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分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9:13:16

现实分析

现实分析范文篇1

关键字:独立审判,法院,法官,司法改革

笔者相信,至少是每一个受过较为系统的法学的人和从事司法工作的人都知晓独立审判是我国宪法、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等明定的一项基本、庄严而神圣的原则。同样,也并不怀疑(至少大家在心里都清楚)独立审判在我国实际上远未真正得到遵行和实现。显然,立法明定的独立审判原则决非仅是对理想目标的一种追求,它要求的更是现实中的施行与贯彻。而今,党的十五大确立的目标是建设有特色的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要求使我们不能再漠视这种现实与立法的严重背离。总书记在十五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对独立审判探源的基础上,思考和分析我国现实中存在的有关,以期寻求实现在独立审判原则上立法与现实的契合。

一、独立审判探源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线的地方才休止。“①正是基于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他已是特别强调权力分工的意义,”力图以中庸的原则,权力主体的交替,权力机构的分工,职能的细化及相应制度的配套措施,来消除实践中曾出现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权力扩张现象,限制权力的越界,以保证社会正义的实现。“②这一思想给予了以后的西方思想家们以重要的昭示和启迪,并引导其努力寻求防止和制约权力滥用的法宝。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西欧多国、法律制度及悉心考察之后,结合自己的法律职业经历而深刻领悟到”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③从而在其不朽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所谓”三权分立“,即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大部分,并分由三个不同的机关各自执掌和行使其中一种权力。”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④由此而说明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必须分立。这就是”三权分立“中的所谓”分权“思想。”三权分立“的另一重要思想是互相制衡。国家权力的分立并非彼此孤立。分权本身并非目的。三权分立旨在三权制衡。分权实为实现制衡之格局,制衡实乃分权之目的-以权力制约权力,从而防止权力之滥用。因此,”三权分立“学说又可称为”三权分立制衡“学说,或许,后一种称谓更准确、全面地概括出了该学说的内涵。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问世之后,在西方国家引起极大反响并很快成为脍灸人口的,进而陆续为许多国家的立法所肯定和吸收。其中,最早将该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并将其作为宪法原则加以确立的是美国。

在“三权分立”学说提出后不到三十年,美国即宣布独立。其十三个州中有十一个州相继制定了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宪法。继而1787年签署、1789年生效的美国第一部宪法也非常坚定地贯彻了“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宪法第1、2、3条的首句话语,仅以简要说明美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法院行使即清楚地勾勒出美国宪法所奉行的“三权分立”原则,进而,又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规定渗透出三权制衡的要求和目的。分立的权力给予了每一种权力主体为实现主体意志而行使权力的相应空间。同时,每一种权力主体对权力的行使又体现着对其他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一定程度的制约。

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宪法也都先后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从而使司法独立成为三权分立中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支柱。司法独立原则也由此而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所奉行的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而司法独立的核心即审判独立。为此,许多国家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又明确规定了司法独立或审判独立。如法国宪法明定司法权属于法院,规定司法机关是独立的机关,并同时规定共和国总统是司法机关独立的保障者。⑤日本宪法规定,所有法官依良心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及法律的约束。⑥德国宪法规定,设立联邦法院和各邦法院,共同行使审判权。并按照司法独立的原则进一步规定:法官独立,只服从法律。⑦审判独立原则的确立,为审判权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进而为诉讼公正的实现提供了诉讼制度上的保障,并由此而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奉行的诉讼原则。为保障审判独立原则的实现,西方国家还确立了诸如法官高薪制、终身制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

二、独立审判的现实分析

虽然我国并不实行三权分立,但独立审判也是为我国宪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以及三大诉讼法共同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⑧由此,我们应该能够感悟到我国立法对审判独立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因此,问题显然已不在于我国立法是否肯定或重视审判独立原则,而在于该原则本身究竟蕴涵着怎样的内容以及如何确保其真正实现。

长期以来,根据“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法律规定,我国学术界的权威诠释主要是强调整个法院系统独立于外部权势和力量的干预,是“法院作为一个整体行使审判权时独立。”⑨而否认法官在法院内部的独立,认为“这种独立不是审判员个人独立,也不是合议庭独立。”[注10]并习惯于将此上升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独立审判原则的重要分界线的政治高度加以认识。这种诠释作为一种理念倡导,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支持、造就了我国法院组织法对法院内部机构的设置及我国法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状况。人民法院的正、副院长组成院级行政领导层,主持法院的全面工作,当然也包括审判工作。其中,正院长主持全面,副院长若干则各自分管一面。法院内部的审判业务层面则分设民庭、庭、刑庭、行政庭、执行庭等。每一业务庭又设正、副庭长负责本庭的审判业务。每一业务庭的审判人员作为独任庭或组成合议庭具体负责个案的审判。主管院长和庭长对审判人员承办的案件实行审批制度。同时,法院内部还设置审判委员会作为集体领导审判工作的组织机构。虽然立法仅规定审判委员会对重大、疑难的案件有讨论决定权,实践中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却远不止于此。另外,虽然在91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删去了原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的规定,但这主要是为避免“先定后审”之嫌,而不是说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可以不执行。事实上,在我国,恐怕还没有哪一家法院的合议庭可以不执行审判委员会对案件所作出的决定。这样,法院公之于众的判决书上签署的虽是合议庭成员的大名,而判决本身所体现的却是审判委员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意志。院、庭长审批案件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双轨制作法,作为法院整体行使审判权而非法官个体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制度性保障,实际上虚化了具体承办案件的审判组织中法官的作用和权威。而法院内部这种等级性的设计又通过行政官阶设计予以保障。[注11]这种机构设置和管理直接造就了实践中所出现的先定后审、先判后审、审判分离以及司法腐败等违法现象,其危害不仅在于削弱和泯灭了直接承办案件的法官的责任感,更在于规避和危害了其他重要的诉讼制度(如合议、回避、公开审判等)的贯彻实施,虚化了程序法,淡漠了人们(包括法官、特别还包括法院的院、庭长)的程序法意识从而损害了程序法的应有功能。

那么,审判独立的法律原则是否又真正保证了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整体行使审判权时独立而不受其他外来权力干涉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法院在财政、人事等方面没有独立的权力决定了审判独立只能是立法上的一厢情愿和空中楼阁。在财政方面,法院本身无独立的财权,财权由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所掌握,它们决定着各级法院的经费。法院的办公条件和装备的好坏、办案经费的多寡、法院工作人员工资及福利的高低等等往往均取决于地方政府所给予的经费的多少。再看有关人事权,法院中领导干部的行政职务由地方各级权力机关选举、委任和罢免,而且审判人员本身也由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任免。地方党委的组织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人事部门拥有对法院主要领导干部的推荐权和指派权。可见,地方各级党委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地方各级法院拥有人事方面的控制权。在这种财政、人事两大重要权力均隶属和依附于地方权力的现状下,要求法院依法独立审判而不受其他外来权力的干涉实在是勉为其难,除非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党委有足够强的法律意识和大公无私精神。倘若人家真的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或明或暗、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过问、干扰或刁难法院的审判,法院又何以能够抗衡的了呢。孰不知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以现行的财政、人事制度要求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只能置法院于两难境地:或者违法、或者依法但却有可能得罪地方政府和党委而被裁钱罢官。其结果只能是阻滞、破坏独立审判。

最近的一份“司法制度改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法官们对独立审判原则在中国的实现程度评价不高。在对288名法官的问卷中,当问及“你认为我国宪法规定的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的实现程度如何”时,结果是:选择“完全实现”的0人;选择“基本实现”的164人,占56.9%;选择“基本没有实现”的98人,选择“没有实现”的26人,这两项占43.1%.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宣布“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法官中还没有一人认为独立审判已经完全实现,认为基本实现的也只过半数,还有近一半的法官认为这一原则基本没有实现或没有实现,可见对独立审判实现程度的评价之低。[注12]

面对这一切,我们不由扪心自问:这符合对独立审判原则的应有追求吗?独立审判究竟应涵盖怎样的内容?我们究竟又该怎样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判?

从对独立审判探源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独立审判为核心内容的司法权独立的确定,从根本上讲,旨在以权力限制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而要以权力限制、制约权力,就必须给予各种权力以相互制衡的力量和手段。对于行使审判权的法院来讲,必须赋予其制衡其他权力的力量和手段使其只遵循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依法行使审判权,而不受其他政治机构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任何人的观念及行为的左右或控制。在我国,实行独立审判势在必然,以宪法为主导的数部重要法律均规定(包括96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亦增加规定)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内容。但现行的财政体制、人事制度都无助于甚至阻滞着司法独立的真正实现。因此,要使独立审判不仅仅停留在立法层面,不仅仅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和理念倡导而是成为一种生动的现实,从而真正实现权力的制衡和防止权力的腐败,就不能不改革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和人事制度,使法院在财政、人事两项重要权能上独立于各级地方政府,从而增强法院对各种外来力量特别是行政权力的抗干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予人民法院行使权力-审判权时的宽松的外部空间。

从法院内部来讲,独立审判又应如何具体落实呢?法院内部长期以来机构的多层次设置和体现鲜明行政特质的院、庭长审批案件及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双轨制管理方式所引致的种种弊端,严重地危害着审判独立原则功能的实现。仔细思量之后,恐怕我们必须承认,法官独立审判乃是审判独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法定之独立审判原则的应有和已有之义。

倒不是说西方国家的审判独立是通过法官独立审判而实现的,我们国家也就只能如法仿效。但同样也不能因为人家在该问题上是那样设计和实现的,为避免西化、趋同、仿效之嫌,我们就必须另辟他径。

尽管由于传统和制度设计上的不同,各国法院的设置模式、管理方式、职权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无论怎样,任何一个国家的法院都承担着解决讼争的职能,而且都是由法官个体以一定的审判组织形式-独任制或合议制-并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审判来履行这种职能的。这种小异而大同的设置反映和体现着诉讼的客观。从我国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有关审判组织的规定中,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独立审判原则与审判组织即法官所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审判组织的具体规定实际上是对独立审判原则的具体落实和实现。基于二者的逻辑联系,可以合理且必然地推导出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应当而且必须通过审判组织加以实施和完成。因此,法官独立审判是审判独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审判独立原则中的已有之义。独立的审判权的承担者是人民法院,而审判权独立的具体实施者则是法官。正如我国《法官法》第8条规定的,法官享有“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权利。因此,从法院内部来讲,独立审判应该定位于法官独立审判。

综上,整个法院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独立于外部权力和力量的干预是独立审判原则的已有之义,且必须建立有效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证。而法官作为个案的审判者,亦应能够在审判时只遵循法律特有的规则、规定而不被其他任何行政机关、团体、个人乃至法院的院、庭长的观念或意志所左右。正如1987年8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通过的《世界司法独立宣言》(草案)第2条所言:“每个法官均应自由地根据其对事实的评价和对法律的理解,在不受来自任何方面或由于任何原因的直接或间接的限制、、诱导、压力、威胁或干涉的情况下,对案件秉公裁判”。该《宣言》第3条同时规定:“在作出裁判的过程中,法官应对其司法界的同行和上级保持独立。司法系统的任何等级组织,以及等级和级别方面的任何差异,都不应影响法官自由地宣布其判决的权力。”[注13]唯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判。

而要实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判,完全由法官自主地依法决断案件,我国至少还要经过一段相当的历程。这一历程不仅指历时长短,而且更包括要历经内容上的较大变革。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外国法官的遴选制度。为确保法官独立审判的公正、准确、合法,西方国家对法官的品行和专业素质均有很高的要求。在英国,只有具备十五年或十年以上经历的出庭律师,才能分别担任上诉法院法官或高等法院法官;在日本,最高法院法官要求在见识高,有法律专业素养、年龄在40岁以上并已担任高等法院院长、法官、或检察长、律师、大学法学教授、副教授共计二十年以上的人当中任命。高等法院院长则要从担任简易法院法官、或检察官、律师、大学法学教授或副教授十年以上的人中任命。[注14]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才有资格考入法学院,法学院毕业取得J.D.学位后,一般只能从事律师职业,到法院工作的只能担任秘书、书记官等角色,而不可能通过此一途径直接成为法官。法官均是从执业多年的优秀律师中或从有名望的法学教授中依法定程序遴选的。

