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1 18:09:55

公共建筑工程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1

1.监管体制漏洞

我国正在不断的完善公共质量监管体制,虽然建立起了相关的制度,但还是存在着漏洞。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不少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公共建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共建筑市场格局变化巨大,利润最大化成为了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动力。因此,国家想放宽市场,对公共建筑的管理放权。而投资者又希望政府能够放松监管,并且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要想尽量减少公共建筑的质量问题,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进行动态管理。一些严重的公共建筑质量问题显示了我国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管体系存在着很多漏洞,经常会出现在执法方面不规范、不严格,甚至是腐败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公共建筑质量监管必须从更深的层面来有针对性的调整政策和管理机制。为了解决我国当前公共建筑质量监管体系的漏洞问题,应该要积极建立与多元化投资主体相匹配的监管机制,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2.监管复杂性

公共建筑质量所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所以,减少公共建筑的质量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便降低建筑的质量中的风险。但是公共建筑本身是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其管理维护比较复杂,因而质量监管的难度被提高了,这就使得公共建筑质量管理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公共建筑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外界,即设计、施工、检验等环节都对建筑质量有深刻的影响。由于公共建筑的隐蔽工程很多,想要有效的对其进行质量监管,在判断问题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所以,要用多元化的监管机制来落实对公共建筑中的质量问题的监管,坚决查处存在质量问题的公共建筑工程。公共建筑有着较长的建设周期,我们以北京“鸟巢”为例,从设计、施工再到完成,前后共经历了至少8年时间。

二、公共建筑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监管执法力度不够

从我国当前的公共建筑质量监管法规、条例来看,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条款内容的表达比较模糊,不能让人们很好的理解,也就容易造成公共建筑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管的情况。一些执法部门会面临有法难依,执法不严的问题,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滋长提供了土壤,造成建筑市场混乱。不利于建筑业的良好发展,也不利于对公共建筑进行科学管理。从整体上来看,公共建筑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要想符合当前的公共建筑监管要求,就必须不断的完善相关标准。在完善的过程中,还要对其他国家的相关先进制度进行借鉴并吸收精华。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建筑监管的法规制度。

2.部门利益干涉

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工程质量监管的队伍,公共建筑活动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了进来,出现了许多的大型公共建筑。而且建筑工程的难度不断提高,分工也日益明细,相关的行业要求也变得更高了。公共建筑中对于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催生了一批专业的施工队伍。由于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经常变换,建设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变大了。在复杂而变化快速的建筑市场,技术型人才越来越被质量监管体系所青睐。但有的监督机构因为自身利益而节约人才成本,还有的任人唯亲。这样一来便阻碍了建筑队伍的建设,无法使其真正跟上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脚步,也就无法有效的监督公共建筑质量工作。尽管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关于建筑的法律法规,可还是需要正视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如果外在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实体不能很好的监督内部,那么以权谋私的违法现象将一直持续下去。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的监督好各部门的行为,就必须利用多方面的参与主体来进行质量监管,这样才能真正减少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3.监管主体的权责模糊

建筑行业中的行政主管部门大多存在着监督主体责权模糊的问题,有的还权责重叠,彼此责任不清。近年来,随着建筑相关部门的体制的改革,建筑质量监管的费用被削减成为了常事。而经费的缺乏也让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出现了困难,对于公共建筑质量监管部门的队伍建设也是阻碍。与此同时,有的单位是集建设和质量监管于一体。这种双重的角色让公共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责任不能真正被落实,不利于监督检查工作的执行。另外,我国旧有体制的影响也是导致监管主体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加强相关的体制改革,明确公共建筑质量工程的监管权责,是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4.监管主体单一

当前,以施工建设为主,其他责任主体为辅是公共建筑质量监管的主要格局,而其主要的监管方法就是现场验收监管与随机抽查监管相结合。监管范围包括了公共建筑质量工程相关的各方活动,而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其对结构安全的重点检查。监管机构要将依法进行监管,严格监督并检查公共建筑质量工程建设的主体行为,促使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实事求是的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管理办法。工期长、专业复杂、工种和设备多是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如果相关的监管部门还以国企的方法来进行质量管理,就违背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些质量监管部门的监督方法不合时宜,没有根据新时期的建筑施工情况来创新发展。如果监管过程只是由一个人或者一部分人来实施,也就不能真正全面的看到公共建筑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也会使得工程质量的准确性难以被有效掌控。

三、结语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2

一、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共建筑工程施工一般都会经历较长的工程周期,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部门等方面的工作,这些涉及到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和经济关系,对项目成本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企业如果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经济成本管理,自然无法保障经济效益。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重施工而轻管理的问题,但随着近些年建筑市场的日趋完善,一些落后的成本管理方式制约着企业发展,而经济成本管理则与建筑工程的生产管理,建筑原材料使用,劳动效率以及企业经济管理等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已成为影响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结合当前我国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现状,总结影响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因素包含两个方面,即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是影响公共建筑项目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因素,地基因素,地下水因素等等,随着近些年公共建筑项目不断增多,所面临的施工环境也日益复杂,这些自然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此外,国家的一些政策调整,建筑市场上的价格变化,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与当地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等,也会对建筑项目经济成本管理产生影响。

(二)内部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是影响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施工单位自身对于项目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在传统的建筑项目经济成本管理中,由于施工企业缺乏经济成本管理意识,管理大多属于粗放型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此外,施工队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施工管理水平不高,现场施工管理与协调工作不到位,工程进度受影响,施工材料采购不规范等等问题,都是让工程经济成本增加,影响施工企业效益的内部因素。

三、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重点问题研究

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在近些年取得了蓬勃发展,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经济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对于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进一步研究完善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效益。

(一)完善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现状与需求,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在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成本管理体系。首先,施工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济成本管理理念,提高对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具体施工层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从领导层面由上至下强化公共建筑经济管理。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经济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保障,明确项目各项责任,通过明确的权责管理来强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并将其作为施工人员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以此来督促经济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按要求开展,实现保障经济成本的目标。

(二)强化公共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制度及核算

在公共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针对经济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建立专门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以此来实现经济成本控制目标。我国建筑企业在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发展起步较晚,在成本控制与核算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需完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通过制度的保障来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可借鉴同行业的管理经验与对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制度体系,并建立起持续性管理制度评价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成本管理内容进行实时监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弥补并完善管理体系。

(三)完善公共建筑项目财务激励机制

现代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成本管理,离不开财务激励机制的基础保障工作用,它是实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新时期背景下施工企业的经济成本管理要求,工程建设单位需完善公共建筑项目财务激励机制,实现施工人员个人利益与公共建筑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有机统一。建立财务激励制度的目的是调动施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全体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济成本管理工作可以更高效的开展。

(四)强化预算管理和执行,达到经济成本管理目的

当前我国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为实现经济成本管理目标,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以强化预算管理与执行为手段,根据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各阶段管理需求,强化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在各环节中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保证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的科学性。例如,公共建筑项目工程在编制预算时,需对影响成本预算的因素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气候因素,施工方法等,保证施工进度与工期,降低质量通病,避免因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而影响工程进度,导致成本增加。此外在预算执行中,要强化财务职能,通过财务审计、控制等手段避免预算超标。

(五)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法

目标成本管理法是现代企业在强化成本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方法,该方法同样可以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应用于公共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它是通过对成本目标的抽取与突出,有针对性的对成本发生及费用产生进行指导和控制,以此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保证企业效益的目的。该项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势是能够调动起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活力,让施工企业根据成本管理需求,制定项目经济成本总体目的,再通过目标逐层分解,细化到各个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以整体带动局部,满足经济成本管理的目标。

四、总结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3

关键词:公共建筑;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混凝土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于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质量控制政策,对建筑企业进行了有效规范,这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公共建筑施工中依旧存在质量通病,这在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威胁着公共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从目前公共建筑的施工质量来看,混凝土裂缝、渗漏、强度不足和灌注桩施工质量问题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质量通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加强交流,提升施工各个环节的规范性,保障其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与标准,落实质量管理工作。

