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5:00:28

和谐师生

和谐师生范文篇1

书育人乃教师的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并非易事,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将此二者结合的关键所在。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本文就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从师的角度提出作为教师应如何在建构和谐师生关系中发挥好自身作用。

关键词:师生关系构建作用举措

师生关系是学校同学、同事等诸多人际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1]。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体现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教学活动中的民主、在相处氛围上的融洽,以师生心理相容为核心,以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为宗旨。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学过程的主体由教师让位于学生,中心任务由教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与学生互相了解,影响、激励和鼓舞[3]。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逐步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旧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和知识领域,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当代青少年的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求知欲望比较强烈;爱思考、多疑问、求新奇的思维特征比较明显;平等感、民主意识比较突出[4]。师生关系极易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学生常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严厉而冷漠的教师,虽然也可以保证讲课正确无误,但他却可能使学生陷入无动于衷或反感的情绪中而一无所得。因此,面向当代青少年的教书育人特别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此外,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5]。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现代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师生关系作为现代教育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等。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2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简单说来,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受学校的管理体制、学校领导者的观念和要求、学校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师生关系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教师和学生。

教师的领导方式、个性特征、业务能力、对学生的理解等因素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多年来传统思想影响,尤其在“应试教育”沉重压力下,仍然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身份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学生缺乏足够的诚心与耐心,师生关系逐渐紧张化[6];有些老师对自身的职责任务不够明确,不能满足学生获取知识外的其他需求,使师生关系的发展受到局限[7]。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许多学校纷纷推广网络教育,这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学生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这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降低。另外,教育体系中,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尚未得到落实,常常导致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掉,也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

3教师如何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发挥作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学校大环境中,教师面对的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整体,不同的教师与这样的学生班级所建立的关系是很不相同的。这说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应改变自己。近年来,新教师学历学位的提高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但这并不能等于教师教学素质和能力的提高[8]。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唱的不再是“独角戏”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在学习舞台上演义的激情,而不再是学生的监督者。

教师要热爱学生。正象夏沔尊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应贯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9]。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伙伴,与学生一起探索、反思、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努力开发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因素;教师应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达成默契,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虽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但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同时,把尊重和自我严格要求相结合,教师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采用合理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坦诚和求实精神,这种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要让学生当主人。教育是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社会规范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独特性和潜能。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和应用,这就决定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未开发的潜能、智慧和精神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接纳、引导他们,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成绩,表达出由衷地赞美。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参考文献

[1]马荣秀.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4(7):38-39.

[2]李正田.树立现代学生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新课程研,2008(5):175-176.

[3]包小红.教育主体与师生关系阐释[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18-21.

[4]张晓翠.谈谈教书育人中的“师生沟通”[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1):64-66.

[5]石峻宝.“以人为本”教育观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体育理论与教学,2004(6):02-06.

和谐师生范文篇2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有时候,老师一心一意为了学生好,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为什么?主要还是老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只有给学生以尊重,他们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一旦他们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和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有一次,学校评选“星级学生”,我把“光荣之星”的称号颁发给了平时成绩一般的一个男生,因为,这位男生非常关心其他学生,劳动也很积极。没想到从那以后这位男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出色,成绩也提高了,与我的关系也拉近了好多。我意想不到他变化如此快。可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赏识学生是多么重要。

二、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要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民主平等是重要的条件。在教学工作中,许多老师不管学生感受,一旦出错就劈头盖脸狠狠地训斥,结果使许多学生畏惧老师,对老师敬而远之。这种现象很普遍,它使师生关系出现障碍,为教育活动增加了难度,削减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老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恶的人来看待,对他们以诚相见,与他们建立真正的师生感情。另一方面老师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对学习好的高看一眼,对学习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关心,这样会伤害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使整个教育活动受到不利影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懂得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让他们获得上进的动力。

三、用爱感化,有原则地宽容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才是博大无私的。正是这些爱让学生产生感激之情,并因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能量,当这种能量作用于学生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有感觉和反应,就会对教师信任,对教师所教课程喜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宽恕能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变错误的意志力。”宽容学生就是学会换位思考,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学习中的不同见解。即使学生的意见不全面,甚至有错误,也要让他们说完,容他们辩解,给他们理解和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歧视不厌弃,耐心帮助,期待进步。教育的目的不是惩罚,在学生出现错误以后,我们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过程,指出其错误之所在,帮助其改正错误。长此以往,教师的亲和力也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了,有原则的宽容悄然地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

四、要言传身教,走近学生

教师的气质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它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起到引导作用。如果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开阔视野,积极学习,使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留给学生美好的印象。教师是活生生的人,在学生看来,能融入他们生活的教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和蔼可亲的,因此乐于将自己的知心话向老师倾诉,与教师分享彼此的信任与快乐。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捕捉到他们的内心困惑,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也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这样更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更要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等,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和谐师生范文篇3