对法官专业化素质的要求,是依法独立公正地审判案件的保障。

这是因为,法官这一职业显异于其他任何职业。其使命在于通过向全公开的司法程序解决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并通过行使审判权的过程本身,向诉讼当事人,也向全社会宣示正义与的准则。这样,其自身的年龄、知识、资历、声望、经验等等就是其完成使命优劣的重要因素。因此,法官选任上的精英化也就势在必然。而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法官的选任甚至不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或学历要求。直到95年才颁行的法官法虽然规定了担任法官必须具备高等院校毕业的学历背景,[注15]而在现实中又往往难以贯彻。我国的法院系统近些年来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军转干部,其中有许多人直接从事着审判工作,而且根据其在部队的级别,往往还给其安排相应的行政领导职务,如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等等。

也有一些法院尽其所能地安置本院工作人员的子女或其他具有各种关系的人员进入法院,但却以各种名目拒绝招收正牌法律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从而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法官选任上的非专业化和非精英化倾向。如果说由这样的法官对案件进行审判而又允许其独立审判的话,其效果不能不令人担忧。当然,应当承认,在我国的法官队伍中,也不乏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精英人士。但对那些已在法官之位而又素养不高的法官到底怎么对待,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建立怎样的制度来保证未来进入法官队伍的人员的专业化和精英化呢?我们不能不予以认真的考虑。因为,独立审判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它要求的是全面地一体遵行,而不可能仅对某些综合素质高的精英适用,对其他人则不适用。这是面临的难题之一,要实现审判独立便不能不正视和重视这一点。

为保证审判独立的实现,西方国家对法官还实行高薪制。就美国联邦法院系统而言,联邦最高法院首法官的年薪超过160,000美金,联邦中级上诉法院法官的年薪约为140,000美金,联邦初审法院法官的年薪约为130,000美金。州法官的收入也很丰厚,但略低于联邦法官。[注16]同时,美国宪法第3条在规定了司法权属于法院之后,紧接着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在任职期间得领受酬金,其金额在任期期间不得减少。”虽然法官这种职业在美国不是收入最高的职业,甚至一些较大的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每年的收入也可达200,000美元以上,但从总体来讲,仍属于收入较高的职业,而且还可享有相应的其他制度上的保障。这种优厚、稳定的收入,为法官独立审判提供了物质上必备的条件和保障。而这种相对的高收入又是与其职业的专业化和精英化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对法官为法治社会所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及其贡献的一种合理回报。这种机制可使法官更平和、泰然、中立地行使其手中的审判权以回报社会而不会随意滥用权。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上对法官在收入、待遇方面的“高人一等”才会有普遍的认同。简言之,他所做到的,并非是平常人所能做到的,因此,他所得到的,是他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所以,对各方面的人来讲,最起码心理上都可以获得平衡。[注17]

而我国的情况又大相径庭。由于选任法官标准上的混乱不一,导致了法官队伍人员素质的良莠不均,甚至差异极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导致和决定了法官得不到本应受到的尊崇,法官这一职业并不被社会公众所特别看重。而在薪金待遇方面,从整体来看,我国法官的工资是按国家规定的国家公务员的统一标准支付的,并不高于其他任何机关的国家公务员,至于法官的福利、补贴等又取决于地方政府所给经费的多寡。时下,人们常将法官行使权力过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归因于我国对法官实行的低薪制,感叹低薪难以养廉,但记得几年前在厦门召开的全国诉讼法学年会上,谈到高薪养廉时,一位在座的省高级法院的法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国的法官凭什么享受高薪?西方国家的法官经过长久严格的法律高层次的教育、训练和职业经历的磨练,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我们国家的相当数量的法官何以能同人家相提并论?!在我国,这种不单纯站在法官本位上考虑法官薪金制的法官恐怕为数不多。法官的薪金待遇问题的确也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一方面,让不是凭藉相当的专业资历、能力和严格的法官选拨制度而坐在法官之位的法官享受高薪制,令众人心中难以平衡。据说,在制定法官法时,法院方面就曾提出法官的工资应略高于公务员,但因在我国法官并不是一个专业化很高的职业群体,没有高于公务员的职业资格要求而遭到反对和否定。另一方面,人们心中也难免不存疑窦:对这样的法官,低薪难以养廉,而高薪就一定能够保证养廉吗?可见,薪金待遇到底如何把握,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又一难题。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问题:在西方国家,法院内部的机构设置比我国要简单得多。法院院长下面并不设具体的审判业务庭,自然也没有相应的庭长、副庭长之分。法院院长下面,便是法官。对于法官审判的案件,法官本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良知、经验以及对法律的理解与把握作出决断,而无需听命于任何人(包括法院院长和其他任何政府官员)。这使得法官拥有完全独立的人格以独立地行使对案件的审判权。而长期以来,在我国法院内部,院、庭长审批是任何一个法官裁判案件后的必经程序,虽然这一程序并非法定程序。审判委员会的设置和运作更使法官的个体意志荡然无存。有学者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归纳其致命弱点为:审判的秘密性,控辩双方及律师不能到场申诉,法律程序未得到应有的尊重,难以保证判案公正。[注18]也有学者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对其作出如下:⑴审判委员会委员不一定都是民事审判方面的专家,对民法和民事经济审判并不都具有专门。民法学博大精深,且专业性极强,一个复杂的民事案件,单靠短短的数十分钟的汇报,何以窥得案件全貌。指望委员们如此匆匆览阅案件材料就将所有案件公正地合理解决,岂非天方夜谭?⑵大量民事经济案件由审判委员会决定,与公开审判的原则和要求背道而驰。⑶某些法官为偏袒一方当事人,往往把案件甩给审判委员会并以带倾向性的汇报影响后者。这样一来,体现个人私利的判决可能经由集体决议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有可能歪曲了审判责任制。[注19]对于审判委员会的存废问题,即使在近期仍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考虑。97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在北海召开的全国法院系统的审判方式改革理论研讨会上,最高法院的一名资深法官在分析审判委员会存在的种种弊端之后,坚定地主张将其予以废除。[注20]而在97年9月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举办的有关法院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的研讨会上,也有学者在实证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现在的审判委员会在运作上已发生变迁,由其决定的案件在法院审理中占少部分,主要是疑难案件,审判委员会逐步转向注重专业知识的讨论。在法官自身基本素质不够的情况下,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亦是内部自觉的一种表现。而且,审判委员会还起着以集体名义抗拒行政干扰的作用,审判员面对干预可以把责任推到审判委员会这一集体身上。[注21]依笔者揣度,后一种观点的提出,更主要地是出于对一些不尽人意的现实问题如法官素质和外界权力对审判的干扰等因素的考虑。但无论如何,即使在肯定审判委员会在这些方面所能起到的积极补救作用的同时,还是不能忽视其本身的致命弱点所带来的对程序法规定的其他基本原则、制度的背离和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等的损害。倘若无法消除这些背离和损害,除了取消审判委员会这一途径之外,我们恐怕不应再作其他的选择。至于法官素质和对外界权力干扰的抵御问题,当然不是不予重视和解决。但权衡利弊得失,通过审判委员会制度来制约或弥补决非根本和长久之计。

三、寻求实现立法与现实的契合

十五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推进我国司法改革,既反映出的必然性也反映出现实的迫切性,是我们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而毫无疑问,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切实实现审判独立这一重要的宪法和法律原则。可以说,审判独立不实现,司法改革的使命也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审判独立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基点,审判独立不能真正实现,其他方面的司法改革就必然难以推行下去。而要在审判独立问题上真正实现立法与现实的契合,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精英化、专业化为指导思想确立和施行统一、严格的法官任用和考核标准。并且不仅以此标准决定未来进入法院系统的人选,而且以此标准对已在位的法官进行遴选。对显然不适格者实行“下岗制。如前所述,法官这一职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其使命在于通过公开的司法程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冲突,并通过该过程本身向当事人以及全社会宣示正义与法律的准则。显然,法官独立审判的质量与其品行及专业素养呈正比。也可以说,法官的品行和素养不仅决定着其审判案件的质量而且也决定着我们司法改革的质量。为确保法官独立审判的公平、准确、合法,以精英化、专业化为指导思想选任和考核法官就势在必然。已有学者提出法官的选拔应由专门的机关负责进行,建议成立”法官资格审查考核委员会“,专门负责法官的、考核及选拔和录用。[注22]当然,对经考核显然不适格的下岗法官应当予以妥当的安置。作出和实行这样的抉择从某种角度来讲或许可以说是严酷的。但不作出这样的抉择,我们已经并仍在付出巨大的代价。或者说,如果现在不作出这样的抉择,我们将来必定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二,实施司法预算和编制独立,革除司法权力地方化所带来的弊端,为审判独立的真正到位创制合适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司法权力并非地方自治权力,而是属于国家权力的范畴。将属于国家权力的司法权力地方化所导致的地方党、政等各方面力量对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制约和干扰,已从根本上禁锢和阻滞着审判独立的实现,并孕育、滋生着地方保护主义和司法腐败等弊端,从而损害着法院的形象,破坏着法律的尊严和法制的统一。因此,实行司法预算和编制独立是审判独立真正实现的必备保障。,已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案提出:其一,全国所有法院的经费由中央财政支付,预算编制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预算草案送政府协调后(不得减少或推翻),直接由立法机关审议和批准,由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其二,全国法院的业务经费由中央支出,行政经费由地方支出。其三,根据法院所承担的地方司法事务和中央司法事务的多少,确定预算比例,分别支付。[注23]上述几种方案各有千秋,然而其目标指向却是相同的:使法院摆脱地方预算和编制的控制,为真正实现审判独立创制更好的外部条件。究竟选择何种方案,尚需组织专家进一步从各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

第三,将独立审判之主体明确定位于法官,取消审判委员会并调整法院内部的机构设置。如前文所述,法官独立审判是审判独立的必然要求。法院内部的多层次设置及由此而生成的院、庭长审批案件和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所引致的弊端危害着独立审判原则功能的实现,而且也危害着其他一些重要的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功能的实现。因此,予以取消和调整乃明智之选择。具体而言,即应取消法院内部的审判委员会这一机构设置。法院内部的业务庭这一层次的机构设置至少也应进行适当调整,并明确其职能,缩减其数量,同时,取消法院院长对法官所审案件的审批权,也就是说,对法官以独任制或合议制的审判组织形式审判的案件,主管院、庭长不再予以审批。听闻海南省一个地区的两级法院已经在推行取消审判业务庭设置和院、庭长审批案件的改革,向实现法官独立审判的定位迈出了可喜的重要一步。当然,综合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各方面的因素,这方面的改革不可能现在即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也不可能现在就在改革上一步到位。急于求成更易导致欲速不达。关键在于明确认识和把握目标,并为目标之实现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以精英化、专业化为指导思想选拔和考核法官,可以为实现法官独立审判的定位提供主体素质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确立一系列相关制度以切实保障法官自主地根据其对事实和证据的认定与评价以及其对法律的理解对案件作出裁判。同时,为防止司法腐败的滋生,又须谨记“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至理名言,并设置科学、合理的相应制度以确保法官在独立审判案件过程中以及对案件实体裁判中的独立、依法和公正。

第四,以注重程序公正为指导思想确立法官独立审判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注重程序公正是法治国家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几年前,轰动全球的美国著名橄榄球星O.J.辛普森的刑、民事诉讼曾使众多的中国人对美国对程序公正的重视和追求瞠目结舌。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却对我国现实诉讼中的众多严重背离、违反程序的情形熟视无睹、见怪不怪。其实,这同样也是令其他国家许多人瞠目结舌并令许多中国人忿恼的事。当然,我们深知,“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产生、作祟并根深蒂固,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原因。但对于法官违反法定程序所作出的裁判无论如何也难以令人对其实体的公正性确信不疑。而注重程序公正,不仅更能通过法官与当事人双方诉讼行为的实施和诉讼权利的行使实现其彼此的互相监控和制约,进而保障实体公正目标的真正实现,而且也更容易使司法公正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鉴于此,应高度确立注重程序的观念,并以此为基点确定法官独立审判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且对违反该行为规范的后果作出具体规定,从而在制度上确保法官审判独立的实现是在真正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的前提之下。

