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生活十篇

时间:2023-04-08 12:23:28

现实的生活

现实的生活篇1

我想它会有欢乐的歌曲美好的前程

有宽敞的房子,漂亮的妻子和车子

口袋里还有一张张华丽的红色票子

生活里的风雨让雅兴魂飞魄散

现实的空碗等待我们装满米饭

若低俗的肚子咕咕欢叫的时候

唐诗宋词全都当作厕纸作了废

谁不想日日花前月下莺歌燕语

只是这会腐烂的肉体十分娇贵

若露宿一晚就要大针小针不停

记忆里的美娇娘抡起厚茧的老手

现实的生活篇2

《观灯坠钗》是李益与霍小玉的第一次见面。他虽是有备而去的,但当他见到小玉之后依然“惊艳”了――这个女子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动人。导演要我用夸张的手段表现出这一种出乎意料的“惊艳”。起初,我运用吸气、眼神的定格、形体的停顿来表现,却总觉得还不够“量”经反复尝试,我加入了把扇子掉在地上的一个小动作,放大“惊艳”效果。这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不但使得“惊艳”更加到位,而且增添了一些喜剧效果。

《折柳阳关》在现下的昆曲舞台尚有演出。抒发离别之情的戏并不少见,若只是反复在台上唱“离情”,那么再动人的唱腔也会让人感到单调。我觉得,华美的唱词只有融合真实细腻的细节,才能抓住观众的全部注意力。在这一折中,小玉所折的柳枝应成为该折重点。过去一般的处理是,小玉唱完后就把柳枝交给李益,李益再把柳枝往袖里一放。我想,在当下生活中,很多女生会向自己喜欢的男生赠送自己做的小饰物,赠送之时往往会亲自给男生系上。于是,我设计出让小玉亲手把柳枝系在李益手腕上的动作,“纤腰倩作绾人丝”。柳枝紧紧缠在夫君的手上,就如同小玉把自己的一腔深情绕在了夫君的心上。“折柳”到“系柳”的小动作的变化,让人物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完整。

《边愁寄诗》着力于展现李益不同于一般书生的军人形象,同时也是李益对霍小玉坚贞感情的一个不同笔墨的体现。在这一折里,声腔成为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此时,我特别突出“唱”,并要求唱出层次。唐代盛世,男儿立功沙场是当时文人的普遍价值追求,因此在出场时,我并不强调李益的“边愁”,而是唱出他“万里逐龙荒,拥弓刀千骑成行”的踌躇满志、渴望建功立业的男儿壮志。这是第一层次;接着,登上台城,远望火光,听人道这不是胡人夜猎、而是平安灯火,他从方才的情绪高涨转为些许惆怅,沙尘看成雪,月光看成霜,一步步把惆怅推高达到寂寞凄凉的心境。这是第二层次最后,他登上望京楼听见笛声吹奏《关山月》,在军士们一声声“那不是俺家乡”的催呼下,李益难以抑制浓烈的思乡和思妻之情,唱腔在此达到高潮。这是第三层次。通过如此一层层唱腔腔格的铺排与运用,将人物的心理变化铺展开来,更为真实,也更为细腻。

现实的生活篇3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小部分人,有着非同寻常的“超能力”。这些能力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身体,能释放人类物种的真正力量。

超级抗寒――喜马拉雅僧人

众所周知,喜玛拉雅山这种冰天雪地的地方,没有一定耐寒能力的人会被冻得难受不已。但是据说有一群僧人,能用呼吸技能和冥想来提高自己的体温,甚至可以让裹住身体的湿床单变干,使水汽消失在冰冷的空气中。

美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测量了僧侣的人体温度核心区(腋窝)和周边区(手指)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研究人员要求僧人无论是否进行冥想,都使用呼吸技能。结果发现,呼吸技能确实可以提高体温;而增加冥想的话,也会增加一次典型的“发烧”。

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被称为“冰人”的荷兰人威姆・霍夫,他使用类似的技能,实现了最长冰浴时间的世界记录(1小时52分钟42秒),甚至在北极圈跑马拉松时,他只穿着一条短裤。而霍夫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练习喜马拉雅地区这种叫作“Tummo(内火瑜伽)”的冥想术。

这是喜马拉雅僧人修炼的一种特有的冥想形式,能靠意志控制“内火”,从而提升人的核心体温来抵御寒冷。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的气功来实现,一种是要求修炼者集中注意力,关注脊椎上的“火焰心像”;另一种是“宝瓶呼吸法”――一种高层次的呼吸法,能够将气息屏留于腹部,腹部因而凸显如宝瓶饱满的瓶腹。

能够自行提高自己的身体温度是否有益呢?当然,最明显的益处是你能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另外,研究者认为,较高的身体温度与更好的认知能力和提高免疫力可能也有关系。

水下视觉――莫肯人

毗邻缅甸和泰国海岸的丹老群岛,有一支古老的部落,被称为莫肯人。他们属于海上的游牧民族,每年有9个月生活在船上,海洋是他们最传统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拥有一种特殊的超能力――水下视物。

我们的眼睛适应于陆地上的生活,这意味着如果普通人在潜水时没有泳镜的协助,就只能看到模糊的形状。

但“海上居住者”莫肯人,相传小孩学会潜水比学会走路还要早,能够从海底收集贝壳、海参和蛤蜊。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者估计,尽管在陆地上,莫肯孩子和普通儿童的视觉能力是相同的,但是在水下,莫肯孩子是普通儿童水下视觉清晰度的两倍多,他们会收缩瞳孔,改变眼睛晶状体的形状。

水下视物的超能力,究竟是因为莫肯孩子从小锻炼出来的,还是进化因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目前仍无法有确定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也都能在海洋波浪下面看得更清楚。

极限跑步――塔拉乌马拉人

近些年来,赤脚跑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健康运动的趋势。而生活在墨西哥西北方的塔拉乌马拉人,世世代代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最先引起世界关注的是,他们曾穿着一双凉鞋,在两天时间里跑了320千米。他们将自己称为“Rarámuri”,意思是跑得快的物种。

