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0:08:54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1

【关键词】高血压;生活方式;病人依从

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bloodpressurecontrolinag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XIAOXuan,HELi|ying,LIBin,LIMei|jun//ChineseJournalofCardiovascularRehabilitationMedicine,2007,16(2):175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informationofhypertensiontreatment,andtoexplorethereasonofpoorlycontrolofbloodpressure.Methods:Thedataof778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wereanalyzed.Results:Inwhomthetakingrateofantihypertensiondrugwas9666%,andbloodpressurecontrolratewas7648%.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ofunderpressurebetweenbeforeandaftercure(P<005~<001).Thereasonsofthepoorcontrolofthebloodpressurerespectivelywereusingshort|termdrug(75%),pertinacioushypertension(72%),poorcompliance(63%),whitecoathypertension(17%),andunhealthylifestyle(16%).Conclusion:Usingetiologicaltherapyhasimportantsignificanceforgoodcontrolofhypertension.

Author′saddress:GuangzhousanitariumofPLA,Guangzhou,Guangdong,510515,China

Keywords:Hypertension;Lifestyle;Patientcompliance本研究对广州解放军疗养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现状的调查分析,以便改进高血压治疗,取得更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78例高血压病人为2003~2005年来自全军各地,在我院疗养的,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养员或随员,男517例,女261例,年龄59~86,平均(746±344)岁。

12方法针对此次调查制定了特定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自感血压升高症状、服用降压药(用药剂量及用法)、在生活方式上有无高血压危险因素、父或母辈中有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史等。入院后每日7∶00、10∶00、15∶00、19∶00分四个时段测量血压,连续15d。要求血压测定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每日在同一时间,由同一测试者测试,记录结果(安静状态下连续3次)。血压控制不良者均在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条件后再行药物降压治疗,降压治疗方案根据监测血压情况和(或)动态血压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既往用药史和合并症的情况,对患者主要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后,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结果选择降压药物。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治疗前、后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高血压控制情况7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服药率9666%(752/778),高血压服药者中,7609%服用钙拮抗剂,1198%服用利尿剂,1067%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60%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874%服用β受体阻滞剂,180%服用α受体阻滞剂,1787%服用复合制剂(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复方罗布麻等)。有3509%的患者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高血压的控制(<140/90mmHg)率占高血压患者的7648%,占服药者的7566%。

22血压控制不良原因(1)依从性差者48例(63%);(2)不良行为方式12例(16%);(3)服用短效降压药56例(75%);(4)白大衣高血压13例(17%);(5)顽固性高血压54例(72%)。

23治疗结果见表1。表1高血压各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

3讨论

高血压病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血压至达标水平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对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了解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有文献[1]指出,在2/3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依从性不良是其原因之一,其主要因素有擅自停换药物、药物不规则使用、药物的副作用及目标血压和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依从性。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影响血压,使血压难以控制。包括(1)钠摄入过多,可使血容量负荷过重;(2)长期吸烟:使不出现夜间血压下降;(3)其他:嗜酒,缺乏运动等。根据JNC7,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高血压,如采用DASH饮食计划,限制钠的摄入,参加规律的有氧运动,限制每日酒精摄入量,可以将收缩压降低20mmHg。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白大衣高血压对靶器官也有不良影响。它与血管阻力的改变、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其他代谢异常有关,故主张予以治疗。部分学者认为单纯的白大衣高血压不需要药物治疗,可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心理治疗,并用24h动态血压(ABPM)进行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的随访[3]。

服用短效制剂可致凌晨血压陡增。人体昼夜血压曲线呈构型改变,夜间血压一般比白天下降10%~20%,在晨起后逐渐增高并于上午达到峰值。有少数患者在凌晨5时~6时起床时血压猛增到峰值。一些临床观察显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早晨有更大的危险性,这与清晨血压升高有很大的相关性[4]。凌晨血压陡增,其机制可能是血压调节对交感活动的过度反应,多见于使用短效降压药的患者。改用谷峰比值较高的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能更有效地控制夜间(0时至次日晨8时)血压[5],防止凌晨血压陡增,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高血压患者经联合3种足量降压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仍不能降到140/90mmHg以下,或者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能使收缩压降低至160mmHg以下者,被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2]。文献显示[6]:小剂量多联合用药效果明显,最多可联用8种药物。多联合用药(超过5种)时,每种药物均为小剂量(常用量的1/3~1/2,一般不超过常用量)。

【参考文献】

\[1\]WerlemannBC,OfferrsE,KollochRComplianceproblemsintherapyresistanthypertension[J].Herz,2004,29(3):271-275.

\[2\]黄平,吴健老年人顽固性高血压[J].中华老年杂志,2005,24(4):250-251.

\[3\]施珍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8-11.

