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7 11:35:09

教育经济管理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教育经济管理;激励机制;定位;实践分析;思考

各大高校均面临着教育经济管理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如何构成激励机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解决,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关键点。

一、教育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定位的分析

(一)目标引导促进发展。目标必须涵盖教育和经济两个部分的内容,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将影响到最终的管理效果[1]。教育经济管理中建立起的激励机制目标,具体实施应由教师负责,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履行个人义务的同时满足教育对象的个人愿望,日常工作积极热情,始终维护单位声誉。另外,教育经济管理中已经明确的培训任务属于激励机制设定目标的关键点,只有获得了教师群体、教育对象、整个社会的一致认可,才能真正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二)运用手段实施定位。激励机制可以应用的手段有很多,教育经济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应该同时考虑基本内容、量化环节及改进目标。一般情况下,参与教育经济管理培训活动的教师们,课时量都是按照薪酬划分的,然而薪酬并不等于激励内容,所以,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从物质、精神两个方面做出相应补充,最终实现激励内容量化处理,激励行为真实有效。(三)弹性评价优化效果。教育经济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都与公民关系有着特殊关系,激励机制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教育经济管理的效果[2]。所以说,既要重视激励管理,也要建立评价机制,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未来发展的机遇更多。评价本身有一定的弹性,不能生硬的确定激励机制,实现了教育经济管理激励评价的多元化发展,极有利于内部建设,加强各种要素、各类信息的高效收集。在合理的范围内量化处理激励评价,它对完整经济管理体系的形成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

二、教育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确立的研究

(一)从领导层面来看。各位领导应该重视对教育经济管理的研究,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顺利完善激励机制,从而提升管理水平。要知道,教育经济管理的成果会对知识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断改进之后才能有所突破。各位教师也要站在新的层面上引导舆论,传递思想,争取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方面的鼓励,自身充满热情参与实践工作,把表面上的风险因素统统控制起来,使更多的教育对象因此获益,顺利成长。合理化的教育经济管理有了激励机制就有了多重保障,它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二)从创新角度来看。创新是主题,是衡量教育经济管理成果的重要标准,实现了教育经济管理的创新,也为激励机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为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教育经济管理格局的创新,并且制定出奖励制度,使更多的科研人员付出努力,促进管理事业向前发展,取得经济管理最好成果。(三)从意识方面来看。对教育经济管理做出贡献的人,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物质奖励,要满足工作人员的意识需求,给激励机制的构建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因为每个教育经济管理人员都希望从工作中得到认可,获取到精神上的满足。所以,高校专门建立科研奖励,给工作人员岗位晋升提供机会,在他们有了自我认可以后促进其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这变得十分必要且关键。

三、教育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实践的探索

(一)必须构建实践模式。首先,当前时期,部分教育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收入不高,工作热情不足。所以,他们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福利,额外增加收入来源渠道。目标定位下的教育经济管理,必须改善这一弊端现状,通过激励机制实践模式的探索,提高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再在收入上给予他们合适补贴,形成团队氛围后增强教育经济管理的实效性。其次,科学的教育经济管理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了精神上的激励。培训过程中,营造出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能够更好的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内部建设更有意义,组织学习不再困难。其实,每个培训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让团队合作体现民主,完成工作任务时相关人员就不会再产生情绪上的低落感。适当配置物质奖励、精神补偿,当工作收益有了明显的提高,知识产权不封闭的前提下,教育经济管理中形成激励机制的作用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高的研究价值。最后,针对教育经济管理所设立的激励机制构建起来相当复杂,这是毋庸置疑的。构建过程中一旦超出讨论范围,系统性培训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基于此,按照培训工作不可分割的特征,团队人员应该设法界定工作绩效,避免培训知识发生外泄,从而影响培训结果。教育经济管理人员必须申请一个属于自己团队的利益渠道,鼓励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促进发展。(二)激励机制具体实践。第一,学校管理层足够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是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的必要前提。已经取得研究成果的科研小组,学校管理者必须选择一个合适地点公开表扬他们,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或者精神鼓励,充分调动其他科研人员主动参与研究工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在设置激励制度的时候,教育经济管理者也要仔细考虑一下,这项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操作价值、是否能被相关人员接受等。综合评估后得到一个精准定位,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激励机制的有效进行。第二,教育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获得人力、物力保障的前提下,还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政府部门、社会企业、教育机构是主要的科研资金投入渠道,他们重视教育经济管理,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支持,是知识经济协调发展、科研事业日趋繁荣的强大助力。我们都认可了教育经济管理,科研人员获得更多人的尊重,相信,整个社会力量集中起来,激励的作用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结束语

总之,激励机制不是单纯的鼓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考核体系。教育经济管理中定位到了激励机制,实践探索中增强了激励作用,更多科研人员将拥有精神上的满足,主动参与培训活动,去实现教育事业、科研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玥,王宏起.地方院校管理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7):89-90.