第五,以公开审判制度的实施促使和保证法官审判独立的高质量实现。在98年4月召开的全国法院整顿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强调要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开审判制度落到实处,各类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不予公开审理的以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不许实行“暗箱操作。”公平审理案件,除允许公众自由参加旁听外,逐步实行电视和广播对审判活动的现场直播,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注24]自此之后,许多地方的法院已陆续采取一些具体措施落实该讲话精神。如北京市中级法院和其他一些地院陆续作出了仅凭个人身份证即可旁听案件审理的规定,中央电视台于98年7月11日对十大电影厂提起的电影版权侵权请求损害赔偿案的开庭审理进行了首次现场直播。这无疑标志着在落实公开审判制度上法院和社会各方面都在尽可能地付出自己的努力。虽然,对现场直播开庭审理这种方式对公开审判制度实现的积极意义褒贬不一,甚至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无论如何,这一切引致了法院和社会各界对公开审判原则的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对该原则的应有之意及其实现方式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此举依然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不过,笔者还认为,从以公开审判的实施来促使和保证法官审判独立的高质量实现的角度来看,至少,我们在此还应特别强调有关裁判公开的问题。谈及所谓裁判公开,并不是象以往那样仅是注重公开宣告判决的结果,而是强调对判决书的制作及其内容予以改革。判决书中应写明当事人各方所提供的各种证据,同时写明法官所予采用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有哪些,不予采纳的证据有哪些,采纳或不采纳的理由何在,根据所采纳的证据如何对当事人讼争的案件事实予以认定,认定的事实与所适用的法律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何,以及如何运用法律得出裁判结论等等。另外,无论是由合议庭审判的案件,还是由独任庭审判的案件,在裁判中均应写明合议庭各法官或独任审判法官的意见及其分析论证,包括对裁判结果同意的意见及其分析论证和不同意的意见及其分析论证。总之,应当增强裁判的说理性和说服力,使胜方当事人赢得清楚,也使败方当事人输得明白,由此而向社会公众或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众昭示法律与正义的准则。

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禁止了“暗箱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当事人及广大社会公众对自身行为的调整和对法律的遵守,而且也有助于增强法官对依法独立审判行为的自身约束和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介对法官审判活动的合法监督,从而促使和保障法官独立审判的高质量实现。

注释:

[注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2页。

[注2]林吉吉:《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注3]前引①,孟德斯鸠书,第154页。

[注4]前引①,孟德斯鸠书,第156页。

[注5]参见赵宝云:《西方五国宪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273页。

[注6]参见前引⑤,赵宝云书,第305页。

[注7]参见前引⑤,赵宝云书,第352页。

[注8]分别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126条、第4条、第8条、第6条、第5条、第3条。

[注9]分别参见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71、72、74页。

[注10]分别参见前引⑨,柴发邦主编书,第71、72、74页。

[注11]我国法院对法官实行的是国家行政干部职务系列等级制,从低至高、自下而上即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副局、正局等。而由一般的法官迁升为业务庭正副庭长或法院的正副院长,也即意味着该法官行政级别以及有关待遇的相应升高。

[注12]参见蒋惠岭:《我国实现独立审判的条件与出路》,载《人民司法》1998年第3期。

[注13]转引自贺卫方:《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第126页注释(1)。

[注14]参见谭世贵:《论司法独立》,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1期。

[注1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9条。

[注16]参见(美)JeffreyW.rove:《美国的法官与法院制度》,丁相顺译,载《法学家》1997年第5期。

[注17]98年4月下旬,美国纽约南部司法地区联邦法院法官RohbertW.Sweet先生到中山大学法律学系演讲。他在成为法官之前曾任纽约市副市长和曾当执业律师二十年之久。当有听众问及“既然法官的收入可能不及一名成功的律师,为什么你们不当律师而当法官”时,他的回答是“金钱并非一切。法官这一职业不仅具有稳定可靠的制度性保障,而且它同时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标志,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荣誉,而这显然不能单凭金钱来加以衡量。

[注18]参见齐红:《中国法院在当今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走势-

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研讨会纪要》中陈瑞华副教授的发言,载《法学》1997年第12期。

[注19]参见王利明、姚辉:《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

[注20]我有幸被邀参加会议。会上国家法官学院的张敏心教授在大会发言时提出这一观点。

[注21]参见前引中朱苏力教授的发言,载《法学》1997年第12期。

现实分析范文篇2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要理解这一问题,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利益与需要问题上的一系列观点。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第一,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社会关系的逻辑发展过程。人的利益首先起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必然性。对于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的人来说,需要是他们的本性。第二,需要是人们对于所需对象的欲求。需要形式上是人们对于外部环境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求取趋向,而内容上则表现为人们对于外部环境的能动反映。第三,人类的生产是联系人类需要与需要对象的中介。要想实现需要的满足,人类必须从事生产,生产就是把自然之物或者初级生产之物,改造为满足生产者或者其他社会成员需要之物。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人们不仅需要物质对象,而且需要精神对象,这就使得人们不仅从事物质生产,同时也从事精神生产。第四,人的需要和利益不仅要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而且要受各种关系的影响制约。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满足自己扩展的需要,人们在对生产工具进行技术改进的同时,也在改进自己的社会联系和联系方式。这就使得人不可能单独从事生产活动,而必须进行共同生产,并由此产生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形成后,不仅使人们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生产和生活,而且支配着生产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因而本质上制约着人们需要的满足,这就使得人与需求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由此以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形式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社会特性。而这种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人们的需要就是利益,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

从以上马克思主义对需要与利益的基本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利益以人们的需要为心理基础。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和追求,构成了物质利益的基本内容,而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和追求,则构成了精神利益的基本内容。

二是利益是一定阶段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反映。利益是人们企图借助于生产来满足的需要。因此,凡是无须人们通过生产来实现的需要,如人们对自然的阳光、空气的需要,都不构成利益的基本内容;同时,凡是超越人们现实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需要,都是主观虚幻的需要,它们同样不构成利益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是需要和实现需要的手段的统一,是人们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标尺。由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它决定和制约着人们的其他生产,因此,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更多、更直接地反映着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三是利益反映和体现着特定历史阶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因此,它反映和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利益背后,都隐藏着特定的社会关系。换言之,人们结成社会关系的基本动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也必然要在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上体现为各种不同的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社会关系承担者的人,就体现为特定的利益承担者和主张者。

四是利益是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存在的一种矛盾关系。利益是由需要引起的,后者是利益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对需要对象的依赖和占有,也就没有需要主体和需要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界定利益离不开需要。但是,需要本身并不就是利益,当需要能够畅通无阻地得到实现时,亦即需要的满足不成为问题时,需要并不能转化为利益。只有当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时,需要才转化为利益。所以,利益的实质是社会化的需要,即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

我们知道,作为动词的“服”,在古代是服其劳也,是服侍、效劳的意思。在今天,所谓服务,从职业的角度来说,是指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来说,就是满足他人的需要。为人民服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应该得出结论:在当前,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就是要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

二、关注“三最”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当代体现

人民利益问题,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广大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即民生问题。它包括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等多方面的需要,以及生、老、病、残、死等多方面的权益。

人民利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不同时期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实际内容。一方面,由于人民群众的需要总是在现实满足度和现实生存基础上提出来的;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不同的发展水平、社会生活领域中有着不同内容的主要矛盾,因而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不同时期中有着不同的内容。正因为这样,列宁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结束以后指出:“从事国家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供应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在解释民生主义时说,“民生主义,就是要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并确定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1919年1月,在《面包问题》中说:“今日政治问题就是面包问题。”这意味着把劳苦大众的生存和温饱问题与社会的改造和解放联系在一起。

旧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土地成为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土地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深得民心,调动起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在1942年解放区最困难的时期曾经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

邓小平1979年曾经说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应该看到,人的需求是在不断产生和满足中提高的,因而民生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民生问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表现形式。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多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之间还有差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同时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公共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同时人民群众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发迫切,有许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问题亟待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换句话说,关注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共产党人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最好时代体现。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和国家加大了对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2002年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非常重视人民利益问题。如200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且指出要“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且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重视和关心群众利益,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等重要观点。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并且指出“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200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并具体提出了“三最”的内容,即就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安全等问题。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强调要“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并且提出,“对各类民生问题,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扎实加以解决”。六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改善民生的部署,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经济工作中的突出体现,是重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问题的生动实践。党的十七大也强调了要关注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这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当代体现。

三、关注“三最”是一种崭新的执政理念与实践

1、关注“三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加深的体现。

第一,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众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基于现阶段人民生活由温饱发展到总体小康的实际,我们党提出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这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深了。而关注“三最”问题,则抓住了现阶段民生问题的关键。

第二,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重视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和稳定这些民生基本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加深。抓住“三最”解决问题,则具有影响大、见效快的功效。

第三,民生的改善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我国现阶段社会问题多集中在与基本民生相关的环节,如收入差距过大,居民的就业及住房问题不尽如人意,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水准较为低下,等等。这些由不容乐观的民生状况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呈多发、高发、并发的态势,进而对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将之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我国的基本民生问题一旦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社会的安全运行就能够得以更好地实现。

2、关注“三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医疗是民生之急,稳定是民生之盾,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

着眼“三最”既是方法问题又是立场态度问题。着眼于什么,这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关注点和工作重点的选择问题。而一个国家是否关注民生问题、能否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是、至少不完全是能力问题和经济问题,而主要是国家意志和政府意愿的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键是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充分利用现实条件和努力创造条件去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状况。

3、关注“三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改善民生、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使党的根本宗旨和新时期党的执政有了具体的落脚点,成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建设的着力点。

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公正在当代中国有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相应地,关注“三最”,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一是有助于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二是有助于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4、关注“三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的基本要求。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有相应的行政伦理支撑。行政伦理关注和处理的是权力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一是权力代表谁的利益,其二是怎样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利益。在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的最根本问题是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关注“三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的基本要求。

第一,人民利益和民众需要是行政伦理直接关怀的对象。由当代民生问题的内涵与行政伦理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逻辑推理: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运用民众授予的权力更好地服务民众,关怀公众利益。而民生在当代社会中就是最广大人民的福祉,就是公众的利益保障、需求满足。所以,行政伦理与民生问题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很大程度上说,行政伦理关注和处理的就是权力与民生的关系,民生是行政伦理直接关怀的对象。

第二,民生问题的改善程度是评价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的标准。民生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会因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原有的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问题。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也会随之扩展。古人早已感悟到:“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永远是政局稳定与否的晴雨表。无数的历史事实反复证明了一点:民安国安,民强国强,民富国富;反之亦然。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和政权的兴亡。只有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政府才会得到人民的信赖和尊重。

5、关注“三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一种富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价值取向。

关注“三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左传·宣公十二年》即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警策,屈原在《离骚》中有“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咏叹,白居易在倡导新乐府运动中有“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追求,诗人郑板桥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把“民生”问题提到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样重要的高度,等等。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正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价值取向。当然,在古代诗文中,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民间疾苦的呼吁,只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笔底波澜。在今天,共产党人就不仅仅是要有同情心,而且是要带领人民群众去解除民间疾苦,解决民生问题。2008年初抗击冰霜斗争中,党中央国务院的“通路、保电、安民”、2008年夏抗震救灾中党中央国务院“救人、通路、防疫、安民”等决策就深得人心,就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生动体现。

现实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劳动者尊严权;体面劳动;人格尊严

一、劳动者尊严权概说

劳动者尊严权是劳动者所享有的一种特殊的权利,具体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建立和存续的过程中,应当享有平等、公平、安全、自由的工作环境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劳动尊严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要。劳动者尊严权以体面劳动、人权思想以及公平正义平等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根据。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劳动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享有正当的权利。劳动者尊严权是劳动者应该享有的精神方面的人格权[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人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时,才会产生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劳动者尊严权必须以劳动者的生命、健康等物质性人格权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劳动者尊严权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利保障范围具有场所性。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许多种角色,根据生活空间的不同可以分为私人场所、社会公共场所以及工作场所。因此,与人格尊严权存在明显不同,劳动尊严权只涉及劳动者所处的工作地点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场所,而和其他生活环境无关。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具有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等侵害劳动者尊严的行为时,要给予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以及承担赔偿责任。这为保护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劳动合同法》以及我国现有的其他法律法规并没有单独对保护劳动者尊严权做出明确规定。

