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8:06:20

全球化

全球化范文篇1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影响下,国际商事仲裁日趋国际化和统一化,出现了仲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统一协调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对国际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以此为目标的努力。仲裁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仲裁全球化趋势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国际商事仲裁所解决的争议范围非常广泛。在国际民商事领域,仲裁最初适用于海事争议,以后逐渐扩及到货物买卖及其运输、保险、支付中所发生的各项争议。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在国际上兴起了各种引进外国资本的形式,仲裁又扩及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等领域。与此同时,国际性的服务贸易、商事、租赁、咨询、工程许可、融资、银行、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的转让等民商事活动日益频繁,由此而发生的争议也逐渐采用仲裁的方法加以解决。

第二,世界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日趋统一。各国的经济贸易体制尽管千差万别,但在仲裁制度方面是趋于一致的。特别是在1985年6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市场经济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国家按照示范法的规定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有的国家甚至以示范法为蓝本只对其稍加修改而直接移植使用。从1985年到现在十几年间,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修改或制定了仲裁法,掀起了仲裁立法的高潮。

第三,有关仲裁内容的国际公约逐渐增多。一国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能否得到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影响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国际社会首先从统一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入手,联合国在1958年6月制定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统一了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条件和执行程序。该公约组织截止到1998年9月己有145个缔约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该公约已经成为国际私法领域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之一,也为全球化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仲裁领域比较重要的公约还有1961年的《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1965年的《关于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1975年的《美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

第四,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仲裁员的国际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修改并制定了具有国际性的仲裁规则,或者允许当事人选择其他仲裁机构的国际性仲裁规则,聘请了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仲裁员,以解决不同国籍、不同法律背景当事人之间的国际仲裁案件。

全球化范文篇2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影响下,国际商事仲裁日趋国际化和统一化,出现了仲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统一协调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对国际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以此为目标的努力。仲裁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仲裁全球化趋势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国际商事仲裁所解决的争议范围非常广泛。在国际民商事领域,仲裁最初适用于海事争议,以后逐渐扩及到货物买卖及其运输、保险、支付中所发生的各项争议。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在国际上兴起了各种引进外国资本的形式,仲裁又扩及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等领域。与此同时,国际性的服务贸易、商事、租赁、咨询、工程许可、融资、银行、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的转让等民商事活动日益频繁,由此而发生的争议也逐渐采用仲裁的方法加以解决。

第二,世界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日趋统一。各国的经济贸易体制尽管千差万别,但在仲裁制度方面是趋于一致的。特别是在1985年6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市场经济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国家按照示范法的规定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有的国家甚至以示范法为蓝本只对其稍加修改而直接移植使用。从1985年到现在十几年间,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修改或制定了仲裁法,掀起了仲裁立法的高潮。

第三,有关仲裁内容的国际公约逐渐增多。一国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能否得到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影响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国际社会首先从统一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入手,联合国在1958年6月制定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统一了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条件和执行程序。该公约组织截止到1998年9月己有145个缔约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该公约已经成为国际私法领域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之一,也为全球化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仲裁领域比较重要的公约还有1961年的《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1965年的《关于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1975年的《美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

第四,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仲裁员的国际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修改并制定了具有国际性的仲裁规则,或者允许当事人选择其他仲裁机构的国际性仲裁规则,聘请了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仲裁员,以解决不同国籍、不同法律背景当事人之间的国际仲裁案件。

全球化范文篇3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和影响下,国际商事仲裁日趋国际化和统一化,出现了仲裁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统一协调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对国际贸易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从19世纪末,便开始了以此为目标的努力。仲裁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主要方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仲裁全球化趋势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国际商事仲裁所解决的争议范围非常广泛。在国际民商事领域,仲裁最初适用于海事争议,以后逐渐扩及到货物买卖及其运输、保险、支付中所发生的各项争议。本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在国际上兴起了各种引进外国资本的形式,仲裁又扩及到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发等领域。与此同时,国际性的服务贸易、商事、租赁、咨询、工程许可、融资、银行、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的转让等民商事活动日益频繁,由此而发生的争议也逐渐采用仲裁的方法加以解决。

第二,世界各国关于仲裁的国内立法日趋统一。各国的经济贸易体制尽管千差万别,但在仲裁制度方面是趋于一致的。特别是在1985年6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对市场经济各国的仲裁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国家按照示范法的规定代替了原有的仲裁立法,有的国家甚至以示范法为蓝本只对其稍加修改而直接移植使用。从1985年到现在十几年间,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修改或制定了仲裁法,掀起了仲裁立法的高潮。

第三,有关仲裁内容的国际公约逐渐增多。一国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能否得到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直接关系到案件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影响国际商事仲裁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国际社会首先从统一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入手,联合国在1958年6月制定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统一了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条件和执行程序。该公约组织截止到1998年9月己有145个缔约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该公约已经成为国际私法领域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国际公约之一,也为全球化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仲裁领域比较重要的公约还有1961年的《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1965年的《关于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1975年的《美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

第四,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仲裁员的国际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国际商事仲裁机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修改并制定了具有国际性的仲裁规则,或者允许当事人选择其他仲裁机构的国际性仲裁规则,聘请了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仲裁员,以解决不同国籍、不同法律背景当事人之间的国际仲裁案件。

全球化范文篇4

不论是国际关系、政治利益、社会财富分配方式、文化霸权还是日常生活,全球化无不显示了深刻的后果。全球化提出的问题全面地涉及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地理学,人们开始提交种种视域广泛的描述。这不仅是对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景象予以考察;同时,这些描述背后迥异的理论姿态还隐蔽地表明,众多利益群体必将在全球化的图景之中重新认定自己的方位。

如同人们预料的那样,现代性话语是描述全球化的一个强大的理论体系。启蒙主义、工业主义、历史目的论、理性、主体自由、进步主义等均是现代性话语的内在分支。现代性话语对于市场以及开拓精神的肯定已经隐含了对于全球化的期待,用阿夫里·德里克的话说,全球化"在过去的十年里作为一种变化的范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想象――已经取代了现代化。"现代性话语之中,全球/本土、现代/传统是一些褒贬分明的二元对立。正如德里克所发现的那样,"本土"或者"传统"这些概念时常被目为"保守"、"落后"的同义语,它们代表了蒙昧的、未开化的一隅。(1)相反,全球化意味的是文明的现代世界。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说来,真正地全面触摸全球化的现实还有待时日;但是,"全球化"这个概念已经在话语空间承担了某些重大的理论涵义,例如先进、发达、开放和文明社会。这个意义上,汇入全球化浪潮如同领取一张加盟现代世界的入场券。屈辱的近代史证明,现代世界曾经屡屡拒绝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策略、"东亚病夫"的形象以及意识形态的对抗都是中国游离于世界舞台的重要原因。现今,世界的大门自动地敞开了,全球化的现实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机遇――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必将极大地受惠于全球化所提供的种种崭新的可能。许多人的心目中,发达国家、现代性话语、全球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是民族理想、设计方案以及实现的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不仅制造了信用卡、大型喷汽式客机、越洋电话、国际互联网、电子传播媒介系统,同时,科学技术还极大地支持了人们对于全球化图景的想象。科学技术已经允许人们将全球视为一个可以控制的整体。必要的时候,科学技术可以任意地将人们遣送至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空间。科学技术的神奇性必将纵容人们的进一步期待,人们无形地将科学技术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不论全球化的图景遇到什么挑战,进步神速的科学技术终将化险为夷。这时,科学技术业己转换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构思未来世界的主宰观念。虽然哈贝马斯重新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历史意义,并且对于马尔库塞的悲观结论表示异议,然而,这种分析无法否认,科学技术业己充任一个份量沉重的筹码介入了世界政治的想象。(2)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话语与启蒙主义等一系列基本观念共同构成了现代性话语的组成部分。如果说,一些理论家已经察觉到现代性话语内部隐藏的内在矛盾,(3)那么,另一些理论家时常乐观地许诺:未来的科学技术可能是缓和乃至解除这种矛盾的救星。

