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医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1 18:09:38

公共管理医学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基于此背景,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于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重建,经过30多年的整合优化与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逐步提升。然而,从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就业数据却发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近两年(2012、2013)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名单中其中一个就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同时公布的还有全国32个省市的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其中有11个省的名单中包含有公共管理类专业。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在2012-2014和2016年也都公布上海市本科预警专业,其中2012、2013、和2016年的本科预警专业名单中都包含有公共管理类专业。当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社会环境、就业心理诸多方面的影响,但上述数据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必然选择。

二、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伴随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而演进的。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之后蓬勃发展,随之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一些高校开设,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都不断扩大,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增加了管理学门类,作为11个专业学科门类之一,在管理学门类下设5个二级类和18个专业。其中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共4个专业。由此,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式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了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不仅在综合性院校,在一些专用性院校如理工、财经、农林、医药等院校也都开设了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1999-2009年十年间,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开设院校增加上百所。2009年,我国有472所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321所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有143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有82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2年为了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教育部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修订后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在1998年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基本专业——城市管理,同时对在十年间各校新增设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专业统一合并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公共政策学和行政管理合并为行政管理。新版本的专业目录更加规范,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明确。但是在2012年之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发展却遭遇到危机,学生就业难、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凸显,于是部分高校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上进行了控制或调整。截止到2018年,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开设院校分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68所,行政管理专业387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50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89所。总体来看,在2009到2018十年间,公共管理类的招生规模并没有较大的增加,甚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院校数量出现了减少,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队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反思。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设置不规范。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本科目录中新增专业,而此时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1999年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多高校实施了扩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也是在这个阶段蓬勃发展起来。然而,当时很多高校并没有充足的公共管理师资和学科平台,往往都是依托原有的基础而设定,如依托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或医学等学科,也因此出现各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方向不一的现象。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在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教育管理方向,在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卫生事业管理或健康管理方向,在农林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农业经济管理,在财经院校的偏重经济管理,在综合院校则偏重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或社会学等方向。此外,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和方向不够鲜明和独立。公共管理学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教育部在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授予的学位包括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行政管理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或法学,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或工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向,非常不利于公共管理类本科学生的就业。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逐渐认识到该问题,在2012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进行了调整,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以外,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专业都只能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教育部规范了公共管理类本科目录之后,各高校也在逐步调整,逐渐明确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当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结果与社会需求不契合。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名称来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应当是公共管理部门也就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从历年国家公务员和各省公务员的招考中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职位数与招考人数比例都较低。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也非常低。笔者所在的山东省某医学院校2015-2017年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别为考取研究生占30%,考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占10%,其余60%均在各级各类企业中就业。有学者调查广东省五所高校为例,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有70%集中在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任职的就占10%左右。因此,以培养在政府和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公共管理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不高。(三)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足。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核心竞争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从上述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就业方向有三类分别是考取研究生、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应聘到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营销、文秘等工作。分析三个方向,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竞争力都没有优势。首先,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录取,因为大多数学校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招考的专业课不考数学,这就有很多数学基础略差的其他专业学生报考,于是出现录取分数偏高现象,比如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中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较高,甚至有些院校达到380分。其次,在公务员招考中招收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职位往往没有单独设置公共管理类一个专业要求的,很多是都是同时注名若干专业如公共管理类、中文、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替代性较高。再者,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去企业应聘往往应聘管理培训生、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市场营销等职位,而这些职位均有相近的专业毕业生参与竞争,这就导致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毕业生处于劣势。(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社会认可度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招收学校日益扩大,但是社会对公管理类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如每年各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都较低,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甚至为零,很多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都是通过调剂录取。由于不是自选志愿,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较低。湖北省某高校对公共管理类学生调查发现有45.82%的学生曾希望能够转到其他专业,但由于转专业政策限制,转专业比例较低。而安徽某高校在2013-2015年期间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转出本专业的人数均占到当年专业录取人数的30%以上,有年度甚至达到50%。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来自于更多来自于社会及家人的认可度,即使入校后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仍未提升。

