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1:05:18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1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比较

马克思主义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这些理论精华都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巨著《资本论》中,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金融危机同样的出现,并有加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出发,分析两次金融的成因,从中找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

一、金融危机概述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危机是只伴随经济危机爆发而爆发的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狭义的金融危机则是指单纯的货币危机。在广义的金融危机当中,生产即是以商品为载体的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的趋向。这个本质就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的起点和驱动力,也是商品和货币走向绝对对立的基本线索;狭义上的金融危机是当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尚未拉紧到极限、全面的生产过剩尚未发展到临界程度时所产生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当年总结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就必然会造成经济危机并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下,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不可能消灭,它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以来几百年的历史中,世界上发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21世纪前后就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持续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危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多种矛盾激化的表现,既有国际经济市场化过程中打破了原有经济格局、尚未形成新的经济秩序必然引发的矛盾,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对外开放、追求经济增长中缺乏对外开放条件下宏观调控经验而引发的矛盾。亚洲金融危机是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失利的表现,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苏联、东欧和我国先后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反观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它的诱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委托链过长。金融创新并不能有效解决资本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随着抵押债券层层证券化,必然使委托链条越来越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消费。美国式的文化模式使其居民过度消费。美国只有依靠大量发行负债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造成美国债务存量持续增加,最终影响了国家信用,引发了经济波动。美国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超过其收入水平,因此只有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才能满足需求。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债务越积越多,无论政府执行何种政策,无节制的负债必然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对比两次金融危机的相似处

金融监管不健全是这两次危机产生的相似原因。金融资产质量差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政府对金融部门的监管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资金的分配总量和结构,关系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金融机构设立比较混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薄弱,经营水平不高。同时,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对贷款风险分析重视不够,而只是较多地照顾各种关系,最终导致银行出现大量坏帐。

这次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由于本国金融监管不力造成的。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已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失去了效力,这必然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从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危机真正的根源在于美国监管机构失职、在于美国监管体制存在重大漏洞,在于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到位、对次级贷款等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也不够重视。美国的监管标准不仅单一,而且明显滞后。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经济绝不是自发的自由经济,绝不能放松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尤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经济中国际间竞争十分激烈,政府若放松对本国经济的组织和管理,或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就可能在竞争中失利,就可能发生危机。公务员之家

四、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和对我国化解金融风险的建议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2

近年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各种传播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且也是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3]笔者认为可以对全球化的概念从宏观世界历史进程的角度出发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界定:第一,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客观发展过程,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历史现象,属于历史的范畴;第二,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核心内容和主要动力是经济力,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统一体,其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应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但在目前情况下,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因为全球政治体系,全球文化秩序和全球社会制度还尚未出现;第四,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并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人类经济生活在全球范围不断实现全方位沟通、联系、融合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第五,全球化既不否认民族和地区的差异,也不排斥国家主权的存在。它与民族化、区域化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从宏观历史学的视野出发考察近代开端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看出它就是一部全球化进程准备、启动、发展和初步形成的历史。全球化进程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欧洲,经过大约5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到20世纪末,全球化时代才真正到来。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全球化范围日益扩大,国际生产分工已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于是“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生产模式不断涌现,“宇宙牌产品”日益增多;二是贸易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贸易扩展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贸易自由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为核心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的建立;三是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国际化局面形成,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国际金融市场的年金融交易量达5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交易的日周转额已达1.3万亿美元;[4]四是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据统计,198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只有1.5万家,子公司3.5万家。而到1997年,全球跨国公司数量已超过4.5万家,子公司已达28万家。目前仅在中国从事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有4.5万家。[5]五是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强劲,据统计,目前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6]欧洲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区域性贸易协定(RTAs)的实施数量在1950-1959年有3个,1960-1969年有19个,1970-1979年上升到39个,1990-1998年则达到82个。目前,55-60%的世界贸易是在贸易集团内发生的。[7]

全球化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并非偶然现象,它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过程,是资本主义产生之后为延长自己寿命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看,驱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资本积累与扩张的内在冲动,是资本推动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正如沃勒斯坦所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动作的。”[8]因为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一开始就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世界,它就无法发展,而不发展,实际上就意味着它的灭亡。因此,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极力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世界各地的廉价原料,使用世界各地廉价的劳动力,攫取高额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客观上把那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使世界逐步由分散、孤立、隔绝的状态发展成为互相依赖、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全球化与东亚金融危机

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短短的30余年间创造的“东亚奇迹”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一时间,关于东方行将崛起,西方即将衰败等说法弥漫全球。然而,正当人们为东亚模式大唱赞歌的时候,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给先前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的热情重重地泼上了一盆冷水。于是乎,否定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的呼声又甚嚣尘上,“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神话已经破灭”,“东亚奇迹已经完结”等论调充斥传媒,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甚至断言:东亚模式已不再奏效,只有美国风格的自由市场系统才是成功的。[9]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东亚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之间存在的何种关系,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国内外发表的文章和著作难以数计,但归纳起来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国际投机因素、银行不良贷款、金融监管不力、汇率政策僵化、政府干预不当与裙带关系以及对国际环境变化反应迟钝等多种因素。[10]应当说,这些方面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直接的或者表层上看问题,尚缺乏本质上的深层次的分析。笔者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应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要从当代世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另一方面,还要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尤其是东亚发展模式上来考察。

从当代世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出发审视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因,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一点,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毫无疑问,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现有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人们的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今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的现代化,并且开始步入后现代化(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经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导产业,所以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一直处于主导、示范和中心的地位,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如全球化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其可以不断地扩大经济势力范围,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引导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潮流,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努力奋斗,有些国家甚至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重要一环——资本的原始积累。全球化对他们来说是福是祸,是得是失?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笔者认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既给它们带来难得的机遇,又使它们面临巨大的挑战。正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全球化犹如一股汹涌的波涛,它既可以吞没一些国家,也可以将另一些国家向前推进”。[11]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吸纳外国直接投资,从而为本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积累创造条件,使他们可以通过吸收外资获得资本积累。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本外投的经济环境与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为它们的资本增值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全球化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它们在现代化初期阶段发展起来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使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成为一种主要趋势。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虽然深化了国际分工,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的本质仍未根本改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命运很难说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经济主权出现虚置现象。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加快资源等要素配置的国际化,参与国际经济世界性大循环,融入全球化进程创造了条件。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则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埋下了陷阱,如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加剧了金融风险,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了泡沫经济和出口市场的压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危机传递的加速作用等。因此,东亚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球化对东亚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致。

从东亚模式本身来看,它在实现东亚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起了制度性的保证作用,是东亚成功的基础。但是,东亚模式也确实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越发暴露出负面效应,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潜藏下祸根。或者说,东亚模式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为危机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首先,从政府主导现代化进程,对经济发展实行最大限度干预方面来看。政府主导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东亚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因为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且资源匮乏,空间狭小,有机合理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尤其是市场机制严重残缺,政治民主化进程相对迟缓。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急需发展的部门,可以运用强制办法推进市场机制的发育、形成和完善,从而有助于迅速实现工业化。但是,政府干预在现代化初期取得了成效,并不等于说它就是万能的救世良方,就应当一直干预下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发展的,经济越是成熟,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就应当及时收回来,让位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干预就会走向反面,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而,东亚大多数国家没有及时实现这个转变,有的国家甚至越走越远。在这方面,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些遭受危机重创的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被誉为“汉江奇迹”的韩国长期依靠政府干预,实行以财阀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把经济发展强调为原则性目标而且为达此目的毫不犹豫地干预本该由市场导向的经济。在朴正熙时期,政府建立了被赋予大权的经济计划委员会(EPB)用以策划经济蓝图,并负责控制国内预算和实施计划。商业和工业部(MCI)的角色也被进一步加强,进口控制、出口提升、工业发展计划、投资申请和贸易许可均由其负责。财政部(MOF)则负责监管国内外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政府干预更大,政府拥有并控制着所有的商业银行、特别银行和大部分金融机构。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导致了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均听命于政府,银行被迫维持定量信用和低利率政策,造成了大量呆帐和坏帐。但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在高增长方针的指导下,不断调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投资规模,以至于在泰国出现了一个以“高尔夫球场资本主义”为特征的投资场面,这些投资即没有赢得泰国赖以生存的出口收入,也没有促进本国经济并提供长期就业机会的工业长期增长。正如世界银行指出的那样,在泰国已经出现了与泡沫经济随影附形的明显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并且使相当多的民众愈发不满。[9]另外,企业为了迎合政府的偏好,获得大量的低息贷款,又不断盲目扩大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规模越大,贷款也就越多,从而与政府的关系也就越密切,反过来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贷款。这种贷款越多,政府承担的风险越大,国家金融的基础就越不稳固。爆发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政府主导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时,强有力的政府高层支配经济必然导致官僚主义盛行,经济社会制度缺乏民主监督,官商不分,政治腐败。正如西方一些社会学家所反复论证的那样:“权力意味着腐败,而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9]在印度尼西亚,苏哈托的家属和亲信垄断了最赚钱的行业和主要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享受税收优惠等特权,中饱私囊。这种国家权势人物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的腐败往往被西方媒体称为“朋党资本主义”(CronyCapitalism)。苏哈托的女儿,金泳三的儿子的不法行为,全斗焕八年任期中大约捞取4-5亿美元的好处,卢泰愚继任后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等事实都是明证。朋党资本主义导致了官商勾结,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蔓延,民众的不满也日益凸显。因此,腐败是影响东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痼疾。第二,从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看。东亚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现代化初期都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后来,又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而且出口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这种战略对于东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势必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会使本国经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在市场开放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其遭受外部风险的机率也随之加大,致使经济表现出很强的脆弱性。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出口导向战略指引下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无论市场还是技术都严重依赖先进国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国。从市场上看,由于它们的制造业都是在日本资金和技术输出下建立起来的,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十分有限。加之国内市场狭小,就决定了东亚的制造业必然是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特征。如1993年印度尼西亚、马亚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3.3%,73.1%,23.9%和29.3%。在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东亚多数国家始终不能摆脱对日本市场的进口依赖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而且,对美国的出口越多,从日本的进口就越大,对美国的顺差越巨,对日本的逆差就越严重。[12]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国际市场不景气,就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经济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实行了对外开放,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使国际市场日益趋于饱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东亚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劳动力成本也不断提高,从而使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致使出口越来越困难。从技术上看,韩国每辆轿车总技术成本的30%要以专利的形式支付给外国精密技术供给商,每台摄像机总技术成本的50%,每生产一个DRAM半导体总技术成本的30%,每台笔记本电脑总技术成本的70%要以技术专利形式支付给外国厂商。韩国所谓的汽车三大家(现代、起亚、大宇)平均研发(R&D)投入仅为美国三大汽车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6.2%和日本前三大汽车厂(丰田、尼桑、本田)的10.7%。[12]面对这种情况,东亚国家应当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因为任何发展战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受到时间和空间条件严格制约的。可是东亚国家未能及时做出这方面的调整。出口下降,赤字上升成为危机的主要诱因。

