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23:12:36

人才工程

人才工程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为动力,以造就高层次人才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在“十一五”期间,根据我市科技发展计划及社会发展需要,在以自然科学为主和对我市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领域内,按照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方案》所规定的条件,选拔培养10名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优秀科技人才入选自治区级人才队伍;选拔培养30名年龄在30-45周岁之间,其科技水平在中卫市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青年人才入选市级专家人才队伍,并作为向自治区人才队伍推荐人选的后备队伍;选拔培养100名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作为我市人才队伍的后备人选,逐步形成我市人才队伍的合理梯次结构,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实施步骤

自2007年开始,按年度分别实施推荐和遴选。每年选拔2名优秀青年人才入选自治区“313人才工程”人才队伍;每年遴选和确定6名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作为我市人才队伍和入选自治区级人才队伍人选的后备队伍;每年遴选和确定20名人员作为市属企事业单位及两县人才队伍人选并作为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后备队伍。以上人员的选拔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到2010年,全面完成本人才工程的目标。

四、选拔条件

1、选拔进入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人选的条件。

基本条件:热爱党,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领先水平或起先导作用的,并符合下列条件:

(1)年龄在45周岁左右,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强,专业工作经验丰富,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课题研究项目,对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和前沿有成熟的见解和预见性。

(2)具有优秀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并已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区内外同行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3)工作在教学、科研、医疗、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造诣深、技术精,在实践中已做出突出成绩,被全区同行专家所公认的科技新秀。

(4)在社会科学和其它专业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和成果,对重点学科、专业发展贡献突出,并获得明显社会效益。

(5)能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和计算机技术。

2、入选中卫市“131人才工程”市级人才队伍和自治区级后备人选的条件。

基本条件:热爱党,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治学严谨,工作业绩突出,并符合下列条件:

(1)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教学、卫生、科研开发和推广一线,有较突出成绩,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三等以上及全国专业学会、协会三等以上奖励,或科研成果和创造发明获得专利权,已推广应用并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在工作实践中,从事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科研推广工作,有多项技术改造或创造成果经实际应用后,发挥良好作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3)在社会科学和其它专业领域有较显著成果,在国家或省部级刊物上有多篇论文或作品发表,并在全国学术交流活动中获鼓励奖以上,并在市内外同行中有较为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一般应具有全国外语等级考试B级以上合格证书,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3、入选市级人才队伍后备人选的基本条件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有较为突出的科研和开发推广能力,做出一定成绩,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后备人选的其他入选条件由各县、市属各部门参照我市人才队伍人选的入选条件自行确定。

五、选拔程序

1、推荐。各县和市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按照条件进行层层推荐。对于已列入本地区或行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的人员,由本人所在工作单位推荐,报经县组织人事部门或市直主管部门研究同意后直接向市人才办推荐。

2、申报。各县、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按照选拔条件进行初审推荐,经各县、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党委(党组)研究同意后,填写《“131人才工程”人选推荐表》(一式七份)、《“131人才工程”人选情况登记表》(一式三份)及本人工作业绩材料一份报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

3、评审。对申报的自治区、市级专家人才队伍的人员,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及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按专业分别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审。

4、决定。根据评审情况,初步决定入选自治区级人才队伍的人选,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上报自治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对于初步决定的市级专家人才队伍,根据专家评审情况提出初步意见,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

5、公示。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的自治区级、市级专家人才队伍初步人选,分别在中卫日报、中卫电视台进行公示。

6、颁证。推荐为自治区级人才队伍的人选,由自治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颁发荣誉证书;对入选市级专家人才队伍的人选,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颁发荣誉证书。

六、管理考核

1、入选“131人才工程”的人员,不执行终身制,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跟踪培养,重点管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每年筛选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以保证“131人才工程”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2、对入选自治区级人才队伍的人选,由市政府一次性提供3000元的科研工作资助经费;对入选市级专家人才队伍的人选,由市政府一次性提供2000元的科研工作资助经费;对入选市人才队伍的后备人选,由各主管部门和所在工作单位提供1000元的科研工作资助经费,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扶持培养。

3、我市“131人才工程”人选考核按年度进行,与本人所在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同时进行,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建立考核制度,健全考核档案。考核工作主要由本人主管部门及所在单位负责实施。各主管部门在考核结束后提出考核意见,并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出专题报告。对获得本方案资助的人选,还要考核其资助项目的完成情况,考核结果装入人选的考核档案。获得“131人才工程”荣誉资格的人员,如果调离本市工作的,本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市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备案。

4、对在考核中涌现出的符合本工程入选条件的优秀青年人才,可优先推荐为高一层次的人选。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人选,要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人选质量。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保障局核实报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其荣誉资格,并收回资助经费和荣誉证书,情况严重的进行通报批评或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未经组织同意,离开本市工作者;

(2)经考核不履行岗位职责者;

(3)经核实不符合评选条件和资格的;

(4)弄虚作假、谎报成果,采取不正当手段入选的;

(5)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作为市“131人才工程”人选的。

七、培养措施

1、有计划地实施重点培养。每年由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党委、政府及市直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对入选我市“131人才工程”的人选进行有计划地重点培养,争取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对“131人才工程”人选基本培训一遍。优先培养适应我市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工业、城市建设、交通、农业、旅游、金融、法律等专业技术人才,提高“131人才工程”人选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素质和能力。

2、要采取多种培养培训措施。根据不同层次人选的特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人选所在部门、单位应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和区内外的研修、学术交流和考察活动。对于我市“131人才工程”人选中的重点培养对象,科技部门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每2年要安排他们参加一次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研修班,以达到提高快、成才早的目的。

3、积极组织“131人才工程”人选参与我市重大科研和生产项目,提高其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对“131人才工程”人选要委以重任,赋予其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吸收其参与各类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评审委员会的活动,使其在科研实践中经受锻炼,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

4、做好吸引外地人才来我市工作。引进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自治区(省)级科技进步奖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的特殊人才,凡符合“131人才工程”人选条件的,各县组织、人事部门和市直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及时向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呈报并予以评审备案,纳入“131人才工程”管理。

5、加大培养投入力度。为切实保障上述措施的实现,根据“131人才工程”人选的层次情况和自治区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市财政要加大市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的增加力度,保证我市“131人才工程”人选开展科学研究、参与区内外学术交流、进修和出版学术著作,定向资助“131人才工程”重点培养人选主持的有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课题项目和培训及继续教育等工作。

