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21:49:22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职能;生态治理

一、引言

生态职能作为地方政府的“第五大职能”,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不同于政府其他职能的定位和特性。贵阳市在发挥政府生态职能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城区绿化覆盖率,已经分别达到44.2%、43.5%,饮用水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总体优良。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阻碍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原因

政府生态职能能否有效发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我国各地市在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生态职能的有效发挥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国际交流。毋庸置疑,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是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样,要想充分发挥政府生态职能需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相互借鉴经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也曾经历过生态环境恶化的困扰,如今其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在促进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二)人才队伍匮乏。政府生态职能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人才引进与培养。政府要具备战略思维引进高端人才为发挥政府生态职能增添动力,如若没有相关人才的配备,那么政府生态职能的有效发挥将会变成一纸空文,政府生态职能的发挥也不会合理、有效,制定的相关措施更不会科学。我国在城市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能够促进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人才引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三)生态治理不够精细化。众所周知,政府生态职能的有效发挥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在这个系统化工程中包含的指标有空气质量指数、水污染指数以及噪音控制指数等等。我国政府在发挥其生态职能中缺乏将治理项目分类,还是运用传统的管理治理方式胡子眉毛一把抓,城市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城市生活餐饮所带来的污染而且还要对城市噪音进行监测和治理,而城市管理人员对于噪音的监测毕竟不够专业,在城市噪音监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应该将噪音治理分配给专业人员进行监测和治理,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又可以确保其科学性。(四)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强。拥有财政大力支持是开展一切活动的重要保障,同样在发挥政府生态职能的过程中也需要地方财政大力支持。我国在发挥政府生态职能过程中,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够。在发挥政府生态职能过程中高端设备的引进,以及人才培养都需要一定财政投入,缺少财政投入那么政府生态职能的发挥将会是一潭死水,会出现制定的方案无法顺利实施、会导致政府生态职能的发挥疲软、乏力、最终会导致政府生态职能失灵。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对策

虽然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发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其运作过程中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弥补,为了更好地使我国政府生态职能有机永续发挥特提出以下建议。(一)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求贤若渴,是用来形容对于人才需求的渴望,在这新世纪新时代人才是各级政府部门所渴求的,如何建立健全引进人才机制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有效发挥政府生态职能的重中之重。1.人才引进方式。政府生态职能有效发挥的关键之处还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因为一个城市的建设如果没有高端人才的支撑则一系列治理措施与方案的制定很难得到保障,所以在人才引进方的物质面,首当其冲的是对引进过来的人才要给予物质上充分保障,比如提供基本保障性住房、随行家属予以安排工作、给予丰厚的薪资。2.人才培养。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政府应当统筹全局培养复合型人才,应当制定相关人才培养的方案与计划。因为在发挥政府生态职能的过程中有些储备的人才要么有知识储备而没有经验,要么具备丰富的经验而知识储备不够,造成政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工作当中可以实施互帮互助的办法,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同事可以帮助一些没有经验的新同事,而新同事也要将一些贮备知识与老同事进行交流和探讨。(二)加强国际之间交流。我国政府生态职能要想科学高效的发挥,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与国外城市之间的交流,学习国外城市高效发挥政府生态职能的思路,借鉴其高效发挥政府生态职能的经验,如此一来有利于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绿色、快速、稳定的发挥。1.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经验。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污染非常严重,1952年伦敦发生三次烟雾事件,其中1952年12月仅仅一个月因烟雾死亡的人数高达四千多人。造成该事件的原因是空气Y圆桌论坛UANZHUOLUNTAN中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出现了市民呼吸困难,马路上所有汽车白天开灯,所有航班停飞,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环境治理伦敦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首先铁腕整治城市周边污染企业,采取重罚、搬迁、责令改进企业生产工艺等措施。其次开私家车上班政府将征收汽车行驶费,政府把征收的汽车行驶费再用于环境治理当中,如果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将会有一定的乘车补助,同时政府大大提高城市机动车停车费用,使公民的理念由想开车到不敢停车再到不想开车,如此往复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2.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我国在发挥正生态职能时应该扩宽思路,首先由政府牵头加强我国高校与国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常态化举办政府生态职能学术性研讨会汲取其经验,其次由政府牵头向国外知名高校以留学方式输送需要培养的人才,也可引进国外知名学者为教授在我国高校教学,为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发挥注入新鲜血液,由此我国政府生态职能的发挥才会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三)精细化治理。一些面积较大的城市在生态治理过程中会出现因管辖面积大令治理人员力不从心的情况,鉴于此可以将相关一列指标如空气、水土、噪音等进行归类治理,每一项有专人负责可相互协调但不可相互干扰,最后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在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过程中,可以把相关生态指标进行分类,设立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职能部门,如空气质量这一生态指标由空气监测治理小组按组成,水土保持这一生态指标同样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水土监测治理小组,噪音控制同理由专业监测人员组成噪音监测治理小组,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效率。(四)加大财政投入。政府生态职能的发挥不仅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撑,在治理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相应尖端设备与之相辅相成。如果仅仅依靠传统设备和监测治理人员的努力,很难得到科学精准的数据从而在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的过程中很难制定出科学的治理方案,那么政府就应该加大财政的支出,加大与政府生态职能发挥相关设备的采购力度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引进尖端设备,落实相关尖端设备的使用与培训制定相关设备使用制度,按时记录设备使用情况与损耗情况。

参考文献:

[1]顾杰,张述怡.我国地方政府第五大职能:生态职能[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

[2]连玉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报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2014:60.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沙河市,村镇,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城镇化的加速,使得农民收入大大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环境问题越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连首要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将会付之东流。因此,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调整、不断改善,使得其关系一直保持着健康的循环状态,良好状态的运行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研究区域概述

