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2:39:37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范文篇1

1、生态文明的涵义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2、生态文明的内容

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无机环境,也包括由其他生物组成的有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环环相扣地运行着,任何一种事物都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生态文明”这个新概念,首先从文化和伦理角度理解,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次,生态学家的的定义则侧重于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优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建立有序生态运行机制的所有物质生产与精神产物的总和;再次,从地理学领域看,生态文明的概念则限制于有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达到物质、生态、心态三维度平衡的文明状况。

3、生态文明的意义

3.1生态文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对文明结构的认识上,在十五大及以前的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范畴,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强调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则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范畴,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认识的飞跃。在对文明进程的认识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十八大报告则把生态文明放在五个文明的突出地位上来抓。

3.2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起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循环经济,源于生态经济系统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循环、转化和传递的原理。它一改过去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线性经济增长方式,为把各自孤立的生产环节排放的废物,运用技术工艺措施,将其转化为再生资源和再生产品的“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尤其是,它强调循环经济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它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应置身于该系统之外,而要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如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大力加强经济杠杆作用。要在主要产业之间组成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经济链,如规定家电等制造企业要将用户废弃的冰箱、彩电、手机等产品回收处理,以使有关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日后如何再利用问题。其次,要加快立法工作。真正解决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第三,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建设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生态恢复补偿机制和环境价格体系,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等。

生态文明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振兴;绿色发展

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此,提出“五个振兴”,即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建起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实施乡村振兴本质上就是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基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乡村生态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地位和路径选择。

一、生态环境———美好生活的栖息地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除了富足的物质保证,更需要优质生态产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告别了物质短缺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该以怎样的方式生存于自然界?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560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应是对立存在,不然会招致自然的报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性开发、利用自然,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3]。尤其是20世纪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凸显,工业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基本上是以牺牲自然生态换来的。人类在破坏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和威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559-560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周易•系辞下》记载“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4],把人包括在天地之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的统一。《老子》中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周易》中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6],《庄子》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7]。这些都揭示了天地万物有其自身变化发展规律,人的活动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不能违逆自然功能。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进一步指出,人和天各自有各自分内之事,天有天所要做的事,人有人所要做的事,而人要做的事就是“赞天地之化育”[8]32,顺从万物本性,取之以时,用之以节,达到“与天地参”[8]32,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生态自然观不同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发展。直至今日,中华大地上处处彰显着这种生态智慧。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报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9]一切生命都起源于大自然、从属于大自然;一切事物的产生都需要合乎自然演化、宇宙运行规律。只有遵循自然的实践活动,人们才能获得诗意般的生活。

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0]“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等新观点、新思想,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起点,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以优美环境带动乡村其他领域的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乡村生态振兴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之路,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建设和保护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概念,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十八大以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乡村生态环境建设都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以生态振兴为依托,将环境因素融入农村建设各领域,实现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和谐共进、人与自然融洽共生的新农村。可以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农村生态文明就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其次,乡村生态振兴是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的必由之路。尽管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长期形成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农村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随意处置生活、生产垃圾现象突出。由于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已经成为乡村环境治理的突出问题。随着农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不充分,秸秆过剩随意堆放、随意焚烧现象依然存在。第二,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造成水土资源污染仍然比较严重。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优质土壤资源被肆意占用,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导致农面资源污染。第三,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被弱化,过多地掺入现代化符号和城市元素,在新农村改造“拆村并点”的过程中,导致“千村一景”现象,从而失去了“乡土味”。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乡村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0]。最后,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民生福祉的根本体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没有替代品,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自然的产出、生态服务都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所以,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的过程,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然而,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程度地损害自然,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实行野蛮的征服与蹂躏,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物质财富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发展大大滞后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当今中国,开启了生态文明新时代,从消费的角度,人们消费由温饱型向品质型转变,更注重消费的质量和健康内涵;从市场的供求看,生态产品供不应求:一方面,城市里的人们想逃离城市的喧嚣去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走走看看,在蓝天白云下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体验“乡情”,找回“乡愁”;另一方面,农民也渴望人居环境更加舒适、优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绿色环境,就是民生的最大福祉。

三、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必然之路

生态文明范文篇3

青藏高原生态文化为其构建生态文明打开了一扇窗口青藏高原是现代科学意义上生命的禁区,高寒、干旱、缺氧等气候特征使高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敏感,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较差,尚未发育成熟的生态链极易受到人类的干扰,在遭到人为破坏后,又极易产生崩溃性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与别的地区不同的是,青藏高原的生态状况一开始就对人们的生态理念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朴初先生为《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这个研究课题欣然题写“立身青藏高原,立志环境保护;江河源源流长,功在千秋万古”的题词。费孝通先生曾两次写信鼓励和赞扬道:“雪山草原湿地,哺育江河之母,保护雪域生态,惠及中华后代。”青藏高原的生态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范围,直接关系到中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态利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全球环境问题正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生态原本脆弱,但为什么这块年轻的高原在历经千万年后还能与藏民族基本和谐相处?我认为,这与藏民族立足这一自然生态,培育、发展山水文化、生态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将面临着两个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两种关系,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规范性手段。但从近现代的实践经验来看,仅仅运用这些手段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这些手段之外,还要提倡伦理道德、消除仇视、培养善念,从精神层面予以关注和引导也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藏族善待自然,将雪域每一处山山水水都赋予了生命的含义,这一人性化的定义将雪域生态保护与人和人造的神联系起来并定格化;藏族生态观念中关于崇敬自然、敬重生命的价值观,以及与自然相适应、相和谐的活动和节制简朴的生活方式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些都对我们保护和建设人类这片最后的净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维护是长周期、大尺度的系统工程,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地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实际,从保护整个国家生态安全、国土安全、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高度,认真思考和审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珍惜和参考长期积累下来、不可替代的历史经验和实践。

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体纳入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生态文明的纳入使青藏高原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生态文明源于对我们人类发展的反思,也是倒逼我们对发展理念的提升。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就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区域而言,构建生态文明,我认为保护高于开发,保护是基础,保护是关键。青藏高原的生态地位决定了必须从构建生态文明战略高地、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上,一些古代文明因生态良好而兴盛,也有一些文明因生态恶化而衰败。在此举一则当生的实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河源头第一县,30年前,这里山清水秀、湖泊成群、湿地连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纯牧业县赖于黄河母亲的施泽,玛多牧民的人均收入达到500多元,人均占有牧畜达到100多只。“突破百万牲畜”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从1980年—1982年连续3年蝉联全国人均年收人排名第一。而20年后的今天,当冰川一点点萎缩、湖泊干涸、水位明显下降,当草场退化成沙漠、退化成黑土滩的时候,玛多人又首当其冲地品尝了生态恶化的苦果,玛多已经沦为部级贫困县,国家以大量的投入进行生态移民———贫瘠的草原再也无力养育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们。这个地方走了一条典型的“先开发,后治理”的弯路。这种发展模式虽带来了一时的经济增长和繁荣,但从根本或长远意义上审视是得不偿失、不可取的。它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生存家园,而且这种“发展”的后果常常需数倍于其产出的投入才能治理,更何况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基本是不可逆转的。近些年来,青藏高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付出了一定的资源环境的代价。20世纪下半叶后,国际社会开始思考“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问题,提出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联合国先后召开了4次环境与发展大会,达成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共识,并逐步转化为各国的行动。国家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会来进一步关注生态保护建设问题,各级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青藏高原生态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从整体上而言,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目前所采取的治理保护举措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青藏高原自然生态极其脆弱、环境容量极其有限、文化生态趋向多元,这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必须跨越的障碍。我们从事这一研究,正是要为破解这一难题做些努力和准备。