四、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合理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早在2005年,董克用(2005)提出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应以研究生为主,适当控制本科招生规模。在当前背景下各高校应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公共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并适当控制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招生规模,进而更好地保证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以立足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品牌特色,以满足当地的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总结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调查论证就业较集中的行业的人才需求,然后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此基础上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删除没有社会需求的课程,减少非就业课程的开设比例,加大就业需求课程的比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从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明确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提高预期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进而通过多种措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强化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实践性技能的培养。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不同于硕博研究生培养,应突出本科人才的应用性技能。因此,本科人才培养应强化实践教学,改变过去传统重理论的模式,从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合理调整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根据学制、总学分学时的要求,合理精简理论课程的设置比例,增加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比例。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减少理论讲述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其次,完善校内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平台。目前,部分高校根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建立了公共管理实验室,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大厅、案例分析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应依托实验教学平台改进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验模拟等穿插到教学之中。再次,强化校外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重视见习实习环节的实践安排,减少过去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带来的弊端。高校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教学机构与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合作,促进协同创新。有条件的高校可积极与有教学资质的企事业单位联系,达成校企合作,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四)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学生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由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第一志愿率较低,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后,学生管理部门应联合专业教师、优秀毕业生等共同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教师讲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宣讲,提高入学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公共管理类专业可通过班级导师制(有专业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导师为学生勾画清晰明了的专业知识框架,可以将国际、国内与专业相关的背景,动态展示给学生,可以为学生分析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动态,使学生尽早地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此外导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流培养,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并指导学生设定每学期目标,分析如何将目标细化为步骤,逐步指引并监督学生去完成目标。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到社会各界,进而增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同时,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高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宣传,可通过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联合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参考文献:

[1]孙林,郑铭贤.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分——基于2004-2010年国考招考简章职位表中的数据[J].现代教育科学,2012(4):146-150.

[2]崔树银,陈新春.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12):9-11.

[3]余芳,李永恒.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契合度的调查分析——以广东省五所高校为例[J].高教学刊,2015(08);78-79.

[4]芮华勤.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问题探析——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6(4):48-50.

[5]张海峰.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某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审视[J].铜陵学院学报,2016(02):116-120.

[6]董克用.关于办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4-56.

[7]张宗伟.地方高校品牌的创建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09.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2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资料整合分析法以及访谈法。首先,本研究通过查阅本科生培养计划的方式了解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实践的发展情况。研究选取国内共39所“985”高校作为样本。“985”高校是国内教学研究水平最高的一批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突出,相应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研究主要通过访问“985”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的网站,参阅其本科生培养计划,了解全英文教学实践的发展情况。同时,研究还对全英文教学的相关研究状况做了调查和了解,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的方式,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全英文教学”为关键词,共搜索到文献134篇。之后,研究对一些修读过全英文课程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共有来自5所高校的14名同学接受了访谈,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访谈内容包括全英文课程的设置情况、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等。

2公共管理专业全英语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2.1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实践的发展情况

自教育部颁发相关文件提倡高校发展全英文教学后,各专业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实践。其中,医学生物学发展较快,积累了较多经验;比较而言,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较为落后。研究对国内“985”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9所高校开设了本科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课程或近似全英文课程,课程形式包括全英文课程、双语课和专业英语课等。其中,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了全英文必修课,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暑期国际小学期课程,南京大学开设了双语选修课,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南大学开设了专业英语课。“985”高校代表了国内教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以上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发展落后的现状。

2.2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

研究发现,全英文课程在时间选择上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受访谈者中,有较多人认为全英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如某高校专业性较强的全英文必修课在大二开设,此时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还较为薄弱,不能很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使原本难度就较大的全英文课程学起来更加吃力,给课程的顺利进行造成了障碍。还有另一高校的专业英语课较为注重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放在大三下学期开设,而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理论知识,对该课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不如放在大二开设较好,从而可以培养较好的专业英语能力,以便在大三更好的阅读英文原著、优秀期刊等。

2.3教学形式多样,但还需增强适应性

研究对目前公共管理全英文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行了调研,并通过访谈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当前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传统型和创新型。传统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下读英文文献、课上老师英文授课、期末上交英文研究设计或论文的形式进行的。创新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自主展示、网络授课等方式进行的。如某校的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就是通过YY语音软件进行网络授课,学生上课自由方便,期末考试也是老师和学生使用YY语音软件进行单独测试。两种教学形式在实践中都存在着一定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在传统型的教学方式中,存在教师“照英文本宣中文科”的现象,即阅读英文教材,使用中文授课,由于中英文表达存在不同,反而增加了吸收知识的难度。同时课堂自由度较低,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则存在着“搭便车”现象,学生的自觉性不够高。

2.4全英文教学在提高读写能力上效果显著,但对于听说能力的提高有限

通过对全英文教学效果的访谈,研究了解到全英文教学在提高读写能力上效果显著,但对于听说能力的提高有限。目前的全英文课程大多更为强调英文文献的阅读,考核形式多为英文论文的撰写,加之全英文教材、PPT的强化,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的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大多数全英文课堂还是以教师授课为主,课堂自由度较低,同时一些学生存在“搭便车”心理,自觉性不够高,自然地放弃了对课下努力程度要求最高的听说能力,因此,全英文教学对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较为有限。

2.5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相关研究缺乏

当前全英文教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生物学领域,而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输入“全英文教学”,共有文献134篇。不同学科门类对应的文献数量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医学生物学共有89篇,占到了将近2/3,经济学、化学文献也较多。管理学文献数量较少,只有5篇。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在管理学的5篇文献中,经济管理方面的有3篇,公共管理仅有一篇。