1.1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学术界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界的一些学者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一种被遗弃了工业文明负面影响的新型社会形态。余谋昌教授认为,“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是世界历史的根本变革。从自然规律到人与自然的文明,这是人类第三次新的文化革命”[1]。学术界的另一部分指出,生态文明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悠久历史,存在于人类所经历的各种文明形态中。它不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它们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张云飞教授认为,生态文明“由于每个社会形态和文明都有自己的文明物质文明结构”,它“这是贯穿所有社会形式和各种文明形式的基本要求”[2]。1.2沙河市概况。沙河市隶属于河北省,位于其南部,沙河市面积999km2,下辖290个行政村。沙河市在城市规划期间定位为“新型工业化卫星城市”,高起点、高标准一直是沙河市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沙河市加强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城市功能更加全面,城乡协调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沙河市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无烟煤、铁矿石产地。沙河市主导工业产业,环境保护抓牢不放,实现科技强市、创新强市,打造工业化新型生态城市。

2沙河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以下两点入手:1)在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时,不能孤立的看待农村现存的问题,应该深入探析农村环境问题的存在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国家政策的关系,从国家,农村,农民,企业和城市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家政策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2)在研究如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时,政府固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个主体———农民的角度分析,同样大有可为[3]。2.1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近年来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式各样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层出不穷,但是农民缺少对这些产品的了解,科技水平也有限,农民的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土壤的压实,使得土壤周围的水分完全富营养化,最终导致农作物的污染和败谢,残留在表面的化学品伴随食物的摄入,留在动物和人类的体内,长期积累,对身体造成了极大地危害。施用于土壤的肥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农作物所吸收利用,同时有少量的化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固定在其表面和内部,大约有1/2的化肥被水吸收和冲走,水又分解一部分并将其释放到大气中。在雨季的时候,经过灌溉的水带着残留的化肥和农药再次流入江河和湖泊,造成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带来了大面积的水系富营养化,破坏了水系的生态平衡。2.2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由于历史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沙河市中小型工业企业比较多,涉及各个领域,大多为医药化工、钢铁煤矿加工以及造纸、建材、纺织等高污染企业,同时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和各村,给环境治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随着沙河市乃至全国环保力度的加大,一些企业迫使搬离城市进入农村,但是农村的企业入驻量已至饱和,农村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时,农村个体生产作坊也在逐步发展壮大,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新兴改变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并提供了一部分就业岗位,使得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以利用,加快了农村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是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工业企业的入驻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无时无刻不腐蚀着人们的生活。个别地方乡政府把经济指标作为自己的政绩,对于污染较大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断给这些企业开绿灯,放纵成习。作为中小型企业,为追求利益,将设备的和技术的更新抛之脑后,甚至不顾安全红线,违规生产,同时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生产过程中未及时做好环境保护措施,将工业废气和废料直接排入大气和江河,就这样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2.3能源利用不足。农村地区,煤炭、农作物秸秆燃烧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天然气、液化气等新型能源较少。尤其在秋收季节,农村普遍存在农作物秸秆燃烧,但是秸秆并没有完全燃烧和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大量的烟雾排入大气造成了环境污染。大部分农村,沼气系统不够完善,甚至没有利用沼气,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部分乡镇为了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利益,一些稀有的自然资源被过度采伐,自然资源大大减少,威胁到农村地区的生态平衡。

3沙河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议

3.1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紧紧抓住生态保护不动摇。高标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绿化,灌溉排水系统生态化,基本农田转换,重要节点景观资金投入多样化。加强水利建设,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资源,并加大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积极开展植树造林计划,将湿地保护和环境修复提上议程,打造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3.2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增强小城镇带动能力。全面落实沙河市城乡统筹规划,加快以县城建设为核心,基于新农村社区的小城镇新城镇体系,重点打造城镇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实施强镇的政策,逐步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区域乡镇和文化旅游城镇。3.3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对乡镇企业在农村的发展应该给予合理的规划,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问题也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加强环境立法,完善执法与监督机制,农村环境保护法应该得到完善,并且积极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一切都要事先确定好,而不是后发制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政府应明确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在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将环保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机制中去,用绿色的GDP代替片面的经济指标。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立教育保障体系,加强对村民的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好学,使得环保意识深入每一个家庭。3.4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自身的意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民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提高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地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第一,要明确“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新观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状况,不能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第二,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转变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关注环境保护,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科技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培育绿色食品、绿色作物。第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提高生态意识,增强环保意识。以自己为中心带动整个家庭,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环保工作,从而带动整个村镇健康可持续发展。3.5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作为企业,必须要有担当,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挑起保护环境的重担,在企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同时,要遵守国家以及地方的法律法规,合理合法的排放废气和废料,避免造成第二次污染,要做到诚信经营。定期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并不断更新厂里设备,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的员工要及时纠正,总结经验,让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执行者。

4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将其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树立保护先行的观念,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前规划,提前预测,既要落实当前的领导,又要有绘制到底的蓝图,任何一届政府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同时保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案的科学性,持续性和严肃性,防止自然资源以及有限能源的浪费以及避免环境二次污染。紧紧抓住以农民为主体的结构,积极鼓励参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企业的投入,更需要政府管理和引导,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后续维护,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稳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8-79.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65-66.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工程;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和基础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则是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形式,已经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应给予重视,因此要加快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变迁。