第三,从东亚区域特有的梯级发展序列,即“雁行发展模式”(flyinggeesepattern)方面看。东亚地区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如同“大雁飞行列阵”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依照其先进程度,形成了以日本为“雁头”,“四小龙”为“雁身”,东盟为“雁尾”的有序发展序列。80年代后期,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加入了这一“雁阵”。于是在日本、“四小龙”和东盟之间形成了一种“产业阶梯”,当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时,“四小龙”接受日本转移出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盟及中国沿海地区再接受“四小龙”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在区域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一种整个区域经济由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局面。这是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梯级发展也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环锁链。而且,这种雁行模式要保持其活力,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前提,即“领头雁”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实力和不断的创新能力,以便做到时刻引领“雁群”翱翔。但是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顶峰发展之后,90年代初就进入经济衰退期。其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而新兴知识经济下的主导产业未能崛起,于是,日本的产业升级停滞不前,没有较新的产业向“四小龙”转移。日本将大量的剩余资金流向房地产和海外市场,引发了泡沫经济,待到泡沫破灭,海外投资失败,日本就元气大伤,从而失去了“领头雁”的资格。与此同时,日本打破了先前先向“四小龙”转移,再向东盟转移技术的顺序,而是同时向两者转移,使得东盟与“四小龙”之间的差距缩小,东亚早已形成的产业转移链出现混乱。在东亚产业转移出现“盲点”的情况下,韩国将目光转向不切实际的“世界化”,香港则转向服务业,台湾设计出“亚太运营中心”,新加坡则想取代香港在东亚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东盟国家更是把目光转向“短、平、快”项目,泡沫经济越吹越大,终于酿成危机。因此,东亚金融危机虽然发生在金融层面,但其根子却在于产业结构上。即使金融制度整顿、完善了,如果产业结构不升级,东亚经济体的发展仍会碰到严重障碍。[13]当危机爆发后,这种雁行模式不但没有阻止危机的蔓延,反而利用早已形成的这种链条加剧了危机的传递。

第四,从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方面看。东亚国家的高储蓄保证了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内部,不依赖大量举借外债就能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保证较高的投资率,是东亚现代化起飞的重要特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投资需求急剧扩大。而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欠发达,在金融政策上又缺乏一种将分散的小额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的资本形成机制,所以,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国家转而鼓励企业向外大量借债,并以开放资本市场的方式来吸引海外证券投资。在韩国,由于低利率政策超出了资本的要求,人们缺乏将钱存入银行的刺激,所以在高膨胀的经济环境中国内储蓄受到抑制,结果政府不得不借助国外贷款以维系其工业运行。由于大量举债导致韩国的国际债务迅速增加。1993年韩国外债为43.9亿美元,1994年为56.9亿美元,1996年就达到104.7亿美元,1997年更达到154.4亿美元。[9]对外来资本的过分依赖,致使在外来冲击之下韩国经济显得异常脆弱,因为它需要通过贸易形式得到足够的国外资金以应付它的巨额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部环境变得不利,韩国的工业生产势必受到冲击。另外,大量的外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短期债务,因为国际借贷者更愿意将短期款项借给东亚国家的企业,这样可以避免负债。可是韩国企业将短期借款却用于长期投资,加之东亚国家又普遍缺乏驾驭短期资本的能力,不能有效的引导资本流向可贸易的生产性行业,所以,导致大量资本流向获利较高的投机性强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而直接导致了大量泡沫经济的形成。当从泰国爆发的危机席卷东亚之时,外国借贷者突然决定收回他们的短期贷款,韩国措手不及,陷入危机的泥潭。

三、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东亚金融危机表象上是金融领域的危机,但实质上既是全球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危机、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危机、是全体化过程中世界经济潜在危机的大爆发;也是东亚模式本身一些缺陷的危机、有关国家政策缺陷的危机、是一种发展性的危机。尽管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国家遭受沉重打击,也不能由此否定东亚模式的存在及取得的成就,更不能否定“东亚奇迹”的存在。因为在危机爆发前的30多年中,东亚经济创造了年均达8%以上的增长率,并且由30年前的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10发展到今天已占世界经济总量1/4的比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创造东亚奇迹的东亚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特殊道路,其实践基本上是成功的,而且在今后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如果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就不难看出,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时地会出现一些危机。历史上多次大的危机自不必说,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就发生了三次金融危机,而且,类似的危机今后也很难完全避免。那么,谁又能借此否认世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否认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创造的各种发展模式的存在呢?当然,东亚金融危机也昭示人们:在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今天,东亚国家和地区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坚持东亚发展模式精华的基础上,扬弃其内在缺陷,通过改革、完善、整合东亚模式,重振东亚经济的辉煌。

第一,要继续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大循环之中,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迅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争得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全球化对自身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规避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自己,制定一条切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应对全球化。

第二,要在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方面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促使政府的角色直接介入型向间接诱导型转化。在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机制的前提下,加速各种形式市场、机制、制度工具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健全各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职能,并规范其运行。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3

格林斯潘曾经在2002年称赞复杂衍生工具能够使风险得以分散。但这场危机证明,当金融衍生品成为逐利的手段时,它非但难以分散局部风险,反而会产生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风险。高收益率、高杠杆率从来都是和高风险相伴而生。但不能就此因噎废食,不能把金融创新作为导致危机爆发的“替罪羊”。要看到,和美国发达的金融体系相比,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尚处于较低层次,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体系运作效率较低,运营体制和监管模式落后,还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对金融巨大而多样化的需求。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以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为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创新,在创新中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对表外资产的监管,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警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金融必须根植和服务于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其根本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金融必须根植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其价值创造必须源于实体经济的真实价值。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次危机已经证明,金融一旦脱离实体经济这个元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虚拟的金融资产就会迅速膨胀,最终在肥皂泡破灭的同时,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伤害。要着眼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动重点产业振兴,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形势下,要着力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真正能够创造财富的行业,配置到真正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配置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的领域,立足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实体基础”。

三、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长期以来,美国奉行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实行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政策,2008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4860亿美元,贸易赤字连续三年超过7000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则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进行资金回流,来弥补美国巨大的“双赤字”。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国巨额双赤字、新兴市场国家巨额双顺差所导致的全球收支失衡的一次硬性调整。随着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逐渐开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更加重要,也更加复杂。当前,要抓住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调契机,加快进口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建立我国的战略要素储备体系;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技术、人才从发达国家大量溢出的机遇,加快引进我国亟须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高端人才,进一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四、宏观调控必须加强国际协调,重建国际金融体系

经济金融全球化在带给人类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扩散迅速超越国界,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面对危机的肆虐,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各国必须联起手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大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稳定国际金融市场。这次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世界金融体系和治理结构的缺陷,目前世界金融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形成的由不受约束的美元所主导的金融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金融体系,把美元发行置于国际监管之下,促进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向多极化发展。提高金融市场运作的透明度,努力推动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形成。

五、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集体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明显加大。为此,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补贴和救助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保持银行体系充裕流动性,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发展,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六、加快中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

全球化也使金融经济体系中积累的问题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得到反映,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日趋严重,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导致的内部失衡与国际收支盈余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导致的外部失衡是中国经济宏观失衡的基本特征,这种失衡和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方向相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要素边际收益的下降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传统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限制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经济的抗波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成马凌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及其给我国金融安全的启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4

[2]胡援成:对外开放中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3

[3]胡星: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警示与思考.社科纵横,2009,1

五、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已经集体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明显加大。为此,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加大对低收入家庭补贴和救助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保持银行体系充裕流动性,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发展,增强贷款利率下浮弹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积极扩大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六、加快中国经济转型,转变发展方式

全球化也使金融经济体系中积累的问题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得到反映,中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日趋严重,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导致的内部失衡与国际收支盈余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导致的外部失衡是中国经济宏观失衡的基本特征,这种失衡和美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方向相反、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要素边际收益的下降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强化,传统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限制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不断增强经济的抗波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成马凌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及其给我国金融安全的启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4

[2]胡援成:对外开放中的金融稳定与金融安全.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3

[3]胡星: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警示与思考.社科纵横,2009,1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4

世界主要国家出现滞胀的早期征毙

2007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开始“减速”,全球大多数国家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世界上主要国家已经出现经济滞胀的早期迹象。

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火车头的作用。然而2007年美国经济的表现不尽人意,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经济增长速度降低,通货膨胀率升高,失业率增加,这一切显示出美国经济已经离滞胀越来越近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经济尚未陷入滞胀,但已经有早期迹象出现”。

从欧元区的数据来看,虽然2007年欧元区的GDP增长了2.6%,略低于上一年的2.8%,但是全年经济波动较大,第二季度仅增长0.3%,是2005年以来的最小增幅。欧洲经济面临经济下行的风险。

以“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虽然经济仍能维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GDP分别增长11.4%、8.9%和8.1%,CP1分别上涨4.8%、5.2%和9.4%,均超过其央行设定的控制目标。

总的来看,由于新兴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部分抵消了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带来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停滞的趋势还不明显,但通货膨胀已在全球范围内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疲态延续,全球通货膨胀进一步向恶性势态发展,目前发展尚好的新兴国家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果真如此,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涵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滞胀幽灵将在不远的将来显身。

经济趋于滞胀的原因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过经济滞胀,当时是由突发地缘政治事件造成的“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与70年代滞胀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衰退。但此次全球通货膨胀,是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实质上是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全球大宗资源商品价格高涨所致。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叠货膨胀全球扩散

石油短缺推动价格上涨。2001年至2004年间,美国、欧洲等国家为了应付经济衰退的局面大幅降低利率,货币供应量增加,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石油消费量增加。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一直奉行“限产保价”策略,导致石油供给短缺,油价持续升高。石油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基础经济能源,位于产业链的顶端,石油价格上涨将会产生高位示范效应,给相关产业带来重大影响,会导致基础资源价格的整体上升,将通货膨胀推向更高的水平。

