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不是童话十篇

时间:2023-03-14 23:35:34

现实不是童话

现实不是童话篇1

【关键词】童话世界;超越性要求;把握方式;真实。

通常说起童话,人们的直觉反应就是想到孩子。童话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有七色花,有格林童话、也有安徒生和丑小鸭,还有最近的哈里波特。可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有的人也许会补充说,童话也属于曾经的我们,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的确,真实情况的一部分是这样的,那么另一部分呢?这让我想起了那部著名的法国童话《小王子》。《小王子》是圣·德克旭贝里(也译作安东尼 ·圣修伯里、圣爱克苏贝里或者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的作品,它写于1943年。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关于它的介绍,就能看到许多关于它的数据。比如:全球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全球发行量已超过5亿册,译本至少在102种以上。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个有些让人惊讶的事实,也可以引用关于这部童话的另一种介绍来描述:“它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真实情况的另一部分就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孩子,许多成年人也在看童话;不仅是在他们小时候看,长大之后也看;不只是重温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童话故事,也看新的、可能是专门写给他们这些大人的童话。真实的情况就是,人们需要童话。

在开始关于童话这种现象的全面考察之前,首先我要弄明白什么是童话。《辞海》对童话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 教育 。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 自然 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1]这种从文学体裁的角度对童话的解释,让我们了解了作为大的文学现象的一部分的童话是什么样子的,也了解到了想象、幻想和夸张对它的重要性。不过,这些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童话,和人们需要的童话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把视线转向童话本身来试试,看看童话里面都有什么。乡村、农场、城堡、公主、巫婆、精灵、士兵、小女孩、会说话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能实现愿望的花、能画出真东西来的毛笔、骑上去可以飞上天的扫帚,甚至是别的小行星上面来的小王子……这些东西里面有的在现实里(或者说在 历史 上的现实里)就能找到,比如农场、城堡、公主、士兵、小女孩和小行星;可是我们没见过动物和植物说话,也没见过会飞的扫帚,更没见过用氢气球做太空旅行的叫做小王子的小男孩。这些显然不是我们眼中现实世界里面的存在物,它们违背了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基于理性和逻辑的认知。那它们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些虽然不曾在现实世界里面出现,却又是似曾相识的,来自我们记忆深处的某个地方,在那里这些似乎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印象的一部分,它们以记忆碎片的形式被保存下来了,而存储了这些碎片的地方的时间坐标就是童年。也许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了,童话是一个用真实的和想像的材料共同搭建起来的孩子眼中的活的世界,当这个世界被以文学的形式再现出来,就是童话。童话的世界,和我们所在的这个真实的或者说现实的世界相比,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海德格尔认为“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2]童话的本质和魅力就在于它构筑了一个和我们所生活着的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人们看童话,就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同时,又因为童话是以孩子的眼光去创造和发现的世界,人们看童话,也是回到一个过去的旧的世界。童话就是一个不同的世界。

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在于对世界的把握方式不同。童话是孩子眼中的世界,孩子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捕捉关于他们眼前的这个世界的信息,再去建造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认知,更不知道什么是理性和逻辑,他们甚至分不清现实和想象的差别。对于一个孩子,世界可能就是一片叶子、一只蜻蜓、或者天空中的一团云彩,或者这些东西的简单混合物。在这个世界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是有生命的,有思想和有感情的,那是一个活的世界。与之相对或者说相反的是属于成年人的现实世界。(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所说的孩子和成年人不只是年龄上的区分,而是一种认知方式或者生存方式的区分,比如一个成年人可以拥有孩子的心境,拥有自己的童话世界,而一个孩子,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也可能失去童话世界,而完全进入现实世界。)现实世界里面,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认识性的,把世界作为客体和对象来加以认识。另一种是实践性的,它遵循价值原则和功利原则,旨在处理好自己和作为客体和对象的世界的关系。而这两种把握方式其实并不是他们选择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被赋予的,或者被强加的,伴随着每个人受到的教育和他们的成长,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渐渐成了他们的内在本质,于是童话的世界消失,世界失去了生命,成为严谨的、丰富的却也是对象化了的现实世界。一个人对世界的把握方式,决定了他拥有什么样的世界。孩子满怀生命热情的眼睛里面,有一个充满各种可能的活的世界,他们自己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这世界也是他们的一部分。成年人的眼中也有一个世界,他们用冷静的眼睛去认识这个充满秩序和法则的世界,他们在世界之外,世界也在他们之外。作为文学体裁和文学现象的童话,则是那些还没有完全失去童话世界的成年人对于童话世界的怀念和再现。

现在,知道了童话是什么,就要解决另一个问题了——人们为什么需要童话?人们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世界里,他们在现实世界里面呼吸,喝水,吃饭,睡觉,学习,工作。他们为什么需要童话的世界呢,为了放松和娱乐吗?可是他们有杂志、电影、电视节目、健身房和游乐场,这些都比童话更能让一个工作疲惫的成年人感到快乐。为了显示对过去曾经有过的生活的怀念吗?那么从前的玩具、旧相片,日记和回忆录就能实现这个目的,并且会更生动更具体。为了探寻人的意识和心理更深层次的奥秘吗?可那样读童话就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需要,而变成一种工作了,那显然不是我所要研究的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现象的童话了。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们要对这个并不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显示出这么大的兴趣和热忱呢?这可能要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去寻找答案了。

首先,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童话的需要来自于对他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的超越性要求,这种超越要求体现在童话现象中,既是通往未来的,又是指向过去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话世界可能就是他的世界,是他的世界的全部内容。而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童话世界却变成了这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之外的一个奢侈的小角落。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面,人们只能在现实世界里面遵循着现实世界的法则,以一个成年人的身分生存着,童话世界只是作为一种有时模糊有时清晰的记忆存在在他们的脑海里面,只在偶尔的哪一刻,以一本童话故事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两种世界的这种巨大的差别和距离感,让我想到了宗教和现实的关系,宗教之于现实,是一种彼岸和此岸的的关系。当人们在此岸世界感到挫折和空虚,就会倾向于呼唤一个彼岸世界的存在,把希望寄托在那里。因为有了彼岸世界的存在,此岸世界的种种不如意之处才显得可以容忍了。童话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有些类似,但又不太一样,童话世界是可以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或者说可以相互替代的,而是共存的。但是人们对童话或者说童话世界的期待,却和人们对宗教彼岸世界的希望一样,是出于一种超越现实世界及其法则的深层心理的需要。人的大脑和心灵是很复杂的东西,它们并不是现实世界和它的理性法则和功利法则能够完全规范在内的。事实上,正因为身处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才更想跳出现实世界,去拥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而这正是童话所能带给他们的,如前面提到的,既是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又是回到一个旧的世界的感觉。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童话,就是从现实世界中暂时逃离出来,躲到童话的世界中去度假,或者说疗养。

其次,从深层心理结构上看,对童话的需要源自人类早期经验中对世界的独特的把握和感知方式。童话和童话世界代表了一种人类早期阶段把握和感知世界(这里所说的世界也包含他们自身)的模式。在人类文明前进的过程中,这种早期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逐渐被更为复杂也更为精确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推理所代替,而沉淀为人类深层心理结构内容的一部分。这一演变过程也被再现在了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儿童以一种非己非物的态度去认识世界,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有生命的的混沌一体的世界,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想象与现实……所有这些后来出现的东西在那里都是融为一体的,而这就正是童话产生的心理基础;随着儿童成长为少年,青年,直至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成年人,他开始更多的用理性思维方式去认识面前这个对象化的世界,用归纳和分类的方法去收集和整理来自于这个世界的信息,用逻辑判断和推理去解决这个世界里面的具体问题,用现实性的实践原则和功利原则去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这样,儿童时期所拥有的世界和拥有这样的世界所依赖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就成为了一个人的个人历史的内容,就象作为整体的人类早期把握世界的方式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那样。而这段个人历史通常不是被肯定的,至少不是被重视的,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就是把它当场第七个烧饼之前的某一个烧饼,或者认为它是在通往真理的路上必经的坎坷。但是即使不被肯定和重视,作为童话和童话世界的心理基础的这段历史却实实在在的人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痕迹,成为超越了理性所能把握和解释的领域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而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是这种人类早期(包括群体早期时代和个体早期阶段)把握和感知世界的思维情感模式的存在和影响,人们才在现实世界里面感受到了对童话世界的需要和呼唤。读童话,进入童话世界,会让人产生一种故地重游的亲切感和幸福感。

关于童话现象的考察,还有第三个问题,那就是童话的意义问题,也是关于童话的价值判断问题。这就要谈到童话和真实的关系问题,它决定了我们从“真”这个具有终极价值判断性质的层面上对童话的价值做出怎样的判断。