3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3.1通过多种灵活形式,增加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学实践

当前我国全英文教学实践大部分集中于医学、生物学等理工科领域,而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发展较慢,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高校应发展重视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当前公共管理教学的实际,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增加全英文教学的实践。如可以开设全英文必修课或选修课,进行系统的专业课全英文教学;也可以以专业知识为核心,通过提供英文案例、阅读材料的方式进行全英文教学;还可以以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为核心,单独开设专业英语课,适应专业课对英语能力的要求。

3.2优化课程设置

从之前的访谈材料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不合理妨碍了学生通过全英文课程最大程度地提高相应能力,故研究认为应优化课程设置,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相适应。同时,在对课程的优化过程中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针对以专业知识学习为重的全英文必修课,适宜设置在大三学年,此时学生已有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可以很好的理解课程内容,也有余力提高专业英语能力。再如,针对注重专业英语能力提高的专业英语课,适宜设置在大二学年,可以较早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自如的通过英文原著、期刊等提升理论水平。

3.3增强教学形式的适应性

教学形式适应性不足是全英文课程面临的重要问题,应对教学形式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研究认为,可以对教学形式做出如下调整,以增强适应性:①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课堂展示相结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时安排,预留适当的时间由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展示,将“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形式改为教师与学生讲课交互进行。②坚持全英文授课,减少中英文表达转换时知识的“走形”。同时可以邀请一些外籍教师为学生授课,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纯正的英语,开拓思维与视野。③考察形式多样化。综合论文撰写、卷面考试、听说测试的形式进行考察。在听说测试时可以使用YY语音等语音交流软件,增强听说考试的自由度和真实感。

3.4重视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

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提高不显著也是全英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因此,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研究认为,应着重从两方面进行。首先,应改革课堂形式,通过课堂自主展示、邀请外籍教师讲课、模拟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学生在全英文课堂中的参与度,增加学生锻炼听力和口语的机会。同时,加大听力和口语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如通过语音软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听说能力考察,以此来增强学生锻炼听力和口语的紧迫感。

3.5加大对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学研究的力度

公共管理专业全英文教学的相关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加大其研究力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全英文教学可以提高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研究者的综合素质,可以更加有效地引进、理解和本土化国际前沿理论;另一方面,全英文教学可以提高公共管理学习者和研究者参与相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着眼于全英文教学发展的现状和公共管理专业的现实需求,应增强对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学的重视,加大研究力度,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充实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学的内容,完善其体系。

4结论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3

一、医学的病例研究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公务员之家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4

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以公共管理价值的实现为目标而用来调节公共管理主体与公共管理客体之间特定公共管理关系的道德准则。如果说政府治理在农业社会,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关系,是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工业社会,体现的是一种法律关系,是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而在后工业社会,体现的则是一种伦理关系,是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伦理本质上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体现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范式的根本转换,它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更是一种与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型道德形态。①公共管理伦理具有公共性。它在价值层面体现为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平正义;在公共权力运用方面体现为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在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体现为公开透明与公众参与;在利益取向上体现为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公共利益,必须克服私人利益和团体利益;在理念表达上体现为理性和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舆论的监督。譬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体现在文化部门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具有逐步扩大城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社会化范围;健全和完善各类文化创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使他们有能力承接政府转变的职能;积极调整文化职能结构,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决策职能,建立完善文化部门与企业、社会对话沟通的制度等特性。公共管理伦理关系具有开放性。公共领域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开放性,是广泛地向私人领域和一切社会成员开放的领域。公共管理是公共领域的这一本质特征的充分展现。只有当公共领域拥有充分的开放性,公共性才不只是一个理论追求,而是体现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现实。历史考察揭示出的事实是:缺乏开放性,都是由于社会治理模式中伦理关系的缺位所致。一旦社会治理模式中拥有了健全的伦理关系,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就会获得实质的开放性。公共管理伦理关系的开放性决定了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开放性。公共管理伦理价值目标是服务。服务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在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下,服务价值是以公职人员为主体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创造的一种价值,它以公共管理主体对服务的提供为载体,以公共管理客体需求的满足为目标。服务价值既是公职人员的一种精神状态,又是公职人员的一种现实行为。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服务价值表现为公职人员对服务价值的内心体认;作为一种现实行为,服务价值表现为公职人员通过其行动对服务价值的价值创造。②服务是公共管理的终极价值,在公共管理体系中,公共管理的体制、制度、过程还会有服务价值派生出来的次生价值,他们一同构成以服务为核心的公共管理价值体系。服务价值是一个多种子价值融合而成的价值体系,这些子价值包括责任、公正、效率、法治、廉洁等,他们是价值评价主体评价服务价值多少或有无的基本尺度,通过子价值的尺度测量,反映公共管理主体核心价值的实现程度。一个以服务价值为主导的公共管理部门必然是负责任的、公正的、有效率的、法治的、廉洁的,没有责任、公正、效率、法治、廉洁等也就没有服务价值本身。公共管理包含有政治管理、政府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③基本公共服务属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内容范畴,是公共管理的题中之义。在我国,随着公共服务被确定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以来,“管理就是服务”已经开始确立为各级文化部门的根本理念。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应该是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生产力、公共文化信息,为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和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必备的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二是依法行政的服务准则;三是群众导向的服务模式;四是绩效评估的服务考核,用各类考核指标、评估指标来量化、细化工作标准,使工作机制达到优化;五是过错追究的服务责任,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将大大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从公共管理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实现。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及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主要包括六大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以医疗公共管理为例,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为公众健康服务的,源于对健康的需求,公众产生了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人本特征是它得以存在的最基本理由。同时,人本性还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贯彻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是在医疗服务中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不是单纯的生物人,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人。如果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医方只注重人的生物性而不注重人的社会性,就会陷入旧的生物医学模式中,忽视人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忽视人格尊严,扭曲医患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加大,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一些新变化带来的新的健康问题,只有用新的医学模式才能解决,由此,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并为人们所接受,这一转变,对医疗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医疗服务领域的理念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换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成为了新型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础。