事实上,即使是一批对于全球化持有异议的人也无法否认全球化的必然性。但是,他们更多地注视种种乐观的许诺可能遮掩的问题。"谁的现代性?"――如同这句对于现代性话语的简洁质问一样,(4)人们同样有理由追溯"谁的全球化"。多数人倾向于认为,现今的全球化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志。资本的快速流动与跨国市场体系的形成是全球化的首要层面。这个意义上,全球化肯定不是一个浪漫的大同世界。资本与市场运作所遵循的游戏规则得到了全球意义的扩张。换言之,全球化是在一个巨大的范围之内复制资本与市场所具有的权力关系。这里,支配与被支配、主宰与被主宰以及种种激烈的角逐、争夺、反抗并未止歇,相反,一切都正在更大规模地展开。无可否认,市场原则是对于封建主义人身依附的解放,市场给予个人更多的自由;但是,市场并非一个完全平等的空间。资本的数额时常是市场之中等级制度的基础。如果市场的自由损害了游戏规则制订者的利益,平等的原则即会遭到权力部门的干涉。全球化极大地延伸了市场的半径,众多国家共同加入世界性的资本大循环;相对而言,海关对于人们活动范围的限制削弱了。然而,人们并不能将全球化想象为真正的个人自由。正像韩少功指出的那样,西方发达国家要求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但绝对不能容忍移民――即国际劳动力市场――自由化。为了避免失业的震荡,发达国家通常严厉地禁止第三世界国家廉价劳动力的涌入。(5)这时,人们可以清晰地察觉全球化背后既定的权力框架。

全球化为文化带来了什么?诸多文化体系的交汇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文化的国际性"接轨"让人兴高采烈。种种跨国的文化盛会仿佛象征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秩序。但是,即使没有"后殖民"理论的武装,人们仍然可以发现这些文化体系之间的不平衡:好莱坞、迪斯科或者可口可乐的入侵面积远远超出了京剧、太极拳与茶文化的出口,国际互联网上的英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比较文学研究之中的欧洲中心主义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顽症,西装领带全面地征服了传统的长袍马褂……这些文化体系并非和睦地同舟共济;相反,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压迫、吞并与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如出一辙,或者说,全球化时代的经济与文化时常形成亲密的共谋,利润、民族国家、文明水平、价值信仰这些核心概念均是二者所共享的。对于某些幕僚出生的知识分子说来,与其温情脉脉地幻想全球文化的大联合,不如老谋深算地考虑这些文化体系之间水火不容的前景。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之中坦率地宣称: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源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之间的根本分歧。

全球化似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人们可以跨出国门,在一个远为宏大的舞台表演。然而,全球化仍然不可能给出一个无限的空间。全球范围内,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承受程度是有限的,市场也是有限的,这导致先发现代化国家与后发现代化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的对抗。后发现代化国家并非推迟一步进入富裕的社会;许多时候,它们将因为推迟一步而永远丧失了机会。例如,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试图达到美国的现有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将耗尽。这终将迫使人们意识到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全球化是一个巨大的历史事件,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平均地享受这个事件?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些群体在这个事件之中最大限度地获益,而这个事件的所有代价却不由分说地倾倒在另一些群体头上?

这个意义上,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如同一个可怕的寓言。这部小说将人们抛出现代世界,抛到了耙耧山脉深处的一个小村落:三姓村。三姓村从未参与政治势力的角逐与军事集团的对抗,也从未参与错综的现代经济竞争----三姓村从来没有得罪外部世界。然而,死神突然光临,而且驻扎下来不走了。不知何时开始,一种称之为"喉堵症"的不治之症潜伏于三姓村,四十岁是发作的最后期限。从天而降的悲剧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这迫使三姓村开始了反抗死亡的历史,挣脱死亡成为人们最为强烈的冲动----这是全村的凝聚,也是全村的负重。如果说,追逐财富是隐藏于现代社会背后巨大的经济冲动;如果说,这种冲动甚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动力之一,那么,三姓村农业文化的自然形态却是被强烈的求生渴望击穿了。四任村长率领村民前仆后继:倾尽全力地种油菜、换土、凿渠引水。命悬一线的时候,恐惧的动力是无与伦比的。尤其是第四任村长司马南――他在极为原始的条件下率众凿渠,穿越耙耧山脉六十公里,引来灵隐河水改变三姓村的水源。这个壮举背后掩藏了惨烈的代价:,卖皮肤,卖尽村中棺材、树木或者陪嫁迎娶的家当,征用农具,强行捐款,修渠而死的达到十八人。然而,可悲的是,沿渠而来的却是一注臭气冲天的污水:发黑的污草,泡胀的死鼠,灌满泥浆的塑料袋和旧衣裙、旧帽子,红红白白的死畜肚子――三姓村这时才意识到,思念己久的灵隐河早已变成了城市的下水道。

的确,三姓村这种偏远村落迄今仍然与工业社会无缘。三姓村从未享受工业社会的科学和技术----种种现代医疗技术并没有为三姓村提供正确的诊断;然而,工业社会的负面麻烦却不肯放过他们,例如环境污染。三姓村始终没有申请到进入工业社会的编制,但是,它却如此迅速地沦为工业社会的受害者。这就是现代世界为三姓村作出的定位。事实上,人们始终无法绕过这样的疑问:全球化的时髦叙事之中,分配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只能是什么角色呢?二

弗兰西斯·福山曾经论证了历史的终结。意识形态的对抗宣告结束,资本经济与消费文化正在制造一个同质的社会。全球化的现实似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资本与市场敲开了国界的大门,全球共同受制于它们的逻辑。然而,一些坚持左翼传统的知识分子不愿意轻易地附和这种论调。他们宁可坚持锐利的批判立场――尽管这种批判因为不合时宜而持续地滑向边缘。这些知识分子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人们幻想的那种普遍的解放,相反,全球化无宁说将多数人边缘化。事实上,全球化仍然是一种西方的叙事,全球化的坐标来自西方的主导范式。他们在形容全球化的时候尖锐地使用了"帝国主义"的概念:"全球化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另一个名称";"西方的霸权指的不仅仅是全球化现象,而且还包括全球化概念本身。这一概念包含了一种本质主义的帝国主义的过程,它发端于西方中心,并扩展到被主导叙事称为边缘的世界其他地区。"(6)

这种全球化的历史叙事是不可抗拒的吗?一些左翼知识分子提出的地域政治试图打断全球化的叙事逻辑。相对于全球主义的语境,德里克引入了"地域"充当异己的他者。德里克意识到,人们所熟悉的文化时常成为禁锢地域的意识形态――地域时常被贬为从属于全球的落后角落,地域只有在全球化的历史之中才能获得普遍的意义。这个意义上,"全球化既包括地域又把它边缘化。"在德里克的构思之中,地域恰恰必须在全球化的结构之中产生离心的力量。地域可以"提供一个有利于发现全球化矛盾的批评角度","在任何情形中,地域概念对批判发展主义都是不可缺少的,并可作为其想象性选择方式。"地域因素的介入可能打乱全球化的既定步骤,"因此,谈论地域及地域理论指导的新型政治,也即在回答重组政治空间时对新方式的一种需要。""地域己然成为开展新型社会、政治活动的场所。"按照德里克的考虑,地域精神之中表现出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有助于废除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异化。所以,地域对于全球化的抵制包括如下内涵:

它们涉及遍及世界的土著运动、生态运动及社会运动(主要是关于广泛的妇女问题的)――这些运动通过为对抗发展主义而重申精神、自然及地域的意义来表达基本的生存关注,还有致力于保护周遭环境的城市运动……(7)

