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15 19:46:15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1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二)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

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20xx年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面升级建设县级dvb-s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气象站历史沿革、观测环境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要继续抓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年内专项规划要全面完成,对环境无法改善的县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站址迁移。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建立业务管理员台站联系制度。每个业务管理员联系1-3个台站,负责所联系台站的业务指导和运行监控;建立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制度,监网科每月召开一次有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前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切实保证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业务质量的稳定,保证区域自动站、特种观测 、网络传输等考核达到目标要求。

弘扬我市基础业务工作优良传统,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制定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急需的规范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市县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平台。继续完善台站监测网络业务应急预案。加强探测业务及保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灾情直报流程及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预案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区域站的评估和优化工作,完善区域站网布局。加强区域站的巡视、维护和维修,提高区域站资料的可靠性。

3、继续抓好气象服务,突出气象防灾减灾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

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全面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全力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时效性和主动性。发挥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效益,拓展预警时空。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调查,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协调机制。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积极做好国家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项目;加快人影作业装备升级,抓住中央财政投资机遇,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备。

4、加强为“三农”服务,突出特色服务

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着力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能力。提升气象信息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理员队伍,强化农村气象服务公益化。推进和实施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加强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丰富我市为农服务手段,同时积极参加全省农业气象科研交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和病虫害气象服务。加强森林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以农网、先锋网或政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成为气象信息通讯员、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接收传播员、气象灾情收集报告员,

乡镇自动站日常巡视和维护管理员。继续加强对农村小学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教育,探索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传输途径。

5、加强科技服务,突出部门合作和社会管理

突出强化部门合作,重点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影视服务的拓展工作。要不断拓展气象影视服务资源,在县级力争不少于2个频(次),探索开展网络气象影视和手机气象影视服务项目。逐步完成市带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业务,推动建立市县广告集约经营机制。要积极培育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托气象业务和科技优势的新项目。按照《气象法》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8号令)的规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科技含量;加强市县配合,勇于承担重大论证项目;与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力度,推进环境气象服务,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和绿色能源应用服务,积极培育新的科技服务增长点。

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重点要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图审、跟踪检测、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防雷各项管理、业务、检测和工程服务,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的防雷技术。推动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体现气象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

6、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

继续重视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对支撑气象业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成才条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在科研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做好科技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首次设岗聘用后的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岗位考核档案;不断完善对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高级职称岗位的业绩评价。通过录用和选调的途径,进一步充实业务队伍,加大业务岗位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新进人员岗前考核、上岗资格审核以及培养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继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岗位上磨练、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要通过调整,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有改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形成一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继续合理控制队伍总量,提高气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编制内外气象职工总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员素质能力要符合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关法规。市县级业务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具备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员,外聘人员必须符合外聘人员管理办法规定身份。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市局专业技术空缺岗位从县(市)气象部门择优选拔聘用力度;市局机关要进一步补充有业务工作经历素质优秀的管理人员,注重从气象事业单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依照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调任规定,通过调任的方式补充到市局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要继续加强编制外用人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加强基层台站建设,突出市县一体发展

全面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工作实施意见暨20xx年行动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一流台站”建设。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一体化、网络化综合管理和远程监控,进一步完善市县一体综合管理,全面规范科技服务管理,实行合同、申报网络远程控制,加强综合预算,解决“县财市管”的问题,理顺资金收支关系。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2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二)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业务和服务领域。

1、抓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突出雷达工程

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是提升服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正确方式和有效途径。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业务为基础,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步伐。

要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流程、服务规范,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政策性农业气象保险气象服务,逐步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和制度,加强交通、旅游、电力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要改进和完善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降水预报水平,预报成绩要达全省较前水平;加强短时临近预报,完善业务值班、预警等制度,加强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分析;加强规范化建设,编制业务手册,服务手册,技术要规范,使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地方天气特点进行针对。

坚持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提高气象的装备水平。要全力以赴抓好全国布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雷达楼要确保20xx年底前达到基本运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气象新区建设要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站点建设,进一步做好望江、宿松风能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争取省局在我市高速干线,布设包括能见度自动探测项目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全面升级建设县级dvb-s数据接收系统,进一步发挥业务监控系统的作用。落实装备保障“三级管理、二级维修”业务工作体制改革,市保障中心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的巡查、巡检、校标、维修等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气象观测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气象站历史沿革、观测环境等进行信息化管理。要继续抓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改善,年内专项规划要全面完成,对环境无法改善的县局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站址迁移。

2、继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突出保证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继续加强规范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加强规章制度执行,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感;继续加强学习和岗位练兵,练好基本功。抓好日常仪器巡视维护、观测发报、报表审核、网络维护等关键环节,继续完善基础业务流程,搞好质量控制;建立业务管理员台站联系制度。每个业务管理员联系1-3个台站,负责所联系台站的业务指导和运行监控;建立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制度,监网科每月召开一次有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市业务质量分析会,对前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下一步业务工作进行部署。切实保证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业务质量的稳定,保证区域自动站、特种观测 、网络传输等考核达到目标要求。

弘扬我市基础业务工作优良传统,提高管理水平。组织制定和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急需的规范标准,积极研究开发市县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平台。继续完善台站监测网络业务应急预案。加强探测业务及保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预警信息,灾情直报流程及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预案演练,全面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制定相关应急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做好区域站的评估和优化工作,完善区域站网布局。加强区域站的巡视、维护和维修,提高区域站资料的可靠性。

3、继续抓好气象服务,突出气象防灾减灾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是党和国家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市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工作。以“一年四季不放松,一个过程不放过”为宗旨,努力实现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做到服务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切实当好决策气象参谋。

要始终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全面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气象工作的首位,秉承气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根本宗旨。毫不放松地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切实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作为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全力做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时效性和主动性。发挥气象灾害的监测系统效益,拓展预警时空。提高科研与业务结合能力,促进内在质量的稳定提高。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调查,逐步建立多部门联动防灾减灾协调机制。加强雷电防护气象服务,积极做好国家农村中小学雷电防护项目;加快人影作业装备升级,抓住中央财政投资机遇,各县(市)局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完成火箭人工增雨配备。

4、加强为“三农”服务,突出特色服务

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落实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水平,着力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能力。提升气象信息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协理员队伍,强化农村气象服务公益化。推进和实施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加强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促进农业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丰富我市为农服务手段,同时积极参加全省农业气象科研交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警和病虫害气象服务。加强森林火险等级气象预报服务。以农网、先锋网或政务网为依托,全面实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使气象信息员成为气象信息通讯员、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接收传播员、气象灾情收集报告员,

乡镇自动站日常巡视和维护管理员。继续加强对农村小学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教育,探索对不发达地区信息传输途径。

5、加强科技服务,突出部门合作和社会管理

突出强化部门合作,重点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影视服务的拓展工作。要不断拓展气象影视服务资源,在县级力争不少于2个频(次),探索开展网络气象影视和手机气象影视服务项目。逐步完成市带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业务,推动建立市县广告集约经营机制。要积极培育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托气象业务和科技优势的新项目。按照《气象法》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8号令)的规定和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科技含量;加强市县配合,勇于承担重大论证项目;与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加大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的力度,推进环境气象服务,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和绿色能源应用服务,积极培育新的科技服务增长点。

突出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继续加强地方气象规章建设,依法履行气象信息、防雷安全、气球施放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防灾减灾等社会管理职能。重点要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依法加强防雷社会管理,进一步规范防雷安全检测、雷击风险评估、防雷图审、跟踪检测、防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等防雷各项管理、业务、检测和工程服务,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学校、社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推进城市社区和乡村的防雷技术。推动雷击风险评估和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体现气象高科技含量,不断拓展防雷技术服务新领域。

6、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

继续重视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人才对支撑气象业务科技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发展后劲。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成长、成才条件,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省内外学术交流,在科研业务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做好科技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的选拔推荐工作;加强首次设岗聘用后的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岗位考核办法,建立岗位考核档案;不断完善对中青年科技骨干、青年科技新秀、高级职称岗位的业绩评价。通过录用和选调的途径,进一步充实业务队伍,加大业务岗位培训力度,健全完善新进人员岗前考核、上岗资格审核以及培养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领导能力。继续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加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注意在最需要的岗位上磨练、培养和选拔后备干部。要通过调整,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有改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有明显提高,形成一支知识层次较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级干部队伍。

继续合理控制队伍总量,提高气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编制内外气象职工总量都要合理控制,聘用人员素质能力要符合岗位要求,聘用程序要符合有关法规。市县级业务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具备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以上人员,外聘人员必须符合外聘人员管理办法规定身份。积极探索充满活力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大市局专业技术空缺岗位从县(市)气象部门择优选拔聘用力度;市局机关要进一步补充有业务工作经历素质优秀的管理人员,注重从气象事业单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依照公务员法以及公务员调任规定,通过调任的方式补充到市局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要继续加强编制外用人管理,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加强基层台站建设,突出市县一体发展