通常,人们谈起童话,就会自动地把它和“美好的”、“奇妙的”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童话的魅力正是在于它不是现实。这样是不是说童话就不是真实的?或者对童话的价值判断不能从“真实”的层面上去进行探讨了呢?这涉及到了我们对于“真实”的定义和“真实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什么是真实?是否我们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和所被告知的关于这个世界的那些“常识”就是真实的?事实上,比起真实来,这些更应该是属于现实(包括当下的现实和 历史 的现实)的范畴。胡塞尔认为这是“ 自然 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他以“悬置”的方法对这两种态度加以限制,并试图以此实现对它们的超越,从而走向一种“面向事物本身”的态度。“面向事物本身”就是通过“现象学还原”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只有在认识的始源处才能获得“真实的实在性”。胡塞尔现象学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向性”,也支持了他关于“真实”的这种看法,他强调一切对象都是在意识中生成的意向对象,而一切意识都必须指向意向对象。也就是说,人们习惯了的“真实”(实际上是“现实”)其实只是在意识中受到了意向性限制和被它构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只能拥有事实的一角或几角而非全部。这样,“自然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就失去了它们的根基,成为了被置疑和超越的对象。根据现象学的这些观点,现实不能等同于真实,真实不是像现实那样直接就可以获得的,它需要通过努力来实现把握。现实不等于真实,那么作为与之相对应的概念的童话,它和真实的关系是什么呢?童话世界里面有许多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面无法见到和无法实现的东西:会说话的蜘蛛、会飞的扫把……然而是否这样童话就是不真实的?如果这样去判定一种事物是否真实,那就仍然是一种认识的态度和一种自然的态度。要真正理解童话和真实的关系,我们就要回到童话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角度来看。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是存在的“显现”,文学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在呈现被遮蔽了的存在本身,因此它就可能比我们的常识状态下体验到的现实生活的本身更接近真实。童话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比起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世界的对象化的认识态度,更接近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正因为不够明晰和确切,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如童话的世界不会简单地否定某种事物存在和表现的可能性,而是采取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感受它们的存在,探究它们的的意义,这就减少了因为过分追求对象的明晰所带来的那些源于意向性的限制。童话世界中那些由想象生出的各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个世界更本原的面貌的体现。比如童话中那些会说话的动物和植物,通过“语言”这种特殊的能力的获得,它们重新拥有了与人类进行对话的平等的身分,而这正是摆脱了我们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真相,童话就是以这种简单的方式揭示出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其他生物关系的命题。童话所反映的是另一种真实,它是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在者”的真实的更接近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真实。童话与真实的这种关系,也许正是它具有真正巨大的魅力的最终原因。我们也可以说,童话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

【注释】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年,第4049页

[2]尔伯特·霍夫塔特《诗歌,语言,思想》44页 见 《西方美学通史》第六卷 《二十世纪美学》上 蒋孔阳 朱立元主编 朱立元 张德兴等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第471页

【 参考 书目】

现实不是童话篇2

〔关键词〕心理分析;童话故事;儿童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30-03

一、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飞上枝头做凤凰的灰姑娘,昏死在玻璃棺材中的白雪公主,从大灰狼肚皮中钻出来的小红帽……这些伴随着儿童成长的故事,在孩子面前“闪现对另一种生活的希望之光,在那种生活里,有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在跃动着,幻现着更美好的生活”,它们对孩子“智慧的增长,起十分肯定的影响”。我们对童话的需求亦是有目共睹的。当人类的高尚感、神圣感、想象力不断被损失、被放弃,当社会的悠久规范和价值观持续被颠覆、被解构,当今天的孩子们或被沉重的书包压迫得透不过气,或被感官化、平面化、碎片化的文化消费导入莫名其妙的精神亢奋状态……挽留童话的渴望便一次又一次执着地涌现在我们心头。

为什么人类,尤其是儿童,对童话故事如此痴迷?它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想法?心理分析理论有助于思索这些基本问题。该理论把童话故事和人类的心灵紧密联系起来,认为童话反映了人类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成人将其无意识的担忧、内疚和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现出来,儿童则可以依靠犹如梦一样的童话,宣泄自己的不安、恐惧、仇恨等消极情感。弗罗姆(Erich Fromm)则把童话称作“被成人遗忘的语言”,但这仅仅是被意识所遗忘,因为童话所包含的民间智慧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儿童的无意识之中。他认为童话通常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释社会习俗,尽管儿童必须等到长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这些习俗,但这却使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了人类的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出版了《童话的作用》(The 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一书,这本用心理分析理论来思考童话的论著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国外的研究表明,利用心理分析理论研究童话是一种趋势,审视国内的类似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将立足于心理分析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童话的意义,以探讨童话研究中人们经常遇到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基本问题:儿童为什么喜欢童话,其背后的心理机制何在;童话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有何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基础教育的童话教学中发挥这种作用。

二、童话的心理蕴涵

(一)主题内容――儿童喜欢童话的原因

现有的心理水平与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为自我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冲突。这些冲突是由个体目前的心理水平和新的需求之间的偏差带来的,自我的力量将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得到增强。童话故事能够博得儿童的青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童话故事提供了反映儿童心理发展冲突的主题内容。

1.内容之一:母子关系

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童话中体现的母子关系有“母子一体”和“母子分离”两类。母子一体指两岁之前的儿童自我意识尚未完善,没有感觉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将自己与母亲视为一体,这时的儿童整个生命都寄托在母亲身上。心理学家玛格丽特・(Margaret Mahler)称此阶段为“共生(symbiosis)”。童话中的母子一体不仅包括母子之间的血脉相联,如《白雪公主》中王后扎破手指的鲜血滴在白雪上,然后生下白雪公主;《牧鹅姑娘》的母亲把含着自己三滴血的白色手帕交给远行前的公主,希望能陪伴女儿度过危难。也包括童话中善意的援助者,如《白雪公主》中七个小矮人不仅给白雪公主提供安全的堡垒,而且以母亲的形象来关心着白雪公主,告诉她“要当心那狠毒的王后,千万不要让外人进来”;《野天鹅》中给艾丽莎提供帮助的老婆婆以及艾丽莎梦中的仙女。这向小读者暗示:心灵中的好母亲会在危难之机出现,无论主人公身在何方,母亲总会时刻关注她的行踪,这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母子分离指在发展独立自我的过程中,儿童所经历的与母亲分开的痛苦和挣扎。这是“使人痛苦、迷惑的阶段,如果儿童能够成功地把自己从父母身边分开,他将更加相信自己的力量”。母子分离的内容在童话中比比皆是:诸多童话中主人公的生母早早去世,如《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或者主角离开了家庭――实为离开了母亲,如《牧鹅姑娘》;或者甚至根本没有提到主人公生母,如《野天鹅》。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主人公必须历经母子分离的过程。因为只有在经过了这种分离之后,儿童才能够找到独立的自我。

童话故事中如此截然相反的母子关系恰恰迎合了儿童对母亲形象的初步理解。处于共生阶段的婴儿希望母亲时刻陪伴自己,但实际生活中却感到母亲时而出现满足自己,时而隐藏不能给以照顾。这种母子互动导致了年幼儿童最初的“分裂(splitting)”,他们“将母亲分裂为两个精神实体:一个令他满足的‘好母亲’,以及另一个使他遭受挫折的‘坏母亲’。”儿童如此处理两个形象,仿佛面对两个完全分裂明确的实体,这给他们眼中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一些秩序。

2.内容之二:嫉妒心理

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因而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儿童会出现心理发展的偏差,嫉妒心正是偏差的具体表现。《灰姑娘》童话中的嫉妒就是非常明显的心理动力:开始是灰姑娘的姐姐们强迫她干活、穿破衣服、睡在厨房里;后来则是灰姑娘的继母嫉妒她将成为王子的妻子,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女儿代替灰姑娘的身份。要解决故事主角的困境,就必须处理、消灭,或者至少要谴责嫉妒的情绪。如果放任嫉妒心的泛滥,后果将非常严重,灰姑娘的继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当王子凭借灰姑娘舞会之后留下的一只金舞鞋来寻找神秘的公主时,她的嫉妒天性更是一览无余。她对灰姑娘的嫉妒如此强烈,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女儿自残肢体,以求登上王位。还有一些童话故事也以嫉妒为主题:白雪公主一直受到皇后的追杀,是因为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而《牧鹅姑娘》中的女仆嫉妒的则是主人的身份和将要拥有的地位。

以上几篇童话中的嫉妒都已渗入灵魂深处,这使她们的行为像可恶的女巫。如此严重的嫉妒将给她们带来严峻的后果,童话故事对她们的嫉妒给予了严厉的惩罚:在王子和灰姑娘的婚礼上,小白鸽啄瞎了两个姐姐的眼睛;皇后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女仆则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痛苦地死掉。这也给小读者们一种无形的提示和警告:过分地嫉妒将给自己带来伤害。

(二)结构情节――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作用

心理分析学家荣格曾经用原型来解释人类的心理模式和精神本能,他认为童话是“围绕着原型的主题而展开的,它显示了在世界各地和不同时代普遍相似的母题”。而童话的结构情节正类似于“受难原型”,是一个“平衡失去平衡平衡”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儿童的自性逐渐呈现的过程,借助于故事的发展,自性原型被激活、慢慢呈现,人格自我整合的功用逐渐展开,儿童人格中各个冲突的方面相互融合、不断协调,体现了儿童自我矛盾的逐步解决。

