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形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3:35:18

全球金融形势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1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挑战

自从加入WTO以后,中国已经深深的卷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经济的动荡对中国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今年以来美国的华尔街金融地震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骚动和不安。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笼罩了纽约上空,曾经熟知的全球顶级投行和金融机构一个个倒下。这件事情是从2007年开始出现的,通常叫“次贷危机”。最早发现是在2007年一季度,最早爆发大概是在2007年的8月份,到现在已经持续14个月了。

最近美国总统发表演讲,说美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破天荒要求所有的两党到白宫开会讨论商量对策,而且要提供一个紧急计划来抢救美国的金融市场。从一个小小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其过程在过去似乎不为人们所注意,大家认为这只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事。如今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金融风暴,而且可能是灾难性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次贷危机”究竟是如何演变的。首先是从次债开始的。次债是区别于正债的,是从房产债开始的。正债怎么理解?比如大家去买房子,大部分人要去银行贷款,银行会提出三个条件:抵押、首付和收入能力。一旦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以后,银行会发出贷款。这笔贷款的期限一般都是二三十年,是很长期的,但是银行不可能等到二三十年后才收回来这些钱,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银行的流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银行就会把房贷进行打包出卖,这就是按揭贷款证券化。从银行来讲,它把按揭贷款打包,然后变成债券,然后投资者进行投资,使得银行获得现金,银行再给个人发放贷款:对这个投资者来说,由于银行贷款是要还款的,是要有利息的,利息就变成了这个债券的主要收入。那么,尽管是银行发放贷款,但它的收益权是归债券的持有者所有的。

次债跟正债的唯一差别就是信用相对比较低,不考虑贷款者的收入能力。2001年以后美国的高科技泡沫破灭了。按理说,美国经济应该转入一个衰退。但是美国经济没有怎么衰退,就是靠这个一一不顾信用发放贷款,满足并鼓励买房子,通过买房子来刺激金融的发展。结果就是次贷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毕竟次贷是有违约风险的,于是金融机构把它再拆开,一部分变成了期权,跟CDO方向是相反的,它就变成了CDS。CDS再衍生,它会指数化,然后做指数的期权。

在这个过程中,次级贷款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工具,一直扩散到整个国际市场。当房价上升的时候很多老百姓的生活都是靠贷款,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就是这样。比如说,我可能没有钱,但是银行给我贷款,我在长安街买了一套房子,价值100万。由于长安街的房子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升值的,那个房子升值到150万,然后到银行再作抵押,就又可以贷出款来。那就是说,我只要在长安街买一套房子,然后房子升值,那我的生活费就可以在贷款中得到,这个链条一下子就非常之长了。但是房价不可能永远是涨的,一旦要有回头,那我这马上就会出问题,因为我没有拿一分钱买房,我也没有支付能力,房价一跌银行资产就贬值了,就无法贷款。不能贷款我的生活就会出现问题,然后银行再逼债的时候我又没有钱,那银行就要把房子收回去。银行再去卖房子,巨额性存款就得产生。而它产生在去年的三月份,就是突然发现次级贷款的违约率在不断上升。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意味着所有的投资者衍生工具收益不仅是往下走,而且可能会变负。这时候,当整个债券价格下跌,就意味着发生了局部的亏损。如果亏损,要么撑住,要么就是把东西卖出去,然后越卖就越低,越低就越亏。在2007年的八月份,两家对冲基金就垮台了。对冲基金是杠杆的作用,对冲基金通常支付5.10%,但是他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业务,也就是说它的杠杆倍数在20倍左右,这个也是比较正常的,通常竞争对手可以达到40倍,那么它是靠大量的市场融资来买这些债券的。债券就开始下跌了,下跌就得卖,卖就得亏,越卖越亏,最后倒闭,像2007年八月份就开始出现了。

这个时候,问题就开始波及到金融机构,之后会有一个资产减记过程。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有资产负债表,理论上来说,资产占50%、负债占50%的状态是最安全的,等于钱刚好完全还掉债。当然各个行业之间是不太一样,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是比较高的。银行是很特殊的机构,是完全靠杠杆的。《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要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换言之,做银行的只要有8%的钱,就可以做百分之百的业务。有8%的资本就可以吸收100%的存款,这个杠杆是12.5倍。当银行严重亏损的时候,它的资产负债表是不平的。调整资产负债表的不平,一般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增加资本,然后来做平衡。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机构从2007年开始,全部都在全球募集资金。第二个方式就是把它的债务和资产进行出让。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过程就是资产减记。由于美国的会计制度非常之严格,要求银行必须得减记,于是大量的银行就开始减记,通常有两条路:要么找投资者,要么缩小业务。找投资者比较困难,于是银行就开始出让业务。当各个银行纷纷开始出让的时候,然后这个价格会持续下跌,越跌越亏,越亏越卖,于是“次贷”马上就波及到正债。银行刚开始卖不太好的(次债),但是到后来还是不行,于是就得卖好的(正债)。结果好的也跌价,于是就卖更好的,那么“次贷危机”就开始向其他金融市场蔓延。整个次贷大概只有六千亿美元,但是经过这么一个过程,现在大概损失已经超过15,000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恶化中。

那么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我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受到的直接冲击很小。说到底,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可以有多个。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必须重新放在依靠内需及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而不能再寄望于欧美的虚拟经济造成的“市场”的复苏与扩大。这种转变迫在眉睫!唯有这样,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才有可能与西方经济发展周期相脱节,从而避过这场危机。中国是有能力和可能做到这点的,因为中国的财政有盈余、顺差也能保持下去。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我们面临三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我们要弄清楚,金融是干什么的?假如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就是金融机构是处置风险的,那么这个时候的金融机构是没有处置风险的,而且会放大风险。从短期来看,这次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杠杆倍数过高。那么,杠杆倍数是不是应该纳入监管?这就意味着整个我们所知的经营规则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以下几个变化:第一,1933年以后,为了防止风险扩散的传递,美国是把银行拆开了,就是做资本市场业务的不能跟商业银行混在一块。现在回去了,这是对资本市场运行规则的挑战。第二是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受影响最大的是金融衍生品,其次是权益类和股票证券,再次才是信贷。至少有一条没有受到伤害,就是美国银行的清算支付系统还是完善的。问题主要发生在衍生品,衍生品的最大问题是杠杆问题。因此有很多没有进入监管视野的机构必须被监管,比如说对冲基金。这意味着将来我们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条件都会发生变化。中国的金融是刚刚起步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金融的。过去很多都是按照国际规则在做的,现在国际规则发生变化了,可能中国的融资也会重新有一些安排和考虑了。这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挑战,国内外的融资环境会受到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挑战是这次“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这次“次贷危机”是虚拟经济方面出了问题,实体经济受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这也证明了一件事,虚拟经济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走得太远。反过来,虚拟经济一定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尤其在美国。美国储蓄率是全世界最低的,甚至是负储蓄。美国人的消费全是靠透支的,而金融创新就是为透支未来创造了一个方便的条件,可以通过借钱来提前消费。过去是说把未来的收入拿到现在来消费,而这次事件告诉我们,没有收入也可以借钱消费。就像刚才说的买房子的例子,如果资产升值了,那把升值部分还可以再抵押,拿到钱去消费。只要房子持续升值那就能一直消费。

当然房价不可能一直涨,当下跌的时候,就是一个“去杠杆化”,消费收缩的倍数也非常大。所以我们看到美国消费下降速度非常快。而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很多国家对美国是作为出口国,可是当美国消费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现在可以看到,第一,美国的汽车行业是最主要的支柱行业,已经全部出现困难,这是跟住房相关的,住房销售量上个月是17年最低。我们知道,在传统的美国,在80年代以前,实体上有三个支柱行业,住房、钢铁、汽车。钢铁早就不行了,而另外两个行业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那么,最核心的是消费收缩,它对全球的出口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在沿海地区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很大程度上是跟这个相关的。当然除了内部的因素一一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动这些因素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开始萎缩了,没有订单了。有些小企业在过去是美国人利用中国的条件,是赊销的,拿中国的贷款,把货发过去,几个月之后再回过来。那么现在很多美国企业倒闭了,货款都回不来了,于是就雪上加霜了。这一下就把浙江和珠三角的问题都突出出来,本来中小企业本小利微,流动资金就比较困难。现在一方面成本涨,另一方面货款收不回来,那只有关门了。

目前中小企业占了中国企业数目的99%以上,那么如果出现一个很大规模的倒闭浪潮,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非常巨大的伤害。所以政策要在转向扶植中小企业,包括贷款、减税,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奖励,比如个体户,工商管理费都免征税了,是从9月1日开始的。那么,贷款方面开始向中小企业贷款,大的银行是5%,小的银行10%,然后增加信贷额度,专门用于中小企业。同时,利率下降,小银行准备金率继续下降,让它有钱支持中小企业。在金融创新方面,过去中小企业依赖的一些资金来源也都开始做一些新的安排,比如说过去的地下金融让它浮出水面,同时银行的信贷技术也在发生变化。第一,知识产权现在可以抵押了。你的无形资产可以抵押来融资了。第二,现金流控制,只要有现金流,把现金流借给银行,银行就会放贷款。第三,在很多情况下,时间安排得很快。就是今天要进货,就今天到银行贷款,来减少中小企业的成本。

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实体经济是在收缩中。刚才我们说,这个冬天预计不会太冷,但是持续的时间会非常长。那么,现在通常有三个估计,最乐观的估计认为它会持续一年到一年半,明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年底或2010年年初可能基本上全球经济会恢复。那么,全球经济恢复当然对出口、对国际贸易是有好处的。但是,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一般客观的估计,认为至少要持续到两、三年,就是2010年以后。那么,最为悲观的估计可能是看不到头。这三种估计的原因是什么了?目前美国的债务对GDP的比率达到如此高位,这是不能维持的,一定要回落到正常的水平。尽管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正常水平,但是看来有相当大的回落空间。如果政府干预,回落速度会比较慢,但是时间会拉长,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房贷与GDP做一个比率的话,就会看到,美国的房贷、英国的房贷占了GDP的70%。日本在90年代末出现日本泡沫经济,房价飞涨,日本经济陷入危机,当时它的比率只有不到50%。香港十年以前金融危机,房价变成负资产很多人陷入负资产,房价急速下落,当时它的比率不到30%。当然,我们不能拿日本和香港来说事。今天的情况和昨天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做一个比较的话,那么就会看到,这个要恢复一个正常的比率,时间要很长的。因为美国这次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房贷,而我们知道,如果拿日本作为一个参照的话,日本消化完了以后是从90年代初到2005、2006年才开始起色,15年的时间日本经济才开始恢复,才开始有正的增长。那么,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可怕的说法,这样的话时间就会持续比较长。

第三个挑战,是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这是很重要的挑战。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二次大战以后,重建世界的秩序。那么,政治秩序是什么东西呢?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联合国体制。那么,在实体经济方面,就是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到现在就是WTO的自由贸易体制。在金融方面是什么呢?就是布林顿森林货币体系。这被认为是后来奠定二战以后世界和平的几大支柱,一个是政治制度,就是联合国体系;一个就是实体经济制度,就是关贸总协定,后来现在变成WTO了;第三个就是货币体系。

那么,这个货币体系当时建立的时候是有三条的。第一条,就是美元对黄金的问题。二战以后,美国大概占全球黄金储备的70%。而黄金是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计价国际货币。而第一条就是美元要跟黄金挂钩,就是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第二条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就是说,各国货币通过跟美元挂钩间接的跟黄金挂钩。第三条,在这个情况下,原先是固定汇率制,后来是个浮动汇率,但都是盯住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各国有责任维护这样一个货币体系,这个货币体系的中心就是美元,所以就得维护美元的稳定,就是汇率,这是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点。那么,这个体系会出现经济学讲的一个特别现象,这个现象叫特里芬难题。它是这样一个难题:就是一旦这个国家,比如说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时候,它对外必须要有逆差。但是,如果一个货币长期处于一个逆差状态,那么它一定是要贬值的,一定是不稳定的。

