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3:47:06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范文篇1

多媒体教学是手段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各条神经所在位置的解剖层次、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穿刺的进针路线转换为图文并茂、情景交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使以往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增强了教学感染力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3]。除了临床麻醉学教研室提供的区域神经阻滞术的教学录像资料外,我们多年临床教学中所采用的超声显像技术还为我们带来了非常丰富、生动、直观的教学录像,供研究生拷贝,并将图片、动画、录像等资料上传至麻醉学院网站,学生可利用人机对话的交互式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时问,反复学习操作要点,从而更加巩固了研究生们对超声显像技术在区域神经阻滞术中的运用的理性认识。

模拟教学是关键

区域神经阻滞的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性课程,没有感性认识是不易掌握的。而在临床带教时学生在患者身上实际操作的机会并不多,且因所遇病例和带教教师的不同,教学无法标准化。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关键,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提高临床技能是高等医学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模拟教学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虚幻而安全的教学环境,可以在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医学生的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诊断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从而减少在临床实践中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在超声显像技术在区域神经阻滞中的运用的临床带教中,我们采用了医学模拟系统和学生模特超声显像学习相结合。医学模拟系统可模拟各种临床环境和病例,使学生可以对临床医学知识、技能和诊断进行综合训练,以高科技为基础,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个体化教学为特征,以其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为突出优点。教师可将重点的内容反复向学生演示,学生可以在不伤害病人和准许发生错误的情况下,反复多次进行操作训练,强化感性认识,直到完全掌握[4]。同时,我们利用超声显像技术的直观、实时、无创等特点,每堂课选择一个学生自愿者做我们的实习模特,系统观摩肋间神经、眶下神经、颈丛神经、臂丛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等神经的走行和它们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使得学生对区域神经阻滞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感性认识。

神经阻滞范文篇2

1.1一般资料:选择随机选择老年择期手术患者(>65岁)30例,ASAⅡ~Ⅲ级,年龄65~78岁,肝肾功能基本正常,高血压≤中度,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手术部位包括下腹部手术7例,会阴手术5例,下肢手术8例,前列腺电切10例。

1.2麻醉方法:选择L2~3或L3~4穿刺行腰麻硬膜外联合神经阻滞,腰麻用药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Glucose)1.6ml。给药前常规扩容200~300ml平衡液及参附注射液20ml。手术结束前硬膜外注入1.5%利多卡因4ml。

1.3观察指标:使用Datex(芬兰产)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并记录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平静后、给药后5min、10min、15min、30min、6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观察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加重等心电图变化。30例患者分别于入室后麻醉前、给药后30min、60min和术毕肘静脉取血5ml,加入含有抑肽酶10ul,EDTA-Na220ul的试管中,离心取血浆使用北方免疫研究所的放免药盒,国产2008G型γ闪烁仪测定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和醛固酮(AL)含量。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自身对照组间均数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患者麻醉后生命体征平稳,平面上达T10,下达S,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血压下降幅度均<20%,SPO2均在96%以上,术中均未发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加重等心电图改变,具体见表1表2。

表1患者麻醉前后生命征变化(略)

给药前后患者各观察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

表2手术患者血浆ANP、PRA、AE和AL变化(略)

给药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前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

3讨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RAAS在生理情况下对血压调控、水盐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而在病理情况下,特别是组织中RAAS增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厚、血管中层硬化、细胞凋亡、心衰等密切相关。A-Ⅱ不仅本身具有强烈的心血管作用外,对其他内分泌系统,如儿茶酚胺系统、内皮素等的相互影响也很显著[1]。围术期持续的神经内分泌的活性增高不仅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水、钠潴留加重心脏的前后负荷而进一步抑制左室功能,还直接损害心肌加剧心衰的恶化,其活性水平直接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我们临床检测发现,腰麻后老年患者肾素水平明显降低,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水平虽有所降低,但不显著。可能与腰麻后肾脏血流减少有关。由于RAAS是维持血压循环稳定的重要因素,尤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最近大量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可以大大减少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梗、脑卒中的发病率[3],而肾素又是RAAS生理转化的限速酶。因此腰麻可以通过抑制围术期肾素水平,起到心脑重要器官保护作用,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传统观点认为老年人脊麻平面扩展快,加之心血管调节能力差,容易发生低血压[4],因此广大麻醉工作者在选择老年人脊麻时非常保守,大多倾向于选择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心功能较差者)。

我们临床观察发现,经过预处理,所有患者腰麻给药后,血压下降幅度均<20%,均在正常生理范围,而且没有一例发生呼吸抑制现象。综合分析,CSE同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作用确切,阻滞完善,硬膜外麻醉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操作问题或者硬膜外腔组织分隔等原因,造成神经阻滞无效或阻滞不全;②节段可控性强,注药后可通过调整体位,达到单侧阻滞或平面控制在T10以下;③用药少,不易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同气管插管全麻相比,无需占领气道,免除了老年患者插管反应和拔管反应,减少了术后心肺并发症,而且静脉复合用药量少,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率。

神经阻滞范文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40例,女27例。年龄2个月~13岁。术前诊断先天性疾患如多指、并指等36例(53.7%);后天性疾患如手部疤痕、手外伤等31例(46.3%)。

