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09:55:32

企业发展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篇1

(一)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首要作用就是对员工产生内在的凝聚力,它一旦被员工认同后,就会形成一种精神引力而将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因为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内动力,通过帮助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可以增加员工彼此间的沟通和信任,使员工拥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从而团结企业上下员工一致努力,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凝聚功能使员工在获得物质回报的同时,还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进而使有着不同事业追求、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卖力工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公司发展带给其精神层面的满足。而这种凝聚力,也更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和企业内部的和谐。

(二)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既然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它就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对员工进行约束和规范。相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硬约束,企业文化所营造出的组织氛围和群体行为准则属于一种无形的软约束,是从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上对员工的软性约束,同时它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得企业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这种软约束不仅能弥补企业规章制度等管理硬约束上的不足,甚至有时候比硬约束更加有效。因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可以使员工的价值观逐渐向企业的价值观靠拢,这样在价值观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减少企业管理员工产生的摩擦。此外,企业文化的“软约束”可以减弱硬约束对员工心理的冲击,缓解其产生的不平等、被约束的心里不适感,从而使企业内部达成协调和统一。

(三)激励功能

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达成共识,在共同的企业目标指引下,员工会自觉地为他们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从需求理论来看,未满足的需求会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需求的最高层次,这种满足对于员工个人而言是强大的激励。企业文化通过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在制度层面形成良好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斗志,使员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将员工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动,是员工自我激励的深层次动力,具有长效的激励作用。

(四)辐射功能

企业的存在最终要面向市场,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光靠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等硬实力已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文化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和企业形象,并用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影响市场。从辐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通常以企业产品、广告和模范人物等为载体,将企业的价值体系反映到外界去,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力。一个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组织,不仅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稳定地发展,同时对于本地区、本行业乃至相关行业的文化理念、生产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保障功能

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文化作为一定时期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目标等文化要素的总和,对促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传承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的某些方面会有所变动,但其所传承下来的基本理念并不容易改变。因此,相对于多变的市场,企业文化可以保障企业拥有稳定可靠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相对于制度层面的约束而言,制度一旦制定则变动起来成本较大,所以不易轻易变动,但这又使得制度的安排不能够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动。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文化这种软约束,则更有利于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企业发展论文篇2

为契合“三集五大”体系改革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公司积极探索“短(内容短小精悍)平(传播扁平直接)快(吸收快速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实践,充分运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方法,挖掘新媒体对企业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探索归纳形成企业文化传播“五微”模式,即:微讲堂、微党课、微看板、微手册、微典型。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题作用,以微党课强化队伍建设,以微讲堂凝聚员工合力,以微看板展示特色亮点,以微手册植入品牌理念,以微典型引领价值追求。常见的企业品牌和文化建设方法主要方法有: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文娱活动,先进人物学习征文演讲比赛,等,将品牌和文化建设进行结合,形成员工广泛参与、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分工明确、统一领导的工作模式。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组织上连续工作。全体员工都深刻的认识到“一个国家电网”的观念,员工的心思往一处使,力在推行国家电网的优秀企业文化,将价值理念的统一性与实践载体的丰富性相结合、注重思想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各项工作领域的延展性相结合,力求实效,凝聚公司和员工共同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分层分众探索企业文化落地实践

结合连云港公司自身特点,明确企业文化“五统一”在“三集五大”体系改革过程中的作用,以管理、专业、岗位、环境四个层级开展企业文化落地实践。在管理层以探索长效机制建设为目标,由党群部牵头进行文化载体的设计并承担实施主体责任,以“企业文化论坛”为重要抓手,每季度进行案例,深度解读“文化引领”内涵,全面提升广大员工的执行力与企业软实力,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发展能力,分享各单位、部室的企业文化落地案例、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成果,不断促进企业文化与公司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在专业层面,在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专业精益化管理水平等方面融入“五统一”要求,按照“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的建设思路,梳理、优化各级业务流程200余个,分专业、分单位编制操作手册和典型经验60余册,选树各专业典型50余名,使企业文化有机融入各专业管理体系;在岗位层面,扎实做好统一价值理念的行为转化,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培训班,落实“三个十条”等制度标准,不断规范员工行为,通过开展持续宣贯教育、各类劳动竞赛、星级班组评价考核等工作,促进了制度标准转化为员工的规范行为。试点探索建立岗位能力模型,畅通员工成长成才通道,实施职工服务“细雨”工程,引入EAP员工帮助计划,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使统一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在工作现场能看到,在岗位上有体现;在环境层,编制《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手册》,对宣传册、看板、PPT等各类需要使用品牌标志的载体进行了统一规范,坚持强化品牌传播策划,深入推进营业窗口品牌标志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环境建设,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美誉度。

三、科学考评实现企业文化评价闭环

将企业文化纳入公司内部对标体系,用业绩指标检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在公开招聘、党员发展、典型选树、干部任用等工作中将认同统一的企业文化作为前提基础,将模范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将企业文化应知应会纳入考试必答题目,将符合“五统一”要求作为修编各类制度标准的准则。在《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评价办法》中,将企业文化纳入基本考评项目,完善考评标准,实施动态评估,实现闭环评价。在“三集五大”统筹推进的过程中,公司坚持不懈地推进“五统一”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能够有效落地,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以文化凝聚改革共识、以文化提升工作执行力,以文化激发创新动力,以文化增强科学发展合力,确保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任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在中心工作中凸显了企业文化的作用成效,彰显了企业文化的责任价值。

四、总结

企业发展论文篇3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原有的通过能源与规模的扩大来换取企业发展的模式已经逐渐的被淘汰。早未来的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下,作为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也会不断地得到凸显。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解决好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是一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的大事。本文在参考相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者关系的解决方案与关系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企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

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应该说,信息技术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包括,企业新的产品的研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企业的日常运营与管理,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更发水平的提升。在科技不断成长的时期,谁具有了信息技术的主动权,谁就具有了市场竞争与成长的主动权。因此,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体系中,建立新常态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机制,将会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技术的成长也离不开企业的助力

在信息技术的成长进程中,经历一个不竭摸索与实践的进程是不可避免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企业可以及时的反馈在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改进进一步提供方向。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地聚焦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信息应用的新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来自于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的扶持。如果研发出来的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的理论阶段而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与应用,那么信息技术的本身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面对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蓝海,技术研发机构与部门,应该不断的聚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问题与挑战,借助科技的力量将企业的发展抬至一个发展的新高度是未来科技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3.在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中,还需要解决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具体来说,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产业的性质与特点不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也不尽相同。是以,在企业举行信息技术的特别是新技术的利用过程当中应当做到两个同一。一个是企业的成长需求与信息技术所供给的功效相统一。另一个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应当做到利用过程当中的实际的同一。举例来说,在我国南方一些中小企业信息应用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应用过剩的现象与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负担。同时,也无益于信息技术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面对企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两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彼此市场潜力的博弈,从统筹学上来看,更是一种市场的双赢,企业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成长也必要相关企业的撑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向科技要生产力,要效益几乎成为了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协调好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已经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来提上了议事日程。首先,在应用中创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持续白热化发展。同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对于信息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水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一些信息关键技术还存在着欧美国家的技术垄断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如何从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科研攻关的扶持与引导力度,是我国在今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政策制定是需要侧重的重要内容。不可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科技加速企业在生产、服务、销售、管理等诸多领域中水平的提高。但是,单纯的技术应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在长远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从自身的技术优势入手,不断地探究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中的改革与创新将会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方向。所以,只有不断地壮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水平,未来的发展空间发展机会才会更加有利。其次,在应用中规避风险。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科技所带来的便捷与效益,但是科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自身的操作理念及动机、方式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广为利用也不例外。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比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是管理信息的网络化,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财会管理的网络化等方面。从发展的角度与传统相比的确推动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与进步,但是从最近屡屡曝光的网络交易的虚假与欺诈,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漏洞。因此,在未来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提高网络的安全应用系数,从而降低其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建立信息网络应用的预警机制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最后,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与时俱进。在21世纪,无论是企业的自身发展,还是信息技术的研发都需要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由于经济不竭地呈现出全球化成长态势,科技的更新速率也在不竭的加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某些高精尖端的技术领域,我国的高技术人才的外流现象比较突出,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方面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加强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与训练也是我们未来信息教育教育领域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以,在将来的企业举行信息技术的利用过程当中,要极力避免一劳永逸的落后思想。要不断地从市场发展的新的需求出发,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也是科技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结语

