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十篇

时间:2023-03-20 14:38:16

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篇1

编者按:近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先生专门就全球金融危机问题撰写文章,文章围绕全球金融危机做了全面详细的阐释,观点鲜明,语言精炼,不啻为一次盛大的思维盛宴。本刊特与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馆做了沟通,首发文章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全球金融危机已向人们表明:此次危机将“一视同仁”,不分行业,亦无国界。这是一场同时影响个人、国家和世界的危机。这是一场同时涉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这是一场涉及体制、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它让人们开始质疑过去30年盛行的新自由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和全球监管框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根本无法阻止造访全球的经济重创。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ros)说,“当前金融危机的显著特点是其并非由外部冲击引起。危机是由体系本身引起的。”索罗斯是正确的。当前的危机是自由市场理论30年主导经济政策的顶点。这种自由市场理论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经济基要主义、撒切尔主义或是华盛顿共识。这一理论的核心要点就是政府行为应被限制,最终被市场力量完全取代。

新自由主义政策源于无管制市场至上的核心理论信仰――尤其是无管制的金融市场。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认为市场是文明社会自发的和自我调节的产物,而政府是外来的强行入侵者。新自由主义的宣扬者尽一切可能地瓦解社会民主国家的各个方面,体现在共同提供公共产品上纳社会团结概念被简单地理解为中央集权制下的愚蠢行为。

然而,在泡沫经济时代,没人在意这些,巨额利润被私有化,而潜在的损失却通过对固有的银行保障机制的操作社会化了。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遭受了我们所经历过的最严重的混乱。全球证券市场自见顶以来已损失了将近32万亿美元,相当于七国集团2008年GDP之和。信贷市场萎缩,信贷增长降至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许多国家的房屋价格暴跌,美国的房价正在以有现代纪录以来最快的速度下跌。这正是危机的核心所在。

然而,当经济危机触及普通百姓的生活时,当失业激增、薪酬增幅降低、资产缩水,而金融部门高管的薪酬却脱离当前的实情,继续飙升,困惑就迅速转化为愤怒……2007年,标准普尔50位CEO的平均薪酬为1050万澳元(是美国普通工人的344倍)。前50强的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本基金经理的平均收入高达每人588亿澳元(是普通工人收入的19000倍)。2007年,华尔街上最大的五家公司用于分红的金额竟然高达390亿澳元,投行高管们收入如此丰厚,而他们管理的投行却要依靠美国的纳税人摆脱困境。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源于巨大的贪婪。困惑,继而愤怒的百姓不禁要问:怎能允许这一切发生?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什么样的政策,什么样的才会让这一切成为可能?难道没有任何警示?如果有,又为什么被忽视了呢?

过去一年里,我们目睹了失控的市场力量如何将资本主义推向深渊。西方世界的银行体系几近崩溃,几乎是一夜之间,政策的制定者们和经济学家们撕碎了新自由主义的教科书,政府空前大力地进行干预,以阻止恐慌并将全球金融体系从危险的边缘拉回。

即使是长期任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一职的格林斯潘,这位新自由主义理论不折不扣的推崇者,最近也不得不在国会前公开表示:他的理论观点是有缺陷的,现代风险管理的“整个知识体系”也已崩溃。美国国会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亨利,沃克斯曼进而质问格林斯潘:“换言之,你发觉你的世界观,你的意识形态,是错误的,根本就不奏效?”格林斯潘答曰,“一点没错,完全正确。”这位曾被称之为“大师”的先生的这过失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灭亡,国家的作用又一次被提升到了基础性地位,国家在应对这次危机中在三个清晰领域做出了首要贡献,拯救私有金融体系,防止其崩溃;提供对实体经济的直接刺激,抵消社会需求的减少;以及建立国家和全球性管理机制,由政府承担确定和实施这个系统的规则的最终责任。

实际上,新自由主义者对国家政府干预国内市场的敌视和他们对国际政府机构干预国际市场的敌视是相一致的。由于社会民主主义者长期以来的国际主义传统,他们两者之间的比较是很有意义的。考虑到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全球市场管理、合作和协调的复杂性,国际主义本身就是一个适宜的标志。事实是,由于全球经济力量的分散,单边解决方案是发挥不了作用的。

社会民主主义者面临的国际性挑战就是在资本主义之中拯救资本主义:既要承认开放的、竞争的市场的巨大力量,又要摒弃极端资本主义和过度贪婪这些近代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重大危害的因素。

社会公正也是社会民主主义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社会民主主义对社会公正的诉求建立在对平等本身价值的信念上,而不是像,例如一个完全实用主义的论证,因为对教育的某项投资能够提高生产力的增长,所以它是值得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而言,对社会公正的诉末建立在以下这个观点之上:人格尊严、机会均等和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力。

社会民主主义政府面临着一个持续的挑战: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创新、投资和提高生产力,同时又使之与有效的管理框架相结合。这个框架必须能够管理风险,纠正市场问题,资助和提供公共产品,同时寻求实现社会平等。

因此在当前的危机中社会民主主义者仍然能够坚持他们将国家置于中心地位的一贯立场,而新自由主义者却不得不面对陷入意识形态纠葛的困境,迫不得已向他们从根本上摒弃的国家来寻求帮助,以拯救金融市场的崩颓之势。这使得社会民主主义政府能够在经济上采取当前的实际措施,如规范信贷市场、干预,以及需求方刺激。新自由主义者面对着这样一个令人不愉快的现实:他们没有能够利用非国家机构或机制来抵御风险,重建信心,恢复收支平衡,或推动全球资金流动。这些只有通过国家机构才能完成。

社会民主主义者在处理当前危机中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这次危机前所未有的全球规模。这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金融市场之间的融合和相互依赖导致了危机的迅速传播;其次是一个国家需求的减少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出口,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影响。

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审慎分析的权力必须得到扩大,其对机构漏洞的早期预警系统也应得到加强,它的管理方式也必须改革。像中国这样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类多边机构做出更大的贡献才是合理的。他们也应该在这些论坛中获得更多的决定权。

无论政府还是他们所代表的民众都对极端资本主义的无管理系统丧失了信心。正如法国萨科齐总统的表述:“放任自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或者像据报道的中国副总理更简练的说法:“现在老师们自己出问题了。”

对社会民主主义者而言,完美地完成任务至关重要――不仅仅是把开放市场从自我毁灭中解放出来,还要在管理得当的市场中重建信心。

全球金融危机篇2

不管是否愿意承认,冷冰冰的现实就摆在我们面前。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了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而开启了“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如果这个基本判断不错,那么眼下正在酝酿或已经开始的“新金融危机”则是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

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已经使得货币投机极致化,已经使得整个世界实业资本极度稀缺。现在,当世界进入再工业化、再平衡的“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之后,世界各国对实业资本的争夺逐渐进入白热化。发达国家之所以挑起货币战争,其背后实际是资本争夺,是发达国家吸引全球实业资本流向本国,从而推动本国实体经济复活的关键手段。

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金融资本爆炸式的生长,使得全球经济领域贪图财富再分配的资本过度膨胀,与之相对,创造财富的实业资本日益稀缺,而财富创造能力相对减弱。这必然导致一个重要结果: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分配越来越少的财富,而为了金融暴利的维系,金融市场交易越来越技术化、专业化、闪电化,甚至采用大型计算机自动操作高频交易,并通过大幅度放大杠杆增加收益。表面上看,这样的金融交易的目的是赚尽市场波动的每一分钱。但实际是,实体经济能够带给金融市场的“可分配收益”越来越少。这正是危机的基本根源。

如果说2008年是一次“金融无利可分”的危机,那么现在就是“再次推动实体经济进步,并使之产出更多可分配利润”的初期阶段,但很遗憾,整个世界偏好货币投机的偏好积重难返,实业资本的稀缺性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很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巨量实业资本的堆积,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等提高生产效率、商业效率,进一步提高实业利润基本没可能。