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解读

青藏高原是藏族心里的一方高洁神圣之地。当地人民用拟人的方式赋予这里的山山水水以部落、家族、爱情的神话故事,并进行祭祀和崇拜。藏族把青藏高原的高山称为神山,湖泊称为圣湖,地下称为龙神领域,蓝天由天神主宰。藏族自豪地称自己为“雪域民族”,又称“卡瓦坚”。当然,他们也承认这块地方环境恶劣,当地人把这块高地的地形看成一个仰卧的女魔,又以佛教的理念在这个魔女的要害部位上建立寺院,压邪扶正。

(一)青藏高原的史前文化

青藏高原也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之一。考古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有定日的苏热,申扎的多格列、珠洛勒、各听,日土的扎布、那曲、申扎、双湖、班成、日喀则、聂拉木、昌都卡若。其中,考古发现青海等地的卡若遗址是与诞生于内地的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珠江文明等并行存在和发展的,约距今4000-5000年,就连生命禁区阿里高原也孕育过象雄文化、①古格王朝。②卡若遗址的发现说明,高原古人已放弃洞穴,建房定居,生产活动已由游猎扩展到农耕、饲养,广泛地使用了火,并有粗糙的纺织和缝制工艺,能制造陶器和各种粗糙装饰物。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自称“博”,并因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西藏中西部地区称为卫藏地区;西藏东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统称为康巴地区;西藏北部以及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大部分藏区统称为安多地区。而居住于上述三大地区的藏族人分别被称为卫藏人、康巴人和安多人。中国有句俗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高”不是指高山的“高”,而是指精神的“高”、幸福的“高”、质量的“高”,但青藏高原“高处不胜寒”,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青藏高原确实属于不宜人口居住的地方。但是藏族人并没有抛弃它,也没有往“高”处走,而是死守在这块寒冷缺氧的冰雪世界里。为了保护这一块净土,他们在高寒地区不动土、不盖房、不定居、去游牧;不砍树、不开矿、不乱狩猎;祭山祭湖祭江河,繁衍生息了千百年,用自己虔诚的信仰艰难地保护了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①

(二)藏族传统文化对山水的神话描述

藏族因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特殊②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把自己和山水联系得更为紧密,并以拟人的方法给山水以生命和灵魂,把它们界分为部落、家族、家庭,封它们为神山圣湖,并给它们编制了很多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传说故事。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没有的独特现象。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特定的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藏族以佛教的思想理念把自然界总称为“情器世界”:一切生命万物为“有情”,都具有生命意义,一律平等,没有本质区别。他们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尊重生命、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又认为生命的形式没有高低之分,而且生命不死,可以轮换,如你行善积德生命可以升华,若作恶多端破坏生灵,生命必然降低,讲因果报应。所以,他们和山水相依相偎,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这种思想理念慢慢融入到他们的血脉里,渗透到心灵深处,逐渐形成了这个民族的生态观、价值观和生命观,这些随之又贯穿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对于藏族传统文化中生态理念的研究,前人和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青藏高原传统文化和生态观念的研究方面,青海民族大学的何峰校长,以及大连民族学院的南文渊教授对其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研究成果已列入《青藏高原的环境与发展》这个课题中。王奎正[1]、陈亚艳[2]、勃•吉尔格勒[3]、降边加措[4]、鄂义太[5]等学者对其也开展了一些整理和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概况、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崇拜等方面,系统介绍分析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理念,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发掘藏族的生态智慧与技能,使之能为全人类所共享,能在生态安全维护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藏族对宇宙的理解和称呼很多,总的称宇宙为“诺吉久居丹”,佛书将它译作“情趣世界”。“诺”为容器之意,凡具有盛物功能的器具,无论大小均可以用它来表示。“居”含有精华之物、养分、依附者等义,在此指宇宙间的万物或生活在世界上的所有生物。藏族对宇宙的形成也有很多种说法,在格萨尔史诗中有一首流传较为广泛的古歌《斯巴形成歌》,③它集中反映了藏族对宇宙起源的认识。藏族对宇宙的描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系,它就是须弥山。须弥山还有七山、八山,还有内海、外海。须弥山四面海中有四大洲:南方海有南瞻部洲,东方海有东胜身洲,西方海有西牛货洲,北方海有北俱卢洲。关于宇宙的广大,另有一种说法:四大洲、须弥山以及天界等,为四洲世界;一千个四洲世界被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大千世界。十亿个大千世界组成“热间居”世界。十亿个“热间居”世界组成“热间嘉措”或“哇尔梅居”世界。如此十亿个世界组成一个根基和中心为莲花所饰的世界。宇宙无限广大,这便是藏族接受佛教后,形成的对宇宙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三)藏族对山水的自然崇拜

藏族先民与世界其他原始民族一样,均对大地、山川、日月、风雨都存在敬畏和崇敬的现象。他们认为这些自然对象都有灵性,因此成为崇拜的对象,这也是原始人类所共有的特性。比如,非洲人视乞力马扎罗山为他们的圣山,每年都要在山脚下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拜山神,求平安;希腊人认为奥林匹亚山是诸神居住的神山,所以为了祈求幸福他们每年都要在这里祭祀山神;日本人认为富士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民族象征,并以富士山的名字命名的东西无数;内地人尊崇五岳,视黄河、长江为母亲河,自称华夏儿女。中央政府对泰山的崇拜从尧舜开始延续到现在。据记载,历史上有七十二位帝王和君主祭拜过泰山。“煨桑”是藏族祭奠山神的仪式之一。在2012年考察泰山时,发现在泰山的祭祀中有一种叫“柴望封神”的仪式,它与藏族的“煨桑”仪式完全相似。《泰山大全》中说:“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于达之。”所谓柴,或曰燔、燎,通俗地讲就是燃柴放火于岳坛。放火燎祭于天,火与烟相伴而生,青烟直上云霄,在高山顶上放火,天神更易于接到信息。千百年来乃至当今,祭神都需点燃蜡烛,可以讲这是远古柴祭的遗俗。

