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4:58:44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向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院校及专业办学的根本目标。公共艺术专业教育由传统的精英式教育转向技能型、应用型教育,构建可以服务于应用型教育特色的公共艺术本科课程体系是学校必须考虑的问题,其完成程度直接体现出教育培养目标是否达到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

一、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国家战略部署

(一)当前我国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政策与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原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教育部将进行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转变的工作。同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要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应用型本科及其教育本质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为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方面的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内涵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是较高层次的职业应用技术教育。应用型教育的本质是将知识理论与专业的职业技术实践完美结合,即“手脑并用”的教育。知识理论是基础,专业的职业技术是一种应用能力,知识理论为专业的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与服务。

二、科学认识公共艺术及其发展思路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学科内涵

公共艺术,英文直译为“PublicArt”,最初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以城市雕塑和壁画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1995年以后,“公共艺术”也被称为“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本文沿袭“公共艺术”称呼。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人们在表述历史上的公共艺术时,通常指向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即在此空间中产生的诸多艺术表达形式和语言的汇总。而这些艺术门类之间既有联系又彼此有别,在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与当代艺术主旨支持下的众多艺术语言之间建立交集,共同形成时代的物化标志。公共艺术包含一切创置于开放空间中的具有公众属性的、把广大民众作为服务对象的各类艺术创作形式与活动,如公共壁画、公共雕塑、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等均属于公共艺术的具体物化形态。

(二)应用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公共艺术专业教学旨在培养结合学科理论与应用实践技能,可以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人才,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景观及公共场合等领域空间的形态造型规律,具备在艺术装置、艺术化的公共设施、公共艺术项目等领域设计与施行相关工程的能力。应用型本科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针对职业岗位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以突出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引导学生将公共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公共艺术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掌握艺术创作或社会艺术活动的学科知识和应用技能,目的是培养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我国公共艺术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的现状

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从总体上来说,由于院校与教师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不足与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存在变化和发展,而出现不同院系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主要问题如下:

1.研究方向与角度较单一。

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立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如在雕塑、壁画、装饰等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扩展与延伸,因而教学方向和角度缺少本质上的转变,有时候仅是说法上的改变。例如将“公共艺术”改为“城市雕塑”“景观小品”“环境艺术”,看似名称不同,实则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2.观念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随着高等教育朝现代应用型本科教育倾斜与转变,职业技能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公共艺术教育走向设计化、职业化、应用型是大势所趋,传统的艺术精英式教育已经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部分院校及教师却没有敏锐地感知教育发展方向的转变,这一点是不可取的。3.课程专业性不强,授课内容较杂乱。部分院校由于缺乏专业师资,仅依靠现有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能力,所设置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缺乏整体性与系统连贯性,课程内容较杂乱。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积累不足,教学课程的专业性不强,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国内设有公共艺术专业的十余所院校进行全面地调研与考察。同时,深入部分设计公司及城建规划、景观与城市雕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公共艺术人才工作能力的需求状况,广泛听取这些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合理建议,以期对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相关院校与教师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契合社会发展需求,搭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整合的应用型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通过学科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岗位需求应对能力、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下面,笔者以四年制本科课程的设置为例介绍基本思路。第一学年:以开设国家通识课程为主,组合部分专业概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公共艺术概论、美术造型基础、形态构成、公共艺术美学等,将这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即是将培养学生素养与技能的教学目标相结合。第二学年:开设专业技术或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安排与专业有关的通识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内容与深度需要较第一学年有所延伸。如公共艺术造型基础、装饰设计、视觉语言、设计与表达等课程。第三、四学年:专业骨干课程与职业岗位实践课程结合开设。如环境雕塑、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公共艺术专业创作、新媒介艺术实验、公共艺术项目管理、毕业设计等。同时,将选修课如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文化史、地景艺术等,与工具类课程计算机与软件、互联网与大数据课程同时穿插在第三、四学年的四个学期之中,形成集品德素养、理论、实践技能、职业岗位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课程还可以按照板块划分,具体如表1。

四、课程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课堂教学的实施

应用型教育的课堂模式具有更加鲜明的开放性。除课堂模式之外,教学内容还延伸到实习生产领域,形成具有融入行业标准的课堂特征。应用型教育课堂模式主要包含传统课堂、企业岗位课堂和在线虚拟课堂三种形式,具体教学措施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定制式培养)、学工结合(项目包教学)、传统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微课、慕课)、双证结合(学历教育和岗位证书)等。其中微课是指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并以微视频表达内容,未必是完整的课程。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二)完善职业特色的应用型教育保障措施

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

1.建设用于应用型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含仿真的教学实训基地、真实的生产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及研究中心的建立工作。

2.建设融合知识型与技术实践型为一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完成应用型课程教学的根本保证措施之一。教师应具备公共艺术学科宽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更要拥有职业岗位的技能技术,不但能教理论,也能够传授实践技术。对于这一目标,高校的常用做法是“走出去,引进来”,鼓励教师挂职锻炼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

结语

建设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转型目标,也是公共艺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技术为主导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化课程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杨晓.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庄华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5]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A],杨贵妮.国际公共艺术家论生态[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8).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辽宁文化,公共艺术,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249-01

