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2:27:30

生态水利

生态水利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水利;小型水利工程;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的提升,导致水利项目工程数量在不断增多。截止到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开始向水生态方向靠拢。但由于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使得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各行各业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也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思路之一。

1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思路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思路包含六个方面:①生态水利在设计过程中,应用途径和模式发生变化。②生态水利在利用水资源过程中,应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实现战略性发展。③生态水利项目在设计时,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做出具体的规划,使得水利项目发挥长久作用。④在进行生态水利设计时,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系统的方法,在建设过程中同时融入经济学、生态学等知识内容,从而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及水利作用。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要保障设计、建设等内容的统一性和合理性,从而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⑥生态水利工程应要建立完善的节约水资源制度,保障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

2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应用生态水利设计思路原因和意义

2.1自然形态的基本保护。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人类开展任何活动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自然风貌产生影响,所以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减少人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传统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未对截流和引流做合理的划分,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河流经过常年累积形成自然水系系统,但在建设水利工程中,由于受到不合理规划设计的影响,破坏了河流的天然走向和整体性,形成直线性的人工河道,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环境。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会出现拦截河流,导致河流上流有水,下游无水,从而影响了河道整体的基本生态需水量。因此,在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要充分考虑生态水利规划的合理性。2.2生态多样性的维护。建立水利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自然河流在形成过程中具有非连贯性特点,而水利工程沿河而建,也具有非连贯性。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改变水流的走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周围的生物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物需要重新适应环境,一些能力较弱的生物可能会在此过程中淘汰。因此,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应要满足生态水利设计准则,从而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化发展。

3小型水利工程应用生态水利设计思路的方法

3.1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尤为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在原有的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扩建时,应要尽量减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1]。在扩建水利工程过程中,应要高度重视自然因素的影响,包含天气、地质等的影响。同时要融入环境工程知识和科学理论,对项目现场地质、环境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与生态水利理念相结合,从多个角度进行设计,使得水利设施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自然性和人文性。3.2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应用生态设计思路设计的小型水利工程,要考虑生物多样性,即将工程设计与生物生存环境相结合,保障生物多元化发展。跨流域水利工程设计时,会涉及到区域性的调水和输水等问题,从而改变了鱼类及其他生物的栖息场所,对它们的生存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如果在小型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如果并未考虑上述问题,会对生物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甚至生态链断裂。以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违背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初衷。因此,在实际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要遵循“生物多样化”发展原则,根据生物生存环境,对流域内的生物生存环境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保障水利工程调水、用水时的基本用水量;对于生物栖息地较大的流域而言,可以申请项目转移,以此减少人为因素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3.3控制工程行为,设置项目标准。在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工程中应用生态水利的设计思路,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应要严格按照生态水利自我恢复原则进行建造。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多次改正,使得流域用水具有尺度性和整体性[2]。在实际生态水利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的环境、地质等进行勘察,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可以有效避免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等应要有相关的应对对策。除此之外,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要使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最大限度减少对现场环境的破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设计思路在小型水利项目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要从整体进行考虑,结合经济学、生态学等知识内容,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建设技术,建设绿色化的小型水利工程,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丰富水利工程施工观念和生态工程理论观念,使得水利项目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琳.基于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分析[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5):106-107.

生态水利范文篇2

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虽然中小型水库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与条件比其它工程更具有特殊性,因此,水利工程设计前要现场调查一些工程资料,如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气象、水资源等基本情况,还要研究设计方案的选择、计算公式的引用、参数的确定等方面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由于项目不是特别大,特别是小型水库的设计为了图便利,直接采用以往资料进行设计,设计前所掌握的工程资料不详细,随即以此进行设计,在实际施工中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延迟工期,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还有可能遭到施工方索赔等一系列问题。一些水利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部门考虑不周或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对工程造价中的“价”没有进行随行就市的考查与了解,在整个设计阶段又缺乏对设计方案的严格把关。在进入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后,使投资规模与工程现场实际不符,导致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体现,因而遭到业主的反对,影响工程进度。多数情况下,还得对设计方案进行变更与修定,既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工程造价,更影响了工程进度,得不偿失。在水利工程中,工程的等级划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规模和投资。现在有些水利工程设计单位为增加投资而人为提高设计标准,造成了投资浪费。水利工程应根据确定的水文资料、规模、效益,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确定工程的等级标准,水利工程设计单位要严格按标准进行规划设计,不能任意拔高或降低水利工程标准。

从生态水利角度出发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的措施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关系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就需要人类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修建的时候,把设计放在重要位置。首先,在水利工程设计时要考虑环境的统一性,由于水利工程与环境和水资源紧密相联,因此,在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时不能盲目的设计,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及工程与环境的相协调统一;其次,在水利工程设计时要重视工程设计方案的系统性,要把水域环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等考虑进去,重视整体方案的整体统一性;再次,从根本出发,在水利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安全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前要对水利工程所涉及到的所有资料进行精心勘察与调查,同时要对已有的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复核。要推行设计监理工作,要严格建设审批制度,要建立健全施工图审查制度,实施工程设计质量第三方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保证设计成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对于水利工程标准的划分,要按工程的规模、效益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对水利工程进行等级划分;对于洪水,要采用一定的标准,确保发生设计标准以内的洪水时建筑物的安全;还要认真研究,具体细化各项内容。中小型水利工程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以便统一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与造价的经济合理性。为什么一些设计方案在最终实施时不能完成,和现设计单位的人才的匮乏有一定的关系,现在,随着国家对水利的投入的加大,工程也越来越多,而水利专业人员特别是高级工程设计专业人才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因此需要引进一些专业的人才,高薪聘请;另外,还要对一些设计人员定时或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培训,以提高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

