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3:58:19

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1

图书馆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图书馆按照自愿原则签订一定的合同或协议,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结成的图书馆合作组织。该组织为解决文献信息资源急剧增长而经费不足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新举措,是一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新思路。但是,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践工作中,各加盟馆由于各自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他们如何能够协调地加盟到一起,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并且能够最佳化发挥联盟的力量,使每一个加盟馆既能更好地维护联盟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又能极大地获取本馆的个体和现实利益,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研究。作者试就建构图书馆联盟的几个基本问题作简要分析。

1、树立新型的合作理念

图书馆联盟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具有图书馆联盟性质的团体就产生了,这一联盟形成的最初动因正是基于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采用联盟形式,即几个关系紧密的图书馆基于资源共享的目的结成同盟来进行密切的馆际合作活动。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全国性、地区性或行业性的图书馆网,逐步实现了联合编目和馆际互借等服务。我国图书馆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通过邮寄等形式开展馆际互借,形成了最初的资源共享。此后直至90年代中期,图书馆合作主要有分工协作、统一编目、联机编目、编制联合目录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合作主要是实体馆藏资源的共享,更确切地说是资源存量较弱的图书馆对资源储量较强的图书馆的资源分享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与作为资源共享目的而结成联盟的合作理念有所差异,这也正是多年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步履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90年代以来,电子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络的革命性发展,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与保障,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这一新型的图书馆合作理念至此已具备了运作实践的现实条件。于是图书馆联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较为著名的如美国的计算机联机图书馆中心(OCLC),英国的CURL、EARL,德国的KOBV,加拿大的CNSLP和挪威的RBT等。中国的联盟活动始于90年代期,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江苏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等。另外,1997年成立的国际图书馆共享联盟联合体(ICOLC)更为图书馆联盟建设揭开了新篇章。这些蓬勃发展的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新理念而组成的图书馆联盟凭借其强大的整体力量,联合采购,共担风险,缓解供需矛盾,提升自身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生长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新力量和新理念,每一位加盟馆都应当树立这种新理念。

2、建立协调一致的联盟目标

将理念变为现实,需要有效的驱动和运作机制,而驱动图书馆联盟运作的机制则是追求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这一永恒目标的一致性。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联盟成员由于各自在发展规模、水平、管理模式、人力和财力资源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利益和要求上的不平衡。同时,各成员馆作为独立的组织个体,为适应社会需求,总是在不间断地改变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包括在联盟内部的组织行为等。因此,尽管每个图书馆都有信息资源共享的愿望,但图书馆联盟实际运行起来却特别困难。在图书馆联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联盟的目标存在冲突,但在联盟建立初期有所掩盖;二是目标在开始时是一致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冲突[1]。

一般来说,图书馆之间在形成联盟时,可能会有多数成员馆存在相互冲突的发展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合作者既希望从联盟中得到好处,又极力保持相当程度的自主权。自主权的存在必然会导致联盟目标的潜在冲突,目标的不一致就会促使各方为了自己的私有利益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从而达到使其他的图书馆不能使用本馆信息资源的目的,最终导致联盟的破裂。为此,各成员馆都有必要随时对联盟状况和发展目标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与联盟目标的协调一致。同时,图书馆联盟必须及时考虑各种变化因素,平衡各种利益与要求,为联盟各成员确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形成和保持一致的联盟目标。

3、保证资金的可靠与稳定性

保证资金来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推动联盟合作和联盟成功的必备条件。在美国,许多州都为自己所属的公共图书馆联盟活动提供经费,州政府也为图书馆事业投入专项基金,或为项目提供资助,并通过系统内部的组织方式下达并分配这些资金。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的经费来源不一,有政府拨款、有民间捐款、还有成员馆交纳的费用。总之,充足的资金在客观上为联盟的诞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也为联盟的发展和成功提供了必要保障。

在我国,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类型图书馆所属机构或领导机构的资金划拨,实际上就是国家财政拨款,属政府财政投资。另外,资金还来源于“211工程”建设经费“985”工程,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各省市教委、学校的专项拨款,与企业共建,捐助,图书馆年运作经费,学校自筹等10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资金的分配在创建初期偏重于基本建设,如购买软件、硬件等,近年来逐渐转移到购买共享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权和传递上。随着电子资料的快速增加和普遍使用,联盟不得不寻求资金来源的多样化,比如申请外部基金的资助、要求成员机构共同分担购买资源使用权和创建新型资源共享的费用、付费使用(谁付谁使用,用一次付一次——Pay—to—Play)等[2]。因此,为了确保资金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应积极争取各成员馆所属或领导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参与联盟领导层工作,如在全国管理中心,北京大学的校级领导担任着主任一职。

4、形成统一的联盟文化

在图书馆联盟内,如何处理个体图书馆与联盟的关系,如何发展和维持有效的协作,需形成统一的联盟文化。联盟文化是指把联盟内的各个图书馆的共同利益和需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的特质,每个成员图书馆必须把联盟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加以考虑,因为个体图书馆从联盟中得到的利益是仅靠他们个体的努力难以得到的,维护联盟的利益就是维护个体馆的利益[3]。因此,倡导形成统一的联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统一的联盟文化能减少各联盟成员的矛盾和冲突,强化各成员行为的自律性、连续性和一贯性,保证彼此间的联盟关系受到最小的干扰和破坏。要建立这种联盟文化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尽量选择同一系统或地域相近的联盟成员,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联盟文化。跨系统之间的联盟,由于现行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还缺乏良好的沟通,这需要联盟敏锐地意识到各系统的不同差异,通过跨系统的管理培训、利益平衡等措施来努力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使各系统在联盟中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最终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所赖以共生的基础,形成统一的联盟的建立和发展,达成统一的联盟文化。

5、保障各成员的地位公平

图书馆联盟强调成员馆在联盟内的同等地位,正如同婚姻双方只有等同相待才会幸福美满。虽然联盟内图书馆有大小之分,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之分,但在联盟内部应一律平等,居于等同的公平地位。公平分为两种:分配公平,即合作结果公平;程序公平,即管理、合作的程序公平。分配公平涉及利益的分配方式,成员之间是如何分配合作的利益和义务的。一些在管理人才、技术和资源积累方面比较有优势的大馆,参与联盟决策多一些,对联盟的付出自然也就多一些,但这不能作为特权的资本。要使联盟合作关系持久长远,就必须公平地对待利益分配。程序公平要求联盟在处理联盟内部及其同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时,恰当的办事方式或公平的程序和政策对联盟成员的影响大于利益不公影响。因为在影响联盟关系的诸多因素中,办事程序和政策总是能被控制的。因此,较弱一方把强大一方的办事程序往往会视为是对它们真实态度的反映,进而会影响程序关系的建立。形成程序公平应首先必须对各成员馆以礼相待,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应认真了解彼此的实际情况,体谅对方的困难,从多方面保障联盟内各成员的地位公平。

6、建构统一的联盟核心

建构图书馆联盟核心组织,培育联盟核心能力对组织实施联盟活动至关重要。发展至今,图书馆联盟已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模式和类型。一般来讲,有松散型联盟、跨类/跨州(省)型联盟、紧密型联盟和州(省)内型联盟等。总之,这些联盟模式在图书馆联盟实践活动中确实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由于图书馆联盟是由多个具有独立组织机构的图书馆组成的合作性组织,联盟与成员馆之间的关系是协作、契约的关系,因此联盟与成员馆组织之间并不属于行政隶属关系。联盟的这种特性与星型组织模式的特点极为吻合,而星型组织形式的最大优点是突出自己的核心功能。因此联盟可以选择那些技术条件好、协作能力强的图书馆为核心成员来建立核心组织管理集团作为联盟共同体组织机构的主体,将联盟协调和控制的功能充分凸显出来。同时应积极培育图书馆联盟核心能力,这是充分发挥联盟核心功能也是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7、重视现实的地缘关系

地缘关系也是图书馆联盟形成和组织的重要因素。早期的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形成多与地理因素有着重要关系,尽管现在由于通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空间距离和地缘关系已经退居于次要地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地缘关系和地理因素仍然在联盟的形成和组织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4]。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的一个普遍趋势就是所构成联盟的图书馆大都是在一个州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的,如走在当今世界图书馆联盟最前列的、著名的国际联盟代表OCLC,就是由当初一个州的图书馆联盟发展而来的。据笔者统计目前参与ICOLC的77个美国地区性大学图书馆联盟中,就有64个是州内的地区性联盟,占全部联盟的83%。可见,对大多数图书馆来说,在同一地域即同一行政或自然区域范围内寻求联盟合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明显的优势,也更具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各地区、各系统、各部门纷纷进行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图书馆合作联盟提供了绝好的发展契机。以地区性网络为中心,以各地区副省级图书馆为核心积极建设地区性公共、大学图书馆联盟,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互为并进、共同发展。如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1997年3月正式启动)就是我国地区性(省级)图书馆联盟合作的成功典范。

8、实施联盟组织培训教育

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联合工作共同体,其规模化的多功能的资源共享网络,要求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标准来提高联盟工作效率。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所有成员馆都应当且必需按照共同的目标,统一的规范化的方式工作,才能保证联盟体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为此,有必要实施联盟组织培训教育。首先,联盟共同体领导层应通过学习养成和达到具有较高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及较强的全局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为联盟成员创造有利的教育、培训条件,为他们学习有关知识处理、知识操作等技术提供便利。其次,联盟共同体管理层应通过联盟间的诚心交流、相互学习以养成和达到具有激励、指导、示范,营造内聚式和创造性文化及学习能力。同时,各成员馆的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学习新技术,相互了解彼此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以提高联盟合作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平.构建诚信伙伴关系的六要素[J].企业活力,2002(10)

[2]李国庆.世界图书馆联盟的典范:OhioLINK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7):13—16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2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功能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自由使用代替了固定完整的信息收藏,图书馆联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在实践中,它已被证明是促进图书馆合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图书馆紧随时代潮流的必需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凸显出它的意义与价值。

1、联合编目。即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利用网络进行联机编目,共享编目成果。成立于1987年的Ohi0Link,其宗旨便是建立全州范围内的电子目录系统,1990年它将85个成员馆的集成系统统一为INVCPAC系统,实现了联合编目。联合目录是联合编目的成果,Ohi0Link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属于集中式联合目录。由于所有记录都通过共同的软件处理,书目数据格式相当一致,易于管理掌握。目前整个中央目录数据近千万条,馆藏记录达4000万条。与此同时,它还建立了规范文档进行规范控制,大大减少了编目工作中的重复劳动,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书目数据质量。还避免了个人因知识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各行其是,前后矛盾。

2、公共检索。用户可从任意一个图书馆联盟成员馆的终端出发,在网上检索联合目录,以了解某一文献是否入藏及入藏的场所,并且通过检索各类型数据库,得到详尽的文献索引、摘要等相关线索乃至全文。以美国佐治亚州的GALILEO为例,它的公共检索提供两种途径,第一是在主页上,提供一个分类菜单,按分类方式为用户提供十余类60多种数据库查询,可获取原文。第二是以相互连接图书馆(GIL)系统把联盟内藏书目录、自助式流通、编目控制等功能集成到一起,读者可通过快捷检索、关键词检索、精确检索等多种方式了解书刊信息。十分方便,大大节省了检索时间,该系统可同时提供5000个用户查询。值得一提的是,GIL提供了一个扩展目录,包括了联盟成员馆外的众多图书馆,范围之广,令人赞叹。

