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3:30:04

中西部范文篇1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需要和数据的可获取性问题,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西部地区安徽、湖北、重庆、陕西、新疆等1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加工贸易顺差额(PX)、劳动力投入(Lab)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等数据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劳动力禀赋(Wage)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地区数据,研发投入(RD)数据来源于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测度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出口产品结构指标和加工贸易增值率指标。由于出口产品结构指标的基本思想是以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结构为标准,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不同。本文采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指标的思想,该指标是附加值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率。由于实证需要以及数据可获得性问题,模型用加工贸易顺差额作为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表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其统计口径为加工贸易出口额减去加工贸易进口额。2.解释变量(1)劳动力投入(Labit)。劳动力优势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也遵从由东至西逐步递增的趋势。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地区,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制造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逐渐提升。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滞后,且劳动力优势也较东部地区强。该变量的衡量采用各省的从业人员数量。(2)劳动力禀赋(Wageit)。从整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存在相对低下的问题,而加工贸易产出半数以上都来自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类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该变量的衡量方法主要有教育经费法、劳动者报酬法、受教育年限法等。本文选用劳动者报酬法,即采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衡量这一变量。(3)研发投入(RDit)。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是推动该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技术和活力源泉,而研发能力主要依赖于研发投入。该变量的衡量采用各省各年度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各省各年度GDP的比重。(4)外商直接投资(FDIit)。外商直接投资是加工贸易发展的源泉,但外资进入既存在溢出效应也存在挤出效应,其对中西部加工贸易升级存在一定影响。该变量的衡量采用各省各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

(三)模型设定

本文将加工贸易差额PXit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劳动力投入Labit、劳动力禀赋Wageit、研发投入RDit和外商直接投资FDIit作为解释变量,由于数据量纲不同,对所有变量取对数,构建的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形式可以写成:InPXit=β0+β1InLabit+β2InWageit+β3InRDit+β4InFDIit+μiti=1,2,…15t=2001,2002,…,2011(1)模型(1)中下标i代表省份,t代表年份,μ是随机扰动项,表示其他未考虑到的因素对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1、2、3和4分别表示劳动力投入、劳动力禀赋、研发投入和外资对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现有众多研究表明:外资对我国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既有溢出效应,又有挤出效应。因此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外资与研发投入的交叉乘积项来反映外资的不同效应对加工贸易升级的具体影响。由此得出:InPXit=β0+β1InLabit+β2InWageit+β3InRDit+β4InFDIit+β5InRDit×InFDIit+μiti=1,2,…15t=2001,2002,…,2011(2)模型(2)中新的3表示内资R&D投入对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4则仅表示外资挤出效应的影响,5表示外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同时,5还表示内资R&D对外资的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如果5显著,且为正,则表示外资的技术溢出明显,且内资R&D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强;如果5不显著,则表示内资R&D对外资的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弱;如果5为负,则表示内资R&D不仅没有吸收外资的先进技术,而且产生了逆向的技术扩散,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负向影响。在以上数据和设定的基础上,本文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并通过F值、LM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选择。

二、实证结果

对模型(1)和模型(2)分别进行了混合估计、固定效应估计和随机效应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F值的结果表明,固定效应模型相对优于混合估计模型;LM检验的结果表明,随机效应模型相对优于混合估计模型;Hausman检验的结果表明,随机效应模型相对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另外,随机效应模型的拟合优度也较好。因此,本文接受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的结果。

(一)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禀赋在加工贸易升级中的作用显著

模型(1)和模型(2)的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禀赋都在极低的水平下显著,并且劳动力禀赋和劳动力投入的系数明显大于其他系数。从总体上看,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禀赋的增加和提升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升级,在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中,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禀赋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虽然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是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于东部地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正在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面临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劳动力优势,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和价值链攀升。

(二)增加研发投入能有效促进加工贸易升级

从模型(1)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研发投入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研发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全球分工,同时通过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实现产业升级的例子也很多,如以前的“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研发投入对加工贸易升级的作用主要通过提升对外资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得以实现。另外,研发投入的系数相对于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力禀赋的系数较小,表明其影响相对较弱。中西部加工贸易的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其技术基础也落后于东部地区。坚实的技术基础有利于促进提升研发投入的产出,而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基础比较脆弱,提升其技术水平仍然十分必要。

(三)外资对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

模型(1)的估计结果显示,外资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外资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升级,但其系数小于研发投入的系数,这又表明外资对中西部加工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小于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在模型(2)中引入研发投入和外资的交叉乘积项后,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外资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且溢出效应的系数大于挤出效应。这表明,从总体上看,外资对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利大于弊。但是,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即研发投入在模型(1)中显著为正,而在模型(2)中显著为负。模型(2)中研发投入与外资的交叉乘积项显著为正表明,内资研发对外资技术的吸收具有良好的作用,这间接地促进了加工贸易升级。但是模型(2)中单独的内资研发投入系数显著为负,我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相对落后,很多企业无法大规模地将资金投入自主研发,且研发的作用周期较长。在吸收了外资技术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生产,而不是研发。由此可见,外资不仅与内资企业进行市场竞争,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外资还对内资的研发产生了替代效应。

三、结语

中西部范文篇2

一、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基本解决,但服务及需求方面存在不足

(一)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基本解决,地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村级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在所调查的28个行政村中,26个村有村级卫生室。从离家最近医疗点距离这一指标看,距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平均为1.6公里;距离本乡镇卫生院的距离为5.1公里;距离最近卫生院的距离为4.0公里。在所调查的28个行政村中,有27个村与最近的乡镇卫生院平均距离为4.4公里;有26个村与县级医疗机构平均距离为25.6公里。这些指标显示,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调查显示,不同地域之间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问题有一定差异,中部地区所调查行政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好于西部地区。在所调查的28个行政村中,云南省武定县有2个村没有村级卫生室。其中的一个村既没有村级卫生室,也没有私人诊所。而且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9公里,距离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距离更是高达75公里。

(二)村级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条件得到了多数农民的基本认可,但地域之间差距较大被调查农户基本认可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在总计668个样本中,认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好的为279户,占41.8%;回答“一般”的占44.0%;两者合计占85.8%。回答“不好“的62户,占9.3%。另外,有33户回答“说不清”,占4.9%。但地域之间的差距较大,甘肃被调查农户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的认可度最高,认为“好”和“一般”的分别占49.5%和44.6%,合计为94.1%;而宁夏被调查农户的认可度最低,特别是认为“好”的比例与甘肃相差18.5个百分点,只有31%(见表1)。

(三)村级卫生服务的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有差距在651户有效问卷中,455户认为村卫生室服务能够满足其一般卫生服务需求,占69.9%。有196户认为卫生室还不能满足其一般卫生服务需求,占31.1%。其中,宁夏被调查点的这一问题最为严重,在98个样本农户中,有高达69.4%的农户认为村卫生室不能满足其一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见表2)。对于那些认为村卫生室不能满足其一般卫生服务需求的农户来说,有152户说明了具体的原因,回答的总次数为305次。其中,回答“药品太少”的频数为101,占33.1%;回答“医生水平太低”的频数为73,占23.9%;回答“医疗条件太差”的频数为68,占22.3%;回答“医生服务态度不好”的频数为18,占5.9%;这4个原因合计占85.2%。或者说,在说明了具体原因的152户认为村卫生室不能满足其一般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农户中,有66.4%的农户感觉“药品太少”;48%的农户感觉“医生水平太差”;44.7%的农户感觉“医疗条件太差”。这一结果表明,村卫生室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对于医生水平,笔者在对一些村医的调查中发现,虽然他们都有行医执照,但一些村医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只是经过短期培训拿到行医执照。一些农民反映,现在村医的临床经验甚至还不如当年的赤脚医生,他们更愿意到原来的赤脚医生那里求医。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有的村医在治疗轻微普通感冒时,一味采取输液的方式,使得农民治疗一次轻微感冒就可能将一年的新农合个人缴费用完(输两次液)。对于药品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民和村干部反映,村卫生室药品极少,连常用药都没有。从农民得病后通常首选的医疗机构也可以看出,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欠缺。调查显示,农民得病后,28.3%的农民选择去乡镇卫生院,13.5%选择去县医院,13.5%选择其他医疗机构,选择村卫生室的只有44.7%。农民的这种行为选择与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紧密关联,可能正是因为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欠缺,才使得农民在就医地点的首选中“舍近求远”。在农户问卷调查中,对于“选择看病地方的考虑因素”这一问题(多选),被调查农户回答的总频数为3281,其中回答“距离远近与方便程度”这一选项频数为1538,占46.9%。但是,回答“医疗条件”和“医生水平”选项的频数分别为674和519,分别占20.5%和15.8%,合计占36.3%。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但其功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农民参合率普遍很高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使其覆盖到所有的农村人口,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卫生政策的主线。在调查中发现,与最初试点阶段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观望、犹豫甚至由村干部垫资的情况相比,在2010年调查时多数地方农民已经能够比较主动地参合。在被调查的有效样本农户中,参合率为96.1%。未参加的113人,仅占3.9%。调查也显示,多数未参合者并非对新农合政策不满意或经济困难,而是常年在外打工、户在人不在等客观原因才没有参合。