怎么办?美国必须鲸吞全球实业资本,才可能实现自身实业经济基础和利润的“复活”,但欧洲拒绝输出实业资本。于是,当美国大规模QE,把利率、尤其是长期利率压到零附近,以期最大限度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金融环境之时,欧洲开始用更低的利率手段避免恶化地区实业环境;日本也如法炮制,用充当美国重回亚洲“马前卒”的手段,交换美国同意其采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借以提高本土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加快对未来经济热点――智能化的布局。

全球金融危机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金融管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已不再是一家之事,随着美国这个世界金融中心的倒塌,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遍全世界。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2008年9月14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之中。

世界银行2008年12月发表的《2009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08年和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大幅放慢,而2009年世界贸易也将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报告预测,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2009年则进一步回落至0.9%,均大于2007年3.7%的增长速度。其中,欧元区、日本和美国今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1%、0.5%和1.4%,明显低于去年的2.6%、2.1%、2.0%,而明年的三大经济实体将分别出现0.6%、0.1%和0.5%的负增长。报告预计发展中国家的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长率分别是6.3%和4.5%,也低于2007年7.9%的增速。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国际化的浪潮,中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步开放。在金融危机面前,尽管是金融开放程度有限的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进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汇率风险、楼市下跌、股市不稳以及欲罢不能的美国国债,等等。

金融危机就像瘟疫一样肆虐着整个地球。而金融深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面临的发展问题――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危机的产生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而美国的次级房贷泡沫的破灭成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的次级房贷造就的房产经济的虚假繁荣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泡沫大生产。大批的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利用房贷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有意无意地降低信贷的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华尔街的老板们绞尽脑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从MBS、ABS到CDO、再到CDS,再到最后就连美联储主席都不知道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使收益率不断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经济个体从事这样的泡沫经济,使风险成倍增加,并且越来越难以计量。

表面上看,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是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进而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然而,次级贷款本身就是自由化泛滥的结果。金融深化理论推崇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以及对于金融市场监管的缺乏必然导致道德危机――只顾牟取房贷利益而无视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还款能力的脱节。当利率稍有上涨时,贷款人便无力偿还,这时候大量的违约便产生。而房产的降温使原本期望收回房产弥补违约贷款的计划泡汤,那么银行等贷款机构便面临大量的坏账。与此同时,给贷款机构提供保险的保险机构也跟着遭殃。由于房贷的证券化,使得风险可以迅速而又普及地传播。就这样,原本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成倍地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次贷危机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当大批的银行、投资机构和保险机构背负巨额债务纷纷破产倒闭时,美国政府便开始出面干预救市,实施“国有化”。国有化的实质就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弥补这些金融机构的债务。紧接着美国政府开始大印钞票、大发国债。于是美元贬值、美国债券大幅缩水。与此同时,受金融国际化影响的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也跟着倒闭。而大量持有美国债券的国家,如日本、中国,也不得不为美国的债务埋单。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纷纷出场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企业大量的倒闭、失业率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减少,国际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就这样,金融危机像传染病一样,危害着整个世界。其中,过度强调市场作用的金融自由化功不可没,美国也成功地利用其金融深化发展将金融全球化的国家拉下了水,顺利实现风险转移。

由于汇率的管制,货币兑换的非自由化,使得存在“金融管制”的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太大冲击。这得益于我国对于金融市场的有效管制。那么,金融深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三、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

什么是金融深化?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深化可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促使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就要放开利率管制,取消信贷配给制,实行金融的自由化。

与之对应的是金融抑制,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业远未达到成熟,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因而不能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深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发达国家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得益于他们金融深化程度高,货币资金流动迅速所致。并且还认为,金融创新的速度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带动经济发展;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与金融抑制是分不开的。

麦金农在1973年《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对金融自由化作出了系统论证。他假定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市场极不发达,企业主体融资方式为内源融资且投资不可细分,所以货币与实质资本具有互补性。这样,随着实际利率的上升,将产生实际利率实际货币需求余额投资产出的渠道效应,而金融抑制政策会导致严重的脱媒现象和金融衰退。所以,他主张取消利率管制,控制通胀,放松外汇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促进经济增长。肖在1973年《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从债务中介的角度阐述了金融深化理论。他认为:货币不是财富或生产要素,而是金融体系的债务中介。金融深化使金融中介机构规模扩张和完善成熟,并通过调剂流动偏好、分散风险、提高贷款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信息成本等途径有效地配置资源,产生收入、储蓄、投资、就业四大效应。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措施包括:①通过提高名义利率、控制通胀、维持货币供给的外生性等手段推进货币深化;②通过在金融体系内提高竞争、消除行政干预、增加金融资产种类等措施推进金融体制深化;③改革财税体制,提高税收弹性,消除赤字型通货膨胀;④进行外贸改革,实行浮动汇率制、货币自由兑换和外贸自由化等。

但是,此次金融危机正是由于缺乏管制的金融自由化发展的结果。在此次危机过程中,美国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家干预,形式上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启动也意味着美国政府对于金融深化自由化发展的弥补。事实说明对于金融市场的适当管制是很有必要的。

四、金融深化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的实践意义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印证。但是金融深化不等于绝对的自由化,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金融深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提倡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市场调节的不足。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发挥相应的效用,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从而避免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

爆发金融危机的美国,其金融体系的发展是相当完善的,然而由于自由化的过渡发展使得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普遍地产生――大量的次级房贷就是证明。因为房贷的证券化,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可以将风险很容易地转移到投资者的身上,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就必然产生。无怪乎为什么贷款的门槛会那么低。

另外,由于监管的缺乏,脱离经济实体的金融创新也是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速度要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但事实证明,在缺乏监管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创新过快,使得系统风险加大。更严重的是,金融产品会加速资金的流动,使风险迅速而又成倍的增加。投资银行杠杆操作的高风险以及CDS市场的疯狂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所以,在肯定自由化效率的同时,必须加强对金融的监管――金融不能完全自由化。我国现在处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但是,我国的利率现在还没有完全放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也没有放开。主要是考虑到自由化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实现一个渐进的过程。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的金融体系之所以没有发生危机,除了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完全开放之外就是得益于国家的有效监管。

(二)金融深化带来的国际化风险。从实质上来讲,金融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借助于金融全球化,发达国家既可以从落后国家得到金融资本、金融市场和巨额利润,也可以向落后国家转嫁金融风险,缓解自己的风险压力。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的金融发达国家,金融全球化的好处更不待言。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事先完全能够预料到次贷危机所蕴含的风险及其后果,也正是由于他们对于风险的认识,通过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全球化,他们将其中的风险转嫁到全世界。尽管次贷危机给美国金融业带来巨大损失,但最大的受害者不是美国,而是正在推行金融全球化的新兴市场国家。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金融深化发展的过程中,防范和应对金融国际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是一个重要课题。必须认识到,在金融深化发展过程中,金融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必须从各国经济和金融的现实基础出发。超越现实的金融国际化必然会为世界金融危机付出代价。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安全;传染渠道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11-0074-05

