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意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9:18:23

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范文篇1

1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

1.1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伴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理应也有所增强,但是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超重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学生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应已经十分迫切,积极鼓励大学生群体投入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大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1.2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在高校之中开展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一方面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促使学生的规则意识得到增强。无论是何种体育竞技活动均必须要基于一定的规则基础之上,并要求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共同遵守,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养成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体育精神的培养还可促使大学生拥有成功与幸福的资本。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够取得成功与幸福,对于成功与幸福的衡量标准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项便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徒劳。

2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精神作为文化精神的一种,对人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均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有助于激发起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与兴趣,并最终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取得情感与精神的升华效果。特别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锻炼习惯与生活方式,并在校园当中产生崇尚锻炼的风尚,也可极大的促进校园文化的活跃性。

2.2创新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育的最高目标便是对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体育精神的最终目的则是对人内心世界给予精神支撑,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对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创新与拓展,从而促使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激发,并增强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目前,对于体育精神的体现大多是借助于各类体育活动来予以实现的,大到学校的运动会、学生自主成立的体育社团,小到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等,这些均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对体育精神的培养也不仅限于体育活动,还可采用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贴吧等大学生较常采用的社交工具来积极宣传体育精神,带动学生参与到对体育话题的讨论当中,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促使大学生的体育精神能够得以有效的培养,促使学生的体育精神能够内化于心。

2.3构建体育活动的价值体系

体育精神存在于多项体育活动之中,其表现的形式具备有高度的概括性特征,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部分学生在一时兴起时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体育锻炼,但是却并未领悟到体育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价值。因而应当构建起体育活动的价值体系,加深对体育精神内涵的领悟,总结体育活动的特点来开展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策略。鉴于大学生不同个体之间的知识水平及领悟能力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细化体育精神具体内容,构建起一套被广泛认可的体育活动价值体系,则是大学体育精神培养当中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步骤。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体育精神无处不在,并且其还将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大学生群体承载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任,对他们加强体育精神的培养将有助于其养成更加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融入体育精神教育将是未来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的具体践行,同时也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赵健 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友民.试论现代大学体育精神[J].江苏高教,2013(5).

现实意义范文篇2

一、精神关怀是教育本身的需要

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精神传递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用精神关怀来充盈我们的教育,用精神关怀来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只关注学生勤奋学习和获取知识,不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和人生幸福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同样,只关注学生学习,不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教育是一个“动心”和让人“心动”的过程,而“动心”和“心动”的过程是通过精神传递来完成的。所以说,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精神关怀,这不仅是一个教育理念问题,更是一个教育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育者的责任问题。一名教师只有真正去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关心学生,才会使教育呈现人性美、张扬人性美。

从教育的评价导向来看,追求的是看得见的数值,中学教育的终极考核也是高考分数,这是有违教育规律的。所谓好的做法也只是为了提高考试的分数,急功近利,不尊重个体的鲜活生命,加剧了精神滑坡。评价的尺度单一而苛刻不尽合理。为了应付各种指标及考核,学校教育几乎走进了死胡同:在时间上拼精力消耗,学生睡眠得不到满足,身体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在训练上搞题海战术,学生负担减不下来,导致心理压力大;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简单粗暴,不把学生太当人看,体罚和变相体罚时有发生;在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单一死板,缺乏多元的评价机制,优秀人才难以现世。这些现象都是不争的事实。

现代教育越来越把活泼可爱的学生作为一种预期的产品来对待,很少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他们自我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尤为可悲的是目下一些所谓成功人士竟有歪论: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不也成功了吗?不也活得很好吗?还大肆强调:人生必经磨难方能成才。古人也有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似乎我们的教育就在于教育学生吃苦,不能让他们感到快乐。

大家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家庭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不当或问题学生的增多,尤其是留守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在问题学生中留守生占了很大比例。像我校,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的占近50%,个别班级超过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些学生基本上寄居在亲戚家或由祖辈监督教育。父母所给予的是充足的生活费,而精神关怀教育严重缺乏。精神关怀,应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二、精神关怀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身体发育和精神发育的过程。学生的精神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充满精神关怀的环境。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心理偏差需要精神关怀来发现、分析、矫正;学生的心理创伤需要精神关怀来抚平。目前,就家庭教育来讲,存在着过分重视物质关怀、对孩子学业期待过高和对学校教育过分依赖等现象;就社会教育而言,则存在着成人追求多元化、成人社会教育意识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学生带来了难以回避的负面影响,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精神关怀需求更为突出。从学生现状来看,更需要给学生精神关怀。