实际上二战以后,美元的这个难题是一个演变过程,简单解释一下。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全球是美元化的,因为美国是顺差,全球的经济没有办法维持,所以有了欧洲的救援计划,“马歇尔计划”,这是通过美国的国际援助,让你可以买美国的东西,在朝鲜战争期间对日本的援助实际上都有这个含义。这样,美元就开始有了逆差。在50年代好像还相安无事,但60年代就出问题了。就是说如果长期持逆差,美元是不稳的。于是60年代出现了美元危机。就是说手上有一大堆美元,但又不想买东西,又因为美元跟黄金挂钩,而且是一盎司等于35美元,那35美元买一盎司的黄金行不行。那么市场上就开始抛售美元,开始买黄金。美国人当年还是有钱的,行,那就兑吧。在整个60年代,这样一种美元危机,就是大家拿美元去换黄金的事发生了十次,到70年代美国人发现不行了。于是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脱钩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兑,我不管。想拿美元来换黄金不行了,不承诺这件事了。这一脱钩,黄金就非涨不可,那么大量的美元也回不到美国了,因为它不兑了,这时候就知道欧洲美元的来历了。那么,后来就变成大量石油输出国组织持有大量美元,就是石油美元。这时候由于它不兑了,跟黄金也没有关系了,于是它就改成浮动汇率了。但是,浮动汇率制以后并没有改变特里芬难题的本质。美元依然是全球的中心货币,就是说支付、结算、计价都是按美元的,美元依然在全世界流通,美元依然是中心货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美国的中央银行成为一个全球的中央银行。所谓全球的中央银行,是由于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含义就是币值稳定。但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毕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做不到,它一定要服从美国的利益,而不是全球的利益。

从长期来讲,这样发展下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着崩溃、面临着垮台的风险。那么,一旦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垮台了以后,那我们不敢说天塌下来了,但至少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大个的砸死,小个的肯定也要砸死了。所以,要国际救援。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问题。再说严重一点,是有前车可鉴的。大家知道二次大战的爆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跟金本位制度崩溃相关的。然后各国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最后导致了战争。所以我们说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是非常之重要的。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2

那么,我们来看看“次贷危机”究竟是如何演变的。首先是从次债开始的。次债是区别于正债的,是从房产债开始的。正债怎么理解?比如大家去买房子,大部分人要去银行贷款,银行会提出三个条件:抵押、首付和收入能力。一旦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以后,银行会发出贷款。这笔贷款的期限一般都是二三十年,是很长期的,但是银行不可能等到二三十年后才收回来这些钱,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银行的流动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银行就会把房贷进行打包出卖,这就是按揭贷款证券化。从银行来讲,它把按揭贷款打包,然后变成债券,然后投资者进行投资,使得银行获得现金,银行再给个人发放贷款:对这个投资者来说,由于银行贷款是要还款的,是要有利息的,利息就变成了这个债券的主要收入。那么,尽管是银行发放贷款,但它的收益权是归债券的持有者所有的。

次债跟正债的唯一差别就是信用相对比较低,不考虑贷款者的收入能力。2001年以后美国的高科技泡沫破灭了。按理说,美国经济应该转入一个衰退。但是美国经济没有怎么衰退,就是靠这个一一不顾信用发放贷款,满足并鼓励买房子,通过买房子来刺激金融的发展。结果就是次贷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毕竟次贷是有违约风险的,于是金融机构把它再拆开,一部分变成了期权,跟CDO方向是相反的,它就变成了CDS。CDS再衍生,它会指数化,然后做指数的期权。

在这个过程中,次级贷款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衍生工具,一直扩散到整个国际市场。当房价上升的时候很多老百姓的生活都是靠贷款,听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就是这样。比如说,我可能没有钱,但是银行给我贷款,我在长安街买了一套房子,价值100万。由于长安街的房子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升值的,那个房子升值到150万,然后到银行再作抵押,就又可以贷出款来。那就是说,我只要在长安街买一套房子,然后房子升值,那我的生活费就可以在贷款中得到,这个链条一下子就非常之长了。但是房价不可能永远是涨的,一旦要有回头,那我这马上就会出问题,因为我没有拿一分钱买房,我也没有支付能力,房价一跌银行资产就贬值了,就无法贷款。不能贷款我的生活就会出现问题,然后银行再逼债的时候我又没有钱,那银行就要把房子收回去。银行再去卖房子,巨额性存款就得产生。而它产生在去年的三月份,就是突然发现次级贷款的违约率在不断上升。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意味着所有的投资者衍生工具收益不仅是往下走,而且可能会变负。这时候,当整个债券价格下跌,就意味着发生了局部的亏损。如果亏损,要么撑住,要么就是把东西卖出去,然后越卖就越低,越低就越亏。在2007年的八月份,两家对冲基金就垮台了。对冲基金是杠杆的作用,对冲基金通常支付5.10%,但是他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业务,也就是说它的杠杆倍数在20倍左右,这个也是比较正常的,通常竞争对手可以达到40倍,那么它是靠大量的市场融资来买这些债券的。债券就开始下跌了,下跌就得卖,卖就得亏,越卖越亏,最后倒闭,像2007年八月份就开始出现了。

这个时候,问题就开始波及到金融机构,之后会有一个资产减记过程。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有资产负债表,理论上来说,资产占50%、负债占50%的状态是最安全的,等于钱刚好完全还掉债。当然各个行业之间是不太一样,中国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是比较高的。银行是很特殊的机构,是完全靠杠杆的。《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要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换言之,做银行的只要有8%的钱,就可以做百分之百的业务。有8%的资本就可以吸收100%的存款,这个杠杆是12.5倍。当银行严重亏损的时候,它的资产负债表是不平的。调整资产负债表的不平,一般只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增加资本,然后来做平衡。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机构从2007年开始,全部都在全球募集资金。第二个方式就是把它的债务和资产进行出让。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过程就是资产减记。由于美国的会计制度非常之严格,要求银行必须得减记,于是大量的银行就开始减记,通常有两条路:要么找投资者,要么缩小业务。找投资者比较困难,于是银行就开始出让业务。当各个银行纷纷开始出让的时候,然后这个价格会持续下跌,越跌越亏,越亏越卖,于是“次贷”马上就波及到正债。银行刚开始卖不太好的(次债),但是到后来还是不行,于是就得卖好的(正债)。结果好的也跌价,于是就卖更好的,那么“次贷危机”就开始向其他金融市场蔓延。整个次贷大概只有六千亿美元,但是经过这么一个过程,现在大概损失已经超过15,000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恶化中。

那么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我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受到的直接冲击很小。说到底,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可以有多个。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必须重新放在依靠内需及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而不能再寄望于欧美的虚拟经济造成的“市场”的复苏与扩大。这种转变迫在眉睫!唯有这样,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才有可能与西方经济发展周期相脱节,从而避过这场危机。中国是有能力和可能做到这点的,因为中国的财政有盈余、顺差也能保持下去。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我们面临三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我们要弄清楚,金融是干什么的?假如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就是金融机构是处置风险的,那么这个时候的金融机构是没有处置风险的,而且会放大风险。从短期来看,这次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杠杆倍数过高。那么,杠杆倍数是不是应该纳入监管?这就意味着整个我们所知的经营规则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以下几个变化:第一,1933年以后,为了防止风险扩散的传递,美国是把银行拆开了,就是做资本市场业务的不能跟商业银行混在一块。现在回去了,这是对资本市场运行规则的挑战。第二是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受影响最大的是金融衍生品,其次是权益类和股票证券,再次才是信贷。至少有一条没有受到伤害,就是美国银行的清算支付系统还是完善的。问题主要发生在衍生品,衍生品的最大问题是杠杆问题。因此有很多没有进入监管视野的机构必须被监管,比如说对冲基金。这意味着将来我们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条件都会发生变化。中国的金融是刚刚起步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金融的。过去很多都是按照国际规则在做的,现在国际规则发生变化了,可能中国的融资也会重新有一些安排和考虑了。这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也是一个挑战,国内外的融资环境会受到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挑战是这次“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这次“次贷危机”是虚拟经济方面出了问题,实体经济受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这也证明了一件事,虚拟经济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走得太远。反过来,虚拟经济一定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尤其在美国。美国储蓄率是全世界最低的,甚至是负储蓄。美国人的消费全是靠透支的,而金融创新就是为透支未来创造了一个方便的条件,可以通过借钱来提前消费。过去是说把未来的收入拿到现在来消费,而这次事件告诉我们,没有收入也可以借钱消费。就像刚才说的买房子的例子,如果资产升值了,那把升值部分还可以再抵押,拿到钱去消费。只要房子持续升值那就能一直消费。

当然房价不可能一直涨,当下跌的时候,就是一个“去杠杆化”,消费收缩的倍数也非常大。所以我们看到美国消费下降速度非常快。而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很多国家对美国是作为出口国,可是当美国消费下降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现在可以看到,第一,美国的汽车行业是最主要的支柱行业,已经全部出现困难,这是跟住房相关的,住房销售量上个月是17年最低。我们知道,在传统的美国,在80年代以前,实体上有三个支柱行业,住房、钢铁、汽车。钢铁早就不行了,而另外两个行业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那么,最核心的是消费收缩,它对全球的出口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在沿海地区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很大程度上是跟这个相关的。当然除了内部的因素一一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动这些因素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开始萎缩了,没有订单了。有些小企业在过去是美国人利用中国的条件,是赊销的,拿中国的贷款,把货发过去,几个月之后再回过来。那么现在很多美国企业倒闭了,货款都回不来了,于是就雪上加霜了。这一下就把浙江和珠三角的问题都突出出来,本来中小企业本小利微,流动资金就比较困难。现在一方面成本涨,另一方面货款收不回来,那只有关门了。

目前中小企业占了中国企业数目的99%以上,那么如果出现一个很大规模的倒闭浪潮,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非常巨大的伤害。所以政策要在转向扶植中小企业,包括贷款、减税,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奖励,比如个体户,工商管理费都免征税了,是从9月1日开始的。那么,贷款方面开始向中小企业贷款,大的银行是5%,小的银行10%,然后增加信贷额度,专门用于中小企业。同时,利率下降,小银行准备金率继续下降,让它有钱支持中小企业。在金融创新方面,过去中小企业依赖的一些资金来源也都开始做一些新的安排,比如说过去的地下金融让它浮出水面,同时银行的信贷技术也在发生变化。第一,知识产权现在可以抵押了。你的无形资产可以抵押来融资了。第二,现金流控制,只要有现金流,把现金流借给银行,银行就会放贷款。第三,在很多情况下,时间安排得很快。就是今天要进货,就今天到银行贷款,来减少中小企业的成本。

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实体经济是在收缩中。刚才我们说,这个冬天预计不会太冷,但是持续的时间会非常长。那么,现在通常有三个估计,最乐观的估计认为它会持续一年到一年半,明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年底或2010年年初可能基本上全球经济会恢复。那么,全球经济恢复当然对出口、对国际贸易是有好处的。但是,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一般客观的估计,认为至少要持续到两、三年,就是2010年以后。那么,最为悲观的估计可能是看不到头。这三种估计的原因是什么了?目前美国的债务对GDP的比率达到如此高位,这是不能维持的,一定要回落到正常的水平。尽管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正常水平,但是看来有相当大的回落空间。如果政府干预,回落速度会比较慢,但是时间会拉长,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房贷与GDP做一个比率的话,就会看到,美国的房贷、英国的房贷占了GDP的70%。日本在90年代末出现日本泡沫经济,房价飞涨,日本经济陷入危机,当时它的比率只有不到50%。香港十年以前金融危机,房价变成负资产很多人陷入负资产,房价急速下落,当时它的比率不到30%。当然,我们不能拿日本和香港来说事。今天的情况和昨天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做一个比较的话,那么就会看到,这个要恢复一个正常的比率,时间要很长的。因为美国这次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房贷,而我们知道,如果拿日本作为一个参照的话,日本消化完了以后是从90年代初到2005、2006年才开始起色,15年的时间日本经济才开始恢复,才开始有正的增长。那么,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可怕的说法,这样的话时间就会持续比较长。