引言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金融安全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加速创新和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不力的大背景下,从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研究中国金融安全,具有四个方面的典型意义:第一,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是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首选课题;第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是在中国开放新阶段和国际经济新特点下面临的一个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问题是中国开放新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第四,深入研究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就本题目的研究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归纳:其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其二、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渠道分析;其三、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其四、中国金融安全网的构建。本文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以期获得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启示意义。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关于货币危机的第一代模型,最早是Salant,Henderson(1978)提出的金本位下的黄金投机理论,并由Krugman(1979)应用到固定汇率体系,最后由Flood,Garber(1986)加以完善的。由Obsffield(1994,1996)等人就1992年-1993年欧洲汇率机制解体而提出的第二代危机理论。Dooley(1997),Krugman(1997)和Mckinnon(1998)等人就亚洲国家银行、企业和政府之间特殊关系而提出道德风险模型。Sachs(1998)等人就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提出的银行挤兑和流动性危机模型;也有大批学者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分析有限套利、投资者约束和羊群行为模型(Banerjee(1992),Calvo,Mendoza(1996);Benartzi和Thaler,1995;Thaler,Tversky,Kahneman和Schwartz,1997)。Mathias Dewatrlpont,Jean Tirole(1993)从监管角度分析了美国储贷协会危机。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已经成为经济周期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价格波动会扭曲资源配置,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参与人的预期,造成“传染”,从而带来大面积的经济恐慌(Robert J.Shiller,2008)。曾诗鸿(2004)证明了“均衡银行不良贷款是在宏观环境下由监管机制与微观因素决定的”假说。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蔓延至全球。对这次金融危机的研究有很多新的文献,已有的关于次贷危机成因的文献主要包括:Reinhart和Rogoff(2008)发现美国次贷危机与过去18次危机没有本质不同,都是危机之前股价和房价上涨。Christopher Whalen(2008)认为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和投资者信息缺乏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Amiyatosh Purnanandam(2008)证实了贷款银行不承担违约风险导致贷款审查机制弱化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且发现资本较少和活期存款较少的银行在这方面问题更严重。Arieeia,Igan和Laeven(2008)发现借贷标准降低导致大量房贷泡沫和住房价格上涨;大量新借贷机构出现导致借贷标准下降;借贷标准降低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率提高。Kurt Dew(2007)发现盈利状况好的银行都是监管较少的银行,那些盈利状况较差受到较严格监管的银行更多暴露在风险之下,所以认为承担次贷风.险并没有获取相应收益。Michael Mah-Hui Lim(2008)认为金融创新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体系不稳定,除金融创新,次贷危机的原因还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自由化和流动性过剩。winiem H.Buiter(2008)认为次贷危机是微观市场失灵、全球流动性过剩和政策失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Benjamin、Tanmoy、Amit和Vikrant(2008)发现更有可能被证券化的资产的违约率比证券化可能性较小的资产的违约率高10%到25%,说明证券化对银行审贷行为有负面影响。Miche、Robert和Stuart(2008)认为追求高收益、问题、较低的承销标准、评级机构激励问题、金融机构不良的风险管理、市场缺乏透明度、估值模型的局限性、金融工具的复杂性、监管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等导致了次贷危机。Stephen (2008)认为次贷危机的原因是整个经济系统不能正确评价次级抵押贷款快速增长、房价上涨和空前的全球流动性过剩等带来的风险。Steven(2008)认为现有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在次贷危机中无效,因为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银行系统,而不是针对金融市场。

关于次贷危机,国内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何帆、张明(2007)认为次贷危机深层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宽松的抵押贷款条件和多样化的抵押贷款产品;二是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余永定(2008)解释了RMBS、COD、CDS等衍生金融工具在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曹远征(2007)认为次贷危机扩散的原因在于证券化、衍生工具及其杠杆交易方式。何德旭等(2008)认为金融创新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葛奇(2008)认为次贷危机根源在于次贷发放环节,在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在内的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下,次级房贷市场迅速膨胀。吴培新(2008)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是金融系统“过度顺周期性”的潜在特性,以及信贷结构产品的发起――分销模式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准确评估风险。

总结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有很多不同的视角,得到的结论有相当的差异,但都有一定的解释力。就拿次贷危机的原因解释来说,有从低利率引发的资产价格泡沫视角分析的(Stiglitz,2007;Volker,2007;林毅夫,2008;何帆,张明,2007),也有从经济基本面来分析的(巴曙松等,2008;李若谷等,2008;黄海洲,2008),也有从监管缺位和监管滞后等方面找原因的(stiglitz,2008;Reinhart,2008;GreensDan,

2008)。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研究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造成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本身就相当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解释所有发生的危机;二是各位学者囿于自己相对狭窄的专业视野,从自己的偏好和熟悉的视野出发得到符合现实的某种解释。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渠道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文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强调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包括季风效应、贸易连接和竞争性贬值(Calvo和Reinhart,1996;Coresetti等,1998;Radelet和Sachs,1998b;Masson,1998;Buiter,1995),第二类文献则认为危机的传染与可观测到的宏观经济或其它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它金融经纪人的行为结果,包括从金融联结、多重均衡和唤醒效应和政治因素等角度来解释(Goldgajn和Valdes,1997;Kaminsky等,2000;Kodres和Prltsker,1999;Schinasi等,2000;Drazen。1999;Goldstein,1998)Allen和Gale(1999)提出金融危机的传染是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的。关于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共生性研究,有从金融自由化角度解释的(Mckirmon,Pill,1996);也有从信贷扩张、汇率波动到资产价格崩溃来解释的(Reinhart,Vegh,1999;IMF,1998;Moreno,1999)。关于金融脆弱性引发金融危机的研究,国外主要有Minsky,Kindleberger提出的“内在不稳定性假说”,Ficher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Bernanke和Gertler(1989)提出的封闭条件下的金融脆弱性模型。有部分学者强调金融一体化对金融稳定的积极影响,从资产组合和资产选择的角度来分析金融一体化的益处(Markowitz,Demirguekunt,Huizinga H,1999;也有研究表明股市自由化能够改善风险配置(Henry,2000;Stulz,1999a和1999b)。也有学者认为金融一体化会加剧风险传染,增加系统性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不利于金融稳定(巴格瓦蒂罗德里克)。国际上关于银行危机传染的系统研究始于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之后。早期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是否存在传染,现在已很少有人怀疑金融危机的传染,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于银行危机传染的机制。金德尔伯格(1978)认为银行危机传染是一种纯粹的随机事件,它与实物经济的变化无关。戴蒙德(1993)和戴维(2001)认为金融危机的传染是银行挤兑的预期产生的,由此提出了所谓预期传染效应。戈登(1988)艾伦和盖勒(1999)提出金融危机的传染是经济周期的波动产生的。他们从不同角度对银行危机传染机制进行了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银行危机传染的上述几种效应是同时作用的,尤其是预期传染效应伴随着危机传染的全过程,并在危机传染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国外学者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也进行了相应研究,分别从传染渠道,发生危机的可能性,示范效应,心理因素和投资组合管理与机制等(安钢,1999;宋清华、陈全伟,2000)。也有部分学者从银行危机的原因、多重传染以及货币危机的共生性来解释的(苏同华,1999;施建淮,郭美新,2004;刘莉亚,2004)。银行机危机传导往往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中,银行部门的流动性不足常常成为银行危机传染的先导,2007年8月的美国次级贷危机正是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下表1来透视这种传染渠道。

这些债券也未必会完全损失,还要看雷曼兄弟破产后资产的处置情况。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至少7家中资银行持有雷曼债券以高级债券居多,按估算约可以回收60%-80%。也就是说损失在20%-40%。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

国外学者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和资本流动在金融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calvo,1998;Aizenman,2002;Calvo和Reinhart,2000,2002),研究发现金融流动较大的国家相对消费波幅增大(Kose,Prasad和Terrones,2003),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新兴股票市场更容易遭受外部影响(包括金融影响和宏观经济影响)

(Dellas和Hess,2002;Classens和Forbes,2001)。实证研究表明,资本流动构成及外债偿还期限结构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相关(Detragiache和Spilimbergo,2001),在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过早开放资本账户可能产生严重风险,会对政府和企业资产负债表造成负面影响(Ishii等,2002;Baker和Chapple,2002;Krueger和Yoo,2002;Mody,2002),国内金融自由化措施顺序不当加上资本账户自由化会增大国内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风险(Kaminsky和Reinhart,1999,Melike Altinkemer,1998)。

