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8:04:26

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范文篇1

关键词: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思索

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部署,以及《吉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的要求,全面落实和大力推进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在推进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中,经历了在改革中建立、在发展中完善的历程,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一种民政部门“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违法有追究”的行政执法责任制新模式,确保民政部门的依法行政真正落在实处。

一、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

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法治政府建设应有之义,并伴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而逐步向前推进和深化。从吉林省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历程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发展的初始阶段,创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体现在推行政务公开、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执法督查等内容,并初步建立和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操作办法。(2)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初步发展和不断完善阶段,集中在2000年至2005年期间,主要体现在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确定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行标准;初步架构民政执法考评体系等内容;并研究制定了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3)全面深化发展创新阶段,集中在2005年至今,主要体现在各级民政部门对行政执法法制认识空前提高,工作力度和措施空前加大,尤其是以2007年国家民政部门提出“法治民政建设”为标志,民政部门的法制建设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对民政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进行了全面梳理,各项配套制度衔接有序,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制度政策体系,尤其是不断完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和行政执法绩效评估机制,给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总之,行政执法责任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从一个需要解决行政执法机关职能交叉的现实应用制度,发展到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的主要监督机制,从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这一制度蕴涵深层的价值取向,符合我国法制化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国行政管理方式改革和职能转换的需求,尽管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还不是一部专门的法律制度,但是它作为一种民政系统内部管理的监督机制,对促进行政法律的执行,提高民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

二、充分认识民政部门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大现实意义

民政部门实行执法责任制是在现实需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透析十年的发展历程,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正是适应我国依法行政进程、行政体制改革进程和行政监督发展进程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一方面,是行政管理改革深入的现实需要。民政管理系统是社会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知识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国家管理水平的角逐,民政管理系统在走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开发本系统的智力资源、实施组织管理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随着依法行政实践的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促进了现实中对新的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随着市场机制的确立和发展,必定会导致行政改革内容和策略方面某种程度的改变,内涵式的改革成分比重会逐步增加,这主要是受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影响,行政管理运行机制程序化、法制化、行政行为规范化,行政信息、决策体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都会体现在改革内容之中。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民政系统行政机关内部分工不明确、职能不确定,经常无规则反复变化,内部工作程序规范水平较低等问题,已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民政系统内部管理有序的新机制,也就日益被提上日程,促使民政执法责任制的悄然兴起,也正是适应了行政内部秩度改革的现实需要。

另一方面,是行政执法监督的现实需要。对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进行广泛的监督,是民政系统依法行政的保障。将民政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活动置于广泛的监督制约之下,是一个促使其严格执法的重要外部条件,监督制约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依法行政的进程。随着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行政执法监督的作用开始被提升,对行政监督的体制有人大的权力监督部门、行政专门监督机构的监察部门、内部监督的行政复议部门、司法监督的行政诉讼部门等,职能越来越明确,职能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发挥。尤其是随着转变政府职能要求的日益迫切,从被动监督方式向主动监督方式发展必然成为行政管理改革深化的趋势,探索行政行为过程监督新的管理方式在实践中必然应运而生。民政部门行政执法责任制正是顺应历史进程的要求,被实践者创制了以建立行政执法责任为核心、以评议考核为保障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其制度价值随着其作用的显着提高被逐步得到确认。

三、民政部门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的实施依据及职能定位

民政部门实施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因不同层级的民政部门承担的行政执法和层级监督任务有所差异,层级越低的民政部门实施的任务越重,层级越高的民政部门推行的任务越重。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行本行政区域的民政执法责任制工作。

(一)民政部门推行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依据

民政部门推行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依据,源于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赋予民政部门的层级监督权和行政执法权,此外还有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全国民政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指导意见》,民政行政执法主要依据有:

一是行政执法主体行政化。经过认真研究和梳理,省本级的行政执法主体为吉林省民政厅和吉林省涉外婚姻登记管理处。与此同时,各地民政部门依法对执法主体进行了清理,明确了本级民政行政执法主体的类型及其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依据。

二是行政执法依据法律化。民政行政执法依据,包括本部门所执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部门的“三定”规定,也包括协助、配合其他部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规范。经过认真梳理和甄别,目前,省民政厅行政执法依据有101部,其中,法律19部、行政法规19部、地方性法规7部、部门规章44部、地方政府规章12部。梳理中对不适应形势发展的2部地方法规和3部政府规章进行了修改。

(二)民政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要职能

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在全面推行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有组织领导、制定目标、督促建立和落实制度、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以及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等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设定考核目标。民政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种普遍适用于民政行政执法主体的层级监督制度。因此,民政部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任务,是依照各级民政部门法定职责权限的不同,分别设定相应的考核目标。一方面,对本级民政行政执法部门统一设定通用考核目标。本级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权限各异,但都必须遵守综合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这些综合法既规定了各部门的共同行为规范,又一并赋予各部门对其内设机构、直属或者委托的执法组织以及下级部门的层级监督权,据此可以对其统一设定通用考核目标。民政部门对本级各行政执法部门设定通用考核目标的部分内容,诸如要求各部门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在实体与程序上必须合法,必须遵守有关层级监督制度,有义务在各自系统内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以及对下加强层级监督、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能等。这些考核目标设定后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对下一级民政部门统一设定考核目标。下一级民政部门具有大体相同的职责权限,其行为规范也具有共性,对其考核目标可以统一设定。从职责权限的角度设定考核目标,既要考虑下一级民政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又要考虑下一级民政部门的层级监督权。从行为规范的角度设定考核目标,还要考虑下一级民政部门自身遵守各项层级监督制度的义务等。上述目标设定后,也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除非涉及民政部门的有关法律依据发生变化以及本级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有所调整,一般不再改变,以增强制度执行的连续性。