[2]张周国.经济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与绩效管理办法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117-118.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2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便是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了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作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人们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新要素。因为分工协作“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并且认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生产的。”他还给这样特殊的生产力一个专门名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还说“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必须看它所属的那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一点,是我们理解道德的经济意义时特别应该注意和把握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它除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外,又能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是由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就其本质来看,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我们对道德的经济意义的理解,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这一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

道德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工作去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这一主体而发生作用的。道德,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各异,但其对象都是特定社会个体的人这一主体。通过道德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而社会个体的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又是以其智力、体力、思想品德三种基本要素同时发生效能为其前提的。在时序上没有先后之分。社会个体究竟把自己的智力、体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单靠智力、体力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品德。假定社会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其智力、体力是一个既定量,那么思想品德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既定量的调节器。它既可以促进这个既定量,也可以使其向负方向发展转化。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智力、体力的这种正负方向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地表现出道德教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眼于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作用,那么,我们道德教育应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观念,及时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使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调节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应该放松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更不应该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经济进步。从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政体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由党的领导来体现的。

所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那些道德,特别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把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那些新道德观念及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亦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一般他说,我们应把下列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1、进取与创新观念:社会个体的进取与创新观念表现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它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成就和成功的愿望及历史使命感,表现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进取和创新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就能使社会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使思想品德在调节智力和体力两因素中具有必要的张力。

2、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和效率观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观念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每一单位时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社会个体必须具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加强时间和效率观念的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只有真正把时间、效率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才能使社会个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品德特征,从而实现社会个体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3、法制与纪律观念:法制与纪律观念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法制与纪律观念。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法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要求社会个体要具有遵法、守法的道德风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而且是依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把法制与纪律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一点,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的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性调节,是道德教育经济效能的表征。从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我们抓紧道德教育工作,什么时候社会风气就有明显好转,社会经济和生产率也健康发展;什么时候放松道德教育,就会产生社会风气不正的严重后果,这在种情况下,即使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也决不会持久。

在实践上回答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可喜的探索。据调查,由于道德教育不得力,社会个体思想品德差所造成的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散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上海市企业每年因此损失劳动生产率23--25%,损失国民收入195亿元,损失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管理行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可以想象,前几年由于忽视道德教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国将是十分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全年收入之和,这一反证真实他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

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认真改进道德教育工作,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组织学校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应当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不能只从抽象的内容上来局限道德教育,而应注重现实的历史的道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应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要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的层面。在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要紧密地和个体社会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在功能和目标上协调家庭和学校的预期社会化,而且也要与人的继续社会化(职业适应、终生学习等)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道德社会化,还要指导好政治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要组织在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下,使校园文化、风习传统、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种种“潜在课程”,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闭门“修养”是培养不出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应当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倡导各种生动活泼的讨论、调查和陶冶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3

研究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从研究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本身的辩证关系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也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物质的前提。作为精神生产的道德的发展,一种新的、进步的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形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总要以一定的物质生产发展为基础;而物质生产的落后和贫困,文化生活的空虚和贫乏是造成道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承认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不是唯物主义者。另外,唯物主义认为,在经济发展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生产力,一定要通过其他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其中首先要通过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制度来作用于道德的发展;其次,还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各种文化设施等等,才能促进道德的发展,这种“折光”关系是唯物主义者所必须承认的,否则也将陷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窠臼。

道德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社会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的重要因素,社会分工协作关系又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因此,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它在物质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道德对于经济发展的这种“折光”,正是通过这一中介机制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来考察”。只有从历史形式来考察社会分工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进而正确分析道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

物质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唯物主义者是把它作为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来看待的。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在这里所指“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便是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了生产中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作了详尽的分析。

指出人们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影响生产力的一个新要素。因为分工协作“激发个人的自尊心和集中他们的精力”。并且认为“这种生产力是由协作本身生产的。”他还给这样特殊的生产力一个专门名称: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还说“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以上分析表明,作为精神生产范畴的道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它对现实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必须看它所属的那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道德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一点,是我们理解道德的经济意义时特别应该注意和把握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已经建立起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道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所不能比拟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它除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之外,又能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情况,是由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就其本质来看,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为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度服务的”。