[4]KuwajimaI.Ambulatorybloodpressureintheelderlywithhypertension[J].NipponRonenIgkkaiZasshi,1994,31(5):920-921.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2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广州疗养院疗养员高血压的降压治疗现状、控制率,探讨血压控制不良原因。方法:对7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方案进行登记,并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高血压服药率9666%,控制率7648%,有针对性治疗后血压有显著改善(P<005~<001)。血压控制不良原因按百分率排列,依次为服用短效降压药(75%)、顽固性高血压(72%)、依从性差(63%)、白大衣高血压(17%)、不良行为方式(16%)。结论:针对病因的治疗对血压达标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血压;生活方式;病人依从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bloodpressurecontrolinag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XIAOXuan,HELi|ying,LIBin,LIMei|jun//ChineseJournalofCardiovascularRehabilitationMedicine,2007,16(2):175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informationofhypertensiontreatment,andtoexplorethereasonofpoorlycontrolofbloodpressure.Methods:Thedataof778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wereanalyzed.Results:Inwhomthetakingrateofantihypertensiondrugwas9666%,andbloodpressurecontrolratewas7648%.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ofunderpressurebetweenbeforeandaftercure(P<005~<001).Thereasonsofthepoorcontrolofthebloodpressurerespectivelywereusingshort|termdrug(75%),pertinacioushypertension(72%),poorcompliance(63%),whitecoathypertension(17%),andunhealthylifestyle(16%).Conclusion:Usingetiologicaltherapyhasimportantsignificanceforgoodcontrolofhypertension.Author′saddress:GuangzhousanitariumofPLA,Guangzhou,Guangdong,510515,ChinaKeywords:Hypertension;Lifestyle;Patientcompliance本研究对广州解放军疗养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现状的调查分析,以便改进高血压治疗,取得更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78例高血压病人为2003~2005年来自全军各地,在我院疗养的,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养员或随员,男517例,女261例,年龄59~86,平均(746±344)岁。12方法针对此次调查制定了特定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自感血压升高症状、服用降压药(用药剂量及用法)、在生活方式上有无高血压危险因素、父或母辈中有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病史等。入院后每日7∶00、10∶00、15∶00、19∶00分四个时段测量血压,连续15d。要求血压测定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每日在同一时间,由同一测试者测试,记录结果(安静状态下连续3次)。血压控制不良者均在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条件后再行药物降压治疗,降压治疗方案根据监测血压情况和(或)动态血压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既往用药史和合并症的情况,对患者主要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后,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结果选择降压药物。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治疗前、后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高血压控制情况7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服药率9666%(752/778),高血压服药者中,7609%服用钙拮抗剂,1198%服用利尿剂,1067%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60%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874%服用β受体阻滞剂,180%服用α受体阻滞剂,1787%服用复合制剂(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复方罗布麻等)。有3509%的患者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高血压的控制(<140/90mmHg)率占高血压患者的7648%,占服药者的7566%。22血压控制不良原因(1)依从性差者48例(63%);(2)不良行为方式12例(16%);(3)服用短效降压药56例(75%);(4)白大衣高血压13例(17%);(5)顽固性高血压54例(72%)。23治疗结果见表1。表1高血压各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P<001。3讨论高血压病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血压至达标水平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对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了解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有文献指出,在2/3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依从性不良是其原因之一,其主要因素有擅自停换药物、药物不规则使用、药物的副作用及目标血压和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依从性。不良生活方式可以影响血压,使血压难以控制。包括(1)钠摄入过多,可使血容量负荷过重;(2)长期吸烟:使不出现夜间血压下降;(3)其他:嗜酒,缺乏运动等。根据JNC7,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高血压,如采用DASH饮食计划,限制钠的摄入,参加规律的有氧运动,限制每日酒精摄入量,可以将收缩压降低20mmHg。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白大衣高血压对靶器官也有不良影响。它与血管阻力的改变、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其他代谢异常有关,故主张予以治疗。部分学者认为单纯的白大衣高血压不需要药物治疗,可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心理治疗,并用24h动态血压(ABPM)进行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的随访。服用短效制剂可致凌晨血压陡增。人体昼夜血压曲线呈构型改变,夜间血压一般比白天下降10%~20%,在晨起后逐渐增高并于上午达到峰值。有少数患者在凌晨5时~6时起床时血压猛增到峰值。一些临床观察显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早晨有更大的危险性,这与清晨血压升高有很大的相关性。凌晨血压陡增,其机制可能是血压调节对交感活动的过度反应,多见于使用短效降压药的患者。改用谷峰比值较高的长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能更有效地控制夜间(0时至次日晨8时)血压,防止凌晨血压陡增,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血压患者经联合3种足量降压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仍不能降到140/90mmHg以下,或者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能使收缩压降低至160mmHg以下者,被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文献显示:小剂量多联合用药效果明显,最多可联用8种药物。多联合用药(超过5种)时,每种药物均为小剂量(常用量的1/3~1/2,一般不超过常用量)。【参考文献】\[1\]WerlemannBC,OfferrsE,KollochRComplianceproblemsintherapyresistanthypertension[J].Herz,2004,29(3):271-275.\[2\]黄平,吴健老年人顽固性高血压[J].中华老年杂志,2005,24(4):250-251.\[3\]施珍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8-11.[4]KuwajimaI.Ambulatorybloodpressureintheelderlywithhypertension[J].NipponRonenIgkkaiZasshi,1994,31(5):920-921.\[5\]喻伟,陶年顺硝苯低平长效与短效制剂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比较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5,7(l):31-32.\[6\]蔡群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J].黑龙江医学,2005,29(1):20-21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3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临床效果