国际粮食价格也大幅提高。粮食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过去一年里干旱等自然灾害使得产量降低,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许多国家进行生物燃料的开发和生产,种植大量油料作物缩小了农业作物的种植面积。粮食和能源的高度关联使得粮食价格的上涨迅速“惨透”到总体物价,加剧通货膨胀,严重威胁对粮食和原材料依赖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将该利率从1%上调至5.25%。紧缩性韵货币政策击破了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由于全球性的流动性突然收缩,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信贷短缺,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央行进行降息和注资以稳定金融市场。这些措施虽然短期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紧缩的问题,但降息和注资将使流动性过剩再次出现,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不可避免上涨。而且利差的存在,使国际短期资本将流向新兴国家进行套利,拉高新兴国家的资产价格,催生经济泡沫。

2002年以来美元大幅贬值,作为国际商品交易中的计价货币,贬值直接导致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贬值,不但使得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财富减少,而且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大多依赖出口,美元贬值使得其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进口国需求减少,导致新兴国家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应对全球经济滞胀的政策选捧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5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6年下半年初露端倪,到2008年8月升级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是引发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这是目前国内理论界的共识。因此,要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首先必须弄清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有大量文献,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是由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所导致的,即是由于利率变化和房价波动引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认为,美国次级贷款之所以引发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的危机,利率与房价波动是关键因素。首先看美联储利率政策及贷款利率的变化。美联储从2001年初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次贷规模迅速增加。但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美联储从2004年6月起逐步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与房屋贷款利率。利率的上升无疑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形成压力。其次是美国房屋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下降,利率变动影响到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和还款能力,而房屋价格变动则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两者共同决定了次级贷款的违约率。房价增速放缓甚至下跌是到期未付率开始上升的重要原因。[1]

2.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

另一种观点从金融市场层面挖掘次贷危机的原因,强调了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影响。如何帆、张明(2007)将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归结为次贷危机发生的触发动因,并从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市场操作视角出发,将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归纳为: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方面,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的是那些收入较低、负债较重的、原本不够资格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购房者群体,同时房地产金融机构开发出多种抵押贷款品种,如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另一方面,从金融市场操作角度看,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便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可以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在市场繁荣时期,信用评级机构有时候通过提高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讨好客户,主观上降低了信用评级的标准,而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2]

此外,刘克崮(2007)[3]、冯科(2007)[4]等也认为,次贷产品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且过度衍生,使得风险跨市场传递;而且信用评级机构的中介独立性弱化,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被过度滥用,是产生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3.金融监管不力。

还有许多学者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原因归结为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罗熹(2008)认为,对金融机构监管的放松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在此次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美国、英国、爱尔兰等国家实行的是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该模式信奉自由贸易主义、最低政府干预以及最大程度的竞争,其逐渐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当中。首先,从美联储的职能看,以往美联储在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时采取的救市行为容易助长投机心理,甚至产生不负责任的道德风险。其次,从对金融部门的松懈监管看,监管机构推翻了旨在将投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分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让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全能银行的业务。在美国,金融扩张的幅度明显大于其所服务的实体经济,而且随着监管的绊脚石被移走,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5]

4.流动性过剩。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流动性过剩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许多人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流动性过剩联系起来。华民(2008)认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成本竞争后产生了价格持续下降的通货收缩效应,从而导致货币需求的减少、美国长期累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规模巨大的贸易赤字,导致了美元的过度供给等因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过剩的资金大量购买高风险资产,从而引发了以美国次级债为典型的金融风险。[6]陈雨露、庞红、蒲延杰(2008)认为,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高,货币紧缩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而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最终演绎成为全球潜在的金融风险。[7]黄纪宪、张超(2008)则试图从商业银行这一视角,探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累的原因。他们认为,银行流动性过剩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行为,导致过度竞争,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快速膨胀。[8]

5.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

当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虚拟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衡角度出发研究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

杨圣明(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最深的根源之一是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由于价值背离使用价值,这就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当这种背离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直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就在于虚拟经济(其主要代表是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9]

杜厚文、初春莉(2008)从美国房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对比、出租房屋空置率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多年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在虚假繁荣的外表下泡沫化程度十分严重。同时市场的杠杆作用又导致虚拟资本价值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泡沫资产一旦开始向真实价值回归,就必然导致泡沫的破裂。所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产生的资产泡沫终将破灭,这才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10]

6.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分析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种观点认为,虽然历次经济危机的直接或具体原因各有不同,但危机的本质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张宇(2009)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分析,指出当前的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并有了新的发展,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11]

白暴力、梁泳梅(2008)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起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12]

张宇、赵峰(2008)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相随。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导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以及经济的金融化,导致整个经济生产的利润总额增长放缓甚至绝对下降,最终形成资本的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1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安东和尹哲(2008),他们认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近3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化以及贫富分化。[14]

吴宣恭(2009)指出,由于滞胀问题的存在,为提升乏力的消费力,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大量借债;另一方面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这种信贷消费模式所遮掩着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对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加剧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15]

顾钰民(2009)通过对金融危机实质的分析指出,源自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的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16]

此外,刘明远(2008)[17]、张作云(2008)[18]等也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上述六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如第一种观点从货币政策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是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是沿袭了著名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货币数量决定了物价和产出水平。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事实上,由于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量的方程式颠倒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在解释物价变动与货币量的关系时出现了明显错误:是物价和产出水平决定了货币数量,而非相反。并且,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层面,才能找到本质原因。第二至第四种观点着重于金融市场角度,将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缺陷。但金融制度的缺陷只是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是经济过程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需要货币流回规律为中介。即各产业部门进行交换时,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进行商品交换的货币,将按照他们投入的数额流回到自己手里。只有在宏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时,货币流回规律才能实现;一旦货币不能如数回到自己手中,说明社会再生产出现问题,应当到生产中去寻找原因。第五种观点分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似乎是对前几种判断的一个综合,将货币和金融层面所有问题都包含在内,但马克思早就揭示出,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与作为其基础的实体经济相失衡只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并且会将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大,但这不是本质原因。实际上,前五种观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流通层面分析原因,停留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产过程。而第六种观点则从更深层次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样一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使得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同时,为缓解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而兴起的信贷消费流行,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和信用体系过度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成倍加以放大,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存在,但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它的爆发是有周期和条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房地产市场,并通过信贷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最终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荡。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是如何通过传导机制引发了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通过何种途径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对于我们认识经济运行过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领域,侧重于讨论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传导、引致金融危机并影响实体经济。

张明(2008)分析了次贷危机是如何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进行传导的。他的主要观点和分析逻辑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19]

余永定(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经历了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与实体经济萎缩这三个阶段。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再融资者无力偿还新贷款,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以次贷为基础的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受到影响,出现流动性短缺;而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将杠杆比率降低,导致信贷紧缩,最终对实体经济造成重要影响。[20]

张宇(2009)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分析,指出当前的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或新自由主义发展阶段的一次总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并有了新的发展,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经济运行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不断深化和集中爆发的结果,危机事实上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终结。[11]

白暴力、梁泳梅(2008)认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起危机爆发。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此外,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12]

张宇、赵峰(2008)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相随。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兴起,正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市场监管和国家干预的放松或缺位,导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以及经济的金融化,导致整个经济生产的利润总额增长放缓甚至绝对下降,最终形成资本的危机。因此,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激化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1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朱安东和尹哲(2008),他们认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近30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化以及贫富分化。[14]

吴宣恭(2009)指出,由于滞胀问题的存在,为提升乏力的消费力,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居民大量借债;另一方面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这种信贷消费模式所遮掩着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对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产生和加剧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15]

顾钰民(2009)通过对金融危机实质的分析指出,源自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在通过金融领域的活动得到缓解的过程中,隐含着使这种生产过剩进一步深化的隐患;在现象上表现为金融活动的失控,实质是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金融活动的失控和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相互交织,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危机的一个新的特征。[16]

此外,刘明远(2008)[17]、张作云(2008)[18]等也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上述六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了自己的判断。如第一种观点从货币政策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是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金融危机,这实际上是沿袭了著名货币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政策失误”理论。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货币数量决定了物价和产出水平。货币供给变动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也就是说,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货币政策。事实上,由于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流通量的方程式颠倒了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在解释物价变动与货币量的关系时出现了明显错误:是物价和产出水平决定了货币数量,而非相反。并且,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流通领域,而是在生产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层面,才能找到本质原因。第二至第四种观点着重于金融市场角度,将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于金融制度本身的缺陷。但金融制度的缺陷只是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金融危机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是经济过程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需要货币流回规律为中介。即各产业部门进行交换时,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进行商品交换的货币,将按照他们投入的数额流回到自己手里。只有在宏观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时,货币流回规律才能实现;一旦货币不能如数回到自己手中,说明社会再生产出现问题,应当到生产中去寻找原因。第五种观点分析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似乎是对前几种判断的一个综合,将货币和金融层面所有问题都包含在内,但马克思早就揭示出,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与作为其基础的实体经济相失衡只是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并且会将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大,但这不是本质原因。实际上,前五种观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流通层面分析原因,停留在经济运行的表面,并没有深入到生产过程。而第六种观点则从更深层次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这样一个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使得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跟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这必然导致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同时,为缓解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而兴起的信贷消费流行,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和信用体系过度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成倍加以放大,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存在,但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它的爆发是有周期和条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于房地产市场,并通过信贷市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最终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荡。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的失衡是如何通过传导机制引发了金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通过何种途径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对于我们认识经济运行过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领域,侧重于讨论次贷危机产生的信用风险如何传导、引致金融危机并影响实体经济。

张明(2008)分析了次贷危机是如何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之间、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进行传导的。他的主要观点和分析逻辑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而去杠杆化在资本市场的危机深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19]

余永定(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经历了流动性短缺、信贷紧缩与实体经济萎缩这三个阶段。利息率的上升和房价的下跌使再融资者无力偿还新贷款,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以次贷为基础的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受到影响,出现流动性短缺;而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将杠杆比率降低,导致信贷紧缩,最终对实体经济造成重要影响。[20]