1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

1.1灌注桩施工通病。在公共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软弱地基的状况,软弱地基会造成建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影响公共建筑稳定性。灌注桩的使用能够对软弱地基进行有效处理,是建筑工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在灌注桩基础施工中,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影响,而且振动程度较轻,桩长和桩径通过调整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要求。现场钻孔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是灌注桩施工的重点与难点,需要保障灌注桩顶端能够达到持力层[1]。孔壁坍塌是灌注桩施工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公共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尤其是地质状况是造成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应该及时调整水头压力、钻孔速率和水下泥浆比例等,如果没有对各种施工参数进行合理控制,则易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1.2地面强度不足问题。水泥砂浆楼地面也是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容易出现地面起砂、强度不足和空鼓问题,导致建筑的使用功能受到限制。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施工工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就导致此类问题的出现。1.3渗漏通病。公共建筑的渗水漏水问题会给人们的正常社会活动造成影响,减弱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渗透问题多出现于混凝土裂缝和施工缝等位置。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防水材料被应用于公共建筑的施工中,但是由于施工单位只顾眼前利益,导致防水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或者使用方法不合理,就会产生渗漏问题;另一方面,在渗漏处理中没有加强监管,也会导致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使得公共建筑在投入运营后出现渗漏问题。1.4混凝土裂缝通病。水泥和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混凝土的脆性与非均匀性较强。在自然环境因素尤其是温度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体积变形的状况,内部应力的产生会导致裂缝出现,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混凝土开始出现变形的初期,裂缝往往不易被发现,但是随着荷载的增加和温差的增大,裂缝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导致公共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预防措施

2.1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如果在施工中发生孔壁坍塌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找事故原因、明确事故涉及范围,制订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避免事故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当坍塌事故是由于静态因素导致时,应该及时回填处理钻井,防止施工机械损伤和地表塌陷等恶性事故的发生[2]。为了避免回填坍塌桩孔后地层不稳埋下的安全隐患,需要适当停工一段时间再进行灌注桩的施工。为了避免邻桩缩径和断桩问题的出现,应该防止在施工中进行长时间振动,控制灌注桩高度达到设计值。通过复打的方式能够促进灌注桩承载力的提升,在施工前应该及时处理振管中的泥土,防止施工质量受到影响。2.2强度不足的预防措施。在公共建筑施工前,应该开展集中清理验收工作,保障施工环境与施工面的清洁性。通过洒水的方式使地面保持湿润状态,施工工作应该在无水状态下进行,防止起砂和地面空鼓问题的出现,还应该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水泥砂浆的强度保持在C15度以上,硅酸盐水泥标号选择425号,并在现场进行抽样检测和试块工作,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在亚光时不能使用罩素浆,而应该以原浆进行收面。对于砂浆中砂颗粒的粒径进行合理控制,中砂和细砂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起砂和强度不足状况的发生。同时,还应该对细砂的含泥量进行合理控制。2.3渗漏通病的预防措施。为了能够对公共建筑的渗漏问题进行修补,需要在施工中采用快凝水泥胶浆,其由水泥与促凝剂混合而成。尤其是随着公共建筑规模的逐渐扩大,在抗渗堵漏方面膨胀水泥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其良好的防渗性能受到施工人员的广泛欢迎。通过在水玻璃中添加重铬酸钾和硫酸铜等化学物质,能够调制性能较好的促凝剂。在膨胀水泥的调制中,应该在控制配合比的同时,保障水的温度达到100℃。将重铬酸钾和硫酸铜加入水中后持续加热,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充分搅拌,促进物质的充分溶解。水玻璃液体的加入,需要待其冷却至40℃时进行,并加入水玻璃液体后应进行不断搅拌,保障冷却时间在30min以上,就可以将膨胀水泥用于公共建筑渗漏问题的处理。为了保障积水能够顺利流出,需要在防水修补时设置沟槽,并将导水小绳放置其中,实现水压的有效降低[3]。导水小绳在压实快凝水泥胶浆后取出,为了能够堵塞段间空隙,可以采用孔洞直接堵塞的方法,有效预防公共建筑的渗漏问题。2.4混凝土裂缝通病的预防措施。在公共建筑施工时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应该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审查,混凝土的收缩能力和抗拉强度都会受到砂石含量的影响,应该根据施工要求由专业人员控制砂石含量。当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时,应该对水泥用量适当减少。为了能够避免收缩变形状况出现在混凝土中,水泥的替代品可以选择粉煤灰和浮石粉等,既能够降低成本投入,又能够实现水化热现象的有效控制,进而预防裂缝问题的出现。此外,还应该对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变形会由于水灰比过大而出现。控制混凝土成型前的水灰比,能够预防不连贯裂缝的出现。此外,还应对后期养护工作加以重视。通过洒水的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根据蒸发情况适量补水,在加快混凝土水化速度的同时,能够防止干缩裂缝问题的出现,使得混凝土抗拉强度得到提升。2.5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为了确保公共建筑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单位及岗位负责人的职能与责任,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协调沟通,促进质量控制标准的落实。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违规施工行为采取惩罚措施,明确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在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选择中做好质量控制规划,选择信誉良好、施工技术可靠的单位[4]。应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严格保障施工标准与制度的落实。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升其质量安全意识。尤其是在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方面,避免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产品质量的状况,在验收中做好监管。

3结束语

公共建筑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信誉与经济效益,且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公共建筑的需求也不断上涨,只有在施工中加强质量控制,才能有效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与价值,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应该加强交流与沟通,落实岗位责任与施工标准规范,加强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对于公共建筑的施工质量通病,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总结与分析,制订应急处理方案和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高江.浅析提高公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0):27-28.

[2]张军.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及预防[J].绿色环保建材,2017(03):159.

[3]高瑞.公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6(12):283,289.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4

关键词:公共建筑;质量通病;原因

1引言

公共建筑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的理念以及技术的应用等都发生了变化。公共建筑施工中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诸多质量通病,这就会对整体建筑的质量有着很大安全威胁。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公共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研究分析,就能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2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及原因分析

2.1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分析

公共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有着多样化的特征,其中的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是比较突出的。公共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重要的应用材料,这是通过水泥以及骨料等构成,在施工中受到温湿度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从而就出现了体积变形的质量问题。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裂缝的类型比较多,有显性的裂缝和隐性的裂缝[1]。裂缝质量通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并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性。对这一质量通病加强解决就显得比较重要。公共建筑施工质量通病中,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比较突出。施工中如果是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灌注桩的基础是深基础的形式。施工中需要进行现场钻孔,水下也要进行浇筑混凝软土。在遇到了软土地基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除此之外,砖的质量问题以及预应力的质量问题也比较突出。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比较迅速,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对公共建筑的建设需求也比较大[2]。在对砖的应用方面也有着高要求,具体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在外型上没有复合规定烧纸要求,在实际建筑应用中就会大量的浪费。还有是在预应力的质量问题上也比较突出。

2.2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原因分析

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比较多,这些质量通病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施工中的技术管理主体没有明确化,在责任上没有明晰等。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建筑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技术组织机构,在实际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就存在着诸多弊端,施工技术管理主体不明确以及责任不明晰等问题比较突出。在进行资源调配以及人员管理方案方面没有完善化,这样就必然会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没有得到加强,对设备的质量管理没有加强,这就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公共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质量也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实际的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注重对材料的严格把关,以及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没有注重科学化的方式,这就必然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具体工程施工中操作人员没有注重施工规范,从而造成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一些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在具体的施工中,由于没有充分按照施工规范实施,这就造成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3]。例如在施工中有的杂物落到了住宅排气管中,就会总成建筑排气道以及排气孔的堵塞问题出现。