(二)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较高在被调查的667户中,有557户、占83.5%的农户表示满意新农合政策。在最近几年中,新农合的筹资水平和报销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报销的便捷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调查显示,在得到新农合报销的农民中,大多数人能够及时得到报销。在农户问卷调查中,有81名住院者给出了得到新农合报销的时间,其中在一个月之内得到报销的为60人,占74%。有的被调查县(市),如河南省荥阳市,实行“即时报销”的制度,农民出院后即可当场报销、结算。

(三)新农合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及促进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中发挥了作用新农合制度有两个直接目标,一是缓解和消除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二是促进农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调查发现,在679户被调查农户中,有593户回答说其家庭成员并未出现“应治疗而未治疗”的情况,占87.3%。只有86户回答其家庭成员中曾有未按照医生要求买药、检查的情况,占12.7%。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的扩大和筹资水平的提高,农民有病不医或因病致贫现象有所缓解;而且,因为新农合制度的连带效应,农民有能力和意愿支付由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之外的医疗服务需要。但是,由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还较低,经济因素仍然是制约农民就医的重要因素。在回答2009年其家庭成员中曾有未按照医生要求买药、检查的情况的86户被调查农户中,有65户回答了未就医的原因,其中分别有31户和30户是由于经济困难和价格太高,分别占47.7%和46.2%,而价格太高实际上是间接反映了就医的经济承受能力较差。

(四)农民对新农合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新农合主要是由政府投入为主的福利性保障制度,农户缴费在筹资比重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因此,新农合制度在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后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但是,从调查情况看,尽管被调查农户从整体上对新农合制度比较满意,但仍然有12%的被调查农户对新农合制度不满意。问卷调查中共有85户回答了他们对新农合制度不很满意的原因①,这些原因可以归为4大类。

一是认为新农合的保障水平低。在85户农户中,各有22户回答其对新农合制度不满意的原因是报销水平较低及报销的药品范围太窄,合计占85户的51.8%,占回答频数的27.2%。住院治疗农民的报销比例,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农民的这一意见。2009年,被调查的3000多人中共有215人次住院,平均每次住院治疗和药费共计5504元,在新农合中平均报销只有1735元,平均报销比例仅有31.5%。

二是对定点医院的意见,其中包括定点医院收费高、定点医院少看病不方便和定点医院医疗水平差三个方面,占回答频数的43.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21户认为定点医院药品和服务价格高,占85户的24.7%。

三是对新农合制度模式的意见。“保大病”以缓解因病致贫是新农合制度的目标。在被调查地区,对于“大病”的认定又是以是否住院治疗为标准。这样,农民的日常门诊治疗以及慢性病治疗就不在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之内。农户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对这种制度模式的不认同,是影响其对新农合制度满意度的重要原因。在85户中,有24户表示其对新农合制度不满意的原因是门诊不能报销,占28.2%,居于各项原因之首。有17户表示对新农合制度不满意的原因是其“只管大病、不管小病”,占20.0%。

四是对新农合报销手续和时间的意见。在85户中,分别有18户和10户认为新农合的报销手续繁琐、报销时间长。上述这些问题影响了新农合制度功能的发挥。新农合制度保障水平低及定点医院医疗价格高,使得其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有病不医以及因病返贫的问题。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634个有效样本农户中,2009年仍然有118户、18.6%的家庭存在借钱看病的情况。因家庭经济水平及医疗费用的不同,这些因病借钱家庭所借钱的数额有多有少,平均值为4388元,最多的一户当年借款额高达4万元。从农民得病后的行为方式,也可以看出新农合制度在实现其功能方面的某些不足。由于新农合“只保大病、不管门诊”,不利于农民及时有效地利用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民得病后没有及时就诊的诸多原因中,回答“医疗费用太高”这一原因的频数为151人,占28.2%。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回答“没必要,小病自己买点药吃就行”这一原因的频数为252,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正是因为不能报销,才促使其不选择去医院看病,而是自己在药店随便买点药。

三、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中西部范文篇3

第一部分反驳"沿海地区饱和论",指出单纯市场经济导向无力承担中西部开发的任务,以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论"来分析东西部关系,似乎东部的投资很快就会饱和,民间资本自然被吸引到中西部来,是理论误导。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根本不同,就是有国界限制,特别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向发达国家流动,于是才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在我国国界之内,中西部劳动力会自发流入沿海地区,降低了沿海地区的工资。在和平环境下,即使把所有给中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都计入,中西部的投资收益率在二三十年之内也很难超过沿海地区,因此民间资本难以大批流向中西部。

第二部分全面阐述中西部开发的意义,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的世纪性伟大任务。包括第一,以调水和移民为中心的国土整治。

第二,农业,生态和环保。

第三,提高中西部农民的收入。

第四,加速农村城镇化。每年3000万农民进城,大约600万户,600万套住宅,年需要钢产量3亿吨。农村城镇化只要上了轨道,全部工业生产能力还不够用。住宅的大规模建设会带动家具,农用汽车,农业生产资料,电信,家用电器的需求。这是我国工业的根本出路。

第五,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国防投资。中国百年来生产力布局两次向西部大倾斜都是在外部战争环境下逼出来的。

第三部分重新评估中国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指出国家安全战略需要加速中西部开发。目前国家安全形势是改革开放22年来最紧张的,而且将继续紧张下去。无论能否避免战争,保证国家安全比起经济发展更为重要,应成为我国第一位战略目标。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中,中西部开发显然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本文提出确立以计划为主导的中西部开发战略,最直接的意义是第一,继续扩大政府投资;第二,考虑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方法,尽量以国家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利用市场经济有用的手段,比如公开招标;第三,必须加强监督,否则投资越多,腐败越大,效益越差。

我国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00亿人民币,如果发行1500亿国债进行投资,加上地方政府和其它配套资金,投入中西部开发和国防等方面设计国家长远利益的投资,大约有800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5%,以计划为主导的投资比重如此之大,而我国又丧失了搞好计划经济的条件:干部的廉洁,社会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劳动的品质,能否组织好中西部开发,根本上是对政府组织动员能力的考验。我们希望全社会能够真正认识到开发中西部的重要性,和我们现在社会状况不具备全面实施的条件,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进行全面的思想,战略,文化调整。

一、反驳"沿海地区饱和论":

单纯市场导向无力承担中西部开发的大战略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取得良好开端,2000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和9。2%,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942。56亿元,增长14。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阶段开发的特点是:政府投资为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心城市得到较快发展。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中西部开发第二阶段的思路。外部环境是什么开发机制是什么以计划经济为主导还是市场经济为主导达到什么目标

遵循22年改革开放的路径,以全球化,市场化为基本思路,是目前中西部各省的主导思路,主张把80年代开发深圳的模式应用到西部,由中央政府给予大量优惠政策,这是完全必要的,对落后地区实施优惠政策也不违背"非歧视原则".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2001《财富》论坛年会上说,为了推进西部开发,中国将增加投入,实行的优惠政策集中在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扩大外商在银行、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投资的试点范围;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对到西部去的旅游者、投资者提供入出境便利。预计国家还会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把政府投资变为贴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进行开发,承包资源给外资,鼓励人才去中西部工作等等。