本文作者:郑小峰李勇工作单位:济源市节约用水办公室

生态水利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设计理念;河道治理;应用分析

我国很多河道治理工程在施工的时候重视施工的效率,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甚至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所以,施工部门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要重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遵循生态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整体效果。

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

生态水利理念基于我国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产生,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我国的河道治理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传统的河道治理手段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坚持我国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我国居民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质量,改善我国的河道水质问题,保证城市用水的正常循环和排放。简而言之,生态水利理念就是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完美的进行了理念上的整合。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终的目的是为城市的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态水利的理念指出,要将城市周边的水文环境进行协调和控制,加强生态文化理念的传播,在发挥生态工程景观效益的同时,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设施体系。在实际的河道治理工程中融入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能够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进而建立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水利系统[1]。

2河道治理工程的现状

我国城市河道的数量和形式都非常多,其中包括自然形成的河道和后天形成的河道。我国的城市河道的污染程度不断的加深,需要加大对城市河道的管理力度。在我国的水系发源地很少会有居民居住,但是支流的河道会流经很多城市,大量的生产和生活废水被排放到河道之中,导致河道水源被严重的污染。我国的河道工程治理技术在不断的研究和应用之中,生态水利理念的发展为河道治理提出了更多的保障。但是生态水利理念贯彻落实不彻底是城市河道工程治理重要问题。我国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河道不同的部分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在进行河槽的治理时,主要是修筑人工基质河槽,尽量不要使用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提高河槽的透水性,促进水中营养物质的生长。河滩的治理尽可能使用透水生态砖和大孔混凝土,在提高河道治理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河滩的美观程度。河岸护堤的治理要在河岸边重视防护林,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物的侵害,缓解河道污染的程度。

3生态水利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3.1空间异质性原则在河道工程的治理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坚持空间河道形态的异质性原则,进而提高水中生物和生态的环境和质量,保障河道水中生物的和谐共处。在我国的河道工程治理中,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提高河道的工程施工效率,在施工中忽视了城市河道污染的问题,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生态物种之间的平衡。人工河道的开采也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很多物种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中而逐渐的消失。坚持河道空间的异质性原则就是保护河道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加大对城市河道的生态保护[2]。3.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坚持河道治理工程的景观尺度满足人们对生态审美的需要,并坚持河道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尽可能的对河道进行规范化的治理,进而坚持河道生态环境的整体性。3.3服务性原则服务性原则是在河道工程治理的过程中,重视水资源的空间调节,降低洪涝灾害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坚持河道治理的服务性原则,就是重视河道水利工程的存在价值和施工价值,满足水利工程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具体需要,这是河道治理过程中贯彻生态水利理念的具体体现。

4生态水利理念的具体应用

4.1施工材料生态理念的应用。4.1.1雷诺护垫的应用。雷诺护垫是近年来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的新型材料,其使用能够有效的贯彻生态水利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雷诺护垫主要是由机编的双绞合六边形结构的金属网面组成,是厚度小于长度和宽度的材料构件,可以在网面结构中填充一些石头,将所有的网面连成一体,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流的冲刷。雷诺护垫具有柔性的结构,还具有很强的地基适应性,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河道的护坡结构之中,起到保护河岸的作用。雷诺护垫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能够防止河岸遭受水流和风浪的破坏,并能够保障河道内的水体与下坡土体的自然对流交换,可以保证河道的生态平衡[3]。雷诺护垫的坡上可以种植一些绿色的植被,进而增加河道的绿化效果。雷诺护垫还可以有效的实现河道土壤和水体的自我净化,降低河道内的污染物。在我国的河道建设中,河道施工处理工程的材料会严重的影响河道的净化能力。雷诺护垫的使用能够极大程度的避免雨水和台风对河道坡的侵袭和破坏,与此同时,在河岸上种植绿植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河岸的美观程度,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雷诺护垫材料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能够在材料的选择上贯彻生态水利设计理念,是河道治理的基础。4.1.2石笼生态格宾网的应用。石笼生态格宾网的应用也是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的重要理念。格宾网的主要构造是金属线材织造的角型网制的网箱。而金属线的线径是根据六角形大小而制作的。石笼生态格宾网是格宾网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柔韧性,现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之中。与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相比,石笼生态格宾网具有更好的排水性,并且具有施工成本低的优势。石笼生态格宾网的材料极易获得,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也十分的便捷。在河道水利处理工程的施工中,应用石笼生态格宾网能够极大程度的缩短施工的日期,提高施工的效率。与此同时,在河道的处理工程之中应用生态格宾网能够实现引导河道和操作河道的目的。这是石笼生态格宾网最主要的作用之一,石笼生态格宾网能够引导泄洪坝和导流坝、口岸工程、挡土墙、大桥维护、路途防护、岩崩防护、固土结构、海边防护工程以及防备水土流失。石笼生态格宾网的应用是生态水利设计理念贯彻的重要体现,能够在城市的河道处理施工之中有效的保护河道生态结构的完整性,降低外界因素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石笼生态格宾网可以有效的保障河道工程施工处理的服务性原则,从而保护我国河道的生态多样性。4.2生态理念的具体应用。4.2.1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一般情况下,水系的自然功能是生态水利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水系的自然功能包括对空气的净化和湿润、水域的形成和固化、气候的影响和变化、以及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的稳定。在河道的处理工程施工时,要重视水系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在施工中利用水系的自然功能,能够加强城市功能的结合和应用,并充分的将其融入到城市的自然景观之中,在塑造城市美观度的同时,加强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生态水利理念的应用要充分的考虑施工时的蓄水技术,通常情况下,施工设计中可以利用胶坝蓄洪涵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生态价值,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生态工程措施有效的保护河道和生态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物种之间的平衡。在城市的河道处理工程中,可以建立人工生态保护岸,有效的保护河道周围的生态系统。在施工时,还要注重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作用,并注重自然景观与生态水利设计之间的契合,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生态元素,保障生态环境结构的完整性[4]。4.2.2生态理念价值的应用。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中,要坚持生态树立理念价值的应用,尽最大程度的保障河道的自然形态,保障河道的蜿蜒型,提高河道的水容含量和蓄水含量,进而保障河道在施工过程中的自然因素。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要重视城市生态水网的建设,生态水网的具体内容就是合理分配网络系统,加强水系结构的各方面之间的协调,进而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河道治理工程中贯彻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可以进行水生动植物的养护,保障河道内部的生物多样性。还要尽可能的定期对河道的工程处理情况进行检测,保障水资源的质量。施工部门和企业还可以建设生态河堤,这也是贯彻生态水利理念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生态河堤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在河道的四周种植新型的植被,在保护河道周围环境自然性的同时,有效提高生态保护多样性。