二、劳动者尊严权受侵害案例及法理分析

(一)业绩未达标罚跪员工

某服装批发销售公司对本公司的销售小组有销售业绩要求。于小姐所在的销售小组,因其连续一季度业绩不达标,公司经理对其做出扣发当月奖金并在办公室内下跪半小时作为惩罚。于小姐被迫罚跪,其他员工纷纷前来围观。于小姐因经理不合理的惩罚和同事们的目光感到被羞辱。经理却表示这是通过罚跪的方式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让劳动者体面且有尊严的工作,不仅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部分,更是新时代劳资关系以人为本的体现。该服装批发销售公司让销售业绩不佳的员工罚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八条(三)项规定: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劳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24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Humanresourcesandsocialsecurity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不穿着单位规定的统一着装被辞退

某KTV为了吸引顾客、标新立异,要求前台女员工不再穿着西装等工装制服,改穿比基尼服装。KTV员工周女士等几位中年员工因未按要求穿着比基尼被辞退。用人单位有权在规章制度中对员工的仪容着装提出要求,但其前提是“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能侵犯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否则会因违法而失效。该公司的着装规定使员工无法接受、感到难堪,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因此,无论该公司是否将不服从统一着装写入公司生效的规章制度之中,都因要求统一穿着比基尼服装之行为有违公序良俗而无效,并严重侵犯了劳动者尊严权。《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可见,用人单位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

(三)公司在卫生间安装监控防止员工偷懒

韩女士在一家制衣公司工作。该公司为了防止员工以上卫生间为由消极怠工,在卫生间安装了针孔摄像头,监控员工的上厕所时间,以此对有偷懒行为或者在卫生间长时间玩手机逃避工作的员工进行处罚。韩女士因三次在卫生间内玩手机游戏超过20分钟,被卫生间内的监控拍下录像。公司以韩女士严重违反公司纪律为由将其辞退,并拒绝给予经济补偿。《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卫生间等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场所和区域安装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该制衣公司在卫生间内安装监控是一种违法行为。且公司因韩女士在卫生间玩手机的监控作为辞退她的证据是违法的,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该制衣公司辞退韩女士女士的行为是违法无效的。

三、维护劳动者尊严权的现实意义

维护劳动者尊严不仅是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保护,还是对其劳动成果的尊重,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维护劳动者尊严权是维护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尊严权最大限度地保障劳动者的自由、公正和尊严,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还激发了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同时,维护劳动者尊严权有助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而社会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推动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劳动者的劳动尊严权理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只有更好地维护劳动尊严权,才能够确保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与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维护劳动者尊严,应当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劳动者权力实现的困境,并提出符合实际并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四、劳动者尊严权受侵犯的原因

(一)劳动法律体系不完善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面劳动、有尊严的劳动开始被普通劳动者所重视。我国虽然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且分别在2009年和2016年进行了两次修订,但至今仍然缺乏系统的对劳动者尊严保护的相关规定。虽然国务院近几年来也颁布了大量的劳动法规和规章,但其中鲜有涉及劳动者尊严保护领域。缺少法律的支撑和保护,是侵害劳动者尊严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2]

(二)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不惜侵害劳动者尊严

劳动者是企业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基础,部分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而进行侵害劳动者尊严的活动,甚至会将其美化为所谓的“企业文化”。那些剥削、奴化劳动者的行为违背了人人平等的法律精神,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和纠纷都应该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协商,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要有这样的自觉才能净化职场环境。

(三)缺乏劳动监察

目前,劳动者的尊严还没有纳入到劳动监察范围,因此大多数地区的政府也没有特别重视对侵害劳动者尊严行为的监管。尤其是部分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制定的政策更加偏向于帮助企业的经营发展,从而忽略对劳动者尊严的保护。

五、维护劳动者尊严权的国际经验例说

(一)德国

德国没有统一的劳动法典,主要将劳动关系的相关法律分散在民法典中。德国最高法院将《德国民法典》第八百二十三条第一款中的“其他权利”与《基本法》第二条第一款结合起来,提供人的尊严保障。为了保护工人的权利,德国联邦劳动法院试图以宪法的基本权利作为判决依据,认为国家不能侵犯人民的重要基本权利。

(二)法国

在法国的《劳动法》中对于职工的就业平等权利尤为保护,在《劳动法典》中的第122-45条规定,任何违反劳动法的平等原则都是错误的,雇主应该给予相应的赔偿。另外在法国的《法国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法律应该确认人的至上地位,不允许对人的尊严有任何的侵犯,并要求保证每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就要受到尊重。法国的《刑法典》对于劳动犯罪行为提出了“倾斜保护”的刑法原则,以此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势一方。这一制度也反映出,对于劳动者来说,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衍生出的犯罪行为,这类刑事法院会给予宽大处理。另一方面,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从重处罚。法国的《刑法典》还规定了侵犯平等权和干涉工会活动的行为。侵犯工会及其雇员权益的雇主最高可被判处两年监禁。劳动刑法的形成与发展目的在于转变劳资关系的关系,但却无意将社会正义与“倾斜保护”进行参考价值。法国劳动刑法的成熟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护,扩大了保护的深度和广度。

六、劳动者尊严权保护的法律与制度完善建议

(一)完善劳动法对劳动者尊严权的保护

在保护劳动者尊严权方面,德国直接援引基本法来保护劳动者尊严权,作为保底性条款,在《侵权责任法》中支持劳动者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法国在刑法典中规定了侵害劳动者尊严权的多种罪名,对其尊严的救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德、法的经验对我国劳动法体系的完善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我国提供了实际参考。在我国,建议完善劳动法相关内容来保护劳动者尊严权。首先,需要对劳动者尊严权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对权利内容的范围进行明确,予以更加细化的关注。[2]其次,对劳动者尊严权的救济做出明确规定,使劳动者受到侵害且需要救济时有法可依,对企业增设惩罚性赔偿措施,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如明确规定劳动者精神损害赔偿的费用等级,具体规定对侵害行为的惩处方式等。

(二)加强行政部门对企业的监管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审查企业规章制度的设立程序及内容是否规范合法,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予以退回,对多次警告仍不改正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对只注重企业利益而侵害劳动者尊严权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与处罚,明确企业责任,提高企业自觉性。

(三)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在保护劳动者尊严权的过程中,工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会要想在劳动合同维权中起到积极作用,首先,应在经济方面获得相对独立权。我国工会可自由支配资金较少,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经验,规定劳动者缴纳会员费和企业缴纳的费用比例,明确其缴纳会费的义务,增加工会可支配经费。经济的独立,不仅可以增加工会的凝聚力,也可以满足工会在解决劳资纠纷时产生的费用,如聘请律师、会计师等,进而更好地为劳动者和企业服务。其次,使工会人事独立。[3]作为劳资双方的协调者,工会要保证人事安排的公正性和纯洁性。同时需要给予工会一定的处罚权和罢工权,允许工会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组织劳动者罢工,提高劳动者对工会的信任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赵荣.劳动尊严权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D].宁夏大学,2017.

[2]陈胜鑫,黄天桂.劳动尊严权的法律保护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35):221-222.

现实分析范文篇4

[关键词]我不是药神;国产电影;现实主义

2018年7月,国产现实主义电影《我不是药神》一经上映,口碑传播和各大媒体的报道使这部新锐导演的处女作一时之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上升为社会议题。影片围绕“一群人,一瓶药,一条命”展开叙述,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大家很少接触到的一个群体,以及这个群体用以续命的、为之疯狂的救命药和那些在这个“疯狂”买药续命过程中无辜死去的人。这些元素在现实秩序和传统观念的冲击力下,凸显了影片的现实张力。剥去题材外衣,真正发掘于内核的“生存与救赎”的道德命题触碰了利益维护与规范丈量的制度屏障。

现实主义题材的独特艺术表达

以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往往被贴上反映生活和贴近现实的标签,在声光影电营造的虚幻的“现实”故事里,观众希望寻求到自我的认同,满足自我对于乌托邦式生活的想象。而电影《我不是药神》呈现的现实主义故事却是反乌托邦式的,影片虽然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但是那短暂的117分钟的“洞穴”式麻醉,在灯光亮起走出影院的刹那间便已消失无踪。这部影片在故事的铺陈中阐述了现实生活中被大家认识到的医药体制带来的悲痛。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不仅诠释了目前国产现实主义影片的困境,同时也让中国电影在传播时代痛点和社会麻痹之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影片英文译名《DyingtoSurvive》渲染了肃杀的题材氛围,围绕“生存”在社会权层间的博弈与求生,讲述了在向死而生的真空环境里紧握生存资源做关于命运游戏的故事。本片很好地把握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将社会命题的纵深度挖掘到了最深处,以致在影片取得一片好评的同时,也让很多人感叹影片能够过审上映的不易。所以,影片挖掘的社会命题越深,就越涉及社会秩序与规则,对处于社会中下层的观众来说就越具有吸引力和代入感。相比国内部分现实主义电影所揭示的没营养的问题,《我不是药神》并没有规避尖锐的社会矛盾,而是通过多角度叙事表达和丰富的人物刻画建立起了影片的现实沉重感。影片前半部分的铺陈主要采用喜剧化处理手法,影片后半部分程勇与儿子别离、吕受益在化疗后重病情节的镜头是简要甚至是省略的,这似乎是导演刻意在影片前半部分抑制悲情的生长,指引我们带着思辨性的眼光专注在情节与人物关系铺垫之中。平实镜头中的情感塑造张力文牧野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影片的导演,他之前的几部短片呈现的镜头和故事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某一处被大众不了解的现实。在本部影片中他依旧使用了极为平实的记录镜头,塑造了一组组在现实张力下情感细腻又不乏个性的人物。此外,本片的监制徐峥,运用他经验丰富的喜剧塑造力,给本部影片的部分段落营造了黑色喜剧的现实图景,比如片中程勇在顺利从印度走私回第一批药物后,他的走私贩药帝国便开始建立起来,升格慢镜头拍摄的数钱、点烟、交易等画面颇有好莱坞黑帮片的韵味,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欢笑,也为后面的悲情奠定了基础。但作为一部人文剧情类电影,根据镜头记录在人类文化诠释中的演变,镜头语言的运用价值开始从“再现现实”向“表达现实”转变。片中吕受益去世后,家里家外挤满了人的那一场景中,导演运用了一组颇具感染力的主客观镜头,使主客观视点在一群病人和程勇之间来回更替,导演的意图并没有像以往的现实主义电影里一样主观化,而是通过主客观视点的交替使观众深刻体验两者的不同感受,这样纠结的体验结合升格慢镜头的渲染,一双双患者的眼眸直愣愣看向程勇,表现出的是病人对生存无声的呼唤与渴求一遍遍拷打程勇的内心,让观众的感情也为之触动。而这正是导演设置这个场景,运用这样的拍摄镜头的目的所在。

优秀群像反映丰盈叙事骨骼

人物刻画上,“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划分安排不仅体现着导演构思的巧妙与广度,更以小见大地为本片优秀的群像刻画奠定坚实基础。卖药团队里的所有人物形象,随着影片的展开自然平静地表达出其多个维度的性格特征,每一个角色都极其富有弱势群体之中平凡且又伟大的人性光芒,去脸谱化缺不了人物性格阴阳面的诠释比例与相互交流比重的相得益彰。吕受益,或许是影片中最让人心疼的角色,口罩下潜藏的笑容,眼神中露出的坚韧,或许比任何正常人都显得由衷,还有面对孩子时,眼中流露出的父爱的光芒;谭卓,被迫放弃肉身自由的她珍视桀骜的心灵与自尊,在经理扭捏舞动的台前,脸上挂着笑,眼里却转着泪的面容实在让人感到心疼;刘牧师,站在十字架前借势神权的他是那么高大,但在口罩的束缚下却又显得那么弱小,和蔼俏皮的行为和受病折磨、稀疏斑驳的白发形成了辛酸的对比;黄毛,话少克制给予了这个人物极大的戏剧张力,无声的力量贯穿人物始终,手握玻璃碎片悄然地来,面带微笑悄然地走,胆怯沟通的眼中常含对被社会蹂躏的愤恨,也露出过孩童的天真。我们能够从容地接受他们在影片中经历自己坎坷却又幸福的人生,这种感觉让我们感到熟悉,熟悉到似乎他们就是坐在我们彼此身边的你我。病人追求的生与我们面临绝望时的诉求,在精神实质层面的趋同时刻影响着观众。片中周一围饰演的曹斌警官,坚守着法大于情的人生守则与感性本源的良知,现实之中的正义在影片真相揭晓前被指认为“反派”,这种对抗的精彩在于黑白分明原则所作用于的事件的不分明。很庆幸,影片角色拿捏的精准使观众在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之余,也未忘记其光荣神圣的执法者的威严,这也使曹斌成为影片中戏剧张力极强的人物之一。如此细腻的群像反映,在一个不难理解的故事中,把117分钟填充得满满的,也在平实的故事叙述中丰盈了戏剧色彩。

