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23:39:33

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范文篇1

二、从维护纳税人利益入手,深入开展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为构建投资领域和谐环境服务。投资项目特别是公共领域、环保领域、落后地区和高科技领域的项目,其投入资金全部为国家资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不能有半点挥霍与浪费,其运行状况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是,近几年出现的诸如沈阳市“慕马”大案等腐败案件,个别高官将纳税人的血汗钱据为己有,中饱私囊,与纳税人辛苦经营、依法纳税形成了强烈反差,不和谐因素突显。若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就必须加大对政府投资的审计力度,督促政府部门完善决策机制,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全面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严格规范土地市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预防腐败现象发生,让纳税人的血汗钱掷地有声、投出有果、运营有效。

三、从老百姓基本生活保障入手,深入开展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专项基金审计,为构建社会保障和谐服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压器”,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强有力保障。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基金管理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把失业保险基金作为政府可以随意动用的财力,个别失业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对基金未严格实行财政专户存储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的甚至大量挪用基金,从而影响了基金的安全和及时发放,人为制造了不和谐因素。因此,审计人员就是要从加强基金管理的角度出发,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维护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完整,促进失业保险制度有效运行,为构建社会保障的和谐环境服务。

四、以人为本,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审计,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服务。在现实的生产与生活中,重视生产、轻视环保、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土壤污染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出现了种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因素。而依法开展环境保护审计,就是要查处相关问题,督促政府部门建立环境污染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提高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消除环保隐患,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深化环境保护审计,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必须实施的一项具体工作。通过审计,还公众一个洁净的天空,一个绿色的大地,一条清澈的河流,让公众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条件下生产生活,建设美好家园。五、加强教育资金审计,为构建和谐教育环境服务。近年来,教育系统乱收费,困难群体子女就学难,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和学校校舍破旧、教具简陋、教师陈欠工资欠发等不和谐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大家都知道,教育公平,能够给政府创造巨额的财政收入,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每一个公民而言,接受公平的教育,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追求,而且是政府为减少失业救济、贫困补助等财政性支出采取的战略措施。有了教育机会的均等,有了教育过程的公平,有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社会困难群体才有了与其他群体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的可能。而上述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使得本应有的教育机会失去了,本应有的生产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丧失了。因此,审计中,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查处教育领域中的违纪违规问题,特别是教育乱收费和个别人贪污腐败的问题,督促政府部门完善教育机制,健全制约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环境。

和谐管理范文篇2

进入“十一五”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煤炭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我矿始终顺应煤炭市场需求,坚持以文化管理为核心,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拓宽了生存发展空间,全矿“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和全煤系统“文明煤矿”、“中国煤矿康居建设小康矿”等荣誉称号。

我矿之所以能够健康和谐发展,追根溯源,核心原因就是在文化管理的“定位、再造、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文化管理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一、更新观念,深度定位,为文化管理全面延伸规划蓝图。

文化管理的不断更新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建塑企业文化以来,我们在企业的文化管理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没有就此满足,我们深知,与全煤系统兄弟单位相比,自己的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只有更新观念,放宽眼界、取长补短,不断追求、更新自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在决策、管理和操作三个层面,开展了“延伸文化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大讨论。在讨论中,决策层领导根据企业文化的双重特性和企业的建塑实际提出“愿景激励、制度调控、分项建塑、整体推进”的观点;管理层干部从文化管理的作用、功能、功效发挥入手提出“引深精细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推进文化管理延伸”的观点;操作层员工从提升企业文化实效性入手提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推进文化管理延伸”的观点。综合讨论意见,结合建塑实际,我矿审时度势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文化管理延伸思路:即向意识形态延伸,向本质安全延伸,向精细管理延伸,向综合素质延伸,向人本管理延伸。

二、创新思维,整合再造,为文化管理的全面延伸提供恒久动力。

企业文化的出发点是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人与企业的和谐双赢,落脚点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去年以来,我们坚持“文化与管理并重,深化与创新同步”的原则,化感性为理性,以理性促实践,在文化管理的精神、行为、制度和物质四个层面上创新思维、整合再造,形成了具有个性管理特色的全面延伸体系。

1.向意识形态延伸,构建团队思想卓越模块。

思想决定行动。人作为企业的主体,只有引导、调动、调适好思想意识形态状态,才可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企业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一是构建目标引领体系,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我们在认真分析煤炭市场发展规律,探寻建矿五十多年来沉淀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设计提出了二矿的愿景规划目标。并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舆论手段,对员工进行大张旗鼓地宣灌渗透,使员工队伍内聚力、战斗力和责任感明显增强。