3、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间,通过联合目录,再借助一定的公共协议,使各馆的信息资源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被更多的读者、用户获取和利用。资源共享是图书馆联盟的最终目标,因此,各个联盟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建设。近年来,一些较大的图书馆联盟已开始实施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中国的CALIS拥有四种共享形式,包括馆际借阅(返还式,针对印刷型文献);文献传递(非返还式,提供各类论文、报告、可利用数据库等);特种文献提供(视听资料、缩微品等);代查代索,接受用户馆请求帮助查询代索国外信息机构文献。美国的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形式有直接借出(主要是通过办理通用借书证实现),馆际互借(使用联盟的计算机系统与快递网相联,图书可在48小时内送到,其快捷几乎无与伦比);相互提供归还(GCLC规定从一个成员馆借出的文献可就近归还);共同资源的共享(不仅包括共同购买的数据库,还有地区资料,例如GALICEO已将佐治亚洲的普查数据库加工成在线资源,以利于共享)等。共享范围几乎扩大到全体公民,内容丰富且对读者、用户限制较少,充分显示了图书馆联盟在此方面的巨大作用。

4、协调采购。图书馆联盟很好地克服了个体图书馆收藏文献的有限性与文献增长无限性的矛盾。联盟借助联合目录,了解各馆的馆藏情况,再根据各馆的服务对象和实际需要,进行资源分工布局,确定、协调采购政策和各馆的建设方向。国外有不少联盟专门设立了联合采购委员会。协调采购与团购实现了图书馆与资源提供商、出版商的“双赢”。一方面,单个成员馆能以较少的经费使用昂贵的电子资源,另一方面,资源提供商、出版社获得了更广阔、稳定、长久的销售市场和发展空间。从联盟整体看,则实现了文献信息的合理分布、配置以及经费合理使用。毫无疑问,协调采购与团购的生命力是极其旺盛的。

5、数字资源建设。通过设置镜像站点远程获取或购买光盘等形式引进各种电子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库建设。中国主要的数据库建设项目是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其目标是通过资源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建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分布式中文数字资源群,并提供多种网上服务。目前已建设完成9个专题库,涉及文学、艺术、法律、科技、旅游各方面,信息总量超过10TB,步入了规模式成长阶段,预计2010年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数字图书馆联盟。美国的数据库分联机目录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导航数据库三种,其中CLC提供的RichardTruxall’sBookmarks导航数据库,内容既丰富又实用。主页上所设的互联网资源针对不同使用对象,提供不同的网络资源导航,包括搜索引擎、参考资源、图书馆员网站、教室中的网站等门类,多达21类近300个网站。尽管这些自建数据库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但在现阶段,图书馆联盟电子资源获得方式仍以购买为主。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3

论文摘要: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需引起重视。本文旨在浅析图书馆联盟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从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以及技术保障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图书馆联盟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图书馆联盟应运而生,是近年来在图书馆界比较热门的话题。我国的图书馆联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提升图书馆服务职能和读者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知识产权问题。例如:通过联合购买到的数据库等数字信息资源在联盟范围内使用时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建设中对传统纸质文献进行数字化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成员·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利用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间题等等。由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以上问题仅依靠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及其其它相关条例并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为了图书馆联盟能够健康地发展,对能够预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事先制定办法加以约束是十分必要的。

二、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联合购买商业数据库中的版权侵犯问题

图书馆联盟在各成员馆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与商业数据库商家进行谈判,通过签订授权协议,以较为优惠价格引进数据库,向读者提供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资源。此做法既为各成员馆节约了经费,又做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使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和数据库商家得到互惠双赢的结果。但是,由这些数字资源制作销售商(如中国知网、维普、清华同方等)开发的数据库产品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版权问题。那么图书馆联盟在面对由此产生的版权纠纷时,是否需要负担责任就值得讨论了。

(二)联盟内部自建数据库的版权保护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联盟往往是一种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联盟,或者说是一种信息网络化的联盟,这样做既扩大了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范围,又极大地降低了共享成本。各成员馆之间合作研制开发联合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及用户咨询知识库等信息产品。此类数据库建设时的信息采集和对已建成的数据库的利用上都存在着版权问题。

1.数据库建设中的版权问题

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将享有著作权的馆藏作品数字化制成电子版本,这就涉及到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著作财产权中的复制权、作品使用权、许可使用权和获得报酬等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八款中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视为合理使用的范围,“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我国《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然而,图书馆联盟的服务范围已经扩大到联盟中所有的成员馆,不可能只针对某一个成员馆“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另外明确规定只能按照“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而且“应当是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买的作品”。笔者认为法律中规定的合理复制的范围过窄,限制了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实现。

2.数据库利用中的版权问题

为实现联盟内部资源共享,数据库中的资源必将通过网络对特定的读者开放,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但是资源传播的同时也给信息服务带来隐患。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传输、浏览、下载极易遭到黑客攻击,如果技术保护措施不力,导致信息资源的非法拷贝和恶意篡改,就会造成间接侵权等问题。

三、图书馆联盟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法律法规方面

1.适度扩展法律法规中“合理使用”的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的,就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视为非侵权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这些行为在理论上被称为“合理使用”。我国《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第七条对图书馆在信息网络中“合理使用”馆藏资源的范围做出明确规定。但笔者认为此范围过窄,如果国家政策不能给图书馆联盟适当的倾斜,势必造成其发展的桎梏。所以,有必要通过法律或政策给予图书馆联盟正式的认同,提高全社会对图书馆联盟的认识,为其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笔者建议适度扩展《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第七条中“合理使用”的范围:①将服务对象的范围由“本馆馆舍内”扩展到本馆馆舍内以及公益性机构联盟(如图书馆联盟)网络内;②将“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扩展到为联盟内馆藏文献的相关数据库建设的需要,将联盟内传统印刷版馆藏文献的数字化纳人“合理使用”的范畴。

2.制定使用商业数据库相关版权免责条款

2007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办的高校图书馆利用商业数据库有关著作权等法律问题研讨会上,专家们就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运用商业数据库遇到的著作权等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倾向性观点”。虽然得出的观点主要针对高校,但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同样适用于图书馆联盟。观点如下:①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如果图书馆联盟是通过提供存储空间或者镜像为商业数据库服务,一般情况下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②如果图书馆联盟是以自己的名义通过联盟内部网络提供服务,从技术上和法律上都无法对数据库内容是否侵权进行事先审查,对该数据库涉嫌侵权内容不存在主观过错,因此联合购买的数据库出现部分侵权资料时,制作销售商应当承担责任,而图书馆联盟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图书馆联盟可控的商业数据库,图书馆联盟在知道可能涉及侵权时,应及时删除侵权内容;对于无法控制的,应及时通知数据库的制作销售商删除侵权内容;③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如果图书馆联盟是通过链接提供商业数据库的内容服务,在接到权利人通知后或者事前未通知在接到诉讼通知后及时删除链接的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④在商业数据库内容涉嫌侵权的情况下,由于图书馆联盟没有对主动参与商业数据库信息内容的收集和加工,所以不涉嫌直接侵权,遇有诉讼图书馆联盟应当在诉讼程序上请求追加数据库的制作销售商作为被告,受诉法院也应主动追加被告,让商业数据库的制作销售商加人诉讼,有助于明确各方责任,客观判断赔偿范围和数额,避免多头赔偿,防止恶意诉讼。根据以上观点,及早制定图书馆联盟使用数字资源制作销售商提供的商业数据库时涉及版权问题的免责规定,正式形成法律条款,才能真正对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二)管理体制方面

1.提高联盟内各成员馆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在图书馆联盟内部树立版权意识,加强联盟内工作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其认识到知识产权流失的严重性。根据对图书馆联盟战略目标及过程管理的分析,确定文献的使用范围,对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事先加以考虑,形成文字性规定,以此为依据教育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哪些方面需注意保护,尽量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2.制订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图书馆联盟在与各成员馆签订加盟协议时,要对各成员馆资源的知识产权及联盟运作将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明确各方享有的权利与义务;要规定在自建数据库的过程中参与馆的责任、权力与义务;明确出现不正当获取知识与技术纠纷的处理与补偿方式,必要时在合约中增加详细的可变动条款;评估成员馆中途退出带走联盟重要知识资产的风险,并在合约中明确处理和赔偿办法。

3.建立联盟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小组

为了保证图书馆联盟运行过程中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有必要在联盟内制定一个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小组,该小组在征求联盟内所有成员馆意见的基础之上,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并监督联盟内各成员馆履行协议的情况。例如:考察各成员馆提供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参考咨询服务是否控制在合理使用范围内;使用商业数据库时是否将服务范围确定在本联盟成员馆局域网范围之内;是否非法复制、解密、修改数据库;是否删除、隐藏或修改数据库制作销售商在数据内容中加人的版权声明、权利管理信息;是否为非授权单位提供服务等等。

4.明确使用许可合约中的责权问题

图书馆联盟在与信息资源制造销售商签订合约获得使用许可时,要遵守我国知识产权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的规定,体现平等原则和权、责、利的明晰化。在合约中应明确图书馆联盟获得资源使用权的期限和范围;保证信息资源易使用的便捷性;保证信息作为非商业目的或以教育和研究为目的的合理使用;明确对所购买信息资源制作备份的权利、备份数量以及使用范围的限制;争取最大访问并发数等等。同时,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的合法使用负有监控责任。

(三)技术保障方面

1.构建统一的网络服务系统

构建一个统一的、高效率的、扁平结构的网络服务系统是图书馆联盟发展的基础。在良好的信息资源标准化运行机制的条件下,将联盟内各成员馆之间的不同的信息资源和业务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网络服务系统中,实现一体化运作。读者可凭借联盟发放的“一卡通”通过人性化的系统界面、统一的流通系统、馆际互借系统和文献传递服务系统获取所有成员馆的信息资源。统一的网络服务平台除了可以真正实现打破地域壁垒的资源共享之外,还使图书馆联盟在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时能够得到及时控制,尽快解决问题。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参与激励;共享动机;合作行动能力

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决定了知识资源需求的相似性,而高校在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优势上的差异,也决定了知识资源需求呈现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特征[1][2]。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够满足上述多样化的知识资源需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运行组织,成员馆之间关系不仅会影响其他成员馆的运行,也会影响到整个联盟的运行。因此参与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平衡以及彼此的协同发展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存在依据,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需要创设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提升整个联盟的资源建设能力和共享范畴。本文拟从成员馆的参与约束、资源共享动机以及合作行动能力保障等三方面来阐释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协同治理机制。

一、成员馆的参与约束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成员馆具有双重的主体身份,一方面其是个体,是独立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另一方面其又是整个联盟的一部分,或者是与其他成员馆组成的小团体的一部分,是更高层次主体的一个部分,体现着大主体的个性,即所有参与成员馆的共性[3],这种双重主体的身份之间是互为前提、互相包含的。个体成员馆之所以参与联盟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有一个最基本的个体理性约束,即可以获得基础资源支持和平台支持(诸如资源建设方案或者元数据标准体系的共享等),没有参与联盟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个体成员馆是无法获得联盟的基础资源支持的,而且无法得到联盟平台所能够给予的资源建设与服务视野。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几乎所有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活动都是以具体的项目形式开展的,在这些资源建设和服务项目中,个体成员馆的角色不是对称而等同的,有些个体成员馆提出某些资源建设与服务目标,并为设定详细而明确的规划,主动寻求目标实现所需的合作成员馆,而有些成员馆就成为他者寻求并成为他者实现目的的依据[4]。个体成员馆作为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的跟随者之所以参与到他馆引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也是要满足自身的个体理性约束,并期望能从参与他馆规划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活动中所获取的收益要超过不参与他馆引领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所获取的收益,而且要从共同的项目中获取有效的预期份额,进而获得所在联盟的“奖励”支持。