1.2麻醉方法患者平卧,患肢外展,手掌向上握拳屈腕,使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紧张而显露。常规消毒后,在第2腕横纹(即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进行各神经阻滞。腕部正中神经阻滞: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间垂直进针直抵骨膜,针稍后退,注药3~5ml。腕部尺神经阻滞: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垂直进针直抵骨膜,针稍后退,注药3~5ml。腕部桡神经阻滞:腕部桡神经并非1支,分支细而多,可在桡骨茎突前端做皮下浸润,并向掌面及背面分别注药,在腕部形成半环状浸润即可,共注药3~5ml。亦可酌情选择性阻滞1~2根神经。不合作者可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进行阻滞,局麻药用利多卡因,浓度为0.8%~1%,一次总量8mg/kg,药液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如手术时间超过2h,局麻药可用0.25%布比卡因或0.25%耐乐品,一次总量2.5mg/kg。

2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时间最短26min,最长280min,平均45min。利多卡因一次用量最大8mg/kg,最小2.5mg/kg,平均5.4mg/kg,浓度0.8%~1%(1岁以下用0.8%)。利多卡因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4h(3.2mg/kg),最短1h(3.6mg/kg),布比卡因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13h(1.8mg/kg),耐乐品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28h(1.7mg/kg)。麻醉不全1例,因腕部疤痕解剖变异所致,经静脉推注氯胺酮1~3mg

/kg或补充阻滞后,手术仍可顺利进行。67例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

3讨论

此麻醉方法适用于各种局限于手部的手术,年龄和病变性质不受限制。当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手部手术时,如遇阻滞效果不全,可在术中进行腕部神经阻滞。于腕部阻滞正中神经、桡神经与尺神经很容易且麻醉效果好。因操作简单,故一般总有一个成功可靠的结果[1]。

由于紧靠肌腱缘穿刺,并且不用针探测神经异感,故67例中无1例出现血肿或刺伤神经等并发症。更无颈交感神经、膈神经或喉返神经被阻滞等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

若腕部有严重疤痕致解剖变异,则不宜选择此种麻醉方法。如手术仅限于手的尺侧或桡侧,可酌情只阻滞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或桡神经和正中神经。腕部桡神经并非1支,分支多而细,但阻滞的方法比较简单,在腕部做环行皮下浸润即可。又由于多数腕神经纤维通过腕背桡凹(拇指外伸时腕部桡骨侧可见的凹陷处),故应在此处做重点阻滞[2]。

参考文献

神经阻滞范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组本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3.12±8.12)岁;ASA分级评估在I级16例,II级24例。体重(58.12±8.42)kg。身高(165.45±5.55)cm。观察组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3.44±8.56)岁;ASA分级评估在I级15例,II级25例。体重(58.02±8.41)kg。身高(165.13±5.21)cm。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0.05。1.2方法神经阻滞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用药。两组入室后均进行常规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组全麻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前锯齿肌平面阻滞和Ⅱ胸壁神经阻滞。注射0.5%罗哌卡因20mL,持续20min,20min后测定阻滞范围。对照组术前不接受神经阻滞。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全麻方法麻醉。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0.5μg/kg、异丙酚2.0~2.5mg/kg、罗库溴铵0.6mg/kg静脉注射。意识消失后放置喉罩进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期间采用七氟醚吸入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MAC维持在1.0min,BIS维持在50左右。瑞芬太尼初始血药浓度为1.0ng/mL。术中根据患者心率和血压调整瑞芬太尼浓度,相邻浓度范围为0.2ng/mL。当MAC1.0时或BIS50时HR或MAP上升或下降超过基础值的20%,则增加或降低瑞芬太尼的血药浓度;如果心动过缓(HR≤50次/分钟),给予阿托品0.5mg;如果MAP下降30%以上,必要时给予麻黄素9mg,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术中VT为8~10mL/kg,RR为12~14次/min,吸气/呼气比为1∶1,氧流量为1.5L/min。术中PETCO2维持在35~45mmHg。两组患者麻醉结束前30min均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停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调整氧流量至6L/min。自主呼吸恢复后,RR:12~20次/min,呼吸SpO2≥95%,VT>8min,摘除喉罩送至恢复室。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24小时(急性)疼痛评分、术后4周(慢性)疼痛评分、不同时间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麻醉优良率。优: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良:术中生命体征轻微波动,有一定并发症;差:术中生命体征波动明显,麻醉方式需要改变[2]。1.4统计学方法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实施x2统计,计量数据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瑞芬太尼的用量、急慢性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24小时(急性)疼痛评分、术后4周(慢性)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P<0.05,见表1.2.2不同时间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麻醉前二组病患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比较,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有所降低,P<0.05;而麻醉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无差异,x2=0.000,P=1.000>0.05,见表3。