随着生活环境及方式变化、人口老龄化等,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但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诊疗率低、控制率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高,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主要死亡原因[1]。特别是基层高血压患者,约占总高血压患者90%。良好的基层高血压管理对降低高血压患者病死率及提高我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率尤为重要[2]。本文就基层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基层高血压患者管理提供可靠参考信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社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高血压患者180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80例,平均(63.24±4.65)岁,男性36例,女性44例;对照组80例,平均(62.48±5.42)岁,男性45例,女性35例。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45-75岁;②已经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且无并发症发生;③本社区常住居民并且生活可以完全自理;④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实验方法对照组高血压患者采取常规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措施:①建立社区病例档案;②定期随访;③定期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讲座、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及发放知识手册等等。实验组在采取常规高血压患者管理措施基础上,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①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类分管理,根据高血压患者实际病情及血压危险分层进行分类管理,给与患者针对性的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及自我管理指导;②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包括饮食、运动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药物服用情况、自我行为管理情况等,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讲座及相关疑问或困难进行解答及帮助;③应用社区网络管理平台模式,建立突破时间及空间的医患互动平台,为患者提供快速、便捷服务;④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知识教育宣传、媒体宣传等,使患者及其家属重视高血压诊治与管理,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中[3-6]。

2观察指标

在管理实施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合并器官功能不全或损伤进行观察记录。

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采取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措施前,两组间血压控制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采取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措施后,两组间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改善(P<0.05);采取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后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高血压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减低(均P<0.05)。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器官功能不全,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6,7]。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呈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尽管目前针对高血压管理模式有很大改进,但我国高血压“三高”“三低”的状况仍未改善[9-11]。与传统的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相比,常规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虽然已经大大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及诊疗率,但由于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自我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较差,而规范化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积极响应《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中指出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创新,开创管理新模式、丰富管理手段,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重构就医方式,改善就医体验、重构医患生态等,不仅仅建立了患者主动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对患者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念量化管理,此外引入信息化概念,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网络化高血压管理平台新模式,兼具诊断、治疗建议、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医患互动等多项功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看病及随访模式,使高血压患者血压达到标准水平并长期稳定维持,最大限度减少器官功能损伤,这极大地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质量及效率,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11-13]。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4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依从性;血压水平;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约2.7亿,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各类媒体加大高血压知识的宣传,社区居民控制血压的意识也有明显提高,但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仍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1-2]。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血压、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态平和,改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是现代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3-4]。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联合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级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社区护士参与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取方便取样选取与我社区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合约的74例高血压就诊患者,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指南2010》中原发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史≧6个月且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病情平稳,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排除标准:精神认知功能障碍者;危急重症者;年龄>85岁者。随机分组,研究组37例,高血压病常规管理并由社区护士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37例,常规管理,比较依从性、SAS和SDS评分、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专业指导,通过视频、微信公众号和宣传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并发症,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用药。定期举办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讲座,与居民互动,使其参与到其中,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要点及基本技能。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并由社区护士进行生活方式指导,研究团队由全科医生3名、社区护士6名组成。