1.1教与学良性互动

教和学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有效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一堂体育课的形成。师生互动是言语的有效沟通、情感的交流、互相的理解和支持。良性的互动可以做如下的分析:首先,师生互相欣赏,教师的欣赏尤其重要。在课堂的开展中,不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采取什么的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更多的运用欣赏的态度发现学生,鼓励学生,为学生的发展锦上添花。其次,更多地运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教师在一些教学内容相对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或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上,需要更多地采取激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和勇气参与其中,使学习的成效最大化。

1.2教学创新即时启发与生成

教学并不是照本宣科,并不是如教案一样完全一成不变的。相反,教学是即时性的,尤其是学生的学习会随着当时的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而改变。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适时地把握体育课堂,及时地做出应对和改变,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当时学习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当时的学习反应,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或者采纳学生建议和要求,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索,或者适时地做出妥善的引导,有效地应对学生的需要,使大学体育课堂焕发生命力。

2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2.1师生精神共鸣

体育运动由来已久,能够强健人的体魄是其发展最基本的功能。体育之所以能够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几千年来备受人们推崇,关键性的还是其包含的体育精神。至今风靡全球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体育精神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以此,大学体育课堂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的灌输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中去,使学生在体育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促使人格的完善。首先,坚强性共鸣。大学体育不仅仅需要理论的学习,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会有很多高强度的动作,需要学生有充分的理论做支撑,同时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也必不可少。其次,审美性共鸣。体育包含的力量美、速度美、造型美,会促使学生更加青睐体育,迷恋体育带给自己美的享受和快感。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学生从体育中感受美、体验没、创造美,使师生产生美的精神共鸣。

2.2师生文化共享

各种体育赛事、体育运动都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探讨体育文化,实现师生文化的共享,是师生共同形成崇高的体育意识。第一,体育文化创新共享。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体育赛事层出不穷,信息化也能及时地将各种体育赛事的创新记录传播开来。世界记录的更新、新的体育项目的发展,让大家兴奋不已,并在课堂中达成信息文化的共享,激励大家对体育的向往。第二,体育文化魅力共享。体育运动中物质文化也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和学生的共享有能够引起师生的共鸣。如体育服装的享受,篮球球服,跆拳道的服装,各种体育器材带给大家的美和无限的魅力,融合在体育实践中,促进本身提高的增强。

2.3师生魅力共创

师生在课堂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更需要亲身体验体育带给大家的魅力。体育活动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努力克服这其中遇到的困难,敢于挑战自己,乐于挑战自己。在教师的协同下,不断地超越自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结语

和谐师生范文篇4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是: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从平时的教育和案例分析中,我体会到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在班级采用班干部轮流制,教师让全部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都会名列前茅。

和谐师生范文篇5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一向以“严”字当头,严密的班级管理规范,严格的班级管理,严厉的班级处罚,班级管理颇有成绩。然而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天自习课,我快到教室门口,忽然,教室里传出“城管的来了!”刚才还唧唧喳喳的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想不到竟然有学生把我当作“城管的”!我火冒三丈。不过,我还是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我开始反思我的班级管理,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的一些行为的确有些像城管的。对那些违反班规的学生,我不也是常常没收他们的球拍,没收他们的小玩意,没收他们的漫画书吗?不也是常常摔他们的笔,扔他们的书,撕他们的本子吗?这与某些城管的工作人员不是一样的吗?看来,我的班级管理缺乏人性化,如果不及时矫正,那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迟早会有崩溃的一天,更谈不上和谐了。

我深刻地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一味强调教师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因此,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师生之间应该确立朋友一样的和谐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

通过班级管理的实践,我觉得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以己之身,及人之身”。以热情换取坦诚,以坦诚换取信任,以信任换取和谐。面对学生缺点与错误,班主任要懂得善待。

1、善待学生的学习困难:

每一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学困生”,他们也常常是老师最不喜欢的人,对他们,老师也最容易产生怨气,老师与他们之间也最易产生不和谐音。其实,“学困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

2、善待学生的顶撞冒犯。

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冲动,特别的高年级的学生,冒犯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当面顶撞、背后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而班主任,更容易被学生冒犯。对于学生的冒犯,若处理不当,轻则对当事人造成不良后果,重则影响到学校声誉和社会安定。因此,班主任应严肃谨慎地应对学生的冒犯。面对正在发生的冒犯,应冷静,切忌激动、上火。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以确保自己胸怀宽广。”

学生可以不好,但老师不能不善。班主任应该善待学生的冒犯。

3、善待学生的个性表现。

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好动,有的孤僻、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由于学生的个性表现往往影响班级的整体形象和荣誉,因此,有些班主任不能容忍学生的这些表现,并加以限制,从而引发师生间的矛盾。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对于学生的个性表现,班主任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4、善待学生的讨好心理。

小学生喜欢讨好老师,特别是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他们爱多事,常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容易引起老师的反感。然而,作为班主任,要善待他们的一片好心,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我觉得,教师要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学生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只有我们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善待他们,给予他们最大地赏识,最平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赢得最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5、善待学生的违规犯错。

学生违规犯错是经常发生的,这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麻烦,师生的冲突也多发生在这里。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我们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教育学生时,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规定:你们能怎样,你们不能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