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在《天生的奔跑者》中有描写:说到超长距离的赛跑,谁都无法战胜塔拉乌马拉人,赛马、非洲猎豹、奥运会马拉松选手都不能。曾有一个探索者骑着骡子花了10个小时越过了一座山,而这一距离,一名塔拉乌马拉人仅用了90分钟。

没有人知道他们有类似超人的运动能力的真正原因,但有学者分析,可能是因为塔拉乌马拉部落之间生活得相距甚远,因此,在不同居住地之间,跑步成为塔拉乌马拉人交流的必要工具。

此外,他们的食物也可能起到作用。例如粮食主要由豆类、玉米和蔬菜组成,他们喝自酿的啤酒,还有水、酸橙、奇异子和糖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集合了ω-3脂肪酸、纤维、蛋白质和抗氧化剂。各种健康的食物使得塔拉乌马拉人的胆固醇水平低,心脏病和糖尿病发病率也较低,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以及高能力运动。

但是,随着陡峭的山路被平坦的道路替换,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开始袭击远足部落,肥胖和高血压也开始成为他们的隐患。

忍耐疼痛――瑟德利-马威人

比最令人痛苦的昆虫叮咬更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那应该是被很多最令人痛苦的昆虫,一次性围攻――叮足10分钟。

可以想象这是一幅痛苦的画面,但这就是巴西亚马逊雨林聚居的瑟德利-马威人部落男孩子们必须要面对的事情,而且每个男孩需要重复20次这个仪式,才会被公认为已成年。

仪式中使用的昆虫,是他们认为的毒性极强的子弹蚁(是一种蚂蚁,只生活在南美洲,体型可超过2.5厘米),他们先将棕榈叶编成手套,然后在里面装满子弹蚁,要求男孩们把双手塞进这个特殊手套内,最后用烟熏,刺激子弹蚁。

手套里成群的子弹蚁被烟熏后,受到刺激,就疯狂地叮咬男孩的手。子弹蚁可谓是“蚁如其名”,因为一旦被它们咬到,感觉就像是被子弹击中一样。它们会向人类皮肤注入毒液(poneratoxin),这是一种神经毒素,能阻碍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造成人体的全身瘫痪和巨大痛苦,整个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但是瑟德利-马威部落男孩若想要成功地完成仪式,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在斯密特叮咬疼痛指数上,子弹蚁的得分最高,曾被一只子弹蚁叮咬后的科学家描述这种剧烈疼痛为:就像是赤脚走在火红的木炭上,而且还有6厘米长、生锈的钉子扎入脚后跟里,这种疼痛深入骨髓,令人难以忍受。所以,很难想象瑟德利-马威人部落的男孩子们必须要被叮20次,每次还要坚持10分钟。

但研究发现,子弹蚁带来的麻痹和疼痛之间有很好的平衡关系,科学家可以把子弹蚁毒液中导致疼痛的因素去除,用它来麻醉病人,就可以作为很好的止痛药。而倘若强化了子弹蚁毒液的毒性,又可以作为一种强效的杀虫剂。所以瑟德利-马威人的忍耐疼痛的方式,让世界注意到了一种极有用处的化学物质。

自由潜水――巴瑶族

一个男人穿行在海底,手里拿着鱼叉,聚精会神地寻找猎物。吸上一口气,他能游到20米深的水下捕鱼。这个男人就是马来原住民巴瑶族的一员,巴瑶族居住在印度尼西亚东部海岸、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东部之间海域,是唯一没有国籍的一批海上游牧部落。

巴瑶族人是自由潜泳的高手,这些天生的潜水员每天花5个小时潜水,平均潜水深度约8米,最深可达30米,去捕捉深海鱼和寻找海参珍珠等,每次潜水约有几分钟,但两次潜水之间只有很短的休息时间。

他们已经产生了各种生理适应,包括“潜水反应”中减缓心跳,并将血液运送到心脏、大脑和工作中的肌肉,以此节省存留在肺部的氧气。他们的脾脏也会收缩,这会迫使红细胞携带额外的氧气,进入到血液流动中。

巴瑶族不是唯一表现出这种能力的人。在自由潜水运动比赛中(自由潜水被《福布斯》杂志称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个别“超人选手”的潜水深度甚至达100米。而从水下30米往上浮时,有些人经历所谓的“潜水昏厥”,即在上浮过程中失去意识,最后被淹死。经常练习游泳的普通人,如果在不借助外部设备的情况下能自由下潜5至10米,已经算是潜水高手了。但这些人都只是单纯的潜水,并不需要像巴瑶族人一样在深海获取食物。

现实的生活篇4

例1.某校校长暑假将带领该校市级

“三好生”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全票一张,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待.”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全票价的6折(即按全票价的60%收费)优惠.”若全票价为240元.

(1)设学生数为x,甲旅行社收费为y甲,乙旅行社收费为y乙,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的收费(建立表达式);

(2)当学生数是多少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

(3)就学生数x讨论哪家旅行社更优惠。

解:(1)y甲=120x+240,y乙=240・60%・(x+1)=144x+144;

(2)根据题意,得120x+240=144x+144,解得x=4,所以当学生人数为4人时,两家旅行社的收费一样多;

(3)当y甲>y乙,120x+240>144x+144,解得x

所以当学生人数少于4人时,乙旅行社更优惠;当学生人数多于4人时,甲旅行社更优惠.

本题的解决过程中关键是要明确甲旅行社和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再运用一次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就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优惠方案的设计问题。

例2.光华农机租赁公司共有50

合收割机,其中甲型20台,乙型30台,现将这50合收割机派往A、B两地区收割小麦,其中30台派往A地区,20台派往B地区,两地区与该农机租赁公司商定的每天的租赁价格见下表:

问题:

(1)设派往A地区x台乙型联合收割机,租赁公司这50合收割机一天获得的租金为y(元),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若使农机租赁公司这50合收割机一天获得的租金总金额不低于79600元,说明有多少种分派方案,并将各种方案设计出来;

(3)如果要使这50合收割机每天获得的租金最高,请你为光华农机租赁公司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分析:本题是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需要从丰富的背景中提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为了使学生能从诸多条件中分析出相关量的数学关系式,列表是一个行之有效、简捷明快的好方法.