企业发展论文篇4

公有制是未来共产主义的细胞和胚胎,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载体,大部分国有资产必然是采取公有制的独立企业形式。

6、对1984年以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评价………………………

厂长(经理)负责制并没有跳出“一长制”的圈子,党委集体负责造成了无人负责,而个人负责实际上是更不可能。

承包经营不是企业长期的经营发展之道,企业的群众积极性并没有真正高涨起来。搞活大企业的理论,并不是改革之争,也不是改革之方。国有企业改革,是要改革国有企业制度,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公有制上,本没有大小之分。

7、国有企业产权……………………………………………………

企业产权决定企业发展权,决定企业经营权,而且决定着企业所采取的制度形式。以往在企业和产权理论的研究上,经过了很多的概念轮换,从公有制——全民所有——国营企业——公有企业——国有企业,实际上,都没有跳出政府所有的圈子。政治和经济长期处在一个圈子里面跳舞。

当企业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后,国有企业产权理应由有生命力的企业组织持有。

国有产权收益本质上是职工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企业依照法律的规定,将产权收益的一部分作为企业投资基金,它属于企业所有,也属于国家所有。一部分人提出国有产权和产权收益的主张,是有违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的。强调国家产权收益,实质上是强调了计划经济,否定了企业的发展权利。

国家决定企业经营权、决定企业劳动人事权,是剥夺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力,是对企业公正与公平的否定。

到底由谁来代表才更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呢?答案是,谁对产权负有经营的责任,谁最依赖着产权和企业的发展而生存,则谁最具代表产权的资格。

我们要特别区分国家在建立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建立之后,两个不同的过程和两种不同的形态,以及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8、国有产权的代表与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制度………………………

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理论提出,公有制便没有了固定的概念了。似乎,只要承认哪里有国有资产,哪里就有公有制。股东会、董事会成了公有制,股份制、合作制成了公有制,租赁、托管、承包,统统都是公有制,这实在是一个极大极大的误区。

国有企业制度就是实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的民主管理企业权力和主人翁地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营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民营企业的现状、地位作用和发展问题作以研究,探求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8000万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亟待加以研究、解决。

一、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营企业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出了公有经济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城乡就业人员,减轻了社会的压力。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离不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它与市场经济天然相容,互为发展条件,其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通过市场去实现。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能将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在外。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个论断十分明确地指明了民营企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二、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环境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到61%,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超过20%,民营企业产值已“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并逐渐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即由靠领导人关系的协调建立制度向建立完善的制度性保障过渡,民营企业正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从民营企业的形成来看,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从个体户起家,逐渐积累发展起来,或直接由家庭成员投资兴办的家族式企业;二是朋友、同事参股合资开办的合伙企业;三是国营或集体企业通过买断转型的企业等。其共同的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归一个或少数投资者所有,其企业股份不断分散化、社会化。因此,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虽然有其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社会负担轻等优势,但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情况,如民营企业在融资等方面较之非民营企业存在着更多的障碍,尚未取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融资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一些部门在履行其职能时,还存在着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两张脸”和“两个标准”的情况依然存在;在服务收费、子女入学等方面往往被提高收费标准,得到特别“关照”,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一些民营企业的行为短期化,投资愿望严重弱化。

2、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目前的许多民营企业都选择了家长式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缺乏“纠偏”机制,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随意性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

3、人才机制不灵活。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家落后的“资本雇佣劳动力”观念和强盗逻辑,认为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劳动力的雇佣关系,很多民营企业家认为只要有高薪,市场上多的是优秀人才,而没有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过人才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加之民营企业用人唯亲的任人方式,使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因此,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

4、企业生命周期过短。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5、决策盲目,风险增加了企业经营。民营企业的发展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个曾经长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是非常正常的,但却使一部分成功的经营者因此而淡化了风险意识。四面出击,盲目的多元化经营,过分的自信导致无法正确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正确地评价企业的成功。成功的经历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也导致了决策的经验主义。

6、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三、发展民营企业的对策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所产生的专制和集权化倾向,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首先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造。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就是控股化和集约化,充分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民营企业的制度转换、管理模式的更替依赖于民营企业家素质和人格的提升和完善。

2、正视挑战,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真正转变。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解放思想,树立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观念,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由管制向监控的真正转变。

3.健全法律制度,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民营企业的产权需要法制来保障,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加强立法,建议有关部门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法规。同时,抓紧制定保护民营企业的条例,出台引导和约束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的文件。严格执法。要明确执法部门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责任,对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乱收费、乱罚款、强买强卖及破坏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人和事,必须及时处罚。

4、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企业素质。未来企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民营企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还不能实现以人为资源优势来配置和优化其他资源。因此,提高企业内在素质,说到底还是要提高人的素质,企业规模、环境、装备水平以及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内在差异,实质反映的是人的内在素质差异。民营企业必须要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构建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真正做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5、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引导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率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对民营企业自身来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增加技术装备,成为技术创新和开发投入及推广的主体;应实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尽快树立国际化经营与竞争的意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6、继续发挥政府在发展民营企业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入WTO后,民营企业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依然是影响民营企业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政府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变弱化的调控管理职能为高效的服务职能。政府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领导者和服务者。政府必须给予制度支持、技术支持、信息支持、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夏建胜:《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五个创新点》,《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6期;

2、晓亮:《论民营经济中的十个认识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1期;

3、杨启先:《认真搞好民营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纵横》,2000年10期;

企业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市场竞争企业发展战略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身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的发展不断面临风险和障碍。企业是为满足市场需要而存在,也只有满足了市场需要,即其市场发展了,企业才可能真正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战略,它是以扩大市场范围,增加市场销量,提高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加强企业市场地位为重点的长期目标的战略,包括市场发展方向、发展范围及发展方式等战略。

一、市场发展方向战略

发展方向包括正向发展即“正增长”、反向发展即“负增长”、不发展即“零增长”。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可在不同时期交替使用,也可在同一时期混合使用,即在不同领域、不同战略经营单位使用不同的战略。当然,正向发展是主流、根本的选择。

市场扩张、正增长,即企业增长战略,是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而扩大市场的战略,适合在市场有需要、竞争有必要、企业有可能的情况下采用。它可分为开拓型和赶超型两种形式:前者指先进企业以自身为对手,不断挑战自我、创新进取、开拓市场;后者指相对落后的企业通过提升竞争力,逐步缩小差距,从追随到争取赶超先进企业,提高在市场上的位次。

市场稳定、零增长,即企业稳定战略,是保持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基本不变,从而巩固市场的战略。在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均良好,但发展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它有积极主动的一面,也有消极被动的一面。由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难长期维持原状,所以此战略只是短期相对的稳定战略。

市场收缩、负增长,即企业紧缩战略,是缩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而缩小市场的战略,在出现严重不利的内外情况而无法扭转、改变时不得已而采用。可通过资产重组,抽资转向,出售、出租部分资产,业务拆分,企业分立等途径、形式,治理、整顿、改造,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克服困难、摆脱危机,力保生存,为以后复苏、振兴准备条件。