3讨论

全麻是乳腺癌根治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随着加速康复手术理念的推广,理想的围手术期麻醉不仅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还应包括良好的应激控制,维护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手术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手术刺激身体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率和血压增加。过度的应激反应会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增加心脏所做的功,导致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因此,降低应激反应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单纯全身麻醉不能减低术中应激水平。这可能是全身麻醉通过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来维持稳定的循环,这主要依赖于阿片类药物作用于大脑皮层,并通过减少信息传递来达到这一目的[3],不能有效阻断伤害性刺激向中枢的传递。胸壁神经阻滞技术阻断了细胞膜上的Na+通道,抑制了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仅阻断了传入神经,使伤害性刺激无法进入中枢,还阻断了传出神经,降低了应激反应。因此,可更好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因此,可以认为全麻复合胸壁神经阻滞在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4]。目前,乳房切除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只注重对胸背神经和胸长神经的保护,对肋间臂神经保护的技巧和力度明显不足。因此,大多数患者在乳房切除术后出现疼痛综合征,药物缓解效果不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比如,阿片类镇痛药短期内可发挥镇痛作用,但容易引起呕吐、呼吸困难、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会使患者产生抗药性,影响免疫功能,增加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目前,为了避免术后顽固性疼痛,发挥长期有效的镇痛效果,通常采用区域阻滞的方法来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和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降低与肿瘤细胞复发转移相关的血清因子浓度,避免肿瘤复发转移风险。超声引导下进行胸壁神经阻滞,扫描确定穿刺针的位置。与传统的盲检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的相关手术能清晰定位胸壁组织,明显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全程只需小剂量的局麻药,避免了全身麻醉对身体造成的意外伤害[5-6]。本研究中显示,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大,可有效减轻术后急性慢性疼痛,并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资军,毛青,张乃钊,等.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术后急、慢性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05):532-534.

[2]焦紫耀.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在乳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D].山东大学,2019.

[3]靳红绪,张同军,孙学飞,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8,13(07):1059-1062.

[4]李渭敏,王汉兵,郑雪琴,等.胸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08):1189-1192.

[5]梁跃新,黄杰文.乳腺后间隙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乳腺肿物切除术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6,37(03):159-161+167.

神经阻滞范文篇5

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本院对带状疱疹患者,在带状疱疹发病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同时配合神经阻滞疗法,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临床确诊带状疱疹患者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58~82岁。皮疹发生部位:头颈颜面部18例,上肢13例,胸腹部22例,下肢9例。根据是否配合神经阻滞疗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皮疹出现48h内配合神经阻滞者;B组30例,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既往均无糖尿病和神经病变症状,无神经阻滞禁忌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皮疹发生部位和就诊治疗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后均采用口服阿昔洛韦、B族维生素和止痛剂治疗。两组患者用药剂量和服用方法相同。A组患者在疱疹发生部位配合神经阻滞治疗。用2%利多卡因3ml、维生素B121mg、地塞米松5mg配成10ml的神经阻滞液,隔天阻滞1次,连续7次。其中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9例,臂丛神经阻滞7例,硬膜外阻滞16例。

1.3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个月后判断疗效。治疗后疼痛消失或疼痛VAS评分在2分以下为临床治愈,VAS评分在3分以上或仍需服用镇痛药物者为无效,判定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4统计学处理

治疗结果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经口服药物和神经阻滞综合治疗后,皮疹一般在10~15d左右消退,大多数患者经3-4次神经阻滞后疼痛明显缓解,不必服用止痛药物,3个月后随访,治愈30例,无效2例,治愈率93.75%;B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皮疹消退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3个月后治愈18例,无效12例,治愈率60.00%。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亲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它主要侵犯脊神经或脑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能使神经细胞发生炎症、水肿、出血、变性及坏死等病理改变[1],在带状疱疹发病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发病后局部皮损已痊愈而神经痛迁延不愈,持续数月或数年,多数学者主张以疱疹消失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者定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10%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而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高达50%-75%[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因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但迄今为止,仍缺少一种方法能治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最主要的方法是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传统的药物治疗手段不能迅速确切地控制疼痛。多项研究证实,在带状疱疹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行神经阻滞对缓解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更为适用[3]。

神经阻滞可阻断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恶性循环,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通路,改善血液循环,而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抗体的产生,减轻神经组织的炎症损伤,故配合适量激素神经阻滞能明显缩短病程和缓解疼痛,同时小剂量皮质激素也不会引起的感染的扩散[4]。

本资料结果,显示带状疱疹早期治疗中,在抗病毒的基础上应用神经阻滞疗法,能明显缩短病程和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时间,提高治愈率,与单纯服用药物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发生痤疮后神经痛急性期疼痛时间越长,皮疹消退越晚,年龄越大,危险性就越高。本文A组经治疗无效的2例患者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这可能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综上所述,在带状疱疹治疗中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能明显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神经阻滞越早皮疹消退越快,疼痛持续时间越短,发生后神经痛的概率就越低。故作者认为,带状疱疹一经诊断,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及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

【参考文献】

1汤洪,陈何伟,刘志奇.神经阻滞时机与老年人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关系的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2):126.