苯教、藏传佛教对青藏高原山水的生态解读

费尔巴哈曾说过:“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恩格斯指出:“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物,都被搬进它的宗教里。”

(一)苯教对青藏高原山水的解读

藏族以苯教的理念,把大小山脉命名为神、赞、土地神、地方神等,在山上垒拉泽,拉经幡;佛教传入青藏高原后,藏族将佛教融入自己的理念,把很多苯教的神山圣湖又更名换姓为佛教的护法神。这样,就在一座山上同时会出现三种文化。比如,卡瓦格博它的总称为念赞卡瓦格博,是苯教的称呼,其中有民间的母亲山、儿子山、将军山,同时还有佛教的十六罗汉、五佛。①又如,阿尼玛卿神山既是主管安多地区的神山,又是证得十地菩萨②的佛教山,对它可以煨桑祭祀,也可以磕头朝拜,它便是西藏三大寺之一的哲蚌寺的护法神。因此可以说,在藏区三种文化都存在,各有各的用处,这就是佛教藏族化的典型。

(二)藏传佛教对青藏高原山水的解读

藏传佛教秉承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神,既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伦理观念,又有道德实践。但一直以来,我们缺乏对这方面的总结和相应的梳理,也未能彰显其曾经发挥的有益的功效。藏传佛教不杀生伦理的传播与实践,对高原野生动物所起的保护作用和对高原环境的维护作用的确是不可估量的。过去许多藏族地区是禁猎的,尤其是圣山圣湖和佛教寺院所在的地区。大部分藏族牧区有不吃鱼的习俗,除了原有的本土宗教的原因外,也缘于佛教大师的劝化,以及许多湖泊被奉为圣湖的缘故。佛教反对杀生,是基于佛教慈悲的伦理观念,这一观念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当今时代,进一步了解佛教不杀生思想的深刻内涵,对整个世界是很有益的。

生态文明范文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价值观念实践意义

一、前言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才能让人们享受到优质的生活。近年来,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造成了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为此,对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性产生了重视,并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了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系,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本文将对生态文明思想做进一步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思想。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一)萌芽时期。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是在在知青阶段的时候,主要地区是陕北,时间大概是1969年到1975年。在1969时,还未满16周岁。初次来到陕北,当地环境艰苦,取暖成为了一大问题,为了生火,只能去山上砍柴。但当时山上的植被已多数被破坏,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无奈之下只能在江边打捞被雨水冲垮的木材,其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直至197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成功建设沼气的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了的关注。为了改善陕北的艰苦环境,也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先后两次实地考察之后,根据陕北地区的当时环境状况,学习了沼气建设技术,不断完善加强,终于成功地建设了沼气池。在1975年,已在村子里建立十几个沼气池,改善了当时的居住环境,让百姓过上了舒适温馨的日子。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的生态文明思想就萌生于此。(二)任职时期。在1982年,正式任职。任职期间他提出生态保护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生态的平衡。人们不能一味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爱护。明确表态:“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1985年,制定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提出了在20世纪环保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实施方案。秉承着“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思想,在三年的时间里就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提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系。在1985年,去福建任职,提出生态环境要加以实践。在厦门制定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根据厦门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根据区域划分制定,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生态保护建设和扶贫联系起来,提出闵东的振兴发展战略。其地区要重视对森林的建设发展,发展林业是该地区脱贫的最好途径。在2001年,担任福建省省长,提出“生态省”的建设,2002年,福建获得了生态省建设的首批资格,为福建的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在浙江赴任。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构想。2003年,发表了《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一文,对生态建设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主要目的是加强对环境的建设,会促进人类生活的自身发展。2005年,在《浙江日报》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是宝贵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2007年,又去到上海任职。任职期间对生态环境建设一直保持重视态度,并针对崇明岛生态岛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对崇明岛的资源合理利用,构建生态文明岛屿。在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把城市和环境紧密结合,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所有的任职过程都促进了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也奠定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施。(三)完善时期。通过党的十八大,讲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意义价值,从理念、制度、合作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要实行怎样的策略,要加强怎样的防护,并对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党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推进实行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说明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人类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在世界上也要发起合作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全球化发展。

三、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

(一)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根据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所形成的观念。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发展中要注重对大自然的爱护,不要过分砍伐树木,也不要过量排放有害气体。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共同体,保护自然也是保护自己,对待自然环境要爱惜,要珍惜自然所赐予的东西,不要砍伐过度,造成环境的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都是人类所要保护的对象,而不是肆意的索取对象。(二)生态发展观。生态发展观是根据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产生的价值观念。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需求日益增大,人们渐渐忘记对环境的保护,而开始过量地砍伐树木,过度地摄取自然资源,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人们越来越不注重环境的自然发展,不断地采摘、挖掘、压榨自然资源,使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源的枯竭,导致当地农民条件极为艰苦,没有粮食作物,温饱成为了严重问题。所以要秉持提出的原则“宁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利益和生命是没有可比性的,对生态环境爱护,才能有更好的利益。(三)人文生态观。人文生态观是价值观念的一大亮点,把环境和人民相结合起来,秉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让百姓感到自然之美。幸福的含义不仅仅在于金钱物质上的,也在于思想空间和环境上,优美的环境会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们美的生活体验,让人们感受到舒适温馨,自然的风景是对人们的一种馈赠,也是最为基本的幸福。所以对待自然要爱惜,良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单单是心灵上的愉悦,也是身体健康,新鲜的空气促进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但如果对环境肆意破坏,导致雾霾,也同样危害了人类自身。所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四)生态全球观。生态全球观也是价值观念的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价值观念面向了全球,环境不仅仅是在中国,也在世界。要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发展,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构建生态文明,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积极改进生态文明的问题。生态文明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光有这样的认知还不够,要了解目前生态文明发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诸多的问题,在之前造成的环境污染,过度砍伐,沼气的排放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要对生态环境现状保持“两个清醒认识”,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改变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也要清醒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也表现出了对生态问题的关心和重视,要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建设。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资源的短缺,短缺资源主要包含:水资源、矿产资源、耕地资源。这些资源的供给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并且这些能源耗费大,可重复利用率低。二是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大气、土壤污染严重,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雾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对于以上这些问题,要秉承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改进已经造成的问题,并不断预防未来问题,要落实到每个群众身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实践意义。(二)满足群众对生态文明的向往。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一个好的环境会让人们感受到愉悦幸福,充满着积极性,而一个杂乱的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一个好的环境是人民所向往期待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从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保护。主要采取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控制当前环境的污染,加强生态产品供给,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上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生态的短板,满足群众对生态文明的向往。(三)构建“人文统一”的和谐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传承了这一点,环境需要保护,过度的开采砍伐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也得到了一定证实,只有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才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稳固提高。生态文明思想是要实现“人文统一”,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从而构建健康的生态文明环境。