3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的通病解决措施

公共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问题的解决,需要结合实际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在技术方法的应用上体现出针对性,笔者结合实际对公共建筑施工质量通病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如下:第一,加强对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处理。公共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的解决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在对混凝土的蜂窝麻面以及裂缝等质量通病解决的时候,要注重细节环节的质量控制。对模板的清理工作要加强重视,以及对模板拆除的强度控制层面也要加强重视[4]。在混凝土的粗细骨料以及水泥和水的配比环节也要科学化。然后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注重时间的有效掌控,然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和振捣等工作的实施,保持振捣的连续性,到混凝土中的空气排除干净为止。在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方面要加强重视,保障混凝土的内部以及表面的温差不能太大。第二,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问题解决。公共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多是在管理方面没有科学实施所致。这就需要注重质量管理措施的科学化实施,保障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从具体的管理措施实施上来看,就要充分注重宣传工作的强化,对施工人员的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进行加强,并采取多方面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要加钱,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第三,注重多种通病综合性治理。在对公共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解决方面,要注重多中通病综合性结合,例如对建筑施工中排气道以及通气孔堵塞的质量问题解决,以及对屋面渗漏的质量问题解决方面。在对前者的质量通病解决方面,在排气孔以及管道安装后,就要把盖板附着于管道口上,然后树立醒目的字样进行提示,避免一些杂物进入到排气道中。在对屋面渗漏的质量通病的解决方面,就要成佛恩注重前期的设计工作优化实施,对各种防水材料的性能以及设计的技术方面进行优化实施[5]。并要能结合气候等因素,对渗漏的重点区域进行修筑,例如在对于外墙渗漏的质量控制方面,就要在砖墙砌筑中加强防水材料的应用,对砂浆密实度以及饱和度等要进行控制。第四,加强预应力的通病质量控制。预应力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多,在实际的质量控制中,就要注重和实际的情况相结合,在对预应力应用中注重双控制原则的遵循。对应力和伸长量控制方面要加强,在锚片夹和千斤顶出现了加持不紧的时候,就要及时性的更换锚片。对孔道压浆的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及时性将端头杂物进行及时性的清理以及封锚的作业实施。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共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就要从多方面加强重视。在通病质量问题的解决上注重针对性措施的实施。通过从多方面对公共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分析以及措施的探究,希望能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作者:张军 单位:蚌埠经济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苏丽梅.浅谈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J].门窗,2014(8).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5

一、创建目标

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2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将民用建筑建设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格督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覆盖。新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应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二)提升绿色建筑实施水平。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强化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执行,严格施工质量把控。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要求。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应在项目相关招标文件中明确绿色建筑相关要求内容。加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区住建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绿色建筑各项标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项目形成绿色建筑执行情况的闭合管理。

(三)推进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利用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绿色建筑标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按照省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要求,强化既有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

(四)稳步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坚持质量安全和宜装配则装配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逐步提升装配率。以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

(五)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探索市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鼓励各项目主体合理选取建筑外遮阳、节能门窗、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等改造措施,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六)提升公共建筑运行能效水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建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结合围护结构装修、用能系统更新,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七)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加大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绿色建材应用力度,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宣传,指导建材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

(八)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明确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建立民用建筑能效信息公示制度,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住宅绿色性能信息及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开发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要认真执行绿色建筑政策标准。

1.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在编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要有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并将有关成本纳入投资概预算。建设单位在组织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复核绿色建筑施工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施工要求执行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2.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在编制设计方案中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编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绿色建筑专篇。

3.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进行专项审査,并在审查合格书中明确注明结论意见。

4.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详细的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和绿色施工要点,明确绿色建筑施工措施,确保绿色建筑实施质量。加大对优质、诚信的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相关企业的宣传。

5.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抽查中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

(二)加强建设全过程监管

区住建局将把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关键环节,确保绿色建筑工作的落实。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现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各方责任主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审情况、专项监理编审情况等,严格执法,督促各项标准和规定的落实。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6

一、创建目标

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2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将民用建筑建设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格督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覆盖。新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应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二)提升绿色建筑实施水平。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强化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执行,严格施工质量把控。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要求。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应在项目相关招标文件中明确绿色建筑相关要求内容。加强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区住建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绿色建筑各项标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项目形成绿色建筑执行情况的闭合管理。

(三)推进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利用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绿色建筑标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按照省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要求,强化既有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

(四)稳步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坚持质量安全和宜装配则装配原则,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资项目为切入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逐步提升装配率。以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广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

(五)推动既有居住建筑绿色化改造。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探索市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模式。鼓励各项目主体合理选取建筑外遮阳、节能门窗、建筑屋顶和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等改造措施,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六)提升公共建筑运行能效水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建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结合围护结构装修、用能系统更新,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动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七)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加大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绿色建材应用力度,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强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宣传,指导建材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认证。

(八)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明确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建立民用建筑能效信息公示制度,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住宅绿色性能信息及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开发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要认真执行绿色建筑政策标准。

1.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在编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要有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并将有关成本纳入投资概预算。建设单位在组织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复核绿色建筑施工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施工要求执行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2.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在编制设计方案中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编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绿色建筑专篇。

3.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进行专项审査,并在审查合格书中明确注明结论意见。

4.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详细的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和绿色施工要点,明确绿色建筑施工措施,确保绿色建筑实施质量。加大对优质、诚信的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相关企业的宣传。

5.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抽查中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

(二)加强建设全过程监管

区住建局将把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把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关键环节,确保绿色建筑工作的落实。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现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各方责任主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审情况、专项监理编审情况等,严格执法,督促各项标准和规定的落实。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7

1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也在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加,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性能以及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明确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全过程中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概述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主要是指建筑企业在相关合同的约束条件下因受到业主的委托而有计划且有规律地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服务于建筑工程的某个特定阶段或者整个过程。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的具体管理团队对业主的工作有着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以及建筑工程规划这几个方面,建筑企业更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地遵守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原则,并且严格地控制其质量水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最终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的增强。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各种相关职能,对建筑工程的各种相关技术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过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认识问题

现如今,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设备方面增加投入,但是,却忽视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

3.2机制问题

现如今,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比较严重,是制约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不健全的管理机制下,想要保证施工质量,明确相关责任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具备专门的管理机构,从实际需求出发,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以确保施工管理的有效进行。但是当前许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对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削减,导致管理人员的质量和数量均无法达到施工管理的要求,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3.3安全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与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但是,现如今,有些施工企业依然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没有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并没有加强安全培训工作,这就会导致其安全施工意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3.4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建筑施工材料,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环境等等,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工序众多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道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影响下一道工序的展开,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考虑到全面质量检查的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对于施工质量的检查都是采用抽查的方式,难以有效发现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

4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施工复杂程度比较高,涉及很多生产活动,为了确保各项生产活动能过有条不紊的进行,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设计,这对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利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人力以及施工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并且有效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技术问题,为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活动提供重要依据,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类生产要素都能过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环境都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加强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尽量节约施工材料,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进度检查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与施工就进度相符。施工进度检查需要结合施工实际执行情况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检查,而施工进度检查结果也是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对建筑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理。具体而言,建筑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就是将建筑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并且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然后再对差异的人产生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同时积极组织并指导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而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工程的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如果工程的进度出现超过10d的偏差,通常情况下需要对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对此需要分析其对后续施工及整体工期的影响进行评估,此时最常用的就是时标网络计划。通过不同手段与方式来解决施工进度的问题以后,需要对工作的顺序进行调整,并转变工作逻辑关系,对部分施工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缩短,对施工进度进行优化,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6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达到成本最优化,才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应该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对施工单位施工能力以及施工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确定工程报价,并且对竞争单位进行市场调查,尽量在建筑工程竞标阶段获得最大经济利益。②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阶段,应该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最好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工作。③在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就地取材,保证建筑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建筑施工能过顺利进行,尽量降低施工成本。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还应该设置专门的施工成本监控部门,专门负责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现如今,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成本管理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办法,并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7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因此,安全管理工作难度比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安全隐患比较多,而各类危险因素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建筑施工人员生命健康,影响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现场事前控制工作,对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仔细的排查,同时还应该及时制止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且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以,应该加强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除此以外,还应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功能人员,确保工程能过顺利进行。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于社会而言,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较高的施工质量有利于提升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对于业主而言,较高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该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责任制度,并且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位施工人员按,使其能够明确意识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真工作。

9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加强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使其工期能够顺利地进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碧辉 单位:龙川县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性的工程,其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项目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施工档案、施工现场管理以及竣工结算部分,都属于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项目管理,成为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从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等多个层面着手,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进而提高项目的实施水平。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分析

1、周期长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也就意味着项目管理的时间很长,工期时间长,也就意味着项目管理工作要受到诸多的考验,进而严重威胁着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个环节都应互相衔接,紧紧相扣,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效果,项目管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2、协调性