神经阻滞范文篇6

现代医疗服务要求降低医疗费用。腰麻简单易行,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良好,常用于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住院患者。作者自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选择会阴及下肢短小手术非住院患者50例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腰麻,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0~5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5例。A组男12例,女13例。腰麻时用0.125%布比卡因2.0ml(内含芬太尼25μg);B组男11例,女14例。腰麻时用0.5%布比卡因2.0ml(不含芬太尼)。

1.2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心电图。取患侧卧位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见脑脊液流出后以0.2ml/s注入药物,退出腰麻针,改平卧位或截石位。用针刺法测定麻醉阻滞平面及起效时间,给药后5min内,测1次/min,以后测1次/5min,1h后,测1次/h,记录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终阻滞平面、最终运动阻滞程度、最终运动阻滞时间、感觉、运动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及术中、后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运动阻滞采用Bromage评分:1=完全运动阻滞;2=只能移动踝关节;3=只能移动膝关节;4=能抬腿但不能保持;5=能抬腿保持>10s;6=无运动阻滞。麻醉效果由患者评价,好:手术部位无感觉或仅有触摸觉;差:感不舒服或疼痛,要求另加镇痛药。术后需插导尿管确定为尿潴留。患者均留院12h,感觉、运动完全恢复,无自觉不适后方能离院,离院后电话回访3d。

1.3统计学分析

实验中取得的计量数据以(x±s)表示,各项指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χ2检验,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用秩和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种类、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B组注药后10、15、30min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明显比A组剧烈(P<0.05),见表1,而心率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感觉、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1)见表2。并发症:尿潴留A组1例,B组13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A组2例,B组1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腰麻后头痛A组、B组各1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比较(略)表2两组患者感觉、运动阻滞比较(略)

3讨论

据文献报道,蛛网膜下腔布比卡因最低镇痛剂量(MLAD)为1.99mg(95%可信区间1.71~2.27mg)[1];椎管内最低有效镇痛剂量局麻药加入阿片类药物能增强镇痛效果,同时又不产生交感神经阻滞[2]。本实验A组以2.5mg布比卡因复合25μg芬太尼腰麻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B组中完全运动神经阻滞率达92%,而A组无1例完全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均≥4分,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明显降低,这主要因为A组布比卡因的药物浓度较低,低药物浓度的布比卡因可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分离[3]。

腰麻后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被阻滞,使小动脉扩张,周围阻力下降及下肢肌肉松弛后血液瘀积于周围血管系,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而造成。血压下降的程度,取决于阻滞平面的高低,而阻滞平面的范围取决于腰麻药物的用量[4]。A组腰麻药物的用量仅2.5mg,最高阻滞平面限于低平面腰麻与鞍区麻醉,对脊髓交感神经阻滞范围较小,运动神经阻滞轻微,下肢肌肉张力对静脉血管的挤压作用仍存在,静脉回心血量影响较轻,血压波动幅度小,这可能是A组腰麻后循环更为稳定的原因。

尿潴留是腰麻的常见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腰麻的广泛使用,B组尿潴留13例,而A组1例。Kamphuis[5]认为感觉神经阻滞是引起尿潴留的主要因素,只有当感觉阻滞平面低于S3时,膀胱功能才恢复。文献资料[6]表明,蛛网膜下腔阻滞持续时间,与局麻药种类有关,但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浓度高则持续时间长。本实验A组中,布比卡因的浓度较低,感觉阻滞恢复快,且运动阻滞轻微,手术结束后,大部分患者即可起床小便,这是A组尿潴留发生率低的重要原因。

腰麻后头痛一般认为是脑脊液外漏,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3]。实验中,作者选用细穿刺针,减少脑脊液外漏,因此,头痛发生率低,症状轻微。

恶心呕吐是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因阿片类药物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延髓呕吐中枢兴奋所致[3],本实验A组发生2例,B组1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本实验观察例数较少,小剂量(25μg)芬太尼椎管内应用是否会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椎管内注入阿片类药物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但Varrassi[7]的研究及本实验中也未发现有呼吸抑制病例发生,表明注入25μg芬太尼不会导致呼吸抑制,只要<50μg是安全的。皮肤瘙痒是椎管内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常见并发症,本实验中2例皮肤瘙痒,但较轻微,无需特殊处理。

总之,2.5mg布比卡因复合25μg芬太尼腰麻麻醉效果好,循环稳定,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是非住院手术患者腰麻的理想局麻药。

【参考文献】

1StocksGM,HallworthSP,FernandoR,etal.Minimunlocalanalgesicdoseofintrathecalbupivacaineinlaboraneleffectsofintrathecalfentanyl.Anesthesiology,2001,94:593~598.

2魏闯,唐延光.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7):449.

3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3,357~359,936.

神经阻滞范文篇7

[摘要]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以心理治疗、对症治疗为主。我科在此基础上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07年1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42例,男5例,女37例;年龄20~56岁,平均37岁,均符合心血管神经症诊断标准。患者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活动平板试验、甲状腺功能检测,排除心绞痛、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器质性心脏病及严重躯体疾病、药物依赖性及其它神经精神性障碍。

除常规对症治疗外,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患者平卧,颈下垫一软枕,头后仰,2%利多卡因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在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相当于胸锁关节上两横指处(即颈6横突前结节)进针,行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Horner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睑裂变窄、眼球轻度内陷,可伴患侧面部无汗)为阻滞成功。3天1次,左右交替进行,10次为一疗程。

结果:临床治愈31例(73.81%),显效6例(14.29%),有效4例(9.52%),无效1例(2138%),总有效率97.62%。无严重并发症。

二、护理

2.1心理护理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虽然没有器质性疾病,但自觉症状非常严重,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心理负担大。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心理干预及护理。