《厦门商报》报道:近日对上海的中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学生普遍感到“不快乐”,近九成中学生“感到郁闷”,仅有10%的中学生表示平时不太“生闷气”,57%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太大,主要表现在“考试压力大、感觉很累”、“补课太多、没有双休日”、“成绩提不高”,另外“父母唠叨太多”、“睡眠时间少”、“没有时间玩”、“学校生活太枯燥”、“对社会上问题看不惯”等都成为“郁闷”的理由。如今,“郁闷”已成为不少学生的口头禅。中学生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幸福、体会不到快乐?他们为何依然感到郁闷?HTtP//:

正是由于缺乏精神关怀,学生的暴力倾向和心理问题日渐突显。砍人事件时有发生,搞得社会动荡难安。学生心态出现较大偏差,背离社会正常轨道。

近期《扬子晚报》和网络上有关全国中小学生近视防治抽样结果显示:小学生近视率为26.96%,初中生为53.64%,高中生则超过72%,发病率世界排名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关于身高也不容乐观:世界排名第一的荷兰为182.5厘米,我国排第32位,仅有169.7厘米,不及亚洲的韩国和日本,连荷兰女性的平均身高都没有达到。这反映出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的,不以民族的前途命运为终极目标。值得有识之士深思!

更为严重的是,社会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排名居于前列。我们的学生在想什么、想干什么,难以让人搞清楚。来自教育的精神关怀有多少?当今学生现状不容乐观:厌学、空虚、烦恼、焦虑、不适应、孤独、逆反、人格和道德缺失、自我中心、陋习恶习不断、身体状况日下。幸福感从何谈起?

从中国社会大气候和时代走向来看,我们需要对学生精神关怀。如今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精神危机:功利化、人心浮躁、缺少精神关怀。中学生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从这个层面上看,中国人需要一种积极的精神,中学生需要精神的教育。精神关怀,是修补裂痕的粘合剂;精神关怀,是减少摩擦的润滑油;精神关怀,是翱翔万里的加油机;精神关怀,是驱散黑暗的照明灯……正是有了教师对学生情意浓浓的关爱,教育才有了活力、动力和张力。我们真诚地希望,精神关怀不再是学生的奢望与空想,而是所有教师发自内心的表白与行动。

三、精神关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的班级、和谐的校园,培养持续、和谐发展的学生是我们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实施精神关怀是推进和谐班集体、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精神关怀可以促进中学生多方面和谐发展。学校通过对性格缺陷学生、青春迷惘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学校通过对学业滞后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学生的引导,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

精神关怀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目前对精神关怀教育问题的研究,一般都处在理论层面上,而针对中学生的实践研究还很少。如果教师能对精神关怀教育进行研究,这将对教师整体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通过建精神关怀成长档案和实践探索过程,可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有所提高。

现实意义范文篇3

【关键词】现实意义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1.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实意义范文篇4

1戏剧教育

张伯苓先生不是文学家或艺术表演家。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深深体会到了“寓教于乐”﹑“寓德于乐”的教育心理学道理,所以在开办南开大学之初就非常重视戏剧的美育功能。他提倡戏剧目的是把戏剧作为美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手段。他指出:戏园不只是娱乐场所,更是宣讲所﹑教室,能改革社会风气,提高国民道德。首先,他希望学生通过戏剧表演获得一些深刻的人生感悟;他根据莎士比亚世界即舞台的观念,强调戏剧是人生的缩影,舞台上的演练能让演者获得许多的人生体悟,是走上社会的准备。1916他在《舞台﹑学校和世界》一文中说“: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学校者其预备场也。”其次,他希望通过戏剧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在角色的扮演实践中增强自信心获得满足感,同时获得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刺激表演者的成长和发展。再次,他还希望通过演剧活动让学生体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社会以及环境的沟通能力;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2音乐教育