二、市场发展范围战略

市场发展范围战略是企业选择在老市场范围发展,还是在新市场范围发展的战略。

老市场就是现有市场、已实现的市场、已被满足的市场,包括本企业占有的市场和其他企业占有的市场。新市场包括任何企业都未开发过的全新市场(未被发现或虽已被发现,但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市场),以及已开发但未实现、未被满足、未被某一企业占有的市场。这里的市场既包括商品种类、顾客类别,也包括销售地域、场所。

企业扩大市场范围,可在老市场中发展,即争夺其他企业占有的市场,也可在新市场中发展,即去占领未实现的市场或开发新市场。一般而言,后者较好些,尤其在老市场的发展潜力有限或者在老市场缺乏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产品生产过剩、内需严重不足,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向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发展范围,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选择。

三、市场发展方式战略

市场发展方式战略是企业选择什么方式使市场扩展、企业成长的战略,可以分为:

1.专业化战略

专业化战略是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增长战略,即企业选择一个或几个小市场目标,实行专业化市场和销售,集中力量,力争在这些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采用这种战略时,企业的扩张速度随行业发展的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产品正处于成长期,速度可能很快;如已进入成熟期,速度就可能放慢;扩张速度还会因企业采用市场营销策略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策略正确而有效,速度可望加快。

(1)市场渗透

这是向市场深度发展的方式,在现有产品的市场尚有潜力可挖的情况下,一是设法使老客户增加购买本企业现有产品的数量、次数,甚至专门购买本企业产品而不购买竞争者的产品;二是设法把竞争者的顾客吸引过来本企业的现有产品;三是设法刺激潜在顾客购买本企业的现有产品。这样促进现有产品销量的增长,风险小,易监控,但需花费大量促销费用,且发展有限,是一种较保守的发展方式。

(2)市场开发

这是向市场广度发展的方式,一是努力将现有产品推广到新地区,如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从沿海到内陆,从本国到外国;二是努力将现有产品介绍给新顾客,推广到新的目标市场。这样发展风险不太大,但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分销、促销费用大。

(3)产品开发

只是在市场已经饱和、产品已成熟、老化的情况下,进行产品改革、创新,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差别化。一是增加品种、规格、型号、款式;二是增加、改变功能、用途;三是提高质量,改进包装,利用产品的新面貌来吸引顾客。这样可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延续产品,但风险较大,失败率较高,且新产品会夺去现有产品的市场,还需花费较多的研发费用。

专业化战略的优势是:可以使企业更清楚“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深入了解产品市场的需求;节省开支,增加利润;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创造竞争优势。专业化战略越成功,越能有效利用其积累的经验、特别的竞争力和品牌的声誉,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占据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专业化战略的主要风险是:容易限制获取整体市场份额,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如果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下降,则企业会遇到麻烦。一些非企业所能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引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下降,如顾客偏好不稳定性的增加、竞争激烈程度和复杂性的增强、技术变革、政府政策的改变,这些都可能对实行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者服务的企业构成威胁。

2.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从现有产品、市场组合向外延伸,跨行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向不同方向扩展市场的战略。实施多元化战略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战略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到提升。不论是比竞争对手相关还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只要能够让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就体现了多元化战略的价值。多元化战略能够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市场影响力,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影响力;通过业务组合降低管理者的风险等等。

(1)相关多元化战略

相关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优势,增强或扩展已有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而有意识采用的一种战略。实行这种战略的企业增加新的、但与原企业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些业务在技术、市场、经验、特长等方面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性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产生协同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难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相关多元化包括集中性多元化和水平多元化。前者是利用企业原技术优势发展不同产品,即以现有一种产品为圆心,向外多方位扩展,生产经营原材料、工艺等相同的多种新产品;后者是利用原市场优势发展不同产品,即用不同技术生产经营多种产品,为原市场顾客提供多样化服务。

相关多元化要求企业具备这样的条件:①可以将技术、生产能力从一种业务转向另一种业务。②可以将不同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运作,降低成本。③在新的业务中可以借鉴企业品牌的信誉。④以能够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2)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就是企业进入与原有行业不相关的新业务,企业经营的各行业之间没有联系。这种战略的特点是能够分散经营,把发展新产品和和新的目标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但是不相关多元化的实施比较复杂,容易陷入盲目性,一旦处理不好,企业可能会陷入瘫痪。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使用条件:①企业所在行业逐渐失去吸引力,企业销售额和利润下降。②企业没有能力进入相邻行业。③企业具有进入新行业所需的资金和人才。④企业有机会收购一个良好投资机会的企业。

多元化战略的优势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多样化发展,进入高增长、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以减轻在现有产品市场上的压力;资源共享,发挥资源的协同效益,尤其在相关多元化战略上更为明显;企业的盛衰不受个别产品的生命周期左右,可以规避行业不景气所带来的风险和竞争压力,甚至可以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多元化战略的局限性是:新的领域需要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建立品牌,都需要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做后盾;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人才队伍;管理的复杂性、难度会提高加大、管理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做出选择之前,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否充裕;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在短期内中止该战略,其竞争地位是否能够继续维持。

3.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向经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企业深化专业化协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综合利用效率。

(1)垂直一体化战略

垂直一体化战略就是企业在同行中两个可能的方向扩大企业竞争范围的战略,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战略。1.后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将价值链进一步反向延伸,即向原材料、零部件生产的方向扩展其生产和经营,使企业在内部就能满足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后向一体化战略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掌握对战略起着关键作用的技术,增加能够提高客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2向前一体化战略是将企业的价值链进一步向前延伸,进入其产品的加工、销售行业。由于企业直接进入销售渠道,取消了销售渠道的议价,带来了明显的成本节约,降低了产品价格,并使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更接近消费者,有助于提高产品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向垂直一体化的哪个方向发展取决于:①它是否会提高对战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活动的业绩,降低成本或者加强差异化。②它对与协调更多阶段之间的活动有关的投资成本、灵活性、反应时间以及管理杂费所产生的影响。③它是否能够创造竞争优势。

(2)水平一体化战略

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置于同一所有权控制之下,兼并或与同行业的竞争者进行联合,以实现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实力、增强竞争优势。这种战略一般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情况下的一种选择。采用水平一体化战略,能够吞并或减少竞争对手,能够形成更大的竞争力量与对手抗衡,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能够取得被吞并企业的市场、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经验。

然而,现代市场竞争中,已不再是一味地、无条件地进行“小并大、大吃小”的资本和生产、经营的集中,而出现了与集中化并行不悖的分散化趋势,形成了少数大企业与大量小企业实行稳定的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系列化生产经营以求互补互利、共存共荣的格局。因此,企业需要并成功实施水平一体化战略,应在下列情况之下:①希望在某一地区或市场中减少竞争,获得某种程度的垄断,以提高进入进入障碍。②企业在一个成长着的行业中竞争。③需要扩大规模经济效益以获得竞争优势。当竞争是因为整个行业销售量下降而经营不善时,不适用于水平一体化战略。④企业具有成功管理更大的组织所需要的资本和人力资源,而竞争者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或特定资源停滞不前。⑤企业需要从购买对象上得到某种特别的资源。

综上所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谋求发展的方向、范围和方式对企业能否成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选择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才能不断提升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吕健华:略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视野,2005年06期

企业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电信;重组;战略;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国家经贸委曾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深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改革,为增强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保证;第二,推进大公司特别是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第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四,建立政府对大企业的“窗口指导”制度,对核心竞争力建设进行直接指导和推动。此外,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促进核心竞争力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然而,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每个企业领导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表现形式角度可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三类: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他们之间关系密切,产品来自技术,技术来自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他类型竞争力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性:(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2)独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拥有,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3)延展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

二、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竞争的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只能成功一时,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人们无法简单地从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规模或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努力程度等方面解开这一问题的答案。