第三个挑战,是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挑战,这是很重要的挑战。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二次大战以后,重建世界的秩序。那么,政治秩序是什么东西呢?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联合国体制。那么,在实体经济方面,就是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到现在就是WTO的自由贸易体制。在金融方面是什么呢?就是布林顿森林货币体系。这被认为是后来奠定二战以后世界和平的几大支柱,一个是政治制度,就是联合国体系;一个就是实体经济制度,就是关贸总协定,后来现在变成WTO了;第三个就是货币体系。

那么,这个货币体系当时建立的时候是有三条的。第一条,就是美元对黄金的问题。二战以后,美国大概占全球黄金储备的70%。而黄金是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计价国际货币。而第一条就是美元要跟黄金挂钩,就是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第二条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就是说,各国货币通过跟美元挂钩间接的跟黄金挂钩。第三条,在这个情况下,原先是固定汇率制,后来是个浮动汇率,但都是盯住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各国有责任维护这样一个货币体系,这个货币体系的中心就是美元,所以就得维护美元的稳定,就是汇率,这是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点。那么,这个体系会出现经济学讲的一个特别现象,这个现象叫特里芬难题。它是这样一个难题:就是一旦这个国家,比如说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时候,它对外必须要有逆差。但是,如果一个货币长期处于一个逆差状态,那么它一定是要贬值的,一定是不稳定的。

实际上二战以后,美元的这个难题是一个演变过程,简单解释一下。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全球是美元化的,因为美国是顺差,全球的经济没有办法维持,所以有了欧洲的救援计划,“马歇尔计划”,这是通过美国的国际援助,让你可以买美国的东西,在朝鲜战争期间对日本的援助实际上都有这个含义。这样,美元就开始有了逆差。在50年代好像还相安无事,但60年代就出问题了。就是说如果长期持逆差,美元是不稳的。于是60年代出现了美元危机。就是说手上有一大堆美元,但又不想买东西,又因为美元跟黄金挂钩,而且是一盎司等于35美元,那35美元买一盎司的黄金行不行。那么市场上就开始抛售美元,开始买黄金。美国人当年还是有钱的,行,那就兑吧。在整个60年代,这样一种美元危机,就是大家拿美元去换黄金的事发生了十次,到70年代美国人发现不行了。于是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脱钩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兑,我不管。想拿美元来换黄金不行了,不承诺这件事了。这一脱钩,黄金就非涨不可,那么大量的美元也回不到美国了,因为它不兑了,这时候就知道欧洲美元的来历了。那么,后来就变成大量石油输出国组织持有大量美元,就是石油美元。这时候由于它不兑了,跟黄金也没有关系了,于是它就改成浮动汇率了。但是,浮动汇率制以后并没有改变特里芬难题的本质。美元依然是全球的中心货币,就是说支付、结算、计价都是按美元的,美元依然在全世界流通,美元依然是中心货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美国的中央银行成为一个全球的中央银行。所谓全球的中央银行,是由于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含义就是币值稳定。但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毕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做不到,它一定要服从美国的利益,而不是全球的利益。

从长期来讲,这样发展下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着崩溃、面临着垮台的风险。那么,一旦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垮台了以后,那我们不敢说天塌下来了,但至少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大个的砸死,小个的肯定也要砸死了。所以,要国际救援。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问题。再说严重一点,是有前车可鉴的。大家知道二次大战的爆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跟金本位制度崩溃相关的。然后各国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最后导致了战争。所以我们说国际货币体系的安全是非常之重要的。

目前不能让这个体系出很大的问题,到这个时候再争取时间来修补这个体系,或者改善这个体系。那么,人们通常预计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好时机,就是人民币开始成为一个国际的货币,至少在一个区域中间会成为一个主要的货币。我们认为,比如说2010年,中国与东盟投资贸易自由化。而投资贸易自由化一定会有一个主导的货币,那么人民币的希望很大。上海合作组织的国家,是跟中国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的,中国的石油很多要从那边过来。那这个组织向经济方向过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是有可能形成一个区域性的货币。而这个趋势可能对今后的企业出口有一定帮助的。

上述这三个挑战,你会发现它集中了一点,就是这场金融危机是有史以来人们没有见过的。没有见过并不是说它的威力有多大,而是说它可能预示着规则正在发生变化,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不是量的变化,而是在规则、在制度层面都有变化,这可能对我们传统的很多东西都有很大的挑战。那么,我们得了解周边乃至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通过解读得知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希望能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出相对确定的未来。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3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7年金融过渡期结束,中国投资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关于中国金融开放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的学者发出了严正警告:“金融对外开放,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开到中国临近海域……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无战例借鉴、无实战演练的残酷性,对中国的国家防务是一个重大的挑战”[1]我们要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和困惑,首先要能够理解中国金融必须面对并要嵌入其中的世界金融市场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从经济理论发展来看,到目前我们仍认可市场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随着对市场的认识的深入,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了,我们的困惑是:我们的金融发展是不是一定要选择市场运行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是否一定要选择对这种全球金融市场结构的嵌入?嵌入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风险,或者说规避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这些问题本身,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制度以及微观金融机构本身所无法回答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有一个推进金融改革,构建这一金融制度的主体来给出答案。于是谁能成为宏观结构性金融改革和推进的主体就成为我们要讨论问题的关键。

二、嵌入性理论解释框架

“嵌入性理论”(embeddednesstheory)是卡尔·波兰尼对社会思想最为著名的一个贡献,波兰尼认为,在19世纪之前,人类经济一直都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①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金钱和市场开始驾驭一切,最终使得一切包括社会都被嵌入到经济体系结构中。这一逻辑本身蕴涵了人类社会悲剧命运的结果。波兰尼认为市场交易有赖于信任、相互理解和法律对契约的强制执行。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是以一项乌托邦的建构。回归到我们要讨论的主题,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制度的构建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直是围绕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来进行的。波兰尼的话今天无疑仍然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我们的主题是: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期,它会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成一片荒野。”[2]面对全球化下的全球化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的鼓吹者们仍然坚持认为,问题的根源在政府的干预。

对于转型国家而言,实现转型的关键是“让价格就位”,并通过私有化和自由化把政府从经济中赶出去。在他们看来发展不外乎就是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样的技术性的东西。但是根据波兰尼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转型本身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从世界的金融危机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金融危机本身绝不仅仅只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资本、货币等要素体系而形成的危机,在危机中随着金融体系的支撑要素心理、信用的崩溃,最终破坏的是一种社会长久建立起来的社会契约关系结构。一种金融制度体系在经历危机后能很快恢复并被建立起来,但是信心、信用、契约和社会结构关系的建立却需要很长时间。这一点,就是波兰尼通过“嵌入”告诉我们的金融危机破坏性后果的实质。同时在其中他也向我们预示了金融危机甚至市场经济缺陷本身的解决办法。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场绝非偶然的国际金融“行动”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分析的文章很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寻找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真实原因和有效应对措施,比如有的认为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汇率问题,东南亚国家采用了和美元挂钩的单一汇率制度。[3]有的学者通过对东南亚10个国家的汇率变化的研究,认为在爆发金融危机之前这些国家都受到对冲基金的冲击。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国家让外部资金对其汇率估价过高,所以在以后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要在调整汇率的时间上凸显其“不可预期性”。[4]还有的学者使用经济长周期发展理论对美国经济和东南亚经济进行比较,认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东南亚国家在90年代后期的技术创新落后了,从而影响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国际贸易货币收支的困难,最后导致了金融危机。[5]这些研究都有非常合理的地方,但是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不足,那就是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分析,没有将重点放到全球化背景和金融规制的主体性变化方面。而这两点,笔者认为是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更根本性的东西。

(一)危机中金融规制主体的变化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之深、范围之广、破坏之大是世界金融乃至经济发展史上几十年罕见的。危机之前,东南亚各国几乎都采取出口拉动,人民高储蓄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②。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引入外资;对内实行自由市场制度,对外实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宽松的资本项目管制;普遍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种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西方自由市场模式的“亚洲发展模式”。自70年代以后,这种模式运行效果明显:各国经济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平均教育水平稳步提升,绝对贫困人数快速下降。当然不可否认这模式也有其局限。比如过多依赖出口,对生产率提高所进行的投资普遍不足,经济效益依靠规模效益,在金融汇率方面单一挂靠美元,以及技术创新相对落后等。[3]但是这些问题不属于结构性顽疾。亚洲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本来起点就普遍低,这时候发展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本国的优势,形成一种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互补。这些问题本身也应该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自然而生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良性地得以解决。这些问题不足以导致那样一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这些问题不具有对应的强相关关系。说到底,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和爆发的时候,金融规制的实施者已经不再是东南亚各国政府,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银行家。危机是这些人按照自己的目的,在其全球化的金融规制结构下,按照全球化金融规制的规则来运行全球化金融规制的直接结果。

(二)倒下者的教训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从泰国开始的。泰国自1977年以来,经常项目一直存在着赤字。为了弥补赤字,政府在金融战略规制方面采取盯住美元战略,以助于吸引外资(主要是短期资本)、促进出口,达到以资本账户盈余来弥补经常账户赤字的目的。这在当时确实取得一定成效,稳定了国内经济。但是由于美联储———这家美国的私人银行———掌握着美元的发行权,所以可以任意通过突然间的增量发行来使通货膨胀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崩盘,接着是用他们屡试不爽的手段开始“剪羊毛”。③在对待东南亚这些主体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手段一样。就是通过汇率来控制资金流向。然后通过自己预先设定好的金融机构、规则和金融工具对这些国家进行结构性碾磨。从1995年起,美元汇价开始上升,日元相对美元贬值。此时,东南亚各国没有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汇率,仍然坚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币随美元对其它货币的升值,工资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等金融因素使出口商品竞争力明显下降。一国货币的升值必然引起国际金融资本大量“热钱”的流入,这样就形成流动性过剩。这些“热钱”所追求的是低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回报,它们不可能投入周期性长的生产企业领域,而必然是要流向资本回报率高,在有“风吹草动”的时候可以迅速撤离的房地产、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领域。与此同时,这些“热钱”的到来自然也会带来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空前繁荣,从而使得本国的工业投资也相继进入该市场分享利润。这样在国内外资本的共同催生下,一国的金融会不知不觉形成巨大的非生产性经济泡沫。过量的货币供应产生了严重通货膨胀。为了应对此种情势,泰国政府只能提高利率。但这样的做法又使自身对形成的700多亿美元的债务不堪承受。到最后泰国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迅速让泰铢贬值。此时国际金融家“及时组织”资金从已经严重泡沫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外逃,从而“顷刻间”造成泰国金融的崩溃。这就是很多文章所描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的运作机制。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消息传出后,投资者闻讯纷纷抛售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短期资本也疯狂外逃。[6]这时,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利用对冲基金进行买美元抛泰株、买泰株抛美元的操作,致使泰株一路下滑,股市暴跌,银行呆账大量增加,外资流入剧减,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财政赤字扩大。到6月下旬,国际投机基金再度向泰株发起猛攻,最后泰国金融危机爆发。

泰国金融危机就好像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迅速向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扩散,导致东南亚国家纷纷放弃盯住美元,改为浮动汇率制度。他们的货币对美元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伴随货币贬值的是东南亚各国通货膨胀加剧,股市暴跌。至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必然欠下“美元”巨额债务,而这时候国际金融家往往操纵提高贷款利率,有时候这种债务利率会达到20%。[3]当这些国家无法偿还巨额债务的时候,国际金融家就开始着手以低廉的价格同时辅助政治和军事威胁对这些国家的自来水系统、公司、矿业、电力系统、交通系统等进行收购。东南亚国家几十年积累的财富被国际金融银行家“洗劫”一空。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幸存者———韩国