八、组织领导

人才工程范文篇2

一、基本做法

1、规划先行定思路。党员人才是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支撑。县委对党员人才工程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和锤炼提升,按照区别对待、分类要求、分期培养、逐步提高的原则,明确提出:全县每年把1000名党员培养成各类人才:培养成为经营管理骨干或专业技术人才200名,培养从农村转移致富人才200名,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600名;每年吸收属于各类人才的入党积极分子1000名,发展属于各类人才的党员400名;每年组织6000名党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组织600名基层干部参加岗位培训、实践锻炼,组织200名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充分发挥党员人才作用,每年培养300名各行各业党员“双带”骨干,推荐100名党员人才成为农村、社区基层干部,推荐100名党员人才走上基层管理岗位。

2、精心组织明责任。实施党员人才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结合我县实际,今年4月,我们专门制定下发《关于实施“一创二强三培养”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对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通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并建立党员人才工程目标责任制,明确各乡镇党委、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人事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要求把这项工作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三级联创”活动以及党管人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县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部门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促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适时推出8位党员人才中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进一步创新观念、提高认识。

3、强化培育促成才。在教育培训方面,依托党校、人才中心、电大等培训阵地,办好岗位轮训、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各类班次,并创新培训方法和形式,注重把先进人物现身说法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把集中面授与参加网络远程教育相结合,努力为党员成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据统计,上半年共举办89个班次,培训达1186人次。2004年组织实施的“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培训农民4万人次,目前,60%的中青年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开展“党员人才工程”以来,全县共投入培训经费60万元,其中用于党员人才培养、劳动技能培训的经费超过30万元。

4、适时推选优结构。在党员发展方面,注重在各类人才中发展吸收党员,党员人才工程实施以来,吸收各类人才的入党积极分子250多名,发展属于各类人才的党员118名,目前全县35岁以下党员人数达到3873人,占党员总数的1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536人,占28.3%,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逐步显现出来。通过大力培养基层党员人才队伍,一批优秀党员人才被及时推选到领导岗位,如在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有380名致富党员能手担任村干部,占村干部总数的30%,其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157名,占56%,还有其他各行业领域的540名党员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成为了经营管理骨干,有115名党员人才经推荐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

5、科学管理强机制。坚持分类动态管理,不断丰富“党员人才工程”内涵,提出在农村培养一批带头致富本领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干部,在企业提出培养一批执行力、凝聚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干部,在社区培养一批工作热情强、服务群众本领强的干部,对各行业踊现出来的党员人才,着手按照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政治表现、能力素质等情况分析排队,建立1000份党员人才档案,经常性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坚持吐故纳新,使纳入党组织视野的培养对象始终保持较高素质。

6、注重激励抓引导。鼓励各类人才参与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在评比各类先进、荣誉称号时,优先推荐、优先奖励党员人才。如上半年及时评比表彰2003—200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13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评比表彰2004年度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15名和优秀双带村干部11名等一大批先进单位、个人,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对党员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党员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还缺乏正确认识,有的认为当前工作千头万绪,搞党员人才工程既费力,又花钱;有的认为党员人才培养要求高、难度大、麻烦多,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认为抓党员人才培养,不过是组织部门的事,跟其他部门没有多大关系,等等。

2、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虽然在党员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作方面采取了一些探索,但目前主要还是通过技术培训、实践锻炼等手段,使党员通过培养成为工作骨干;把人才确定为党员培养对象后,通过理论教育、结对帮带、定期谈话等途径,使其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这些措施虽有效果,但也存在工作模式单一,目标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培养方案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3、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在农村、企业、社区分层分类实施的跨度较大,目前重点还停留在农村;点面结合比较难,对兼顾面上群体的培养力不从心,容易影响其他党员的积极性;培养绩效考核比较难,无法用具体的指标来量化和界定合格党员特别是成才的标准。

4、外部环境还不够优化。在资金投入上,还没有建立党员人才资源开发资金,各单位也没有专门的党员人才培育经费;缺乏有实力、高层次的培训机构,难以满足高水平、复合型党员人才培训的需求。

三、对策措施

新形势下开展党员人才工程,必须紧紧抓住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契机,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真正把社会各方面优秀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为优秀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为各类人才。

1、加大动员力度,强势推进党员人才工程。要牢固树立人才兴党理念,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大规模地培养、凝聚和使用人才,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凝聚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职责。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必须紧密联系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工作任务,认真制订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具体目标要求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根据活动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各阶段工作重点,结合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扎实推进活动的开展。

人才工程范文篇3

一、目标任务

以加快实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使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规模得到扩大,结构得到优化,质量得到提高。**年,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10名,选拔、培养教育和卫生领域学科首席带头人20名,培养高职称、高技能、高学历人才100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000名。

二、组织实施

(一)职责分工

“1211人才工程”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做好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工作,县委组织部牵头做好学科首席带头人选拔、培养和高学历人才培养工作,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牵头做好高职称、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荐工作,县农办牵头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各乡镇依据各自职责和职能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学科首席带头人选拔条件及程序

1、选拔范围

全县教育、卫生领域现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

2、选拔条件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良好,并具备下列相应的条件之一: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小学、幼儿教师可为中级),从事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独特创新,其业务水平和实绩在县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内处于先进水平。近2年有2篇以上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或获得市级二等以上奖励;或出版过教育教学专著;或在科研活动中近3年有主持(市级)或参加完成(省级以上)的项目,并取得市级一等奖以上成绩;或曾获得市级以上课堂教学等综合性业务竞赛二等奖以上成绩,或获市级以上教坛新秀等综合性业务荣誉称号。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与专业技术职务相应的临床医学工作并富有成效,特别是在专科专病防治和疑难疾病诊治等方面有独特疗法和经验,在同一学科领域中,其水平在县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内处于先进水平。近2年有2篇以上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二等以上奖励;或出版过医学专著;或在科研活动中近3年有主持(市级)或参加完成(省级以上)的项目,并取得市级一等奖以上成绩。

(3)已获得市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或已列入上一级别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并在有效期限内,近3年专业成就显著。

3、选拔程序

教育、卫生业务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对照选拔条件,在个人自荐的基础上,组织遴选,每一学科以不高于1:4的比例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员填写《**县学科首席带头人推荐人选登记表》。按照公平、公正、择优要求,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县委组织部组织评审组评选,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县委常委会审批确定。

(三)培养管理

1、强化业务培训。鼓励、支持重点培养对象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使50%的重点培养对象学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加大投入,拓宽渠道,为重点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培训、考察交流的机会。业务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结合实际,加强重点培养对象的培养和指导,安排重点培养对象在重要和关键岗位上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重要任务,促使他们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人才工程范文篇4