列表分析:

解:(1)若派往A地区的乙型收割机为x台,则派往A地区的甲型收割机为(30-x)台,派往B地区的乙型收割机为(30-x)台,派往B地区的甲型收割机为(x-10),y=1600x+1800(30-x)+1600(x-10)+1200(30-x)=200x+74000x,x的取值范围:10≤x≤30(x是正整数).

(2)由题意可知:200x+74000≥79600,

x≥28,因为10≤x≤30,所以x取28、29、30这三个值,共有三种不同分配方案.

当x=28时,即派往A地区甲型收割机2台,乙型收割机28台,派往B地区甲型收割机18台,乙型收割机2台.

当x=29时,即派往A地区甲型收割机1台,乙型收割机29台,派往B地区甲型收割机19台,乙型收割机1台.

当x=30时,即30台乙型收割机全部

派往A地区;20台甲型收割机全部派往乙地区.

(3)因为在y=200x+74000中,k=2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30时,y取得最大值.

要使农机租赁公司这50合收割机每天获得租金最高,只需x=30,y=200×30+74000=80000.

建议农机租赁公司将30台乙型收割机全部派往A地区;20台甲型收割机全部派往B地区,可使公司获得的租金最高.

例3.某食品批发部准备用10000元从厂家购进一批出厂价分别为16元和20元的甲、乙两种酸奶,然后将甲、乙两种酸奶分别加价20%和25%向外销售,如果设购进甲种酸奶为x(箱),全部售出这批酸奶所获销售利润为y(元).

求:(1)所获销售利润y(元)与x(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市场调查,甲、乙两种酸奶在保质期内销售量都不超过300箱,那么食品批发部怎样进货获利最大,最大销售利润是多少?

分析:本题强调了运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并涉及列代数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等有关知识。销售额=单价×数量,利润=销售额×加价率,总利润=甲种酸奶的利润+乙种酸奶的利润.

通过列表:

解:(1)根据题意,得:y=16×20%x+25%×(10000-16x)=-0.8x+2500.

(2)由题意可知:x≤300,(10000-16x)÷20≤300.

250≤x≤300,

由y=-0.8x+2500,

因为k=-0.8

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当x=250时,y值最大,

y=-0.8×250+2500=2300

(10000-16x)÷20=300.

答:当购进甲种酸奶250箱,乙种酸奶300箱时,所获销售利润最大,最大销售利润为2300元.

例4.某新建商场设有百货部、服装部和家电部三个经营部,共有190名售货

员,计划全商场日营业额(指每日卖出商品所收到的总金额)为60万元。由于营业性质不同,分配到三个部的售货员的人数也就不等,根据经验,各类商品每1万元营业额所需售货员人数如表一,每1万元营业额所得利润情况如表二.

商场计划将日营业额分配给三个经营部,设分配给百货部、服装部和家电部的营业额分别为x(万元)、y(万元)、z(万元)(x、y、z都是整数).

(1)请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y和z;

(2)若商场预计每日的总利润为C(万元),且C满足19≤C≤19.7,问这个商场应怎样分配日营业额给三个经营部?各部应分别安排多少名售货员?

解:(1)由题意得x+y+z=60,5x+4y+2z=190解得y=35-1.5x,z=0.5x+25.

(2)C=0.3x+0.5y+0.2z=-0.35x+22.5.

因为19≤C≤19.7,所以19≤-0.35x+22.5≤19.7,解得8≤x≤10.

因为x、y、z是正整数,且x为偶数,

所以x=8或10.

当x=8时,y=23,z=29,售货员分别为40人,92人,58人;

当x=10时,y=20,z=30,售货员分别为50人,80人,60人.

本题是运用方程组的知识,求出了用x的代数式表示y、z,再运用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等知识解决经营调配方案问题.

综上所述,利用一次函数有关知识去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数学建模在这些问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读懂读通题目又是建模之关键所在,教师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会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大的帮助,同时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北洲

现实的生活篇5

关键词:话剧;舞台表演;技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万家灯火》,上演后深受广大观众的赞扬和好评,曾经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十大精品剧目。在评论界看来,此剧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等方面,都达到了当代戏剧舞台表演创作的最高水平。

全剧以一个南城人家近十年的生活变迁为主线,以“金鱼池”地区危房改造为背景,塑造了一群平民百姓的鲜活形象,表现了北京老城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反映了政府为改善群众生活所做出的实际成效。

为该剧担当编剧重任的是著名作家李龙云。他的戏剧语言功力和对于南城市井生活的熟谙,使得整部剧作生动亲切,而又意味深长。

导演林兆华和李六乙,在指导排演的过程中善于挖掘生活本身的细节和幽默,将看得见、摸得着、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充分发挥了北京人艺善于刻画市井百姓和小人物的特长,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明星荟萃:宋丹丹在剧中扮演颇有几分威仪的何老太太;杨立新扮演一位有点“嘎”的基层干部;濮存昕扮演一位自命清高的社会学家。他们充分展示了人艺演员刻画人物的功底和观察生活的细腻,尤其是宋丹丹饰演的何老太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整台演出的夺目亮点。话剧《万家灯火》的空前成功,离不开其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多样,语言风趣,泼辣精彩,京味儿浓厚等特色,全剧将市井百姓和小人物的精髓刻画得惟妙惟肖,体现了老北京特有的风格。

宋丹丹是北京人艺的国家一级演员,影视演员,她戏路广,涉猎多种艺术形式,是实力派演技中的佼佼者。她1981 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训练班,1983 年毕业做演员,1984年在话剧《红白喜事》中饰演“灵芝”,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1985 年她在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中饰宋小丽,获大众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1985 年在电影《月芽儿》中饰女主角“月蓉”;从1990 年春晚开始,随着《超生游击队》等一些列小品的广受欢迎,让她名声鹊起,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演员。1993 年,她凭借话剧《回归》获戏剧梅花奖。1994 年她和英达合作的情景剧《我爱我家》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她一直在小品和影视剧中时有上佳表现。她的话剧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颇见其表演功力,很值得艺术院校表演专业师生观摩、剖析与学习。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截取宋丹丹在话剧《万家灯火》第十幕中的一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析:

一、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

高超的艺术家常常让人看不出技巧之所在,但是实际上并非没有技巧。看不出技巧的技巧,乃为最高的技巧。这种高级技巧的境界,乃技巧之消逝与结束。因此,高水平演员表演的“不是生活”“不是演戏”,而是“演人”;“不是我演他”,而是“我是他”,追求的是表演的高技巧、高境界,绝非不要技巧。

俗话说: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宋丹丹从进人艺学员班开始就喜欢演老太太,她说:“因为我坚信每一个老年人都是一本书。最让我动心和演起来过瘾的应该是《万家灯火》里的何老太太了。她那么丰富有特色,而我对她是那么熟悉。她太像我小时候的邻居———小茹子她妈。对他们一家人的记忆,给了我太多的灵感。”正是她对老年人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才使她在生活中特别留心观察和体验各种老太太的外形特征、性格特征、说话神态,以及她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她所刻画的老太太的人物形象才会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著名电影演员王铁成曾谈到:一切表演技巧都通过演员丰厚的生活基础体现出来。因此演员必须首先“热爱生活”,不管生活是艰难、困苦,是曲折还是一帆风顺,不管个人遭遇以及生活氛围是狭窄还是广阔,只要你热爱生活就能找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就能加深你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体验与感受,从而构成演员塑造角色的基础。

宋丹丹在她的论文中写道:其实很难讲清楚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诞生的,她是由哪来的?你的记忆?你自己?但是她存在于你的内心。当你遇到一个剧本,拿到一个人物,你真的会发现其实你在演她的时候想到了谁,你在演你见过的或认识的或报纸杂志小说、电影电视里的,反正是你观察到的,你懂了的。你只有懂了她,你才能演好。所以,演员必须学会观察生活,生活才是你创作的源泉.宋丹丹还说:“做戏跟做人一样,要真实,要真听真看真感觉。”由此可见,在人物形象创作过程起步时,要特别强调寻找到生活实感,强调表现出生活露珠与芬芳的魅力。表演艺术的基础是活生生的真实,活生生的人,我们的表演艺术遵循的是天性道路。宋丹丹将活生生的、饱含露珠的生活转写成艺术,并让其保持生活的生动性、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本色魅力,这是值得称道并认真学习的。

二、用情感创造情感

宋丹丹在《万家灯火》中扮演的何老太太是南城的老北京,39岁死了丈夫,生了七个孩子死了三个。她作为一家之主,杀伐决断极有自尊和威严。她自以为深明大义、教子有方,常因家庭兄敦弟颐而沾沾自喜,却又经常处于精神的两难之中:既为儿子们对古文化的执迷而骄傲,又为儿子们不食人间烟火而恼怒。她是坚强的、善良的,但生活的残酷好像又让观众觉得她的心似乎不那么柔软。

老二的新房塌了,何老太太一病不起。她操劳一生,好像已经没有力气继续挣扎。孩子们把她搀扶到椅子上,她一气之下轰下了老田,心中一阵酸楚,叫孩子们拿来了他们爸爸的照片。

为此,宋丹丹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

我每次演到这儿,都无法控制我的泪水。我颤抖的用手擦着镜框,对孩子们说:“瞅瞅,你们爸爸,大号何宗祁,年轻的时候,人物!漂亮!”然后,我长叹一口气,起身往台口走,这时,舞台整个被压黑了,一束高光打在我身上。四周静极了,观众席中鸦雀无声,我慢慢地走,慢慢地说:“他们爸爸这个人啊,特好干净,多咱一进了这院门儿,就起窗根儿抄起把摔子,脚、腿、身上,且挨那儿摔打呢!……”每每演到这儿,我都觉得无数根无形的线在我手里,那是观众,他们被我抓住了,他们和我一起进入了一个境界,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忘我。那时候,我不是我了,我就是何老太太,我偶尔会听到台下某个观众的一声抽泣,我的心变成一汪水,一片海……

宋丹丹先从外型上接近人物,佝偻驼背地琢磨老人的步态,老着嗓子寻找苍老的语调,更可贵的是宋丹丹将鲜明的外部感觉与丰富细腻的内部心理感受融为一体。她扮演的何老太太充分展示了她刻画人物的功底和观察生活的细腻。从宋丹丹泪光闪动的眸子中,感受到一个平凡的女人用一生时间浓缩出来的美丽。她有着极强的表现力,那一举手、一投足,那眼神、那步履都带着戏,她成了戏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她总是带着戏走,或者说她在决定着戏往哪里走。这种魅力,来自真情!

三、用心灵塑造心灵

艺术要讲技巧、讲处理,表演要达到“神似”“就是”的高层次,没有高超的表演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台词的重音、颤音、潜台词、内心独白都很讲究,语言功力和语言动作都来自内心思想和心理动作。

演员创作的第一元素是动作,第二元素是情感,近年来又提出第三元素———思想。有功力的优秀演员在舞台、银幕、荧屏上应该有思想,应该体现出思考品格,应该能揭示出人物深层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宋丹丹在处理何老太太那段长达3 分钟的台词时,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层的情感。

何:“我39 岁上,他爸爸就走了。”说这句台词时,宋丹丹用微笑掩饰着内心的凄苦。她认为这个老人在经过一生的磨难后只能用凄苦的笑来表现曾经的痛。这时她停顿了一下,颤抖着慢慢抬起手伸出四个手指头说:“我守了四十年的寡……”她用手捂住嘴潸然泪下,无声的哭泣片刻后她深吸一口

气,提高了声调用极快的速度说出了下面的台词,反映出老人内心激动的情绪。

何:“最难受的时候唉,就是他爸爸走那阵儿。临死前撂下话了,告诉让给送回老家去。哪那么容易啊,你男人死了,何家破败了你一寡妇拉扯着一堆孩子,人都是势利眼。”宋丹丹把这一段台词处理得非常到位,把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亲戚的冷漠和势利,一家人的孤独与无助,以及自身的坚强,都把握的准确、真实、到位。这就像王铁成所说的:“形为先,神韵超乎其表;神韵为主,寓于形,融成一体。如有形而无神韵,神采即脱格矣。固形神兼备,神似生育形似。”神韵要靠心灵去塑造。通过眼神反映内心世界。宋丹丹的眼神很有表现力,体现出了演员的心理技巧,一种塑造灵魂的技巧。她能如实地、恰到好处地通过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把内心世界传达出来。同时,她把老太太走路的姿势表现得惟妙惟肖,节奏把握得非常有层次。

