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2:03:47

合理运用

合理运用范文篇1

在特定的条件下,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可以不经过版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直接使用的情形,在版权法领域称为合理使用。这一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多称为“fairuse”或“fairdealing”,如加拿大版权法第17条第2款将基于私人学习、研究、评论、新闻报道的目的而使用他人的作品概称为“合理使用”。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不直接使用“合理使用”这一概念,而称之为“著作权的限制”,我国著作权法与大陆法系一致,也将该制度纳入“权利的限制”一章。

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均衡保护的途径,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合理使用制度设定的本意,并非是“侵犯”创作者的权利,而意在对这种权利适当利用,以满足社会公众创造或分享社会精神财富的要求。美国版权学家PaulGoldstein认为,“合理使用的目的与版权法的基本宗旨并不矛盾,即充分发挥版权作品的使用效益以协调公众使用作品要求与作者权利主张的关系”。合理使用制度是版权法重要的安全阀,利益的平衡原则渗透在版权制度的设计当中。一方面是为了鼓励人们进行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大力开发并向社会提供智力成果,法律明确授予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在一定时间和一定限度内对其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垄断权;另一方面,为了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面进步,法律还得规定相应的限制措施,如版权中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

在版权法中,合理使用是一个最易引起争议而又难以为人理解的规则。美国学者WilliamF.Party将合理使用称作是一项“理性主义的公平原则”,“该规则充满公平正义观念并具有弹性因而无法定义。”美国另一学者L.RayPatterson认为合理使用是“人们在不过分地损害版权所有人利益的情况下对作品版权的利用。”我国学者韦之曾作出这样的论述:“合理使用是他人依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经版权人的许可而无偿地使用其作品的行为。”关于合理使用的性质问题,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吴汉东教授将各种观点总结为“权利限制”说、“侵权阻却”说和“使用者权利”说3种不同的学说。

合理使用是现代各国版权法普遍采用的一项法律制度。多数国家在版权法中列举规定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及条件,少数国家采取概括式,仅在版权法中规定若干基本原则,某一行为是否为合理使用则交由法院认定。关于判断“合理使用”的标准,有很多国家在立法中并没有明确,这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美国版权法》第107条开列了4个要素:“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是为了非营利的教育目的;2)有版权作品的性质;3)同整个有版权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4)这种使用对有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所产生的影响。合理使用四项标准的使用,是对美国长期司法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界定合理使用还是侵权使用规则的系统阐述。

2他人对试卷的合理使用

试卷是版权保护的作品之一,但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法律也允许公众通过合理的方式使用试卷,况且试卷承载着更多的社会功能,对试卷合理使用的范围应更为开放些。我国著作权法在合理使用规定上采取的是列举式,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了12种使用他人作品为合理使用的情况。归纳这12种合理使用的情况,其形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般应是非商业目的使用;2)使用作品的方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3)原则上只适用于已经发表的作品,并需尊重作者人身权利。在对他人的试卷进行合理使用时,上述条件同样应该遵守。首先,在使用目的上必须正当,包括不具有商业性质和非营利的教育目的。合理使用是一种无偿使用,不允许他人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有版权的作品,使用者是否获得实质性利益或是否具有商业动机,是认定对他人试卷使用合理与否的关键,至于使用者的性质并不意味着其使用作品的性质,具有商业性质的使用者如果证实其使用的目的正当及使用未造成损害结果,就可能以此主张合理使用的抗辩。在审理“新东方学校侵权案”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新东方学校虽然是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设立的非营利性机构,但其以商业经营为目的,以公开销售的方式复制发行了TOEFL试题,其使用作品的方式已超出了课堂教学合理使用的范围,故对新东方学校关于其相关行为系合理使用TOEFL试题的抗辩理由不予采信。该法院也进一步指出,鉴于TOEFL试题的特殊性质以及新东方学校利用这一作品的特别形式及目的,新东方学校在不使用侵权资料的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讲解TOEFL试题应属于《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合理使用相关作品的行为,并不构成对他人版权的侵犯。可见,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试卷或具有独创性的试题,如个人或组织不经许可将他人试卷或具有独创性的试题结集出版,以及不经许可复制他人的试卷或具有独创性的试题并收取费用等行为,都不能视为合理使用。其次在使用方式上要符合法律规定,使用的条件也必须与法律相符。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方式有很多,如引用、复制、翻译、表演、广播等等,其中与试卷使用有关的方式主要是引用和复制。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二)、(三)款的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都认定为合理使用。因此,为了报道时事新闻,媒体适当引用已公开的具有独创性的试题,这属于合理使用行为。同样的道理,若有人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专门介绍或评论某一考试,文章中适当引用已公开的具有独创性的试题则不构成侵权。目前,关于司法考试应试指导方面的书有很多,不同编者往往在书中适当引用了司法考试试题,这也正是一种合理使用,实践中没有谁出来指责这种擅自引用的行为。当然在合理引用他人作品时,各个国家往往会在引用的数量和内容上有所限制。一般而言,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该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不能通过引用部分就能了解被引用作品的整个情况,所以在引用他人具有独创性的试题的时候还是应以适当为限。使用试卷的另外一种重要方式是复制,允许私人复制是与合理使用制度的设置是为了知识的传播的根本目的相联系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出于教学、个人学习或研究、新闻报道、公务使用、陈列或保存版本等非营利目的可以复制他人的作品。因此,只要是出于上述非营利目的,通过复制的方式使用他人已公开的试卷往往不以侵权论。例如,学生复制他人试卷进行自测训练,学校为实现教学考核复制他人试题或试卷,国家机关为行使特定的公共管理职能需要使用他人具有独创性的试题或试卷而进行的复制等活动,在实践中都认为是合理的。尽管许多国家还在复制的数量上有所限制,如美国版权法中允许“供课堂用的多份复制”;德国允许各种教育机构中(包括学校教学、进修机构及职业教育)复制“一个年级需要的数量”,以及各种考试所需要的数量;巴西、埃及、墨西哥等国允许为个人使用目的复制1份,冰岛等国允许为个人使用复制3份。另外美国版权法还在一般原则上对某些特殊性质的作品的合理使用作出了特殊的限制性规定,如针对“为教育目的”的合理使用规定了“对课程习题、标准试题、问题解答等,教师和学生无合理使用权利;教科书以及以学校为市场的期刊,较之以一般公众为对象的作品不同,不允许以课堂使用为由而复制”。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则宽得多,实际生活中学校对作品的使用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侵权行为受到法律追究的十分少见。第三,合理使用时应尊重版权人的人身方面的权利。一般说来,合理使用限于已发表的作品,对于未发表作品,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有可能侵害作者的“发表权”和“私人秘密权”。他人在合理使用时还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精神权利。对于原作者人身权利的尊重是一条基本的原则,但有时也会有例外,如日本著作权法规定:根据作品使用的目的和性质,无损于作者要求承认自己是作者的权利,且不违反公共惯例时,可省略作者的姓名;作者不得反对处于学校教学的目的对作品仅作不得已的字面改动。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只规定了著作财产权的合理使用,而没有明确著作人身权的合理使用制度,对行使著作人身权也没有规定任何限制性条件,所以从理论上分析,对他人试卷合理使用的同时,还是应该注意不要侵犯了试卷版权人的合法人身权利。另外,个人或组织不要随意将他人的试卷和具有独创性的试题通过网络方式,否则会构成对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