全面落实《安徽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台站工作实施意见暨20xx年行动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一流台站”建设。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一体化、网络化综合管理和远程监控,进一步完善市县一体综合管理,全面规范科技服务管理,实行合同、申报网络远程控制,加强综合预算,解决“县财市管”的问题,理顺资金收支关系。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3

近期,按照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安排,我局组织人员对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工作成效

“公共法律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为全民提供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开展公益性法律顾问、法律咨询、辩护、、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司法行政各项业务的综合性顶层设计,旨在通过进一步整合司法行政业务职能和法律服务资源,统筹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对于全面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法治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按照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宗旨,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

1、建成县级法律服务中心。我局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在县司法局办公楼一、二层建成了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设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148、社区矫正等法律服务窗口,设置残疾人无障碍绿色通道,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法律服务事项,提供综合性、便民性“一站式”法律服务。

2、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为贯彻落实“司法为民”宗旨,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在县局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开设了便民服务窗口,配备了专人专岗,专门将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事项扩展到县行政服务中心,实行A、B岗工作制度。A岗设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统一接待、咨询、审核、受理,B岗放在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心后台,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

3、建立起覆盖全县镇、村(社区)基层前沿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平台。依托镇司法所,在全县*个镇挂牌成立了“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村委会和村调委会,在全县*个行政村、*个社区“村(社区)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了从上到下、从点到面全覆盖。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点分别在镇、村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窗口、设定专岗、落实专人、明确专责、统一接待、受理群众法律咨询、引导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大部分配备有办公桌椅、电话、电脑、复印机,在窗口、岗位服务台提供有服务指南、司法行政工作简介、法律知识读本、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手册等。

4.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逐步推进。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依据省市有关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文件精神和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县“关于建立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县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通知”、县司法局印发了“关于公布县政府系统及事企业单位法律顾问备选人员名单和选聘法律顾问的通知”,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以来,我县政府系统和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在服务重大决策、处理涉法事务、促进依法治理、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2018年12月底,有2个镇和国土局、水利局、经贸局、住建局、教体局、市场监管局、地税局等7个单位聘请了法律顾问,法律顾问远远未达到全覆盖的要求。

5、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镇村机构改革后共有行政村(社区)*个。其中行政村141个、社区8个。2018年7月,通过省司法厅选派省直律师事务所律师援助汉中、安康,为**选派了32名律师担任64个村(居)的法律顾问,加之从2016、2017年.2018年本县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助理员担任77个村居法律顾问,截止2018年12月,全县149个村(社区)全部配齐了法律顾问,村居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6、“12348”法律咨询服务热线运行规范。切实畅通“12348”法律热线,在县法律援助中心实行律师坐班,与县政府“12345”服务平台连接互通,配备有专职律师或法律援助工作者值班,接听电话,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引导群众通过正当的程序、途径、快捷的方式解决个人诉求和法律问题。

(二)法律服务产品日益丰富。

在2018年以来,我局以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系统为主线,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积极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

1.扎实实施法治宣传育民行动。一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印发了《2018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考核办法》,制定印发了《全县各级各部门“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实施意见》、《全县各级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清单》纲领性文件,全面夯实了全县各级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构建“大普法”格局。二是完成了全县“七五”普法讲师团和“七五”普法联络员和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三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其中 等25个村和**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企业被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民政局、市工信局、市司法局命名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市诚信守法企业”称号。其中酒店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四是深入开展法律“八进”,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依法治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维权的氛围,牵头举办法制讲座20场、牵头举办筹办了“综治宣传月”“法律服务为脱贫攻坚助力”、12.4全国宪法日、秦岭生态环境整治、优化营商环境等大型法制宣传活动10场次,全县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近1000余场次,发放各类法制宣传资料10万份;以培养公务员法律意识为重点,与人大联合推进干部任前《宪法》宣誓和法律考试制度的执行,并在全县开展了一次5000余名领导干部《宪法》学习考试;组织各学校聘任了法制副校长,抓好“法治教育第一课”,在春、秋开学第一周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周”活动,通过举办法治报告会、法治文艺演出、法治征文、到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五是积极利用新媒体普法。在各类媒体上开展图文专栏、音、视频等信息100余条,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民风建设纳入普法宣传内容,推进法治和德治相融合。六是深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教育。在扫黑除恶工作中,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和“黑恶势力的十种类型”等宣传活动,促进扫黑除恶工作深入开展。

2.扎实实施人民调解安民行动。一是深入推进“321”社会治理模式,构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机制,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运行机制和新民风建设。以不断深化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发挥县人民调解协会、县调解中心牵头协调作用,指导完善和建立了县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人事争议、物业纠纷、婚姻家庭纠纷、旅游纠纷、商事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7个,全县各行业主管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各自行业调解组织,实现了矛盾纠纷归口调处。二是人民调解力量不断充实。指导镇村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后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工作,选聘人民调解员1220人,培训人员调解员骨干300余名。三是定期组织广大人民调解员和“三线”人员对辖区内矛盾纠纷开展集中全面的排查,将婚姻家庭、拖欠农民工工资、民间借贷、交通事故、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医患纠纷等问题列入排查重点,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常态化,全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400余件,发挥了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基础性、预防性作用。

3.扎实实施法律援助惠民行动。一是不断完善便民措施,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结合我县实际,不断优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批、办理等环节程序,始终坚持无条件受理办好农民工讨薪、残疾人维权、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法律援助案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免费办理律师事务、公证、法律援助等事项。落实“法律服务一条龙”“一站式办理”“最多跑一次”制度,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和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实现了咨询、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二是不断提升律援助知晓率。扎实开展“法律援助六进”“法律援助宣传日”活动,全年开展大型法律援助宣传、咨询活动5场次。三是推行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互通互认机制,法律援助中心主动加强和法院沟通协调,建立审查互免机制。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5 件,接待群众来访咨询765人,“12348”电话热线受理群众咨询160人次,为全县的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4.扎实实施法律服务便民行动。一是全力打造便民、高效、廉洁的司法行政服务,印发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优化营商环境12条措施》,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将公证服务等12项服务事项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落实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制度。二是畅通“12348”法律援助热线,派驻律师8小时值班接待群众咨询,深入推进县、镇、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将律师、公证、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前置镇村,延伸至工业园区、企业聚集区,实现群众、企业办事就近化、 便利化。扎实开展减证便民工作,认真清理审批事项,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三是规范法律服务。深化律师制度改革,推进公证制度改革,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规范和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创新人民调解制度机制,在各村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圈”。加强对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监督管理,狠抓公证质量。四是提高公证案件质量。全年办理公证件286件,办理公证法律援助案件9件,组织公证员主动参与全县重大工程招投标、重点项目招投标、国有资产拍卖、幼儿园入学抽签等现场公证6场。全年没有因公证过错撤销的公证案件。

二、主要工作经验

1、强化了组织领导。为深入贯彻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厅、市局关于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决策部署,印发了《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局党组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局党组成员、分管法律服务工作的副局长胡德生担任,成员由局党组成员、各司法所负责人组成。县司法局负责对活动的具体组织安排实施考核、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司法所负责对开展法律扶贫工作的协调,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组织为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挂联镇村负责督导考核。

2、完善了工作制度。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制定了工作流程、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工作人员信息上墙公示接受监督。建立首问责任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一次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质量管控制度。突出“减证便民”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项目、简化服务流程、承诺并做到方便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3、明确了工作要求。“一村(社区)以法律顾问”工作中,制定了年度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实施办法,重新编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纪实手册,重新完善了一村一法律顾问聘用合同,制作了公示牌、明白卡等。为确保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成效,县司法局进一步细化了工作责任、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一是村(居)法律顾问每月为村民群众提供不少于一次、四小时的现场法律服务;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法治讲座,重点宣传、解读涉农最新法律法规和精准脱贫有关的政策措施等。村(居)法律顾问“公示栏”要对外公示,村(居)法律顾问“明白卡”要对村民群众发放,确保村民群众知晓、联系。二是完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纪实手册。为便于各位村(居)法律顾问完善工作纪实、建立工作台帐,县司法局统一印制了村(居)法律顾工作手册。村(居)法律顾问通过工作纪实手册如实记录提供法律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和结果,实行一次一记、一事一记、一村一卷,通过填写工作日志、工作台账,做到工作印证、服务留迹、问题解决、群众满意。三是建立法律顾问“便民服务微信群”,创新服务方式。所有村(居)法律顾问,都要在服务的村(居)建立起“便民服务微信群”。“村(居)法律服务惠民群”就是运用电话、微博、微信等提供在线咨询,普法信息线上推送,确保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法律服务。为村(居)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引导、矛盾纠纷调处等便利化法律服务;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实时法律服务咨询等活动图片,方便司法行政系统及时了解法律服各情况和法律服务信息。四是各司法所与村(居)法律顾问保持联络、工作协调、问题沟通,经常到村了解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向县局报送“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统计表。