共同愿景:建设卓越、文明、平安、和谐的二矿。

战略方针:采掘并重并举、管理精细致胜。

战略目标:原煤产量实现10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人均工资超过6万元。

二是构建“三个六”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员工的基本情况“六知道”,员工有事“六到场”,家有困难“六帮助”,切实为员工解决子女上学、就业、婚丧嫁娶等实际困难,使员工放下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工作。

三是推行政策激励机制。全矿上调岗薪系数,对关键管理(技术)岗位、苦脏累险和短缺人才岗位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在生产队组中推行台阶工资加奖励政策。

2.向本质安全延伸,打造安全高效型矿井。

安全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向本质安全延伸,重点要在“防”和“控”上做文章。抓预防,从思想上牢固安全意识。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形式对修订后的安全宣传教育12法、安全定位理念和“六个零”的安全目标进行宣传造势,开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注安全的浓厚氛围,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搞好安全的重要性,都能做到遵章守纪,安全生产。将安全预想制度、动态隐患排查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严密闭合的隐患排查体系,及时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推行“六网”互动,形成了对不安全问题发现、跟踪、落实、考核的互动机制。抓调控,从行为上严把安全关。推行安全账户,将员工的安全行为与自身的经济收入绑起来,旨在增加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

3.向精细管理延伸,构建一流管理体系。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向和谐管理延伸,就要做好精细管理和人本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推行进下现场编码定置标识管理。为运行的机电设备、材料编码建账,包保给责任人,既方便管理维护,也避免了丢失浪费。在工艺安装中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编码管理,使每个操作环节都有人负责。如我矿工二队在锚杆打的质量再与奖金挂钩,使工程质量水平大大提高。对生产现场使用的材料进行定置摆放,实现了工作现场的规范整洁。在进下大巷沿线悬挂机电、运输、通风三大类的625种安全标识牌,使作业标准随处可见,有效地避免了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推行工艺流程管理改造。对井下员工的灯号、帽号、箱号、衣号实现“四号合一”,管理程序由繁变简,管理难度大大降低。实现信息管理系统与安全生产的结合改造,开发安全监测监控、无纸化办公、干部跟班上岗等软件,管理流程进一步科学,管理环节进一步严细。

实行标准作业管理。全矿推行工程质量“十二化”标准。在317个关键岗位上推行手指口述,对92个要害岗位实行4E精细标准作业。此外,我们还利用管理监督机制,每用组织有关科室,到各单位、队组进行检查考核,奖优罚劣、打分排名,并将结果上网公布,保证了标准作业管理工作的规范运行,调动了基层单位坚持标准作业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将书本上的“死标准”应用到安全生产工作中。

4.向综合防治素质延伸,锻造一流员工队伍。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我矿严格按照“双轨运行”的素质养成方针,在员工的思想言行和业务技能素质上同步运作,实现了综合素质的整体延伸。

实施全员培训战略,提升员工文明素养和业务理论水平。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二矿员工文明公约》和6S行国规范准则。在班后讲评中对员工进行日常行为绩效考核。规范员工日常言行,展示企业员工文明风貌。对干部队伍、党员队伍、骨干队伍进行培训。干部队伍、知识分子队伍以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知识为重点;党员队伍以《先进性教育辅导读本》和党章、党史为重点;骨干队伍、员工队伍以提高劳动技能素质为重点。全矿统一规划和部署,矿、区、队三级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及时监督、指导,确保了各项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全部实现持证上岗。在学历教育上,侧重于工长以上基层管理人员,通过企校联合办学,改善和优化我矿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保证我矿后继有人。

实施全员技能提升战略,提升员工业务技能。推行“百名管理技术骨干、操作岗位明星”选树工程。对选树的36名管理技术明星、66名操作岗位明星进行了表彰和津贴兑现,并将他们的先进事迹上网公布,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激情。以周“二.五”安全活动日为主,全员推行72小时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深入开展“QPC素质金字塔攀升工程”和群众性“学练比”活动,通过劳动竞赛、岗位练兵、首席员工的动态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学技术、学知识、提素质的热情。一年来,全矿共产生矿级首席员工23名、井区级首席员工76名、队级首席员工163名、集团公司级技术能手43名、矿级94名。