和谐师生范文篇6

在心理辅导理念中,倾听是辅导的基本技巧。班主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倾诉是有价值的,这样他们才能更开放地谈论问题。此外班主任还要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共情效应,要在认知层面了解学生想的是什么,体会学生的感觉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心灵支持。一名学生在短时间内成绩下降幅度很大,为了了解情况,班主任和其谈心,此时要运用共情的方法,倾听学生的说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说道:“我最近很不开心,因为我妈妈要生二胎,他们都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他们一定是不爱我了。”班主任通过认真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就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引导其思考解决方法:“如果是我的话,一定要和妈妈好好谈谈,要了解一下妈妈为什么要生另一个宝宝。说不定,她有另外的原因,不是因为不喜欢我了呢?”鼓励学生主动和父母沟通,在沟通中解决问题。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提出了共情理论,认为心理辅导者要借助被辅导者的言行,深入到对方的心里去感受其情感,把握被辅导者的体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还要运用咨询技巧,将共情感受传递给对方,获得对方的反馈。在班主任工作中也要注意这一点,基于共情理论给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二、内容重述,重新整合信息

谈话过程的结构性内容在心理辅导中十分重要。班主任要尝试运用内容重复的方法重新整合获得的信息。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学生意识到班主任关心自己的表达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梳理事件的经过,促使其思考自己的问题,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有学生和同学打架,由于学生心情比较激动,所以说话也断断续续。此时班主任用重复的方法摘取其中的重要信息,帮助学生梳理整件事情。“你是说,你被同学嘲笑了吗?可是,他嘲笑了什么内容呢?你刚刚说,同学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多功能笔,但是他并没有直接说你没钱,买不起啊。”此时学生又说:“可是,他故意在我的面前炫耀,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再次重复学生的话语:“或许这不是在你面前炫耀,而是想和你分享自己的快乐呢?”在不断地重复中,学生的思路也变得清晰,认识到自己过于敏感:“或许他的确是没有嘲讽我,是我想多了。”“既然想多了,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再次重复话语,引导学生思考。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不能只是倾听,还要了解学生所表达的内容。通过内容重复的方法将碎片化的内容串联起来,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会更高。

三、情感反应,促发情绪体验

情感反应也是心理辅导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情感反应指的是情感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反应。在心理辅导的时候要带着同情心走近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解释学生的经验,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达到优化师生关系的目的。一名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是却不愿意帮助其他同学。此时和其谈心,了解其心中的想法。“我真的很讨厌这个同学,他真的好笨,我讲好几次,他都不明白,这样就是浪费我的时间。”班主任响应学生的话语,也展现出愤怒的表情:“是啊,这样真的是太讨厌了……”然后话锋一转,用自己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可是,反过来想一下,我们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吗?老师就遇到过,好几次都听不懂对方的话,这时候幸亏对方不厌其烦地帮助我,我真的很感谢他。”这些话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认识到耐心辅导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有所收获。

教师要从学生的表达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反应,然后再反过来引导学生。这样就避免了将自己的假设强加给学生,有助于更好地展开心理辅导。班主任在展开心理辅导的时候要基于心理辅导理念,优化个别辅导技巧。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艾维认为心理辅导中的助人技巧包括倾听能力、谈话过程的结构性内容、情感反应等方面。班主任要积极和学生互动,掌握良好的心理辅导技巧,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凡.中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理念和能力探析[J].江苏教育,2018(88):10-12.

和谐师生范文篇7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调节师生距离的有效方式,缩短距离,消除偏见和隔阂。和谐的关系是人际间交往的必要前提,和谐可以创造出友好适当的距离,既可以保持互相联系的关系又可以继续相对独立的中间状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相对于师生之间意见和思维方式的分歧而言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可以增进互相了解,加强沟通交流,避免一些观念性大分歧的产生。师生关系的和谐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情感是人际交往中感受最为强烈和突出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情感和关心,可以稳定学生思想,使学生在冷静的思维和情绪中获取知识和来自老师的关爱。学生良好的情绪的保持是极其重要的,师生通过建立情感的纽带可以实现彼此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实现很大程度的激发。相反地,如果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少或者师生之间经常性的思想分歧会大大消磨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厌学心理,甚至逆反心理或者某些心理问题。当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是不同的:畏手畏脚、手忙脚乱、稀里糊涂或者躲躲闪闪都是不同性格的学生可能出现的行为或心理情形。当面临这些表现的时候,教师切忌严厉训斥,应该依据学生性格特点因人而已的进行心理上的点拨和开导,耐心指导、循循善诱。如果学生畏惧化学实验,老师应该积极的鼓励,讲清楚实验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尽量通过让学生更好了解化学实验基础上消除实验顾虑。实验过程中要提醒有些手脚凌乱、毫无思绪章法的学生,督促学生注意安全,严格按照实验正确标准的操作进行。绝对不能打击害怕甚至拒绝的学生,要明确道理。不能训斥不认真的学生,应该尽力的帮助他们完成实验。