一、辽宁省公共艺术项目建设现状

首先是缺乏专项整体的规划,对于辽宁省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并没有采取不同的描述手法确定近、中、远期公共艺术专项总体规划项目的有关内容。其次是规范制度立法的缺失,监督管理机制松散。辽宁省各个城市还处于公共艺术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是无规、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严重阻碍了公共艺术建设。最后是决策的非专业化、维护管理的不足、艺术作品质量不高、脱离公众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二、 辽宁省公共艺术项目建设发展对策思路

三、 2.1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对策架构――“231”结构

在辽宁省公共艺术建设上以“231”即2个维度,3个尺度,1个目标为构架。即理论和实践两个视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最后达到建设一个“文化辽宁”目标。

2.2公共艺术项目建设支撑理论

2.2.1公共艺术建设宏观理论

在宏观中公共艺术建设规划研究更关注城市定位与发展,把公共艺术建设放在规划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强调研究方法上的多视角和多层次。研究公共空间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城市形象的要求进行设计。对图形符号的形象提炼、情景元素的场景营造、植物造景的形态搭配、色彩材质的情感引导和场所空间的活力再现[1]。

将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三要素为支撑研究公共艺术建设,实现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历史文化景观网络的构建。

2.2.2公共艺术建设中观理论

在中观中公共艺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从规划设计前期的调研,并且制定可行性报告。根据城市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描述手法确定规划设计近期、中期、后期以及反馈问题的改进与提升等整个公共艺术建设的全过程。最终完成公共艺术的全生命周期的建设。

在此基础上注重利用现有管理法规及法规执行单位优化公共艺术环境,参照国内大中型城市制定的《城市公共艺术管理办法》使公共艺术的方案确定、审批、制作施工、养护管理等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3公共艺术建设微观理论

在微观中公共艺术建设的生态系统本身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系统。因此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这个弹性范围之内的干扰波动就是适度干扰。群众的监督对于公共艺术建设适度干扰可以带来一定的活力。适度的干扰可以给生态系统带来环境上的多样性,并且具有较高的生态学价值,要求在人类干涉时,必须从多方面考虑[2]。

公共艺术环境行为心理学是研究公共艺术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公共艺术的最佳关系问题,不同的公共艺术都能满足人们寻求各种体验的内心需求,它们包括:生理体验、心理体验、知识体验、自我实现的体现等。

2.3 公共艺术建设对策

2.3.1宏观尺度的总体控制――编制公共艺术总体规划

宏观上要完成公共艺术设计的定位、公共艺术场所的选择、公共艺术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确定公共艺术建设流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与规范。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更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状态和制度建设。

在规划编制的内容和依据上,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城市设计和城市形象的要求,规划中明确规划的定位、规划原则、公共艺术建设的空间结构、规划的依据、规划的内容构成。主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各专项规划、城市文化发展规划、城市旅游发展规划、城市色彩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上位或同位规划。

2.3.2中观尺度的过程控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公共艺术建设之初,进行相关利益群体的通告和协商。在公共艺术建设之中,公众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专门成立公共艺术服务机构,必须要求机构人员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资深专业设计师,做到真正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真正符合当地风土民情的设计、真正是附近居民需求的设计。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眼”,是城市的名片,凸显城市风采。因此公共艺术应体现地区独特的人文、科技等,而非单一的复制[3]。

公共艺术建设许可的最后决定由主管部门公示在公众平台上,供公众查询监督。

2.3.3微观尺度的实践控制――技术与方法的节点控制

公共艺术要把握空间尺度性―与环境“共生”。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的共生性策略,要求公共艺术在形式上与周边环境相互依存;公共艺术建设公众、公共、公平、艺术―与公众“共鸣”。逐渐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以及逐渐完成健全的、公平的公民监督体制和公共艺术家设计出完美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注重体验―与行为“共振”。让附近的居民主动参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达到体验引导公众主体积极的参与和再创造,形成“共振”公众参与公共艺术 [4];公共艺术源于生活,传承文化―与文化“共享”。归根结底公共艺术设计也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才能让居民体会到亲切,更容易接纳和欣赏;公共艺术彰显时代需求―与时代、科技“同步”。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创作和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技设备的改革,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观念,并为其提供重要保障;

构建公共艺术项目品牌体系―与城市“共荣”。文化价值学在公共艺术作品上的成功实施是塑造城市品牌,实现当代关注力经济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实施城市品牌战略的重要方式,最终达到突出特色,塑造品牌,与城市共荣。

三、总结:

宏观中,专业人员主要参与公共艺术项目的设计规划把控。政府决策公共艺术项目的规划审批的把控。市民则参与公共艺术项目的反馈工作,监督政府和专业人员的工作;中观,专业人员对于设计中的法律、法规要清楚,严格把握设计尺度,避免对社会、国家造成不良影响。政府要以法律约束专业人员胡乱设计和市民对于公共艺术建设的不良作为,积极听取市民的监督反馈意见。市民则要爱护公共艺术建设设施。微观中,专业人员要专研设计创作,深入结合地域文化和人们需求。政府积极走进人们群众,定期做调查工作,听取人民宝贵意见。个人主动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做好主人翁角色。更好的促进文化辽宁宏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雅丽.地域文化视角下巴东野三关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2] 刘玉华.从美学角度分析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7.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3

高职高专教育是教育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教育部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下,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且是社会适应能力非常强的人才。这就意味着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重视艺术教育,大力发展艺术教育,提高人才的整体素养。