受难原型在神话和悲剧中广泛存在,具体表现为英雄人物受难――死亡――再生的母题。“它包含了人类最深刻的希冀和恐惧,具有非凡的震撼力,直至今天仍然是人类心灵中一股强有力的潜流。”在童话中,由于主要读者是儿童,因而受难的情境不如神话和悲剧中的那样严峻酷烈。与其他文学种类相比,童话的结构相对简单,经典童话故事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这种态势与受难原型不谋而合:童话的开始通常是主角的母亲去世,或者主角被迫离家出走等,如《灰姑娘》、《野天鹅》、《白雪公主》,她们原本稳定的家庭关系遭到侵害,暗合了主人公的受难;随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完全改变,他们将历经一系列的波折,甚至遭遇女巫:灰姑娘被继母强迫做饭、洗衣服,如果她想去参加舞会就要把扁豆从灰烬中挑出来。《美丽的凡西丽莎》中,女主角被迫清理玉米仓、整理麦穗。小主角所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意味着主人公面临一次死亡的危机。童话的终点是再生,主人公在此或者利用自己的力量,或者借助善意的援救者与女巫展开生死搏斗,最终女巫不可避免地死亡,这是童话故事中最重要的一段。消灭女巫是故事的情绪核心,正义获得伸张,邪恶得到惩罚。所以《白雪公主》中邪恶的皇后就要被迫穿着烧红的鞋子跳舞至死;《牧鹅姑娘》中可恶的女仆要被装在订满钉子与尖刀的木桶里,拖过街道受人唾骂……战胜女巫之后,便出现了盛大的婚礼或者家庭团聚,让欢庆的气氛围绕着故事而宣告结束,从此每个人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象征着主人公获得了新生。

(三)幻想性表现手法――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作用的机制

幻想是童话最大的特点,也是童话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之一。童话中的幻想世界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具有超现实性和不可实现性。为了使主人公登上王位、成为王后或者过上幸福的生活,童话几乎动用了一切超自然的手段,这种幻想是童话奇幻美的表现。为什么幻想能够吸引儿童?儿童如何能够体会、理解童话中离奇的幻想?从心理分析的视角来看,幻想实际表现为童话中的象征,它借助于象征帮助儿童实现了心理能量的疏解和转换。通过童话的象征,儿童将自己的心理能量投射出来,进而,故事情境与儿童读者的个人经历相互作用,使得潜伏内心深处的情感得到抒发与表达。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入,读者加深了对自己心理冲突的理解和认识,甚至伴随故事的发展,心理冲突自行得到解决。

三、童话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运用

分析童话故事在心理层面的意义目的在于打开新的视角,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童话的功能,进一步丰富童话教育实践。根据上文分析中童话的心理蕴涵,在儿童教育领域内对童话的运用集中体现在三个部分: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学、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

(一)学校里的教育活动

纵然童话在儿童(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的低龄儿童)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童话教育活动较少,也未能充分挖掘其内涵。本文对如何发挥童话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意义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1.分析童话的主题

童话活动之前教师分析童话的内容有两方面的意义:教师只有先分析童话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才能够预计儿童会对哪些情节感兴趣,童话中的主题有利于儿童解决哪类心理冲突,在哪些方面促进个体的人格成长,这样在讲述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侧重、重点突出;再者分析童话的主题还可以帮助教师设想在活动时哪些儿童可能会产生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某些儿童对部分童话痴迷留恋,这种偏差与儿童个人的家庭情况、生活背景、性格特点、气质类型都不无关联。教师如果预先考虑到特殊家庭类型、特殊生活经验或者相对敏感、相对脆弱的儿童,就能够对他们可能出现的状况有所准备。同时这种准备也为活动后的重点心理扶植埋下伏笔,给予铺垫。

2.活动中的分析讨论

在进行童话活动时,教师和儿童共同对童话加以分析讨论是必要的一个环节。讨论的范围包括童话的主题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场景等。讨论目的在于使童话的心理教育意义更加清晰、明朗。依据心理分析理论,童话能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长产生影响,能够帮助儿童顺利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或冲突。然而儿童的自我意识能力相当软弱,心理成长中面临的许多压力事件或冲突被排挤在意识之外。分析童话故事中的事件、讨论人物所代表的角色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能够使儿童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被压抑的成长事件或冲突,从潜意识的状态中浮现至意识层面,进而达到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协作及融合。

童话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分析讨论”所发挥的作用。童话和游戏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某种程度上童话讲述的正是一个游戏。教师可以把童话和游戏表演结合起来,设计场景请儿童进行童话表演,这与角色游戏类似。儿童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情绪宣泄,或者在表演童话的过程中,个体的自性随着童话情节的发展逐渐呈现,进而实现一种自我整合,无形中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积极意义。

3.合理引导与重点心理扶植

一些特殊类型的儿童会对某类童话痴迷留恋,甚至把自己的形象完全投射在童话中而浑然不觉。当童话激活了儿童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使其意识化,又由于自我力量的弱小,儿童不能对其很好整合时,他们会体验到更严重的心理不安和更大的危险,这时教师的合理引导是关键性的步骤。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家庭动力系统对儿童的状况进行分析,找寻导致其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帮助儿童化解浮现到意识层面的心理冲突,对儿童的发展给以提示和指导。

(二)童话故事测验和心理治疗

分析童话的心理意义有利于儿童的人格评估和心理治疗的发展。人格测评和心理治疗的许多测验、方法不太适用于低龄儿童,而对童话的心理分析有助于这些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在童话活动中发现的特殊儿童,可运用童话测验对其进行人格评估,为诊断提供统计分析方面的证明。对于数据分析中显示确实有问题的儿童,还可深入进行童话治疗,这都意味着童话蕴涵了丰富的心理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得以运用。

童话故事是人类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完整深刻地理解童话需要借助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知识,开展综合研究。对于基础教育领域来讲,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童话产生的效果可以较直接地应用在儿童教育的实践中。审视这样一个相对生疏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童话的心理学研究铺垫基础,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谈故事.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3.

[2]高尔基.一千零一夜俄文版序言.转引自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4.

[3][美]雪登・凯许登(Sheldon Cashdan)著.李淑译.巫婆一定得死[M].台北: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现实不是童话篇3

【关键词】童话故事;负面影响;宗教色彩

童话源于民间,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处于同生共体的状态,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对儿童产生影响。

一、童话故事对儿童的影响

童话具有幻想性和夸张性,幼儿在接触童话的过程中,会下意识的将同一故事中不同人物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不自觉的与自己进行比较,甚至去模仿,难免会接触影响不好或是坏的思想。所以说童话故事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为幼儿的童年生活增添乐趣与色彩,却也会传播出不好的思想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积极正面的影响

1.丰富幼儿童年,给幼儿注入正能量

童话故事是幼儿时期孩子们的一种增添乐趣的工具,它能使幼儿开开心心的度过自己的童年。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中的人物会深刻的影响到幼儿们的行为思想甚至言行,为孩子们注入了正能量,是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动力。

2.强化真善美,学习好品质

童话故事的结局一般就是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无形中在强化着好的品质,如勤劳善良的灰姑娘最终和王子结婚,恶毒的王后最终悲惨地死去,这些结局都在影响着儿童,儿童通过模仿学习那些被人们认可,能够带来好处的行为,尽量避免着那些不被人们所认可,给自己带来的麻烦的行为。

3.现实生活中的强化和消退作用

除了童话结局的强化作用之外,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强化和消退。家长和教师是儿童的监护人,会对儿童的行为举止做出一定的评价,而且有可能将儿童的行为与童话中某个人物的行为进行对比,这些评价对儿童起着强化和消退作用。如果儿童得到了表扬,儿童的行为就受到了强化,这种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会增加,如果儿童得到了批评或者是纠正,儿童的这种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就会降低最后逐渐消退

(二)消极的负面影响

1.童话内容使幼儿难辨是非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和小侄子在家看《狼与狐狸》,当看到狐狸找到狼并请他分配骆驼,狼按照狐狸们的要求公正的分配了骆驼时,我的小侄子告诉我他喜欢狼,因为他帮助了狐狸,让狐狸们免于了一场战斗;而当小侄子看到狼背弃信用时说他讨厌狼。对于“是非”起初孩子也有自己的判断,但故事的结局会让孩子们在“对于错”中迷茫,所以只要看到有人帮助了处于困难的人就认为是好人,只要看到老弱病残就伸手去帮助。

2.幼儿不能正确认识故事的宗教色彩

童话故事大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这种神秘可以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生命运。若不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宗教,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若北宋方腊的起义利用了“明教”,美国“9.11”事件以及2003年3月11日西班牙的“地铁爆炸案”也都与宗教密不可分。幼儿年龄尚小,不能完全的对宗教进行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甚至可能会会因为童话的影响而崇拜宗教。

3.幼儿难以区分童话故事与现实生活

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它就是什么,童话是幼儿长大前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雏形,这个社会雏形塑造的是一个美好的、快乐的、单纯的世界,然而现实却如同一个大染缸,我们不难发现每天都有很多孩子走失,有报告指出我国每年大概有20万儿童失踪,但找回的比例却只占0.1%,想想都觉得可怕,毫无疑问,原因之一便是孩子像信任童话一样信任现实,所以童话在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时,也为孩子营造了潜在的危险,让孩子的心灵甚至身体都会受到不同的伤害。

二、减少童话故事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策略

(一)注重童话故事的选择,从源头上切断影响

现在市面上的童话故事书可以说是堆积如山,还有不少有精神污染之嫌的童话流人了市场,并在公主、王子、老奶奶、老爷爷等“美丽”或“慈祥”脸谱的遮掩下,流向了幼儿的心田,它同市场上有毒的奶粉一样伤害着幼儿,与幼儿的健康发展相悖。所以,教育者首先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心,在选择供幼儿欣赏的童话故事时,应该精心选择那些不仅娱乐性强,而且易于使幼儿生成美感、有助于儿童精神成长与情感发育的精品。

(二)注意讲述童话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

并非只要选择了正确的童话故事就不会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如果童话的讲述者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引导的方法不当,也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过高要求孩子去理解故事,而要让孩子体会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那些无厘头的故事,让孩子在欢笑中度过童年。

(三)正确引导,避免幼儿进入阅读误区

1.引导幼儿区分童话与现实

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会或多或少让我们失望,特别是当幼儿成长到一定阶段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和他心中所憧憬的完全不一样,就会很难接受。所以童话的讲述着不防也借童话中的情节给孩子讲讲现实,将黑暗一面适当展现给孩子,让他们懂得这个世界除了美好外也有丑陋的一面,学会勇敢,学会如何面对危险。

2.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

当今市场上的图书可以说是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有的童话故事打着“善良慈祥”的旗帜,使孩子着迷在其中,所以,家长要在幼儿读童话的过程中充当一个引路人和引航灯,把好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孩子,把不好的思想摈弃掉,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赵玉环.幼儿在童话阅读中想象的现象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4.