一、基本做法

1、规划先行定思路。党员人才是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支撑。县委对党员人才工程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和锤炼提升,按照区别对待、分类要求、分期培养、逐步提高的原则,明确提出:全县每年把1000名党员培养成各类人才:培养成为经营管理骨干或专业技术人才200名,培养从农村转移致富人才200名,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600名;每年吸收属于各类人才的入党积极分子1000名,发展属于各类人才的党员400名;每年组织6000名党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组织600名基层干部参加岗位培训、实践锻炼,组织200名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充分发挥党员人才作用,每年培养300名各行各业党员“双带”骨干,推荐100名党员人才成为农村、社区基层干部,推荐100名党员人才走上基层管理岗位。

2、精心组织明责任。实施党员人才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结合我县实际,今年4月,我们专门制定下发《关于实施“一创二强三培养”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对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通过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并建立党员人才工程目标责任制,明确各乡镇党委、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人事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要求把这项工作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三级联创”活动以及党管人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县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部门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促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适时推出8位党员人才中的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进一步创新观念、提高认识。

3、强化培育促成才。在教育培训方面,依托党校、人才中心、电大等培训阵地,办好岗位轮训、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各类班次,并创新培训方法和形式,注重把先进人物现身说法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把集中面授与参加网络远程教育相结合,努力为党员成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据统计,上半年共举办89个班次,培训达1186人次。2004年组织实施的“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培训农民4万人次,目前,60%的中青年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开展“党员人才工程”以来,全县共投入培训经费60万元,其中用于党员人才培养、劳动技能培训的经费超过30万元。

4、适时推选优结构。在党员发展方面,注重在各类人才中发展吸收党员,党员人才工程实施以来,吸收各类人才的入党积极分子250多名,发展属于各类人才的党员118名,目前全县35岁以下党员人数达到3873人,占党员总数的1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536人,占28.3%,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逐步显现出来。通过大力培养基层党员人才队伍,一批优秀党员人才被及时推选到领导岗位,如在这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有380名致富党员能手担任村干部,占村干部总数的30%,其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157名,占56%,还有其他各行业领域的540名党员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成为了经营管理骨干,有115名党员人才经推荐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

5、科学管理强机制。坚持分类动态管理,不断丰富“党员人才工程”内涵,提出在农村培养一批带头致富本领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干部,在企业提出培养一批执行力、凝聚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干部,在社区培养一批工作热情强、服务群众本领强的干部,对各行业踊现出来的党员人才,着手按照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政治表现、能力素质等情况分析排队,建立1000份党员人才档案,经常性了解他们的现实表现,坚持吐故纳新,使纳入党组织视野的培养对象始终保持较高素质。

6、注重激励抓引导。鼓励各类人才参与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在评比各类先进、荣誉称号时,优先推荐、优先奖励党员人才。如上半年及时评比表彰2003—200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13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名,评比表彰2004年度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15名和优秀双带村干部11名等一大批先进单位、个人,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我县对党员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党员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还缺乏正确认识,有的认为当前工作千头万绪,搞党员人才工程既费力,又花钱;有的认为党员人才培养要求高、难度大、麻烦多,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认为抓党员人才培养,不过是组织部门的事,跟其他部门没有多大关系,等等。

2、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虽然在党员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作方面采取了一些探索,但目前主要还是通过技术培训、实践锻炼等手段,使党员通过培养成为工作骨干;把人才确定为党员培养对象后,通过理论教育、结对帮带、定期谈话等途径,使其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这些措施虽有效果,但也存在工作模式单一,目标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培养方案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3、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在农村、企业、社区分层分类实施的跨度较大,目前重点还停留在农村;点面结合比较难,对兼顾面上群体的培养力不从心,容易影响其他党员的积极性;培养绩效考核比较难,无法用具体的指标来量化和界定合格党员特别是成才的标准。

4、外部环境还不够优化。在资金投入上,还没有建立党员人才资源开发资金,各单位也没有专门的党员人才培育经费;缺乏有实力、高层次的培训机构,难以满足高水平、复合型党员人才培训的需求。

三、对策措施

新形势下开展党员人才工程,必须紧紧抓住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契机,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机制,真正把社会各方面优秀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为优秀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为各类人才。

1、加大动员力度,强势推进党员人才工程。要牢固树立人才兴党理念,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大规模地培养、凝聚和使用人才,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凝聚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职责。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必须紧密联系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和工作任务,认真制订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具体目标要求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根据活动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各阶段工作重点,结合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扎实推进活动的开展。

人才工程范文篇5

一、重要意义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状况,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加强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加快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领导人才和其他各方面人才;有利于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致富群众的能力和本领;有利于各级党组织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面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党成为优秀人才密集的执政党。各级党组织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党员人才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总体要求、具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实施“党员人才工程”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和党员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专业技术和管理骨干”三方面任务,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使我省党员队伍中的人才比重明显增加,结构明显改善,素质明显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实施“党员人才工程”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党管人才,注重宏观指导。按照管宏观、定政策、促协调、优服务的要求,加强对党员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统筹推进党员人才队伍建设。

2、坚持区别情况,注重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农村、社区等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相应的培养重点、措施和载体,实施分层、分类指导。

3、坚持统筹规划,注重整体推进。紧紧抓住党员人才的培养、发展和作用发挥三个关键环节,整体规划,稳步实施。既要突出重点,注重培养优秀群体加快成才、成长,也要兼顾一般,关心和培养一般的党员人才。

4、坚持解放思想,注重改革创新。注重工作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建立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员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5、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据事业发展需要,把握党员人才的动态需求,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党员成才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重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

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精心确定党员人才的培养名单,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有效途径,切实加大对党员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农村,要重点加强对50岁以下中青年党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开办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培训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努力使他们掌握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掌握一到两门农村实用技术,具有初级以上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成为推广实用生产技术的骨干。开展“结对培养”活动,教育引导那些已经成为致富能手的党员,积极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传授致富技能,使其成为带领一方群众发展致富的带头人。

在企业,要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提高相结合、委托培养与定点轮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对企业生产一线的党员,重点抓好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对管理人员中的党员,重点抓好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对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党员,重点抓好技能培训和专业深造,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要专门建立保障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确保列入培养对象的企业党员都能接受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出项目、高校和科研单位出科技的形式,加强对企业党员技术人才的培养。

在社区,要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中心作用,利用街道党校及社区学校,聘请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离退休干部等担任各类报告员,通过各方齐抓共管,提高社区党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