五、结语

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建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的发展历程开始,一步步叙述了为生态文明作出的贡献,以及生态文明思想目标的形成。从中了解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即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人文观、生态全球观,并明确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为此,群众要积极面对生态环境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红柳.生态文明思想的独特意蕴[J].探索,2019(1)

[2]高虎城.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与监督工作[J].中国人大,2019(4)

生态文明范文篇5

生态文明价值

1.生态文明价值的误区生态文明既要满足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又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只有采用新型的方式对大自然进行改造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比如充分实现生态价值、精神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方式进行改造,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各种合理需求。而现代工业对生态系统的蕴含价值的实现存在许多的误区:一是坚持主观价值,生态系统的自身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人类赋予的,只有有效的利用,才能突出其对人类的贡献价值,否则没有任何的意义。人类的劳动可以加工、改造自然事物,使其变为有用的东西,也就是说自然事物的价值生成过程也是人类的劳动过程。二是强调价值价格化,一味看重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轻视其它方面的价值。企图将其它价值归类于经济价值等。三是对生态系统的价值实现局限于自然能源和资源的获取。

2.生态文明全新的自然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系统价值多样性。生态系统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价值方面。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生命支撑、消遣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生命价值、性格塑造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基因多样化等都是生态系统的价值体现。总结而言,分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精神价值,即生态系统的三重价值。二是生态系统经济价值是人类的劳动所得,但人类的技术以及劳动并不是凭空而来,它只是自然事物的转化结果,任何非自然的能量、价值都不能凭空创造。因此,劳动价值论严重忽视了自然基础。三是生态系统的价值实现不仅仅局限于三重价值,其实现方式是多样的,为人类提供自然能源、资源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四是生态系统具有深厚的蕴含价值,三重价值的全面实现能够有效的改善人类通过损坏大自然来获取经济价值,这是一种低级的粗放的价值实现,保护大自然的和谐、健康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五是虽然生态文明价值的评价方式是主观的,但评价内容是客观的。即使没有人类的存在,其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等蕴含价值也能够得以实现。

生态文明的构建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文明的首要条件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若生态价值和系统经济价值相冲突时,人们应优先考虑生态价值,因为生态价值的实现是精神价值、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为了短暂的经济价值对生态系统进行肆意的破坏,轻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对生态文明的科学估计。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立项生态建设工程,但有一些人对此表示不理解,这也是对生态价值不理解的体现。所以,完善生态价值的评估系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生态文明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对重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避免走西方工业时期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对生态建设项目,应首先确定其能够创造的生态价值,对工作人员和建设部门的功绩进行正确的评价。避免人们认为生态建设是只有付出,没有收入的亏损工程,引起生态建设的偏废。

2.经济价值的创造应符合生态规律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是回归自然,其离不开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的支持。换言之,真正的生态文明能够创造出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物质财富。同时,物质财富是由生态系统的内在经济价值产生的,是通过对生态系统能源、资源的改造而取得的。在此过程中,应注意的是,由生态文明而产生的物质财富,并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价值,它是生态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是符合生态规律的价值体现。传统工业虽然创造了较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产业建设过分追求扩张,导致无限扩张和有限环境的矛盾冲突。另外,据传统经济学而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利润和效率,这就在无形中加快了资本的流通和投资的扩大,从而引起资本循环和生态系统中能力缓速循环的矛盾。两者结合起来,就导致经济力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引起反自然的能源扩张。GDP在高速上涨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说,反自然带来的经济价值是一种虚假的价值。如何使经济价值的创造符合生态规律成为一个长期探索的新课题。而现在需要明确的是,产业建设的生态化可以有效的改变以往重污染、高耗能、不循环、低产出的产业模式,以生态规律作为核心的生态产业能够真正的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化产业建设内容主要有:①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降低重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比重。②建设生态农业,减少或尽量不使用化肥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或有机肥料,增强地力,减少残留毒害,降低因农业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③建设生态工业,改善工业结构,努力促进生态工业循环的生产模式,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经济。④转变生产方式,鼓励生产清洁、循环利用。⑤开发新型产业,努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和环保产业。⑥优化使用能源,提高清洁煤、天然气以及核能的能源利用比重,减少化石燃料的能源使用,大力开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海洋能以及地热能等再生能源等。

3.生态价值的产业化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们没有充分的认识、承认生态系统的价值,导致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生产中的额外付出,许多企业想尽一切办法使成本外部化,形成了企业与环境监管部门间的猫捉老鼠游戏。然而,生态文明有异于企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充分认识到生态系统价值的优越性,通过生态经济的发展充分实现生态文明的系统价值。生态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生态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尤其是生态系统价值理论。生态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生态经济也是一种循环经济。经济系统的构建是由生态自然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来,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模式,对物质能量进行不断的循环使用。对自然资源的高利用、低投入是生态经济的突出特征,其目的是有效的降低无用的生态损耗,减少自然资本,消除自然环境与企业发展间的冲突。同时,生态经济应努力开发生态服务业、新能源的加工使用等新型的生态系统产业。例如,太阳能、地热能以及风能等能源的利用,开发森林氧吧等。通过以上手段都能够有效的实现生态的系统价值,促进规模效益的形成。

生态文明范文篇6

一、战略定位: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凸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和认识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宣誓了我们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奋斗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一脉相承的过程。我们党一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表明生态环境问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影响的重要问题。多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覆盖范围从区域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野,生态文明建设方式也从财政注资、科技创新向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意识导向发展。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仍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正如习所说,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必须从现在起紧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挽回环境代价、实现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出台的制度频率之密,治理力度之大,监督尺度之严是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人民群众对身边生态环境改善的获得感更加真切。但客观来讲,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并不稳固,生态退化、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仍是我们实际面临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1]生态文明建设仍需咬紧牙关、攻坚克难,继续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对现实生态危机的回应和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其准确概括了生态文明社会下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同向发展关系,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还是对美丽中国蓝图的真实描绘,其把环境问题落实到民生视角,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人民的幸福生活共同呈现在美丽中国的理想画面之中,赏心悦目、令人向往。所以,要想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气息,就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理解良好生态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灵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其所处时代的精神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能永葆美妙青春,能不断探索时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2]面向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团结协作、戮力同心,将美丽中国由蓝图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其生存条件需要依附于自然界,而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将自然变为自身活动的对象和工具,从而使自然界变成自己“无机的身体”。所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肉体和精神与自然界的联系所反映的正是自然界与其自身的联系。“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3]83自然界的解放与人类社会自身的解放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人类社会自身内部矛盾解决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就相应解决了。所以要求我们在处理生态问题时要从宏观上分析问题,从大局着眼,从体制、政策上来协调人地关系。长久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环境建设工作,并在实践中循序渐进、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努力让发展更加符合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态度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根基。他指出,西方工业文明是人类的陷阱,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所以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资源取之以时、取之有度,强调应用宏观视野、树立全局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基本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以生态学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内核,生态文明思想之所以能展现出全局性魅力,是因为它始终聚焦事物的整体性和广泛联系性,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要树立“一盘棋”的系统工程思路。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生命共同体,将山水林田湖的治理看作一个需要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的整体性工程。对于环境各要素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习也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思考,提出了针砭时弊的具体要求。在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担忧,他强调,我国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红灯,水源问题危机四伏。纵观全局,良性治水要求涵养水源、厉行节约、退耕还湖、恢复湿地,用系统思维统筹水资源治理全过程;在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他要求协调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同抓并举;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便研精覃思,认识到了森林生态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国土绿化战略。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就要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工程思路还体现在对城乡建设规划的关注上,强调城乡发展的独特性和宜居性。城市和农村都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边界的社会组织形式,城乡环境建设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针对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空间集约化水平低,空间利用效率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多次提出城市和农村建设都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特色,把城市放到大自然中,给农村留下乡情美景,“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3]习对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密切关注和追踪调查也是贯彻系统工程思路的重要体现。五年来,习先后针对海南经济特区、长江经济带、青藏高原、厦门经济特区等地的建设实际提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具体要求并回访监督,要求各地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增绿护蓝,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永葆区域生机和活力。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上述各地坚持改革创新、持久奋斗,环境污染、资源破坏都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人们逐渐感受到绿色发展模式的持久普惠性。

