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四)推动管理系统深化改革。1.产品结构合理优化因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的特性,产品技术部应按照三对照原则,对照设计图纸、对照实物零件,对照零件在产品中的配置与作用,对每一个系列产品的零部件进行认真细致的成本分析和评估,大力提高物料的通用性,进行产品结构合理优化,将特殊类产品物料化成通用物料。产品结构的合理优化,将物料合并同类项,有利于物料的库存管理及合理备库,提高存货的周转率和资金使用效率。2.提高生产效率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提高物料流转效率。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建议囤积物料,也不主张断料。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有着交期快、周期短的特性,这关系着物料的采购、验收、供应、保管、发放等一系列过程。故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生产过程信息化革命,以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绿色制造为核心,生产图纸数字化、进销存物料ERP化。从企业整体角度控制物料“流”,首先生管应建立起物料预警机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安全库存,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杜绝隐形浪费。(五)加强财务管理,敢于担责、善于创新。长期以来,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应以财务人员为主。事实上,研发产品的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都是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费用的浪费和节约都是工艺与生产的问题。研发生产部门深知,哪些费用该花,哪些成本可省,事前事中的控制远比事后的控制来得直接与实用。由此可见,加强中小民营科技制造企业成本管控,应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摆正技术部与生产部为成本控制的主导地位与责任,才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有效地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2

一、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是企业以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为导向,在各类成本耗费发生之前,对各项影响成本的因素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是一个运用计算、调节和监督的手段,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耗费进行控制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企业运转中的薄弱环节,还可以摸索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合理、科学地进行成本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盈利空间,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让企业在日益严峻、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

二、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一)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创建于2004年、专业从事LED应用产品生产的企业,公司以生产加工和经销批发为主要经营模式,主营产品包括LED柔性霓虹灯带、LED软条灯、LED彩虹管、LED灯杯、灯管等,产品远销日本和法国。近几年公司面临着规模小、竞争力不足、成本高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成本领先”成了金科玉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意味着公司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努力降低各类成本。

(二)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1.各类成本居高不下。公司的产品成本包括研发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成本管理难度较大。在实际中,由于采购人员缺乏必要的采购技巧,车间人员不注重产品原料预算和充分利用,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率高、运费高等原因,导致该公司采购成本、制造成本、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据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公司的采购成本、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分别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9.6%、7.1%、8.3%左右。高成本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阻碍了企业的发展。2.成本数据记录不足,缺少成本考核评价。在公司的财务数据中,对各项成本数据的记录不全面,具体表现在成本归集对象不明确、部分间接成本信息缺失等。这表明公司注重生产活动而对成本数据记录的关注度不足,导致生产线上的成本数据不够全面和详细,这样的数据既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存在的成本问题,也不能为成本控制提供定量依据。导致此类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公司缺乏成本管理考核评价,这就使得各项成本管理的落实情况无法衡量,容易导致落实不到位。3.成本控制存在盲区,仅靠财务人员控制成本。公司的成本控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仅依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去控制成本,这也是存在于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中的普遍现象。成本存在于研发、采购、生产、运输等过程中。而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存在盲区,因为财务人员仅能对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成本加以控制,不能覆盖成本产生的整个过程。例如,采购成本是由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进行缩减、控制的;生产成本的控制主要靠生产工人在生产线上摸索出既能缩减成本又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物流成本的控制需要运输人员从降低破损率、寻找费用低的运输公司等方面入手,而以上成本的控制,财务人员仅能从各类数据中判断成本高低并用相关理论进行指导控制,显得力不从心。显然,企业仅依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是远远不够的。

三、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一)采购过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采购是产品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除了对产品原材料的采购,还包括对企业办公、生产设备的采购,公司乃至大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采购成本管理存在下列共性问题。1.缺乏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意识。供应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尤其是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更是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低价的原材料。但由于公司缺乏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意识,在选择供应商时缺乏择优意识与长期合作意识,在与不熟悉的供应商采购时容易出现价格过高,原材料品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采购成本上升。2.采购人员缺乏专业素质。采购人员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有较大压缩空间。一个具备采购技巧、善于谈判的采购员,能为企业采购到价低质优的原材料的同时,还能为公司获得更多行业信息,帮助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而公司的采购员是从其他岗位调至此位的,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人为的影响了采购成本。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采购人员均缺乏采购技巧,加之企业在采购成本管理中存在短板,导致无法考核、约束采购人员的工作。

