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6:44:36

人才强市

人才强市范文篇1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核心是创新,关键靠科技,根本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到20**年底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人才达到21万余人,人才总量实现可持续增长,为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三大文明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工农业生产一线尤其是农村基层适用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构建我市的人才优势,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明确方向,科学确立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发展思路

2、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才工作实践,用创新发展的观点分析研究和解决新时期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3、正确把握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

——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断扩大人才工作的对象,把没有较高学历、没有一定职称但具有真才实学、在实践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范围进行统筹开发,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把促进发展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正确把握国情,立足省情、市情,始终把人才第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强市富民的首要任务来抓,做到在提出发展目标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切实把发展第一要务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各环节,贯穿于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的全过程。

——全面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树立战略眼光,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要切实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把握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方面研究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全方位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4、制定符合秦皇岛实际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要坚持“提高现有的、培养永久的;用好自己的、借用他人的;引进急需的、盘活整体的”全方位开发思路,努力形成扩充人才数量与提升人才素质协调推进、优化人才结构与满足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发掘人才智能潜力与开发人才活力互为促进良性开发的格局,建立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活力强盛、适合全市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全市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是:人才总量实现持续增长,到2010年,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的专门人才达到5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指数由目前的12.8%提高到27%;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学历层次以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为主,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重达到72%,较目前提高13个百分点,能级层次以培养开发高级人才为重点,全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级中青年专家、市级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达到1500人;人才队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第一、二、三产业的人才比重优化调整为1:5.5:4.6,人才数量分别达到4.5万人、24.7万人、20.8万人。

三、突出重点,全面把握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任务

5、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力争到2010年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级专家人才5—10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级人才100名;具有省内科技领先水平的中青年专家200名,市内各行业、各部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0名。

6、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下大力气选拔、培养好市、县两级后备干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提高党政领导人才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7、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开阔、富于创新、善于创业,适应秦皇岛跨越式发展需要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力争到2010年全市培养出2名进入国内500强、10名进入省内100强的优秀企业家。加强企业党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采取组织派遣、挂职锻炼、定期交流等方式,选好配强企业党务管理人才。

8、以提高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0年培养200名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能够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开发100名熟悉国际惯例、精通世贸知识规则的涉外型专业人才;培养100名能够弘扬先进文化,具有较高造诣、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骨干作用的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人才。

9、以提高科技理论素质和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培养开发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到2010年高级技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比例由目前的2.1%提高到10%。

10、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弘扬奉献精神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人才注入工程,到2010年实现全市农村每村有一名大学生。大力开发农村乡土人才,到2010年达到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每村有5—10名科技推广人才,每个乡镇有10—20名科技开发人才,每个企业有3—5名精于计算、掌握经济法规和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农业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办农民夜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着力抓好村级“两委”班子的培训教育,真正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军人才。

四、创新机制,大力营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宽松环境

11、着眼拓展人才来源,强化人才吸纳汇集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我市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实施“零门槛”引进。逐步放宽户籍准入政策,实行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

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集市型人才市场、日常型人才市场、特殊型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四大服务平台,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为单位选人和人才择业提供服务。实施“人才跟着项目走”引才工程,采取委托招聘、代为招聘等形式,为重点建设项目、新建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大力开展猎头服务,对我市急需的且通过人才市场难以解决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运用市场竞争的办法和手段大胆引进。大力开展“星期日工程师”、“暑期专家行”等智力交流活动,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技术攻关等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服务。进一步做好为各类人才提供档案保管、人事行政关系挂靠、择业指导、素质培训等服务。

积极搭建吸纳聚集人才的创业平台。建设一批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力争到2010年增建5—10家国家和省级农业引智成果示范园区;继续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2、着眼提高人才素质,强化人才培训教育机制。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谋划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标准框架,有针对性地抓好各类人才的培训教育。要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培训教育的社会化。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培训教育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优化整合各种培训教育资源,根据大专院校、党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建立优势互补的培训教育机构体系。用足用好国内外两种培训教育资源,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网络自学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外地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开展机关党政人才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计划调训、自主择训和竞争参训的培训制度。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结果使用力度。把培训教育作为党政机关人才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把培训教育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要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教育评估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学历、学位和各种培训证书的管理。

13、着眼促进人才成长,强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激励各类人才在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努力以一流的业绩回报社会。

对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把坚持群众路线贯穿于党政人才考核评价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把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要不断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围绕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着力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考核准确。

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进一步完善以“量化条件、综合测评、择优推荐”为基本方法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通过量化的办法作出客观公正评价。要进一步探索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积极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

14、着眼发挥人才作用,强化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制度。

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推行聘任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继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要严格把好党政人才队伍“进口”,实行凡进必考;严格把好“楼梯口”,实行凡拔必争。进一步完善流动机制,加大党政人才轮岗交流工作力度。

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试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取向,探索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的新途径,拓宽选人视野,吸引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

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完善符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选人用人制度。全面推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任、聘约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行“凡进必考”,对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15、着眼激发人才活力,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工资、职称、考核奖惩等政策杠杆,建立一套有利于稳定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制度。

健全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强化保障机制的激励作用,用人单位在做好人才个人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办理补充养老、人身、意外、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

建立和完善人才分配激励制度。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结合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制定允许企事业单位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让拥有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各类人才通过创新创业致富。

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作用。市政府设立“秦皇岛杰出人才奖”、“秦皇岛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奖”、“秦皇岛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对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

五、完善措施,全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目标任务的落实

16、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搞好统筹规划,制定人才工作重大方针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要认真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市委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宏观管理和协调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配备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17、加大投入力度,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逐步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积极创造条件,为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发人才资源提供保障。各县区都要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人才强市范文篇2

*年,我市的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抓好两个重点,即以人才能力建设和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为重点;实施“两高一支撑”战略,即引进、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为工业强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战略;强化“五支队伍”建设,在整合人才资源、激活人才创业潜能、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上实现突破,构建与产业特色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着力发挥人才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服务性作用,为加快建设发展的广安、开放的广安、优美的广安、和谐的广安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筑巢引凤聚才。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要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硬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围绕农业、工业、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急需人才,搭建起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一要以龙头企业为平台招才。发展壮大农村产业,是实现新农村发展的关键,也是招揽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市尚无一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也只有3户。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把支持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服务龙头企业作为农村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引进人才或激励本地人才创办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新农村建设聚集人才的“磁力场”。二要以产业园区为基地引才。园区是产业、企业集聚的载体,是发展产业集群、推动规模化经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新兴模式,也是各类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平台和基地。有条件的地方应当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园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入园创业,把园区建设成聚集人才、聚集资本、开拓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特区”。三要以项目为纽带聚才。项目是聚集人才和资本的最好纽带。项目聚才,可以凝聚各方面的人才共同开发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要立足本地实际,大力推行“项目+人才”的聚才模式,同步规划项目建设和人才工作,促进人才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有机对接,聚集大批人才到广安创业发展。