3试卷中对他人作品的合理使用

版权法通过授予作者对其作品的某种形式的垄断(即版权)而保护了作者的利益,并将这种保护作为一种激励措施来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但我们必须看到,作者的智力创作活动都是在继承和吸收了前人的智力成果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是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延续和发展,而不仅仅属于作者个人,其成果应由全人类分享。每一个人创作都从公有领域借用了素材、观点、事实,哪怕是他人独立的创造。一般地说,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他人成果的借鉴、参考,很多作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剥离自己百分之百独立创造的和从他人那里借用、模仿而来的,是有困难的。“没有合法的垄断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量产生出来,但是有了合法的垄断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版权法通过合理使用制度的设计,达到了创作者与使用者之间利益的平衡。试卷作为作品也存在着合理使用的问题,试卷不仅可以被他人合理使用,试卷本身也可以对他人作品加以合理利用,这在部分国家的版权法里甚至有明确的规定。如《日本著作权法》第36条第1款规定:“为了入学考试或审定考核他人的学识、技能,在认定的限度内,可作为考核或考试的题目复制已发表的著作物。”又如我国台湾著作权法第54条规定:“中央或地方机关、依法设立之各级学校或教育机构办理之各种考试,得重制已公开发表之著作,供为试题之用。但已公开发表之著作如为试题者,不适用之。”

尽管我国大陆现行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试卷出题时可以合理使用他人作品,但该法第22条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对该条第6款、第7款的规定进行解释,至少学校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考试题,以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编入考试试题,均可构成合理使用。一般来说,非营利性的试卷中包含了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合理使用,那么营利性的试卷中能否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呢?依《日本著作权法》第36条第2款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按前款规定进行复制的人,必须向著作权所有者支付相当于通常使用费数额的补偿金。”这说明在日本营利性试卷也可以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作为试题之中,但要求向原版权人支付合理报酬。笔者以为,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这一做法,应该允许营利性的试卷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出题者可以不经原作者同意将其已发表作品作为试题之用,但应向原作者支付报酬,也就是说可以将此种使用归入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形中。当然在任何情况下,试卷对他人作品的使用都必须尊重原作者的著作人身权,即需表示作者的姓名或名称,未经允许不得修改作品等。从使用条件来看,使用他人作品必须注明出处,以便与原作品区别开来。如果整个作品不标明引用部分,则说明将他人创作的部分以自己创作的名义表现出来,有剽窃抄袭之嫌;从使用的方式来看,对有著作权的作品的使用必须是原封不动的使用,无论是引用、复印,还是广播、录制,都应不歪曲作品或影响作者的声誉。如果在试卷中表示作者的姓名确实会对考试造成极大的不便,有向被试者提示考题的嫌疑,与考试的目的相违背时,试卷中使用他人作品也可以省略原作者姓名。如根据我国台湾著作权法第64条、第17条的相关规定,将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编入试题时,可以不表示作者的姓名或名称,但不得对作品进行不合理的修改。在实践中试卷使用他人作品侵犯原作者版权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作家张庆和的散文《峭壁上的树》就遭此厄运。2003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作家张庆和发现北京某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10月出版的《2004年全国中考热点试题(语文)》一书中,自己创作的《峭壁上的树》一文被湖南省长沙市(2003年)做了“语文中考试题”,文章被全文引用,没有署作者姓名。按图索骥,作家竟查寻并购买到全国各地31家出版社出版的35种载有《峭壁上的树》一文的图书,这些图书,有的叫“中考兵法”,有的为“名师点拨”,有的是“中考攻略”等,内中收集的各个地区的中考试卷,均全文引用了《峭壁上的树》一文,却无一为作者署名或署错了名。应该说试卷中使用他人作品并不为法律所禁止,但这种使用一定要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须是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使用中不得对原作进行任何不合理的修改;必须尊重作者的署名权和其他的著作人身权;限于试题的保密性,使用者可以不预先告知作者,但一定要事后通知作者;对于以营利目的的使用还得向原作者支付合理的使用费。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CopyrightLaw.CanadaP,1989.

[2]GonewiththeWindDoneGone:Re-writingAndFairUse.HarvardLawReview,2002,2,Vol.115.

[3]WilliamF.Patry.FairUsePrivilegeinCopyrightLaw.Washington.D.C.:BureauofNationalAffairs,1985.

[4]H.Ball.ThelawofcopyrightandLiteraryproperty.NewYork:M.Bender&Companyincorporated,1944.

[5]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陶绪翔,仲春.对著作权合理使用范围的法经济学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

[7]吴汉东.美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J].外国法译评,1997(3).

[8]曹胜亮,段葳.著作权限制制度的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7).

[9]罗伯特·考特,托罗斯·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10]李恩慈,刘爱明.中国作家的著作权自有法律保护——律师与作家的对话[J].中华文苑.2004.