干预前共同学习《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方法,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方案等,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实施如下:①集中访视:由护理负责人组建高血压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共6周,后每月一次活动,持续一年。活动内容包括健康大课堂、观看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视频、高血压小组同伴教育、健康大步走等活动。②电话访视:针对患者近期健康情况,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指导患者学会自测血压。每次电话访视时间为10~20min。③家庭访视:家庭访视的形式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示范性指导,观察其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由工作在10年以上的社区护士与家庭医生共同完成。受试者保证每人至少接受一次访视,20~30min。控制危险因素如下:①生活方式指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控制血压起着重要作用。建议高血压患者控制饮食:控制热量摄入,每人每天油量摄入25g,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降至<6g,增加钾的摄入,水果200~350g/d和蔬菜300~500g/d,饮水量1500~1700mL。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除去每天日常生活外,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min。②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显著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使BMI<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运动,减少热量摄入。③药物干预:对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由签约家庭医生根据患者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分层进行管理。社区护士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指标。④心理疏导:高血压患者往往感到孤独、焦虑,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社区护士对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的失落,要更多地关心和理解患者,得到家属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及时消除和疏导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听舒缓音乐、看娱乐性的节目,释放压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x±s表示,t检验,计数率(%)表示,c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纳入高血压患者80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过程中,干预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3例,失访率为5.00%,最终实际完成74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7例。

2.2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组血压降低显著(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依从性高(P<0.05),详见表3。

2.4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详见表4。2.5生活质量评价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生活质量优(P<0.05),详见表5。

3讨论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有: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5]。证明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社区健康教育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调动个人和群体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应[6-7]。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更加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水平,达到控制疾病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8]。综上所述,社区护士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时,一方面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另一方面使患者依从性明显提升,从而把血压维持在稳定水平,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社区卫生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杰.健康教育对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4):158-161.

[2]沈莹,王陶陶,高敏,等.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2):155-159.

[3]张海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8):952-954.

[4]顾洁,张茵英.基于链式管理模式的多学科联合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5):54-57.

[5]聂礼贺,赵丽珍,张欣,等.徐州市市区高血压患者对“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12):1136-1140.

[6]马春红,赵洁,马鹏涛,等.社区护士主导的家庭医护团队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17):3056-3059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指南2010[J].中国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5

1.1一般资料。选择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的2家社区卫生站,展开为期6个月的移动云医疗与传统高血压管理模式的调查。招募对象的标准:(1)年龄>18岁,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北京市东城区常住达3年以上居民(3)同意加入研究小组并随访6个月。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严重器质性疾病严重活动障碍、智力障碍、交流障碍者(2)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拒绝入组或流动性大、依从性差、不能随访6个月患者。对招募对象进行问卷星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52例。1.2调查内容。对符合标准的人群进行人口学基本资料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BMI、管理6个月后体检时收缩压、舒张压等信息(通过社区体检报告单双侧血压值,取较高一侧进行输机统计),还对6个月期间血压监测次数情况调查。1.3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0软件编制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类变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使用云医疗组和不使用云医疗组的比较P<0.05时,代表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群的基本特点。此次招募调查对象共352人,使用云医疗组管理6个月后体检收缩压118.45±17.98、体检舒张压76.28±9.09,不使用云医疗组体检收缩压136.05±6.53、体检舒张压73.53±4.90,;使用云医疗组BMI:25.29±2.62,不使用云医疗组BMI:24.96±2.80;使用云医疗组6个月测量血压数量10.86±2.74,不使用云医疗组6个月测量血压数量2次。2.2东城社区使用云医疗组和不使用云医疗组高血压患者体检。差异及影响因素情况分析为了了解调查对象的管理6个月后使用云医疗组和不使用云医疗组差异影响因素,故将调查对象性别、年龄、身高、BMI、体检时收缩压、体检时舒张压、测量血压次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进行秩和检验、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体检时收缩压、体检时舒张压、测量血压次数是使用云医疗组和不使用云医疗组高血压患者差异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身高、BMI情况不是使用云医疗组和不使用云医疗组差异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云医疗组调查对象收缩压情况114(103,133)、舒张压情况75(70,82),不使用云医疗组调查对象收缩压情况135(130,140)、舒张压情况72(70,77),调查对象体检时收缩压、体检时舒张压、测量血压次数是使用云医疗组和不使用云医疗组高血压患者差异的相关因素。使用云医疗培养患者自我测量血压能力,医生通过血压波动曲线对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予以随访、指导,有利于患者的血压平稳。