2发挥提问的教学效果,开拓思维

提问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求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思考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一切因素和联系性条件以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上课时,不仅要加强自身对学生的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对老师或自己的提问,学生对老师提问可以锻炼学生勇于向权威请教和探讨知识的勇气,进而使自身的知识修养和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学生向自己提问可以触动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在自己寻求知识的同时获取学习的技巧、方法和自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化学教学的初始阶段,首先应该明确《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化学的应用。老师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化学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你觉得如何学好化学和看待化学。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回答的热情,结合自身生活而进行思考和回答。学生的回答也会是不同的,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使学生敢想、敢干,通过不同类型答案的相互交织和影响,学生们的思维范畴得到迅速拓展,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创设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

和谐师生范文篇8

【论文摘要】“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以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和课程内容的教育作用为据提出的超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关系认知框架的一种新的浅显提法。它主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能够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表面的形式活动向“和谐与发展”的实践体验活动回归中回复到师生思维、思想与语文课程内容融合的状态。通过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同构建构教育主体与教育资源的理解,实现教学内容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师生在和谐发展的课堂形态中实现各自的和谐发展。

当前课程理念认为,课堂师生关系应该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这一关于师生关系的概念正在引导和指挥着基础教育(包括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向,并逐渐成为衡量课堂优劣甚至成效的主导概念。然而,高中语文课程的特定内容和特殊教育作用决定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决不仅是“主体和主导”的表面活动式的关系,而更应该是一种“和谐与发展”的内在本质样态。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在关系的交往中实践体验式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应该是在师生之间的共在互动中,充分展现各自及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丰富的发展,能性,呈现教与学之间的和谐的过程。

“和谐与发展”师生关系的建立立足于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同构上。这种充分实现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的内在统整的教学思想,是由传统的控制教学走向相互促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下的“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应具的本质样态。这种师生关系呈现的是各个教学实体要素的同时在场,各种教学活动的相继发生,各类教学关系的功能的充分发挥,教学过程是一种实践体验式的系统演进。

一、形式与本质的辨析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与“和谐与发展”的课堂师生关系的比较辨析。“主体”,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它是就事物所占有的份额或比例的大小而言的;那么“学生主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而言,就是指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应该占据课堂过程的主要部分。“主导”,“主要指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它是就对事物所发挥的作用或功能而言的,同样的,“教师主导”指教师引导着高中语文课堂向某方面发展。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语文课堂师生关系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看似符合教学规律的表面形式的师生关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高中语文课堂确实出现了只体现所谓的主体在数量上占优和主导在指令性占先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形。

1.在考试激发的逐利性目标的侵蚀下,在语文教师的主导下,语文课堂被割裂为条框式的学生偏好和教师偏爱的课堂模式。在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这一至高无上的社会价值目标支配下,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主导下的程序控制,他们无暇顾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内在心理体验,面前只有冰冷的精确标准性和步骤规范性,任务就是准确地诱导学生向这一单一方向行进。对学生而言,自己主体学习的就是教师画出的条框,所谓理解也根本不是自己真实意志的体现,而是根据教师灌输后得到的追求高分的所谓灵活作答。这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高中语文课堂哪里还有任何对真理的敬重,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更逞论人的创造力了。

砚例举备受各大网站和报刊推崇,更被高三师生视为金律的“诗歌鉴赏答题六种模式归类”的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课堂模式来说明问题。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第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展示规律完毕,利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诗歌题目的主体性训练,教师再不断地主导,直至学生可以一成不变地主体为止。

我们不反对教给学生一些文本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和规律,我们忧心的是这种表面形式的“主导主体”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展现对师生本应“和谐与发展”关系的淹没,它淹没了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力更加匾乏,更淹没了学生的艺术直觉,困住了学生的艺术潜能,诗歌“写了什么和怎样去写”的人和文的对话都被这种机械性的主体和主导代替了,我们为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而苦痛哀伤,“救救学生”吧!

2在强调学生主动性因素的支配下,语文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学生转,语文课堂过程变成了学生主体式的空谈、泛化的拓展过程。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主动和谐发展变化性的实体,然而,空谈、泛化的语文课堂硬是用所谓的“学生主体式多元”课堂代替了本应该是语文课程知识与师生思维思想统一的语文课堂。

学生主体多元思维只应该是课程知识基础上师生较为深刻的创新思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任意拓展”的虚无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较多地是在所谓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关系的形式下进行的,它展现出的形式主义的热闹是完全背离语文教学规律的。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知识、课堂过程与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统一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讨论语文话题本身的内涵意义和哲学本质意义。

(2)讨论语文话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背景。

(3)讨论语文话题与月门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关系。

(4)讨论语文话题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5)讨论语文话题与人们公认的理论系统的关系。

(6)讨论语文话题典型的正面代表观点和反面代表观点。

(7)讨论语文话题的实证性做法和预测性展望。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主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世界与人类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问进行创造性沟通和趣味性转换。当前的课程和教材是“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是由名家名篇构筑而成的文学殿堂……”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人、主体与自我、人一物一人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依然是在语文的语境义和言语场制约下行进的过程,我们反对那种虚假的繁荣热闹之后学生空手而返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那种只注重表面形式的师生关系向“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势在必行。