这就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能动作用。我们对道德的经济意义的理解,也是以社会主义道德这一质的规定性为前提的。

道德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工作去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这一主体而发生作用的。道德,离不开一定的道德教育,尽管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各异,但其对象都是特定社会个体的人这一主体。通过道德教育,把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过程就是德育过程。而社会个体的人对现实经济活动的参与又是以其智力、体力、思想品德三种基本要素同时发生效能为其前提的。在时序上没有先后之分。社会个体究竟把自己的智力、体力发挥到什么程度,单靠智力、体力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赖于社会个体头脑中的思想品德。假定社会个体参与经济活动时,其智力、体力是一个既定量,那么思想品德就可以比拟为这个既定量的调节器。它既可以促进这个既定量,也可以使其向负方向发展转化。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智力、体力的这种正负方向的调节作用,实实在在地表现出道德教育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着眼于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作用,那么,我们道德教育应使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些观念,及时转化为社会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使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调节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应该放松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更不应该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来换取经济进步。从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良好的道德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政体上是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由党的领导来体现的。

所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的那些道德,特别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道德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道德及道德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要求,把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那些新道德观念及时纳入道德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亦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呢?一般他说,我们应把下列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

1、进取与创新观念:社会个体的进取与创新观念表现为主体意识的发展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它的特点是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成就和成功的愿望及历史使命感,表现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起带头作用。把进取和创新观念纳入道德教育范畴,就能使社会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力,使思想品德在调节智力和体力两因素中具有必要的张力。

2、时间和效率观念:时间和效率观念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观念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每一单位时间所创造出来的价值日益增大。为此,珍惜时间,节约时间,讲究效率是社会个体必须具有的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加强时间和效率观念的教育,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只有真正把时间、效率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才能使社会个体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具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品德特征,从而实现社会个体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作用。

3、法制与纪律观念:法制与纪律观念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必要的法制与纪律观念。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法律,“有法可依”的局面已经形成。因此,要求社会个体要具有遵法、守法的道德风貌。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而且是依法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一环。道德教育把法制与纪律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这一点,对于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是必要的社会条件。

道德教育所形成的个体的思想品德对社会个体的这种能动性调节,是道德教育经济效能的表征。从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什么时候我们抓紧道德教育工作,什么时候社会风气就有明显好转,社会经济和生产率也健康发展;什么时候放松道德教育,就会产生社会风气不正的严重后果,这在种情况下,即使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也决不会持久。

在实践上回答道德教育的经济意义,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可喜的探索。据调查,由于道德教育不得力,社会个体思想品德差所造成的劳动态度差、劳动纪律松散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上海市企业每年因此损失劳动生产率23--25%,损失国民收入195亿元,损失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管理行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可以想象,前几年由于忽视道德教育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全国将是十分巨大的数字,它相当于全国几十个大型企业全年收入之和,这一反证真实他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

道德教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要求我们认真改进道德教育工作,以整体的、系统的观点组织学校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教育内容上应当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不能只从抽象的内容上来局限道德教育,而应注重现实的历史的道德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所需要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既应进入到精神生活的更深层次,又要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更广阔的层面。在道德教育的途径上,要紧密地和个体社会化结合起来。不仅要注意在功能和目标上协调家庭和学校的预期社会化,而且也要与人的继续社会化(职业适应、终生学习等)结合起来;不仅要进行道德社会化,还要指导好政治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学校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都要组织在道德教育的总目标下,使校园文化、风习传统、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种种“潜在课程”,都充分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闭门“修养”是培养不出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也不可能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经济功能。应当认真组织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倡导各种生动活泼的讨论、调查和陶冶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启示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型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经济管理专业自从1998年在我国开设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开设院校也从最初的师范院校扩展到综合院校、行业院校。2011年,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设立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并于2012年开始招生。时至2015年9月,该专业已经连续招收四届硕士研究生。然而,由于该专业并不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传统专业,加之创办时间较短,因而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做大、做强。本文认为“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1]。具体言之,专业“一般都由专业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师资、专业设备等四个基本要素构成”[2]。在此,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高校为对象,研究各高校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特点,及其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学科建设特点