张伯苓的父亲久庵先生擅长琵琶并且对音乐有笃学精神,这与他重视﹑爱好﹑欣赏到实施音乐教育有重大影响。张伯苓重视音乐教师的遴选;南开的音乐教育造就了沈汀等我国老一辈的著名音乐家。

3环境教育

张伯苓先生的美育思想也体现在南开大学建筑的设计和建筑的颜色上。南开的校色是紫白色象征性的要求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的品德体现了美育的心理作用。在学校建筑的设计上他不仅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还重视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建筑艺术的美育功能;他非常重视校园美的整体性,有些建筑还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体现了寓德育于美育的原则。张伯苓先生认识到赏心悦目﹑整洁卫生的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心旷神怡,因此他重视校园环境美和学校建筑美。张伯苓提倡“镜箴自鉴”和“考美”。所谓镜箴就是在教学大楼和办公楼面对正门,竖一大镜,镜框镌有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要求师生,对镜自鉴,实际是对自己容貌美、心灵美、言行美的要求。启发自觉遵守纪律,自我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所谓“考美”。是对学生宿舍和教室整洁美观的考核。南开教育重视全校的美化。对学生宿舍、教室的整洁卫生、美观尤为重视。南开大学的美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了学生奋进学习的力量;南开大学以美育促智育﹑德育﹑体育﹑方法取得了劳动教育的成效,并且已经体现在多数南开人的心灵美﹑言行美﹑和环境美中。

二、张伯苓先生美育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范文篇5

【关键词】体育文化;校园文化;融合;现实意义;实施路径

学校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对接,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得以发展。高校应当意识到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多样化手段,打造体育文化,将体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促使校园师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之中,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内容,使之更好地与校园文化融合对接。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体育文化通过对不同的体育关系和现象进行研究,揭示体育意识的变化形成,促进体育在世界上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基于文化视角,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体育虽然一经产生就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和相对独立的范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人类文化。相关学者认为,体育文化应当划分为层次研究和认识两个层面。体育文化有三种说法,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认为体育文化的表层是运动形态,深层是体育观念,中层是体育体制;第二种认为体育文化的内层是内涵精神,中层是精神外化层,外层是精神物化层;第三种观点认为,体育文化的内层是形态观念,中层是规则制度,外层是物质形态。总的来说,体育文化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体育社会现象或体育科学,应当将其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种体育意识,是对价值观念进行揭示的一种文化趋向。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

所谓的校园文化,指的是由学校内师生在校园内所构建起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其主体是学生,主要内容是课外文化活动,其主要特征为校园精神空间,是校园环境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校师生的生活方式、校纪校风、学校的整体培养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校园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是由学校长期的行政管理、科研、教学所构建成的一种文化,需要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这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的智能结构得到改善,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促使学校更好地与社会进行互动,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成果,这对教育改革在校园中的深入推进也有着促进作用。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是全体师生深层次的意识,也是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可以将校园文化理解为学校校园精神的实体形态和建设的有效方式。

三、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对接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学生是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主要受益群体。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对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继而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之中。这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从宏观视角来看,融合校园和体育文化,也是高校对马克思主义个体全面发展思想的有效贯彻落实,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以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教育目标。从微观视角来看,对接和融合两种文化,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以及人格的发展和健全,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体育文化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当通过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打造鲜明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中对学校内的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另外,构建鲜明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知名度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当前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高校独特的文化想要长远地发展,就应当进一步拓宽校园文化领域,不断挖掘和探索新的文化创新点,将和体育校园文化相关联的因素纳入到学校体育文化之中。这需要高校对体育文化给予高度重视,能够对体育文化中的特色要素进行深度挖掘,在对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引入这些创新元素,促使学校内师生的知识也得以拓宽,文化生活得以丰富。(三)和谐校园打造的有效手段。和谐校园的构建是贯彻落实高校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能够保障校园内的团结安定、社会的稳定,对学生素养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高校应当充分意识到,学校要长远发展,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必不可少。首先,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能够使不良风气在校园中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降低其对学生的侵蚀,另外,对学校内师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也有着促进作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应当着重关注体育文化的渗透,引导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规范,保障全体师生能够在校园内形成体育意识和规则,将体育的严谨性和竞争性充分体现出来,这对学生养成遵守校园规范规则的习惯有着积极影响,进而促进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发展。(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有效举措。通常情况下,素质教育的本质目标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引和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就是德育,这也是素质教育一直倡导的。作为素质教育的本质目标和出发点,德育也是对素质教育在高校是否有效落实的一个衡量标准,所以高校在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过程中,应当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将德育工作凸显出来,保障学校内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和巩固。而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为学校内德育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保障了道德与人和知识与人的统一,这对营造校园内良好德育教育氛围有着促进作用,进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和教育,发展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体育群体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使得校园体育文化精神得以稳固发展。