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大都是承载和传输着“内容、思想和情感”的文化经典和优秀时文,因而使得其对师生思维和思想的提升有着特定的作用。然而,由于新课程以来构建出来的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形式主义的师生关系已经取得了主流价值观的地位,加之考试制度等社会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师生的思维和思想提升被忽视甚至放弃,使得“和谐与发展”这一符合师生关系本质的关系被掩盖和忽略,条框式和虚无式的教学反而可以大行其道。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忽视师生真实体验的做法必会因为逐渐缺乏课堂现实基础而遇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甚而会被彻底颠覆。

二、探问与总结

“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行为关系的本质归位,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和精神的同构是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概念向其本质回归的方法探寻。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人自身的素质结构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适应环境、认识事物、变革事物、驾驭事物、创造事物与创造和谐关系的智能,从而提高人生的价值与精神境界。

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和谐直接是师生之间的和谐,而二者之间这种和谐是通过“物”即“语文课程知识”连接起来的,这种和谐是人(课堂中的师生)和物(语文课程知识)完成了统一和整合的和谐。语文课堂中人的发展指“教师和学生”认识“语文课程知识”、变革“语文课程知识”、驾驭“语文课程知识”,在师生和语文课程之间形成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物的形态即语文课程知识的形态不脱离于人进行实践时的主动行为。

“和谐与发展”的师生关系表现在课堂上,除了应该注重知识的落实、学科价值的提升、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要注重师生的思考,注重师生的精神需要,使语文教学内容教育功能最大化,以“师生的发展”为归旨。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它应该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而存在的,是师生语文课堂行为关系的本质样态。

1.课程内容与语文课堂师生思维的同构。师生关系“主体主导论”的形式主义的逐利性做法使语文课程内容和师生的思维结构分离,这种做法用外在的压迫力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表面化,程式化,甚至空壳化的状态,学生有时候把自己表现为教师的复制品,有时候在专注一种假体思考,课堂教学交叉互动无从谈起。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用思维的和谐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课堂实践同构的基础方法。如《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文是欧·亨利著名的短篇小说,篇幅适中,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情节曲折,故事感人,发人深省;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交织并和情节人物关系密切,这样的文章实现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培养师生思维的发散性。

(1)同构过程:在不改变故事基本情节的基础上,从另外的角度讲述故事,并互相评论各自讲述的故事。

(2)同构结果:有的学生按时间顺序作了改编;有的学生从老贝尔曼的角度叙述;而有的学生更有新意,从常春藤叶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把故事改编成较有新意的寓言故事;有的认为按时间改编的故事平淡无奇,不能吸引人、打动人;有的认为寓言故事不太严肃,人物形象不太鲜明;有的认为还是原文曲折动人、扣人心弦、出人意料,尤其是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有的从人物形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等角度,认为原文的结构安排上更具特色……

【教学反思】:

学生思维覆盖全篇课文,思考得广泛丰富,涉及到小说的各个要素和文本的几乎全部内容。学生的思维面拓宽了,即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得到了培养。

方法二:培养师生思维的深刻性。

(1)同构过程: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拟为“最后的常春藤叶”,而不叫“琼珊重生”或“友情万岁”等呢?

(2)同构结果:有的从琼珊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的生命也将结束,但她在“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有的从苏艾的角度思考,认为叶子是友谊的象征。有的同学的思维越来越深刻,从老贝尔曼的角度认为那片叶子是老贝尔曼画上去的,所以叶子象征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有的同学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认为叶子是全文的线索。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最后的常春藤叶”为题目更好。因为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它对情节发展、主题深化、人物塑造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参与,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阅读边思考,层层剥笋式地理解课文内容,既了解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了人物的性格,还领会了文章的主题。

方法三:培养师生思维的周密性。

(1)同构过程:周密地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

(2)同构结果:学生真正懂得了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是单纯看作者描写笔墨的多少,而是看其在全文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这样学生就纵横裨阖、周密细致地体悟了本文的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思维的周密性,一般可以从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两个方面去加以培养。

一是引导学生整理横的知识结构。所谓横的知识结构,就是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但又能解决同一类问题的各种知识加以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横的知识结构。公务员之家

二是引导学生整理纵的知识结构,就是把知识的前后联系起来,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这样横纵结合,帮助学生织成周密的逻辑思维之网。

【小结】: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的同构使教学中物与人的要素处在了各自特定的时间、空间。它们都发挥着自身的优势,共同维护着课堂的和谐发展。这种做法需要教师逐层深人地设计问题,由表及里地进行诱导的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也绝不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浮光掠影,而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前后联系、相互贯通地进行思维,这样师生的思维与课程内容实现了同构,也必然地促使课程内容进一步与师生思想同构的深化。这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就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当前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在分化和冲突的态势中再度觉醒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辨证联系地跨人整合的历程的。知识的学习更多地转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师生内在的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应该在思维的实践活动中得以深化和确立,从而使师生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感受到彼此心理、精神的变化、发展和成长,这才是高中语文课程内容教育功能的最应然体现。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思维脉络是:第一次出门远行,寻找旅馆—寻车—敬烟—搭车—抛锚—修车—遭劫—挨打—司机抢我的包—找到旅馆。这种思维脉络的理解只是文本内容与师生思维的一种表面的同构,我们还必须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师生根据文本的思维脉络,理出主人公所有的心路历程:兴奋、兴高采烈—执着—渴求、焦急—期盼—心安理得、舒服—痛苦、失望—生气、愤怒—悲伤—沮丧、恐惧—自我安慰。