但是,我认为上述思路不能够解决中西部开发的基础问题。以全球化,市场化的优惠政策体系,是基于民间投资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以外部需求为目标,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且要在中西部和沿海地区之间选择,这是投资机会成本的概念。很显然,最大量的国内外民间资本,仍旧会投入沿海地区,因为中西部的自然,交通,社会,文化条件,和人民收入所联系的国内市场,都不具备产生投资高收益的条件。

加入wto的实质是以国内换取外资进入,未来5年可能会有3000亿美圆外资进入,与前22年的总数相当。但是有多少能够进入中西部地区

1999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结构有所改善,东部地区在吸收外资总量中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东部地区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953家,合同外资金额350.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4.34亿美元,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82.47%、85.06%和87.88%.中部地区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00家,合同外资金额41.18亿美元,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12.41%和9.99%,所占比重增长了0.11个和1.54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47亿美元,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西部地区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65家,合同外资金额20.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8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依次为5.11%、4.95%和2.82%;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合同外资金额增长0.34个百分点。

截至1999年底,在全国累计批准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82.13%、88.13%和87.84%;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2.86%、8%和8.94%;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5.01%、3.87%和3.22%.其中,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累计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比截止1997年底所占比重提高+0.36个和+0.11个百分点。全国吸收外资最多的5个省市是: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和山东,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55.85%、63.35%和64.25%;全国吸收外资最少的5个省区是: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和甘肃,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0.89%、0.41%和0.38%.

很明显,如果没有国家资本和优惠政策的有效带动,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的主体,仍旧会流入沿海地区。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面积的71。3%,占全国人口的1/4,gdp仅占全国18%。至少到2010年,地区差异还会扩大。中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差距仍旧会继续拉大,各项优惠政策充其量,只能够延缓差距拉开的速度,而难以缩小差距。

市场经济导向,目前在中国有教条化倾向,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是科学和理性的政策,而是成为一种信仰和意识形态,一种包治百病的药方,维护某些既得利益的武器。似乎中国在任何情况下,处理任何问题,都必须遵循市场导向。

中西部急于发展,又难以达到目标,就出现了盲目模仿沿海地区的败笔,如模仿财富论坛搞什么"西部开发论坛":"西部形象小姐选美比赛"更是好戏连台。

为什么是败笔盲目模仿,不得要领。就是败笔。盲目模仿沿海地区开发的理论根据之一就是"沿海地区饱和论".

最为可笑的,是有的"主流经济学家"以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论"来分析东西部关系,似乎东部的投资很快就会饱和,加以优惠政策,民间资本自然被吸引到中西部来。这是严重的理论误导,甚至可以说是缺乏经济学基本常识。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根本不同,就是商品跨国界流动。这只是比较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发达国家单方面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向发达国家流动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就不能发达国家打工,只有把廉价劳动力"物化"为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求得贸易平衡,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则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比较利益原则在一国国界之内,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和商品自由流动,而不是资本流动。中西部的劳动力会自发流入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的资本却不会自发流到中西部落后地区。即使深圳饱和了,外商投资企业也只会到东莞,一个东莞市就可以容纳台湾大部分电子企业。大连为了发展城市第三产业,以高税收把工业企业挤出去,但也只是挤到辽宁省的"中西部"而已。

即使是北京,上海,广州,仍旧有容纳投资的巨大空间,如地铁建设刚刚开始。上海现有轨道交通总里程为65公里,拟建地铁11条,长384公里,轻轨线路10条,长约186公里,每年平均要建设15-20公里,需要投入资金100亿元,总体需要3000多亿元。"十五"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建地铁。如果申办奥运成功,北京在7年之内需要7000亿元投资。

沿海地区的地皮会涨价,但工资则由于中西部过剩劳动力流入而难以提高,加上收入和需求远远高于中西部,投资收益率将长期高于中西部。在和平环境下,即使把所有给中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都计入,中西部的投资收益率在二三十年之内也很难超过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差距将继续拉大,充其量减缓了拉大的速度而已。

二、中西部开发的基本内容:

关系中华民族生存的世纪性伟大任务

中西部开发的基本内容,究竟是什么

第一、以调水和移民为中心的国土整治。

中西部开发可以分为西北和西南。西北的关键是调水和开发资源。调水成功以后,可以优惠政策引导移民:将国有荒地进行规划以后,组织大批农民,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开发。开发出来的耕地和城镇的使用权,100年不变,承包给开发者。西南的关键是以政府为后盾,以大公司为主体,以国际贸易为先导,移民随后跟进,向东南亚地区发展,四川和重庆的经济入海口在印度洋,而不是3600公里以外的上海。

国家将突出重点,力争用5——10年时间使西部大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确定把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特色经济和科技教育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领域,建设好一批对西部开发全局具有关键作用的重点工程。同时选择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促进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形成,在这些交通干线上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极具挑战性,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三条线路,东线投资需要1500亿人民币;中线涉及大规模移民30万人。中线和东线主体工程的输水线路长达2600多公里,工程投资约2000亿元(不包括其他费用,如设备、土地等),涉及7个省市、数亿人口。西线调水如果成功,将长江水源调入黄河,经水渠通向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将沙漠变成绿洲,可容纳2亿人口。

沿着调水沿线,建立移民点。将扶贫改为移民。组织贫困农民全家边挖河,边移动。国家提供生活和生产资料。完成一定工作量以后,即在新城镇获得土地使用权和住宅。

以调水和移民为主要内容的国土整治,也是中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这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根本竞争。20年以后的中国,究竟是依靠自己农民的劳动积累,进行愚公移山式的国土整治,造地引水;还是进口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土地和水(进口粮食的含义就是进口土地,石油和水)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10亿人生存的根本问题。

第二、农业,生态和环保。

我国需要用50年的时间才能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基本解决风沙和水土流失,投入几万亿的资金。

1.大力加强草原建设和草地保护。治理和建设草地2。2亿亩。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草地生态环境预警体系和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落实草地承包经营。遏制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2.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新疆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广西和云南甘蔗、内蒙古和新疆甜菜生产基地,西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西北地区苹果、葡萄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四川、云南、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新疆等地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云南、甘肃、内蒙古、陕西和西藏等地的花卉生产基地,重庆、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云南、贵州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七大特色农产品。

3.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西部地区现有耕地5。7亿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有6600万亩,要有计划地做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4.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

5.加快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现有15度以下的耕地3。69亿亩,其中有灌溉条件的2。1亿亩,只要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完全可以保障口粮自给。

中西部范文篇4

摘要:制度变迁有首造式制度变迁,也有跟进式制度变迁。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试点成功后随之跟进的。所以中西部地区属于跟进式制度变迁。但是中西部地区在跟进东部地区的制度时,在本土化改造方面做得不够。这就导致跟进制度的效益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要使跟进制度最大化的发挥预期作用,必须大力推进跟制度本土化。这必须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改造跟进制度,使之主动与本地制度环境相适应,另一方面,必须改造和调整本地的制度环境,使之与跟进制度兼容。

关键词:跟进制度本土地化制度环境

笔者将制度变迁分为首创式制度变迁和跟进式制度变迁。首创性制度变迁就是制度的完全创新,设计和安排的制度都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一种全新的制度。而跟进式制度变迁就是一个地区跟进另一地区的制度安排的过程,这种跟进可能正确的,也可能不正确的,本文假定跟进制度变迁是正确的跟进,即制度安排滞后的地区,跟进、模仿、移植其他地区已经安排好、并且已经成功制度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活动,从全国来讲,或者从该制度整体上看,不是制度的创新,但是对跟进的地区来讲是一种制度创新,即用跟进制度替代旧制度。对于首创性制度变迁其创新的制度本身就是内生的,所以不存在所谓本土化的问题。但是跟进式制度变迁因为目标制度是移植过来的,具有外生性。所以跟进地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有把跟进制度本土化。这是跟进式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内容。