2、公益性原则。政府提供的服务是对全体居民的福利,具有公益性。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应尽之职,是公民应享之利,不适用市场交换原则。比如,医疗卫生行业的公益性指的是基本医疗服务的普遍可及性和普遍可负担性,所谓普遍可及性指的是城乡居民能够很方便的看病就诊,即解决看病难问题;所谓普遍可负担性指的是城乡居民能够以可承受的价格看病,也就是解决看病贵问题。④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来考察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公益性,无论是内容层面还是支撑层面都体现很充分。在普遍可及性方面,抓住了卫生资源公平配置这个根本。卫生资源从广义上讲,是指用于卫生服务的所有生产力要素的集合,从狭义上讲,卫生资源是指用于提供卫生服务的人、财、物,即硬性卫生资源。⑤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概念来说,卫生资源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它是有限的,然而人对健康的欲求是无限的,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是不确定的。卫生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国民的整体健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民的基本人权?公平配置无疑是最为合理的回答。在普遍可负担性方面,则主要从改变卫生服务的筹资方式上寻求了突破,用保障卫生筹资的公平来降低了居民的医药负担。具体来讲就是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城乡大病救助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提高保险支付比例,降低居民个人负担。

3、服务性原则。从一方面看,所谓服务是指一方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另一方某种特殊需要,并使对方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由此可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服务性特征是不言而喻的,除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体提供的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备服务的基本特征:无形性、变异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贮存性⑥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公益性与伦理性;二是时效性与连续性;三是技术性与规范性;四是消费的或然性;五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是涉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各级政府及其公共管理机构,客体是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相关支撑的实施机构,二者所共同指向的作用对象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相关支撑行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客体和作用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究其本质也是一种服务。发生在主客体之间的服务行为既有服务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公共服务的特征,体现着服务的无私性,行为的合法性,职权的有限性,运作的民主性,管理的绩效性以及过程的伦理性。

4、均等性原则。政府公正性主要体现为公平公正地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在配置资源方面要公平公正,在提供机遇方面要公平公正,在给予服务方面要公平公正,在分享成果方面要公平公正,归根结底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公平公正。从根本上说,加强政府公正性职能,就是要建设一个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必须具备公开性,公开、透明是服务型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本质要求,公开政务、公开政情是服务型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例,公正理念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其服务的均等化。因此,国家的作用在于改变那些不利于个人拥有均等机会的状况。如:保证医疗保险能够覆盖那些低收入、无购买力的人群。这一定义的重点在于“机会”,它是一种过程型的公正。它反映了英美的传统:给予每个人机会,而不是让全体成员享受成果。瑞典学者卡尔耶曾提出过卫生公正的四种不同形式:服务的可及性相同;在相同情况下接受的治疗相同;按照需要进行治疗,而不管接受治疗的数量是否相同;健康水平相同,即结果相同。我国构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体现了罗尔斯的“最大最小”原则,即在坚持平等自由原则基础上,承认公共服务在群体间可以存在差异,但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有助于社会最弱势群体状况的改善,这种差异必须对弱势群体最为有利;也遵循着均平原则,即基准的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应该平均,是底线完全平等;强调的是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与权力平等及最终健康结果的相对公平。

5、科学性原则。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科学性,体现在坚持科学行政上。科学性的出发点一是来自于树立科学思想;二是来自于建立科学制度。积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化事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使之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来自于运用科学方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围绕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加强调查研究、搞好总体设计(规划)、促进体制改革进行。