(一)务实的定位、明确的方向

通过研究发现,四所在京高校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人才培养规格逐渐调整为管理型与研究型的复合,并不断向管理型倾斜,从而使人才培养定位更加务实化。如清华提出培养“管理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人大强调培养“有科研及管理能力的教育行政人员、学校师资及与教育有关的管理人员”[4]等。同时研究方向也比较明确具体,四所在京高校根据专业教师的数量及研究方向各设置了两到四个研究方向。

(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研究发现,各校均重视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并根据师资情况设置大量专业选修课,并为跨考学生开设不计学分的必修课。

(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专业教师研究发现,各校已经组建起了一个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人数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并且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也比较合理。

(四)完善的专业资料

通过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研究发现,四所高校在专业资料建设上取了的重要的成就,清华大学拥有自己的专业资料室,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甚至拥有自己的教育学分馆,从而为专业发展奠定重要的资料基础。

二、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学科建设对首经贸的启示

(一)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首经贸教经管专业现设教育经济、高等教育管理、教师发展三个研究方向,但专职教师主要分布在前两个领域,根据四所在京高校专业设置主要根据专业教师的人数及研究领域而设,首经贸教经管专业应该去掉教师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凝练专业方向。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根据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课程研究发现,首经贸教经管专业应该加强方法类课程的设置,根据研究方向改革现有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并进一步充实专业选修课,从而增加该类课程的可选择度。鉴于首经贸教经管专业所招学生据大多数都是跨考性质,应该设置不计学分的必修课。

(三)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根据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人员研究发现,首经贸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都还比较合理,但唯一的欠缺就是专任教师人数的不足,为了更好的建设该专业,未来该专业应该在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和教育经济方向分别在引进一名专任教师。

(四)专业资料建设尚未起步

根据对四所在京高校教经管专业资料的研究发现,首经贸还缺乏专业资料建设。因此,专业资料建设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也应该提供独立的空间用作资料室的办公场所,同时学科也应该划出固定的专项经费用于资料室的建设。

作者:崔高鹏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4).

[2]陈太平.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要素及其构成[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4).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教育;经济活动;指标评估

在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下,高校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高校的科研、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都涉及一定的资金活动,对高校教育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估,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等教育可以视作经济效益综合表现为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高校教育经济活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高校教育经济活动进行指标性的评估,可以将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要素和资源进行分类,并构建相应的评估体系,通过科学的边际效应分析,为高校教育经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一、财务要素指标评估体系

以货币形式为主的财力资源要素直接与高校活动、行政管理以及各类经济活动相关,对高校的资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财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对于高校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财务要素评估指标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教育硬件设备购置和教育项目建设是高校内部资本支出的主要流向,高校教育项目建设经费主要包括科研经费、教育公用经费和项目人员经费三方面。在构建高校财务要素指标评估体系时,应当多设置一些对比性的指标,例如高校基础建设人均投资、教育经费增长率、教育人员科研经费平均值、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教育项目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等。高校也可根据自身教育活动的侧重设置个性化的财力资源评估指标。

(二)财务要素指标的具体内涵

科研经费平均值是高校教育财力资源评估体系中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反映高校教研人员总数与投入的教研经费总额之间的比率关系,通过该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了解高校的科研能力。经费结构率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化,具体包含设备支出比率、教学活动支出比率以及教职工经费支出等,当经费结构率不恰当时,高校管理人员要及时对各环节的资金投入进行调整。经费增长率可以反映高校该年财务支出与上一年度的差值,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可以将经济增长率与学生增长率结合起来,将其作为高校财力水平评估的依据,为高校后续建设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二、人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

人力资源作为高校教育经济活动中动态性要素,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队伍能动性的发挥和高校社会效益的实现。

(一)人力资源评估指标

与高校教育经济活动中的其它要素相比,人力资源的生物性和再生性特征需要引起重视,人力资源效用的发挥会受到各自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人力资源指标评估对于高校教育经济管理具有相对的参考作用。高校教育经济活动人力资源指标包括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两部分。绝对指标包括教职工总数、教师学历构成、任职教师职称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等,而任职教师人数与在校学生数量的比值、高职称教师与在校学生比值、合理的教师人数与实际教师人数的比值、理论在校生数量与实际在校生数量之间的比值、高职称教师与在校生数量的比值等属于相对指标。

(二)人力资源指标评估解读

相对指标在高校人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相对指标中评估的比率数值即为人力资源利用率,当该数值小于1时,表明高校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应当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若指标评估数值超过1则表明高校的人力资源数量不足,与教育活动的需求存在差距。高校经济教育活动中人力资源评估指标包括科研成果指标、教学质量指标、科研经费指标三部分,学生数量、就业率、毕业率可以反映高校的教育质量,利用这些指标可以对高校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产出效能进行评价。