4、明确了工作任务。县司法局高度重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于2018年已两次组织召开**“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会,动员本县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助理员响应组织的号召,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做好法律保障服务工作。按照省厅的安排部署,省直6家律师事务所派出了31名律师参加了对接会议。之后,各村居法律顾问在镇司法所同志的陪同下分赴各村签订了村居法律顾问合同、并与村委干部座谈,了解村上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存在困惑与法律问题,村民自治、村民生产生活方面的矛盾纠纷等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供法律意见,做好法制宣传,村居法律顾问利用秋季开学,送法进校园机会,主动与当地中小学联系,准备好讲稿,到学校普法讲座,大力宣讲《青少年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用生动的案例讲解安全交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基层村组干群的好评。

5.加强了督促考核。局党组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县司法局对各单位的年度考核内容,县司法局成立督查组,围绕五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进指导,重点督查法律服务工作是否按要求每月深入结对村(社区)开展工作,是否按照工作内容要求履行职责,村(社区)组织和群众对法律服务工作满意度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奖惩,促进了工作落到实处。 

三、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七个问题:

1.网络平台尚未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实体、热线和网络平台,目前,只建成了实体和热线平台。

2.没有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县“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七五”普法规划,县、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运行成效纳入年度法治县城创建目标责任考核。

3.没有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运营、人员保障费用列入县本级财政预算。

4.镇司法所管理体制下划镇政府以后,镇对司法行政工作普遍重视不够,人员保障不到位、存在有编无人、有人不专职、责任不明确、工作难推进,加之,工作人员不稳定,工作断档严重。

5.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单位、部门之间没有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公共法律服务补偿机制不健全,难以建立公共法律服务长效机制,难以满足群众需求。  

6.服务能力不够过硬。法律服务人员数量少、质量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公共法律服务活动难以长效开展,公信力、社会认可度大打折扣。

7.法服产品不够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延伸未能和产品研发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评估,导致研发出的产品固化、单一,未能给群众、行业提供精准服务。

(二)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推进方面存在两个问题:

(一)律师、公证、法律服务人员严重缺乏。**现有10个镇149个村(社区),而目前仅有律师8人、公证员2名、法律服务工作者13人,在全县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中,法律服务人员严重缺乏,严重制约工作的开展。

(二)因目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中属于自负盈亏的合伙制个体,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中,补助较低,部分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不愿到乡村开展工作,人到村工作不到位、图形式、走过场,蜻蜓点水,未能履行村居法律顾问合同责任和义务。

(三)没有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本级财政预算,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正常运行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顺利开展。

四、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现有的实体、热线平台,按照优化提升投资环境,减证便民、“最多跑一次”要求,完善工作流程、工作机制制度,充实和加强现法律服务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做到服务有平台、人员有保障、经费有保障,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积极搭建网络平台。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与电子网络平台对接互通,有机融合的服务机制。开设法律知识学习,法律问题咨询、法律服务引导等功能,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进法律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化解矛盾纠纷等信息化平台建设。

(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考核、积极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成立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责任,加强工作责任考核,评比、奖惩,有效激励村居法律顾问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四)推行法律产品分类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和群众需求相结合,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定制开发人民调解类、法律服务类、法治宣传类、法律援助类、公证类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每类细化具体的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购买(免费)方式、服务对象、提供主体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标准,做到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估,并根据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优化升级推旧出新。

(五)落实保障,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把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大以法律援助、矛盾调处等为主的政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要为城乡统筹服务,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的投入,制定倾斜政策,全面推行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建立在村(社区)专职从事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的法律服务社工队伍,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工作网络,把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公证员和普法志愿者等队伍有机地组织起来,发挥法律服务的独特功能;探索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信访、工会、妇联等部门的工作衔接模式,共同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事业的发展。

(六)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按照职业化、专职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强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专业人才队伍。至2020年,全县每万人拥有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3名以上,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专业化、职业化工作队伍。用好用活政法专项编制,配齐配强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以素质能力为核心,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

(七)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包括各类法律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人员配备、业务规范、工作流程等具体标准,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公开制等,开展法律服务评查、服务质量检查公布、质量跟踪检查等工作,促进法律服务机构依法规范管理和人员依法、规范、诚信执业,提高服务质量。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4

一、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完善的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应当包括公益性的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主要有农机管理机构、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机化技术教育培训机构和农机监理机构。

农机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制订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提供农机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农机监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负责农机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目前,全市农机管理机构和农机监理机构健全,市、县区均设有农机管理机构。

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与推广,提供科技公共服务,包括县区、乡镇两级。

(1)县区级。目前,全市各县区均设有农机化技术推广站,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拥有人员36人,其中科技人员23人,科技人员比例为64%。

(2)乡镇级。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庐江县、和县为代表,设立区域农机站,其“三权”直属于县农机局,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庐江县于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方试点,该县在17个镇按区域设立了8个区域农机站,编制45人。和县于在10个乡镇设立了6个区域农机站,编制36人。到目前为止,两县共有人员75人,其中科技人员53名,占人员总数的70%。另一种是以无为县、含山县、居巢区为代表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综合站中设立1-2名农机员,其“三权”隶属乡镇。到目前为止,三县(区)49个乡镇(含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人员87人,其中科技人员52人,占人员总数的60%。

农机化技术教育培训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农机从业人员开展农机适用技术培训与教育,提供农机公共教育服务。目前,各县区均设立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农机校,人数总数55人。

二、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服务组织结构较为松散。目前,全市约12万农机从业人员当中,加入专门服务组织的不达总量的5%,大多数仍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单打独斗,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还不够高,服务范围还不够广。组织化程度低已严重制约了农机公共服务的发展进程。

(二)公共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据调查,目前从事农机公共服务的人员均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接受教育的途径非常有限,局限于跟着别人干,风险意识、竞争意识相当缺乏。据统计,全市约12万农机从业人员中,仅有不到10%的农机从业人员接受过农机及相关部门、有关企业的培训,其他基本上都是自我摸索。

(三)公共服务离广大农民的需要有所欠缺。主要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有些服务公共服务组织还提供不了。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农民都非常渴望一种保姆式的服务。但是在油菜播种、收获以及水稻栽插等关键环节,农民仍得不到其想要的服务,广大农民不得不投入高强度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四)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还比较弱。随着农机化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机公共服务组织及从业人员迫切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信息及技术等公共服务。从目前情况看,乡镇一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普遍无办公场地、无技术推广机具、无办公网络设备。一些地方设置的综合站仅有1至2名农机技术人员,公共服务能力非常薄弱。财政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明显不足,公共服务手段落后、公共服务条件较差。

三、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认识,明确工作思路。要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和加强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以政府强有力的公共服务为保障的新型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推进农机服务公益化、市场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贡献。

(二)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民办公助是推动农机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开展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总结经验,并逐步加以推广。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农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使用大中型和高性能农机具,引导、带动农机服务组织增加投入。要落实好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和运送联合收割机(包括插秧机)的车辆免收道路通行费的政策,减免营业税和农机服务组织登记及审检费等政策,减轻农机手负担。要积极争取对农机公共服务组织提供优惠的信贷政策扶持。

(三)规范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组织起来有规模,组织起来有效益。要积极引导农机经营户加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倡导龙头企业、农机能人及村组干部牵头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吸引更多的农机经营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实现规范化运作,合作、共同经营农机,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扩大农机作业范围和领域,提高农机经营效益。要积极引导农机从业人员加入农机协会,建立章程,规范运作方式,保护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扩大农机公共服务覆盖面。

(四)加强培育,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加大对县级农机校的投入,逐步建立农机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培训。要创新农机培训形式,采取“送教上门”、“田间办学”等农机从业人员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要争取政策,将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的组成部分,进一步降低培训成本。要积极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农机从业人员。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5

>> 海南省企业民间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省虚拟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省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市场的调查报告 海南省农户金融服务供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海南省公众防伪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省“两权”抵押贷款的调查报告 河北省农村网站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调查报告 湖南省泸溪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山东省农户贷款调查报告 高招调查报告 建设学习型组织之调查报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广西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皋兰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调查报告 临洮县养殖小区建设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杨再芬.标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R].2014

〔本文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2BAK27B03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6