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为其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对环境中企业所需资源的争夺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争夺环境中资源的能力。传统企业竞争力理论未能对企业长期性的盛衰原因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而核心竞争力理论从对企业的短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延伸到对企业的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为确保企业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也就是必须要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的管理

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包括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规划、培育、部署和维护等五个环节。识别就是判断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能力、资源,确定企业要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支持要素。

规划是在识别的基础上,企业必须要有富有前瞻性的核心竞争力发展计划,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需要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部署就是要使核心竞争力能在企业的多个领域中发挥作用。为保护和维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领先地位,企业要经常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检验,尤其是在进行重大战略决策时更应如此。

培育以核心技术形式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成为这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的主要内容。培育技术形式的核心竞争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解现有技术组合;(2)判别关键性技术;(3)培育核心技术。在关键性技术的基础上,制定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计划,开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工作。要根据对竞争对手和未来商机的分析判断,设计出自己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四、对当前中国电信企业的SWOT分析

1.中国电信企业的S(Strength:优势)分析。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电信企业己形成规模效益。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电信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客户规模、网络规模、人才储备规模、品牌优势等方面。中国电信企业网络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同时具备了向相关专业延伸的基础和实力。中国电信企业在发展中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了解本地市场、熟悉通信设备的电信管理和技术人才资源。品牌优势主要体现在:经一些著名的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中国电信品牌认知度最高。

2.中国电信企业的W(Weakness:弱势)分析。中国电信企业拥有资源优势,缺乏资源运作优势。改革的风险将可能导致不能很好地合理利用优势,并使优势在发展中逐渐消失。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弱势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忽视长远战略,不能统观大局;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企业运作战略策划人才。这个问题是当前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核心问题。

3.中国电信企业的O(Opportunity:机遇)分析。从移动电话业务看,尽管移动和联通的客户规模以摩尔定律方式增长,但全国普及率仍不到14%。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稳定增长,消费者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电话需求进一步增长,市场潜力将不断增大。这对未来中国电信进入移动市场和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发展机遇。除此之外,互联网和固网智能网业务的市场规模和盈利能力将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层次的提高不断扩大。

4.中国电信企业的T(Threat:威胁)分析。(1)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约束转向无序。在竞争趋势方面,国内中期竞争将由价格竞争向核心能力创新竞争过渡。首先,竞争重点体现在互联网和长话业务领域竞争方面,大客户是竞争的焦点。其次,电信市场的ICP、EMAIL、数据库、传真、视频会议等增值业务首当其冲地受到较大冲击,对电信企业的稳定增长产生影响。其三,虚拟运营商将逐步增加,通信管制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虚拟运营商将会以自身优势,利用电信企业资源在本地市场开展服务和竞争,市场竞争格局将更为复杂。(2)电信人才流动将会加快。人才的流动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如何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潜能,是电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

因此,要使电信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求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不断建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确立比较优势,这必然要求企业在整体发展上做好竞争战略选择。

五、中国电信企业竞争战略选择及其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放开,电信企业优势主要靠业务高差异或低成本(规模经济)战略实现;电信企业长期独占资源,从而获得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电信企业通过对大量资源的高度集中,从而拥有在资源和能力上的相对优势。而在动态环境下:(1)企业优势具有不可保持性,企业所有的优势都是暂时的,最终都有可能消失或者失效;(2)巩固、维持优势可能会成为创造新优势的障碍,企业战略目的不是保持优势,而是主动放弃原有优势,并不断创造新优势。这才是电信企业长期获得高于平均收益水平利润的主要途径。

中国电信企业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固网和数据领域的规模经济,加之新业务、新应用的不断开发和推广,低成本和差异化已构成了当前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但电信网络和业务的低边际成本性和规模经济特性,导致竞争对手必然逐步建设和扩大业务网络,并在各个业务专业上加大竞争力度。使中国电信客户规模和网络优势将逐步缩小,核心竞争力将受到挑战和威胁。因此,电信企业必须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立足强化既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以创新为切入点,不断推进企业流程重组,建立动态竞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不断培养和发展新型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不断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这是所提到的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是对企业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核心过程,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彻底地重新安排流程通过企业经营过程重组,使企业的各项关键性能,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同时获得大的改善。展开BPR的目的不是渐进提高和局部改善,而是性能和绩效的巨大飞跃。建立全新的体制,使企业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以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竞争能力。

中国电信企业作为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行业企业,可根据企业面临的环境,选择最佳的方案组合。可通过企业间的动态联盟方式形成虚拟组织,即保留企业经营、维护、财务、人力管理等核心功能,将其他功能通过外购、外包的方式虚拟化。此组织形式能有效地集聚与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具有敏锐的市场反应力,可降低交易时间和成本,减少经营风险。

积极推进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国电信企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维系竞争优势。然而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就没有知识型企业的创新活动。在企业中,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强,劳动过程难于监控、劳动成果较难衡量、成就感强和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可根据知识型员工特点,开发、利用和发展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与潜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归属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的持续发展。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基于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传统员工的特点,企业应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共同目标为引导,创造一套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企业发展论文篇7

截至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00,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800,而其中民营企业占了85%的份额。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了5000,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在1985}2002年间,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高出国有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从1985年的84%上升到2002年的生8.5%。此外,民营企业还在增加税收、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应用新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民营企业每年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收人的12%以上,2002年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14.80a,全社会的税收增长率为12.10o。在吸纳劳动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民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1999年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多达8300万,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7.374亿人,民营经济吸纳就业量3.09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42%,从而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支持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国有企业,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它们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己在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首先繁荣了当地经济.而且为中西部地区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民营企业在应用新技术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涌现了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最近,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传出消息说,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总投资仍呈持续增长态势,而且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也有了很大变化。有专家顶测说,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的最初5年里,民营企业将是最活跃、最受益的部分之一。他们的这种预测当然不无道理.因为我们已看到,经历了“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正在走向繁荣。

2、我国民营企业难长大的成因分析

(1)资金缺乏,融资难

融资难。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因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小作坊,因此相对来说,资金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资金问题便是很突出的了。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满足规模迅速扩大的资金需求。由于中小企业的“自然融资屏障”和“融资缺口”,再加上我国有关政策的限制,及对民营企业的一些偏见,使得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有限,又无法达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约38%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扩大生产难,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升级困难,最终竞争力下降,企业发展受阻。因此融资难是目前民营企业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2)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民营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只约占17.86%,民营企业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3。我国民营企业起步多是小集体,小作坊型的,以加工为主,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缺陷日益显现。根据中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约70%的民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由于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3)创新能力弱

民营中小企业具有“船小好调头”的天然优势,同时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还具有勇于创新和开拓的精神。但是,由于民营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多数实行家族制管理,难以吸收到高级人才参与企业创新,企业中的外来人员的特长和潜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单靠企业家一个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中小企业常会遇到资金难的问题,创新资金不足,企业在创新决策时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因此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只是简单的再生产,勉强维持生计,再加上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设备陈旧,难以购买新的设备进行生产,创新对他们来说就更加困难。

(4)从业者素质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

整体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中的从业者知识文化水平都不太高。许多企业不愿投资于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存在“只用不教”或者“重用轻教的现象。他们的解释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没有资金投资于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一些员工经过培训获得技能之后一走了之,对企业发展极其不利。该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太低,会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价值含量低,还常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在这些民营中小企业中,许多员工仅仅是靠模仿大公司的技术,在技术水平上创新不强,多为重复生产,产品质量也无法跟大公司相比。同时,这种小企业生产不稳定,看到市场上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频繁变动企业产品方向,员工的技术不过关,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弱。

(5)家族式管理

家族式经营管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创办资金一般来自家庭的财产积累或通过小范围筹资取得,因而在创业初期,出于稳定和节约成本考虑,企业