(二)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生产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公司及大多数制造型企业都将成本控制的精力倾注于此,但由于方法及计划不当,使得成本控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1.成本管理方法落后。公司和其他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订单存在“量小单多”的特点,生产不具规模,因此生产模式较为粗疏,成本核算方法大多选择分步法和品种法。在对制造成本的计算中,由于简单生产模式下的高度自动化使得机器动力费和折旧费等间接费用增加,而直接人工费降低,如果还使用以前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就会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背离,进而就很难对成本进行控制和预测。2.成本预算缺乏实效性。公司对生产过程的部分耗费有一定的预算管理,但没有形成全员式、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管理体系,且现存的部分预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忽视了成本预算编制的作用,没有对实际生产起到必要的约束,低效的预算成本工作削弱了对产品价格和利润估计的准确性。

(三)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成本节约为目标的成本管理是低层次的管理,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成本管理应该消除不必要的成本。但无论是公司还是我国其他中小型制造企业对这一点的认识仍然不足。1.对物流成本的重视程度低。过去,物流成本被企业认为是“隐形岛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远销国内外,物流成本不断增加使之跃居成本排行榜。而公司对成本的认识始于采购终于销售,忽视了原材料、产成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账簿中找不到关于物流成本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不对运输、仓储等费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对物流成本认识不清。物流成本较之其他成本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最显著的一点是“物流冰山”现象,即企业绝大多数物流费用是被混杂在其他费用之中的,而能够单独列入物流成本的会计项目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这冰山一角被人们认为是物流成本的全部。科学的物流成本是指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而在公司和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看来,认为仅运输成本是构成物流成本的主要部分,缺乏对物流成本构成的科学认识,又何谈降低物流成本。

四、优化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引入战略成本管理

在行业竞争日益剧烈的新形势下,由于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现有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使得企业对成本认识不足,管理和考核不善,传统的成本管理已经不能发挥效力。此时,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因为它能够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满足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分析,成本的缩减是有一定条件和范围的,一味强调成本的缩减而不顾产品的质量只会适得其反,战略成本管理就可以为企业提供成本降低的范围与条件。战略成本管理作为技术与经济结合的产物,可以对企业全员、各环节、整个过程实施全方位管理,这无疑是对传统成本管理局限性的突破。

(二)建立预算组织,科学编制成本预算

重视可行性、科学性的成本预算是节约成本的导向,企业应该建立一套“以战略成本管理目标为导向,以资金流动为信号,以成本控制为措施,以全员参与为保障”的预算系统。在进行预算工作时,要遵循一定原则,例如按层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按业务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使得预算与实际结合更紧密,重视对预算的考核和监管,做到责任清晰,确保预算有效实施。

(三)加强对员工成本文化培养,提高专业素质

员工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助力器。长期、有效的成本企业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员工科学合理的成本节约观,进而在日常工作中,以个人力量加入到成本节约的行列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同时还要通过训练、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例如为采购人员开设采购技巧、谈判技巧课程,从而将此技能运用在实际工作中,降低采购成本。对财务人员定期进行成本管理培训,使其充分挖掘财务信息中关于成本的信息,对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指导,对成本节约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考核。

作者:刘远洋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彭英.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浅析〔J〕.财务与管理,2013(16).

[2]彭影璇.浅析中小型国有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分析及发展〔J〕.财务与管理,2015(01).

[3]刘青.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浅析〔J〕.工作研究,2013(03).

[4]龚利群.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J〕.北方经济,2012(22).

[5]盛鑫.中小型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研究——以A公司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3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今天,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作用与日俱增,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市场环境,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的建议。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

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4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2、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3、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3]任天飞.《市场营销案例解析》[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4]曾忠禄.《情报制胜》[M].天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9月.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5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加强措施

一、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意义

为提高中小制造企业自身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加强中小制造企业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中小制造企业逐渐创设并执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当前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主要发展的趋势是实现企业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即企业需要将从社会获取的社会资源在经过一系列加工合成后的生产产品服务于社会本身。而企业为寻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对企业自身的市场资源进行优化利用,降低企业在生产阶段对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优化自身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则是通过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来实现,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的资源管理效率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监督力度,使企业的运营成本逐渐降低,提高企业的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弊端