行政执法范文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行政执法投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书信、电话或者走访等形式对本市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向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的申诉、控告或者举报。

第三条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受理行政执法投诉,适用本办法。

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责,具体负责本办法的实施工作。

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督察制度,配备行政执法督察人员,公布投诉电话、通讯地址等。

第四条受理行政执法投诉,查处违法行政执法行为,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违法必纠,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

第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以投诉:

(一)不按规定审批、颁发许可证、颁发执照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审批、颁发许可证、颁发执照的;

(二)违法收费的;

(三)擅自改变罚款种类、幅度的;

(四)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五)不依法告知权利的;

(六)违反收缴罚款规定的;

(七)违法执法或者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投诉的其他行政执法行为。

第六条行政执法投诉按以下规定受理:

对区、县(市)政府或者市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执法行为的投诉,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受理。

(二)对乡(镇)政府或者区、县(市)政府工作部门的投诉,由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受理。

(三)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执法部门共同行政执法行为的投诉,由市政府法制机构受理。

(四)对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执法行为的投诉,由该组织主管的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受理。

(五)对市或者区、县(市)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的投诉,由设立该派出机关的政府法制机构受理。

(六)对市或者区、县(市)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行为的投诉,由该部门本级的政府法制机构受理。

(七)影响较大或者市政府法制机构认为有必要的,市政府法制机构可直接受理。

第七条已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或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果不服的投诉,不予受理。

第八条行政执法投诉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立案。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对属于本机构受理的行政执法投诉,应当立案。市、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可根据不同情况,将投诉转有关部门限期办理。受转办部门应当认真调查,依法处理,不得再转办,并且应当在限期内将处理结果书面报告转办的政府法制机构。

(二)调查取证。政府法制机构立案后应当及时组织行政执法督察人员对案件进行调查,可向有关机关、组织、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有关的案卷、文件及资料。行政执法督察人员执行公务时不得少于二人,并出示行政执法督察证件。

(三)处理。投诉案件经调查,确认有违法或者不当行政执法行为的,政府法制机构提出处理意见,发出《行政执法督察决定书》,依法予以撤销、变更或者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投诉案件经调查不属实,政府法制机构应如实回复投诉人,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并告知行政执法部门。

(四)送达。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将《行政执法督察决定书》送达行政执法部门,并将处理结果回复投诉人。

第九条行政执法投诉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情况复杂,经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

行政执法部门对行政执法督察决定有异议的,可向政府法制机构申请复核。

第十条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投诉的各项工作制度。区、县(市)政府法制机构和市政府所属部门法制机构每半年应向市政府法制机构报告一次办理行政执法投诉案件的综合情况。

第十一条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拒绝、阻挠行政执法督察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无正当理由不执行或者拖延执行行政执法督察决定,对投诉人或者行政执法督察人员打击报复的,政府法制机构可提请本级政府或者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十二条政府法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投诉工作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后果的,追究其行政责任。

第十三条以投诉为名,干扰或阻挠行政执法机关正常工作秩序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行政执法范文篇3

一、依法行政要求(200分)

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州人民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工作的实施意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重点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提高执法水平,抓好政府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二、加强政府法制建设(200分)

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州人民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要求,使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和行政复议机构得到明显加强,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各县市、州人民政府各部门法制机构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经常性召开法制工作会议,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将法制工作和行政复议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专款专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完成上级下达的《法制汇编》征订任务。

三、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200分)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单位执法主体资格明确,层层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单位负责人责任明确,执法人员职权清楚。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清理执法依据,规范执法主体,界定执法职责,明确责任目标。严格上岗培训制度,执法人员考试、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并按规定申领执法证件,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按照国家规定坚决清退在执法岗位上的临时工、合同工。行政执法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文明执法,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公正,无违法、违纪行为,行政执法部门按法定程序严格执法,处罚程序合法,施用法律适当,办案、审查、决定相分离。法律文书(案卷)制作合法、规范、整洁。行政执法部门落实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落实错案追究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人员。各种行政违法案件及时得到查处,各种违章行为得到纠正。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主张的一切权利和申请事项及时得到落实和办理。

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200分)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部门领导重视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办法》,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行政领导按规定申领《执法监督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抽查,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并作为执法单位和公务员政绩考核重要内容。

五、有下列情形追究领导责任:(200分)

1、为了本县市、本部门利益做出违法决定的;

2、行政执法错案,给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3、因执法监督检查不力,行政执法人员出现违法乱纪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

4、对本县市、本部门发生的违法行为不制止或隐匿不反映的;

5、违反国家规定,仍然继续在行政执法岗位上使用临时工、合同工的。

六、本责任书由自治州人民政府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执法监督办法》授权州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实施。

七、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由州人民政府和签订责任书单位各存一份。

八、奖惩办法

经年度检查考核后,折算计入20**年绩效考评总分内,进行统一奖惩。

注:

一、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

以州纪委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核办法为准,折算计入全年绩效考评总分内。

二、效能建设目标任务

以自治州效能办督查州党委、州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暂行规定》、《关于机关工作人员诫免教育和效能告诫暂行办法》执行情况为准,折算计入全年绩效考评总分内。

行政执法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行为预警,落实执法责任,进一步规范和监督我区各类行政执法活动,逐步形成“执法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控、责任有追究”的行政执法制约机制,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政府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教育为先与个别惩戒相结合原则。坚持“监管与指导、惩戒与教育”并重,通过组织年度综合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不定期的专业法律知识培训,防止和减少预警行为的发生。同时对发生预警的部门和个人,积极教育、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水平。

(二)坚持动态管理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原则。坚持预警制和年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评议考核结果,对存在问题、不合格的部门依照规定实施预警。坚持预警制和日常执法监督机制相结合,实行常态管理,确保预警制发挥对行政执法的长效监督管理作用。

(三)坚持限期整改与规范提高相结合原则。根据预警情节轻重,确立预警等级和整改时间,并以红牌、黄牌为标志进行预警,通过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预警机构

行政执法预警制度的实施机构为人民政府,具体工作由政府法制办承担。

四、预警内容

(一)预警对象

根据各行政执法部门的岗位责任划分,对存在预警行为的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发牌警告,限期整改。

(二)预警信息

通过下列途径发现预警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实施预警。

1、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中反馈的信息;

2、省、市、区组织的各类日常监督检查反馈的信息;

3、绩效考核反馈的信息;

4、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提供的信息;

5、行风热线、信访举报获取的信息;

6、各行政执法部门自查得到的信息;

7、其他渠道采集获取的信息。

(三)预警范围

1、行政执法案卷标准不统一、格式不规范,未实行一案一卷的;

2、所办案件认定事实不清的或主要证据不足的;

3、适用法律、法规条文不正确,但非主观故意的;

4、案件办理轻微违反法定程序及有关规定的;

5、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的,但对行政相对人造成危害不大的;

6、对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依据未进行定期梳理,或未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对执法依据进行调整的;

7、未将行政执法职责进行分解、细化、落实到科(处、室、所、各个执法岗位的;

8、未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公示、过错责任追究、考核奖励等制度的;

9、未组织开展部门内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

10、未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报备部门规范性文件的;

11、未及时报批年度行政检查计划的;

12、在推行政务公开中,应该公开而没有公开的或公开内容不规范的;

13、拒绝、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

14、超越法定职权范围执法的;

15、行政执法过程中仪容不整,态度恶劣,作风粗暴的;

16、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吃、拿、卡、要”现象的;

17、着标志服装进入餐饮、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消费的;

18、未亮证执法的;

19、使用无效或与本人身份不符合的执法证,或将行政执法证交由他人使用的;

20、对持证人员未统一组织岗前培训考核的;

21、不具备执法资格,申报执法证的;

22、其他适用行政执法预警的情形的。

五、预警责任

(一)预警等级

1、情节轻微的,未产生后果的,给予黄牌警告;

2、情节较轻的,后果不大,影响较小的,给予红牌警告;

3、情节严重,后果严重、影响较大的,在年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直接列为不合格行政执法部门。

(二)预警形式

1、对个人给予黄牌警告的,批评教育,责令5日内整改;给予红牌警告的,作出书面检查,责令7日内整改;

2、对部门给予黄牌警告的,批评教育,责令7日内整改;给予红牌警告的,进行告诫,责令9日内整改;

3、评议考核被列为“不合格行政执法部门”的,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责令20日内整改。

六、预警程序

(一)对区各行政执法部门或人员实施预警由区政府自预警行为查实之日起3日内下达《行政执法预警告知书》。

(二)被预警部门和人员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向区政府提出书面申辩。区政府自收到申辩意见之日起3日内进行审查,审查结束后下达《行政执法预警决定书》。

行政执法范文篇5

1调查笔录的法律依据

在法律上,组织调查及制作调查笔录的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八条“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填写《调查笔录。调查笔录起始部分应当注明执法人员身份、证件名称、证件编号及调查目的。执法人员应当在调查笔录终了处签字。调查笔录经核对无误后,被调查人应当在笔录上逐页签字或者按指纹,并在笔录终了处注明对笔录真实性的意见。笔录修改处,应当由被调查人签字或者按指纹。被调查人拒绝签字或者按指纹的,应当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签字并注明情况。”这些条款明确规定了调查人员人数,出示执法证件、制作调查笔录的程序等要求,但没有提出明确的证据规则,在实践中主要参照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进行。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现场笔录等七种。结合调查笔录特性,笔者认同将知情者的调查笔录归入证人证言,将当事人的调查笔录归入当事人陈述的观点,即调查笔录应属于证人证言或当事人陈述。

2组织调查的实施过程

组织调查可分为准备、过程、结束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有不同要求。

2.1调查准备

2.1.1安排人员、整理工具。(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六条规定:“进行案件调查或者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调查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被调查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组织调查前,须组织2名以上具有行政执法资质的执法人员,主要询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符合对线索警觉、对调查者有耐心、自我控制力强、善于与被调查人沟通等素质要求。被调查人为女性的,应由女性执法人员进行或在场,禁止男性执法人员单独调查女性被调查人。工具方面,应整理相应的执法文书等记录工具,准备录音或摄影设备,尽量对调查全过程录音或摄影。