孙立坚(2005)研究认为,目前影响我国金融体系“健全性”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房地产价格和流动性,它们直接左右银行的信贷行为,相反,利差幅度和基础货币的调控却没有显著的制约效果;所有这些特征都恰恰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至今为止还没得到有效的发挥。伍志文等(2004,2005)研究表明,目前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全球金融体系正变得史无前例的脆弱。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近50年来国际金融体系稳健性最好的时期,而九五时期是全球金融体系最为不稳定的时期。九五时期,39个样本国家中有8个金融稳健性指数超过警戒值,小于-0.5,其中巴基斯坦最低,仅为一1.3603,泰国处于倒数第二位,中国处于倒数第五位,金融体系十分脆弱,值得警惕。全球金融风险的中心发生了几次明显的重大的转移。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亚洲成为全球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地。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一金融稳健一脆弱的演变轨迹好像一条正弦曲线或者余弦曲线。金融稳定一脆弱的周期大约为10年12年。也有学者分析了国际金融波动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张宗新,2005;张志波,2007),也有学者从资产价格波动,货币政策反应来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瞿强,2001,2005;周诚君,2004)。

总体来看,金融全球化使中国民族金融业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为国际游资制造风险提供了条件;加剧了中国经济的泡沫化程度;给中国的金融监管和调控带来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

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其一,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人加大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在国际资本大量滞留我国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以吸纳流入的美元,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来冲销由此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到挑战。其二,国际资本流出对中国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一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就要求监管当局对本国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然而,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和金融控制手段滞后,在控制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经验不足,导致次贷危机中我国银行对外投资损失严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扩大,未来短期资本流动蕴含的风险对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其三,国际金融危机通过金融市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对我国的进出口、消费以及投资带来冲击,从而影响企业和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再影响到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

四、中国金融安全网的构建

国外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必须重新构建金融体系,使之建立在稳固的理论框架之上,这个框架必须非常稳健,在长期内保持稳定。(Robert J.Shiller 2008)。部分国内学者从金融监管、道德风险、市场约束、准入限制和金融秩序中的法律和商业规范等因素来提出解决之道(庞晓波,黄卫挺,2006;沈坤荣,李莉,2007,张维迎,2008,黄旭平,2008,陈雨露,马勇,2008,范小云等,2008),还有学者从金融全球化、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安全进行了一个深入细致的经济学考察和分析(张亦春等,2004;孙立坚等,2004;赵智,2006)。还有学者从直接投资、国际收支失衡来分析中国经济金融安全(张军等,2007;姚枝仲何帆,2006)。还有学者从汇率制度建设,东亚区域金融合作角度来寻找金融安全网建设(李锦元,2005;丁剑平,2006,2007)。还有大量学者就中国金融安全的预警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覃伟山,2005;唐旭等,2002;刘莉亚,2004;钱小安(2001)。还有少数学者研究认为在中国的金融发展中应该以金融创新为内在推动力,以调整金融结构为重点,并通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消除或减少不安全因素(李健,2004;周小川,2006;吴晓灵,2007)。有部分学者从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消除道德风险,构建有效的银行完全网提出了对策(翟金林,2001;刘沛等,2001,2003)。我国学者也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问题进行了一定研究,主要论述经济全球化特征,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素及我国应采取的战略措施等(郑通汉,1999;张幼文等,1999;王元龙,1998,2002)。

我国金融安全网目前的主要功能是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和金融风险的化解。对金融机构风险实施救助的主要方法一是中央银行注资,如发放再贷款、再贴现等;二是财政注资,如发债、贴息等;三是核销呆坏账准备金;四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政策性债转股;五是商业银行兼并某些中小型金融机构。而我国的金融安全网的内容应增加,在防线上应迁移,在范围上应有所扩展,涵盖整个金融体系,包括内部安全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和外部安全网(存款保险制度、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分预防、事中和事后三个层次。同时,鉴于上述金融稳定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因素,应正确认识对安全网的不当设计和实施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要使金融网有效、低成本、负面效应尽可能小的发挥作用。金融安全网的设计就必须遏制道德风险,建立和强化“激励相容”,这是建立金融安全网的指导思想。“激励相容”的核心是:政府力量不是对市场力量的替代,而是对市场力量的补充,其根本思想是使市场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淡化金融安全网的政府色彩,提高其市场化程度,保证所有的市场主体都面对正确的激励机制。东亚金融危机的沉痛教训说明,政府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企业的不恰当干预,均会扰乱市场信号,使资金的配置与经济系统中所固有的比较优势相背离,国际资本的流入只会加剧系统本身的脆弱性,从而导致种种不良后果。

我国在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进程中,一是要尽量避免扭曲的政策干预,按照比较优势战略来制定产业政策;二是要注意加强谨慎地金融监管,防止泡沫经济和银行坏账的激增。只有在全面考虑了上述因素之后,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微观基础之上。与此同时,采取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证总需求的稳定,使改革得以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从根本上消除金融危机的隐患。显性金融安全网络比隐性金融安全网络更有效率,在商业银行充分市场化以后,建设存款保险制度就成为理所当然。

五、结论和评价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但对来自国外的冲击考虑较少,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国际传递分析不足,多是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对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机制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从国内研究来看,理论上的创新缺乏,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模型来做我国的经验分析,对预警系统的设计考虑不全面,指标比较单调,模型的动态表现力不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家在如下关键问题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第一,信用的过度扩张和资产价格脱离基础因素的上升,在信息不对称和短视偏好的情况下,会引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强。

第二,在金融自由化日趋加强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呈多样化形态,虚拟市场的传导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交织在一起。

第三,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有效性和国际协调以及宏观金融调控的准确度对维护我国金融安全有重大意义,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研究正当其时。

全球金融危机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 虚拟资本 经济周期 新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

一、引言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是较为典型的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虽然美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救市计划和经济复苏政策,但其对全球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冲击,复苏迹象甚微。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比例的严重失衡而引起的庞大债务问题。从美国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可以说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经济危机,具有相对过剩和消费异化两个层次。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利率市场危机等引起的问题重创了国际金融体系,冲击各国实体经济,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危机,其危害性巨大。因而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用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用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角度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启示。

二、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危机的动因

1.认识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的认识根源在于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研究不够重视。宏观经济学理论一般假定金融系统会平稳运行,以至于可以抽象掉金融因素。从现代经济学说和政策演变大势看,大危机后紧迫问题是如何在政策上加以应对,随后理论进展主线表现为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凯恩斯主义兴起与货币学派争论等。在危机根源方面,虽然也有奥地利学派在再生产迂回理论基础上提出信贷过度扩张理论、费雪过度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凯恩斯和左派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等,但是没有机会在透彻探讨基础上达到比较成熟结论。因而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认识经济全球化运行机制和规律。从经济学角度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加深认识当代经济全球化内在运行机制和规律。发展中国家逐步选择开放战略并与发达国家经济南北互动构成当代经济全球化特征,其微观基础可以通过观察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与中印等新兴国经济关系角度进行。发达国家一方面推动技术和产业前沿突破,另一方面通过转移和外包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传统产业或特定生产工序;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和工序转移,并通过连带技术引进、学习效应、产品创新等途径实现追赶。从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如果一定时期内技术和产业前沿演变处于相对平静和沉寂状态,发达国家若对致力拓宽技术和产业前沿使命意念模糊或用功不勤,或者出于试图仅凭衍生品创新主导全球经济,则不仅不能实现其目标,反而带来全球经济带来灾难。因而应当从经济学理论角度认识金融危机的本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规律,并解释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和约束机制。

3.研究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从开放宏观经济和经济发展角度提出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并且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领域,比如说经常账户失衡与可持续性增长关系等问题。在主权国家没有消亡、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仍面临边境壁垒限制前提下,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不仅对发展中国家不可持续,对发达国家也不利。此外,从金融危机的经验总结可知过度相信金融优势为巨额赤字提供合理化解释理论假设并不正确。因而全球金融危机能作为重要经验素材进一步补充和验证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以进一步研究金融危机的预防机制和对策。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

1.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由于资本家的逐利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而由于国家政权是资产阶级掌管,因而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因而当生产量超过社会总需求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因生产过剩引起的工厂倒闭、经济萧条的衰退。