1.成本核算与管理内容不完善

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的内容并不是较为全面化以及系统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内容涉及范围不全面,无法适应中小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生产环境。在进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采用的方法较为落后,工作效率低,对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随着社会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新兴的经济理论为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内容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部分中小制造企业并没有将知识经济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传统的核算方式开展,造成企业自身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的内容无法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与运营,降低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效益。

2.管理者缺乏正确的工作理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在企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只注重了企业产品的销售阶段,而对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加以忽视,影响了企业生产资源的管理效率。同时,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阶段,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完善,不同的核算人员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企业财务体系数据的正确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核算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核算部门对于企业的消耗定额没有正确的定位,致使或本信息不正确。

3.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强度不高

对于部分中小制造企业来说,尽管企业存在较为完善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存在部分企业核算人员对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高,造成中小制造企业对于企业自身的财务成本过于模糊化,无法对企业资源的生产以及销售起到促进作用。中小制造企业对于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足,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因此,企业管理高层应加强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

4.核算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

由于中小企业的运营资金较为缺乏,中小企业无法为专业的核算人员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工资,造成中小企业的核算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存在部分中小制造企业的核算人员只能够对成本进行简单的计算,而对于数据的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再者,中小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企业成本核算这一方面不加重视,致使企业的核算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工作过程较为懒散。同时部分核算人员固步自封,认为只要满足当前阶段企业成本核算即可,而对社会市场经济中的新兴经济理论不加学习,严重影响了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条例

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较多,例如分批法、定额法、品种法等。由于每个核算方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这就意味着中小制造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方式的选择时,不能依附于市场经济的大流,而是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模式以及销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会计成本的核算。同时,企业的管理高层应对企业自身的核算内容进行完善,保证企业核算数据的正确性。通过使用合理科学的核算方式,从而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的资源优化效率。

2.强化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工作意识

中小制造企业管理高层应加强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理解程度。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的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市场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高层应将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加强核算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提高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效率。

3.提高企业成本核算制度的执行强度

中小制造企业仅仅具备较为全面且系统的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制度是不够的,应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创设专业的监管部门,对企业的核算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方面的监督,从而保证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企业可以建立个人责任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企业应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提高企业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核算部分的工作效率,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4.加强企业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保障中小制造企业能够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核算人员在适应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先进核算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定期对核算人员进行培训。即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陈军生 单位:嵊州信元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吕振华.浅议中小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J].会计师,2014,19:60-61.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6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今天,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作用与日俱增,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市场环境,研究了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小制造企业营销现状的建议。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中小制造型企业近年来发展大步向前,成为一支庞大的队伍,现已形成了电子通讯、信息家电、化工橡胶、饮料食品、汽车船舶、服装服饰六大支柱产业。

二、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生存环境特点

1.标志性规章:国家工业和信息部制定各种相关规章以保障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打造“三有环境”,即有法可依、有资金支持、有发展方向可循,从而推动小制造企业逐步实现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并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发展中小制造企业的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从创业时就选准产业方向,从而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业等先进业态。

针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出《关于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做好缓解当前生产经营困难,保持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关工作。

2.标志性细节:中小制造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为推动这种高成长性,国内不少大的城市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并不断扩大成为全国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如2007年青岛市经贸委出台了专门的《青岛市民营制造企业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青岛在促进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方面,坚持了高起点发展的原则,有效打造了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在很多方面成为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试验田”。

3.标志性成效:中小制造企业的高成长性,给经济以越来越丰富的回报,中小制造企业群被誉为“高回报地带”。此外中小制造企业还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

三、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存在问题

1.市场调查不充分,无法明确回答“谁是你的目标客户”。很多中小制造企业在刚起步时各项资源有限,无法像大企业那样投入巨大市场调研经费,对目标客户信息了解不充分。例如一家生产氟涂料公司,只负责高档氟碳金属漆生产,由于前期市场调查不充分,开始主要把业务定在型材市场,可是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在开展市场调查后才得知型材市场需求零散且量小,而渠道成本也太大,就把主营业务方向调整为外墙和钢结构,取得明显突破。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市场细分欠缺,无法找到目标客户,这是目前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竞争对手了解不充分。中小制造企业普遍过分关注眼前竞争对手而忽视远期对手及破坏性技术。企业普遍缺乏搜集和分化竞争对手的能力,缺乏对自己产品的保护意识。例如某公司是一个专门生产墙用护角的企业,其墙护角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但其一车间主任后来出去单干,与公司竞争并取得了不错业绩,而公司却没有在意这一情况,认为自己有绝对优势;可对方后来却把公司无力经营的市场做的很好,给公司遭成很大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不断维护自身创新制度情况下,应保护好自己,时刻留心竞争对手的变化。