2.1.2确定对象、调整顺序。调查对象包括当事人和知情者。行政执法中,当事人由于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其陈述内容多为有利于自己或虚假的陈述,显著特点是实与虚同在,真与伪并存。而知情者作为案件第三人,向药监部门所作的陈述比当事人陈述更为客观。因此,确定多个调查对象后,要按照先知情者后当事人的顺序个别进行调查。这样可以先掌握情况和证据,有利于对当事人开展调查。分组调查要及时沟通反馈情况。

2.1.3了解案件及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调查人员在询问前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在适当时机出示证据,可迫使被调查人作如实陈述。了解被调查人基本情况,便于判断其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和陈述内容的真实可靠性。

2.1.4选择场所、控制时间。调查场所要求安全、保密,以便于调查进行。可以选择被调查人所在单位、住所,也可以是行政机关单位或指定场所。实践中,对当事人调查要尽量避开现场,选择行政机关单位或指定场所;对知情者调查一般选择案件现场、知情者所在单位或住所。考虑到知情者大多不愿意让当事人或其他更多的人知道其配合调查的情况,或碍于情面而不能如实陈述,所以选择调查场所时,可尽量避开现场,选择附近保密性较好的场所。对于调查时间,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情况较为复杂的案件,可适当延长询问时间或组织多次调查,但单次不得超过24小时,否则即属非法拘禁。

2.2调查过程为保障调查笔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要注意调查笔录的完整性,把握进行调查的技巧性。

2.2.1确认身份、告知法律责任。询问前,调查人员应主动出示执法证件或身份证明,表明执法主体身份;要求被调查人提供身份证等身份证明。当遇到被调查人为未成年人、聋哑人等特殊情况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

2.2.2注意提问方式。询问时不要提太细的问题,应当笼统地提问,覆盖面要宽,让被调查人充分地反映情况。如“请谈谈你单位经营假药的有关情况”、“对该单位销售劣药的事你知道多少?”对于太细的问题,被调查人会拘限于提问内容回答,不能提供更多的情况。如“谈谈你单位购进批号为××、名称为××药品的有关情况”,则被调查人只能回复该药品该批次的有关情况,而对其他情况不会详实陈述。

2.2.3由被调查人自由陈述。问题提出后,要耐心、认真倾听被调查人的自由陈述,敏锐发现新线索,当陈述前后矛盾、不连贯时,不要急于打断。自由陈述的优点:①表示尊重对方,有利于建立良好沟通关系;②内容连贯,有利于被调查人回忆;③陈述全面,有利于了解靠提问无法得知的情况。

2.2.4针对性与跟进性提问。被调查人自由陈述后,要对缺漏问题、不够充分的事实或前后有矛盾之处进行针对性提问。对一些需要特别强调的数据或重点情况,也可针对性抽出,要求被调查人确认。如针对购进时间、数量、销售数量、价格、销售金额、库存等重点数据和情况,可针对性强调抽出,要求被调查人确认。对被调查人自由陈述中提供的其他违法事实或有价值的线索,应当进一步跟进性提问,扩大调查成果。如被调查人自由陈述中涉及多次购进同品种、同批次产品时,主要询问人员要及时跟进提问,询问具体购进次数、时间、数量等情况。

2.3调查结束询问结束后,应确认陈述内容是否属实,及时制作调查笔录、请被调查人阅读确认、签字并注明日期。

对阅读有困难的,由记录人员宣读,被调查人确认。签字应与身份证相符,被调查人为未成年人的,由到场的法定监护人签字。调查结束后,还要向被调查人说明提供情况的重要性,并表示感谢,如需要再次调查也可同时说明,以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在补充调查或发生行政复议、诉讼时,得到被调查人的积极配合。

3制作调查笔录严格遵循6点要求

调查笔录制作方法有两种:①即时记录,按调查过程和被调查人陈述内容逐字逐句记录。优点是与录音及询问过程同步进行,节省时间;缺点是内容繁杂,口语较多、易引起歧义,层次不清、常用“一问一答”模式。②整理记录,根据即时记录及录音整理后记录缺点是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优点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可以大篇幅记录。实践中,采用计算机制作调查笔录,多采用整理记录,现场手工记录时,多采用即时记录。制作调查笔录有如下要求:

3.1内容要全面。调查笔录是对调查过程的详实记录,必须全面涉及调查人及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告知法律责任和权利的程序、调查人提问与被调查人陈述、被调查人确认陈述属实等情况,真实反映整个过程。

3.2层次要分明。调查笔录应以被调查人自述为主,采用大篇幅记录、用自然段分层次,避免“一问一答”记录模式。这样有利于按照事情发展规律记录,使调查笔录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也有利于阅读者了解调查情况。

3.3重点要突出。对关键性问题记录时,要突出重点内容,强调该问题的重要性和对案情的关键性,由被调查人明确、肯定陈述。如部分针对性提问或跟进性提问,可以采用“一问一答”模式记录。

3.4详略要得当。记录案情要言辞精炼、详略得当。记录要注意“七何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法、何因、何果)”的描述。对重要情节、时间、涉案物品的特征、数量、当事人目的、有无其他人员参与等情况要详写;对不属于“七何要素”的内容略写;对思想沟通环节、被调查人的猜想推测等无关情况均免记录。对当事人回答确认行政执法人员身份、告知法律责任、确认陈述属实的提问,记录要简单肯定。