(二)加强培训育才。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强化“五支队伍”建设,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一,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质量提高相适应。一是强化对党政人才的培训。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出发点,以提升“五种能力”为目标,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采取在职学习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外出考察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提高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其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继续实施“五年轮训五万党政干部”计划,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各级各类在职干部不少于1万人次。二是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推进“五年轮训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计划实施步伐,采取“高技能人才带动专业技术人才”的办法,突出抓好教育、卫生、城建、旅游、工业、林业、畜牧等重点行业和骨干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着力提高其技术创新和实际运用能力。三是强化对民营经济管理人才的开发培训。突出抓好“十百千”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每个区市县重点抓好10户企业的培训工作,全市培训100名厂长经理,全市企业自主培训10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着力提高其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协调联系,做好清华大学学生到我市开展社会实践、高学历人才到我市挂职、为我市培训100名企业家三大合作项目,确保取得实效。四是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加大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力度,通过训评结合的方式,为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评定中高级职称,对做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果的可适当放宽条件。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开展普查工作,并重点选取2-3个乡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试点。深化“三向培养”活动,培养一批村组后备干部,建立档案,实施跟踪管理。五是强化技能型人才开发。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协兴职中、邻水职中、嘉陵技校等职业学校为阵地,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加快转移富余劳动力,做大做强劳务产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民办职教,加强与省内外职业院校联姻合作,提高培训层次。创新办学理念,推行订单模式,把品牌专业建设作为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因校制宜,重点开设机械制造、建筑、缝纫、家政、旅游等优势专业,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增强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三)统筹开发活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才流动和加强管理为核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在建立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激活人才创业潜能。一是鼓励人才流动,推进人才社会化。着眼破解人才流动难题,加快人才市场功能建设,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人才“畅通工程”,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努力实现“五支队伍”人才之间、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之间和市内外人才之间的贯通。允许科研人员以兼职兼薪等方式实现智力合理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起刚柔相济的人才流动机制,灵活用好市外智力。围绕工业强市和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搞好非公人才开发工作。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改善人才待遇。坚持人才奖励计划,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配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激励机制,进行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改革试点。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树立人才价值导向,强化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继续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企业家、技能标兵等评选表彰。开展农村优秀人才选拔表彰工作,完成我市首届名医名师评选表彰,并予以奖励。大胆探索并完善要素分配机制,通过建立体现市场导向、反映人才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确保一流人才、一流报酬、一流待遇,靠改革盘活存量人才,靠机制激发人才活力。三是创新管理手段,人性化管理人才。不断创新人才管理的手段和模式,从管人才向服务人才转变,切实落实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聚人才的要求。在方式上从封闭的干部管理方式逐步向开往的人才管理方式过渡,以服务为核心,与人才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接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深化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推行领导干部公选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在全市统筹公选一批科级干部。大力推进事业单位以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

(四)优化环境留才。坚持以“三个留人”为重点,优化人才环境,真情构筑栓心留人的“安心窝”。一要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形成一套涵盖人才引进、激励、培训、保障等方面的综合人才开发政策体系,千方百计稳定人才队伍。对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可适当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倾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关政策规定,致力于改善我市人才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问题。二要优化服务环境。根据人才成长创业的规律和特点,转变政府职能,整合服务资源,加快建立人才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各类人才成长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认真做好首届市委直接掌握联系的高层次人才人选推荐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创业基地建设,加速发展一批高新企业,为专业人才搭建创业平台。特别是用人的主体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优化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才在学术研究、舆论宣传、人际关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三要优化人文环境。认真落实和兑现优秀人才、引进人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医疗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从小事做起,以浓厚的情感感化人才,让他们倾情广安,为全市发展大局服务。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进行创造性劳动,尤其是各主管部门要有宽容人才的缺点和不足的胸怀,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肯定,遇到困难时要热情帮助,遭受失败时要宽容理解,不断增强人才探索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四要优化舆论环境。大力宣传科学的人才观,宣传党和国家的人才政策,宣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农村人才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市人才办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计划,在省市主流媒体上宣传一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典型、新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创业有功的个人和集体。

二、齐抓共管,务求实效,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崭新局面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一项事关我市改革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应积极适应新趋势、新要求,加大对人才工作的重视力度、领导力度和创新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建立高效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认真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党管人才的要求,关键在党的各级组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牢固树立人才经营的理念,把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资本,去开发、去利用、去经营。要把人才工作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按照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和目标要求,下大功夫抓紧、抓实、抓好。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既当“指挥官”又当“后勤部长”,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使人才工作真正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正确处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关系,依靠人才资源的大开发,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市委市政府督查办、人才办要加强对全市新农村建设人才工作的经常性检查指导,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要通报批评;年终组织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地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确保人才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人才强市范文篇3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1、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各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应当看到,人才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德州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靠人才。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深刻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

2、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指导思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政策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能力、素质建设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和培养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为重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突出抓好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张实用人才总量,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较多、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素质优良、配置科学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德州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3、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目标任务。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提高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水平的管理人才队伍;能够提高科技整体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能够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开发人才队伍;能够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和产业支撑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队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农村适用型农民技术人才队伍。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人才队伍在总量、结构、素质等方面上一个大的台阶,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体目标是:

——人才总量较大增加。到2010年,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万人,初步实现向人才大市、人才强市的转变。

——人才结构趋向合理。促进人才在城乡、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组织之间的合理分布,优化各领域人才队伍结构,改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局面。到2010年,高层次人才达到2万人,高级技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人员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人才环境更加优化。符合各类人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成长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人才工作的机制更加科学。

二、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检验干部最根本的标准,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及时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干部,特别是经济型、管理型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注重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五年内将全市在职干部和新录用干部普遍轮训一遍。

5、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遵循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规律,以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为重点,加快建设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实施“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项目委托、定向培养、挂职锻炼、与国际公认的执业资格培训机构合作等形式,培养一批外经贸、现代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等高层次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

6、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提升创新能力,采取切实措施,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世纪人才培养工程,在国内外名牌大学建立一批培训基地,每年有针对性地选送一批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优秀人才赴国内外名牌大学或知名企业培训或研修。到2010年,培养10名左右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20名左右“泰山学者”、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学科带头人;1000名左右在全市各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起骨干作用的中青年专家。围绕我市优势产业,重点培养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的骨干人才,大力培养科研、金融、经营管理、外经外贸、法律等方面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

7、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各级高级技工学校建设,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能够适应市场需要、能够不断提高企业工艺制造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依托德州市技术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大禹职业学院、华宇职业学院等培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到2010年,各县市区都要建立一处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技工学校。

8、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经营管理等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开发,实施以百万农民大转移、百万农民大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双百万”工程,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

三、加强教育培养,不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9、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德州学院、德州市技术学院、大禹职业学院、华宇职业学院等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调整整合中等教育,按市场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满足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整合教育资源,深化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内部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积极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企业与市内外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

10、加强继续教育。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优化现有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促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继续教育要突出系统性、高起点、新知识等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特点,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企事业单位要和高等院校加强协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鼓励在职学习深造,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把继续教育作为职称评定、干部提拔重用等的重要条件。

11、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宣传倡导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鼓励人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积极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社区”建设。加强终身教育的规划和协调,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完善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四、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

12、积极引进高层次和急需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大各类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精细化工、外经外贸、城市园区建设与管理、现代物流等专业大学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制订吸引人才柔性流动的优惠政策,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课、兼职、短期聘用、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贸结合、人才租赁以及联建重点实验室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建立“人才流动绿色通道”,推行人才引进“一卡通”服务,实行“德州市人才居住证”、“德州市外来人才聘用证”制度,为引进人才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13、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立足德州实际,制定完善人才引进规划,认真贯彻德政发[2000]23号文件规定,对引进的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博士、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根据项目、效益和贡献大小情况,由同级财政给予一定的安家补助费,由引进单位承担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补助费。设立引进人才奖,对引进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和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人员,酌情予以奖励。

五、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良好的用人机制

14、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从健全职位规范入手,建立以业绩、效益、贡献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人才动态考评制度,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大力开发应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党政人才评价重在群众认可。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改进考核方法,建立健全考核工作责任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完善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和反映综合管理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制度。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考评结合的职称评审办法,逐步推行职称评审的社会化。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企业单位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行技师考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用的高技能人才认定制度。

15、完善分配机制。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结合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逐步建立综合体现职责、能力、业绩等因素,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种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金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期权、股权激励,推行、完善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政策分配机制。制定完善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单位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应从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5%的比例,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应从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35%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该成果完成者和转化实施者。自行或与他人合作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拥有单位可连续5年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可提取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奖励该成果完成者和转化实施者。

16、大力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市场建设,采取政府扶持、单位自筹、企业支持、社会捐助等方式,到2010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建立起一处规范、完善、配套的综合性人才市场,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和专业特点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完善网上人才市场,尽快建立起全市一体化的人才资源共享体系。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健全机构,完善培养、招聘、使用、管理等体系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有效使用。加强人才市场监管,逐步形成政府宏观指导、行业规范自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格局。完善和规范人才市场交易行为和程序,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和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全面推行人事制度,今后凡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一律由当地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进行人事,使事业单位的人员逐步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六、构筑干事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

17、加强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山东德棉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高等院校、重点科研院所,建立博士生科研基地,积极培育筹建一批硕士、博士点。成立市政府工作顾问团,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以德州学院为载体,高薪聘请院士级专家担任名誉院长或客座教授。充分发挥高等院校、重点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经济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的主体作用,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平台,增强吸纳集聚人才的能力。