一、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内涵与程序

(一)跟进式制度本土化的内涵

向外地跟进制度并不是跟进式制度变迁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引进先进的制度,使其取代本地的落后的旧制度,最终实现跟进制度本地化。所以在跟进制度后,要将跟进制度本地化。所谓跟进制度本土化就是使跟进制度适应为跟进地区的微观主体所接受,并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的过程。跟进制度的实质就学习、引进制度知识,就是制度变迁知识的本地化。所以跟进制度本地化是制度知识的本地化。具体来说本地化的涵义有三种:

1、使跟进制度为本地的微观主体所接受。跟进制度能否成功,取于能否为微观主体所接受。只要目标为微观主体接受,本土化就迈进了一大步。

2、使跟进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为一体,成为地区制度的一部分。跟进制度能否本土化,最大的难关就是能否与非正式制度互相兼容,或者通过新制度来改造或者修正非正式制度,使之更好的为跟进制度服务。

3、跟进制度能够发挥制度设计的预期作用。跟进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跟进制度发生应有的作用。只有当跟进制度能够达到制度安排的预期作用。或者说跟进制度的效率达到了设计效率。就表示跟进制度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二)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原则

1、跟进制度本土化的拿来性。跟进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外地的先进的制度,既然是学习外地的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就必然把所跟进的制度拿过来,为我所用。当然拿过来,可以是整体拿过来,也可以是部分拿过来。不管是整体拿过来,还是部分拿过来,都必须要有原制度的精髓。只有把精髓拿过来,才能达到跟进的目的。所以跟进制度本土化,必须把跟进的制度的精髓引进来。汪丁丁认为,制度一定是“本地化”的,但是最终制度的本地化,并不意味着制度知识必须本地的。他的意思是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本地的具体的制度环境,但是并不表明制度知识也要本地的。他也主张制度知识是可以拿来的。

2、跟进制度本土化的超前性。跟进制度在进行本土化的安排时,既使是模仿也必须要考虑长远点,首先要对外地先进制度本身的发展进行充分的估计,以避免再次落后于外地先进制度;其次是要对制度本身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这些分析预测就能使跟进制度保持一定的超前性。

3、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动态性。跟进制度本土化时,不能只对最先跟的模式进行本土化,还要不断的观察外地类似制度的发展状况,及时的外地发展状况融进跟进制度,一起进行本土化。

4、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如果仅仅是把跟进制度原样的模仿。这不是跟进式制度变迁的目的。跟进制度是为了学习、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跨跃。所以跟进制度本土化的还必须对跟进制度进行再创新、再发展,使跟进制度不仅仅能够跟上外地制度创新的步伐,而且还有可能超跃跟进的目标制度。

5、跟进制度本土化的继承性。传统是无法抛弃的,而且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无时无刻不起着作用,跟进制度本地化重视传统尤其重要。所以跟进制度本土化除了要引进外地制度的精髓外,还要吸收本地制度中的优秀部分,把这些智慧存量融入新的制度中来。这既保持了与历史的延续性,也为跟进制度本土化创新了条件。

(三)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发展阶段

1、学习模仿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把外地比较先进的制度先拿过来,模仿外地出台类似的制度。这是跟进式制度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是不可能跨跃,必须经历。

2、制度整合阶段。。跟进不是为跟进而跟进,而是为了使跟进制度为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跟进制度安排以后,新制度必然会与旧制度、新制度与制度需求、新制度与其他制度环境进行一定的融合、适应、渗透。对各种因素互动影响进行评价和调试。能够适应本地的部分大力推行,不适应本地的部分进行反馈调整。通过这个阶段就能够使早跟进的新制度与本地的制度环境、制度需求、非正式制度逐步适应,逐步融合成一个整体。这是跟进式制度变迁的最重要的阶段。

3、创新提高阶段。跟进式制度变迁如果仅仅是对跟进制度的完全模仿就失去了制度变迁的意义了。因此,跟进制度变迁要在本地化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新,完善跟进制度,实现制度的超越,即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目的。对跟进制度进行创新,也是本地化的一种具体体现,达到了这个程度,就表明跟进已经完全本地化了。所以跟进制度的创新是制度本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西部地区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分析

(一)正确认识中西部地区跟进制度本土化的绩效和目前所处的阶段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制度变迁是比较典型的跟时式制度变迁,各地对跟进制度都进行了许多本土化工作。这些本土化的工作取得出不少成绩:一是中西部地区基本上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制度。二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基本适应新制度的要求。三是许多地区因为制度的跟进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从目前看,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还只是处在第一分阶段的末期,只有少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第二个阶段,但是还没有完全完成第二分阶段的任务。其主要表现有:首先,很多地区的制度还是只是将东部地区的制度搬过来,还没有很好的与本地实际很好的融合起来;其次,这些制度的效率远远没有赶上东部地区,也就是说,这些制度还没有发挥预期的制度效益;第三,还只是把东部已经安排的制度拿过来,处在调试阶段,还没有对其进行再创新、再发展;最后,可以说现在中西部地区既使是最发达的地区,如武汉市、重庆市、西安市等跟进的制度还没有从整体上赶上东部地区。所以说,中西部地区跟进制度本土化目前还只是处于第二阶段的初期,完全实现本土化还任重道远。

(二)跟进制度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内生制度需求,无法获得较大的支持。跟进式制度变迁是以其他地区的制度安排为目标而进行的制度跟进,不是本地区制度需求主体内生需求的。也不是制度需求主体进行诱导性的制度。对于制度约束对象而言,是外部强加的,是一种外部强制移植的制度。这种制度无能正确与否,初始安排时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如果跟进的制度符合本地潜在制度需求,则这种阻力会相应减少。一旦这种跟进的制度不符合本地发展的需要,根本就不会得到社会各层主体的支持。当然微观主体需求不足,并不否认,决策层的制度需求。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之所以会有跟进式制度变迁,是因为决策层有一定的目标制度的需求。虽然决策层有一定的制度需求,但是他不能取代微观主体的内生制度需求,所以从总体上来讲,跟进式制度变迁的内生需求是不够的。

2、与非正式制度有一定的偏差。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正式制度能否被移植,不仅取决于所移植国家和地区的内生制度需求、制度初始条件和国家的技术变迁状况,而且还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偏差程度密切相关。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正式制度只有在社会认可,即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跟进地区学习其他地区的制度安排,改变了的正式制度,即跟进制度可能与持续的非正式制度不相容,两者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关系,而这种紧张关系程度取决于跟进制度与持续的非正式制度的偏离程度。跟进式制度变迁与首创式制度变迁不同之处,就在于首创性制度变迁从一开始就注意目标制度与非正式之间的协调,注重对非正式制度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两者之间的偏差小于跟进式制度变迁的偏差,这种偏差提高了制度本土化的难度。

3、强制性制度变迁内生的缺陷伴随跟进式制度变迁。由于跟进式制度变迁是偏重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准强制性制度安排,这就使强制度性制度变迁所具有的特点在跟进制度变迁上有所体现。一是破坏性。由于跟进式制度变迁是政府为主推动的,如果跟进地区条件不成熟,过早的跟进就有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制度损失。这种损失就是旧制度的效率可能还没释放完毕,从而损失制度效率。如果跟进制度不符合本地区发展方向和实际需要,就可能会对本地的经济社会造成较大的破坏。二是可能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形,使跟进制度不能达到首创性制度变迁所应有的效率。

4、出现制度变异现象。在跟进式制度变迁中,虽然有现存的制度进行模仿,有现存的经验和知识存量可以进行借鉴,有明显的制度安排路径可以走。但是由于制度安排者的水平、意识形态和本地非正式制度的强弱都有不同,有的跟进地区可能比较顺利的引进制度并成功的进行本地化,从而完成制度变迁。但是可能有一些地区,却可能在模仿的时候,出现“画虎画皮难画骨”的情形,使引进制度在本地化过程中出现变异。如非洲、南美等许多地区按照美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进行跟进,却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变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跟进式制度变迁出现制度变异应该是制度跟进的常态,因为不可能会出现一模一样的制度。就是在美国各个洲之间在制度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所说的变异是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跟进式制度,在变迁的效果上走向对立面。也就是说在跟进式制度变迁中,只是形式上的跟进和模仿,但是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跟进。