1.3经济周期的理论。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复苏、高涨、危机、萧条的轮回变化。不断重复出现周期工商业繁荣、生产过剩、危机恐慌、经常的萧条、逐渐复苏,而复苏并不是长期好转的先兆,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和新的危机的先兆。运用该理论可知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经济周期的必然产物。例如美国此次金融危机前,呈现出房地产业以及金融业的虚假繁荣现象,在9.11之后经济复苏是新一番金融危机的先兆。

2.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凯恩斯主义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吸取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对由信息成本所引起的资本市场的不完美性及其后果做更深入的研究,其理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效率工资理论、资本市场的不完备、信贷配给以及对货币政策作用的修正观点。以下运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干预与监管层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进行解释。

2.3政府干预与监管。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强调政府的干预与监管作用。而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和金融市场监管的弱化使得在市场失灵时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中的次级抵押贷款面向的是收入较低、信用风险较高的潜在购房者群体,而房贷机构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又在金融机构的帮助下发行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当信用风险的累积高息时代的还款压力,直接导致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资产受到严重侵蚀,从而直接导致金融危机产生。但金融市场层面的金融制度等只是给金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以及过度的资产证券化以及较高的信用风险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

3.新自由主义理论。

3.1新自由主义本质。新自由主义是建立在人本位价值观基础上的自由经济学,倡导产权明晰和自由竞争。新自由主义对于经济主体积极性调动、经济革命、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科技资源有着积极作用。

其主要观点包括:反对国家干预和计划调节,自由市场占主导的模式是最有效的;国家的职能是保护私人财产权和调节货币供给等有限经济职能;个人自由高于政治民主和社会平等;要求放松对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制以实现贸易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

3.2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解释。

3.2.1金融管制的缺失使得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新自由主义体制得特征之一金融自由化使得国家对金融市场监管弱化甚至缺位,而金融机构在利润最大化的驱逐下,不顾伦理道德约束,日益追求高风险的获利方式,因而金融创新过度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体制的重要特征之一即金融自由化和解除金融管制,而对于缺乏金融管制的金融市场来说是及其不稳定的。

3.2.2贫富分化促使了生产领域过剩。由于新自由主义体制的特征还包括强资本弱劳动,使得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矛盾,直接导致了生产过剩。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主张市场对居民收入的调节。而在新自由主义体制的条件下,工人和工会是处于资本博弈中得劣势地位,而缺乏援助以及相应政策保障,难以保证其收入和增长幅度。由于保证性住房建设不足,低收入人群只能进行借贷购买住房,因此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债务者,缺乏收入保障的群体,其偿债能力较弱,当不断加息使得债台高筑时,难以依赖微薄工资进行还款时,则集中爆发了信用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由于80%的财富聚集在20%人手中,美国的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没有进入生产领域,而投向了金融投机领域。而房地产的过热造成了房地产领域生产过剩,而其他领域消费也存在生产过剩现象,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居民的收入过低而消费不足造成的生产过剩现象。

3.2.3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动荡。新自由主义提倡的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经济动荡。.由于对金融机构的放松管制,资金任意流入流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依靠其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推动更高程度的生产社会化,因而生产资料和金融资产向少数国家聚集,因而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亦进一步加大。新自由主义反对古典自由主义和凯尔斯主义等过时理论,适应国际垄断资本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新兴的市场向发达国家出口商品、资源和服务,而积聚大量的外汇储备。因而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迅速波及至全球。

全球金融危机篇6

[摘 要]美国次级贷危机引发了自身的金融危机,并逐步席卷全球,发展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其自身危机则具有深层次的法律原因。通过对深层次的法律原因的思考,我们来寻找金融法律制度的出来该当如何?这便是本文所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 法律原因 金融立法 金融法律体系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以下均简称“次级贷”)危机始于2006年下半年,直到2007年2月才引起世界的关注。2007年8月则升级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首先导致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大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倒闭或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随后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侵蚀,最为著名的是冰岛国家宣告破产。这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在深层次上来自自身法律的危机。原因有如下几条:(1)监管立法的不断放松甚至缺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只依靠市场自律已经被证实远远不够,金融业若要实现安全稳健发展必须以审慎金融法律规制和有效监管为条件;与此同时,在缺少有效监管措施条件下,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却发展迅速。并由此形成一个连接房地产、债券、基金等环节的高风险链条,在金融衍生品的作用下,最终导致次级贷泡沫破灭,引发了这场危机。(2)英美法系弊端的暴露:英美法系自身的弊端也是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导致住房抵押移风险破灭的直接根源在于其所有权、财产权的混淆与“零首付”贷款模式。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公司法律制度的扭曲与信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等。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与其它发达国家消费紧缩,致使中国出口业务衰退,进出口违约率提高,回款率恶化,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尽管如此,此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创造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设也具有极大的启示。 一、金融立法应当立足于国情与实际 尽管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但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立法都有其自身特点与时代特色,并且不失其功效。从这次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难看出美国金融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所以中国金融立法不应再盲从西方发这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法律制度。只有从自身国情出发,根据自身国情需要,制订适合自己需要的法律制度,才能解决自身问题。当然,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也不是要全部弃之不理,借鉴还是要借鉴,但我们必须调整心态,避免一味地照抄照搬,而是有需要地结合自身情况与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地借鉴,这样才能制订出符合中国自身实际情况的法律制度,才能促进自身经济与社会有序发展。 二、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对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应当说,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诸多原因,例如经济体制、政治因素等。通过对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的金融危机研究发现,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已经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能够成为市场主体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化的保障,是金融稳定的基础设施和金融危机防范的制度化保障,也是金融交易信用的保护器,所以,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金融业是经营风险、获取利润最大化的的行业,有效的金融法律制度完全可以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国家监管当局所能容忍与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善与创新金融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经之路。 三、中国应当建立完善而全面的金融法律体系 中国目前金融法律制度单一,内容不够丰富,远远不能满足中国金融业发展需要。中国金融法律制度以《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法》为核心内容,涵盖证券与保险法律规范,具体到业务操作层面,仍以行政规章为主要内容。整个金融法律制度缺少操作性规定,与现代金融发展形势及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要求不相符合。 首先,没有一套完整、统一的金融安全法律体系。当前中国金融法律中尚无较为详细的关于防范与化解金融危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等方面的规定,也就无从谈起完整、统一的金融安全法律体系。 其次,由于中国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金融监管缺位与错位现象严重。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理念转换不够,不仅职能交叉、监管过度,又有监管不到位,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存在盲点等问题,很多金融风险无法真正得到有效控制。& nbsp; 再次,防范、化解金融危机的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救助标准不够明确、工具与措施缺乏,导致最后贷款人制度形同虚设。另外,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发生危机后的并购、接管等制度缺失,也无防范与化解国外输入型金融危机的相关法律制度安排。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金融业无法适应全球金融竞争及风险逐步加剧的形势需要,也将阻碍中国金融业进入国际市场稳健发展。最后,尽管国务院法制办于2009年10月12日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但距离正式通过实施时间尚远。只有该条例正式实施以后,才能逐步解决目前国内存在的信用风险没有法律约束、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因违法成本较低而无法有效遏制等问题。 另外,由于缺少完善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既不利于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也不利于为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充分的保障,从而影响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质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切实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者以及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才能切实维护一国金融安全、经济安全,才能提高一国金融竞争力与整体经济竞争力。只有强化金融法律在金融发展中的指引、保障、规范、促进作用,才能切实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主义金融法治,使其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必须与时俱进,根据中国经济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完善与创新。 中国应当建立起一个包括规范银行、证券、保险等整个金融业的法律制度,包括金融机构的准入与退出,金融危机应对措施,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只有在信用法律体系、外汇管理法律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等方面获得创新发展之际,中国金融业才能健康、稳健发展,才能在国际这个大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黎四奇: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李有星 陈月影:我国银行危机处理措施的法律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35卷第2