在另一个著名的左翼理论家弗·詹姆逊那里,"地域"时常被称之为"第三世界"――詹姆逊将第三世界想象为抵制资本主义总体制度的"飞地"。在詹姆逊那里,第三世界指的是受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弱小国家;相对于第三世界的阵营是资本主义的第一世界与社会主义集团的第二世界。(8)根据谢少波的研究,詹姆逊对于第三世界的钟情是他对资本社会总体制度认知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的现实已经生产出了一种新型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意味了资本、市场、生产、销售的重组与再分工。这个过程中,落后的经济决定了第三世界只能扮演出卖廉价劳动力的被压迫者。简言之,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关系犹如阶级斗争学说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正像无产阶级具有一种清醒的革命意识一样,詹姆逊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设定了一个激进的第三世界作为他者:"在全球规模重新启用激进的他性或第三世界主义的政治,从而在总体制度的空隙内建构抵制的飞地。"(9)

全球化的语境之中,什么是第三世界的文化特征?詹姆逊提出了"民族寓言"这个概念予以概括。詹姆逊意识到,贸然为林林总总的第三世界国家制造一个总体理论多少有些冒昧,他所关注的无宁说是第三世界文化如何抗拒第一世界文化――"民族寓言"之中包含了第一世界文化的价值观所忽略的内涵:"这些文化在许多显著的地方处于同第一世界文化帝国主义进行的生死搏斗之中"。詹姆逊认为,第一世界文学"在公与私之间、诗学与政治之间、性欲和潜意识与阶级、经济、世俗政治权力的公共世界之间产生严重的分裂。换句话说: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与对阵。"相反,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具有一种奇特的集体意识。这些知识分子永远是政治知识分子。他们所表述的个人利比多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内涵。他们的作品之中,"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第三世界的民族寓言是有意识与公开的:这表明政治与利比多之间存在着一种与我们的观念十分不相同和客观的联系。"(10)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说来,个别的文本凝聚了强大的民族集体意识――这一切构成了阻止全球化蔓延的重重坚硬障碍。

无论是德里克的地域还是詹姆逊的第三世界,这些设想旨在资本主义的总体制度之中建立某些异端的空间。然而,人们或许可以察觉,这些革命故事的叙事人背后仍然不自觉地隐藏了一个西方的立场。这些叙事不仅明显地依附于西方学院内部的话语传统,更为重要的是,革命故事之中的主人公形象――"地域"或者"第三世界"――过于单纯了。如果观察者的目光来自遥远的西方,如果这种观察更多地是为庞大而骄横的西方文化找到一个迥异的他者,那么,地域或者第三世界就会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一个整体。可是,如果进入地域或者第三世界内部,问题就会骤然地复杂起来。民族,国家,资本,市场,文化,本土,公与私,诗学与政治,这些因素并非时时刻刻温顺地臣属于某种统一的结构。事实上,许多左翼理论家所共同关注的中国即是一个不可化约的个案。

尽管詹姆逊关于"民族寓言"的概括十分有力,但是,人们如果没有将隐藏在这种概括背后的复杂故事――这些故事时常越出了詹姆逊的推理线索――陈述出来,第三世界在全球化结构之中的定位可能产生偏移。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之中,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个人、跨国市场三者时常呈现出交错的互动关系。某些历史时期,人们看到了个人如何汇集在民族的旗帜之下与第一世界的帝国主义进行"生死搏斗"的壮观图景。这一切业己被历史认定为民族的光荣。但是,另一些历史时期,第三世界之中的个人与民族并没有形成坚强的同盟从而将资本及其派生的文化逻辑拒之门外。现今,全球化的语境正在制造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这时,人们不得不重新考察:曾经在上述复杂的故事之中扮演主人公的民族国家、个人、跨国市场之间出现了哪些前所未有的关系?在我看来,了解这种关系也就是考察第三世界如何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主体活跃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

中国版本的现代性叙事之中,民族国家与个人之间具有某种奇异的张力。正如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的那样,民族国家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11)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更多地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之下形成的。这种民族国家意识形态是现代意识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个性解放。个人与自我是冲破传统封建社会重重枷锁的嘹亮号角。如同许多文学史著作所描述的那样,个性解放是"现代文学"的一块不朽的里程碑。然而,如果说民族国家不可避免地包含了限制与规训个人的权力机制,那么,所谓的个性解放还能走出多远?

汪晖在他的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之中解构了这一对矛盾。《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一文认为:"中国现代思想中的个人观念是作为所有普遍性概念――如’公理’、’国家’、’团体’,等等――的对立物来界定自己的,然而,如果我们把个人观念置于近代中国的语境中来观察它的起源和运用,我们会发现,这种对人的自主性、独自性和唯一性的强调恰恰以那些普遍性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其目标。"(12)换言之,个人的解放乃是群体、社会和国家真正解放的条件之一。民族国家是个人背后的更为基本的单位。所以,刘禾断言:"五四以来被称之为’现代文学’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民族国家文学。"(13)五四新文学之中,民族国家的强盛之梦时常潜入;三四十年代,因为抗议异族的入侵,文学对于国家话语的表述空前强烈。表面上,救亡图存呼号遮盖了个性解放的声音,更为深刻的意义上,二者是一致的。这时,启蒙主义话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意识和被压迫民族的屈辱与抗争获得了某种历史性的统一。

可以预料的是,民族国家充当了最为深刻的基本单位之后,第三世界的国家已经无法逃离现代性的叙事逻辑。为了保持维护民族国家的国防军事力量,某种竞争性的工业进程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吉登斯说过:"军事工业化是一个与民族-国家兴起相伴的关键过程,也正是它型构了民族-国家体系的轮廓。"(14)如果弱小的民族国家企图保持独特的地域政治――即使只是企图阻止经济侵略,它们也必须拥有足以与对方抗衡的实力。国际关系之中的实力原则很大程度地规约了人们对于民族国家的想象。这个意义上,现代性话语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现代性话语显然包含了国富民强的许诺。人们在这里察觉到一个悖论:全球化的结构之中,如果"地域"或者"第三世界"有能力表示某种地缘政治的意愿,那么,它们就不得不在某些方面遵从和融入第一世界的发展逻辑。中国近代史上,"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案以及对于"船坚炮利"的向往无不证实了这种悖论。

另一方面,民族国家充当了最为深刻的基本单位之后,围绕国家机器产生的权力机构得到了名正言顺的扩张――这种扩张在许多时候可能以牺牲个人权利为代价。这是一种可悲同时又常见的异化。如果说政治学或者社会学时常与民族国家保持相近的立场,那么,文学切肤地感受到了这种异化。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时候,谢冕清晰地察觉到这种异化如何日复一日地沉重。谢冕在《总序》之中指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悲哀是中国百年文学的大背景。这决定中国文学不得不拒绝游戏、放逐抒情而表达怒吼与哀痛。危亡时势之中的文学充当了疗救社会的药方,"在从改造社会到改造国民性中起到直接的作用。"这带来了一个必然的后果:

……文学的目的在别处。这种观念到后来演绎为"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就起了重大的变化。而对于文学内容的教化作用不断强调的结果,在革命情绪高涨的年代往往就从强调"第一"转化为"唯一"。"政治唯一"的文学主张在中国是的确存在过的,这就产生了我们认知的积极性的反面――即消极的一面。不断强调文学为现实的政治或中心运动服务的结果,是以忽视或抛弃它的审美为代价的:文学变成了急功近利而且相当轻忽它的艺术表现的随意行为。(15)

按照谢冕的考察,这种文学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一、尊群体而斥个性;二、重功利而轻审美;三、扬理念而抑性情。"显而易见,这不仅是文学经验的描述,这无宁说是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所有的个性都在民族国家至上的原则之下消声匿迹。这个意义上,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的确重申了个性解放的主题。启蒙话语制造的乐观气氛之中,"主体"成为一个众人景仰的概念。如果说,文学的运行通常与社会科学制造的语境息息相关,那么,自由经济与市场是八十年代文学为自己设计的理想环境。至少在那时,"市场"概念背后的一系列社会关系还未真实地浮现,资本、竞争、垄断、支配与被支配、失业、经济危机、拜金主义――这些市场的派生物还暂时冻结在某些陈旧的理论体系之中,换言之,八十年代话语空间的"市场"概念更多地表述了"解放"的涵义:市场意味了脱离权力关系的束缚,个体在市场所创造的空间自由地翱翔。许多人不是对这种自由渴慕己久了吗?