(一)生源素质低,易产生自卑心理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那么分数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选拔人才的依据。分数高的学生考入了本科,而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来到了高职高专。虽然单凭分数来断定能力的好坏是不太科学也不太公平的,但不可否认这却是最客观和最有说服力的。所以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源素质比本科学生相对要低。除此之外,不少学生觉得没有考入本科院校,就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没有了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不如本科生,因此对学习缺乏兴趣,久而久之就丧失了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很可怕但却实实在在存在于不少高职高专学生身上的心理问题。而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陶冶人格与性情,在艺术欣赏中放松心情,使身心愉悦,在艺术创作中体会成功,找到自信。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也就是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中消除学生的空虚心理、焦虑心理和自卑心理。

(二)生源艺术素质滞后,审美鉴赏力低高职高专大部分学生来自县、镇和农村,而农村艺术教育,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设备设施有限,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教育现状在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也得到了证实。少数学生表示在高中时没有上过音乐课和美术课,即使开设的有这些课程,也被其他的文化课给占用了;不少学生表示只有在小学时才每个星期都上音乐课和美术课;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和美术上的专有名词并不了解,甚至闻所未闻。这个调查结果在笔者预料之中,但如此严重的艺术知识匮乏、艺术鉴赏力低实为预料之外。由此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大力开设和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迫在眉睫。

(三)重视职业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普遍缺乏美感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因此高职高专教育注重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专业能力强,走上社会后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清晰、明确,对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重视专业理论学习,更重视专业技能训练。那么在一切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基础上,公共艺术教育就被顺理成章的边缘化了。除此之外,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教育如:数控技术、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与管理、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等都属理科专业。每天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得学生的思维单调化、模式化,缺乏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缺乏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正确审美,更缺乏人格与性情的陶冶。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更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与文明素养的高素质接班人。

(四)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缺乏统一的管理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艺术课教师都是兼职教师,几乎没有专职教师。《美术鉴赏》课的教师是由美术系的专业教师担任,《音乐鉴赏》课则由音乐系的专业教师担任。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些专业课教师在给外系学生上课时,不屑于针对非专业的学生讲解最基础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往往是由教师随心所欲的欣赏几幅名画、几首世界名曲而草草结束。除此之外,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完全不同,艺术专业的专职教师并不了解和钻研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目标和教育内涵,他们把精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专业教育上,从心理上对公共艺术课不够重视,这就势必使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了毫无意义的“花瓶”。

二、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公共艺术教育重视度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让受教育者成为拥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文化知识和职业本领的全面发展的人。即使是高职高专教育,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一专多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密切关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变化,不能止步不前,更不能做井底之蛙,要积极迅速的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更新教育思想认识,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从思想上切实认识到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完成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设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完成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应组建“公共艺术教育教研室”或“公共艺术教学部”,由高职高专院校的院领导亲自挂帅,担任公共艺术部主任、副主任,这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此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专业基础扎实、实际业务能力强,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要高。切实加强高职艺术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领导,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管理部门,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逐步把艺术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计入学分,从艺术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督导到艺术教育的效果评估,实行一体化系统管理。

(三)改革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1.改革课程设置良好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开设一门《艺术鉴赏》或《音乐欣赏》课的初级阶段,必须丰富课程设置、按需设课。必修课课程要确保最基本的艺术教育,对每一位学生普及艺术教育,所教授的内容是最基础和具有共性的艺术知识,并能从这些艺术知识中树立每一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了必修课之外,要适应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因材施教,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选修课。从横向来说,其科目不必仅仅局限于音乐和美术,还可以是舞蹈、影视、戏曲、表演、书法等;从纵向来说,其内容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欣赏阶段,可以在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2.改革课程内容近年来,教育部提出的新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时要使其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想使高职院培养出的人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就要尤其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第三方维度时的重大作用和重要地位。高职院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高校,因此,其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技术方面,较少开设提高综合素质的公共艺术课程。但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树立正确的三观,达到人才培养的第三维度,必须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来加以实现。因此,高职院必须重视课设公共艺术课程,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也必须认识到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自己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课内外相结合,加强设备设施及场地的建设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与内化而言,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公共艺术教育也是如此。只专注于课堂上的欣赏教学和静态的知识传授从而把美育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科学的,也是片面的。我们应该既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文化活动,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做为实践的基础,用实践来验证理论、丰富理论。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协作力和良好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高专学院的公共艺术教育一定要重视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大对学校艺术教育经费投入,除保证公共艺术课所需专业教室、活动室及教学、活动器材外,还应按一定比例安排艺术教育专项经费,确保公共艺术课教学的需要。这是保证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结语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32-02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ublic Art Classes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Liu-Jingk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ne art school,HuBei XiangYang 441053)

Abstract: The public art classes are generally opened in universities. They m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mproving students' art quality and shaping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ublic art classes in universities to be thoroughly studied and explored.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schem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ies; the public art classes;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几种主要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二、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三、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沿袭着专业艺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完全放在艺术史论上,具有本土化和地域特征的地方艺术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把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特色艺术、民间艺术的发掘、整理和传承结合起来,既是高校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又是丰富公共艺术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五、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 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4):46-47.