四、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对接的有效措施

(一)育德育工作融入校园核心价值观。当前各地区的高校一直倡导校园文化的打造,提倡校园文化能够将高校发展战略以及建设制度对学生价值理念提出的要求全面反映出来。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对接融合的本质目标。高校学生在校园内学习和生活,而学生能有效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核心价值理念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应当引导学生将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内在素养之中,如此才能满足高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德育,能够使高校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得以突破,进而使得高校办学宗旨和理念的价值诉求得以达成。(二)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长久以来,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的构建对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这能够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精神动力,进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校园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对学生审美情绪、情感表达、体育精神的发展和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说,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应当在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和对接之中充分彰显出来。首先,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充分挖掘校园内的各种载体,对体育的知识技能精神进行大力宣传,让学校内的师生能够对体育文化精神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其次,对体育精神进行有效宣传,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在校园内形成激昂奋进、快乐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最后,应当对学校内在体育方面取得的各项优异成绩和成果进行挖掘和整理,让学校内的师生体验到学校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优势和魅力,进而弘扬和发展体育精神。(三)进一步发展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融合和对接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一个关键力量就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会对两种文化对接和融合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拓宽自身的文化知识体系,在奠定以技能型为主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学习人文和科学知识,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文化素养。首先,高校应当积极地对体育教育工作者展开培训,将文化素养作为培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培训,教育工作者对体育运动文化的特点、内涵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进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向学生们渗透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的构建献计献策。(四)开展多样性的体育社团,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活动。校园文化以及体育文化这两种文化有着独特属性,对这两种文化的有效融合和对接,需要高效构建起相应的载体和平台,引导学校内师生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分享、经历,促使两种文化有效地融合与对接。而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为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对接构建起桥梁。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对体育社团的价值和作用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促使其在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对接中发挥推动作用。高校也应当构建起良好的制度机制,这是保障各类社团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当将学生的学业考核和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意识到体育社团活动的参与对于自身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最后,学校也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向学校内的师生传播与体育相关的各种知识,比如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举办体育沙龙等,使学生能够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继而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体育事业,进一步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姜海燕2018《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现实价值与着力点》,《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现实意义范文篇6

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对企业提出的期望与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有的企业因为未履行其社会责任而走向破产,也有的企业,因为出色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市场的肯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对于社会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有何意义呢?

简单地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它直接接触的对象就是个体的人、市场、社会。企业若能履行其社会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其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与企业个体利益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并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企业信息的所带来的透明度可以使顾客对企业和产品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使顾客不愿转换品牌,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而基于对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同,员工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自豪感,可以减少员工流失,并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