护士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性质以解除顾虑。要多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交流,充分尊重、理解、同情患者心理,同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语言亲切和蔼,避免引起患者的反感和情绪失常。可指导患者通过听优美舒缓的音乐、看轻松幽默的书刊、学打太极拳以及各种意念导引之术等进行放松训练,降低病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应能力,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呼吸匀畅,心理放松,精神愉悦。

2.2生活护理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常伴有失眠,而失眠又会加重心血管神经症症状,因此充足的睡眠对此类病人尤为重要。饮食上可嘱患者多食用大枣、百合、莲子等益气补血、安定神志的食物。饮食要有规律,忌暴饮暴食,忌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经常进行有氧锻炼,增强体质,尽量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噪音干扰,避免过度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2.3情感支持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自尊心较强,自我认识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差,敏感多疑,追求完美,对事物的认识易偏激,期望值过高。当家庭支持系统缺失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躯体方面的问题。所以,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要求患者家属理解并积极配合,给予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以获得精神支柱和心理慰藉。

2.4星状神经节阻滞护理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配合医生将治疗的目的、操作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告诉患者,以取得理解和配合。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全身放松;术者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定位要准确,防止损伤周围神经及血管。操作完毕后嘱咐患者休息10min,并监测生命体征,无不适方可自由活动。公务员之家

三、讨论

心血管神经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双重调节,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起主导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则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而情绪变化也能直接影响内分泌功能失调。星状神经节阻滞则可通过改善下丘脑血液循环而调节下丘脑的功能,使机体的自主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缓和交感神经过度紧张,调节机体内稳态而使其症状得到改善或完全纠正,从而达到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作用。

中医学将本病归为“心悸”、“郁证”、“脏躁”等范畴。本病与情志关系最为密切,多因情志不畅,忧郁过度,肝气郁结,气血不和;或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因肝郁化火,扰动心神。传统中药逍遥丸具疏肝理气功能,具有较好抗焦虑、抗抑郁作用,长期服用可调畅情志,对心血管神经症有良性调节作用。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调节神经,结合逍遥丸、谷维素等中西医药物调节内分泌,加之精细的护理尤其是心理疏导、情感支持,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白星子。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5,26(3):82-83.

[2]李春华,孟长君,王德生,等。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心血管神经症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21-622.

[3]周晓荣,张尚军,李小妹。放松训练的应用研究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9-131.

[4]王玲,李崇勇,郭华贵。家庭环境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5):431-432.

神经阻滞范文篇8

左旋布比卡因自问世以来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经腹手术时,使用不同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对患者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阻滞程度和范围的影响,通过与经典的连续硬膜外局麻药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混合液的对比,了解其麻醉效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行妇科经腹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硬膜外局麻药浓度为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B组为0.5%左旋布比卡因。A、B2组的年龄分别为(41.05±11.65)岁,(38.90±11.26)岁;体重分别为(58.30±8.50)kg,(56.28±9.82)kg。A、B2组间年龄和体重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mg、阿托品0.5mg。患者侧卧位取L1~2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向硬膜外腔头侧留置导管3.5cm。实验剂量为3ml,2%利多卡因。诱导剂量根据患者出现的感觉消失平面,间隔5min分2~3次给药,使麻醉感觉消失平面达到T8以上。A组在首次诱导量后每小时追加维持量,其为诱导量的1/3。B组不需追加维持量,使用针刺痛感评定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持续和消退时间;用改良Bromage评级法测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评分标准:1分,完全运动阻滞;2分,只能移动踝关节;3分,只能移动膝关节;4分,能抬腿但不能保持;5分,能抬腿保持至少10s;6分,无运动阻滞。记录最大运动阻滞出现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全消失时间;并记录围麻醉期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腹前,静脉单次推注哌替啶25mg和氟哌利多2.5mg。围麻醉期中,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予以麻黄碱10mg单次静推;心率低于60次/min,则给予盐酸戊已奎醚0.5mg单次静推。

1.3统计学方法各参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小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的方差齐性检验,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表1A组、B组比较(略)

2结果

诱导达到手术所需阻滞平面的用药量和胸段头端阻滞平面2组无差异;感觉阻滞起始时间、运动阻滞起始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A组快于B组,总感觉阻滞时间、T10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A、B2组依次递增,见表。

注: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中,A组、B组生命体征较平稳,其中发生血压下降例数各组分别为2例、1例,均给予麻黄碱对症处理缓解。发生心率减慢而需给予盐酸戊已奎醚处理的例数各组分别为2例、1例。

3讨论

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局麻药,它不同于传统局麻药布比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的单一异构体,只有S(-)型镜像体。药理研究表明,酰胺类局麻药的药代和毒性存在镜像体选择性,布比卡因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主要来源于R(+)型镜像体,只具有S(-)型镜像体的左旋布比卡因的麻醉效能与布比卡因相似,也具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的优点,但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较小,不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动物实验表明,其药效和持久性与布比卡因相近,静脉注射时其发生毒性反应较小,故该药的临床使用安全范围大[1]。本研究显示,0.5%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经腹手术的硬膜外麻醉时,对感觉、运动神经阻滞随着浓度剂量的增加,更加完善。同时,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影响也是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在左旋布比卡因组,患者术毕无痛时间长,其镇痛的效能明显优于混合液组[2]。因此,笔者认为,0.5%左旋布比卡因可安全、有效地替代1.6%利多卡因和0.2%丁卡因的混合液用于经腹妇科手术的硬膜外麻醉。