18、整合人才资源,实行“人才共享”。允许兼职兼薪,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岗位、特殊行业人才和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外,鼓励市内企事业单位人才在完成本职工作、不侵犯原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通过参与项目研发、技术攻关和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事业单位兼职兼薪。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受聘到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单位同意,可不办理正式调动手续。

19、建立专家协会,发挥好高层次人才作用。通过专家协会,组织各类高层次人才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重点工程、重大决策和重大科技经济问题的论证工作。每年筛选3—5个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或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公开招聘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20、创新人才工作奖励激励方法。开展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先进部门和单位评选活动,制定评选指标体系,将各部门、各单位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列为主要考核指标之一。组织开展“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德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席技师”评选活动,认真落实《德州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办法》等文件精神,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贡献突出的德州市特聘专家,授予其“德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21、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逐步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对不同所有制人才一视同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尊贤爱才的优良传统,激励创新,支持创业,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等陈旧观念和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设专家公寓,为引进的留学回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提供居住条件。对在我市工作的享受高层次人才津贴的人员,由市保健委员会制定相应的保健政策,纳入保健范围。加大对人才在科技研发、项目承包、创业、兼职、流动等活动中的法律保护力度,维护人才的合法权益。实行人才全员参保制度,为人才提供社会保障。

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2、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的领导和工作机制。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人才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综合协调和宏观指导。在市委组织部设立市人才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制定和考核检查等。各级、各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统筹规划,整合力量,加强管理,尽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23、建立人才工作例会和通报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人才工作例会,主要任务是听取各职能部门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各级、各部门在人才工作中采取的重大举措,要及时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的人才政策,印发前要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各县市区、市直各职能部门每年要定期检查总结人才工作,年底前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24、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设立德州市人才工作专项基金,自2005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奖励和开展重大活动等。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出资,逐步建立政府拨款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资为保障、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建设投入机制。

25、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为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把人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每年年底进行一次集中考核。重点考核各单位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情况,打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环境。

人才强市范文篇4

序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竞争之本、转型之要、活力之源,加快人才发展是全国赢得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来,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国人才发展水平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未来五年,是全国经济社会和人才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要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发展,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全国人才发展情况

以来,全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人才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开发。到2010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9.52万人,形成了一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召开了第二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编制实施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留学人员创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快博士后事业发展的实施办法》、《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费补贴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改进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实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试制、岗位管理合同制、人事关系制。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人力资本出资试点工作。

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扎实推进“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的实施,资助鼓励各类人才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开展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首席技师”、“名师名家”等系列人才工程,举办各级各类学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加强学术、技术交流等措施,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国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或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有115人次(其中国家“”6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5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3人,中华技能大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人),入选省重点人才工程或人才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有101人次(省特级专家1人,省“”1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71人)。同时,以来,全国评选表彰突出贡献科技人才9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99人次,评选产生“名师名家”410人,行业“首席技师”28人。全市有正高级职称的人才有9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才有500多人。

人才发展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联网贯通,并逐步融入长三角、海西区、全国人才服务市场体系。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推动院(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留学生创业园等载体建设,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3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21个,招收进站博士30余人;建立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高新企业技术中心11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5家。

人才统筹协调开发不断推进。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抓住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最强、最紧的环节,各类人才逐步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流动和优势产业集聚,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占人才总量比重达到60.2%。出台了《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团活动和市“551人才”扶工扶农活动,开展科技、农业、医疗服务活动。评选表彰了两轮199名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累计选聘33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开展了大学生村官“学一门农业技术”活动,资助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充实了农村基层人才队伍。

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深化。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的意见》,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人才工作例会、人才工作联络员等各项制度,初步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针对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职能,由微观管理逐步向宏观调控和人才服务过渡,人才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制定出台《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2007-2010年,市本级安排人才专项资金1.03亿元,有力支持了人才工作重大项目开展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二)当前全国人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人才整体素质较低,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非常缺乏;人才发展投入不足,人才发展环境缺乏比较优势,人才难引、难留问题比较突出,等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抓人才工作的氛围还不够浓。“重物轻人”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尚未做到在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时优先谋划人才开发,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时优先调整人才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时优先提升人才层次,安排财政投入时优先安排人才投入,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企业中还没有真正形成共识。全国与国内、省内一些城市相比,人才发展投入相对不足,人才的数量规模、层次结构都有较大差距。如全国2010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787万元,而杭州市为1.6亿元,苏州、无锡等城市人才发展投入达到财政一般预算的3%左右;全国2010年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1000人左右,而杭州、宁波分别达到1500多人和1300多人。

人文地理环境具有局限性,人才来温创业创新“环境气候”先天不足。全国处于“长三角”、“海西区”城市群边缘,经济发展接受“长三角”、“海西区”正面辐射和人才外溢明显弱于其他城市,人才竞争不具地区比较优势。全国块状产业经济特征明显,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乡镇,相对于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工作生活环境更不如意,人才的发展空间狭小,形不成人才吸引力。温州地域相对封闭,语言自成一系,具有明显的熟人社会特征,这些也是温州很难成为人才创业创新首选之地的重要原因。

产业低端特征明显和公共创新载体平台低小,吸纳人才能量不够。近年来,全国产业转型进展不大,规模企业也多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空心化”愈演愈烈。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规模工业企业所办的科技机构等科技创新机构数量以及科技经费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研水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够,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来温创业创新。

人才政策缺乏比较和竞争优势,创新力度有待加大。近几年来,全国相继出台一些人才政策,政策方面缺失地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与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相比较,仍不占优势。如全国引进人才最高奖励为150万元,而浙北苏南部分城市最高达到200至300万元。同时,在人才配套政策方面,全国的产业扶持、创业资助、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家属安置等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政策缺乏操作性和实效性。各地、各部门人才政策执行力度不一,有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肠梗阻”现象。

城市生活成本高和公共服务产品少,对人才形成“挤出效应”。温州消费水平比较高,生活成本一直较高,尤其是房价更是畸高,引才、留才的难度很大。同时,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历史欠账多,与一些中心城市相比,仍然显得薄弱和不足,城乡公共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以及生活休闲等公共产品服务还远不能满足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期间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全国正处在投资驱动为主并向创新驱动迈进的转型时期。今后5年,是全国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关键阶段。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主要要素是人才。要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温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时期,是全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人才素质结构要求更优。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资源优化布局,但也对人才队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目前,人才结构调整总体滞后于经济结构调整,高层次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偏低、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大力培养引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温州人才开发的首要任务。

人才竞争不断加速。随着人才国际化的推进和全国统一人才市场的逐步形成,人才资源跨地区、跨国流动更加频繁,人才资源市场化、国际化配置趋势日益明显,人才竞争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展开。这有利于引进急需管理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但优秀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主动融入国际、国内范围的人才合作与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人才和智力资源,更加注重稳定核心人才、引进急需人才。

人才协调发展要求更高。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是温州发展的重大战略,构建“1650”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发达区市发展水平、促进欠发达县快速崛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建立促进人才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和人才智力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同时,融入长三角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共同发展,需要在发挥本地人才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人才和智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作和共享。

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加快。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从主要看待遇问题向注重事业发展平台转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人才开发将向更高层次发展,向更广领域拓展,人才开发将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转变,由政府为主体向用人单位和人才自身为主体转变,由政策主导向法制规范转变。人才政策将从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向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政府服务为辅转变。政府将更加注重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法规体系,健全服务功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党管人才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抓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着力点,以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根本,以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动力,大力培养、集聚和用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总目标和出发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运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支撑科学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需求导向,引培并重。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导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律,力争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优先满足重点领域、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的人才需求。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按照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人才,大力引进和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温州创业创新。

——高端引领,统筹开发。以优化人才结构和提升人才素质为主线,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先导,以实用性人才为主体,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人才成长,倡导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人才资源统筹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条件。着眼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各种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三)发展目标

完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到2015年的各项指标任务,培养和造就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规模适应的人才队伍,形成若干集聚能力强、创业创新活跃、体制机制活力高的人才特区,“才聚温州”初见成效,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建成连接“长三角”与“海西区”的区域人才强市。