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往往集于一身,而且企业成员也大多数是家族成员或泛家族成员。然而随着企业原始积累的完成和规模的扩大,在企业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发

展的过程中,家族式经营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并最终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家族式经营管理的结构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管理者便是经营者。这在企业小的时候,便于控制和提高效率,但当企业规模壮大后.其管理者便很难超越和约束自我。由于民营企业大部分是改革开放之初由小农经济萌发而发展起来的,囚而大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小农意识浓厚,素质低下,观念陈旧,知识匾乏,稍有成就便心浮气躁,独断专行,这必然导致判断失误,使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6)忽略了质量和社会信誉

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其初始阶段之所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非靠自身的实力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而是带有很大的机会色彩。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成熟,许多配套政策不到位,国有企业还没有放开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因而必然存在一些市场空白和政策漏洞。许多民营企业止是抓住了市场空白的机遇或利用机制与政策漏洞的空子,实现了企业的财力扩张,有的还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对于靠打“机会球”和“球”取得的成功,许多民营企业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反而产生误导,滋生投机和侥幸心理。一些民营业主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不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结构和机制,加强经营管理,而是热衷于研究关系学,寻找捷径.投机取巧,有的甚至不惜丧失企业的信誉进行生产和销售,诸如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售后服务差等,使社会对民营企业的信任感降低.最终吃亏的还是民营企业。在如何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上,许多民营企业也存在短视行为。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理念不健康,眼睛只盯着个人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处理企而导致许多优秀人才流失。业和社会的关系时.总跳不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时时处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明知危害社会而为之,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贻害他人.其结果是最终失去企业生存的根基,这就是许多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深层次原因。[]

3、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1)完善法律体系,改善金融环境,解决民营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003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法律依据,降低了民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变动的风险,为民营中小企的发展稳定性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我国的法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在执法过程中有时出现“部门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加重了民营中小业的财政负担。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许可的条件下,对符合我国行业政策发的项目,尤其是环保型和出口型的企业,在贷款方给予一定贴息支持。针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供担保品较少的现状,中央、地方政府和银行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尽量减少担保品数量。这多方面、多渠道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同时银行面还可以尽量减轻繁琐的贷款手续,为民营中小业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优惠条件"此外对民营中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也应启动和研讨。

(2)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度。

关于人才技术,人才激励和技术创新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技术创新便无从谈起。民营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起有效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制度。充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关心人才。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有了人才,才有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必须改变员工只是用劳动换钱的思想,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源制度,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稳定感。只有一套真正能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员工潜力的制度,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3)定位产业价值链,确定经营策略

结合当前全球化、区域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其在产业链中的经营地位及发展空间。区域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是进行战略选择的两个方面。

从区域来看,我国经济布局导向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对产业培育支持的力度亦有不同,民营企业应充分考虑空间因素,明确空间价值链。例如在发达地区,国家倾向于

借助民间资本的强大实力,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在中西部地区,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大力鼓励生产加工型和劳动

密集型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广大山区,重点是通过培育和发展民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加工增值。从行业选择来看,过去我国的民营企业多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随着市场的放开、行业准入规则的放松,新兴服务业(房地产、咨询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能源、电信产业都为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打开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行业价值链的定位在于选择某一行业的一段生产或服务的片断作为经营内容。

(4)加强企业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的创新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永恒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企业来讲,技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同种类的技术处于不同地位,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形式。按其地位,技术可以分为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技术和经营能力、基础型知识、重要技能。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讲,越是重要的技术(如核心技术、支持型技术、

技术和经营能力)应该掌握在企业自己的手中,而非核心的技术一般可以通过协作或外购来获得。

(5)建立企业的诚信制度。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顾客可能被迫选择无诚信企业的产品,因为别无选择。但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企业有无诚信,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由于民营企业自身条件及成长过程限制,建立诚信制度就尤显迫切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国家标准的信用制度,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建立。民营企业必须关注诚信,并将其制度化。对内,可以将诚信融入企业文化,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当顾客相信了企业的诚信,他们也就认可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因为顾客就是市场,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顾客。

企业发展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83 — 02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以企业管理的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优良作风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因此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面貌,文化反过来又会深刻地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其特有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其极富特色的企业发展理念引领企业发展趋势,以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所以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必须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位,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积极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1.把握内涵,明确定位,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管理文化,属于管理理论范畴。所追求的目标具体、实在,既包含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质量、数量的指标和最佳的经济效益,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成果,并采取实际而具体的措施把它变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指导思想,引导启迪企业员工在为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不仅重视物质的管理,而且更重视对人的管理,着眼于建立一个企业成员一律遵从的企业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处在企业文化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无形的约束之中,若想违反将受到舆论和情感的压力约束,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产生自控意识,达到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培养员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发自内心的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统一全体员工的意志,集聚员工的智慧和力量,绳往一处拉,劲往一处使,而这时的力量决不是单个力量的简单相加,能达到1+1>2的效应。

2.精心培育,树立企业精神,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基本要素就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理念文化,其中企业精神发挥着统帅作用。企业精神体现了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企业员工所认可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只有融入企业发展实践,作用于企业发展实践,并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形成自我生长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威力。这也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核心问题,就是企业用什么精神来激励和引导全体员工增强投身市场的学识和胆魄。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提倡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这就要求企业要着重培育以竞争意识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企业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过去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人们往往只看业绩,但现在开始关注一个企业的文化。业界已经达成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产生持续性竞争力和凝聚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资料显示,在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为13年,而中国企业只有 5~8 年。1亿元门槛往往成为我国民营企业不可逾越的一条死亡线。而回顾20世纪70 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发现大约1/3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无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文化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不断更新自身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香港经盛国际执行董事叶生所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够使企业具备自我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员工产生归属感,对价值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吸引、留住人才,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也能够降低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信任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的每个成员都会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企业员工也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地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更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第三,企业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事实证明,在现代的企业建设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利于创造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关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倡导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所有这一切,对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在实践上成功,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所属行业特性,创建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与习惯,价值观与经营哲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内容。可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优秀企业文化虽是企业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更凝聚了企业领导的智慧与心血。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企业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龙头,领导的言行举止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只有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才会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入。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和管理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必须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力。

    2.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塑造人”企业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使企业成为全体员工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共同体。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的走势把企业文化建设溶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能汲取企业文化所带来的营养,为构筑一流的企业,雕塑凝聚力极强的战斗群。企业要做到惟才是举,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积极创新人才机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人才,公正、公道地对待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3.调整不同阶段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成长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处在创业期的企业,其核心目的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应着重体现对员工的关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充满信心。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内部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在激励机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绩效机制,对员工的奖罚要分明,分工要明确,用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维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在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企业往往集团化,企业的运行相对平稳。这个时候企业往往容易出现大企业病,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责任感下降。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激发创新意识,推动企业改革,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强调危机意识和培养开发人才上下功夫。另外, 在企业处于并购阶段时, 要注重融合各个企业的子文化,形成包容并购企业的独特文化但又有共性的大企业文化。

    4.在借鉴发掘整合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论文篇10

一、中国入世后内地建筑业市场的变化

中国入世之后,应该说建筑业是受到直接冲击比较小的一个行业。因为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建筑业,目前尚是一门劳动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行业,入门的准入度不高,建筑企业丛生,从行业领域看,由于“僧多粥少”导致建筑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所以对于以资金密集和知识密集见长的国际投资者来说,如单从投资回报考虑,大都对在中国投资建筑企业不感兴趣。在公平竞争原则和非岐视原则之下,国际承包商凭籍他们的综合实力将更加容易打入中国市场,然而,建筑业是一门属地性很强的行业,固定的建筑产品及流动的施工队伍,使得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解决经营规模上升,经济效益却下降的剪刀差问题,不仅是我们的难题,亦会使国际承包商却步。从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建筑业市场的境外承包商(包括来自香港)其市场占有率仅小于2%即可见一斑。