一、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到战略高度,是党中央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不仅要求农民富,农业强,更要求农村美,其关键在于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更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乡村振兴既是乡村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生态文明的振兴。乡村振兴既要为农民提供“安居、乐业、增收”的生活环境,又要为农民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从而实现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乡村振兴总的战略指导下改善乡村自然环境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既要保留原有的乡土风情,保护好乡村生态系统,又要将这种生态理念运用于乡村建设的其他方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与环境携手共进,切实让乡村人居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习指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当前要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走进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其关键一步在于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态宜居”就是强调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贯穿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的全过程,并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而这四大要求也只有在“生态宜居”的基础上才能建设得更好。将生态理念贯穿于“产业兴旺”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经济;贯穿于“乡风文明”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文化;贯穿于“治理有效”的要求中可发展乡村生态政治和乡村生态环境。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乡村现代化、生态化建设。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乡村生态治理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无论是资金投入力度还是科技、政策方面的倾斜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都弱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生态建设只靠农民自己发展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物力、财力的支持很难出效果。乡村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尤其是垃圾处理设施和废水处理设施。农民生活垃圾、家禽粪便等随处可见,没有统一集中的垃圾中转站,造成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有些乡镇村庄设有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净化厂,但由于成本高、人员少、村民自觉性差等多种因素而停止运转,形同虚设。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向池塘、沟渠,既污染水源又污染空气。(二)乡村生态知识宣传不到位,农民生态意识淡薄。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关注的焦点仍是经济利益的获得,对生态效益的作用却不够重视。首先,一些乡村领导干部只拿政绩说话,甚至为了获得政绩效益大搞形象工程,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领导干部,自身缺乏这种生态意识,就很难向下面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其次,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较慢,再加上生态文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明显,短时期内让村民感觉不到它所带来的好处,这就导致大部分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只看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久利益。(三)乡村生态制度政策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由于乡村发展的滞后性,乡村的一些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存在缺陷,尤其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不健全。如: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推进机制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缺少相对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都造成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三、扎实推进四大“生态工程”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4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建设;法治

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在报告中占了很大篇幅,分量很重,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显著提升。报告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论断和安排部署,为我们绘就了一幅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跨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强化法治理念,将其贯穿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走法治化之路是必然选择,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已成为广泛共识。[1]

一、党的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部署

(一)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时间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党中央不仅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而且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以两个“最严”闻名的生态“法治观”,充分表达了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对“最严”生态法治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2015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成为指导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这些重要会议精神的指引下,五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重大变化,生态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瞩目,为我们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从报告的内容来看,对生态文明建设部分着墨颇多,其中,“生态文明”一词被提及12次,“绿色”一词被提及15次,“美丽”一词被提及8次。报告的第一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五年来的成效做了总结;报告的第三部分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报告的第四部分将“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纳入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的奋斗目标,将“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纳入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报告的第九部分完全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是对今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所做的全面部署。报告坚持并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大势,总揽全局,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我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在报告中,不仅“生态文明”、“绿色”和“美丽”这些词汇被多次提及,而且首次出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一表述,“美丽”一词被列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这些新论断和安排部署,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国家今后面临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然很艰巨,可谓任重道远。作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环境质量变化只是环境问题的表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依赖于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这正如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已经步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报告指出了环境问题的现状,包括各类污染排放导致的大气、水、土壤、农业面源等的污染,丢弃固体废弃物和垃圾,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地质灾害等。报告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以及过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等。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千年大计、基本国策、体制改革等不同角度指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路径。报告做出的这些重大判断和部署,对于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指南。

二、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立法体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方面,国内多地尽管已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大量问题,表现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的赔偿制度还不完善,违法成本过低、收益过高导致违法的驱动力强等等。这方面可以借鉴贵州经验,多年以来,贵州高度重视绿色发展,持之以恒的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绿色贵州建设,在生态文明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成效明显,目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近80件,有的是对全国性的上位法进行补充细化,有的是以解决贵州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为导向。贵州省内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也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本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来对待。2014年施行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是我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法规,该条例针对生态保护设立“红线”,同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范式。近年来,贵州省加快了在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的立法步伐,2016年7月颁布实施《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1月颁布实施《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8月就《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立法,有的已进入正式立法程序,同时不断完善土壤、森林、湿地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规章体系框架基本成型。“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的“贵州模式”逐渐形成,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典范。从贵州等省的经验做法来看,科学的进行地方立法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照国家制定的耕地、水资源以及森林、草原等的保护管理制度,出台地方性相应法规、规章,进行认真落实。(二)及时总结和提炼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台的政策、措施,条件成熟后可以上升为地方立法。(三)积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将保护生态环境的这道制度屏障使用好,适时制定和完善有关“三废”排放标准的地方性法规。(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地方性法规增加干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考核评价权重,实施绿色GDP干部考核制度。强化相关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地方性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处于人大和司法的严格监督之下。(五)充分行使民族地方立法权,加快生态自治立法。学者姚霖曾提出,“少数民族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2]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将生态法治理念融入各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中,建构体现民族地方特色,以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为主要规范形式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三、依法和创新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报告明确将统一行使行政执法职责作为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一直以来,生态文明行政执法难、环境执法力度弱的问题困扰着各个地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执法不规范、不严格等的现象大量存在,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如在产业投资环境审批方面,或受利益驱动,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存在把关不严,随意审批的现象。企业废气、废水、废渣排放超标的现象仍然不容忽视,在企业环评验收环节,不按验收标准测评和打分,存在责任监管不到位,执法力度弱等问题,诸如此类的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漏洞较多。按照报告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要求,解决生态文明行政执法难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依法行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在论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时,对“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做了具体要求,其中之一是党员干部要坚持“法治思维”。所谓法治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3]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领导干部须具备的法治思维包括:一是法律至上,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开展工作要始终把合法性放在第一位,所有思考和决策都必须围绕合法性展开,严格按法律办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是权利本位,在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时,既要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利。又要杜绝滥用职权,损害群众的利益,坚持积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三是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时,以公平正义为衡量标准,对合法的生态权益诉求依法维护,兼顾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和社会的监督。(二)做好生态文明行政执法体制的顶层设计,规范执法,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做好顶层设计,创新环保部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完善执法保障体系。要合理渗入现代文明元素,采用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保持农村“天蓝、山清、水绿、地净”的优美环境,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4](三)创新多种执法手段政府部门应当创新执法手段,购买环保服务,试行第三方治理,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行信息公开,采取信用约束等多样化的治理手段。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该积极承担政府生态责任,即为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运用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手段,积极地履行其生态保护的职责与义务。[5]