三、物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

高校的建筑、运动场所、土地以及其它各类固定资产,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易耗品、仪器试剂、计算机等各类物资都属于高校的物力资源。

(一)物力资源评估指标

高校物资管理表现出物力资源总量不足和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物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使用方式不恰当,利用不全面,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活动经济效益的提升。高校学生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额度、物力资源利用率、院校公共资源人均占有量以及住宿指数等都可以作为高校物力资源的评估指标。相较于物力资源占有量指标,利用率指标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出高校经济活动中物力资源的效用发挥情况,根据高校教育经济活动评估的目标和要求,可以在物力资源指标评估体系中加入固定资产利用率、教学物料利用率、高校固定资产利用率、图书馆利用率、教室利用率、运动设施利用率等指标。

(二)物力资源指标评估解读

上述利用率指标可以反映物力资源使用量与高校实际拥有量之间的比值,该比值越接近1表明相对应的物力资源的利用率越高,当该数值超过1,则表明物力资源配备无法满足实际教育活动需求,需要增加相应的物力资源配置。高校管理人员应通过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各类物力资源总量的调整,使物力资源的利用率指标尽可能接近1。物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财力资源的影响,当高校的财力资源较为欠缺时,物力资源容易出现大于1的情况。

四、信息化效益指标评估体系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也日渐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教育活动中,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教育经济效益的提升。对高校的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可以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方向,高校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包括信息化建设经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管理效能发挥、信息化应用效果统计。高校信息化效益评估主要可以从信息化投入和信息化产出两方面来进行评估体系的构建和评估指标的确定。软件开发投入、硬件设备投入等基建投入和信息化处理渠道建设投入、系统更新、保养投入等科研投入属于投入指标,而教学效益、科研效益等内部效益、成本管理效益、投资管理效益等外部效益指标和信息建设匹配性、信息化体系反应机制等属于产出指标。在高校教育经济活动管理实践中,将信息化效益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综合起来,可以对信息化技术在高校教育经济活动实践中的效能进行准确的分析,为后续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教育经济管理调整完善提供借鉴,促进高校教育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针对高校教育活动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对高校资源要素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有利于提高高校内部经济控制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实现高校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接轨,推动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各个指标对高校教育经济活动进行评估,高校经济活动中的不足可以直观地表现出来,也有利于明确高校竞争的长处和长远发展的动力,为管理者高校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转变高校教育经济活动管理理念,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恰当的调整,提高高校教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双龙.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知识结构有效性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8(01).

[2]黎军,宋亚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1).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问题;对策

1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招生方案有待优化。在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招生方案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生源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经济与管理这门学科的基础相对薄弱,不像本科院校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他们在面对学科发展以及学科探索相关问题的时候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不同生源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水平和能力不同,当他们一同进入高职院校进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知识的学习时就会暴露出不同地区之间基础知识的差异性,有些学生无法在知识结构上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第二,教学问题。同一种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地区的学生,当前的课程教学未体现灵活性和适应性,没有因材施教,需要优化并改善教学方法。1.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课程内容与学科归属之间有着极大的关联,学科归属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中,有的学校将该学科归属于教育学学科,有的则将该学科归属于管理学学科。在教育学学科之下侧重的是教育类课程,如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必修课程。在管理学学科之下侧重的是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必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该专业的学科归属并不十分明确,归之于教育学或管理学的都有,课程体系有待完善。1.3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就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来说,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不同学校对于该学科的教育计划和课程规划不同,很多学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未能有效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优势辅助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2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策略

2.1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合理设置课程规划以及教学计划,开设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明确学科归属问题,理清具体归属于教育学学科范畴,还是管理学学科范畴,根据不同的学科归属安排不同的课程设置。2.2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方面的教学问题。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还是教学检测的依据,只有明确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师掌握教学方向,学生树立学习和发展方向。2.3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方法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因材施教,制定出详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2.4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学习。课堂教学环境是影响、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它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高职院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理解、体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5明确交叉学科的分类。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在教育学和管理学两类学科之间存在交叉,涉及的教育范畴较广,明确并规范交叉学科之间的分类是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学科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应明确课程归属,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3结语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这一学科教学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高职院校要从多角度出发,全面优化课程设置,明确教学目标,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明确交叉学科的分类,进而不断提高学科教学效果,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瑞峰.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中的问题路径探析[J].营销界,2019,(39):277,281.