5结论

由此可知,河道治理工程是一项施工过程十分复杂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生态水利的设计理念,可以在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净化效率,提高水资源的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林秀,郭彬,余慕溪,等.准经营水利项目BOST融资模式及运营补贴模型设计———以徐州某河道治理工程为例[J].软科学,2017,31(05):119-123.

[2]许映建,石磊.如皋城区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07):38-41.

[3]芮可富.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研究[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06):68-70.

生态水利范文篇4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1概述

我国虽拥有长江与黄河两大世界上最大的水系,但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衡,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加强水利建设基本建成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城市防洪标准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水库等蓄水工程及跨区域引调水工程的修建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初步得以解决。当前国内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5%左右,高效农业灌溉体系基本建成,通过对重点区域实行封育保护,使生态系统恶化得到有效遏制。然而,成绩的背后仍存在许多问题,人们片面追求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其对河流生态可能造成的破坏,例如河流原始形态改变的过程中改道和裁弯取直等工程措施的应用,加剧了河流渠道化,河水流速加快,对河岸冲刷严重,使过去急流、缓流、弯道相间的河流型态不复存在,流域生物群落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流域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边渠和堰坝工程等混凝土堤防结构使河流原始形态不复存在,河道周围河床的国度开挖与填高既破坏了河床,又使鸟类、两栖动物和水生物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大自然服务人类的功能严重弱化。

2生态水利工程相关理论

2.1生态水利工程的概念。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是对生态水利工程内涵的认识基本一致,即进行部分河流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的工程管理方式,科学调配和管理区域水资源,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之目的。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始终秉承自然的理念,水资源的开发必须尽可能保持河流的原始形状,对流域周边区域实施退耕还林,保持原始地貌,尊重流域原有地形,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区域内水利型式,并依托流域实际恰当采取防洪措施。2.2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水利工程的兴建出于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目的,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服务功能。通过改造流域河流形态与生态,扩大区域灌溉面积,促进作物生长,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结合流域特色,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发展林业和渔业,促进农业生产者收入的提升;生态水利工程为流域发展航运事业创造有利条件,码头修建在平缓的岸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程度。总之,生态水利工程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3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原则与措施。2.3.1生物群落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可以解释为生物物种的空间异质性[1],生物群落多样性或物种空间异质性越高,则意味着能够同时形成多个数量很多的小环境,为更多、更丰富的物种同时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相反,较低的生物群落多样性或物种空间异质性意味着生物生存环境较为单调,且容易受到破坏,群落的密度、比例和性质更容易受到影响,生态系统更容易出现某种程度的退化。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引起自然河流渠道化和非连续化,河流生物群落所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小,河流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也大大减弱。由此可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以恢复河流生态、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为前提,在工程实施前进行环境影响和生物物种动态的监测,通常进行生态变量最优值和最低值的监测,并基于监测结果的反差,绘制生态水利工程实施及影响的包络图[2],并通过包含设计、执行、监测、评估与调整等环节循环往复的反馈调整设计,不断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最终得到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最优化方案。上述反馈调整设计过程必须建立在准确而量化评估工程方案对周围生态环境可能影响的基础上,以水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多样性为依据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与不断调整,最大程度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引入人工植被和本地物种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不断提高河流型式的异构性,依据河流生态地貌学原理为维护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可能。发达国家的大坝建设常常采用修建鱼梯、鱼道等工程措施有效解决鱼类洄游问题,或者根据流域和生物物种的实际情况,人工繁殖洄游鱼类,以大大降低工程建设对流域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永久性破坏及对局部气候、土壤盐碱化等的不利影响。2.3.2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古代哲学十分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必须重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发挥,借助生态系统所存在的组织功能和修复功能,加强生态水利工程的辅助性设计,实现自然力与人力的充分结合。当然这种结合必须建立在对流域水文水质、土壤地貌、植被类型、生物物种等生态属性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类似生态属性下生态水利工程实施的成功与失败案例,积极探索最为适宜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可能结合的模式,保有并增强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修复及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赢。进行流域生态系统修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持续、长期、宏观、整体及大景观等原则,而非在短期、局部、微观和小尺度范围内实施,提高修复效率和成功率。所谓的持续、长期、宏观、整体及大景观原则,是指基于流域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功能的结构,对构成系统的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充分掌握,进而进行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性的、整体的修复,而不是仅在河道水文系统、单一的植被群落、局域水生物系统等微观角度做文章[2]。