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得出这样的结论:青春之旅往往始于热情与幻想,而现实世界往往是令人失望的。由此师生理解了“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一行为的象征意义,以及“旅店”、“外面的世界”等事物的象征意味,师生较深刻地把握小说关注的“少年的幼稚”与“成人的经验”这一命题。

【小结】:

语文课程内容与师生思想的同构过程是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同构过程的进一步深化,是课程内容与师生思维、思想共同生长和谐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师生的智慧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师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师生的生命个性也得到了尽情的舒展。在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得以深化,人生的价值认识得以很好地确立。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和谐师生范文篇9

一、高职德育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在改革开放最初十年中,职业教育处于艰难的恢复期,在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这时期新出现的职业高中发展速度超过中专和技校。由此,中国的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进人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时期。

随着人们对优先发展教育观念的认同,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且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1985年到1996年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上升发展期,到19%年全国中职教育的招生数达到新时期的最高数量,高中阶段职教与普教招生数比例首次超过了1:1。

跨入21世纪后,职教处于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这尸时期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好时期。2008年,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加起来招生数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实现了教育结构的深刻变革。

职业教育的发展曾经为缓解我国技能型人才奇缺、素质不高的困境起了重要的作用,不过,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增,我国技能型人才需求激增与储备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高技能人才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技工荒”。基于这样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提高职校学生的技能,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培养大批实践能力强的职业技能人术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也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在努力地探索,并且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的新变化,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术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共识,但是,在大家关注就业为导向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笔者在从教时比较关注学生的道德状况,并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作为敏感的社会群体—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存在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并存的现象。

积极的一面:

(1)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强。有一项针对90后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最崇拜的人是自己。另外,依赖性较小,在日常生活中乐于交往,富于情感,在课外活动中大多数高职学生在文娱活动中有较强的表演欲望和表演才能。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社会发展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促进了高职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他们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较快,创新能力比较突出。

(3)市场经济创造了相对平等和充满竞争的环境,增强了高职学生的紧迫感和竞争性,“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渠道,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无情的“优胜劣汰”制,他们感到压力更大孔从而使他们更能自觉地刻苦学习。有很多学生自觉参加自考,不再满足只是拿到大专文凭,有些学生积极地穿梭于各种资格培训班,争取多拿几个资格证书,多掌握一些技能。

然而,在看到令人欣慰的一面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加剧,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生产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出现一些人过分追求享乐,甚至铺张浪费等不良倾向,影响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再者,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造成一些人产生不满情绪、对抗社会等等。而所有这些现象和问题都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社会转型期的动荡性明显地反映在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因此,消极的一面:

(1)在新旧观念的摩擦和冲突中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矛盾和困惑,具有不确定性。社会环境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但新的价值判断尺度还未完全确立起来或被赋予应有的权威,当传统的和新的价值观都不能有效地、令人信服地说明社会现象的是非曲直时,青年学生往往以社会现实作为评价一切的标准。但新旧体制转型期又给这种标准以不确定性、矛盾性,于是便出现了价值取向上的矛盾选择,困惑也随之而来。

(2)现今的青年学生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为对自我的崇尚,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讲实惠,重功利,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大多数青年学生在人生价值的取向上趋向“义利并重”的价值观。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融合、理想的色彩。如思考贡献与索取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两全,尊严与金钱的兼得,当两者无法兼顾时在以何者为重的问题上多数学生感到茫然。应该说这就是缺乏信仰的力量。

(3)青年学生的心理疾患增多。虽然现在的大多数青年学生外表冷漠、平静,但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对许多东西,他们追求的就是一种体验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非理性化。据中国科技大学所作的调查显示,我国30%的大学在校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一些严重的心理扭曲的学生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如自残、犯罪等等,例如云南的马加爵及女马加爵事件,其实就从‘个侧面暴露出了我们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4)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宣传不够,社会上对高职认识还有一定程度的模糊不清,有的还认为是职高,加之高职生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内心里就不愿就读,但最后迫于形势又不得不读,因此有些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对前景信心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经常会陷人迷茫的状态,并且时不时就有退学的打算,这样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其学习状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思想状态。

高职学生的这种现状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在强调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建设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道德养成

目前,如何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我们进行德育工作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早在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国内高职院校根据中央精神,需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以此精神为指导,高职院校的德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增强德育工作的人本意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促进高职学生的道德养成。下面笔者从怎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角度来谈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为根本的一种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教师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大学生不仅知识的需求和获取必须通过与教师的交往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优秀人格的形成也与跟教师的关系如何有极大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着师生之间“视若陌厂不和谐的情形,这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起了事倍功半的作用,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和探讨,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创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第一,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是前提。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二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前苏联一教育家说过,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在知识爆炸、信息猛增的今天,“书本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欢迎,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容易与今天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广的学生交往,并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最后还要懂得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是对教师知识素质上的要求,如果“学生的怀疑涉及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不幸”。因此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教师不仅能有效地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各种关系,而且最易得到学生的亲近、信任和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以教师为自己的榜样。