[2]李晓萌.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中的问题与路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135.

[3]叶子,吴竟飞.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9,(10):172.

[4]张琦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J].教师,2019,(08):72-73.

[5]岳梦夏.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23-24.

[6]宗晓华,束方银,吕鑫.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全景透视:热点、方法及演变[J].教育学术月刊,2013,(04):90-91.

[7]郭欣,任增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4):12-13.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①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①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①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③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④。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①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②《、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③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④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①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②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③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①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②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①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性质特点表现形态

一、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本特点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劳动生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属性。它既蕴涵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社会价值共性,又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价值个性。

1.依存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依存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及其程度,它随着人类社会主导类型经济形态的更替和特定国家中心任务的变迁而改变其自身作用的质与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呈逐渐上升的发展轨迹。循用潘懋元教授的观点表述为:“农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工业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处于经济活动边缘;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被提高到经济活动的中心”。造成上述景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这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它们的生产要素分别为:土地和劳动力(以数量为主);资本、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并重,以数量为主)和原材料;知识、科技和劳动力(以素质为主,包括思想政治等非技能性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占主导类型的经济形态,取决于这种经济形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潘懋元教授原观点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被推向到经济社会的中心。参见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资源与生产要素,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限度。由此不难瞥见,伴随着三种经济形态的更替,劳动者的素质、精神性因素在劳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呈线性攀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也逐渐彰显。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正步入工业经济社会进程,少数行业进入了知识经济行列,而且知识经济还必将成为我国主导经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体现,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对经济、科技的发展更为突出和重要。”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是非技能性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使命。这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其经济价值的发挥程度与经济形态的更替是紧密相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中心任务由政治性任务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从1992年(此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开始重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此后,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同志指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服务和保证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经济建设要搞上去,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政治条件和政治保证,社会不稳定,经济就搞不上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保证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2.间接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归属于间接性价值之列,即与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等直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往往是通过改变构成经济活动的中介环节或相关因素来实现的。“教育和经济效益并非是一种直接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产生经济效益,它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活动之后,才能产生经济效益。”这种间接性具体表现在要素、环节和过程、机制等层面。

(1)要素、环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中的以下有关环节、因素为中介来发挥其经济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形成、培育的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思潮)、经济制度、经济道德、科技精神等,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劳动者与经济组织、劳动者和劳动者以及经济组织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劳动者除了智能技术以外的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和潜能发挥程度、劳动态度(含积极性与创造性)、动机水平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意识,效益观念与时间观念等等。

(2)过程、机制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实现中的过程、机制的间接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等,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内化阶段。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劳动者),影响受教育者(劳动者)的情感、意志和动机,激发其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外化阶段。受教育者(劳动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发下,把与劳动、生产有关的精神性因素变为实际劳动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了物质价值(经济价值)。这个“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活动的“物化”。在这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作用于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就是以间接的途径参与了创造物质价值(经济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个过程、机制示意图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物质价值(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邓小平和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第8-9页。范先左:《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页。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形态》,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0页。)

3.多端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多端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既可以表现为宏观层次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表现为中观层次对某个经济组织、团体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在微观层次对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施加影响。

(1)宏观层次。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与保证。”

(2)中观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中观层次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一个经济单位、组织和团体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价值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管理理论”,则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中观层次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学理支撑。“文化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信念、利益、目标远景等的协调一致性,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信仰、道德、习俗和礼仪等文化要素的作用,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协调力和控制力。”

(3)微观层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全面教育。“只有全面教育,才会有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否则,仅仅重视劳动者智能的培养,忽视对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培养。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甚至是负数。”就劳动者的主观世界而言,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劳动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以及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等制约。而培育、提高劳动者的上述观念、素质和品质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4.两面性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两面性具体表述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发挥影响既可以是维护性的,即维持和保存社会既定的经济态势;也可以是变革性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孕育和发展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充当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先导。这种变革既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功能,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也可能是负面的消极功能:阻碍、束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正面的积极功能,一方面要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承扬,使那些对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在这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变革功能,主动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向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方向保证、营造环境、参与管理、精神动力激发等四个方面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思想理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前提,对经济发展起(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吴松强:《“知识经济”视角下文化管理实施对策探讨》,载《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③王殿卿、李春玲:《新编大学德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着导向和调节作用。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都要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社会生产、制约经济发展方向。我国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和衡量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先进的思想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灌输于人,成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证。