综上所述,对于老人高血压患者而言,合理使用互联网+医疗可实现血压管理监测,移动云医疗高血压测量设备确保血压测量数据及时准确上传,对医生管理高血压患者提供技术支持,为控制血压平稳提高电子数据支持平台,由于数据直观,血压变化趋势自动形成变化折线图,可随时向患者展示说明,故在一定程度上使社区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可视的数据支撑提升患者的理解能力和依从性。移动云医疗管理高血压模式实现医患共同管理高血压的目的,为今后家庭医生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探索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秦江海.中国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面临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01-04.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8(19):8.[3]王海清.基于互联网的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建立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7.

[4]闫冠韫,陈洪恩,李舜,王长义,尹梅.“互联网+”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B),2017,38(11):78-80+95.

[5]孟文文,皮红英.基于互联网的高血压管理新模式[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08):52-54.

[6]姜新,刘静,徐梦,顾学勤,代敏敏,常影,秦迎新.“互联网+”背景下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服务模式的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2):1533-1535.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6

1.1临床资料:本研究获得静乐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12月收治的320例高血压患者,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男性92例,女性68例;年龄32~80岁,平均(50±16)岁;体质量55~88kg,平均(69±15)kg;病程3~36年,平均(13±6)年。试验组男性88例,女性72例;年龄30~90岁,平均(53±17)岁;体质量45~92kg,平均(71±16)kg;病程4~33年,平均(14±8)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7];临床资料完整;≥18岁;募集时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认知无障碍;签署该项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被诊断患有继发性高血压、服用升压药物、无法沟通、同时患有晚期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怀孕,母乳喂养或计划怀孕的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性别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护理方法:成立护理小组,包括1名护士长和10名护士,对护士进行7d的干预前培训,以增强护士的护理能力及决策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护士指导的高血压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参与后续研究工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血压检测等。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与患者共同制定血压测量计划,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跟踪患者家庭血压检测情况和药物储备情况。护士通过向患者提供和解释相关信息和资源,帮助患者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讨论健康状况,计划共同目标并帮助患者如何实现既定目标和进行自我监测。患者在自我监护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取得联系,护士定期询问自我监测结果,并通过讲座和发放高血压防治知识小册子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普及高血压知识和急救常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在发生高血压危险时提高自救率,避免因对高血压的错误认识,乱吃药、吃错药、过分紧张或松懈的现象发生。对于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伴随一定的心理焦虑,为此,综合护理还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强化学习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正确掌握能够缓解患者部分焦虑。除此之外,护士还通过积极暗示和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在长期的药物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健康饮食、定期参加体育运动。为患者制定健康饮食计划表,在兼顾营养的同时减盐、减油、减糖。根据患者身体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督促患者按计划完成运动任务。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同时,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1.3观察指标:分别测量护理前7d、护理3个月之后患者的血压(DBP、SBP);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标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DS评分≥50分被认定为焦虑,SDS≥53被认定为抑郁,SDS或SAS评分与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成正比;统计患者对常规干预和综合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计算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组间比较,两种护理手段下,患者DBP、SBP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DBP、SBP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DBP、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综合干预前,2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DS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综合干预与常规护理患者满意度比较:患者对综合干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干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18,P<0.05)。见表3。

3讨论

传统的高血压护理更多的是关注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忽略患者心理健康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在对高血压患者的长期护理过程中护理理念发生了转变[4],由单一的护理模式向综合护理模式发展。综合护理作为综合性、针对性强的科学护理新理念,正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护理[5]。综合护理理念更关注患者包括病史,家庭监护、用药,患者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等全方位的护理,通过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患者自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降低了患者的血压等生理指标,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常规的高血压护理只关注疾病本身,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片段化等问题,在护理中面临挑战。综合干预旨在通过综合性与全面性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素质及饮食健康起到监管和督促作用。可见,综合护理更能适合国内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管理,正发挥其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综上所述综合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护理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丹薇,张海波.高血压管理实践现状与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1):19-24.