3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传统的水利工程只注重对流域的治理,而不顾流域生态系统环境的破坏现状,更是忽略了流域自身所具有的自我修复与调节能力。而与之相对应的生态水利工程则注重工程措施与流域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实现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设计、监测与评估,在充分了解微观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造计划。3.1防洪工程规划。防洪工程的规划必须综合考虑防灾减损、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流域改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比较,进而选择对流域生态破坏程度最小的工程方案。3.2堤线去人工化。堤线与堤型的充分结合才能确保河流型态的多样化和生物物种的层次化,在生态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工程的经济性,充分维护流域自身的净化能力。因此,在堤线选型和布置过程中必须尽可能保持其江河湖泊的初始自然型态,尽量不破坏其蜿蜒曲折且分散的原始状态,从而防止破坏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恶化[3]。在堤型的确定方面,尽可能从生态水利工程自身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出发,并考虑生态系统修复之要求,尽可能就地取材,保证堤线、堤岸和堤型的丰富程度,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除人工痕迹,保持堤线堤防结构的本土化与原生态。3.3河岸防护。生态水利工程实施后将直接影响和改变水陆连接区域的河岸防护型式,水陆连接区域往往是水生物栖息和繁衍的基础地带,也是水生物与两栖生物觅食、避难、迁徙、生活的重要场所,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基于水生物栖息地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的基础,加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设计,以保护生态景观与生物物种多样性为原则,避免硬质不透水材料等的使用,为物种的生存繁衍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存提供条件。河岸景观设计能够成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点睛之笔,以原有自然河岸为基础,进行水生、湿生和中生性河岸植物的搭配种植,加强园林绿化和生态绿化手法的结合运用,加强河岸绿化格局的层次性与景观性。

4结论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密切相关,更是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性措施,传统水利工程仅以改造和控制流域为目的,并不注重因势利导,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防洪防涝等方面的需求,但扰乱和破坏了水生物物种原本的生存环境,引起了生态系统的恶化和水资源更为严重的匮乏。为此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传统水利工程所具有的弊端,工程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理论充分结合,探索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恢复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与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可行之策。

参考文献:

[1]马佶琴.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7):87-88.

[2]郎建生.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8(17):60-61.

生态水利范文篇5

1水利工程建设概况

1.1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一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水土资源进行全面控制,促进水资源利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二是防洪、排涝,兴利除害。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调控,针对洪涝进行储蓄,杜绝洪涝造成的灾害。修建水利工程后,可以控制水流,预防洪涝灾害,同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节,满足人们生活用水以及生产用水需求。三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修建水利工程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也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提高航运、水运能力。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提高水域交通能力,保证水路运输的安全性及高效性。1.2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的区别。一般来说,常规传统的水利工程主要是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保证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有效分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只考虑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经济进步的实质需求,只注重眼前利益,却忽视了长期水利工程带来的生态伤害性。传统水利工程主张经济性,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水利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本,使人与水能够协调发展,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兼顾生态系统,还需要担负起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实现经济节约、环境友好的效果。