现实的生活篇6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受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生活,这是学生的内在,不是任由外界制定的。假设只为学习物理而进行物理学习,那么就是在割裂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两者间的联系,失去生活联系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是死读书、读死书式的学习,完全不符合生活教育理论里活读书、读活书的理念。从这点出发,物理教学就是要将物理学习放在生活中,留心生活实际里的物理现象;善于动脑思考这些物理现象的原因,并试着去探索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积极发现并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明白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

先举生活中几个物理现象:本文由收集整理(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6)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 纸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人靠什么走路 在平坦的马路上,谁都可以迈开大步向前走。一个健康的人,走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而也没有想过人是靠什么走路的。听了这个问题,有的人会觉得好笑。人只要有气力,抬腿,迈步,不就可以往前走了吗?而事实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请你试一个动作:挺直身体,背贴着墙站在地上。把一只脚抬起来,向前迈步,只要身体不离开墙壁,这只脚是跨不出去的。如果抬起来的脚 向前迈出去一步,那末,回头一望,身体已经离开墙壁。这说明,身体向前移动了。人身体向前移动的时候,一定依靠了一种外力。或者说,是这种力推着人前进的。为了进一步验证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性,笔者再做进一步分析。

一、身边的光现象

1.朝霞和晚霞。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或折射)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

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开始侵入本地区,预示天气将要转雨的征兆。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表示在我们西边的上游地区天气已经转晴或云层已经裂开,阳光才能透过来造成晚霞,预示笼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将东移,天气就要转晴。

2.物体的颜色。为什么窗纱白天看到是红色,漆黑的夜晚看起来是黑色?窗纱是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透过它的色光:它允许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透过,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红色的窗纱只允许红色光透过,其它的六种色光都被吸收,故只能看见红色;而漆黑的夜晚没有光线照在窗纱上,也就没有光线透进室内,也就没有光线射进你的眼睛,故而你看到房内漆黑一片。

也许聪明好学的你又会问: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又由什么决定呢?比如,红花绿叶,为什么你看到的花是红的,叶是绿的?能否像剧场的演员一样,实现大变色呢?

你不难知道: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的色光,它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自己不同的色光。当阳光照到红花绿叶时,红花只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的色光;绿叶只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的六种色光。故而你看到的是红花绿叶。

当然,想进行红花绿叶的大变色,你不妨去试一试:将红花绿叶放在漆黑的环境中,用其他的色光(白光除外)去照射。你不难实现你的猜想和期望。

二、有关声音和电磁波的现象

细心的你可能会问到:为什么打开或不打开窗户,就能听到声音,而太空的宇航员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无线电话呢?

那是由于地球被空气所包围,被液体和固体所充斥,而太空是真空。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而声音通过空气或窗户就能传播到你的耳中,没了介质的太空就只能依靠电磁波来进行无线电对话了。

三、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

晨风吹动着的秀发,枯叶打着转越飘越远,枯枝又为何东摇西晃,雪花为何会在跳舞呢?原来,这些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而力的作用效果有二: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运动状态的改变又包括两种: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秀发、枯叶、枯枝和雪花都属于第二种,故或吹动或飘远或摇晃或跳舞,用这展现大自然的奇异和秀美。

四、花香、露珠、雪花又蕴含怎样的奥秘呢?这是有关分子运动和物态变化的现象

花香:花朵分泌的香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从而被你灵敏的嗅觉所发现。

露珠: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蒸汽就液化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露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或汽化)以气态的水蒸气形式而和你开玩笑,在你眼前消失殆尽。

现实的生活篇7

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充分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内容为基础,将教材知识与生活背景和生活现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的教学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生物是一门与实践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将生物问题生活化,还要将生活中有关生物的现象生物化,帮助学生构建生物与实践生活的联系。

二、实现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1.通过导入社会热点,巩固课程内容

由于生物在初中处在副科的位置,很多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导入就简而化之,直接进入教学主题,这样显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积极性不强。故此,生活化的教学法采用社会上热点的新闻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如,教师在讲授《生物的遗传变异》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用水稻杂交后产量大增的热点来导入新课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白遗传的重要现实意义,还对生物的学习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树立好好学习生物,将来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贡献的理想。

2.采用列举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课程内容讲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选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物现象进行课程的讲解,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听讲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部分内容时,就列举了生活中学生都很熟悉的现象:在夏天的时候,我们通常在树荫下都会感觉很凉爽,没有暴晒热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除了遮阴这一原因外,就是由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时候,还有蒸腾作用的产生,将水蒸发到空气中引起的降温所以会觉得凉爽。

3.要善于开展生活化的技能训练

生物基本技能训练的生活化要着眼于学以致用的原则,开展社会调查,延伸课堂教学,提高探究能力。作为生物教学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研究身边的生物现象及问题,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们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3学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后,学生知道了维生素C的特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用量就越少。利用这一特性,我让学生“探究果汁与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比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得出了实验结果,他们得出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很低,喝果汁饮料不能代替日常的蔬菜水果,最后撰写学生小论文《维生素C含量知多少》。通过这个活动,很多学生改变了以前不爱吃蔬菜的不良生活习惯。

4.开展户外教学方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的观察相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获取知识的积累,从而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增强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例如,教师在教授《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学生去植物园进行授课,带领学生在亲眼看见植物多彩的世界中学习生物知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对生物的学习产生新的认识,不再认为生物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探寻生物知识的思维能力。

5.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注意生活化

现实的生活篇8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自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才能把全体学生的认识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识系统开始运转。

二、数学能力训练中体验“生活化”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

会”的理念,让学生贴进生活激情去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

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目的是陪养学生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多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长期使用探讨式学式,学生还会认为数学没有用吗?