[2]陶苑园,李晓娟.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糖尿病天地,2019,16(4):295-296.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4]赵笑尘.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0):1752-1753.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7

关键词:药学干预;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影响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基础病,患者以血压持续性异常升高为主要症状,后期可随着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加剧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增加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或引发其他类型并发症。药物治疗是临床中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缓解的主途径,但服药周期与患者患病周期呈正比,导致部分患者易由于用药依从性较差,降低治疗效果[1]。因此,为观察分析采用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及影响,故开展本次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就诊高血压患者共264例患者,开展对比性研究。根据患者干预方式的选择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样本量为132例。对照组,男/女,72/60,年龄48-76岁,平均(62.03±7.46)岁;高血压病程2-11年,平均(6.52±2.53)年。观察组,男/女,71/61,年龄48-78岁,平均(63.12±7.69)岁;高血压病程2-12年,平均(7.03±2.74)年。经统计学分析检验两组一般资料后,组间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检查后均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患者详解研究内容后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何种严重心肺功能性疾病者;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1.2方法。予以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患者确诊、领药后,应向患者说明服药剂量、服药时间、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另附说明材料于患者诊疗报告中。在用药指导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药学干预:①健康档案管理:患者治疗前均需建立药学干预健康档案,档案中需包括患者详细个人信息、诊疗信息、用药信息等内容,便于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药学干预,并对患者干预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定时监测、记录,为药学干预的有效实施提供可行基础。②用药指导:患者在建档领取药品后,应先询问其相关慢性病史,基础药物服用情况,其后结合患者治疗所用药品用药说明及注意事项说明,对患者基本服药情况进行干预,如联合用药时,各类药品服用间隔时间、服用剂量等情况进行干预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③家庭干预:家庭干预实施前需先对患者及家属开展疾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能够在充分认识药物治疗干预效果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升自我治疗意识,其次需向家属对患者具体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介绍,并叮嘱家属积极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持续接受治疗,使患者逐步养成健康用药习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2-3]。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变化及用药依从性。①血压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就诊首日血压数值与接受护理干预3月后的血压数值;②用药依从性指患者接受干预后按时服药、规律服药、按量服药、坚持服药情况的具体实施效果。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各项指标数据均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指标对比。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后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较统计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见表1。2.2用药依从性对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见表2。

3讨论

药物治疗是目前对高血压的主要临床治疗方式,患者可在服药后有效舒缓血平滑肌,增加血管血流量,进而实现减压,但药物治疗仅具有症状缓解效果,无法实现根治,故患者需长期服药,降低疾病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导致难以实现有效治疗,故需借助护理干预的实施,帮助患者逐步养成自主用药意识及用药习惯,提升药物治疗效果[4]。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血压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后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指标较统计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分析原因:药学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开展,通过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对患者疾病知识的有效了解,为药学干预的开展提供基础;通过用药指导的实施,在患者基础用药情况下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在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性;最后,可通过家庭干预的实施,使患者及家属均可对高血压危害性及药物治疗必要性建立正确认知,其后由家属督促患者积极按时、按量服药治疗,使患者在治疗中逐步养成良好用药习惯,提升自主用药意识,通过药物治疗的长期坚持,实现对自身血压情况的有效缓解治疗,提升健康质量[5]。

综上所述,予以高血压患者药学干预,可帮助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用药习惯,提升药物治疗效果,使患者血压可有效维持在健康水平,临床干预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冯斯平,冯伯伦,胡启均,等.药学服务干预对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01):112-114.

[2]夏海清,潘燕,方万芬,等.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8,30(12):242-243.

[3]曲强,吴钰.药物治疗高血压用药依从性危险因素调查及药学、设备干预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S1):37-38.

[4]叶腾飞,程涛,宋平,等.药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药学实践杂志,2018,36(06):573-576.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杭州市下城区5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6];病程≥1年。排除标准:严重视听障碍者;伴有精神异常者;高血压伴严重并发症需长期卧床者;不愿参加此次研究者。本研究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在研究前告知患者本研究目的,签订知情同意书。采用投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观察组男166例、女84例,年龄(58.2±8.72)岁;收缩压(141.4±8.3)mmHg,舒张压(85.8±11.1)mmHg;有1例由于个人原因(动迁)中途退出此研究。对照组男170例、女80例,年龄(57.9±9.67)岁;收缩压(140.8±8.1)mmHg,舒张压(83.5±4.8)mm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门诊医疗支持、就诊复诊指导和常规随访,在随访及复查时解答患者疑问并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疾病相关康复指导与护理支持等。