行政执法范文篇6

一、充实完善领导机构,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

我局把行政执法工作作为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针对我局人员变动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了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完善了普法组织机构,具体日常事务落实了专人负责。根据全县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按照县政府法制办的要求,制定了年县科技局的行政执法方案,明确了年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目标和任务。领导小组定时不定时地专题研究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督促检查到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二、加强法制学习,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理论学习,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民主法制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技术合同法》、《专利法》、《省专利行政执法规定》、《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和《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建立健全学法用法制度,把法制学习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着重提高执法人员和领导干部的法律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三、建立完善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

我局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和《行政赔偿追偿制度》,按照有错必纠和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作为追究,错案追究和免于追究的责任范围。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目标管理,年初科技局与各执法人员签订了行政执法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负责,责任到人,将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干部职工岗位考核评议结合起来。并制定了贯彻《行政许可法》的操作规程,对我局行政执法职权和范围,行政执法依据,行政执法目标、任务,行政执法监督的措施和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和奖惩办法,违法行政行为责任追究等措施作了具体的规定。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保障了科技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四、抓好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

搞好法制宣传教育是普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项工作中,我局一是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二是充分利用单位的宣传阵地,采取各种会议、墙报、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法律知识,使法律宣传与依法行政工作相结合,使法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三是充分利用各类科技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半年来,我局组织开展了“科技三下乡”、“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五月科技活动周”等三次宣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除宣传实用科普知识外,还对科技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宣传了《科普法》、《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省民办科技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11000多份,教育广大群众相信科学,消除退耕落后和封建迷信思想。月日至日在举办“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期间,我局组织在全县各乡镇举办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产权宣传专栏和科普储窗,宣传了《专利法》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知识,并在科普宣传栏里张贴了《中国知识产权报》和《科技报》保护知识产权宣传专版;在县城悬挂了宣传标语,并在水富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一周的宣传标语,播放标语共计100余条次;向全县各商场、超市、个体工商户发放了200多份宣传资料,为开展无假昌、无冒充知识产权商品商场活动作准备。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深刻领会了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全面准确地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精神实质,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和国家法治的统一,增强了学用用法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自觉性。

五、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推进

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对干部职工进行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在岗的行政执法人员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从严治政。继续加强对执法证件的管理和使用,坚持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全面深入地开展《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工作,通过对行政许可项目,行政许可规定的清理和对行政许可程序的制定,进一步推进了我局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促进了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进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严格实施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和备案制度,保证了我局重大决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全面实施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明确了执法主体,规范了行政行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凡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必须具有合法依据,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和程序。半年来,县科技局的执法人员未发生滥用职权、越权执法、越级执法和超时限执法的现象。

行政执法范文篇7

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县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我局城乡规划建设执法队伍法律法规培训力度。通过学习培训,使执法队员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准确理解相关法律条文,切实把握其精神实质,夯实执法工作基础,增强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执法形象。努力建设一支公正、廉洁、高效、文明的城乡规划建设执法队伍。推进我局城乡规划建设执法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二、培训对象

城乡规划建设执法局全体干部职工。

三、培训时间

(一)局机关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培训,时间安排在每季度首、尾月的下旬。

(二)各执法大队每月应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学习培训内容报政策法规股审核),时间由各大队自行安排,可以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学习培训。

四、培训地点

(一)局机关学习培训地点统一安排在局一会议室。

(二)各大队组织的集中学习地点由各大队自行负责安排。

五、培训内容

培训主要分为素质能力培训、重点选项城乡规划建设主要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执法人员必须掌握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城乡规划建设适用法律、法规、规章知识。

2、业务技能知识。以住建部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省总队建设监察执法文书示范文本为主要内容。

六、培训责任分工

1、局行政领导负责组织城乡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2、局政策法规股负责牵头组织培训。

七、培训方式

(一)以集中授课培训为主。

1、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2、行政执法案例交流、执法文书点评、案例分析讨论。

(二)组织局机关执法人员参加省、市春冬两季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

(三)组织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轮流参加住建部组织的学习培训。

八、目标任务

(一)不断推进城乡规划建设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实现法律法规培训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业务能力、执法效能进一步提高,法治理念、服务意识、履责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建设行政执法做到公正、规范、文明。

(二)城乡规划建设行政执法人员全年法律法规及业务学习培训不少于36课时(局机关8课时,大队28课时),每课时40分钟,(包括讲座、案件研讨和集中培训时间)。所有执法人员自学时间不得少于48课时(每星期1课时),定期检查学习笔记,积极鼓励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专业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体执法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

九、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提高城乡规划建设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是行政执法队伍内强素质的有力手段。局机关成立执法培训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副组长,各股、室、大队长为成员,政策法规股具体安排实施。下设办公室于政策法规股,由政策法规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局办公室协助培训工作事宜。各股、室、队要统一思想,充分发动,提高职工对开展学习培训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参加学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行政执法范文篇8

关键词:水行政;执法;问题;对策

水资源是人类发展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水利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水行政执法是指各级水行政管理部们根据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对我国水资源进行管理,水行政执法也是当下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众多原因,我国水行政执法仍存在众多弊端,使得我国水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接下来,我们将走进当下水行政执法,找出问题找出对策。