三、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生活化

学生喜欢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把应用题与生活的问题联系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通常道理,再去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这节课时,我围绕着“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做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时间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

这种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数学作业题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作业题得到期望的发展,而且练的恰到好处。为什么要精选?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原因。

就“质”而言,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将就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和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应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数学教材中练习题的选配和考试题目的编拟,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

就“量”而言,认真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数学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热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五、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

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大胆规定,学生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面三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

1、写出这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写出这次作业中,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求分析不会做的原因。

现实的生活篇9

实践美学要在“本体论”上继续拓展,可能的方向之一,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哲学,是回到生活实践的哲学。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来看,这种“现实生活”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一,人类正是置身在“生活世界”内,并与“生活世界”互动的一种感性生成的现实存在,它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精神。由这种哲学思维范式出发,就可以将理论哲学的视角回归到人类生活实践本身,将主体与客体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将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将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归到“生活美学”(performing live aesthetics)的建构。

 

【关键词】 生活美学 生活 实践 马克思 现象学

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开始占据主导的美学思潮,实践美学得到了充分的反思和批判。在批判者的思路里,存在三种潜在的观念:其一,实践美学更多地是奠基于古典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并不具有“现代的”意义;其二,实践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基本上是绝缘的,因此,它更多是受欧洲美学(主要是康德美学)影响建构而成的,并不具有“本土化”的内在价值。其三,实践美学只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人文启蒙运动中起过作用,但它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审美文化”的要求,同新时代的审美现象已经脱节。

然而,我们要反问:实践美学不是“现代”美学吗?实践美学不是“本土化”美学吗?实践美学对“审美文化”无发言权吗?这里主要聚焦在第一个问题。实质上,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实践美学发展还有新的“生长点”,这种发展正是实践美学与当代欧美美学可以“视界交融”的通途。当然,现象学的“生活世界”观念为这种拓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这种思路亦可以同中国传统美学衔通起来,这需要另文详述。

我认为,实践美学要在“本体论”上继续拓展,可能的方向之一,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哲学,是回到生活实践的哲学。思辨终止的地方,就是生活开始的地方。这种哲学思路,可以避免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维方式,特别是欧洲美学那种主客两分和感性、理性的割裂的思维传统。其实,这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思路,倒与海德格尔的“存在真理”、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杜威的“完满经验”等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①] 实践美学与存在主义、分析美学、实用主义的联通和融会,都可能成为发展实践美学的新途。[②] 在此,还是先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因为,实践美学的拓展要以对马克思的重新理解作为起点。

一、马克思:生活实践的现代奠基者

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思维范式的翻转,自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审美精神”在马克思的一生的思想历程中是贯穿始终的,但是,生活实践的观念则是在他的思想成熟期形成的。一方面,马克思始终以“审美精神”为终极关怀,另一方面他又以“生活实践”为现实基础,这两方面的结合,才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圜中”所在。

马克思最早曾从事诗歌创作,他在1835年就参加了波恩大学学生诗歌小组,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诗歌中便传达出这样一种空想的观念:“幸福王国只存在于理想之中”,而且,“只有在诗歌的幻想中,人才是自由的和幸福的”。[③] 显然,他接受了席勒式的审美观念的影响,这一思想极为接近于席勒的诗句“美只在诗歌中开花 / 而自由却在理想领域中开花”。的确,马克思称这一理想领域为“象遥远的仙宫一样的真正诗歌的王国”,[④] 年轻的他同多数的德国哲学家一样,将理想寄托在诗歌的梦幻之中,寄托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中。虽然他此时并没有找到一条现实的出路,并将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但却奠定了他一生“审美精神”的基调——审美是与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内在相联的,这倒类似于谢林将艺术和哲学这人类精神的两极加以弥合的取向。其实,他的学位论文亦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上的,正如准备性著作所说“贬低和亵渎自然,实质上意味着同实体的、纯粹的生活决裂……”。[⑤] 因而,“德国人道主义的希腊式理想——从温克尔曼和莱辛到歌德和黑格尔——牢固地进入了马克思的世界观,”[⑥] 马克思一直都将古希腊理想作为典范,他特别赞颂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论及的古希腊艺术所表现出的“肉体的理想性”。可见,这时的马克思虽看到了“生活”但却视之为“纯粹的”,虽关注“理想”但却将之归之于“肉体的”,他仍纠葛在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

到了1839年到1841年的著作里,马克思开始意识到他年轻时代的“审美精神”缺乏现实根基,所以他洞见到: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而是“脱离定在的自由” 才是黑格尔美学中的结论,[⑦] 这时他已经看到了黑格尔“审美精神”中虚妄的主体性。1844年初,在他从事哲学活动之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他就批判德国哲学家“没有想到现存的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而且是这个世界的补充,虽然只是观念的补充。”[⑧] 这里,“世界”概念的提出,说明马克思已经觉察到了“意识”与“生活”的关系,意识只能来自于现实生活,并作为现实生活的某种“补充”而存在。

马克思最重要的早期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部经典性著作中,可以看得出马克思将对“审美精神”的思考引入到哲学的深层,并赋予之以“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在意义。然而,他仍从现成的人的“类本质”出发,而非“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来看待人类劳动本质及其异化问题的。马克思在此时仅仅初步意识到了回归生活实践的意义,比如在对黑格尔的批判中将意识还原为人的意识等等,但这里的生活实践仍具有某种抽象性。但在理想的意义上,马克思还是确定了人类的活动的全面性的准则——“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生活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⑨] 与此同时,这种人的自由的活动、全面的活动又与“审美精神”直接挂钩,马克思第一次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美的规律”互通:“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的对待自己的产品。”[⑩] 这样,马克思也就将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类生活的指向,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终极目标。虽然马克思还没有像成熟时期那样充分意识到人类生活实践的基础,但这种全面发展的规定性直至晚期巨著《资本论》里都被继承了下来。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成熟的时期,现实生活实践的原则最终被确定了下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才能解决以往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的难题,从而将哲学“从地上升到天上”地奠基在坚实的生活实践基础上。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11] 这里,“实际活动”与“现实生活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本身既包括实践活动的过程,又包括实践活动的结果。这样,马克思就将生活实践作为思想根源,“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观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符合实际生活的第二种观察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12] 其实,马克思早在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就已天才地发现:哲学的使命“重要的是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由此而来,艺术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它却可以通过改变“改变世界”的人的意识,从而来改变世界。但马克思这时还是保留了某些空想的审美色彩,如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中“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的自由活动,[13] 就是以艺术活动的自由性为范本的。