市场神话的破灭是在市场逐渐成为日益迫近的现实之后。进入九十年代,市场不再是一张理论地图,市场即是人们伸手可触的社会环境。这时人们才清醒地意识到,市场并非浪漫想象的产物。首先,市场对于创造性以及坚韧、精明、实际操作能力的苛求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另一方面,市场的激烈竞争制造了大批的失败者――其中包括某个行业的失败而导致的大幅度裁员。不论人们是否认可市场的游戏规则,这已经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市场给予个性的自由十分有限。市场包含了另一种权力关系,只不过这种权力的象征从某些机构转向了资本。某些时候,市场的权力关系以及产生的利润可能得到民族国家的认可与分享――前者并未形成瓦解后者的威胁。如同德里克观察到的那样,一些第三世界的民族国家并没有对跨国资本表示敌意,相反,它们更乐于为全球主义的来临提供方便。(16)这个意义上,詹姆逊的"民族寓言"已经变调;人们不得不继续追问:第三世界内部,谁是批判理论的主体?

不言而喻,全球化的语境之中,文化认同是一个至为重要的问题。许多人心存疑虑:跨国市场的前锋过后,接踵而来的是不是民族文化的危机――是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要穿上统一的制服?许多时候,文化认同不可避免地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一个社会成员的日常社交仅仅数百人,他有什么理由想象自己可能与数亿从未谋面的社会成员组成一个民族共同体?这时,民族文化乃是这种想象的基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神话传说和共同的风俗、服饰、饮食、建筑――总之,共同的文化传统成为一个民族的粘合剂。吉登斯认为,民族国家"这个统一体不可能纯粹是行政性的,因为它所包含的协调活动预设了文化同质性的因素。"他甚至描述了某些文化与民族主义相互联系的基本策略:"民族主义理念都倾向于把’故土’的概念(就是说领土权的概念)与起源神话联系在一起,就是说,赋予那种被认为是这些理念载体的共同体以文化的自主性。"(17)进入全球化时代,文化之中的民族涵义日益彰显。这无疑是对异族文化的压力进行抵抗;更为深刻的意义上,这时常表现为国家主权的象征性发言。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种表彰民族的文化主题表示赞同。民族主义之中的狭隘、保守以及某种危险的狂热令人担忧。因此,一些理论家更多地呼吁:跨越民族的边界,奉行世界主义――例如杜威·佛克马。佛克马提倡的是一种"新世界主义"。在他那里,"新世界主义"来自一个基本的假定:"在所有文化中,在所有文化成规系统中,我们至少可以假设一种一切文化都共有的成规。"(18)――佛克马以文学为例论证了多民族谋求共识的可能。

的确,人们没有理由辜负这种良苦用心――但是,棘手的问题在于,敞开民族的文化边界并没有带来和睦的文化大同。世界性的文化拼盘之中,各个民族文化所占有的份额十分悬殊。人们可以从这种文化拼盘之中清晰地看到权力关系的投影,看到中心与边缘的差距。例如,对于比较文学说来,英语写作所得到的重视是其他语种所无法比拟的。一旦涉及文化市场的争夺,权力之间的角逐更为激烈――电影的进出口时常是文化谈判与经济谈判相互交叉的一个重要项目。第一世界的大国无疑是这种权力角逐之间的优胜者。事实上,一些理论家已经激愤地将第一世界国家的文化扩张形容为"文化帝国主义"。(19)

然而,如果人们因此认为民族文化永恒地守护着一个民族的本质,如果人们因此认为关闭文化的大门就能逃离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夹击,那就落入了本质主义的陷阱。本质主义的基本假定是:一个民族具有某种恒定不变的本质,例如"中华性"、"法国性"、"英国性"等等,这种本质是坚拒异族文化的中流砥柱。这意味了将民族抛出特定的历史,虚构了一个抽象而悬空的"本土"。本质主义与国粹主义往往仅有一步之遥。韩国――一个仍然承受着分裂痛苦的国家――的理论家白乐晴是一个民族文学的积极倡导者。但是,他曾经清醒地表示:"这种民族文学论,与将民族规定为某种永久不变的实体或至高无上的价值作为出发点的国粹主义文学论以至文化论不同。"(20)换一句话说,如果一个民族制造了某种"民族本质"的神话掩护自己悄悄地撤出历史的脉胳,那么,这个民族肯定无法成为立足于全球化之中的民族。

如同许多理论家所说的那样,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历史是一种持续的建构。民族文化与民族历史的特征不是某种自我规定,这些特征取决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关系――取决于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比较、对抗、竞争、排斥、吸引,这一切必须发生在具体的历史网络之中,来自多种力量的交织互动。换言之,一个民族自身历史的建构取决于它如何参与多民族之间的历史。《东方学》出版16年之后,爱德华·萨义德为这部产生了广泛影响的著作写下一篇"后记"。他在"后记"之中重申了《东方学》关于民族文化建构的基本观点:

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因为在我看来,身份,不管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法国的还是英国的,不仅显然是独特的集体经验之汇集,最终都是一种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的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每一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因此,自我身份或"他者"身份决非静止的东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为建构的历史、社会、学术和政治过程,就像是一场牵涉到各个社会的不同个体和机构的竞赛。(21)

这不啻于认为,一个民族――尤其是第三世界弱小民族――必须积极地与全球化语境所制造的种种"他者"进行对话;这些对话恰恰是一个民族自我定位的参照。如今,"对话"已经是一个时髦的字眼,这个字眼表明了一种开放的姿态。但是,在我看来,民族对话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某种沟通或者互相了解,也远远不止于出示某些地域性的奇风异俗招徕猎奇者。白乐晴曾经尖锐地指出:"土俗性可以是民族抵抗的最后据点。"(22)毫无疑问,种种民族性的地域文化不是拒绝现有的文明而倡导某种原始的、甚至是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首先,这些地域文化的存在是对全球化产生的某种同质的、一体化的强势文化表示抗拒,地域文化代表了尚未被征服的个性――地域文化的不屈姿态象征了争回的一种权利;其次,这些地域文化表象背后隐藏的价值观念出示了异于现代性话语的向度,它可能启示人们从某一个角度反思现代性叙事的历史,显现这种叙事之中的潜在裂缝,并且为理论想象另一种文化空间提供燃料。这样,地域文化已经具有了全球的意义。

现在,人们终于可以从抽象的理论跋涉回到中国文学。

八十年代中期,"寻根文学"是一个显赫的文学事件。尽管一些人仍然沿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口号予以解释――尽管这些解释之中不可避免地隐含了对于"世界"的迎合,但是,"寻根文学"之中的一批小说――例如《棋王》、《树王》、《爸爸爸》、《老棒子酒馆》、《最后一个渔佬儿》等――无宁说向西方世界开启了另一些窗口。当然,传统的儒、道、佛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人们可以从偏远的山村发现种种独特的文化姿态。或许,刘亮程的散文(23)是晚近的一个例证。这批散文之中浮出了一个人们久违的世界:衰老的狗,草根底下的虫子,偷运麦穗的老鼠,滚粪球的蜣螂,刮走一切气味的风和被大风刮回来的榆树叶……这批散文之中只有一个人物――一个扛柄铁锨闲逛在田野之中的人物。这批散文之中没有复杂的计算,这里的思想透明而又质朴。这个扛铁锨的人从容不迫地陈述种种有趣的冥想和自然的奥秘,悠然地行走在旋风般打转的生活之外。这些散文无法引诱人们而重返扛一柄铁锨的世界,可是,人们不得不意识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人已经拥有了远比铁锨先进的轿车、飞机和豪华住宅,为什么他们反而陷入莫名的现代焦虑?现代历史的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刘亮程的散文之中仅仅出现了一个称之为黄沙梁的小村落,但是,他的提问却进入了全球化的语境。