在教育科研单位,要通过加强专业深造培训,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等途径,不断提高党员人才的专业水平,抓紧培养一批了解前沿技术、富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机关,要通过公务员的上岗培训、任前培训、知识更新和学历教育等途径,不断提高党员公务员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廉洁从政的素质和能力。

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对培养对象的实践锻炼,采取上挂、下派、外派、轮岗等方式,通过组织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重要课题研究、重大工艺改革等途径,深入开展“技能大比武”等活动,继续选派优秀党员人才到企业挂职锻炼,下派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建立实践培训基地等,不断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全面推广“导师帮带制”,组织政治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与重点对象开展结对帮带,提高党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深入开展“百万党员创业富民”活动,完善党员创业服务机制,建立党员创业联系帮扶制度,激发广大党员的创业动力。

四、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

认真贯彻《浙江省**—2010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把吸收优秀人才入党列入本地区本单位发展党员规划,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要明确培养发展重点,农村主要是把优秀的非党员村干部、种养能手、实用技术人员、各类能工巧匠、外出创业人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企业要侧重把生产经营的技术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新社团组织要重点把业务和管理骨干发展为党员;社区要重点把优秀社区工作者、就业再就业典型作为党员发展对象;机关事业单位发展党员的重点要放在党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优秀群体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发展党员工作,力争使高校大学生党员数量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2%左右。

全面推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荐、党组织“选优”的“三推一选”党员发展新机制,拓宽党员发展视野,努力把高知识群体和各类优秀人才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适时把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爱才兴才聚才的堡垒。对各类优秀人才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要改进培养教育方法,通过落实联系人结对培养、党校集中培训、加强实践锻炼等途径,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

各级党组织要根据人才流动性强的特点,扩大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注意做好对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继续教育、考察、管理的衔接工作,防止人才在流动中流失。积极推行外出创业人员“双向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依托流入地党支部和流出地党组织培养外出流动人才入党,为外出流动人才开辟有效入党途径。

五、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技术和管理骨干

坚决摒弃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把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努力把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绩突出的优秀党员人才培养成各级各类技术和管理骨干。各级党组织要建立资源共享型的党员人才库,促进党员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使用。

在农村,要建立健全村后备干部队伍,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任机制,尽可能多地使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成为村干部、村民代表或村民组长。各级党委要每年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在企业,要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加大党员人才竞争上岗、内部轮岗、横向交流的力度,使党员人才在流动中找到个性特长与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点,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要从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推荐考察机制,加强企业党组织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联系协调,共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方案的制订、考察推荐和人事安排的讨论决策,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决策层党员在讨论决策中的推荐、把关作用,努力把党员中的经营技术人才培养、推荐成企业经营管理骨干,提高党员在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中的比例。

在教育科研单位,要注重从优秀党员人才中培养推荐科研项目负责人、教育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不断提高党员在“新世纪151人才”、“浙江省突出贡献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和“两院”院士中的比例。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组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把“党员人才工程”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列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和“三级联创”、“先锋工程”考核内容,做到工作部署、落实责任、检查考核同步推进。要重视改善党员人才培训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多元投入体制,采取财政专项资金补一点、党费拨一点和党员自愿助一点的办法,保障党员人才培养经费。每年在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党员人才工程”建设专项经费。省委组织部每年从省管党费中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推动“党员人才工程”的实施。市、县(市、区)党委也要从留存党费中安排一定的“党员人才工程”建设资金。

2、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各地要在全面调查分析党员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工作计划,明确加强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层层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准确把握“党员人才工程”的总体要求,针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党员的分布、行业性质、个性特点等,分门别类地对各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具体的要求,制定落实党员人才发展培养方案及措施,促进党员人才队伍在我省不同产业、地区、城乡之间形成合理布局。

人才工程范文篇6

一、抓规划,营造“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浓厚氛围。

重视对党员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根据市组要求,在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人才队伍基本状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党员员队伍结构需要,科学规划党员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及时制定了《中共德清县委组织部关于实施“党员人才工程”的意见》,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乡镇、部门党委,明确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人事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党员人才工程”组织实施,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浓厚氛围。在扩大党员人才数量方面,全县每年新培养1000名党员成为经营管理骨干、专业技术人才或农村实用人才,每年培养1000名属于各类人才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400名属于各类人才的党员。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方面,全县每年组织6000名党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每年组织600名基层干部参加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200名基层党员、干部新参加学历教育。在发挥党员人才作用方面,每年培养300名各行各业“双带”骨干、推荐100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党员骨干走上基层管理岗位、推选100名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成为农村、社区等基层领导干部,通过三年努力,全县农村劳动力党员及其他领域党员“双带”比例达到80%,政治强、业务强、能力强的“三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比例达到80%。

二、抓载体,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整体水平。

1、建立完善三大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历教育体系。以中央、省、市、县委党校为主导,以乡镇、部门党校为基础,采取函授、刊授、专家讲座、联合办班等形式定期集中培训,2004年,共培训各类干部职工2465人,其中有157名在职干部参加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函授。今年县委党校还将举办主体班次16期,培训干部789人次;举办其他各类培训班23期,培训干部职工1376人次。二是建立健全实用技术培训体系。以县农办、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经委、教育局等五个部门为主导,以乡镇基层农函大为主干,以党员电化教育和现代化远程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实践锻炼体系。以县委、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县重点工程办公室以及偏远乡镇、经济薄弱村和社区、企业、各类示范服务基地为依托,采取上挂、下派、见习、交流等形式,建立实践锻炼体系,努力构建培训开发一体化、培训设计专业化和培训手段信息化的基层党员人才培训格局。

2、组织实施“一创两强三培养”工程。一是培养一批“两强”型基层干部。在农村,主要是培养一批带头致富本领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干部,每一名年龄在60岁以下的党员,都要求学习并掌握1至2门实用致富实用技术,创办带致富项目。在企业,主要是培养一批执行力、凝聚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通过广泛开展促进生产经营,促进深化改革的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敬业爱岗、创一流佳绩,努力争做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兵。在社区,主要是培养一批工作热情强、服务群众本领强的干部,引导广大党员深入调查研究,带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二是培育一批“三培养”对象。扎实开展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优秀骨干的农村“党员人才工程”。引导600名左右社会各类优秀人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吸收200名左右优秀人才成为党员。遴选600名左右青年党员,采取领导联系、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立体培养,努力培养成为经营管理骨干或实用技术人才。推选100名左右优秀党员成为基层领导干部。