一、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发展回顾

回顾委员会成立18年的历史,可以将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1.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系框架的构建阶段。自成立后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委员会重点研究了公共部门会计和财务报告关键性的基础问题,包括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核算基础、财务报告主体、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定义和确认等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构建了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也为90年代后期国际公共部门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国际公共部门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阶段。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为了促进世界范围内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主体会计和财务报告标准的协调,国际公共部门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全面启动,截止到2004年底,共了权责发生制下的核心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21项,这些准则主要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原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与现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规定相关的委员会文献还有《研究报告第1号—一国家政府的财务报告》、《研究报告第8号-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和《研究报告第11号-政府财务报告:会计问题和实务》(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第1号、第8号、第 11号”)。在完成了主要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核心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之后,自2002年开始,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没有涉及的公共部门特有的会计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委员会的工作重点。2004年,委员会先后了非交换易收入和政府社会性政策义务两项征询意见书和《预算报告》的研究报告。目前,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政府财政统计(Govemment Finance Statistics,GFS)的协调成为委员会的另一个关注点。由于现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是参照改进前的国际会计准则①制定的,而IASB于 2003年12月了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改进现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项目也于2004年初正式启动,可望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改进后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是委员会的各种文献中具有权威性的公告。下面从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的分类、定义、确认和计量,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等方面,简要介绍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

(一)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目标

《研究报告第11号》从分析公共部门运行环境的特征人手,对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对资源分配做出决策和评价决策的有关主体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此外,还应当反映主体对受托资源的经管责任或者说受托责任。

1. 公共部门运行环境的特征。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主体相比,公共部门的运行环境通常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公共部门通常负有对公共资源的受托管理责任。在公共部门中,政府和立法机构通常要求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主体尽其最大能力,利用可用资源,以最少的成本向公民提供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而营利性主体通常只需要向股东解释在竞争性环境中运用资金获得收益的情况,通常不要求解释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性质。

(2)公共部门的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非互惠易。与营利性主体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交换易相比,公共部门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等非互惠易。在与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的非互惠易中,纳税人通常别无选择,必须进行交易,而且并不能确保他们能够从付税中直接受益。

(3)公共部门通常不是以创造利润为目标。大多数公共部门主体的主要职能是为公众提供教育、国防和社会保障等服务,这些服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为了评价公共部门的业绩,就需要财务与非财务双重指标。相比较而言,评价营利性主体的业绩主要依赖于财务指标。

2. 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根据《研究报告第1号》和《研究报告第11号》,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大体可以分为立法和其他管理机构、公众、投资者和债权人、评级机构以及其他政府、国际性机构和资源提供者等几大类,尽管上述各类使用者的信息偏好有所不同,但存在共同或相似的信息需求 -这些使用者都希望公共部门主体的财务报告能够有助于评价主体收入的来源和类型、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收入是否足以弥补营运成本、主体对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预测现金流量和未来的借款需求、向公众提供代表纳税人利益的资产信息、评价主体资源的使用是否与法定预算和其他立法及相关授权如法律和合同的制约条款相一致等信息。基于对公共部门运行环境的特征和对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共同信息需求的分析,《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 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以下简称“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明确公共部门主体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对资源分配做出决策和评价决策的有关主体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此外,还应当反映主体对受托资源的受托责任。

可见,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反映主体对受托资源的受托责任是次一级的报告目标。

(二)会计核算基础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可以分为4种模式,即完全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这4种会计核算模式实际上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目标,采用哪一种会计核算模式更合适,主要取决于报告主体认为哪一种目标是最重要的。如果主体认为与法定预算的符合程度是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收付实现制比权责发生制更符合这一目标;反过来,如果主体认为反映拥有或控制的所有资源、评价财务业绩是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权责发生制就比收付实现制更能达到这一目标。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已明确了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对资源分配做出决策和评价决策的有关主体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且还应当反映主体对受托资源的受托责任。因此,从满足财务报告的这些目标来讲,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会计准则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报告目标的要求。同时,由于在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之间,存在多种中间模式,比如对于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各国对延长期的规定并不相同,再比如对于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各国选择不予以确认的资产和负债项目也不尽相同。正是考虑到确定中间模式的难度,从启动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制定工作之初,委员会就确定制定完全的而非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的大方向,现行21项核心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现的就是完全的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

(三)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主体的确定

《研究报告第8号》指出,所谓报告主体是指可以合理地预期其财务报告存在使用者的主体,这些使用者依赖于其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评价受托责任和进行决策。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主体可以是政府部门,可以是作为政府一部分的主体,也可以是政府整体。从世界范围各国公共部门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实务来看,确定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主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1.基金授权分配法。这种方法是按照完全或主要依靠政府基金授权分配获取资金来确定报告主体的范围,因此,报告主体与预算报告主体一般会保持一致。

2.法律主体法。这种方法是按照法律或法规的相关规定来确定报告主体的范围。

3.政治受托责任法。这种方法是按照主体受托经管的所有活动和主体来确定报告主体的范围,而不论这些活动是以何种法律或组织结构来实施的。

4.控制法。这种方法是按照由主体控制的所有主体和交易来确定报告主体的范围。

确定报告主体范围的上述四种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比如,法律主体法和控制法很可能同时使用,有时虽然采用的是不同的方法,但确定的报告主体却是相同的,例如,对于较低级别的政府主体而言,按照基金授权分配法确定的基金报告主体可能就等同于按照法律主体法、政治受托责任法确定的报告主体。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明确指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适用于包括国家政府、地区性(例如,州、省、管区)政府、地方(例如,市、镇)政府以及构成其组成部分的主体(例如,政府部门、政府机构、理事会、委员会和政府企业)在内的所有公共部门主体。显然,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不是采用“基金授权分配法”确定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主体的范围,尽管结果可能与按照这种方法确定的范围一致,其对报告主体范围的确定是法律主体法、政治受托责任法和控制法的综合运用。比如政府企业一般都是单独的法律主体,某一级别的政府一般也对所辖地区的资源负有政治受托责任,而如果提供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则应当根据《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6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受控主体会计》,按照该项准则所规范的控制关系合并所有受控主体的财务报表,这又是典型的按照“控制法”确定政府整体财务报告范围的主体。

(四)会计要素的分类、定义、确认和计量

截至目前,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还没有形成类似于IASB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概念框架》(以下简称“框架”),但从现行21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来看,对会计要素的规定隐含在这些准则中。由于现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是以IASB改进前的国际会计准则为基础制定的,因此这些公共部门会计要素的分类、定义等与IASB在《框架》中对适用于营利性主体的会计要素规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公共部门主体和营利性主体在目标上的差异,两者在会计要素的分类、定义、确认标准和计量基础方面也有不同之处。

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定义

根据《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等现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规定,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权责发生制下公共部门报表中的会计要素分为6类-资产、负债、净资产/权益、收入、费用和所有者投入保全调整。

(1)资产。《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将资产定义为“由于过去事项而由主体控制的、预计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流入主体的资源”。与 IASB在《框架》中对资产的定义相比,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定义的资产在强调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将能够提供服务潜能的资源也作为资产。这主要是因为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类公共部门主体,其主要目标不是创造经济利益,而为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各项公共服务,比如国家安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是其主要职能,为了这些社会政策目的而持有的资产并不能带来经济利益,但是能够帮助主体实现这些目标,也即这些资源包含“服务潜能”。为了将大多数公共部门主体拥有的资产主要承担服务功能,以及从事商业活动的公共部门主体拥有的资产也产生现金流量的特征共同反映在资产的定义中,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资产定义使用了“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来描述公共部门资产的双重内涵。

(2)负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主体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预计将导致含有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资源流出主体”。与IASB在《框架》中对负债的定义相比,两者的区别也同样在于,考虑到公共部门主体的目标,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负债的本质特征总结为含有“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资源流出主体,因为对于公共部门主体而言,许多义务是通过提供具有服务潜能的资源来履行或清偿的。

(3)净资产/权益。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净资产/权益定义为“主体的资产扣除所有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与IASB在《框架》中将该要素称为“权益”有所不同的是,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该要素称为“净资产/权益”,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公共部门主体权益的归属很难界定,比如国家政府的权益,称为“净资产”既反映了其内在涵义,也回避了难以界定这类公共部门主体权益归属的问题。

(4)收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收入定义为“导致报告期净资产/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总流入,但不包括与所有者投入相关的净资产/权益增加”。 IASB在《框架》中将收益而不是收入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要素进行了界定,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相比较而言,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收入”要素虽然被冠之以“收入”的名称,但其实质内容却等同于IASB的“收益”要素,这一点可以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中得到验证。比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7号-不动产、房舍和设备》(以下简称“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7号”)规定,由重估引起的某类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应当直接贷记“重估盈余”, 但是,如果同类资产的重估减值以前确认为费用,则该增加中相当于转回以前重估减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收入。与这种情况完全类似的、转回以前因重估减值而确认为费用的重估增加额,《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规定作为收益处理。

(5)费用。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在报告期间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减少,表现为导致净资产/权益减少的资产的流出或耗费或负债的增加,但不包括与分配给所有者相关的权益减少”。与IASB在《框架》中对费用的规定相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中的“费用”要素同样既包括主体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如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成本、工资和折旧费等,也包括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或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损失,比如由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损失等。由于在减少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方面,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是相同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没有再将费用要素作进一步的区分。