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韩国,世界银行的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认为,韩国陷入金融危机,完全是源于美国财政部当初竭尽全力地逼迫韩国进行全面和快速的金融资本市场开放。世界金融银行家对韩国的世界知名企业垂涎已久。当金融危机中韩国向昔日的盟友请求援助的时候,美国指使其控制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允许美国在韩国建立分支机构,外国公司可以拥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从26%上升到50%,外国个人可以拥有公司的股份从7%上升到50%,韩国企业必须使用国际会计原则,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际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韩国中央银行必须独立运作,完成资本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宋鸿兵,2007:第241页)。[1]这些条件一旦签署,华尔街银行家立即会展开猎杀。在这种危急的状况下,韩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被强烈激发出来———在国家耗尽了外汇储备的情况下,他们纷纷捐出了自家的黄金白银为国家偿还债务。最为关键的是,韩国政府这时候真正发挥了自己对金融规制的主体作用———“果断出面从银行系统冲销了700亿—1500亿美元的坏账”,“把所有申请破产的大型企业案件一律冻结”。[12]韩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无疑是通过重新掌控对银行的控制权,确立并巩固了对自己国家金融规制主体的地位。也就是说,韩国通过自身的努力拒绝了对国际金融银行家设置的金融结构的嵌入。韩国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彻底排除出了自己的金融系统,捍卫了自己国家的金融主权,捍卫了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一个国家的金融独立规制权与维护该国国家安全和主权同等重要。

四、中国金融改革的推进与反思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计划、市场和规制金融

我们从计划中走来———在很多领域我们还在计划的笼罩之下,同时我们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式地勇敢而义无反顾地迈向市场。“计划”曾深深嵌入在我们的政治、经济甚至社会生活中。计划在我们的记忆痕迹里所留下的往往是“大锅饭”、“平均主义”和“严密的监管”。如今,在全世界都在推行“市场”的时代,市场好像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财富和繁荣。而市场要实现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嵌入”。就首先要使“计划”“脱嵌”。④于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言说往往总是不断在“脱嵌”和“嵌入”之间游走。关于金融的讨论,我们很多时候也没能跳出这一预设的框架。于是在中国的金融推进与改革中很多学者认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实现由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的过渡。但是从上面提及的金融全球化以及仍然没有走远的金融危机,我们不难推论出“计划金融”和“市场金融”关系的争论不是一个有针对性的真问题。而“市场金融”和“规制金融”的关系和定位问题才是一对对应的有探讨意义的问题。

1.全球化背景下从计划到规制的讨论

有的学者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是财政的薄记,从而打破计划是实现金融繁荣的前提。[7]有的学者从金融法制化角度出发,认为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就是要实现市场经济;从计划到规制的转轨就是要实现法律经济。对于金融改革我们首先的问题就是要实现从“计划控制的金融”到“有效规制的金融”。无论是金融机构的市场活动,或者是政府部门的监管活动,都将受到金融规制和法律的约束,金融法制化是金融稳定与经济转轨的关键步骤和重要保证。[8]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在学理上讨论清楚。计划经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脱嵌”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但是市场靠什么实现“嵌入”,也就是“嵌入”的机制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框架来作为市场运行和“嵌入”的机制。而这样的逻辑必然首先要解答这样的质疑:如果政府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对金融进行规制,金融系统也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那到底谁是金融规制的主体呢?如果法律是主体,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当我们遭遇“国际惯例”的时候,应该遵循哪个呢?如果遵循自己的法律会违背全球化的要求,如果遵循“国际惯例”,我们最后还是把我们的金融规制纳入了国际的框架里。根据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教训以及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样做的结果是到最后我们根本不能对自己的金融进行规制。从计划金融到规制金融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化背景下首先明确规制的主体,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2.一种新的认识———实现全球化规制金融的良性嵌入

市场意味着开放和自由,现在很多人主张金融的市场化,其实也就是要让金融的运行机制更开放和自由一些,但是没有规制的金融自由化会为金融危机提供一个“基础性”的前提条件。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对东南亚国家的分析中可以看得很清楚。2007年我们金融过渡期结束,将面对对国外资本的全面开放。这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和全球化的金融。我们面对的金融规制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规制。此时的规制原则、规制主体、规制的对象、规制的机制等都不是在我们可“规制”的范围内的了。我们的选择只能是“有中国特色”的嵌入。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不能通过“接轨”来嵌入,而必须要通过“特色”来嵌入。所谓的良性嵌入主要是从嵌入的运行状态和结果来看的。现在我们在推进金融改革中过分强调微观技术改革和运行过程接轨,一方面说明我们对金融规制的理解没有上升到一个全球化的高度,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全球化下的金融规制风险没有前瞻性的认识。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中国现在要防范和规避的已经不是国内风险,而是国际风险。但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金融风险都会通过一些金融载体、要素和金融工具才会真实发生和存在。所以首先必须对国内的全球化金融要素和工具风险进行考察。

1.人民币VS美元

我们都知道谁能垄断某种商品的供应,谁就能实现超额利润。而货币是人人都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掌握了无法限量的获取超级利润的手段。对东南亚、墨西哥、拉丁美洲以及美国自身内部的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我们不能理解为是金融或经济自身的固有属性。美元的无限量发行和无限制流动是罪魁祸首。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之所以没有被强烈波及,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其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的牢牢控制,得益于我们金融市场的封闭性。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比价一升再升,人民币连续进行了几次加息。在国家取消利率上限条件下,尽管中国金融体系的状况会有所改善,但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大幅上升。这必然影响到生产性资本的投入,而使得资金流向风险性金融投资。人民币升值使得大量美元“热钱”看好中国市场,配合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量的美元的涌入已是一种可以预期的必然。

从国际来看,美国国内最近几年一直使国内汇率处于40年来的最低水平。我们国内很多人的解读是美国政府希望以银行信贷的宽松来促进企业投资,增加个人的消费。[9]但是从国际的视野来考察,美国财政部的这一做法还有一种可能的解读,那就是防止美元回流,保证美元对中国的集中流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以后,随着美元的大量流入,这些全世界为了利润游荡的幽灵必然会通过股市等市场开始其在中国的大量收购。当美元所能控制的股票、证券以及其他资产的价值超过人民币的时候,它就会成为中国货币发行权的实际控制者。在这种时候,国内学界却呼吁要中央银行摆脱政府独立运行,要中国的投资项目实行货币化管理,显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中国现在有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本来是个好事,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人民币主要和美元挂钩的金融汇兑前提下,这笔庞大的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元的形式存储的。现在美元贬值,也就意味着这部分资产在贬值,中国必须对此采取措施。但如果把这部分钱投入到国内,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这些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放大可以形成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货币流通量,这必会造成中国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中国最好的选择好像就是拿这笔钱来进行海外投资,但是考虑到全球化背景下华尔街—伦敦金融轴心都在国际银行家的操控之下,所以这种海外投资的风险完全有理由被成倍高估。⑤货币是最基础的金融工具,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正面临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我们应对的对策首先应该在战略上意识到在全球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开放情况下,对人民币的“实质发行权”进行严格规制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在无法通过制度化实现对美元有效规制的情况下,可以在国内借助嵌入性理论让我们的金融嵌入到我国自己结构化的政治和社会中,从而利用这种政治和社会独特性,达到全球化背景下对自己金融实行规制的目的。

2.中国的银行改革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银行改革首先面对着几个重大的理论困惑和问题:国内银行改革是政治化、商业化抑或市场化问题;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国内银行是建立“大而全”低效率的银行重要还是建立“小而美”的高效银行的问题;国内银行事先设定法律让银行在法律框架内运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设立制度的问题;银行改革外在环境改革重要还是建立内控风险管理机制重要的问题。[9]其实笔者认为可以从金融规制的角度把这些问题归纳为两个,第一个是有关方法论的问题,中国银行的改革应该采用宏观整体论、系统论的规制还是微观个体行动论的规制?第二个可以称之为战略性问题,中国要让国际银行嵌入到中国银行系统,接受中国银行系统的结构性规制?还是让中国的银行系统嵌入到国际银行运行结构中并受其规制?这两个学理上的思考是相互关联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如果采取了第一种选择,一般会考虑第二个问题的第一种选择;相反,如果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论的态度,往往会使我们在战略上只能进行第二个问题的第二种考虑。目前中国的银行运作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和国外银行相比就好像是同在一个赛场但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两个拳击手。要强迫他们交手,那胜败完全是可以提前预期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是加强自我保护,避免正面交手。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很显然都是选择了两个问题的后者———对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市场化达成了广泛共识。银监会在2003年所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就已经表现了我们银行改革向市场化迈进的决心。比如国内银行股权多样化、各种信息必须公开等。在这种方向的指导下,中国的银行开始向精细化发展,由此对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就必然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有些金融工具的使用是有风险的,比如中国分期付款式房贷就是国外金融工具的一种引进和接纳,它对中国产生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对于其可能的后果,东南亚金融危机无疑值得进行我们深刻的反思。

3.中国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在危机爆发之前,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被不断抛高。而最后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投入这些领域的金融资本会纷纷外逃,造成金融泡沫的破裂从而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金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货币的超量发行集中体现在M2/GDP比率居高不下,已经高居全球之首。中国贸易存在很大的贸易逆差,“中国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市场,不断增长的中美贸易不平衡与美国经常账户上的整体逆差一起为美元带来强大的贬值压力”。[10]而中国贸易部门的价格由全球市场的供求决定,难以吸收这些多余的流动性。这样,房地产市场吸收超量发放的货币就成为一种可能。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最近几年的房地产价格攀升。另外在金融市场开放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不断升值,国外资金必然大量涌入来获取这种升值以及预期继续升值的利差。而对允许私人贷款购房这种国外金融工具的引入,使得银行的信用贷款迅速攀升。以房地产为例,到2004年,中国商业房地产贷款余额已经达到了2.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6.1%。房地产的投资与开发、竣工面积分别增长了28.7%、15.2%和15.6%。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当年攀升达到了20%。再看中国的股票市场,2007年初股市开始上升,后来沪市突破5000点大关。资金疯狂涌向股市,人们一时好像失去了理性,对股市的风险不再考虑。后来股市尽管实现了一个“软着陆”,但是从金融规制的角度看,我们从中应该看到危机的信号。

以前人们认为造成房价攀升的原因是房地产信贷者享受着一个比较低的利率。所以现在国内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可以通过宏观利息调控来实现房价下降,但是如果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分析,这种观点是有漏洞的。国内利率上调,加大了生产性企业负担,反而更容易使得他们投资于房地产从而进一步使房价攀升。日本在金融危机前几年就出现过这种情况:美国在日元同美元挂钩的情况下,通过不断让日元升值使得大量的生产性投资转移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并且被不断预期会升值。于是人们越来越大规模地在其中投资,直到有一天人们的信心被彻底摧毁。[11]为了防止这种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金融泡沫,第一:我们不能放弃政府对货币进行规制的权力。主张美联储那种货币规制模式,实现中央银行摆脱政府独立运行的观点目前是不可取的;第二:面对不可避免的金融市场开放,我们必须加紧对外资流向的监管。一旦出现异常迹象,就像当年美国对待日本一样,果断冻结外资银行的所有业务。

五、结语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4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使得各国的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为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各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达成多项共识,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缓解经济衰退。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G20峰会上提出的应对措施的积极作用。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各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例如4月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便是很好的明证。在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多项共识,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

一、当前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可谓造成影响的范围非常广;危机使各国经济面临严重衰退,全球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谓造成影响的程度非常深。

(一)美国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起始于美国,因此给美国造成的影响也最为严重。首先是美国金融业遭受史无前例的打击,这种打击宣告着是美国华尔街投行时代的结束。举世闻名的华尔街五大投行目前处境惨淡: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轰然倒塌、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由投行转为传统银行控股公司,这些都标志着一个高杠杆金融时代的结束;其次是美国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我们可以从美国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中窥见一斑: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6.1%,比上一季度萎缩6.3%略微缩小,但从去年三季度下降0.5%至今,累计下降12.9个百分点的幅度,已经刷新了大萧条以来连续下降幅度的纪录(此前最高纪录为1953年三季度至1954年一季度的累计下降10.6个百分点)。这就无怪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要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并将引发经济持续衰退和动荡。

