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作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5:14:48

地位作用

地位作用范文篇1

关键词:集中采购;财政监督;作用

政府集中采购不但需要采购货物,还有招标工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政府的集中采购,可以使得分散采购行为集中起来,规范采购行为,在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合理资源配置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不断规范、优化,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纰漏和问题,例如机构设置不规范、采购规模采购范围不合理、采购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政府的集中采购离不开财政监督工作。财政监督工作是财政基本职能的一个关键方面。财政部门需要对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规范化约束,确保集中采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保障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一、政府集中采购现状及问题

1.政府采购队伍专业水平与素质较低。政府集中采购具有政策性、知识性、市场性等特点,是一系列纷繁事物的结合,并且需要进行不断的经验与知识的总结与提升,才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于专业队伍的水平与素质提出了较大的考验。然而,目前有些采购人员并没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对于采购政策与相关流程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意识,在业务的办理上就会显得专业性不足。与此同时,一些采购人员没有较高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中饱私囊、违法违纪行为,滋生腐败。2.政府集中采购预算不合理。政府在进行集中采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且逐步开始重视在基层单位进行采购预算管理的制度,然而仍然面临着人才不足、采购过程难以细化等问题,在进行相关采购编制时,不能够做到全面的考虑,导致采购预算制定不合理、不科学。在一些事业单位进行采购预算编制时,随意性较大;在实际采购时,也存在着不经过事前的考察和调研,而随意做出决定,造成无法按照预算编制进行采购或者采购时出现漏报与少报行为;一些有着采购限额标准和目录的规范采购,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或者这些规范和标准有些制定的时间过久,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缺乏操作性;相关预算编制人员很多是由财务人员,而财务人员无法确切掌握其他部门的需求情况,在进行编制时就难免发生偏颇。3.政府集中采购效率较低。政府集中采购是原始分散采购的升级和改进,然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原采购人员的限制和利益上的触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抵触行为或者产生一定的矛盾。当出现某些部门恶意刁难或者不予配合时,集中采购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经销商与采购部门、财政部门之间需要达成一致的意见和共识,才能够提升采购的效率。4.政府集中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政府集中采购需要一套完整的监督监管制度和部门体系,然而当前我国监督管理部门仍然是具备多重职能的唯一部门,在实际操作时,就会发生监督不力、监督范围较小等情况,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管威慑。对一些事业单位的监管,监管过程不全面,只局限在招标采购过程,无法实现政府集中采购的立体监管,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带来隐患。

二、政府集中采购中的财政监督措施及意义

政府集中采购能够增强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同时也为财政管理提升能力做出一定的贡献,财政监督是保障政府采购精细化操作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实行的绝大多数财政监督措施与政府采购有着内在关联性。1.建立预算绩效监督管理机制。预算绩效监督管理机制,应当具备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控制、预算结果评价、预算成果反馈、反馈结果应用等方面,是一项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在预算绩效监督管理机制内,资金和资源的利用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使用,资金分配更为优化,使用结构更加合理。例如:太和县政府采购预算通过年初的编制、审核及批准政府采购预算资金15.9亿元,通过公开招标和政府集中采购项目216个,实际成交金额15.2亿元,节约财政资金7233.7万元,政府采购综合资金节约率为4.6%。通过预算绩效监督管理,能够得到绩效目标、绩效跟踪、绩效评价以及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促进采购工作的合理、健康运行,促进闭环管理的全过程化。2.政府采购与财政投资评审相结合。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在项目预算以及竣工决算等节点上的审查及事前审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进行管理,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投资评审不但需要进行政府履约管理,还应当加强资金的利用管理,从而确保资金被科学合理的应用,资金预算管理和执行方式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项目预算评审需要进行采购项目的预算评审,采购需求及时关注,并就相关内容得到相关专家的意见,将评审工作做到全方位的考虑,评审必要性、合理性、绩效等方面的内容。在充分调研和对方案进行比较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功能需求、技术需求和采购预算,确保政府采购计划的可操作性。3.加强中期预算管理。预算工作是政策与规划之间的桥梁,能够在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强绩效管理水平上发挥作用。促进财政纪律、资源优先性配置以及运营绩效得以实现。在中期预算框架下推进中期预算项目管理,有助于妥善解决周期较长的项目预算安排和实施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为跨年度项目一次性整体采购提供了有利条件。4.财政信息公开与政府采购相结合。财政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预算信息、部门预决算信息、政府采购信息、绩效评价信息等组成。财政信息中政府采购信息是社会比较关注的内容,对于政府采购引领社会监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政府采购不但应当受到法律法规的束缚,还应当受到信息公开条例的监督,将采购的相关信息,如采购需求、采购结果和采购合同等内容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披露,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而开展具体的政府采购活动。同时,还应当注重采购方式的选择,加强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的建设,促进公平透明的平台的设立。当采购项目达到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标准时,应当及时进行公开招标,或者在一定情况下进行邀请招标的方式,也应当在公开资格预审公告的前提下,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合格供应商竞标。此外,应当严格限制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只能将其作为信息公开前提下竞争先天不足的特例,而非采购人先入为主的特权。5.政府采购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结合。由于政府购买服务具有较为宽泛的领域,尤其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阶段,政府购买服务需求作为政府采购项目日渐增加。如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级政府加大对美好乡村建设的力度、增强对环境卫生保护的投入等均需要政府购买服务加以完成。目前公共部门自身服务以及对公众提供的服务都日益增加,并导致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紧迫性。2017年,太和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37项,完成政府采购服务预算资金17510万元,实际支出财政资金13981万元,节约财政资金3529万元,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节约率达到20.15%,为太和县的生态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公共养老服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平台通常分散在不同主管部门,采购程序和监督管理缺乏规范统一的要求。充分依托现有政府采购平台,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管理,在统一公开透明的平台上操作和监管,有助于扩大政府采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优化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三、小结

本文对政府集中采购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措施以及政府集中采购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集中采购的规范性。针对加强政府集中采购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财政监督的措施给出了建议,包括建立预算绩效监督管理机制、政府采购与财政投资评审相结合等方面,并阐述了财政监督对于政府集中采购的意义,确保政府采购行为提升效率,保障政府职能部门的以及物资采购部门的健康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董常悦.提高政府集中采购效率的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5):40.