5.向人本管理延伸,构建和谐企业集团。

满足企业员工需要,使员工获取最大化,是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通过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为员工谋利办事出事这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企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改建员工文化娱乐场所,使员工下班后有一个休闲舒适的好去处。兴建员工班中餐超市,为员工提供美味可口的工作餐。为员工配备两套工作服,并实行公管,使员工穿上了干爽的衣服。为班前会安装空调,设立图书角,让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加温馨。改建职工浴室,让辛苦一班的员工舒服爽心地洗上清水浴。建成全托制幼儿园,解除双职工家底的后顾之忧。定期举办文化活动,让职工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打造平安和谐二矿,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治安防范格局,让员工在良好的治安环境下生产生活。抓好信访稳定工作,积极畅通渠道,将职工群众反映的信访矛盾和问题,处理前萌芽状态。鼓励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推行“企务公开”,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三、全面延伸,不断拓展,企业的文化管理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如果说先进设备、工艺、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的话,那么,文化管理的全面延伸,就是抓住了生产力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利用文化力激活生活力,利用文化力提升管理水平。一年来,我们按照确定的工作思路,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全力推进文化管理延伸,各项工作取得骄人业绩,企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和谐管理范文篇3

(一)人际关系及其重要性。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主要是指可直接观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在实际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由于情感上的亲疏和远近的关系,我们较能明显的看出,有的人之间来往密切非常友好,说明心理距离近,吸引力强。有的人之间势不两立,或仅是点头之交,说明心理距离远,或缺乏吸引力。

人际关系是一门极其博大精深的学问,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就工作而言,人际关系处理得好,能促进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就个人而言,每天都能从人与人的交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对工作不利,而且会给个人带来许多烦恼。

(二)管理者面对人际关系时的困惑。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使企业内的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否则就会产生不团结的气氛。如果企业处在勾心斗角、相互扯皮的环境下,就谈不上什么真诚的协商与合作。因此,管理者不仅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要重视人际关系的改善。

从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来看,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是复杂的,它既有认知成分,也有情绪和行为的成分,而情绪的成分则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企业的员工不可能像机器那样任劳任怨,难免会因为不同的人或事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当能够了解员工的个性,驾驭员工的情绪,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事实上,员工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可以接受,可以拒绝,也可以阳奉阴违。所以,作为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你有什么办法,让员工接受而不是拒绝你所提出的要求?有什么办法,能保证你的员工不是阳奉阴违,而是不折不扣地按照你所提出的要求去做?如果他们拒绝你所提出的要求,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从拒绝变为接受?作为管理者,要让自己的员工接受自己,首先就必须认识员工,人不同,道亦不同。

二、人际关系协调的相关理论

(一)霍桑效应。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后来,由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结果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让人们尽情地宣泄抱怨和意见,从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也称为“宣泄效应”。

(二)X理论和Y理论。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他认为,管理者对人进行管理时,其对人性的假设决定着他的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对人性通常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假设:X理论与Y理论。

1、X理论。(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不愿负担任何责任,心甘情愿受别人领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4)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只有拿钱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5)多数人符合上述设想,只有少数人能够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具有解决问题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些人承担管理的责任。

2、Y理论。(1)人们喜欢工作,正像人们需要娱乐和休息一样,这些都是人的天性。(2)外力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去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人们可以通过自我引导、自我控制来实现自己的承诺。(3)人们对目标的承诺,与他们在达到这一目标之后所能得到的报偿有直接的关系。(4)在有激励的情况下,人们不仅愿意工作,而且希望承担责任。(5)大部分人都很聪明,都有相当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用来解决组织中的问题。(6)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只是部分地得到发挥。

总的说来,所谓“X理论”,是对“人性”的一种比较“悲观”的看法,而所谓“Y理论”,是对“人性”的一种比较“乐观”的看法。这是人性的两个方面,即人性的优点与弱点。

(三)态度转变理论。心理学中有一种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态度转变”理论认为,人的态度从“拒绝”变为“接受”,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依从”,第二个阶段是“认同”,第三个阶段是“内化”。所谓“依从”,是指一个人出于对赏罚的考虑,而接受那些本不愿意接受的要求。所谓“认同”,是指一个人,因为对提出要求的那个人有好感,愿意和他保持一致;或与提出要求的那个人,有着良好的关系,认为应该和他保持一致,所以才接受他所提出的要求。所谓“内化”,是指“外部的”要求已经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即别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已经转化为本人的自觉要求。由此可见,“依从”、“认同”和“内化”,虽然在行动上都表现为接受,但却显然是三种不同程度、不同水平、不同性质的“接受”。“依从”是一种很勉强的“接受”,而且很可能是“阳奉阴违”的“接受”;“认同”实际上并不是对你所提出的那些“要求”的接受,而只是对你“这个人”的接受;只有进入“内化”阶段,才真正是对你所提出的那些要求的接受。