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生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报告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以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加大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引导生态文明上升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6]让每个人都谨记的谆谆告诫:“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7]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育社会大众的生态文明道德,增强公众对于环境建设项目的知晓程度、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6]。(二)加强法治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法治理念有日本学者曾说道:“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8]《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6]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并自觉遵守保护生态和自然的各种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大学应重视“生态人”的塑造,在此理念基础上,提倡将“生态教育”的课程融入到大学教育中,并让生态文明成为校园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9]将各专业与生态环境学科相融合,开设新学科,弥补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空白。[10]鼓励省内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启发学生以校园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党的之后,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务必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通过制定、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完备的生态法治体系。注重生态文化环境打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意识,以法治治理方式规范、引导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长期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陈松松.关于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96-98.

[2]姚霖.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对忽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采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6):78-82.

[3]袁曙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何丽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与发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1-14.

[5][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李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6.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5-04-25.

[7]的“两座山论”有了顶层设计[N].学习中国,2015-09-12(1).

[8][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申政武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9.

[9]朱善璐.大学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先锋作用[N].贵阳日报,2014-07-12(7).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生态文明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也是各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之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只有古中国能够延续至今并持续稳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度。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面对因不断加快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而引起的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加强城市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其污染问题的治理。作为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战略安排、工作部署和建设目标的重要载体,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既是各个历史时期各地区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研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的重要文本。

一、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加强“三农”工作、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对其建设、发展和完善进行了科学的战略决策和顶层设计。就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农、林、牧、渔业一直是我国重要产业,其所依托的耕地、林地、草原和水资源,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如果它们遭到破坏或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就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最严重的后果则会造成食物短缺,进而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此,为确保这些基础性产业稳健发展,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对农业资源严加保护的具体要求(见表1)。(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农、林、牧、渔业等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得到及时灌溉以及规避水患等风险,还可以改善和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再如,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而且可以极大改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使得相关地区的农村因之而成为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相关规定要求各地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见表2)(三)发展农业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并把它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各部门各领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水平,规避其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风险;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也是治理和解决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针对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的详细要求(见表3)。(四)治理农村污染问题。作为农村、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重视和强化农村、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头戏。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农村、农业污染问题,都有具体条款进行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见表4)。其中,既有资金投入的具体要求,也有科技介入的详细规定;既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统筹安排,也有具体治污工作的详细规定;既有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要求,也有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一——广大农民的殷切希望,进而构建起一套体系完善、权责明晰、方法科学、措施得当的农村、农业污染问题治理体系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五)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是目前各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一直强调我国工农业发展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农村、农业而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是要发展生态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农业产业生态化,是解决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破坏或污染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具体条款对发展生态农业进行决策部署(见表5)。(六)人居环境治理。相比较于城市,目前广大农村人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缘于农村百姓和城市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工业和农业不同的生产方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仅仅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才能确保广大农村“村容整洁”“生态宜居”“农村美”,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开展和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见表6)。(七)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2]这深刻体现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系统观。农村、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土壤污染,也有水源污染;既有林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也有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农村、农业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或污染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生产因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而形成的面源污染,也有乡镇企业(工业)超标排放而形成的点源污染;既有缘于广大百姓生活方式而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也有缘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而导致的对农村、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农村、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文明思想,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历年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党中央、国务院以一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见表7)。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简析