二、资源共建与服务共享动机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资源共建与服务共享动机是相互影响、彼此强化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彼此合作逐步建立起交互信任、资源建设与服务意图的理解以及项目任务的共同担当。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聚合成员馆资源与服务能力的平台以及联盟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委托人,首要任务是必须承诺给个体成员馆一份可以接受的心理契约,即需要尽到什么样的资源建设义务与责任,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联盟规范,然后观测个体成员馆对这份心理契约激励的反应,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委托人从自身角度寻求最优的契约,以此强化个体成员馆资源建设与服务共享的动机,不仅包括参与约束动机,而且还包括激励相容约束动机[5]。联盟内部的个体成员馆在资源建设体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应该根据联盟内部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的相应要求和自身能力,给予相应的资源建设与服务所需的资源,可以看出,只要个体成员馆有积极性参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就有付出最优努力的动机,恰如科斯定理所描述的,行动的效率与利益无关[6],这就是联盟协同治理共享动机中的参与约束动机或者个体理性约束动机。但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运行不是一次性业务,而是一种长期战略行为,因此需要长期保持个体成员馆持续参与联盟资源建设和服务项目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层面的共享动机维持和优化机制,即激励相容约束动机。由于个体成员馆所拥有资源以及建设资源的差异、以往服务情境的差异,其参与联盟项目成本的差异,面临同样的联盟内务,同样资源体量与服务能力的个体成员馆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会十分明显。因此在联盟项目活动运行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个体成员馆差异实现资源建设与服务共享的差异化配置,这种差异化配置是个体成员馆在联盟资本价值的表征。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在协同治理过程中,要动态关注个体成员馆在行业内部的资本价值,及时调整相应的联盟支持条件,动态优化联盟内部个体成员馆的资源配置与服务指向,不断优化优秀成员馆持续贡献的力量,同时扶持那些有意愿提升自身资源建设与服务共享能力的个体成员馆,降低个体成员馆参与联盟和持续支持联盟所感受的心理机会成本[7]。

三、合作行动能力保障

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的关键在各个成员馆形成“合作行动能力”,各个成员馆的合作行动能力是在共同的资源建设或服务项目目标的指引下得以维持和优化[8]。这种合作行动能力需要在个体成员馆参与联盟时被提出,在资源共建与服务共享的过程中被践行,而联盟可持续运行的前提是这种合作行动能力有其合理的保障机制。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的合作能力保障核心部分是联盟项目运行的章程和规则协同。一方面,要把联盟内部的各类资源建设与服务事项纳入联盟章程和规则的管辖范畴之内,明确各个成员馆的权利与义务,这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协同治理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要做到联盟章程和联盟规则体系的协同,通过章程和规则明确多元主体的协同关系和合作关系和规范协同治理标准。从宏观资源建设的角度来讲,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参与主体是各个成员馆,而从微观角度来讲,除了各个成员馆,还有每个成员馆原来的信息用户,这些信息用户也要参与每个图书馆的建设,也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建设者,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参与主体身份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合作行动能力保障的复杂性。降低这些复杂性的有效保障之一就是降低参与主体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建立个体成员馆的信用档案和个体用户的图书馆利用信用档案,另外建立个体成员馆合作行动中的权益关系的协调标准。个体成员馆的信用档案建设主要包括资源建设规模和服务能力、用户满意度调查、用户投诉记录等,以及参与联盟后上述维度的变化情况,并将上述内容作为个体成员馆参与联盟项目资源建设与服务共享的依据;个体用户的图书馆利用信用档案建设包括个体在图书馆利用中的所有记录、损毁资源和设备记录、是否按时归还记录、在图书馆利用资源的不文明记录等,这些信用档案建设内容无不反映用户的个体信用水平,这样可以根据上述内容,规范用户的联盟资源利用情况。个体成员馆合作行动中的权益关系的协调标准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反映总体权益的元标准,而是反映具体权益关系的细化标准,细化标准必须符合元标准的理念。权益关系的协调标准能够强化个体成员馆对联盟运行的正向心理预期,能够提升彼此之间的信任强度,上述合作行动能力正向反馈可以推动联盟协同治理的良序发展。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运行组织,成员馆之间的权益平衡关系以及彼此的协同发展是其存在依据。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需要创设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本文从成员馆的参与约束、资源共享动机以及合作行动能力保障等三方面阐释了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推动联盟协同治理的顺畅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文文,陈雅.知识溢出机制与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J].图书馆杂志,2011,30(7):40-42.

[2]郭一平,王亮.数字图书馆联盟构建模式的选择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2007,27(4):1-3.

[3]张钢,乐晨.基于集体意向性理论的群体认知过程重构:以组织中的团队为例[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33(6):88-93.

[4]曾德明,胡淼鑫,禹献云.基于知识位势的员工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5):46-49.

[5]赵耀华,蒲永健.博弈论与经济模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2-304.

[6]EllingsenT,PaltsevaE.ConfiningtheCoaseTheorem:Contracting,Ownership,andFree-Riding[J].TheReviewofEconomicStudies,2016,83(2):547-586.

[7]谢雅萍,黄美娇.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高科技企业科研团队激励机制[J].现代管理科学,2011(8):52-54.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5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作用在于通过统一的平台和按照统一的联盟合作协议促进成员馆在服务业务上的合作,实现彼此的资源优势整合,开拓服务业务的共赢局面[1]。总而言之,知识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服务能力的整合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的基本指导思想,共建的是各个成员馆用户所需的共性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是联盟所有成员能够掌握和拥有的差异化知识资源和服务能力[2],“个体参与或进行资源建设或服务能力培育,集体共享资源或服务能力”是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基本运行机理[3],无论是资源共建还是服务能力的共享,其核心就是围绕联盟内部的资源与服务在需求者和提供应者之间的有向流动展开的。如果联盟内部的资源可以被无偿使用或者低成本利用,这势必隐藏着资源建设的个体理性和资源共享的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资源服务与利用中的风险。笔者针对联盟内部资源流动中的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源流动中需要规避的风险,分析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中各个成员馆之间的资源流动关系,从全链路平台构建的视角来研究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运行体系。

2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体系剖析

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是围绕信息资源和参与主体两种元素而开展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因为资源的流动而产生。在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展现个体独立思维的主体理性,而且产生了体现主体现实和潜在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的互动理性。因此可将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体系定义为: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资源构成、参与主体、运行中的信息流动及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体理性关系,可以说上述要素都是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或产生的,因此笔者以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过程中所体现或产生的上述元素为基本维度,以运行过程为逻辑主线来剖析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体系[4]。全链路平台构建是一种关注联盟整体运行场景的系统构建思维,涉及多个参与主体角色,面对多关联的联盟运行流程和多元化的运行场景。贯穿整个运行业务链条,为每个影响联盟服务和用户体验之处提供解决方案,既可以实现联盟服务目标,又能提升联盟服务的用户体验质量。2.1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资源构成。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内部的资源主要有客体资源和主体资源两种。除了联盟内部的信息资源外,在联盟内部资源流动或服务中会产生大量冗余的信息,还应该包括信息资源需求与利用以及服务的时序演进信息或者主题分布信息等,这便是联盟内部的客体资源。由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内部的知识资源需要不断更新,所以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是每个成员馆的责任和义务,而该信息系统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出版机构或者资源供应机构提供客观可靠的用户信息。2.2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参与主体及角色。从信息资源需求和利用的角度看,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有学术研究需求的用户群,以及为其提供资源和服务的各个成员馆。鉴于信息资源供给和服务能力的可持续性,在这条信息资源供应链上应该有前端供应者,即信息资源或知识资源的提供者,最常见的是各种出版商或者数据供应商等[5];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前端供应者(出版商或数据供应商)而言,最重要的信息莫过于有利于其资源推广的市场信息,这将是信息资源前端供应者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最有效的作用是提供了多样化信息的整合平台,不仅发挥信息资源整合和互补的优势,也产生了大量的用户资源利用特征信息(诸如阅读习惯、阅读倾向、数据的利用强度、感兴趣的主题领域等),对于信息资源的前端供应者(出版商和数据供应商)而言,这些资源利用特征信息是最有效的市场开拓信息,有利于实现“低端信息免费而高端变现”的赢利模式[6]。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上述主体扮演着多样化的信息角色。从学术信息寻求的角度看,信息资源的供应主体主要包括前端供应者和成员馆,信息资源的寻求主体主要包括用户群体;而从用户特征信息寻求的角度看,成员馆在对用户群体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用户资源利用的特征信息,这样信息资源的前端供应者们将是信息寻求主体,而成员馆与用户群体共同构成了信息供应的超主体。超主体(图书馆及其用户)作为资源的搜集和利用者,同时也是信息需求偏好的提供者。例如2017年,重庆大学、京东和汇云博图三方达成战略合作。汇云博图科技公司利用重庆图书馆的用户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通过对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提取阅读特征等智能信息;与此同时,京东通过与二者的合作,一方面依靠平台优势决了高校图书馆对新书、热门书的迫切需求,也就是超主体需要的数字图书资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新书数字资源的短板问题,为读者推荐好书,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图书馆数字馆藏的更新发展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京东与汇云博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获取的读者需求和阅读偏好,来决策购买热度较高的图书版权,通过纸质化和数字化出版销售,优化图书的销售渠道,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收益;三者的合作也促进了图书资源流和用户信息流间形成生态化的循环。2.3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的信息流动模式。学术信息的主要流动模式是“信息源端→成员馆→个体用户”。用户特征信息的流动却呈现多元化模式,或者是“个体用户→成员馆→信息源端,或者是个体用户→信息源端”,或者是“超主体(成员馆和用户构成的联盟)→信息源端”。联盟上述信息流动模式如图1所示。在第一种用户特征信息流动模式(个体用户→成员馆→信息源端)中,个体用户特征信息需要经过成员馆的汇聚处理最终流向信息源端,对于信息源端而言,收集用户特征信息的成本降低,但是无法保证用户特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第二种用户特征信息流动模式(个体用户→信息源端)中,个体用户特征信息直接流向信息源端,可以确保用户特征信息的真实可靠,但是由于用户群体相对分散,无法保证信息收集的全面性,而且信息收集的成本会增加。在第三种用户特征信息流动模式(超主体→信息源端)中,个体用户特征信息将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这个超主体直接流向信息源端,即个体用户的资源利用特征信息同时被成员馆系统和联盟系统记录,并汇聚在联盟平台中,这样从联盟超主体流向信息源端的用户特征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而且降低了信息收集的成本。因此,从联盟运行中信息流动的角度看,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平台不仅能够保证信息流动的有效性,而且能够降低信息汇聚和信息收集的成本以及联盟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2.4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的主体理性关系。由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的主要服务主体是各个成员馆,即使有信息源端为其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各个成员馆也需要按照信息守门人的标准对这些信息资源予以序化处理[7];而对于用户而言,无需考虑其所利用的信息资源究竟来源于哪个服务主体,用户都将其看作是联盟的共有资源,而对于单个成员馆而言,这些都是其付出努力进行优化建设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中一定存在着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与冲突,主要体现在个性化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服务共享中。个性化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各个成员馆自行承担成本,信息资源及其服务是共享的,可以被联盟所有用户加以利用,而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无法从信息用户那里直接获取收益,特别是自身的个性化信息资源较多地被其他成员馆用户利用,个体成员馆持续加入联盟的积极性将会降低,为联盟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可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8]。虽然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个高校的师生,但是由于专业、学习层次、研究能力等的差异性无疑提升了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以及服务体系的信息非对称性,如果某个人仅仅依据其是联盟成员馆的服务用户,就可以随意利用联盟的所有信息资源,就势必增加了联盟信息资源服务运行的成本和风险[9]。因此应该构建统一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运行平台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服务共享。