三、基于人际关系的企业管理之道

(一)准确把握员工自我认识。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某些员工在工作中往往不能配合地很好,员工时常会有逆反情绪,甚至发生顶撞、冲突。尽管管理者的出发点很好,但传达到员工这里效果就大打折扣。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与员工的自我评价有很大关联。

1、自我评价过低。这类员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的自我评价低的。这类员工往往由于学历较低,能力欠缺等原因,表现的缺乏自信心,敏感甚至脆弱。有时管理者一句很平常的玩笑话,别人听了根本不会放在心上,而他们可能会耿耿于怀。对于这类员工,在工作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给他一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好很多事,从而找回自信。同时,也可以考虑给他们更多的承担责任的机会,而千万不能忽视他们。另外,一种自我评价低的人则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只是停留在口头,表现为对自己的贬低、自嘲,但事实上他们还是有一定自信的。他们缺少的只是别人的赞扬和认可,希望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来获取自信。管理者应当能充分理解员工的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很好的配合。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你的员工在窃喜,表明你已经成功了。

2、自我评价过高。这类人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真才实学,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表现似乎有点狂妄,恃才傲物,对他人不屑一顾。在管理者面前,他们也常常要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个性,甚至跟管理者讨价还价,不肯罢休。要驾驭这种有棱有角的员工,管理者一方面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满足;同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困难来打击他们过分膨胀的自信,让他们变的心平气和;同时,也可以通过管理者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在他们面前树立威信,让他们乖乖的臣服。

另一种是本身没什么真才实学,却故意虚张声势,耍嘴皮子功夫,千方百计地在别人面前造势,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多厉害。在工作中他们往往表现的比较懒散,“拿什么样的钱就干什么样的活”是他们的宗旨。值得警惕的是,他们往往对他人的勤快表现的反感、不安,会想方设法拉拢、腐蚀别人。对于这类狂妄自大的员工,管理者应严厉地将他们指出来,让他限期在工作中有所改进;否则就可以考虑辞退,而决不能让“一马勺坏了一锅子”。

(二)了解员工的人格特征。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一样,正是由于人格的多样性,才构成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亦需要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手段。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和Y理论很好的概括了人性正反两个方面,这也给了我们管理者很多启示。

1、由X理论想到的。针对“X理论”揭示的人性的弱点,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严”。具体地说,管理工作的“严”,一是要对员工提出“严格”的要求,二是对员工的行为做出“严肃”的评价,三是赏罚必须“严明”。

(1)对员工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所提的要求必须遵行,二是所提的要求必须很明确。

(2)对员工的行为做出“严肃”的评价。这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坚持按照原来所提的要求,去衡量和评价员工的行为,而不能在对他们提出要求的时候是一套,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评价的时候又是另一套。二是在检查和评价员工的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决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作为管理者,如果做不到这两点,就等于告诉员工,自己原来所提的那些要求是既可以照它去做,也可以不照它去做,是一点也不严格的。

(3)赏罚必须“严明”。这主要是指赏罚必须公正,而要做到赏罚公正,就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如果那些与管理者个人关系好的员工,不该得到赏罚的,也能得到奖赏,而那些与管理者关系不好的员工,应该奖赏的也得不到奖赏;或者当管理者“情绪好”的时候,该罚的也不罚,而当管理者“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该罚的也要罚,那么就不仅不能使赏罚起到它所应起的作用,而且会使管理者本人威信扫地。

2、由Y理论想到的。Y理论主要揭示的是人性的优点。人性的优点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是推动工作的动力引擎,管理者应当通过激励来激发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和关心员工。

(1)尊重员工。尊重员工首先是对他的价值的肯定。要表现出对一个人的尊重,就是要肯定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长处、有成就、有贡献的人,至少是有可能取得成就,有可能做出贡献的人。要表现出对一个人的尊重,就应该先看他的长处,而不是先看他的短处,更不能因为看到了他的某些短处,就抹杀他的长处。其次,对一个人的尊重,就是对他的“独立性”的肯定。这就是说,我们要尊重一个人,就一定要把他当作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尊重。所谓独立自主当然不是说他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而是说他可以用他自己的眼睛来看,用他自己的耳朵来听,用他自己的头脑来思考,属于他自己的事,可以由他自己来做出决定。如果管理者对任何小事都指指点点,则必然会束缚员工……自己的思维。