四、主要任务: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现社会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和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是当前阶段存在的重点问题,是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任务。环境问题的凸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群众不满的往往是严重的污染事件。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影响群众生活的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坚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搞好顶层设计,有效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习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他还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上多次做出指示,即使是有需求的产能如果对环境造成威胁也必须要关停。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切实解决环境问题就要加强源头治理,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治理恶化的趋势。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的解决需要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提供可靠保障,对于跨越雷池的行为必须予以严厉惩罚。习针对现行环保体制归纳出四个突出问题:“一是难以落实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四是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4]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修订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力度、猛添硬招。为解决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的问题,国家近年来在推进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上狠下功夫,建立了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准确把握环境承载力是开发建设的前提,要求全国各县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检测预警机制,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倒逼合理开采、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的形成,强调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健全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事实证明,一些重大生态环境事件背后都存在领导干部环保意识薄弱、不负责任、盲目决策等问题,所以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也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需要追责的情形,应该严格追责、终身追责、追责到底,以实现制度规定的强制力和威慑力。

五、战略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工业文明秉承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发展理念,仅两百多年间便激发了空前的人地矛盾,造成了全球化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关注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价值参照。在长江考察时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粮草就是思想认识。”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是发展观念的深刻革命,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还需认识到我国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问题长期积聚形成的,其转变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绿色发展并不是放缓发展或不发展,而是要通过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5]。所以绿色发展是要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激发需求、拉动供给,找到新的增长点,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活方式是生产方式的衍生品,特定生产方式下形成特定社会关系,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绿色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是绿色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心系环境、约束行为、简单生活、理性消费,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质是使人们克服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形成科学合理的适度消费习惯,通过需求结构的改善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它需要我们长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六、工作路线:捍卫民生福祉,倡导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正是对群众路线的坚决贯彻和创造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价值目标,其进程的推动最终还需要依靠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在工作中非常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环境和民生放在同向发展的位置上。十八大后,习勇敢直面挑战、虚心听取民意,多次表达了为捍卫民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决心,他在青海考察工作时强调,“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得生产生活资料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以自然环境的优劣必然强烈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条件,“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显而易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获得权力是履行义务的基础,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生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益,公民也应当履行保护环境的基本义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也必然要依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人民群众把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广泛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珍爱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首先需要依靠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对节水、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环境知识,为其提供具体行动指南。还应帮助群众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理性消费和简单生活方式,杜绝奢侈浪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也一样需要以生态实践为支撑,所以全社会应通过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在人人出力、日积月累的条件下建成我们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论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0(01).

[2].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生态文明范文篇7

什么是生态德育

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全体人民的清醒认识与自觉参与。这又依托于全体国民的生态意识培养。生态德育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客观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从而成为新世纪德育的创新主题。国内学术界关于生态德育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涉及生态道德教育的文章是杨学良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应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作者在文中指出,生态道德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至关重大,只重视社会道德而忽视生态道德是一种偏狭的伦理观念和短视的教育观点。[3]之后著名学者鲁洁在其《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一文中指出,鉴于生态伦理学主张从生态科学以及道德意识领域来寻找限制和禁止人类某些行为的根据,从而提出“自然道德”、“生态良心”等概念,并认为人类的“善”的概念应当扩展,如果从一种伦理理论不包括人与自然的规范就不算是完善的伦理的观点出发,学校德育面临着道德、伦理学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从而必须重视学校德育所具有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来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伦理的下一代。[4]文中所指的学校德育的自然性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指的就是要进行生态德育。1998年、1999年刘惊铎,王磊两人分别在《教育评论》第五期和《河东学刊(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五期上发表了《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与《生态教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两篇文章。文章中首次提出生态德育的概念,并对于什么是生态德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作者指出,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这个界定比较全面地对生态德育进行了概括,它将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德育区分开来,从而也将生态德育与生态道德区分开来,明确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到德育的视阈中来,指出了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生态德育的目标则是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德育视阈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即生态德育,拓展了德育的范畴。可以说,以往的传统德育都属于“人际德育”。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曾经这样说道:“在缺乏觉悟的情况下,义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把社会觉悟从人延伸到土地。”[5](P199)“土地伦理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严重后果的障碍,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教育和经济体系是背离,而不是朝向土地意识的。”[5](P212)正如利奥波德所认为的“土地伦理的进化是一个意识的,同时也是一个感情发展的过程”一样,生态德育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道德情感从人际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中。传统人际德育是从把自然界作为征服对象观点出发,仅仅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及一切行为方式纳入人际道德规范的制约中,要求人们体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但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则单方面地为人类的思想行为辩护。而生态德育则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道德规范约束的范围内,要求人们在建设自己家园的时候,不能仅仅把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杆,更要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道德关系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以一种更为宽阔的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6]。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生态德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生态德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1.生态德育促进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其中特别强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原因就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属于思想意识层面的范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更加清醒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法律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等。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也说明加强生态德育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80年代,尽管加强了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和环境立法,暂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得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普遍得到好转。然而,到80年代末,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虽基本得到解决,但全球环境问题却并未好转反而越来越恶化。这说明:“割疮疗毒的办法只能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却并不能使之全面好转,环境问题必然潜伏着更深层次的内因,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科技不完善的问题;面对它,任何人想独善其身是徒劳的。这个内因就是人的生存价值观问题,透视环境问题须有人文视角。”[7]这里所指的更深层次的内因,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即思想意识层面的培养问题。《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不可少的。”[8](P92)通过生态德育,培养人们新的环境价值观和对待环境的态度,促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和生态文明观念的养成,弥补以往人们往往注重环境保护的硬件投入而忽视生态德育的软件投入的缺陷,并且纠正以往只注重工程建设的推进而忽视生态价值观念和态度的正确引导、忽视培养和发展保护环境的伦理精神的误区,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2.生态德育促进社会公德意识养成,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国民素养的提高。社会公德意识意味着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养成,它是调整公共生活关系,维护公共生活安全的基石。社会公德意识“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气氛,弘扬社会正气,为人们提供健康、文明、礼貌、有序的社会生活,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完善人们的生活氛围”[9]。现代社会离不开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健康运行必须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公德意识。然而,我国自传统社会以来,一直就以重私德而轻公德为显著特征,社会关系中更加强调私人的道德而非公德,因而人们的公德意识淡薄。公德的约束力相比较于私德也显得十分微弱,“就像格兰亨姆的公律,坏钱驱逐好钱一般,公德心就在这里被自私心驱走”[10](P25)。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部宪法中几乎都不例外将社会公德内容包含在内,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国民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已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生态意识薄弱实际上就是公德意识薄弱的体现,从大至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的频频发生,小至人们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行为,都表明国民公德意识的缺失。生态德育是基于人际道德规范之上要求人们形成人与自然道德规范的一种实践活动,它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实际上恰恰是促进了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与提升,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德性基础,从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实施。