3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全链路运行平台的构建

3.1联盟全链路运行平台的构建理念。将各个成员馆的优质信息资源作为信息产品,将其放置于联盟平台中予以推介,借助于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平台的品牌效应,来开展成员馆与信息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平台的信息资源种类,而且能够保障资源利用者和资源拥有者的正当权益,降低信息资源利用的风险,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资源推介服务和资源利用中所产生的用户特征信息对于信息源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将这部分信息进行汇聚,因此该平台除了资源服务和资源利用功能之外,还要展现资源汇聚的功能,所以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平台至少应包括3个子平台,即资源推介平台、资源利用平台和服务利用信息汇聚平台[10],如图2所示。上文中的北京汇云博图科技公司是图书馆行业内知名的系统和资源服务商,为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提供了图书馆大数据分析及智能信息服务,其作用类似于图2中的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平台,是该平台的应用实例。但是汇云博图科技公司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仍旧为“一对一”模式,因为各个高校图书馆分馆而立,在运行中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参与其中,形成一个联盟系统,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数据的重复分析,提高用户偏好需求等数据的聚合化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联盟之中所有成员馆共享数据的整合、组织和分析的成果,最后,高校图书馆联盟平台与供应商进行合作,互取所需,高校图书馆联盟平台以获得最新的图书或数字资源信息,为及时充实馆藏资源和优化资源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供应商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阅读及其偏好信息,彼此形成资源流和用户信息流生态化循环体系。该运行平台体现了两种资源流动关系,一部分是由联盟推介平台流向联盟利用平台的信息资源,一部分是由信息源端流向推介平台和各个成员馆的信息资源。信息源端可以从各个高校获取更多的合作机会,这些用户的信息行为是出版商或数据供应商最希望获取的,因为这些信息反映了用户的阅读偏好和信息利用偏好,是非常宝贵的市场信息。3.2联盟全链路运行平台的激励措施。为了让联盟成员馆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具有可持续性,就需要优化成员馆展示自身优势资源的内在动机和外在激励,这才是联盟运行体系的核心部分,即各个成员馆如何利用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联盟平台所具有的规模优势获取的各项支持。优化内在动机无非是提升成员馆参与联盟的正向心理预期,即通过对参与联盟并提供资源服务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一方面展现为自身对联盟他馆服务量与自身用户在联盟中获取的他馆服务量的对比,另一方面表现为在对整个联盟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分析,即通过对外服务所取得的行业认可度以及可能争取的资源投入等。对于国内高校图书馆而言,其图书馆经费都是从其办学经费中划拨,而且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获取外在激励表现为政府对于服务能力强的图书馆也可以进行政策倾斜或增加资金支持,所以为了达到联盟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发挥各级政府在联盟建设和运行中的协调和管理作用。按照上述分析,除了资源推介平台、资源利用平台和服务利用信息汇聚平台3个子平台之外,还应该包括联盟协调管理平台,以发挥政府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的作用[11]。从办学经费中划拨部分图书馆资源的建设经费作为联盟运行经费,交于联盟平台统一管理,一方面用于购买联盟所需的共性资源,另一方面针对联盟内部的个性化优质资源服务实施奖励,即实行资助与奖励并存的激励机制。根据最省力法则,区域用户可以通过其区域联盟满足其信息需求,所以必须鼓励高校图书馆提升对所在区域的社会服务能力。首先政府将部分图书馆联盟建设经费直接交于区域联盟平台,而联盟所在的地方政府只是扮演监督的角色,并不直接拥有经费的使用权和分配权,联盟平台的建设经费对于所有的平台成员馆都是公开的。在联盟内部展开服务竞争机制,各个成员馆用户所获取的外部资源服务量与自身服务量的比较而获取联盟的资助奖励,这样对于财政拨款而言,可实现经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能为他馆用户提供信息或知识服务的成员馆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了自身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只不过社会化服务的对象是兄弟图书馆的用户,此时的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已经开始社会化服务联盟的初步实践[12]。联盟平台的重要作用在于需要将这种运行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化建制开展下去,无疑会呈现一个多赢的均衡[13]。对于主要依赖政府投资的图书馆建设经费而言,可以优化经费的合理使用;对于各个成员图书馆及其用户而言,可以避免信息资源的闲置;对于提供信息资源的源端供应商而言,可以直接实时获取信息资源的利用状态和特征信息,并及时调整其资源供应策略,从信息流动的角度看,这些资源利用状态和特征信息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并及时实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4结语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思路

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文献资源建设能力,而且需要重视与社会力量、其他高校图书馆等构建合作关系,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更大助力。

1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

近年来,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开放路径的探索成为了研究热点,即通过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的开放,在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促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呈现出更大价值。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路径也具有了新的视角,即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在这种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路径下,高校图书馆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文献资源且能够有效降低文献资源建设成本,因此,这对于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路径,主要包括志愿服务、慈善捐赠以及外包等。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吸引学术机构、出版社等单位乃至个人开展文献资源捐赠,从而拓展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来源;二是构建具有地方性质的文献资源开发研究专业队伍,从而在推动地方文献资源得以充分开发的基础上为图书馆文献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三是强化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合作与对接,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提供更多馆藏以及管理经验作为支撑。另外,从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保障策略来看,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支持对这项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为此,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依托宣传、政策引导、表彰激励等提升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积极性。如政府部门有必要围绕社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参与构建管理条例,确保相应工作能够得以规范化的开展。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当重视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与社会力量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的基础上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动力。如高校图书馆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向社会的开放程度,在提升自身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促使社会力量能够在享受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了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缺陷,进而为积极参与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优化当中奠定良好基础。

2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的打造

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当中,需要重视与其他高校以及高校图书馆开展紧密的合作,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打造联盟,从而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共建,推动文献建设经验交流发展,进而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文献新资源共享共建联盟的打造作为开展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并通过探索文献新资源共享共建机制与对策,推动高校图书馆文献新资源共享共建联盟构建工作成效的提升。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的打造,能够有效解决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经费不足、重复建设等问题,而在构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参与资源共享共建组织机构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围绕自文献资源开展共享共建方案的制定以及落实,都离不开统一的组织机构来领导,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参与联盟领导机构建设工作,并确保联盟领导机构能够围绕各个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实际以及发展需求等,制定科学的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规划以及方案;其次,高校图书馆需要在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工作中统一思想,避免出现“拥文自重”以及相互攀比的倾向,而需要以降低文献资源建设成本、避免文献资源重复建设为出发点开展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当然,为了避免出现部分高校图书馆过于依赖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的问题,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有必要对加入联盟的高校图书馆文献馆藏进行审核并构建有效的推出机制,从而确保高校图书馆能够在资源共享共建中保持较高积极性;最后,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工作中,需要明确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原则。如整体性原则、自愿性原则等。其中,整体性原则要求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工作能够着眼于区域内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成效的整体提升,而自愿性原则则要求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不得强制要求区域内高校参与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工作,确保每一个高校图书馆加入联盟的意愿都建立在自主资源的基础之上。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当中,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重视革新文献资源建设技术、创新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提升文献资源队伍专业素养,而且有必要吸引社会力量在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参与,并通过与其他高校图书馆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托文献资源共享共建联盟来解决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的经费不足、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军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及推广探究[J].科技风,2019(33):226.

[2]汤文辉,卢建东,鲁朝阳.论出版社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19(20):25-27.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7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电子期刊/许可协议/出版商

【正文】

随着WWW的盛行,网络电子期刊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由于其多采用许可协议的方式租用使用权,从而使得许可协议模式成为图书馆订购或利用网络电子期刊的主要手段,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licensingagreement)已成为图书馆或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方式基本是由许可方(信息资源提供商)提出许可使用的协议初稿,规定被许可方(通常是图书馆)的使用权利、责任及义务,双方如果对协议的条款没有异议即可签约。但由于许可方不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具体需求,提出的条款往往比较苛刻,或不切合实际;与此同时,作为被许可方的图书馆对这种新的贸易形式也不太了解,不知道谈判的余地有多大,由此面临许多问题。

1许可协议的谈判与签订

在采购过程中,与电子期刊提供商谈判及签订许可协议的基本及关键步骤包括:安排试用、审核许可协议、就计价问题进行谈判。首先必须提供试用,这样才能为图书馆提供一个评价电子期刊的有用性及是否易于存取、用户是否足够及任何额外的硬件需求的机会。图书馆也将尝试解决任何潜在技术问题及明确培训问题。审核许可协议将有助于图书馆员找到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答案,诸如:图书馆反对许可协议中的什么条款?需要删除或改变什么术语?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可以接受许可协议中使用权限及授权用户的定义吗?图书馆能够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所有规定/限制吗?其主要任务将是审核许可协议中的专门条款,强调用户、信息使用及用户存取。最后的步骤是就计价问题进行谈判,对绝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主要是考虑价格是否合理。

在此过程中,联盟或图书馆有关负责人必须亲自参加,并熟悉及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条款,不可将此重任委托给订阅。当对许可协议中的任何规定或术语存在疑问时,可与法律律师或采购部门协商后修订措词;如果不了解许可协议中的某个条款时,可要求将其重新写出。还要审阅许可协议中的每一个附件,以了解联盟或图书馆是否能够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所有要求及限制。

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些步骤,负责许可协议谈判的联盟或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很好地掌握图书馆策略目标,很好地了解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本地用户服务政策。在谈判时,为了达到双赢,双方应了解其它团体的意图和限制条件,也应尝试从其它团体的角度来看待、理解许可协议问题。图书馆员应理解信息提供商必须保护他们的投资,而信息提供商应理解图书馆要为其用户群服务,而且信息提供商通常也乐于和图书馆合作解决问题、澄清术语,并使双方签订许可协议。毕竟,许可协议是由信息提供商为保护其利益而让其律师写成的,没有图书馆及图书馆用户的参与,它只是考虑了单方的利益。对于图书馆员和出版商而言,每次审阅及谈判,都是一个学习经历,出版商也从中了解图书馆需要什么、拒绝接受什么。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列出一个清单,在与信息提供商谈判时就不会漏掉重要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资源可能非常独特或用户需求度很高,而不得不接受某些不太合理的条款。但在续订时,可要求再次谈判;同时,核对并了解其它信息提供商是否也已开始提供存取该资源。

虽然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已成为图书馆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但由于电子资源与厂商的多样性,迄今仍未有标准的许可协议能够套用于所有的状况,所以图书馆联盟必须谨慎审阅与修正每一份电子资源许可协议,以免影响到读者与联盟成员的权益。当许可协议不符合图书馆的需求时,要积极谈判,图书馆联盟有权去改变许可协议条款,以获得一个既使联盟、图书馆及用户受益,又符合合理利用方针的许可协议。

2有关注意事项

2.1电子资源的合理使用(FairUse)

图书馆的使命就是支持信息的合理使用,在传统出版环境下,“合理使用(FairUse)”的理论已经被出版界与图书馆界广泛接受。1976年版权法section107允许为了教育目的(教学、学术研究)使用和复制版权著作。Section108条款为图书馆的复印或复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然而,随着电子出版时代的来临,虽然早已在1998年10月28日签订了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但仍有许多厂商以电子出版环境不同于传统出版环境为借口,在许可协议条款中具体地、详细地说明如何利用电子期刊、什么是授权利用的、什么是禁止利用的,企图停止合理使用权的继续适用,以保护信息提供商的利益。为此,全球图书馆界必须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向厂商要求合理使用权能够适用于电子资源。

图书馆应该意识到在许可协议中存在一些出版商强加的限制合理使用的条款,而这会影响到图书馆及授权用户的合法权利。因此,图书馆员有责任就此进行谈判。在进行谈判时,不要放弃版权法案107条及108条授予的权利,以在保护版权所有者(作者或出版商)的权利及用户信息需求及自由交流思想之间找到平衡点。

事实上,由于电子资源提供给使用者不同于传统资源的功能与加值特性,为使这些功能与特性能被广泛且有效地运用,信息提供商应开放让其数据库被合理使用于非商业性或教育等用途,而不应加诸过分的限制于经过授权的个人用途,例如厂商应准许使用者能够在合理范围内无限次下载、储存、打印其数据库内容。