3、深化拓展党员“双带”活动。认真总结农村党员带头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双带”活动经验,积极向企业、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延伸。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党员特点,我们分别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设计各自的工作载体。在企业,主要以“创五好、促发展”为抓手,开展党员“带领创新、带领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引导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发挥作用。在社区,主要围绕“创五好,优服务”工作目标,开展以“带头创建、带头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引导党员在推动社区改革、加强城市管理、开展便民服务上发挥积极作用;在机关部门,围绕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开展以“带头增效能、带头优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提高机关干部服务中心的水平和实效;在事业单位和社团,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为重点,开展以“带头强业务、带头讲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农村,继续深化“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在完善“双带”目标体系、丰富“双带”活动载体、提升“双带”层次水平、强化“双带”绩效考核上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双向”培养,把各层次的优秀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通过思想引导,发展培养为党员。

三、抓机制,力求“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工作长效。

1、完善党员人才培养责任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与人才工作协调运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党员人才培养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素质培训、企业员工发展培训、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等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局面。

人才工程范文篇7

一、取得的成效

根据《关于印发〈州深度贫困县卫生计生人才振兴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认真实施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五大工程,为我县定向培养人才34名(其中本科生13名、专科生9名、乡村医生12名),在职培训750余人次,招录招聘217人,人才援助74人,全县卫生人才总量达到590人(含临聘和对口支援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6人,全县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7.2人,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通过人才振兴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我县引进了部分紧缺专业和高学历人才,培养了一批本土业务骨干,全面壮大了卫生人才队伍,期间县人民医院完成了泌尿外科、妇产科州级重点学科申报工作,开展了新技术和新业务40余项,镇中心卫生院开展新技术4项,县妇计中心开展新业务5项;县妇计中心、疾控中心顺利通过二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和二级乙等疾控中心创建、民族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民族医院创建。经过三年的努力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县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深入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定向培养医学生

1.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项目。依托国家实施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面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高中毕业生签订《省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培养及就业协议》13份,学制5年,毕业后按规定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后到我县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服务3年。自2010年定向培养项目实施以来,我县共签订定向培养医学本科生协议36份(其中违约1人,在岗9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8人,18人在读),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我县高学历人才引不进的问题。

2.定向培养医学专科生项目。依托国家实施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面向参加当年省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的对口高职招生考试合格,录取到省内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科专业学习的考生签订《省农村定单定向医学生(专科)培养及就业协议》9份,学制3年,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服务6年。自2012年定向培养项目实施以来,我县共签订定向培养医学专科生协议18份(其中违约1人,在岗8人,9人在读),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紧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

3.乡村医生定向委培项目。按照《深度贫困县乡村医生定向委培计划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积极动员符合报名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三年内共组织12名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其中景区2名)。目前12名参加中专学历教育培训的乡村医生除1人去世外,其余人员均在岗,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升了乡村医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使其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二)医务人员在职培训

1.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按照《中共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医疗卫生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精神,近三年按照州级下达任务数选派43人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通过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40人,经过培训提升了医务人员的能力素质,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从业资格持证率。

2.岗位大练兵大竞赛。牢固树立“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治疗并重”的工作方针,采取临床实践、考核考试和技能竞赛方式,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学习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等专业理论知识,强化技能操作训练、掌握基本诊疗技术,以练促学、以赛促练,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2018-2020年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270名医务人员开展技能大比武,分别评选出一等奖22名,二等奖44名,三等奖81名,并选派12名优秀人员参加省、州岗位技能大比武,荣获州级团队二等奖3枚,个人一等奖5枚,二等奖7枚,三等奖13枚,通过岗位技能大比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

3.藏医药人才师承教育项目。《根据州深度贫困县中藏医师承人员培训实施方案》,我县遴选县人民医院、县民族医院中藏医人才共6人进行中藏医药人才师承教育培训,周期三年,培训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进行,其中培训指导老师2人,继承人4人。通过培训,继承人能较好地继承掌握老中藏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与技术专长,成长为中藏医药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中藏医药骨干人才。

4.民族医药人员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中藏医专科优势,积极运用中医药在疾病防控、应急处置以及医疗救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近三年选派县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7人次,参加省州卫生部门举办的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民族医药人员的中藏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现代医学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有机结合,熟练地运用中藏医药、中西结合方法防治疾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中藏医医疗保健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疾控人员岗位培训项目。按照关于举办省深度贫困县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岗位培训班的相关文件要求,近三年,我县选派卫健局副局长、cdc副主任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共31人参加了省级卫生部门举办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岗位培训,培训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技术管理与应用”等内容,通过培训全面提升疾控人员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6.卫生管理干部培训项目。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关于举办深贫县卫生健康管理干部培训班的通知要求,近三年组织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公立医院院长、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领导干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参加了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受训25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县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行政管理能力。

7.技术骨干进修项目。按照深度贫困县县级卫生技术骨干进修培训项目要求,2018年-2020年选派县级医疗机构及部分乡镇卫生院12名技术骨干到对口支援单位进修,进修时间为半年,培训内容包括临床医学、护理、检验、医学影像、口腔等专业,通过进修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医技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县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8.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三年共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5人次,培训采取学时制与学分制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截止目前,我县有全科医生61名,全科医生持证率为63%,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消除了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空白点,完成了“一乡一全科”的目标,也为乡镇卫生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等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9.乡村医生达标培训项目。根据《州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医”培训提能实施方案(2018-2020年度)》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一村一医”培训实施方案,对培训工作做了详尽的安排和部署,邀请市第五人民医院“传帮带”老师和卫健系统业务骨干对乡村医生进行授课,三年共培训村医456人次,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增强了乡村医生的诊断和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地方病的能力,强化了无菌操作意识,掌握了常用操作技能,熟悉了合理用药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卫生知识,增强了责任心,改变了服务意识。

(三)人才招引

1.招募“三支一扶”计划自愿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学毕业生到深度贫困县工作相关优待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向我县流动,2018-2020年招募“三支一扶”计划自愿者支医人员13人。截止目前卫生系统共招募“三支一扶”计划自愿者17名,其中8人已转为医疗机构在编人员,另有9人在服务期内。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我县基层卫生院人少事多,缺编少人的现况,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畅通人才招引渠道。2018-2020年采取考核、考试招聘,县外调入等方式招聘在编卫生人员29人,招聘员额制人员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3人中辞职2人),各医疗卫生机构招聘编外人员13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人)。