[2] 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5

公共艺术教育是在公共艺术专业学科与综合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种公共艺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分别的研究与学习,其中涵盖公共艺术的艺术形式、本体形态、创作形式与观念、创作技巧与方法以及审美意识等内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定位于向学生讲述公共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与鉴赏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与评判各种艺术门类,不单单是艺术知识的积累和艺术技能的训练,通过综合学习,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创造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学教育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单单强调理论的深度,而更多要注重形式的广度。只有不同角度、多个层面结合起来,课程涵盖理论赏析技巧的多个层面,做到既宏观调控又微观把握,才能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不同层面上充分发挥作用。然而,从笔者多年来的美术鉴赏相关教学情况及与兄弟院校艺术教师交流的情况来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结构不均衡。现在不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主要依托本校艺术类专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公共艺术教师队伍结构往往比较单一。讲授课程的大都是青年教师,缺少学科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在专业技能上可能各有所长,但综合文化功底稍逊,因此讲授课程时往往只侧重自己擅长或关注的领域,不能同时兼顾其他层面,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或者有一定局限性。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乏“选而不学”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公共艺术课的学习持消极应付的态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认识能力也不能充分发挥。有些学生仅仅处在对艺术课程浅层认知的程度上,有些学生仅仅为获得学分,出现“选而不学”的怪象。

3.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教学态度、专业定位有偏差。一支富有责任感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来说尤为重要。然而现实却是部分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投入精力不够;此外,部分教师站在个人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不愿从事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认为这样会让个人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正因为有这样的顾虑,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方法、教学设计等教学技巧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钻研,结果导致学生不满意、教学质量不高。有的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不规范,用听音乐、放视频等形式来应付课时,久而久之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减,创造性学习的动力会受到打击。态度决定结果,这样做只会令教师和学生消极应付,让公共艺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浪费时间而无收获。

4.缺乏具有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适用教材。对于如何选择公共艺术课教材,大多高校目前还处于探索的阶段。笔者在与兄弟院校教师交流时得知,有些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是艺术专业课程教师教案的缩略或提炼简化,大多没有合适的专门教材;有些院校的教材是由讲授公共艺术课程的院系负责,院系再分配给具体的任课教师负责,且灵活度和自由度很大。这缺乏课程建设的规划性和科学性。

5.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制约着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所高校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完善化及特色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建立特色化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会减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障碍。现阶段,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都没有从思想上达成高度一致的认识,艺术教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大多停留在各类艺术表演的成绩,或者是不同层次艺术竞赛的获奖名次等。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走出现实困境的探索

1.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最早从1989年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中关于艺术教育的宏观规划,到2002年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再从1996年的《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的总体指导意见,到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无论从宏观战略决策上,还是从制度建设上来看,上到教育部下到各省教育厅,对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量化意见、工作规程、指导方案等日渐明晰。按照规定,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与在校学生的师生比应该在1:500~1:667,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一半。各高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学部或者是公共艺术教研室。设立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增强了教师相互间的凝聚力,增加了教师的归属感,为教师间的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可见,一支健全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2.教师要用“参与性、丰富性、创新性”激发学生热情,改观“选而不学”。开放性、参与性、丰富性、创新性及灵活性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教师在讲授艺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不定时开展文艺活动或举办画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这种热情不断影响、引导、鼓励学生。举办此类展览或活动的时候,既要注重传统,又要不乏时代感,既要有深厚基础,又要不乏创意视角,力争百花齐放。激发学生善于创造、敢于想象、追求新知识的创新思维,为其搭建一个平台,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张力。教师要经常组织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参加积极健康的艺术审美活动来展示自我,进而增强自信,发掘自己潜在的能量和价值,将对艺术课程的间接兴趣逐渐发展转化为直接兴趣,从而改观“选而不学”的现象。

3.结合学生层次和专业特色,选取因地制宜的教材。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选取,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若太过专业学生则望而却步,若太空泛学生则感觉了无生趣。有些高校根据地域特色编写校本教材,无疑走在了民族化的前列。据了解,湖南理工学院在编写校本教材方面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其组织教师编写了《巴陵艺术风情》等校本教材,吸收作为湖湘文化组成部分的巴陵文化养分,把赛龙舟、巴陵戏等传统文化艺术写进了校本教材里,并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学校建立了“基础理论教材+自选教材+校本教材”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体系。编写的教材既考虑到了工科、理科学生的特点,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通俗又易于接受,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又适合教学需要。公共艺术课程和专业建设,包括教材的选取都要综合考虑系统性、连续性和积累性。公共艺术课教材的选取不能仅仅依领导或任课教师的偏好做决定,而应既注重其内在价值,又能够弘扬传统,既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相关性,又适合学生的阶段心理特点,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4.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的“蝴蝶效应”,带动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氛围。作为高校“硬件建设”以外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在日益提升。大学生艺术团在各项重要艺术比赛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及取得的成绩排名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认可。大学生艺术团里大多是一些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文艺精英,他们关心时事,心系国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入社团时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希望在社团的帮助和活动锻炼下,能够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也希望能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进而成员间互相启迪、增进友谊。既然他们都怀着美好的憧憬加入社团,那么就应该为其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团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大力支持,让大学生校园文化不断出新出彩。让大学生艺术团充分发挥“蝴蝶效应”,带动整个学校的艺术氛围,让年轻的心与时代脉搏共同律动。在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热情会被带动起来,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连锁效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走出困境就指日可待。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建议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德行等各方面的培养。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有利于思想道德及精神文化的提高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满足并且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学校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和文化素养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认识美,了解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学文化常识,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三观”的正确培养[1]。艺术教育通过音体美等艺术形象和艺术创作,在艺术和精神之间得到碰撞,实现情感的传递和交流,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思想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2.有利于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文化视野的扩大