(二)欧洲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球传播,并且在欧洲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欧洲银行业首当其冲,已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传统上,欧洲的银行业以稳健著称,但近年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财务杠杆率,并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以博取高收益。这种与美国相似的金融发展模式使得欧洲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遭受巨大损失。据Bloomberg统计,截至2008年年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400多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英国央行也在每半年公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这次英国经济走向衰退的严重性将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相当,预估英国六大金融机构可能损失1300亿英镑。这个金额已远远超出政府宣布的500亿英镑援助方案。

另外,金融危机也敲响欧洲实体经济衰退的警钟。全球金融动荡已显著改变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率已增至7.5%,德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季度甚至年度的经济零增长。目前,IMF已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预测值由1.2%降至0.9%。

(三)中国的经济形势

中国由于金融实行分业经营,资本与金融帐户受到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不如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速度快,但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仍然可以通过经常帐户传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些已经转化为明显的不利因素。据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数据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GDP在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回落。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长久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目前对外贸易下降而内需的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形下,势必导致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例如在广东、浙江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

3.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影响就业。一方面是城镇新增就业减少,今年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2008年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4.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据4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1.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降6.0%,这是CPI和PPI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双双为负。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代表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原材料成本的CPI和PPI数据持续为负,应被视作是宏观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

从以上对欧美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正遭遇一场寒冬:投资锐减、股市低迷、失业率上升等等。要有效遏制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就需要各国彼此合作,共同努力。

二、G20峰会的积极作用

为有效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主要国家领导人于4月2日在伦敦举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发表宣言的形式达成多项共识。这些共识在目前形势下具有如下的积极作用:

(一)重振市场信心

各国领导人同意联手进行一次从未有过的财政扩张活动,到明年底为止,这一活动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将全球产值提高4%,以复苏经济增长,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金融危机使各国投资者信心尽失,此项大幅度的财政扩张计划,无疑给各国投资者注入一剂强心剂,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全球经济走出阴霾的一线希望。因此,市场迅速作出了积极反应,长期低迷的全球主要股市一度气势如虹。

(二)推进金融改革,利于治本

如果说峰会上通过的财政扩张措施仅是在遏制金融危机,仅是在治标,那么各国领导人达成的金融改革的共识,则是从源头上加强治理,是在治本。伦敦金融峰会为推动国际金融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一致认为,在加强微观金融监管方面,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

此次危机的起因在于金融机构的过分的扩张活动和政府的疏于监管。因此,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金融体制的完善和提高透明度,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贸易的进展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多达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国际贸易中壁垒不断增多,全球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鉴于此,G20峰会上达成的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的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贸易保护犹如饮鸩止渴,虽然短期内可能保护本国经济,但从长期来看必定会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而引起恶性循环,不利于形成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因此,各国理应从长远、从大局出发,维持正常的贸易秩序,推动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四)打击“避税天堂”,有利于维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避税天堂的“黑名单”和“灰名单”,各国领导人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

最近一段时间,避税天堂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按照经合组织的描述,避税天堂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信息及税收体制不透明;税率极低甚至不征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避税、洗钱提供方便;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等。因此,金融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的制裁避税天堂的共识,有利于各国查处偷税漏税以及进行洗钱活动的企业和其他组织,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刘佳,崔晓笛,刘妮雅.浅析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扩大内需的紧迫性[J].商场现代化,2009,(01)

[2]张海燕,赵健,蒲银.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3)

[3]刘时文.金融危机“冰”临城下,中小企业如何招架[J].中国安防,2009,(11)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5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影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了保险行业。尽管中国寿险公司在国家政策壁垒的保护下,没有出现由于直接投资金融衍生品而带来的财务危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相对较小,但这对于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中国保险业来说,依然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当前,中国保险公司受到了以下四方面影响。

1.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投资市场疲软造成中国各寿险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季报披露,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53.8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4.74亿元增长了55%;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15.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66.4%;中国太平洋实现净利润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8.88%.

2.营业收入稳步提升

寿险公司积极调整了业务结构,使保险业务收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人寿原保险合同保费达到2955.91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50.34%。中国平安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1.78亿元,同比增长27.79%。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达660.92亿元,较上年增加30.39%。

3.大多数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依然充足

收到中国资产市场的负面影响,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是均高于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截至2008年末,中国人数寿险业合计偿付能力溢额1141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310%。平安保险公司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08%,较2007年的486.7%出现明显下滑,其寿险偿付能力在180%以上。太保人寿保险业务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编辑:)

4.调整资产结构,加强实现风险管理

面对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政策调整,中国保险业迅速做出反应,在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面对不利的投资环境,大多数寿险公司一致的举措都是积极进行投资结构调整,如进一步加大债券类投资占比和固定存款投资占比,并缩减了投资风险较大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如下表所示。

二、中国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由于政策壁垒等原因是中国寿险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直接受损情况不大,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势必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转变寿险公司经营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寿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缺乏足够认识,超范围、超比例投资时有发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寿险公司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是一次难得的风险教育机会。中国寿险公司应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强调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注重承保和投资的共同盈利。

2.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提前进行风险防范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为确保寿险业经营的持续性和稳健性,中国寿险公司需要关注宏观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加强对经济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关注对保险业产生突出影响的领域,有准备地化解因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可能给寿险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3.加强银行合作

2008年以来证券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不断走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因此发生了变化。银行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适当减少贷款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中间业务。中国寿险公司应该抓住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的机会,发挥银行的品牌优势和寿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有利于扩大寿险产品的销售份额。

4.发展保障型产品

近年来,寿险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保障功能发挥不足、业务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型产品占比过高等问题。在现今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背景下,保障型保险产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应加大保障型产品的发展力度。

5.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寿险产品对销售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基本的保险知识和营销技巧,还要有法律、金融等相关知识。要根据当前实际,探索营销员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寿险销售资格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摘要:自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寿险公司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各方面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中国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影响;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6

论文摘要:2008年美国次货危机攀发,金触危机很快艾延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发撼。时至2010年,这场风基最强劲的势头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开始回吸。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呈现出祈的特点,高失业率、预期通胀率、国际贫易竟争加剧、,易保护重断抬头……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贫易艰难发展。面对祈的经济扶序,我们应该积极训整对外贫易政策,以在祈一枪竟争中盛取更有利的对外贫易地位。

2008年,潜伏已久的美国次级房贷问题全面爆发,掀起金融市场的狂风巨浪,贝尔斯登岌岌可危,雷曼兄弟土崩瓦解,AIG直面流动性危机,房地美、房利美巫待注资……这场金融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经济,使其遭受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并且很快蔓延至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直至席卷全球,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巨大浩劫。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体已经挺过这场风暴的中心,逐渐过渡到“后危机时代”。

这场令人谈之色变的金融危机一度使世界经济低迷,公众信心丧失,在与之周旋抗衡的过程中,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国际贸易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据世贸组织(WTO)统计,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下降12%,降幅为60年来之最,而中国在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外贸出口一方面面临极为不稳定的经济大背景,另一方面又因为贸易竞争力的增加而承受着来自其他国家日趋强劲的贸易保护压力。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寻求出口贸易新模式,从而推进我国国际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1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1世界经济止跌回升.增速缓慢

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实,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消费和投资逐渐升温,世界经济开始从衰退走向复苏。

2009年初,世界经济并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长年率下降6.4%;日本GDP也因净出口和投资大幅萎缩,欧元区GDP更是大幅萎缩9.6%。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额下降了40%。二季度美国、日本、新兴经济体经济开始回升,韩国经济触底反弹,国际贸易降幅收窄,但仍高达两位数。进入三季度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回升明显,多数欧盟国家也出现复苏,印度、巴西等国回升势头也较强劲。在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相对较弱,但其5月份和6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均实现了正增长。世界经济基本上被确认见底回升。

中国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仍保持较高增长,第三季度增长率超过8%。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均有所企稳并出现回暖迹象。

虽然目前金融危机最强劲的势头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已经停止了自由落体式的下跌开始有所回升,但是我们却不能对其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金融危机导致居民财富缩水,储蓄率大幅上升,消费需求严重下降;同时由于缺乏新的盈利机会,加之目前全球普遍产能过剩,新的投资需求短期内很难大幅回升。因此,虽然经济开始回暖,但是其复苏的过程也是缓慢而曲折的。IMF估计,未来四年之内,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4.7%,低于危机前几年的平均水平。目前全球经济逐步回稳但仍旧脆弱。

1.2高失业率和通胀预期并存

金融危机给各国产业带来重创,失业问题随之加剧,全球就业问题异常严峻。2009年,美国9月份失业率达到9.8%,创26年来新高;欧元区8月份失业率升至9.6%,为欧元区诞生来最高;日本9月份失业率为5.3%,亦为十年来最高;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也令人担忧。高失业率将直接影响消费一一失业者无力消费,未失业者基于对未来的忧虑而不敢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复苏的速度。

高失业率严重的同时,通胀预警也时刻存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都采取了规模空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国央行纷纷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利率分别降至0%一0.5%}1%和0.1%,均创历史新低。一些地区和国家甚至直接向市场注资从而提升大宗商品价格。目前美国、日本等国的货币供应增速均快于名义GDP增速,全球基础货币持续上升。在经济低迷时过剩的货币供应和较高的流动性往往不会形成通胀压力,但是当经济逐渐复苏时,这些内容则会因为政府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和抑制工具而转化为通胀压力。届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进退两难。

1.3贸易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严重下滑,各国贸易竞争加剧。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内需难以拉动,进一步刺激了其扩大对外出口的决心。内忧外患的状况使得众多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强硬措施以期有效争夺国际贸易市场,一些国家甚至不惜大幅贬低本币币值、采取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提高本国产品竟争力,扩大国际市场。

除了争夺市场,各国亦希望通过促进本国产业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速经济复苏脚步。这势必使其更决绝的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经贸组织报告显示,2009年4月到8月短短5个月时间,20国集团就出台了91项新的潜在的保护主义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了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

但是在如今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是互相关联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自顾自的采取贸易措施。所以,表面上各经济体会呼吁抑制甚至消除贸易保护,但实质上各国都不同程度的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这就使得近年来的贸易保护会以更新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正重新抬头,并且即将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阻碍。

2经济形势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2.1贸易额度下降.降幅趋缓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需求下降,整体贸易环境趋紧。2009年全球经济回暖,但全球国际贸易总量仍处于下滑趋势。这一年里,中国的经济形势较为良好,但外贸出口仍下降16%,然而相较金融风暴正劲之际,我国的外贸出口降幅已大大收窄。

2.2跃居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康擦增加

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好于一般国家。特别是在2009年,中国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份额比重超过9%的,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这充分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自主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我国的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外贸易处在粗放增长阶段,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这种凭借数量型扩张取胜的粗放增长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全球整体需求下降和各国内需难以带动等对国际贸易竞争的刺激,外贸竞争力日益强劲的中国也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对象。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全球70%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与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关。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超百起、案值约120亿美元,两者均创历史新高。同时,中国产品遭遇贸易摩擦的连锁性突显,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等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品频繁出现一个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现象,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国际贸易经济环境将逐渐好转,中国的外贸前景看好。但我国的国际贸易关系也将随之而更加复杂,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更加严重。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贸易,机遇与挑战并存。

2.3老牌合作伙伴贸易关系趋紧,贸易对象格局改变

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9年,我国对欧盟出口总值达236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19.66%,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形势将影响总体的外贸形势。然而目前欧盟经济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仅欧元区的货币稳定难以确保,而且由于经济问题而引发的政治问题也在各成员国内频发。内忧外患的状况使得欧盟诉诸于贸易保护主义,尤其是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在2009年,欧盟国家频繁针对中国采取反倾销措施,从鞋类、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光伏、节能灯等拥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都是欧盟对华进行反倾销的对象。2010年,欧元区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更加严厉。