合理运用范文篇2

一、明确奖金发放标准

奖金的发放能否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一个重要因素是职工是否认可奖金发放标准。标准合理,就会心情舒畅,干劲倍增;反之,就会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严重挫伤其积极性。根据我们对企业奖金发放所作的调查和分析,要使广大职工对奖金分配产生公平合理感,必须做到统一两个认识,坚持一项原则。即:

第一,对奖金发放公平标准统一认识。怎样才算公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亚当斯在美国企业中做了大量调查,指出在职工中对分配公平与否,有三种衡量标准,即贡献率标准(按劳动的贡献大小实行较大差距分配才算公平),平均率标准(差距不大的平均分配才算公平),需求率标准(按各人的需求大小确定分配额才算公平)。目前,在我国企业单位的奖金分配制度改革中,贡献率标准已为大多数人所赞同,但在各单位的奖金分配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单位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平均率标准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劳动贡献率的物质满足差异度相当低。奖金是对超过正常劳动定额以外的有效劳动所给予的物质补偿。劳动者为创造这一部分超额劳动,将消耗超过一般水平的体力和精力,应该获得较高水平的物质补偿。另外,奖金的主要目的是激励职工加倍努力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超额财富,也理应比基本工资具有更强的激励性。因此,如果劳动贡献率的物质满足差异度不够大,一方面将使大幅度超额者得不到足够的补偿,影响其进一步挖掘潜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使一部分人认为不值得为多几个小钱而拚命千,从而削弱了奖金应起的激励作用。所以,只有根据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实行差额较大的补偿,才会使职工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感,并以此激发起职工的工作热情。

第二,对贡献评价尺度统一认识。如前所述,奖金是从超额劳动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奖金的计量发放依据应是超额劳动量,凡那些并非直接依靠职工劳动完成的工作或直接属于职工职责的任务,都不应计入奖金发放范围。目前,各企业单位平均奖构成了奖金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平均奖的评价尺度很大程度上是以定额工作的计划完成度为依据的。这种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奖金的本质意义,使奖金逐步演化成福利性的补充工资,每到月初或月末.职工们都等着发奖金,却没有人去想为什么要发奖金,结果大大地弱化了奖金的激励作用。实际上,职工定额内工作已经通过工资得到了补偿,不存在奖或不奖的问题。因此,对企业来说,真正要加以奖励的应是超定额的劳动。只有这样,职工才能意识到奖金的真正作用。从而激发职工工作热情。而企业也能借此获得更多的产出,并随着平均产出水平的提高,逐步优化劳动定额,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所以,充分认识超定额劳动是奖金发放最重要的评价尺度.对于强化奖金激励作用至关重要。

第三.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如果说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认识是建立职工公平合理感的基础,那么在奖金发放中,坚持公正、公开原则是建立职工公平合理感的保证。所谓公正,就是按照奖金发放标准办事,对职工无亲疏之分,一视同仁。所谓公开,就是提高分配的透明度,让职工充分认识,奖,为何而奖?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流行模糊奖,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模糊发奖容易使职工认为发奖者有可能在询私情,从而恶化职工之间的关系,影响奖金激励的实

际效果。

二、掌握职工边际期望值,调整奖金刺激

奖金激励过程是一个心理的内在动机过程,它遵循报酬的心理物理法则。在社会稳定、物价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职工原劳动报酬水平较低,则他对报酬增量感觉的差别l洞限就小,小额的报酬增量就可使他明显感到收入增加,并对此引起重视。但随着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他对报酬增量感觉的差别闭限也在增大。因此,如果报酬水平增长率(或者说变化率)小于职工对报酬增量感觉的差别阑限,那么对企业来说,虽然支付了报酬,但由于这种报酬增量不易被明显地感知,就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要想提高报酬激励作用,唯一的方法就是调整报酬刺激强度。所以,在各单位奖金发放中.准确掌握职工边际期望强度值,并采取相应的奖励形式,是充分发挥和提高奖金激励功能的有效途径。

目前,随着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工资收入与几年前相比显著增加。但是,这几年职工生活所需的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也较大。且变动频繁,这就使职工对报酬增量的感觉差别阐限也相应地增高。因此,各企业应及时地调整、加大奖金刺激强度,以强化奖金激励作用。当然,绝对增加奖金发放总额是不可行的。当前奖金分配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放条件及发放方

式上。为此,第一,应进一步统一对奖金性质的认识,考虑取消平均奖,加大超额奖的发放强度。第二,要使职工充分认识奖金作为超额劳动的报酬,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是变相的月保障性收入。在此基础上,取消月奖,实行月奖累加,以加大一次性奖金的发放强度。第三,考虑到近年来大多数职工都已有一定的积蓄,各单位可以根据职工需求,灵活地变换奖励形式,将货币性奖励与实物性或其他形式(例如旅游、疗养等)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奖金的心理价值放大量。

三、科学地选择奖金发放时机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人渴望获得某种需要时,如果给予满足,则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边际效用就大;相反,则其心理边际效用就小。奖金的发放亦同此理,当职工渴望发奖金时得到奖金补偿,他就会感到这点奖金很重要、珍贵。因此,科学地选择奖金发放时机.其激励功能必然明显增强。那么,如何选择奖金发放时机呢?我们认为,要打破职工长期以来形成的月奖心理习惯,适当延长奖金发放间隔期,降低报酬增量感觉的差别阐限,提高奖金感知强度,以强化奖金激励作用。一般说,改月奖为双月奖较为合适,经过一段时间职工心理适应后,各单位再根据需要作相应调整。

此外.在奖金兑现准时性和兑现率问题上.各单位也应引起重视。一般来说,职工创造超额劳动价值并

被确认之后,奖金兑现越准时.兑现率越高,则奖金的刺激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低。当前,有些单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派任务时许以重奖,但任务完成后,或拖延发奖,或不能按规定的奖金标准如约兑现。这种状况实际上无形中增加了奖金的心理成本,使最终发下来的奖金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甚至产生负影响。

合理运用范文篇3

1.1市场信息资源

从本质上来讲,信息资源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的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提供充足的市场信息资料,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市场信息的传输,并提供信息传输工具和信息传输制度等。在其信息资源中,主要包含了外部的市场信息资源及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1.2营销人才资源

众所周知,员工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在员工全情投入的情况下充分奉献其深厚的专业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热爱和了解,企业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需要明确的是,企业的人才资源并不是单一指基层员工,同时还包含了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阶层。只有充分落实好企业人才的优化配置,实现工作岗位与人才能力的相适应,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前提条件下,为员工提供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从而有效协调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深化企业市场营销效果。

1.3企业经济资源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经济资源的物质保障。首先,企业若想最大限度获取经济效益,需要实施一系列投资、经营活动,譬如:生产原材料的购置、产品加工费用、人工劳务费用、设备采购费用以及后期维护费用等等;其次,要顺利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还需要提前最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工作、市场信息资源采集工作以及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而全面实现这些工作也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支持。