入世对中国企业而言,受冲击最大的是从事垄断性等行业的一些企业。而我们国有建筑企业,不少已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即投身市场竞争,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炼,一些国有建筑企业足以和国际承包商一比高低。我们不怕和国际承包商在中国大地上与之进行面对面的竞争。

但是,中国建筑企业和国际承包商的整体实力相差实在太悬殊,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我们明显处于劣势。2000年进入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的中国十家国有建筑企业在境外营业额的总和,还不及第九名的荷兰HBG集团一家的境外营业额。中国入世之后,国有建筑企业还将遇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个严峻挑战,是产权结构单一所造成的弊端,即由于国有建筑企业股权单一,对外,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接受社会监督;对内,很难营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虽然体制不能决定一切,但从统计规律看,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效率,效率决定效益。中国入世,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和非歧视原则,我们这些国有建筑企业一面将越来越少享受国家、行业和地方的一些政策优惠,但另一面却必须背负起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企业体制改革又十分缓慢,导致竞争能力大大削弱。相对而言,那些外资或民营建筑企业,他们既不需要为政府背起这些历史包袱,可以轻装上阵,又能享受由国家搭建的更公平的竞争平台。此中,由于民营建筑企业十分熟悉国情,手段也极其灵活,所以他们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将来要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也许不是外资建筑企业,亦不是民营建筑企业,而是中外合资、合作的建筑企业。因为中国入世之后,更多的国际承包商籍其品牌、资金、管理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建筑业的地域化等原因,众多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都要实现“本地化”才能控制成本,所以他们会积极寻找与中国建筑企业合资及合作的捷径。而民营建筑企业自由的产权买卖、灵活的用工机制和低廉的人力成本,使其与国际承包商“一拍即合”的机会较多。这种互补关系一旦融合,将衍生出具有民营与外商复合机制的新型竞争主体,他们会以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来强烈冲击和挖走国有建筑企业的各类人才,从而形成国际承包商的品牌—民营建筑企业的机制—国有建筑企业的人才,这类“三位一体”的竞争主体,其既具有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能力,又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这将是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严峻挑战!

中国入世之后,国有建筑企业遇到的第二个严峻挑战,是产业结构单一所造成的弊端,即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较弱。由于投资导向及行业壁垒等历史原因,大多国有建筑企业的产业结构是平板型的,仅是在比较简单的土建工程和房屋工程中进行低层次的重复竞争。大家都是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似的管理方式及相近的生产水平,仅是以价格差异作为主要手段进行非有效竞争,甚至恶性竞争,导致经营规模做得再大,经济效益亦无法上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亦很难提高。相比之下,大型国际承建商具有雄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完备的营销网络与深厚的服务理念,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所以他们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远超过中国的建筑企业。以2000年国际承包商排名第一位的德国霍克蒂夫公司与排名第十九位的中建总公司作比较,其资产总值65亿美元和管理人员4.1万人,比中建总公司的83亿美元和6.2万人为少。但是该公司2000年度的营业额为120亿美元,其中约76%(即91亿美元)来自海外;而我公司的营业额仅为47亿美元,海外仅占27%(即13亿美元)。所以如何把国有建筑企业建设成专业范围广、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资金流量足、市场占有多的复合型结构,这是我们这一代国有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中国入世,对国有建筑企业造成最大的压力,首先是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在进行的第一场战役,那就是人才竞争。因为中国入世之后,除了国际承包商之外,国际上不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到中国来探索市场、占领市场。而跨国公司经营管理队伍的本土化,是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会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及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吸引我国的人才。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是企业边际利润较低,员工福利待遇不高,而劳动强度却较大,无论是体力上和精力上的耗费,所以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士吸引力不大。而对国有建筑企业来说,又普遍存在着企业多、冗员亦多,却又无法有效处理的现实问题。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亦很难对有作为的员工进行合理分配,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氛围难以营造。市场经济的一个优点是职业经理人可忠于事业,但又不必困守于某一家企业。而国有建筑企业的员工亦有双向选择权,他们可以不满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以及个人的价值分配而离开企业。但是我们企业却只能进行单向选择,即无法分流富裕人员而使问题越积越多,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不断加剧。对管理密集型的建筑业来说,这将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

其次是经济效益不佳问题,这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最致命的问题。入世之后,中国将更大范围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内地的市场化速度亦大大加快,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单元——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才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是资金实力的竞争。然而国有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理念陈旧、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单一、运行机制落后、企业管理粗放及资源消耗严重等弊病,所以在市场竞争中的经济效益一般都不高。资金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血液,由于国有建筑企业利润积累缓慢,又没有实力和概念在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就很难取得质的飞跃。

中国在未来五年——十年内,会继续执行扩大国内需求及增加基建投资的基本国策,所以BOT等方式将会更多地吸引外国资本及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这对于资金较为短缺的国有建筑企业来说,就从源头上失去了竞争能力。此外,中国入世之后重大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公开的国际招标,综合实力强大的国际承包商,无疑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第三是信息化管理落后问题。虽然眼前的矛盾似乎不太突出,但中国入世之后,市场竞争主要由国际级企业间的竞争来表现,其折射出的能量,已超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发展到行业和行业之间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一些国际级大企业都以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管理根本性的重组换代,竞争能力愈来愈强。我们必须明确:企业管理信息化决不是简单地应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去,而是首先要对陈旧落后的经营观念、僵化臃肿的组织体制、粗放迟钝的管理流程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由于我国的经济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又面临信息化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竞争的环境中,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游戏规则还不是太清楚。而我们国有建筑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基础管理亦不强,所以将因企业管理信息化大大落后于时代,而使我们在现代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加快改革与发展是中建总公司不可退却的选择

面对中国入世之后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中建总公司在充满信心迎接新挑战的同时,还深具危机感、紧迫感,我们不仅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快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来重塑中建总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中建总公司作为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活跃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在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之下,经公司几代领导和全体员工近二十年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使中建总公司发展壮大成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集团和最大的国际承包商。中建总公司从1984年起连年跻身于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2000年又从1999年名列第20位上升到第19位,且位列国际房屋承建商第8位。中建总公司从1994年起连续被评为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国际经济合作类第一名。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去年八月份排定的中国内地100家重点企业名单中,按销售收入排序,从1999年的第13名跃升到2000年的第10名;按资产总额排序从1999年的第28名跃升到2000年的第12名。从1982年公司成立到2001年底,共承接合约额超过4,665亿元人民币(以下同),共完成营业额4,07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30%均来自境外。1998年至2000年,中建总公司完成合同额及营业额分别为年均525亿元和483亿元。而2001年实现合同额650亿元及营业额5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23%,创造了历史最好纪录;2001年公司的其他各项经营业绩是:地产投资额47亿元,当年创造利税总额21.4亿元。至2001年底,公司的资产总额为715亿元,约占全国国有建筑企业的10%左右。中建总公司在建筑业科技进步方面也颇有建树,全国建筑业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共三项,我公司即获得了其中的一项;公司还获得部级及省部级其他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发明奖二百几十项。中建总公司迄今已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59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中建总公司参与建设的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被国际权威组织评为二十世纪全球十大建筑。以上数据和业绩足以说明中建总公司所具有的行业地位和综合实力。

“中国建筑”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建筑业行业品牌。中建总公司在国内和国际上完成了一大批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难度要求大的大型和特大型工程,一些项目已成为当地标志性的建筑物。

而“中海地产”亦已成为内地一些城市知名的地产业行业品牌。由中建总公司投资、发展、建造、管理的住宅小区及商业楼宇,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美誉度。从1998年起,我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业务开始进入规模经营的态势,三年内土地储备的增加,超过了400万平方米。