(6)所有者投入保全调整。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未对“所有者投入保全调整”要素的概念进行界定,但是根据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可以看出,与 IASB《框架》中“资本保全调整”要素相类似、本文姑且称为“所有者投入保全调整”的要素,实际上也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在公共部门主体的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比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4号-汇率变动的影响》规定,公共部门主体用于对其国外主体的投资净额进行套期的外币负债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在处置该投资净额之前,应在主体的财务报表中作为净资产/权益项目反映,直至处置该投资时,才将其确认为收入或费用。

再比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7号》规定,价值重估产生的某类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应直接贷记“重估盈余”。这些规定都表明,公共部门资产和负债的重估或重述将导致主体净资产/权益的增加或减少,虽然这些增加或减少符合收入和费用的定义,但是未被列入财务业绩表,而是作为重估盈余或折算差额计入了净资产/权益中。

2.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1)确认标准

有关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体现在现行21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中。比如,对于资产的确认标准,《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7号》规定,当不动产、房舍和设备项目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

①与该资产相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主体;且

②主体能够可靠地计量该资产的成本或公允价值。

上述两项标准与IASB在《框架》中对财务报表要素确认标准的规定虽然比较接近,但有不同之处。第一项标准在将经济利益流入作为一个判断标准的同时,也将服务潜能的流入置于同等地位,这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对资产的界定有关,第二项标准强调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的成本或公允价值。通常,适用于营利性主体的资产确认标准只要求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的成本,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之所以在成本的可靠计量之外,又提出以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作为可供选择的判断标准, 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规定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可以参照公允价值予以确定。比如,由于公共部门主体接受赠与和捐助的情况较为普遍,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以无成本或以名义成本方式取得的不动产、房舍、设备和投资性房地产等,参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确定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再比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9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规定,对于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因过去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如果“履行该义务很可能要求含有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的资源流出主体”,并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估计”,则应当将该项义务作为准备予以确认。

(2)计量基础

从现行21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规定来看,其对会计要素的计量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4种计量基础,与IASB在《框架》中对计量基础的阐述相类似,历史成本也是公共部门主体主要的计量基础。在某些情况下,也允许采用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计量基础。例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7号》规定在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下,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固定资产,其公允价值的确定可以参照现行重置成本确定。再比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2号-存货》规定,对于将以免费或收取名义费用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存货,或者用于将以免费或收取名义费用的方式进行分配的货物的生产过程的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现行重置成本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于正常取得的存货,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则是可变现净值计量基础的具体运用。

值得说明的是,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计量方法是比较有特点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21号-非现金产出资产减值》(以下简称“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21号”)区分现金产出资产和非现金产出资产,规定了不同的资产减值计量方法。对于现金产出资产,要求公共部门主体在出现减值迹象的情况下,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与其账面金额进行比较,可收回金额为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二者孰高者,其中,使用价值是根据预计从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采用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但是,公共部门主体拥有大量只提供服务潜能不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比如国会大楼、国家公园等资产,与确定现金产出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方法相比,两者主要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对资产使用价值的计算方法上。根据非现金产出资产主要为主体提供服务潜能的特征,《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21号》将这类资产的“使用价值”定义为资产剩余服务潜能的现值,并规定了折余重置成本法、复原成本法和服务单位法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计量非现金产出资产的使用价值,这三种方法主要做法是参照现行重置成本或复原成本确定资产的使用价值。

(五)财务报表的列报

为了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反映主体对受托资源的经管责任,《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规定财务报表应当提供有关主体资产、负债、净资产/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与私营部门不同的是,公共部门通常受到预算的制约,因而,其财务报表还需要反映资源的获得和使用是否与法定认可的预算相一致的信息,如果财务报表和预算是根据同一会计基础编制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还鼓励在财务报表中提供与报告期预算金额的比较信息。比如,《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鼓励主体使用分栏式财务报表,将预算金额、实际金额和与预算或拨款的差异分栏列报,如果主体发生的费用没有相应的拨款或其他形式的授权款项予以支持,应当在附注中进行说明。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规定,一套完整的公共部门主体财务报表应当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财务状况表。财务状况表反映主体在报告日拥有的资源和承担的义务,类似于营利性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公共部门主体应当按照经营的性质,在财务状况表中将资产和负债归类为流动和非流动资产、流动和非流动负债进行列报。

(2)财务业绩表。财务业绩表反映主体在报告期间的经营成果,类似于营利性主体的收益表。公共部门主体在财务业绩表中可以根据费用的性质或功能对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析。

(3)净资产/权益变动表。净资产/权益变动表反映主体在两个报告日之间净资产/权益的变动情况,类似于营利性主体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股东权益变动表。需要注意的是,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要求提供的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报告期权益所有变动的报表,而不是反映除与权益持有者发生的交易以外的事项所导致的权益变动的报表。

(4)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反映报告期内公共部门主体现金流入的来源、现金支出的项目以及报告日的现金余额。

公共部门主体应当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类别报告当期的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可以使用直接法或间接法编制,鼓励使用直接法。

(5)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状况表、财务业绩表、现金流量表和净资产/权益变动表内反映的项目,以文字描述或表格分析的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也包括对未在上述各报表中披露项目的附加说明,比如有关或有负债的信息。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以及委员会从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入手,确定满足报告目标要求的会计核算基础,进而确定会计要素的分类、定义、确认和计量,对我国开展公共部门会计改革和公共部门会计标准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1.理论研究先行,标准制定在后。回顾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研究与制定的历史,从1986年至1996年,委员会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对政府会计的基础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比如,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政府应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各会计核算基础下的会计要素分类、定义、确认标准和计量基础等等,初步构建起了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为自1996年开始制定一系列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和政府会计准则建设,应当理论先行(刘玉廷,2004),特别是我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有本质的不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与西方国家必然不会完全相同,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也因此不会完全相同,由此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分类与定义、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差异,更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公共部门的会计标准、由中国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不同可能导致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差异等问题进行充分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够使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2.公共部门会计改革要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公共部门推行完全权责发生制的国家还是少数,实际上大多数国家在政府会计改革上都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行权责发生制,比如,近期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加拿大从1980年开始对政府会计进行改革,截止到2004年,即用了近25年的时间,联邦政府和各省级政府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但市一级地方政府绝大部分尚未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因而,在制定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中对引人权责发生制会计的程度,以及如何分阶段、分层次地引入权责发生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还必须认识到在政府会计领域引入权责发生制存在的一些难题,有的实务界人士认为,复杂精深的会计技术问题只存在于企业会计中,政府会计中不会有很难的技术问题,实际上,由于公共部门主体特别是其中的政府主体,其拥有的资产类型和承担的义务类型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主体相比,具有相当不同的特点,因此,即使是对于委员会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公共部门会计标准制定机构而言,也面临许多比较难以克服的技术难点,比如,从技术层面上讲,对于政府拥有的大量资源性资产如地热资源、地下矿产资源、遗产类资产等的价值如何确定、政府对社会承担的社会政策性义务,比如对公民承担的教育义务、养老金义务等如何确认及确认到什么程度,是否在某项具体的政策出台时即因为政府作出承诺而作为推定义务进行确认?政府拥有的征税权力可否作为一项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等等,都是政府会计领域颇具争议且有相当技术难度的问题。因此,在对我国政府会计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设计我国公共部门会计标准的具体改革思路时,需要在充分认识到这些难度的基础上,再稳步推进改革。

3.报告主体的确立和控制概念的界定具有重要地位。确立报告主体的范围是确定公共部门主体财务报告范围的前提,各国做法并不完全一致,比如美国州政府采用的是基金会计,即以基金作为报告主体,编制政府年度综合财务报告时,再以政府整体作为一个报告主体。公共部门会计改革较早也较为成熟的澳大利亚没有采用美国的基金会计,而是将适用于私营部门的“报告主体”概念引入到公共部门会计领域,所谓报告主体就是财务报表存在使用者的主体,主体需要依赖这些财务报表进行决策,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也是采用类似澳大利亚的报告主体概念。由于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会计,现行预算会计是以预算资金为核算对象,因此,本文认为,在开展我国公共部门会计改革的初始阶段,就应当首先确定公共部门报告主体的范围。

与报告主体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便是“控制”概念在公共部门中的运用,因为这涉及到将来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中包括哪些主体的问题。由于政府存在广泛的控制范围,因此,公共部门中“控制”概念的界定,与私营部门应当有显著的区别,尤其是在我国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如果采用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中的控制概念编制政府整体的合并财务报表,将会出现一张非常庞大的报表,因为按照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所定义的控制概念,政府整体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合并由其控制的所有受控主体,包括政府企业。

当然,这又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公共部门主体的定义是什么?是否仅指政府及政府的组成主体?如果是,又以什么标准来界定什么样的主体构成所谓的“政府的组成主体”?是以政府提供预算或其他形式的资金支持为标准?还是以“控制”关系为界定标准?以通常的控制关系为标准来界定我国政府的组成主体最大的困难是国有企业问题,与西方国家直接控制的企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不同的是,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控制着数量众多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是否也应包括在政府整体的合并财务报表之中?凡此种种问题,关键取决于在我国公共部门会计标准体系中如何确立报告主体,如何界定符合我国经济现实且具实务可操作性的“控制”概念,并将其运用到编制公共部门的财务报表中。