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0万人以上,平均每万人口拥有人才达到1500人以上,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8%以上;产业、区域人才布局趋于优化,人才的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4.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0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2%,全市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达13.5%。(见附件1)

三、人才发展主要任务

(一)提升人才队伍实力

1、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以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冲击国际国内科技前沿、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规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企业家,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较高、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创新团队。到2015年,全市具有博士学位人才1000人以上,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才1500人以上,入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总量达2000人以上。

主要举措:市、县(市、区)制定、完善和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建立专项育才、引才资金,形成一套覆盖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并上下贯通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强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专项奖励和配套科研经费,落实继续教育、税收、居留、出入境、落户、医疗、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特殊政策,为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扎实支撑。加快实施“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统筹利用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引进全国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和金融证券等公共服务领域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研人才。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成都、重庆、长春等人才和高校密集城市建立一批招才引智基地,建立鄂、川、渝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实施“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洽谈对接。利用温州人团体、各类海外侨团、留学人员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20个左右的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并发挥好作用,建设在外温籍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加强国内和世界各地温州人才的沟通联络。发挥人才中介机构作用,鼓励知名猎头公司和人才咨询机构来全国开展业务。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先进理念、敢于创业、善于创新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和后备人才。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柔性使用高层次人才工作。健全突出贡献人才、拔尖人才等重点人才联系管理制度,发挥他们在提携后人、咨询建议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更加重视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基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发展目标:适应全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基础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到2015年,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现数量“倍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主要举措: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着眼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海洋产业等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发交通运输、物流、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化工设备与机械、新能源、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与产品制造、工业电器自动化、现代服务与贸易业、化学工业专门人才。着眼于加快城市转型,大力开发规划、建筑、景观、工程、环境等专门人才。着眼于加快推进社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教育、宣传文化、医药卫生、社会管理等社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开发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环境与公共卫生学、社会工作、人文与管理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专门人才。(见附件2)

3、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党政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能力和作风建设为核心,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清廉、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15年,总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党政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达90%以上。主要举措: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体系,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提高各级干部素质。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继续实行公务员培训学分制,规范初任培训,突出任职培训,强化在职培训,深化专门业务培训。选送市管干部、后备干部、年轻干部到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校及新加坡等地学习培训,支持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等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利用知名高校干部培训资源,建立若干个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办好温州网络学堂。推进竞争性选拔常态化、规范化,探索推进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空缺预告提名工作。落实《考绩法》、《绩擢法》,全面推行“考绩择才”、“赛场挑才”、“挂牌招才”,树立选人用人的良好导向。加强优秀年轻党政人才培养选拔,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拓展干部交流挂职渠道。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以及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党政人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提高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以培养现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通晓国际经济规则、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42万人,职业经理人占40%以上,培养造就100名左右能够引领温州企业发展,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精英企业家。主要举措: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体系,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建立集中培训、相互交流、到知名企业挂职等形式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市级每年抓好100名左右重点企业家、企业高管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通过设立“成长型企业经理人大讲堂”等载体,强化成长型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提高全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建立职业经理人职业培训制度,开展适合温州民营企业特点的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认证。重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在国内和国(境)外选择信誉好、师资强的高等院校或培训机构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注重培育一批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本地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网络学院”。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围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以大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符合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56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1:3:6,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5%以上。主要举措:坚持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和盘活本地现有人才并重,坚持政府引导和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并举。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培训,以“四新”为主要内容,采取短期脱产进修、专题培训、项目培训、岗位培训、网络学习以及有计划、有考核的自学等继续教育形式,分级分类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全员知识更新培训;抓紧抓实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技能的培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技能的不断提升,强化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加强学术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拔尖人才及学术、学科和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对象,市级层面每年选派20-30名重点培养对象到国内外高校脱产进修、实习研究;每年举办8期左右省、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强化全国学术技术交流平台建设。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分布。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注重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提高技能人才的技术知识和创造性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7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2%,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5万人。主要举措: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企业与院校、公办与民办、企业内训与外训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开展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完善技术工人终身教育体系。支持和鼓励本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参加技能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本土化”进程。发挥职业院校、技师学院基础教育的作用,建设一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部级高职示范院校,进一步推广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推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依托各类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和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创建一批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要求,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大批经营能人、生产能手、能工巧匠,培育一支懂科技、能创业、会经营、有特色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5.5万人,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2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主要举措:深入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各类职业学校、农函大等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建立以知识、技能、业绩、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机制,继续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市场信息、技术支持、财税扶持、项目对接等方面的服务。积极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以人才培训和岗位开发为基础,重点培养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1.5万人。主要举措:研究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探索建立贯穿高校专业教育、社工入职教育、社工继续教育各阶段衔接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引导高校毕业生从事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平台建设,以各类社会组织为平台,研究设置和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探索科学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职业资格认定和评价制度,积极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网络体系。建立10个左右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和实务训练基地。

(二)推进人才工作改革创新

1、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强化基础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15年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高中教育入学率居全省前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好工读学校。

提升高等教育。办好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使两校整体办学实力分别达到国内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创办温州肯恩大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科建设合作与交流。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继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示范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人才紧缺相关专业的规模。支持高校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研发,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发展职业教育。以调整校网布局和专业结构为重点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教育部“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温州实验区为核心,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一所综合性技师学院,市本级建成中等职业教育基地,基本建成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各县(市、区)建好1-4所品牌中职学校,引导优质高职院校在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举办分校区。到2015年,建成部级、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5所。

完善终身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社会教育网络。全面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鼓励全社会成员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至少要建好一所社区学校,其中市一级社区学校达到15%以上,省级社区教育试验区5个以上,创建若干个部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2、优先推进非公企业人才开发。

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格局,做到各类人才优先向企业流动、开发投入优先向企业倾斜、创新载体优先在企业集聚、科研成果优先在企业转化。强化企业人才发展的政策支持,保障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平等享用公共资源和政策资源,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储备和柔性使用国内外优秀人才,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制定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政策,促使人才加快流向企业。完善适应企业人才实际的户籍、社保、人事档案管理等制度,重点解决企业优秀人才的住房问题,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发挥人才市场作用,满足企业人才开发的专业化、高端化、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和科学有效的人才发现选拔、评价使用、保障激励制度,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和创造力。开展优秀聚才企业(企业人才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评选爱才企业家。通过5年努力,培训规模以上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后备人才5000人次,培养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7万人以上。到2015年,非公企业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占全市人才资源总量65%以上。推进企业“二站二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建设,到2015年建成2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0家部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成200家以上部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招才引智和人才创新搭建平台。

3、打造创业创新人才集聚区和试验区。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依托在温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增加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技研发创新人才的集聚作用,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区。围绕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承接大项目的战略性大平台建设,加快现有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创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依托各类园区建设一批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创业创新孵化器,大力建设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等一批区域性创新载体,打造产业人才集聚区。围绕“1650”大都市发展格局,在大都市核心区(鹿城、龙湾、瓯海、瓯江口、洞头、瓯江北岸)成为全市人才中心密集区的同时,推动6个大都市副中心成为区域人才中心密集区,推动50个左右的中心镇、主要功能区成为产业人才、区域人才的重要聚集区。积极把温州医学院、温州大学、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温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建成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依托高新区、园区、科研院所、大企业等,建立10-20家市级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成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和“改革试验区”。在人才创业创新基地探索实施“人才特区”政策,实施特殊人才政策,建设特优人才环境,打造人才发展示范区。

4、构建城乡统筹的人才发展格局。

加大城市人才、智力对农村的支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人才工作格局。依托科技职业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人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和创新支持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市直单位、发达区市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人才智力交流合作,加强党政干部对口挂职锻炼、急需紧缺人才定向培训工作,落实引智项目、科技项目对接及人才资源共享等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共同跨越。深化“专家咨询服务团”和“551人才”扶工扶农活动,多形式开展城市优秀教师、医生、科技人才下乡和对口支教、支医和科技服务,加强和改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对到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工作的人才,在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方面实施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农村企业就业,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选聘质量,到2015年使行政村选聘大学生村官覆盖面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实施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大学生村官“学一门农业技术”活动,继续资助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使大学生村官成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人才力量。