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气候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后,原有的陆地变为水体,存水量大幅增加,水分蒸发导致当地气候更加湿润,降水量增多。此外,还可能造成气温上升。2.2对水文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水文形势,导致天然水文状态受到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附近水体的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流边界等都会产生变化。如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利工程,上游的水流速度就会减慢,污染物扩散能力就会变弱,降低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如果水利工程在天然河道上建设,就会破坏长期形成的生态环境。同时,局部的河段水深及含沙量也会发生变化,不仅会给河流上游带来影响,也会给河流下游的泥沙及水文带来消极影响,进而影响河流水质以及水文情况。2.3对生物的影响。水利工程修建完成后,水位会慢慢升高,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迁徙类水生生物无法原路返回,部分死亡,降低水生动物繁殖率。2.4对土壤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蓄水期水位上升导致土壤形成沼泽。此外,由于库岸渗漏然后补给地下水,再通过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当水分不断蒸发后,水中的盐分在地表面上聚集,最终形成土壤盐碱化,如果盐度过高植物就会出现干旱甚至死亡。2.5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施工场地进行改造,相关的施工材料和修建也会使原有地貌发生变化。此外,在修建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噪音以及污水,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施工量大,施工面积广、作业时间常,也会对交通形成阻碍,影响人们出行。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3.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须遵循的原则。首先,需要遵循经济性、安全性原则,保证工程设施的安全、耐久及稳定性。其次,严格遵循设计标准,承载洪水的侵蚀,以及干旱、冰冻、风暴的荷载。一个水体系统包含了地下水、地表水,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做到保护地下水,同时不能破坏地表水,实现双重保护[1]。3.2环境工程与生态水利有效整合。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既无法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也无法避免经济损失。因此,在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统筹规划,预想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为满足我国当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工程设计理念与当下实际工程技巧有效结合,优化水质、水量的配置,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经济水平。例如,针对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常会出现的水生动物及动植物污染、植被破坏、大气污染等现象,应做好河道改造周围的绿化保护设计,有效保护周围环境。总之,生态水利建设需要建立在水利工程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和水质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水利建设的生态平衡[2]。3.3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科学发展观。水利建设需要在生态基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不以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来促进水利工程发展。应结合生态环境因素,合理修建水利工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水利工程满足人们对水利形态的需求,也更重视了水利工程建设后生态环境的美好,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环保意识贯彻在设计的各个阶段[3]。3.4加入新型生态技术和材料。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落实生态理念,加入新型生态技术材料。例如,利用先进的水闸技术或者翻板闸技术,操作简单、结构精简、作用效果极好。此外,在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可运用其他新型材料,如护岸材料,具体分为植草专用砖、石笼、膜袋等。未来,应不断深入研究新型材料技术,真正将生态理念运用于水利建设过程中[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极为重要,设计人员需要打破传统设计方式,提升生态设计目标的敏感性,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生态设计的标准,实现生态水利和环境工程相结合,坚持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创新技术、工艺、材料,满足当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推动水利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分析[J].陕西水利,2018(6):275-276.

[2]马洪海.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2018(8):82.

[3]陈育昌.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3-104.

生态水利范文篇6

关键词:水利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

水利工程设计是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领域的新概念,其设计要求主要是对工程中对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改变设计方案,降低水利工程对整个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1]。从某种角度分析,生态水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不仅综合性比较强,并且能够满足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需求,因此,积极实现生态系统与水利工程的有效整合,是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发展目标。

1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水利工程在施工的时候会改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自己生态环境,破坏了自然界的规律,将自然河流改造成为沟渠,河流也会出现非连续性的现象,传统的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的改造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将自然水流改变成为人工河流,虽然起到拦截水流的作用,但是却可能增加河流的需水量,此外,坝堤多是按照河流的方向建设而成的,肆意的进行改造会使河流出现非连续性,一些流段会出现缺水或无水的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被淘汰。此外,传统的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的影响还包括改变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得动植物不得不面对大规模的迁徙或者不得不要重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大量的动植物会因为不能耐受新环境而出现死亡甚至物种濒临灭绝的现象,影响了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以及物种多样性,由此可见,传统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水利工程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趋势,新技术新设计的产生也对生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实现了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兼得的良好局面。

2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在充分保证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改造,相对于传统的水利工程来说,生态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性较小,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将生态做为水利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是生态水利工程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传统的水利工程大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生态水利工程却能在发展水利工程的情况下保护生态系统,遵循了自然界的基本原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在进行生态型水利工程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承受能力,降低环境成本,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在水利工程的选址上,应该充分考察所选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将水利工程对自然界系统影响最小做为基本原则,通过数据及经验进行正确的估计,找出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将生态建设做为重要指标,保证水体的生态环保,在河道的建设过程中,要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用水的需求,不能破坏正常的生态用水,保证河道的正常水量和河道的生态平衡。只有谨慎遵循这几项原则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双赢,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2.1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满足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将保护资源与建设工程融为一体,积极提高大自然的地位,改变传统的观念与思维,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发展。此外,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基本作用,需要积极建立水资源安全体系,并且建设相应的防洪工程,从本质上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为积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需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保护水资源,将水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转变[3]。还要积极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真正提高工程中的围垦滩涂,提高水利工程自身的保护作用。

2.2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2.2.1为动植物提供生存与繁殖的空间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的需要注重升职系统的整体性,保证河流、水道、岸边的动植物与生态水利工程形成一个同意的整体。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要保证对自然的敬畏心里,要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地形地貌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对资源进行合理配制,完善生态系统,在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要根据地形发挥的作用来安排,例如河堤坡脚的位置孔隙率较大,地形变化明显,这样的地形变化很适合生物的繁衍生息,例如鱼类等生物,在河流两旁的绿地和丛林可以用作昆虫和连累的栖息地,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不仅增加了绿化面积,还促进了渔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平衡,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2.2积极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

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水资源做为当前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却不断面临着被污染的现象,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旨在涵养水源,为了解决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采用生态水利工程来提高水的自净能力,水资源的净水作用可以讲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并且可以分解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无机物可以为水中的藻类提供养料,这就形成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净水能力离不开氧气的参与,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增加遇到的流速带,保证水中含有充足的氧气,只有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才能保障水资源的净化能力。

2.2.3能够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

众所周知,河边的植被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对水资源的保留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水内还存在许多土壤动物和微生物,这些生物可以夸大土壤的孔隙率,增强植被的储水能力,生态水利工程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这种原理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土壤的湿润,并且有一切的储水能力,在降水丰富的时候,可以使水资源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避免了因降雨量大而引发的洪灾等现象,有效的调节了水量。

2.2.4对流域尺寸进行调整

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需要避免在河段空间尺寸与短期尺寸上进行,需要从河流流域尺度与长期实践尺度方面考虑,并且在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进行充分掌握,积极制定符合当地河段流域的方案,提出恢复生态系统全局、整体的办法,从根本上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工程区生态系统的良好衔接,在不破坏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促进原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结束语生态水利工程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的转变不仅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收获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带来了资源的保障,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创新和发展生态水利工程,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唐美妮 单位:河南省灵宝市水利局

参考文献:

[1]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98-199.