中国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形势也都不容乐观。奥巴马政府出于减少国内失业率以及2010年面临中期选举政治压力的需要,不断对中国施压,出台了各种针对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经济陷人严重衰退的日本则更是大大缩减了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关系。

另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也越来越频繁。仅2010年起就有韩国、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相继对中国的马铃薯、西服、高碳锰铁、榨汁机等多种产品施行禁运、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措施。中国与老牌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

而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中非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与东盟、非洲的贸易关系发展保持着较好势头。2009年我国对东盟出口额达到1062亿美元,超过了日本,占我国对外出口总额的8.85%。从长远来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与非洲、澳洲等国家贸易关系的促进,中国的外贸环境会逐渐好转,且新的贸易格局也会逐渐形成。

3未来的发展措施

3.1加快法制法规建设.拓宽贸易口径

中国加人WTO近九年的时间内,清理、修订、废除了数千件与WTO规则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及各种红头文件,有效地实现了国内法律法规的配套。然而我国法律的修正并未趋于完善。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需要创造更加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如建立稳定、透明的财税、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的鼓励政策等。通过规范国内竞争规则促进企业高速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国外竞争来看,随着国际贸易竟争的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之外,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可能采取诸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隐性保护策略。针对此种情况,我国需严格制定细致、规范的制度和法规,以立法的形式确保我国贸易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拓宽贸易口径,增大进出口额。

3,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

虽然我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是目前我国仍以粗放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自主设计,没有龙头品牌,产品质量和设计都还比较欠缺。当前我们还主要靠规模优势来赢取市场,在全球需求下降,各国各地区纷纷依靠本币贬值和出口补贴等手段来加大本国产品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无疑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很大冲击。因此自主研发、提升质量、重视国际认证,全面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才一是保证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优势的有效途径。

3.3鼓励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渐加强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但是民营企业无论在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上还是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都是无法与国企比拟的。然而中小企业因其灵活性、创造性、对发展机会强烈的渴望程度而对经济促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与国外拥有先进生产技术、优厚资金实力的国外企业、机构合作,招商引资,同时增进企业自身实力,不仅可以增强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对于促进国内就业和扩大外商投资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好的成效。

3.4优化行业发展结构,促进经济快速稳健进步

此次金融危机给欧洲所带来的打击远比美国要重,究其原因则是后者的制造业规模比前者要大得多。这给我们的教训便是,无论服务业如何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也是不能完全统一的。一定规模的、相对独立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的可靠保障。因此,我们既要加大发展服务业,增加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效益,也要狠抓制造业的发展。二者齐头并进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才能有效促进和确保经济健康高速平稳发展。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7

一、人民银行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的产品、服务、资本等通过国际化大生产、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界流动,各种资源的利用也超越了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世界市场形成一个整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更加紧密。资本的国际流动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最活跃因素,而资本流动是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实现的,因此,也加速了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我国经济、金融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已成为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认识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强化对有关问题的研究,以应对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金融全球化加快了金融风险的传播,加大了监管的难度,给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将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多地考虑国际市场因素。跨国银行的进入,国内银行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压力。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抢夺市场,争揽客户,一批优质客户可能被流失,业务市场份额将出现重新划分;金融人才的流失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融入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不仅要防范内部风险,还要防范外部带来的风险。同时,对我国的监管制度、监管方式、监管理念、监管体制带来严重的冲击,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如何确保我金融体系不受国际金融风险的冲击,金融监管工作必须适应入世后金融全球化的要求,提高参与金融全球化并获益的能力,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对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变化、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对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观国内外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国际银行业如此,国内银行业更应增强紧迫感。面对银行业的发展变化,金融监管工作不能″削足适履″,而脚长大了,就应把鞋做得大一点。

(三)从金融监管的主体看,国内外金融监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对银行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新的发展趋势,各国的金融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监管内容、监管模式、监管体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二、对人民银行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2002年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监管工作努力的方向。对金融监管的目标概括为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提出,加强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充实监管力量,转变监管理念,切实把工作重心从审批事务转移到对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上来。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把监管作为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从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金融全球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在国际金融体系经历了几次大的风波之后,加强金融监管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关键。监管是金融工作重中之重的命题是在金融监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新时期对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新要求。

(一)按照国际统一的监管规则,调整和改进人民银行监管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在推动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方面了各类指导监管实践的文件,引导各国采用统一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标准,运用先进的监管经验,国际组织出台的这些文件为各国监管当局广泛认可并接受,就成为金融监管的国际惯例。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附录、《全球金融服务协议》、《巴塞尔协议》等。这些文件涉及金融监管的方方面面,对各国金融监管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把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大要素结合起来,体现了以指标为核心的数量型监管模式向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质量监管模式的转变。

为提高人民银行监管工作水平,必须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向国际监管标准靠拢。对照国际监管规则和惯例,我们在监管上的主要不足与差距表现在: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的没有实施细则,缺乏操作性;国内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没有达到国际监管标准;监管范围和内容还比较窄,风险监管不全面,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全面风险监管还不到位;监管方式单一、落后,不能适应有效监管的需要;监管指标体系还不完善,预防性、超前性不够;监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按照国际金融监管规则进行有效监管,对我们开展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完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做到依法监管、依法行政,依法维护金融秩序

加强金融法规建设。首先,要加快完善与世贸组织规则和银行监管国际惯例相符合的法规。去年以来,国务院、人总行先后颁布了《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等金融法规,这些金融法规充分体现了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中外资金融机构平等竞争的基本原则。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还要进一步修订。在法治社会,就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监管,对金融机构的任何处理、处罚,都要有确切的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制度依据。在监管工作中,要客观、公正、公开、公平地处理监管中遇到的问题,要做到依法监管,依法维护金融秩序。

(三)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从体制、机制上建立起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制度

国际金融监管理念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金融监管当局不再包揽一切,而是让银行自身、市场承担一部分监管职能。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金融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着为金融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先进的银行机制、先进的经营理念,也就是″铺路架桥、设置路标″等特殊任务,从体制上、机制上改革国有银行制度,也是我国银行监管的百年大计。

一是要大力支持国有银行改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现在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体制、制度、经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一样存在着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问题。在对基层商业银行调查时,甚至许多职工不知道本行最大十家贷款户是谁,职工也就谈不上关心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因此,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

二是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过去,我们在监管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效果并不理想。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外部监管不能代替商业银行的内部有效控制,因此,监管的重点应是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系统,也就是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以及股东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它所要解决的是所有者、管理者、监督者和经营者等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受益、决策、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问题。可以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内银行业针对历史积弊和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来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则是长期以来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将会损坏银行的竞争力,增大银行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内部治理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流于形式、有的董事会没有发挥作用。当前,作为监管的重点,迫切需要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负责任的董事会,董事会的构成要独立于管理层、以发挥监督制衡作用。同时,要提高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重。

三是继续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从源头上遏制风险。内控制度是防范风险的基础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去年,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在辖区开展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大检查,依然发现内控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说明内控制度建设是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完善内控机制,提高银行业本身对各种风险的抵御能力。同时,要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国内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目标,建立资本金补充机制,调整、优化资产结构

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是一项重要任务。从今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传来信息,就新资本协议的有关问题已达成一致,决定于2003年第4季度确定新资本协议,各成员国将于2006年开始实施,并完全取代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新资本协议仍维持了巴塞尔协议原有的资本水准不变,也就是资本占风险总资产的比重仍然保持在8%。新资本协议将更加全面评估银行风险,包括评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提出了比1988年资本协议更为复杂、更加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框架和管理规则,强调了“三个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评估过程和市场约束规则)在现代监管体制中的作用,对银行监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银行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金融风险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必须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实施严格的监管。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从分子对策看,一是提高金融企业盈利能力,通过留存利润进行资本积累,这是增加核心资本的主要方式;二是财政注资,在国家财政困难较大的情况下,继续实行财政注资困难较大。三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化后,通过发行上市股票,可以募集资本金。四是提高附属资本的途径,主要是改革呆账准备金、发行长期金融债券、部分债权转换为股权等。从分母对策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不突破资本要求的底线,就是将高风险资产向低风险资产转移,降低高风险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因此,我们要督促金融机构继续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使不良贷款每年要下降2-3个百分点,到2005年,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降到15%左右。

(五)改进金融监管方式,推行全面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当前,人民银行监管工作在做好合规性监管的基础上,重点应加强对金融企业法人的风险监管,在不断完善对传统业务监管的同时,逐步加强对创新业务的监管。在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各种风险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长期以来,对风险的认识和监管有个过程。过去,我们侧重对信用风险的监管,后来逐步发展到对市场风险的监管。随着形势的变化,《新资本协议》力求能反映潜在的风险,转变为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利率风险等,反映了对金融风险演变规律的认识。

全面风险监管是由事后检查向事前监测,事后发现向事前预警,事后纠正向事前防范转变,具有更强的风险监测、识别和化解能力,因此,是更有效的银行监管。在风险性监管方面,我们必须看到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对国际上一些比较成熟的风险监管办法,我们都要积极研究和借鉴。过去,在银行监管工作中考虑信用风险多些,基本上没有考虑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波动将会更多;在操作风险方面,近年来也比较突出,如违规和账外经营,乱用会计科目等。因此,我们要学会识别、控制、化解各类风险的本领。

(六)提高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和社会监督

市场约束是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手段。现在越来越重视市场参与者对金融机构的监督,这是因为投资者、债权人、存款人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时时盯着银行的一举一动,其效果要比监管者的作用有效得多,与中央银行监管相比具有更强的主动性。市场约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银行经营的透明度,也就是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这项工作我国刚刚开始,与国际惯例比,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何看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信息披露?长期以来我们是家丑不可外扬,现在要向社会公布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我与商业银行的同志交换看法,普遍反映是压力很大,要比人民银行通报几次作用大。为什么?公众是最好的监督者,如果不良资产压不下来,客户就有个比较选择银行的问题。当前,我们要认真执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规范信息披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创新披露的手段,逐步达到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要求。同时,应重视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

(七)完善金融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一是金融监管责任制的落实。按照法人集中监管的原则,把金融监管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二是按照国际惯例,逐步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外部审计和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对各类金融企业的监管指标体系、风险监测考评体系和金融系统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继续完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制度。四是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在监管工作中广泛运用计算机,进一步搞好“一网两系统”建设。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8

按照培训班的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讨论当前财政经济有关问题,重点就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财政经济的影响、如何正确把握财政运行的一般规律、当前形势下的财政政策措施等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增进我们对财政工作背景的了解和把握,进一步坚定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信心和决心,全面推进财政改革发展,为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出贡献。

一、金融危机与财政问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可以说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场危机不仅使全球金融业遭受重创,而且已经严重波及到了实体经济。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演变,将可能引发的是全球金融、经济乃至政治格局的重新调整,影响十分深远。我想,作为一名财政工作者,全面认识危机产生的复杂背景,深入了解危机给财政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对提高我们对全局工作的把握能力,增强财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众所周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全称是发生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危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是指面向信用记录不好、偿还能力较差或者负债较重的客户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这类贷款具有利息高、风险大的特点,很容易发生违约现象。但是,在美国利率不断降低、房价持续走高以及举债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次级住房贷款市场异常火爆。