①《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21号-非现金产出资产减值》于2004年12月,该准则已体现了IASB 2004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因而不属于委员会改进项目的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公共部门会计文告手册(2003)。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1

财政部预算司、香港理工大学课题组。政府财务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7

配图:报告封面

据了解,在此次调查中,主办方针对大、中型论坛社区、SNS社区、开放平台等热门互联网应用,在社区用户(网民)、社区经营者(站长)两类人群中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和总结。调查历时一个多月,共收集社区站长和社区网民的样本数量为7580份。同时,调查还得到了国内多家社区门户、IDC服务商以及数百家知名互联网社区网站的关注和支持。

2009年是网络社区商业模式深入探索创新的一年,一方面,SNS服务的迅速兴起为社区运营商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网络社区SNS化趋势逐渐清晰。本次报告就中国网络社区用户使用SNS服务的行为特点、网络社区运营者(站长)提供SNS服务的现状、网络社区进驻SNS市场的机会空间等问题进行专项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网络社区的口碑及舆情价值逐渐为企业所认可,成为重要的网络公关平台。本次报告基于网络社区在营销过程中的品牌公关及管理层面的属性特点,从数据层面给出一些策略建议,以供相关人士参考。报告共包括三个专题:中国网络社区发展分析、网络社区营销价值、社区电子商务(ESN)。

截至2009年9月,中国有306.1万家(CNNIC)独立网站,从门户到行业网站,从地区门户到个人站点,80%以上网站均拥有独立社区。然而,一方面,互联网社区经营者和从业者需要更多的数据指导日常工作和运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外人士更是对互联网社区缺乏足够的判断基础,无法准确把握整个社区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业内人士分析,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通过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对社区经营者和行业外人士了解社区发展和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另据了解,该报告作为《站长》俱乐部的一项服务,完整版目前仅面向其高级会员发放。

研究报告下载:zz.comsenz.com/s2009/dcfb/2009_club_report.rar

附:报告目录

I. 研究背景

II.研究方法

(一)艾瑞网络调研(网络用户)说明

(二)艾瑞网络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III.概念定义

Ⅳ. 报告摘要

V. 报告正文

专题一:中国网络社区发展分析

1. 网络社区发展概况

2.整体网络社区发展分析

3.中小论坛社区发展分析

4.网络社区发展趋势

专题二:网络社区营销价值

5.社区营销发展概况

6.社区广告现状分析

7.基于社区的网络公关现状分析

8.线下活动现状分析

专题三:社区电子商务(ESN)

9.社区电子商务概念及发展概况

10.社区电子商务用户行为分析

附录一. 2009年网络社区用户调研数据补充

11.2009年中国网络社区用户基本属性

附录二. 2008年站长部分调研数据补充

12. 网络社区基本情况

13. 网络社区运营软硬件环境情况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电子政务 公共服务 研究进展

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2005年,欧盟委员会将电子政府定义为“在公共行政中采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使组织变革和掌握新技能以提高公共服务和民主进程,并以此加强对公共政策的支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认为:“电子政府是国家良好政府项目的一部分,并被视为一项重要工具,其用途是:改革公共管理,提高事务部门效率,在政府内部增进信任,让公众接近信息社会,为公众享受政府服务提供更多的途径,面向公众需求提供高效完整的服务”。

美国把“以公民为中心、以绩效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作为电子政务的指导原则(Charles Kaylor等,2001),其核心是“以公民为中心”(Jeremy Sharrard,2000)。

电子政务的目标已经鲜明地凸现出来,电子政务已逐步从最初仅以提高政府效率、改善政府职能为核心的广泛改良运动,发展为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为核心,促进政府改进管理水平与转变政府职能的工具。当今世界,电子政务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显著特征――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

一、国外的研究进展和实践

国外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和欧盟各国为代表,政府的许多业务和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公众。在推进电子政务并逐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国外的研究与进展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为高度一致,即:

⒈政府组织应当以公众、商业组织、纳税人和处于政府服务一线人员的需求为核心来进行公共服务改革

其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与观点如下:

2007年3月,GOV3(英国办公室电子特使2004年9月推出的核心团队)在《市民服务中心》一文中指出:“一个缺乏以消费者需要为导向而建立的政府服务系统,只能提供政府自己定式的服务,是无法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的”。

2005年,美国政府组织架构工程首席建筑师和主管Dick Burk在美国电子政务协会第5届政府组织架构(EA)会议上指出:“公共服务的前景必须是围绕公众而非服务提供者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设计,政府服务应以公众需求为中心与牵引力,在为公众与企业提供更多一站式服务的同时,也合理地改革了政府”。

⒉满足公众需求的政府服务需要各级政府的联合行动,以共享服务方式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并为公众提供完整的服务

其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与观点如下:

澳大利亚总理Hon John Howard(2001)在澳大利亚公共管理学院的《澳大利亚公共服务百年致词》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并相互依赖的环境中。最近几年,有些问题的出现总是跨越了几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并且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要实现更显著的政府目标,就有必要来进一步制定方法论,将传统不相干的部门快速有效地整合成相互联系的工作单元。”

《连接欧洲:政府电子服务互操作的重要性》(欧盟委员会,2003)指出:互操作并不单单是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行政程序的重组,以支持政府电子服务的无缝隙提供。

Rajendra Kumar(印度,2006)认为,无论是公众还是企业所需要的服务大都要跨越多个部门,政府孤岛无法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完整服务。满足公众需求的政府服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联合行动。

Klaus Lenk(澳大利亚,2002)指出,个别机构单独行动,只能开发低层次的服务,如可浏览信息、下载表格或是实施有限的在线交易服务等,难以开发满足公众需求的服务。只有通过组织之间共享服务和共享专业人员,才可能开通满足公众需求的政府服务。

Vincent Homburg等(2002)提出,将过程管理技术而非项目管理应用于跨组织的后台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跨组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

美国总统George W. Bush说:“我们的成功依赖于突破传统边界的团队行政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美国人民,我们聚焦于公民而不是单个部门的需要。我感谢那些积极推动跨部门联合工作的部门,利用电子政务创造更具成本效益、效率的方式,为公民提供服务,并且我迫切希望其他部门追随该路线。”为了保障协同政务的展开,美国《电子政府法》第207条规定,美国联邦政府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建立了政府信息跨机构委员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6)在《经济与合作组织电子政府研究:墨西哥评估》(OECD E-Government Studies: Mexico Assessment)中指出: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府项目上的合作还处在不成熟阶段,在电子政府项目建设、服务、注册等过程中存在重复与循环工作。基于此,在各部门开展协作之前,就必须将一定程度的在线服务传输与联结功能建设好,墨西哥政府部门正努力整合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技术系统。公共管理部和总统办公室正努力将国家部门之间的重复建设降到最低限度,但是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为公众提供服务而进行的组织间协作,是确保公众更为广泛地访问在线政府服务的关键。

⒊强有力的领导与组织架构是实现电子政务目标的保障

其有代表性的文献与观点如下:

经合组织的电子政府项目显示,国家电子政府项目已经在几个阶段上取得了进步,尽管强有力的领导在引进电子政府项目过程中必不可少,但对于该项目来说,接下来必须要进行推广或提供制度化支持,这样才能使这个阶段最为有效。与此同时,制度化过程为组织问责提供明确的规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2]。

英国内阁办公室在《以技术为支撑的政府变革》(Transformational Government Enabled by Technology)的第40款中指出:共享服务的实现过程对于广大的公共部门而言是一次文化转换。为了实现它必须实施强有力的领导:

部长、常务秘书、议员和首席执行官必须进行强有力的领导。

内阁办公室任命一名共享服务主管来激励和推动公共部门间的服务共享,这名主管负责同财政部与内阁办公室的联合团队一起建立全局性的标准框架,以支持和共享服务与治理,而地方政府则应建立地区中心。

财政部将与国家审计办公室、审计委员会、内阁办公室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一同工作,指导共享服务的管理和资金筹集,以确保相关的责任框架能够有助于充分利用适用的共享服务条款,包括用的标竿来评价绩效。

每一个政府组织都应该制定明晰的政策,来实现其所需或者所能提供的服务和资产的共享。

一些大型研究报告综合地阐述了以上观点:

《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政府: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报告》(Better Services, Better Government:The Federal Government's E-government Strategy)于2002年11月,是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纲领性报告。该报告序言指出:

“这份战略报告为联邦部门和机构实现更好的公众服务制定了政策框架。这次远景规划中的电子政务以其六大主要目标为特征:更有效地投资并获取更大的回报,确保公众能便利地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传递服务、及时响应公众需求,实现相关服务的一体化,建立公众对在线服务的信任和信心,提高公众对政务的参与性。”