关于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过程及途径,理论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徐克恩和鄂志寰(2008)[21],黄小军、陆晓明和吴晓晖(2008)[22],曹红辉(2008)[23],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1]等,他们认为,金融危机通过投资和消费两条路径导致实体经济下滑。例如,曹红辉(2008)认为,次贷危机从住房投资和居民消费两方面对美国经济产生影响。首先,次贷危机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房价下跌压力。一方面,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例的提高意味着贷款人将处置更多作为抵押品的房屋或有更多借款人被强制要求出售房屋,增加了房屋供给;另一方面,贷款人为控制信用风险提高贷款利率,并提高贷款标准以压缩信贷规模,控制房贷风险,对住房需求也起到抑制作用。其次,次贷危机通过两方面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次级贷款的借款人中部分中等收入群体的债务状况对消费的影响相对于低收入群体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抵押品权益撤回(MEW)金额占消费的比重从2005年起下降,对消费的影响日益突出。[23]

理论界在次贷危机如何由次级贷款市场传导至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对冲基金的机理研究得十分透彻,对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途径分析也十分到位。许多人相信,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全面经济危机是以连锁反应形式依次出现的,只有在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后,金融危机才会导致全面经济危机的发生,似乎实体经济受损是金融危机的结果,而非原因。事实上,实体经济的失衡恰恰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指导下,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贫富分化加剧。为维持生活水平,多数家庭不得不大量借债,信贷消费开始流行,而居民消费又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这种没有实际收入增长,仅仅依靠借贷实现的虚假的消费繁荣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一旦信贷消费减少,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信用制度只是加速和扩大了危机发生的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产业危机引起次贷危机,次贷危机通过金融信用制度进一步引起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而金融危机又在更大的规模上、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产业危机发展,这一点是目前认识比较欠缺的。

三、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金融危机将何去何从,其影响有限抑或将演变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的危机,也是目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焦点。

1.金融危机影响有限。

赵涛(2008)利用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IT产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等启动了新一轮长周期,这次长周期的终结期应在2050年以后。从时间上看,当前的美国次贷危机不可能演化为类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大危机。关于次贷危机的时间长度,赵涛认为,战后美国共发生10次经济衰退,经济衰退的时间平均为11个月左右,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开始,美国已于2007年11月进入经济衰退。这次经济衰退的时间长约11-16个月,美国经济在2008年年中到达谷底,2008年底或2009年初结束,2009年出现全面复苏。[24]

黄隽(2008)利用2000—2007年美国十大银行的财务数据,对银行的基本业务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主要银行的影响有限,美国十大银行的基本面没有受到很大冲击。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但对人们心理和信心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对经济的实质影响,只要银行的支付系统和支付能力没有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不会导致真正的金融危机。[25]

2.危机尚未结束,但美国经济长期内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李翀(2007)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造成了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损失;导致信贷市场提高贷款条件和减少贷款数量,造成信贷市场的收缩;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造成房产市场的收缩;通过股票、信贷和房产市场三个途径造成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下降。但由于此次次贷规模并不大,考虑到美国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干预,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国消费支出、投资支出、进口支出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小幅度的下降,但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26]

李向阳(2008)在《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认为,次贷危机存在向纵深发展的可能。目前,次贷危机尚未全面扩展到信用违约掉期领域。其发展前景一方面将取决于政府干预措施能否遏制金融市场的信心危机,另一方面将取决于能否遏制房地产价格的继续下跌。从调整的时期和幅度来看,美国房地产市场会在2009年下半年进入稳定状态。进而,金融市场会趋于稳定。[27]

3.美国经济在长期内将步入衰退。

陈雨露、庞红和蒲延杰(2008)认为,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已经确定无疑,唯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全球经济将面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7]

李慎明(2007)根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使美国摆脱正常的商业周期危机的影响,但却无法使其摆脱长波周期危机的规律。他接受比利时经济学家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中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从1967年起,已经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从1993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长达近10年的繁荣,仅仅是美国经济进入长波收缩期衰退中出现的特例。美国经济要走完这一衰退时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28]

总之,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V字型,即触底反弹,这是一种比较乐观的估计;U字型,即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放缓将维持一段时间,然后才会逐渐复苏;L字型,即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较长时间内将进入衰退阶段,这是比较悲观的观点。目前国内理论界大多数人都集中于分析经济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之间关系这个问题却少有关注。我们认为,历次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就会产生许多新变化,如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等,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取消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一方面,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但另一方面,国家的干预和调节使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不能充分发挥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危机对生产的强制性调节作用,以暂时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就使生产能力的过剩经常化,加深了生产过剩的危机,使经济危机不是消失或者转移了,而是爆发得更加频繁了。[29]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继续存在和更加频繁的爆发,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即将崩溃。因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的同时,用一系列自我调节和改良措施去缓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束缚,并采取一系列社会调整措施,如企业职工持股、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使劳资矛盾趋向缓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简言之,正如马克思揭露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我们要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趋势及其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四、对中国的启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的一般层面是存在共性的。因此,此次发生于美国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为我们把握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了重要启示。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

1.货币政策方面。

吴培新(2008)通过对次贷危机形成机理以及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分析,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改善提出了四点启示:(1)在坚持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资产价格的过度偏离以便采取防御性的货币政策;(2)由于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有“时间不一致性”的新的表现形式,因此必须延长货币政策目标的覆盖期限至整个经济周期,并考虑货币政策在全经济周期中的均衡性;(3)以央行为主导,加强三大监管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宏观金融审慎监管协调机制,以改善货币政策环境,抵消金融系统的过度顺周期性;(4)开展对我国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的内在不稳定性研究,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大起大落。[30]

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李若谷和冯春平(2008)认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迫切需要加强对外投资。次贷危机以后,美国一些金融资产价格相对缩水,更接近合理的价格区间,为中国对外投资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机。[31]

2.房地产市场方面。

蒋先玲(2007)认为必须从意识上强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也是一种风险资产;警惕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严格贷前审查;认为我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条件,应尽快总结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验并进一步推广;寻找有效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对利率杠杆的使用要慎之又慎,完善土地出让制度,提高土地管理机关、房地产交易管理机关的透明度,减少商业腐败等,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32]

刘克崮(2007)认为,借鉴美国用次级贷款等市场方式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加强住房金融市场分层和金融产品创新,将有利于我国形成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以多种方式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3]

麦元勋、刘湘云(2007)则对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当市场参与主体过度追求利润而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时,资产证券化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沿资金链条迅速将风险传播出去,最终演变为影响广泛的危机。应坚持审慎原则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33]

汪利娜(2007)认为,“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一个优化的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的统一。[34]

3.金融市场方面。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在金融市场方面的启示,大家的观点比较一致,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首先看关于金融业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的讨论。如蓝庆新(2008)认为,必须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我国银行必须加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35]黄润中(2007)提出,金融创新工作要特别注意掌握规律,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是把双刃剑,必须在趋利避害中寻求利益最大化。[36]罗熹(2008)认为在银行风险管理方面有以下启示:一是在投资、信贷活动中要坚持独立的风险判断,确保对风险的识别、控制能力,不要投资于“不懂”的产品和领域。二是现代金融领域各类风险的内在关联性越来越大,风险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当今的金融风险很难孤立地进行识别和管理,要求国内银行必须加快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三是要有明确的风险战略、政策制度和健康的风险文化,健全内部治理结构,严格执行风险政策和制度,在风险收益的长期平衡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进一步密切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重新检讨现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估计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可能性。[5]

其次看关于金融监管的讨论。张雪春(2008)指出,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必须赋予中央银行必要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实时信息交换机制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预警机制。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从这次美国次贷事件看,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是站在第一线的,应当与存款保险机构共享信息,并与存款保险机构的运作有相当的默契。[37]阳建勋(2008)认为,为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加强市场化监管,同时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38]

4.经济结构方面。

张宇、赵峰(2008)在深刻揭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的基础上,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重要启示总结如下:(1)注重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现阶段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应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为我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奠定基础。(2)在以股票、债券等为基础的虚拟经济中,由于资本的运动与实体经济的运动往往是脱节的,市场失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作为一个处在发展与转型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效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3)当前的金融危机证明了新自由主义不顾一切的盲目的私有化是有害的,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4)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无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影响,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13]

何干强(2008)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角度分析认为,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将小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是不合理的。如果过多地发展脱离一般老百姓消费力的高档商品且超出一定限度,产生供过于求而导致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商品流通遇到困难,这就必然反映到货币流通上,引发金融问题。并且,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社会分工制度的自发性有关,私有制比重越大,这种自发性就越大。因此,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振兴新型公有制经济;同时从有利于人民角度出发,调整产业结构。[39]

朱安东、尹哲(2008)认为,应出台关乎民众利益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在稳定物价的同时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降低贫富分化的程度,提高居民消费和内部需求,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14]

余永定(2008)认为,在积累了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损失分担者”,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能保持中国的巨大贸易顺差,但这些顺差代表中国可能或已经遭受的真实财富损失。因此,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战略的调整,坚决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尽快转移到内需上来。[20]

吴敬琏(2009)认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方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实现这一转变存在体制性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级政府仍然掌握了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利。因此,要继续深化尚未完成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进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权,提高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40]

彭兴韵、吴洁(2009)则认为,次贷危机归根到底是自由市场竞争体制的危机,虽然完全排斥市场机制会阻碍经济发展,但那种迷恋于完全自由市场竞争的发展道路,终究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只有在政府的宏观引导、风险及时得到消解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才能够较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41]

从我国理论界关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启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对启示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原因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不同层次的研究决定了在不同层次提出各自的启示和对策。将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的观点,主张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房贷的发放要严格审核,并从制度上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认为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操作失误引起的观点则更侧重于从金融角度,要求银行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监督机构必须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另一些学者在认识到金融危机发生的本质原因后提出,应转变我国经济结构,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注重社会公平,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我们认为,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根源于产业危机,通过信用制度和经济全球化将危机扩散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及世界各国,并加深其影响的范围、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此,上述各种观点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归纳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在经济运行各层面应把握和注意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应该认识到,此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一种债务危机,是因为生产的商品在流通中遇到困难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引起的,因此,要从生产领域寻找解决办法,同时调整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制度,标本兼治,从根源和外部条件上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美国次贷危机考察报告[J].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8,(69、70).

[2]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

[3]刘克崮.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7,(12).

[4]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J].南方金融,2007,(9).

[5]罗熹.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J].求是,2008,(18).

[6]华民.2008,全球流动性过剩仍将持续[J].沪港经济,2008,(1).

[7]陈雨露,庞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7).

[8]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2008,(6).

[9]杨圣明.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N].人民日报,2008-11-21(7).

[10]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

[11]张宇.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道路[J].经济学动态,2009,(4).

[12]白暴力,梁泳梅.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后果[J].经济学动态,2008,(12).