5、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环境。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抓好拔尖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住房和人才限价商品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制定人才公寓建设计划,通过政府投资建、支持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建等形式,在城区、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建设一批以大学生人才公寓为主的人才公寓,创造良好的安居环境。针对人才的诉求,研究制定人才户籍迁移、子女就学等具体政策,逐步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优化促进人才发展的服务环境。健全社会保险、企业用工登记、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引进手续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人才网络在线服务,满足人才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开发人才测评、人才管理咨询、人才薪酬设计、人才培训引进等公共服务产品。加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信息查询等公共资源服务。成立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加强高层次人才的沟通、交流。营造重才爱才的社会环境。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积极宣传各类人才在创业创新实践中的贡献,形成重才爱才、识才用才的社会环境。让各类创业创新人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受尊重。

(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1、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注重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面向社会的科学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对不同行业特点、不同职位和职业要求的人才建立分类分层、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干部德才考察标准和考察办法。建立以岗位绩效考核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组织由行业协会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试点,提高社会化程度。完善以任期目标为依据、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办法。探索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

2、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方式,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实施“突出重点培训一批、强化实践锻炼一批、创造条件提拔一批、狠抓源头挖掘一批、跟踪管理培养一批”的年轻干部“五个一批”工程。

3、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培育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引导建立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优质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探索建立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渠道,打破人才身份、区域限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制定宏观引导政策,促进人才跨县区优化组合,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4、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完善鼓励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产权激励制度。建立多元化奖励形式,由政府的示范引导转变为全社会参与,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不断健全人才奖励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四、十大项目

根据《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八项重点人才工程,期间分解实施十大项目。

(一)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从2011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电气、泵阀、鞋革、服装、汽摩配、精细化工、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方面,从海外引进8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业的科技企业家,争取有30名以上进入国家、省“”。

(二)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制定出台市级重点创新团队遴选管理培养办法,加强对重点创新团队的扶持和管理。开展2个批次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分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文化教育创新团队三类分别遴选,培育打造60个左右市重点创新团队,争取其中10个左右进入省重点创新团队。

(三)瓯江民营企业人才计划。着眼推动和引导民营企业科学开发人才资源,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实施温商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型人才集聚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统筹开发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全国人才开发的主体。

(四)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计划。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选拔一批在各自领域做出显著成绩、有较高专业造诣、被同行公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2011-2015年,选拔10名左右的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和100左右的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继续做好省特级专家、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的选拔推荐工作。落实好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继续教育、科技资助等优惠措施,加强管理期考核,发挥好拔尖人才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551人才工程。在全面总结1998-2010年“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制定实施551人才工程(2011-2020年)。到2015年,培养700名左右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20名左右在各自学科领域内达到国际前沿或国内先进水平、能引领学科建设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第一层次学术和技术领军人才;选拔和培养200名在各自学科领域内具有省级以上学术和技术水平、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第二层次高级专家和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培养500名左右在全国各自学科和产业领域内起骨干作用,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第三层次年轻优秀后备人才。

(六)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着眼于文化大市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有较高造诣的人文社科理论专家,一批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等新闻出版专家,一批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一批既懂宣传文化发展规律、又懂市场运作规律的文化经营管理专家。到2015年,在全市宣传文化领域培养选拔100名左右在本行业或本学科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

(七)技能带头人培养计划。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精湛技能的技能人才带头人。到2015年,建成1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500名高级技师,评选50名行业“首席技师”,评选200名工业行业、服务行业“名师名家”,并在全国“技术能手”、省“首席技师”评选中取得突破。

(八)教育名家培养工程。实施“三个一”教师培训行动计划,以校本培训为主载体全面轮训10万教师;以教师培训机构为主阵地重点培训培养1万名骨干教师;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访学、进修,培训培养100名温州教育领军人才。到2015年,培养造就10名省内外有影响的教育名家;第一层次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名校长、名教师)达到500名;第二层次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达到2000名;第三层次骨干教师达到5000名,形成教育名家、名师名校长、“三坛”、学科骨干金字塔型高素质教育人才梯队,构建“大师+优秀团队”的高水平教育教学创新人才队伍。

(九)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对引进的卫生人才给予专项补贴,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作出重大贡献的卫生人才给予相应的奖励。到2015年,全市引进高级卫生人才500名,培养高级卫生人才2000名,培训基层卫技人员5.5万人次。

(十)人才公寓建设推进计划。结合城市“退二进三”和公共租赁房建设计划,完成20个以上人才公寓(大学生人才公寓)布点,5年时间全市开工建设和可供分配的人才公寓(大学生人才公寓)不少于30万平方米,解决1万人以上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才住房难问题。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努力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推动政府人才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建立党委、政府“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发展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内容,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建立重点人才工作考核制度,对人才发展专项投入、人才政策制定实施、重点人才引进、人才创业创新载体、人才公寓建设等重点工作重点推进、重点考核,建立健全人才发展年度报告制度。

人才强市范文篇5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核心是创新,关键靠科技,根本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到2003年底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人才达到21万余人,人才总量实现可持续增长,为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三大文明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工农业生产一线尤其是农村基层适用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构建我市的人才优势,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明确方向,科学确立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发展思路

2、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才工作实践,用创新发展的观点分析研究和解决新时期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3、正确把握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

——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断扩大人才工作的对象,把没有较高学历、没有一定职称但具有真才实学、在实践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范围进行统筹开发,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把促进发展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正确把握国情,立足省情、市情,始终把人才第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强市富民的首要任务来抓,做到在提出发展目标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切实把发展第一要务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各环节,贯穿于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的全过程。

——全面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树立战略眼光,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要切实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把握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方面研究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全方位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4、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要坚持“提高现有的、培养永久的;用好自己的、借用他人的;引进急需的、盘活整体的”全方位开发思路,努力形成扩充人才数量与提升人才素质协调推进、优化人才结构与满足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发掘人才智能潜力与开发人才活力互为促进良性开发的格局,建立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活力强盛、适合全市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全市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是:人才总量实现持续增长,到2010年,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的专门人才达到5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指数由目前的12.8%提高到27%;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学历层次以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为主,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重达到72%,较目前提高13个百分点,能级层次以培养开发高级人才为重点,全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级中青年专家、市级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达到1500人;人才队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第一、二、三产业的人才比重优化调整为1:5.5:4.6,人才数量分别达到4.5万人、24.7万人、20.8万人。

三、突出重点,全面把握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任务

5、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力争到2010年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级专家人才5—10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级人才100名;具有省内科技领先水平的中青年专家200名,市内各行业、各部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0名。

6、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下大力气选拔、培养好市、县两级后备干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提高党政领导人才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7、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开阔、富于创新、善于创业,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力争到2010年全市培养出2名进入国内500强、10名进入省内100强的优秀企业家。加强企业党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采取组织派遣、挂职锻炼、定期交流等方式,选好配强企业党务管理人才。

8、以提高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0年培养200名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能够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开发100名熟悉国际惯例、精通世贸知识规则的涉外型专业人才;培养100名能够弘扬先进文化,具有较高造诣、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骨干作用的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人才。

9、以提高科技理论素质和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培养开发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到2010年高级技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比例由目前的2.1%提高到10%。

10、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弘扬奉献精神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人才注入工程,到2010年实现全市农村每村有一名大学生。大力开发农村乡土人才,到2010年达到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每村有5—10名科技推广人才,每个乡镇有10—20名科技开发人才,每个企业有3—5名精于计算、掌握经济法规和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农业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办农民夜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着力抓好村级“两委”班子的培训教育,真正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军人才。

四、创新机制,大力营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宽松环境

11、着眼拓展人才来源,强化人才吸纳汇集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我市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实施“零门槛”引进。逐步放宽户籍准入政策,实行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

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集市型人才市场、日常型人才市场、特殊型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四大服务平台,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为单位选人和人才择业提供服务。实施“人才跟着项目走”引才工程,采取委托招聘、代为招聘等形式,为重点建设项目、新建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大力开展猎头服务,对我市急需的且通过人才市场难以解决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运用市场竞争的办法和手段大胆引进。大力开展“星期日工程师”、“暑期专家行”等智力交流活动,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技术攻关等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服务。进一步做好为各类人才提供档案保管、人事行政关系挂靠、择业指导、素质培训等服务。