(一)农业资源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自然资源是农、林、牧、渔业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历年所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都一再强调要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并制定和出台了相关经济补偿和政策补偿等政策。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原和水资源,都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护和开发,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例如,耕地撂荒问题、工业用地与民用住宅占用耕地问题、林地无序无度开发或滥砍滥伐问题、草原过度放牧而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和养殖业水体资源遭受污染问题等,在不同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据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耕地面积呈递减趋势,只有少数年份是增加的。例如,1952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0791.9万公顷,1957年达到最高值,为11183万公顷;1957-1964年,我国耕地面积经历了一次快速滑坡期,年均减少106.4万公顷;1965-1977年,我国耕地减少的速度有所放缓,年均减少31.3万公顷[3]。(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新中国成立后,为切实改变农业生产落后面貌,我们党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历年颁发的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都有相关条款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事宜进行决策与部署。但是,就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而言,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十分完备。例如,灌溉问题仍然是许多地方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大难题,特别是遇到干旱年份。二是一些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损毁情况严重。例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配套工程——灌溉渠,由于都是利用水泥预制板进行构建,在务工人员的施工踩踏、农民耕作期间的反复来往和农业耕种机械的反复碾压等外力作用下,不少灌溉渠遭到严重损毁,加之年久失修,导致不少灌溉渠丧失了灌溉功能。三是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堪忧。由于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经过层层转包,部分无良建筑商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置工程质量于不顾,这也是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容易遭受损毁的一个原因。(三)农村污染治理有待进一步深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污染(水体资源污染、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得到了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由过去的“脏、乱、差”变成了目前的“净、秀、美”,特别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后,村容村貌更上了一个大台阶。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已成为不少市民艳羡的居住之处。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部分地区农村的村容村貌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农村污染的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四)生态农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温饱问题的全面解决,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从生态学意义上讲,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涵盖对优美环境、安全食品、安全饮水、优良空气的需求”[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走生态化之路十分关切,这在事关“三农”工作“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有体现。就目前情况而言,农业生态化已经成为各地区农业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农业政策、指导农业科学化发展的重要理念。生态农业也已经成为各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头戏,生态产品正不断契合与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绿色化需求。农业生态化和生态农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识。当然,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少地区农业生态化条件还不够成熟,传统耕作方式和种养方式仍然存在,这自然而然会导致这些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致富困难等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农民更加富裕的重要对策。(五)人居环境治理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广义上看,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包括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范畴之内。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不断繁荣,农村各种服务型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建设与完善,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与旧中国的农村面貌相比较而言,不啻天壤之别。目前,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现代化生活设施,广大农民也正享有,城乡差别正不断缩小,一个个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正不断在祖国大地上涌现。毋庸讳言,一些地区的农村人居环境还比较差,这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村庄道路还是泥巴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农村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还较普遍,不仅污染了水源,而且脏乱了环境;农户杂物乱堆乱放,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和美观;大规模的鸡、鸭、猪等畜禽散养,其废水废渣因为缺少无害化处理而导致水源污染、周边环境臭气熏天;此外,农村无规划性的自建房以及无序的乱搭乱建,即使是建造了诸多漂亮的小别墅,在不协调的整体氛围中也显得不伦不类……因此,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不仅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各项基础性设施建设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管窥的投资力度,还需要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所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唯有如此,一个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才能真正实现。(六)农民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既需要外力的推动,也需要人本身内生动力的促发。长期以来,广大农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耕作、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生活污水的任意倾倒、家中畜禽的散养而导致畜禽粪便遍地以及其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等等,都是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脏、乱、差的因素。“农民长期生活在小农社会中,容易受到传统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的束缚……并且在农民习以为常的行为中,他们并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5]。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之于以前有了显著提高,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理念在广大农民之间得以越来越大幅度的普及,农村人居环境也因之得以较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农业强、百姓富、农村美的目标正在各地农村普遍实现。但缘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方式,以及农村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固化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民的环保意识还不强,环保行为还不普遍,“只要自家的生活和室内卫生搞好了,周边环境的好坏与自己无关”等之类的漠视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行为和思想意识还存在。广大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不断加强对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

三、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前瞻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6

关键词:海洋生态;生态危机;公众参与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层层递进的纲领性文件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它的核心是主动维护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动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它的终极目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海洋文明是原生态的起源,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海洋生态安全缺失,会产生连锁性的生态灾难,地球的生态安全注定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替代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现代生活更是与海洋密不可分。当今,陆地资源面临枯竭、人口压力巨大,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的健康和谐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洋大国,东、南方向被海洋环绕,大陆岸线18000km余,海岛1万余个,岛屿岸线超过14000km,管辖海域近300万km2。对一个国家来说,海洋国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空间。它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发展海洋事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

1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

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低地,悲惨地沦为人类的垃圾场。人类制造的所有垃圾,不论放在哪里,大部分都会因风、雨、径流等自然现象的作用,进入大海。众所周知:工业革命创造出的生产力超过了有史以来的生产力总和。而与此同时,人类制造的废弃物和垃圾也大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总和。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海洋的承载能力超过极限,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就有大爆发的危险,直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崩溃。20世纪是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空前的时代,也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巨大的时代。海洋环境破坏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重。空前的问题导致空前的觉醒,人类终于把目光聚焦在海洋,开始正视自身的妄行导致的海洋危机。可以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由此逐渐展现。

1.1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

海洋生态文明是在人类为了延续生存和生存环境的理性共识下产生的文明形态。它包括:人类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1.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责任与任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子孙后代,是战略问题。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事态的现实、事态的发展、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共同催生的,它的应运而生有其必然性,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之后的综合考量与决策。当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是孤立的保护,必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护海洋环境,而是要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谋保护,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海洋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海洋环境更健康、更富活力的和谐共生的局面。

1.3海洋生态环境危机催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进入21世纪,我国全海域污染日益严重。达到轻度污染的海域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13.9万平方千米,2006年达到14.9万平方千米。而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更是深受污染之害。海湾、河口污染日甚,滨海湿地告急,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导致严重生态灾难,很多河口产卵场功能几近丧失。监测表明,海水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是未来危及我国国土安全的杀手。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和内陆发生的大量气候异常现象都与海洋变化有密切关系。海洋环境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导致生态灾难,造成难以预知的损失。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已经导致严重灾害,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

2近海海洋生态危机

2.1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休渔期管理,我国海洋经济物种还是持续衰退。对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来说,50万艘机动渔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过度捕捞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良性再生能力,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物种失衡严重,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种类显著减少。陆源排污导致的海洋污染几乎摧毁了近海海洋生态系统。近海珍稀濒危物种数日渐增加,濒危程度加剧。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和大型海洋工程使传统的鱼类的产卵、育肥场被蚕食,回游通道被切断。近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被严重破坏。近海环境的严重局面,导致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出现严重问题。有些海域由于陆源排污已成无生物区。

2.2陆源排污造成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我国沿海有大量的陆源排污口,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海,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适于进行海水养殖的水域面积急剧缩小,海产品污染物超标,食用风险增加。同时,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害越来越严重,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衍受到严重损害。海水浴场、港口受到污染,使沿海人口的正常生活受到直接威胁。