[13]张宇,赵峰.新自由主义政策: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根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上、中、下)[N].中国青年报,2008-12-0(1、2、3).

[14]朱安东,尹哲.长波理论视野中的美国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15]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

[16]顾钰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阐释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17]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8]张作云.金融危机的根源、生成机制及其在我国发生的可能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

[19]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7、8).

[20]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5).

[21]徐克恩,鄂志寰.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22]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8,(5).

[23]曹红辉.美国信用危机:成因、风险传导与制度变革[J].经济学动态,2008,(10).

[24]赵涛.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6).

[25]黄隽.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不宜估计过重[J].经济纵横,2008,(7).

[26]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2007,(9).

[27]王洛林,李向阳主编.世界经济黄皮书: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8]李慎明.“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视野中的美国经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

[29]徐崇温.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理论视野,2003,(1).

[30]吴培新.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含义[J].国际金融研究,2008,(10).

[31]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2).

[32]蒋先玲.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1).

[33]麦元勋,刘湘云.从美国次级债券危机引发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7,(12).

[34]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2007,(10).

[35]蓝庆新.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风险防范[J].理论探讨,2008,(2).

[36]黄润中.美国次贷危机的市场影响、启示及对策[J].中国金融,2007,(19).

[37]张雪春.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J].金融纵横,2008,(1).

[38]阳建勋.美国对次贷危机干预的两难选择与启示[J].财经科学,2008,(9).

[39]何干强.关于“信心”的访谈[Z]./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1348

[40]吴敬琏.金融海啸与中国[J].亚太经济,2009,(1).

[41]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J].经济学动态,2009,(2).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6

在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违规放贷,还贷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和不想还贷,后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紧接着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最终引起的金融风暴。金融风暴蔓延全球,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二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三是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然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激发了世界经济长期积累的“症状”一一恶化,例如,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短期通货膨胀压力;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加大了发达国家通货紧缩风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放纵的模式有碍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佐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摆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和商品供给过剩与购买力缺乏之间的矛盾。仔细察看危机爆发每个细节,我们易于发现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处就已经潜藏着暴发这类危机的基因,简单地说,金融危机出现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本身的贪婪自然地引导出宽松的货币政策,长周期的金融管制以及法律漏洞。这些问题也将势必引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链条断裂和以美元为国际货币全球资金安全性下降。无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受到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必要的和严峻的警示———我国法律制度很不健全,因此,加强我国立法薄弱环节的建设紧迫而必要。例如,金融经济领域的立法无论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显得强度和力度不够。倘若金融经济领域的法律健全就能有效地防控金融经济风险,减轻国际金融危机的毒害。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地立法达到有效地防控金融经济危机的毒害,是一项急需而必要的战略性课题。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立法的警示

1.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警示

金融危机有助于我国认清国际金融规则,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权重,也有助于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下面从三个方面作相关论述:

①促进完善的金融体系建设。在美国,所谓的金融危机是指以银行、保险公司、中投公司为主要代表的金融企业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例如,筹措资金困难、不良贷款增加、资金流动性差等等。这危机也延伸到我国银行业,因为我国银行业握有美国的按揭证券化产品,而且这些产品种类齐全和数额巨大。由是观之,我国有必要高度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风险,积极与国际银行业保持联系,对其相关制度的修订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实,这样还有助于消化我国银行业发展不失衡现象,提振银行业。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无论在制度还是执行力度方面都有必要进行具体的强化和提高,以求防止非法牟利。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开放度不高,所以对西方世界的经济金融“病毒”略存抵抗力。但是,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寻求完善健全的金融制度和监管势必长期存在,而且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②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金融危机出现说明金融衍生产品并不总是如人所想的那样有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衍生产品(derivatives)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underlyings)价值变动的合约(contracts)。合约分有两类———标准化的和非标准化的。标准化合约是指其标的物(基础资产)的交易价格、交易时间、资产特征、交易方式等都是事先标准化的,因此这类合约大多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如期货。非标准化合约是指以上各项由交易的双方自行约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如远期协议。金融衍生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合约的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因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风险也就越大。由是观之,金融衍生产品主要用于规避风险,但当交易不当时,风险就变得出乎意料的巨大,而且这种风险会不断的传染。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来看,由于金融机构监管不利,过度发展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有着巨大的传染性,美国的金融衍生品所积累的风险就像“蝴蝶效应”传遍全球,我国也受其影响。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品单一、交易方式古板,缺乏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能力。在此时,我国不健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会让国际投机资本的有机可乘,出现风险,发生危机。因此,创造出合乎国情的金融衍生产品和更新监管制度,使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与实体经济保持相关的一致,降解潜在风险。

③调整经济结构。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我国经济长期是依赖于低人力资源成本和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而赢得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且是浓烈的外向型经济。然而当今国际金融危机袭圈全球,使得我国经济的外向特色必须转变,对出口的依赖度必须下降。这是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更是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也是民族自信的伸张。具体地说,今后,我国经济需要从“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济”,依靠本国国民消费的增长来带动。

2.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立法的警示

①深化金融监管立法。首先,转变观念。事实证明,市场并非万能,所以监管必须存在。目前,我国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司其职,然而这“一行三会”能否胜任,有无纰漏值得深思。其次,明确权责,落实问责。金融监管机构的权责不明和独立性不强的现象急需更改。对于金融监管机构和人员渎职失责应当采取问责手段,以示惩戒。

②建立金融市场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来看,对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抱有盲目乐观的预期激促出次贷危机。这也警示着金融投资不可能无视风险的存在,因此,对投资市场风险的辨识能力有助于预防和消除不必要的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由此可知,建立金融市场风险的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在于保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利益,有助于本国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的稳定。

③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美国次贷危机部分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因此,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相关而必要信息公开透明有利于投资者和机构准确预判风险。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应当包涵信息披露的原则、标准、内容、方式、手段等。具体的披露方式众多,如网站监管规则和信息、出版定期公报、编制和公布年报、定期举办新闻会等,其中如实年报是多数国家法定义务。

三、此次金融危机引起我国涉外金融法律关系的新变化和对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议

在金融危机之际,我国政府在关注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当与各国保持联系与合作,以获得相应的资助,并且能够共同探讨应对经济发展之策。合作和助益表现有以下几点:

1.边贸合作增多,有利于经济复苏

合作范围扩大能吸引丰富的投资,对各国经济发展都较强刺激力量。如东盟10+3创意就很好。经贸合作的目标就是要达到无障碍与双赢。因此,我国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期,边境贸易应当有所突破。第一,由单一边贸方式向综合边贸合作方式发展;第二,由单边实施建设转向双边共建;第三,由单一机制改为多重机制;第四,努力搞好双边的产业对接,由产业间合作向产业内合作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创新边境经贸合作的方式和机制,来加快边境地区的经贸合作,由边疆地区的“中介效应”向“集聚效应”转变。

2.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共同探讨解决之策

金融危机袭卷全球之后,我国积极参与基金组织资金交易计划,把我国已认缴的份额资金作为救助的交易基金,以助一些需要资金渡过难关的国家与地区。还有一些国家希望我国政府能够购买他们政权债券或者向我国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这想法不错,也正处于积极研究当中。其实,在危机之后,我国已经积极地购买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多边开发机构的债券,以帮助某些国家渡过危机难关。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出口企业影响对策

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5%,拉动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势必降低它们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整体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

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据统计,2008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回落4.6%。我国对以转口贸易为主的香港地区出口仅增长8.9%,回落了12.7%;对欧盟出口1月~7月累计增速27.1%,8月份增长22%,9月份增长20.8%。

2.金融危机严重地冲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由于受到经营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其中鞋类出口增长15.1%,玩具出口增长3.7%,服装出口增长1.8%,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3.1%、16.3%。和21.2%。例如在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大大削弱了购买力,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在,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金融危机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下滑,无疑给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企业带来了“重创”。

3.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生存状况变得更加恶化。今年上半年,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中小企业倒闭,主要集中在玩具和纺织服装行业,且多数是私营企业。究其原因,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放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提高了部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中国的出口商仍将迎接来自海外的新一轮打击。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风险

1.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失业率上升,必将会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国家和地区会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大,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政府的强势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有望使美国经济免于衰退,但很可能引发经济停滞,当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就会抬头。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我国,占83.3%。目前,美主要纺织团体已经提出了包括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针对具体产品的保障措施等多种方案,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的特保措施将于2009年1月1日取消。

2.金融危机加大了出口企业的收汇风险

近年来,迫于国际市场竞争压力,我国出口企业从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改为赊销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使企业直接面对海外买家的商业风险,收汇风险较大。特别是金融危机时期,信贷紧缩,导致了部分高度依赖银行资金运转的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增加,而且融资的额度也难以满足正常经营的需要,同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在整体销售趋势下降的情况下,企业难以维持销售量和盈利水平,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他们把债务负担转嫁给我国企业。造成企业无法收回货款,坏账数量急剧增加。外贸信用风险增大。

据国际信用保险机构科法斯的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美国企业欠款指数上升了35%。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数据表明,2008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到来自企业出口美国的报损案件及报损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几倍,全国范围内已有5200多户海外买家因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而丧失偿付能力。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的数据也显示,进入10月份以来,外贸风险呈“爆发”趋势,10月10日至11月18日,该公司共接到报损案19起,平均每2天一起,同比激增375%;案值1091万美元,同比激增1898%。

3.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订单的转移

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例如纺织行业的利润在2%~5%,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产品质量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就面临着亏损。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消退。但是国外采购商却不会因此停止追求更低价格的产品。他们开始培养商品价格更加低廉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的供应商,将大批订单开始从中国转移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目前,玩具、服装的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越来越多。

三、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

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改善对外贸易环境,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我国出口企业应借政策之“利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危为机,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8

但是,欣喜之余人们不能不对这场噩梦般的危机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金融危机留给人们的思考是长远的,它不能随着危机阴影的消退而在人们的记忆里立即消解,国际学术界关于东亚发展模式褒与贬之间的大起大落更是耐人寻味,它所引发的思考仍将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从全球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场危机,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危机的成因,同时也能对东亚发展模式做出一个新的评价,并从中总结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全球化的概念、表现及成因