(三)跟进制度变异和无法超越的根本原因

1、生搬硬套,盲目模仿。中西部有些地区认为只要把东部实践证明过的制度移植过来就行,没有考虑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导致了制度变异,出现了所谓的“南桔北枳”的效应。由于东中西部在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非正式制度、市场微观主体对新制度的需求都不相同。一是市场的成熟程度和作用不同,政府和企业、居民对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和认识的程度也不相同;二是区位条件、起点和基础不同;三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实力不同;四是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增加的幅度不同;企业和农民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同。五是政府的职能和绩效评价不同;六是东部地区华侨和华人比较多,对资金的吸引力不同。不同的初始条件自然会有不同的制度需求和不同的制度创新,如用人制度在东部地区可能是基层行为人-----企业和职工本身的制度需求,而在西部就可能会遭到职工和企业的抵制,同是内容相同的用工制度,在东部变成了诱导性变迁,在西部变成了不合时宜的强制性安排。而有些地方在跟进东部的制度时,没有根据本地的实际,进行本地化改造,而是原封不动的进行移植,这就出现了在东部运行得比较好的制度,安排在中西部以后,却不能发挥预期作用。

2、内生诱致性制度需求培养不够。由于东西部在观念、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约束不同,即意识形态刚性对东西部制度变迁的影响导致了西部地区无法内生出诱导性制度变迁。西部地区由于贫困和和地域偏远,使得内部交流十分困难,物流、信息流无法畅通。这使制度创新由于不具备基本条件而变得成本极其高昂,也使西部在既定制度结构下,由外部事物引起的收益的潜在增加十分有限,从而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很少。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特定的封闭性使之无法内生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只会选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及其相应的一套制度及习俗,因为在这种封闭的经济中,习俗是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

3、非正式制度改造工作不力。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阻碍的制度的进一步创新。西部地区各种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外在的表现为素质相对较低,无法内生引发技术创新,而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制度在技术变迁的形成与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拉坦,1994)。因此,西部地区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不仅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技术进步,而且反过来又加强了制度本身的进一步固化,从而形成制度和技术的超稳定均衡,使西部地区的生产、生活中,经验和习俗成为主要的行为准则,形成典型的“习俗经济”(希克斯,1987)。这也是西部制度安排落后于东部的重要原因。

4、没有向东部地区进行及时的滚动跟进。中西部地区虽然每年都要安排大量的学习考察团,但是大部分没有根据东部地区制度创新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许多制度刚刚出台,又落后于东部的制度安排了。这就导致两个方面的后果:要么落后于东部的制度,要么重头再开始跟进。

三、跟进制度本土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跟进式制度变迁最艰巨的任务就对引进的制度进行本地化,即让引进制度与本地的非正式制度、制度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从中国中西部地区跟进东部地区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培养本地微观主体对跟进制度的内生需求。由于跟进式制度变迁是在决策层具有一定制度需求条件下的强制性移植,因此,培养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是跟进地区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培养本地微观主体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做好跟进制度的宣传;二是做好小范围的试点;三是做好核心主体(核心主体层)的说服工作,以提高核心主体对跟进制度的认识,通过核心主体的认可来带动各阶层主体的需求。

中西部范文篇5

论文概要:司法考试的分数线是保证法律人才基本素质的最低限度,尽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相对落后。但是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国民较之东部地区的国民所享受的正义只能是打折的正义。法律的统一性是法律的生命所在,如果同一法律在此地与彼此的适用相差千里,民众必会有不平之感,社会的平等感一旦长时间遭到破坏,社会根基就会松动。

引子:中国中西部基层法院正蔓延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法官荒”。在甘肃,每个法庭平均不到2.5名法官,具有法官的资格的人员数量从2001年的979减少到2007年上半年的815人,青海2008年底(至2008年底青海)全省法官(也只有)为1391名。较2002年机构改革前的减少了169名,国家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6年来,青海省法院系统共有1013人参加考试,通过司法资格考试而取得法官资格的的仅有38人,法官补充率仅有3.8%,而内蒙古自治区1998年在职法官又6335人,2006年为5634人,法官相对减少了10.85%。从1999年以来,全区法院因为种种原因流失的人员有1155人。占编制总数的14.4%面对法官青黄不接的现象,自2002年开始,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已达成协议,对中西部地区实行降低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的办法,力图通过此案来解决“法官荒”。现在笔者对此政策进行如下理论思考。

(一)司法公正与法官素质

实现司法公正,不仅要有合理的司法体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而且要依靠高素质的法官。《孟子˙高娄篇》云:“徒善不足以为此,徒法不足以自行。”马克思曾指出要运用法律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动的运用,那么法官也就是多余的了。因此法律职业是一项极其特殊的职业,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业务大到决定生杀予夺,小至明判分毫归属,无不昭示着是非善恶。这就要求法官具备超凡的才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官判案犹如医生诊病,懂行的医生才能看好病,法官懂法才能判好案件。庸医会治死人,但这只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而低素质的法官会破坏整个国家的法律。在中国这个信仰权力的国家,法律并没有多大的立足之地,然而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法律是苍白的虚设的。况且这样一来,法律在人民心中更是一文不值,公众对法律失去信心,依法治国失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样法治也就无从谈起,成为天方夜谭。可见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正如法国的著名学者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哈耶尼耶也曾说过:“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

一国司法制度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基层法官的素质。因为绝大多数的案件的一审由他们来审判,如果一审判决的公平正义普遍缺失,指望二审或者再审亦或是审判监督程序来弥补,虽然在程序法上并无障碍,但是在现实中却有太多太多的制约因素。打官司本是件既花钱又花精力的事,有人因此甚至说打官司是有钱人的消费,普通老百姓一般不会选择法律这条救济渠道,除非他已穷尽救济途径,万不得已。所以让百姓因为一审的不公而上诉要付出的代价需要慎重考虑。近年来所谓涉法上访已成严重问题,都说明基层法院的法官素质亟待提升,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就履行了这样的职责,淘汰素质低下的不称职的法官,它从源头上保证了法官的专业化和合格化。国家司法考试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通过难度,而其根本原因是为了法律人员的精英性和社会公信力,它所解决的是法官的素质问题,是法官资格的最低标准。司法考试本为淘汰达不到职业要求的人,而对中西部地区实行降低司法考试的合格分数线的办法与司法考试的目的南辕北辙。让一个不合格的人当法官比缺少十个法官更加危险。法官职业不是任何人可以担当的,这项工作必须交给懂法的专业人士,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捍卫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的职责,才能树立法律的社会公信力。坚持制止降低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的的做法可以防止今后的法官制度弊病丛生.。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认为,降低标准一方面会使整个队伍素质降低,从实际操作层面讲降低门槛,当地少数名族人员还是进不去,断层现象还是难以解决。司法考试和其他职业准入考试不同,司法考试将决定国家把维护公平正义的权利交到何种人手里,基于这个原因,司法考试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不能打折扣,我们不能人为降低法官标准和要求。司法考试的分数线是保证法律人才基本素质的最低限度,尽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相对落后。但是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国民较之东部地区的国民所享受的正义只能是打折的正义。法律的统一性是法律的生命所在,如果同一法律在此地与彼此的适用相差千里,民众必会有不平之感,社会的平等感一旦长时间遭到破坏,社会根基就会松动。

(二)解决西部“法官荒”的措施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授潘剑峰认为,法律人才“西部断档”不应仅由司法考试埋单,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东西部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宏观问题。笔者也认为中西部法官青黄不接的原因有三大:(一)经济待遇不高(二)政治待遇不高(三)司法考试通过率低法官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并不是安心于道的圣人,他也需要生活,也要像我们每个凡夫俗子一样为一日三餐而奔波劳累。要是法官天天要为他的一日三餐而苦恼的焦头烂额的话,他自己都享受不到公平正义,何来伸张正义?所以必须保障法官稳定的高收入,提高政治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法律人才加入到法官职业中来,才能保证法官一心一意的审判,除暴安良,伸张正义。司法考试难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一味的靠降低录取分数线来解决法官荒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因为法官荒靠引进大量的低素质法官好比食用一些有毒有害的食物来充饥,虽能填饱肚子,但却会中毒身亡。