生态文明范文篇8

[摘要]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

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社会形态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结构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是统一的。在唯物史观那里,社会有机体说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的整体,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构成的系统性。社会形态说明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由此,可以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社会形态的总体规定。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规定,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推动、反映和表达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这样,在反映社会形态构成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下具体概念:(1)经济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2)技术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进步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与此相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知识文明或信息文明)就成为基本的文明形态。(3)政治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层面(阶段和类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根据生产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无阶级的社会)、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亡了的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4)文化的社会形态。这是具有特殊规定的文化发展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文化层面(阶段和类型)。马克思根据由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世界历史”的情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以民族的或地域历史为基础)和“世界文学”(以世界历史为基础)两个阶段。此外,唯物史观还根据人的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几个阶段,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具体的划分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都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智能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随着以信息化为中心和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入智能文明时代。(1)知识和信息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对象出现了软化的趋势,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加工对象。不仅信息产业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电子信息),而且生物产业也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DNA就是一种生物信息)。这样,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就从物料和能量的层次进入到了信息的层次。(2)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在大工业时明的工具机和动力机的基础上,新科技革命使电子计算机等人工化、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工业文明时代的机器绝大部分是不需要反馈就能运转的,而智能机器有传感器吸收周围的信息、侦察各种变化,然后相应调整机器的运转。显然,信息化实质上是生产力的革命。(3)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将成为制约劳动者素质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产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工作的绩效。劳动者就业结构尤其是其知识结构的集约性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将开辟人的智能进化的新方向。(4)知识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为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知识经济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注意“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1](P103)显然,智能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属于技术的或产业的社会形态,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尽管生态文明概念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1)生态问题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不仅工业文明导致了生态危机,事实上,在整个文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使是在渔猎社会时代,也存在着物种资源丧失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文明也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的时代。玛雅文明的灭绝其实是有其深刻的生态原因的。当然,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才达到了全球性的水平。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如果人类行动出现失误的话,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是一项永恒的事业,而不可能成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独立的具体的文明形态。(2)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标志技术基础。科技进步是文明形态更替的基础和标志。一般来讲,“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P210)如果说弓箭、铁犁和机器分别是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电脑只能是智能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如果将电脑看作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就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等同了。当然,人们在使用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遵循生态化原则的问题。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再先进的工具也会成为最具生态破坏力的罪恶手段。作为生态文明的科技基础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这里,通过科技的生态化形成的生态化科学技术是一种软科技,主要强调的是科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转型问题;而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等都是硬科技,标志着人类文明在产业技术形态上的具体发展程度。(3)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层次。一定的文明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存在着物料、能量和信息三个层次或三种方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层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渔猎社会和农业文明主要是在物料层次上展开的;随着物质变换扩展到能量的层次上,就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社会时代;而随着物质变换深入到信息的层次上,就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发展的新时代。显然,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如果将信息变换作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同样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混同了。当然,在物质变换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个如何按照生态化原则实现这种变换的问题。总之,工业文明属于技术的社会形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具体的文明形态,而生态文明不涉及这些问题,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而不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

尽管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它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而这是由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一切文明产生的自然物质条件。自然界由于自己的内在矛盾存在着一个进化的序列,形成了一系列的物质运动形式;而在自然进化链条上通过劳动诞生的社会运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人类文明之花就是在自然运动转化为社会运动的过程中绽放的。因此,自然运动是社会运动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运动一旦产生就将自然运动包括在社会运动当中了,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了社会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才产生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这样,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物料、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物质变换,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冲突和对抗的自然发展和人为激化都有可能毁灭人类文明;因此,保证人的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社会的正常存在和进步、保存文明的果实和演进都需要人类自觉地人性地理性地调节这种关系。今天,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这两种运动的和谐、协同和统一也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有可能在整合、嵌套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属性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生态运动。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指“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就是要承认“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P384)这一规律是由于人类实践及其水平在物质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而使物质运动趋向有序、和谐和统一的一种表现。显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构成了一切文明形态得以产生的宏观的一般条件。如果违背这一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是不可持续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任何文明形态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需要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尽管物质文明是在满足人类需要、实现人类目的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就不可能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物质文明的产生。在这个问题上,“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3](P373)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只是一种手段,而只有自然是满足人类需要、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身体的无机界。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物种的再生产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要靠自然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自然产品的属性和功能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生物需要、实现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人和动物相比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都是意识的对象,从而既是科学研究和认知的对象,也是艺术表现和欣赏的对象。自然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P272)所谓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恰好反映的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物质变换,说明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物质变换把人和自然结合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生产条件的自然、作为人的需要满足和本质确证的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以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形式的社会就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成为一个具有生态学特征和要求的复杂系统。这样,在实践基础上展开的人和自然的关系状况就成为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这一主题对所有的文明形态都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否则,人类既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状况是影响一切文明存亡的基本变量。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1)地理基础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经济关系是决定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的决定性基础。“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3](P731)这里,地理基础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就在于它已经是人化自然。(2)自然生态系统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社会)对自然的依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是,不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程度,都不能离开自然。自然始终是文明发生的前提和文明存在的基础。“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域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P586)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为中介,人类社会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要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断全面化。这样,生态文明事实上成为伴随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向。(3)自然条件是形成文明形态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相同的经济基础就会形成相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文明结构和文明形态。“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5](P894-895)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然条件特点的不同,必然使其自然需要也不同,这样,就使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就具有了多样性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同一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和同一文明形态的差异性。从总体上来看,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关系。这样,就要求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必须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和可承载的范围内。因此,生态文明是作为贯穿于所有的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的基础性的文明结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自己的生态文明结构。生态文明不是存在于文明形态之外或之上的一种文明结构。事实上,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就是生态文明从隐性到显性、从地域到全球、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1)渔猎社会的生态意识。自然崇拜通过宗教的形式不仅反映和表达了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实际的生态联系,从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因此,这种通过宗教禁忌来起作用的自然保护,逐点来看,近似于现代在自然纪念碑或自然保护区上规定的自然保护。”[6](P92)当然,在这种意念中,也包括人类试图同化自然的企图。(2)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农业文明中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现实发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分不开的。在这个问题上,“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7](P399)这样,就要求人类要在学习和模仿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生产。中国古代的有机农业模式(都江堰、桑基鱼塘等等)就奠定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的经济技术物质基础,而“天人合一”(就自然之天而言)、“民胞物与”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成果在自然观和伦理学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3)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生态危机,不具有终结工业化和工业文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事实上,对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状况这个“变数”来说,大工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P76-77)因而,没有必要的大工业的支持和支撑,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工业文明中已经孕育着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新的可能和形式。现在,在工业文明内部中展开的一切修补和完善、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的绿色思想和绿色行动,就是现实的生态文明。例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环境运动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等。显然,试图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不仅犯了逻辑错误,而且迷失了现实方向。当然,只有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成为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和理性的行动。这就是生态文明演进的真实进程。