进一步讲,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催生,更与美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密不可分。2000年前后,为应对高科技、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冲击,遏制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低利率、扩张性货币政策。从2001年到2003年,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利率水平由6.5%降至46年来的最低点1%。宽松的货币政策令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大幅攀升,显著的财富效应更加激发了举债消费的热情,包括住房贷款在内的消费信贷市场迅速扩张,个人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这一阶段,美国形成了依赖信贷消费支撑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由于对未来房价的乐观预期,房贷金融机构竞相降低信用门槛,大量资信等级极低的贷款者涌入住房贷款市场,急剧放大了房地产泡沫。到2004年,为抑制通货膨胀和金融泡沫,美国低利率、扩张型货币政策开始转向,进入了一个长加息周期,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25%。连续加息导致房价迅速下跌,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大量增加,成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导火线。2002年到2007年,美国个人债务积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同期个人储蓄急剧下降直至出现负数。随着利率的不断提高,贷款购房者的还贷能力下降,还款违约现象大规模发生,金融机构坏账增加直接带来资金链断裂,由此引发了次贷危机。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次贷放贷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将部分次贷包装成为规模庞大的证券(即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在市场公开发售,用高收益、高回报吸引大量投资机构购买。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造成以次贷为基础的次级债券大幅贬值,给全球次级债券投资者也带来巨大损失;而且通过投资机构金融产品的传递,使这场危机的影响和危害成几十倍的放大,其最终结果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了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引发了流动性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久,迅速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性短缺、股市大跌、出口下降等经济现象。那么,次贷危机如何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全球实体经济的呢?了解危机的机制性传导过程,对于我们把握实质、应对冲击十分重要。

第一、次贷危机如何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

一是金融衍生品的传导。美国的次级债规模并不太大,投资机构的债券账面损失只有几千亿美元。但是,由于欧美众多金融机构过度投机各种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急剧放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把次贷危机扩散到全球金融系统。这当中,尤以高杠杆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CDS)的危害最大。有关资料显示,在约1.5万亿美元美国次级债的基础上,演变出了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产品。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让“虚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失去了支撑基础,给全球金融业带来的损失达1万多亿美元,许多欧美金融机构陷入倒闭。

二是流动性紧缩的传导。金融风暴重创了美国和欧洲的银行业。针对次级债及衍生品的巨额损失,众多的欧美银行不得不大量计提坏账准备以应对危机,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不但企业因为银行“惜贷”得不到贷款支持,而且还导致全球信贷市场、利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并由此形成了系统性金融危机。同时,为补充自身流动性风险,欧美金融机构大量从新兴市场经济体撤资,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直接冲击。

三是国际债务的传导。东欧国家的金融机构渐渐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重灾区,特别是今年以来,东欧国家资本外逃加速与货币急剧贬值。金融危机向东欧传导的根源是东欧国家债台高筑。2008年东欧国家的外债与GDP的比率都超过了50%,其主要债权国是西欧。金融危机导致西欧银行流动性紧缩,引起东欧国家外汇短缺和各国货币集体贬值,进而加重了东欧国家的偿债负担。一旦东欧出现债务危机,危机将循着传导机制传向债权国,这将使本已身处险境的西欧银行系统面临新一轮冲击,从而陷入西欧银行危机与东欧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当前金融危机向东欧的传导与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十分相似。

第二、金融危机如何蔓延至全球实体经济?

一是消费需求萎缩。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导致的消费需求萎缩。金融危机导致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大幅下跌,居民财富缩水,举债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和还贷压力的增大,居民主动削减消费支出。对深受危机影响的银行来讲,也将减少消费信贷规模。消费支撑着美国70%以上的GDP,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萎缩必然造成美国经济衰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经济“患感冒”,全球其他经济体也难独善其身。

二是投资需求萎缩。不言而喻,消费需求的减少,必将降低企业投资信心,投资需求的减少又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减少。从金融危机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看,金融流动性紧缩导致信贷市场冻结和贷款利率提高,企业难以融资用于生产投资;危机造成企业现金流减少、资产净值下降,企业融资困难,增加投资的能力大大削弱。总之,金融危机导致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交替下降,必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下滑。

三是出口贸易萎缩。美国是最重要的产品进口市场,进口总量占世界贸易的15%左右。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将直接导致其进口需求萎缩,从而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尤其是那些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和地区,将较大规模地出现企业减产、亏损、倒闭等现实问题。同时,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疲软,不但影响了亚洲地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还将加剧各国间的出口竞争,引发汇率波动,影响地区汇率关系和金融市场稳定。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体上讲,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冲击,但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尚未发生动摇。

一是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直接持有美国次债资产只有约120亿美元,占金融资产规模的比例很小;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开放度有限,并实施了严格监管。2008年,我国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贷款余额、负债额度占全国金融机构的比重只有2%左右。更为关键的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仍然不能自由兑换,大大降低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程度,我国金融系统仍然十分健康。

二是对区域影响差异明显。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外向型经济地区带来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影响的周期也更长。以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为例,外贸依存度超过了150%,在危机冲击中首当其冲,受到较大影响。2008年,广东GDP增速下降了4.4个百分点;进出口增幅大幅回落12.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回落9.2个百分点,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增幅更是大幅回落4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13.1个百分点。比较而言,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所受冲击较小。2008年,我省外贸出口仍然实现了52.3%的增长。

三是对行业影响较为集中。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最为紧密,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业的冲击也最明显。200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上年下降了19.7%,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回落明显。此外,钢铁、有色、化工、纺织、服装、电子等主要出口行业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

从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影响看:尽管四川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高,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业、工商企业和外商投资增速下滑,消费市场萎缩、资本市场低迷、产业承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等等。

(四)金融危机对财政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财政增收的基础。金融危机的影响最终将传导到财政收支上来,给财政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由于我省面临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财政形势更为严峻。

一是财政收入增速和质量下滑。受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自去年10月以来,我省地方财政收入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下滑使财政收入增长的质量也有所下降。2008年,全省非税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9.7%,比上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个别地方主要依靠非税收入来填补收入增长的空白。

二是财政支出压力巨大。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表现为因失业人员增加、居民收入下降等带来的大量增支。今年,各级财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快灾后重建、确保止滑提速,需要大量增加投入,加大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实施民生工程,需要大量增加支出。

三是财政工作面临新挑战。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广、周期长,给财政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首先,金融危机凸显了财政减收增支矛盾,给财政的稳健运行带来了压力,也考验着财政的管理调控能力;其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波动充满变数,给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了困难。比如,为扩大内需需要增加政府投资,但妥善处理扩大政府投资与控制政府债务风险的矛盾,对各级而言又将会是一场严峻的挑战;第三,面对当前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财政的公共保障水平和经济调控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财政运行与规律把握

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其特殊的职能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迫切需要我们对财政运行的一般规律予以把握,对一些关系重大、影响全局的问题作出思考,对财政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一)理性看待财政收入的增长变化。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由于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省财政步入快速增长期。2005-2007年,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9.7%,高于三十年来任何一个阶段性区间增长水平;2008年,由于经济形势急转向下,财政收入格局因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体现在不同产业、行业和税种上,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一是从三次产业税收增长的变化看。2005年-2007年,全省来自三次产业的税收分别占税收总量的0.6%、52%和47.4%,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46.6%、55.2%。由于经济形势变化,来自三次产业的收入结构因此发生相应变化。2008年,全省来自三次产业的税收分别占税收总量的0.6.%、47.9%和51.5%,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34.5%和63.7%。

二是从重点行业税收增长的变化看。2005-2007年,来自制造业、水电气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的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量的47.3%,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40.2%;来自房地产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量的13.1%,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24.9%。由于经济形势变化,来自上述行业的收入结构同样发生了显著的结构变化。2008年,来自制造业、水电气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的税收占税收总量的比重下降为42.1%,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为24.5%;来自房地产业的税收占税收总量的比重与前三年基本持平,但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为3.9%,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87.3个、0.7个、47个百分点。

三是从四大主体税种的增长变化看。2005-2007年,全省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年均总体增幅达30.3%,对税收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为77.8%。四大税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企业经济效益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那么,面对今年的严峻形势,税种结构又如何呢?2008年,四大主体税种总体增幅为10%,较前三年平均增幅回落20.3个百分点;对税收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下降为56%。回落速度快于全省税收回落速度,也快于全国主体税种回落速度。

财政收入的增长变化体现了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同时也反映出我省财政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对三次产业税收增长变化的分析,反映出全省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仍然十分突出;对重点行业税收增长变化的分析,反映出近年我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存在着对少数行业超常规发展的过度依赖;对四大主体税种增长变化的分析,反映出我省税源结构不够均衡、收入增长依赖少数税种的问题。更进一步讲,通过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全省经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深入思考,引发了我们对经济运行风险、财政安全稳健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准确把握财政经济的互动规律。

经济增长带来财政增收,财政通过产业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减缓使财政增收面临困难,财政通过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维系经济平稳运行。二者间的互动关系体现了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的基本原理。而且,在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同阶段,财政经济相互作用的方式、程度和结果又有所不同。准确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我们相机决策、把握主动。

近十年来,国家为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交替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1998年~2001年期间,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省内需扩大,经济增长提速,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自然(下同)增长7.3%和1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相对于GDP的弹性系数从1998年的1.53提高到2001年的1.7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从1998年的5.51%增加到2001年的6.13%。财政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收入质量稳步提升。二是2002年到2004年期间,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力度逐步减弱,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但由于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等部分行业投资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虽然此间GDP和财政收入都保持了16.2%和20%的较高增幅,但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等问题出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所下降。2002-2004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相对于GDP的弹性系数从2002年的1.36降低到2004年的1.09,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从2002年的6.18%降低到2004年的6.05%。三是2005年到2007期间,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全省GDP仍然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相对于GDP的弹性系数从2005年的1.54猛增到2007年的1.85,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同时从6.5%猛增到8.1%,财政收入增长提速,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进入2008年以来,受汶川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GDP和财政收入增幅双双回落。为防止经济高位“硬着陆”,中央再次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2008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相对于GDP的弹性系数为1.04,较上年下降0.8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1%,与上年基本持平。

通过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经济运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十分显著。第二,在经济运行周期的不同阶段,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变化揭示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整体质量和综合效益呈动态变化趋势。第三,把握财政经济增长变化的一般规律,不仅有助于我们科学制定财政调控政策,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财政收入的增长变化趋势。

(三)积极维护财政自身的稳健运行。

财政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涵。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汶川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我省经济增速高位回落,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支出急剧增长,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巨大,财政稳健运行面临特殊考验。近年来,各级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大。2005-2007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长27.5%。支出规模急剧扩大的背后,有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2005-2007,全省一般预算支出4000多亿元中,超过50%的支出来自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的支持。我们认为,支出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于收入增长的强力支撑,同时收入快速增长也带来了支出增长的强烈预期,由此形成的支出刚性给财政的稳健运行带来了潜在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的过度依赖和财政整体形势的恶化,降低了地方财政应对风险的自主能力。因此,要高度重视财政运行风险问题,切实加强财政中长期战略分析,加快运行预警和稳定调节机制建设,不断提升财政抵御风险的能力。

以上从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财政经济互动规律、财政自身稳健运行三个角度,对我省近年来财政运行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描述。正是基于这种系统分析和准确把握,厅党组于2008年年初提出未来五年全省财政工作“明确三大目标、完善四大体系、谋求五个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四川财政2008-2012年发展规划》。一年多来,在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扭转不利局面,最终圆满完成2008年全年收入任务,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开门红”,这不仅全面考验了各级财政对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的正确把握,同时也充分印证了厅党组“三、四、五”工作思路的科学性。因此,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要有这样的思维、有这样的方法,准确判断形势,善于把握规律,在具体工作中运用好这些成果,努力争取工作的主动。

三、当前形势与应对措施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去年四季度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坚定“止滑提速、爬坡上行”的信心和决心,全面推进“两个加快”,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全省经济逐步扭转持续下滑的势头。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了“开门红”的预定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15亿元,增长10.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1.4亿元,增长7.6%。我们分析,取得这样的成绩,灾后重建的巨大投资拉动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也表明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已经初现成效。但是,现在就对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下结论还为时太早,全省经济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对当前财政经济济形的基本判断应该是“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形势依然严峻”。

(一)积极变化。

当前全省经济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全省投资出现少有的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8.6亿元,增长78.2%。其中,3月当月完成投资1168亿元,创出我省单月投资的历史新高。灾后重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和500个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222亿元,占全省投资的56.6%,成为拉动投资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二是工业开始止滑回升。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比去年12月份高6.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2.4百分点;全省1149户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0.2%,比全省高12.7个百分点;在巨大的投资拉动下,钢材、水泥、建筑机械、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行业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比今年前2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减征车辆购置税等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刺激下,全省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2.3亿元,增长18%,实际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出现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9.4%;旅游业恢复发展势头良好,增长12.1%;出口增长29.9%,增速居全国前列。