“在新的电子政务时代,公众是中心。公众不一定非要了解联邦政府的组织结构才能与之互动,社区同样也将从改善后的服务中受益,它同时带来的另一个益处是将加强政府决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性。”

“最近建立的信息管理战略委员会由主要部门和机构的秘书、首席执行官组成,并受首席信息官(CIO)委员会的支持。信息管理战略委员会有职责来预测未来发展情况,尤其是预测机构间需要进行协作的领域。”

这个纲领性的研究报告提出:为实现服务的一体化,需要建立一个公共服务传输构架及其管理方法,政府需要建立管理方法体系来提高客户响应率,同时还要制定投资策略并对投资效益进行评估;要通过网站标准化的实现来提升用户对在线服务的信心与信任;为确保公众能便利地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要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发掘工具,管理多样化的信息与服务传递渠道等。

英国内阁办公室的《以技术为支撑的政府变革》(2005年11月)由首席信息官委员会和服务变革管理委员会撰写,时任首相布莱尔为这个纲领性的报告撰写的前言中指出:为了维护社会的效率和诚信,政府不得不对公众和商业组织的愿望和要求做出回应,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寻求一种策略来运用技术转变政府服务的原因。公共服务的前景必须是围绕公众而非服务提供者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设计,运用技术给公众以选择权。在公共服务中,我们必须运用技术来联接和共享服务,当我们协同工作而不是各自为政时,我们将更加强大和高效;当我们运用技术整合政府流程时,我们才能将新系统所能提供的所有好处都带给用户。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有具备适当专业技能的人员来规划与管理由技术带来的变化。

这个纲领性的报告指出,在公共服务方面,英国首相已宣布了明确的改革原则――国家标准、服务授权、服务中的灵活性、更多的用户选择权。该报告还明确指出,实现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服务需要3个关键的转型: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服务应该围绕公众或者商业机构而不是服务的提供者来设计,并应通过相互协调的现代化的渠道提供。

政府必须转向适于共享服务的行政文化。该行政文化存在于前台和后台的办公室,存在于信息和基础设施之中。政府还要利用标准化、简单化和共享来提高效率。

在规划、服务、管理、技能以及对信息技术所带来变化的管理中,应增强公众和政客们对公共服务变革的信任。

该报告还指出,应当制定整体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框架,并把重点放在实现政府服务变革的运作机制上。特别是它还要建立全局性的服务设计原则,推广成功的实践案例,指明技术发展潜力,制定共用服务的设计和发展需求。

该报告认为,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服务提供,都依赖于政务信息传递的准确与及时,于是信息管理、数据共享、信息安全以及身份管理都变得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大型研究报告或纲领性文献对政府服务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指南性的建议,如《联邦在线2005:全面推进德国电子政务》指出:德国政府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企业类似,实际上也是一种产品。每一个部门必须描绘出他们所提供“服务”的制定程序,并阐明什么服务已经可以在线提供以及在线提供这些服务是否有意义。这篇报告还提出:政府提供服务应当制定计划,确定优先服务领域与服务项目;应对政府服务进行评估,按业务类型分时间、分阶段上网等。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加拿大政府特别注重公众对服务需求的分析与评价,由此来进一步地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在加拿大,这类研究极为丰富,最有影响的是加拿大市民中心的政府服务需求与评价系列报告,例如“Quality Services: A Series of Guides”,它研究了诸如“衡量顾客满意度”、“政府服务标准”和“雇员调查”等热点问题,有助于规划和实施政府服务质量改进;又如“Citizen/Client Surveys: Dispelling Myths and Redrawing Maps”,它预测了公众对公共部门服务的期望,确定了一系列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再如“Good Practices in Citizen-Centred Service”列出了大量案例对政府服务进行分析,具体讨论了公民对政府服务的期望、政府服务的绩效评估、缩小服务差距的工具以及如何提高政府的服务提供能力。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实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1997年,从起步至今刚刚十年。目前,电子政务领域的研究仅处于初创阶段,相关研究明显滞后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

⒈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我国电子政务面向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中纯粹理论研究的较多,针对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的研究较少,讨论服务质量研究的就更少。电子政务面向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较为重要的有:

电子政务服务是以政府为主体,构架跨部门协同工作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与数据交互,使公众可方便地在任何空间与时间享受政府的各项服务。其内涵是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周宏仁,2002),核心则是整合已有资源(徐京辉等,2003),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为全方位服务型“电子政府”的实现奠定基础。

协同政务通过系统应用、部门流程以及信息的协同互动,本身就是一种提供服务的崭新方式(李漫波,2005)。

电子政务根本的意义在于为公众提供实用的信息和服务,在线提交和审批等功能只是政府电子服务的部分内容,目前我国政府电子服务还处在较低水平,但在不断朝着对公众服务的能力与质量方面转变(杨冰之,2004)。

汪玉凯在《电子政务应强调服务导向》(人民论坛,2006)中提出了电子政务实现服务导向的措施:①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意识,高度重视政务的有效整合;②对绝大多数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而言,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应放在门户网站和外网建设方面,不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网上;③高度注重核心政务应用系统与业务应用系统的对接;④注重电话功能的运用。

刘家真在《统一指导,协同工作:新一轮的电子政务战略》(电子政务,2007)中指出,电子政务工程高投入、低回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服务体系与网络服务不相匹配。提出新一轮的电子政务战略应体现统一指导、协同工作,在以服务为导向、跨部门整合资源的政府服务框架下,建立政府服务共享体系,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使电子政务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了“我国政府电子服务提供体系构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如何以服务为导向,低投入、高共享与高回报地建设,最重要的问题是必须理清我国公众对政府服务的优先需求领域,并以此为导向首先创建一批我国公众亟需的高质量服务,并使这些服务的提供具有无缝性”,并对我国政府电子服务提供体系的创建进行了讨论。

王晓华、王浣尘的《基于对传统政务和电子政务服务流程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建立了传统政务和电子政务服务质量仿真模型,设计了系统仿真算法及程序结构,定义了衡量服务质量的性能指标。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涵、趋势、问题及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05)中提出: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应集中选择在如下重点领域:①提高政府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普及12年制的义务教育;②提高政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③提升政府公共医疗服务水平;④提高政府科技服务的公共服务水平;⑤投资战略性的公共基础设施等。

中新社记者孙自法在《十一五规划首次界定政府公共服务优先领域》(中国新闻网,2006-03-02)中指出: “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大创新,是首次界定政府公共服务的优先领域,涵盖从义务教育到国防等十多个方面,并据此首次界定公共预算对应的优先领域。

⒉相关实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第一阶段(自动化办公系统)和第二阶段(以垂直部门之间的业务联通为主,如金字工程等)后,开始向提供网上服务等纵深方向发展。

200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推行电子政务,在行政机关的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方便申请人采取数据电文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应当与其他行政机关共享有关行政许可信息,提高办事效率。”

“2003中国国际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于2003年9-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最佳社会公众服务政府网站调查活动”,针对各政府网站的上网内容、实用性、技术与互动性等方面确定了评选角度,其中含有政务信息的及时性、丰富程度、完整程度以及网上办公的便捷与有效等。同年,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推出一个电子政务网站评估体系,在设计评估指标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网站提供的政府电子服务以及保证这些服务实现而进行的网站建设质量。

从2004年起,随着我国统一外网工程的启动与推进,外网网络平台建设以及相关的政府对企业、公众的网上服务正在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的重点。

在2006年6月12日召开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条件。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十一五”时期,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要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产业部的“十一五”规划将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定为“以服务提升效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在此得以鲜明体现,即通过先进的技术应用来实现政府优质的公共服务和高效的管理职能。服务是我国电子政务的战略取向和价值目标,便民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充分体现党的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为民服务思想,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为中心,科学发展电子政务。

一项特别值得关注的事件是,“十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开通。“中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是国务院办公厅和科技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电子政务重要应用建设工程,也是“十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该课题旨在通过电子政务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以及实施试点示范工程,来全面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深圳、青岛、绵阳和南海四个城市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工程的建设城市,各试点城市的项目建成通过验收后,有关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四个试点城市的建设重点各有不同,其中,深圳将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和完善面向企业和公众的各类在线服务应用系统,包括电子安全认证交换平台、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等多个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应用项目。项目的建设将具体选择几个部门,如税务部门的电子报税服务、工商部门的网上申办企业服务、民政部门的社区信息化服务等。

深圳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08年,要求公开的政务信息100%都可在网上查询,行政审批项目100%都可在网上申请及查询结果,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都将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并对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在线处理。

深圳通过创建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系统,使广大市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民主参与、婚姻登记、计划生育、户籍管理、交通出行、旅游、住房和纳税等方面享受更便利的电子政务服务;同时也将使企事业单位在年检年审、商务活动、对外交流、人力资源等方面得到更高效率的电子政务服务。