建筑项目的工程量较大,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施工现场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再加之施工场地属于露天位置,项目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与周期性,导致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变得困难。参与项目管理的部门多,人员量大,只有做好各部门的有效协调,才能提高项目的管理质量[2]。同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定的经济、法律、行政与技术元素,构建完善的控制体系,实现组织协调工作的规范性,为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基础。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1、加强对造价的有效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方面,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变得异常复杂,造价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造价管理上,应分别并不同的成本支出方向上着手,制定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是造价管理的基本要求。在人工费控制层面。在签订施工合同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的规模与特点来确定施工队伍的人数,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项目的专业性分包[3]。在合同中,应提前对人工费用的价款进行规范,对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每个月都要提前预结,一旦发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必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项目的科学化管理。在材料造价控制层面。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材料是构成项目的重要单位,材料支出占到了项目费用的六成以上,若想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强化对材料造价的合理化控制。材料采购时,应尽量选择可信赖、信誉度高、行业评分高的供应商,采购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参数要求来购买材料,及时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质量、型号等予以确认,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禁止出现材料过量采购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材料大量浪费,长期存放还会影响其使用价值。在设备费用控制方面。一般来说,设备的成本都很高,价格昂贵,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应强化对施工设备日常的保养与维护,定期开展设备检修工作,以增强设备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能大大节省设备的支出费用。在选购设备时,应注重对设备价值的评估,禁止出现设备长时间闲置的情况,资源利用率不高,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项财务支出。为了节省成本,应选择租赁的方式来获取设备,既可节约成本,又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质量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决定着居住者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也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行业信誉与竞争力产生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很是关键。在项目质量管理中,人为、材料、设备与施工技术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从每个方面予以着手,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为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为不断努力。为了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与业界影响力的施工团队,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进行选择,可大大提高施工团队选择的质量。在施工前,为保证施工团队的专业性,应及时对施工团队进行技术考核,技术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将被淘汰。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监理人员应发挥重要作用,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采取高密度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材料质量不过关的,禁止进入到施工现场,以避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技术操作上,应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对每道工序都应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设计,监理人员应根据施工方案给予合理的设计,合理设计建筑结构,融入一定的防雷、防震设计,以增强建筑物的牢固性。例如,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时,应对混凝土的各项配比进行规范,比值应进行严格的设计,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速度等,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3、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管理

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中涉及到的内容相对复杂,为了提高项目实施效果,进度控制也是一项重要要求。项目的进度延迟,就会导致项目成本升高,对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会构成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的控制与管理,前期必须做好项目质量控制,禁止出现因项目质量问题而返工的情况,这样会导致项目延期,延期过程中会增加人工费、照明费、水费等,会提高项目成本,违背了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为此,施工团队在开展项目建设时,应具备高度的进度控制意识,能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进度的控制,利于项目的高效完成,可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导致进度延期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安全事故的滋生。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现场相对杂乱,且建筑结构的牢固性不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进而会产生一定的经济纠纷,会干扰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施工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责任机制,以更好的应对项目安全问题,能降低安全问题对项目进度的影响力。

4、加强对项目档案的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钟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档案,如设计方案、图纸、文件、资料等,这些资料对于项目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也是独一无二存在的。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是重中之重,积极引进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设备,及时将重要的项目信息进行录入,将各个项目资料分开并编号,以便后期查找。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还应构建档案查阅与登记制度,查阅者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电话、部门、查阅档案时间以及用途进行详细的登记,以避免档案丢失现象的出现,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重要是以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元素为重要管理对象,通过对各项要素的有效控制来控制建筑工程的质量、造价与进度,保证整个项目的施工效果,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孙凯 单位: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第三篇:智能化建筑建设项目管理研究

项目管理作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水平是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非常重要。智能系统需要被附连到建筑物的主体,因此它需要以与其他项目相匹配来完成的主体的结构。与此同时,智能系统是一种高科技技术,其结构和功能都比较复杂,涉及多学科,所以无论是在建筑和其他高科技功能需要与其他项目和学科,儿子良好的合作与协调智能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和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沟通和协调,从而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

1智能化项目的管理体系

在弱电系统的目前的建筑,随着不断发展和完善沿线的建设,弱电系统不仅操作简单薄弱电子积累,但随着其不断完善已形成了较高的相关性和智能系统的集成。对于这样的高科技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接口外,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在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当前,一般根据弱电工程总承包制度。这是一个有效的项目管理系统,总承包商需要有相应的智能化施工资质证书,并具有智能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能力,除了它的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制度,方法,经验和实力。只有具备上述条件能够承担这个项目。

2智能化建筑的建设项目管理内容

2.1智能化建筑项目前期管理

因为中国起步较晚,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在初级阶段,为我国特定的技术和理论建设项目前期情报经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会向智能建筑项目管理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可行性研究较多的是现在能带来经济效益,能得到多少好处项目的市场与项目相关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更多的分析,预算和评价,所以它是买入和投资前,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力是否有一个全面的示范项目投资需要,资金,技术是不可能的,以上的分析和合理的是否为项目投资,以提供科学依据。

2.2智能化建筑项目招投标管理

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首先要工程质量,总承包商应持有承接建筑智能化相应的资格证书,无论是在技术或能力的实现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要在管理制度严格,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其次,投标文件必须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因为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防止中标的设定被泄露,导致一些腐败现象,第二是要充分为广大的招标单位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2.3智能化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虽然智能建筑被设置为信息社会的基础,但仍不能完全取代以往的手工建造的,它只是作为建设项目的一个分项目,但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得到好处,这是分不开的。不同类型的项目管理有自己独立的特性也很常见,智能的项目也不例外。①在整体的建筑项目中,智能化建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需要与其他的子项目积极配合才能很好的推动工程项目的进行。②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在身,所以它和项目的其他子项目的整体,相互依存的合作与相互协调和沟通,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以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智能建筑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含量高,不仅综合实力强,且系统结构非常复杂。它包含多种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电子学,光学声学学科,以上讨论表明,如果建筑智能化系统结构,技术要求,组织实施,沟通和协调,在许多方面和其固有特点的项目管理可以紧密结合,则实现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3智能化项目的沟通关系

3.1与业主的沟通

智能化系统建设完成后,最终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是业主,所以在项目业主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该项目的最终目标。因此,最终的目标是确定项目经理和良好的沟通的主人,以便满足在公平合理的车主的需求,以确定该项目的最终目标。

3.2与建筑监理公司的沟通

施工监理公司负责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在同一时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虽然在项目的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同样的工作,但建设工程监理公司作为业主代表,项目经理作为承包商的代表,两人的位置不同,所以有必要在良好沟通的过程中,项目的实施,以及良好的关键要素项目控制,以便按照预定的执行项目。

3.3与建筑设计单位的沟通

建筑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是建筑设计单位完成业主机关的建筑设计是公认的。智能系统也依赖于主体建筑的存在,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平面结构设计,暖通,给排水,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是高度相关的,总承包单位需要这样的智能系统设计单位是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及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使智能系统完善,强化整体水平的规则建设。

3.4与建筑总承包单位的沟通

项目总体目标的需要是由总承包商全面负责建设的完成以及建筑智能化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子项目的建设,在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和总承包单位的总体要求,应按照项目总体管理和协调的要求一致的实施。

3.5与其它施工单位的沟通

有许多接口,接口和冲突的项目。项目经理必须能够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理顺建筑界面和接口。协同工作是与其他施工单位沟通的主要原因。

3.6团队内部的沟通

项目组是一个临时组织,团队的凝聚力是关键项目的成功。项目经理的权威不仅来源于企业赋予的权力,也就是他的性格更重要。项目经理不仅是团队成员的领导者,也是团队的成员。

3.7与供货方的沟通

在产品和系统通常用于主流的智能系统,成熟的供应商是信息技术的直接供应商。与项目经理的供应商沟通,工程技术能获得的线索的最重要目标。

4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智能项目是一个临时的新领域,在该领域,需要项目管理,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创新意识,使专业知识和互动的现代管经营理念为了使智能项目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积累更多的智能化完善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方法。

作者:许敏强 单位:中山市骏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篇: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一、公共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1、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在公共建筑工程开工首先应对项目阶段进行划分,并指派管理人员编制造价、确定工程责任成本。同时在确定责任成本的过程中应该细分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具体对接各部门的责任加以明确。比如可以通过由上到下的形式开始时,从项目经理出发并由项目经济对各分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分经理监督下属。除此之外,在具体的人员安排、管理上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成本控制意识较强的工作人员,从而避免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出现人财务资源的浪费现象。