2.3赤潮频发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赤潮年发上百次已不鲜见。2003年我国全海域发生赤潮达119次,2005年82次,2010年69次。这种由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短时间内突发增殖或聚集引起的海洋灾害是海洋对人类肆意排污的报复,它动辄将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变成死海。一些赤潮生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巨大的毁伤力不仅大规模杀伤海洋生物,危害海洋生态平衡,还会通过食物链对危及人类。赤潮是威胁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敌。

2.4油轮溢油致造成生物灭绝

石油是工业国家的黑色血液,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海域是很多国家油轮的必经航道,近海海域溢油事件频繁发生,仅2005年就有16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近海海洋生态破坏。溢油造成的生态危害主要表现在:漂浮在海面的油膜可以减少海洋产氧量直接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对周边海洋渔业和养殖业造成毁灭性伤害,海鸟等生物一旦黏附石油便难逃死路;有毒物质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毒害海洋生物的同时也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油膜凝聚以后的物质是潜伏在海洋中的长期杀手,难以清除的细微残余物将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安全构成长期威胁。

2.5近海经济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

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兄弟。破坏性的无序开发利用和充分考虑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有些填海造地、海上工程建设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正常状态,破坏了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了岸滩的冲淤变化,而回填和疏浚工程使海岸带的形态发生非自然改变,海洋生物的传统栖息地被毁坏。盲目的海砂开采活动,导致了海岸侵蚀、海水倒灌,耕地、植被、道路、堤坝等被破坏,态环境损害的代价无法估量。缺乏对海洋环境进行综合论证评价的大型港口建设、石油开采、高速公路建设、筑坝等大型沿海工程建设也对近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因素

2015年7月,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划出了时间表,旨在用5年左右时间,即“十三五”期间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计划从10个方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规划、管理、科技、监督执法、人才建设、宣传教育和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包括31项主要任务。作为国家最高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深刻领会中央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了蓝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从此有了经纬。这是一件让国人为之振奋的大事,让人看到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看到了可以预见的海洋事业的未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它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而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只有公众具有高度的海洋意识,认识到海洋事关国家兴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才能形成万众一心、群策群力的局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应尽最大可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让公众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影响更大的人群,海洋生态文明的基础才能更牢靠、更坚固。这对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尤其重要。只有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全民总动员”、形成共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航船才能顺风扬帆、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者:张更农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6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道家认为,要使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③也就是说,人世间最大祸患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凡事皆有度,学会知足,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远离危险。既然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庄子也主张“常固自然”、“不以人动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法则,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在人类活动中尽可能地少一些人为因素。但并不是要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否认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既没有把天道奉为与人对立的至尊权威,也没有把人贬为天道的附属物。在天人关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为此,老子要人们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样,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道家是从天谈人,着重从自然的视角来论述天人关系,而儒家则是从人谈天,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身的生命。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④。随后的儒家哲人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去审视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在对待山林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以对待山林资源的态度和利用为例,儒家认为,注意保护山林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是人类保护山林资源的出发点。孟子最早意识到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后果,并概括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学法则:物养互相长消的法则。孟子认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①儒家还看到山林树木作为鸟兽栖息地的价值——“山林者,鸟兽之居也”,认为“山林茂而禽兽归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反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②。儒家对山林和鸟兽的生态关联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③同时,儒家还看到树木能净化环境、补充自身营养,提出“树落粪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更为注重山林对人类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④,也明确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⑤。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的这些主张尽管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客观上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在生态问题上,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出“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给以保护和珍惜,不可随意杀生。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乃是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在今天看来,佛教信仰虽然带有宗教神秘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保护生物的问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儒、道、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如近代,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反思,发生过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突飞猛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的一些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煤灰,烟雾弥漫在大街上。对此,查理•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荒凉之屋》中描写19世纪末伦敦的情况:“处处弥漫着雾……雾飘进格林威治退休老人的眼睛里和咽喉里,使他们在炉旁不断地喘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从“好象是被谁吸干了的”贴普尔河,到“今天因此(森林砍伐)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从“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8]520到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了深刻揭露和批判。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开始质疑人统治、主宰自然的观念和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首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破坏了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中叶至今,人口爆炸、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道路的普遍实现,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

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技术、文化的层面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9]

人类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发展观(或价值观)的支配。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近代以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创造出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在我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一度以粗放型为主,过于追求指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经济之时,也往往采取置环境损害于不顾的做法。总之,传统发展观(或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净化能力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的结果,最终造成环境的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反思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步伐却以自然为人类的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抛弃传统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①具体参见《老子》第42章。