此外现行著作权法已有载明对合理使用、教育用途与图书馆豁免权(LibraryExemption)等相关条文,在审阅电子资源合约时应留意是否含有违背前述条文的条款。例如,图书馆在合约中应争取允许电子资源能使用于馆际互借(InterlibraryLoan)。馆际互借是1976年的版权法108条赋予图书馆的权利。从理论上说,许可协议应允许图书馆提供论文的打印复本或电子复本,以满足馆际互借的要求。但是在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中,许可方(信息提供商)常常要求被许可方图书馆把产品的使用权限制在本单位内部的用户范围,而不容许授权使用的图书馆或用户将该产品传递给其它单位或用户。例如在美国科学协会关于ScienceOnline的许可协议中包含一个限制电子馆际互借的案例(/subscriptions/termsunlim.shtml):由于电子出版物易于复制的特性,AAAS明确禁止以任何电子或数字形式对ScienceOnline(包括Science及ScienceNow)的论文或内容进行馆际互借。Academic Press(AP)也在其许可协议中规定不可由电子期刊提供馆际文献服务,但是如果该馆已订购过纸本期刊,可在符合馆际互借条款规范下,由其电子期刊印出纸本,提供文献服务,每笔服务需记录其期刊刊名及刊期,定期汇整记录给AP,细节再议。这些规定固然保障了出版商的利益,但与图书馆界多年来倡议的“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及积极推动的相关措施,不啻背道而驰。由于图书馆界的反对,目前已有一些信息提供商采取了折衷的方法,如Elsevier允许每年每种期刊可以提供五篇电子期刊全文作为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之用,Kluwer规定会员可以用电子期刊印出之纸本进行馆际互借。因此,图书馆联盟及有关单位在能与出版商谈判时,要力求突破,以免阻碍信息的传播,影响学术研究的发展。

2.2明确地说明数据库内容

在许可协议中应描述图书馆购买或租赁了什么,这可确保图书馆方面不对网络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内容产生误解。JSTOR在其许可协议中声明,数据库是由学术期刊的过刊组成,过刊应从每种期刊的创刊号开始,一直到1年以前出版的卷期。同时,图书馆可以要求在许可协议中注明信息提供商向图书馆通知数据库内容变化的条款。

2.3审慎界定授权用户与使用地点

当联盟或图书馆订阅一电子资源时,究竟有哪些使用者能够使用呢?对于信息提供商而言,总是希望将授权用户限制在一较小范围的群组中,而这往往与联盟或图书馆的期望相违背。因此在签订许可协议时,务必要注意其中“授权用户”的定义,并审慎选择较宽松的定义与信息提供商磋商。

此外,引进电子资源时必须注意到可以合法使用该资源的地点,例如:是否仅能在图书馆馆内使用?或者可以在校园外透过某种特定的认证机制使用?从实践经验来看,大多数数据库是使用IP的方式来控管。最近ElsevierSDOS正研拟开放以ID/Password的方式来控管,如此一来只要是合格的使用者便可随时随地使用。

2.4要求提供使用统计

精确及时的使用统计是有效管理电子期刊所必须的,它是反映数据库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馆员制定馆藏发展决策,确定是否需要引进、续订或停订,并让图书馆同时了解是否有必要更积极地宣传某些资源,从而使电子期刊成本效益最大化。但并不是所有信息提供商持续、有规律地提供使用统计数据。基于这些原因,应在合约中添加这一要求,让厂商了解使用数据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

2.5要求给予永久保存或永久使用的承诺

许可协议必须包括存档及永久使用的议题。由许可协议可知,被许可方图书馆购买的是网络电子期刊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而不是真正拥有该资源,所以许可协议应提供被许可方购买的网络资源的永久保存或永久使用的承诺,以明确授权使用的资源在协议期满后继续使用的问题,从而避免知识的潜在损失。如许可方可以让被许可方免费或以适中的费用续订使用合约;或向被许可方提供资源存档的替代物(如光盘、印刷型产品、磁带或可以在局域网上运行的产品)。如生物学家公司的许可协议就有这样一条规定:在终止订购时,图书馆将获得用于永久保存的光盘,该光盘收录有图书馆在合同期内订购的期刊卷期。

2.6重视合约转让问题

在绝大多数的许可协议中,会有这样一个条款,即禁止图书馆将其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然而,却没有这样一个条款,即禁止信息提供商将其与图书馆的合约转让给另一方。图书馆应该要求增加这样一个条款,即在信息提供商的公司倒闭、被出售或与其它公司合并时,要保护图书馆的利益,防止由于原提供商的断层、政策的改变,而对图书馆权益及拥有权或使用权的影响。如果合同被转让,图书馆有权重新谈判或取消现有的合同。

2.7关注赔偿条款(Indemnification)

一般合约中都附带有赔偿条款,但往往会被图书馆所忽略。以下是赔偿条款在合约中经常出现的形式:图书馆是否需要为其读者不当使用或滥用(Misuse,Abuse)数据库的行为负责?图书馆是否必须负责监督其读者对电子资源的用途,例如:图书馆是否必须确定读者只将电子资源用于学术用途?信息提供商有否保证其数据库未侵害第三者的知识产权?抑或一旦发生数据库侵害第三者知识产权时,厂商是否承诺愿意负责?上述第1、2种形式主要界定图书馆是否需要负责其读者对数据库的使用行为,在签约时务必考虑自身的技术资源(TechnicalResources),切勿承诺采取能力范围外的技术来阻止未经授权的使用,以及不当使用或滥用数据库。

那么,什么叫做不当使用或滥用数据库呢?国内曾经发生有读者以计算机程序自动到某电子期刊系统中在短时间内下载大量全文资料,因而造成对方系统不胜负荷,此即属于不当使用数据库的范围。一般而言,电子资源提供商多会采取将该读者所属单位暂停使用权数天作为惩罚。

由于电子出版环境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息息相关,读者也较传统出版环境更容易不当使用或滥用电子资源,因此图书馆在道义上应该承诺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加强宣导)来避免读者对电子资源的不当使用或滥用;若发生不当使用或滥用时,也应该与信息提供商共同采取适当的步骤来停止该类行为。但是,在合约上不应让图书馆或联盟负起个别读者不当使用或滥用电子资源的责任。只要图书馆已尽最大努力通知用户有关使用的限制并防止滥用时,图书馆就不应对滥用资源的个体用户的行为负责。Sherden建议应在许可协议中加入以下条款:图书馆将通知用户有关资源的使用限制,并执行这些限制;但是,对于因无知或图书馆非授权用户的行为,图书馆不应负责。推而广之,只要图书馆或联盟并未故意帮助或鼓励个别读者违反合约载明的条款,并且当个别读者违反条款时能协助厂商解决,图书馆或联盟也不应该为个别读者的此类行为负责。

2.8可要求延长合约

图书馆应该能够要求在许可协议中收录有这样的条款,即根据因信息提供商的原因而不能存取资源的天数来延长合约。机构合作委员会(TheCommitteeOninstitutionalCooperation,IC)认为,如果由于许可方可以合理控制的原因,而不能提供被许可方使用超过连续24小时时,许可方要同意被许可方不需额外的费用按相应的时间延长使用时间。

2.9其它

除了上述几项之外,图书馆或联盟在谈判与签署许可协议时应该留意的事项还有:(1)了解并关注谈判过程,注意谈判条件的变化。许多信息资源提供商要求图书馆通过联盟购买电子期刊,并有可能邀请图书馆参加联盟合约的谈判,这一过程与图书馆员传统的、有序地选择期刊的方法截然不同。由于通过联盟购买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有可能达不到图书馆的期望,所以图书馆必须确定是否想要购买,该电子期刊数据库是否符合本馆的馆藏政策。在谈判中,图书馆还应该明确其愿意支付多少费用(2)浏览并比较不同许可协议。这将有助于图书馆员了解出版业目前许可协议的标准,也有助于图书馆了解信息提供商愿意谈判的内容。

3美国加州大学许可协议模式

图书馆除了需

要制订馆藏发展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许可协议来跟信息提供商谈判。很多出版社(如ELSEVIER)订出了许可协议供客户参考,明确规定各种限制条件和要求。可是加州大学并不受制于出版商,他们自己制定了一个许可协议,所以谈判及签订时可能会以加州大学的许可协议为主。在加州大学的许可协议中明确规定:许可协议中必须指明当数据库被移除时,加州大学对于已经付费的信息有永久使用权;信息提供商必须明确描述图书馆及其使用者的权利,同时也须相信图书馆有监控合法使用信息的能力;加州大学是一公共机构,它必须广泛地对加州提供服务,加州大学的授权使用者包括学生、教职员工及所有校区、相关医院、实验室、研究计划、访问学者、远程教育等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可从任何地方(如家中、外国、校内)使用信息;电子信息的内容必须可在任何作业平台、网络环境上存取,这些存取必须以图书馆界所使用的标准(如Z39.50-1996)为基础;许可协议中必须同意所有的信息可被非商业、教育、指导、研究为目的的使用者“合理使用(FAIRUSE)”,使用方式含无限制的浏览、下载及打印;为便于读者的使用,信息提供商不能限制图书馆增强或转换资料(ENHANCEORREFORMAT),如将电子信息与其它馆藏连结起来,或加上批注等;使用者使用记录、检索记录必须受到保护。

总之,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已成为图书馆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也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型的商业出版商及学术协会出版商具有标准的许可协议,这通常作为谈判的起点,在没有检查之前不得签署协议。研究图书馆学会ARL()及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会ICOLC(http://www.library.yale.edu/consortia)已制定了指导方针,以帮助制定符合图书馆需求的协议。研究国外图书馆参与网络电子期刊许可协议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可以指导我国图书馆界与国外网络电子期刊出版或商谈判,以争取最优的价格模式,获得最大的使用权限,防止知识的潜在流失及用户违反使用协议带来的争议等;另一方面为我国网络电子期刊利用方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ttp:///ld

2www.library.yale.edu/-license/publisher.shtml

/aipdocs/forms/subinst.pdf

/eaccess/ojsa.htm

/subscriptions/termsunlim.shtml

/bag-sub:htm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8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仍然存在许多管理问题,如基础服务不到位、文献资源不足等,极易引发图书馆里的危机,阻碍我国图书馆的长久发展。在此背景下,必须切实做好图书馆里的管理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为人们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应加大投资力度,做好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图书馆里图书利用率,为图书馆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现实表现

1.财政与资源危机

目前我国政府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图书馆里购数量、藏书量逐年减少,造成图书馆在许多方面出现供不应求情况,如文献检索不畅、硬件设备老化以及智能化服务程度低等问题,无法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并给读者造成了许多不便。同时随着我国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日益丰富,获取资源的途径也更加便捷,为此许多读者都选择在网络上下载资源,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逐渐下降,这使得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如果这种供不应求的矛盾持续下去,图书馆就会在多元化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从而造成图书馆的生存危机。

2.社会与形象危机

图书馆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但是今年连我国图书馆的利用率较低,一方面是由于图书馆中藏书的数量少,质量差,另一方面图书馆里的开放程度不高。同时图书馆里的业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无法充分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而且给图书馆的的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而引起图书馆社会与形象危机。

3.管理与服务危机

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方式以及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部门职权划分模糊,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在服务方面,图书馆的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服务人员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服务态度过于冷淡,在工作期间与他人随意攀谈,影响读者看书,此外图书馆中藏书不够全面,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需求,使图书馆面临管理与服务危机。

4.人才与心理危机

一方面图书馆对岗位人员的要求较低,即使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也可以进入图书馆的岗位,造成图书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工作较为乏味,而且工资较低,工作人员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促使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另外我国图书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缺乏相应的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不仅面临人才危机,还面临心理危机,不利于我国图书馆的长久发展。

二、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有效策略

1.强化软实力建设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为了解决财务和资源危机,一方面我国政府应根据图书馆里的实际需求,适当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强化图书馆的软实力建设,进一步建设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满足图书馆对资金的需求,以此解决资源危机。另一方面增加图书馆的购书数量,及时的维修和更换图书馆的硬件设备,不断加强图书馆信息技术水平,使文献检索更加的流畅,满足读者所需。另外图书馆还应提高购书的质量,加强图书的全面性、针对性,满足不同年龄段对图书的需求。