主题背后真相博弈于现实

中国当代电影根据伦理关系主要有集体伦理、个体伦理和生态伦理三个叙事与主旨揭示重点。以往电影在这三个维度上体现出了着重点不同的伦理理念。文牧野却在影片中构建了一个四方博弈的平台,全然灰度处理的立场对抗无疑是影片中的最大亮点,但或许也是最大的痛点。执法者、制药商、卖药者、病人,四方在社会现实的语境中,相互博弈,没有最终的胜者,只有最后的真相。四方各执己见,在导演的镜头里娓娓道来,他们都有着被大众理解和同情的因素,但是社会秩序在影片中不断被解构,这种解构只是徒有虚表的,没有涉及社会格局和机制的根本,隔靴搔痒式的反抗最终让程勇进了监狱。情在程式化执法的大环境下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潦倒还是求存的抉择,这为影片矛盾结构的展开注入一针强心剂。在给予观众一次次的触动间,在对生的拷问与死的救赎间,影片的批判性自然流露出来。同是在谋生,有的为痊愈,有的为利益,有的为责任,有的为信仰,生存成为影片深邃的主旨。病人自救违法是否提倡,违法买卖有效“假药”是否合适,执法严查置情何处,在莫比乌斯环的闭合循环之中寻找出路的难度可想而知。

《我不是药神》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它在商业上的成功远不及它在推动医药改革和社会进步上的作用。本片程勇的原型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影片的结尾虽然呈现了一幅群体失落悲伤的送行画面,但是结尾的字幕也给观众带来了信心。这部成功的国产现实主义电影没有落入窠臼,重走现实主义电影枯燥的老路,而是恰如其分地融入了商业与艺术的元素,所以,在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不被看好的大背景下,该片可谓是开辟了现实主义影片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张辉.用视听语言来解释人类文化现象[J].民族研究,2004(04).

苏月奂.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现实分析范文篇5

关键词:岭南画家;伍启中;现实主义绘画;创作评析

Abstract:WuQizhongrosetofameforhisChinesepainting“SurgingThoughtsLiketheTide”inthe1970s.Withhissolidfoundationinformandadeptskillsinlinehebasedhiscreationonreallifetoseekandexplorethethemesoftruth,kindnessandbeauty.Thecharactersheportrayedwerecharacterizedbystrikingfeatures.HeenrichedtheexpressivenessofChinesepaintingbycombiningthestyleofChinesepaintingwithskillsofWesternpainting,whichcontributestoacomprehensivepromotionofChinesefigurepainting.

Keywords:painterofLingnanSchool;WuQizhong;realisticpainting;creationanalysis

伍启中,广东新会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以其深厚的、扎实的造型功底毕业于广州美院附中。

伍启中先生涉及的艺术领域很多,从连环画、宣传画、插图、国画一直到油画等画种。正是通过这些写实技巧的历练,他的创作能力得以成熟,其中最为擅长的便是人物画。由于精湛的绘画技巧,在人物画创作上日臻完善。在1973年的全国美展中,他的中国画《心潮逐浪高》以其高超的写实手法、严谨的造型、生动的人物形象而大获成功。其后,中国画《康有为》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浩气长存——孙中山》获1993年全国首届中国画展览优秀奖,《在兰圃》获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广东省美展金奖等。

一、红色经典绘画作品《心潮逐浪高》产生的背景回顾

20世纪的广东美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六十至七十年代广东美术以整体最辉煌的形象出现在全国美术界,其中像汤小铭、陈衍宁、伍启中、林墉等人,在那个时期的中国画坛上均不同程度地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占据着非常醒目的位置。伍启中创作这幅作品时,正值中国“”时期,那是以对一个人神性的崇拜,将全国人民进行一场精神洗礼,是让人心灵扭曲的时代。画面上表现的是在狂热的革命年代,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图式场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个曾经影响过许多人的人生轨迹的时代,为后来涌现出了不少反映知青的美术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心潮逐浪高》正是那个时代集体意识下潜意识的流露与宣泄,是对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的最好诠释。

今天,评论家的思考当然要具有历史与现实审视的目光,如果将画中的形象与当时的现实状况进行比较,追寻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图像形成的原因应是颇有意思的。该画是具有高水平的知青题材作品,客观地说,当时的许多美术作品大都带有些公式化、概念化的烙印。那时的“”美术就是政治美术,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心潮逐浪高》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产生,必然有其影子。例如,从面部微笑的表情到大都一致喜悦的状态,从手捧“红宝书”的知识青年到手扶行李的老干部,等等,这种一表现知青图式必有“红宝书”,表现老干部必有行李包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之风,在当时是屡见不鲜的。由于“”美术的特殊性,那时的画家都很虔诚地按照一定的模式和套路来进行创作。因此,概念化、公式化就成了当时美术创作的主流。然而,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客观公正地评价《心潮逐浪高》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

目前人物画在现今中国画的格局中是个弱项,尤其在现代人物画创作的精神和人物画的语言表达上都有弱化的趋势。现代年轻的画家比起我们的前一辈、再前一辈的人,在人物画的创作上缺少生活的底蕴与内涵,导致人物画的表现苍白无力。“”期间的美术创作,基本属于歌颂和赞美新生事物的政治美术,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之风,让许多画家违心地画了一些作品。而《心潮逐浪高》主题的构思正是在主流话题和民间立场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把当时的政治意识与精神文化生产的某种关系巧妙地通过各种情境缔结起来,让艺术的表现成为主体,构成了整个画面的美感,使之成为一致公认的、深受普遍欢迎的优秀作品。

现在我们重读这段历史,审视在强权政治模式下中国美术生产的繁荣与嬗变的种种原因,除了具有史学研究的意义以外,更具有重新认识和构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时代关系的现实意义。“”时期或称“毛时代”的美术,作为引导艺术生产,它在今天仍可以成为艺术多元格局中的一种有价值的积极因素。作为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更是不容置疑。另外,它仍然具有唤起社会群体的主体性意识的意义。

该幅画一眼望去气势恢弘,鲜红的手扶拖拉机驰骋在广阔无垠的金色海洋里,劈开谷浪,滚滚前进,与远处一线平展的海面相呼应。从画面中洋溢出来的那种乐观、健康和具有很强南国色彩的组群式人物中,有双手怀抱“红宝书”的男知青,有手扶行李的老干部,有站立着的女知青,还有手捧稻谷的老农民和面带微笑的女社员等。

画中通过人物的坐立、正侧、动静等姿态多视角地表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不同个性与特征。画家笔下的人物灵秀动人、栩栩如生,让人观赏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一幅画能如此地把观者融入意境,产生共鸣。这说明画家不仅有很深厚的底蕴,而且还有成熟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最重要的是让画面上流露出的那种真善美及跃动奋进的生命力与观者的心绪紧紧地相溶在一起。同时,从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理想化创作的范式与“”后常见的知青题材美术那么矫饰相比,它带来了一股充满鲜活生命的舒缓和谐的气息。

二、扎实的生活底蕴在作品中完美地体现

在中国画里,人物无疑是造型艺术中难度最大的表现对象,这一点我们应当承认。而人物画中头部的表现又是最难的,它关系到整个画面的成败。人物不仅要形神兼备,还要恰到好处。在头部的表现中,它可以通过五官的精雕细刻,传达出精彩的篇章。

作为与主题有着重要关联的,在画中占据主要位置的老农民,通过虚实、粗细、轻重等不同的线的处理,加上用笔硬朗、苍劲,渲染时加强了颧骨、下巴、鼻子等处的明暗关系,以及短少且稀的头发和发白的胡子茬儿的渲染,使那张布满沧桑的脸部,成为结实、健康而富有魅力的形象。他抓住了主体形象的特征,精心刻画出老农饱经风霜的面容以及能披露出他一生遭际的深沉目光。[1]双眼的鱼尾纹就像刀刻般深深地印记在眼角两侧。他用精练而又富于生机的笔墨线条来表现,使老农生动凸现的面颊叠现出生活艰辛及岁月的划痕。与老农民相比,伍启中在表现那位女知青时,脸部轮廓则用淡雅的墨线,结构比较含蓄,湿润的墨色、圆润的线条、婉转柔和、自如似水的用笔与飘逸的头发一起[2],散发出青春女性的一种美感,在设色方面采用的多是湿润平涂法,减少了凹凸感,给女性一种柔和、圆润、淡雅的肌肤之美。只是在面颊处渲染了些红色。另外,女青年的嘴的表情丰富而且细微,从她那微微张开的双唇,让我们感到她在传递着微妙的情感。她的眼睛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纯洁,望着整个世界。她的面容在该画中最具有迷人韵调,因为有了她,整个画面不仅充满了生命力,而且还让人心潮澎湃。脸部是一气呵成,无败笔。

画家塑造的另一位女社员,是一个身着布兜扮装、手扶斗笠且面带微笑的南国农村妇女形象。面部的刻画极为丰富,那种高度洗练的笔触,明洁而富于节奏感的设色,加之透视、解剖、明暗的运用,使中西融合非常到位。在颧骨、眉毛、鼻子、嘴巴等处都有暗部和投影,加强了明暗对比,增强了体积感。他将对西方写实精神的理解通过传统的笔墨表达得淋漓尽致。额前飘动的刘海就像一绺黑色的丝带,而它的下面扑闪着盈盈笑意的双眼,使面部的表情含蓄而迷人。另外在头饰上,画家用精炼流畅的线条勾画出深蓝偏紫色围巾的轮廓,再施以泼墨与写意渲染,使围巾的薄、透、质感轻松地表达出来,与飘逸的头发相互交融,荡漾着女社员的青春活力。整个头部色彩的透明感就像一幅典雅的古典油画肖像而闪闪夺目。伍启中先生笔下的这位农村妇女由于劳作使身体变得丰满而健硕,这是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的形象,画家通过梳理、选择,最终画出了作品中令人激动的典型形象。虽画的像美女,但反映出的却是健康朴素的美,具有生活的典型性。女社员的形象是画家对生活体验的广度与深度得来的结晶。细观该画,从广袤无垠的整体到细微变化的局部,从他组群式人物的构图,较娴熟画面结构的处理以静寓动,动静结合,到画面场景的平展与突破相对立,以及造成众多的人物富于姿态的变化,都不觉重复累赘。几个不同身份的人物构成了整个画面精彩的乐章,而画面中最为精彩的是动态与神情。瞧女知青那微微向后倾的头部和微微向右侧仰的身躯,画家抓住了这一瞬间的姿态,并准确地勾画出了一个女性特有的曲线形体,显得她的身姿是那么的自然和舒展。娇小的体态,让南方那种特有的女性身姿加上白皙的肤色,更显女性的青春靓丽。两个小辫被微风轻拂,给人以天真、无邪、可爱的感觉。她身穿淡色暗花长袖衬衫,袖口向上挽起,显示了“”时期的文化精神符号在知青们身上的特殊体现,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一位闲雅清丽的女知青在当时的一种复杂的心境。而女社员头部微微向右前方平视,而胸部左转使画面一下活跃了起来,与女知青前后、左右、高低的穿插构成了动感的韵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心灵是如何呼应社会主流意识的召唤,看到激进主义在精神领域中的审美需求,显示了画家善于处理复杂构图超众的能力。

在绘画艺术中,人物画的确是很难的,而且任何事物的内涵都不像其表面所呈现的那么简单,尤其是人物的情感与品性,往往藏得很深,不会轻易暴露出来。[3]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4]该画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是画家经常深入生活,到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感受得来的。这些人物肖像大都是从生活中写生获得的。这种直接源于生活的原型塑造,不仅个性鲜明、有血有肉,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像画面中的老农民、老干部、女社员以及男女知青等。画家只有通过生活体验,才能挖掘出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来。那种凭空想象是塑造不出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的。生活的底蕴来自于一个人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由于大量的创作实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深透,使伍启中积累了许多创作经验,为他在该画的创作中能完美地体现主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一幅作品通常不大可能表现出对象所有深埋的东西。咫尺之内,可以写尽天涯,却难以写尽世态人心,能够挖掘得深一点,表现得多一些,就已经不容易了。何况,在那狂热而严酷的意识形态氛围中,画家能创作出较高水平的画作已实属不易。