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丰富多彩,涉及中外文学、音乐、美术及戏剧等。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基本国情下,高校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弥补学生在中学时期的知识局限性和阅读面窄的欠缺。通过这些学习认识社会的发展态势和人类的发展历史,使学生精神得到升华,心理功能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并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开阔文化视野。

3.有利于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可以美化人格,促进人们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将各类艺术形式以授课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艺术教育丰富了自身的见识和艺术体验,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使学生的生活情趣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从而令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不管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创新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创新思维就是运用非逻辑思维去处理问题,而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可利用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来实现[2]。公共艺术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它通过联想、情感、感官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丰富的创造想象力;公共艺术教育还有利于对学生直觉和灵感思维的培养,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情绪就是直觉,而灵感往往都是在直觉出现的刹那间产生。公共艺术教育巧妙地结合了人的形象和逻辑思维,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高校均已经设置各式各样的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以选修课或者公选课的形式出现,这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力,有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年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

教育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有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但在具体设置上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设置要求,而且很多高校并没有为公共艺术教育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而是把它挂靠在学校的教务处,这就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制度和政策的保障,教学缺乏监管,教学效率低下。综合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一些高校的艺术教育机构在教学管理、人事财务等方面缺乏自,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影响较大,教育管理机构有名无实,很难融入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去。

2.课程设置不被重视,教材选择随意

在普通本科院校中,课程设置首先考虑的必定是专业课和必修课,之后才会考虑到选修课程的设置,而大多数高校通常会选择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放在选修课中,这往往最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略,当遇到师资或外部环境的干扰时还会被替换,加之一些高校的课程考查是通过采用开卷考试或是结课论文的形式实现的,这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的反映很不利。还有一些高校由于艺术教育方面师资力量的欠缺,比如一些地方综合类或者理工类院校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学校就会采用网课的形式授学,无教师的现场教学和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学的效率。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高校在艺术教材的选择上过于随意[3]。比如一些高校本身设置有艺术类专业,这时为了方便起见,他们会直接采用艺术类专业的相关教材用于公共艺术教育中去,选择教材没有针对性,没有将艺术生和非艺术生的需求考虑进去;还有一些学校会采用本校自主开发的教材,通常这些教材内容创新性不足、整体水平较低,这都很难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学生艺术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艺术教育的师资情况将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效果。在实际情况中许多高校均存在公共艺术师资不足的情况,即使有配备专职公共艺术教师,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往往不高,经验不足,文化底蕴欠缺,这都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触公共艺术;还有一些高校往往会采用团委等其他行政部门的非专职老师授课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责任心差,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学技能单一无新意,授课很容易朝着自己擅长的领域靠,教学面窄,这就使教学效率不高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授课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由于高校自身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考试形式又过于流程化,这就使学生不自觉地把公共艺术课程不当回事,应付现象严重。目前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大多都是理论的教学,缺乏实践的支持,学生上课兴趣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小动作频繁,大多数学生仅仅为了结课考试或者获取学分,真正用心学习的学生并不多,这完全违背了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初衷。

三、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建议的探讨

1.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教学机构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学校自身学科设置问题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使得学校没有能力建立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只能将公共艺术教育依托在别的部门或者临时调动一些非专业的艺术教师来维持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因为艺术教育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教育效果缓慢,相比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学校对其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学生也将其默认为可学可不学的课程,这都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设,给予资金和组织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使高校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教学机构,规范公共教育管理制度,完善考评体系,增加教师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充分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4]。

2.优化课程体系,合理选材,因材施教

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选择不能盲目,应结合高校所在城市的特点以及高校中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开设课程,既能够体现当地的地方特色,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公共艺术教材的选择不可随意,应结合学生层次和专业的不同合理选材[5]。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若教材太过专业,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厌学;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力弱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教材选择时应考虑到理工类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材,这样既实现了艺术教学的目的,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对艺术的需要,做到了合理选材、因材施教。

3.强化师资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教育中具有示范性,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应当掌握娴熟的专业知识,并且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方面的欠缺亟须弥补,一方面,学校可以优化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来强化师资团队,并应全方位考虑专业设置,既考虑到年轻思维活跃的艺术专业毕业生,同时也应当考虑社会上那些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精英。另一方面,学校在一定程度应当给予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与优势专业教师同等的政策,不定期为艺术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校内外相关专业合作等,加强教师间对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接受新时代高科技教学的新思路,并及时吸收新的成功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师资队伍,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

4.开展公共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艺术活动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多元化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艺术。艺术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么死板,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在玩的过程中也能使学生接触到艺术,并亲身体验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艺术。比如开展书画展览活动,学生自愿参加,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内展览,这样既塑造了学校的艺术氛围,也激发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化地和谐发展。

作者:崔媛媛 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巍,钟天娥,池阿海,等.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4—87.

[2]柏志华.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5,(13):224.