笔者认为要解决西部法官荒的问题应该主要从内外因的角度来考虑:首先,从外因来说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法官职业保障主要包括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的保障。法律从来不是一城一市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事务,不能把职责全推到各个地方政府的头上,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来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一级法官的待遇就是一级法官的待遇,不分东西南北,同等的级别就应该同样的待遇,不要因为地域经济上的差异而使法官的政治经济待遇出现不同地域上的不平等,而且在统一的基础上应该优先考虑艰苦边远地区的艰苦工作环境,创造一些优惠的条件吸引外来法律人才,鼓励高素质人才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现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正处于金融危机,就业压力极大,沿海地区已处于就业饱和状态,要是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待遇上给予相应提高,实行艰苦地区津贴补偿将吸引沿海地区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加入到完善中西部地区法治建设的大军中来。国家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没有保障的职业是不令人向往的。

其次,从内因来说要提高本民族本地区司法人员的素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最主要的,所以要着重从内因上解决。云南省高院的方法值得借鉴,去年云南高院在昆明集中了全省法院476名法官进行全脱产、全封闭的考前培训,迪庆、怒江两个州的法官全部免费,其他各地视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也分别给予了补助,结果是有280人通过,占培训人数的58.8%,这是历史性的突破。从今年3月份开始,省高院将组成巡回培训小组,贴近审判工作,贴近法官需要,面向基层,面向实践,对边疆一线法官进行面对面培训,进行个案的指导。着力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体现全方位的要求,体现分层次的要求。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法官流失的突出现象,云南高院着手建立少数民族法官培养模式,从源头抓起,立足法院内部实际,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少数民族法官,着手培养一批懂得民族语言,热爱本民族文化、通晓当地社情民意的少数民族法官。中西部地区借鉴云南省高院的举措,西部法官荒的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最后,要内外因相结合。既要提升本地区本民族法律人才的素质,又要注重引进外来法律人才,从而更好的促进中西部地区的法治建设。

结束语虽然中国目前法律不被众人信仰,但有法律总比没有法律好。可要是法律被低素质的法官践踏,好比众所周知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次不公正,两次不公正的审判尚可得到人们的谅解,若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法律就再也得不到信任,那么法治建设将成为一个永远遥不可及的梦。而要保证法官的素质,必须得从源头做起,切实实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妄不可因人因地而异。我想,中国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只有得到正确贯彻,法治社会的建设将会轻而易举。

参考文献:

(1)参见《南风窗》2009年第七期《西部基层法官法官荒》

〔2〕参见何家弘:《司法公正论》,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第11-12页。

〔3〕参见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11页。

〔4〕徐益初:《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人员》,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第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6页。

〔6〕许前飞:《中国法官素质评析》,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9期第8页。

中西部范文篇6

关键词:中西部农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在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肩负着基础性作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以河南省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就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关于南阳市农村教育的调研成果

1.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南阳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农业大市,辖2区1市10县,总人口1100余万,85%的人口分散在农村地区。2005年,南阳市有普通小学4008所,小学教学点602个,普通中学601所;中小学专任教师87673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幼儿园专任教师分别为48977人、29473人、7342人、1881人。根据省编标准,南阳市中小学教师在编人数应是79451人,总体看,超编教师总计8222人。十五期间,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由2001年的76.2%、92.2%和98%提高到2005年的89.6%、96.4%和99.1%,分别增长了13.4、4.2、1.1个百分点;高学历比率分别由2001年的0.4%、9.7%和28.8%提高到2005年的2.9%、26%和54.7%,分别增长了2.5、16.3、25.9个百分点。二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效显著,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南阳市共计85500名中小学教师完成28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完成信息技术初级培训和考核5万余人次,高级培训和考核3万余人次;新进入新课程教师培训完成率达到100%。三是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逐步形成。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第二届中小学“名师工程”,共评出名师84人,学科带头人943人,市级骨干教师10541人;推荐评选出省级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分别为3人、86人、1126人;部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77人。四是抓师德长效机制建设,把师德教育工作放在了教师教育的首要位置。南阳市先后制定了《南阳市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办法》、《南阳市教师师德考核标准》,并对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师德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使师德建设工作迈人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也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强化师德教育工作,农村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不断提高。

2.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南阳市农村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队伍严重老化。统计显示30岁以下的小学教师只占33%,41岁以上的小学教师占到45.6%。并且这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多属于民师转正者,里面还包括前几年通过“地方粮票”进入教师队伍者,缺乏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专业素质。(见下表)

(2)教师学历结构偏低。南阳市农村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有10.4%的高中教师学历不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学历比率较低。(见下表)

(3)教师职称结构层次分布不合理。南阳市高级教师比例偏小,尤其是中学,初级职称以下者占61%。(见下表)

(4)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南阳市共有普通小学4008所,小学教学点602个,除语文、数学教师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外,思想品德、英语、自然、社会、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教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口:小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见下表,仅为小学)

综上所述,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是:在整体上超编的情况下,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专业素养不高、职称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也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必须想办法尽快改善这种局面。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

1.农村教师核编政策不科学,脱离实际是造成教师看似超编其实短缺的根源。

国家规定的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3,河南省为1:25。如果按省标准,南阳市西峡、淅川、桐柏、南召、内乡等县教师将超编严重,但是如果合并这些学校,学生就有可能失学,好多山区的村与村要翻山,相隔几十公里。如西峡县陈阳镇的10多所小学中有一半学校学生不足30人,有一所学校3个年级只有12名学生,这些学校教师如何配置?而这些学校不可能都合并掉,农村小学基本上是在“普九”时由农民集资兴建的,部分地方人均300多元,现在不能解决师资问题,农民、村干部意见大。因此,制订科学的编制标准,充分考虑偏远山区农村中小学校实际情况,不隔一刀切,这才是实事求是的办法。建议相关部门在教师编制这一办学的基本问题上给予足够重视。另外,相关部门在审核教师编制时应预留—定比例,既要解决山区学生上学的问题,又要满足教师培训的轮训需要,便于从根本上缓解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工学矛盾,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2.教师用人机制不畅通、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因用人机制不畅通,造成一些县区多年无法调入或新聘教师,失去正常的新鲜血液补充,致使队伍老化,青黄不接,断层严重。又因农村教师待遇偏低,致使队伍不稳,大批骨干教师流失,导致层层拔高使用,形成恶性循环。而目前一方面是社会上闲置着大量受过正规教育的师范院校毕业生,一方面是农村合格教师严重短缺,其瓶颈就是用人机制、编制问题。因此,应依据一定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确定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以吸纳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来,避免农村教师队伍出现新的断层;另外,要切实提高农村骨干教师待遇,加大农村骨干教师梯队建设,以留住人才,满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3.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成为阻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瓶颈。

根据近年教育评估的情况看,一些县区多年来教师培训专款难到位,个别县区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始终处于“零运转”状态,少数地方政府还挪用培训费用,甚至将培训经费负担转嫁给教师本人。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财政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2.5%的比例在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安排,按城市教育附加的10%比例列支”的规定,采取硬性措施,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财政预算,严格落实分级承担机制,设立教师培训费专用账户,确保资金到位。

4.培训内容和形式不尽人意,也影响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培训机构闭门造车,编写的培训教材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培训形式单一等也是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这就必须改革培训形式,改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也要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使校领导舍得给时间培训教师,教师自己愿意拿出时间来接受继续教育,调动两个积极性,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干出实效。

中西部范文篇7

论文摘要:通过对中西部部分省区投资环境、法律环境、监督机制等问题的分析,认识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是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广泛的合作平台是推动东西合作交流的基础。