2.开展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是提升自我形象的重要措施,在危机出现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转化危机,首先应把握好“意见市场”,利用图书管网站、电子屏幕等媒介及时的公布管理危机,同时为了避免产生谣言,可以求助行业专家,使其为图书馆出谋划策,帮助图书馆渡过管理危机;其次应把握好“情感市场”,在发生关管理危机后,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及时并真诚的向大众道歉,同时还应向大众颁布整改措施,从而重新获得大众的的信任;最后把握好”特别关注“时机,将图书馆的优点和发展前景充分展现在大众面前,重新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3.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为了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首先应合理配置人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符合图书馆的岗位条件,而且必须是具备责任心以及敬业精神的优秀的青年骨干,以此活跃图书馆的氛围,化解图书馆的心理危机;其次图书馆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帮助工作人员体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同时采取合理的鼓励措施,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从而为读者提供满足的服务,解决图书馆的人才危机;再次应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从而解决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危机。

4.做好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因此为了顺应时展的需求,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必须做好信息资源建设,充分考虑不同阅读群体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图书馆必须不断加大对文献资源的储备量,通过实施多馆联合机制,增加图书的多样性、针对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加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为更多不同群体提供更满意的阅读服务。

三、总结

危机管理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转化图书馆的管理危机,是图书馆能否实现社会服务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相关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图书馆必须不断更新管理方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并与读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图书馆长久发展,笔者认为通过对图书馆管理问题的不断研究,未来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广阔。

作者:杨虎 单位:文山州砚山县图书馆

第二篇

随着2006年1月8日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是否已制定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标志着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安全文化的基本素质的程度。作为公众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减灾文化素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管理知识。图书馆和图书馆联盟作为信息的组织、管理和传播机构,应当在应急与危机信息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基本概念

1.1应急管理概念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1.2危机管理概念

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从而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

1..3图书馆联盟概念

所谓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是图书馆界适应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是在一个更大范围内为更多读者提供实际服务的图书馆实体。

2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内涵

2.1概念

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是将图书馆联盟应用于危机信息管理领域,利用其资源共建共享、信息传播、社区服务、公众教育等功能,促进危机信息资源的保障、传播与,发挥图书馆联盟在应急与危机信息管理中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组织形式。

2.2作用

图书馆和图书馆联盟具有信息资源保障的完备性,信息服务提供的及时性和权威性,以及社区干预的有效性。图书馆作为专门管理信息资源的机构,在危机信息资源保障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能够利用其信息平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迅速地将事件相关的信息给相关群体,并可以提供主动信息服务。图书馆联盟在危机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危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2.2.1在危机事件前,具有危机信息资源管理和保障作用

由于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危机事件尚未发生的时候,需要搜集、整理、存储、大量与危机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与,由于图书馆联盟具有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并可以在联盟内部进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因而在处理危机事件前的相关信息服务工作中,具有先天优势。

2.2.2危机事件中,具有危机信息分析和作用

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危机事件的利益相关者急需获取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影响范围、应对方法、影响后果、恢复时间与步骤等方面的信息。图书馆联盟可以从政府决策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媒体、公众等渠道搜集信息,与来自图书馆联盟内部的其他信息源一起,进行综合与分析,将经过分析的结果通过专题网站、宣传栏、专题报告、小册子、电子邮件、短消息等方式,及时到利益相关者。

2.2.3危机事件后,具有危机信息评估和反馈作用

危机事件过后,需要对所涉及的数据、资料等进行系统的组织整理。同时需要对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评估,如预案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基础信息的完备程度、准确程度,危机事件处理的分析总结信息、效果评价信息等,将这些信息系统处理后,反馈给决策机关以供参考。

3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服务内容

图书馆联盟对危机信息具有搜集、整序与功能。图书馆联盟对来自危机事件本身、政府机构、媒体和公众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加工,利用其信息资源加工优势,将原始信息转化为信息产品和服务。图书馆联盟对进入到系统中的危机信息处理后,形成信息产品和服务,将它们提供给政府机构、媒体和公众。图书馆联盟可以提供预案管理、危机信息、危机安全教育、社区恢复干预等服务。

3.1危机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就是运用国家公权力,对公共突发事件和灾害性信息的处置方案。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影响和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各个方面预先做出详细安排,是开展及时、有序和有效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分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预案、企事业单位预案五个层次。[4]

3.2危机信息

专题网站的设立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让公众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前更多地了解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应对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当危机事件正在发生时,图书馆联盟利用自己的分布式网络,搜集与危机事件相关的信息,加以组织、分析,并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提供给利益相关者。当危机事件发生过后,图书馆联盟可以继续通过专题网站,系统地组织与与危机事件相关的信息,并通过深度的综合与分析,对危机事件相关的预案、涉及的资源、处理流程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地改进意见,供决策机关参考。

3.3危机安全教育

图书馆联盟可以通过专题网站、专题讲座、专门项目等多种手段,向公众宣传危机事件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3.4社区恢复干预

图书馆联盟是大型图书馆网络,每个图书馆周围都有一个或几个社区。在危机事件发生过后,图书馆联盟可以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恢复工作当中,帮助社区公众恢复心理健康,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图书馆联盟的成员馆应该深入社区,加强宣传,整合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危机信息,通过各种便利的方式,提供给社区居民。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多发的国家。每年约有20万人因此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0亿元。如“非典”“H1NI”等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损失难以统计。图书馆联盟能够在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是一种基础性作用。希望引起政府对基于应急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关注,并给予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提高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系统质量和效能。

作者:佘婵 单位:西安医学院图书馆

第三篇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有了较大的变革,各大高校也在不断扩大学校的学生招收量,而高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学生面临极大的学习压力以及生活压力,这些都会引发高校危机的产生,这些危机中的高校图书馆危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了解。高校图书馆是教师进行研究、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场所,但是高校并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管理,致使其出现很多危机,这些都会直接制约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有效措施对图书馆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简述高校图书馆的危机管理

1.1何为高校图书馆危机

危机是是指一个事物或是因素对另一个事物产生的威胁,干扰,进而产生一系列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且需要快速对其作出正确的反应。所以高校图书馆危机简单来说就是指由于一些不定因素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攻击、干扰,致使高校图书馆无法得到正常、健康发展,而要想使得正常发展,相关图书馆管理人员则需要快速、正确对其作出相应的举措。如:不明物体的引爆现象、不明物引起的火灾现象等突发事件,或是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抢图书、抢座位引发的矛盾等人为事件。这些都属于高校图书馆的危机,而这些危机也都会影响到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1.2高校图书馆危机的具体分类描述

危机分为很多种,只有对其进行正确分类,才能快速、正确、有效的控制危机给高校图书馆所带来的危害。通常将图书馆危机按照人的影响和物的影响分为主观危机和客观危机,主观危机主要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如:人才危机、管理危机等,而客观危机则不受人的行为控制,如:资源危机、公共关系危机等。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了这些具体的图书馆危机,一是人才危机,当前各大高校都建立了学校图书馆,但是学校并没有发挥出图书馆的积极作用,忽略了对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不高,人才流失很快,这样就无法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制约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二是管理危机,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采用学校的行政运行模式进行来展开工作的,学校也会及时给图书馆分配一定的经费和置办书籍的任务,这些传统的管理理念比较陈旧,管理制度不完善,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会制约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三是资源危机,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逐渐扩招,在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高校的图书馆并没到得到合理改进和完善,学校给分配的资金没有相应的增加,同时图书馆的现有设施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图书馆的图书陈旧、没有及时得到更新、位置不够、数据库资源更新过慢等都会造成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危机。四是公共关系危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样图书馆的作用就被弱化了,图书馆枯燥无味,人们再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去图书馆进行探索知识、寻找知识,而图书馆也没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就无法得知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图书馆也没有加强自己同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没有及时开展一些具有创造力的活动,这些都会引发图书馆的公共关系危机。

1.3何为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所发生的危机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及时制止并控制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危机管理不单单是危机发生后的管理,还应该对其进行事前的预防管理、事中的控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危机管理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危机所造成的危害。而图书馆的危机管理则是指时刻关注图书馆的运行发展,对其可能发生的危机因素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对其进行正确、快速控制处理,避免这些危机给图书馆带来更大的损失,整体来说,就是要对危机因素进行从头到尾的控制和管理,从而促使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高校图书馆具备系统性、综合性,因此,要加强对危机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的控制。

2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若干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正常运行、发展中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危机管理的问题进行有效探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危机,进而促使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2.1高校对危机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很多学生都不了解危机管理

首先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危机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也没有对相关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这就致使很多学生、甚至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都不了解危机管理,从而无法在实践工作中正确进行危机管理。所以需要加大对危机管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危机管理、认识危机管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的危机管理工作中去,从而真正实现危机管理的目的。

2.2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使得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执行力大大降低

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开设图书馆的目的就是单一的给学生提供借阅书籍,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而他们在平常的实践工作中,盲目懒散、不积极这些也都会引发图书馆的危机,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传统的模式、理念、方法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图书馆的管理部门机构不合理,无法有效解决不同种类的危机事件。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多以纸质类的图书为主,也会提供一些电子查阅工具,如果突然发生一些自然危机,图书馆虽然没有专门的危机处理部门,但是管理人员依然可以快速采取对应的举措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然而当前的高校图书馆危机并不是单一的,它分为很多种,因此,需要合理调整图书馆现有的管理部门机构,制定出专门的图书馆危机管理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不同种类的危机事件。

3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相应举措

高校图书馆的危机由来已久,同时在图书馆的发展中还出现了危机管理的若干问题,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举措,有效的预防、控制这些危机的发生,从而促使高校图书馆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3.1提升图书馆危机管理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

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对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进行危机培训,采用一些先进的图书馆危机案例加强管理人员的危机预防意识,同时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图书馆危机管理人员的危机应急能力和处理能力,如:特殊情况下的心里素质、遇到突发事件后的控制力等。

3.2改进和完善图书馆的安全危机管理体系

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当前现有的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控制图书馆危机事件的发生。高校图书馆应该结合平常可能发生的一些危机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确保在这些危机事件发生时可以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还应该定期对这些危机事件进行演习处理,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安全预防措施,如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配备检测系统等,可以及时发现外部的一些干扰等,从而及时发现危机事件,快速解决。总之,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危机管理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使高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云.高校图书馆危机管理系统的建设性思考[J].兰台世界,2012(29):66-67.

[2]王玲.高校图书馆危机预警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5):150-151.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9

关键词:智慧医学图书馆;联合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逐渐变成一种重要资源,并改变着传统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大众的生活,知识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话题,知识管理应用技术、研究内容以及服务对象得到不断拓展,其实际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图书馆作为一种文献资料收藏与管理机构,是否能充分发挥其知识管理与应用功能,一方面是对图书馆能力的集中考验,同时也对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1]。智慧医学图书馆属于专业性图书馆,随着现代医学迅猛发展,怎样应用知识管理理论有效做好智慧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将更为及时、精准、高效的医学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与医疗卫生人员,是智慧医学图书馆工作中所面临的关键课题。为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措施及对策,以期为我国智慧医学图书馆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有效参考。

1智慧医学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结构及内容(见图1)

所谓智慧医学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智慧医学图书馆通过知识管理等相关理论对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应用,从而满足大众不断变化的知识和信息需求的一个整体系统。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要完成医学知识加工、医学知识采集、医学知识存储以及医学知识转化等相关功能,应该对其子系统进行创建,同时制订与知识管理需求相符合的服务机制[2]。知识与信息流在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中的流动过程,其实就是组织管理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一是资源建设系统。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组织管理图书馆内部显性知识资源[3]。基于管理流程划分,智慧医学图书馆知识资源主要包括采集与加工两大内容。所以,智慧医学图书馆资源体系建设包括建设医学资源、开发网络资源、采购电子资源、数字化加工馆藏文献、开发数据库以及创建联机查询系统等。二是人力资源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是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应该加强智慧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同时创建关于医学知识的信息共享平台与专家知识系统[4]。三是知识库系统。建设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与转化隐性知识仅仅是智慧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起点,关键在于有效开发与利用智慧医学图书馆的资源,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通过创建知识库,实现知识的集中与固化,确保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2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理解存在误区