(四)医疗卫生对口支援。

1.“传帮带”工作。加强与市第五人民医院、县、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三年来,接受省内对口支援单位选派“传帮带”人员74人(其中35人次,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8人次,市第五人民医院31人次),通过“传帮带”师带徒为我县培养卫生人才160名。在“传帮带”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县人民医院提前完成了泌尿外科、妇产科州级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使泌尿外科从没有专科手术开展到能开展多项泌尿外科手术,从没有专科人才到逐渐形成泌尿外科专业团队,从常见病多发病到疑难、危重、肿瘤病例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妇产科能开展一系列妇科腹腔镜手术如腹腔下异位妊娠、子宫切除、卵巢囊肿等手术;在“传帮带”专家的带教下,县妇计中心开展了股静脉穿刺、儿童被动操、听力筛查、宫颈锥切、剖腹产等新业务。

2.医联体建设。2019年5月,县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医联体建设以来,由市人民医院选派1名副院长、8名儿科医生和16名护理人员轮流到县人民医院开展儿科诊治工作,打破了县人民医院无儿科的现状。

3.人才培养帮扶。各医疗机构先后派出医务人员18批次共计100余人次到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和县就医院管理、医疗、护理、检验、放射、执法、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卫生城市创建等方面工作开展为期3天至1年不等的免费进修学习,为县培养了一批本土医疗卫生专业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4.援建项目。我县选派7名业务骨干到省市中医院跟班学习1年,选派人员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同时省举办了助产士、全科医生及现代医院管理等培训班9期,为我县培训了32名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

对口支援帮扶工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带教人员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我县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医疗技术骨干,有效缓解了医院人才技术短缺的问题,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为我县打造了一支愿承担、有能力、可支撑的本土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五)人才稳定工程。

1.鲜明用人导向激励机制。各医疗机构把专业技术人才在临床一线、疫情防控的工作经历作为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提高待遇的重要依据;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各类优秀人才推荐评选工作,其中推荐12名长期在一线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申报全省民族地区基层优秀人才基金奖项,经省卫生健康委评选出6名基层优秀人员,发放全省民族地区基层优秀人才基金2万元/人。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抗击疫情工作,今年经县人事部门批准同意,评选出县人民医院等14家医疗卫生机构为嘉奖集体,刘娟等66人为嘉奖个人。

2.保障待遇留住人才。县卫生系统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补贴、高海拔地区折算工龄补贴、绩效工资、休假等政策。

3.严格政策稳定人才。严格按照人才引进项目规定,实行最低服务年限制度,2018年以来,我县通过阳光天使计划项目引进人员中有3人未满服务期限提出辞职,按照项目规定共收回学费补助金12200元,并收取违约金6100元,收回资金已全额上缴国库;定向培养医学生有两名违约,因未到县报到,违约责任由州卫健委统一办理。

4.严格考核约束人才。各医疗机构将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资格考试等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考评,与绩效发放、评先评优挂勾。

三、存在的问题

(一)引才不易,留才也难。一方面是由于工资待遇、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条件,要引进和留住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难;另一方面是目前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高期望值,不愿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三是人才流失严重,一旦有大医院召唤,便有人抵不住诱感,2018年以来,系统内职工已有9人辞职另谋岗位(其中包括2名员额制人员),且大部分辞职人员是医院培养的业务骨干或中坚力量。

(二)人才培养困难,递队建设难以形成。一方面是现有人员紧张,派出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往往会打乱医院的工作安排,若派出学习人员过多,遇到突击性任务,就会出现人员紧缺的尴尬局面,人员紧张,往往使医院管理者放弃或压缩进修人数。另一方面是经费紧张,主要是指基层卫生院,外出进修、学习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目前基层卫生院财务状况比较拮据,不可能拿出较多经费来保证医务人员的进修、学习;三是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存在青黄不接、中层断档的现象,缺乏经验丰富的学科技术带头人;以上因素导致卫生人才梯队建设难以形成,中青年业务骨干较为缺乏。

(三)定向培养项目制约了人才引进。一方面近年来实施定向生培养计划为我县签订了定向医学生培养协议22份,解决了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但同时也因定向生占用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导致医疗机构无法进人的现象。另一方面定向人才培养专业较局限仅有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对基层医疗机构急需的儿科、影像等紧缺的专业性人才因受编制限制无法引进。

四、建议与意见

(一)调整定向培养医学本(专)科生项目。定向培养项目周期长、投入大、服务时间短,且占用了部分医疗卫生单位的编制导致缺编少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希望通过面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进行考核考试招聘方式引进人才,一方面招聘专业可由各单位根据当年需求申报计划,另一方面招聘人员当年即可到医疗机构就业,减少缺编少人的现象发生。

人才工程范文篇8

一、抓规划,营造“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浓厚氛围。

重视对党员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根据市组要求,在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人才队伍基本状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党员员队伍结构需要,科学规划党员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及时制定了《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实施“党员人才工程”的意见》,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乡镇、部门党委,明确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人事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党员人才工程”组织实施,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浓厚氛围。在扩大党员人才数量方面,全县每年新培养1000名党员成为经营管理骨干、专业技术人才或农村实用人才,每年培养1000名属于各类人才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400名属于各类人才的党员。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方面,全县每年组织6000名党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每年组织600名基层干部参加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200名基层党员、干部新参加学历教育。在发挥党员人才作用方面,每年培养300名各行各业“双带”骨干、推荐100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党员骨干走上基层管理岗位、推选100名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成为农村、社区等基层领导干部,通过三年努力,全县农村劳动力党员及其他领域党员“双带”比例达到80%,政治强、业务强、能力强的“三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比例达到80%。

二、抓载体,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整体水平。

1、建立完善三大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历教育体系。以中央、省、市、县委党校为主导,以乡镇、部门党校为基础,采取函授、刊授、专家讲座、联合办班等形式定期集中培训,2004年,共培训各类干部职工2465人,其中有157名在职干部参加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函授。今年县委党校还将举办主体班次16期,培训干部789人次;举办其他各类培训班23期,培训干部职工1376人次。二是建立健全实用技术培训体系。以县农办、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经委、教育局等五个部门为主导,以乡镇基层农函大为主干,以党员电化教育和现代化远程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实践锻炼体系。以县委、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县重点工程办公室以及偏远乡镇、经济薄弱村和社区、企业、各类示范服务基地为依托,采取上挂、下派、见习、交流等形式,建立实践锻炼体系,努力构建培训开发一体化、培训设计专业化和培训手段信息化的基层党员人才培训格局。