6、创新性原则。一是基本公共服务观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公共服务的成本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切实把公共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公共化和社会化,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制度,要实现三个转向,从“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等;三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技术创新;四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管理创新,包括制定公共服务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战略,以公共服务为导向,提升核心竞争力、影响力,整合资源,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保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动力。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公共管理伦理的角度来分析,则主要是由于公共管理思维陈旧,公共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共管理价值异化,公共管理道德失范所致。笔者认为,从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角度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公共管理思维。公共管理思维是公共管理主体在长期的公共管理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一定的公共管理思维方式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一定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求我国公共管理主体在管理理念、体制、程序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扬弃,其中思维方式的转换是最为根本的。我国各级公共管理主体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挣脱了了传统不良思维惯性控制,培养了适合公共服务发展要求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维、“权本位"思维、“人治”思维等思维方式,都会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转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实现从“官本”思维到“民本”思维的转化;从政府“权力本位”思维向“责任本位”思维转变;从“义务本位”思维向公民“权利本位”思维转化;从“人治型”思维向“法治型”、“德治型”思维转化,以适应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2、健全公共管理制度。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是我国基本公共管理制度建设的具体任务。政府层面,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让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发展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由传统的控制型,审批型转变成服务型体制。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等原则,简政放权,管办分离。健全政府责任体系,落实问责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咨询制度及监测评价制度等。财政层面,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一是确立公共财政投入重点领域与范围,把公共财力更多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二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进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加大对财力薄弱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力度;三是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四是改革现行税制,拓宽地方政府财源。⑦

3、重塑公共管理价值。价值实质上是客体性质与主体需要的结合。如果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就谈不上价值关系。⑧公共管理价值指的是公共管理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反映了人们关于公共管理的希望和理想、信仰和依托。在公共管理价值关系中,公共管理主体是价值关系中的客体,社会是当然的价值主体;在价值评价关系中,公共管理主体是被评价者,社会是评价者,应处于主导地位。受长期传统权力性社会治理和管制型社会治理的影响,公共管理价值关系的主客体错位倒置,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旁落,不利于对公共管理运行进行有效监管,也不利于公共管理主体全心全意为社会公众服务。重塑公共管理价值,关键是确立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动态价值目标,发挥其整合公共管理各要素的功能,为社会公众服务。参照李湘刚⑨对服务行政的价值取向定位,我国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为: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高效的、公开的、法治的、责任的、创新的、同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相协调的公共管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取向。重塑公共管理价值应以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为核心展开。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5

一、医学的病例研究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

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

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

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6

新公共管理理论所奉行的服务理念,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重大影响。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辅部门,其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全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服务优质高效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基本宗旨,尤其是在市场化、信息化、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管理模式,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故探析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应用,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建立在民主、责任与服务的基础上,目的是使公共行政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社会的需求,根治官僚体制的弊端,精简日益膨胀的政府机构,缓解政府财政危机,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政府公信力,使政府由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转变成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使政府公共行政由“管治行政”变为“服务行政”。“新公共管理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企业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再造政府公共职能,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管理模式,这也是新公共管理的内涵。”[1]

3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队伍建设相对落后,人员配备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对现代教育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出现各管一块的不协调局面。以徐州医科大学为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人;硕士学位10人,本科学历13人。在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日益发展的大趋势下,其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明显不足。网络部、教育资源开发部、技术部、培训部一些工作人员只熟悉各自负责的工作,对其他部门现代教育技术业务知识把握不深不透;而一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事一般技术人员即能胜任的工作,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人员队伍稳定性较差。队伍建设不强、学历层次失衡、激励机制不全等因素,必然导致服务水平不高,给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服务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管理人员服务理念有待提高当今,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室、公共机房、语音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建设越来越标准化,新媒体的应用和迅速更新,使教育资源和环境逐渐达到一种数字化聚合的状态,各种新软件的应用使教与学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2]。虽然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软硬件环境均发生深刻变化,但传统的思维定式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相应的规章制度跟不上,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上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往往是等设备或其他方面出了故障,才去维修和解决问题,跟踪服务不到位。服务模式有待改进目前,高校师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设备集成化程度和性能稳定性也逐步提升,设备硬件故障与维修呈减少趋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把工作侧重点由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转向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推广利用上。就徐州医科大学来讲,虽然在提供教学资源服务上师生反映尚可,但大部分网络教学资源以外购成品为主,自主开发的本校网络教学资源较少,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研究和开发教学资源的动力及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与本校有科研创新成果的教师配合度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及时将科研创新成果制作成课件等教学资源运用于师生的教与学。