②具体参见《老子》第25章。

③具体参见《老子》第46章。

④具体参见《易传•系辞》。

①具体参见《孟子•告子》。

②具体参见《荀子•致士》。

③具体参见《孟子•梁惠王》。

④具体参见《孟子•告子上》。

⑤具体参见《荀子•王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8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7]。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R26;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道家认为,要使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③也就是说,人世间最大祸患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凡事皆有度,学会知足,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远离危险。既然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庄子也主张“常固自然”、“不以人动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法则,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在人类活动中尽可能地少一些人为因素。但并不是要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否认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既没有把天道奉为与人对立的至尊权威,也没有把人贬为天道的附属物。在天人关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为此,老子要人们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样,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道家是从天谈人,着重从自然的视角来论述天人关系,而儒家则是从人谈天,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身的生命。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④。随后的儒家哲人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去审视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在对待山林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以对待山林资源的态度和利用为例,儒家认为,注意保护山林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是人类保护山林资源的出发点。孟子最早意识到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后果,并概括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学法则:物养互相长消的法则。孟子认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①儒家还看到山林树木作为鸟兽栖息地的价值——“山林者,鸟兽之居也”,认为“山林茂而禽兽归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反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②。儒家对山林和鸟兽的生态关联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③同时,儒家还看到树木能净化环境、补充自身营养,提出“树落粪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更为注重山林对人类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④,也明确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⑤。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的这些主张尽管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客观上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在生态问题上,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出“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给以保护和珍惜,不可随意杀生。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乃是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在今天看来,佛教信仰虽然带有宗教神秘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保护生物的问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儒、道、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如近代,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反思,发生过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突飞猛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的一些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煤灰,烟雾弥漫在大街上。对此,查理•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荒凉之屋》中描写19世纪末伦敦的情况:“处处弥漫着雾……雾飘进格林威治退休老人的眼睛里和咽喉里,使他们在炉旁不断地喘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从“好象是被谁吸干了的”贴普尔河,到“今天因此(森林砍伐)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从“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8]520到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了深刻揭露和批判。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开始质疑人统治、主宰自然的观念和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首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破坏了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中叶至今,人口爆炸、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道路的普遍实现,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技术、文化的层面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9]

人类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发展观(或价值观)的支配。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近代以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创造出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在我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一度以粗放型为主,过于追求指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经济之时,也往往采取置环境损害于不顾的做法。总之,传统发展观(或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净化能力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的结果,最终造成环境的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反思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步伐却以自然为人类的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抛弃传统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①具体参见《老子》第42章。

②具体参见《老子》第25章。

③具体参见《老子》第46章。

④具体参见《易传•系辞》。

①具体参见《孟子•告子》。

②具体参见《荀子•致士》。

③具体参见《孟子•梁惠王》。

④具体参见《孟子•告子上》。

⑤具体参见《荀子•王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9

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不断探索,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生态建设都作出过许多深刻的阐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表明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关系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也是生态良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各方面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历史上,由于人类对生态破坏而导致国家衰亡、文明衰落的例证屡见不鲜。当前,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建设生态文明,是消除传统发展模式弊端、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迫切要求林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林业在实现生态环境良好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荒漠化被称为“地球之癌症”。在维护生态安全中,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重大使命。目前,在全球已出现的十大生态危机中,有八大危机主要靠林业来治理。基于这些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并提出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目前,我国生态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740处,约占国土面积的12.6%,有效保护了45%的自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为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建设生态文明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生态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作出贡献。

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木材和钢材、水泥并称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原材料之一,并且是其中唯一的绿色、可再生的原材料。我国是木材消耗大国,木材及林产品需求一直呈刚性增长,缺口越来越大。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需求问题是根本出路。从林地潜力看,我国有林业用地43亿亩、可利用沙地8亿多亩,但利用率和生产力都还很低,开发潜力巨大。如果把林业的这些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不仅能够改善生态,而且可以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森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森林以其占陆地生物物种50%以上和生物质总量70%以上的优势而成为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我国现有林木生物质中,每年可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生物量为3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我国现有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利用现有林地,还可培育能源林1333.3万公顷,每年可提供生物柴油500多万吨,木质燃料近4亿吨,折合标准煤约2.7亿吨。国家林业局已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并先后与中石油、中粮集团等企业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合作建设油料能源林基地,推广“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林业在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方面起着促进作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林业不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而且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物质成果,而且要尽可能地创造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努力构建健全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努力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加快构建林业“三大体系”,努力为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加快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努力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到****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完成治理沙化土地1300万公顷,封育保护372万公顷,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初步形成全国湿地保护区网络体系;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6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良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努力为实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出新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篇10

关键词:绿化发展;理念;水生态;文明

1大庆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近年来,大庆市不断加大水资源保护和修复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绿色水生态系统,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生态安全保障,取得一定成效。

1.1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1)水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为解决水资源紧张状况,市政府和大企业后修建了北引、中引、南引“三引”工程及大庆水库、龙虎泡水库、红旗水库和东城水库“四大”水源地。通过资源分配、工程建设和管理调度,我市现状可供水量为32.76亿m3,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为22.7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06亿m3,基本满足了现状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用水需求。2015年,大庆市年供水总量21亿m3,其中,城市工业和生活6.2亿m3,农业用水12.5亿m3,生态用水2.3亿m3。供水量中地表水占67%,地下水占33%。城市设计日供水能力达到168.5万m3。2)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我市地下水经过多年的开采形成了东西两大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影响面积一度达到5560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曾达到53m。近年来,采用依法限采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地下资源管理,市区内地下水年取水量减少了1亿m3以上,超采区中心漏斗水位逐年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5年实测资料显示,西部漏斗区基本消失,东部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面积缩小为611km2,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上升了近30m,达到128.0m高程。3)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良好。2006年我市被正式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几年来,在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5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主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城市供水系统管网漏损率从25%下降到19%,多项节水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开始建立,为水资源管理信息实现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我市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

1.2水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水功能区划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为平台,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手段,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河湖湿地保护的综合保障体系,局部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状况有所好转。1)污水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污废水排放量5300万t/a,共有工业(100家重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245台套,总处理能力达到223万t/d,年处理量5.1亿t,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率达100%,工业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重复用水率达到92%。全市相继兴建了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东城、西城、乘风庄、八百晌、陈家大院、石化、申东、大同等),日处理能力达到44万t,处理率达92%。同时,积极加强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农灌、工业冷却和循环水、景观娱乐用水、杂用水,中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2)河湖治理取得好成绩。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分期实施”的原则,实施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主城区三条水系和40个湖泡湿地已近1/3进行了治理(主要是黎明河、黎明湖、三永湖、万宝湖、乘风湖、碧绿湖、果午湖、新潮湖、燕都湖、明湖等),“河湖湿地保护专项规划”、“城市滨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和“百湖治理专项规划”已编制完成。3)雨洪资源合理利用。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近几年平均利用云水资源5亿-6亿m3,洪水资源利用总计达到75亿m3。4)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加强。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沙化、盐渍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59km2(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796km2,其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为864km2)。5)水利风景区创建初见成效。黑鱼湖、红湖两个生态园区成功申请为部级水利风景区(相当于AAAA景区),当奈湿地和鹤鸣湖湿地属于扎龙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当于AAAA景区)的一部分,龙凤湿地晋级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当于AAA景区),连环湖、西葫芦泡2个生态园区成功申请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相当于AAA景区)。