随后,天津市、北京市、浙江省、上海市等四省市被定为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试点省市。它们在试点过程中构建了数据交换和管理平台,为实现跨部门、异构系统、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积累了珍贵的实践经验。

此外,我国政府网站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网上服务,特别是区域政府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已经能够在线处理。

⒊国内研究与实践的现存局限

首先,我国在政府电子服务领域的研究基础极为薄弱。除了缺乏相关的学术积淀外,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多限于一般性的议论,未能深入中国国情进行针对性的问题研究、案例研究、实证研究,或简单推介、评述国外研究成果或实践经验,缺乏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科学分析,对实践指导无力。

其次,理论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政府电子服务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相关实践。政府电子服务的趋势是实现“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办公,多数政府部门都需要共享相关部门所掌握的数据资源,同时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合审批事项。因此,信息整合、资源共享、协同办公是政府电子服务建设的关键。但我国理论研究人员关注不够及时、超前意识不强,使管理理论研究滞后于我国管理实践,特别是在及时关注现实问题、切实提出解决方案、扎实总结已经被实践证明成功的经验方面。

最后,目前国内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存在偏差。目前国内研究成果及实践探索大多数是以政府自身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手段及信息对外公开方式改进为基本出发点,总体上属于电子政务的“G2C”模式,而鲜见“C2G”模式。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促进了公共管理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在线审批”等栏目也为大多数政府网站所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信息获取、事务办理的便捷性,但真正互动性的平台尚未完全实现。可以认为,上述举措以及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的建设虽然促进了政府自身工作效率的提高,但仍未根本改变政府治理绩效。而治理绩效的改善,则更依赖于电子政务建设改变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即以公众为中心设计行政程序、搭建互动平台。值得指出的是,狭隘地以政府自身工作效率为电子政务建设出发点,极有可能导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重蹈国外初始阶段所走的弯路,而偏离当前行政管理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治理的改革路线,脱离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我国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大量经验与教训为我们留下了极大的研究空间。目前我们急需梳理与总结已积累的实践经验,从中发现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以通过科学研究来完成具有本土意义和普适性学术价值的理论升华。

参考文献:

1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ts eGovernment development[EB/OL]. [2007-05-03].

16 Kaylor C, Deshazo R, Van Eck D. Gauging e-government: A report on implementing services among American citie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1(18):293-307

17 Homburg V, Bekkers V. The Back-Office of E-Government: Managing Information Domains as Political Economics[C].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2

18 The President's Management Agenda[EB/OL]. [2007-05-05].

19 whitehouse.gov/omb/budget/fy2002/mgmt.Pdf

20 Edwards B. BPRCitizen centric services[EB/OL]. [2007-05-03].

21 malopolskie.pl/Pliki/2007/PolandMar07.pdf

22 周宏仁. 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N]. 人民日报,2002-04-14

23 徐京辉,刘杰. 基于B/S模式的社区电子政务系统设计[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8):112-114

24 李漫波. 协同:电子政务的未来[J]. 软件世界,2005(1)

25 杨冰之. 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评价措施[EB/OL]. [2007-05-03].省略w.省略/applic/forum/htm2004/20040113_1183U.asp

26 汪玉凯. 电子政务应强调服务导向[J]. 人民论坛,2006(3)

27 刘家真. 统一指导,协同工作:新一轮的电子政务战略[J]. 电子政务,2007(7)

28 王晓华,王浣尘. 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服务质量模型及仿真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38(3)

29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涵、趋势、问题及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2005(2)

作者简介: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架构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日益受到尊重,对其的研究也成为热点,而事业单位这种以服务为目的的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并没有被重视。本文就立足公益性科研机构来分析其社会责任报告架构。

一、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履行社会责任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不同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的社会组织,它们一般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为国家机关和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这类组织一方面与政府机关不同,绝大多数没有行政权;另一方面与企业不同,不以盈利为目的。基本功能是以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实质上是公共服务机构,其服务由政府定价,政府对其实行必要的行政管制,由国家编制部门统一管理。

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公立性和政府依附性,这决定了它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11万个事业单位,事业编制3,153万人,如此庞大的事业单位队伍,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目前,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事业单位并不多。从国际情况看,编制独立的报告是组织社会责任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有利于各利益相关方对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直观的评价。在当今社会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努力成为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单位,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单位自我的社会价值追求。事业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也为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基本的服务与保障。

二、事业单位社会责任报告架构

公益性科研机构是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进步,是政府协调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因此,此类事业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应该以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为中心,围绕保障相关者利益、节能环保和承担其他社会责任展开描述。本文以这一原则研究公益性科研机构社会责任报告架构。本研究认为,公益性科研机构社会责任报告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报告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报告编制说明、领导致辞和单位简介等,是报告的引言部分,对报告内容做一些说明,并介绍单位基本情况。1、编制说明:主要包括时间范围、组织范围、报告数据与参考依据、报告主体和称谓说明等内容;2、领导致辞:主要包括领导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单位与社会责任关系的说明,并对单位年度社会责任工作做出总结;3、单位简介:主要包括介绍单位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或服务内容、单位规模、性质、使命、愿景、价值观等内容。

(二)报告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单位组织结构、责任管理、责任绩效。1、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图、表或文字的方式描述单位组织情况,成立社会责任小组的也可通过结构图的方式体现;2、责任管理:主要包括单位战略及管理体系建设、利益相关方的识别与参与等;3、责任绩效:主要披露单位在社会责任方面开展的实践活动,包括在服务、员工保障、节能环保、社区和谐等议题方面的理念、主要措施、主要成效和典型案例等。

(1)服务责任: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具有服务社会、非营利的特征,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不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这就要求它应履行服务责任。公益性科研机构可以从先进科技的研制开发和推广运用中体现对社会的负责态度和服务精神。因此,报告应披露单位的经济运行、参与的课题研究及科研成果、产品或服务通过的国际国内认证情况、因产品或服务不合法规要求而受到健康或安全影响情况等。

(2)员工保障: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个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负责任的单位的员工会以自己特有的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在社会中产生辐射,逐步影响或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而员工为单位服务也希望从单位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因此,报告应披露员工薪酬福利、休假权利、健康与安全保障、教育培训、职业发展平台、民主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

(3)节能环保:每个社会组织都有它办公、生产、生活的场所,这些活动场所构成社会环境的一种客观存在。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它的干净整洁或破旧脏乱不仅仅影响着本身,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报告要从优美的环境形象、优良的工作秩序和节能办公方面披露节能环保的责任。

(4)社区和谐:一个单位有许多应社会需要而尽责的义务,这种义务责任体现得如何,会很明显地反映该单位对社会的负责精神,比如防灾救灾、义务捐献、为社会服务、为公益活动出力等。因此,报告应积极披露在防灾救灾、慈善捐助和志愿者服务方面的内容。

(三)报告结尾部分:主要包括未来展望、社会评价和意见反馈等内容。1、未来展望:主要披露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在下一年度单位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工作目标和计划;2、社会评价:主要包括上级领导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单位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获得的重大荣誉及媒体对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给予的关注;3、意见反馈:主要是为关注单位发展的单位或个人提供一个反馈渠道,以利于未来社会责任的履行及报告披露内容的修改完善。

三、结论

CSR报告作为沟通与交流平台,通过公开单位履行CSR的信息,有助于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履责情况,也有助于单位与利益相关方相互沟通共同推动单位履行CSR实践。针对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CSR报告的情况,本研究从基础信息、核心内容、报告结尾三部分提出事业单位CSR报告编制体系,为事业单位未来编制科学规范的CSR报告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连荣,张志忠,蔡运记.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及其改革目标[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3.

[2]韩倩.事业单位社会责任观初探[J].管理观察,2009.25.

公共服务调研报告篇10

一是领导重视,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制,从领导班子上下功夫。全省建设系统各级主管部门认真落实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坚持党委(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干群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制,促进了政风行风建设的不断深入。如*市建委、新乡市建委在20*年政风行风建设民主评议中,采取积极的措施,真抓实干,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好评,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市房产局取得了第7名,都进入了本市40几个参评单位的前10名。

二是在政风行风评议整改工作中,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上下功夫。各市地充分认识到要更好地关注和改善民生,就必须切实转变作风。只有切实转变作风,做到真正尊重、真情关怀、真诚服务,才能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各市建设主管部门坚持开门评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如郑州市建委、*市建委、鹤壁市房管局等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体察民情民意,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用新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用优质服务展示了建设行业新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三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优化服务功能,在树立良好形象上下功夫。通过实行“一站式服务制”、“首办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两次办结制”,开设政务电话咨询热线和网上政务查询专栏,进一步发挥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服务质量差、服务不到位、推诿扯皮现象日见减少。人民群众深切的感受到政府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政府,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党和政府的威望日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