4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在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合理应用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理念新公共管理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第一要务。树立“服务理念”是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理念和必然要求。服务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职能在广泛性上的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只有通过具体的服务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既要为领导的决策服务,又要为教学、科研服务,还要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3]。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务理念的创新,其核心是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要想加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就要对教育观念进行重新定位[4]。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而言,工作人员与师生的关系是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师生中,通过问卷调查、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征求意见建议与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质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完善制度体系,提高服务效率新公共管理引入了现代企业的一些先进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分工细化、绩效评估等,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强化服务理念、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起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绩效评估、监督考评及科研开发奖励等一系列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提高服务成效。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刺激工作人员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即通过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引进优秀计算机博士,加强技术服务力量;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购置与管理上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基础设施竞争性招标”等模式,减少在设备管理上的资源浪费,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效率;通过建立高效运转的自动化数字化办公系统等方式,助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服务质量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都要结合应用环境进行具体改变,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要适应实际需求,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带来全新的挑战,新媒体和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快速更新了局限的教育资源,各种新型软件的研发也彻底改变了原本的教学环境,网络和智能化的融入使得这种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走向成熟[5]。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必须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师生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新建的多媒体教室已实现网络中央控制操作设备、教室现场电话报修、图标结合图像监测控制等综合技术服务与管理功能,外语广播电台可全方位多层次为学生提供外语教学节目,建立了部级精品课程大学堂、教学素材资源库、医学视频点播库等一系列网络教学资源,及时为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摄制电视教材与CAI课件,服务与管理功能进一步增强。

5运用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实践

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通过运用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在服务与管理上取得明显成效。拓展培训服务方式,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十分重视对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每年定期不定期地对本校教师及各附属医院的教师进行实践能力与教育技术理论培训,使教师成为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多媒体制作的主体,有效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应用。参与教学任务,身历一线为学生服务在立足学校教学服务、技术支撑工作的同时,积极开设医学信息系统、数码音视频处理、电脑图文设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摄影基础等10余门不同学科领域、不同门类的选修课程,拓展医学生的视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还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定期为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开发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依托自身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与各教学医院、附属医院、特别是各医院信息部门之间的多层面交流与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以学校为中心,建设“徐医网络信息高架桥”工程,搭建真正畅通的资源共享平台,用光纤连通十余家三级以上本地和外地附属医院,形成以学校为中心节点的网络覆盖拓扑结构,这在全国医学院校中堪称首创之举。二是成立以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核心成员单位,涵盖学校各教学医院及附属医院信息部门的“徐医网络信息管理协会”,为促进医院与学校间交流沟通、相互学习、人才与技术资源共享,创建更为广泛而有效的合作模式。三是主动上门服务,为教学、科研一线教师摄制电视教材与CAI课件,及时将新的科研成果提供给师生。

6结语

总之,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是一种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徐州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秉承这一理念打造出的“教学和教学服务、理论与具体动手、科研与应用实践、学校与临床医院”密切结合的管理服务模式,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而且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学校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有效提升了公共教学资源管理效率,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秀芳,王栋.新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0(1):193-194.

[2]李庆华,施芝元,洪璇玲,等.创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7):6-9.

[3]梁圣杰.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和特点[J].学理论,2011(6):181-182.

[4]李芳.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在高校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4(33):108.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7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

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

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

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8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

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9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

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p;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公共管理医学范文篇10

案例研究发源于医学,其基本出发点是医学理论研究往往是片面的、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而临床实践却是复杂的,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的取得,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长期的亲身实践,二是通过学习他人的典型案例。长期的亲身实践,一是浪费医生本身的时间,二也是浪费病人的生命。替代亲身实践,但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的,就是典型病例研究。在医学里,典型病例是一种稀缺物品,它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来撰写、分析,同时也需要有得特定病的病人。如果某种病在医学上非常有研究价值,那么该病人甚至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案例分析在医学里得以大量应用,其原因在于医学理论在运用于实践时,需要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通道,只懂得医学理论,很难保证医疗质量;有大量的临床实践,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医疗质量;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节约大量临床实践所需要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生本人就能够直接接触到大量的病例;病人对医疗质量具有几乎是百分之百的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平时难以想象的费用。医生在病人的强烈有效需求(有资金支撑的需求,非空想的无资金支撑的需求)的驱动下,也有积极性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疑难病症,甚至是一个又一个的绝症。

二、法学的判例研究

法学也是一个案例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地方。它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学理论要运用实践,需要在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律师可以提高辩护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法官也可以提高判决的质量,更好地维护公道;法学家也可以提高法学研究的质量,针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修正法学的理论;立法者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基本含义。案例分析在法学界得以流行,其原因在于:典型案例分析可以提高法律实践的质量,尤其是提高辩护的质量,而只是法学理论,只能保证一定的质量。而更重要的是律师、法官、法学家等都可以直接接触到大量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尤其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中,判例本身甚至起着法律的作用;诉讼当事人对保护自己的利益有着百分之百的强烈需求,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相当的费用。法学界的人,尤其是律师在当事人的强烈有效需求的支撑下,也非常有积极性去研究一个又一个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到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工商管理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界可能是案例研究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地方。重视案例分析的原因一是工商管理理论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企业家,因为企业家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锻炼出来的。二是在市场经济中要进行竞争,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懂得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有较大的优势。三是如果既懂工商管理理论,又懂市场竞争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竞争中,更可能取胜。