三、中西融合的笔墨造型语汇

在线条的运用中,伍启中先生敢于大胆尝试。他不沉湎于中国的传统绘画,而是将其西画的许多长处结合到自己的画面中,他结合了西画的特点,融合了明暗光影绘画,不仅使人物的造型更加准确、扎实、厚重,有体积感;而且使国画人物画显得更加精彩、厚重丰富而耐看。我们从组群式人物肖像的服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奔放自如的、洒脱娴熟的线条中可以看出,画家注意到了不同的质感、衣纹的变化以及人体的结构等,均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因此在该幅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结构和体积,人物衣服内部形体以及衣纹的解剖等,均采用了高度简练的线条概括出来,形成了在线条上抑、扬、顿、挫和线条的粗、细、浓、淡、虚实等前后穿插关系。

例如,双手怀抱“红宝书”的男知青,用笔利落、流畅、果断、概括,肩膀处采用刚柔相济、曲直方圆的手法,在肘关节弯曲的地方用浓重的墨线一笔带过,经笔锋顿挫,继而产生粗细浓淡不等的线。既表现出了胳臂的正确透视与解剖的位置,又描绘出了衣纹与骨骼的内在关系。使胳臂的体积感马上增强了许多,与下面清淡描写的车轮子产生了明显的虚实、浓淡对比。这与现在一些作品中因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造型能力弱,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线条的生动性和流畅性相比,该画已趋向成熟与完美,已完全摆脱了那种人物画语言弱化的趋势,在中西融合的笔墨上,凸显出自己的图式语汇。在那狂热的政治可以压倒一切的革命年代,的确有不少好的作品,但像《心潮逐浪高》这样成功地塑造了知青图式作品,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有印痕的并不多,可以说他把中西融合、神形兼备的中国人物画技法的运用达到了成熟的水平。这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中无疑给人们带来某种精神上的抚慰与心灵上的愉悦。当今天人们面对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拜金主义与人欲横流的时候,《心潮逐浪高》反倒是值得我们怀念的。

随着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渗入,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盲目地追捧使我们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该画对于今天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当今现实主义绘画创作,它不仅可以使年轻人了解“”时期美术的那段历史,避免重蹈“”美术的模式,还可以激发与培养年轻的画家,积极热情地去重塑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美术。

四、结语

2006年11月广东省选出了广东美协成立五十年五十件经典作品。《心潮逐浪高》榜上有名并高居第十九名。可见三十多年过去了,该件作品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是多么的大。作品之所以耐人寻味并受人青睐。除了有“”时期的某种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同样是表现人的作品,总会有深刻与肤浅之别。写人不透,何以谈及感染人、震撼人?笔者曾观看过此画的原作,这么多年过去了,画中的神韵天成、浑厚纵横、清新灵动的墨迹,一直让人难以忘怀,它所带来的艺术影响力是很长远的。今天我们重新解读这张红色经典作品,它不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更主要的是带来了震撼我们心灵的审美享受。不仅让我们重温当时特定历史场景下的文化语境,更使我们心灵得到一次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精神洗礼,从而唤起对现实主义那种来自于生活原型而创作的激情。这种以今思昔的借鉴,不正是给予我们目前人物画创作日显苍白的一剂良方吗?现已年过半百的伍启中先生正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创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现在追求的是古典诗意、传统笔墨与现代形式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松明.业精于勤,笔墨造化——读杜滋龄水墨人物有感[J].美术,2007(2):25.

[2]张春新.中国画教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61-68.

现实分析范文篇6

【关键词】现实主义;电视剧;细腻;发展随

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于影视工作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2014年,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国家主席指出,“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从这次座谈会之后,中国的电视剧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的一些虚无缥缈的电视作品开始逐渐消失,同时,更多的以我国人民真实生活为参照的现实主义的电视剧开始不断地涌现。这些作品的不断上映,使得人们对于国家的发展更加的看重。而且现实主义作品的拍摄取景相对真实,有着明确的人文关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剧中演员精湛的演技也是让人着实佩服。

一、当前我国电视剧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量演员当道,电视剧失去内涵

当今社会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为了增加电视剧中的流量,现在大多数的电视剧都邀请“小鲜肉”来进行电视剧的拍摄。这类电视剧虽然提升了演员整体的形象,但是大部分年轻演员的演技依旧不是很成熟,而且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年轻演员的吃苦精神时常被广大观众和网友们所诟病,因此使得电视剧的质量大大下降。而且大部分电视剧过分消费演员的颜值,使得电视剧失去了原本的内涵。随着社会对于电视剧要求的不断提高,此类电视剧必将逐渐被观众所淘汰。

(二)不尊重客观事实,过分追求故事效果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剧拍摄的机械和后期制作的技术不断地提高,因此对于一些高难度动作的拍摄也更加容易,因此就使得许多电视剧中开始出现一些不符合历史规律和客观事实的情节。比如《抗日奇侠》中手撕鬼子的情节、《篮球火》中中场起跳灌篮的情节。虽然是为了刻意渲染电视剧的效果,吸引观众眼球,但是此类不符合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神剧也是被网友们连连吐槽。最主要的是这类电视剧歪曲历史事实,对于一些辨别能力较弱的小朋友而言,就是反向的教育和欺骗,不利于他们对客观事实的了解和判断。我们且不能为了追求节目的效果而不尊重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因为电视剧除了用来娱乐,还必须向观众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三)缺乏创新性

现在的电视剧大多都是看到什么剧比较火然后就跟风拍摄,缺乏创新性。比如近几年“穿越”题材的电视剧比较火,然后就涌现除了各式各类的穿越剧,虽然故事情节不一样,但是总体而言还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古代的应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这就使得电视剧缺乏新意。如果电视剧长期存在这种情况就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无法达到观众对电视剧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收视率的下降。而且电视剧缺乏创新性也不利于我国影视业的发展和艺术的多维发展。

二、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走红的原因

近些年,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在我国迅速走红,收视率一直高居不下。从反映社会现实的《蜗居》,到家庭生活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再到反映中国发展的反腐败剧《人民的名义》,每一部剧都真实的反映了目前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中国官员的真实现状,被观众所追捧。

(一)符合社会价值追求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取材于生活,是将生活中的情景再现,因此它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情况,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追求。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中,导演依靠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情景将观众吸引进去,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整个电视剧所要讲述的故事和最终的目的,让观众在整个电视剧的观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生活的不同层面的喜悦和痛苦,最终再通过社会的力量将现实存在的问题逐步解决,在使观众放松心态的过程中宣扬电视剧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走红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因为它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思想,为人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为了共同的价值追求而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二)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直击社会痛点

作为观众而言,其看电视剧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时光,同时也是为了在电视剧中找到部分的共鸣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因为更加贴近生活,所以往往更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通常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其反映的基本都是社会现实,在实际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更加注重反映真实生活的多面性[1]。而且纵观近些年我国的大部分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其在演员的选用上大都是在社会中有良好演技和形象的,往往给观众的感觉更加的亲近。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中,通过在典型事件中对典型人物的刻画,真切地反映了社会中同样人物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比如在电视剧《都挺好》中,就将中国旧观念中的重男轻女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击社会的现状和痛点,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在真实反映社会矛盾的同时,深深的打动观众,唤起大众对于生活遭遇的认同感以及对社会中同样问题的关注,观众往往会关注在电视剧中问题会如何发展和解决,因此就会更容易的对相应的电视剧产生兴趣。

(三)细腻的表现生活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优秀的电视剧在于对现实中细节的把控。在电视剧中,如果只是将电视中的情节和故事背景依托于现实的外衣,但是内容却是空洞没有深意,那么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就无法深入的了解,理解不到来自生活的真实性,这样的作品就仅仅只是用来消遣的,并不能满足观众实际的观看需求。因此,在电视剧中,不仅仅要贴近生活,更加要注重表演中的细节,更加的深入生活。比如前两年热播的一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为我国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够走红,就是因为它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一个高度的还原,通过演员精湛的演技将它重新展示到观众面前。在《人民的名义》中,精细的作品素材的收集、清楚的故事脉络的梳理、敏锐的洞察能力、丰富的人物表情使得剧本内容更加丰富。通过这部剧的观看,不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政府工作者的真实状态,也能够了解到国家公务员执法的坚强态度以及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和困难,使得观众对于中国政府工作人员达到一定的心理认同,同时扩展对新的领域知识的认知。

(四)展现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

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除了故事情节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之外,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最终传播的社会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比较快,生活压力也较大,而快节奏的生活往往容易使人变得疲惫,对一切事物觉得乏味。此时如果用来休息和消遣的电视剧给人带来的依旧是压抑,那么将会使人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更加的不足,因此,观众所需要和所希望看到的电视剧是积极的展现时代精神和传播正能量的,而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通常是深度的挖掘生活的真正内涵,及时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将它圆满的解决,通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深深的鼓舞着每一个观众。电视剧《都挺好》中,在反映家庭问题的同时,更多的展现的是女主人公在不幸的家庭面前努力奋斗拼搏的人生历程。来自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的压力并没有使她消沉下去,反而激发了她的自尊心,让她奋不顾身的与命运对抗,通过自己的辛苦打拼,最终成为了社会精英。苏明玉的奋斗历程不仅使得自己的家庭回归美好,打破了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束缚,更是为观众展示了一个自立自强的女性形象,使得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并从中获得动力。

结语

从这些受到观众诸多赞赏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拥有着良好口碑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都有同样的共性:一是它们都注重回归现实生活;二是它们都反映了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三是它们都是讴歌生活中最平凡的英雄。编剧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将捕捉到的生活中的细节加以艺术化,让它再现到电视剧中,并赋予了电视剧作品深厚的精神内涵,使观众获得情感共鸣与价值引导。相较于架空穿越剧、梦幻偶像剧的内容空洞内涵浅显,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正在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中流砥柱,这些以真挚的情感温暖人,勇敢的精神激励人,深刻的内涵影响人的作品将会以更高品质出现在观众视野[2]。

参考文献:

[1]周嘉瑜.从《都挺好》看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成功之道[J].戏剧之家,2020(27):149-150.

现实分析范文篇7

1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1.1虚拟现实技术含义。虚拟现实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真实环境的一种仿真技术。虚拟技术融合了包括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以及人机接口技术等多种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英文名称为VirtualReality,简称为VR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先进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电脑模拟出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让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1.2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军事领域、工业领域、医疗领域以及娱乐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的独特优势,应用到这些领域后,可以大大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体现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游戏的结合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教育游戏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娱乐的同时掌握必要的知识。除了教育领域外,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已经越来越灵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新式武器的操纵和训练,从而降低演习的危险性。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也在逐渐深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建立汽车的三维模型,从而让工程师更加清晰的了解每个部件的质量和运行情况。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医疗行业,可以通过模拟人体来进行手术,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的风险。在医学院中,医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反复的练习,由于用于医学培训的虚拟现实系统其仿真性比较高,完全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手术的感觉。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还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较好地为政府规划部门以及项目开发者提高任意角度较为真实的规划效果,从而较好地把握城市规划的进度以及理解规划师的设计理念。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传统的平面图、效果图以及沙盘甚至动画等技术所不能取代的。

2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游戏的结合

2.1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教育游戏的必要性。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教育需要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进来。而在教育领域中,灵活的教育游戏对于推动教育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虚拟现实技术也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老师仅仅是把书本知识盲目的灌输给学生,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更不要谈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种情况长久下去,势必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改变教育模式是必要的。教育部门需要重视起这些问题,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游戏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2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游戏中的应用优势。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三大优势:真实性、交互性、和谐性,这三大优势使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推动教育游戏的发展。首先来说真实性,真实性是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现实,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真实性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游戏体验,加深游戏给使用者留下的印象。其次是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使用者在进行游戏时可以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系统会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这种交互性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体验舒适感。最后是和谐性,和谐的意思就是融洽,是指使用者可以怀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进行软件的使用,系统不会对使用者产生压迫感,一切都处于和谐的氛围中。虚拟现实具有的这三大优势,对于其与教育游戏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研发教育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拥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在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掌握必备的知识。2.3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游戏结合的发展方向。未来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游戏结合发展的方向是可穿戴化、智能化。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也会逐渐向这一方向发展。可穿戴化可以让使用者随时随地使用教育游戏来进行学习,而智能化可以不断优化教育游戏的使用稳定性和舒适度。但发展人工智能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但一旦研发成功对教育游戏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而可穿戴化需要将教育游戏植入到芯片中,还要发展可穿戴化智能设备的通信以及上网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游戏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3结语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技术由于其具有的优势,可以较好的与教育游戏相结合。一旦研发成功,势必会对各国的教育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游戏可以让使用者在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掌握必要的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了教育游戏的发展以及其具有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并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游戏的结合可以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朱丹丹.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游戏结合的发展前景初探[J].当代电影,2018,

[2]王辞晓,李贺,尚俊杰.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应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17(08):99-107.