[2]阳艳波.童话想“说”什么[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白静.论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D].河南大学,2007.

[4]赵莉.长沙市幼儿教师故事作品选择的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陈丽静.触摸“心灵的童话之旅”[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王雅琴.中国新时期童话批评研究[D].扬州大学,2014.

[7]李慧.童话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

[8]胡萍.安徒生童话文学中的道德意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

现实不是童话篇4

【关键词】儿童对话;课堂教学哲学;实践范式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46-03

一、“儿童对话”的哲学意涵与教学诠释

儿童应该生活在充满童真、童趣与童话的灵动世界里,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人,他们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有关爱他人、同情弱者、渴望探索的积极情感。[1]而对话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心灵沟通与意义生成的重要载体,具有平等性、真诚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能够实现儿童需要的满足。对话不仅可以让儿童在自己的世界中快乐地成长,还可以在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儿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因此,我们把儿童与对话进行了合理的对接与整合,提出了“儿童对话”这一重要课堂教学哲学,这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回归儿童”作为必要前提,将“儿童文化”作为鲜明底色,将“儿童权利”作为教学主张,将“对话”作为主要载体和基本方式,由此形成校本化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与行为模式。

确定“儿童对话”作为我校的课堂教学价值与主题线索,也是对我校多年来对话教育文化的有效传承,既吸收了过去对话教育中的合理要素,更在过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话的“儿童性”,更强调用对话的理念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希望在课堂上让学习真正发生,以实践的推进体现对话研究的实践成效。儿童对话一定要充分体现充满儿童色彩的沟通和交流,儿童成了对话的主人,这时的对话包括儿童与自然的对话、儿童与儿童的对话、儿童与文本、儿童与自我的对话等。儿童对话,既是鲜活的课堂教学方式,更是重要的儿童学习方式,还是他们的自主成长方式。同时,“儿童对话”还有一个更为宽泛的融通概念,就是作为一个充满文化意蕴的扩展隐喻――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这既是人存在的更高境界,也对儿童的整个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选择以“儿童对话”作为课堂教学变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去实现理想中的有品位的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探索:第一,叩问课堂教学本质。弗莱雷曾经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儿童对话不仅是实现知识传递的外在表现形态,更是人生意义的有力附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心系儿童的对话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定性,一旦把儿童抛弃就意味着悖离了教学的本源。第二,丰富课堂学习方式。儿童对话旨在打破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为儿童在学习中的发展创设多元化的平台,让师生、生生拥有更多的沟通机会,最终促使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敢于对话、乐于对话,在多样化的对话中实现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儿童自由自在地成长。第三,聚焦重点问题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还没有形成理想中的良好交往状态,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充满童趣的交流,儿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没有得到切实发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我们期望通过“儿童对话”提升师生的交往程度与深度,促进儿童在教学中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第四,形成校本实践追求。用“儿童对话”这一鲜明的教学哲学来支撑、观照和引领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成我校独特的教学话语体系和行走路线,把普适性的教学论变成我们的教学论,表达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理解与认识,促进课堂教学品位与内涵的整体提升。

“儿童对话”是教师走进儿童世界的研究与实践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努力成为儿童的朋友与伙伴,与儿童在生命历程中共同前行,既不是板起面孔对儿童进行质询,也不是简单地通过教科书让儿童获得枯燥的知识,而是与儿童进行全方位的对话交流,在丰富的、多样化的对话情境中洞察儿童、发展儿童。正是在与儿童的对话交流中,在对“儿童对话”的研究中,教师们才能理解儿童的成长需求,形成自己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获得对教育本真意蕴的切实把握,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化自己的教育实践智慧。为了提升教师的儿童理解与研究能力,学校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平台:第一,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把全体教师都作为专业发展的中坚与核心力量,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知识基础,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多种方式的校本研修。第二,推动“海量读书计划”。既保证教师的个别化阅读需求,也与学校的对话研究紧密结合,让教师在书中不知不觉地走进儿童世界。第三,开展专题沙龙研讨。每学期学校会组织2至3次研讨交流活动,围绕儿童、对话、课堂等主题进行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分享,从具体的研讨题目、到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再到现场嘉宾的邀请,都由老师们自主设计、自主完成。

二、校本改进的五大要素与操作范式

根据对儿童对话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把握,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时代呼唤,寻找到课堂教学改进的五大要素:选择主题线索、多元对话分享、生成关键性话题、促成新的意义流动、彼此反思建构,以五大要素作为突破口,师生一起共同创设课堂对话时空,形成洋溢着民主、平等气息的课堂教学文化,并紧紧聚焦这五个要素建构起对话课堂的四种基本操作范式。

1.五大要素。

这个基本框架不是简单的线性递进式,各环节之间可以是交错贯通的,五大要素之间本身就在进行着紧密的对话,呈现的是多维立体的实践样态。这个框架也不是固化不变的,可以增减、改变其中的某些环节及其顺序,这本身也体现了对话教学走向开放、不断生成的特点。

2.四种操作范式。

在充分考察五大要素的基础上,由于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差异较大,课堂结构与教学流程也必须相应发生改变,因此,初步形成了几个可供老师们参考运作的课堂教学变式。

范式一:基于“话题线索”的课堂对话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话题,即谈话的中心。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谈话”,强调的是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参与、自主参与、平等参与;二是“中心”,即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而展开,可向四面辐射,内容丰富。话题是进入新课程以后课堂教学的新手法,能够鲜明生动地阐释课标中的一个基本理念――课堂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3]有了“话题”,就有了思考探究,有了课堂交流,有了课堂对话,当然也就有了让学生真正主导课堂的时间保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作为对话的话题,要贯穿整个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心线索。课堂中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的讨论交流,更是与问题相融相成的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在问题中发现话题,在话题中解决问题,整个课堂贯穿着师生思维的深入。由话题线索构建的课堂,能有效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氛围,能比较切实地体现新课程的“对话”理念,体现出课堂个性化的特点。

师生对文本(课程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理解一个文本即意味着理解这个问题”,[4]在哲学解释学看来,师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意味着文本在向他们提问,而他们又必须不停地回答文本的问题,同时在头脑中产生新的问题,然后回过头来又在文本中寻找答案。[5]教学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师生围绕话题展开的与文本的问答过程。“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并在对话与猜想、思考与验证、交流与分享中解决问题,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前理解”是哲学解释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指在理解活动发生之前,主体就已经具有的对理解有着导向、制约作用的全部前提条件,它包括经验、情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对象的预期等因素。[6]理解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和重要因素,对话课堂中理解的目的不是要去把握或重建文本的原意,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前提条件,在研究、对话、合作、交流和生成的学习过程,通过达到理解者的视界与文本视界的整合来解决问题,习得知识与技能。

一般认为,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谓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除了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质疑、思辨、批判的思维能力。我们的课堂对话教学在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图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在集体中对话,从而在思辨学习中建构起新的认知图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能够以自己的思维解读文本、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

对话教学作为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坚守儿童对话的教学哲学和教学方式,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呵护儿童,形成了我们自己具有校本特色的对话文化。本文探讨了我们对儿童对话的理解和实践,对已经形成的课堂要素和课堂教学范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尽管前方的路仍很漫长,但儿童对话的理念让我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和信心。因为“人怀着期望前行,要超越被给定者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

[3]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

[4]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01.

[5]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5:35.

现实不是童话篇5

【关键词】小学童话;有效方法

一、童话是什么

童话是什么?《辞海》中解释说: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童话符合儿童好奇、好新、富于幻想的心理,对孩子充满诱惑。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总的来说,童话具有以下特点:

(1)情节要来源于生活,要完整、新奇、有趣,要有起因、经过、结果。但是情节可以离奇,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生活常规的制约,深入到别人不敢想、想不到的领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真实自然的感觉。比如《猴子乐乐送太阳》、《太阳罢工》、《新病菌肆虐记》、《正字国和错字国》、《海洋审判会》。

(2)每篇童话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童话的中心主要是歌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同时,语言要美,要融入感情。如《大象称王》、《彩虹礼貌了》。另外,有一部分童话是通过故事的情节来阐述科学知识的。

(3)童话要有生动的角色形象。童话中的角色大部分都是动物、植物或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在故事中它们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但要注意设计的角色性格要有个性,要能体现“物”本身的真实性,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如写狮子,可以表现它的凶猛、威武;写狼,可以体现它的凶残、贪婪;写狐狸,则反应它的狡猾、假装善良;写老鼠,可以突出它的胆小怕事而又机敏的特点。

童话一般用第三人称,有时在情节中“我”或人类也参与。

(4)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想象、幻想、比喻、拟人等形象化表现手法,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二、童话写作教学的难点和解决策略