近年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各种传播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且也是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3]笔者认为可以对全球化的概念从宏观世界历史进程的角度出发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界定:第一,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客观发展过程,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历史现象,属于历史的范畴;第二,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核心内容和主要动力是经济力,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统一体,其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应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但在目前情况下,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因为全球政治体系,全球文化秩序和全球社会制度还尚未出现;第四,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并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人类经济生活在全球范围不断实现全方位沟通、联系、融合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第五,全球化既不否认民族和地区的差异,也不排斥国家主权的存在。它与民族化、区域化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从宏观历史学的视野出发考察近代开端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看出它就是一部全球化进程准备、启动、发展和初步形成的历史。全球化进程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欧洲,经过大约5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到20世纪末,全球化时代才真正到来。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全球化范围日益扩大,国际生产分工已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于是“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生产模式不断涌现,“宇宙牌产品”日益增多;二是贸易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贸易扩展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贸易自由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为核心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的建立;三是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国际化局面形成,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国际金融市场的年金融交易量达5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交易的日周转额已达1.3万亿美元;[4]四是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据统计,198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只有1.5万家,子公司3.5万家。而到1997年,全球跨国公司数量已超过4.5万家,子公司已达28万家。目前仅在中国从事经营的跨国公司就有4.5万家。[5]五是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强劲,据统计,目前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35个区域性经济集团,[6]欧洲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另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区域性贸易协定(RTAs)的实施数量在1950-1959年有3个,1960-1969年有19个,1970-1979年上升到39个,1990-1998年则达到82个。目前,55-60%的世界贸易是在贸易集团内发生的。[7]

全球化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并非偶然现象,它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过程,是资本主义产生之后为延长自己寿命的一种方式。从本质上看,驱动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资本积累与扩张的内在冲动,是资本推动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正如沃勒斯坦所说,“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历史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的架构之内动作的。”[8]因为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一开始就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如果不掠夺世界,它就无法发展,而不发展,实际上就意味着它的灭亡。因此,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极力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世界各地的廉价原料,使用世界各地廉价的劳动力,攫取高额利润,以维护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这样做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客观上把那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使世界逐步由分散、孤立、隔绝的状态发展成为互相依赖、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全球化与东亚金融危机

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短短的30余年间创造的“东亚奇迹”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一时间,关于东方行将崛起,西方即将衰败等说法弥漫全球。然而,正当人们为东亚模式大唱赞歌的时候,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给先前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的热情重重地泼上了一盆冷水。于是乎,否定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的呼声又甚嚣尘上,“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神话已经破灭”,“东亚奇迹已经完结”等论调充斥传媒,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甚至断言:东亚模式已不再奏效,只有美国风格的自由市场系统才是成功的。[9]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东亚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与东亚模式之间存在的何种关系,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国内外发表的文章和著作难以数计,但归纳起来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国际投机因素、银行不良贷款、金融监管不力、汇率政策僵化、政府干预不当与裙带关系以及对国际环境变化反应迟钝等多种因素。[10]应当说,这些方面对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直接的或者表层上看问题,尚缺乏本质上的深层次的分析。笔者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应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要从当代世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另一方面,还要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尤其是东亚发展模式上来考察。

从当代世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出发审视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因,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一点,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毫无疑问,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现有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甚至人们的社会心理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今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的现代化,并且开始步入后现代化(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经济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导产业,所以在世界经济大潮中一直处于主导、示范和中心的地位,全球化对它们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如全球化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其可以不断地扩大经济势力范围,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引导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潮流,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努力奋斗,有些国家甚至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重要一环——资本的原始积累。全球化对他们来说是福是祸,是得是失?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笔者认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既给它们带来难得的机遇,又使它们面临巨大的挑战。正如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全球化犹如一股汹涌的波涛,它既可以吞没一些国家,也可以将另一些国家向前推进”。[11]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吸纳外国直接投资,从而为本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本积累创造条件,使他们可以通过吸收外资获得资本积累。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本外投的经济环境与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为它们的资本增值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全球化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它们在现代化初期阶段发展起来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使穷国越来越穷,富国越来越富成为一种主要趋势。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虽然深化了国际分工,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的本质仍未根本改变,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命运很难说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经济主权出现虚置现象。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为东亚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积极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加快资源等要素配置的国际化,参与国际经济世界性大循环,融入全球化进程创造了条件。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则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埋下了陷阱,如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加剧了金融风险,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导致了泡沫经济和出口市场的压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危机传递的加速作用等。因此,东亚金融危机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球化对东亚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所致。

从东亚模式本身来看,它在实现东亚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起了制度性的保证作用,是东亚成功的基础。但是,东亚模式也确实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越发暴露出负面效应,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潜藏下祸根。或者说,东亚模式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为危机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首先,从政府主导现代化进程,对经济发展实行最大限度干预方面来看。政府主导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东亚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因为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且资源匮乏,空间狭小,有机合理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尤其是市场机制严重残缺,政治民主化进程相对迟缓。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急需发展的部门,可以运用强制办法推进市场机制的发育、形成和完善,从而有助于迅速实现工业化。但是,政府干预在现代化初期取得了成效,并不等于说它就是万能的救世良方,就应当一直干预下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发展的,经济越是成熟,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就应当及时收回来,让位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干预就会走向反面,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而,东亚大多数国家没有及时实现这个转变,有的国家甚至越走越远。在这方面,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这些遭受危机重创的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被誉为“汉江奇迹”的韩国长期依靠政府干预,实行以财阀大企业集团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把经济发展强调为原则性目标而且为达此目的毫不犹豫地干预本该由市场导向的经济。在朴正熙时期,政府建立了被赋予大权的经济计划委员会(EPB)用以策划经济蓝图,并负责控制国内预算和实施计划。商业和工业部(MCI)的角色也被进一步加强,进口控制、出口提升、工业发展计划、投资申请和贸易许可均由其负责。财政部(MOF)则负责监管国内外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政府干预更大,政府拥有并控制着所有的商业银行、特别银行和大部分金融机构。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导致了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均听命于政府,银行被迫维持定量信用和低利率政策,造成了大量呆帐和坏帐。但是,许多国家的政府在高增长方针的指导下,不断调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投资规模,以至于在泰国出现了一个以“高尔夫球场资本主义”为特征的投资场面,这些投资即没有赢得泰国赖以生存的出口收入,也没有促进本国经济并提供长期就业机会的工业长期增长。正如世界银行指出的那样,在泰国已经出现了与泡沫经济随影附形的明显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并且使相当多的民众愈发不满。[9]另外,企业为了迎合政府的偏好,获得大量的低息贷款,又不断盲目扩大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规模越大,贷款也就越多,从而与政府的关系也就越密切,反过来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贷款。这种贷款越多,政府承担的风险越大,国家金融的基础就越不稳固。爆发金融危机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政府主导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时,强有力的政府高层支配经济必然导致官僚主义盛行,经济社会制度缺乏民主监督,官商不分,政治腐败。正如西方一些社会学家所反复论证的那样:“权力意味着腐败,而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9]在印度尼西亚,苏哈托的家属和亲信垄断了最赚钱的行业和主要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享受税收优惠等特权,中饱私囊。这种国家权势人物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的腐败往往被西方媒体称为“朋党资本主义”(CronyCapitalism)。苏哈托的女儿,金泳三的儿子的不法行为,全斗焕八年任期中大约捞取4-5亿美元的好处,卢泰愚继任后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等事实都是明证。朋党资本主义导致了官商勾结,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蔓延,民众的不满也日益凸显。因此,腐败是影响东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痼疾。

第二,从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看。东亚国家和地区大部分在现代化初期都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后来,又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而且出口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这种战略对于东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势必带来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会使本国经济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在市场开放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其遭受外部风险的机率也随之加大,致使经济表现出很强的脆弱性。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出口导向战略指引下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无论市场还是技术都严重依赖先进国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国。从市场上看,由于它们的制造业都是在日本资金和技术输出下建立起来的,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十分有限。加之国内市场狭小,就决定了东亚的制造业必然是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特征。如1993年印度尼西亚、马亚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3.3%,73.1%,23.9%和29.3%。在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东亚多数国家始终不能摆脱对日本市场的进口依赖和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依赖,而且,对美国的出口越多,从日本的进口就越大,对美国的顺差越巨,对日本的逆差就越严重。[12]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国际市场不景气,就会反过来影响自身的经济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实行了对外开放,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使国际市场日益趋于饱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东亚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劳动力成本也不断提高,从而使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致使出口越来越困难。从技术上看,韩国每辆轿车总技术成本的30%要以专利的形式支付给外国精密技术供给商,每台摄像机总技术成本的50%,每生产一个DRAM半导体总技术成本的30%,每台笔记本电脑总技术成本的70%要以技术专利形式支付给外国厂商。韩国所谓的汽车三大家(现代、起亚、大宇)平均研发(R&D)投入仅为美国三大汽车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6.2%和日本前三大汽车厂(丰田、尼桑、本田)的10.7%。[12]面对这种情况,东亚国家应当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因为任何发展战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存在的合理性都是受到时间和空间条件严格制约的。可是东亚国家未能及时做出这方面的调整。出口下降,赤字上升成为危机的主要诱因。

第三,从东亚区域特有的梯级发展序列,即“雁行发展模式”(flyinggeesepattern)方面看。东亚地区的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如同“大雁飞行列阵”的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依照其先进程度,形成了以日本为“雁头”,“四小龙”为“雁身”,东盟为“雁尾”的有序发展序列。80年代后期,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加入了这一“雁阵”。于是在日本、“四小龙”和东盟之间形成了一种“产业阶梯”,当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时,“四小龙”接受日本转移出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盟及中国沿海地区再接受“四小龙”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在区域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一种整个区域经济由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局面。这是东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梯级发展也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环锁链。而且,这种雁行模式要保持其活力,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前提,即“领头雁”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实力和不断的创新能力,以便做到时刻引领“雁群”翱翔。但是日本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顶峰发展之后,90年代初就进入经济衰退期。其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而新兴知识经济下的主导产业未能崛起,于是,日本的产业升级停滞不前,没有较新的产业向“四小龙”转移。日本将大量的剩余资金流向房地产和海外市场,引发了泡沫经济,待到泡沫破灭,海外投资失败,日本就元气大伤,从而失去了“领头雁”的资格。与此同时,日本打破了先前先向“四小龙”转移,再向东盟转移技术的顺序,而是同时向两者转移,使得东盟与“四小龙”之间的差距缩小,东亚早已形成的产业转移链出现混乱。在东亚产业转移出现“盲点”的情况下,韩国将目光转向不切实际的“世界化”,香港则转向服务业,台湾设计出“亚太运营中心”,新加坡则想取代香港在东亚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东盟国家更是把目光转向“短、平、快”项目,泡沫经济越吹越大,终于酿成危机。因此,东亚金融危机虽然发生在金融层面,但其根子却在于产业结构上。即使金融制度整顿、完善了,如果产业结构不升级,东亚经济体的发展仍会碰到严重障碍。[13]当危机爆发后,这种雁行模式不但没有阻止危机的蔓延,反而利用早已形成的这种链条加剧了危机的传递。