"地球村"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术语。对于一个长久地蜷缩在封建帝国名义之下的民族国家说来,全球化仿佛是一个即将来临的良辰美景。许多人对于全球化充满了期待:全球化似乎是奔赴经济与文明的盛宴,是进入发达国家的直通车。全球化甚至包含了莫大的解禁快意――闭关锁国的时代终于结束了。人们兴致勃勃地推测:未来的"地球村"之中,不同肤色的世界公民可以平等地共享种种高科技所创造的眼花缭乱的伟大成果。

这些温情脉脉的幻想可能使人们对于全球化的现实问题失去了思想准备。至少在目前,全球化方案并没有取消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各种利益阶层以及各个地域之间的差异。相反,全球化是在全球空间的范围内对于这些单位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全球化的语境之中,某些新的差异可能取代旧的差异,但差异并没有消失。这些差异并非美学性的――全球化的意义并非让不同的民族更为迅速地传递屈原和莎士比亚,或者彼此欣赏毕加索和张大千。全球化的意义首先是全球市场。因此,这些差异是竞争性的,而且,经济的竞争时常与政治竞争密不可分――的确,迷恋差异美学远不如谈论差异政治。

这里,提到了差异美学并非偶然。人类的确有理由自问:为什么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之间不能在美学的意义上彼此欣赏?为什么不能中止民族国家之间的种种紧张关系,回到快乐原则之上?为什么不能削减军费,放弃军备竞赛,利用这些资金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物,或者缓和贫富分化?为什么某些巨富已经拥有世界财富的一大部分,他们还要在商场之上锱铢必较?为什么不能压缩劳动的时间和强度而宁愿捐出大笔的利润作为慈善基金?如此等等。常识的意义上,这是一些显而易见的提问;然而,对于现代性叙事而言,这些提问却如同天方夜谈。根据工业主义、资本、市场、竞争、对抗这条逻辑,这些提问只能遭到理所当然的否定。这条逻辑如此有力,以至于任何国富民强的愿望都不得不纳入它的模式。

对于现代性叙事、全球化语境以及福山式的结论,现今的中国有否可能表现出某些独特的姿态?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一个多世纪反复曲折的痛苦经验,巨大的市场、众多的人口和有限的资源,对于发展模式的持久考虑以及对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极为强大而真实的渴求发展、渴求富裕的冲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诸种文化因素在同一个空间的复杂交织……这些因素的综合是否隐含了某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会?全球化语境所制造的文化视野是否同时开启了抓住这些历史机会的可能?某种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否可能挑战西方版的现代性叙事?

这样,我很乐意提到张旭东的论文《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显然,张旭东意识到了中国历史脉胳内部的多重纠葛,意识到中国的"现代性"还将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地出现,但是,后现代主义式的"反总体论"、"反大叙事"、反本质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无不包含了某种深刻的理论指向。在张旭东那里,这种"后现代"不是对于西方后现代话语系统的移译,不是试图同发达国家的学术话语衔接从而积累某种符号资本,相反,张旭东所谓的"中国后现代"指的是挣脱现代性叙事的某种理论想象:"我们对’现代’、’自我’和’他人’的理解,我们对未来的想像,都可以放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上来看。这在世界史和文化史的层面上暗示了后现代主义话语的潜在的解放性。"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政治体制、社会形态、文化风格均突破了经典的现代性框架,处于一种奇特而又微妙的无名之境。这时,后现论的不稳定性、无中心、多样化意外地显出了巨大的理论潜力。因此,"中国后现代"的"基本问题是把当代中国不但视为世界性’后现代’历史阶段及其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视为这种边界和内含都不确定的历史变动的参与者和新社会文化形态的生产者。"(24)质言之,这里所谓的"后"是逃出现代性话语之后所赢得的一个开放性的历史空间。

这些表述显得模糊、抽象甚至空洞。可是,在另一种意义上,模糊、抽象和空洞恰恰预示了闪烁未定的历史前景。现代性的叙事框架之内,许多方面的未来发展已经可以诉诸精确的公式和数字统计;这时,另一些向度的思辨性理论和概念突然插入,扰乱了既定的逻辑并且形成了一个进入别一种历史空间的缺口――模糊、抽象和空洞可以视为既定逻辑中断的症候。目前为止,人们还无法更为清晰地描述"中国后现代"这样的命题,然而,人们至少有理由承认,这种理论想象或许隐含了某些前所未有的契机。如果愿意表示某种程度的乐观,这即是乐观的所在。注释:

(1)参见阿夫里·德里克:《全球性的形成与激进政见》,《后革命氛围》,3页、1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全球主义与地域政治》,刊于中国海南"生态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发言摘要。

(2)参见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参见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海口,《天涯》,1997年5期。

(4)汪晖的《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之第一节的标题即是"谁的现代性?"

(5)韩少功:《国境的这边和那边》,海口,《天涯》1999年6期。

(6)参见查尔斯·洛克:《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欧阳桢:《传统未来的来临:全球化的想象》,均见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德里克:《全球主义与地域政治》,《后革命氛围》48、39、47、51、54、5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参见弗·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232至23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参见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第五章,引文见12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参见弗·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234,235,240,24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1)参见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导论,北京,三联书店,1998。民族与国家并不能完全等同,这里无法更为详细地分辨,因而沿用常见的"民族国家"这一术语。

(12)汪晖:《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现代认同》,《汪晖自选集》,4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3)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见《批评空间的开创》,295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4)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5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

(15)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总序》,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6)德里克:《全球主义与地域政治》,《后革命氛围》5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7)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264、260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

(18)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252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9)参见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0)白乐晴:《为了确立民族文学之概念》,见《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211页,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21)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426页,北京,三联书店,1999。

(22)白乐晴《民族文学的现阶段》,见《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40页,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全球化范文篇5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归纳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经济全球化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了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必须在世界范围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运行,这不仅决定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在客观上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故从生产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我们应当积极地适应它、促进它。但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进行的,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必然带来深刻的阶级烙印和扭曲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这一过程是跛脚的,即在南北之间是不对称进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必须从战略上加以重视和调整,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发展和渗透,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越来越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国际贸易在为本国经济带来利益,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冲击着国内民族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影响非常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大多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它主要兴起于发达国家,以高新技术的发展为载体,以技术壁垒为核心,体现出来的是更高级、更隐蔽、更歧视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环保等新内容向着多边贸易规则发展的动态趋势。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1.按WTO规则参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过场中运到的一切问题的磋商,归根结底都是综合国力的对抗。经济不是孤立的,特别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当代,经济问题时刻与政治和文化甚至军事等实力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想在游戏中取胜,必须掌握好游戏的规则,全面地提升综合国力。中国刚加入WTO几年的时间,就受到了纵多反倾销案件,从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得出教训,就要熟悉和掌握好全球经济运行机制。积极参与WTO的运行机制的完善建设,增强世贸组织决策的透明度、公平性,使世贸组织向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将着力点放在WTO允许的保护规则的优化上。

2.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优化贸易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借助全球化,使国内企业在保护和潜在的竞争之下推动我国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借助政府的干预使国际贸易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更多限度的利益方向发展。尽管这些企业最终也会将利润转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上去,从而活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或者更多的利润,但政府对这些产业的选择是根据本国有关产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确定的,而不是根据我国产业的发展或者成熟程度确定的。

3.完善和健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根据WTO最新的贸易规则,了解和借鉴欧美国家成熟的法律和相关政策,结合我国国情,制定适合我国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转变政府职能,企业与政府形成良好共识。

尽管全球化的进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的。因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能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颇大而长远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应结合国情,选择开放型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有效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提高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程京武.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保护之我见[J].经济透视,2001,(3).