3.市场营销团队管理不善,对业务员绩效考核模糊。如一些中小制造企业的销售部门一般和生产部门没有形成紧密联系,企业不能及时改进产品,营销与生产脱节。企业对营销团队支持不力,财力和物力上明显比其他部门少,这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质量。虽然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有限,但开发市场时必要的开支是应该的,不应因此而失去机会。但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市场调查缺乏认识,现金流又制约着其投入,只能在小范围做文章。对业务员的绩效考核没有科学标准,使其不关心企业营销。

四、中小制造企业市场营销建议

1.市场调查是市场营销的前导。做好市场调查,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有限性,中小制造企业更应该重调查方案设计与信息分析,调查方案设计关系到整个实施的成败,信息分析直接决定成功的指标,相反就不能结合市场推广来做市场调查,对中小制造企业比较适宜的就是由业务员在推广市场时一并做市场调查,可以节省一部分资源,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2.组织竞争情报系统,对竞争对手保持时刻警惕。“战场上的失败可以原谅,但遭到突然袭击不能原谅。”弗勒德里克这句话强调了组织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中小制造企业不必设置情报部门,情报工作可以交给外部来做,而管理协调的工作由营销经理负责。竞争情报系统有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组成。中小制造企业组织情报系统应充分利用市场开发人员的作用,及时处理市场营销人员从市场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并做出对竞争对手的有效反应,同时定期对信息汇总,从而加强对对手的了解,预测其动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小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要坚持长期性、持续性和可参考性,要信任员工,激励员工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信息。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做到明确、公正,选择适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中小制造企业销售考核制度要制定相应的业绩标准和激励机制。业绩标准有利于对业务员进行适度加压从而保持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要从过去的注重个体激励向个体间竞争激励转变,要有利于业务员选拔,提高业务员素质。中小制造企业还要注重营销沟通,只有企业的各个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市场方案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五、结束语

中小制造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参与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更应抓住机遇好好发展,对自身存在的营销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细分;注意营销的动态循环和公司资源充分利用,有的放矢,在营销中有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断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乔尔?埃文斯,巴里?伯曼.《市场营销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7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特征;问题;措施