和谐师生范文篇10

关键词:和谐课堂;数学教学;教学效益;共同发展

心理学家指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也能产生效益。和谐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很值得探讨的新课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进行一些探索。

一、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发展情感的和谐统一关系,促进情知协调发展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指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容的诱导,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任何一种认识活动,都同时伴随着情感活动。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因此课堂教学也伴随着情感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与发展情感是不能隔离开来的,它们之间需要相互渗透。情感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想象、思维、创造力等都有密切的联系,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这些因素的发展,知识向智力的转化是借助于情感媒介而实现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神经中枢,促进大脑细胞的活动,促进学生从记忆仓库中涌现许多表象,激发新异联想,形成强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认知心理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挥情感的作用,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情感化,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要合理地组织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首先,用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提出:“我们刚学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同学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与学过的知识有联系,方法也很多,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现在就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看看谁的方法多?”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有的学生先阅读课本,分析、理解推导过程,进行自学;有的学生直接用学具做实验,进行摆摆、剪剪、拼拼。最后,教师组织交流讨论,让学生结合学具边演示、边说理,说出自己的推导过程,师生共同归纳、概括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一过程,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在活动中学,在快乐中学,体验到成功探索的愉悦,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二、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和学生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与学的统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努力做到“五个凡是”,即: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动眼去看,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讲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口去讲,教师不说;凡是学生想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脑去想,教师不启发;凡是学生写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去写,教师不示范;凡是学生做得出来的要让学生动手去做,教师不演示。反之,虽然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后,学生仍然看不懂、讲不出、想不出、或写不出、做不出来的,教师仍然要教、要讲、要思、要写、要做,在知识的疑难之处给予启发、点拨,在思维受阻之时给予疏通、开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主导和主体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用量角的方法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发现同学们计算的结果不一样。这时教师继续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呢?现在就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利用手中的长方形、三角形纸片,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有的继续用量角的方法来验证,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得到的内角和有些是180°,有些却接近180°;有的学生用长方形来证明,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它的内角和是360°,将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就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2=180°;还有的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拼成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还有的学生直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成一个平角,同样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又深入挖掘,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如果将四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再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最后总结概括出“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其内角和总是180°。”也就是说“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一过程,由于教师巧妙运用了点拨、启发、引导,用引导助推学生主动探究,促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实现了主导和主体的和谐统一,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优质。

三、处理好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是矛盾的统一体,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生成往往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实际上,预设和生成是融为一体的,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预设与生成要体现和谐统一关系。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上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但是,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不只是原有教案的展开过程,而更应该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小组讨论了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之后,根据预设,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分组测量大小不同的圆形硬纸片的周长,并填写实验报告单,从而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而,意外出现了,当教师提出:“我们知道正方形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话音刚落,居然有些学生大声说出:“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14倍!”这个出乎意料的发言,打乱了整个教学预设,使教师原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一下子全泡了汤。此时,该教师灵机一动,笑着说:“请知道圆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的同学举一下手。”结果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是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从书上看的!”教师又问:“那么你们知道书上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学生说:“不知道。”这时教师进一步激励学生:“既然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现在就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分小组开展探究活动,来验证这个结论。要求各小组分别测量出大小不同的圆形硬纸片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看看这个比值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思考、统计分析、比较归纳,终于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一规律,并归纳得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这一过程,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极好。

四、处理好感性体验与理性提升的和谐统一关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有活动无体验,有经历无感悟,活动了身体而休息了大脑”这种课堂教学现象仍然存在。这种现象透露出,课堂教学仍有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数学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一些教师将《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片面理解成“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甚至认为数学课上活动越多越好,将数学活动等同于一般的活动,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活动化”。因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少数学思考,缺少认知建构,缺乏理性提升,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化、甚至毫无效益。

常言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所追求的活跃必然是数学思维的活跃,而非肢体的简单活动。数学思维是数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学习数学,要以“感性活动、体验”为必要手段,以“理性思考、建构”为终极归宿。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拓宽“感性”通道,丰富“体验”过程,适时构筑“理性”空间,促进“建构”内化,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开始喝不到水,为什么后来能喝到水?引导学生感悟小石子的体积。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在一间教室里,只站一个人,有什么感觉?全班45个同学站在教室里,有什么感觉?二个班90个同学站在一个教室里,又有什么感觉?四个班同学能站在一个教学里吗?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体积,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最后引导学生比较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的大小。由于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物体,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学生对物体的体积已经有了感受。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形成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领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体积”的概念,也就水到渠成,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掌握了知识、概念,又发展了抽象思维,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五、处理好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不仅要认识数学结论,更要经历认识数学的过程。如果学生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过程,结论就难以获得,也就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更难以领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要留足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不要过早地干涉和暗示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氛围中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经历和体验探索过程。