1.难点一:情节不新奇

解决策略:应该使用优秀童话范文来引路,启发学生编写出曲折的故事情节。分析现行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课文所选用的童话情节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故事情节相似发展法,如下列童话的提纲就体现了这一点:

题目:《小壁虎借尾巴》

中心:说明了壁虎尾巴会再生和动物的尾巴作用都很巨大的知识。

(1)小壁虎被一条蛇咬断了尾巴。

(2)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

(3)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尾巴,没有成功。

(4)小壁虎向黄牛伯伯借尾巴,没有成功。

(5)小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没有成功。

(6)小壁虎发现自己又长出一条新尾巴。

题目:《月亮姑娘做衣裳》

中心:说明了关于月亮变化的科学知识。

(1)写月亮姑娘冷了,想找裁缝师傅做件衣裳。

(2)第一次,裁缝师傅给她做的衣裳太小,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3)裁缝师傅又做了一件,可是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进去。

(4)裁缝师傅又做了一件,月亮姑娘还是穿不进去。

(5)写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

另一类是:逐步解决困难法,如下列童话的提纲就体现了这一点:

题目:《征友启事》

中心:说明了对朋友的要求不能太多,多替别人着想,就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的道理。

(1)小牛想找个朋友。

(2)因为要求太高,小牛一个朋友也没找到。

(3)小牛跑到老牛那儿去诉苦。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

(4)小牛提出很低的要求,又贴出一张《征友启事》。

(5)很快,小牛就有了许多朋友。

题目:《小猫刮胡子》

中心:说明“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1)小花猫看到主人在刮胡子,就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

(2)小花猫追捕老鼠,撞得鼻青脸肿。

(3)猫妈妈看见了,耐心地对小花猫讲胡子的作用。

(4)从那以后,小花猫再也不刮胡子了。

分析语文教材,我们总结出两种写童话的情节构思格式:①故事情节相似发展的童话结构:介绍主人公及相关生活环境等内容――类似情节一――类似情节二――类似情节三――写出故事的结果,点明中心。②逐步解决困难的童话结构:介绍主人公及相关生活环境等内容――遇到困难――试想办法――尝试解决――写出故事的结果,点明中心。③按喜――厌――喜的感情变化顺序来设计情节。④按不良习惯――受到教训――知错就改的过程来设计情节。总的来说,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根植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当然,还有特殊的童话情节格式:①综观动植物世界的“物”的特点,写出推理原因类的童话,如《松鼠的尾巴为什么这么大》、《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熊猫的身上为什么只有黑白色》。②歇后语编写童话,如《屎壳郎腾空――充战斗机》。③看图写童话。④童话续编。⑤童话新编。

另外,为了使童话的故事情节更加引人,还要注意主人公地选用,常用的方法有:①让同类的“物”跨越时空一起“聚会”。我们会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让古今中外的“物”或“人”相聚,让他们的理论对接碰撞,从而产生新的“裂变”。如:《文具演讲赛》、《豆奶奶过生日》、《笔奶奶过生日》、《饮料大聚会》、《钟表、手表和手机》……②让科学生活中“水火不相容的物”在同一地点对比碰触,从而发生新的故事情节。

笔者认为,童话作文教学中的主要难点不是写不生动,而是学生不会设计出新颖的故事情节,笔者在童话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视这一环节,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难点二:中心不深刻

解决策略:一种方法是童话创作前可以让学生填空准备构思。如我最喜欢的物是,让它做我印象最深的事是;要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或知识是。待构思成骨架后再顺畅行文。另一种方法是教师先拟定中心:如感恩、勇敢、知错就改……学生再依据自己喜欢的道理设计相应的情节。

在写童话作文时,要注意围绕这个“中心”发展情节,并在结尾揭示、强调这一“中心”。

3.难点三:表达不生动,内容不丰富,造成童话作文过于简短

解决策略:童话即生活,可以把生活中有意义的新奇的事作为童话模型,当然要把主人公由“人”换成“物”,注意写出体现“物”特点的做、看、听、说、想。具体的方法如下:①结合生活,结合主人公――“物”的特点,把生活中人类可能有的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环境等写进童话故事中。②注意情节的曲折生动,如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可以产生两组以上,写主人公的语言时要写好动作、神态等提示语,用好生动形象的比喻句等。

4.难点四:表达不清楚

现实不是童话篇6

摘要王尔德童话多从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取材,但其童话文本包蕴着社会批判因素,呈现出异乎传统童话的叙事结构,并因大量使用“漫溢”性话语,而呈现出鲜明的小说化特征。

关键词:童话 间性存在 写实品格 叙事结构 修饰话语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世界童话史上,奥斯卡 王尔德(Oscar Wilde)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名字,他创作童话的时间不长,作品不多,只有屈指可数的九篇作品,但他的童话因在安徒生开创的文学童话的基础,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童话这一文体的内涵,从而呈现出鲜明的小说化特征。

一 社会批判因素的凸显

王尔德的童话颠覆了传统童话只描写那些疏离社会的精灵与魔法的故事,而是在民间故事里注入现实因素,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显示出小说化的特征。谢拉尔德说王尔德的童话中贯穿着一种“对社会的控诉,一种为着无产者的呼吁,这使得《快乐王子》和《石榴之家》成了控告现社会制度的两张真正的公诉状。”王尔德童话所呈现的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所担当的社会批判使命如出一辙。童话和小说都是叙事类的文体,童话从其本质上看应是表现疏离社会的理想化的虚幻之境,而小说往往侧重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王尔德的童话打通了两者的界限,他的童话营造了美的虚幻世界,也展现了现实世界的污秽和丑恶。他的童话里有天使、仁慈的上帝、忠于纯洁爱情的夜莺、漂亮的小渔人,但也有丑陋与厚颜的无耻市长、政客们;年轻学生与少女之间那种浅薄的被金钱污染了的爱情,宫廷里的豪华与奢侈,少年国王三个滴血的梦境等等。王尔德把小说的社会批判意识融贯到童话创作里,形成了一种现实主义的童话创作模式,这种兼容小说社会批判因素的文学童话让读者“读去极为愉快,但是有苦的回味”。

从童话发展历史看,王尔德童话这种写实的品格是继承了安徒生后期童话的写实特点。安徒生后期童话多表达现实生活的内涵,比如《单身汉的睡帽》《沙丘的故事》、《柳树下的梦》《老约翰妮讲的故事》《园丁和主人》等等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反映人与工业文明中的社会伦理、科技理性的疏离。王尔德继承并发展了安徒生这种反映现实的特点,但与安徒生不同的是,王尔德的童话批判意识比较浓烈,他主要批评现实世界的污秽和丑恶。

在王尔德自身看,其童话的社会批判是其自觉的艺术取向,是其唯美理论实践的产物。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上流社会荒淫腐朽,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社会矛盾空前尖锐,面对这些世纪末的情绪,王尔德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声称艺术是不受道德支配的等等,王尔德的唯美理论是对当时社会上各种文学观念的反动,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批判社会的意识。其童话所表现的强烈的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其理论的响应。同时,我们注意到在理论上虽然王尔德多次强调:“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回生活和自然而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完全排斥现实和生活。他说:

“艺术家承认生活中的事实,但是他们把生活中的事实转化成美的形象,使其成为怜悯或恐惧的载体,并且显示出他们的色彩、奇观以及真正的伦理含义,通过他们建造一个比现实更真实、更具崇高内涵的世界。”

关注现实生活,但又要用艺术和美使之得以升华――这种创作理念使得王尔德的童话流注着浓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有评论家认为“王尔德先生与纯粹的童话作家的不同在于他的作品讽刺了时代;然而这种讽刺使用得精妙并不影响到童话的幻想性,因而无须担忧儿童是否能够接受,而且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不仅会欣赏这份讽刺,还会从中受益。”王尔德的童话就是这样在不失却传统童话的审美特性的同时,又融汇了小说文体的社会批判意识,并使之亲密无间的融会贯通,形成 “王尔德式”的文学童话。

二 小说化的叙事结构

王尔德鼓吹的唯美主义理论非常重视艺术形式,在他看来,“艺术只有一条最高的法则,即形式的或者和谐的法则”“形式就是一切。它是生活的秘密。为哀愁找到一种表现形式,那么这种形式对你就很亲切。为欢乐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它将更加令人心醉神迷。”这种对文本结构形式的重视,使他在童话创作上不囿于成规而进行文体创新,在童话情节安排上采用了小说的技法,从而形成具有多种可能性的诗意结构。王尔德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童话的三三结构模式,如《快乐王子》这个童话是由小燕子三次送宝济贫而构成的典型“三件事”模式,围绕着三个穷苦人――贫穷的女裁缝、失意的剧作家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打鱼人和他的灵魂》里的美人鱼在文本中出现过三次、灵魂三次对打鱼人的诱惑;《星孩》里,魔术家让星孩去找三块金钱,分别是白金、黄金和红金等等;另一方面王尔德又吸纳了小说情节复杂曲折的技巧,在童话里呈现“机趣”的唯美叙事。如《打鱼人和他的灵魂》是一幕爱情悲剧。年轻的打鱼人遇见了美丽的小人鱼,并爱上了她,但人鱼相爱就不能有人的灵魂,打鱼人为了获得自己的爱情,宁愿抛弃自己的灵魂,跟人鱼过着美好的生活。本来这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王尔德却没让故事如人所愿地发展下去:年轻人在自己灵魂的引诱下,离开了小人鱼,去追寻着自己的欲望,欲望终究难以胜却他对爱的追求,打鱼人又回到海边,但却再也赶不走自己的灵魂,灵肉合一的打鱼人就再也回不到小人鱼身边了,直到一天,打鱼人看到了小人鱼的尸体,伤心欲绝,跟爱人死在了一起。可以说情节跌宕起伏,让人出乎意料。这种结构无疑是借鉴了小说艺术的处理方式。