和谐管理范文篇4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研究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决定》最为突出的特点。《决定》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同时,立足于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眼于从更高层次上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政治勇气。《决定》的“亮点”很多,其中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历史任务,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必须看到,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问题不仅已成为影响各国国内局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所处的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一、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动,迫切需要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面对我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有序。2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我国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我国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36%上升到“十五”时期末的43%,城镇人口从4.59亿增加到5.6亿;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就业方式日趋灵活,已有60%以上的城镇从业人员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我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既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又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面对我国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从根本上减少社会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讲,深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改革内容来看,我们需要推进的主要是一些涉及面宽、利益调整层次深、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加大。从改革动力来看,改革初期,人心思变和较低的社会预期激发着人民群众的改革热情,社会的动力与政府的牵引力紧密结合,推动着改革快速推进。随着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如何在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而且直接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面对我国公共需求的急剧增长,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必须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出一些新的形式和特点,其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需求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近年来,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上升,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结构复杂、需求多样的特点。但是,满足人们的公共需求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渐进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如何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的同时,对人们迅速提高的公共需求加以正确引导,切实防止超越阶段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过高,已成为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对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引导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扩大社会共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我国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方式,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日益强烈,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实现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更高的期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信息流动更加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增多、渠道扩大、程度加深。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在求同存异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包容多样中扩大社会认同,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说,我国改革发展遇到的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独特性密切相关。人类迄今为止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二三百年,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工业社会,但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不到十二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而我国拥有十三亿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要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跨度内实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变革。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百来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历程,这就意味着西方国家渐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会集中出现。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二十年内,由于我国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由此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更加凸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一特殊的背景,勇于正视和善于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转变管理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我们必须积极顺应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放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来筹划,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来部署,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必须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必须着力减少社会发展的成本,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努力降低社会发展的成本,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总理深刻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不完善,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要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上。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从根本上减少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引导公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三)积极完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具备完善的社会政策,才能实行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完善的社会政策,对于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取向,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经济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把公平放在第一位。坚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科学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逐步扭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对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倡导和弘扬慈善精神,强化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重要作用。要正确处理社会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与时俱进、适当调整的关系,既要适应当前我国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适时进行调整,又要保持相对稳定;既要防止因政策朝令夕改引发新的矛盾,又要防止因政策明显不合时宜且迟迟未改激化矛盾;既要瞻前顾后,又要考虑左邻右舍。同时,在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注重公众参与。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将拟制定的社会政策向社会公开,使人民群众对于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有着充分而广泛的民意表达,确保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过程,是政府与整个社会的互动过程。只有科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的成本,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完善培育扶持的政策措施,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发挥各类基金会关爱社会、服务大众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手段,加强法制建设,严格落实违规处罚措施,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统筹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抓住了利益关系,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统筹协调好了利益关系,就把握住了工作关键。必须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切实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切入点,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统筹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统筹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的群体与得益较少的群体的利益,使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得到合理补偿,让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多数群众所共享,使社会不同群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已经明显地集中到与人民群众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环节。这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严格遵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妥善照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政策措施的调整,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大型项目的实施,事前必须认真进行科学论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平衡点;有限资金的投向,必须首先用于解决低收入阶层特别是最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这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客观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选择。

三、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政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担负着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提下的和谐社会,是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是创造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社会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和谐。和谐社会这种动态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把稳定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中来研究,把稳定工作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更高层次上来追求,使整个政法工作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检验一个地方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标准。凡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事,就要毫不迟疑去改。检验一个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绩效,不仅要看这个地方管理是否严格,而且要看这个地方的党政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服务是否到位;不仅要看这个地方是否安定有序,而且要看这个地方是否充满了活力;不仅要看这个地方是否保持了稳定,而且要看这个地方是否促进了和谐。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二)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所有政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坚持执法为民,拓宽维护稳定工作视野,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找准维护稳定工作着力点。一是既要着力消除不和谐因素,又要着力增加和谐因素。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是完全必要的,但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更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主动性、自觉性。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既要着力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又要着力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是我国政法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但是,必须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队伍建设,实现惩治犯罪与保护人权、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既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又要着力研究治本之策。如果不见微知著、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大局稳定的局面就难以保持。但是,要从根本上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必须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效抑制和减少影响稳定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四是既要着力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又要着力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办法,更加注重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注重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更加注重狠抓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更加注重统筹各种社会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T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安全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使然。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安全,这是经济人计算成本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表面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力,若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和谐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T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安全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使然。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安全,这是经济人计算成本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表面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力,若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和谐管理范文篇7

和谐是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协调融洽、协助合作、配合适当、规范有序的关系或状态。和谐促使各事物、事物各要素尽己所能、行己职责、履己义务。在经济管理中,无论是对人、财、物的管理,或是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管理;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管理,或是对微观经济管理,都应体现这种和谐关系或呈现出这种和谐状态。