[3]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7):195—196.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7

当前,从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及各类硬件设施的匮乏来看,艺术教育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2012年,本刊曾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做过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教育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价值的认识严重不足,可以说这两方面是造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步履艰难的重要原因。

公共艺术教育需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一再重申:“综合大学的艺术教育有双重作用,即加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教育是人的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所在,但是苦于缺乏公共艺术教育资源,致使学校教育中这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领域被严重忽视。由于长期以来被观念所左右,很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不愿意开艺术普及课,而低水平的艺术教师又让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产生了厌倦心理,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多一些像彭吉象那样二十几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坚持开艺术教育普及课的教授或学者,相信我们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相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社会公共艺术教育则更多地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如以书法教育为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赵长青建议通过中国书法进万家等活动,把书法事业纳入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捐建命名兰亭学校,培养书法后备军;培养专业的书法教育人才,不断输送中小学书法教师,还要组织引领书法家、书法工作者成为志愿者,担任校外辅导员,捐助老少边穷地区。全国人大代表、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则认为,书法的传承事关文化安全,书法进课堂非常有必要。他建议,目前书法教育更应该培养大批的书法老师,以满足“书法进课堂”的需要。他说:“我们不但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更要从国家文化安全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书法教育的目的也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越是刻意追求某种事物的成功时,越会出现盲目跟从的现象。“书法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书法家”,这需要我们的社会及媒介给予正确的引导。

公共空间中艺术氛围的营造

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着责任,二者在实现的过程中也是互相渗透的。而与公共艺术教育相比,公共艺术则更加彰显了政府和纳税人的责任和义务。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翁剑青认为,“公共艺术”的核心概念就是要国家、社会把纳税人交给政府的一部分钱拿出来做公共空间的艺术,公共艺术区别于画廊、学院的艺术,也区别于美术馆、博物馆的艺术。无论世博会、奥运会,还是城市建设,比如道路、广场、公园、车站、学校、医院里的公共空间的艺术都是一个地标,代表一个城市的人文素养。但无论是公共空间的艺术,还是公共艺术教育,都是基于人的美育度的一种培养、提高,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在起步阶段。

在大多数博物馆和艺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今天,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博物馆和艺术馆仅仅是人们主动接受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之一,其对大众的熏陶作用并不能完全实现艺术教育的隐性价值,相反,当人们的生活空间被高品位的艺术氛围所笼罩和包围时,人们才能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精神的提升。

如今,城市雕塑已成为热门艺术,优秀的城市雕塑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艺术品位,而近年来却一度出现了很多惹来非议的城市建筑或雕塑,那些不能愉悦身心却让老百姓很虐心的景观,只能降低人们的欣赏水准和艺术品位,也会给人的精神带来消极的影响,这样的公共艺术是不该出现在我们的公共空间中的。与其盲目地做一些看似有个性实则不知所表达为何物或代表着低极趣味的公共艺术,不如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让老百姓生活在高雅的环境中后再行动。因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氛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认为,城市雕塑是人民的艺术,是美丽中国的文化表现,因此要建立规划,立项应科学,使之与城市环境、文化空间相契合;其次是应遴选专业强、水平高的艺术家和制作团队,根据大众化与高雅性相统一的原则进行设计与制作;而这些的基础是要增强人才的专业化程度和人文素养。此外,还应重视管理维护,避免城市雕塑破损残旧。

社区公共艺术教育不可或缺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社区教育这一新型的教育形式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艺术文化活动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所谓社区艺术教育,正是因其具备了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而颇受社区群众欢迎。虽然当今全国各地开展社区艺术教育的成果有限,但不乏受群众欢迎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

据《扬子晚报》报道,3月7日,“霓裳丽影――张广才云南写生作品走进南京社区展”活动在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画展现场张广才教授还为社区居民做了怎样欣赏中国画的讲解,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城市晚报》3月14日报道,白山市浑江区53个社区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艺术团,他们有的是专业队伍,也有的是草根组建起的团体,但无论社区的艺术团体是否专业,都为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近年来,浑江区也积极扶持社区成立各种文艺队伍,为其提供活动场地,尽可能提供各种服务,并向有关部门争取各种支持。同时,浑江区还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为社区购置音响设备,组织专业人员到社区对社区文化人员进行培训,为社区文艺爱好者们送去指导老师,使社区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天健网消息,今年3月13日下午,由大连话剧团主办,沙河口区文化馆承办的“高雅艺术进社区”系列演出走进南沙街道后山社区,为辖区居民奉上了一场视觉盛宴。此次演出包括相声、小品、歌曲、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为文化惠民“五进”工程的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得到了大连市京剧团、话剧团、歌舞团、杂技团的无偿支持,专业演员们进入社区,和广大市民面对面进行交流,使广大市民不需要走出家门就可以欣赏到高雅艺术,受到了广大居民朋友的好评。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09-02

doi:10.3969/j.issn.1671- 5918.2015.10-052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收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目的的集中概括。

在高校实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公共艺术课的实行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的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

为了论证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实施方案,我以访谈和问卷形式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虽然大多来自农村,但是他们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渴望很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能接触一两门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对自己是有帮助的,他们尤其希望能接触到有关音乐、美术、电影方面的学习。 农林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起步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较晚,而且其专业莫过于农业和林业两大类,所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很少或几乎没有接触过有关公共艺术课方面的熏陶,更别说学习了。进入大学后综合素质明显弱于在城镇成长的孩子。因此审美品位以及创新精神和自信等方面都较为薄弱。时代在快速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现今乃至今后的重中之重,为此,在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已然成为各高校的必备课程。作为农林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认清自身的弱点,加强公共艺术课的学习。这样才能适应学院和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培养成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二)课程设置合理性不够