1.2.2观察组

实施以医养护一体化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明确管理模式目的。通过采用管理性照护方法,加强患者监测血压主动性,有效提高患者对血压管理水平及保持血压稳定性。②成立管理小组。由1名全科医生、2名社区护士及1名运动康复师共同组成,该小组成员均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均经院内质量控制管理小组的培训,完成入户礼仪、高血压业务知识、人际沟通技巧培训,并通过理论及操作考试。③实施内容:a.每个高血压管理小组分管相应辖区,每位小组成员分管辖区内一定数量的患者,定期上门监测血压。对高血压3级患者每周上门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2级患者每半个月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1级患者每月测量1次血压。每次测量血压后均做好记录并提供相应的健康生活指导,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咨询,了解其血压及遵医嘱用药情况。b.每月对分管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生活环境、临床信息如基础疾病、对疾病心理体验、生活方式、独立生活能力、社会支持情况等。c.每月依据患者血压及自我管理表填写结果,在充分考虑患者生活习惯及能力基础上拟定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方案及目标,如进行小讲课学习、学会情绪管理、每日进行30min快走、规范用药、清淡饮食等。d.在必要时给予医疗援助,指导并协助患者遵医嘱完成医疗、护理、康复等活动;在病情变化时,提供转诊预约服务。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以家庭病床形式提供服务。e.每2周组织1次高血压保健知识的健康小讲课,时间为30min。针对有负性情绪或无法配合此次项目者,辅以必要的一对一心理干预。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其支持及理解,加强患者建立自我管理行为。f.提供24h的医疗咨询工作,团队工作手机24h开机,随时耐心解答患者疾病相关问题,及时提供患者自我管理的指导。做好各类人文关怀,如节假日为患者发送祝福短信,在雾霾天进行短信或电话温馨提示等。

1.3评价指标

①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分别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技能;共43个条目,总分为172分,0~57分为低等水平,58~115分为中等水平,116~172分为高等水平,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成正比。本研究中该测定表内容效度CVI值为0.90,Cronbach'sα系数为0.8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7]。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发放问卷,向患者解释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后,当患者填写有问题时予以必要的协助,分别于实施此次管理模式前1天及1年时填写问卷,并当场回收。②血压:采取上门测量血压的方式,测量时均采取同一血压计,专人测量,严格按照2011年《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规范测量血压,测量结束后及时记录血压值。1.4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统计软件进行质量控制,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运用以医养护一体化为中心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建立专项管理团队,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合作性干预指导,由团队成员定期进行上门随访、指导血压监测,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自我护理能力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护理生活方案,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不断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管理技巧水平。由表1可知,患者对高血压的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技能及总分均有明显的提升。通过此次专项管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时,拉进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距离,消除患者对社区医院诊疗技术的担忧。此项管理能及时提供转诊预约、家庭病床等多种形式服务,不仅节约医疗资源,真正将“首诊进社区”的理念传播给患者,保证患者疾病治疗的连续性,为患者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专项管理模式,观察组收缩压平均值由(140.8±8.1)mmHg下降到(135.6±8.1)mmHg,舒张压平均值由(85.8±11.1)mmHg下降到(76.2±6.7)mmH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以医养护一体化为中心的高血压管理模式,不仅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而且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此次研究以高血压为管理切入点,将医养护一体化的服务内容融入其中,针对其他慢性疾病能否以此管理模式开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部分社区医院存在技术水平欠佳现象,导致居民不信任,不愿参与到医养护一体化的签约服务中[8]。邹月等[9]对杭州西溪街道居民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签约调查中提到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信息最关注,为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对全科签约团队的培养,除医疗技能方面的培训,还应加强其营养、保健等知识技能的学习,需要社区医院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升现有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基本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为社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有效、实用的医疗护理服务,需要社区全科团队的配合,也是优质护理服务在社区护理中延伸内容。在社区开展以医养护一体化为中心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在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基础上创新了服务理念,强化了服务深度,拓展了服务广度,使慢性病患者获得优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的医疗服务,也是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此次管理模式的成功开展提高了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模式,改善了其生理及心理状况,增强了其健康水平,拉进了医患距离,将“首诊进社区”的理念真正传播给社区居民,值得在慢性病管理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龙芳 吴辰 单位:杭州市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KearneyPM,WheltonM,Reynpoldsk,etal.Globalburdenofhypertension:Analysisofworldwidedata[J].Lancet,2005,365(9455):217-223.