1.4销售渠道资源

从广义上来讲,销售渠道指的是企业产品销售所应对的消费群体、营销区域等,是企业销售活动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是满足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最终步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企业的销售渠道可以划分为实际渠道和网络渠道。从地理角度分析,又可分为拓展市场、国内市场、本土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等。

2在供应链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的有效措施

企业在采取科学措施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的过程中,离不开供应链理论的关键性指导。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严格遵循供应链理论,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稳抓市场发展动向,制定出一系列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的相关措施,在此方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全面落实市场观察与信息反馈、分析工作,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若要实现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市场信息的采集、反馈和分析工作,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向,设计科学的市场发展模型,为企业成功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实时采集市场信息资源,能够提供准确地市场动向,科学指导企业管理和经营活动,有效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有效强化对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分析和反馈工作。不仅如此,企业还应针对市场信息资源的采集工作适当加大相关资金投入,保证各环节工作有效开展。具体来讲企业需要做到内外兼顾,建设全面、详尽的内部信息网络,同时建立完善、健全的外部市场信息收集、传输网络,从而为企业的市场信息采集、分析、反馈工作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最后,还应该从企业专业队伍建设层面入手,加强人员专业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从而为企业良好的开展市场信息采集、分析、反馈工作提供不竭的动力,有效促进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顺利进行。

2.2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能,为市场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对与企业整体而言,财务管理工作除了决定其市场营销活动能否成功开展之外,还充分渗透到市场营销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如此,在制定市场营销活动方案、落实相关战略措施、提出重大发展决策的过程中,也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全面保证企业资金的良性运转和充分利用,从而推进市场营销活动的成功开展。另外,企业还应该从具体的财务从业人员入手,全面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其职业责任感。制定严格的财政人员聘用制度,确保任职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和深厚、娴熟的财务工作经验及技能,还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保证日常工作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有效避免财务工作过失、出现财务漏洞,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第三,为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能够规范、有效的落实,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明确财务管理中各相关人员的职责范畴以及业务权限,针对财务工作的开展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管,以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的全速发展。最后,企业还应当充分保障财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并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为其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该部门在落实具体工作过程中,必须保证高度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保证企业员工和领导的知情权。总而言之,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资金的一系列运转环节能够顺利实施,凭借科学的供应链理论支撑,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有效缩减企业的投资成本、充分利用企业资金,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2.3加强企业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工作,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核心动力

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市场营销队伍,是市场营销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另外,营销团队的能力和专业度还决定了市场营销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以及为营销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全面、详细的市场信息。与此同时,营销策略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营销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市场发展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就此来讲,应当充分重视企业的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工作,提高营销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制定一系列健全的营销管理制度,有效规范相关从业人员的日常行为,全面推动企业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

2.4全面整合营销资源,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详尽的市场信息

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整合企业内、外部各项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统筹规划和管理各项资源,做到以顾客需求为核心,以更好地满足广大顾客的多样性需求,相关人员还应全方位了解市场发展情况,提高企业应对风险和新事物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还须详细考察该地区的市场情况,对顾客需求、经济发展趋势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调整营销策略,增强企业对市场发展的适应性,为企业市场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为市场营销提供巨大的动力因素。除此之外,企业应多与设计单位、原材料供应单位、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发挥各单位的最大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确保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稳定有序进行。

2.5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全面打开市场营销渠道,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除了上述措施以外,为了巩固市场营销资源的利用效果,还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拓展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全面提升企业销售水平。在此方面,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发展方向,拓展个性化销售渠道,并围绕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企业产品,并制定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产品销售方案、产品运输离线及专业的产品运输设备,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不仅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销售服务更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3结语

合理运用范文篇4

1抗生素的选择

1.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例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临床应用首选青霉素。

1.2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早期金葡菌、败菌症,头孢噻吩与头孢唑啉都有效,但病程较长者并已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萄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因为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

1.3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由于各类药物吸收过程的差异,在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对较重的感染宜采用静脉给药,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多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氯洁霉素、洁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前列腺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大多较低,但红霉素、磺胺甲基异?唑、甲氧苄氨嘧啶、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在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大多数抗菌药物从肾脏排泄,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十至数百倍,甚至更高,下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

1.4根据使用人群选择抗生素比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

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2合理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而且要掌握适当的给药时间间隔和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例如中效磺胺,应照其T1/2间隔一日给药2次,过少不能维持其作用。而繁殖期杀菌性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则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期内达到较高血浓度,以发挥杀菌作用。青霉素半衰期T1/2为0.65~0.7h,用药后3~4h约90%已排泄,6h血药浓度已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因此青霉素给药时间应是歇性的,将每日1次注药改为2~3次分输。

3正确选择溶媒、pH值

3.1青霉素钠盐可选择生理盐水,尽量不用5%~10%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作溶媒,原因是葡萄糖能催化青霉素的水解。在输液中,青霉素钠盐的稳定性主要由pH和温度决定,若温度在0~10℃及pH5~8,分解作用很小,如溶液在pH5~8以外的酸性或碱性中,其分解作用加速,以致不受温度影响。

3.2氨苄青霉素钠盐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下易被水解,其葡萄糖注射液不稳定。可选用0.9%盐水作溶媒,尽量在1h内滴完。

合理运用范文篇5

1合理配伍,增强疗效

西药针对性强,药效迅速,中药则能宏观调控,疗效稳定、持久,两者合理配伍在疗效及作用时间等方面有着相互调节、取长补短的功效。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为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血药浓度升高,疗效增强。安络血、维生素K1与三黄泻心汤合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单用西药有明显加快止血的作用。在乳腺炎的治疗中选用青霉素、链霉素与通络散结、清热解毒的中药连用,如:金银花、蒲公英、丹参、连翘、赤芍、鸡血藤等可产生协同作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黄芩、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时,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上有协同效应。中药及其制剂与一些抗生素应用,效果会显得好些。很多中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穿心莲、双花等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黄连中的小?\硷、黄芩中的黄芩甙、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脂均有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板蓝根、大青叶、柴胡、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与西药配伍治疗流行性感冒、肝炎疗效都比较好。

有的药物可通过影响排泄过程,使疗效增加。如黄芩、砂仁、木香等对肠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维生素B12、灰黄霉素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应用庆大霉素治疗尿路感染时可与硼砂联用,使尿路PH值升高,可明显增强庆大霉素的治疗作用。