现实意义范文篇7

一、寻找的寓言:婚姻的解体与重组

寻找,是文学永恒的母题。真实的生活、幸福的渴望、情感的追求是任何时代人们的共同经历。每一个人在感情这条路上都会寻寻觅觅,且都有追求和选择幸福的权利,这就是《生活启示录》想着重表现的。所有有关寻找的叙事其内在的核心和主旨无一不是在寻找自我,只不过这种带有寓意式的寻找必然成为个体自我实现的艰难路途,需要借用一定的外部因素来达到自我的一种体悟和升华。《生活启示录》处处可见大家寻觅的身影:于小强与刘光耀、刘光耀与兰馨、于小强与鲍家明、鲍家明与杨嘟嘟、芳芳与小胖,在婚姻的解体与重组中、在彼此的分分合合中充满着寻找式的寓言,对自我内心的追寻、对幸福婚姻的寻找,对梦想的追求,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婚姻的本质以及人生的意义。于小强与刘光耀的婚姻是处于围城里人们生活状态的一种很真实的体现。伴随着婚姻而来的不仅是爱情的幸福和甜蜜,更多的是生活的平淡、琐碎以及莫名的虚无。因为个体主观的判断、想象和欲求与客观世界相差甚远,个体既不能完全体悟婚姻中的理解与包容,又不能将自己放逐于社会秩序之外,构成夫妻双方的焦虑。于小强7年的全职太太生活,照顾丈夫,孝敬婆婆,围绕锅碗瓢盆,事无巨细地履行着作为一个妻子、一个儿媳的义务,看似幸福美满的生活其实暗潮涌动,危机四伏。事业有成的丈夫和刁蛮任性的婆婆成为于小强生活的全部,生孩子成了她唯一能体现价值的途径,犹如笼中的金丝雀,美丽却不自由。长时间的脱离社会,脱离工作、失去自我使得夫妻之间的无语和隔阂在所难免,最终以丈夫的出轨收场。遇到鲍家明的于小强,生活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我由我自己支配,我对我自己负责,自我意识逐渐地觉醒,也在不断的反思中重新找回了自我,有凤凰涅,浴火重生之势。人到中年,对人生,学会了从容和淡定,对感情,学会了随缘和惜缘。感情虽不如年轻时期的你侬我侬,却也懂得了迁就、退让和付出。这或许是时光给予的最好的馈赠。与鲍家明在一起的于小强,依靠自己、坚信梦想、相信爱情,或干练、或妩媚、或纯真,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自信之美。生活艰辛却充满快乐,爱得坚定而洒脱。于小强对鲍家明之所以能爱得洒脱,并不是因为爱得不够深,反而只因为有足够的爱的底气,有真实的自我。以平和的心态正视他们之间的关系,她从不怕没有他,因而无法失去他。她与鲍家明的爱情与婚姻,因为平等所以纯粹,因为有信心所以从不绝望,从来不至于穷途,也许欢爱一时,也许相爱一世,这是一种面对命运和爱情敢于把握机遇的勇气和智慧,也是对自己、对人生的一种豁达,同时也是对爱这个永恒主题的完美阐释。不苟且于将就的婚姻,既然与刘光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就不再纠缠,各自安好,有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勇气和魄力,有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能力,无论经济独立,还是情感独立。这种恰如其分的把握,确定了本剧情感的核心,是对爱情本质的一种宣扬,爱情不存在身份的高低、出身的贵贱,无关乎金钱、年龄,只是纯粹的精神需求。鲍家明通过与杨嘟嘟、于小强的情感周折,在对真爱的寻找中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从稚嫩走向成熟,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一种蜕变。杨嘟嘟,使他晓得了爱情的轰轰烈烈,明白了爱情在物质面前的卑微。于小强,让他明白了生活的本质,了解了尽孝的含义,知晓了婚姻的责任。鲍家明的爱情转折折射出了编剧王丽萍对朴素、务实等传统价值观的一种回归。嘟嘟和鲍家明是新一代人爱情观的展现,反映出这一代人面对爱情和婚姻的茫然和困惑,爱情与面包的艰难抉择。

二、意识形态的阐释:润物细无声

现实意义范文篇8

个人礼仪修养即社会个体以个人礼仪的各项具体规定为标准,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完善自我的行为活动。从根本上讲,个人礼仪修养就是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今天,强调个人礼仪修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

首先,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体现自身价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所共知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却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追求着自身的完美,寻找通向完美的道路。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蛋靓”、在乎“身段好”者也有之,但这些均不足以使人发生美的质变。费时费力费钱财之后,不仍有不少人依然是“败絮其中”吗?我们认为,只有将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的人才称得上唯真唯美,才可冠以“完美”二字。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人的内涵,增加人的“含金量”,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人们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

其次,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人称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每天都少不了与他人交往,假如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那么在生活中、事业上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加强个人礼仪修养,处处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无往不利;使你在尊敬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他人对你的尊敬,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为宽松,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愉快。