2、预测项目成本

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的预测实际上就是通过分析影响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因素,并通过成本管理人员结合当前施工环境及技术做出合理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根据当前工程项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种管理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通过项目工程成本预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项目施工的资金结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因此,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稳定的基础上,施工中所花费的时间、费用与施工并无太大关联,而是与施工工期长短联系紧密,施工工期的延长、拖拉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的急剧增长。

3、目标成本的控制

在具体的管控工作中应根据公共建筑项目的各项成本指标进行分析,并全方位地展开监督、控制工作。例如在控制工作中可以将项目经理作为出发点,然后依据项目中所确定的目标成本总额分解至各班组中,再将各班组详细做好施工记录工作并定期与目标成本进行分析与比较。如果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存在较大出入则应该对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做出分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此种差异,避免出现成本失控或重大质量问题。

二、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工作中,在强化公共建筑工程设计变更与签证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台账管理工作。例如工程施工中现场签证资料与工程洽商变更非常频繁的状态下,台账管理人员则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编制出不同的台账内容,例如序号、工程设计变更与洽商编号、工程洽商范围日期、监理批复等具体的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科学、合理、高效地展开工程管理工作。总之,不论公共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短、施工项目规模大小,只要能够做好台账管理工作都能够从侧面强化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管理,同时也能为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资料收集提供重要依据,这对于维护施工企业权益、确保公共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非常关键。

三、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1、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参建各方行为监督

(1)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检查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工作责任主体时必须严肃究查管理人员到岗、施工人员施工规范、建设单位手续是否齐全、分包合同是否规范、设计变更是否合理、施工材料是否达标等具体指标。由于公共建筑工程同普通建筑物施工存在一定差异,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旦检测中发现了违法、违规等现象应立即督促甲乙双方整改。若事态较为严重则需立即通知相应的政府主管单位与执法部门,做好进一步的调查与处理工作,这样一来则就能够通过工作联系制度的完善来实现现场管理与其他部门高效联动的良好态势。(2)监理项目登记制度。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承包单位中标后首先必须要到质监站反映此项目的人员配备及相关工作安排,做好备案登记后将有利于在日后的施工工作中方便质监人员的核查与检验。比如某管理人员未按章到岗,质监部门则可以对这些缺岗人员及时登记并做出相应处理,如果问题过于严重则交由执法部门进一步审查。其次,由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地方政府下辖的建工局还应该根据质监管理部门所监察的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这样不但能够起到规范施工单位行为的作用,同时对于强化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极具意义。

2、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

公共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首要是应做好工程材料的管理,而工程材料的有效管理无异于材料的检测管理。我国建筑结构改制以后逐步走向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法分析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出具虚假报告攫取利润,以至于我国多数建筑工程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检测机构的资质、信用进行监督与管理,尤其是在材料采购进场之后必须要加大材料的检验、抽查力度,杜绝不合格建筑材料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投入使用。此外,公共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不仅要注重材料的检测管理,同时还应该注重工程实体的检测。例如检查施工中的砼砂浆强度、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主体构件的尺寸是否合乎标准等,这些工作都需要细致、认真、反复地查验,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隐患发生,真正确保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3、加强公共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

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同普通建筑工程最为主要的区别便是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如今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因此在公共建筑节能质量的监督上也必须得到重视。简言之,公共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的加强可以通过设置节能监督控制点的方式来实现。另外,节能设计的变更也要引起各方的重视,特别是要对节能设计变更之后的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节能设计不达标、质量报告等参数指标不合乎国家标准则应该立即停工整改且不得开展下一环节的施工工作,直至整改完成通过验收为止。从某种程度上来安静通过强化施工中与施工后的节能质量监督工作能够在有效确保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得到规范和有效落实。

四、结语

综述,在具体的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每个公司都有自身独特的管理方案与方法。但如果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重视质量,才能够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成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不能仅仅追求项目的经济效益、更短的施工周期。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广大施工管理着都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并借鉴他人的有效经验,这对于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建筑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作者:金泳 单位:丽水市安居房建设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内容探讨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在整个施工工程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如该工程的一些施工费用问题的解决,不能依据施工前的预算来解决,而是要依据签订的施工合同中的有关费用的条款来确认。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合同这几个方面的作用应该不容忽视,而应重视。一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量核定方式方面的内容;二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款支付方式方面的内容;三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违约责任方面的内容;四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中工程违约索赔规定方面的内容等;因此建筑工程项目部必须认真研究解读建造合同的各项条款的方方面面,做到熟知合同内容,知晓与心间。合同涉及建筑工程的分包合同、建筑工程的采购合同、建筑工程的加工合同、建筑工程的租赁合同等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的所有合同,这些合同内容将约束施工的甲、乙双方,以确保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具体实施表现为建立质量自检制度和第三方质量监督等两套质检机制。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即是这样一种质保体系。在该体系中有与施工过程有关的《该建筑施工质量计划》《该建筑施工原材料采购》《该建筑施工过程》《该建筑施工检验、试验》等活动的质量控制程序,这些程序的有效运行将使整个施工过程得以控制,并且SO90001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就是“预防为主”。也就是说该系统使工程质量控制有良好的可预见性,这样就可以更可靠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

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做得如何,利润和质量是衡量他的水准,其中建筑工程的利润率是最为重要的指标。通常计算建筑工程利润的方法是该项建筑工程的收入减去该项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就是利润,显而易见要使建筑工程的利润增加,就要增加建筑工程的收入,减少建筑工程的成本投入。建筑工程的收入在施工单位将该项工程竞标后,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可以通过工程的有效管理中控制,节约。

5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该项管理内容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之中,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可以通过对建筑工程中各个生产要素的具体操作控制,从而使建筑工程生产中不安全的要素和隐患减少,尽最大的可能消除、避免引发安全事故,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工。

6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践中,甲乙双方要严格遵守有关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相互遵守签订的施工合同,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施工企业应该预先对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研究。企业领导应当避免武断,采用科学决策。总之,只有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的合同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内容、进度管理内容、成本管理内容、安全管理内容和风险管理内容等六个方面,工程的项目管理才会取得高效。

作者:毛双俊 单位:甘肃实诚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第六篇: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愈来愈明显,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行业领域,其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水平。有效管理总承包项目则能较好的推动经济发展。

1、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现状

随着我们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建筑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就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最终归宿,同时也是施工企业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源泉。通过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提高综合效益,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同时,这儿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很多建筑企业而言,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和承包企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尚存弊端与不足。立足实际,全面分析和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课题。(2)建筑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企业,实行的是公司、分公司以及项目部和作业队四级管理模式,各管理机构非常的庞杂,而且管理层次多出现重复、交叉现象,工程项目经理部属于一级核算单位,“固化”水平非常高,权责利责关系缺乏明确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实践中可以看到,原本应当归属工程项目部的一些职能,经公司、分公司“过滤”,最后到达项目经理层时所剩无几,以致于项目经理、项目部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管理。同时,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界定比较模糊,而且管理工作也相对比较滞后,以致于施工工程项目“明盈暗亏”,企业出现了整体亏损问题。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绩效考核缺位现象,以致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工程项目部相关人员缺乏危机感、责任感,甚至出现了工程项目腐败等现象。

2、国内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对于国内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尤其是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项目经理,均由公司进行自行选派,工程项目部人员非常多,而且也多由单位指定派选。直属工程项目经理,由总公司招聘,并由总公司下达管理责任书。建筑工程项目部,经总公司授权,对承接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进度和安全等负总则,并行使如下职权。

2.1人事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权。工程项目自主决定管理班子配备工作,工程项目经理在内部市场进行自行选聘,招聘经济技术方面的人才,并签定聘用合同和协议。工程项目经理对项目成员的情况严格考核,并做好奖惩工作,然后对聘用期间无法胜任工作的人员,依协议约定是否进行解聘或留任。第二,作业队伍自主选择。工程项目部承接建筑工程施工任务以后,可在劳务市场招标,自主选择施工队伍。选定队伍以后,还要签定协议,然后进场施工管理。在施工实践中,可对无法有效满足工程项目要求者,由工程项目部依约定清退。

2.2工程项目资金应用自主决定。各工程项目部均在内部银行布设独立的帐户,在确保按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约定完成上缴费用基础上,工程项目部对帐户下的款项拥有自主应用权。在此过程中,企业不能无故进行拆借、截留和挪用,对于确实需要拆借者,应当采用协商方式进行解决。