全球金融危机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失衡;金融衍生品;监管机制;多极化制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11-03

1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原因之比较

1.1 相近之处

1.1.1 本质都是经济失衡的表现

危机的爆发本质上都是由失衡产生的,每次危机的解决都是对失衡的一次纠正。失衡的本质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运行常态和基本规律之一。不同时期的失衡有着不同的表现,当不平衡积累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时,就会以危机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近20多年来,全球失衡就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对国际收支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的关系处理不当。在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缺乏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就试图开放资本项目来实现短期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国内经济的均衡,这样做是很容易导致外国投机资本侵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对于一国的汇率往往具有助涨或助跌的作用。而这正是投机资本大量进入的国家极易发生货币或金融危机的原因。

当前金融危机实质反映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引起的全球经济金融结构失衡。危机的爆发就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

在全球化浪潮中,分工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分裂成三类国家: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和消费型国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生产型国家,以中东、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资源型国家。这样,美国、亚洲新兴国家、石油国家就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三极,后两类国家靠输出廉价商品、劳务和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形成了“美元一石油美元一商品美元”的三角关系,使全球供需和分工体系维系在“脆弱的均衡”上。于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不断深化,出现了全球经济金融结构的失衡。只有有效缓和乃至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痛苦局面,全球经济金融才能真正从危机中走出。

1.1.2 经济发展过热,经济结构与运行方式的不合理是内在原因

东南亚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高速增长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迫切地推动经济增长,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这些国家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分依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因为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至于韩国,由于大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过于容易,造成一旦企业状况不佳,不良资产立即膨胀的状况。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又反过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居民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加上全球化的趋势,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近年来,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0%的历史新高。美国自1992年开始,经常账户余额已持续15年呈逆差状态,2001-2006年间经常账户逆差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7.36%。从2001年末到2007年底的6年中,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一直是在债台高筑的危险状态下运行的。

1.1.3 政策不当,银行不良住房贷款的全面爆发促使危机产生

过分依赖外资是东南亚经济中的弊病。泰国银行从外国银行借来“短期贷款”,然后借给国内房地产商“长期贷款”。该国还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如此,当外资纷纷撤离时,构成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此外,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致使大量资金变成呆账。这就增加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一场严重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随之爆发。危机首先发生在泰国,迅速蔓延到其他东亚经济体。

美国政府政策的不当为当前的危机埋下了伏笔。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潜在诱因。

此外,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为阻止美国经济下滑和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仅为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将这一超低利率水平维持了1年的时间。这种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刺激了房地产业的膨胀,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但之后随着2004年以来美联储的连续17次提息,使利率由1%提高至5.25%,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高利率使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冲击贷款市场的资金链甚至导致其断裂,进而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整个金融市场,并最终导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1.1.4 房地产泡沫膨胀是首要表现

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据统计,泰国金融机构实际贷给房地产业的资金约占其贷款总额的50%,马来西亚占29%,印度尼西亚占20%,菲律宾占11%。房地产业泡沫膨胀严重。

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获益近1万亿美元。当经济开始周期性下滑时,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利率提升,房价暴跌,泡沫也随之破灭,整个链条便出现断裂,首先是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次贷危机。

1.1.5都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爆发并迅速蔓延的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也使资本流动能力增强,带来对危机进行防范和治理的难度加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等负面影响。

1.2美国金融危机的个性因素

(1)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金融创新”没有得到有力约束。

在市场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以负有维护美国经济整体稳定重责的美联储为例,它只负责监督商业银行,无权监管投资银行;而负责投资银行的监管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只是在2004年经过艰难谈判后才获得监管权的。由于缺乏监管,金融领域的“创新”泛滥。

金融评级机制的严重失误。评级机构在工作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因为它们认为这些结构性的债务产品与企业债券类似。实质上,不同的债务抵押证券具有不同的风险测评,应该加以区分地进行评级。结果,对债务工具的错误评级导致了错误的定价,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能够长期被评估为“优等”。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美国又无视一些国家多次提出的加强监管的建议,因此,整个国际层面也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

(2)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

传统上,放贷银行应该把贷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并相应地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但是,美国的银行却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这样就把原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贷款资产移除报表,并以此转移相关风险;而投资机构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这样资产证券化的结果就是银行看似把风险已经完全转移给了其他金融机构,得到了一笔“无风险”的类似于手续费的收入,而这种无风险收入进一步刺激了银行从事这种业务。

由此,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的泡沫日益膨胀,投机行为兴起。起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就必然坍塌,从而引发连锁效应,造成金融危机。

2 两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

从影响范围与程度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泰国泰铢的暴跌,随后迅速扩散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韩国。1998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都陷入了负增长,同时,新加坡、日本和香港的经济也近乎零增长。台湾的经济增长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东盟新成员国的经济基本未受影响,因为它们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与外部的金融力量相隔绝。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当前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冲击比以往更强烈。由于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今天世界各地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大笔“热钱”在全球各地迅速流动,各种金融衍生品将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典型表现是美国一些金融机构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打包后,出售给很多国家。因此,发源于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最发达金融体系的金融风暴,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流动性短缺、股市大跌、汇率震荡、出口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上旬发表报告说,受严峻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不过,亚洲国家在这次金融风暴中,相比欧美等地区受创较小,而且不少国家属新兴经济体,复苏亦将较快,随着亚洲外储基金的成立,未来亚洲在国际金融事务上将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国金融体系仍未完全开放,加之前一轮的宏观调控已将资产市场的部分泡沫释出,因此我国经济所受的冲击相对较小,这场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但应清醒地看到,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外部需求的下降,使得我国的出口增长放缓。而在过去几年中,我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了它们的需求,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国的出口,进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3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应对

3.1 金融危机的启示与国际应对

(1)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

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明显弊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资本在全球流动,但目前的监管却是以各国为单位,世界各国各自为政,对各自的金融市场都有本身的监管机构,这就造成监管竞争。这种竞争的后果是资本向监管放松的地方流动,因此会造成很多问题。

另外,国际组织对单个经济体的检查和评估标准不一,对发达国家约束小,而对发展中国家约束大,造成监管不公。国际组织应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国的监管。因为储备货币国向全世界发行钞票,应为全球经济负责,但其货币政策却是以本国货币政策为本,最突出表现就是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发钞要以黄金储备为后盾,这就约束储备国不能滥发钞票;而现在没有黄金为依据,储备国滥发钞票的倾向无法约束,这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随时存在急剧贬值的风险。

此次金融危机表明了加强各国监管机制的合作,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中国对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的诉求主要是三点,一是要完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提升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二是要改革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三是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2)在不久前召开的亚欧会议上,中日韩三国提出建立800亿美元储备基金,以维持货币稳定,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自二战后,由美国主导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会,原本肩负着应付金融风暴的责任,但面对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明显力量不足。亚洲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外汇储备基金,维持本地区的货币稳定。

3.2 危机情况下中国的应对与未来发展

(1)当前我国金融业的情况。

当前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三大因素将帮助中国较好地应对此次危机:拥有1.8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存在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稳健,中国政府过去4年都实现了财政盈余。而且多年来的改革增强了我国金融业的抵抗力,各类金融机构实力普遍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实行循序渐进的开放战略,对国际金融的参与度还不够高,虚拟经济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规模还不大,实体经济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因此,我国金融体系是安全的。

(2)中国的危机应对与未来发展。

危机即是转机。虽然中国不可能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彻底免疫,但拥有丰厚外汇储备和巨额贸易顺差的中国会进一步加强国际地位,通过这次亚欧峰会,中国以至冒升中的发展中国家有望在参与国际事务上获得全新的空间和发言权,甚至参加主导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

纵观全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应着眼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个方面。