将不同功效的中西药合用,可达到作用互补、增强疗效的目的。如对心功能不全者,应用补心汤配合西药扩张血管药双克等利尿剂,由于其作用机制不同,具有协调相加效应,能显著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肾盂肾炎选用中药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凉血活血止血的药物治标,补肾药治本,西药抗生素输液,取长补短效果较好。对疮疡肿毒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中药外用治疗,内服抗生素也有好的疗效。

2中西药合用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临床中应用的西药成分单一,其治疗作用虽然明显,但其副作用也很大,特别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非常大,使一些患者无法坚持完成化疗疗程,导致病情无法控制。实践证明配合有效中药可获得理想的效果。抗肿瘤药物有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引起的细胞减少等作用,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应用时配合中药海螵蛸、白芨、女贞子、石韦等可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保护胃粘膜、防止白细胞下降。应用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时,联用人参,能缓解消除因使用前者导致的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并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临床中应用的参一胶囊,它含有人参皂苷,培元固本,补益气血,与化疗药配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肺癌、肝癌的治疗疗效,可改善肿瘤患者的气虚症状,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防止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脱发等,可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生长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抗生素与小柴胡汤合用,可消除抗生素应用后出现的白苔、胸肋胀满和食欲不振。氯丙嗪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与珍珠层粉配伍治疗精神分裂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氯丙嗪,且对肝功能不仅无害,反而有不同度的改善。激素治疗常出现反跳、出血等不良反应,如以红参、三七互用则能减少上述副作用而提高治愈率。

3减少药物剂量缩短疗程

临床中经常应用的珍菊降压片(成分有珍珠层粉、野菊花、槐米、乐宁、双克)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及改善症状的作用。若以珍菊片常用量每日一片每日三次,其中的盐酸乐宁比单用时的剂量减少好几倍,疗效增强,并可缩短疗程。强的松、环磷酰胺等西药治疗免疫性疾病如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长期应用毒性较大,加用中药雷公藤等,可减少西药的用量,从而缩短疗程。在应用化疗药物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化疗时,配合使用中药脾肾方(党参、白术、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枸杞子),可使化疗率完成率高,减少化疗药物的使用量。

合理运用范文篇6

关键词盈余管理;利与弊;适度运用

盈余管理(Eamings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一、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中被广泛运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盈余管理信息的披露都是由董事会及管理层合力决定的,在盈余管理中有决定权的一般都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也就是说,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不正确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选择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他们扮演着运用盈余管理的主要角色。当然,会计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但充当配角。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在运用盈余管理时,必须同时具有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一般会计准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运用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选择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但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也就是说,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体现在会计收益的数据上。

3、盈余管理不会增减社会的实际盈余。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运用的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社会的实际盈余,但会改变实际盈余在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或不同企业的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只会影响到企业某期或不同企业的会计报告盈余,而不会增加或减少全社会中的实际盈余。

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复杂。盈余管理明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但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则是相矛盾的。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复杂,特别是在谁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这一点上。盈余管理考虑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层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购股权、局部利益以及晋升机会等。有时,盈余管理的受益者又包括了部分关联股东,甚至政府官员。

二、盈余管理形成的原因

盈余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紧密相关。当然,究其根源还是公司内部不合理的权力安排的结果。通过对盈余管理研究,可以识别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找到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根源。这样,既可以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下面,我们分析盈余管理形成的具体原因。

原因一:委托——关系下的道德背离。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在一系列契约组合中,股东与经营管理者通常采用“委托——”的关系,而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取向往往不一致,存在责、权、利等诸方面的矛盾。首先,委托人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人一般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非致力于增加企业的价值。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出现停滞不前而危及自身地位和利益的情况下,对企业往往采取持续缓慢的发展策略以稳定自己的地位和业绩。也就是说,只有当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经营者利益不相抵触时,他们才会追求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否则,将各取其利。因此,委托——制度下,经营管理者容易产生道德的背离,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

原因二: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现代企业中,委托人和人之间常常信息不对称。人垄断许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委托人要获得这些信息,就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有时甚至不可能得到这些信息。这就使委托关系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相容,者可以籍此获得某种信息的租金,这对委托人而言就是成本。同样,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也很难获得企业独占的内部信息。由于者(企业管理者)掌握着信息的制造与权,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会对会计信息进行隐瞒或夸张。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也就不可能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充分性进行评判,使得现代企业的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原因三:会计准则与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会计固有的局限性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间。不同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可能制定得尽善尽美,必然存在一定的会计选择。如会计上要求的权责发生制、稳健性原则,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渗入职业判断等许多主观人为的因素,管理当局也就可能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或有损失来确认虚拟业绩或“储存利润”。因为政府只能就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即通用会计准则作出规定,而那些会计政策没有规定的特殊状况,就为企业提供了会计选择的空间,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土壤。

三、盈余管理的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欺诈行为,等同于利润操纵和财务舞弊,它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并非限制在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方法内;另一种则认为盈余管理并不是一种欺诈行为,由它产生的财务报告虽然缺乏真实性但也不是欺诈性财务报告。盈余管理只是破坏了盈余数据的公允性,没有破坏它的事实性,因为它的事项与交易是实际发生的,不是捏造的。同时,盈余管理并不像财务舞弊那样对相关利益方只有害而无利,它虽然降低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在降低契约成本、税收筹划、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就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而言,一是有助于企业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时,往往采用利润前推措施。此时,企业一般来说财务状况不佳,净资产收益率不能达到配股筹资条件;资产负债率过高,潜在债权人不愿意提供信贷支持。企业若提前确认后期的利润,如,将直线法用加速折旧,降低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推迟计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等,那么,当期利润定当得以提高,从而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要求。同时,这些做法也提高了股东权益率,企业更容易通过举债方式筹集资金。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度过财务难关,使企业能有充裕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有助于企业减少契约成本。持契约观(EfficientContractingPerspective)的学者指出,盈余管理可以降低契约成本。他们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同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订立形式一样,可以减少企业各方之间的契约成本,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