同时,“审美精神”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里仍如潜流般地暗存着,他不再仅将自由自觉活动作为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底色,而是将之与人类现实解放的植根于这种人的全面发展。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这种全面而自由的活动仍是一种底蕴,只不过它被放置在从异化到异化的复归的历史发展进程里。马克思区分出三大社会形态,最初的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第二大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未来的第三阶段的社会则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而“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14] 可见,“马克思视作为‘真正自由的劳动’的典范的,仍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或者说,人的艺术活动”,[15] 这种源自于“巴黎手稿”的连续性一直到马克思晚年还是那么明显。在马克思思想的终结的地方,他仍把人类能力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领域作为“真正自由的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16] 在他心目中,可以说,真正自由王国就是美的王国。马克思最终认定物质生产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不是人类能力全面发展的领域,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展示出一种美的全面性。

总之,通过思想历程的梳理,我们看到了马克思“生活实践”的奠基,这为重新审视“审美精神”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其实,西方哲学和美学从古希腊开始,占主流地位的便是一种推崇理论、蔑视实践、蔑视生活的理论倾向。而马克思则将这样一种理论倾向颠倒了过来,将任何一种理论的思考都回归到“现实生活”来考察。

二、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实生活”

那么,在马克思的哲学视野中,究竟什么是“现实生活”呢?

其一,作为一种历史的过程,现实生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是人类实践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统一。

根据马克思的经典论述,直接的生活实践和人生活活动的基本领域,便是物质生产活动,或者说,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人类活动的基础。但是,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是不能实现的,人们在生产过程就形成了相互的交往关系,就形成了一种基本的生活形式。因此,“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而“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来决定的”。[17] 可见,生产与交往的交互规定,构成了人类生活实践的基本方面,但其中的前一方面又无疑是最终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人类的生活实践不仅包括着实际活动的过程,所谓“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18] 而且,亦包括这种活动的结果,“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19] 这样,人类生活实践就成为活动及其结果的统一,同时,这种现实生活的发展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是静止的,是在历史生活中不断生成着的,因此,现实生活就本然地具有了历史性的过程意蕴。

其二,现实生活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人类不仅置身于“生活世界”的“场域”之内,而且,人类的实际活动是与“生活世界”交互规定着的。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生活实践必定是在一定的经济前提和条件下进行的,是在不受人们任意支配的一定的界限内展开的。在这一界限内,对每个置身于现实生活的人而言,由社会交往所构造的“生活世界”总是先于个体存在的,它在塑造每个交往主体的同时,也在被不同的交往主体所塑造。这种互动在社会学家许茨看来就是,“生活世界既是背景又是我们行动与互动的对象”, [20] 在一般意义上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21] 实质上,在交往世界源自人类实践活动的同时,交往世界反过来也在塑造着人类的实践活动。所谓“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社会”[22] ,就是指出世界始终是人的世界:置身在“真正的社会联系”中的人始终就是在“场”的社会存在,抑或一种存在“场域”。这种场域的存在类似于海德格尔的“在世的存在”,不过早期海德格尔关注的是未来悬临于此在的时间性结构,而马克思却更为关注人的存在的社会本质及其历史生成。其实,只要个人存在,即使他多么孤僻而远离人群,都要与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处在社会场域之中,从而以不同的个人为核心构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生活世界”。西方的思想家对这种共同存在十分重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共在”、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他人”的世界,其实都是在言说着同一主题。这一主题指出,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必定要与他人共同存在,而且是在相互交往中共同存在的,由此构成的个体的“生活世界”必然具有社会性的特质。

其三,现实生活着的人,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一种感性的现实存在,不断历史生成着的社会性存在。

我们知道,人类实际活动与“生活世界”是交互规定的,那么,在“生活世界”中生活着的“人”又是怎样的存在呢?马克思的答案是“现实的人”,亦即以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同时,马克思把现实就看作是“感性的”,虽然他也曾批判费尔巴哈意义上的“感性”,但却始终认定现实的对象即“感性的”对象,亦即“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的对象,[23] 非感性的存在是非现实的。而这种“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真正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24] 由此看来,现实人的存在也就是“感性的”存在,“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25] 如此看来,现实的感性存在还是一种自然向人不断“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强调的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来实现这一现实的过程,从而使人获得所谓“社会的感觉”、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绝非是某种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置身于历史中生成性的存在,也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历史生成过程。既然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那么,这种社会的定性就向生活在不同的生活世界内的人开放。不仅不同历史境域中的主体,而且,同一历史时代中的不同主体也将具有这样的社会性与历史性。这样,“现实——不仅包括静寂的自然界,而且也包括人和生活,不但包括现在,而且包括事态所表现的过去和现在所准备的未来”。 [26]

其四,现实生活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在终极关怀的意义上,归属于人类的“自由王国”,这种理想境界具有一种现实的“审美精神”。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很早就形成了,而且,始终是与审美精神纠结在一起的。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指现实的个人“不是在某一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自己的全面性”。[27] 这种全面的方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表述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8],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表述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在《资本论》里表述为位于“必然王国”彼岸的“真正自由的王国”。总归以来,马克思将之又看作“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样一个联合体(共产主义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9] 在马克思的终极关怀系统里,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境界,人们在其中既感受到自由又获得了审美享受,既感觉到了人性和谐又得到了全面发展。这是在“应然”的维度上所规定的现实生活之理想。但是,马克思更为注重现实生活的理想性追求与历史性必然的相互统一,他认为 “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30] 最终,在马克思的思想深处:美的实现就是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美的实现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马克思的“现实生活”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一,人类正是置身在“生活世界”内,并与“生活世界”互动的一种感性生成的现实存在,它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精神。可见,马克思不仅在最根本的意义上赋予了生活以实践的现实性,而且,在终极关怀意义上给予了生活以一种美的理想性,从而为美的问题的解决奠定了生活实践的基石。