现实分析范文篇8

【关键词】现实题材电视剧;“生活流”叙事;艺术真实

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是电视荧屏的主力军。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19年,在生产完成并获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254部剧目中,现实题材电视剧有177部,占比近70%。这其中不乏一批精品力作,如《都挺好》《少年派》《小欢喜》《在远方》《老酒馆》《奔腾年代》等,既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双丰收,也赢得了不俗的市场效益。这些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之所以“叫好又叫座”,其在叙事上的最大共性,便是对“生活流”叙事的娴熟运用。作为粘合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脐带,“生活流”叙事不从特例里虚构矛盾,而是从生活中挖掘共性,在涓涓流淌的日常生活故事里传递精神与力量,引发观众的共鸣与共情。“生活流”作为一种叙事方式,最早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初现端倪。当时提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和“还我普通人”的口号,强调对二战后意大利现实社会的关注。之后,“生活流”的概念有了宽泛的延伸,“包括具体的情境和事件之流以及它们通过情绪、含义和思想暗示出来的一切东西。生活流主要是一种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连续。尽管从定义上说,它也延伸到精神的领域”。①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生活流”叙事,其在绵延的时间中所截取的生活片段,既可以是现在进行时,也可以表达过去进行时或将来进行时。平淡无奇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延伸到精神领域,是把生活中一切无解的问题都交由时间,让个体生命于精神层面随时间不断体悟和思考。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经“生活流”叙事呈现艺术真实,不仅可以让人们感知到现在或曾经的生活,更能于市井烟火、人情冷暖中引发人们思考应该怎样生活。回顾近年来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均可在“生活流”的场景、“生活流”的人物、“生活流”的冲突三方面见出艺术功力。

一、“生活流”的场景:雕刻时光、装点杯盏的“时空结”

家与街道,作为可见、可感的显性物质场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判断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否呈现生活真实的第一道屏障。巴赫金在研究长篇小说叙述方式和结构时,提出了一个“时空结”的概念,以表现时间与空间的交叉领域。“家”作为凝聚“时空结”的代表,既可在纵深的空间里见出时间的横向延展,亦可让无形的时间借可触之物留下岁月的痕迹。反观某些形式感悬浮的电视剧中对“家”的呈现,从家具陈设到各种大小物件,无一不是新近光亮的,鲜见经年累月沉淀的生活气息。而“生活流”的场景,倘若失去了年代的刻度,终将沦为无根的浮萍,与艺术真实背道而驰。富有生活气息的“家”,无论杂乱无序或干净整洁,都可从侧面装点人物、铺垫叙事。电视剧《小欢喜》中三个家庭拥有不同的装修风格。处于一楼、采光偏暗的刘静和季胜利的家,其古朴的木质家具,与季区长保守沉稳的性格相映衬。和乔卫东离婚后的宋倩家整体较为宽敞,装了隔音墙的乔英子的房间相对压抑,这也为日后乔英子患上抑郁症做了铺垫。而方圆和童文洁的家比较拥挤,冰箱上贴满提示纸条,尤为契合方圆居家爱做饭的人设。电视剧《希望的大地》中,吴文渊教授挂着字画、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居布局与八级钳工马守民挂着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和劳模奖状的家中陈设各有特色。不只是家居陈设,家中的一杯一盏,经由镜头强调,都可作为“时间仿佛注入了空间并在空间中流动”②的“时空结”,见证经年累月的真实生活。《大江大河》第7集中,雷东宝去县城办事之前来看宋运萍。一个本应打招呼速速离去的情节,剧中却耗时2分钟,细致展现了宋运萍为雷东宝洗衣领、熨衣领的生活细节。镜头所到之处,是掉了漆的陶瓷盆底和边沿、褪了红色的门上对联以及裂开翘角的纸张。熨衣服的时候,水缸盖的背面就是熨衣板,而装满热水的白瓷茶缸缸底就变成了天然的熨斗。去县城办事之前不忘正衣冠,于细节之处凸显百姓的生活智慧和雷、宋二人的细腻情感,于平凡之中显露出张弛有度的真实生活。从狭义上讲,“家”是生活中私密情感的发生地;从广义上言,“家”是承载居民幸福指数的社会细胞。电视剧《澳门人家》中的“梁家老宅”里供奉着祖先、记忆着梁家昔日的辉煌,却因世道艰难突逢变故,梁家人不得不变卖家产,在三湾斜街的另一处房屋居住,与老宅遥相对望。因为有“失”,“家”在地理空间上的失而复得更显弥足珍贵。而“梁家老宅”的失而复得,也寓意着与祖国分离百年后的澳门重回祖国的怀抱。借家中一杯一盏承载时间印迹,用镜头记录小家与大家的生活变迁,这便是“生活流”场所中粘合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家”的意义。而作为另一个描摹“生活流”的主要场景,街道“就其广义来说,不仅是转瞬即逝的景象和偶然事件的荟萃之所,而且是生活流得到必然表现的地方”。③在这个由机遇统治一切的“时空结”中,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过,街道上每天发生的事情都遵循着生活自然流淌的时间序列,由无数个偶然堆砌出必然。《老酒馆》一开场,镜头由大远景、远景逐渐聚焦到大连一条热闹的街道—好汉街上。全剧以“酒”为名,以“酒馆”为戏眼,截取每一位散落个体的生活片段。这当中,既有每次来酒馆都只喝二两酒的“老二两”,有以磨刀磨剪子为生的老白头,有江洋大盗金小手,有身份特殊的满清旗人那爷,也有说评书的杜先生……他们来老酒馆之前的故事无人知晓,而每一位酒客的每一次离开,也都潜存着一声再见—命运无常,无关乎身份,无外乎贫富。无独有偶,电视剧《芝麻胡同》的开篇,镜头自上而下摇向的同样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在这条老北京的街道上,男主角严振声率先出场,其后出场的俞老爷子和女儿牧春花也都置身于街道的背景和同期声中,就连故事的结尾画面也定格在这条街道上。《正阳门下小女人》的开场,是雪后空无一人的街道夜晚。徐慧真和蔡全无这对半路夫妻的初次见面,便始于这落满积雪的街道。故事从街道上的生活开始,向外延伸至车站、酒馆、舞厅、饭馆、茶社等场所,因街道而相互串联。那些曾经出现过的、正在行走着的散落个体,在街道这一“生活流”的场所中,真实地再现着现实世界中的偶然。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是于家内、家外的“生活流”场所中为大千世界的众生相做减法,让生活真实平滑地过渡为艺术真实。

二、“生活流”的人物:闲聊话语与缺憾感

工笔临摹小人物的复杂性,是“生活流”叙事的第二个表征。人物绝非孤立的存在。“生活流”的人物,不仅因复杂性而真实,更因多面性而带有批判意味。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但揭示人物真相,而且在讲述过程中表现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④需要思考的是,人物真相和人物变化的轨迹哪个是源、哪个是流的问题。换言之,就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突显人物本性的变化,是否在刻意吸引人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塑造人物之初的出发点—真实?不能揭示人物真相,刻意进行“变好”或“变坏”的转变,不仅会让电视剧显得不伦不类,而且会导致其虚假悬浮。那么,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活流”叙事,该如何呈现人物的复杂性、营造真实感呢?首先,人物间交流互动时“闲聊”话语的巧妙运用。恰到好处的闲聊话语,不仅能够真实还原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而且能够起到修饰人物、润滑叙事的作用。电视剧《在远方》中,男主人公姚远第一次开车载路晓欧和霍梅回家时,画面中虽然只呈现了路面上奔跑的面包车,但车内姚远闲扯的话却从未断过。紧接着,路晓欧和霍梅在家中穿着睡衣闲聊,加上不时透露的心理学专业,得出姚远揉鼻子是在撒谎的结论,并否定了他那段带兵上山的“英雄事迹”。如此安排,让内在勤奋坚韧的姚远多了一层痞气和油嘴滑舌的外衣。他每次闲聊时揉鼻子的特写,也在后续的叙事中起到了此言“莫当真”的预示作用。《少年派》里的精英高中,是全市排名第一的住宿学校。钱三一甫一出场便被特殊化对待—全班唯一的走读生,且可以仅动嘴指挥、不用动手参与全班的大扫除。其背后原因,即钱三一的身份—区中考状元,学校“花大价钱”请来保障升学率的特殊对象—这些都是在邓小琪和两位室友擦玻璃时的闲聊中交代出来的,并于随后林妙妙、邓小琪、江天昊在走廊上闲聊时再次强调。《我们都要好好的》中,寻找和向前在家中的无话状态,导致了二人由岌岌可危到最终破裂的婚姻关系。该剧抛出的热门话题—对“丧偶式婚姻”的思考—在推进剧情之余,又何尝不是对生活中夫妻双方缺乏无话找话之闲聊的一声叹息呢?其次,表露真实生活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情感。如爱情的发生,一见钟情和童话般的纯粹爱恋并不多见,情爱之间往往夹杂着无法逃避的现实因素。电视剧《在远方》中,姚远主动接近路晓欧的动机,与逃避邮政部门对私人快递的查处不无关系。路晓欧作为心理学系的高材生,不拒绝姚远,也掺杂了对其进行心理分析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研究案例、完成心理学论文的诉求。《希望的大地》中,吴蔚然之所以同马尘(患难知青)的未婚妻柳莹结婚,是因为马尘当时身陷囹圄,柳莹若想在公立医院打掉被流氓侮辱后怀上的孩子,恰恰就需要这一纸婚约。由封建社会的家长制沿袭至今的中国家庭,或多或少地带有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陈旧观念,也夹杂着婆媳、妯娌、兄弟之间的微妙关系。从旁观镜中映照自身,感知人之情感的复杂性,体味面对人生无解命题时的无力与无奈,这又何尝不是普通大众在现实世界里的真实写照?再次,不回避人物缺点,不刻意拔高人之觉悟。现实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时间的流转不无关联,所谓日久见人心正是此意。因此,不跟生活抢戏,不强行黑化或拔高人物性格,而是由点及面,逐渐展开人物性格的全貌,方为真切的现实生活。电视剧《都挺好》中,人们很难见出苏大强这一人设的成长轨迹。苏母之死只是一个契机,目的是展现苏大强之前被压抑、扭曲的性格。经由一桩桩家务事的堆叠,一个无理取闹、嗜钱如命、胆小窝囊、懦弱无能的父亲形象跃然荧屏。好面子且禁不起挫折的大儿子,妈宝男且容易暴怒的小儿子,均是剧情伊始便已见出端倪,随剧情推移逐渐见出其性格弱点的全貌。《小欢喜》中,快乐的顾家煮夫方圆难免不求上进,工作勤恳的季区长在家略显陈腐,办事雷厉风行的特级教师宋倩独断得有些神经质,剧中的他们因缺点而鲜活、因不完美而现实。生活的真实需要积极的向心力,但同时也少不了呈现性格缺陷的离心力。面对那些躲在面子背后的琐屑的家庭纠葛,唯有揭开遮羞布,窥得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软肋,方能由现实题材的真实性延伸至更深一层的批判性。借鲁迅先生“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之言,“生活流”的人物,其“真”是为了引发更多驻足,但在揭示艺术真实之外,批判和疗救的真正目的,则是在反衬中思其“善”,以向善的力量化人养心。