生态水利范文篇7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提高水体净化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树立生态理念,通过水利工程方式的应用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水体资源的污染,提高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期的生态效益。对已经完工的水利工程项目,尽可能地做好后续生态恢复工作,比如恢复河流的多样。与此同时,要保护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生态系统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自身拥有可以修复被破坏部分的功能,但这一功能只适用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一定限度之内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不可过分破坏生态系统,要遵循适可而止之原则。也要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的原则。水利工程不可只专注于取得经济效益,要同时兼顾生态效益,长远发展,生态效益也能带来经济效益。所以,两手并抓,从而达到双赢局面。

2注意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的结合

近几年来,国家、社会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水利工程建设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来说,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生态水利工程的服务对象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农业、畜牧业、林业、湖泊等生态用水,还涉及到消防、居民、工业等日常生活用水。因此,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一定要注意生态水文学与工程水文学的有机结合,掌握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需求规律,这样设计出来的生态水利工程才能更好地服务现实,才更具科学性。确保了生态水利工程投资取得了理想效益。

3生态防洪工程建设

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来说,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最有效的功用性———生态防洪工程,如河道堤防设施、城市防洪工程、城市景观一体化建设等。水利工程服务对象十分广泛。要将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灌溉需求的所有服务充分满足。对设计人员来说,完成防洪任务只是开始,还要充分考量其工程的美观程度、生态要素等,在顺利完成防洪任务的同时还要维护原有的生态平衡,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化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此点认识,工作人员在设计防洪工程的过程中要确保水利工程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推动城市的发展。

4研究制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相关的技术

规程、规范遵循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标准规范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生态水利工程。重要的数据和内容要有明确的规定,在设计完成后要进行严密的检查和审核,保证其能达到规定标准,为日后的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保证。在制定技术规范与设计标准时要高度重视,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本地区需要的标准规范。还应当编制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工程设计范本,为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稳定向前发展。

5坚持生态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

合的理念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我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之间联系密切,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内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境策略的实施能够带来整个生产系统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和居住环境的结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完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后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设计理念上,始终贯彻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达到人为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当工程建成后,再通过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给群众视觉上带来一种美感。只有达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的为国家的水利工程发展做出应用贡献。

6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思考

h水利工程是现代社会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可成立水利工程设计小组,便于相关人员间的交流沟通。在设计水利工程时要把生态学理念渗透其中,在取得水利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开发,始终将修复自然环境放在重要位置。除此之外,国家机关也应当重视水利监管,如安装先进的检查工具,严审水利工程的原材料。明确各分管部门的权责,并将权责明确到个人,这样也能更好地制约管理人员的不良行为,使生态水利工程管理更严格。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给生态水利工程的施工也带来了各种难题,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合理分配,科学调整。只有达到了全面的考察,才能真正的为国家的水利工程发展做出贡献。

7重视水利工程生态功能的体现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建设时要体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科学地考虑水利工程的基础功能与生态功能,不断科学的优化设计方法,要勇于尝试各种新颖的设计方法,将现代的先进施工技术与生态理念、环保材料应用于水利工程设计当中。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发挥水利工程的水利设施的相关作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提升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举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将生态设计的理念应用于河道治理的相关工作中,在治理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修建防洪堤,可是传统的防洪堤是在清除之前的植被后,应用坡面硬化的处理方法,对于河道的生态系统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破坏,此时如果应用生态设计理念,在尽可能不破坏植被的情况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势必能起到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影响民生与经济效益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引入生态理念,因地制宜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合到一起,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水利工程在未来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静.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6):5-6.

[2]陈育昌.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3-104.

[3]蔡波.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具体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12.

[4]张静芬.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242.

[5]刘彦朵,袁琳,张玲.刍议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151.

[6]石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1):275-276.

生态水利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水利建设;应用

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遵循生态保护理念,所进行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生态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提升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目前,我国增加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力度,在新的社会时期,社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兼顾绿色环境发展的要求,遵循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加强水利项目设计在兴修水利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并强化兴修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1]。

1生态水利

生态水利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进行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路径。它以尊重以及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进行水利开发,推动经济发展。生态水利在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与要求,从生态保护的管理的角度出发展开的水利工程建设,构建起适应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体系建设,从而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生态水利的功能就体现在水利工程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理论来恢复河流区域应有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环境的修复仅仅靠单纯引入动植物是远远不够的,重点还应当将河流形态的异质性提升到最优,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原有河道的生态保护作用,从而能够为物种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