在很多人眼中,智慧医学图书馆就是医院的后勤部门或者行政部门,虽然属于医学范畴,但是其工作人员并不能享受相关医学待遇,比方说晋升技术职务、外出进修学习等。再加上相关部门与领导对于智慧医学图书馆的性质与工作内容并不了解,觉得智慧医学图书馆本身就属于非营利服务机构,并不会产生经济效益,由此导致很多智慧医学图书馆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被动、消极情绪,不能及时更新图书馆管理观念,在日常工作中也往往表现出应付的态度。

2.2智慧医学图书馆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高校智慧医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且不同高校师生也不能跨校直接借阅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和访问电子资源,馆际互借因受到多种条件制约也不受师生青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下,高校智慧医学图书馆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能否面向读者需求,根据自身能力逐步向社会读者开放?不同高校之间是否能探索一种让师生满意度更高的资源共享机制?公共图书馆如何满足读者对医学资源的需求,如何避免与本地高校图书馆医学资源的重复建设?这些都需要图书馆在智慧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把读者需求与自身建设有机衔接,既坚持公益性,又面向市场,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2.3智慧医学图书馆人才不断流失

因为各种原因,智慧医学图书馆不被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所以很多人将智慧医学图书馆当成可有可无的一种附属机构,也不重视智慧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奖励政策、工资待遇以及职称评定等,这对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很大影响。仅重视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却忽略了员工的物质激励,这就进一步拉大了图书馆员工和其他行业员工的收入差距,导致智慧医学图书馆作用和地位的持续降低,最终造成图书馆留不住人,馆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高。

2.4智慧医学图书馆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建设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医学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然而智慧医学图书馆管理体系本身属于条块分割,高校医学图书馆与医学行业图书馆、不同高校医学图书馆之间彼此联系不密切,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自我管理等方面自成体系,很难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系统的图书馆分别有自己系统的行业学会,如中华医学会创建的医学信息分会、智慧医学图书馆创建的图书馆委员会以及高校创建的医药图书馆协会等,这些不同的行业学很少跨界交流。条块分割制度下的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严重制约了智慧医学图书馆的发展。

2.5智慧医学图书馆自动化体系建设滞后

当前智慧医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现状并不乐观,我国最早规范化管理智慧医学图书馆的是广东省,但是到1999年,我国只有21个智慧医学图书馆实现了自动化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的医学图书馆基本都属于自我建设阶段,还没有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区域化的联盟型图书馆集群。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智慧医学图书馆建设滞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经营与发展。

3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路径

3.1更新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对于智慧医学图书馆来说,观念落后可以说是最大的落后,构建智慧医学图书馆服务体系,应该紧跟时展步伐,更新观念与解放思想。智慧医学图书馆应该对最新管理学方法和理论加以充分利用,由此才能对智慧医学图书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物资资源等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并将智慧医学图书馆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对智慧医学图书馆的活动和工作进行合理组织。现阶段,智慧医学图书馆应全面树立以下管理理念:一是基于知识的管理。信息与数据不仅是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管理对象,也是知识服务的主要内容。所以,知识被称为智慧医学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基础,这不仅仅是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智慧医学图书馆经营与发展的结果[5]。事实上,从建设智慧医学图书馆开始,就和知识存在内在、本质的联系,缺乏知识聚集,就不会产生图书馆,而知识得不到发展,则图书馆就无法实现发展,该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体现得尤为突出。二是用户至上的观念。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方便,从而满足用户需求,这是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使用户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确保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能最大限度服务于用户。三是投入力量建设区域共建共享、馆际互借的区域性医学图书馆联盟。联盟内的各分馆集中力量建设自己优势学科的知识架构,包括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以及特色资源库,充分发挥本馆专业特长,为区域图书馆联盟提供专业、高效的知识建设服务。

3.2改革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管理方式

首先,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管理重点应该从设备、馆舍等的管理向管理员管理、读者管理、资源整合、区域联合服务等方向转变。不管是获取、转化、加工或者创新知识,均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人的管理是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根本与核心。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对象是用户与馆员,将人的能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实现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知识创新。其次,智慧医学图书馆管理的评价应该从硬件向软件方向转变。对智慧医学图书馆业务与管理水平的评估,不能仅仅注重设备、场所以及馆藏等相关硬件指标,同时还应该注重智慧医学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效果与开发程度。管理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服务范围、资源质量和数量等。再次,智慧医学图书馆应该从根据文献流程设置转变为根据服务功能设置。现阶段,很多智慧医学图书馆在划分业务范围与设置部门方面依旧选择传统惯用做法。智慧医学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翻天覆地的社会环境变化,其管理与服务手段、内容等也应随之发生改变,若依旧选择以往的服务模式,就很难与智慧医学图书馆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应该重新界定和划分以往业务范围与部门,优化业务流程与变革组织结构。应该严格遵循信息服务原则,对智慧医学图书馆以往管理结构进行重新设置,比如智慧医学图书馆应该对电子资源部门进行全面整合,实现智慧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集中化管理。

3.3加强智慧医学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应该有一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逐渐取代传统劳动方式,智慧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也逐渐向信息导航员、情报中介人以及知识创新者等身份转换,进一步提升了对智慧医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与学识能力要求,特别是现阶段知识单元中逐渐深入信息资源,若智慧医学图书馆管理员不具备图书情报知识、学科知识等,尤其是无法掌握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那么就无法充分开发与利用智慧医学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所以,应全面培养与引进智慧医学图书馆的综合性人才,对智慧医学图书馆人才队伍进行创建。积极引入医学基础良好的青年人才,聘请有信息情报工作背景的医务人员,使智慧医学图书馆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智慧医学图书馆人事制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能在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中脱颖而出。此外,还应强化对现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与业务培训,通过鼓励工作人员不断完善自我,使智慧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决策分析能力、知识分析能力以及组织开发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保证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得到有效建设。

3.4搞好智慧医学图书馆资源建设

加强知识储备与信息储备是智慧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得以创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智慧医学图书馆知识储备与信息积累缺乏,那么就不能转化信息为有用知识,也无法实现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转变。当前,智慧医学图书馆信息主要在个人与部门两环节中分散,知识主要被存储在个人头脑中,如果不能够有效集成与整合知识,则对深入开展信息服务极为不利。所以,现阶段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中应该创建知识库与数据库,绘制知识地图,此为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智慧医学图书馆服务体系、构成见图2。

3.5构建智慧医学图书馆联盟

馆际合作是建设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的一个关键内容,智慧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是馆际合作得以开展的最佳途径。智慧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内容包括联合采购、联合编目、联合目录查询和馆际通借通还4个方面(见图3)。各馆在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专业特色知识体系建设的同时,在共同需要的文献和电子资源建设方面,由联盟中心统一调度资源,通过联合采购、中心统购、独立采购等方式合理配置采购资金,在保证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联合编目服务,可在减少图书馆编目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提高编目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智慧医学图书馆联盟中心应提供基于web平台、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移动终端等多种现代化的实时联合目录检索服务,将区域图书馆联盟内的文献、电子资源、期刊、自建特色资源进行统一、统一检索,为区域内所有读者提供统一、高效的一站式资源服务平台,提供知识检索服务、馆际资源预约、续借、资源荐购、征订、文献传递等公共服务。通过微信、QQ、手机短信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推送新书通报、借阅文献到期提醒、荐购图书到书提醒等信息。联合目录服务的建设质量、读者覆盖面及推广效果,直接影响智慧医学图书馆联盟内的知识利用率和读者体验,是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身份证读取、微信扫描、指纹识别、人面识别等现代化手段进行读者身份识别,提供高效、便捷的馆际互借服务,充分利用社会物流配送资源,打通馆际互借的最后一道关卡。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物流业的发展,构建区域联盟型智慧医学图书馆集群已不存在技术难度,亟待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中心管理机构的建设。中心管理机构承担资源调度、知识整合、统一服务的责任,是智慧医学图书馆联盟的建设核心,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指定建设的主体单位,并提供资源集中采购、机房建设、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的资金支持及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问题。二是馆际互借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馆际互借机制,包括物流配送资金的来源和构成、读者离岗离职时在借图书追偿机制等。总之,随着近年来医学的不断发展及大众对生命健康、医疗保健的关注,推动着智慧医学图书馆从资源信息服务向用户知识服务方向转变,从而寻找更多发展机遇。而智慧医学图书馆体系建设本身就属于长期积累的一项工作,必须将用户放在体系建设的中心,并且不断优化与改进智慧医学图书馆建设体系,才能为各层面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进而实现智慧医学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关于通辽市公共图书馆(室)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3):107-108.

[2]邢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之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6(8):18-21.

[3]李茜.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J].大观,2016(3):199-200.

[4]玛依努尔·阿吾力提甫.新疆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界,2017(2):17-19.

图书馆联盟范文篇10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电子期刊/许可协议/出版商

【正文】

随着WWW的盛行,网络电子期刊逐渐成为学术出版的主流,由于其多采用许可协议的方式租用使用权,从而使得许可协议模式成为图书馆订购或利用网络电子期刊的主要手段,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licensingagreement)已成为图书馆或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方式基本是由许可方(信息资源提供商)提出许可使用的协议初稿,规定被许可方(通常是图书馆)的使用权利、责任及义务,双方如果对协议的条款没有异议即可签约。但由于许可方不了解图书馆用户的具体需求,提出的条款往往比较苛刻,或不切合实际;与此同时,作为被许可方的图书馆对这种新的贸易形式也不太了解,不知道谈判的余地有多大,由此面临许多问题。

1许可协议的谈判与签订

在采购过程中,与电子期刊提供商谈判及签订许可协议的基本及关键步骤包括:安排试用、审核许可协议、就计价问题进行谈判。首先必须提供试用,这样才能为图书馆提供一个评价电子期刊的有用性及是否易于存取、用户是否足够及任何额外的硬件需求的机会。图书馆也将尝试解决任何潜在技术问题及明确培训问题。审核许可协议将有助于图书馆员找到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答案,诸如:图书馆反对许可协议中的什么条款?需要删除或改变什么术语?需要增加什么条件?可以接受许可协议中使用权限及授权用户的定义吗?图书馆能够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所有规定/限制吗?其主要任务将是审核许可协议中的专门条款,强调用户、信息使用及用户存取。最后的步骤是就计价问题进行谈判,对绝大多数图书馆来说主要是考虑价格是否合理。

在此过程中,联盟或图书馆有关负责人必须亲自参加,并熟悉及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条款,不可将此重任委托给订阅。当对许可协议中的任何规定或术语存在疑问时,可与法律律师或采购部门协商后修订措词;如果不了解许可协议中的某个条款时,可要求将其重新写出。还要审阅许可协议中的每一个附件,以了解联盟或图书馆是否能够遵守许可协议中的所有要求及限制。

为了有效地完成这些步骤,负责许可协议谈判的联盟或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很好地掌握图书馆策略目标,很好地了解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及本地用户服务政策。在谈判时,为了达到双赢,双方应了解其它团体的意图和限制条件,也应尝试从其它团体的角度来看待、理解许可协议问题。图书馆员应理解信息提供商必须保护他们的投资,而信息提供商应理解图书馆要为其用户群服务,而且信息提供商通常也乐于和图书馆合作解决问题、澄清术语,并使双方签订许可协议。毕竟,许可协议是由信息提供商为保护其利益而让其律师写成的,没有图书馆及图书馆用户的参与,它只是考虑了单方的利益。对于图书馆员和出版商而言,每次审阅及谈判,都是一个学习经历,出版商也从中了解图书馆需要什么、拒绝接受什么。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列出一个清单,在与信息提供商谈判时就不会漏掉重要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资源可能非常独特或用户需求度很高,而不得不接受某些不太合理的条款。但在续订时,可要求再次谈判;同时,核对并了解其它信息提供商是否也已开始提供存取该资源。