1.3水管理能力不断加强

随着《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大庆水务一体化管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编制了一大批水利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为水利工程合理的建设、科学有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也为规范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创造了条件。2)以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为目标,初步建立起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了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制度,水资源管理得到切实加强。3)强化了防汛抗旱的组织管理,基本建立了机构健全、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程序规范的防汛抗旱工作组织体系。确立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4)水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正逐步加强,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五是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

2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庆市属于北方严重缺水城市,全市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170m3,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m3的用水紧张警戒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禀赋条件、水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生态退化问题也较为突出。1)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主城区由于连续多年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位漏斗区,引发了地面沉降、湿地萎缩、地表植被退化、地表水污染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河湖连通工程进展缓慢。全市有大小湖泡228个,其中市区90个,主城区40个。依据《大庆市城市滨水地区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在现状“三大排干”(西排干、东二排干、中央排干)的基础上,构筑“六河串联40湖”的百湖水系布局。从2000年至今,主城区只有19个湖泊得到了有效治理,碧绿湖、东风湖和燕都湖等20多个湖泊治理迫在眉睫。3)水土流失问题还比较严重。全市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网络体系不健全,80%的强度水土流失面积未得到有效治理。4)城市供水问题突出。供水设施老化严重,改造不及时等问题造成了供水安全事故频发。5)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仍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水资源要素在全市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还没有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3大庆“十三五”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措施

“十三五”期间,大庆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着重加强防洪河道治理、水利风景区创建、河湖湿地修复、地下水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建设,以提升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完整优美、水管理科学规范为目标,着力建立健全水资源体系、水生态体系和水管理体系“三大体系”。

3.1建立健全水资源体系

开源节流,有效保障居民用水、人畜饮水、油田石化等重要工矿企业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基本保障最小生态环境用水需求。未来各行业用水量基本遵循“工业用水零增长、农业用水微增长、城市用水小增长、生态用水大增长”的发展规律。1)进一步加大引水量。结合尼尔基水利枢纽配套项目黑龙江省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建设,给我市增加净供水量5亿m3,主要用于城市供水和生态用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水资源配置,尤其是西南部水资源合理配置工程建设。2)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60万hm2旱涝保收田,农田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工业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率达到8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0%,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降低到20m3以下。城市设计日供水能力稳定在200万m3左右,以保障近400万人口的供水需求,水质标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标准。全面推广和使用节水型器具普及。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建设与改造,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控制在11%左右。计划用水率达到95%,城市生活用水定额达到220l/d,农村生活用水定额达到70—100l/d。3)严格限制新建排污口。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全市共计27个水功能区。国家要求2015年达标60%,2020年达标80%)。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供水安全得到保障。4)严格保护地水资源。城市地下水利用量控制在2.0亿m3以内(市区地下水最大允许开采量为2.3亿m3),地下水漏斗区实现采补平衡。东部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面积控制在300km2以内,漏斗中心水位埋深高程达到132m。

3.2建立健全水生态体系

紧紧围绕“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和“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河湖水系治理及滨水城市建设。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有计划分步骤进行水土流失工程治理。加大污水处理和雨洪资源的利用力度,建立健全河湖、湿地生态补水长效机制,打造“山青、水净、岸绿、河畅、湖美”的水生态环境。1)加大雨洪资源利用力度。建立健全河湖、湿地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全市实现年生态环境补水量达到4.5亿m3以上(现状2.3亿m3),其中市区年生态补水1.3亿m3,以大庆水库和东城水库作为主要补水水源。2)加大河湖治理力度。主城区河湖治理率达到100%,水域面积率≥13.5%,水体质量达到地面水Ⅲ-Ⅴ类标准。在主城区构建“六河连通40湖”河湖水系总体布局,实现水资源“东西互济、南北畅通”;严格遵守河湖水系蓝线划分标准,留足河湖水系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范围;加强河湖湿地管理,明确管理单位,制定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治理、统一管理。3)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有计划分步骤进行水土流失工程治理,2020年有效治理率达到80%以上,其中强度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达100%。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监测网络。四是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将连环湖申请为部级水利风景区(相当于AAAA景区),将龙凤湿地申请为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当于AAAA景区),将乘风湖、黎明湖2个生态园区申请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相当于AAA景区)。形成我市8个水利风景区的水生态格局,其中3个部级水利风景区、2个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水利风景区。

3.3建立健全水管理体系

建立涉水行政事务城乡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理顺水土保持、城市供水、城市河湖管理等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务管理现代化水平。1)在洪水管理上,实现洪水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调度。2)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到2020年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3)理顺城市供水和河湖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的水价形成机制。4)在水资源管理保护方面,贯彻《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三条红线”。尤其是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排污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功能区达标等方面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加强管理。5)在水土保持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监测、监督、治理、管理和维护体制,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和审批率。6)在水利投入方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水利投资渠道,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7)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依据法律法规,巩固水管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水价调整,加强水利行政执法。8)在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学习、加强培训,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提高水平、规范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水务行政管理队伍。

作者:吴国权 单位:大庆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