1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目前东部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经济要素向东流的趋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要使经济要素逆流中西部,就需要国家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中西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尽管中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中西部给予政策的倾斜,但目前并没有形成中西部的政策洼地,从而使中西部大开发的进展缓慢,使东中西部合作和联动发展步履艰难。

1.2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东西部经济合作中,东部人特别关心中西部的软环境,特别是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工作的随意性和效率低下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已经引起了中西部的高度重视,但是投资的软环境还是不尽如人意。一是观念落后;二是存在官僚作风、办事效率低;三是个别地方政府轻信寡言,给投资者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四是急于求成、杀鸡取卵。

1.3地区保护主义严重

客观地讲,地区保护主义在东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已经成为东西部合作的拦路虎。

1.4法律环境亟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不少经济法规,但是有关地区的立法仍然滞后。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长官意志还到处可见。

1.5监督机制不健全

过去东部发达省份对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捐赠,帮建,无偿或部分有偿开发项目等帮扶模式。但是这种帮扶模式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一些东西对口帮扶的受援地区,帮扶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资金被违规挪用或被个别利欲熏心的人贪污、私吞的现象时有发生。由发达地区捐赠的物资,到了受援地区,其分配使用也缺乏监督机制。

2东西部合作的机制

2.1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

东西合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方方面面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资产为纽带,发展区域间各种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从长远来看,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方针才是保证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

2.2东西合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今后东西合作的指导思想。东西合作要做到“三个符合”要把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和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在中央精神指导下,“立足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在东西合作项目选择上,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精心挑选,根据东西合作双方的领域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的质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注重项目的功能建设,保证项目的长期长效运行。公务员之家

2.3东西合作的平台

实践证明,促进合作与联动发展,关键在于机制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建立东西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4正确处理东部与中西部合作的利益关系

东部与中西部的协同发展,集中在“合作”这一焦点上。东部与中西部并不缺乏协同发展的经济的互补性。如果通过有效磋商,最终能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则会出现合作各方利益双赢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东西合作中这种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东部只看到企业参与中西部大开发的政治意义,而对其经济意义的认识不到位。这些认识的背后实质上还是缺乏利益协调机制,所以要把现在的被动合作变为主动合作,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中西部范文篇8

内容摘要: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出现新局面,这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各地区应结合具体实际,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本文针对中西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其本质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

每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比较优势所共同组成的综合比较优势,而避免选择有综合比较劣势的产业。当这些比较优势之间有冲突时,选择何种产业应该由该国从事该产业的外生比较劣势是否超过其内生比较优势或交易效率中的比较优势而定。总之,产业转移和承接都应当以综合比较优势原则为准则。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转移和承接是同步进行的。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出现了新的局面,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目前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但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我国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

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势。

当前东部地区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一些产业已经出现明显转移趋势。各地要抓住东部地区“腾笼换鸟”这一有利时机,增强开放合作意识,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措施,抢占先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大批东部产业进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空间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园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配套建设相对滞后,集聚能力不强,同时基础设施运转水平不高,设施共享率低,综合功能有待充分发挥;园区存量土地不足,不能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一些在谈招商项目因用地原因而撤销,一些签约项目因土地未交付或园区配套跟不上至今尚未开工建设;园区、产业园的运作机制还不科学,规模、档次较低,与现代企业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导致开发进程缓慢。

融资渠道不畅。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较多,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资金实力弱,资信普遍不高,信用担保体系又不健全,融资普遍困难。融资渠道不畅,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滞后。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组织层次低、规模小。如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过程各个环节仍处于独立、分割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物流设施落后,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物流企业数量少,专业化操作程度低,服务质量和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同时,信息化建设滞后,企业运用信息网络资源,提高生产和管理技术,开拓市场能力等方面还亟待提高。这对中西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带来不利影响。

软环境建设仍较薄弱。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各级服务经济主体的意识有所增强,但全社会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还不够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不够多,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政策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一)要切实加强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导

主动加强与东部地区的沟通联系,密切双方合作,积极选派干部到东部地区挂职锻炼,在人才引进、技术融入、市场接轨等方面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交流合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出台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相关政策,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高效运作机制。同时,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税收、用地、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要选准与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点

准确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引进什么产业、如何引进等问题,有效推进双方产业对接,增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利用区位优势承接市场在外产业转移。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并利用资源换取新产业到地区发展。注重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带动作用。要从随意性的招商布点向科学合理布局转变。公务员之家

(三)构建融资服务体系

要努力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积极吸纳外部资本,充分激活民间资本。要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创新风险投资基金。金融机构要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并适当提高现有资产抵押率,对成长型企业要扩大授信范围,增加授信额度,在授信范围内简化贷款手续和贷款担保手续,促进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四)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及信息服务业,有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产业转移提供快捷方便的通道。一是要依托交通和专业市场的优势,努力推动运输、邮政、货运等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企业转型,提升服务水平。建设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物流设施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企业,尤其是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推动传统仓储、运输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的整合,并建立规范有序的物流服务市场。二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作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企业融入国际国内竞争市场。

参考文献:

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2(8)

2.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及变化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4(5)

中西部范文篇9

一、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的经济互相融合的程度也不断加深。据商务部的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6.9亿美元,越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几近70%,其中进出口9690.8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5638.3亿美元,占总出口的58.2%,进口7916.1亿美元,外资企业进口4726.2亿美元,占总进口的59.7%[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从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及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还是从外资企业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都表明“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涉外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高校人才的培养将步入与世界接轨的知识型社会,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直接步入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交流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迎接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满足全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外语需求?如何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双语人才?这些都是摆在全国各个高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各位同仁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以开放的胸怀和科学的态度了解世界多元化文化,熟悉国际交往的规则,掌握地道流利的外语,已经成为全国各个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为此,教育部专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做出指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等工具,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至10%。”作为应用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尤其是涉外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贸易公司等,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为了迎接国内、国际市场的挑战,培养能够步入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积极贯彻教育部精神,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双语教学的实践工作,其中一些重点大学的双语教学工作开展得更早。如北京联合大学商学院在2001年教育部出台相关双语教学指导意见之前就开始了双语教学的试验。还有一些院校走得更远一些,他们已经在某些课程中开始全英文教学与双语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将国际贸易课程开设为全英文和双语教学模式,并将其建设为精品课程,其特色的办学模式使他们的国际贸易课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

而在中西部地区高校当中,由于受到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起步较晚,且大多数学校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试点阶段,其中工商管理专业是试点的重要领域。以我校为例,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出台近2年之后,即2003年,才制定了《吉首大学关于加强双语教学的实施意见》,并于次年在全校范围内起动双语教学的试点工作,同年成立国际交流学院并与英国的UCE(现在的伯明翰城市大学)和哥拉斯哥大学在工商管理、计算机技术等专业建立合作办学的项目,并于2006年开始互派相关专业老师进行学术交流,目前尚处于磨合阶段。学生刚刚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但有些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如笔者所带的《InternationalMarketing》双语教学中,由于事先没有进行英语水平的筛选,学生的英文水平极度不平衡,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效果好,应该加大英语在教学中的使用比率,而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这对双语教学的整体效果极为不利。总体上来说,尽管学校和院系为鼓励双语教学,而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性的措施,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双语教学规模和效果离预期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

三、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高校由于所处的地理区位的原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条件较差,导致了“优秀的人才东南飞”、“筑巢却引不来凤凰”的现象。与此同时,连那些素质较高的学生生源也一样被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给“引”走了。基于上述种种原因,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双语教师相对紧张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专业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充分理解和运用原版教材。因此,师资队伍条件是能否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而目前能够满足条件的教师极其有限,且绝大多数没有出国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大部分专业学科教师的外语能力并不全面,表现为虽然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听力、写作能力欠缺;而外语水平较高的基础英语教师则因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而无法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目前,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是影响和制约中西部地区高校普及推广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的英语技能拥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若是因为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而制约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英语应用能力又没有得到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双语教学就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有相当多的属于“高分低能型”,而在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生则更是不堪,有许多大学生甚至属于“低分低能型”。虽然高校学生学习英语多年,但相当部分的学生英语技能水平仍然相当低,难以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另外,由于教学评估的需要,各学校盲目攀比双语课程开设的数量,而忽视了对双语教学的规划性,缺乏对双语教学对象的选择性,严重地制约了双语教学的效果,使其出现了明显的形式主义,为双语教学而进行双语教学。