积极搭建吸纳聚集人才的创业平台。建设一批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力争到2010年增建5—10家国家和省级农业引智成果示范园区;继续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2、着眼提高人才素质,强化人才培训教育机制。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谋划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标准框架,有针对性地抓好各类人才的培训教育。要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培训教育的社会化。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培训教育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优化整合各种培训教育资源,根据大专院校、党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建立优势互补的培训教育机构体系。用足用好国内外两种培训教育资源,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网络自学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外地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开展机关党政人才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计划调训、自主择训和竞争参训的培训制度。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结果使用力度。把培训教育作为党政机关人才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把培训教育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要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教育评估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学历、学位和各种培训证书的管理。

13、着眼促进人才成长,强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激励各类人才在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努力以一流的业绩回报社会。

对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把坚持群众路线贯穿于党政人才考核评价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把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要不断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围绕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着力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考核准确。

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进一步完善以“量化条件、综合测评、择优推荐”为基本方法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通过量化的办法作出客观公正评价。要进一步探索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积极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

14、着眼发挥人才作用,强化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制度。

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推行聘任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继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要严格把好党政人才队伍“进口”,实行凡进必考;严格把好“楼梯口”,实行凡拔必争。进一步完善流动机制,加大党政人才轮岗交流工作力度。

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试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取向,探索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的新途径,拓宽选人视野,吸引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

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完善符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选人用人制度。全面推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任、聘约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行“凡进必考”,对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15、着眼激发人才活力,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工资、职称、考核奖惩等政策杠杆,建立一套有利于稳定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制度。

健全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强化保障机制的激励作用,用人单位在做好人才个人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办理补充养老、人身、意外、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

建立和完善人才分配激励制度。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结合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制定允许企事业单位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让拥有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各类人才通过创新创业致富。

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作用。市政府设立“*杰出人才奖”、“*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奖”、“*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对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

五、完善措施,全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目标任务的落实

16、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搞好统筹规划,制定人才工作重大方针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要认真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市委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宏观管理和协调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配备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17、加大投入力度,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逐步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积极创造条件,为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发人才资源提供保障。各县区都要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人才强市范文篇6

一、主要做法

(一)拓宽渠道引进人才

近年来,我市立足“大人才”、“大开发”理念,将人才引进作为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引进域外人才。一是积极引进国内人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多渠道了解外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人才智力信息,利用“海峡两岸科技与人才交流洽谈会”、“半岛城市群人才招聘洽谈会”等各类人才洽谈会和籍在外地高层次人才资源,通过组织企业参加、、等外地招聘会,为企业人才招聘广告等措施,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二是引进国外专家智力。市人社部门组织企业和区域化管理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引进外国专家。近年来,招聘25名硕士研究生到我市卫生系统就业;引进国内专家、学者50人次,外国专家35人次,智力成果20多个,解决生产、科研难题100多个;外贸食品有限公司草莓种植基地被原省人事厅批准为省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成为省级引智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大大提升了我市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能力。

(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围绕打造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我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推选和考选工作。近年来,我市有7人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评审通过正高级技术职称,25人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人被评为市首席技师,12人被评为市首席技师。我市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先后招录332名高校毕业生和14名退役士兵充实到市直事业单位。招考的高校毕业生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7名,本科生270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中、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三)多措并举培育人才

在抓好人才引进的同时,我市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一是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加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培训。每年对约800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培训。二是坚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基础能力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率达到95%以上,每年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达12000多人。三是坚持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通过现场指导、举办讲座等形式,针对工农业实用技术进行培训,使技能型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在农村人才和地方特色产业人才培训方面,培训人员在3000人次以上。在优势企业人才培训方面,注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如在酒业集团建立了技师工作站,实现以点带面的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认真落实“新技师”培养计划和“金蓝领”培训工程,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2000名。四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训。我市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办学,为我市培养农业推广在职硕士研究生25人。同时,从村镇、企业选派6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培训了种植、养殖和产品加工技术。

(四)完善政策激励人才

在引进、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完善落实相关政策,以激励人才发挥作用。一是认真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起草了《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意见》。二是加大对人才的奖励激励力度。我市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制定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奖励政策,对贡献突出的实行重奖;对技术研发人员,完善科技奖励政策,设“科技成果创新奖”,对发明科技成果的人才实行重奖。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三是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待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两代表一委员”和各类先模人物推荐中,优先推荐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认真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就工等实际问题,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让人才安心创业。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创新思路,突出重点,使我市的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调查发现,我市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匮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人才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从我市人才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知识结构及行业分布、地区分布来看,传统型人才较多,高新技术人才少;普通型人才较多,产业化人才少;继承型人才较多,创新型人才少。三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创新意识不够强,服务质量还不够高。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人才工作中思想还不够解放。四是人才引进难、易流失的现象比较突出,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三、几点建议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形式,广辟引才渠道,加大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充分利用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平台,利用现有的人脉资源优势“以才引才”,利用重点项目、高端科技研发平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广泛联系在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工作、在海外留学、在部级机关事业单位任职的籍高层次人才,引进他们或通过他们引进高层次人才。

二是落实激励政策,尽快形成利于人才流入的洼地效应。要按照《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全面落实对引进人才、科研平台和引才伯乐的奖励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在创业资助、科研扶持、编制、待遇、住房等方面重点倾斜。

人才强市范文篇7

一、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根本保证

1、人才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时代,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最宝贵、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实现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目标,关键在人才,希望在人才。这几年来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人才总量偏少、分布不均、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十分突出,人才紧缺仍然是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迫切需要我们深刻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把人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市之路,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新时期我市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中,把人才作为推进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力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坚持人才战略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管理制度及完备的人才市场体系,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努力造就上百万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数十万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市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人才强市。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以促进发展为出发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着力构建目标、政策、培养、市场、保障五大体系,努力建设数量较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为我市加快建设大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到2010年,力争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12%以上,每万人中人才数力争达到10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数的比例力争达到15%以上。在若干区域建成人才高地,若干单位成为人才基地,在传统优势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形成若干优势人才群体。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3、加快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的培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队伍。抓紧培养一批我市急需紧缺的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4、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健全分类培养体系。围绕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采用继续教育、短期培训、专题讲座、外派学习、挂职锻炼、境外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人才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拓宽培养渠道,采取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办法,积极探索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外向型人才的不同培养方式,建立健全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用人单位在教育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制定科学规范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监督办法,提高人才培训质量。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程。着力提高企业员工和农民的职业技能。

5、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师范学院向综合性大学迈进的步伐。积极支持和鼓励发展民办高校。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吸引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来**兴办分校分院、研究所,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支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建设好一批示范性职业学校。抓好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建设,使之成为党政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

三、用好用足现有人才,积极引进急需人才

6、重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加大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力度,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盘活用好各类人才资源,切实避免现有人才的流失、闲置和浪费。重视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的培养。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开发党员人才资源。注意发挥离退休人才的作用。

7、破除人才流动障碍。进一步打破各种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消除人才的地区、部门、身份、所有制限制,疏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之间、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人才的流动渠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8、创新人才流动方式。进一步发挥柔性引才机制作用,积极采取以“个别引进、团队带动引进、项目联动引进”等形式和调入、聘用、兼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技术入股、技术咨询以及领办、自办、合办、承包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办法,吸纳外来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四、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9、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党政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逐步形成干部队伍更新交替机制,努力实现党政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聘任制、试用制、任期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和调任制度,完善绩效考核。

10、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进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企业经理人的职业化建设,实行董事会聘任制和契约化管理。拓宽选人视野,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

11、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按需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工作,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在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中引进竞争机制,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委任和考任。

五、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提高人才市场化配置水平

12、建立开放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规模经营、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形成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人才信息网络,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整合和贯通。鼓励外地中介机构来我市开展业务。建立和完善人才信息库和人才供求信息网络。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