首先,促进实体经济的调整,依靠国家统筹资源,同时扩大内需。坚持投资与消费两手抓,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整合壮大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战略性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信息产业、资源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并发展资源性大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另一方面积极着手促进国内消费,采取措施扩大内需。这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最有效、最可能的途径,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基。

全球金融危机篇8

关键词:股票市场;复杂网络;金融危机;股票网络;动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3-0011-07

作者简介:刘惟枞,男,回族,山东济南人,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经济;张巍,男,山东泰安人,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经济、电子商务。

一、引言

股票市场是一个由全球各个不同的股指所组成的网络结构。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个网络结构具有很强的同步性与动态性,表明股票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而由不同股指作为节点所构成的股票网络在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网络。复杂网络理论提供了研究股市中股票指数波动的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股票之间的各种关联可以用节点之间的边来表征,而关联关系的强弱大小则可以通过边的权重系数来反映[1]。

对于股票网络的复杂网络研究,国内学者采用更适合微观研究与网络特性研究的固定区间法的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李耀华等[2]发现金融危机下股市网络具有一定的小世界性但无无标度特性,中国股市仅与香港股市联系密切;兰旺森等[3]通过研究中国股票网络抽取出由13个中心节点组成的中心网络;庄新田等[4]发现上证股票网络存在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马兴福等[5]通过研究中小板市场网络发现其具有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并且找到中心节点。国外文献中采用更适合宏观研究与网络动态性研究的滑动窗口法研究的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Liu和Tse[6]通过复杂网络研究了全球股票网络的波动性与同步性;Roy等[7]通过研究金融危机下的全球股指找到核心的节点并研究了它们相互影响的方式;Gao等[8]通过研究美国股指发现金融危机会导致股票市场的大量聚簇行为。

同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在构建网络模型时,大部分学者使用的或是无向无权或是无向有权,没有将二者结合使用从而削弱了结论的全面性;大部分学者的复杂网络模型都着眼于宏观特性的分析而没有对股票网络的微观特性加以讨论从而削弱其实践价值。针对上述缺陷,本文对滑动窗口法加以改进并采用无向无权与无向有权网络搭配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宏观层面,即股票市场整体波动、拓扑结构情况和微观视角,即各个股指在全球股指中的地位、影响力变化情况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股指网络进行分析。

四、结束语

通过建立全球股指的复杂网络模型动态地研究了金融危机下的股指市场,并得出结论。全球股指构成了一个具有小世界性但不具有无标度性的复杂网络,欧美成熟市场联系的较为紧密并且始终是这个网络的核心,亚太等发展中、待发展市场联系较成熟市场更加松散。这个复杂网络的结构和拓扑与金融危机具有较强的同步性。从宏观来看,当金融危机来临,该网络会变得紧密,全球股指之间的联动性、传递性增强。位于网络中的节点变多,更多的股指市场在金融危机下呈现联动的态势。随着金融危机的衰退,网络又变得松散,核心节点逐渐分散又呈现出分区的态势。各节点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减弱。从微观来看,在金融危机下,属于成熟市场的股指始终属于支配地位,其受影响性也较小;而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市场则比较脆弱,更加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受影响程度较大;而待发展市场的股指则与全球其他股指的联系没那么强烈。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某一个股票市场的剧烈变动必将导致全球其他股票市场的变化,处于发展中市场的股指更易变化或受变化的影响;②在金融平稳期的股指网络是比较松散的,当全球股指变动的协同性增强时,往往预示着金融危机的来临;③不存在可以切断金融危机传播的股指节点,或全球中心股指,但通过调控成熟股票市场可以减弱金融危机的传播力与破坏性;④某一股指在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其国的经济水平没有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1]陈辉煌,高岩.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证券市场网抗毁性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6):86-89.

[2]李耀华,姚洪兴.金融危机下股市网络的结构特性研究[J].成都工程学院学报,2010(2):107-111.

[3]兰旺森,赵国浩.应用复杂网络研究板块内股票的强相关性[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65-69.

[4]庄新田,闵志锋,陈师阳.上海证券市场的复杂网络特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7):1053-1056.

[5]马兴福,王红,李园园.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小企业板股市网络特性分析[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4)::172-174,178.

[6]LIU X F,TSE C K.A Complex Network Perspective of World Stock Markets: Synchronization and Volat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2012, 22(6): 1250142-1-11.

[7]ROY R B,SARKAR U K. A Social Network Approach to Change Detection in the Interdependence Structure of Global Stock Markets [J].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Mining, 2013, 3(3):269-283.

[8]GAO Y CH, WEI Z W, WANG B H. Dynamic Evolution of Financial Network and Its Relation to Economic Cris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3,C24(2):1350005-1350015.

[9]徐晓萍.金融危机下证券网络的复杂性特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TSE C K, LIU J, LAU F C M. A Network Perspective of the Stock Market[J].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10,17(4) :659-667.

[11]杨治辉,贾韩梅.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的网络分析[C]. 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2011:5732-5736.

[12] HEIN O, SCHWIND M, SPIWOKS M. Frankfurt Artificial Stock Market: A Microscopic Stock Market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Interacting Agents in Smallworl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 Journal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 2008,3(1):59-71.

[13]SNIGAROFF R,WROBLEWSKI D.A Network Value Theory of a Market and Puzzles [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11(10) .

Analysis of Global Stock Index’s Network Features under Financial Crisis

LIU Weicong, ZHANG 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全球金融危机篇9

华尔街风暴

全球金融市场在动荡中迎来了2008年,这注定又将是华尔街的一个“多事之秋”。从年初到现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大致经历了两个高危期。

在第一个高危期中,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最终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

3月14日,美联储宣布,对陷入困境的贝尔斯登提供紧急贷款。但贝尔斯登最终没能“挺”下去。两天后,即3月16日,在美联储极力撮合下,贝尔斯登以每股2美元的“跳楼价”将自己卖给了摩根大通银行。美联储则为这笔并购案提供了大约300亿美元的担保。

对于这起并购案,许多媒体均以“枪口下的婚姻”来形容,意指贝尔斯登虽万般无奈,但饱受资金短缺之苦最后只能委身于摩根大通。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长保尔森事后说,之所以对贝尔斯登采取断然措施,并提供政府担保,主要当时市场对贝尔斯登破产没有任何精神准备,而贝尔斯登与其他金融机构有千丝万缕联系,其一旦破产,将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无法预料的打击。

尽管从救助贝尔斯登开始,美国舆论对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投行提出了质疑。但从效果来看,美联储的举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忧虑。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次贷危机一度缓和,纽约股市也出现回稳迹象。4月份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4.5%,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4.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9%。当月美国花旗银行、高盛和德国德意志银行的负责人均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不过,接下来事态的发展明显超出了外界的预料,也证明西方主要金融机构负责人对当时金融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

进入2008年7月份,美国金融市场再度紧张起来:投资者开始担心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有可能陷入困境。

“两房”是私有企业,但又作为“政府授权企业”享有各种优惠。次贷危机爆发后,有政府担保背景的“两房”地位更加突出。同时,为谋求更大市场,“两房”也大举扩张,发放了更具风险性的贷款种类,这导致亏损不断扩大并形成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危机。

在过去一年中,“两房”亏损达到了140亿美元。“两房”股价也暴跌了约90%。9月7日,美国政府再度出手,出资2000亿美元接管“两房”。

保尔森的解释是,考虑到“两房”的庞大规模和对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两房”中任何一家企业,“都会使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动荡”,因此,接管两公司是当前保护市场和纳税人的“最佳手段”。

但“两房”问题只是第二个高危期的一个序曲,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美国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局势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银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同日,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17日,美国政府被迫对陷入困境的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21日,美联储宣布批准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实施业务转型,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即普通商业银行。2日,美国监管机构接手美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银行。

将今年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计算在内,次贷危机已使美国前五大投行全军覆没。华尔街正经历一场“世纪洗牌”。