第四,从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方面看。东亚国家的高储蓄保证了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内部,不依赖大量举借外债就能获得较为充足的资金,保证较高的投资率,是东亚现代化起飞的重要特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投资需求急剧扩大。而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欠发达,在金融政策上又缺乏一种将分散的小额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的资本形成机制,所以,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国家转而鼓励企业向外大量借债,并以开放资本市场的方式来吸引海外证券投资。在韩国,由于低利率政策超出了资本的要求,人们缺乏将钱存入银行的刺激,所以在高膨胀的经济环境中国内储蓄受到抑制,结果政府不得不借助国外贷款以维系其工业运行。由于大量举债导致韩国的国际债务迅速增加。1993年韩国外债为43.9亿美元,1994年为56.9亿美元,1996年就达到104.7亿美元,1997年更达到154.4亿美元。[9]对外来资本的过分依赖,致使在外来冲击之下韩国经济显得异常脆弱,因为它需要通过贸易形式得到足够的国外资金以应付它的巨额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部环境变得不利,韩国的工业生产势必受到冲击。另外,大量的外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短期债务,因为国际借贷者更愿意将短期款项借给东亚国家的企业,这样可以避免负债。可是韩国企业将短期借款却用于长期投资,加之东亚国家又普遍缺乏驾驭短期资本的能力,不能有效的引导资本流向可贸易的生产性行业,所以,导致大量资本流向获利较高的投机性强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而直接导致了大量泡沫经济的形成。当从泰国爆发的危机席卷东亚之时,外国借贷者突然决定收回他们的短期贷款,韩国措手不及,陷入危机的泥潭。

三、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东亚金融危机表象上是金融领域的危机,但实质上既是全球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危机、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危机、是全体化过程中世界经济潜在危机的大爆发;也是东亚模式本身一些缺陷的危机、有关国家政策缺陷的危机、是一种发展性的危机。尽管东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国家遭受沉重打击,也不能由此否定东亚模式的存在及取得的成就,更不能否定“东亚奇迹”的存在。因为在危机爆发前的30多年中,东亚经济创造了年均达8%以上的增长率,并且由30年前的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10发展到今天已占世界经济总量1/4的比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创造东亚奇迹的东亚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特殊道路,其实践基本上是成功的,而且在今后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如果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就不难看出,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是直线上升的,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不时地会出现一些危机。历史上多次大的危机自不必说,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就发生了三次金融危机,而且,类似的危机今后也很难完全避免。那么,谁又能借此否认世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否认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创造的各种发展模式的存在呢?当然,东亚金融危机也昭示人们:在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今天,东亚国家和地区要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坚持东亚发展模式精华的基础上,扬弃其内在缺陷,通过改革、完善、整合东亚模式,重振东亚经济的辉煌。

第一,要继续参与全球化,融入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大循环之中,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迅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争得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全球化对自身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规避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自己,制定一条切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应对全球化。

第二,要在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方面调整和改革的力度。促使政府的角色直接介入型向间接诱导型转化。在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机制的前提下,加速各种形式市场、机制、制度工具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健全各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职能,并规范其运行。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现实影响战略性投资人民币区域化

我们有两种选择:制定全局的国际金融战略,从当前开始布局,为下一代人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或是采取随机应变的跟随型策略

如果十年之后,巨额外汇储备仅只在财务上保本或年均增加几个百分点收益,而没有给我国开拓未来空间,这便是战略上的失败;如果着眼点是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投资,只要有十分之一的成功率就非常值得,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融合将是经济上互利的最优金融制度安排,国际金融体系将演变为美元为主导、欧元与人民币为欧亚两翼的三元体系,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二战之后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它使1980年代撒切尔-里根革命推进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全面退潮,而国家资本主义卷土重来,并可能在一段时期主导公共政策。这种状况可能使保护主义思潮抬头,自由贸易与市场开放受阻,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国际经济与金融边界将出现较为显著的变化。

在资本管制下,我国基本未受国际金融效应波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主要来自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发达国家比较,目前我国的相对位置较为有利,这表现为:在宏观层面,发达国家全面拯救金融机构以恢复市场信心,而我国则是防范金融冲击;在资本市场,各类公司处于财务困境,而我们则是潜在买方;在国际金融体系博弈中,欧攻美守,均拉我国以壮其势。

总的来说,此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是如何修补与调整原有的国际金融秩序;而对中国而言,这次危机给中国提供了拓展未来空间,由既定利益格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建设性合作者的历史性机会。

一、当前的首要任务

过去150年世界经济史的启示是: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经济全球化,以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全球化则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自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金融体系作为全局性公共产品,多是人类设计的产物,以三十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就会出现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与或重组;金融全球化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全球资源进行跨期配置的市场机制,其危机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危机,其崩溃则意味着经济一体化的解体。

1970年代后期,国际金融体系完成了布雷顿固定汇率体制崩溃后的调整,经济全球化由此得以全面推进。事实上,这一体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最理想的外部环境。三十年的发展使我国融入世界市场,受益匪浅,成为增长最强劲的大经济体。只要国际金融体系再稳定三十年,我国将成为最大的收益者,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全球化的倒退将直接威胁我国的根本利益,不符合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因此,我国主动与积极地参与防止国际金融体系恶化与崩溃。

对于我国,这次危机的意义在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远远超过预料,依靠作为公共产品的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参与全球劳动分工、搭便车发展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与1980年代后日本面临的局面相似,我国将不得不承担维持这一体制的部分成本,外部环境变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非常巨大;我国的金融改革难以通过对美国市场的模仿复制达到,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必须与改变国际金融环境紧密结合。

问题在于:如何建设性地参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调整与或重组?怎样通过与发达国家的互动与博弈逐步扩大我国的利益边界?如何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大调整中把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结合?

面对大变局,我们有两种选择:或是全面考虑未来发展,结合国际金融体制的变化,制定我国的国际金融战略,从当前开始布局,逐步建立与扩展我国经济边界相适应的金融边界,为下一代人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或是采取随机应变的策略,对美欧关于当前危机及国际金融秩序的提议简单应对、或零敲碎打的提出一些战术措施。

显然,后者无助于我们逐步确立自己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在历史上,两种选择均有前例。二战之后,欧洲从1950年代初欧洲重建时期的煤铁同盟开始,在1970年代初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机会建立货币共同市场,直至本世纪初欧元区的确立,都沿着富有远见的长远战略思路逐步推进,其中不乏反复和倒退,但大的方向始终如一,终于使欧洲市场相对独立于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并可能成为修正国际金融体系缺陷的重要力量。

日本的例子则是相反。1980年代初,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开始开放金融市场。但日本当局真正关心的是维护原有的国内金融秩序和税收体系,在“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及此后的“日美金融市场工作小组”长达十年的多轮会谈中,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通盘思考,未能建立一个稳定与动态的货币金融体系,促进出口导向型的日本经济转变。二十多年来,日元汇率大幅升值、日本金融体系危机、资产泡沫破灭、经济处于长期萧条都与之有相当的关系。

从国家长远利益计,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从推动建立内外平衡的经济结构的高度,谋划我国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空间与格局,以我为主,提出一系列的综合策略安排,即总体战略构想。只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体系中找准方位,形成连贯的而不是矛盾的、整体的而不是零碎的政策思路,为即将展开的多边与双边会谈提出符合总体目标的具体建议与技术提案。

不可否认,在目前,形成并提出国际金融的战略思路有诸多难处,比如“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式路径依赖、固化的部门利益格局、行政当局缺乏研究未来发展的内在动机、内向型格局与求稳心态、缺少系统的长期研究等等。但这些困难并非无法逾越,关键在于决策者的前瞻眼光与政治决心。

二、短期:战略性投资

我国近年来积累了近两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与二十多万亿元人民币储蓄余额的比例大致为0.6:1。这两项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这种金融资产仅仅是潜在的购买力,并不等于真实的国民财富,而且,随着未来商品与资产价格的上升,其相对价值将大幅贬损。这需要我们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和合适的成本,将潜在的购买力转变为真实国民财富。

传统上,亚洲的公众与政府有很强的储蓄偏好,同时也有将储蓄等同于国民财富的倾向——然而,国民财富不但表现为物化的生产要素与产出总量,而且更体现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与组织之中。

近来各方纷纷提出抄底美国金融机构的建议,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这的确是数十年难遇的好时机。但是,财务投资并不应该是我国战略性金融资源关注的重点。如果十年之后,巨额外汇储备仅只在财务上保本或年均增加几个百分点收益,而没有给我国开拓未来空间,这便是战略上的失败。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动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从中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产业过渡,以及增加国民财富提供了稍纵即逝的战略性投资机会。

在这次危机中,我们具备了战略投资的杠杆——丰裕的外汇流动性,同时也有了支点——发达国家全面拯救市场的迫切需要。这是一次历史机缘,决策层应下决心,拨付相当比例的外汇资金,既可以表明中国参与全球拯救行动、维护全局性公共产品的诚意,也可以在共赢之上,大力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

在这一方面,双边会谈及行动远大于多边会谈,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应鼓励对美欧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战略投资。虽然中投公司对百仕通、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的投资遭受了一些批评,但在当时情况下也有其合理性,而这些较小投资是大规模进入市场的试水。应当将其纳入国家层面的双边会谈,与当前欧美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的注资进行一比一匹配投资,迅速进入。

应大力支持大型国有企业并购或参股那些行业相关、目前陷入财务困难、但在仍有有优势(市场、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大型工商公司;支持优秀的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与私募市场选择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型公司,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合作。

可从外汇资金中配置足够数额,通过有关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过桥贷款等多种方法,专门用于企业产权收购与合作;需要调整我国对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若干规则,促进境外的产权交易。在与欧美国家的双边谈判中,在积极参与拯救行动的同时,要求对方放宽或取消其对于资本市场与私募市场产权交易的限制。

还应鼓励国内企业及其他机构吸引发达国家的各类研发人才。

只要着眼点不在于资本回报的财务投资,而是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投资,只要有十分之一的成功率就非常值得。