2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伴随当代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扩大,我国逐渐兴建起更多的水库以及跨水域河流水利工程。这些生态水利工程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对生态以及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水利工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在对河流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时,未将河流区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同社会、经济发展当做一个整体来全面考虑,仅仅对河流开发利用进行规划设计,忽略了对水资源流域的分析,没有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2)忽略了水资源生态体系和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因此也就不能做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忽略了河流出现泛滥区的情况。(4)水利工程忽略了对河流周边景观价值的利用。一般来说,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兴建水利工程能够有力地改变水文情势,能够对淤积的泥沙以及河道冲刷产生一定的变化,会对土壤、地震以及水质产生重要影响,还能够对水中的细菌累、鱼类、水生动植物等各种生物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能够对河口以及河流上下游产生不利的影响。(2)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能使人口出现大规模迁移,其中移民和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兴建的大问题,水库的建设,土地淹没问题,会造成人地矛盾更加紧张,如果安置居民不够妥当,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林开荒和水土流失等更多问题。

3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3.1为了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定要将水利工程发展同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机结合,保证水利工程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积极探寻思想与理念的转变,推动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应用水资源,全面优化水资源各项功能。为了能充分发挥出生态水利工程的各项性能,一定要重视水安全系统的建立,在洪涝水灾发生时,一定要建立防洪泄洪水利工程,从根本上能对水利工程中的水资源起到安全的保障作用。为了能在本质上促进水利工程承载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水资源进行积极有效的调配,做好水资源的保护作用,从而促进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所以,为了提升生态水利设计对水利工程的保障机制,一定要做河岸的保护工作,以增强水利工程的保护能力。3.2生态水利工程区域多样化系统的恢复以及维持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水资源流域多样化的生物群落和环境质性间所具有的正相关系,二者正好体现了生物和非生物间所产生的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也就是指,如果某一区域生物空间的存在较高的异质性,则环境当中出现小的生物或微生物越多,生物与微生物的共同生存能力就会愈强。反之,环境当中出现小的生物或微生物越少,那么生态环境就会显出单调性,环境当中能容纳与可接受的生物类型就越少,生物多样性容易受限。正因如此,人们在对水利工程设计时,首先就需要对水利工程区域进行维持与恢复,其中包含同区域联系较密切的非工程区生物空间的异质性,使自然河道同河流间具有非连续化,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区中生态环境在施工前后能在同一发展水平或更高水平,包含水资源流域生物群落的多样化,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3.3维持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原则。针对生态水利工程来说,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环境对河流的需求,同时还要全面考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长远性。所以,对于生态水利工程选址的设计、方案的选择、项目施工建设都需要满足更多学科的标准,例如,工程学、生态学等,适应工程建设的规律和水资源流域自身的生态原则,以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安全、稳定、长久运行。3.4保证水资源流域尺度和整体性的重要原则针对河流区域的修复工程,要避免在河流区域或河段的生物空间尺度以及短时期尺度上展开,要选择在时间尺度与河流尺度方面展开,同时结合生态管理区域的主要性能以及构成情况,对多种生态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关系与功能展开全面分析,在对河流生态系统全面恢复以及对违规行为做出处罚的基础上,保证了河流生态系统同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在促进河流生态体系良好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原生态体系的积极有效运行[2]。

4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4.1能够更好地调节水量。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当中,河道周围的植被拥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同时水资源当中还拥有非常多的微生物以及土壤动物,这些生物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空间的空隙率。另外,水利工程中所采用的连通原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泥土保持湿润,并且当水资源较为丰富时,还能够使水资源更深入,从而有效避免了洪灾等问题。4.2流域尺度和整体性应用。实施生态水利建设时,需要增强关于新建设的生态工程工作,同时还需要增强环境的修复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提升,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修复水利工程环境的时候,由于受到资金、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和施工水平的影响,因而能够对生态水利修复工程造成很大影响。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不仅能对水利环境起到积极地改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生态水利工程修复的成本[3]。4.3为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提供更好的空间。在兴建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对河流、岸边、水道的种植物展开深入研究,保证动植物能够同水利工程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并且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还需严格依照自然生态中的地貌和地形特征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从而在水利项目周边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例如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当中,河堤坡脚处有了很大的孔隙,与此同时此处还拥有非常多的变化带,因此来说,此区域位置就非常适宜各种生物的生产,可为鱼类提供一定的生长场地,同时,还可以利用河堤两旁的树木和草丛为鸟类和昆虫提供必要的栖息地[4]。4.4科学提升水资源的净化能力。水资源是我们社会非常宝贵的一种资源,水利工程项目的目标就是滋养水源,净化水源,但是水资源污染问题一直都是环境保护人员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难题。基于此,我们在研究当中,需要积极促进水资源净化能力的提升。水资源所具有的净水作用能够使有机污染变成无机物,同时分解水资源当中产生的真菌、细菌等污染物。其中水资源在进行无机物分解过程中,还能够为水中的一些藻类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这样一来就会使氧气能更好地进入到水当中,使水中的氧气量进一步增加,科学提升水资源的净化能力,能够对水资源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5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还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利用生态学原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原则,积极创新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促进水利工程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和进步[5]。

参考文献

[1]阳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8):293+296.

[2]梁天雨,刘树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0(05):21-22.

[3]于东平,孙秋婷.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水利设计思路[J].建材与装饰,2020(07):300.