(三)双语教材相对短缺

教材是实施教学不可或缺的要素,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来讲,双语教学的教材多选用外文的出版教材,这些原汁原味的外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语使用环境,教育部也将高校使用外文的教材纳入高校教育水平评估体系[4]。就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而言,使用原版的英文教材有利于学生掌握西方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不断更新的经营理念。然而,国外的原版教材本身具有出版国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特点,其基本理论部分能够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但具体涉及到我国特定的内容时,则仍显不足。如笔者主讲的InternationalMarketing,采用的是菲利普·R·凯特奥拉的教材,当讲授到政治法律环境一章时,学生就非常困难。而目前国内的相关教材建设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内容的适用性有待验证。

四、完善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管理机制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工面的计划,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工商管理专业要适应WTO和国际化的要求。

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能够步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要采用与国际相关专业接轨的教学计划,从工商管理专业整体的角度,基于其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做出整体规划,克服单门双语课程与工商管理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并在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中着重考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知识需求进行统筹安排。

同时,为了确保双语教学实施的效果,必须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措施对双语教学各环节进行长期有效地监控,包括对双语课程主讲教师资格与水平的审查,对双语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正确实施,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

在中西部地区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关键。因此,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双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应尽建立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激励机制。对于急需的双语教学师资,可以优惠的待遇引进海归人员,加强向社会公开招聘力度。同时加强对现有工商管理专业具有潜质的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鼓励和支持这些教师去国外进修或开展学术交流,以保证双语教学的标准化和高质量。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对现有的基础外语教师进行课程的培训。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双语教学的课酬,加大激励力度,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三)建立基于外语水平的学生分流机制

据笔者在课堂上的随机调查,相当部分的学生反映英语水平跟不上双语教学的进度,从而畏惧双语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基于这一情况,课前对学生进行分流,实施“分笼喂养”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课前学生分流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外语出题测验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或依据其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从中选拔比较优秀且自愿参加双语课程的学生,以使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从而有效地避免有的学生厌学情况,防止其在放弃外语学习的同时放弃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提高英语授课的比例,最终达到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

(四)建立双语课程教材建设的资助机制

教材,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位置,在双语教学中则更是如此。目前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多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由于地域文化的原因(如前文所述),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双语教学的需求。因此,加强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完善相关的资助机制就很有必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资助对原版的英文教材基于其利弊进行改编。这样一方面可以掌握国外先进理论和管理理念,以达到工商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同时对涉及到本国的特定内容时进行改编,使之符合本土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因而,改编教材既能保证语言上的原汁原味,又能按照我国的教学大纲进行量体裁衣。

中西部范文篇10

界首市财政困难,基础薄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全市上下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我市除认真执行上级政策外,立足界首市情,借鉴其他县市有关做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目前我市已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但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部门所能承担的。建议抽调主要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经费单列,下设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综合协调、宣传报道、督查等若干个专项工作组,统一协调指挥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把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的职能与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协调好,使之互相促进或合二为一。

二、规划先行,谋定后动

我市有216个村,近2000个自然村,必须要做好规划,尤其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新农村规划要综合考虑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卫生、绿化、防灾等,在工作程序和内容上与农村土地利用、农村公路、水利、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项规划做好衔接,还要与全市城镇体系规划相适应。在国家、省、阜阳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指导下,首先要编制好村庄布局规划,确定要保留和要发展的新村。村庄布局规划应当按照新建型、老村庄改造型和保护型三种类型进行编制。其次要编制好村庄整治规划。“五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杂草、清草堆、清路障、)、五改(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改院)及“空壳村”、“荒废庄”整治改造要按规划积极有序进行。对规划人员进行培训,认真听取农民建议,形成科学、实际的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上量力而行,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不增加农民负担。避免盲目建设,造成只见村民住房、村容、道路等硬件条件的改善,不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内容。

三、抓点示范、以点带面

对当前确定的1个示范镇和12个示范村,要按照阜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计划的意见》的要求,区别情况,分类实施:一是对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教好的村,确定相对高的建设目标和要求,通过扶持引导,促使其依靠机制创新,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达到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标准。如大黄鸭王村。二是对于经济稳定、具备加快发展基础的村,确定中等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发动农民积极参加建设,促使其通过产业开发、规模发展,实现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优美的村容村貌。三是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村,确定实事求是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以改善环境、发展文化教育、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最为现实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等具体问题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发展能力。可推行“领导联示范村、部门包示范村、企业援示范村”制度和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制度。示范村取得成功、成熟的经验,为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作好操作层面上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准备。

四、因地制宜,选准切入点

围绕五句话、20个字的目标要求,在加快“生产发展”的同时,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农村实际,从农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选择群众十分关心、要求十分急迫、受益十分直接,不需要花多少钱、也不影响整体规划实施的事先办起来,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如一些村可选择“村容整洁”作为切入点,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集中财力、人力办好几件实事等。

五、突出产业支撑,建设产业化型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它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全民创业相结合、与培育经济强镇(村)相结合、与农业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把主导、特色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我市的农业不强,最集中的体现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因此,在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一项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建议将我市农产品、林业产品、畜牧产品、药材等优势产业进行筛选,从中选出2-4个最优势、最可能精细产业化的产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分产业成立产业领导组,由市领导牵头,确定责任单位、工作重点和依托企业,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班子、一套扶持政策、一个合作经济组织、一群龙头企业”的工作机制。每个产业针对一个或几个产品,进行深加工制定年度和五年、十年发展目标规划,使其做大规模,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市财政要拨出专项经费100万元以上且每年递增,来奖励龙头企业和为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颍泉河治理、整村推进、科技扶贫等推进产业开发,十年如一日,下大力气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

六、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工业型新农村

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我市工业近几年严重滑坡,存在着六大支柱产业不强、工业布局散乱及规模小、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要建设工业型新农村,必须要坚持政府规划和政策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规模、科技、特色、品牌、效益、环保和安全的目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突出特色生态加工基地建设。按照"集约、集强、集群"的现代工业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林产加工、畜产品加工、药材加工等四大工业产业;以市“一园三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林畜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强优企业和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围绕“一园三区”工业布局做好重点乡镇城镇规划和建设工作,以产业为载体,走工业化布局支撑城镇化的路子,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高效的管理吸引外资和发达地区企业来投资办厂,为农民进城进镇创造就业机会。引导农民既重务工就业,更重自我创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七、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服务型新农村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调整服务业结构。抓住我市被商务部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县的机遇,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大力发展物流业;积极利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提高商贸业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达到"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目的。通过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新农村。

通过农村综合改革,建立服务型乡镇政府,建立乡村为民服务新体系、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政情民意沟通互动新体系和农村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新体系,更好地服务“三农”。

八、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文化型新农村

我市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技术水平不高,视野较小,受封建思想的束缚较大,很容易形成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农民"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自立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整体的经济能力较差。农村普遍存在的"信息不灵不敢富、新技能不懂不会富、实力单薄不能富"的"三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用现念教育农民,抓好培育造就新农民的建设。为此,具体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二是加强村乡干部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和新农村建设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培训新型农民,实现年培训农民20000人以上。鼓励逐步建设“农民科技书屋”、科技橱窗、农业信息网、“农民网吧”等。三是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发挥“阳光工程”的作用,实施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工程。实现年培训5000人,有组织劳务输出10000人以上。对有一定特长的农民,积极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为农民务工就业创造便利条件。提高劳务输出技术含量,努力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四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利用戏曲文化及各类群众性活动,开展精神文明教育,达到"乡风文明"的目的。

九、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设社会型新农村

我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30.76亿元人民币,人均550美元。一般来讲,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美元,才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所以我市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较弱。但是我市仍应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建立农业产业化激励、奖励资金,引导主导产业做深做大做强;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扶持资金,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