在传统童话故事中,在结构上总是团圆式的,好人在最后总是功德圆满的,结局是快乐的。但王尔德大胆突破传统童话这种情节建构的局限,以小说结构方式去进行童话创作。王尔德童话的结局一反传统童话的模式:一是结局非团圆式。如《星孩》里的星孩幡然悔悟后,重新做人,赢得了众人的尊敬,无情之人变成仁慈的人,成为一个开明的王国,但是童话并没有一个光明的尾巴,而是“然而他治理的期间并不长久,他受的苦太大了,他受的磨炼也太苦了,所以他只活了三年。他死后继承他的却是一个很坏的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的小公主傲慢、以别人的痛苦来寻求快乐!小矮人出生贫寒,本很快乐,却被贵族买来当小丑,取乐小公主。当小矮人心碎而死时,小公主并不伤心,却生气地说“以后凡是来陪我玩的人都要没有心才成”。《忠实的朋友》里善良与忠诚的小汉斯最后死在了沼泽地中等等,这些童话结尾都是好人遭罪的,颇像小说的结尾方式;二是一些童话的结尾虽然是功德圆满,但有王尔德自己的特色,呈现出小说的因素。如《快乐王子》中的快乐王子和小燕子因帮助穷人死去,他们善良的内心没被人们忽视。当上帝说“把这个城里两件最珍贵的东西给我拿来,”天使就把铅心和死鸟带到了上帝面前。最终,小燕子和快乐王子住到了永生的天堂里。《少年国王》里少年国王通过三个梦境,认识到了自己的奢华是以人民的痛苦为代价的,从而抛弃一切华服装饰,返璞归真,从而变成了一个天使。从这些童话里我们看出促使童话人物最后圆满的因素是上帝,是基督。这体现了西方社会对基督教的敬畏和虔信,也是社会因素的折射,这种结局与传统童话里的矛盾解决缘于神仙或超自然的神力是完全不同的。

王尔德的童话具有小说意味的结构方式,扩大了童话的意义空间,同时王尔德也适度扼制小说因素的过分张扬,适应了儿童线性阅读思维的要求。另外,王尔德童话结构上的小说因素的渗入,使他的童话有效地干扰了常规的阅读逻辑,散射出魅力与增值的审美功能。

三 修饰话语的漫溢

在传统童话那里,人物和环境的刻画是惜墨如金的,是十分精简的。如说到美,格林《青蛙王子》就这样表述:

“古代,有一个国王,他的几个女儿长得都很美丽,而最小的女儿最美丽,连见多识广的太阳见到她时,也对她的美丽感到惊奇。”

没有过多地形容和修饰,就一个抽象的“美丽”而已。童话进入到安徒生开创的文学童话以后,刻画的、修饰的语言多了起来,王尔德继承了这个传统并发扬光大,其童话描写更为具体,介绍更为细腻。如《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展现在打鱼人与读者眼前的小人鱼是这样的:

“她的头发像是一簇簇打湿了的金羊毛,而每一根细发都像放在玻璃杯中细金钱,她的身体像白的象牙,她的尾巴是银和珍珠的颜色,碧绿的海草缠在它上面,她的耳朵像贝壳,她的嘴唇像珊瑚”。

而《星孩》中的星孩则是:

“又白又嫩,像上等的象牙一样,他的卷发像水仙的花环,他的嘴唇像红色花瓣,他的眼睛像清水河畔的紫罗兰,他的身体像还没有人来割过的田地上的水仙。”

王尔德不仅着意童话人物容貌的描述,而且对主人公服饰的描述也很精到。《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的小公主:

“衣服是灰色缎子做的,衣裾和胀得很大的袖子上绣满了银花,硬的胸衣上装饰了几排上等珍珠。她走动的时候,衣服下面露出一双配着浅红色大蔷薇花的小拖鞋。”

传统童话对环境空间的描写,往往做虚化处理:一是因为童话强调传递人类普遍的精神元素,环境不用着墨过多;二是由于童话篇幅所限,同时阅读对象是儿童。王尔德一反传统童话的叙述方式,在童话里强化环境空间的描写,如《少年国王》中,映入这个年轻人眼里的一切都是华丽的:

“墙上吊着代表美丽功绩的华丽挂毯。一个镶嵌着玛瑙和天蓝色宝石的巨大的大厨柜占满了一个角落,而正对它的窗户放置着一个亮漆格子和镶嵌着黄金精细奇异的橱柜,上面则放有一些威尼斯式精致的高脚玻璃杯,和一个玛瑙杯。”

当我们随着王尔德进入他所描绘的这样一个充满艺术特色的世界时,童话故事世界中的一切不再仅仅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细致、具体、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这些细腻的描写,主要是因王尔德借鉴了小说的创作因素。小说重在典型人物的塑造、讲究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和主题的深度,因而对人物和环境细密刻画是必须的,是丰满人物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而童话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童话形象和童话故事情节表达出来的。童话形象是整个作品的核心,没有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就无法把作品的基本思想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但童话形象的描绘是要适合儿童阅读要求的,精炼是其特色。王尔德的童话用如此繁复的文字描写环境,并不是童话文体的要求,不是为了塑造童话形象。王尔德的童话环境描写不是作为塑造人物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而是作为构成这个虚幻世界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换言之,这些描写可以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信息存在于文本之中。正是如此,王尔德的童话便有了超越传统童话的审美新质。王尔德在作品形式上所运用的铺张、华美而浪漫的文风形成其作品华丽、凄美与诗意的艺术品质。

王尔德童话这种“修饰话语的漫溢”的原因,一方面是其张扬自我的需要,这样的描写体现了他所擅长的语言表达能力,凸显了他的主体性,与他追求的个人主义是吻合的。另一方面也是其借鉴小说的创作的结果。这种“修饰话语的漫溢”对注重情节因素的童话来而论,阻碍了故事情节的推进,复杂了本该明晰的文本结构,并显示出游离于故事之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读者阅读兴味。

总的来说,王尔德童话颠覆了传统童话的文本特征而具有了小说化特征。其童话创作为世界童话创作开辟了一条与格林、安徒生等不同文本的创作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人的童话创作,比如对我国叶圣陶“稻草人主义”的童话创作就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爱尔兰]王尔德,巴金译:《快乐王子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 周作人:《童话的讨论》,王泉根:《周作人与儿童文学》,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版。

[3] 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 KarlBeckson,ed.OscarWilde:TheCriticalHeritage[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0:60.

现实不是童话篇7

关键词:童话;文化;传承;审美

童话作为一种古老的题材,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逐渐与神话相分离,与传说相靠近,成为了一种吸纳神话与传说特点的独立文体。本文通过童话的特征,叙述方式来讨论其在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审美作用。童话有着鲜明的想象、幻想、拟人、夸张和象征意义,把许多人物、事物、景象交错整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异乎寻常的奇妙世界。

一、童话的特征

童话的内容丰富,以拟人,幻想等为创作基调,勾勒出具有趣味性的奇妙图景,从而以这种简单的方式来阐述人类恒久不变的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本文主要从叙事上进行论述,并将童话的内在要素寓于其中一并探讨。童话中形象的塑造具有超现实性,表现在人物关系和拟人化技巧运用上。童话将深刻哲理和对事物的看法,通过简单的情节彰显出来,其中不乏带有理想性,而理想性正是阅读童话所带来的趣味感的条件之一。可伸缩的想象空间,这是童话能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超现实色彩。超现实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童话中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体征的物体都可以与人说话或相互交流,如在《石头山》中,兔子妈妈为了感谢尼玛和达瓦的救命之恩,“兔妈妈感激得直作揖,说救命的恩人,我送你们两只小兔吧”。人类和动物具有直接交流的能力,虽然与现实生活极为不符,但在童话世界里,确实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通过各种不同形象的对话和交流,更加直接的表达一种主题或者关系。其次是童话中所塑造的角色与物品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比如《石头上》里的尼玛和达瓦具有吐金子的能力。第三,人物性格的单一性。这主要体现在故事叙述中的性格两级分化明显,且极易理解角色是处于恶或善的位置,即极恶或极善。叙事方式。童话简单易读的故事情节,得益于较为固定的故事叙事模式,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讨论:其一是时间的设定。在童话中大部分关于时间的叙述是不确定的,通常运用“很久很久以前”等,时间通常与历史背景相联系,童话的特点之一就是避免了因时间所涉及历史背景,而给故事造成不必要的阅读困难,或是对故事的叙述过程产生误解。其二是旁观者的叙事角度。大部分的故事基本采用的是第三者的角度,而且扮演了全知的角色。其三,童话中角色是没有心理活动,所有要传达的感情或者想法,都通过行动来表现。比如在《灰姑娘》中,快到午夜12点时,故事中直接叙述了她迅速离开王子,在向外跑的过程中丢下了一只水晶鞋,这足以表达她焦急地心情。所以,没有描写心理思想动态的人物塑造,也是创作者在童话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技巧。