一、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对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如奴隶社会的家园式的奴隶制管理,封建社会的农庄式的封建制管理,资本主义初期的棍棒加皮鞋式的雇佣制管理,以及后来资本主义的“血汗制”、“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等等。这些经济管理方式,无论在具体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但是在管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都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不平等、不和谐、不融洽的状态。当然,经济管理的双重性,使我们有必要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管理经验和吸取一些必要的管理知识。但是,它们在管理上体现的不平等性、不和谐性,是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经济管理上的不平等性、不和谐性不仅是私有制生产关系的体现,也是生产力发展和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障碍。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是一个和谐社会,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社会和谐奠定了经济基础。社会和谐状态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领域,并通过各种关系体现出来。而经济管理的和谐性,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和体现。社会和谐也理应要求经济管理的和谐。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和谐是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的需要,是在经济工作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需要,也是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规范有序的需要。经济管理的和谐性,要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一律是平等的关系,是一种协助合作、配合适当的关系,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再则,在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只是相对而言,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这种二者集于一身的状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使经济管理更应充分体现和谐性。经济管理的和谐性,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也是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经济管理的和谐性,民主权利在经济领域的体现,是在经济过程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和谐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创造活力,激发人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和谐是经济管理工作取得更好更大效益的需要

和谐要求规范有序、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协调融洽。规范有序,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能够找到找准各自的位置,明确各自该干什么和怎么干。如果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一个规范有序的行为准则,人人各自为政,只顾自己随心所欲,只能使经济管理陷于混乱状态。这样不和谐的局面,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经济效益的。

公平、兼顾、协调在经济管理中也尤为重要。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公平友爱、协调兼顾,就会失去信任和支持,就会出现不协作不配合的状况,这样的管理也是不会收到好的大的效益的。

三、和谐是激发经济管理工作活力的需要

经济活动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经济管理工作应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们营造一种创造活力的氛围。经济管理工作要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要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各尽其能、协调合作,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人们各尽其能、各显其才、各得其所,有光的发光,有热的发热。营造这种充满活力的经济活动氛围,需要经济管理的和谐性。

和谐管理范文篇8

高校管理层要认识到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从思想上重视和谐校园建设,明确建设目标,并加大资金投入,适当增加教学设备和设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高校管理层要深入了解和谐校园的内涵、特点和意义,把和谐校园建设纳入高校管理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特色的和谐校园构建整体目标、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具体来说,各部门要以高校整体发展规划与各部门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以师生共同参与和谐校园建设为主要手段,制定行之有效的和谐管理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目标,真正建成自由开放、团结友爱、和平共处、充分活力的和谐校园。其次,高校管理层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把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管理方针,积极主动深入到师生之间,了解师生的想法、困难和心声,尽可能的满足师生的合理要求,为师生排忧解难,让师生对校园有认同感和满足感,激发老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高校管理层要加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添加教学设备、实验室和基础设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重视学生职业教育问题,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合理规划和布局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绿化面积,适当的布设桌凳、假山、鹅卵石小道等,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

2.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高校管理层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此纳入和谐校园建设体系中,根据校园发展情况执行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首先,要把现代社会发展重要思想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等理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帮助师生(特别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综合修养。其次,充分利用高校校报、刊物、广播站、图书馆、校园微博、BBS、宣传栏等加大和谐校园宣传力度,为和谐校园构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物质环境建设,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重的校园。最后,开展各种活动,树立良好的校园风气。高校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举办,如各种社团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开朗、积极向上,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举行一些比赛,如专业技能大赛、技能创新比赛、择业观辩论赛等,形成活泼、开放、自由的校园风气。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高校管理层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其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同时要重视管理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和有序发展,建设合理、有序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其次,保证校园管理的公平、公开和公正。让师生参与和谐校园管理,让其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和谐校园建言献策,特别是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一定要让其知晓和参与谈论建设。最后,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校园中的不和谐事件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纠纷等,让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共处。

4.健全高校和谐管理规章制度

和谐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T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安全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使然。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安全,这是经济人计算成本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表面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力,若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和谐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社会和谐政府管理创新机制

社会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诸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各机制、各要素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协调性、有序性、系统性与合乎规律性。社会和谐是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人类与自然相统一,是社会幸福和平、慈善包容、自由平等、公正有序、灵活高效、繁荣富足、安居乐业并与大自然共生共荣。美好和谐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社会和谐既是政府管理的理想和方略,也是政府管理的能动过程。