13、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人才的调节功能,完善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和人才引进信息制度,定期人才需求预测白皮书。制定和实施我市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和人才的自主权。重视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发和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提高人才工作的开放度。

六、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人才内在活力

14、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更新人才评价标准,对有特殊专长、特殊贡献人员的评价,应打破学历、资格、职称、身份的限制。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专业化的人才测评考核体系。积极探索主体明确、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法,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建立党政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和实绩评价体系,扩大考核评价的覆盖面和民意在党政人才评价中的作用。建立人才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发展社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

15、创新人才奖励机制。完善现有的人才奖励制度,对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奖励。支持国内外各种组织和个人在我市设立专门人才奖项。定期评选奖励一批重才爱才的先进单位。

16、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和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奖金分配制度。落实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改革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

17、健全服务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公共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系统。全面推行人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七、创优人才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18、优化政策环境。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放宽户籍准入制度,推广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对引进的人才及其随迁父母、配偶、子女,准予在市内任何地点入户,并妥善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事业单位引进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才可暂时超编进入,以后逐步纳入编内管理。引进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聘任。积极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科研支持力度。

19、优化创业环境。建设和运行好市县两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促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规划建设**南太湖科技城,吸引国内外大院大所来湖设置科研开发机构,实现人才的团队引进。抓好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教育园区、特色工业园区、农业高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

20、优化社会环境。加大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倡创新、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形成爱才、重才、容才、护才的舆论环境。重点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引导各类人才在生产和科研第一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八、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实现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21、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人才工作。把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各阶层中的各类人才纳入整个人才发展规划,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在政治上一视同仁,在政府奖励、职称评定、人才培养、社会保障等政策上享有同等待遇。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提供全方位、便捷有效的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力度。

22、加强工人队伍中的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职业院校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培训,促进岗位成才。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九、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筑人才工作新格局

23、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完善市领导联系专家和企业家制度。建立完善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专家和企业家咨询组织。各级决策机构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社会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

24、健全人才投资体系。加快形成和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支持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安排必要的投入,并随财力增长而增长。鼓励和支持社会以及个人自愿捐赠等,多渠道筹措人才开发资金,支持我市人才开发事业。

人才强市范文篇8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素有“钢城”之称的江西省*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走出了一条“梧桐引凤、项目引才,借智开发、自主创新”的发展新路。20*年,实现生产总值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增速列全省第一;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列全省各区市第一。在全省“六大考评体系”评比中,获得了综合评比先进市第一名。

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聚人才。针对一些欠发达地区盲目招商引资,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现象,*市认真吸取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提出由注重发挥资本的优势向注重发挥人才的优势转变,由注重招商引资向注重招才引智转变,由注重经济利益吸引人才向注重成就事业吸引人才转变,明确了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发挥人才优势,坚持集聚人才促发展的思路,建立“三合一”引人、用人模式,为人才干事创业创造条件。

打造项目载体,为吸引人才提供广阔平台。*市坚持项目建设和人才引进齐抓并举,加大对高科技项目和龙头企业项目引进力度,以此为载体使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服务于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市围绕光伏、新材料、钢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设立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在每年的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划拨2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已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20*年,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255人。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坚持以待遇引人、留人。*市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需要出发,通过制定完善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打造“绿色通道”,相继出台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教育培训、职称评聘、注册、税收、住房、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给予高层次人才政策倾斜和扶持。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崛起”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领军人才建设工程。对于高层次人才创业园科技攻关项目、高科技企业重大创新项目,市里采取“一事一议”政策,优先列入科技计划,优先安排科技经费,优先审批科技项目转化资金和中小企业风险担保。同时,制订《*市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符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科技创新鼓励措施,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业热情。

创造优美人居环境,发挥山清水秀的“留驻效应”。好的环境就是生产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市把环境建设摆在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生产生活和服务功能,营造“优、净、美、绿、畅、安”的高品质人居环境。*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为更好地照顾外国专家,使外国专家在*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留驻环境,我们在生态新城区实施欧洲城建设项目,把环境凝聚人才落到实处。*已成为吸引人才的新高地,人才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盛的活力。

人才强市范文篇9

1充分认识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提升市域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人才。当前,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人才的持续增长和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地位,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2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成才;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等环节,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与创业环境,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推进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目标要求。通过3-5年的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年,全市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万人以上;各类专家数量达到3000人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1%以上;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34%以上;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才资源配备更加合理,人才工作机制更加科学,把人才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咸宁市率先建成人才强市,进入全省人才强市行列。

二、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

4制定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定期开展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及时编制和切合实际的紧缺人才目录。建立和及时更新包括市内企业家、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籍在外事业名人的人才库”加快构建全市人才资源信息数据库以及人才供求信息开放系统,通过人事人才网、党建网、电视台、广播电台、国内新闻媒体宣传和推介会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信息平台,及时定期我市需求的各类人才信息,提高人才创业创新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5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每年沿海发达地区、知名高等院校开展1至2次人才招聘和科技项目交流等活动。鼓励享受省政府津贴以上专家和国内知名企业家来任(兼)职、建(购)房、投资兴业。进一步拓展人才联系渠道,依托商会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人才工作站和联络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每年拿出一部分重点创新创业岗位按产业统一组织参加专门人才招聘活动,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采取技术咨询、兼职、项目合作、业务顾问、合作等形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我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纳入相关人才政策的保障范围。

6简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程序。高层次人才引进按照单位提出申请、有关部门对外人才需求信息、受理报名、资格审查、提供人选、用人单位选择、专家审核、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办理引进手续和落实相关待遇等程序进行。由企事业单位自主确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所在企事业单位向市委人才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资格审查、专家综合评审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再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三、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7加强人才培养宏观指导。制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开发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企业家培养计划”名师、名医和文化名家造就计划”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和“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和项目,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8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人才。培养未来城市管理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单位以及街道(乡镇)挂职锻炼。着眼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面向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及骨干民营企业,每年选派一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赴境内外学习考察,沿海发达地区机关或企业挂职锻炼。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长到发达地区或境外学习培训。抓好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派到村任职工作。定期举办“专家学者论坛”或“中国青年创业家论坛”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青年创业家参加,扩大人才聚集影响力。

9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依托大型企业、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1个大学生实习基地、1个尖端人才实践基地;建设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1个留学生创业园,1个省级以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加强市委党校、技术学校建设,为培养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效益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重点把镇“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等多功能的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扶持农业科技创业与成果转化,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性人才。由组织部门牵头,对各类涉农培训“民生工程”项目资源、部门培训资源职业教育资源和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高人才培训效率

四、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保障机制

10建立创业资金扶持制度。依托现在担保公司和小额担保贷款基金,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资助、部门捐助等形式,设立500万元人才创业基金和1000万元信贷担保基金。经论证、审批,高层次人才投资新办企业注册后1个月,视投资额大小给予相应的创业启动资金,或由市信贷担保公司给予100-1000万元的贷款资金担保,待企业盈利后收回。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给企业用于研发或扩大生产。对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给个人。择优确定5-10个本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予以重点扶持。每年安排不少于20万元资金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11建立科研资金扶持制度。对来我市发展高新产业项目的博士,帮其免费搞好项目申报,并根据其承担的科研项目层次,一次性给予不低于30万元的科研资助,所在企事业单位应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对批准为国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的分别给予不低于6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凡被认定为部级、省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的分别给予不低于4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二等奖以上者,给予和国家、省同等额度的资金奖励。

12建立工资待遇激励制度。制定重点领域关键人才特殊薪酬办法,对有特殊贡献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试行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按岗位定酬,按业绩定酬,鼓励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允许拉开分配差距,推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岗位工资、专利分红、效益提成等多种分配形式,重奖对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的专家,本市按照1:1比例给予补助。建立人才技术成果参与分配制度,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13建立住房待遇保障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采取租售并举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回购、腾退、改造、租赁等方式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免费供享受国务院津贴人才居住;对博士、企业高管、研发人才提供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住房免费居住;对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首次在市购买自住商品房,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类别,给予不少于5万元的住房货币补贴;对在每年产生税收5000万元以上的由政府出资购买后奖励给个人。