一、水行政执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相关部门的执政执法依据。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水执政执法仍存在着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涉水活动比较多,水执政力量比较分散,因此,我国的基层执法执政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基层水执法执政人员素质不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基层水执政执法人员有的没有掌握应当的水专业知识,有的不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制约了他们的执政水平。还有的执政人员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执政人员的执政水平不高,面对一些突发状况不能很好地解决。还有的执政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便很薄弱,自身便不能做到依法执政。另一方面,我国的基层水执政执法体系并不完善。基层水执政执法单位是没有办法作为独立个体行事处罚权的,他们往往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限制。这就限制了基层水执政部门执政的及时性、有效性,带来了一定的执政成本。最后,我认为在执政过程中还存在着执政人员不重视对违法案件源头的处罚,而只重视对违法案件的经济处罚的问题。但是这种经济处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处罚过后,相同的案件仍会发生。

二、水行政执法对策思考

(一)完善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有关水资源的法规政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可以指导当下的水执政执法现状,仍有许多法律不能适应现当代社会的需要。并且我国应大力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水行政执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首先基层政府应该意识到水行政执法的重要性,给与水行政执法部门一定的独立权,使得他们可以独立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并且要加大在群众中的法律宣传力度。时常召开一些宣讲会,提高群众对水法规的认识,努力使群众们做到遵纪守法。使人民群众做到自觉不破坏水工程,自觉遵守水法规,自觉举报水违法时间。并努力使群众们自觉参与水执政执法事件,为水执政执法建言献策。只有提高群众们对于水法规的认识,才能为水执政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完善相关水执政执法机构体系。我国的执政执法体系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相关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相关体系。第一,我认为应该专门设立水行政执法机构作为专门管理水事业的执法机构。该机构可以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依次在省市县镇设立相关的部门。在人员编制上,可以根据当地的水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数量的人员。并且,还应该积极与财务部等部门商议,明确好当地水执政执法部门的资金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尽量提高队伍装备水平,为队伍配备好手电、帐篷、摄像等必要的设备,并为执法执政人员提供相应的补贴、保险。另外,水执政执法部门应做好职责分工并做好相应的赏罚措施。当地各级领导班子应结合当地情况、每年的工作重点,提前做好职责分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各级政府应结合每年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汇报,对表现优异、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给予表扬;对于工作效率低下的人员给予批评。(三)积极推进与其他部门的紧密配合。水执政执法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与公安部门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合作意识。双方应紧密配合,严格执法,解决当地的重大违法违规事件,共同肩负起维护当地水资源与水利设施的重任。另外双方还应该强化日常联系,定时召开相关的会议,及时沟通情况,做到无缝衔接,提高办案效率。另一方面,当地水执政执法机构还应加强与当地法院与检察院的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与支持,当遇到重大违法案件时,法院可以给予应当的解决措施,来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法律法规。当遇到重大案件时,水行政执法部门应该做到与公安部门、法院、检察院的紧密配合,共同研究相应的标准,统一相应的检查方法,建立起高效的执法与司法衔接体制。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目前的水执政执法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阻碍了我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但挑战与希望并存,希望各地能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重视水行政执法状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行政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国水行政执法水平,改善水行政执法现状,促进我国水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师先营.浅析当代水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12):247-246.

行政执法范文篇9

一、为什么要开展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加强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客观的讲,根本原因是当前我县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乡镇政府现在职能职责和工作格局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政府管理上推陈出新,执法监管方式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加以改革,才能更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乡镇改革试点工作是乡镇政府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新形势新任务,第一。就是上月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对全市发展作出了一圈两翼”工作部署,要求作为“一翼”渝东南建成武陵山经济高地、民俗生态旅游带、扶贫开发示范区,这些对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去年底召开的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县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目标。2011年,全县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在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实现依法行政,合理有限赋权,扩大行政权项,优化配置资源,减少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都是需要我认真思考的因此,开展乡镇执法监管改革工作是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乡镇改革试点工作是实现三级改革试点、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需要。前几年,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行政决策听证暂行办法》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办法》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和《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和规范行政执法的决定》等系列文件。这是政府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自身功能,第二。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去年,市政府又创新了三级改革试点”针对市、县级行政部门和乡镇,分别出台了关于创新行政管理培育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决定》关于市级行政机关整合执法资源实施执法联动改革试点的决定》和《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这三个决定统称为“三级改革试点”市政府要求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从总体上确定了乡镇“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针对乡镇的对乡镇实行有限赋权,明确了要建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因此,县开展乡镇执法监管改革工作,贯彻落实市政府三级改革试点和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需要。目前我县试点改革工作已初步启动,大部分乡镇和部门拟定了实施意见,县安监局、交警大队已展开了执法培训,但整个工作与其它试点区县相比,还有差距,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希望各相关乡镇和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改革试点工作是实实在对乡镇管理体制的沉疴烂疾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实践中,第三。目前乡镇确实存在看得见的管不了县级部门存在管得了看不见”现象。看得见的管不了指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乡镇政府不明确,好像样样事都该管,但有很多事管不了往往出了事乡镇还得承担责任,对此乡镇感到很委屈;管得了看不见”指县级部门执法人员有限、精力有限,方方面面都有限,局限了管理全县某项执法工作的能力。比如县交警大队,十几个交通干警,面对1.2万余台车辆、1.8万余名驾驶人员、3000多公里的道路干线,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上形成了管得了看不见”这是造成乡镇行政执法不明、监管不力、执法缺位,乡镇公共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体系不全、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需要改革。这次改革试点工作就是乡镇不增机构、不增编制、不增人员、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清理界定法定职责、规范委托执法职权、合理确定协助义务等形式,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转变服务方式、强化服务职能等形式,积极探索加强乡镇行政执法监管改革的有效途径,解决和根除乡镇管理体制上的沉疴烂疾。