【参考文献】

神经阻滞范文篇9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及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病,在皮损出现后临床诊断容易,但不少病人治疗疗程长,特别是年龄大的病人在皮损恢复后仍遗留疼痛,治疗较为棘手,但带状疱疹特征性皮损出现前、病人仅感疼痛时,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忽视或误诊、误治[1]。现对一组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本院疼痛门诊共收治带状疱诊病人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75岁,平均(50±6)岁。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早期诊断组,22例,均为带状疱疹皮损出现前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病例;B组为皮损出现组,30例,均为带状疱疹在皮损出现后就诊、诊断并治疗的病例。

1.2诊治标准

A组病人必须满足下列前1~4项,而后2项作为辅助条件来回顾反证:(1)有较为剧烈的急性疼痛病史,疼痛程度可影响夜间睡眠,疼痛为持续性痛;(2)疼痛部位,经仔细检查,区域皮肤有感觉过敏或异感,疼痛部位无压痛,但轻摸有触痛或有瘙痒;(3)疼痛部位难以用其他器质性疾病来解释,辅助检查(血象,X线,CT,MRI)为阴性;(4)用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为抗原0.1ml作皮内注射,进行迟发型过敏反应试验,观察24~48h,皮内发红试验为阴性或皮丘直径<1cm(未患带状疱疹的健康人群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用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为抗原0.1ml作皮内注射,皮内发红试验为阳性即皮丘发红直径>1cm,而带状疱疹早期或典型病人对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此皮试均为阴性即皮丘发红直径远<1cm);(5)诊断性治疗(阿昔洛韦抗病毒+神经阻滞)有奇效[2];(6)经诊断性治疗后,病人可在疼痛区域皮肤出现轻度皮损。B组病人特征性皮损已明显,诊断明确。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病毒+区域性神经阻滞+非甾族类抗炎镇痛药。

1.4观察指标

治疗后每周一次随访,询问并记录疼痛消失时间、皮损恢复时间及有无后遗神经痛等指标。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估计,视觉模拟评分<3分视为疼痛消失。

1.5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22例,疼痛恢复时间(8±2)d,皮损恢复时间(12±2)d,后遗痛发生率0;B组30例,疼痛恢复时间(24±3)d,皮损恢复时间(28±5)d,后遗痛发生率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典型带状疱疹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的病毒被激活后引起水疱形成皮损、炎症,以炎症、细胞核内包涵体及巨大水泡形成为特征,背根神经节、背角及相邻背膜发生严重的炎症与出血。外周神经改变包括脱髓鞘、沃勒变性、纤维化及细胞内浸润。70岁以上的病人皮疹愈合后常遗留皮肤神经疼痛。疼痛遗留时间较长,病人痛苦,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带状疱疹后产生神经疼痛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Noordenbos提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粗大神经缺乏及C纤维相对占优势有关。许多报道表明,交感神经阻滞能够缓解急性带状疱疹病人的疼痛症状,因此有人设想病毒对交感神经的强烈刺激,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理改变的原因。Winne曾提出病毒激发交感神经过度放电能够引起外周神经缺血性改变,导致粗大的传入纤维缺乏及小的无髓鞘神经元占优势。但这个理论存在几个问题,包括缺乏交感神经局部活性增强或交感神经放电导致缺血改变的证据。此外,Noordenbos有关细纤维占优势的理论也未必正确,也无证据显示早期交感神经阻滞能够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有很多方法被用于急性带状疱诊的治疗,治疗目的是控制与急性损伤有关的疼痛,而且尽可能防止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发现早期通常应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一直被广泛应用,对加快皮损愈合和减轻急性疼痛有一定疗效,但没有证据证实能够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如果从皮损开始即服用一种较新的抗病毒药——泛昔洛韦,能够降低后遗痛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

糖皮质激素也被用来控制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Eaflestein在一双盲对照研究中证实,全身应用曲安缩松能够缩短60岁以上老年病人急性疼痛的病程,其他几项研究都未证实能够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糖皮质激素皮下浸润与硬膜外腔注射显示能够减轻急性疼痛的强度和/或病程,但还没有对照研究证实是否能够影响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而且对糖皮质激素是否增加病毒播散的危险性还有一些顾虑,有少量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可能发生[3]。

Rosenak[4]报道了局部麻醉药阻滞对带状疱疹疼痛的治疗作用,他发现因普鲁卡因阻滞椎旁交感神经或半月神经能够引起疼痛减轻,水疱快速干燥,后来许多非对照研究也证实交感神经阻滞的治疗作用,仅有一项对照研究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早期进行交感神经阻滞能够防止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本组临床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在未出疹时就得到早期诊断并有效治疗,效果好,且疗程短,无后遗神经痛,比皮损出现后治疗的病例效果明显为好,究其原因,可能为:在皮疹未出现时早期诊断并治疗,此时病毒尚未大量繁殖复制,神经节及末梢神经损害较轻,当皮损出现后,病毒已大量复制,沿神经轴浆分布到皮肤,其对神经的损伤也较皮损出现前为重。绝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早期慨念是指皮损出现3d内,本资料A组病例较文献报道的更早期,因此治疗效果更好,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

1杨雪琴.早期带状疱疹误诊病例分析.中国临床医生,2003,31(5):14~15.