考虑到契约的不完备性,需要给经营者一定的会计选择和处理上的灵活性,以便应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和其他无法预见的事件。特别是在环境变化影响到企业契约的参考指标时,企业管理当局能够通过适当的盈余调整影响契约指标,从而有效地避免再次谈判的成本或技术性违约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前提。也就是说,盈余管理运用得好,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三是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实施利润平滑手段,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也有助于股东达到财富最大化目标。采取利润逐年后移措施,使企业业绩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利于树立企业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良好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若能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转“虚增长”为“实增长”,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四是有助于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它能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又符合税法所蕴涵的政策导向。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就盈余管理的消极作用而言,尽管盈余管理在国内外企业均被广泛采用,但是,当盈余管理超过一个合理的度时,就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信息的使用者,影响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破坏社会的经济发展。过度盈余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当盈余管理超过合理的限度时,就很容易转变为利润操纵,使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和可靠性。而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便失去了生命力。盈利信息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它被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用户用来评价企业的优劣有着重大意义。过度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将严重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失去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2、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甚至企业的利益,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事实上,许多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并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而只是作为眼前的权宜之计。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增加当期利润后,将使预期目标利润变得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同时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下一年度若达不到预期目标,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和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只有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进行不合法的利润操纵和会计欺诈,最终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信心,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下降。《上海证券报》对投资者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利润在盈余管理以后的转回将使投资者失望。公司业绩不佳,将导致股票价值下滑等负面影响。

3、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由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一般情况下,盈余管理会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不能忽略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的事实。过度的运用盈余管理,会因为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中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细究起来,与各企业过分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因为每一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加控制地进行盈余管理,那么,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公务员之家:

4、对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和协调发展不利。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如果竞争对手采取了过度的盈余管

合理运用范文篇7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是企业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和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最终实现提高客户获得、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的。从CRM理论的价值链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见图1),它们分别是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和服务管理。市场营销主要涉及以何种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及相应的市场活动;销售管理是通过计划、执行及控制企业的销售活动,以达到企业的销售目标;服务管理指企业为了建立、维护并发展客户关系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工作的总称,其目标是建立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客户;针对我国供电企业的具体特点,当前行业重点是考虑后端的服务管理;本文也是在此基础上上就客户的细分和客户信用等级两方面提出深入的论述。这一方面作详细的论述。当前供电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社会信用缺失的现象,如拖欠电费、违章用电、窃电等等,所有这些大大加重了供电企业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因此,有必要结合供电企业自身的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高科技手段来建立客户信用度评价体系,以规避市场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目前,许多供电企业对客户信用度采用的评价方法是将各类评价指标加权平均以求得结果,其评价的核心建立在评价结果可以叠加、评价因子为线性关系的假设上。这种线性的评价模型简洁明了、操作性好。但由于实际上在进行客户信用度评价时的评价对象均含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评价对象的不同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又带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和不可获取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客户历史纪录和行为记录的趋势判断法构建客户信用度综合评价模型,目的在于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提供更有利的工具。

2国内外在客户细分和客户信用等级方面的研究发展状况

要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从客观上来讲,企业就必须对其所拥有的客户进行分类,由此才能最终建立一对一的客户服务体系,实施差异化营销。传统上对客户分类有经验法和基于统计的分析方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兴起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客户信息系统分析方法。传统中的经验法是由经营决策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基于客户数据初步统计的分类方法又可以用定性或定量两种不同的模式来进行分类。定性分类,如根据客户所认知的产品内在价值或外部价值的不同度量值进行分类I定量分析分类法主要有四种:

1)根据客户生命周期、客户平均消费额和消费周期计算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并根据价值将客户依次分类

2)RFM分析法,基于R(RecenCy)客户上次购买至今最小间隔、F(Freaueney)某一段时期内购买次数、M(Moneatyr)在某一段时期购买金额这三个参数进行分别打分,最后根据R*F*M的值确定不同客户分数进行分类。

3)客户价值矩阵法,利用客户购买次数和平均购买额构造客户价值矩阵简化细分方法。

4)根据客户份额或客户让渡价值等进行分类。应用现代技术对客户进行细分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国外有不少研究者,~nJoesooKio等研究了神经网络在旅游客户细分中的应用,A.vellido等研究了神经网络在网络上客户细分的应用。国内的情况,如武汉大学郭蕴华等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客户分类算法,清华大学的陈伯成提出的白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在客户分类中的应用研究了,还有王晓国基于C4.5算法的客户分类等等。目前对客户分类的情况还有待于发展,无论是分类算法或者是其与CMR系统的整合都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及信用风险的管理比较成熟,国内外都已经有了大量的成果。世界最早的信用评级活动始于20世纪初,1909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资信评级机构一一穆迪公司。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性信用评级机构有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s)、穆迪公司(Moody—s)以及总部设在英国的惠誉评级公司(Fitch一一IBCAo中国的信用评估活动始于20世纪8O年代后期。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召开信用评级问题研讨会,随后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信用评级机构,最高时曾达到4(】家左右。目前为止,实际从事评级业务的知名资信评级机构有5家左右。用电客户信用为电力用户交纳电费能力和交纳电费意愿的综合。目前关于电力客户信用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相对也不健全。对用电客户信用评价的研究方法目前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主要从电力客户失信的原因和电力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进行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

3供电企业客户细分及客户信用等级的模型和相应的服务策略

要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从客观上来讲,企业就必须对其所拥有的客户进行分类,由此才能最终建立一对一的客户服务体系,实施差异化营销。传统上对客户分类有经验法和基于统计的定量分析法;针对电网行业的具体特点,整体上分两类的客户:一是企业客户;二是个人客户;本文就这两类提出两种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细分模型和信用等级的操作方法,并能以信息系统落地为最终的原则。

3.1ABC分类法

ABC分类法是一种最常用、最简洁的方法,主要根据企业利润额的构成区分客户,这种方法适合于企业客户。即按照利润额来源大小对客户进行排序分类,企业8@/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2@/o的客户,70%的客户只提供了不足20%的利润,另有10%的客户不仅不会为企业带来任何利益,甚至会削弱企业的赢利水平。这种情况可以运用帕雷托曲线描述如下图2:图2帕雷托曲线而企业利润额是企业与客户年交易中所获取的利润(即年电费总和)与客户年分摊营销成本和经营成本之差值。这种方法直观地把客户分为A、B、C三类,他们对于企业而言客户价值非常不同,客户管理的要点就是优先发展A类客户,保持或缩减B类客户,抛弃C类客户。运用ACB分类法的缺点就是只体现了客户在某一时点上的静态价值。所以这种分类方法必须依靠信息的手段实时对客户进行分类并对客户进行重新归类,保证分类的准确性。