2.3工程项目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权。在授权范围内,建筑工程项目有权单位、业主方,均有权进行部门洽谈,做好合同变更、工程索赔以及工期顺延等事宜;同时,还要严重按照管理责任书,由工程项目部行使施工生产指挥权、施工进度控制权以及技术质量管理权和材料采购权。工程项目部,有权决定各项承包标后项目剩余利润的优化配置,并且确定本项目部组成人员的薪酬以及奖惩方法。

3、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现存的问题

3.1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计划管理不善。科学合理的的计划管理是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关键体现和水准要求。能够统筹各项资源,使其达到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使建设工程顺利完工。而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些企业的建设工程趋于庞大,有着复杂的工艺和繁多的项目、建设工程计划的周期较长并且存在着反复多变的情况,对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来说着实是个需要遏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出相应的举措,包括对计划进行完善的编制、按照后期的变动做出对计划相应的调整以及加强对计划的整体控制。对施工项目进度安排计划、工作量安排计划、施工过程中疑难问题解决计划以及短周期施工目标计划作出合理的设置。使各方面都能互相协调,做到安全的高效的建设。关于计划的调整和整体控制,我们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尽最大可能去控制变动因素。

3.2工程总承包项目对成本费的管理不善。建设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对成本费缺乏系统的认知,较为偏颇。没有从总体上进行成本控制,而是将建设工程的各个领域分离开来。关于成本费的测算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科学高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不能做到统筹安排,不去研究方法、技术和工具的运用,使得控制成本计划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成本费管理目标更难予实现。

4、针对目前存在问题采取的整改策略和方法

根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直属项目经理部管理模式,这对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整改现状和解决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直属工程项目经理,随工程项目形成而成立,并且随工程竣工交付和应用而解体。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应当防止将其固化,并且形成新分支机构,以免影响建筑工程独立核算效率,无法客观反映建筑工程经营成果,对企业机构、人力资源优化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国内集团化总承包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以强化两头和弱化中间为内容,进行组织机构改革,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模式以及促进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2)直属工程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组织机构,在承建项目竣工并交付后,会逐渐解体。基于这一属性的考虑,为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工程项目部解体过程中,应当做好收尾、交接工作,保证预决算准确性。同时,各种技术手段、资料材料完善,甲方、乙方进行经济往来会更加的清晰,以免发生“烂尾楼”现象。(3)建筑产品与普通工业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流动性比较大、建设周期也比较长,而且影响成本变动的相关因素也比较多,加之产品预决算非常的复杂等,加强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实践中,为避免工程项出现盈后亏现象、名盈暗亏以及腐败等现象,强化财务审计,进行全过程“实时审计”,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资金流以及成本核算,长期处于监控状态。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流下,必须加强对我国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发展,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项目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作者:曾挺 单位:重庆渝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篇:建筑项目管理中进度管控方式解读

1建筑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控过程与目标

在建筑项目管理中,要想促使进度计划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减少进度计划执行偏差,就必须强化进度过程管控,认真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调整进度计划,确保实际进度按照调整后的进度计划有序开展。项目管理部门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动态循环控制与调整,将管控贯穿于进度计划编制、检查、比较、分析、纠偏的全过程中,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项目管理部门要明确项目进度目标,包括项目进度管控的总体目标,以及不同关键工序的进度分目标,构建起完整的进度目标体系,保证各项分目标相互独立且相互制约,项目管理人员要通过控制各项分目标,从而实现对项目进度总目标的有效管控。

2建筑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控方式

2.1科学制定进度计划

在建筑项目管理中,要制定科学、专业的进度计划,用以指导进度管控工作的开展。进度计划要围绕项目内容制定,结合施工平面图和总面设置图,在对项目成本进行合理预算的前提下,编制符合项目管理目标的进度计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可采取横道图法、网络图法两种方法。横道图需要根据时间坐标绘制进度计划,由横向线条构成,每个横向线条均描述了各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该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具备简单易懂的特点,能够满足现场施工进度管控的需要,便于项目管理部门全面了解施工情况;网络图的编制需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可表示项目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让个项目管理人员明确各施工工序对工期的影响,并对关键施工工序的进度进行科学分析与重点控制,有助于增强进度管控的科学性。

2.2观测监控项目施工工序

在建筑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人员要全面收集与进度相关的信息,分析影响进度的不确定因素,对各项施工工序进行动态监测,保障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项目施工进度动态观测监控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在项目实施的准备阶段,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对总进度计划进行会审;监理单位负责审批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计划具备技术可行性和布置合理性,选用得当的施工方法,减少影响施工进度的不确定因素;确定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构配件的投入数量和到场时间点,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强化施工资源控制;做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改善施工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避免因安全事故的发生拖延施工进度;监理单位要对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督,掌握关键工序的进度情况,包括地基工程、主体结构、建筑屋面、安装工程等,及时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落实施工日志制度,对进度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召开现场会议分析进度异常问题;按照周、月、季编制进度报告,上报到项目管理部门,便于项目管理部门全面掌握项目进度情况。

2.3加强进度检查与纠偏

项目管理人员要每日记录工程施工资源的投入情况,判断施工资源是否能够满足进度计划实施的要求,并检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在项目进度检查中,可分别采用S曲线法和挣值法,对某一时间点上的实际进度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进度计划调整措施,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在进度偏差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可采取改变关键路线和超过预定工期的非关键路线逻辑关系的措施,进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采取平行施工、流水施工、相互搭接施工等方式加快施工进度;二是在不改变工序逻辑关系的前提下,直接缩短关键工序的施工时间,达到优化进度网络计划工期的目标。在施工进度计划调整后,项目管理人员要按照新的进度计划实施管控措施。

2.4编制上报进度统计报告

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要定期编制进度统计报告,用以说明进度管控与合理调整的实施情况。按照编制时间划分,可将进度统计报告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编制与上报月进度报告,报告中包括统计本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反映工程质量情况;预测本月进度对下月工期的影响等内容。二是编制与上报季度进度报告,包括季度完成量、累计完成量、剩余工程量;季度完成的工程形象进度;施工设备运行状况;施工材料消耗量和存货量;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说明;质量缺陷处理情况;安全事故情况;文明施工情况等内容。三是编制与上报年度进度报告,其报告编制内容与季度进度报告基本相同。

3结论

总而言之,进度管控对保证建筑项目如期保质完工有着重要意义。在项目进度管控中,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安排、各部门协调等均是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项目管理部门必须处理好这些因素,通过科学制定进度计划、观测监控项目施工工序、加强进度检查与纠偏、编制上报进度统计报告等方式,确保施工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作者:何洪兵 单位: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建设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第八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为顺应时代要求促进国家发展,我国也逐渐加大对建筑工程的发展。然而,我国并非一个建筑强国,在建筑工程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其中,建筑工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一个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将会极大的推动着建筑市场的发展,给国家和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

若想全面分析中的不足,并针对相关问题寻求解决对策,首先需要详细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及发展趋势。

1.1内容特点

据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以项目管理负责人为基础,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来适应内外部环境与其逻辑规律。而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探讨如何优化成本管理、提高生产进度、保证施工生产质量来高效率地实现项目合同目标。建筑工程本就是一项技术性高、系统性强的项目,其项目管理中的各方面内容更是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立体多维的复杂关系。

1.2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也如火如荼。为顺应时代要求,我国也逐渐加入国际发展的大浪潮中,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也逐渐趋向国际化、专业化、集成化和信息化。要实现工程项目的持续迅猛发展,就务必确保其效率和质量的同步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也要与国际接轨去开拓国际市场,并适时的使用现代化技术,由此建立一个更加成熟的管理体系。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足