2张立生,刘小立,编.现代疼痛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49~550.

神经阻滞范文篇10

XuDepeng,JiangXuecheng,ZhanYucai,HuNingli.DepartmentofAanesthesiology,97thHospitalofPLA,Xuzhou,JiangSu221004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preadandtheinitiativedoseoflocalanestheticsintheepiduralapacewithdifferentlevelofepiduralpuncture.MethodsThenumberofdermatomesblockadeatthelevelofepiduralpuncturewereobtainedafteradministrationofinitiativelocalanestheticsdosein2050patientsundergoingepiduralblockadeanesthesia.Therequireddoseoflocalanestheticstogetanalgesiaperdermatomewascalculatedaccordingtotheanestheticsdoseandthenumberofdermatomesblockade.ResultsThenumberofdermatomesblockadetowardsthecranialandcaudalwasnotsignificantdifferenceinmiddleepiduralblockade,butthenumberofdermatomesblockadetowardsthecranialwassignificantlylessthanthattowardsthecaudalinlowepiduralblockade.Thetotalnumberofdermatomesblockadeinmiddleepiduralblockadewassignificantlylesscomparedwiththatinlowepiduralblockade.Thedoseoflocalanestheticsperdermatomewas(1.31±0.53)mlinmiddleepiduralblockade,whichwassignificantmorethan(1.14±0.50)mlinlowepiduralblockade.Thedoseforperdermatomewasdecreasedwithdownwardofepiduralpuncture.ConclusionThedoseoflocalanestheticsperdermatomeinmiddleepiduralblockadewassignificantlymorethantheinlowepiduralblockade.Thedrugspreadtowardsthecranialwasnotsignificantlymorethanthattowardscaudalintheepiduralspaceafteradministrationoftheinitiativedoseoflocalanesthet

传统认为,在硬膜外腔麻醉时穿刺点的高低对局麻药需要量和扩散范围是不同的[1-4],在早期文献还陈述以穿刺为界向头侧扩散大于向尾侧扩散[5],胸椎(T)注入要广于颈椎(C)注入[6],近来有不同的报道[7,8]。为此对近十年2050例硬膜外阻滞麻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在临床中硬膜外穿刺部位对药物扩散的影响论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取材于我院1999,7-2006,6使用的电子版“麻醉登记薄”,检索条件:年龄≥18岁,中位穿刺点(穿刺部位在T6-12之间)和低位穿刺点(穿刺部位在腰部各棘突间隙)[2],复合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不全或失败病例除外,硬膜外阻滞2050例。男1058例,女992例,年龄18-94(平均41.56±16.10)岁,其中老人(≥65岁)238例,体重37-108(平均63.39±10.96)kg,身高1.45-1.89(平均1.65±0.07)m;急诊手术237例,占总数11.56%;手术种类普外科892例,骨科388例,妇产科437例,泌尿科258例等。

麻醉方法:全部病人术前常规肌注鲁米那钠、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入室后持续无创血压、ECG、SPO2监测,开放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维持收缩压降低不大于20%。。硬膜外阻滞方法:常规操作,病人侧卧位,采用侧入法,以阻力消失、气泡搏动等指征证实进入硬膜外腔,全部病例均向头端置管5cm(21例向头端置管失败时,改向尾部置管),操作毕改平卧,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试验量3-5(4.51±0.74)ml。再根据试验量后用针刺法测得痛觉明显减退的范围,病人血压波动情况,初步判断出病人的耐药量,后分次或一次给药,达初量(即硬膜外阻滞开始直至阻滞范围满足手术要求为止用药的总和,也称首次总量)[2]。阻滞范围为手术前再次用针刺测得皮肤痛觉消失的界限,局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含1:20万肾上腺素)。

采集数据详细记录硬膜外阻滞的穿刺点、初量、阻滞范围以及以穿刺点为界向头和向尾扩散节段数,并计算每节段需要量(D/S)。根据不同穿刺点将病例分为中位进行数据处理。

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的数据均以x±s表示,应用spss11.3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采用t检验,P<0.05为有差异。

结果

中位穿刺病例硬膜外阻滞时,初量和扩散范围少于低位穿刺病例,而前者D/S大于后者,分别为1.31±0.53ml/节和1.14±0.50ml/节,均P<0.01。中位穿刺点病例向头和尾扩散约6个(分别为5.88&pl

2050例硬膜外阻滞药物扩散再认识

usmn;1.35和5.83±3.45)节段,两者无差别,P>0.05。低位穿刺点病例向头和向尾扩散达7个左右(分别为6.58±1.98和7.50±2.90)节段,前者少于后者1个节段,P<0.01(表1)。不同穿刺点初量、扩散节段、向头和向尾扩散节段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扩散范围有随穿刺点下移呈现出增加、D/S减少趋势,尤其是中位穿刺病例(表2)。