[4]姜文.探究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3):153.

生态水利范文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技术

1前言

在现代社会中,水利工程的兴建,很好地解决地方用水,支援缓解用水资源。同时,灌溉、防洪、发电、供水等都与水利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水利工程同样加剧了区域内水资源的分配不均,诱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水利工程被人类提出了议事议程。但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若干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文章一一阐述,就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和技术路线做分析总结,以供参考和借鉴。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2.1生态水利工程实践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地域性差异的特点,在实践中有特定性和地域性的特点,理应做到因地制宜。查阅相关的文献专著,有关于生态水利工程功能的理论评价指标。但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却少之又少,这与当前与之匹配的科研较少有着很大的关系。实际上,水利工程的设计涉及到工程力学的稳定和安全性,对此国家有强制性的建筑物设计标准。但是,没有足够的生态服务目标规范约束。

2.2水利工程设计将生态服务目标作为考量要素的意识尚未普及

目前,水利工程基于流域生态需水规律进行设计的理念不强,同时将生态服务目标作为考量要素的意识尚未普及。而且,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中,介入环境因素的评价往往较晚。很多都是在水利工程可行方案确定之后,再考虑环境影响的评价。加上,目前国内关于环境评价管理的机制尚不健全,关于生态目标的考虑较少,而且有的甚至直接隐瞒工程建设中生态影响的后果,导致工程建设的生态效果并不是很好,负面影响问题突出。

2.3水文监测工作尚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需求

基于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寻求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思路,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水文监测资料、参数等作考量标准,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宛如纸上谈兵。从目前,水文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尚且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需求,而且,国内关于生态水文站设计与布局的规划尚未开展,想必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制约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和技术路线

就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与理论,我国已有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如董哲仁曾提出生态水利工程的五项基本原则。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与经验认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还应遵循以下3个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路线。

3.1注意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的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服务的对象范围较广,同时涉及到农业、畜牧业、林业、湖泊等生态用水,以及消防、居民、工业等生活用水。由此,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要注意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的结合,切实弄清楚生态目标对水资源的需求规律,这样设计的生态水利工程才有科学性而言。

3.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关键性的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应准确识别那些直接或间接受影响的生态目标,同时将其重点考虑对象放在工程规划阶段。以嘎呀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为例,涵养水源、控制侵蚀、调节气候、休闲娱乐和文化科研等多方考虑,催生了嘎呀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有效地保护区域河流与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全面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价值。同时,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可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形成浓厚的湿地文化氛围。另外,还可进一步提升天林的知名度,展示企业及区域发展成就,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长白山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树立示范。在经济效益方面,以生态旅游,木耳、林下参、林蛙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将带来较好的收益,逐步成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资金来源和支撑。

3.3注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的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融合环境工程设计的理念,实现水量与水质间的同步匹配。目前生态保护现状而言,尤其应重视与水污染防治工程的相结合。如,吉林某地湿地补水工程,为了减少旱田排水挟带泥沙或污染物进入下游湖泊或天然湿地,可以在进入湖泊或湿地的过渡带设计生态处理沟渠或氧化塘。而水田排水沟渠可以在植物生长季节充分蓄水,利用人工沟渠湿地对有机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在缺水地区种植水稻,特别是在开采地下水种植水稻的地区,应当进行以水量高效利用与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4结论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危害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人类开始审视水利建设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益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水利工程被人类提出了议事议程。但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若干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比如:生态水利工程实践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水利工程设计将生态服务目标作为考量要素的意识尚未普及;水文监测工作尚不能满足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需求等,都是我们急需思考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提出了注意生态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的结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那些关键性的生态敏感目标;注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的结合等,为初步设计思路,就深层次的问题更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作者:李强 单位:汪清县水利局

参考文献

[1]贺斌.“生态水利”的建设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2):132-133.

[2]徐冰,邬佳宾,郭克贞,等.西藏牧区生态水利研究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3):20.

[3]高建民,寇乃明,李绪兴.东营市发动社会力量投资生态水利建设[J].山东水利,2002(,9):11.

[4]徐国东.建设生态环境水利促进社会持续发展[J].水利经济,2004(06)

生态水利范文篇10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1.2影响区域气候。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对区域内温度产生了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1.3影响水温系统。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1.4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导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响区域内的降水、气候、土壤等。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会导致区域内部分生物无法生存而面临灭种,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2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对策

2.1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先进行建设规划,规划设计要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在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好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使周边生物、动物等都能正常生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坏生物或动物产卵及栖息地,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设要在实现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中。在河道里建设时,要尽量避开鱼迁徙的路线,不破坏鱼产卵的区域,尽量减少对水生植物的破坏,以保证动物和植物都能正常生长。2.2健全生态评价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初,要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主要是对水利工程建设周边进行调查和监控,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进行数据评价。建立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要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如施工前的方案预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测评,并根据相关数据探索出应对方案。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生态环境评价,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路径,是避免水利工程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2.3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水利工程的实践表明,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都或多或少的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大,可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恢复的,破坏后的生态环境很难再达到平衡。需要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通过明确补偿主体和补偿范围,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建设,以缓解生态环境的破坏。

3结语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对水温系统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影响等。既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就需要重视这种影响,通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建立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等,尽量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南.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4):29,41.

[2]张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8):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