现实意义范文篇9

方言传媒正式在电视媒体上亮相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春风和观念的更新。开始富裕起来的人们以某种反叛的心理开始追求生活的多样化,以方言为介质的方言类娱乐节目就应运而生了。到了90年代,以赵本山为主的“东北风”迅速席卷了大江南北,同时如重庆电视台1994年9月的《雾都夜话》等节目也开始用方言媒介的形式与当地的受众进行了亲密接触。影视节目也不甘寂寞,《傻儿师长》电视剧的成功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到了21世纪,方言传媒更是愈演愈烈,如州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湖南交通广播电台的资讯类节目《快嘴陈辣利》、北京电视台的《第7日》、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成都地区《天府食坊》、《胖姐帮忙》、宁波台的《来发讲啥西》、上海东方卫视2005年9月的《娱乐腌笃鲜》、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湖北经视的《畸天》等,以方言为媒介的影视类节目比较成功的则有《东北一家人》、《武林外传》、《疯狂的石头》等。

这些方言类节目一般都由富有本土气息的当地人主持,而且相貌平平。给人以邻家之子的亲切感,同时,因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贴民的民生特点很快地征服了当地的受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拉近了主持人与节目受众的距离,收视率迅速提高,人气也随之一路飙升,使得众多媒体纷纷效仿,就连官方也一度默许了方言类节目的存在,例如在2004年“中国百佳栏目”的评选中,方言类节目《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越策越开心》、《阿六头说新闻》等就名列其中。

在这些方言类节目纷纷登场、红红火火的同时,关于方言类节目存在的合理性与否的争论也日趋白热化,见仁见智。不一而足。其中持反对意见的学者的理由似乎更有说服力,因为它们的播出与国家提倡普通话的精神背道而驰: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文字法》明确规定传媒必须使用普通话,2005年国家明确指明方言电视剧类中的语言属于“不规范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也明确要求各种传媒应“一律使用普通话”。

本文拟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对方言传媒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方便学者们能够从高屋建瓴的高度对之重新审视,以期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方言传媒的生态学价值

方言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它是特定地域文化的象征并为生活在某一地域的所有社会成员而服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方言,所以方言与方言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种把语言分为上流语言(acrolect)和下流语言(basilect)的做法纯粹是语言歧视的结果。语言不可以独立存在,它和世界上所有其他生物体一样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它和人类的语言外环境具有同质性,即每一种语言都是某种特定地域特定信仰、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综合反映,生态语言学就是要了解每种方言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语言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生态破坏和生态协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Gabbard,2000:1)”。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方言必须在整体性的前提下加以考虑。当我们使用一种方言的时候,我们必须在参照其他语言形式的前提下同另外一个语言参与者进行交流,如此,方言并不是独特的,因为它是所有言语意义行为中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方言也不是自治的,因为语言价值的体现必须参照与其他意义形式的对比和关系,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在特殊情形下语言的特定形式以及功能的问题。因此方言的研究必须考虑到它们与语言使用相关的心理、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中国共有7大方言区,每个方言都是其历史、文化、社团心理、民俗的化身。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从众多的方言中间抽象出来的一种标准语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首先也是一种和其他方言并行的一种方言。因此和其他方言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借鉴、相得益彰的关系,同时它可以以其独特的优势博众家方言之长,从其他地方方言中汲取着很多生动活泼的因素。因此作为一种地方方言而言,它是中华民族语言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正是有了各个方言体中鲜活的生物色彩才使得我们的标准语更加快生气勃勃。

其次,方言在语言生态中的作用是动态的。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把自然比喻成一架机器,功能明确的零件按既定的程序不停地运转着,生态学则把物体的构成成分看成是稍纵即逝、相互界定、自成一体的东西。就语言学而论,传统的观念认为,说话者按照特殊的语法规则说出一句话语以表达某个意思;而从语言生态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每一句话语的实现都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参与者的物理环境、相互间的了解、语言以外的相关因素、交流的意向性等。方言由于其独特的地缘因素、历史因素及民俗因素很容易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使大家在身份上首先取得了认同感。同时,方言话题的时效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也是得到受众肯定的主要原因。