2.1质量管理的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保障至关重要。而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受人为因素,材料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质量问题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终检难度大的特点,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就遇到了诸多困难。质量管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不足:①工程人员素质不高。a.工程决策者的专业素质差,整个项目的基本建设方向就会出现问题。b.工程的管理者管理素质低,工程项目施工就难以有效进行。c.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者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会为工程项目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②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虽然我国在建筑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制仍处于发展阶段,质量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对项目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约束力。相应的奖惩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难度。③施工技术水平落后。当前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以前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达到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较高要求。施工水平的落后也抑制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2成本管理的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不足主要表现在预算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的问题。①企业的预算工作只是做表面功夫,没有深入计划实施,预算执行力不足是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缺少对资金运作和成本相关细化的财务分析,没有将预算与实际项目施工进行统一考虑,使得预算管理与施工实际花费严重脱节。②在项目施工中,人力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以及其他成本费用在控制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各个成本费用进行协调统一控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3进度管理的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要求相关的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工期时间表,来对项目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地管理控制。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①进度计划制定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进度计划的工期过长,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进度计划的工期过短,就会出现管理者为了赶工期,缩短甚至省略必要的施工流程,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②进度管理执行力太弱。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过程中,有时会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进度与工程质量安全的内在联系,在进度管理上缺乏科学有效性,导致进度管理处于被动地位,执行力弱。③进度管理不当。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者有时忽略了项目各个部分的协调统一,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瓶颈,不仅拖延了工期,还浪费了资源提高成本。2.4合同管理的不足①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在制定中存在许多漏洞。主要是合同双方的责任划分模糊不清,责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违约细则等方面内容都不完善。②合同的执行力度也很低。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因为合同的制定存在问题,导致项目管理没有明确方向,造成项目管理失控。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加强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①企业要努力提升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的决策者要加强质量安全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建筑工程项目制定合理的建设方向。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对于项目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要定期对其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技术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施工者也要不断加强安全意识,踏实认真地工作。②项目的管理者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制度的实施力度,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③企业要不断提高相关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性能。3.2加强成本管理企业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让预算工作精确合理化,有机地协调统一预算与实际开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将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3加强进度管理

①项目管理者在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上一定要保证计划的合理性。不可强行将工期缩短也不宜定的太长。制定时,还要考虑气候和天气对于工期的影响,设定合理的期限。②在控制施工进度时,要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严格控制,把握好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安全的内在联系。③工程管理者在进行进度管理时,要把握好工程各个部分的协调统一,让项目的各个部分都能有序地进行。

3.4加强合同管理

①制定合同时要全面。合同的细节要落实到方方面面。合同中,不仅要有清楚的责任划分,还要清晰地列出责任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赔偿条款。②制定了完善的合同后,相关的项目工作者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执行,不管是项目管理还是违约和责任划分,都要严格执行。

4总结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8

公共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较大,且能耗较高,通过将绿色节能理念应用于公共建筑工程设计中,不仅需要体现出公共建筑的使用功能,还要满足绿色发展及生态和谐的要求,满足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的公共建筑事业的发展。

2工程概况

云龙发展中心项目选址位于云龙大道与玉龙路交叉口西南角,项目建筑总用地面积38388.3m2,行政办公楼地上12层、地下2层,高48m,总建筑面积49085.08m2。如图1所示即为云龙发展中心项目效果图。

3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中强调优美的绿色生态系统与建筑环境的极力融合,力求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理念,使人的活动能完全融入到自然的、有机运动的生态机制之中。

4绿色节能设计新技术

本建筑采用公共建筑“三星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已取得公共建筑绿建三星设计标识。绿建节能设计主要措施:

4.1被动式技术

(1)主体建筑正南北朝向,有利于获得冬季充足日照和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风压要求,减少调节室内环境的设备系统负荷量。(2)主体外墙一、二层采用干挂花岗岩的外墙结构,外墙外保温体系,三层及以上采用保温一体化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透明围护结构采用中空低辐射断桥玻璃幕墙,设外遮阳系统;南向大进深,北向小进深,结合室内多尺度的生态中庭,实现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3)地下一层利用现状地形布置下沉空间,将自然风、光引入地下室,减少人工照明通风能耗;地下室顶板局部采用光导管技术,将自然光引入地下车库。(4)每3层设置边庭,在边庭底层和顶层设置错位通风口,利用热压带动办公区域的自然通风。

4.2主动式技术

(1)利用西侧天然水池设置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提供冷、热源空调系统。(2)沿云龙大道设20kW微风启动风力发电装置,配合屋顶峰值50kW光电设施为建筑局部区域的照明供电。(3)每层集中设置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再集中到半地下室进行处理。垃圾车进入到半地下停车库内收集。(4)通过管道收集雨水,送至主体建筑的西侧的天然水塘中,水塘改造成人工湿地,汇集雨水;非地下室的地面采用透水性路面。(5)采用毛管渗滤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收集后,经过毛管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排至西侧的人工湿地中。

4.3暖通绿色节能设计

(1)空调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螺杆机组,单台制冷量为1393kW,输入功率为277kW,COP=5.03>4.60。(2)水泵扬程为30M,水泵效率为80%;冷水供回水温度14/19度,空调冷水系统输送比为0.0176<0.0241。(3)空调风管、水管保温采用橡塑海绵保温,厚度为30~50mm,最小热阻为0.857mk/W>0.74mk/W。(4)空调风机全压为800Pa,效率为70%,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为0.317W/(M3/H)<0.42。(5)所有的组合式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组回水管上均设置动态流量平衡阀,风机盘管设电动二通阀和温控器,集水器分支管处、干管与分支管处设平衡阀。(6)整个建筑物设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主机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模式。(7)采用全空气系统,机组运行过程中,可根据室内人员数量及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调节新回风比例,过渡季节采用全室外新风送入室内,充分利用天然冷源,以达到节能的目的。(8)空调系统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加水冷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的空调方式,根据使用时间段的不同,风机盘管的控制采用带温度控制器的无级变速开关,回水管道上安装电动两通阀,根据设定的室温自动控制通过风机盘管的水量。

4.4电气节能设计

(1)20kW微风启动风力发电装置为景观照明供电,50kW的光电设施为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提供备用。(2)在提高整个照明系统效率,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设计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第5.4.1条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LPD)的目标值进行设计,节约照明用电。(3)照明控制:公共区域照明系统设置自动调节系统;照明系统配置定时或光电控制设施,随室外自然光的变化自动图1云龙发展中心项目效果图建筑•节能调节人工照明照度,充分地利用自然光。大空间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其余场所照明现场控制。(4)在室外设置风力发电系统,用于景观照明系统;在屋顶设置光伏建筑一体化BAPV系统,用于应急照明系统等。

4.5节水设计

(1)采用市政自来水作为用水水源。(2)所有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3)进户前的给水管设置计量水表。(4)坐便器采用大、小水流式冲洗阀;蹲便器采用脚踏液压式冲洗阀。(5)洗面盆用水嘴、小便器采用感应式水嘴、冲洗阀。(6)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面雨水,可回用至浇洒绿地及冲洗路面。(7)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处理回用。(8)污水合流排放作为中水水源,采用毛管渗滤处理后回用至冲洗车库地面及浇灌绿地。(9)空调冷却水循环使用,循环率97%以上。

5结语

在公共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适当融入绿色节能设计办法,坚持节约资源的理念,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作者:肖全 单位:株洲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邱海玲,陈文婧.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J].建筑节能,2010,38(4):7~9.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公共建筑项目得到的发展,并占据重要的地位,给人们带来便捷,也创建了崭新的城市面貌。首先,公共建筑主要是具有公用性或公益性的建筑,其中包含办公、商业以及旅游等建筑。因此,可以将一般大众有权使用的建筑称为公共建筑,而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也被称为大型公共建筑;其次,公共建筑有着公共性的特点。其占地面积较大,消耗资源较多,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共建筑运用公共资源来提升城市中综合条件的基础,这也是建设公共建筑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做好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通过满足公共需求来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的质量[1]。

2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

2.1公众参与机制上的不足。我国的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发展历史相对较为长远,加之在初创、形成以及推广等阶段的影响下,现阶段中已经建立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公共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的影响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公共建筑项目涉及到公共资源的运用,在决策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民意上出发。但是在一些地区中所进行的公共建筑项目决策时,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首先,公众参与渠道上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参与形式过于简单。一些项目从开始到实际建设都没有设立听取民众意见的渠道,即便是设计了也存在着设计不完善的现象,这样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参与模式;其次,公众所提出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更多是将公众参与转变成为了形式化的现象,只是简单的对公众意见进行征集,对于是否采纳等却并没有明示。在这一现象的长期影响下,使得民众的参与积极性逐渐降低,最终也就使得公共建筑项目建成后使用效果上严重不足,浪费资源[2]。2.2规划设计难以满足。经济实用的原则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总用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对于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来说,其消耗上更加突出。主要是因为一些形象工程不断增多,加之其为了追求新奇等盲目跟随高标准,采取了较多的高能耗资源,并没有从节能环保等方面出发,不仅降低了公共建筑项目的实用功能,同时也造成了建筑规划设计的经济性严重不足。