二、怎样开展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

试点能否进一步推广,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任务重的工作。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我改革试点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而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如何组织实施。刚才,华学同志就工作开展的具体步骤已讲得很清楚,就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着重强调六点:

也是工作重点。学习重点要组织抓好《市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学习,一要抓好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抓好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要求。各部门乡镇必须把两个文件的精神学深学透。特别要把我县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方法步骤、委托执法范围、公共服务范畴弄懂搞透,有的放矢指导开展好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回去后要召开好专题会议,准确传达会议精神,研究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及时集中组织学习,让单位人人吃透政策。特别是执法部门一定要切实抓好乡镇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真正让乡镇人员搞懂政策法律,绝不允许不懂法的人员执法、违规执法、违法执法的现象出现。报社、县电视台要开辟专栏,营造良好的试点工作舆论氛围。

6月底完成培训,二要抓好工作衔接。工作开展必须严格按照“6月20日完成委托执法协议签订备案工作。6月30日完成执法人员证件申报工作,7月初完成法律文书票据交接工作”时间要求和工作步骤开展工作。这是硬性的工作任务,也是刚性的纪律要求。试点工作中,县乡两级一定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切实做好权力、责任的划分和界定。同时,要逐步完善工作程序,确保不出现管理上的脱节和真空。工作既要防止出现部门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相互推诿,该管的没人管的情况发生,又要防止出现相互争权、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的情况发生,真正做到工作分工不脱节,共同执法不“打架”

指导本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的具体大纲。各乡镇各部门要制定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内容具体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重点明确出工作职责、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县级部门特别要突出委托执法权限和委托执法目标,三要抓好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整个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方面。乡镇要就对委托执法人员进行工作分工和委托执法人员管理进行具体研究和部署。目前大部分乡镇和部门已上报方案,凡未上报的单位必须于6月16日前将方案上报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府法制办要严格把关,逐件审核,不具操作性、应付形式、照搬照抄的方案坚决发回重办。

真正把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懂政策熟悉法规的干部充实到行政执法岗位上去,四要选优配强执法人员。选优执法人员是保证改革试点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县级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双向”加强对执法人员的选择和考察。严禁纪律性差、随意性强、不讲原则和不熟悉法律政策的干部执法。同时,县级执法部门要积极开展乡镇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乡镇政府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上级行政执法机关的合理委托,不具备行政执法机构主体资格的一律不得行使行政执法职权;没有取得市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制定出对执法乡镇和执法人员考核的标准,五要抓好制度建设。要重点建立执法公开、案件报告、执法考核三项制度。执法公开制度是把行政执法中执法人员、执法程序、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事项、处罚标准向群众和社会公开。案件报告制度保证把查处的违法案件实行季度向行政执法机关报送。执法考核制度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制度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用权受监督,六要切实明确权责。有权必有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这是政府运行的基本原则。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对县乡两级的权力和责任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后也务必做到权责统一。依法享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要防止出现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的现象发生,签订具体委托协议书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力关系,绝不允许在改革中出现不担责任的现象。

三、如何把乡镇执法监管改革工作抓出实效

行政执法范文篇10

一、种子管理工作

1、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以查南鉴合格证是否登记备案和经营档案为重点,开展市场巡查,紧扣农事季节和时令产品,全面开展“六查六打击”。即查经营资格,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查审定登记,严厉打击未审先推行为;查种子质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行为;查产品标签,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查经营档案,严厉打击来源不明、去向不清行为;查种子广告,严厉打击夸大其辞、虚假宣传行为。

2、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在做好种子市场巡查的基础上,加强种子市场的明察暗访。对企业商,要做到查仓库备种子,对乡镇零售商,要做到查农民购种;对种子使用者,要做到查田间用种。对那些不听劝告,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要一查到底,从重从快,打击一个,带动一方。

3、狠抓种子质量监管。切实做好种子质量的监督抽查工作,狠抓事前监管,在种子上市销售前,对各类农作物种子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检,杜绝劣质种子上市下田。

4、继续搞好水稻品种正季鉴定。分批次抽取杂交水稻样品,严格按照正季小区种植鉴定要求,搞好正季鉴定,为防范可能出现的种子质量纠纷提供可靠依据。

二、农药管理工作

1、重点针对以《省植物保护条例——农药篇》为主的各项法律法规宣传,全面实行农药许可证制度。

2、继续加大标签整治工作力度,在农药使用旺季前,重点整治乱取商品名、不表示中文通用名、随意夸大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的。

3、严查严打国家取消登记的各种高毒禁用农药和限制使用农药。

4、加强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对农药残留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生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三、肥料管理工作