一、政府管理是社会和谐的主导力量

(一)社会和谐是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政府是以解决种种公共问题而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就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证,社会和谐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随着经济发展,公众更加关注社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如果社会事业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要求统筹兼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与此同时,人类与大自然兼容共存、共同发展。这些都是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二)政府管理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发挥着维护政治稳定的主导作用

和谐社会是稳定、繁荣的社会,只有在稳定中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社会才能真正和谐。谈到建设和谐社会,许多人认为重点在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的关键把握住了,社会和谐就能真正构筑起来。但是不要忘记“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管理。“社会和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套用来从社会结构、管理体制方面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引发的那些经济、社会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财富增长,就会出现“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马太效应。在经济发展初期,财富总量较小,贫富差距不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财富总量大大增加时,经济与财富差距就可能变得十分悬殊,导致团体与个人利益不均衡,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要弥补单纯市场经济机制所包含的这样一种缺陷,确保社会和谐。政府管理是社会能够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中国国情决定了政府管理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二元社会结构威胁着社会和谐。国家的教育资源、公共卫生资源、邮电通讯资源等等公共资源在城乡的分布是极不公平的,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城乡经济发展悬殊,农民工涌入城市,然而由于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广大农民,使其在城市中没有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受到身份和经济状况的限制。这种二元结构正在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在利益关系不能理顺的情况下,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就会频繁地发生。因此,建立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C}70社会利益关系包括个人间关系、团体间关系、阶层间关系、个人与团体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短期和长远利益关系等,要协调好这样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依靠政府管理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四)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赖于政府管理的全面调节功能

社会和谐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同时还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和谐是同样重要的,存在的问题也是同样突出的。中国因人口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如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突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这也加重了对资源的压力和冲击,同时因人为因素而产生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过去,对自然生态规律缺乏重视,经济决策有失误,加上环境立法不健全,部门分割、管理混乱,尤其是在生态环境的管理方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必须正确地认识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尊重自然。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确立的关系才能和谐共荣。在思想认识的落实中,除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从而构筑起一个人与自然多元兼容、活动有序、相互共存、相得益彰的和谐社会。

二、政府管理创新是推进社会和谐的方法源泉

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是不断推进社会和谐的方法源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包括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很多问题必须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构筑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管理创新。不和谐社会通常是由于政府管理功能未充分发挥好,支撑社会的架构不合理,社会运转的模式、方法不协调。因此,必须用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方法,使之发挥起来、合理起来、协调起来。管理、机制和方法创新在构建和谐社会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和谐需要许多具体的制度、机制、方式、方法来保障,比如关于义务教育的,关于公共医疗的,关于社会保障的,关于扶贫救助的,关于社会信用的,等等。其中,民主与法治是和谐之本,政府管理创新是关键。

在社会和谐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各地都在努力探索建立起与社会和谐相适应的高效、廉洁的新型政府,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正成为各国应对社会和谐挑战和争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流动化、结构多元化、利益集团化、财富阶层化引发社会不和谐与矛盾频发,对社会和谐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稳定和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管理能够为社会和谐提供保障和动力。但要使这个系统有效地运作起来,必须建立和健全它的运行方法。

其一,协调方法。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但是,通过政府管理创新,能够为社会不断地提供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方法,包括合理的利益协调、安全的社会保障、有效的矛盾琉导、顺畅的社会流动。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协调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理顺社会系统之中的各种头绪,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运行奠定基础。

其二,琉通方法。疏通方法就是通过政府管理活动的作用使社会系统中的不同团体、阶层的利益归属一定的程序和渠道进行琉通,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社会系统中各团体、阶层的愿望、利益和要求表达,既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也使得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其三,监控方法。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有序运行的社会,必须通过一定的监控方式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之中,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既充满活力又协调有序的状态。

其四,消减方法。社会变迁必然会出现许多能够引起社会矛盾冲突和秩序混乱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化解,就会积聚起来、爆发出来,而使社会秩序混乱甚至失控。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就必须要有政府管理创新活动来将这些不利的因素化解并加以吸收的方法,减少或避免其对社会稳定的破坏,保持社会的有序状态。

其五,更替方法。新旧交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和规律,正是在这样的交替中社会才能实现进步。新的因素出现之后,并不意味着旧的因素会自动地消亡,往往会出现新旧并存的情况。此时社会若不能很快地实现新旧交替,而长期处于新旧事物并存的状况,那么,新旧之间的矛盾就会得不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必然会因这些矛盾的积聚和爆发而出现不协调、不稳定的变化。因此,一个社会必须要建立和健全更新方法,加快新旧交替的进程,使旧的、落后的事物及时淘汰,为新生事物的成长提供条件、开辟道路。