2、组织实施“一创两强三培养”工程。一是培养一批“两强”型基层干部。在农村,主要是培养一批带头致富本领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干部,每一名年龄在60岁以下的党员,都要求学习并掌握1至2门实用致富实用技术,创办带致富项目。在企业,主要是培养一批执行力、凝聚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通过广泛开展促进生产经营,促进深化改革的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敬业爱岗、创一流佳绩,努力争做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兵。在社区,主要是培养一批工作热情强、服务群众本领强的干部,引导广大党员深入调查研究,带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二是培育一批“三培养”对象。扎实开展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优秀骨干的农村“党员人才工程”。引导600名左右社会各类优秀人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吸收200名左右优秀人才成为党员。遴选600名左右青年党员,采取领导联系、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立体培养,努力培养成为经营管理骨干或实用技术人才。推选100名左右优秀党员成为基层领导干部。

3、深化拓展党员“双带”活动。认真总结农村党员带头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双带”活动经验,积极向企业、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延伸。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党员特点,我们分别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设计各自的工作载体。在企业,主要以“创五好、促发展”为抓手,开展党员“带领创新、带领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引导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发挥作用。在社区,主要围绕“创五好,优服务”工作目标,开展以“带头创建、带头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引导党员在推动社区改革、加强城市管理、开展便民服务上发挥积极作用;在机关部门,围绕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开展以“带头增效能、带头优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提高机关干部服务中心的水平和实效;在事业单位和社团,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为重点,开展以“带头强业务、带头讲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农村,继续深化“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在完善“双带”目标体系、丰富“双带”活动载体、提升“双带”层次水平、强化“双带”绩效考核上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双向”培养,把各层次的优秀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通过思想引导,发展培养为党员。

三、抓机制,力求“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工作长效。

1、完善党员人才培养责任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与人才工作协调运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党员人才培养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素质培训、企业员工发展培训、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等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局面。

人才工程范文篇9

1充分认识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地位。加快发展、提升市域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人才。当前,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人才的持续增长和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地位,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2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才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成才;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等环节,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与创业环境,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推进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目标要求。通过3-5年的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年,全市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万人以上;各类专家数量达到3000人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1%以上;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34%以上;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才资源配备更加合理,人才工作机制更加科学,把人才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咸宁市率先建成人才强市,进入全省人才强市行列。

二、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

4制定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定期开展重点产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和预测,及时编制和切合实际的紧缺人才目录。建立和及时更新包括市内企业家、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和籍在外事业名人的人才库”加快构建全市人才资源信息数据库以及人才供求信息开放系统,通过人事人才网、党建网、电视台、广播电台、国内新闻媒体宣传和推介会等方式,建立稳定的信息平台,及时定期我市需求的各类人才信息,提高人才创业创新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5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每年沿海发达地区、知名高等院校开展1至2次人才招聘和科技项目交流等活动。鼓励享受省政府津贴以上专家和国内知名企业家来任(兼)职、建(购)房、投资兴业。进一步拓展人才联系渠道,依托商会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人才工作站和联络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每年拿出一部分重点创新创业岗位按产业统一组织参加专门人才招聘活动,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采取技术咨询、兼职、项目合作、业务顾问、合作等形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我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纳入相关人才政策的保障范围。

6简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程序。高层次人才引进按照单位提出申请、有关部门对外人才需求信息、受理报名、资格审查、提供人选、用人单位选择、专家审核、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办理引进手续和落实相关待遇等程序进行。由企事业单位自主确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由所在企事业单位向市委人才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资格审查、专家综合评审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再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三、加大各类人才的培养力度

7加强人才培养宏观指导。制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开发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企业家培养计划”名师、名医和文化名家造就计划”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和“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和项目,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8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人才。培养未来城市管理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单位以及街道(乡镇)挂职锻炼。着眼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面向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及骨干民营企业,每年选派一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赴境内外学习考察,沿海发达地区机关或企业挂职锻炼。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长到发达地区或境外学习培训。抓好优秀高校毕业生选派到村任职工作。定期举办“专家学者论坛”或“中国青年创业家论坛”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青年创业家参加,扩大人才聚集影响力。

9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依托大型企业、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职业院校建立1个大学生实习基地、1个尖端人才实践基地;建设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1个留学生创业园,1个省级以上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加强市委党校、技术学校建设,为培养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效益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重点把镇“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等多功能的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扶持农业科技创业与成果转化,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性人才。由组织部门牵头,对各类涉农培训“民生工程”项目资源、部门培训资源职业教育资源和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高人才培训效率

四、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保障机制

10建立创业资金扶持制度。依托现在担保公司和小额担保贷款基金,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资助、部门捐助等形式,设立500万元人才创业基金和1000万元信贷担保基金。经论证、审批,高层次人才投资新办企业注册后1个月,视投资额大小给予相应的创业启动资金,或由市信贷担保公司给予100-1000万元的贷款资金担保,待企业盈利后收回。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给企业用于研发或扩大生产。对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年内全额奖励给个人。择优确定5-10个本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予以重点扶持。每年安排不少于20万元资金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11建立科研资金扶持制度。对来我市发展高新产业项目的博士,帮其免费搞好项目申报,并根据其承担的科研项目层次,一次性给予不低于30万元的科研资助,所在企事业单位应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对批准为国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的分别给予不低于6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凡被认定为部级、省级专利示范(试点)企业的分别给予不低于4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二等奖以上者,给予和国家、省同等额度的资金奖励。

12建立工资待遇激励制度。制定重点领域关键人才特殊薪酬办法,对有特殊贡献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试行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按岗位定酬,按业绩定酬,鼓励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允许拉开分配差距,推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岗位工资、专利分红、效益提成等多种分配形式,重奖对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对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的专家,本市按照1:1比例给予补助。建立人才技术成果参与分配制度,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按贡献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13建立住房待遇保障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采取租售并举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回购、腾退、改造、租赁等方式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免费供享受国务院津贴人才居住;对博士、企业高管、研发人才提供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住房免费居住;对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首次在市购买自住商品房,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类别,给予不少于5万元的住房货币补贴;对在每年产生税收5000万元以上的由政府出资购买后奖励给个人。

14建立优秀人才奖励表彰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奖励“技能大师”创业标兵”等人才评选表彰制度,提高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每年评选一批有科技创新成果和贡献的科技人才给予奖励,享受市政府津贴。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转化纳入科技项目支持范围的对专利所有人给予5万元以上奖励。加强农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工作,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在都市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高层次人才荣誉制度,开展“杰出人才奖”评选表彰活动,对在建设“科学发展新”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市“荣誉市民”称号,并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对来我市创业或参与合作的专家,发放“三国学者”证书,凭证书可以免费在观光旅游,门票由政府予以补贴。