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体系中,中小制造企业作为重要的支撑力量,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优势逐渐突出,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市场竞争,加强市场化建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受到大环境以及自身生产经营情况的限制,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经营效益的实现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加强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成为当前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特点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且竞争力量日益强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受到我国国情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分配不均衡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虽然数量不断增多,但是面临的发展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成本管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应当全面加强生产成本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和利用效率,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巩固优势、提高市场竞争水平等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小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一方面需要体现精细化的特征,加强各个环节的生产成本控制,才能提高生产成本管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另一方面需要体现战略性和实操性的特征,既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又要充分考虑现实操作的层面,从可以进行有效管控的角度入手采取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加强生产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处理和防范各类不良风险,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中小制造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对生产成本管理理论及意义等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目前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将主要重点放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营销能力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对于生产成本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加强生产成本管理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业务管理的重要意义,管理者成本管控意识淡薄,对生产成本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直接材料、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的归总方面,没有考虑隐性成本等相关的因素,过于关注产量,忽视了成本管控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资源浪费,此外也没有考虑市场形势等影响,结合市场需求和中小制造企业的库存等情况科学制定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从而影响了中小制造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2)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体系,理念和方法不够先进。一方面加强生产成本管理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才能有效提高管控效能,目前没有结合中小制造企业自身的实际建立完善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往往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核算分析,精细化程度不够,生产成本管理的目标、内容、流程、指标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责任分工等需要进一步细化,管理基础不够扎实,难以形成全面预算监督机制,不利于生产成本的全面监督。另一方面生产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够先进,依然延续单一的传统核算方法来进行成本核算,随着制造行业改革进程有序推进,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生产产品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更加复杂,精细化程度更高,针对材料、人工、机械以及相关的隐形成本的核算等都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来加强全面核算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成本管控效能,目前在现代化成本核算方法引进和应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3)对市场形势研判分析不到位,成本管控意识淡薄。一方面中小制造企业在进行生产成本管理方面,没有充分做好市场形势的预测分析,对于市场需求、定价等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单纯地采用以产定销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制造企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导致生产成本比社会成本更高,不利于效益的实现,甚至出现亏损等,另一方面成本管理监督方式方法单一,全面监督管理格局尚未形成,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有效全面监督,也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三、加强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具体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水平,实现更大的效益,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竞争实力,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制度体系。要提高思想认识,对国家最新的政策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进行研究,提高全员对生产成本管理的关注度和重要性认识,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引导全员结合自身岗位积极参与到生产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中来,通过完善相关的激励措施等,提高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同时要结合中小制造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完善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体系,要树立战略管理意识,结合市场形势、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做好市场分析和形势研判的基础上,制定清晰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目标,细化相关的指标,明确具体的控制环节及标准,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分工,形成有效联动的成本管理格局,(2)积极引进现代化生产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加强精益化管理。一方面要在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大型制造企业等在生产成本管理方面的技术和方法,深入研究ABC法、作业成本核算法等不同的生产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结合不同的生产环节和要求探索科学有效的生产成本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生产成本管理的具体环节和业务要求,建立完善的生产成本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提高全员全面参与度,从材料采购、入库登记、产品生产与销售以及入库出库管理等方面形成完善的信息关联机制,及时全面反映各项成本的变化等情况,明确专人负责,加强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不良风险,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分析等,并结合实际调控生产成本管理计划和方法,切实提高信息化管控水平。(3)加强生产成本全面监督,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生产成本管理监督体系,加强事前管理、事中监督和事后防控,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全面纳入到生产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对各项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隐性成本等进行精细分析,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防控,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风险,提高生产成本全面防控监督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团队建设,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培训,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国家最新的政策要求以及行业规范,结合中小生产制造企业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生产成本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深入了解中小制造企业在各个环节方面的具体业务和操作流程,结合实际提出生产成本管控的改进优化措施,加强业财融合,提高成本全面核算能力,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财务分析报告,为有关决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总之,对于中小制造企业来说加强生产成本管理,是一项动态的过程体系,需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形势,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全面监督,强化队伍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生产成本管理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推动中小制造企业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更大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富才,罗茜.试论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对策[J].中国商论,2016(8).

[2]朱克俭.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10).

[3]胡悦.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初探[J].新经济,2014(6).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8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管理会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

1管理会计在中小制造企业应用的必要性

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层,将现代的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主要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再通过专业的数学模型和财务工具,对财务﹑经营等信息进行深度剖析,整理加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目的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的企业类型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我国的企业群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小制造业,在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小制造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企业科学精益的管理。我国向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管理会计知识,就是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寄望传统的会计学科能结合现代管理方法助力企业更稳定更长久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管理会计在中小制造企业应用的现状

(1)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缺乏重视。管理会计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财政部在2014年10月《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才正式让管理会计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小企业主认识管理会计这个概念也只是近几年的事,而且中小制造业由于企业规模小,组织架构简单,对细节管理还处于粗放的阶段,没有精力去关注更细微的问题,更受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对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准确的认识,所以对管理会计的推行也难加以重视。(2)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没有积极性。首先,财务会计是各行业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日常性工作,有国家出台的各项准则正式实施,受法律制约,但管理会计到目前为止,是没有准则或体系要求强制应用的,用不用完全取决于企业自己的意愿。其次,实际应用的企业不多,应用效果也没有很好地宣传推广,决策者认识不到重要性,从而影响了企业对应用管理会计的积极性。另外,管理会计要在企业应用,必须具备相应的人才及相对应的组织制度变革,这就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费用,而且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在未来见到效果,有些管理者会为了眼前的工作业绩和利益,不去积极推行。(3)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及对管理会计的认知高度不够。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仅从事财务会计和税务方面的工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未能参与,不了解企业的运营业务,也就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而且会计从业门槛低,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也有很多从业人员都是非会计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理论教育,更没有管理学科的知识基础,造成他们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达标,另外受传统会计的职业习惯影响,他们思想保守谨慎,缺乏市场观念,缺乏决策观念,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的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企业内部也没有专门设置管理会计岗位,没有相对应的薪酬激励制度,所以现有会计人员不愿意也没有动力去尝试新的知识领域。(4)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脱离实际应用,可操作性差。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通用性较差,少有实践经验借鉴,不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不同,政治的﹑社会的﹑非经济的各种因素影响,同一管理方法对这个企业适用,对另一企业可能就不适用。如“保本分析”的计算,主要以单一产品为前提去分析,但现实是没有企业的产品是单一的,这就导致与现实不符,方法不适用。又如“最佳经济库存”的计算,现代管理中存货管理是要求越少越好,减少存货资源的闲置,甚至很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大中型企业已在推行零库存的概念,减少资金被占用的成本浪费,所以“最佳经济库存”已不适用于现代的企业管理。