再次,方言的语言魅力是交际互动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环境决定了一个生物体的本质:拓展的还是简单的,一次性的还是反复性的,自发的还是必须的,敌对的还是友好的,孤立的还是共同的。表面看来话语过程是一个词汇、句法和形态规则组合成合法句子的过程,而实际上互动才是语言发展和使用的本质,所以话语过程不仅要依赖于字词这些形式结构,更重要的是要看它们与交际现场的互动关系——例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等,当然也包括参与者的领悟能力、相互之间的理解程度以及自然、社会及文化环境等。或缺了这些副语言(paralanguage)形式的互动因素,方言的存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后,媒体方言的最终意义是处境性的。处境性意味着一个生物体必须有其存在的处所,而且这个处所不仅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就语言而言,语言的意义是由其所在的语境(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所决定的,没有语境的语言就象一个人只有躯体而没有灵魂一样。这正如环境类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其价值是由其环境描写所决定的,或缺或改变了相关的环境,该主人公的价值就会改变甚至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方言的意义并不是由其自身的词汇价值所决定的,而是由各种社会背景和社会历史文化所奠基的,离开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语言便没有了意义,该语言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反过来说,如果一种语言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话,与之同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使用该方言的社团的文化,同时还会危及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相平行的生态语言类别,例如通用语、混合语甚至标准语等。

三、方言意义的生态学解释

按照生态语言学的解释,任何一种方言的意义都是由其社会性来决定的。方言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要进行语言活动必须了解对方的性格、谈话的目的、对方的情感和智力状态、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和希望等等。也就是说要了解一种方言的意义,必须要了解构成语言社会的因素,具体来讲应该在以下三个系统内来研究方言的意义:即群体、交际和文化。

所谓群体就是指使用某一种方言的所有成员,群体只是人们社会融合过程中的一瞬间,因为任何个体都是在群体的洪流中沉浮着,所以我们真正面对的不应该是群体,而应该是群体化(communification),即个体是如何使用语言来体现这种群体化的过程的。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的调节手段和方式,以及个体对于群体潜在的朦胧的集体忠诚感等等。

语言交际不是单方面的管道行为,而是旨在达成共识的多层面同步协同的活动,所以交际的本质是交际双方都在尽力建立一个都能认可的意义,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交际实质上是几个层面同时运作的结果,具体来讲可以大体有交际行为、交际事件和交际关系三个方面。每个层面都存在着层级关系,小的行为可以组合成大的行为,一个小的事件可以是一个大的事件的一部分,一个小的交际关系可以在大的交际关系中加以印证和解释。

文化是方言的精髓,是人类遗传以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群体中学习和交际的过程。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一套习惯的标签。它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从其他群体成员那儿学到的生存范式。它包括宗教信仰、人生态度、法规条文、个体情感等可以相互影响并可以种族传递的社会因素。

这样群体、交际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不断创造、保持和相互修正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为了交际的效率和质量,人们在做同样事情的时候形成了一些典范的主体间(intersubjectivity)都预设好了的东西,这就是范式。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看,交际行为的本质是连续的、多层次、多参数的范式化,这些范式化与我们认识和解释我们自身或别人的行为范式的能力有关。任何一个行为都只有在行为的总体语境中才有意义,语言的范式化也只有在整个交际行为的总体背景中才可以得到解释。四、语言生态的多样化及方言传媒

由上文生态语言学关于方言意义的解释可知,方言的存在和使用方言的群体、该群体的文化特征以及交际范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方言的效用范围就是与这些方言社会性相关的领域,比如特定的地域、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等。这就使得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粤语情景剧《外地媳妇本地郎》只能在广东一带播出,为什么湖北经视推出的方言栏目《咵天》富有非常浓郁的武汉文化特色,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无锡电视台的《阿福聊斋》中的阿福喜庆、可爱的形象为什么就很快使老百姓有了身份上的认同感,其中关于无锡方言语汇的来历、传说、用法等在人感到新鲜的同时,也让人领略了一个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正是这种方言类节目在传承本土文化方面的不可复制性以及在构建文化生态保护区方面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方言传媒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有特殊的意义和存在价值。这就是方言类节日在一定地域、一定群体、一定播出时段内关于一定的国计民生的话题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的真正原因。

韩礼德认为languageconstruestheworld,即语言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及信仰。AsifAgha(2007)也认为方言是社会结构的反映,它可以通过话语交际来达到身份的识别。因此,一种方言就是一种文化语境,一种方言的消失也就意味着这些相关交际情景的缺失。生态语言学就是在关注语言在社会、社团、国家甚至是全世界大背景下的相互竞争。而目前文化产品的标准化日渐呈现“麦当劳”现象,导致了地方和地区性方言和土话的消亡。按照Terralingua组织的研究,本世纪末,会有50%到90%的本族语消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关于濒危语言红皮书》中分析,欧洲135种语言中,13种已经消亡,9种几近消亡(只有几十个老年使用者),26种极度濒危(没有儿童使用者),38种濒危(儿童使用者越来越少),6种隐性濒危(没有官方形式),44种正常。