然而中建总公司的经济效益与经营规模及企业品牌相比就显得十分不匹配,严重地妨碍了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众所周知,一个企业如果经济效益长期低迷,其所谓的规模经营也必定是难于长久维持。在内地市场经济初期,凭借中建总公司这一特大型国有企业自身独有的政治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我们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就较快地形成了自己的规模优势。但随着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不断变化,及其诞生于新体制下竞争对手的逐步强大,国有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最要害的效益问题愈加凸现。虽然市场份额越来越多,但产值利润率非但没有相应提高,反而逐年下降,产值增加、效益下降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如效益问题不从战略上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将祸害无穷。

现代管理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的容量大小,最终取决于其最短的一块木板。我们正是针对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要害问题,决定以改革统揽全局,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着手,来做强做大中建总公司。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变化。中国入世之后,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企业惟有保持高度敏感和弹性、充满创意和活力,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发展和壮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建总公司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亦不在乎竞争对手的强大,而在于能否根据这种变化准确判断企业的经营现状,以及确立正确的思路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深化变革和强化管理,以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不断地超越自我。

下面我着重从理念、体制和机制三个方面来简单汇报一下中建总公司近期工作的一些体会。

开放的理念,是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中建总公司在香港地区的经营比较成功,除得益于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外,是我们二十余年如一日,十分执着地坚持“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是经营企业永恒的主旋律”这一正确的经营理念。因为作为市场经济最基本单元的企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诚信,所以企业必须以诚信面向社会,员工努力以诚信服务企业。而企业的本质在于利润,追求阳光下的利润是经营企业永恒的主旋律。二十余年来,正是在“诚信”、“利润”这些鲜明的理念驱使下,我们从改革产权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完善治理机制、强化企业管理及建设员工队伍等各个方面来努力工作,才使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造就社会效益。

当前,中建总公司首先要全方位强调“商业化”,核心是要解决理念问题。所谓商业化也就是市场化,即使是国有企业,无论是在境内和境外经营,经营企业的主旋律也是单元的,那就是效益,首先是经济效益。如果我们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经济效益,那么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就失去了基础,为社会、为国家、为员工提供优良的服务和作出突出的贡献将是一句空话、一句大话。

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是法治精神和合约精神,而“诚信”正是这两种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对一个企业来讲,其经营宗旨和管理法则必须遵循“诚信”两个字,如果失去了商业道德基础上的责任感和美誉度,这家企业一定是短命的。有些企业即使取得了不义之财,也毫无社会价值可言。所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作为中建总公司的各级领导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在“诚信”这一正确理念的引领下,坚决破除由、形式主义形成的片面追求经营规模的假性繁荣,不搞弄虚作假的假政绩,不搞沽名钓誉的知名度;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等关系,切实解决重规模轻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开拓轻管理等问题。我们还要坚决破除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通过一抓思想教育,二靠法制建设,使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不想、不敢亦不能利用手中权力把国企作为个人的“提款机”。在强调领导干部必须要对企业负起政治、经济、法律和道德责任的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进取心和广大员工的责任心,以形成企业强大合力,来防止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中的“跑、冒、滴、漏”现象,使国有资产不被侵吞和损蚀。

正是根据“商业化”的思路,我们以总部改革为发端,努力加快中建总公司的公司化进程。我们通过坚决破除“官本位”意识,突出“危机永存、激励常在”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变相马机制为赛马机制,使组织机构设置扁平,管理人员精干高效,以努力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经过一年的实践,系统内外普遍反映,总部的工作作风明显改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为下属单位作出了榜样。

先进的体制,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们中建总公司强调推进“集团化”,其核心是要解决体制问题。要坚持以资本作为链接,来充分发挥中建总公司的集团优势,在运筹货币、人力和品牌资本的工作上见成效。虽然体制不能决定一切,如西方发达国家及香港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产权十分清晰的,同样有生有死;内地的民营企业产权亦十分清晰,他们之中为数不少的照样以破产而告终。但是从统计规律看,体制改革不彻底,机制建设就难有作为,经营效益亦无法获得质的提升。我们认为,要做强做大中建总公司这样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体制改革为纲。

瑞典的斯堪斯卡公司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承包商之一。该公司成立于1887年,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而该公司取得质的飞跃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进军国际市场开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依赖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取得了进入中东和非洲的战略成功,而后又进入了独联体和东欧。而斯堪斯卡公司更大的飞跃,在于其通过资本运作并购美国建筑企业而成功拓展美国市场,使其2000年境外营业额超过86亿美元而荣登全球225家国际承包商之亚军宝座。

以中建总公司属下的中国海外集团为例,亦正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拓展房地产业务,以及产权结构改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而使企业发生了二次质的飞跃:

1992年上市后集资、融资总额295亿港元,约是上市前13年累计额的11倍;

上市后营业总额845亿港元,约是上市前13年累计额的6.3倍;

虽然经受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严重创伤,但上市后仍有税后净利35亿港元,约是上市前13年累计额的2.6倍。

2001年资产总值199亿港元,是上市前的8.7倍;

2001年资产净值99亿港元,是上市前的13.1倍。

有限公司制和信托制,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创造发明,其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一道,造就了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有限公司制把个人风险、个人生命与公司风险、公司生命分开,以让投资者尽情发挥其物质资本的能量。而信托制则把所有者与有创造力的人——经营者分开,让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两项制度上的天才构造,让社会资源合理汇合并充分运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建总公司要整体改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就从理顺母子公司关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着手,组织优势企业、优质资产及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突围,以此来积极推动中建总公司的产权改革。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我们通过对涉及总公司资产总量80%以上、近40家所属企业和经营机构的资产重组,进一步理顺产权体制和管理网络。目前中建总公司四家重点骨干企业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即一是以香港和澳门这二个特区为经营地域的“中国海外”;二是拓展中国内地房地产业务的“中海地产”;三是拓展海外承包等业务,并与内地承建业联动经营的“中建国际”;四是成立“中建总承包”,在内地发展壮大一家现代化的股份制总承包企业。这些公司都要以能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产权自由买卖为奋斗目标。其目的,第一步是让企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使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市场化;第二步是主动与外资企业或内地的先进企业进行并购活动,以实现彻底的产权结构改革,使企业的整体运行机制市场化。

对于中建总公司的传统骨干企业,主要是工程局和设计院,我们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组织优势企业、优质资产和优秀人才进行重点突围”,但是考虑到这些企业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老企业,包袱重、冗员多、问题难,所以我们正在积极探讨大型传统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模式,尤其是注意做好企业结构调整和富裕人员分流工作。

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以建立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改造国有独资企业为股份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体制改革任务。从中建总公司情况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遇到五个难点:一是产权主体比较单一集中,并很难吸引系统外的投资者成立股份制企业,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二是法人治理结构的设立和运作很不规范;三是企业改制没有与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四是社会保障工作不能适应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社保对象不断增加的要求;五是企业改制的外部环境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改制的进程。因此,我们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中建总公司的实际现状,对企业的体制改革工作,必须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既要树立信心,更要具备毅力;既要明确目标,更要落实措施;既要发挥企业的创造性劳动,更要争取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快国企体制改革的进程。

科学的机制,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我们中建总公司提出“科学化”,其核心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在企业体制改革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运行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国际先进企业的重要特征。国际上最近一份投资者意向报告显示,75%以上的投资者认为他们选择投资对象时,主要观察公司的治理机制,至少其法人治理结构的绩效和该公司财务指标的绩效一样重要。

中建总公司要完善良好的治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的发展战略;二是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科学的决策体系;四是完备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五是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六是先进的企业文化。