3加强管理会计在中小制造企业应用的建议

(1)强化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会计意识,完善企业管理。首先,企业领导者应该转变观念,多参加相关培训,更新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由此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建立相关的管理会计制度,使企业产生运用实践的环境。其次,企业领导者应培养长远的目光,舍得对企业短期必要的投资,积极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形成科学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2)政府政策引领,开展成功案例的研究推广,形成示范效应。会计信息比较健全的大中型企业已经有应用管理会计成功的典型案例,如京东集团、联想集团、华为等,这些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加强了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了自身经济效益,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可以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宣传鼓励,并对成功案例进行研究推广,以此来提高其他中小型企业对管理会计应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政府部门也可以牵头组织其他企业去典型企业学习,积累应用经验。政府部门还可以针对管理会计应用效果好的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企业去应用。(3)加强会计人员知识培训,提高素质。首先,需要加强现有会计人员的后续职业教育,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其次,需要加强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基础教育,高等学府应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学科,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引进案例教学,让管理与会计学科能真正地融合教育,使会计人员既具备财务会计的知识,也具备管理思维和决策能力。管理会计的中心思想是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核算监督的同时需了解企业的运作状况,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财务会计部门要对业务实施管控,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不再是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要从价值角度对业务进行事前预测,计算业务活动的绩效,参与业务活动决策,控制业务活动风险。会计人员要自我强化进修培训,改变工作思维与职业角色,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实现参谋助手职能,积极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4)结合国情与实际情况,完善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最初是从西方国家引进,但是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并不适应于我国的企业实践,可以学习他们的理念,但实践中还需要去研究总结,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与推广,解决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加强可操作性的研究。

4结论

虽然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在中小制造企业推广应用的少之甚少,但近几年各类培训辅导管理会计的机构越来越多,参加学习的会计人员也越来越多,管理会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更多的成功案例推广示范,随着现代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认可,通过会计界、会计人员、教学科研人员等各方努力,相信未来的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一定会得到广泛推广,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雪梅.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措施[J].会计实务,2017(14):344-345.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9

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存货作为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其资产一般占总资产的30%左右,费用占全部成本的1/4以上。可见对存货的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占用水平和运作效率。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因此,有效的加强存货管理是提高中小型制造企业经营效益和赢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的目的

为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企业就必须有计划地购入、消耗、销售存货。这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保证生产经营连续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存货管理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防止存货的不足;另一方面存货要加速周转,避免占用过多资金。由于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是处于创业和资金积累的发展阶段,如何使存货价值最大化,减少持有存货成本所带来的风险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匹配,是存货管理的主要目的。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珠海鑫裕电子厂,成立于2003年,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中小型制造企业,主要经营制造覆铜板。公司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铜、玻璃布、树脂等)、各种辅助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平常存货资金占用较大。该公司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管理层次。共有职员68人,人员略显缺乏,有人身兼数职。在聘任人员的使用上大多重情感,唯亲是用,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比较忽略思想、业务素质方面的要求,家族式管理现象较重。该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典型特征。

从建厂以来,该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主要是: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存货管理不规范

由于人员少,内部机构设置不完整,存货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有身兼数职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如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工作都由老板的一个亲戚完成。采购价格由他与供应商进行协商,企业没有专门人员对价格做市场调研,简单的凭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签发的发票入账、报销,这就很容易给采购员与供应商之间进行勾结提供机会,让采购员赚取“回扣”。再比如在生产车间,各种材料当天使用后,一般都有剩余,往往分散在各生产点,但却没有专人收集,造成很大浪费。另外辅助材料的领用没有重视管理,曾有被盗、被工人私自用的情况发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产成品出入库手续不完善,商品录入有时不准确,不及时,有时商品出售了却未开单、有时出售了商品又漏记等情况发生。