虽然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已成为图书馆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但由于电子资源与厂商的多样性,迄今仍未有标准的许可协议能够套用于所有的状况,所以图书馆联盟必须谨慎审阅与修正每一份电子资源许可协议,以免影响到读者与联盟成员的权益。当许可协议不符合图书馆的需求时,要积极谈判,图书馆联盟有权去改变许可协议条款,以获得一个既使联盟、图书馆及用户受益,又符合合理利用方针的许可协议。

2有关注意事项

2.1电子资源的合理使用(FairUse)

图书馆的使命就是支持信息的合理使用,在传统出版环境下,“合理使用(FairUse)”的理论已经被出版界与图书馆界广泛接受。1976年版权法section107允许为了教育目的(教学、学术研究)使用和复制版权著作。Section108条款为图书馆的复印或复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然而,随着电子出版时代的来临,虽然早已在1998年10月28日签订了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但仍有许多厂商以电子出版环境不同于传统出版环境为借口,在许可协议条款中具体地、详细地说明如何利用电子期刊、什么是授权利用的、什么是禁止利用的,企图停止合理使用权的继续适用,以保护信息提供商的利益。为此,全球图书馆界必须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向厂商要求合理使用权能够适用于电子资源。

图书馆应该意识到在许可协议中存在一些出版商强加的限制合理使用的条款,而这会影响到图书馆及授权用户的合法权利。因此,图书馆员有责任就此进行谈判。在进行谈判时,不要放弃版权法案107条及108条授予的权利,以在保护版权所有者(作者或出版商)的权利及用户信息需求及自由交流思想之间找到平衡点。

事实上,由于电子资源提供给使用者不同于传统资源的功能与加值特性,为使这些功能与特性能被广泛且有效地运用,信息提供商应开放让其数据库被合理使用于非商业性或教育等用途,而不应加诸过分的限制于经过授权的个人用途,例如厂商应准许使用者能够在合理范围内无限次下载、储存、打印其数据库内容。

此外现行著作权法已有载明对合理使用、教育用途与图书馆豁免权(LibraryExemption)等相关条文,在审阅电子资源合约时应留意是否含有违背前述条文的条款。例如,图书馆在合约中应争取允许电子资源能使用于馆际互借(InterlibraryLoan)。馆际互借是1976年的版权法108条赋予图书馆的权利。从理论上说,许可协议应允许图书馆提供论文的打印复本或电子复本,以满足馆际互借的要求。但是在网络电子期刊的许可协议中,许可方(信息提供商)常常要求被许可方图书馆把产品的使用权限制在本单位内部的用户范围,而不容许授权使用的图书馆或用户将该产品传递给其它单位或用户。例如在美国科学协会关于ScienceOnline的许可协议中包含一个限制电子馆际互借的案例:由于电子出版物易于复制的特性,AAAS明确禁止以任何电子或数字形式对ScienceOnline(包括Science及ScienceNow)的论文或内容进行馆际互借。Academic Press(AP)也在其许可协议中规定不可由电子期刊提供馆际文献服务,但是如果该馆已订购过纸本期刊,可在符合馆际互借条款规范下,由其电子期刊印出纸本,提供文献服务,每笔服务需记录其期刊刊名及刊期,定期汇整记录给AP,细节再议。这些规定固然保障了出版商的利益,但与图书馆界多年来倡议的“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及积极推动的相关措施,不啻背道而驰。由于图书馆界的反对,目前已有一些信息提供商采取了折衷的方法,如Elsevier允许每年每种期刊可以提供五篇电子期刊全文作为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之用,Kluwer规定会员可以用电子期刊印出之纸本进行馆际互借。因此,图书馆联盟及有关单位在能与出版商谈判时,要力求突破,以免阻碍信息的传播,影响学术研究的发展。

2.2明确地说明数据库内容

在许可协议中应描述图书馆购买或租赁了什么,这可确保图书馆方面不对网络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内容产生误解。JSTOR在其许可协议中声明,数据库是由学术期刊的过刊组成,过刊应从每种期刊的创刊号开始,一直到1年以前出版的卷期。同时,图书馆可以要求在许可协议中注明信息提供商向图书馆通知数据库内容变化的条款。

2.3审慎界定授权用户与使用地点

当联盟或图书馆订阅一电子资源时,究竟有哪些使用者能够使用呢?对于信息提供商而言,总是希望将授权用户限制在一较小范围的群组中,而这往往与联盟或图书馆的期望相违背。因此在签订许可协议时,务必要注意其中“授权用户”的定义,并审慎选择较宽松的定义与信息提供商磋商。此外,引进电子资源时必须注意到可以合法使用该资源的地点,例如:是否仅能在图书馆馆内使用?或者可以在校园外透过某种特定的认证机制使用?从实践经验来看,大多数数据库是使用IP的方式来控管。最近ElsevierSDOS正研拟开放以ID/Password的方式来控管,如此一来只要是合格的使用者便可随时随地使用。

2.4要求提供使用统计

精确及时的使用统计是有效管理电子期刊所必须的,它是反映数据库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馆员制定馆藏发展决策,确定是否需要引进、续订或停订,并让图书馆同时了解是否有必要更积极地宣传某些资源,从而使电子期刊成本效益最大化。但并不是所有信息提供商持续、有规律地提供使用统计数据。基于这些原因,应在合约中添加这一要求,让厂商了解使用数据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

2.5要求给予永久保存或永久使用的承诺

许可协议必须包括存档及永久使用的议题。由许可协议可知,被许可方图书馆购买的是网络电子期刊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而不是真正拥有该资源,所以许可协议应提供被许可方购买的网络资源的永久保存或永久使用的承诺,以明确授权使用的资源在协议期满后继续使用的问题,从而避免知识的潜在损失。如许可方可以让被许可方免费或以适中的费用续订使用合约;或向被许可方提供资源存档的替代物(如光盘、印刷型产品、磁带或可以在局域网上运行的产品)。如生物学家公司的许可协议就有这样一条规定:在终止订购时,图书馆将获得用于永久保存的光盘,该光盘收录有图书馆在合同期内订购的期刊卷期。

2.6重视合约转让问题

在绝大多数的许可协议中,会有这样一个条款,即禁止图书馆将其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然而,却没有这样一个条款,即禁止信息提供商将其与图书馆的合约转让给另一方。图书馆应该要求增加这样一个条款,即在信息提供商的公司倒闭、被出售或与其它公司合并时,要保护图书馆的利益,防止由于原提供商的断层、政策的改变,而对图书馆权益及拥有权或使用权的影响。如果合同被转让,图书馆有权重新谈判或取消现有的合同。

2.7关注赔偿条款(Indemnification)

一般合约中都附带有赔偿条款,但往往会被图书馆所忽略。以下是赔偿条款在合约中经常出现的形式:图书馆是否需要为其读者不当使用或滥用(Misuse,Abuse)数据库的行为负责?图书馆是否必须负责监督其读者对电子资源的用途,例如:图书馆是否必须确定读者只将电子资源用于学术用途?信息提供商有否保证其数据库未侵害第三者的知识产权?抑或一旦发生数据库侵害第三者知识产权时,厂商是否承诺愿意负责?上述第1、2种形式主要界定图书馆是否需要负责其读者对数据库的使用行为,在签约时务必考虑自身的技术资源(TechnicalResources),切勿承诺采取能力范围外的技术来阻止未经授权的使用,以及不当使用或滥用数据库。

那么,什么叫做不当使用或滥用数据库呢?国内曾经发生有读者以计算机程序自动到某电子期刊系统中在短时间内下载大量全文资料,因而造成对方系统不胜负荷,此即属于不当使用数据库的范围。一般而言,电子资源提供商多会采取将该读者所属单位暂停使用权数天作为惩罚。

由于电子出版环境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息息相关,读者也较传统出版环境更容易不当使用或滥用电子资源,因此图书馆在道义上应该承诺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加强宣导)来避免读者对电子资源的不当使用或滥用;若发生不当使用或滥用时,也应该与信息提供商共同采取适当的步骤来停止该类行为。但是,在合约上不应让图书馆或联盟负起个别读者不当使用或滥用电子资源的责任。只要图书馆已尽最大努力通知用户有关使用的限制并防止滥用时,图书馆就不应对滥用资源的个体用户的行为负责。Sherden建议应在许可协议中加入以下条款:图书馆将通知用户有关资源的使用限制,并执行这些限制;但是,对于因无知或图书馆非授权用户的行为,图书馆不应负责。推而广之,只要图书馆或联盟并未故意帮助或鼓励个别读者违反合约载明的条款,并且当个别读者违反条款时能协助厂商解决,图书馆或联盟也不应该为个别读者的此类行为负责。

2.8可要求延长合约

图书馆应该能够要求在许可协议中收录有这样的条款,即根据因信息提供商的原因而不能存取资源的天数来延长合约。机构合作委员会(TheCommitteeOninstitutionalCooperation,IC)认为,如果由于许可方可以合理控制的原因,而不能提供被许可方使用超过连续24小时时,许可方要同意被许可方不需额外的费用按相应的时间延长使用时间。

2.9其它

除了上述几项之外,图书馆或联盟在谈判与签署许可协议时应该留意的事项还有:(1)了解并关注谈判过程,注意谈判条件的变化。许多信息资源提供商要求图书馆通过联盟购买电子期刊,并有可能邀请图书馆参加联盟合约的谈判,这一过程与图书馆员传统的、有序地选择期刊的方法截然不同。由于通过联盟购买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有可能达不到图书馆的期望,所以图书馆必须确定是否想要购买,该电子期刊数据库是否符合本馆的馆藏政策。在谈判中,图书馆还应该明确其愿意支付多少费用(2)浏览并比较不同许可协议。这将有助于图书馆员了解出版业目前许可协议的标准,也有助于图书馆了解信息提供商愿意谈判的内容。

3美国加州大学许可协议模式

图书馆除了需要制订馆藏发展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许可协议来跟信息提供商谈判。很多出版社(如ELSEVIER)订出了许可协议供客户参考,明确规定各种限制条件和要求。可是加州大学并不受制于出版商,他们自己制定了一个许可协议,所以谈判及签订时可能会以加州大学的许可协议为主。在加州大学的许可协议中明确规定:许可协议中必须指明当数据库被移除时,加州大学对于已经付费的信息有永久使用权;信息提供商必须明确描述图书馆及其使用者的权利,同时也须相信图书馆有监控合法使用信息的能力;加州大学是一公共机构,它必须广泛地对加州提供服务,加州大学的授权使用者包括学生、教职员工及所有校区、相关医院、实验室、研究计划、访问学者、远程教育等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可从任何地方(如家中、外国、校内)使用信息;电子信息的内容必须可在任何作业平台、网络环境上存取,这些存取必须以图书馆界所使用的标准(如Z39.50-1996)为基础;许可协议中必须同意所有的信息可被非商业、教育、指导、研究为目的的使用者“合理使用(FAIRUSE)”,使用方式含无限制的浏览、下载及打印;为便于读者的使用,信息提供商不能限制图书馆增强或转换资料(ENHANCEorREFORMAT),如将电子信息与其它馆藏连结起来,或加上批注等;使用者使用记录、检索记录必须受到保护。

总之,谈判与签订许可协议已成为图书馆联盟引进任一电子资源时的标准程序,也成为国内外图书馆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型的商业出版商及学术协会出版商具有标准的许可协议,这通常作为谈判的起点,在没有检查之前不得签署协议。研究图书馆学会ARL()及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会ICOLC(http://www.library.yale.edu/consortia)已制定了指导方针,以帮助制定符合图书馆需求的协议。研究国外图书馆参与网络电子期刊许可协议的理论和实践,一方面可以指导我国图书馆界与国外网络电子期刊出版或商谈判,以争取最优的价格模式,获得最大的使用权限,防止知识的潜在流失及用户违反使用协议带来的争议等;另一方面为我国网络电子期刊利用方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ttp:///ld

2www.library.yale.edu/-license/publisher.shtml

/aipdocs/forms/subinst.pdf

/eaccess/ojsa.htm

/subscriptions/termsunlim.shtml

/bag-su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