三、“生活美学”(performing live aesthetics)的新起点

美的现实起点就是生活,所以才能称之为“回归”于现实生活。但是,这种回归既有学理上“何以可能”的问题,又有现实中“何以可能”的问题。前者针对的是西方传统的否定生活的思维方式而言;后者则针对的美的发生之前或“前美学”的问题。其实,美并不是在生活之外无形地发生的,而是随着从类人猿到人的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而同时产生形成的,它就来源于胡塞尔所谓的“原始生活世界”。在这双重意义上,回归生活的内涵才是完整的,这里只谈思维范式转向的方面。正如海德格尔所见,“关键在于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倒转”,而“这又关涉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31] 在马克思的具有巨大变革意义的美学观念看来,这种思维翻转的意义表现在:

首先,从理论哲学的视角回归到——人类生活实践本身。

美学要获得基本理论的突破,还是要在哲学基本思路上获得新的根基。我们要通过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转向,来重新定位美学基本理论的基石,从而为突破传统美学的局限提供新的途径。众所周知,从柏拉图开始到胡塞尔的整个西方哲学进程,都可以说是在寻求使得理论哲学的目标能够成立的这样一种理论活动的主体。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笛卡尔的拥有天赋观念的自我,黑格尔的作为大全的绝对精神,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等等,无不是对这样一种理论主体的设定。这种理论哲学认为理论理性可以超越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之外找到了自己的阿基米德点,因而,理论理性是高于实践理性的。与之相反,“而马克思则将这样一种理论倾向颠倒了过来,将实践、生活世界视为奠基性的、根本性的,将哲学及其一切理论活动都看作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32] 因为,任何理论活动的主体只能现实的人,只能是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有限的人,或者说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此在。所谓“理论的对立的本身的解决,只能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33] 马克思所主张的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生活实践为基点,来看待包括美的现象在内的所有问题的。

然而,西方几千年来对美的问题的审视,却是一直从理论哲学的视角为出发的。“美看来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精神现象之一。它没有沾染任何秘密和神秘的气息,它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它是明显可知而不会弄错的。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历史上,美的现象却一直被弄成最莫名其妙的事。”[34] 如此看来,美的现象最应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樊篱,从而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经验现象来思虑。而马克思正是顺应这一趋势,他进而区分出两种思维范式:“意识决定生活”与“生活决定意识”,传统美学的阐释正是属于前者从“意识出发的”观察方法,殊不知“符合实际生活”却是后者这种反过来的观察方法。可以说,正是从这种“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来考察美的问题,才是解决传统美学困境的真正出路所在。

其次,从主体与客体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35]

古希腊时代美学就被置嵌于感性与超感性(本质与现象)的理性思辨模式之中,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主体与客体、此岸与彼岸、感性与理性、必然与自由,等等。而启蒙时代以来,“主体性”则霸据了欧洲美学的轴心和至上地位。特别是科学理性的原则确立以后,以自然与心灵的断然分裂为起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的“我思”成为主体性美学的核心。这样的“主体性”更加深了“主客二分”对西方传统美学的匡定。这种匡定特出表现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将艺术作为一个对象,从而将艺术品与主体(创造者或欣赏者)置于物我两待的对立关系之中。

然而,在现实生活面前,这种主客两待的思维模式却被摒弃掉了,因为,这种分立在现实生活看来并不存在。这就赋予了生活的一种现象学的视角,这种本质化的“直观”意味着“日常的、伸手可及的、非抽象的。正因为它是一个直观地被经验之物的世界。”[36] 但是,胡塞尔仅囿于日常生活经验来言说生活,并未回归到生活世界的真正感性本质上,尽管他看到了日常生活的直观性。马克思则认为要“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37] 只有从这一视角,生活才能获得人类实践活动论的基础规定。可见,现实生活是先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分化的,只有当从理论哲学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之时,将理论主体设定在生活之外的时候,才会产生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这样的分化。马克思正是以实践活动为现实中介,来看待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交融的,“只当物按照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38] 正是生活实践联系起来了主体与客体,而且,这二者在现实生活那里仍是本然统一的。

再次,从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

感性与理性,这种二分自觉或不自觉地凸显在:把艺术作品仅仅看作是感性的,主体只能从艺术作品中得到感性认识甚至高峰体验,这样就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继续对立起来,感知作品也就成为了与真理不相干的只供享乐的东西。这样,造成了结果就是,只从感性体验寻找艺术的本质,把感性体验作为意识创造的标准。但这种感性的本质最终又被归结为某种“抽象理性”。 自从柏拉图那种来自理念世界、内在地储有理念,从而能够回忆起理念,并回归理念世界的灵魂开始,将美归结于理念世界的方法在西方就影响深远。直到黑格尔作为大全的绝对精神那里,西方的“主体性”美学终于攀升到了顶峰,但“艺术终结论”又闭合了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我们已经表明,这正是主体性的悖论所在。 按照西方美学的传统,美与艺术的问题往往被归之为某种抽象的理性,比如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的绝对自我、谢林的绝对理性、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都是如此,它们被马克思一概地称为是“纯粹思维”的产物。然而,“那种在黑格尔看来在历史进程中发展着的‘理念王国’,现在已经脱离了世界,美的东西则被移居到了‘现实生活的真正斗争’的彼岸。……人们以这一切形式把美的东西与道德东西对立起来,而且美的东西像块纱幔一样,蒙盖着人的存在的恐怖与真正悲惨。”[39]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感性活动”的观念,则为美的难题的真正解决开辟了道路:以现实生活的“感性活动”为基础来看待美的实现。这样,传统思维那种感性与理性的割裂,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相互的真正融合。马克思指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不仅使得“人周围的、被人改造的现实,变成了人化的现实”和“人化的自然”;与此同时,使得“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40] 也就是以人的“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让“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于是,人在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同时,人的感觉才能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就被打开了。

最后,从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美学的建构。

现实的生活篇10

2、少一点矫情,多一点努力。

3、时间待人是平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4、人生路上,并非只有帮过你的才是贵人,有时恰恰相反。

5、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6、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7、微笑给予人坚强的力量,让身处困境的人看到希望与曙光。

8、钱,永远挣不够,也永远挣不完。钱,不可能花不完。

9、年长者最大的修养,就是控制住批评年轻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