二、童话与文化传承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而文化的传承涉及的是,童话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一种纵向的延生。第一,童话的创作者是成人,所以在创作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将“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则、道德、风俗以及任何其他人所获得的才能与习惯”①融入到故事的叙述中,潜在的成为了文化的传承介质。在《丑小鸭》和《上帝还没有灭亡》即有此表现。他们的传承主要通过在通过中所获得应对一些问题或环境,采取怎样的做法为主,并将其表现在生活的实践中。儿童能够从《丑小鸭》获得浅层意义,这就已经达到了作者的目的。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时,对再次恢复信心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儿童阅读童话形成完善人格的方式之一,而这种应对的方式是从成人世界中获得的。还有关于西方的信仰传承更加的明显,即在困境中寻求上帝的帮助,童话也同样适合成人。第二,童话所表达的观念的演变与扩充。以《格林童话》为例,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促使格林兄弟搜集和研究民间文艺的巨大动力便是强烈的“日耳曼精神”。可以说,格林童话反映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当时正遭受民族奴役的德意志希望觉醒的民族意志。因此,格林童话他们的创作希望通过文化精神的凝聚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来实现德国民族的复兴。这是过去格林童话搜集的目的,其内在是深刻的民族情怀,而现在的《格林童话》,阐释愈加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时展过程中,由于现实环境的变化,我们不仅在了解童话的建构,也同时开始解构童话故事。例如从《白雪公主》到《怪物史莱克》的出现,以一种颠覆传统童话故事的刻板情节出现,即使像史莱克那样的丑的形象,也可以获得公主的青睐,甚至公主最后也选择变成与史莱克类似的模样。这种颠覆的产生就是对经典童话故事,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下进行的实践性的解构。童话经历了与神话传说相分离,再到吸收神话传说特点形成独立创作等逐渐演变的过程。它集中了人类最神奇、最美好、最大胆的幻想,蕴含着人类原始时期的文化思维。童话对美的表达因为具有“真善美”价值的内核,而经久不衰。在演变的过程中将人类社会的文化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变化传承下来,对人们与美有关认识、判断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麦美云.越南童话的文化审美性及教育价值[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07.

[2]王秋桂.中国民间故事全集[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06.

[3]郑长天.“原人之文学”的审美功能——论周作人之教育童话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2.

[4]卢英.童话的本质及其教育功能[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

[5]万建中.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7,06.

现实不是童话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魅力课堂;实施策略

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说:“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这说明童话能带给人心灵的归宿。爱迪生也表示:“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净化的源泉。”说明通过童话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有效发展学生智力。童话中有清晰的人物、情节设计,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属于非常重要的教育素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进行分析,小学生非常喜欢通过阅读、表演童话开展学习过程。基于此,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重视童话教学。依托童话特色,构建轻松、趣味、魅力的小学童话课堂,不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反思、创造与实践能力,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一、引入童话表演,激活趣味课堂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多样,喜欢将自己阅读过或者是观看过的童话故事讲给别人听,并伴随着动作、表情和搞笑的对白。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表演欲很强。结合小学生的这个特点与兴趣爱好,小学语文时,可以引入童话表演活动,在学生阅读、分析童话内容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理清童话中主题、人物、故事情节、语言、结构等各方面内容。继而展开分角色童话表演过程。以学生的自主表演,展现出童话中的情感、思想,彰显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和学习能力。

如教学《猴子种果树》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篇童话的内涵,教师邀请有兴趣的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猴子、乌鸦、喜鹊、杜鹃,还有时不时更换的树苗,另外还有旁白。选出6位学生后,基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学生带上动物头饰,展开表演过程。“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悉心照看着,正当梨树快成活的时候,乌鸦来了,它说……”各种“动物”惟妙惟肖地表演,伴随着动作、神态的变化,教师为他们播放轻快的歌曲,旁白为他们点缀着情节。在表演过程中,观众反思着童话的内涵,似乎若有所思。通过趣味的童话表演,激活趣味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实践探究中领悟童话中的哲理,也收获了人生经验。

二、引导交流分享,体验童话韵味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教学童话时,有必要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分享活动。教师科学预设,精心设计交流分享的活动过程、内容,引导学生分享互动,探讨出童话趣味、韵味。交流分享首先要阅读童话内容,积累童话知识。如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安徒生童话》,拓展对作家的认识。除了可以阅读同一作家的童话并进行对比分析外,还可以阅读同类童话,如历险类、魔法类等,以此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实施交流分享时,要设定分享主题,如《谁的本领大》,分享主题“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通过围绕主题展开交流分享,深入感受童话韵味,获得人生道理。

三、践行读写结合,展现童话魅力

表演童话、讨论与交流童话,只是站在欣赏童话的角度来学习童话,而读写结合、写作童话,则是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好方法。知识不能只进不出,单纯的阅读和表演能让学生收获人生道理,但是却不能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和拓展想象。由此需要加强学生的童话写作体验,践行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在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展开写作运用,引导学生将积蓄在内心深处的趣味故事、勾勒出的人物梗概表达出来,可以是拓展写作、续写、增加新情节、重构童话、仿写等形式,如改变人物关系、改变情节设计、改变情节等。如对《云雀的心愿》这篇童话进行续写:“云雀知道森林的重要性后,第二年春天,邀上了很多小伙伴,在一片沙漠上种上了成千上万棵小树苗,并精心地呵护着……”或对课文进行仿写:“云雀来到一片海洋边,发现有很多白色的垃圾……再到了一片沙漠,发现那里没有一滴水……”通过仿写,告诉人们水资源的重要性。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下,学生开动脑筋,通过大胆想象和联想,创意设计,写出了内涵深刻的童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童话教学,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基础、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选取科学的童话教学策略,构建趣味、轻松、自主的童话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模式下自主体验、交流、表现和创造,提升童话知识学习的效率,扎实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教师要注意,童话教学不应仅限于字词句的教学层面,还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分析和感受童话中的内涵,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童话表达思想,写出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

现实不是童话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文字材料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习到其他的知识,阅读是一种普遍、持久的学习方式,即使是在信息传播技术爆炸的现代,它仍然是人类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非常重要,它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习得、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阅读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也应该注重阅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是一种专门针对儿童的文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童话的教学很重要。根据小学生纯真的特点,童话可以滋润学生,朗读童话的语言可以学习到语文知识,表演可以体会到童话的感情,通过小学生自己的想法来理解童话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对童话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朗读童话

童话的表现形式独特,语言也很有特点,多使用比喻、想象、拟人、象征等,语言优美、明快、自然,富于音乐美,非常适合学生来进行阅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对童话进行朗读。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范读,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激发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还能够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故事中,对故事中的感情有切身体会。同时,学生还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学习生字和生词等。其次,童话有自己的语言,在阅读时要用童话的语言进行。在阅读童话的时候,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特定的语气去阅读童话,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童话故事,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中,可以体现小男孩的勇敢;在《丑小鸭》中,可以表现出丑小鸭变成天鹅时的兴高采烈;在《酸的还是甜的》中,可以表现出狡猾的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例如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等。通过朗读童话,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有所学、有所悟。

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表演来加深对童话的理解

童话故事的语言一般比较简洁生动,但是故事却又十分有趣,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这种“玩”的方式来对待童话,即可以把童话的情节表现出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感悟出童话的内涵。如果说朗读是用童话中人物的语言来表现的,那么表演则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现特定的思想,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中,则可以用没有语言交流的哑剧来进行表演,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神态来表现小木偶内心的悲伤、委屈和无助,这种没有语言的表情反而更能够让学生体会童话的内涵。

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分清虚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童话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反映的却是真实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授童话时要能够分清虚构和真实的关系。教师教授童话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童话中虚构的故事来联系到现实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例如,在《小猴子下山》中,虽然里边讲到的都是小猴子兴趣无常、办事有始无终、顾此失彼的缺点,但是这个故事是以真实生活中小孩子的缺点为基础写成的。教师在给学生讲到小猴子的这些缺点的时候,也要能够启发学生联想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这些缺点,如果有的话要怎么进行改正,怎么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童话起到了它应该有的作用,不只是讲故事,而是在故事中教育学生。

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己理解童话的内涵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因此语言都通俗易懂,内涵也很浅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可能会让学生从易懂的文字中挖掘深刻的内涵,用自己的标准去讲故事中的事情和人物,这样可能会给学生产生定向思维。教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分析童话浅显的故事情节和内涵,对于一些深刻的东西,教师可以先暂时放下,让学生自己随着阅历的增加来慢慢理解。

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童话故事

不论是阅读童话还是表演童话,学生用到的都是教材上的语言,复述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复述时,教师要多多倾听学生的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表现童话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童话所表达的现实意义。同时,学生复述童话故事既可以是在课上复述,也可以回家复述给爸爸妈妈听,例如,《纸船和风筝》和《从现在开始》这样的故事可以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是文学中一颗夺目的明珠,在童话的世界中,学生既可以体验童话的美妙世界,又可以通过童话发现真实世界中的真善美,因此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提高童话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蔡红.关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J].读与写杂志,2012(09).