3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首先,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确立出完善的公众参与公共建筑项目建设的措施,坚持从原则性的规定上出发,以此来保证公众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公共建筑项目中,项目的决策到最终的运行,往往被看作是政府部门或是拥有政府性质的投资公司来进行的内部工作,这样也就降低了公众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将参与权借助系统化的条文等进行明确规定,以此来实现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规范法律程序。对于法律程序来说,就要在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规范,且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从程序上来进行监督与约束,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效果;最后要建立出相应的听证制度。作为公众直接参与到监督中的形式,就要做好完善与健全工作,在必要时还要在不同阶段进行,突出其侧重点[3]。3.2完善信息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出相应的项目库。也就是说通过拟建公共建筑项目,在网络上进行评估与论证,尤其是要从节约能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上出发,始终坚持其环境标准。在评估阶段中不仅要从专家意见上出发,同时征集公众的意见,以此来提高决策的公共性,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只有在确保项目可以实现低能耗与少排放等目标后,才能优先获取支持。就项目库来说,借助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入库项目标注在电子地图中,通过点击电子地图等来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中已经成功建立出了项目储备库,因此在实际中要做好项目入库工作,通过完善与健全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果;其次,完善项目资料库。对于已经完成的公共建筑项目来说,就可以借助资料库来进行完善,以此来为项目或是类似的项目提供支持。对于一些完成的工程项目来说,通过项目资料收集工作,也可以为其他项目提供论证与评估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项目决策或是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分析与评价活动。从范围来说,在决策阶段中就可以对项目进行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实施阶段中,也可以对实施的情况以及项目中的环境变化等方面提供跟踪评估资料。在完成项目施工后,也可以进行后评估资料。通过将资料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出项目的实际效果,对前期所进行的预判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来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项目决策提供指导。就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估管理工作来说,存在着较为松散的现象,在政策与法律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支持,这样也就造成了后评估工作出现了形式化的现象。因此,在实际中我国就要不断完善后评估体制,同时还要健全相应的规则与方法等,充实后评估指标体系,借助法律的形式来实现固定与完善,健全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提高管理的效果。在项目库与资料库中,所收入的信息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想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则需要项目各个环节中所提供的信息支持,所以就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环节上的有效配合[4]。

4结束语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了社会与政府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公众上的有效参与,完善信息管理与资金管理等工作,提升公众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焦挺峰 吴青 单位: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捷宏润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斌.瞿焱.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11):176.

[2]王金玲.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17+241.

公共建筑工程范文篇10

为充分掌握了解我市重要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和质量状况,为现有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构)筑物实施加固改造提供依据,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能力排查鉴定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排查鉴定范围

(一)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和疾控中心)、幼儿园(托儿所)、儿童福利机构、老年人福利机构等公共建筑。

(二)保障城镇供水、供热、燃气的生命线工程。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办公楼、影剧院、体育场馆、会堂(礼堂)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四)各区(县)(含两个开发区,下同)辖区范围内的多层住宅、棚户区。

二、排查鉴定依据

(一)工程质量排查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系列验收规范和国家、自治区其他有关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

(二)建筑抗震鉴定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及当地现行地震基本烈度执行。

(三)危房鉴定按照《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执行。

(四)工程结构检测鉴定按照《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执行。

三、分类排查鉴定原则

(一)摸清排查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底数,按建(构)筑物设计(建造)年代分类,确定排点。

(二)工程质量排点对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设计质量、施工技术资料及工程实体现状进行质量检查。

(三)抗震鉴定按照设计文件、鉴定标准、工程建造时当地抗震设防烈度及有关标准规范进行。

(四)1993年以前的工程按以下要求分类实施:

1.凡使用预制混凝土楼板的砖混(包括底框结构,不包括有可靠连接的大型屋面板结构)、土木结构工程及棚户区建筑,可不做排查鉴定,直接列入加固改造计划;

2.高层建筑以外的其它类型建筑工程应进行抗震或危房鉴定;

3.高层建筑应进行质量排查(高层建筑的范围依据建筑工程分类确定)。

(五)1993年—2001年(含2001年)未进行施工图审查建筑工程的排查鉴定,按以下要求分类实施:

1.砖混、土木结构的工程应进行抗震鉴定,对使用预制楼板且无整浇层的建筑直接列入加固改造计划;

2.框架、框剪结构的工程(不含高层建筑),跨度为30M以上的钢结构工程应进行质量排查;

3.高层建筑、跨度为30M以下的钢结构工程可不进行质量排查鉴定。

(六)2001年(含2001年)以后通过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备案的建筑工程可不进行排查鉴定。

(七)已经过抗震鉴定、结构检测、危房鉴定的建筑工程,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本通知要求的,可不进行上述抗震鉴定。

四、排查鉴定工作步骤

(一)宣传教育培训阶段。

**市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抗震知识,增强社会各界的抗震防灾意识。编制和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对各区(县)及部门参加抗震防灾排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二)信息统计阶段。

由各区(县)负责对辖区内列入排查范围的重要建(构)筑物的基本情况进行排查,并要求各相关单位根据自查情况填写(附表一),按照年代和建筑结构类型划分要求填写(附表二)。

公共建筑的汇总信息要求于2008年8月20日前完成,居住建筑汇总信息要求于2009年3月20日前完成。

(三)分类排查阶段。

各区(县)负责根据辖区内各相关单位的自查情况,填写(附表一)中的分类意见,对应进行质量排查和抗震鉴定的建(构)筑物逐项建档,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共建筑的分类排查要求于2008年9月10日前完成;居住建筑分类排查要求于2009年4月10日前完成。

(四)质量排查审核阶段。

对需要进行质量排查审核的各类建(构)筑物,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质量排查审核组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结论及意见。

由各区(县)负责根据质量排查审核结论,按照(附表五、附表六)的要求进行汇总,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共建筑的质量排查汇总要求于2008年10月10日前完成;居住建筑的质量排查汇总要求于2009年5月10日前完成。

(五)抗震鉴定阶段。

对于直接确定需进行抗震鉴定的建(构)筑物,各区(县)可在分类排查阶段向产权单位反馈,督促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抗震鉴定或危房鉴定;对于质量排查审核组确定需进行抗震鉴定的建(构)筑物,由各区(县)反馈产权单位,督促产权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抗震鉴定工作。

由各区(县)负责收集、汇总辖区内排查建(构)筑物数据,并按照(附表七)的要求进行填写后,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共建筑的抗震鉴定工作要求于2008年11月30日前完成;居住建筑的抗震鉴定工作要求于2009年5月30日前完成。

(六)排查鉴定结果统计录入阶段。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统计分类及录入组负责汇总各区(县)上报的数据资料,并按照(附表八、附表九)要求进行填写后,上报领导小组签署意见。

全市公共建筑排查鉴定结果于2008年12月30日前上报市人民政府及自治区建设厅。

全市居住建筑的排查鉴定结果于2009年6月30日前上报市人民政府及自治区建设厅。

五、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排查鉴定工作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各区(县)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抽查精干人员,配备必要装备,负责本辖区内的排查鉴定工作,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此次排查鉴定工作经费由市财政解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领导小组根据各区(县)实际排查建筑物数量的多少,拨付工作经费。领导小组要对各区(县)开展排查鉴定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及咨询,并组织抗震鉴定专家库成员进行质量审核。

(三)抗震鉴定由产权单位委托本市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结构鉴定应委托具有结构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危房鉴定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危房鉴定机构进行。

为确保相关鉴定工作按期完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成抗震鉴定组,开展全市抗震鉴定工作。鉴定报告必须由主要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凡排查过程中发现未进行质量监督、不符合设计图纸、未进行竣工验收、无工程技术资料或主要技术资料不全、有质量缺陷和质量隐患的工程,必须作进一步的抗震鉴定或质量检测,提出结论意见及处理建议。负责排查鉴定具体工作的专家组、抗震鉴定单位、结构鉴定单位和危房鉴定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对所出具的排查鉴定报告负责。对排查鉴定工作中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