四是灾区正在加快恢复。重灾区各项经济指标明显好转,全省经济止跌回升形成了有效支撑。一季度,6个重灾市(州)投资高速增长,增速达97.4%,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4%;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逐步恢复生产,德阳、绵阳、广元和阿坝四个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去年全年回升7.8、6.7、8.1和14.9个百分点。

当前全省财政的积极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收入止跌回升。一季度,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1.4亿元,为年初预算的27.7%,同比增长7.6%。其中,3月当月增长35.1%,一举扭转了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五个月负增长的局面。与全国比较:我省收入增幅、收入进度分别比全国地方财政平均水平高4.6和3.2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收入增幅比全国高24.8个百分点。从省内地区看:一季度,负增长的市(州)已从1月末的13个减至3月份末的2个;15个非重灾市(州)中,除甘孜州外的其余14个市均出现较快增长。其中,7个市增幅超过20%;6个重灾市(州)中,除阿坝州外的其余5个市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的良好势头,绵阳、广元两市增幅达到14.4%和18.6%。

二是税收收入明显企稳。一季度,全省税收收入完成210.6亿元,同比增长8%。税收收入增收额占财政收入增收额的75.2%,是我省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2.3%,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有所改善。从税种看:主体税种增幅回升,营业税、增值税合计增加7.75亿元,同比增长7.1%。从行业看:制造业和采矿业税收增长5.6%;建筑业税收增长24%;金融保险业税收增长12.5%;商业税收增长15.7%;房地产税收下降8.1%,但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四项税收分别增长25.2%、14.5%、61.2%和385.7%,出现积极变化。

三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一季度,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41.3亿元,为预算的22%,增长43.3%,增幅创近十年新高,比上年同期提高1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社保、就业、卫生等公共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57.3%,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下拨中央和省级灾后恢复重建基金800多亿元。总体上看,全省支出增长强劲,支出进度平稳,为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保障民生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二)严峻形势。

在看到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确面对严峻形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内经济走势充满变数,财政经济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是保持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难度较大。从民间投资看:主要问题是信心不强、动力不足。一季度,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增长只有21.5%和10.4%,远低于全省投资增速;港澳台企业投资出现负增长19.3%。从房地产投资看: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增长乏力。一季度,房地产投资仅增长0.2%,新开工商品房下降35.6%。从资金筹措看:主要问题是渠道有限、增量不多。一季度,全国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与去年全年相差无几,后三季度新增贷款将十分有限,可能将影响我省投资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部分领域还存在投资过度、招商引资到位率下降等诸多问题。

二是工业发展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当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趋势仍在继续。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额同比下降6.3%;企业亏损面达17.8%,比去年底扩大4.3个百分点。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十分困难,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工业产品价格回升乏力,一季度我省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进价同比下跌2.2%,反映出工业发展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三是城乡就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截止4月初,全省还有71.9万返乡农民工没有找到就业门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到4月底,全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0%左右。灾区群众就业稳定性较差,重灾市(州)还有20多万人需要就业,部分群众面临再就业问题。

四是财政减收增支压力更加明显。一方面,财政减收因素影响较大。初步测算,今年因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全省将减收10亿元左右;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央和省减免13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省将减收10亿元左右;执行灾后重建税费优惠政策,全省将减收约16亿元左右。另外,执行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还将减少地方收入10多亿元。以上合计减收将达到47亿元以上。另一方面,财政增支因素影响突出。初步测算,落实今年已经出台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村社干部补助提标、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增支政策,全省财政增支将超过百亿元。

(三)应对措施。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演化,世界经济将步入艰难的重构期,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重心也将被重新划定。站在更大范围和长远角度看,如果我们应对得当,就能将挑战变为发展的动力,将危机变为发展的机遇,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我省情况看,金融危机对“两个加快”形成了严峻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灾后重建的独特优势,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现实条件,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特殊形势、特殊要求,有效地筹集资金、科学地制定政策并严格地执行好这些政策,不仅体现我们的勇气和责任,更考验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一是提高财政的统筹调控能力。要通过深化管理改革、科学配置资源、增强调控能力,最大可能地统筹集中资金,增强对重点支出的保障能力;要把握政府投资的方向,保证政府投资安排用于民生发展、基础瓶颈、自主创新等重点领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努力形成有效需求;要创新财政投融资手段,通过财政贴息政策、企业融资激励、企业发展激励等政策创新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发展。

二是完善促进发展的政策体系。要以提高收入质量为目标,提倡绿色财政收入,建立行之有效的收入考核评价体系,使财政收入增长建立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之上,确保收入质量改善;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既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弱化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联系,从健全财政体制、设计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支持主体功能区布局等多方面着手,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强化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由于财政支出特有的公共性和复杂性,使支出管理面临特殊的困难。要把确保财政支出的合规和有效作为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对影响全局发展、事关群众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发展项目、民生项目全面实施绩效考评和跟踪监督,从根本上改变只花钱、不问效的问题。要研究探索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选择适当的重点,建立有效的机制,不断获取财政运行的有用信息,为推进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支出决策的科学化和监督约束的指数化提供依据。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9

一、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状

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监管模式。自1983年,工商银行脱离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银行集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职能于一身的旧金融管理体制的结束,我国初步形成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模式;在1984到1993年间,我国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监管的现象十分明显;在20世纪的90年代,我国金融行业衍生的产品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保险业迅速发展,直到2003年银行监理会的成立,是我国金融行业最终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因此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模式。

(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证券、银行、保险相互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削弱了分业监管的力度,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证券、银行、保险都是金融市场的共同体,在资金的清算通融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造成了三个行业业务之间的交叉。行业之间的业务交叉,分工不明,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2.金融创新造成了监管缺位、重叠现象的产生。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开放程度的加深,涌现出了很多创新金融业务,这些金融业务多是处于金融领域的边缘,成为了交叉性质的业务,这就可能会导致重复监管以及监管缺位现象的出现。

3.缺乏必要的风险监管措施。新形势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规范的金融监管机构来进行监管,预防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例如有:网上银行交易、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新型的业务。这些业务的出现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风险,更加猛烈地冲击着金融市场。因此,金融监管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预测能力,保障金融业的顺利运行。

二、金融监理模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金融业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政治社会制度和金融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论是选择哪种金融监理模式,都要保证金融行业的稳健运行、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具体来说,我们要依照以下几个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

在金融监理模式的选择中,我们要坚持前瞻性的原则。所谓前瞻性要求我们既要立足现在又要放眼未来,要科学预见金融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由于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监管的变革,这都会使金融体系的风险增加。因此,这要求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目光和预测风险的能力。

(二)适度竞争原则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属性,但是过度的竞争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金融体系的危机。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被监管机构的外部强制管理,保证金融体系内适度的竞争。

(三)低成本和高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合理科学的金融监管模式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获得较高效率。在我们选择合适的金融监管模式时不仅要考虑到技术方面还要考虑到经济方面。

(四)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

独立性指的是各个监管单位要明确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不受政治干预;协调性指的是监管模式的监管部门及其内部各个机构要明确自己的权责,以免出现管理上的疏漏。遵循独立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保证金融监管机构的顺利运行。

三、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目前我们实行的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模式各有利弊。其实,金融监管模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判断金融监管模式的好坏,主要要看它是否适合国情,是否能保证金融行业的顺利运行,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体系的发展。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环境和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金融监管模式已经不太适用于新的环境。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要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是每一个金融界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体制

由于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在运行时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一方面,要加强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舍的独立性,对违规的机构要及时地发现、惩治;另一方面,在目前“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定期的会晤制度,以便就重大问题及时地进行协调和磋商;最后,对于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和业务有交叉领域的金融机构,我们可以实行联合监管的策略,加强监管单位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二)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的关于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法规不太全面和完善,这就造成了金融监管机构在很多方面存在有灰色地带。一些不良的企业机构就借此做出违法乱纪的事,这给我国的金融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完整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从法律的高度保障金融机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以往的金融改革中,我们往往注重行政手段而忽视了法律手段,即使在运用法律手段的时候,经常用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很少运用司法系统独立运行的法律。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完善我国的关于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运用修改、废除、制定和补充等手段对现行与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在新形势下的选择研究朱舜沈奇胡振斌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金融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券业、银行业以及保险业相互间的业务划分变得必要的清理和重建,让金融监管各个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金融监管的各个方面纳入法律规范。

(三)金融监管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随着2001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WTO),我国金融开始对外开放,逐渐地融入世界金融的洪潮中。一些外国银行和外资银行涌入国内,由于这些跨国的金融机构普遍都有复杂的机构以及分布广泛的机构网络,这为我国的金融监管单位的监管工作增添了负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顺应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跨国的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四)我们要建立起一个统一监管的模式

目前,金融界的混业经营模式反映了金融经营的本质,这也是世界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适应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我们要建立与之适应的金融监管模式,即:统一监管。而统一监管的金融模式也将成为世界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从我国金融监管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应为金融统一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资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的法律指导,促进我国金融监管行业朝着规范、科学、合理方面不断发展进步,最终建立起一个统一监管的模式。

全球金融形势范文篇10

摘要:自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寿险公司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各方面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中国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影响;应对策略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认清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影响,不仅能够更好的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而且有利于中国寿险公司在剧烈变化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寿险公司的影响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重创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了保险行业。尽管中国寿险公司在国家政策壁垒的保护下,没有出现由于直接投资金融衍生品而带来的财务危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相对较小,但这对于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中国保险业来说,依然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当前,中国保险公司受到了以下四方面影响。

1.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投资市场疲软造成中国各寿险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季报披露,中国人寿实现净利润53.8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34.74亿元增长了55%;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15.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66.4%;中国太平洋实现净利润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8.88%.

2.营业收入稳步提升

寿险公司积极调整了业务结构,使保险业务收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人寿原保险合同保费达到2955.91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50.34%。中国平安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1.78亿元,同比增长27.79%。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达660.92亿元,较上年增加30.39%。

3.大多数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依然充足

收到中国资产市场的负面影响,中国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略有下降,但是均高于保监会的相关规定。截至2008年末,中国人数寿险业合计偿付能力溢额1141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310%。平安保险公司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为308%,较2007年的486.7%出现明显下滑,其寿险偿付能力在180%以上。太保人寿保险业务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较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

4.调整资产结构,加强实现风险管理

面对经济形势变化和宏观政策调整,中国保险业迅速做出反应,在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效。面对不利的投资环境,大多数寿险公司一致的举措都是积极进行投资结构调整,如进一步加大债券类投资占比和固定存款投资占比,并缩减了投资风险较大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如下表所示。

二、中国寿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由于政策壁垒等原因是中国寿险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直接受损情况不大,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势必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寿险公司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1.转变寿险公司经营理念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寿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缺乏足够认识,超范围、超比例投资时有发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寿险公司具有极强的警示作用,是一次难得的风险教育机会。中国寿险公司应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研究,强调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注重承保和投资的共同盈利。

2.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提前进行风险防范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为确保寿险业经营的持续性和稳健性,中国寿险公司需要关注宏观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加强对经济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关注对保险业产生突出影响的领域,有准备地化解因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可能给寿险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3.加强银行合作

2008年以来证券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不断走低,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向因此发生了变化。银行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适当减少贷款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中间业务。中国寿险公司应该抓住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的机会,发挥银行的品牌优势和寿险的保障与投资功能,有利于扩大寿险产品的销售份额。

4.发展保障型产品

近年来,寿险行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保障功能发挥不足、业务结构不尽合理、投资型产品占比过高等问题。在现今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背景下,保障型保险产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应加大保障型产品的发展力度。

5.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寿险产品对销售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其具备基本的保险知识和营销技巧,还要有法律、金融等相关知识。要根据当前实际,探索营销员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寿险销售资格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