现实不是童话篇10

关键词:王一梅 抒情童话 生命意识

1970年出生的王一梅,15岁时考入苏州幼儿师范学校,在校学习期间,她热爱文学创作,担任了学校的文学社社长和童话剧团团长。18岁毕业后担任幼儿园老师,一直在幼儿园工作了13年。1994年起开始发表童话作品,至今已经出版了《恐龙的宝藏》《鼹鼠的月亮河》《木偶的森林》等多部长篇童话和数百篇短篇童话,她的作品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界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第十三、十四届冰心图书奖等奖项。有评论家称王一梅的作品“可以用以标示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所达到的一定的艺术高度”[1],“王一梅是当前抒情派的一个探索者,一个认真、勤奋、执著的、有理想、有才华、有个性、有追求的探索者”,“她的思索与创作对童话界、对热爱阅读童话的孩子们有重要的贡献与意义”。[2]

目前,对王一梅童话艺术的研究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较早对王一梅童话进行研究的是黄云生的《丑小鸭情结及其它――评王一梅的童话》。

文章认为,从少女时代便从寻常家庭走出来,并曾经长期生活在幼儿园的普通幼教工作者王一梅的内心深处一定深藏着丑小鸭情结,在童话创作中,她自觉不自觉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努力张扬着“一个具有她的个性特征的情感主题――从平凡中崛起,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美好的理想”。因此,研究者得出一个结论:安徒生的《丑小鸭》对王一梅的童话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一梅笔下的童话形象,如月亮河的小鼹鼠米加、书本里的小蚂蚁、愿与寂寞的乌鸦作伴的第十二只枯叶蝶、住在雨街的黑猫阿洛等,和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属于同一情感类型的。但是,王一梅并没有重复安徒生,她的丑小鸭情结,“明显地烙有她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记印”: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形象具有一种的倾向,丑小鸭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群体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王一梅笔下的童话形象具有不同凡俗的理想和品格,却没有远离普通人的社会群体。“安徒生笔下的那种势不两立的人际关系,那种阴冷、酸楚的情感氛围,在王一梅的童话里已荡然无存,即使有时也会涉及一些不怎么和谐的社会矛盾和生存遗憾,也会有一些淡淡的感伤情调,但并不影响其作为‘温馨童话’的整体评价”。

王一梅的丑小鸭情结还表现在她对完美童话艺术的痴迷追求上。王一梅的童话“布局精巧别致,结构玲珑剔透”,同时又“散发着淡雅清香的诗意”。她“并不热心于编织故事”,相反“十分关注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命运,关注人际的情感关系,并对它们作出一种纯真而优雅的审美评价”,所以才创造出“构思精妙而又极富诗意的抒情佳构”。这种“诗性童话”“与上个世纪80年代冰波的童话有几分相似,但又不尽相同。冰波的童话更多一些诗的成分,更唯美些,更适合青年读者欣赏;而王一梅的童话则依然有较多的儿童立场”,“她毕竟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儿童中间,她在试图表现深层次情感主题的同时,总能设计一个儿童可以接受和感兴趣的故事”。

文章也指出王一梅童话的“洋味”“正在加浓”:“最明显的是女巫(雨女巫、阳光女巫、风女巫、雾女巫等等)开始多起来了,据说她还准备专门写几个关于女巫的童话,看来王一梅对女巫形象确实是情有独钟。那种骑着扫帚满天飞的长寿女巫,在西方童话里是家喻户晓的,但是在中国传统童话里却十分陌生。此外,有一些童话形象大都有一个非常洋气的名字,如鼹鼠米加,兔子萝里,大狼托克,雷特船长,雷莎太太等等。”“洋味”“读来总是让人不太舒服”。研究者希望“王一梅和当今儿童文学创作界的青年作者们”能够注意处理好西方童话与中国传统童话融合的问题。[3]

2007年,胡志远发表了《抒情童话的探索者――王一梅长篇童话的解读和思考》一文。文章指出,“浓郁的抒情风格是王一梅长篇童话的重要特点”,“在故事的情节细节中营造气氛,在童话细节链和童话情节链中进行抒情”是“王一梅抒情童话写作的特色之一”。王一梅的童话善于营造充满温馨的成长氛围,充满着诗情画意,传达着永恒的爱的主题,“蕴含着深刻的生命的思考”。关于王一梅的抒情童话观,研究者总结道:“王一梅认为的抒情童话是这样的:1.儿童文学是文学,童话中的抒情不是普遍的抒情,不仅要有意境,作品还要十分重视完整的结构,不能因为抒情,就忽略了故事情节结构。2.抒情不是用大段大段的文字来描述优美景物就足够了,抒情最主要的是要善于营造抒情的氛围,‘要有一种情感在里面,有一种能够扩大到空气当中的东西,慢慢在空气当中弥漫开来’。”因此,叙事在王一梅的抒情童话中仍占着重要地位,且故事中的人物是个性鲜明的,她“没有忽视儿童阅读的实际接受水平”。文章最后希望王一梅能够“循着抒情童话的道路,一点点摸索”,“追求一种博大、哲学气和艺术美的良好格局”,“创造更多的自己的特色,将艺术童话再向前推进”。[2]

2008年,彭波在其硕士论文中对王一梅的童话进行了综合研究。他指出,“王一梅是当代中国童话界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她的童话“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作者在童话里表达了对当下自然生态的忧虑,用文学的话语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古老而又深刻的命题”。[4](P3)《木偶的森林》和《恐龙的宝藏》“表达了人类远离自然的忧虑和亲近自然的渴求,竭力寻找人的一种本真状态”。[4](P4)王一梅的童话还对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一话题作出了属于自己的思考。《鼹鼠的月亮河》传达了人们“寻求认同的愿望”,鼹鼠米加的旅行经历,“既是个性寂寞的预言,也是个性从孤独,不被理解到确证自我,并最终被承认的现实投影”。《大狼托克打电话》则告诉我们:“一味的等待是消极的、被动的,主动出击才能找到生命中的爱,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4](P9)《兔子的胡萝卜》“成功探索了人与人之间相交相处的合理模式,将美好而理想的人物形象带到读者面前”,兔子、雪人、小鸟的故事演绎了一个真理:“只有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联系中才能获得生命的灵魂,生命才能释放出应有的价值。”[4](P10)王一梅的童话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古典童话的超越:用性格复杂的圆形巫婆形象颠覆了性格单一的扁平巫婆形象,如《米粒与糖巫婆》中的糖巫婆具有多种性格特征,善与恶并存,而传统巫婆是恶的集中体现;机智勇敢的新女孩形象代替了古典童话中的胆小怯弱的女孩形象;古典童话中魔法、宝物的威力得到消解,“拉近了与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的距离,凸显了人类思维的巨大前进”[4](P14)。

文章认为王一梅童话的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深度写作意识;温馨、宁静、诗意的氛围;高超的幽默技巧。王一梅用浅显的故事表达深刻的哲理,能够拥有成人和儿童双重读者;她“使用散文化的笔法来传达自己的感情。舒缓的叙述、淡淡的忧伤营造出空灵的诗境。这种忧伤不那么强烈,但却悠远,充满悲悯情怀”[4](P25);王一梅的幽默中涌动着一种真实的感情,这样的幽默话语在她的童话中俯拾可见。[4](P29)

文章还探讨了王一梅的童话与她的生活环境、自身经历的关系,指出:“江南水乡、苏州园林的文化意蕴和内在品质深深地影响着王一梅的童话。”江南水的细腻和细润塑造了王一梅的审美品格和审美情趣,江南水的流动感、生命感和神秘感的品格弥漫在她的童话中。“苏州园林影响了王一梅的性格,王一梅也写就了‘苏州园林’式的精致童话。”[4](P31)最后,文章探讨了王一梅的童话观,认为,《走进童话》反映了作者的童话观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以作者为主体,第二阶段以儿童为主体,到了第三阶段,王一梅提出“以儿童为主体,作者为主导”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产生了成熟的童话观,这一演变过程与中国童话界走过的从训诫到交谈的道路是一致的。[4](P36)

最近,还有两篇文章分别阐释了《鼹鼠的月亮河》和《木偶的森林》的主题意蕴。马建美的《迷失与重构》认为《鼹鼠的月亮河》反映了儿童的自我认同过程:米加由最初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好鼹鼠,到离家流浪,表演魔术,发明洗衣机,最终成为鼹鼠中的精灵。“作品实际上清晰地呈现了儿童成为主体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帮助阅读的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在儿童成长中,自我和他者之间尚未定型,童话就以一种故事的形态帮助儿童完成自我建构”。“王一梅的童话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对童年生命的人文观照。”[5]丁娟的《论王一梅童话的童年生态观照――以为个案》认为《木偶的森林》是“一部彰显其童年生态观照的长篇童话”。成年人应该为儿童创建“健全且自由的成长环境”,白黑黑的妈妈对白黑黑的外出闯荡并没有表现出失望和不满,这是“一个能对孩子的自主选择持理解与支持态度的成人形象”。《木偶的森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儿童健全生命成长的关注,而且传达了儿童间真诚相待、平等互爱以及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观照童年生态,不仅是对儿童一代的关怀,也是提升和保障人类美好精神世界的大事,唯有正视并守护它,未来才有明亮的光景。”[6]

从以上对王一梅童话创作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王一梅的童话创作已取得明显的成绩,但没有引起研究界的足够重视;第二,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大多围绕王一梅童话的代表作品进行主题阐释、艺术风格分析、童话观总结,以及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与作家创作关系的探讨,研究视野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在研究方法上也需要对王一梅童话创作作多角度、多层面的探讨;第三,在研究过程中,基本对王一梅创作持肯定和赞扬态度,而对其创作的不足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

注释:

[1]朱自强:《寻找家园――评王一梅的》,文学报,2005年9月1日。

[2]胡志远:《抒情童话的探索者――王一梅长篇童话的解读和思考》,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3]黄云生:《丑小鸭情结及其它――评王一梅的童话》,中国儿童文学,2005年,第1期。

[4]彭波:《王一梅童话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马建美:《迷失与重构――论人物成长的自我认同》,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