工商管理理论是易得的,花若干年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就可以了;但实践经验是难得的,需要极高的学习费用。案例分析能够节约亲身实践学习费用,同时又能够取得实践经验。自然,工商管理学界之所以能够广泛地有效地利用案例研究,其原因也在于企业管理者对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有着迫切的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一定的费用;工商管理学界的研究人员和培训人员,有积极性,也有资金条件,去搜集大量的案例;而在与大量企业管理人员的接解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案例,他们有条件在其中找到典型的案例。

四、社会科学的案例研究

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经世致用,这是社会科学得以生存并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可控制的实验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来人工地制造案例。医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但由于它的对象是人,它不能对人进行可控制的实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也很难进行可控制的实验。它也许能够进行局部的模拟,但是这种模拟只是虚拟的现实,很难反映现实世界的全部。这时,搜集既有的、已发生过的事实,来探讨事物发生的机理,就成为可控制实验的替代品。医学、法学以及工商管理学界案例研究的成功,使得其他社会科学深受鼓舞,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也相继开始了案例研究。其中人类学家的案例研究,做得最艰苦,对人类学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助益。

一般社会科学研究与医学、法学、工商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区别,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着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是有效需求非常不足,它缺乏直接的需求者为此来直接付费,即使有也付费强度不高,不如为医生、律师、工商管理培训人员付费来得那么积极。也就是说,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需求是不确定的,而且强度不大。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需求只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者自己的投入,主要是有对社会问题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社会问题有高度求知欲的人、想在学术界谋得学术地位的人、想取得学术高级职称的人的投入。二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不希望任何直接回报的资助。三是普通高校以及成人教育的需求,这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需求。

这些有效需求,实质上都很难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者去联系实际,因为联系实际的费用是很高的,与只是联系理论相比,其机会成本也很高: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投资,但与实证研究相比,投入量相对要少得多,只要靠艰苦的努力和灵感,有所创新就可以出成果,并且在学术界的地位、职称等个人收益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案例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费用高,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艰苦努力和灵感,而且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职称的相关度也不高。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者,尤其是政治学者和行政管理学者,都很难轻易地介入实践,至少不如管理学者、法学家、律师那么容易。联系理论需要呕心沥血,而联系实际的费用则比联系理论更高。

五、经济学的案例研究

在经济学领域里,案例研究不多,其原因是它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理论创新和数量分析,并且现实需求不高,虽然也有政策咨询、经济人才培训项目,但总体上愿意为经济学案例研究付费的极少。

在中国国内,近些年刚刚开始有人来做案例研究,这就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作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持人张曙光教授认为,在经济学里,“一个案例就是对一个经济问题和经济决策的再现和描述,就是对一个经济过程及其复杂情景的刻画和分析。”案例研究就是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

张曙光教授认为,案例研究和写作掌握几项原则:第一,真实性。一个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或一篇动人的报道。如果出于保密和其他原因,不得不进行掩饰和隐匿,可以使用假名和代号,但故事情节必须是真实的,不得随意杜撰。

第二,案例研究提供的真实场景必须是系统的和全面的,有故事背景,有来龙去脉,有发展过程,有人物情节,最好在附录中还有完整的图示和数据。人们读完案例,起码能够掌握所述事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充分的数据和资料,从而为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一个好的案例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所提供的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个案分析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搞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分析,甚至还会发生极大的扭曲。

案例分析有四个类型:一是说明型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一个事件、一个政策和决策问题[的全过程。二是政策型案例,以政策制定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为实现某项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政策选择和政策配合,由于实现同一个政策目标可以有多种政策选择和多种政策组配,因而各种选择和组合的政策效应分析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三是决策型案例。以微观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提供一个决策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以便讨论如何进行决策的问题。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作用,决策方面不存在什么最优解,只能说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某项政策是否相对最优。四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以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

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案例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样本意义,一个案例描述的场景和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和孤立的,而是大量同类现象中的一个,如果取极值的话,其结果是一样的。二是检验意义,对已有的假设和命题进行检验,提供一个证明或者作出一个否证,虽然不能完全证明或者证伪,因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反复证伪而能够成立的事件说明了一次性检验的局限性。三是发现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然后自己去或者让别人去检验。四是哲学意义。现实世界是复杂的,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从总体上进行演绎是很难把握的,而通过一些点的刻画,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却是可能的。人们只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而不能做自己无法做的事情,否则我们只能处于模模糊糊、空空洞洞、大而化之、不着边际的尴尬境地,而在认知的道路上是无法前进的。