全球化范文篇6

首先,让我们来概括一下目前急剧发展的全球化潮流的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是资本的跨国移动和展开统一的跨国的企业活动。就是说,向海外直接投资的潮流和以此为基础的企业的跨国活动是全球化的典型表现。

第二点则同国家利益这个概念的改变相关。在全球化的相互投资的时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是限制外资,而是为吸引外资而提出许多优惠政策,竞相完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律和行政制度。结果是国家的作用和机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对外竞争的国家”。

传统的“国家利益”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跨国企业并不仅仅考虑本公司所在国家的情况,而是基于海外子公司的布局,从全世界的企业战略出发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因此,跨国企业的利益并不仅限于特定国家的利益,有时企业利益同特定国家的国家利益相矛盾。其结果导致国家利益发生了变质。

第三点同上述两点也有关系。70年代以后频频发生双边贸易摩擦,受害的一方无法启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贸易保护条款,往往只能基于双边的谈判,靠加害方实行自主限制。在日美间发生贸易摩擦时,经常采取这种办法。但是这种做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有局限性的。为确立明确的原则,乌拉圭回合原则上决定取消这种做法。

第四,冷战结束后,在目前的世界经济状况下,迅速出现了新的两极体制。一极是美国,它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以因特网为核心,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成功。另一极是中国,它以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为后盾,已经成为生产产品的据点。即美国是世界“知识资本的集聚地”,而中国是“世界工厂”,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两者间起桥梁作用的是巨大的跨国知识服务企业,它们作为“孵化装置”,在世界工厂以低成本生产,利用品牌的力量使产品拥有高附加价值,再以世界巨大的消费都市为中心,在全世界销售产品。因此,美中两极一方面相互对抗,另一方面又相互补充和共存。

第五是出现了巨大的消费城市。全球化及其进展将在各方面出现脱国家的行动和机制,并导致出现了地区性的世界产业集聚地和巨大城市。

如上所述,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潮流,它渗透到生产、流通、金融以及各种服务业,进而渗透到个人兴趣爱好、旅游、体育、保健等各领域。

现代社会面貌的改变

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阶段,正在改变现代社会的性质。让我们概括一下现代社会的特征和其变化。

第一,出现了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宣传、大量废弃体制的反省。目前的这种“四大”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单一的、标准化的大量生产体制始终伴随着生产过剩的压力,其结果是开始实行适应个别需求的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体制。另外,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使环境遭到破坏,处理废弃物也成为难题,人们现在提倡循环利用、重新利用和少废弃。在组织形式上也开始出现了变化,过去是上意下达的垂直型组织管理;现在向分散型、论坛型、弹性型组织管理的方向转变。特别是在向网络型相互交流以及双向型组织结构的方向发展。由此也导致跨国企业的国际分工不是向企业内的国际分工(内部化),而是向企业间合作(外部化)发展。

第二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统治表现出局限性。

第三是工业化的局限性和其向信息化和服务经济化的转变,以及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的社会的抬头。一般来说,国家实力是由武力、财富和知识这三种要素构成的,随着时代的进展,三要素的比重逐渐由武力转向财富,而最近几年其重心又开始逐渐向知识转变。这就是托夫勒所说的实力转变。并且,工业制品同信息化的知识产品的交换迫使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交换方式。

第四,旧殖民地的政治独立使脱殖民地化向前发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急剧的工业化不仅给国内带来了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各种问题,而且最近几年向开放经济的转变使世界掀起了市场经济的浪潮,由此又引发了许多新问题。

伴随全球化的进展,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的软件化也急剧发展,结果又新产生了在市场经济下的极端的贫富差距。这是与过去的殖民地统治不同意义的贫富对立,并由此产生了国内各阶层以及国内舆论的分裂。

第五,民间活动团体以及一些公益团体在抬头。最近几年,民间活动团体的言论和行动日益引人注目。不以收取报酬为基本目的的公益团体开始登场,国际公益性这类的用语逐渐被普遍认同。它迫使人们开始对营利主义万能的思潮进行反省,给人一种清新的印象。

第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活动和控制中心由生产和流通等逐渐向证券化所代表的金融方面转变。所有的商务活动都可以用股票来筹措资金,可以通过股票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投入商务活动。同时,这个市场也是获得利益的最好舞台,它有时甚至会成为投机的对象。过头的资金操作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稳定,甚至变成欺诈性的可怕游戏。

非全球化的尝试

全球化的发展并非没有曲折,抵抗全球化的力量也很强大。全球各地在进行各种抵抗全球化的尝试。这些尝试可以概括成非全球化的尝试。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其中有代表性的尝试和想法。

1、发掘社会的需求。全球化往往会表现出以市场原理的价格法则为根据的倾向。但是,其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必须把商品看成是综合体现价格、质量、性能及其他特征的物品。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由消费者对这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来决定商品的价值和价格。这样一来,用过去的办法,即以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成果)来衡量商品已经不够了。在商品的衡量标准中恐怕还必须加进在商品中体现的主观和客观“效用”乃至“社会价值”的标准。

总之,应该发掘社会的需求,只以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量生产,流通和消费拥有必要机能的好商品,并确立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循环机制。

2、公平贸易的想法和尝试。在英国尝试进行的公平贸易的想法是,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咖啡,向咖啡豆种植业者低价格提供生活上必需的发达国家的工业制品,也就是说进行易货交易。

这种交易并不仅仅依靠市场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它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为在今天依据市场原理的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能得到好处,但是另一方面它也导致劳动条件恶化,并使生产者被迫接受一些带有强制性的合同条件。而且,栽培和生产的产品几乎全被订货的庞大的跨国企业以便宜价格收购,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也不得不以高价购买被以名牌包装的商品。公平贸易的想法就是想消除全球化和市场原理给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带来的不公平。

3、建立互惠的生产者合作网络的尝试。其前提是要形成产业的集聚地。

这是一种被大型厂家抛弃的承包业者同发展中国家当地企业间进行直接的生产合作的尝试。

以往当地企业过分依靠跨国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他们一直以为着眼于世界市场,自己承担部分生产,这样会得到技术,在销路上也能得到保证。但是跨国企业在实力上拥有压倒优势,在谈判能力方面同当地企业也有天壤之别。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当地企业的想法经常落空。但是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拥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毋宁说正是这些中小企业掀起了技术革新的浪潮。只有从平等,互惠的企业关系中才能产生更多新事物的萌芽;只有根据个别需要开拓新领域,而不是着眼世界市场大量生产划一的、标准化的商品,才有可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全球化范文篇7

关键词服务营销全球化顾客导向

随着WTO的影响日益深入中国商业活动的方方面面,中国的企业如海尔等,开始逐步尝试“走出去”的策略。世界各地的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世界企业巨头都开始通过服务营销策略争夺顾客和市场,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我们能否看到中国的企业给全球的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呢?

1服务行业营销的特性分析

服务作为服务营销的基本概念,具有的区别于一般有形的实物产品的特性。菲利普·科特勒把服务定义为"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不可感知,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或利益"。服务营销的特性与服务本身的特性是紧密相连的,企业需要设计出成功的全球化服务营销策略,就必须从服务营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入手。具体来说,服务营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性:

1.1无形化的服务产品使得顾客较难准确的判断服务质量和效果

无形化是服务最显著的特点,组成服务的许多元素是消费者无法用感观了解到的,而且服务质量本身也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与顾客的感情状态,个人兴趣等多方面有着关系。当然,在众多企业的服务营销策略中,服务营销仍然是有着特定的载体的,比如零售商提供服务营销针对的是在它的营业网点中售出的商品,而海尔的服务营销则针对的是自己生产的家电产品。

1.2服务营销提倡顾客在营销过程中的参与性

服务营销的核心战略是以顾客为导向,关系管理是服务营销中的重要环节。与传统的产品生产管理过程中,顾客完全被排除在外相比,服务营销使得顾客对于产品的开发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在营销活动中,顾客对于服务营销的评价也将直接影响到顾客对企业整体的评价。在全球市场中推行服务营销,企业将面临不同地区消费者特别的营销需求,这对于企业本身的关系管理是巨大的挑战。