2.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市场经济具有经济和道德的“两面性”,即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具有其经济合理性,但同时也内含着一定的社会风险和道德风险,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效益最大化追求,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实利主义风气和个人利己主义的冲动,而且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更难以确保人类和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社会规导和限制,它要求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有清晰的法律规范界定,而且要有明确的伦理道德约束。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一旦缺乏良好的道德环境、法制环境和文化环境,往往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并阻碍经济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价值之一就是为其发展扫除精神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精神环境和社会风气。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认识、道德、社会心理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活动中参与管理的价值社会物质利益的激励、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管理的三块宝石。当代经营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人、文化人的基础之上的,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和开发人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所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科学文化技能、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等的充分发挥。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方式逐渐被冷落,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普遍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和员工形成精神的真正沟通,才能把管理者的思想、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的主要形式成为脑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均取决于人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角色意识的强弱。创造性脑力劳动必须依靠劳动者自我控制和自主行为。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更加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其对企业的忠诚意识,那种认为只有严格管理的规章制度才是有效的组织原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管理,承担了管理职能,而且是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日益丰富了其经济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潜力的主导性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经济活动开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在于:首先,激发人的活力。即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和行为,联系生产力的内涵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作用,可以具体理解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加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次,变革生产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才能使人们投入到这一实践中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的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精神动力激发价值。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经济发展;公共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没有完全形成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公共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管理的目的是对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进行保障并进行有效规范,实时监控与评测,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相较于物质资本,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生产开发作用更好、效用更大的人力资本。当前,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严重冲击着传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传统的公共管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管理效率低下。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应自身和社会需求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致力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理论流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价值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70年代萨缪•鲍尔斯和郝伯斯•金迪斯提出的社会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从多维度研究和分析高职教育的经济功能,如舒尔茨和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既是经济增长的投入,又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直接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经济学引进我国以来,国内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范晓婷提出的经济转型导向的教育改革,李梓的评《教育经济学》、吴耀宏提出的教育经济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定位与实践分析等。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面临的教育管理低下、效果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在如何提升公共管理质量、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关注较少。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服务意识不够强,缺乏主动性。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缺乏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深入社会、了解企业需求不够,办学不能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对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不够敏感。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增多、生源紧张等,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只重视数量规模,不重视质量,没有科学合理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本校特色做出长远规划,没有真正地将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发展放在办学的首位。(二)服务能力不强,成效性不高。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不强,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落差。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专业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与新兴产业对接相对滞后、引领产业能力不足,专业与产业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有落差,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部分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地方支柱产业及行业企业的深入沟通不够,导致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技术攻关不够,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不高,科技服务的资源共享面临瓶颈。(三)管理模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部分高职院校公共管理观念陈旧,“以人为本”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形成,管理理念还没有从管理型转变到服务型,不能充分使广大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因为缺乏对高职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和缺乏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很多高职院校直接照搬本科院校、中职学校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材几乎是由普通本科院校课程、教材浓缩而成,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教材较少。(四)信息化工作缺乏整体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信息孤岛,如教务管理、学工管理、在线课堂、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后勤管理、OA系统等诸多项目管理都分散在不同的管理子系统中,没有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不能做到资源有效共享。信息化工作缺乏整体性已经成为制约建设信息化校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有待于通过资源整合等措施,加以改进和创新。