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的缺失会给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语言的多样性也与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鉴于其与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保护濒危语言和保护濒危物种一样重要。

五、方言节目的是非前瞻

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方言和其他生物体的存在一样,也有这种生老病死的内在规律,“语言的竞争正如自然界中有限的生态资源产生的冲突一样。如果一个小鱼碰到了一条大鱼,招致灭顶之灾的很可能是小鱼。(Machey,1980:35)”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武断地忽略方言存在的生态学意义,它作为生物圈内的一个链条的缺失同样会导致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后果。早在1958年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就指出“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因此我们对于方言媒介的态度,一是要从生态的角度理解其长期存在的必要性,二是要理清方言传媒与普通话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方言传媒进行积极的引导。这样既可以避免单一大众传媒的单调,同时也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给老百姓带来一些清新、幽默,充满乡土气息和人情味道的节目。

现实意义范文篇10

1.关系到朝鲜族地区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多元文化环境的日趋深入,国内近20多万(占朝鲜族总人口的10%)朝鲜族人口流入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而流向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人数达到60万人,占朝鲜族总人口的32%。[1]大量的朝鲜族家庭中的父母双方或一方迫于生计或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外出打工,带来了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会为其接受学校教育奠定基础,家庭教育是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纽带。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导致孩子过早失去应有的关怀,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长此以往家庭教育的缺失,必将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产出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叛逆、任性、孤僻、内向、抑郁、仇视社会、失去安全感、产生轻生的念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对流出地的影响。大量的朝鲜族青壮年外出打工,使得当地农忙时节缺乏劳动力,沉重的担子无形地落在了老人身上,既要从事劳作,又要照顾孩子。最后是对流入地的影响。大量的朝鲜打工大军涌入内地以及沿海发达城市,虽然为流入地补充了劳动力,但使得流入地人口数量超出城市的承载力,导致住房和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打工子女的入学难等问题。大量的留守儿童,如果得不到适时、适当的教育与照料,容易出现心理、生理、安全、教育、成长、道德、法律等发面的问题,做出极端行为,容易违反伦理道德或者触犯法律,破坏社会秩序。同时留守儿童也可能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影响社会治安。

2.关系到民族团结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大量朝鲜留守儿童的存在,是影响朝鲜族地区不稳定的潜在威胁。缺乏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当留守儿童面对生活和学校压力时,无人倾诉,缺少学习的帮手和指导,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厌学、弃学成为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不利于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更不利于其一生的持续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摆在朝鲜族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道障碍,也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难题。只有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能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普及。

3.关系到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有着爱干净与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朝鲜族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逐渐形成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养成热爱本民族的情怀。广大朝鲜族青少年成为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留守儿童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据保守估计,朝鲜族留守儿童占朝鲜族学生总数的55%,已经普遍超过了学生数的一半,甚至有些学校高达77%以上。[2]朝鲜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弘扬朝鲜传统文化是朝鲜族青少年、儿童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低下,有的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过早的接触社会,因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呵护,容易沾染不良的社会风气,养成不良嗜好。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理解,缺少有关民族饮食、服饰、礼仪、信仰、传统节日等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认识不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身上的使命,加上老人的过分溺爱,致使学生的性格偏差,不利于处于青少年时期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应从源头治理

1.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切实改善生活条件

朝鲜族留守儿童产出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其目的就是为了多挣钱,转变贫困的生活状况。要想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必须抓住问题的根源,那就是大力发展朝鲜族民族地区经济,从源头遏制外出打工人口的流动。第一,依托民族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与装饰、独特的饮食文化、生活方式和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可以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为国内外客商投资搭建平台,提供优惠的政策,从而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第三,以民族政策为契机,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朝鲜族要以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契机,吸引人才,打造民族品牌,积极研发高科技产品,以质量和信誉占领市场。第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就业人员的培训。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可以为民族地区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推动企业和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加强就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基本的业务素养,为就业创造条件。

2.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共同解决朝鲜族留守儿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