经济学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三,一是干中学,费时费力,风险大,成本高,而且很多事情根本不允许人们都采取这种方法。二是计量分析,构造计量模型来计算各种参数,用以估计一项变革或者政策可能的定量结果,相当于计算机的模拟。三是案例分析,通过剖析一个个的个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探寻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的条件和途径,从中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它可以起到一个实验室的作用。通过案例研究,通过对经济过程真实场景或故事的思想实验,就能够解释和预测社会经济生活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

六、公共管理学案例研究设想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类的,因此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应该类似于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工商管理的教学对象是企业经理,他们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对他们来说是竞争的优势所在。因此,愿意为此而付费,也愿意为此花钱。

公共管理的教学对象却是政府官员,他们虽然也经受官场竞争的考验,更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更多的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案例操练,也是竞争的优势所在。但是,官场的竞争和市场竞争,其激烈程度有别,而且性质有别。政治竞争虽然有时候比经济竞争还要激烈,还要残酷,但是对于案例的需求却很难确定。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企业竞争是多头的,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是完整的,付费都是自费的,是自己的努力赚来的;而政治竞争多是一元的,或者全得或者全失,每个竞争者的权力都不是完整的,而且付费都是公费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

由于这些原因,对公共管理的案例需求实际上类似于人们对经济研究的案例需求,与医学、法学、管理学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政治竞争公开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更为明显。在高校公共管理研究和培训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因为高校的教师,很难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保密性质,使得教师去接触实践更增添了一层障碍。

但是,公共管理学依然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而不是理论性的。它依然需要案例研究,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在很少有人付费,同时理论研究的比较收益高于纯案例研究的比较收益的情况下,如何搞好公共管理学的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呢?

我们认为,首先可以尽我们的力量,搜集各种已经有的案例,以弥补自己搜集、编写案例之苦,同时也可以节约这些方面的费用。

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说明型的案例,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这些案例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并且是完全开放性的。

二是政策咨询性的案例。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为特定的问题,提供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要是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给出一些不同的解,并对不同的解进行评估。

三是理论发现型的案例,主要是提出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基本的内容,目的是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理论。

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大力重视案例的直接采写、编写等工作,并在学术研究上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按照案例分析的规范,一是客观描述,二是进行问题解决式的政策咨询和政策建议研究,三是进行理论创新。

七、个人进行案例研究的心得

在最近若干年里,我们非常关心个案研究。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市政府管理和省政府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廊坊市政府、山西省政府进行了个案调查,主要是在统一的框架内描述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历史沿革、现实环境、法律地位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政府决策过程、政府执行机制、政府改革和政府发展。这一案例研究主要是说明型的,它不针对某一事件,也不针对政策和决策的全过程,也不专门为廊坊市和山西省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政策咨询和政策评估,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政府理论的创新并进行经验检验。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整个案例研究中在局部范围里进行政策咨询性的、理论发现型的、事件说明型的研究。它的需求首先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无偿投资,其次来自各地方政府的资助;第三是来自社会的资助;第四是对此感兴趣的研究者的努力。

完整的说明型的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管理学界实际上依然是一个开头,而对某一个地级市、省级政府进行说明型的案例研究,据我们所知,也是第一例。由于资源的限制,也由于现实需求的不确定性,更限于研究起点的高度不够,该案例的研究者对这两个案例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依然非常不满意,可能连让人比较完整地了解廊坊市政府管理和山西省政府管理这一起码的需求都难以绝对满足。也就是说哪怕是说明方面,也很难做到案例研究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完全开放性等要求。政策咨询、理论发现,虽然在局部也有所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准。这说明,我们依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艰苦的努力。希望下一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

二是对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进行了案例研究。主要是搜集了三个案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案例、北京市禁放烟花爆竹的案例、北京市增收城市容纳费的案例。其用意是在法律形式研究的基础上,为中国公共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状况增添一点案例色彩。这一工作既无国家课题投资,也无社会资助,全凭个人兴趣以及自己赚得的资金投入。对这一问题,目前依然在进行之中。主要问题是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使案例研究适合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二是选择更为典型的案例、更多的案例来说明中国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的结构现状,并指出其中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案例研究。主要是以1993—1996年中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总案例,选取国务院、民政部、山西省政府、廊坊市政府、莱芜市政府以及其他基层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分案例,说明改革的过程[和遭遇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判断,一是记述和说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中发生的事件,而且强调它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二是以政府决策者为服务对象,就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这一问题,在提供事实、突出问题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三是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的理论创新,在政府职能理论上有所突破。

四是与国家863高科技项目CIMS主题专家组和国家科委高科技司聘请的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专家组组长合作接受了一个“863/CIMS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评估体系和运行体制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搞清楚单元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机制问题,并给国家科委高科技司提供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并提出管理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一项目实际上也是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案例研究。它要求在事求实上说明单元技术实验室的运行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以良性运行为目标提供评估体系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