社会和谐需要政府通过能动管理和不断创新来维护,而这些方法能够根据社会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指出,和谐社会是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这些方法不可能自发地形成,也不会自动地发挥作用,它需要政府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如果政府无所作为或作为不能达到社会系统在发展中运行的要求,那么和谐社会就不可能真正构筑起来。

社会和谐与政府管理创新是息息相关的。政府管理创新要使全社会都从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发展策略、物质水平、文化成就等各方面跟上新的前进步伐,反映时代的发展方向。社会和谐是动态的社会过程和谐与静态的社会结构统一的和谐。当前国家社会所遇到的许多不和谐问题,大都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通过政府管理创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坚持政府管理创新,只能坐失发展良机甚至还会激化社会不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推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过程。

三、创新政府管理,谋求社会和谐

(一)创新政府管理的财富调节及扶贫救助机制以谋求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种善于解决利益矛盾、化解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均衡、协调各种关系的社会。不公平、不均衡的财富和利益分配会导致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和谐,社会和谐要求创新政府管理的财富调节机制和扶贫救助机制。伴随经济高速增长,当代中国贫富悬殊日趋严重,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拉大,各种矛盾和难题交织。创新政府管理的财富调节及扶贫救助机制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机会公平,有助于资源配置优化、社会长期稳定。财富调节机制和扶贫救助机制的建立、运行、调整、完善,无不与政府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创新政府管理的财富调节和扶贫救助机制,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处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综合运用优惠政策、扶贫开发等手段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社会繁荣的成果。利益格局的失衡源于社会权利的失衡,并由此将社会群体分化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政府有义务救助弱势群体。Cz7政府的救助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救助和间接救助,直接救助方式包括现金发放、实物给付、慈善捐助、收留供养等形式,间接救助方式包括医疗教育、劳动就业、财政信贷、税收调节、法律援助等形式。

(二)创新政府管理的服务责任机制以谋求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的政府管理就是对社会公众负责,对社会不和谐问题负责。现代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而是为“顾客”服务的政府,权力本位应变为顾客导向,致力于满足公民的需要。当前中国的行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在传统的官僚制行政阶段,政府管理追求效率和效益胜过追求公共服务质量、社会公平和社会责任,在发挥统治的工具性作用时,忽视了服务性功能。政府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和失衡,重权力配置而轻责任归属,重权力行使而轻责任追究,重监督形式而轻监督实效。因此,在社会和谐浪潮的冲击下,如此政府管理必将面临严峻挑战。[3]政府为追求公共利益需要精心设计和创新一种政府管理的服务责任机制,使得社会责任能够在政府中具体到公众的人—公务员。创新政府管理的服务责任机制具体包括:创新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法定质询、罢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追究责任的具体程序;行使权力同承担贵任相匹配;行政执法与政府外部评议挂钩;执法监督成为独立性、公开性和民主参与的监督。这样,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好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职责,做到有权有责、接受监督、违法必究、侵权赔偿。

(三)创新政府管理的市场化导向机制以谋求社会和谐

从政府一市场一社会的关系来看,和谐社会的政府管理范围应该取决于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使用“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从社会公平角度对全社会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传统体制下的中国政府权力极度膨胀,无所不管,无所不包。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行使了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几乎所有的职能。政府管理市场化导向机制的创新包括:其一、政府在处理和市场的关系时要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二,政府可以把特定的公共管理活动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转包出去。政府不只是“守夜人”,还要去做服务人和合同人。这就要求政府以市场为核心,为市场提供服务,而不是传统行政中敷衍、推诱、傲慢的监管人角色。创新政府管理的市场化导向机制,就是克服政府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现象,真正实现从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四)创新政府管理的信息双向流动机制以谋求社会和谐

与经济起飞同时,中国民主政治日渐进展,老百姓参政愿望趋强,维权意识高涨。在此情况下,社会和谐要求政府具有灵活的体制和保持对公民要求与环境变化较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与倾听民意。社会和谐与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是分不开的,公布政府管理有关情报、资料,让公民了解、获取这些信息,有助于各个利益群体的行政相对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政府应该创新和完善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政策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和咨询等制度。除涉及国家机密之外,其他所有方面的公共政策和法规都应公开。新世纪信息化时代,信息瞬息万变,要求政府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增强政府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适应社会和谐形式的发展需求。在物质技术层面的信息双向流动机制中,为使政府服务更方便、更快捷、更透明,必须认真搞好电子政务建设,公众可以轻松访问政府及其机构的网站,政府与公众进行流畅、便捷的双向信息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