可以预料,即将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首脑会谈及其后的多边、双边会谈,其核心议题之一是敦促中国、日本及欧佩克等国分摊更多成本,维护国际金融体系。我国政府在多个场合表明了支持稳定现行体系、共度金融危机的态度,这符合国家利益。

但是,需要特别关注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多种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向资产持有者转移的“市场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向政府转移的“公共道德风险”,以及国际储备货币当局向全球资产持有者转移的“国际道德风险”。我们需要学习与运用多种降低道德风险的机制,例如,积极的多边参与可能起到某种较有效的外部约束,而这种约束由于信息、能力、法律、文化等障碍,难以有效地在双边之间形成;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设定各类限制与优先条件;要求在其他领域消除歧视条款(如贸易、技术、资本市场交易)等等。

三、中长期:人民币区域化

这次金融危机显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已成为最大的系统风险来源。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系统风险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是一种稳定均衡退化到另一种较劣的稳定均衡的状态或过程。例如,在江河湖海,蓝藻与其他植物共生,处于稳定均衡。一旦水域的富营养超过临界点,蓝藻急剧疯长,挤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就会出现生态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也有同样的特点。在缺乏外部约束的情形下,以抵押贷款为标的物的衍生品急剧膨胀,占据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引发系统性风险。公务员之家

物种多样性则是化解或缓和系统风险的主要办法。金融史上,真正意义的金本位是“自然演进”的结果,此后的各种国际金融体系则是“人为设计”的产物。任何人造产品都不可避免地有先天的缺陷,系统风险总难以避免。因此,人类必须不断创新,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以减低系统风险。

1870年,美国的经济规模已和英国相当,但八十年之后美元才完全取代英镑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此前一直是英镑的补充或“备胎”。1969年,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五年,欧洲就有远见地提出了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议,经过三十年努力才实现单一货币的目标。目前,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基本相当,欧元主要在欧洲大陆及周边国家使用,在国际交易中约占五分之一的份额。欧元区的出现产生了竞争与选择,既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国际储备货币的备胎,也为欧元区国家提供了规避系统风险的机制。

不过,欧元的根本问题在于,它建立在超国家协议之上,仅有成员国遵守承诺的道义约束,而迄今为止主要国际货币却都是由国家信用刚性支持。此外,虽然发行欧元的欧洲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但它有三个大的缺陷:欧洲央行没有最后贷款人的法定资格、没有对欧洲的银行实行监管的权力(这两个权力属于各成员国央行及有关当局)、无权决定汇率政策(这一权力归成员国财政部长)。因此,欧元的前景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取代美元。

在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中国经济将在未来三十年左右达到美国的规模。届时,我国很难再被动地依靠现有的国际储备货币及其支持的金融资产。按名义汇率计,目前中港台三地的经济规模总和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7%,接近美国(或欧元区)的30%。未来二十至三十年,三地经济总量将与美国、欧元区并驾齐驱,甚至可能超过这两个经济体。

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融合将是经济上互利的最优金融制度安排,国际金融体系将演变为美元为主导、欧元与人民币为欧亚两翼的三元体系,而三个大陆经济体的收益流将为该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此外、该体系再辅之以英镑、日元,形成相互竞争、补充的格局。在国际交易中,美元的比例将可能降至50-60%,欧元的比例大致提高到20-30%,人民币的比例可望达10%,英镑与日元各占5%。这种局面不仅能够减轻美元的过度负荷,降低系统风险,而且在竞争中形成制衡,避免不负责任的劣币过度发行,扩大良币的生存空间,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状态。公务员之家

根据欧洲的经验,现在就应制定中长期人民币区域化的战略规划,并逐步落实。以前我们认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动荡是较遥远的事,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亮起了红色警号,即使仅从危机应对的角度,也需要提前进行准备。

人民币区域化的关键是人民币、港币、新台币的融合。中长期内人民币区域化是水到渠成的过程,难度远小于欧元区的创立。这是中国的家务事,无需他人置喙。在步骤上,可首先考虑人民币与港币的逐步融合。名义上,港币的稳定由与美元直接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保证;但事实上,19897-98东亚金融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央政府都公开保证全力支持港币的稳定,扮演了对港币最终拯救者的角色。港币的前景必然是与人民币融合。人民币的非全面兑换性并不妨碍两币先在交易及计量货币上的融合。其次,研究人民币与新台币融合的方案与路径;在海峡两岸政治关系和平解决之上,逐步实施。

人民币使用范围扩大,这是人民币区域化的自然延伸。当前可以扩展人民币在官方储备与贸易交易中的使用边界。例如,扩大人民币在亚洲跨国机制(中日韩与东盟的货币互换机制、可能的亚洲基金)中的储备金比例,鼓励周边发展中国家采用人民币进行双边贸易,对亚非国家的发展性优惠贷款可部分或全部采用人民币提供,用于对我国企业产品与劳务的购买。

全球金融危机范文篇10

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通货紧缩危机。它的性质主要为:

(一)从时间上看是一次短期性的经济危机

我国领导人在参加的APEC首脑会议中预言这次危机时间为18个月,要到明后年才能见底,亦即需要一年半的过程。从经济危机的划分上看,持续期10年以上的才是长期性的危机,10年以下的为短期危机。因此,从时间上看,这次经济危机还是一个短期危机。

(二)从增长上看是一次伴随经济增长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在我国经济形势趋热的情况下突然来临的,在它发生作用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受到惯性的作用,还在不断地增长,虽然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比起世界其他国家,其速度仍然不低。从长远来看,这次危机也不可能抑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从需求来看是一次需求抑制型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由美国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由于它的突然发生,使美国和世界的需求受到很大的抑制,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它的表现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与工资水平的持续下降,工资下降是因,物价下降是果,从而在总体上导致需求不足。

(四)从后果来看是一次危害型的经济危机

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的经济危机称为无害型的经济危机,而这次危机是一次后果严重的经济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导致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

二、全球各国的救市情况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9月16日,日本、美国、欧盟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宣布,为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各国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中央银行在9月16日、17日、1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分五次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近8万亿日元;美国政府紧急推出了救援金融体系的措施,成立政府专门机构接管金融机构7千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为3.4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暂时停止对799只金融股的卖空;欧洲中央银行在16日、17日先后向市场注资1千亿欧元;英格兰银行向市场紧急注入资金250亿英镑。

美国通过7千亿美元救市究竟能不能缓解这场危机?我们看到,美国的一些政府高官已经承认美国面临的是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崩溃的危机,这就直接点明了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但是,国内经济学界的很多观点跟不上危机的迅速升级,甚至有些观点还重复着美国自己已经放弃的盲目乐观论调。我国有些金融界人士面对美国的严重金融危机,仍然坚称美国的金融体系是最权威、最发达的,中国面对全球危机应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等,继续重复美国人自己都不愿重弹的老调,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倘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这场危机,就会置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于危险的境地。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面临崩溃,当时美国政府花费了几十亿美元救市,第二年老虎基金濒临破产,美国政府救市的代价一下增加了七八倍,花费了几百亿美元。现在看美国政府救市的规模,动不动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美元,打个水漂就没有了。2000年美国濒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的边缘,为了挽救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一是靠吹起更大的次贷泡沫,一是靠打伊拉克战争的军事凯恩斯主义。美国这种挽救危机的办法治标不治本,虽然能取得暂时掩盖矛盾和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但是最终会促使掩盖的矛盾以更加猛烈的方式爆发。这种救市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被反复验证了的,美国自己也非常清楚。总之,这种救市对世界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这次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主要是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不大。但是,从实际上看间接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随着危机的蔓延和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危机的影响还会加大加深。因为:

1.危机已经对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利润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2.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正在加剧。

3.危机的持续加深使中国各类金融投资机构的损失正逐渐暴露出来,总的损失目前还难以最终核算。

4.我国拥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开始“缩水”。10月25日,美元指数涨至86.95点,两年来的最高值,疲软了6年之久的美元开始反弹。7月以来,仅用3个月美元就上涨了22%。除人民币、日元外,其他欧美货币纷纷贬值,尤其是澳元贬值严重,那些押美元走软而购买海外衍生产品合约的进口商损失惨重,仅中信泰富就损失了20亿美元。

5.危机使我国出口锐减及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进而对GDP、财政收入、就业以及市场信心等将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因此,总体上看,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四、我国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保经济增长

由于危机的影响,引起了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内经济平衡与对外经济平衡的关系,把国内经济平衡放在首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力保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就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抵御金融危机最大的贡献。

(二)加强金融监管

银监会的诞生不仅标志中国境内银行业顺应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的”的世界性潮流,而且也意味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新的序幕揭开了。因为,随着银监会的成立,不仅使得银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且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方面的关系也会出现调整。实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实施监管。为避免走以往机构改革的老路,保证银监会要有效运作,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必须对现有的《银行法》进行全面的修订。用新的法律框架清楚地界定银监会的权力与义务。否则,或是由于来自种种干扰而让银监会根本无法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或是银监会滥用其权力为己图利。应尽量减少分立成本与协调成本。因此,银监会的设立,应该把重点放在功能界定上,应该放在如何利用原有机构的监管设施、信息、人才及企业文化等来为银监会的功能服务上。

(三)审慎推进金融开放,建立有效金融预警体系

国际社会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此背景下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金融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金融全球化不可避免地要求一国实行金融开放与自由化,但应该看到历史上,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有多次是与金融开放的程度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过快有关。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冲击都相对较小,这与中国政府审慎对待金融开放,以及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等政策密可分。随着经济金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金融体系固有的风险还会进一步暴露,新的金融风险也将会形成,金融危机的易发性、联动性与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金融风险的管理仅限于危机爆发后的补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着力于构建有效的金融危机预警管理系统,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逐步化解金融风险,从源头上防止金融风险的日益累积,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四)深化财税管理

财税制度要作根本性改革,改变政府激励,从保证经济增长的投资财政体制彻底转型,尽快实现向公共财政的转换。不是哪个地方投资多、哪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才多,而是哪个地方民生好,人民财富增加,政府的税基才丰厚。政府激励变了,从GDP导向转向民生服务导向,政府才会真正从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才会把配置资源的权力重新交给市场。

(五)要把握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性机遇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0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无遗,给了我们清醒的认识。2008年11月结束的世界经济首脑峰会,标志着今后的世界将开始走上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鉴于我国这30年财富的积累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我们也需要参与。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历史机遇,恰恰是我国经济今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然,我们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丁冰.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J].财经科学,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