1、春、秋两季在全市展开以复混肥为重点的登记管理工作。

2、重点打击未经登记的假劣肥料。

全面开展农资上岗人员培训,积极调处各类农资纠纷,畅通农民投诉、举报、咨询渠道,设立农资质量投诉咨询台,对农资质量投诉做到诉必接,接必查,查必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四、绿色食品工作

1、加强农业“三品”申报管理工作。配合上级做好材料申报、现场抽样、环评等工作。

2、搞好续展登记管理。查阅所有农业“三品”的续展日期,提前5个月通知企业,准备材料,保证按时续展。

3、加强农业“三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开展获批企业年度检查,严格企业标准化操作,力争已获批的企业年检合格率达到100%。实行农业“三品”质量承诺制,全面监控“三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一是要抓好初级产品的生产关,重点抓好初级产品的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不使用相应标准禁止使用的各类农业投入品及国家禁用的食品添加剂;二是要严把初级农产品的入厂、出厂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要求所有绿色食品的原料应来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三是要督促生产企业建立健全产品生产档案,按要求填写《农业“三品”质量全程控制记录册》,如实记录生产全过程,其原始记录将作为年检的重要依据,要求保存3年以上;四是要建立购销台帐,凡“三品”生产企业都要建立购销台帐,记录产品的进、出流向,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

4、标志管理和绿色食品质量的市场监督。市农业行政执法监察大队联合工商等部门,于6月和11月开展两次标志检查工作,进行“三品”标志检查,纠正企业不规范的用标行为。

5、绿色食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一是召开全市农业“三品”企业和超市主管人员会议,学习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示范企业介绍经验,加强企业交流,从而加强本市农业“三品”质量监管和申报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二是印发宣传资料到各生产经营企业;三是加大本市认证产品的宣传工作,着力引导企业唱响品牌、做大规模、广拓市场。

6、已获批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五、检验室工作

1、开展种子质量抽检工作。在春秋两季种子上市前,对全市的种子经营门店进行全面抽样检验,开展种子监督检查工作。

2、开展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4-10月,每周抽取市场和超市样品一次,每半个月抽取蔬菜基地样品1次,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工作。在进行速测基础上,进行详细检测分析。在认证前,以领导参阅的形式,在权限范围内公布检测结果。

3、开展实验室认证前的准备工作。一是建立本站质量保证体系。编制、学习和试运行本站质量体系文件,做好质量记录,本站在认证前,先对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进行自查审核,在确认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再申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评审。二是建立本站设备档案、人员技术档案和质量记录档案。三是进行设备管理,进行编号、检定和校准、标识、定期维护保养和使用记录管理。四是建立标准方法体系,确保现行使用的标准的正确性。

4、进行申报项目试验性检验工作。进行新申报项目的试验性检验,是认证能否合格的关键性技术工作。种子检验工作已经开展并有一定基础,重点是加强有机检测如农药残留项目、无机检测如重金属项目、农业投入品项目如肥料产品等项目的抽样检验工作,每一项目检测样品应达50个以上,并检验其结果是否与已认证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发出试验性检测报告。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加大标准、政策及法规的培训力度,特别要加大本地农产品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的宣传力度,真正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2、强化市场主体法律责任。以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规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行为。

3、强化监管重点。做到“四个加强”:加强农产品基地监管,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监管,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监管,加强农产品行政执法监管。

4、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实行“在组织上、服务上和品牌上”三突破,重点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指导,帮助农民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要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协会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广大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将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纳入自控管理范围。通过创造品牌,体现标准化生产的价值,实现优质优价。

5、把标准化和品牌化有机结合起来。推广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加大认定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管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按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通过标准化解决质量安全问题,通过创造品牌,体现标准化生产的价值,实现优质优价。

6、建立检测体系。逐步建立以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为中心,以各镇监测点为纽带,以各大农产品市场、超市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以全面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7、实行城区蔬菜市场准入,逐步全面推进市场准入工作。今年马店城区实行蔬菜市场准入,自2012年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销售的所有产品,全部实行市场准入。实行“四大制度”:即实行农产品入市检测制度,实行质量安全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退市制度,实行追溯制度。对不合格的农产品追溯源头,把农业生产档案、包装标识、索证索票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市场全程可追溯。

七、植物检疫工作

1、检疫知识宣传和防控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的检疫防范意识。对农民进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柑桔溃疡病防控技术培训,通过春季技术讲座和发放资料将防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对柑橘打蜡加工厂负责人和兼职检疫员进行培训,提高检疫服务水平。

2、定点和普查相结合,严密监控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今年重点监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水象甲、玉米霜霉病、玉米粗缩病、柑桔溃疡病、红火蚁、葡萄根瘤蚜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检疫性及危害性有害生物,采取定点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相结合的调查模式,力争快速、准确地掌握市内疫情发生动态。全市共设10个定点监测点,安排专人系统监测。同时,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每月上报疫情发生情况。

3、继续加大粮食作物的检疫把关。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进行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引进和销售环节的检疫。同时,增加检疫监管的作物种类,把花生、西瓜、油料和蔬菜纳入检疫管理范畴。

八、农业环保工作

1、积极调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做到投诉一起,查处一起.。

2、加强对外来生物入侵的监督管理,并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除。

3、进一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调查以及综合防治技术示范。

4、加大对优质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测力度,在白洋、问安两镇建立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