3.2分类指标评价法

指标评价法主要用于客户的信用等级的评估,既适合于企业客户,也适用于个人客户;要想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必须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一般客户的资料数量较多,就需要从中挑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类,要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价客户。本文草拟一个评价指标体系(见图3)。根据客户的分类及信用等级,我们可以综合得出客户的综合细分模型(见图4),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客户,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客户的营销策略。图4客户综合细分模型针对不同客户细分模型,我们可制定对客户不同的营销策略。本文所指的营销策略并不是那些常规的市场营销活动,而是跟据电网行业的特点去优化自己内部的一些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于客户细分模型为好和较好的用户,在电网负荷紧张需要停电、限电时,应优先保证其用电;提供用电技术辅导,定期对客户设备进行诊断分析,帮助客户提高设备水平。同时根据供电局生产业务中的计划停电、故障停电、错峰停电、欠费停复电四种典型停电事件的业务流程深入分析和优化,梳理出各级业务单位在停电事件发生过程中与客户服务中心的信息交互,以便客户服务中心更好地服务客户。图5是一个计划停电业务场景的优化和和客户服务信息共享的模拟图。图5计划停电业务场景的优化和和客户服务信息共享的模拟图

合理运用范文篇8

关键词:供应链;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探讨

市场上供应链的组成包括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其最终的目的的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供应链其实一种综合形式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模式,其与传统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同时优点也很多。由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资源的共享,这些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企业要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整合、运用,这样才能发挥出这些资源的价值,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企业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供应链的价值,这样才能保证市场销售这一环节不断地提高,才能帮助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稳住脚跟。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呈现一种高度的一体化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营销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独的生产末端环节,使得市场营销在目前的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势必会改变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使得市场营销在目前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市场营销资源类型分析

1.营销技术。市场营销技术就是为了产品有一定的销量而采取的专业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技术,其主要是指开拓新的市场,还包括技术支持、广告投放、售后、调研分析等等。2.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二是外部市场的信息资源。这两种信息资源对企业来讲非常重要,企业只有搜集到这些信息以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发现内部和外部的一些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避免这些问题的扩大。3.物流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物流对商品的销售影响非常大,商品要进行交易就必须快速的流通,在流通的过程中要保证商品流通的速度。因此物流资源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市场销售的成效。物流资源包括运输的车辆或者相关的产品存放空间等等。4.人力资源。企业要想快速的发展就离不开优秀的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有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可以帮助企业业绩更上一层楼。优秀的管理人员也能够帮助企业运营快速化、正常化。普通员工也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源,这样才能达到企业的管理、经营相互协调,使得企业的发展进度快车道。5.营销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其包括营销文化、管理文化等等,其中营销文化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营销的分析和营销的策略、设计等等,它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下长期的积累产生的一种团队的模式和精神,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一种精神支撑。6.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企业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目标而制定的一种规范性的文件,这个文件是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一种纲领,其中包括市场的定位、实施的步骤等等。制定战略计划可以帮助企业有目标的去发展。7.经济资源。经济的资源对企业的市场营销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市场营销中的奖惩制度,也是企业能否正常运行的一项物质保障。在目前的市场中企业要想实现相关的目标就必须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深入搜集。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资金。因此经济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二、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1.有利于对市场进行把握,优化企业战略计划。合理的运用市场营销资源有利于企业摆脱传统的营销理念,并且针对原来的战略目标进行彻底的修改,保证营销的策略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合理的运用市场营销资源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加准确的市场信息,企业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查出一些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一些措施,使得战略计划更加完善,营销计划更加合理。2.有助于加强企业现代化建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目前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现代化的标准有:企业发展的理念是否现代化;企业的生产设备是否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是否现代化;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是否合理化等等。除此之外,通过一些市场营销资源信息的反馈企业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进行大力度的改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硬件设备,这样才能使硬件实力有所提高。3.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企业中要把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把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互衔接,使得企业的内部越来越团结。新设备还要不断地完善,要把企业的经营环节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高科技的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市场上的一些资源理论上的分歧也趋于一体化。全世界的原材料和商品的流通开始慢慢的摆脱各种条件的束缚,开始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竞争和销售,这样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就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原有的一种竞争模式已经不适合现有的市场发展,如果企业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将会使企业的利润不断下滑。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深入调查市场,充分的考虑市场上材料的成本,不断降低消耗,提高成效。同时国家方面也积极的制定相关的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企业除了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以外,还要严格的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的秩序,保证商品的质量,充分合理的运用市场上的资源,为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做出合理化的引导和设计。

四、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的方案

1.加强市场信息综合反馈分析。企业市场营销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通过信息收集、整理来实现,只有及时、快速、真实地反馈和分析资源信息,才能保障市场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信息的收集、传输、整理、分析是企业学习型组织建立的补充,能够加强企业的竞争力。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贯穿整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因此财务状况的好坏是影响企业管理的第一要素,企业要想办法来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财务不出问题。3.加强营销团队建设营销团队是营销活动的核心,是企业营销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是企业营销计划的执行者。企业市场营销能否获得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活动的开展。营销团队还能够将自身的先进思想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为企业提供后续竞争力保障。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在供应链下对市场营销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整合已经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企业要对市场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考察,根据考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自身优势。当然这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唐朝.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7(11):65-66.

[2]袁尊尊.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品牌,2015(11):26-27.

[3]刘芳妤.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2016(02):36-37.

[4]王传家,王燕.关于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3):25+27.