三、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举措

(一)优化、创新服务社会保障机制。依靠地域优势和长期以来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建立的广泛合作关系,搭建相关政府单位、产业园、各行业协会和众多合作企业及学院组成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资源大平台和发展大平台。由战略联盟中起关键作用的地方政府单位、主导产业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型企业负责人和学院领导等组成“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充分发挥其在合作过程中的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作用,通过合作章程和相关制度,规范各方责、权、利。建立以“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主体”为主要特征的四方联动校企合作新体制。强化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建立校企合作的推动机制;签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建立学院内部良好的舆论和政策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打造校企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建立资源共享交流机制;建立多元主体、内外结合的评价与反馈系统,以及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创建“政行企校”协作办学、共同育人的新机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搭建多元主体、内外结合的评价与反馈系统,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奖惩制度,定期对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工作进行考核,并进行绩效奖惩。通过制度的落实,有效促进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二)整合资源,提高服务社会能力。高职院校要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积极对接地方重点产业及行业企业,结合需求实施战略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管理机制,制定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校、院理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高职院校应支持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及技术研发中心,搭建技术咨询、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构建完善的专业评估和淘汰机制,对于常年招生数量少、就业率较低、未能达到评估标准的专业,暂停招生或撤销。高职院校要完善科研创新政策机制,积极整合校内外研发力量,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团队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应用推广为载体,开展校企合作专项研究与技术攻关。建立健全科研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及科学有效的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激励机制,探索市场化科技实体运行机制,建立社会服务机制等。通过创新机制体制,构建科研与社会服务长效机制。(三)由单一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是职业教育服务,所以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接产业构建专业群,跟踪区域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需求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课程、编制教学计划、选取教材、制作教学课件,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学校要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师生、提高效率”为工作标准,不断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四)加大投入,形成信息化管理体系。高职院校要加大在信息化公共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硬件购置和软件资源的开发,使有限资源能够发挥最大作用。通过优化升级公共数据中心、综合信息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三大平台功能,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完善升级,致力建设融教学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环境智慧于一体,并对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支撑的“智慧校园”。同时,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分散管理各公共管理项目现状,学校需要做好整合各类资源的相关工作,使有限的各类资源能够协调统一、发挥合力。要循序渐进构建管理体系,细化管理措施,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形成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四、研究启示及反思

高职院校要实现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应该围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学校的强势和特色,开设地方经济所需专业,依照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之间“三链耦合”的方式,把专业建设重点从注重重点专业建设转向注重专业群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行业、企业、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整合学校科研优势力量,打造服务地方的科研团队,制定并完善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相关制度,设置科研创新培育经费,鼓励教师创办企业,着力推进科研孵化和成果的应用转化,使高职教育能够持续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峻岭.论高等职业教育在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205.

[2]赖满瑢.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5(22):130.

[3]李影.高等职业教育经济辐射效应的区域差异性研究—以江苏省和山西省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2):26.

[4]王栓宝,韩立,宋胜女.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与河北省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6):44.

[5]张冶红,王之洲.宁波市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39.

教育经济管理范文篇10

普通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大、普通高校转型进程的加速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日益彰显出来。目前“吉林省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结构对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尤其是我省仍处于起步阶段,而我省高校转型中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的相对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本地适用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以及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共存的局面。所以,吉林省应该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高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及与市场紧密对接的有效经验,进一步加大力度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研究。

2吉林省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现状分析

吉林省普通高校转型过程中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与本省的经济发展需求状况、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从而实现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和最优匹配。因此,吉林高校在转型中还必须进一步调整学科和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出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实干型人才。实际上,各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纷纷出现增设大量新的专业,甚至是不顾学校自身条件盲目设置新专业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当前社会、市场对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济发展、市场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紧密对应的关系,说明面向市场的高校调节机制开始运作。伯顿•克拉克认为,各国高等教育系统就是政府、市场和学术权威这三种努力的整合过程。高校的确应该根据社会所提供的市场信息反馈,做出反应变化,从而使高校的专业类型、学科内容和各科学生人数的分配,能够适应市场人力资源配置的需要。

3吉林省高校经管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结构对接的策略

吉林省部分普通高校在转型中经济管理专业结构应该是吉林省普通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相对合适的应用型人才。吉林普通高校应加强经济管理专业各类学科的整合,通过课程的综合化和优化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文科类、管理应用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高校对自然科学类学科应突出学科的前沿性、应用性和专业化水平,并注意提升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第一,使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大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力度。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最直接反映就是专业人才结构的调整,随之要求作为实施人力投资的社会工具的大学做出回应,尤其是经济管理学科专业建设、人才结构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是一个客观的连锁过程。第二,将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省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结构及人才类型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专业结构失衡问题;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专业发展尚缺乏力度;经济管理人才类型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吉林高校整体学科专业结构尚缺乏科学、有力的规划和协调。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吉林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更好满足我省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解决吉林省目前高校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从总体上看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问题。第三,强化和发挥普通高校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吉林省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层次结构与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不相适应,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将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对紧缺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普通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吉林普通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受到经济结构、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制约的同时,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成功与否也必然会对现有的经济结构、市场机制和政策体制产生作用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通过高校、市场、政府、体制的系统作用和相互完善,实现我省普通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当地经济结构对接的一种合理的动态平衡。

在加强吉林省高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把凸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专业特色、专业水平、专业内涵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把建设一批具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心有所爱、智有所养、能有所专、才有所长、创有所为’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应用型、创新型,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扎实的本学科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或国际较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全省专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北京: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