1.3服务的不可分割性使得营销活动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更大。服务不存在生产和销售相分离的过程,因此也使得企业的服务营销对于顾客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当企业将服务网络扩展到全球的各个区域时,服务营销策略将使得企业服务形象和企业自身的形象密切相关,任何一个服务网点都代表着企业整体。

2服务企业全球化营销面临的障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逐步加快,发达国家的服务企业也开始将自己的网络铺向了全球市场。在这些企业走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时候,都面临着来自市场进入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阻力,分清楚这些阻力的作用,将有利于企业服务营销的良性发展。

2.1服务企业跨国营销发展的政治经济壁垒

虽然服务行业在各个国家的正在迅速发展,但是其全球化的道路却并不一帆风顺。虽然各个国家,特别是WTO成员国都减少了关税壁垒,但是非关税壁垒仍然存在。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每年有大约20%的跨国服务交易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压力和非关税壁垒。仅以保险业务为例,全球就存在着26个阻止外国保险公司进入本国市场的法令。

这些政治经济壁垒的存在,使得服务行业的全球化发展面临了相当的挑战。许多服务企业因此失去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比如在中国进入WTO前,外国资本无法进入中国的金融以及保险等业务,但是WTO后这些壁垒都将逐步被解除。在服务行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服务企业也可以通过利用公关途径打开新市场,获取新的商业机会。

2.2服务营销的标准化与本土化之争

当服务企业面对的是全球不同地区的顾客群体的时候,一个非常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往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服务往往涉及到很多人的因素,因此如何在标准化的服务体系下尽可能得发挥出人的灵活性,就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产品在许多情况下能够按照一定的度量方法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但是服务则大多没有可比性,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于保险的业务认识和情感认同是不一样的,因此保险公司在推出不同产品的情况下,对于业务人员的推销方法选择,都必须有不同的认识。

2.3文化对于消费者评判服务营销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群体会对服务营销的整体评判有着不同的认识,比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更认同集体主义的态度,因此无论是在生活方式和购买,消费行为中,都更重视服务的质量以及诚信。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在评判服务的消费者中,那些对于外来文化持更为保守态度的消费者往往表现得更为具有民族主义情结,比如他们在选择各种服务时,往往倾向于选择本国的服务商。2.4全球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虽然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可以使得企业在自己的全球总部就可以了解各个地区的营销状况,但是传送的信息大部分是经过人为的处理,并制作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数据格式,再进行传输。而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管理者看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和含义。这都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3提高服务营销质量的对策

服务营销的提高是个长远的过程,尤其是当企业走出国门,面对全球各式消费者不同的需要,要想通过服务营销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是各个层次上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企业仍然需要从思维,战略和组织三个层次来提高自己对服务营销的认识,从而建立起应对全球市场的策略。

3.1服务营销思维——顾客满意和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质量的提升,从整体上说仍然需要的是企业对管理思维的革新,从根本上树立顾客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将顾客满意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的。与此同时,企业也提倡以关系营销来替代原有的交易营销,不再追求交易利益的最大化,而更看重与顾客、供应商、分销商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关系,和竞争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存的关系,并使员工对企业保持满意。显然,关系营销在目前的营销环境下,和传统的交易营销相比,更能使企业赢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3.2服务营销战略——创建服务品牌

菲利浦·科特勒在其《营销管理》—书中将品牌定义为:“品牌就是…种名称、术语、标志、符号或者设计,或足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足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菜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间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丹来。”对于服务营销来说,品牌是在日渐趋同服务市场中建立自身优势的重要手段,它能产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创造良好的服务品牌,除了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以外,最重要的是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品牌创新。当各个企业的服务缺乏整齐划一的时候,优秀的企业会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服务开发,营销开发等多种途径,提高整个品牌的知名度。

3.3服务营销组织调整——顾客导向的组织结构

全球化范文篇8

[关键词]全球化阻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全球利益,也催生了全球价值理念:平等、尊重、互利。但是,现实的全球化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起和推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全球化,在创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的病灶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展到了全球。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过去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倾向与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之间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等。那么,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是什么呢?

一是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经济全球化通过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弱点,如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扩展到全世界。出于应对来自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和攫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跨国公司一方面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了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供给和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往往排挤竞争对手。这时,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它们的活动舞台是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市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与经济全球化相匹配的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或全球治理模式,还不能像—国国内那样有效控制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全球性金融投机活动。无法遏止跨国经济所带来的种种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其结果必然在全球范围导致生产发展的盲目性,导致整个世界市场在无政府状态下畸形发展。跨国公司具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度的内部组织性,必然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产生矛盾,其结果必然造成全球范围生产的盲目性和世界范围有效需求的不足,产生世界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二是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在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一方面,为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的竞争驱使着资本家疯狂地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发达国家在绝大多数产品上的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垄断资本加大对全球劳工、中心国家加大对国家的剥削力度,使许多国家陷入相对或绝对贫困状态,这种全球贫富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得人类的整体消费能力和市场容量远远赶不上全球规模的生产扩张速度和能力。出现了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由上可见,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被扩展到了全球范围。而这一扩展所导致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其负面影响表现在:

1.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全球化导致科技的共享,国际经济互补性减弱。部分发展中国家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含量增长,国际经济竞争性相对加强,于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

2.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正如同志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指出的:“在发达国家享尽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然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3.全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资本主义与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市场为基础、利润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生产永远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在全球化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他们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垃圾场建立在这些国家。典型的事例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01年,布什政府为了维护本国资本家的经济利益,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消费,使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产生这一全球性危机的总根源。

全球化的上述负面影响的存在,使得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试图加以抵制、克服。那么,人们找到的对策是什么呢?面对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发达国家找到的办法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和全球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导致了极端民族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的流行。贸易保护主义是全球化的经济阻力,极端民族主义是全球化的政治阻力,文化原教旨主义是全球化的文化阻力。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阻力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致。

综上所述,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被全球化了,并成为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阻力的根源。

全球化的进程表明: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没有也绝不可能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得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达到极限,也将使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余地达到极限。资本主义最大的敌人就是资本主义本身。资本主义无法解决其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的基本矛盾,它必然走向死亡,被更合理、更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正如美国研究世界体系的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将成为过去,它的特定的历史体系将不再存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不稳定的人类剥削形式,在它后面,世界便回复到较为稳定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韩源等:全球化阻力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8期

全球化范文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国际货币

Abstract: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tradeprotectionmagnificationispairofcontradictory.Theeconomicalglobalizationpromotedthedevelopingcountryeconomicdevelopment,butthetradeprotectionismcausedthedevelopingcountrytopaythehugeprice.Hasdiscussedtheincomewhic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brings,simultaneouslyhasalsopointedoutundertheglobalizedbackgroundthenewtradeprotectioncharacteristicandoriginthe

keyword:Economicglobalization;Tradeprotection;Tradefreedom;Internationalcurrency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而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超越国界流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传播,跨国公司作用显赫,从而导致各国经济活动高度相关,世界经济整体化和一体化空前突出的经济现象与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但同时我们在考察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效应时,应该注意到其两面性。

一方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从而增加总产出和消费者福利。对于单个国家来说,可以更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要素,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此外,经济全球化利益所产生的经济驱动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调整必将促使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局面,加强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可能导致国家的经济及主权受到威胁,加剧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剧富国与穷国的差距,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垄断以及加深经济被动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其民族工业面临生存的危机,工业化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1)市场利益引导有害产业的转移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经济主体仍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经济利润,把有损社会利益的污染产业、色情业及业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追求数量增长,被迫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转移,致使其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下降。

(2)世界各国经济内部结构发展水平事实上存在不平衡。各国经济结构不平衡表现在产业结构存在级差。从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工业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存在固有的技术级差。由于这种技术级差的存在,发达国家在转移技术时,一般都是在这项技术到成熟期时才开始转移。这种级差技术转移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经济全球化潮流推动下,世界市场引导国际产业的转移,由于事实上已经存在着产业级差,必然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3.1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在自由贸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实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比旧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大发展。