讨论

硬膜外穿刺时导管的放置方向影响平面扩散几乎已成共识,硬膜外导管向头侧插时,药物易向头侧扩散[2,5,6],通常的解释是置入椎管内导管本身的长度产生的向头端扩散大于向尾端扩散的现象。也有报道导管方向对平面几乎没有影响[7,9]。本资料中导管几乎均是向头侧插,无论是中位还是低位硬膜外阻滞都未发现有易向头侧扩散现象,在中位穿刺时是以穿刺点为中心扩向脊柱两端,低位穿刺时向尾侧多于向头侧扩散1个节段,可见置管方向对扩散的方向性影响并不明显,与一些动物实验和影像学以及尸检等资料有一定的差异[5,6]。在硬膜外阻滞的作用机理中仍不排除系蛛网膜下腔阻滞[2],造影剂的粘滞度较大(16.4mPa.s,200C时)[10],是水液的16倍(水近1mPa.s,200C时),在行硬膜外阻滞时未见蛛网膜下腔有造影剂的报道,而局麻药则可进入蛛网膜下腔产生“延迟”性的阻滞作用,尽管向头侧置管达一个椎体(3-5cm),而中位穿刺点以下的相应部位椎体要高于脊髓节段2个以上。

传统认为硬膜外腔阻滞中相同容量下穿刺点越高阻滞范围越宽,D/S越小[1,3]。有资料提示在骶管、胸段和腰段每节段平均D/S需2%利多卡因分别为2.0、1.0-1.2和1.2-1.5ml[3]。我们也发现硬膜外阻滞在不同穿刺部位D/S不同,但随穿刺点下移,阻滞范围越来越宽,节段用药量越小,中位穿刺点反多于低位穿刺点,分别为1.31和1.14ml。显然Visser也发现在不同穿刺点用相同试验量(3ml)产生的阻滞节段数不同的迹象:T3-5和T7-8穿刺前者D/S大于后者,但他又发现C7-T2穿刺时D/S小于上述部位穿刺[7]。这种临床现象难以解释,最可能的解释是骶段的解剖特点和神经节段计算有关,一块骶骨是由5骶椎溶合而成,骶尾合起来加上尾神经按6个脊神经段计算,它的厚度和间距远短于胸、腰椎,长度只有一个至2个胸、腰椎,但其中含6对神经,局麻药扩散距离短、D/S大从而影响整体D/S的计算。但这不能解释本资料中的中位硬膜外穿刺时,位置越低阻滞每节段需药量就越少的现象。可能还涉及下例因素:①硬膜外后隙是阻滞麻醉的主要部位,越向下其间隙越大,在颈段、上胸段、下胸段、腰段的宽度分别为1-1.5、2.5-3.0、4.0-5.0、5.0-6.0mm[1],在注药时间隙大的缓冲作用大,利于药物的扩散,即要达到与间隙窄的同等压力,就必须有较多的药液充填,因而有人在C7-T2穿刺时注入局麻药液几乎不向头部扩散[7]。②穿刺点越接近胸部,其负压就越大,这种负压在颈胸部系胸膜腔负压主要通过椎间孔传递而来,腰部则可能是穿刺过程硬膜被推开的后果[2],负压限制着药物的向头尾扩散。③与药液流出椎间孔(即横向扩散)多少有关,在胸部负压大,可吸引更多的药液流出。在犬胸腰脊椎段硬膜外腔注入美兰,30分钟后解剖可见多数在T4-9脊神经根部沿脊神经向两侧扩散[5]。④在骨性椎管内脊髓的腰部膨大以及腰部较大的髓鞘限制了胸部药物向尾端的扩散。

参考文献

1罗爱伦.椎管内阻滞麻醉.见:赵俊,主编.新编麻

2050例硬膜外阻滞药物扩散再认识

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9(556-573).

2曾邦雄,彭志勇.椎管内阻滞麻醉.见: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77-1094.

3庄心良,张莹.硬膜外阻滞及并发症防治.见:杭燕南,庄心良,蒋豪,等.主编.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942-951.

4王国林.椎管内麻醉.见:徐启明,李文硕,主编.临床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6-138.

5童传耀,庄心良,陆椎俊,等.CT观察药液在硬膜外腔扩散的实验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1990,6(2):81-84.

6庄心良,童传耀,徐国辉,等.药液在硬膜外腔内扩散的实验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1986,2(3):132-135.

7VisserWA,LiemTH,EgmondJ,etal.ExtensionofSensoryBlockadeAfterThoracicEpiduralAdministrationofaTestDoseofLidocaineatThreeDifferentLevels。AnesthAnalg1998;86:332-5.

8YokoyamaM,MiyazakiM,KoyamaY,etal.Thespreadofcontrastmediumintheepiduralspaceandtheanalgesicareainepiduralanesthesiainelderlypatient.Masui.1996Sep;45(9):1067-73.

9HendriksGWH,HasenbosMAWM,GielenMJM,etal.Evaluationofthoracicepiduralcatheterpositionandmigrationbyusingradiovauecatheters.Anaesthesia1997;52: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