总之,正像每一种文明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

三、走向新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形态的整体变革

尽管智能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如果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违反生态化的原则,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走向人与自然的新的科学的人道的和谐,必须对社会形态进行总体的变革。

政治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政治保证。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工业文明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希望在不触及政治社会形态的条件下来建立新的文明形态或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都是改良主义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和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犯了这样的错误,而且后现代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事实上,技术的社会形态只是整个社会形态的一个方面,其运行是要受到整个社会形态尤其是政治的社会形态的制约和影响的。在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剥削者的私人利益与作为公共利益保证的自然物质条件的矛盾和对立。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危机的具体表现。“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采掘工业[industrieextractive]中私有制和劳动还是完全一致的;在小工业以及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农业中,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1](P104)这里,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通过总体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埋葬。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彻底铲除资本家私人利益存在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完全实现,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极明白而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信息化和生态化,这样,才可能在技术的社会形态上从工业文明走向智能文明,才能在智能文明的基础上开辟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经济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具有破坏性的工业文明和具有盲目性的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形成生态危机的经济原因。因此,当用智能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还必须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只有智能文明和产品经济的结合,才能形成适宜新生态文明生长的土壤。当然,对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市场经济同样是不可跨越的。即使在向未来的产品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因素也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后,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其他重大的有机变革相联系的一个要素。”[5](P686-687)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种历史必然性在根本上是与人的发展实际逻辑相一致的。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自然经济。在物的依赖性的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样,就产生了商品经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这样,就需要产品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只有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才能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这样,在利用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只有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前提下,将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信息化才能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条件。

文化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思想条件。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其实,德文的“文学”(Literatur)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可以将之看作是“文明”的意思。这样,在文化的社会形态的层面上,可以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地域文明)和“世界文学”(世界文明)两种形态。因此,只有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智能文明才能成为新生态文明发展的起点。这就是要通过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展开创造性的对话和交流,来建构生态文明。但是,目前的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事实上是资本逻辑在全球扩张的过程和产物。这样,就需要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引领全球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前提下,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自觉的民族意识。目前,主要是要防范后现代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陷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运用自己的历史资源、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自己的生态文明。另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主动的开放意识。这就是要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机遇,避免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弊端,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生态治理经验,在包容和开放中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今天,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把它作为社会凝聚力、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因素,已经成为国家和国际政治考虑的重大原则。因此,文明多样性原则同样是建设新生态文明的科学的文化视野。总之,只有在社会形态的总体变革的过程中,智能社会和智能文明才可能在发挥自己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形式,否则,智能社会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显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事实上,生态文明就是随着文明形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人们才真正开始了自觉地建构新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生态文明范文篇9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共同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使得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社会文化伦理形态。对于生态文明目前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从广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人类经历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个阶段,也是第四种社会形态。2)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形态。这四个文明共同支撑起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和谐大厦。其中物质文明是物质基础,就如同大厦的地基一般,精神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智力源泉,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良好社会环境的提供者,而生态文明则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其主要是指生态文明所倡导的一种与对自然进行长期掠夺式的野蛮的开发相反的理念,其倡导的是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生态文明从制度属性的角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社会主义倡导的是社会公平发展的原则,而生态问题实质就是社会公平问题,只有倡导生态文明才能有效解决生态问题,从而解决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问题。总而言之,生态文明不管是何种理解、何种体质、何种形式,其所倡导的核心理念都是不变的,就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2我国生态文明现状

虽然我国现阶段也处于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生态文明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2.1为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过度掠夺,导致资源严重匮乏

我国本身属于人口大国、资源严重短缺型国家。我国大多数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类的煤、油、天然气只占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5%、11%、4%,资源严重匮乏。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长期盲目采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在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物质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结果下,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与经济发展的增收严重不平衡,导致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总量直线下降,可再生资源也同样如此,出现了后续经济发展“力不从心”的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场退化严重。森林资源自古至今是我国百姓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现今社会由于造纸等各种工业需要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消耗严重,加上长期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严重,导致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幅降低;随着经济利益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力使得草场地面下的矿产资源破坏严重,过度开采、过度放牧等现象导致我国的草地资源退化非常严重。(2)可用耕地面积逐年下降,紧逼耕地红线。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再加上由于各种污染造成的耕地不可用而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可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已经到了步步紧逼耕地红线的标准。(3)水资源严重匮乏。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位列全球121位,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是这些还不是全部可利用的资源,除去一些不可利用的淡水外,我国可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度不均匀。随着各种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对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当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这些都导致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和短缺,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4)矿产资源严重短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当前属于粗放式开发和发展,导致我国的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开采量逐年快速增长,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到2010年,我国可以保证消费和发展需求的矿产只有21种,其他矿产资源需要不同程度地从他国进口,随着开采程度的日益加剧,进口量也日益增多。

2.2环境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某些方面反而加剧

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头疼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大力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使得国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甚至到了举家搬迁的地步。最为明显的为大气污染、土地污染和水污染。

2.3各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

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各种自然灾害数量却有增无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人类的开发活动给打破,从而导致自然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的下降。自然灾害的频发严重影响着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当地的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3我国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的各种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能源、土地、水资源、矿产等严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下面我们将对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3.1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不够细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各项经济指标都非常完美,但就是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从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一直处于非常贫困时期,国家和人们非常迫切地需要解决经济问题,再加上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以大量消耗各种自然资源和破坏各种生态为代价实现增长的局面,造成了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