由于教材内容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因此要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向,变封闭为开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从而促进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思维能力。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摆卡片来构建算式,课前教师让同桌学生准备五张上面分别写着“3、6、8、-、=”这些数字和运算符号的卡片,课上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位同学用这五张卡片摆出所有可能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另一位同学用笔记下所摆的算式。学生摆完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和补充,在黑板上写下所有可能的六道算式:

38-6=36-8=

68-3=63-8=

86-3=83-6=

教师在引导学生比较左、右两组算式的不同之处后,提出:“左边三道算式有什么特点?你会口算吗?试试看。”接着,教师又提出:“如果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应该怎么办?右边三道题你们会算吗?”一石激起千重浪,富有思考性、挑战性的问题,像磁铁般吸引了学生,当学生发现右边三道题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时,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被激活,就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右边三道题无法直接口算的,可借助小棒摆一摆,看谁的口算方法最多?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沉浸在操作探究的兴奋之中,终于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的和谐统一关系,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靠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创设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电教等,对于教学目标而言,都只是教学手段而已。如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目的不在创设情境自身,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生的接受和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确实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益,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有一些地方把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以有无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主要依据,那只能是对现代教育技术含义的片面、肤浅的理解。事实上,有一些课,整个课堂思路清晰,设计新颖,不浮不躁,没有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或者利用投影仪演示图片,或者直接把实物带进课堂演示,或者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做实验,使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的教学思想、开放的教学设计相得益彰,其效果远远胜过“电脑多媒体显示”的做法。

例如,在一次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有三位老师执教同一内容“圆锥的体积计算”,其中两位老师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其教学效果均为一般,而另一位老师没有设计多媒体课件,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位老师在教学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有无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可能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让学生验证猜测,教师给各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有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有空心的圆柱和圆锥,它们有等底等高的,也有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还有天平秤和大米。然后,放手让各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推理与交流,使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最终学生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一规律。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代替教师,它只能在“辅助”的意义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只有多媒体课件适时、适地、适用、妙用,才能真正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七、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和谐统一关系,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越熟练,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如果离开掌握知识的活动去谈发展能力,则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只有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知识,才能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不能离开传授知识来培养能力。同时,能力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掌握知识的快慢及程度又依赖于一定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就不能掌握知识,知识掌握受能力的制约。能力越发展,知识掌握得越好。而且掌握知识的目的,也在于发展能力。因此,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和谐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都很重要,不应有轻重之分。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不要牵着学生走,可以先鼓励学生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经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类推,自主尝试、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这一过程,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主动建构新知识,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发展。

八、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关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说:“人们把握世界有三个层次:动作(活动)把握、图像(形象)把握和符号(抽象)把握。”数学教学如果只满足于停留在动作活动和图像形象的层面上,而不关注如何发展到符号抽象的层面,也就是要了“生活味“而丢了“数学味”,实质上是丢了数学化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要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数学化有两个层次:一是横向数学化,即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二是纵向数学化,即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生成、重塑和被使用。要把握数学教学本质,就必须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透视事物,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实现对数学知识、概念的自我建构和发展,从而获得对数学内容本质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比例尺”时,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确定比例尺的需要,体会比例尺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如先让学生将文具盒或课本的底面画在一张纸上,让学生感受这些平面图形能画下。接着,让学生将长9米、宽6米的长方形教室的地面画在同一张纸上,让学生感受这个平面图形不能画下。“为什么有的能画下,有的不能画下?”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于是教师又提出三个问题:①怎样才能将长9米、宽6米的长方形教室地面画在这张纸上?②为什么要将教室实际的长和宽缩小相同的倍数?③缩小相同的倍数时要考虑哪些问题?引导小组讨论交流。紧接着再让学生完成下面表格。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

填完表格后,教师要求学生按图上的长和宽在刚才那张纸上画出平面图形。结合画出的图形让学生说说:“图上的长和宽是怎样确定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数量关系怎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比例尺的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一过程,较好地处理了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和谐统一关系,学生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发展了数学思维。

九、处理好尊重教材与用活教材的和谐统一关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是实施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媒介。”用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的,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还需要不断完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对教材进行加工或重新处理,做到尊重教材与用活教材相结合。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如果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封闭例题作为学习材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探究未知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可将“教学例题”变为“解决问题”,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如课的开始,教师可创设谈话情境:“你们认识老师吗?想了解老师的一些情况吗?同学们,老师猜你们今年10岁了,你能猜出老师今年多少岁吗?请大家猜一猜。”学生猜后,教师又提出:“老师比你们大25岁,你知道老师今年多少岁吗?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有序提出下列问题:

(1)当你们1岁、2岁、3岁、4岁……时,老师是多少岁?(教师板书)

学生年龄(岁)老师年龄(岁)

11+25

22+25

33+25

44+25

(2)从这组式子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能把上面这组式子用字母表示吗?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板书)

aa+25

b-25b

(4)“a”表示什么?“a+25”表示什么?“b”表示什么?“b-25”又表示什么?像这样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教学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变“教”为“探”,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过程,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树立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2、黄爱华:《课堂教学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