三、“生活流”的冲突:撩拨静水、顺随造化的弱摩擦

德勒兹在分析影像时,提出了影像按照“感知—动情—冲动—行动”这一循环延伸的确定范式。以人物为例,人物的运动轨迹是在“感知”的同时“动情”,接着引发“冲动”,最后形成“行动”,不断向前推进。从感知到达成行动的时间长短,可以确定情节排列的疏密程度。人物在行动途中受到的压力或阻力越大,故事性就越强。如《长安十二时辰》用倒计时的方式调度紧张情绪,为在十二时辰内找到狼卫、拯救长安增加了紧迫感。与之相反,现实题材电视剧中的“生活流”冲突主要表现为另外三个特点:一是人物间的摩擦,多源于个体的自扰。生活原本很单纯,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却总是不断地撩拨静水,使之复杂化。⑤《澳门人家》中,梁家大哥与大嫂离异后,跟随母亲生活的小儿子与父亲心生芥蒂,而一直跟父亲过的大女儿也对母亲多有误解。随着剧情的发展,“梁记饼店”始终延续着“百年老店”杏仁饼特有的味道。长大后的儿子,吃一块杏仁饼的特写;母亲节时收到大女儿亲手做的杏仁饼、湿润的眼眶泛出欣慰笑容的母亲……这一切都将无形的矛盾,融化在以具体的“杏仁饼”为载体的味蕾中,既预示了父子、母女关系开始和解的苗头,也呈现了现实世界中自寻烦恼的误会、因执念而解不开的心结、因面子而不愿说原谅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关系。《希望的大地》中,马尘之前是吴蔚然的情敌,后来又成为吴蔚然的妹夫,两人之间在情感和工作中存在诸多微妙的冲突,既是彼此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又在患难时互帮互助,希望对方好、又不愿意看到对方比自己好,“生活流”的冲突多由此撩拨静水而起。二是冲突的强度小。在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一些生活中的弱冲突、小摩擦,经由“生活流”叙事的润色,无论最终解决与否,都会向着其他小矛盾转变,推进剧情的发展。《小欢喜》中,方一凡拥抱乔英子,是希望通过拥抱疗法缓解乔英子的坏心情;但这一抱恰巧被童文洁和宋倩撞见,新的冲突转变为几位家长证明孩子早恋并制止之;在童文洁和宋倩针对孩子早恋问题意见不合后,方家以早恋为由头,又上演了一段家长与孩子正面谈论性教育的对话。从放松式拥抱到误会早恋、家长关系不和,再到性教育,那些自寻烦恼的小问题,无缝衔接地向着下一个问题过渡。《少年派》中,林妙妙第一次住校回家上演了三种戏码:从第一出喜相逢,到第二出两生厌,再到第三出惜别离,母女俩的斗嘴,以不同的心情为背景并按照时间的流转发生转换。三是生活中的矛盾,相当一部分不会形成完美的解决方案。与其说是人类的智慧战胜了矛盾,不如说是无事生发的时间,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中淡化了冲突。面对“生活流”的冲突,一方面可以通过转移矛盾求得暂时的自我和解;另一方面,也可把关注点交由时间,让人们重新认识自我的渺小。电视剧《逆流而上的你》中,怀孕后的刘艾在第7集意外流产,但直到第12集,刘艾才向丈夫和婆婆坦白这一消息。此时,由刘艾引起的冲突,有之前想打掉孩子的擅自做主、有意外流产的不小心、有隐瞒消息未第一时间告知的不坦诚,还夹杂有婆媳之间的微妙关系。当几股力量积聚在一起最终爆发时的冲击力,并未导致想当然的盎盂相击,而是让一切情绪都淹没在时间流逝的轻描淡写中。画面用蒙太奇语言分别呈现三人各自哭泣的镜头—刘艾从生产课上跑出去哭,婆婆在生产课上旁若无人地哭,杨光独自一人在刚刚做好的婴儿车前哭。空镜头虚化了城市夜景的灯光,模糊的光点仿佛是湿润了眼眶的泪水。数小时后,夫妻二人再次见面时,彼此早已收拾好心情。执手相望,几句互相安慰的话,生活依然继续。《小欢喜》中,乔英子和母亲看电影《碟中谍6》时在电影院门前发生了激烈争吵,但争吵后的第二天早上,母女二人经过一晚上的静思,矛盾在早餐时自然和解。于时间本身而言,极为重要的事件也许到头来会极为不重要地一笔带过,而人为撩拨静水的日常细碎,方显更为真实的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矛盾混杂在一起的复杂体。学会如何生活的根本,不在于解决每一个矛盾,而是与矛盾和解,正视这番无常的生活。道法之自然,在于自然而然。顺乎自然之常者,唯有知其之无知,方能以无为之境顺随造化,实现“知行合一”之美。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为传达生活之美需要提纯艺术性、蕴含思想性,为此,“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⑥既要扎根生活的土壤,记录真实感人的细节,又要“把审美表现的对象纳入历史的长河中,用哲学思想加以观照”。⑦较之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夸张故事,岁月静好、顺随造化的自我和解,又何尝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对“生活流”叙事的驾轻就熟,始于生活真实、成于艺术真实,但绝不能止于此。唯有在“生活流”的场景中见生活之“真”;在“生活流”的人物中思生命之善;在“生活流”的冲突中悟艺术之美,方能于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由真抵善,由善达美,用真善美之统一,赋予高美誉度之作品以鲜活的生命力。

注释:

①③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90页。

②吕同六:《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179页。

④[美]罗伯特•麦基:《故事》,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⑤徐辉:《有生命的影像—吉尔•德勒兹电影影像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15页。

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

现实分析范文篇9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现实性的社会基础。从青少年德育的角度来看,良好品德的养成不是无条件的,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保证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道德内化、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不容忽视的裂解,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的同时,如何与社会影响同步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中理性掌握并自觉运用道德原则,坚持做人准则,加强德育有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德育目标的实现,离开受教育者的关心,离开学生的需要是不可想象的,脱离当代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德育就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就不会得到学生的关心,就像是建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因此,学校德育必须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以现实为维度。

首先,设置适宜的德育内容,反映当代生活。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逻辑结构,道德教育的内容确实很难与社会实际问题一一对应,也不可能“学到了就能在社会上派上用场”,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传递的通常是经过过滤、筛选的纯而又纯的做人道理、基本原则和完美的道德典范,呈现给学生的只是美好、善良、非真实的一面。然而客观现实并非学校德育教育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纯,它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世界。其结果是学校德育工作不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实际脱节,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而且会导致一些学生以纯理想的态度去对待现实。而脱离现实的道德理想主义只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当这种落差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变异就会产生。“除开该被时代所否定、扬弃的腐朽道德,凡属对现时代具有进步意义的道德,都同时具有超前性和现实性两个方面的属性。德育教育的适度超前无疑对社会进步具有“导向”上的功能,但脱离现实的道德理想主义只会带来消极效果,造成“超时代的悲剧”。

其次,把握道德教育的基础,研究学生、理解学生。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随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道德根本上是社会的,但道德也与个人的反省和选择有关。由是观之,道德教育必须研究学生、理解学生。研究、理解学生要求不是简单地对之进行道德说教,而应从青少年的道德实际出发,尤其是从他们的道德心理实际出发,忠实地描绘他们的道德现实,解剖、分析其道德现状,探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规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只有那种符合学生的需要,能激发、引起他们的关注,并产生情感的道德教育才会是有效的,否则道德教育的内容就不能被学生同化,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就永远是一种外在物,对其将来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后,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解决新问题。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改革与竞争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发展迟缓、变化呆滞的状况,思想道德教育也应在竞争中不断改革、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那些“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遭到蔑视。道德生活是不断发展的,道德理论也要随着道德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发展道德理论,不仅要以现代社会的实践为基础,而且要以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为支撑。因此,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关注现实、关注变化,思考、研究变化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回答和说明,发展道德理论,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现实分析范文篇10

所谓“法治”在英语中的表达为“ruleoflaw”即“规则之治”、“法律之治”,通俗点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与其对应的概念往往是“人治”。法治的本质不过是治理社会的一种方式,他是基于西方“人性恶”的伦理思想而来的。但是,“人性”真的“恶”吗?我们不是上帝,不可能追溯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知,法治其实是在人与人无法彼此信任的条件下提出的,它只是一种调控社会的方式。法学界的通说也承认法治并不是完美的制度,它本身也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那我们为什么选择法治呢?不过是因为相对于人治模式来说,法治对人们的权利保障和社会运作的平稳、合理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结合不在是血缘关系而是利益的组合,法治在调整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以下几点:1.法治只是社会调控方式的一种;2.法治不是万能的;3.法治不过是我们目前相对合理的无奈选择。

二、中国的社会是二元化的社会

当前的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腾飞的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近二十年来平均每年呈两位数的增长。但是不要忘记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离现代国家的道路还很长。更不要忘记我们国家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五千年的文明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在奴隶、封建专制下生活了几千年。长期以来中国的都是由一个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组合而成的,在近代革命和建设中,城市和乡村又被区别对待,这点在我们的法律中也有相应体现,如选举法对选民代表人数的城乡差异,人身赔偿的双重标准无一不证明了我们的社会是二元的——城市、乡村。城市社会在我国是一个市场经济社会,相对开放,经济发达,思想先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有序,形象的说是“相邻不相识”。而乡村社会延续了五千年来的一些传统,相对自给,封闭,经济落后,宗族势力影响较大,思想传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有序,属于典型的熟人社会。

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里,社会控制方式的运行土壤是不同的。城市社会可以实现现代意义的法治,而乡村社会却不利与现代法治的运行。影片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而这正是我们多年所谓司法改革所长期忽视的一面。

三、法治与社会控制——孰轻孰重

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法律的价值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得到体现,而法律的目的不过是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有效、合理调控。我们可以看到,在典型乡村社会,法治是没有生存的土壤的,人们之所以相信法官,不过是他们眼中的法官的符号身份——代表国家权力。对于他们来说,法官的裁决要符合他们传统的正义观才是合理的,值得信赖的。如果完全依照法律,则无法处理现实中的很多矛盾,更可能激起更多的矛盾,反而不利于法院的权威和国家对乡村的控制。法治在城市社会的运行还是相对健康,在此不再累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法治不能起到应有作用,甚至是反作用的地方,法治是否有必要得到严格遵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必须保证社会的有序发展。四、法科研究生何去何从

写到这里,我们可能对我们目前接触的知识感到迷惑,对我们的未来也可能有所迷茫,而我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我们当代的法科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法学基础理论,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当代法科学生往往只注意一些时髦的法律用语和思想,却忽视了理论的基础,尤其是对法理学的漠视,导致了我们的知识体系“空中楼阁”化,过分迷信法治,这些都是不利于我们把握正确的法学理论和法治的本质。

2.关注发达国家的法治趋向。西方发达法治国家已经进入了“后法治时代”,由于法治的局限性和法治运行中的种种不合理表现,使西方学者开始反思“法治”和“民主”的价值,相应的改革也有一定的动向。对这些最前沿的事物的关注,不仅可以让我们理解法治的本质,也有利于我们法治建设。

3.注意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实践是我们法学的基础,无论是将来投身实务,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还是从事研究,成为一名法律研究者,我们都需要对实践中的而问题加以充分把握。尤其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们更要对实践中的法律有着清醒的认识,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将来的工作中,更要解放思想,避免本本主义,要灵活的对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4.要保持对法治的信心。我们不能因为法治的局限和当前中国遇到的法治问题而对法治理想产生动摇。对法治的信仰使我们法律人区别与其他社会人群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无法治信仰就无所谓法律人”,当前的中国法治建设正处于起步和建设期,法治的完善还远远不够,法治既然是我们现在的唯一合理选择,那么我们只能去选择。

五、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社会调控的理念,法治作为社会调控模式的一种,自然也属于未来和谐社会的内容。可是法治如何和谐?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法治”和“民主”是相互呼应的,在我们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条件下,西方式的民主是不现实的,并且西方式的民主在运行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以致出现了“反自由主义”和加强国家控制的呼声。处于成长期的我们不得不注意这个问题,以避免我们重走西方国家的弯路。或许,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中的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和党内民主,加上德治和法治,我们可以避免法治出现的弊病,走出一种新型的、更合理的社会调控模式。对此,有待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