[3]王明虹,冯毅,汤仕忠.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9,7(12):1358-1360.

[4]刘菲.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0):141-142.

[5]杭州市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Z].2014-9-3.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7]YamashitaM.Theexerciseofself-careagencyscale[J].WesternJNursRes,1998,20(3):370-381.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9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合理性;依从性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高血压疾病处于患病率高、就诊率低,同时控制情况不佳的现状,这大多与患者缺乏对用药知识的了解、自我保健意识及用药依从性差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给予正确的用药指导对其病情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2-3]。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9~80(60.02±3.67)岁;病史2~37(19.64±1.22)年。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0~78(60.05±3.61)岁;病史2~38(19.67±1.20)年。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1.2入选标准:无重要器官衰竭症状;语言功能正常,且能够顺利交流者;可配合完成相关调查者。排除:因肾素分泌瘤、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药物性高血压患者。1.3药学服务方法:对照组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实施方案如下:①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的讲解,包括药物用法用量,接受治疗过程中所需注意事项及各种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并指导其如何应对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②制定治疗方案。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病情发展程度,并为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③开展药学监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药物使用情况的观察,以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并针对其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期间根据患者的需求将用药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并鼓励患者能够及时陈述药物使用不良情况等。④提供药物咨询渠道。医生虽能够基本掌握药物使用原则及方法,但不够了解药学特点、药理作用等,需为其通过药物咨询平台,以便了解更多的药物治疗信息。1.4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包括注射液输注顺序不合理、给药时间及间隔不合理、特殊剂型药物使用不合理及注射液滴注速度控制不佳等。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其中能够严格按照医嘱坚持用药,且不漏服为依从;未按照医嘱坚持用药,用药时间不规律且存在漏服现象为部分依从;不能够遵循医嘱用药,用药时间及药物剂量均自行选择为不依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呛咳及心律失常等。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x珋±s)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观察组药物使用不合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01,P=0.000)。见表1。2.2用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82,P=0.000)。见表2。2.3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27)。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疾病一旦发生后可伴随患者终身,随着病情进展,机体内肾脏结构及功能均可受到一定损害,并逐渐出现肾小管、肾小球缺血等情况,甚至引起重要器脏的病变[4]。对于高血压疾病需长期用药治疗,而不合理的药物使用不仅会降低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需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药物干预措施,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5]。在临床治疗中,降压效果不佳的出现除与未发现或未纠正继发因素等有关外,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同时生活方式不够健康,故加强与患者沟通,对保障治疗安全及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减少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性及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可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其能够更容易掌握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现不合理使用情况,作为治疗团队中的一员,临床药师有必要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讲解相关降压药物知识及所需注意事项等可在增强其对疾病及药物知识认知度的同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管理效能,并以平和心态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其病情发展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可使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更好地抑制;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有助于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较好的掌握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进而采取相应调整措施;此外,为医生提供药物咨询平台,可使其了解到更多的药物信息并对患者做出正确的引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最终实现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目标[8]。

高血压患者范文篇10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800例高血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确诊病例。其中,男530例,女270例;年龄最小57岁,年龄最大84岁,平均年龄64.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平均病程8.9年。

1.2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以及使用的降压药物等;记录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观察不良反应。

2结果

2.1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284例患者使用缬沙坦,占35.5%;168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占21.0%;185例患者使用卡托普利,占23.1%;86例患者使用贝那普利,占10.8%;65例患者使用美托洛尔,占8.1%;43例患者使用培哚普利,占5.3%;38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占4.8%;10例患者使用速尿,占比1.3%。此外,365例患者联用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占45.6%。

2.2降压结果分析

560例患者的舒张压得到控制,占70.0%,408例患者的收缩压得到控制,占51.0%。

2.3用药后不良反应状况分析

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踝部水肿、心动过缓、低钾血症、体位性低血压、干咳等。就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言,培哚普利最高,卡托普利次之。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会严重损害人体脏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其损害不容小觑,高血压便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的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同时可对人体的其他系统组织器官造成损害。近几年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患者是高血压的多发易发人群。高血压如不及时加以控制,会对患者的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其他组织器官,高血压也常常被认为是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对高血压加以重视。临床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对收治的800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通过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以及使用的降压药物等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并记录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发现,35.5%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21.0%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舒张压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占比70.0%,收缩压得到控制的患者占比51.0%;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踝部水肿、心动过缓、低钾血症、体位性低血压、干咳等。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