商业化、集团化、科学化,重点是商业化,乃是中建总公司本阶段的发展战略。而潜心打造规模和效益的均衡发展平台以及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平台,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了“结构公司化”的措施,亦就是针对中建总公司目前“集而不团、子不认母”,多数资本链条实际上已断裂的现状,努力从强化基础管理着手,来妥善处理国有资产剩余价值的控制权和索取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一整套的结构、制度和文化建设,来解决所有者、管理者、监督者和生产者等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受益、决策、执行、监督及分配等问题,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提高中建总公司的竞争能力。

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就治理结构而言,中建总公司属下的企业,无论是股份制企业或国有独资企业,都要努力向投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分离的方向迈进,以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总公司不仅要从形式上向下属企业派出董事长或局(院)长等法人代表、监事会主席以及总会计师,更要通过董事会、局(院)务委员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层的有效运作,来实现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这一社会资源的最佳组合。

就治理制度而言,首先要抓资金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核心是现金流量管理。而办企业最重要的一条法规是资金必须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企业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商业组织,必须集合资金这一最基本的优势,才能有效参与竞争。当前,中建总公司从总部到局属公司,都纷纷行动起来,为解决资金分散而固化的问题而努力。我们还明确提出了中建总公司的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向战略型、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并就资金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职能、手段、成果等五个方面的方向性发展予以阐述,要求全系统的企业领导和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以此为标准,就资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作出努力。

从中建总公司颇多的投资失误案例,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汲取的深刻教训,使我们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投资决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与企业的盛衰成败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说,投资决策的成功,是企业领导的最大成功,因为它可以使企业不仅获得量的变化,还能发生质的飞跃;而投资决策的失败,则是企业领导最大失败,因为它可以使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甚至毁于一旦。目前,我们除了通过资产重组让专业集团来经营管理房地产业等资金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之外,还注意在全系统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调研、评估及决策体系以及相应的制度,从源头上来减少或杜绝权力腐败及决策失误。正因为市场经济是无序的,风险和机遇与生俱来,所以我们再三强调投资决策必须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注重投资决策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后,还要努力做好投资全过程的风险追踪和危机处理。我们已明确规定总公司所有企业,未经总部及授权单位批准,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投资活动(其中亦包括垫资活动、私设公司等),不得擅自进行借牌、卖牌活动。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项目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亦必须加以规范。我们再次强调,企业的利润中心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多个。作为企业,实行“人、财、物”高度集中统一管理,这是天经地义,亦是一条企业管理的经典制度。我们明确提出了“法人管项目”的扁平化管理理念,即作为项目经理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人、财、物大权,他们应该在“形象统一、标价分离、过程精品”的前提下搞好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环保及成本。目前,我们正在全系统积极推广系统内一些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使大家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充分认识到,只要我们忠实地执行“法人管项目”的管理理念,规范公司的资金管理及分包商管理、材料商管理、项目班子管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就一定能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项目经理人员亦才能获得真正的个人价值。

人是组成企业的最基本单元,企业的竞争力源自人的活力,无人则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论是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发展壮大中国式的跨国公司,都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强有力支撑,所以我们牢固确立了“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把人才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战略支持。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人力资本已作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力登上了社会经济的历史舞台,职业经理人的队伍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而不断壮大。毫无疑义,中建总公司的人才资源管理亦一定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我们亦已经通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及经营管理者的全面绩效考核来解决价值分配的标准问题,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企业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加大物质激励。但是,在国企的变革进程中,特别是在企业经济条件比较匮乏的现实条件下,试图单一地使用经济杠杆来解决人才资源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会误入歧途。因此,在中建总公司的治理机制中,必须充实企业文化的要素,其中包括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我们在全系统提倡发扬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且把工作的重点锁定在局属公司及以上单位的国企领导,主要是一、二把手身上,明确要求大家必须把自己修炼成“特殊材料铸成的人”。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营好一家国有企业比经营好一家私有企业难得多。国有企业领导的身份是经营者,而不是所有者。我们的职业是来自国家资本(其中包括员工)对你的信任和委托。这里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国家的钱财由你来管理,由你来发挥,所以你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即不要把所有者和经营者搞混淆了,我们心中先得舒舒服服地把自己的职业认定下来。与此同时,从目前的选任机制、级别待遇及岗位流动等环节看,国企领导还是不折不扣的“官”,我们必须面临以下三种风险:一是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矛盾,即企业改革的切实推进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尤其在贫困落后地区,容易形成死结,诱发恶性案件;二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矛盾,即企业改革的深化,实质上是企业利益和员工价值之间的重新分配,必然使得一些员工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理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如再夹杂个人恩怨和权力斗争,亦会酿成恶性事故。三是来自他自身的风险,如果他不能在权力、金钱、欲望的引诱面前保持头脑的清醒与内心的宁静,他就很可能堕落成以糟蹋国有资产为能事的“穷庙富方丈”,或者是劳苦功高却晚节不保的“富庙富方丈”。与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相比,国企领导也许更容易在躁动的社会诱惑面前产生不平衡心理,因为他们常常以一些私营企业主的财富和报酬作参照物,总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国企领导已处在各种矛盾的焦点位置之上,如果我们既要大力推进改革,又上下左右谁也不得罪,还能做到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甘于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不是“特殊材料铸成的人”,怎么能应付得了这种挑战呢?

国有企业的领导除了要修炼好自身以外,还必须要始终不渝地改进用人机制,要尊重人、激励人,不能把职工看作“驯服工具”;要注意研究在国有企业的经济条件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如何妥善解决“凝聚员工、吸引人才、荟萃精英”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充分认识中国入世后,我们国有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和先进企业进行人才竞争的残酷性,注意从企业的社会地位、员工的发展空间、和谐的工作氛围、公平的价值分配和有效的精神激励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和完善企业人才资源的新型机制,形成一种“危机永存、激励常在”的体制氛围。我们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发扬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各级党组织和群工组织深入细致的工作,全心全意依靠和发动广大员工来推动国企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这是企业治理天平上的一对法码。失去任何一方,企业的均衡发展都会受到破坏。在建立和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同时,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约束机制,特别是如何防止权力腐败和惩治权力腐败,亦是我们正在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建筑业作为我国职务犯罪“高发区”的八个行业领域之一,一些国企“蛀虫”随着国有企业效益下滑、转轨改制、职工下岗,却在那儿大发“国(企有)难财”!腐败问题,主要是权力腐败,必须予以严惩。如果我们对企业中的者、严重渎职者、者视若无睹,或者打击不力,就等于姑息养奸!我们必须重视企业中的腐败问题对于影响企业乃至社会的稳定、挫伤员工积极性、破坏企业生产力的危害性,并从加强思想教育和完善治理机制二方面入手工作,使防腐败、反腐败工作获得切实的成效。我们认为,防腐败较反腐败更重要。如果我们能把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建设工作做好,在企业内部把组织上的垂直监督和群众性的平面监督关口前移,并且充分运用社会监督、市场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的威力,使从事腐败行为的成本要大大高于其所得利益,则腐败分子会大大的减少。所以,主动去防腐败,比腐败出现后再去反腐败,代价要小,效果要好,而且更能取信于民。

三、为做强做大国有建筑企业而奋斗

要做强做大国有建筑企业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变革时代,作为国有建筑企业,如继续维持僵化的经营理念、单一的产权结构和陈旧的运行机制,则无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北。与此同时,作为国有企业,除企业的一般经营活动外,还要承担社会发展、政治稳定等多重职能,历史包袱亦十分沉重,资源消耗相应增加,亦导致经营难度加大。应当承认,要搞好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我们的工作难度很大。然而市场不同情我们,特别是中国入世之后,面对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国有建筑企业不仅要与诞生于新体制下的其他中国企业(包括国企、民企)竞争,还要与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与牺牲,亦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更高的智慧与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