合理运用范文篇9

【关键词】中学体育;游戏模式;不足之处;思考建议

一、当下教学中对游戏运用的不足之处 

1.过度沉溺于游戏。游戏教学是当代中学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并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对兴趣和体育锻炼相结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在“度”的把握上存在着偏差,即将游戏视为了教学的全部,使体育课成为了娱乐课,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体育就是娱乐和游戏,可谓是得不偿失。2.游戏设置不合理。游戏的选择和设计,要紧紧围绕着中学生身体和心理条件、教学需要等多个原则,但是在实际中,一些游戏的选择和设计却表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让学生在奔跑过程中做翻滚动作,很容易就会引起骨折。所以存在着较高的危险系数。一旦学生的身体受到了损伤,后续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3.教师的掌控能力弱。教师是整个教学的引领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会对整个教学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因为在室外进行,加之对一些游戏的引入,所以很容易出现难以掌控的局面,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监督,既达不到预计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对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游戏在中学体育课堂中的合理运用 

1.科学选择游戏内容。前文中提到,游戏类型、内容的选择,是其能够得到合理运用的关键前提,更会对教学质量和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应该做到科学选择游戏内容,其主要依据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普遍活泼好动,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但是身体和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针对这一特点,要选择一些运动性、知识性较强的项目,注重对肢体的运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第二是教学的实际情况。游戏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在选择和设计游戏时,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而且要将其自然、有效的融合到教学中来,使其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2.在准备阶段的运用。从专业角度而言,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身体状态,并对后续的训练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应该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合理选择游戏。具体来说,游戏的动作幅度不能太大,尽量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并对后续的锻炼充满信心。比如反转游戏。教师向学生发出指令后,学生要做出相反的动作,连续出现错误的学生将会被淘汰。既能够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也能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让他们在不知不自觉中就融入到了整体的氛围中。3.在身体素质锻炼中的运用。身体素质锻炼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为其重在锻炼学生身体的机能,所以动作难度较低,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枯燥和乏味之感。所以应该及时将一些游戏应用于本阶段,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小组竞赛类的游戏,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等得到强化,这也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中的游戏设置难度不宜太大,既要避免因负荷过大而导致身体承受力的下降,又要避免一些危险的发生,特别是要使用到单双杠等器材时,更要在使用前予以安全检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4.在体育技能训练中的运用。能够掌握一种或多种体育技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后继续对某一种体育项目保持兴趣,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其实该阶段的教学是相对容易的,因为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本身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多学生也十分喜爱这些运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多采用教师示范加讲解的形式,让学生难以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其中,在练习过几次之后就失去了兴趣。以篮球为例,很多学生都十分喜欢这项运动,一些篮球明星也是学生们热捧的对象,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采用花式篮球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技术训练,包含传球、投篮等各种技术,并效仿职业篮球联赛,评出相应的称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荣誉意识,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5.在课程结束后的运用。在经过剧烈的运动之后,学生们的肌肉、关节等会处于相对的紧张状态,所以应该选用一些合适的小游戏来进行缓解,使他们从紧张的训练中慢慢的解脱出来,尽量减少他们的疲劳感,并对下一节体育课充满期待。比如可以选用反应性的小游戏,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标号,选中的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指令做动作,如果出现错误了则要表演节目等。也可以采用值日的形式,每堂课结束后,都由值日生讲一个笑话等,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课程的学习。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打好基础,才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要求教师要及时从过分重视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误区中走出来,将更多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游戏引入到教学中来。一方面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教学效率得到本质的提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体育知识、体育锻炼、游戏趣味三者的有机结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每一个中学教师都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冯志坚 单位:广州市南沙鱼窝头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亚平.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游戏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02).

合理运用范文篇10

【关键词】供应链;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

当下,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在各个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中,供应链开始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只有保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正常运行,企业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才能在市场上赢取商业利益。

1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是一种商业运营理念,这种理念中把供应链的范围定位为“企业原材料的收集,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营销,以及将生产和营销环节结合起来”的一系列服务。供应链是企业的核心,包括对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力资源、物流等服务的控制。供应链实现了从生产商到分销商,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制造。供应链的存在,对于企业来说,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既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也给企业创造了额外的利润。

2市场营销资源的种类

2.1信息资源。21世纪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大量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创造社会财富,满足生活需要。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而言,信息技术是重要资源。信息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将优秀的营销信息带给市场,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建立自身的营销目标和营销策略;2)企业借助互联网媒介实现自身的产品宣传,打通营销渠道,走出特定地域;3)信息手段可以成为企业和客户之间沟通并达成合作的桥梁,跨越国界和语言的障碍,达成更多企业合作。2.2营销手段。营销手段是在市场营销资源中的重要助力,营销手段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产品进入市场之前的调研,了解产品的市场价值;其次是制定产品的销售策略,包括销售方向、销售范围、销售人员的选配、销售方法的研究等等;最后是详尽的售后服务,全面考虑产品售后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等。2.3人才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决胜因素在于是否有技术性人才。人才资源是市场营销资源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非常高,既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够掌握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也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具备合格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认同企业的运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从而共同努力使企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2.4产品的销售途径。供应链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制造,最后是将产品销售出去,这也是实现企业营销的最终目的,因此寻找销售途径非常重要。企业要根据生产的产品特点确定销售人群和销售地域,通过市场调查,确定销售方案。比如电子产品的面向对象主要是年轻人,销售方式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零售等。2.5财力资源。资金是企业的命脉,一个企业能否实现运转和盈利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资金。世界金融危机曾经给很多企业带来致命损失,因此企业要保证正常运转的前提是充足的资金投入。企业资金主要应用两个方面,1)在原材料的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2)在企业运营中的开销,例如员工薪水、物业费用等。

3供应链下的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的策略

3.1资金的合理运用。财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命脉,是企业发展的后备粮。资金链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合理运用企业资金,尤其是加强企业资金的内部管理。一是提高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主要是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要求,财务人员要尽职尽责,监督资金流向,帮助管理企业的财务状况;二是成立完备的企业市场营销资金管理体系,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3.2充分考察市场。企业普遍关注的是产品最终销售水平高低,而产品能否拥有市场,需要企业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和充分的市场分析。因此,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要组织专业的市场调研人员进行市场考察,同时采集市场考察数据,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分析数据,在数据中发现问题,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形成市场销售方案。3.3增强营销队伍的专业性。企业能否做大做强,与企业中的人才素质紧密相连。营销工作人员是企业营销资源的重要部分,增强营销队伍的专业性,保证人力资源的培养,是保证企业在供求市场下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一要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可以通过定期举行项目技术课堂培训的方式,也可以鼓励员工自行学习的方式;二是普及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员工的上进心和归属感,通过制定相应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结语

当前,人们对于市场的需求更趋向于个性化和定制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只有合理运用市场营销资源,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商业利益。因此,企业要根据充分的市场调研结果制定自身的营销策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作者简介:马硕辰,1997年生,男,市场营销专业。

参考文献

[1]李晓方.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企业经济,2013(2):76-78.

[2]李昀.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1):66-67.

[3]王思远.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4(35):39.

[4]王传家,王燕.关于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