(二)存货周转速度较低。

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市场变化的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其中铜箔和玻璃布价格节节高涨,这使得产品成本增加了很多,产品的卖出价格也持续走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销售订单。另外出口市场受到汇率、各国贸易保护等因素影响,使得产品价格上涨,整个行业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量都减少。在存货积压和产品滞销这两方面的夹击下给公司带来了打击。

(三)企业间应用供应链进行存货管理存在缺陷

企业之间缺乏供应链管理理念,没有把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竞争策略,对企业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简单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观念上。不能及时与上下游信息共享,就不能与之建立稳固的供需关系。如在上下游产业链中,CCL的议价能力最强,在玻璃布、铜等原材料中有较强的话语权,只要客户有需求,他们就将成本上涨的压力转嫁到覆铜板,这时覆铜板就应该果断提价,并转移到行业下游消化。反之亦然。有时因为信息不及时,提价和降价的时机没跟上,错失了不少利润和机会。

(四)无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

企业没有恰当的采购计划,对实际使用和需要采购的原材料数量及质量标准拿捏不准。有时出现采购频繁,在申购环节上,一般由生产车间提出,报经批准,采购员进行议价采购。有时感觉原材料不够用就去买一批回来放着,至于这一批采购多少,是凭感觉办的,有的存货在需要时如发现没有,才马上通知采购去买,在买回之后再补填申购单报批。整个存货采购没有综合平衡产品销售量、原料价格走势、期货市场起伏波动、企业的流动资金比重分配等综合因素,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计划。

另外,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有关存货管理还存在其它方面的现象:

中小制造企业范文篇1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间的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加入WTO必将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迅速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将在外币资金的取得、运用以及有效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财务部门作为为企业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办理各种外币存贷款、外汇借款、外币投资等业务时,将发生各种外币之间或外币与本币间的结算。当有关外汇汇率发生变动时,就会产生外汇损益,形成汇率风险。永利机刀制造公司是柳州市祥兴实业集团的下属公司,主要产品“永丰利”机刀为全国著名品牌,出口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外贸经营多,接触使用外汇情况多。因此,全面认识并了解外汇风险的基本类型以及在财务公司的表现形式,从而有效地加以管理和控制,是我公司财务部门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这在当今金融风暴迭起,外汇市场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形势下尤其重要。

一、外汇风险及其我国外汇风险管理现状

外汇风险是指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为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有关金融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加人WTO后,自2005年7月21日起,开始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政策进行有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成为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汇率浮动所产生的风险会更频繁、更直接地影响企业的损益。国内有些中小制造企业还未对外汇风险有足够的认识,或者说是面对风险手足无措,大多数的外汇风险管理都局限于外汇利率的管理。而有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外汇风险却有自己的一套简单易行的管理办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商业来往日益频繁,国际贸易额剧增,外汇风险的管理也越夹越受到国内事业单位的关注,但是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财务、审计制度,都未对企业内部外汇风险管理给出明确规定。

二、外汇风险在财务方面的表现形式

(一)交易结算风险

交易结算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以外币计价进行各种交易时,从签订交易合同开始,到收到或支付货币为止的整个过程中,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对一般进出口中小制造企业,结算风险表现为签订合同到收回或支付货款之间汇率水平的不确定而产生的风险,而对财务部门这一金融单位,结算风险主要表现在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活动中。当财务部门将一笔资金投资于某种外汇资产时,如果投资期间该种外汇汇率上升,则投资的本息收入亦会上升;反之,投资外汇实际本息收入则下降,使公司蒙受损失。当财务部门向外筹集外汇资金或借入资金时,如果借入货币汇率上升,则会增加筹资成本;反之,则可能降低筹资成本。如果借入货币与使用货币或借入货币与归还货币不相同,也会产生外汇结算风险。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不到的汇率波动,使得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收益发生变化的潜在风险。经济风险对于企业损益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取决于汇率变动对企业成本、价格和销售情况的影响。经济风险不产生于公司核算,而来源于经济环境,从而直接彩响企业的对外投资、权益和经营成果。例如l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各国及日本、俄罗斯等国的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其影响几乎波及世界各国,使持有这些货币或拥有其资产的公司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风险