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股市恐慌

在国内投资者安度7天长假期间,华尔街风暴带来的金融危机却仍然肆虐欧美股市。尽管经过百般曲折,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终于在美国国会通过。但是,市场似乎并不领情。国庆一周,美国标普500指数下跌9.4%,创下2001年9・1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更为糟糕的是,欧洲各国政府都被接连出现的金融企业破产危机所困扰:富通银行被政府接管生变、德国政府紧急注资国内房地产巨头500亿欧元、欧洲央行被迫继续向金融市场注资500亿美元、英伦银行亦宣布注资100亿美元。

由于德国房产巨头HRE及比利时富通银行纷纷被收购或被政府接管,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进一步加剧。10月6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伦敦金融时报指数、法兰克福DAX指数和巴黎CAC40指数分别大跌7.85%、7.07%和9.04%。

在亚洲市场,日本今年8月份显示经济景气现状的一致指数比上月下降2.8点,降幅创下自1980年开始这项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日经指数大跌3.03%,收于10155.9点,不仅连续第四日下滑,还创下2003年12月以来最低点位。澳大利亚S&P/ASX指数下跌3.3%,收于4540.40点。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由于热钱的流出也纷纷暴跌。俄罗斯股市周一跌幅高达19.1%,6日上午因此再次停止交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影响会无处不在,新兴市场国家也难以摆脱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受全球股市的抛售狂潮影响,道指昨日一度大跌逾800点。为挽救市场信心,美国财政部表示,将尽快采取行动落实国会最近通过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同时,美联储将大大增加向金融市场的注资力度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受此影响,道指跌幅收窄至369.88点,收于9955.5点。

上海股市尽管有融资融券试点消息的刺激,但由于银行、地产、煤炭等股深幅下跌,收盘跌去120点,失守2200点。

尽管证监会推出融资融券的利好,沪综指仍未摆脱海外股市重挫的阴霾,在周一大跌5.23%的基础上,周二一度大跌4.64%,尾市受降息利好传闻影响,最终仅下跌0.73%,收出一根低开高走的中阳线,周五再度跌破2000点。

全球金融危机篇10

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通货紧缩危机。它的性质主要为:

(一)从时间上看是一次短期性的经济危机

我国领导人在参加的APEC首脑会议中预言这次危机时间为18个月,要到明后年才能见底,亦即需要一年半的过程。从经济危机的划分上看,持续期10年以上的才是长期性的危机,10年以下的为短期危机。因此,从时间上看,这次经济危机还是一个短期危机。

(二)从增长上看是一次伴随经济增长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在我国经济形势趋热的情况下突然来临的,在它发生作用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受到惯性的作用,还在不断地增长,虽然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比起世界其他国家,其速度仍然不低。从长远来看,这次危机也不可能抑制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从需求来看是一次需求抑制型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由美国房贷引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由于它的突然发生,使美国和世界的需求受到很大的抑制,进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它的表现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与工资水平的持续下降,工资下降是因,物价下降是果,从而在总体上导致需求不足。

(四)从后果来看是一次危害型的经济危机

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引起的经济危机称为无害型的经济危机,而这次危机是一次后果严重的经济危机。它的主要表现是生产能力过剩,需求不足,导致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

二、全球各国的救市情况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9月16日,日本、美国、欧盟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宣布,为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各国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中央银行在9月16日、17日、1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分五次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近8万亿日元;美国政府紧急推出了救援金融体系的措施,成立政府专门机构接管金融机构7千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为3.4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暂时停止对799只金融股的卖空;欧洲中央银行在16日、17日先后向市场注资1千亿欧元;英格兰银行向市场紧急注入资金250亿英镑。

美国通过7千亿美元救市究竟能不能缓解这场危机?我们看到,美国的一些政府高官已经承认美国面临的是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崩溃的危机,这就直接点明了美国这场金融危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但是,国内经济学界的很多观点跟不上危机的迅速升级,甚至有些观点还重复着美国自己已经放弃的盲目乐观论调。我国有些金融界人士面对美国的严重金融危机,仍然坚称美国的金融体系是最权威、最发达的,中国面对全球危机应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步伐等,继续重复美国人自己都不愿重弹的老调,完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倘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来应对这场危机,就会置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于危险的境地。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面临崩溃,当时美国政府花费了几十亿美元救市,第二年老虎基金濒临破产,美国政府救市的代价一下增加了七八倍,花费了几百亿美元。现在看美国政府救市的规模,动不动就是几百亿、几千亿美元,打个水漂就没有了。2000年美国濒临网络经济泡沫破灭的边缘,为了挽救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一是靠吹起更大的次贷泡沫,一是靠打伊拉克战争的军事凯恩斯主义。美国这种挽救危机的办法治标不治本,虽然能取得暂时掩盖矛盾和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但是最终会促使掩盖的矛盾以更加猛烈的方式爆发。这种救市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被反复验证了的,美国自己也非常清楚。总之,这种救市对世界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危险。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确定性。从表面上看,这次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主要是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不大。但是,从实际上看间接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随着危机的蔓延和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危机的影响还会加大加深。因为:

1.危机已经对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利润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2.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正在加剧。

3.危机的持续加深使中国各类金融投资机构的损失正逐渐暴露出来,总的损失目前还难以最终核算。

4.我国拥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开始“缩水”。10月25日,美元指数涨至86.95点,两年来的最高值,疲软了6年之久的美元开始反弹。7月以来,仅用3个月美元就上涨了22%。除人民币、日元外,其他欧美货币纷纷贬值,尤其是澳元贬值严重,那些押美元走软而购买海外衍生产品合约的进口商损失惨重,仅中信泰富就损失了20亿美元。

5.危机使我国出口锐减及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进而对GDP、财政收入、就业以及市场信心等将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因此,总体上看,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四、我国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保经济增长

由于危机的影响,引起了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内经济平衡与对外经济平衡的关系,把国内经济平衡放在首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力保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能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就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抵御金融危机最大的贡献。

(二)加强金融监管

银监会的诞生不仅标志中国境内银行业顺应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的”的世界性潮流,而且也意味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新的序幕揭开了。因为,随着银监会的成立,不仅使得银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且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方面的关系也会出现调整。实行“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分别对证券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实施监管。为避免走以往机构改革的老路,保证银监会要有效运作,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必须对现有的《银行法》进行全面的修订。用新的法律框架清楚地界定银监会的权力与义务。否则,或是由于来自种种干扰而让银监会根本无法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或是银监会滥用其权力为己图利。应尽量减少分立成本与协调成本。因此,银监会的设立,应该把重点放在功能界定上,应该放在如何利用原有机构的监管设施、信息、人才及企业文化等来为银监会的功能服务上。

(三)审慎推进金融开放,建立有效金融预警体系

国际社会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在此背景下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金融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金融全球化不可避免地要求一国实行金融开放与自由化,但应该看到历史上,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有多次是与金融开放的程度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过快有关。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历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系统的冲击都相对较小,这与中国政府审慎对待金融开放,以及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等政策密可分。随着经济金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金融体系固有的风险还会进一步暴露,新的金融风险也将会形成,金融危机的易发性、联动性与破坏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金融风险的管理仅限于危机爆发后的补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着力于构建有效的金融危机预警管理系统,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逐步化解金融风险,从源头上防止金融风险的日益累积,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四)深化财税管理

财税制度要作根本性改革,改变政府激励,从保证经济增长的投资财政体制彻底转型,尽快实现向公共财政的转换。不是哪个地方投资多、哪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才多,而是哪个地方民生好,人民财富增加,政府的税基才丰厚。政府激励变了,从GDP导向转向民生服务导向,政府才会真正从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才会把配置资源的权力重新交给市场。

(五)要把握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性机遇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0多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无遗,给了我们清醒的认识。2008年11月结束的世界经济首脑峰会,标志着今后的世界将开始走上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鉴于我国这30年财富的积累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世界迫切需要我们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我们也需要参与。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历史机遇,恰恰是我国经济今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然,我们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丁冰.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J].财经科学,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