3.2国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

生态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发展,只有和谐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甚至到现在,我国的国民被培养成了一种经济发展中的赚钱机器,甚至有人会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其他都可以先放一放”的思想,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垃圾满地等现象频发。甚至为了节约成本获得利润而减少污水处理措施,直接进行排放,导致水污染严重。

3.3科学技术比较落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之一,也是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大量治理各种污染的重要保障。我国在一段时间内过于追求发展经济,忽视对一些排污处理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忽视企业自身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从而造成我国在这方面的科技水平不够高,导致我国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无法对污染进行处理。

3.4各种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由于对经济的过度关注、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对一些具体的排污处理措施的处罚规定不够细致,使得这些企业对法律法规有机可乘。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各地方政府以经济增长为重要考核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关注远远强于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对企业造成的污染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法律法规执行严重不到位。

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我国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还没有完全成型,在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们将对此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4.1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过去我国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环境的保护程度,一直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对经济固然具有巨大作用,但是却不具有可持续性,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环境的过度污染都是经济发展模式过于粗放造成的。当前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得到和谐发展。

4.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固然是一种可以改变的局面,但是也需要科技的大力支持,只有国家和企业对环境污染处理和资源过度开发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才能达到彻底解决的效果。例如污水处理均需要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当污水符合排放标准之后方可进行排放。

4.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和监督力度

任何事情的执行都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对相关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处罚。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坚决予以处罚,绝不姑息。

4.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范文篇10

区片联创: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组合若干个自然村共同创建,村庄之间的分工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发展的有机联合整体达到资源共享的建设过程。

区片创联总目标: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使文明生态村建设普及率为70%(受益人7万人,500个村庄),分布于全区4个镇10区片(灵山3个区片、演丰3个区片、三江2个区片、大致坡2个区片)。

区片创联的基本要素:在创建过程中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中吣村辐射带动为创建的基本要素。

区片联创的工作思路:推行统一规划,整治脏、乱、差的村庄环境;推行整合“五村”外部环境,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推行“五村”竞选投资项目,提升生态经济质量;推行培训农民劳动技能,提升农民素质;推行长效机制,实现农民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

区片联创的主要措施:建立“三为理念”:为农民而组织,为农业而招商,为农村而策划。建立“三项制度”:党委政府工作成效重要考核点,村委会工作实绩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考核点,党员及党员干部先锋作用的重要考核点。注重“三个扶持”:扶持基层党组织为主导、扶持农民群众为主体、扶持连片创建为主流。运用“多种模式”:城乡共建、军警民共建、党政机关包点共建、村企共建、市场运作共建等模式。(区财政200万元;贷款建设2000万元,招商引资1.8亿元;)

今年,我区还将著名的革命老区演丰镇东寨港沿岸的边海、演海、演中、山尾、演东五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61个经济社),1841户,6136人,耕地面积29441亩,海岸线长16公里的范围区域连片创建,力争今年11月前完成连片创建任务,形成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整个演丰镇的态势,将演丰镇率先建成全省唯一的文明生态镇,从而推动全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文明生态镇的创建工作。此外,按照市里要求和结合我区实际,今年还提出了30个自然村为创建重点。其中8个村重点示范创建、7个村为重点提高、15村为重点培育。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立足长远,瞄准服务“三农”,在辖区四个镇建立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成片”的创建模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过去,**区是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相对落后的区之一。今年伊始,我区就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不断深化认识,积极进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区情的实际出发,跳出“三农”助“三农”,加快推进文明生态村区片联创的步伐,立足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事,助进“三农”工作全面推进,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社会各界支持,共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良好局面,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是在创建过程中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重创建,这是从根本上必须牢固确立的政治意识。“三农”问题始终与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休戚相关。强调执政为民重创建,就是牢固确立“三农”问题是**区根本问题的思想,在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不动摇;就是从执政兴国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和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文明生态村创建本领;就是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自觉地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要求落实到领导决策、战略规划、财政投入、工作部署和政绩考核上,通过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形成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区今年文明生态创建的发展势头很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找准了文明生态村创建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结合点,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才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今年,区政府计划投入直接用于“文明**”工程建设资金达420万元,其中80%用于文明生态村创建。我们在创建过程中,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把解决农村道路泥泞坑洼、农民行路难的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在全区推行村村通公路工程,今年全区将完成100%的行政村通硬板化公路,在连片创建范围内100%的自然村和100%的农户间的道路硬板化,彻底解决了农民群众出门行路难的问题。

二是在创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谋创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创建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统筹兼顾的思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文明生态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才能确保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

强调以人为本谋创建,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工作,把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就是明确创建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就是把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主发展能力。**区委、区政府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坚持“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方针,千方百计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让农民群众不但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和文明生态村的生力军,而且成为城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成果享有者;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宏观调控中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使农业成为能使农民致富的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长期得实惠,使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新社区。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最基本基础元素,大力推进农民生活改水和生产改水工程,投入401万元用于全区农村生活改水工程,投入362万元用于全区生产改水,其中海航捐款80万元。现在全区765个自然村28280农户120563人全部用上了卫生自来水,靠天恩赐的“望天田”也喝上了自来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10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自来水。农民群众高兴地说,过去媳妇陪嫁来的洗衣机是用来做米缸用,现在终于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洗衣服了。今年是大旱之年,农民群众同样可以充满希望去“望天田”耕种,带着喜悦去“望天田”收获。

三是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兴创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创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略。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生产业。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的文明生态村。我们围绕三年内各镇都有2—3个农业支柱产业,镇村都有富民产业的目标,立足**特色和现有基础,大力培育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充分利用红树林、东寨港地震海底村庄遗址琼剧文化等区域特色产业。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区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正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付加值。

强调统筹城乡兴创建,就是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解决以文明生态创建助“三农”问题解决的新思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就是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就是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根据王为璐书记和陈辞市长的指示精神和**区的实际,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把目前一些农村“脏乱差”突出问题作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切入点,启动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等统筹城乡发展的工程,将整治农村环境作为以“创建”助“三农”的突破口。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大力推行“五个一”(每个自然村要建一个垃圾池,100户以上的村可建两个;每户要有一个垃圾筐;每户要划定一片卫生责任区;每个建制村要制定村规民约和卫生公约;每个建制村要有一名保洁员)进农村入农户是**区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贴近农村发展的实际和群众需求所做的有益探索。在重点做好乡间主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同时,发动全区农民群众自己动手,搞好村中胡同小巷的硬化、净化。截止目前,全区已组织三次大规模的农村环境整治战役,清除了历史陈年垃圾,新建垃圾池1000个,新置手推垃圾车500部,为各镇统一配制拖拉机垃圾车4部。有效地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批批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出清新诱人的新气象。我们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户庭院经济,涌现出一批批芒果村、蕃石榴村、荔枝村等。同时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期,帮助农民切实提高发展致富的本领。认真作好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今年以来共转移劳动力1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