(三)转换风险

所谓转换风险又称为债权债务风险,它是指一个公司将其资产负债表上以外币计价的项目折算成本币时,因本币与外币的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损益情况,如一家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济业务时,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债务项目。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就是其资产,而债务则是其负债,两者之差额称为外汇头寸。公司应该定期把其资产负债表上用外币计价的项目折算成本币,然后再得出该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情况,确定公司经营的盈亏或利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公司的外汇头寸用本币表示的数额会随着汇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有可能使公司遭受损失。

(四)会计折算风险

会计折算风险指由于编制会计报表时的汇率与业务发生日的汇率产生变化,由此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的风险。三、中小制造企业外汇风险控制措施

(一)领导挂帅,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财务部门领导要把外汇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关处室和单位(包括财务、采购和计划等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全面配合,掌握企业整体运行中外汇资金使用的第一手资料;对时间性的要求和可操作程度,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是防范外汇风险的关键。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成本效益、风险收益均衡原则中进行科学的预测和组合,构建企业整体发展的财务决策框架,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来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合理有效地对企业外汇风险进行管理。首先要成立外汇风险管理小组,由企业领导直接管理,部门经理负责日常工作,包括分析企业外汇结构和外汇风险所在,拟定外汇风险控制策略;其次是将外汇风险控制和降低风险作为企业财务部门业务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会计制度上来降低中小制造企业外汇风险

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对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差额在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中单列一项反映。由于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的海外业务大部分分布在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国外的经营实体大部分都是国内母公司的组成部分,这就使企业的会计风险加大,造成企业各年度利润受汇兑损益的影响呈现较大波动,这种情况既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又扭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在境外的财务报表应区别情况,分别以当地币或某一基础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在给国内的外币报表应将记账本位币统一折算成美元,外币折算差额相应做递延处理或计入当期损益;国内在合并报表时,应按原折算方法将美元表述的境外单位财务报表折算成以人民币表述的财务报表,相应的外币折算差额按原处理方法分别作递延项目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企业进行外币折算风险分析时,可以避免由于会计准则应用不当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尽管外币业务的远期市场保值仍属一项外币交易,但其会计处理则因远期合同的性质与目的而有所不同。迄今为止,我国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尚未对该类外币业务制定相关的会计规范。国际通行的会计作法是将其分为外币交易远期市场保值、外币约定远期市场保值、外币投资远期市场保值等几类,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三)外汇期权法和掉期外汇买卖

所谓的外汇期权,就是期权合同的持有人通过交一定的保险费给期权合同的签署人,从而享有一种执行或放弃买卖外汇合同的选择权,同时,期权的卖方收取保险费,并且承担行使期权的义务。期权分为买入看涨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两种。对于国际承包商来讲,如果将来有应付外汇的业务,并且预测外汇将升值,就可以买入看涨期权,如果将来汇率超过执行价格,那么企业可以执行期权;反之,如果汇率低于执行价格,企业可以不执行期权。如果企业未来有外汇的应收账款,企业可以买入看跌期权。如果未来的汇率超过期权的行使价格,则企业可以不执行期权,如果未来汇率低于行使价格,则企业可以行使期权。货币掉期是在某一个日期卖出甲货币、买进乙货币即期,同时又买回甲货币、卖出乙货币远期,实际上是即期货币和远期货币进行对调。此项业务的好处:一是可以降低筹集资金的成本,进行远期外汇买卖后,因故需要提前交割,或者由于资金不到位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期交割,需要展期时,都可以通过续做外汇掉期买卖对原交易的交割时间进行调整;二是既有进口也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掉期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

(四)选择合适的具体汇率与币种

外汇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时所选择的具体汇率相关,是计量上的差异,是一种“账面风险”,它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但是这种风险也是由于汇率变动所引起的,并且它与企业合并后股东权益大小直接相关,因而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外汇风险。在交易报价前,企业要根据国际外汇市场和国内外汇兑换比率的发展变化情况,预期报价货币的汇率走向,依据进出口贸易的成本和预期的利润锁定可以接受的换汇成本。当汇率波动有可能超过确定的换汇成本,导致成本上升、预期利润减少时,就要考虑采取相应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