笔者在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农林类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各高职院校对公共艺术课的重视度不够理想,有将近一半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甚少,仅限于音乐,美术两大类,有的高职院校根据本校的教师所学专业开设公共艺术课,比如:学校有音乐方面的老师,就开设与音乐相关的公共艺术课程,而其他例如美术,影视等课程就无缘开设了。另外,有的学校认为:职业院校只要让学生把专业技能学好就行,也就尽到学校该尽的义务了。有的学校认为:公共艺术课只需要在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开设就行,其他专业则没有必要开设这类课程。还有的学校认为:公共艺术课只需开设选修课即可,有学生选,就安排老师上,没有学生选就不开设,而且也没有和学分挂钩,这样导致学生即使想学一看没有学分还不如不学。继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为此,为培养农林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重新设置课程,力求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三)教师队伍的不完善

目前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队伍非常薄弱,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没有专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师,就依托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的教师上课,他们本身担负着各自繁重的教学任务,必然无法把重心放在公共艺术教学上,这样也导致公共艺术教育不能持续、健康、深入地开展。

二、加强公共艺术课开展的途径

近几年各高校络绎不绝地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然而效果却大不相同。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建立自信心起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发挥公共艺术课在高职院校的作用,必须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本校公共艺术课发展的最佳实施方案。

(一)领导重视

众所周知:一个学校的领导对哪个专业重视度高,那么这个专业发展得必然好。农林高职院校的校领导无疑对农林类专业相当重视。既然公共艺术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途径,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技能高素质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农林高职院校的院领导应该把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提到日程上来,成立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负责对全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艺术实践活动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和统一部署。

(二)课程设置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情况授课

1.全面实施公共艺术课限定课程教学

根据要求,公共艺术课可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喜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这些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大多为理论方面的课程,相对于农林学院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学习。为全面完成这八大课程,我院将这八门学科以网络形式面向学生授课。学生可以自选其中的一门课程,而且学院规定每一位大一新生必须在第一学期自选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并取得学分,达到此规定方可毕业。

2.配以任意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孩子,她们当中的一小部分从小就接触有关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很想继续再深一层次地学习,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学习,而是实践方面的学习。例如与音乐相关的某一器乐的演奏或声乐演唱等等。为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我院以单独授课形式面向学生授课,学生可以与老师面对面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当然公共艺术选修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尽可能多地开展各种公共艺术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3.艺术专题讲座

开设艺术专题讲座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课的补充,我院除了每学期安排艺术专职教师面向学生开设与公共艺术相关的讲座之外,还不定期邀请校外艺术名家来我院开展艺术讲座,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园丁,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必需要有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来保证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农林高职院校,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师少之甚少,因此农林高职院校要想尽一切办法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公共艺术课教师。除了按教育部要求积极选送公共艺术课教师参加在职硕士学位进修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考察等形式,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一定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与校园文化和社会体验相结合

公共艺术课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艺术感知力,使他们真正了解艺术,热爱艺术,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为将来更好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就是半个社会,在大学里,学生不再是只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把理论知识和生活知识相结合,通过公共艺术课的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及早地融入社会。为此,为增强校园文化,我院每年邀请国内享有一定影响的个人或团队,以公共艺术课的形式到学院演出,展览或做讲座,丰富了学院的校园文化,同时也为学生拓展了视野。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一、课题背景及重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与我们所谓的艺术专业教育完全是两个概念。丰子恺指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全般的教养,即美的教育,情的教育,应该与道德教育一样,在各科中用各种手段时时处处施行之。”人有一种情感、一种想象,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达和交流,这种丰富性是一般动物不能企及的,艺术重要的就是要通过早先的教育把这些东西发掘出来,这种人更富有创造力,他的人生比没有受过良好艺术教育的人生更为丰富,这才是艺术教育的根本。

二、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研究分析

1.政策指导

多年来,我国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从“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到“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科学化与制度化方面做出了很多明确、具体的指导。

2.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主要从目标、内容、形式、教师素质、课程课时这几个维度去考虑。艺术课程的目标重点在于其公共性,其课程与专业的艺术类专业学科设置是完全不同的。现阶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太专注于艺术本身,不能够体现其目标是为了促进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生的综合创新,增强各知识学科间的联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区别于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形式,突出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在创新多样性的艺术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含量。另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传播者和艺术文化的育人者。首先,他们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专业艺术工作者主要体现在对于艺术或某以专业领域的专注和创造上,而公共艺术教师则不仅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即艺术文化育人的再创造上,更体现在将艺术教给学生时所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上。

三、当前国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缺失

观念之忧———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一些学校负责人轻视公共艺术教育,导致诸如机构不健全、课程落实不到位、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来起步已经算晚,理论研究部分也比较滞后,离我们提倡的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还有距离。再加上功利主义使得公共艺术教育边缘化,这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是功利主义的观念问题。师资之痛———教育部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15%-0.2%。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开设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参差不齐,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专职教师,这里是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老师多由美术系、音乐系等院系的专业教师讲授。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当然需要有固定的教研科室和固定的教师团队。渠道之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已经规定,“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公共艺术课程。其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通过2到3年的努力尽快予以开设。”课程开设是一方面,但是公共艺术教育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学生到博物馆去、到画廊去、到音乐会的现场去等等,都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这些渠道建立还需时日。