(1)贸易保护倾向并没有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由公开转向隐蔽,由固定转向灵活,由单个国家自我保护转向区域集团集体保护,由通过贸易政策保护转向寻求国内产业政策保护等。《乌拉圭回合最终文件》的生效,使得像关税、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难以发挥作用,非关税壁垒开始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诸如对反倾销条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安全、卫生防疫、技术标准等较之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更加多变和隐蔽,从而更能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还要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纳入世贸组织谈判议题,其目的是打着人权与环境的幌子,借机剥夺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保护其传统产业。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出现则使贸易保护措施添上了集团的色彩,集团对内实行贸易自由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对外则形成统一对外的市场机制,对非集团成员实行贸易歧视。其贸易保护手段主要不是关税,而是诸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知识产权等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这给集团外国家向集团内成员出口设置了障碍。

(2)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这些非关税措施都是针对特定国家的。由于新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通过各种歧视性非关税措施使国内工业避开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又通过补贴手段促使本国产品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

(3)通过产业政策对一国贸易实施间接保护是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又一特点。这是由于在制定贸易政策上,各成员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国际准则制约。国际准则由国际性贸易准则和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组成,它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国借助贸易政策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各国政府或贸易集团便把贸易保护措施转向不受国际贸易规范制约或者制约较少的国内或集团内经济政策,其中产业政策日益成为一国或贸易集团实施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3.2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的原因

(1)世贸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可是各国在世贸中仍是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虑因素。从经济全球化的属性上看,经济全球化虽然有贸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无视国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国家主权,强调国家利益至上。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内在属性为一国实施贸易保护提供了政治和伦理基础。从一国政策选择的路径上看,贸易保护是贸易自由的准备阶段,而贸易自由则是贸易保护政策的演进目标。贸易保护对一国来讲,具有双重目标,其一对内是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对外则是迫使别国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开放市场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养和提高本国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演变趋势是取消保护,最终走向贸易自由。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国内部产业之间不平衡的状况,所以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还将继续并存,这种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国际性或区域性经济运行规则和超国家经济组织,是影响一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关系的外部制约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扩大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由过去的对抗性竞争走向合作性竞争。对抗性竞争把竞争看作是双方一场一决雌雄的较量,把对手赶出去,自己垄断市场是这种竞争的目的。因此,在对抗性竞争的情况下,竞争中的双方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选择竞争行动时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少受到约束。而合作性竞争则完全不同于对抗性竞争,合作性竞争的目的是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强调和重视竞争中的合作,并通过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已进入各国共同实行自由贸易的公平贸易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国自由贸易的好处的同时,在本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相形见绌的竞争力,使其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考虑各自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参与的方式。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识到,自由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融合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而全球化作为过程和主流的经济发展方向,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力量总是处于不断的较量之中,但是贸易自由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范文篇10

一、生产方式的国际化与生产资料的国际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全球化使得社会分工与合作扩大到全球范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达到了国际化的新阶段。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及其所决定的分配形式也应由社会或公共所有。但残酷的现实却是,生产资料及分配形式严重向国际垄断资本倾斜,“一个跨国资本家阶级业已出现,它控制着形成中的跨国国家机构和全球决策。这是一个新的霸权集团。”[1]跨国资本掌握着全球经济的“命脉”,规定着全世界生产的总方向,决定着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性质。因此,全球化不仅未消除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的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范围表现出来,矛盾也更为尖锐和难以解决。

二、资本全球性与劳工的地方性之间的矛盾

全球化为资本提供了选择世界产业后备军的机会,世界竞争还不仅限于低技能工人,甚至波及处于信息网络社会的所有劳动者。全球资本比全球劳工具有更大的权力,资本是全球性的,而劳工则是地方性的。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国内工人工资的降低侵害了劳动者,这种情况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信息主义的历史现实正是精确地利用网络的分散化力量,导致了资本的集中与全球化。劳工在操作层面瓦解,在组织上片断化,在存在上多样化,在集体行动上则被区隔。”“在网络社会的情境下,资本在全球层次上协调统合,劳工却个体化了。”[2]

三、个别跨国公司经营的有计划性与整个国际竞争无序性之间的矛盾

借助于高度发达的现代交通手段和通讯设施,以及完备的网络管理系统,个别跨国公司内部组织严密,产品和市场的开发、生产和营销战略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和执行的协调性。但对不同的跨国公司之间,不同的竞争对手之间,由于资本的趋利和自私本性,这种协调和配合就代之以激烈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和斗争。生产相对过剩的状况在全球范围表现出来。而越是生产过剩,跨国公司之间的无序竞争就越激烈。

四、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矛盾

新的全球化正在侵蚀着民族国家管理的权威,并对国家主权提出挑战。“事实上,新的合法的国际整体的形成、活动和扩张以及较老国际政体的革新一直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这种新的政体具有跨越国家法律系统的性质”[3],从而出现了旨在弱化国家主权、保护跨国公司利益的超国家机构。一切民族的、国家的权威弱化了,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变成了“全球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发展中国家表现出强烈认同国家主义的倾向。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者萨米尔·阿明指出:全球化已侵蚀了民族国家的权力,这是资本对国家的进攻,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全球化空间与其政治和社会管理的民族空间的分裂”。这种分裂不能用单一的市场方式克服,而需要“市场加国家”。因此,“脱离政治和国家的经济是不存在的”[4]。

五、追求效率与要求公平之间的矛盾

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是跨国公司唯一的选择,但在这种“合理合法”目的的背后,掩盖着更大的不公平、不公正。发达国家不断利用高关税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富国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制成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是它们对其他工业化国家的几倍;发达国家还不断利用配额和“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手段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等等,结果是发达国家不仅扼杀了发展中国家的潜在优势,而且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现实存在的竞争优势。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得比在一个国家内更为突出。

六、知识的公共性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之间的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把知识商品化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完全必要的。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把知识商品化了,在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一方面,发达国家文化高度商品化,“文化工业”可以大规模定制和批量生产“快餐文化”,进而通过国际贸易谈判,要求其他国家必须消费这种快餐;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又利用其经济的、政治的优势,垄断世界的“话语权”制造“文化优势”,其他国家的文化被边缘化了,它们的“知识产权”变成了只具有观赏性质了。在现有世界贸易的框架下,一些人甚至要把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通过申请知识产权,变成他们牟取垄断利润的专有财富,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的范围大大扩展了,公共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少,这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七、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的矛盾

在物质文化层面,全球化毫无疑问有一个同质化的过程,世界的差异性被逐渐消减。美国学者福山就曾经宣布,在消费文化笼罩下,全世界愈益成为一个同质的社会[5].所以,历史都要终结了,这个同质的社会就是美国的“民主市场资本主义”,这就是全球化和人类文明的理想模式和最终归宿。但是,全球化在增进民族文化普遍交往与融合的同时,并未消除各个文明、民族之间在利益、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反而把这种矛盾暴露得更充分。因为全球化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强弱两极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国有的研究者却认为,“全球化的趋势使信息互通、知识共享、资源共有、世界共存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神话,而正成为不可否认、无法回避的现实。”[6]对比之下,这种描述和构想似乎过于浪漫。

八、“中心”与“”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而且还在不断出现一批边缘化的国家和人群。“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经济星座’,其中心是工业国。由于受惠于这种地位和早期的技术进步,工业国组成了为它们利益服务的整个体系。生产出口原料的国家则以其资源的功能和中心发生联系,从而形成了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结合在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广大的、参差不齐的。”[7]这个中心——之间的不平等,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的根源。

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极右翼、种族主义相比,社会主义代表着理性、进步的价值以及伟大革命的时代。”[7]社会主义价值范式提倡平等和民主,反对不公平与压迫,旨在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资本主义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批评并且向它学习”[8],吸收了合作社、股份制、经济计划、社会福利、企业内部的“管理民主化”等属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试图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冲突。从这个意义来看,在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越是发展,离社会主义就越近,社会主义的因素也就越为人们所熟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9]

十、国际旧秩序与新秩序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