14建立优秀人才奖励表彰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奖励“技能大师”创业标兵”等人才评选表彰制度,提高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每年评选一批有科技创新成果和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奖励,享受市政府津贴。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转化纳入科技项目支持范围的对专利所有人给予5万元以上奖励。加强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工作,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在都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高层次人才荣誉制度,开展“杰出人才奖”评选表彰活动,对在建设“科学发展新”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市“荣誉市民”称号,并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对来我市创业或参与合作的专家,发放“三国学者”证书,凭证书可以免费在观光旅游,门票由政府予以补贴。

15完善其他配套优惠政策。解决人才引进身份、税收、保险、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各类人才来创新创业。完善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对纳入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引进博士硕士,可根据工作需要优先聘用;编制已满的采取先进后出,先聘用再逐步消化。凡高层次人才本人申请,可以夫妻同调,并妥善安排其配偶的工作,解决事业编制;为其子女入学入托提供绿色通道,保障其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成立高级专家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健康体检、休假考察等活动。制定对高层次人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办法,由指定医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先优质服务。经事前审核审批的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研修等,由市政府每年提供不超过2次的差旅费资助。

五、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16完善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才服务中心,健全人事、社会保险、企业用工登记、人事档案管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签证、户口转迁、工商注册等手续。深入推进全市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和方法。全面清理不利于人才创业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营造人才自由合理流动、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实施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

17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舆论氛围。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作用,大力宣传人才工作政策。通过举办各类人才工作专题讲座、人才工作座谈会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活动,深入宣传人才工作的新理论。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开辟人才专栏,推出领导访谈、厂长经理谈人才、人才之星等栏目,定期开展人才宣传活动,通过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各地各部门重才爱才的成功经验,激发各类人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勇于创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

18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每位市级党政领导负责联系12名市管优秀人才,定期了解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他对经济建设和当前全市中心工作提出的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同时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和问题,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励和支持他干事创业。

六、创新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19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题报告,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立市直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由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市委组织部按照不少于2人的要求选好配强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专门机构,保证有专门力量从事人才工作,做到编制、职责、人员、工作经费到位。

人才强市范文篇10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1、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核心是创新,关键靠科技,根本在人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到20*年底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人才达到21万余人,人才总量实现可持续增长,为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特别是三大文明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工农业生产一线尤其是农村基层适用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构建我市的人才优势,确保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明确方向,科学确立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发展思路

2、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才工作实践,用创新发展的观点分析研究和解决新时期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3、正确把握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基本要求。

———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断扩大人才工作的对象,把没有较高学历、没有一定职称但具有真才实学、在实践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范围进行统筹开发,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把促进发展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正确把握国情,立足省情、市情,始终把人才第一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强市富民的首要任务来抓,做到在提出发展目标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在制定工作规划的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切实把发展第一要务贯穿于人才工作的各环节,贯穿于人才强市战略实施的全过程。

———全面推进人才资源能力建设。要树立战略眼光,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为各类人才不断涌现和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要切实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把握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方面研究提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全方位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4、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要坚持“提高现有的、培养永久的;用好自己的、借用他人的;引进急需的、盘活整体的”全方位开发思路,努力形成扩充人才数量与提升人才素质协调推进、优化人才结构与满足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发掘人才智能潜力与开发人才活力互为促进良性开发的格局,建立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活力强盛、适合全市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全市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是:人才总量实现持续增长,到2010年,全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的专门人才达到50万人左右,人才密度指数由目前的12.8%提高到27%;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学历层次以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为主,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重达到72%,较目前提高13个百分点,能级层次以培养开发高级人才为重点,全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级中青年专家、市级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达到1500人;人才队伍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第一、二、三产业的人才比重优化调整为1:5.5:4.6,人才数量分别达到4.5万人、24.7万人、20.8万人。

三、突出重点,全面把握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任务

5、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力争到2010年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级专家人才5—10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高级人才100名;具有省内科技领先水平的中青年专家200名,市内各行业、各部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500名。

6、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下大力气选拔、培养好市、县两级后备干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提高党政领导人才的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7、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开阔、富于创新、善于创业,适应*跨越式发展需要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力争到2010年全市培养出2名进入国内500强、10名进入省内100强的优秀企业家。加强企业党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采取组织派遣、挂职锻炼、定期交流等方式,选好配强企业党务管理人才。

8、以提高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0年培养200名掌握现代化科技知识、能够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开发100名熟悉国际惯例、精通世贸知识规则的涉外型专业人才;培养100名能够弘扬先进文化,具有较高造诣、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骨干作用的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等方面的人才。

9、以提高科技理论素质和技术开发应用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培养开发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到2010年高级技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4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比例由目前的2.1%提高到10%。

10、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弘扬奉献精神为核心,大力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村人才注入工程,到2010年实现全市农村每村有一名大学生。大力开发农村乡土人才,到2010年达到每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每村有5—10名科技推广人才,每个乡镇有10—20名科技开发人才,每个企业有3—5名精于计算、掌握经济法规和市场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农业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办农民夜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着力抓好村级“两委”班子的培训教育,真正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军人才。

四、创新机制,大力营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宽松环境

11、着眼拓展人才来源,强化人才吸纳汇集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我市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实施”零门槛”引进。逐步放宽户籍准入政策,实行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

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构建集市型人才市场、日常型人才市场、特殊型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四大服务平台,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为单位选人和人才择业提供服务。实施“人才跟着项目走”引才工程,采取委托招聘、代为招聘等形式,为重点建设项目、新建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大力开展猎头服务,对我市急需的且通过人才市场难以解决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专业人才,运用市场竞争的办法和手段大胆引进。大力开展“星期日工程师”、“暑期专家行”等智力交流活动,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技术攻关等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服务。进一步做好为各类人才提供档案保管、人事行政关系挂靠、择业指导、素质培训等服务。

积极搭建吸纳聚集人才的创业平台。建设一批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力争到2010年增建5—10家国家和省级农业引智成果示范园区;继续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2、着眼提高人才素质,强化人才培训教育机制。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研究谋划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标准框架,有针对性地抓好各类人才的培训教育。要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快普通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培训教育的社会化。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要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培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才的培训教育纳入单位发展规划,建立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优化整合各种培训教育资源,根据大专院校、党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分工,建立优势互补的培训教育机构体系。用足用好国内外两种培训教育资源,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网络自学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外地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开展机关党政人才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计划调训、自主择训和竞争参训的培训制度。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结果使用力度。把培训教育作为党政机关人才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把培训教育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要研究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教育评估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学历、学位和各种培训证书的管理。

13、着眼促进人才成长,强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激励各类人才在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努力以一流的业绩回报社会。

对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把坚持群众路线贯穿于党政人才考核评价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

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把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体系,积极开发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测评技术。要不断改进国有资产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考核评价工作,围绕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着力把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考核准确。

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进一步完善以“量化条件、综合测评、择优推荐”为基本方法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通过量化的办法作出客观公正评价。要进一步探索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积极发展和规范人才评价中介组织,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开展以岗位要求为基础、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

14、着眼发挥人才作用,强化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制度。

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推行聘任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力度,继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要严格把好党政人才队伍“进口”,实行凡进必考;严格把好“楼梯口”,实行凡拔必争。进一步完善流动机制,加大党政人才轮岗交流工作力度。

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试行派出制或选举制,对经理人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按照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取向,探索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的新途径,拓宽选人视野,吸引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

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完善符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选人用人制度。全面推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任、聘约管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全部实行“凡进必考”,对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15、着眼激发人才活力,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综合运用工资、职称、考核奖惩等政策杠杆,建立一套有利于稳定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制度。

健全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强化保障机制的激励作用,用人单位在做好人才个人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办理补充养老、人身、意外、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

建立和完善人才分配激励制度。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结合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在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制定允许企事业单位人才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让拥有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各类人才通过创新创业致富。

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的人才奖励体系,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作用。市政府设立“*杰出人才奖”、“*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奖”、“*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对在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

五、完善措施,全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目标任务的落实

16、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要按照管好用活的要求,搞好统筹规划,制定人才工作重大方针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要认真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市委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宏观管理和协调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配备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17、加大投入力度,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逐步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积极创造条件,为加强人才培养和开发人才资源提供保障。各县区都要设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