四、总结

本文从研究探讨当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出发,强调艺术素养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重视高校通识艺术教育势在必行。根据文章中对现有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并给出建议:各级各类高校都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提高其实效;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应该成为改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加强与艺术家、社会艺术团体和机构的紧密联系;各高校可以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特色校园艺术活动。最后,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建议的改革改善,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永昌,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新探[J],艺术百家,2006(2):159-160

[2]田世英,对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82

[3]沈宝莲,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05(6):159

[4]黄小明,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J],艺术百家,2004(1):116

[5]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45

[6]刘颖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7)

公共艺术专业论文篇10

1、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

(1)公共艺术设计是研究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和公共艺术品的设计,是在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空间标识设计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新专业,具有跨专业的学科属性。二十世纪末在国内各高校开始兴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内不断加快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公共艺术设计逐渐显示其优势。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市场需求态势。全国开设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很多,主要有江南大学,中国美院,浙江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不同的院校其教学计划各有所侧重。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方向。1、以当代城市空间文化建设,城市形象的创新,地域文化的独特的识别性和地域文化的设计为主的学科方向。2、以城市、环境、场所等公共空间为对象进行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培养具有扎实的造型艺术基础、掌握环境艺术设计技能和现当代艺术创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向。3、以城市雕塑、景观装置、公共艺术学、公共艺术工程施工、虚拟造型、艺用科技为主的专业方向。各院校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扬长避短,各有千秋。

(2)人们对于公共艺术设计的普遍认识。公共艺术设计本是为了满足人在环境中的生活需求对公共空间环境所做的设计,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双重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艺术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密切。如今,公共艺术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雕塑与壁画,不再是仅供人们瞻仰或欣赏了,它更多地包含着观看者的体验。而环境中的主体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停留在对作品的观赏上,而是更注重环境给其的心理感受。但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上,很多人仍认为,公共艺术设计就是城市雕塑设计,或者是景观设计,这种看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的发展。

二、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和使命

1、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1)完善课程设置

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和创造力培养为根本,加大创造性思维培养力度,不断在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专业课程要设置系统,围绕着创造力的提升来建立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课程系统。注意课程的衔接,在低年级有针对性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可分为三大系统:一是专业技能培养系统,可开设设计素描、色彩,速写、雕塑基础、陶艺基础等课程;二是专业素质培养系统,可开设美学、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等课程;三是专业设计基础系统,可开设阴影透视、图案设计、表现技法、建筑制图、综合材料设计等。在高年级系统开设专业课程。一是设计类课程如环境小品设计、城市雕塑设计、壁画设计、快题设计、装置艺术设计,二是材料工艺类课程如装饰雕塑、综合材料壁画、陶艺、金属工艺、玻璃工艺等,三是预算以及法规类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开设装饰工程概预算与投标报价、景观施工、专业法规等专业课,使基本功训练和职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不断参加创新实践,真正做到基础培养、理论强化、创造力提高为一体的新型公共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2)加大实验室教学力度

把学生从课堂带到实验室,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动手完成,帮助其了解一件作品从创意诞生到实物完成的所有过程,并且强化其对工艺制作的认知,了解材料的属性和应用方法,增强对材料的敏感度和动手能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精选实验设计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各年级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分为基础工艺训练、专业实验课程、主题设计实验课程三个层次,使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能做到每年均有实验室实践的相关课程,从入学到毕业逐渐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把基础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合并。使学生在低年级就能进入到实验室学习,对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都有很大帮助。到二年级通过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设计实践过程的认知。设计思维更加成熟和多元。学生通过低年级的积累到三、四年级时设计实践能力定会得到相当大的提高。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人才为目标,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依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和培养目标,进行整体改革。这为构建实验教学课程核心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技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了理想场所。为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3)设计教学中增加实题设计环节

教师把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中去,让学生了解设计的过程、施工的过程,与市场完全对接。并要求学生在设计中明确环境使用主体的诉求,从作品形式、设置策略、人的参与方式等方面提出完整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案。

三、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在学科领域里面具有一定前瞻性

目前,在中国,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缺乏“文脉”的针对性;作品的设计缺少对具体地域的历史、人文、生态进行分析,而简单的模仿国外;或是将有些流行样式,牵强附会的直接置入城市环境,导致文化与时空的不符。作为创作主体的设计师,在创作中与大众的审美追求产生矛盾时,也陷入了两种误区:一是忽略公共艺术大众化、通俗化的特征,片面追求艺术的实验性探索及个人化的审美取向,造成艺术与大众文化的隔阂;二是把公共艺术完全放置在“市场”与“商品”的定位,以迎合大众审美为唯一目的,创作的“从众心理”导致公共艺术的“媚俗化”、“雷同化”与“概念化”的局面,并引发公共艺术的“批量生产”现象,从而迷失了公共艺术体现当代文化的审美诉求。三是少数“领导意志”产生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公共空间中现存的为数众多的带有功利色彩、素质低劣的作品,盲目的“美化情结”,使公共艺术失去了“公共性”的内涵。专业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