15完善其他配套优惠政策。解决人才引进身份、税收、保险、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各类人才来创新创业。完善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办法,对纳入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引进博士硕士,可根据工作需要优先聘用;编制已满的采取先进后出,先聘用再逐步消化。凡高层次人才本人申请,可以夫妻同调,并妥善安排其配偶的工作,解决事业编制;为其子女入学入托提供绿色通道,保障其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成立高级专家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健康体检、休假考察等活动。制定对高层次人才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办法,由指定医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先优质服务。经事前审核审批的高层次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训研修等,由市政府每年提供不超过2次的差旅费资助。

五、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环境

16完善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才服务中心,健全人事、社会保险、企业用工登记、人事档案管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等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签证、户口转迁、工商注册等手续。深入推进全市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渠道和方法。全面清理不利于人才创业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营造人才自由合理流动、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实施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

17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舆论氛围。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作用,大力宣传人才工作政策。通过举办各类人才工作专题讲座、人才工作座谈会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活动,深入宣传人才工作的新理论。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开辟人才专栏,推出领导访谈、厂长经理谈人才、人才之星等栏目,定期开展人才宣传活动,通过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各地各部门重才爱才的成功经验,激发各类人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勇于创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

18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每位市级党政领导负责联系12名市管优秀人才,定期了解联系对象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他对经济建设和当前全市中心工作提出的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优秀人才在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同时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和问题,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激励和支持他干事创业。

六、创新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19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工作。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题报告,及时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立市直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由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市委组织部按照不少于2人的要求选好配强工作力量,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专门机构,保证有专门力量从事人才工作,做到编制、职责、人员、工作经费到位。

人才工程范文篇10

一、以提高干部思想素质为先导,全面开展“三观”教育

我局把开展“三观”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服务规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

1、开展学雷锋树典型活动。我们以分局雷锋馆为载体,连续几年发动税务干部寻找身边“闪光点”,组织宣讲团宣讲“闪光点”,弘扬正气。我们还将“闪光点”事迹刊登在雷锋馆内,组织税务干部参观学习,激励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雷锋馆已成为一条星光走廊。

2、有针对性地在干部中开展政治理论系列培训。我们每年举办“干部教育培训系列讲座”,请教授专家上课,不断提高干部理论修养以及干部的领导艺术。

3、每年在三月份组织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学习廉政纪律,开展警示教育。2005年三月份我们又开展了“五防”(纪律上防松弛、经济上防贪欲、执法上防随意、工作上防失误、生活上防堕落)、“三慎”(慎权、慎行、慎微)教育,增强税务干部廉政意识、防范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

4、在干部中开展各类大讨论、演讲赛、征文、征题等活动,创造条件把各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好的文章编纂成册。目前,我局已经编撰了《wto与税收大家谈》、《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加强队伍建设纵横谈》、《税务稽查典型案例汇编》等9本读物,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指导性。我们把这些书发给每位干部,既拓宽了干部职工的读书渠道,又有效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以提高干部文化素质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干部的学历教育

五年前,我局干部队伍存在“三低”现象,一是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仅占34%;二是掌握信息化程度低,平均每个基层税务所仅有一、两台电脑,干部基本不用电脑分析解决问题;三是业务水平专业化低,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少。

我们以学历教育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三个引导。一是抓好激励引导。制定学历达标、考核暂行办法,鼓励税务人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引导在读生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前几年每年在读生达200余人次,大部分同志都是利用双休日或晚上读书,力争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三是引导税务人员到教委认可的大学读书,并要求专业对口。人教部门积极联系院校,开拓文化学习教育基地,落实招生计划。目前,我局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已由五年前的34%提高到95%,干部学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分期分批选送处级干部、科级干部、青年骨干参加市局组织的各类轮训班,开拓思路,扩大视野,至今有90名中层干部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同时,积极选送年青有为的业务骨干到财政部硕士班、财税系统研修班、法律知识进修班学习,已达25人次。

三、以提高干部的信息应用水平为重点,开展信息化和各类业务技能培训

针对征管中存在着的人手少、信息化水平低两个突出矛盾,分局领导认识到必须探索“科技加管理”的征管模式,向信息化要效益、要人手、要服务、要监督。

我们连续三年多次在干部中开展“wto与信息化建设”、“科技加管理”大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区分局税务干部中开展计算机打字达标活动,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制定不同的达标标准。经过每季一次的考核测试,454人已经达标,占50岁以下人数的90%,大大提高了区分局干部计算机打字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在公务员计算计信息技术应用学习培训中,我局有502人通过市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考试,拿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证书》。

2004年下半年至2005上半年,我们又在干部中开展《会计电算化》学习培训活动,我们采取组织学习培训和自己找点培训及自学等办法,目前已有430余人拿到《会计电算化》上岗证。

我局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与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训班,每期培训40人,分三批培训,至今有122人培训结业。依托名牌大学培训,拓宽了干部的视野,提高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能力,大大推动了我局信息化建设。由于重视了计算机信息化的培训,目前我局已建立和应用ctias系统、金税系统和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

四、以提高税务干部综合能力为抓手,开展业务知识培训

我们认为,税务干部的学历问题解决了,重点还要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前几年,我局税务干部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到10%,注册会计师只有二、三个人。为了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准,我局制定了“4251”人才培养工程。我们对同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计算机达标、且取得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资格的税务干部,在机关人才走廊进行展示,我们称之为“专业人才走廊”。

业务学习培训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精什么”的要求,重在突出业务技能培训。我们根据各自职责及税收业务需要,先后组织了《小企业会计制度)》、《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税收政策法规》和《行政许可法》等培训,每年培训达1000多人次。通过实务操作知识培训,提高了税务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了学习习惯。

2004年我们建立了网上学习系统,2005年又扩充了网上学习题库,进一步完善了网上学习内容。一方面倡导积极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为税务干部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提升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税务人员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

五、实施“4251”人才培养工程与育人机制相结合

为实施“4251”人才培养工程,打造干部队伍素质,我局基本形成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长效管理机制,把干部的教育培训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营造勤奋读书、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4251”人才培养工程大大促进了税务干部素质的提高,一大批能人、强人走上领导岗位。领导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税务专管员实行等级评定,为读书积极分子搭建了成才的平台。目前,我局一级税务人员41名,二级税务人员181名,管理型、专业技术型(稽查稽核、出口退税、反避税、外语)人才63人,绝大部分都是读书活动中的积极分子。

二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这几年,我们先后建立了新进人员上岗培训、科所领导培训、业务培训、信息化培训、挂职锻炼、专业人才深造等培训制度,制定了人才培训五年规划,年度计划,保证和促进了业务学习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