[2]杜云峰.依托财政改革深化推进政府采购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政府采购,2016,(06):58~60.

[3]耿笑.政府采购监督有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6.

[4]吴桐.我国政府采购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

地位作用范文篇2

我国的建筑师职称现已恢复,这是十分必要的。过去,我国把建筑师一般称为工程师。在西方,称一位建筑师为工程师可能引起对方的抗议。建筑师是三大古老职业之一,其它是医师和律师。欧洲人说:医师是恢复(人体)秩序,律师维持(社会)秩序,建筑师创造(物质世界)秩序。早在公元前25年,古罗马建筑师兼军事工程师维曲罗维斯编写了建筑十卷书献给他的君主奥古斯塔斯大帝。可见建筑师职称是由来已久。

建筑到今天还是各学科的综合产物,建筑师应当对一切技术成果能予以正确评价和实际应用。建筑师决不是一成不变的职业。各个时代按不同的要求,对建筑师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责任,是历史的必然。建筑师历史地位演变到今天,建筑师就应当在满足人民不断变化着的物质文化要求起着更大的作用。为此,建筑师在正确认识自己历史使命的同时,需要对专业的历史与理论做出再评价;需要从综合环境设计去考虑建筑设计,脱离城市总体环境的个体设计思想不应当再保存下去。在我国,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建筑师地位的社会承认。

2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及责任

在新的形势下,建筑师应当得到正名,并在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基础上,受到社会的尊重。建筑师是脑力劳动者,他以自己的、也包含了集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建筑作品,向人民提供生活、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建筑师通常受到系统的建筑学教育,并有一定的建筑创作实践经验。建筑师通过所掌握的建筑技术、艺术规律以及其它有关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建筑创作。建筑师的价值在于通过复杂的脑力劳动,为全社会创造财富。为此,建筑师的劳动无疑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建筑师的地位应该得到必要的改善。

建筑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不断自我否定的气量,要重视原创性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在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及思维方法上都值得我们借鉴,要学习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方案的形式和符号。

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中国的建筑文化如何才能发扬光大,中国的建筑师如何才能走向世界,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还未能彻底地完成这一使命。由于政治家的努力,社会制度越来越健全;由于经济学家的努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工作越来越见成效。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的城市如何才能越来越方便,我们的建筑如何才能越来越美丽。这应该是一份责任,或者说更是一种使命。这正是目前中国建筑师最大的症候——缺少一份应有的责任。责任不同于技能,责任也不同于爱好。如果是作为一种技能,那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如果是作为一种爱好,其实还是一种手段,一种自娱自乐的手段,属于个人行为,来时可激情爆发,去时即随波逐流,这种建筑师是以情在做建筑;如果是作为一种责任,那就是一种力量,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属于一种社会行为,这种力量在目标前提下,是可以以生命为代价的,这类建筑师是以心在做建筑。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在经济上浪费,每一笔设计都应物有所值,无论是私营业主,还是国有财产。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我们应该是美的使者,应该关注视觉上的愉悦,将美的外观和美的空间从现状中截获出来,奉献给人们,然后收获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快乐。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建筑即上升到一种教化的功能,这时的建筑将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使用功能,更是有一种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如文学、如绘画、如音乐,诱发人们本真的健康。当建筑设计成为一种责任时,会激发起一股民族的豪情,一股源于本土的情感,在这种情境中,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差异性,而更是一种文化的优越感。我们应该担负起一名建筑师的责任。3建筑师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特别是住宅作为人们消费投资中最大的商品之一,从选址立项到消费群体定位,从设计施工直至物业管理,已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并被赋予了全新的属性。

(1)建筑师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建筑师应该认识到:要想对社会多作一些贡献,或者发挥更多的作用,应当是在作好本职本专业工作的同时,参与更多的或一定的力所能及的“促进”作用的工作。也只有这样做,才会引起政府、专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使用者,对建筑师工作的支持。从而便更多的人了解建筑师、建筑师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政治、哲学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从建筑师从事设计活动的历史和他们社会地位的演变,可以看到:不少取得成就的古代和近代的建筑师,在他们的著述论点和一生事业的实践中,不但可以看出他们对社会的关心和特有地那种积极性,而且还可看到渗透在他们思想深处的那种极力“促成”的精神。

因此,作为建筑师,要深入群众走向民间,尊重使用者,遵循政策法规,了解社会经济、政治等广域知识,了解城市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以自己熟练的体形空间设计技能和哲理,为改善城市环境服务。遵循这种哲理而工作的建筑师,多是前景宽阔而乐观的。如果只顾专业界线分明、追求单一、幽雅、轻松,则可能是自缚不前。建筑师的促进作用,可以从精神变为物质,可以从智力转换为经济效益,可以为市民造福。这是为许多国家,许多建筑师所供认的,并有很多成功实例。

(2)建筑师的社会地位体现在建筑商品形成的全过程,并能使开发活动更具人性化。作为用户个性化实现的桥梁,建筑师解决了投资的短期行为与建筑使用价值长效性之间的矛盾。

(3)建筑师的作品应该成为能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的商品,市场成为检验建筑师作品高低的重要标准。建筑师可以站在技术和经济的高度上客观的评价建筑的环境、性能、质量等方面的利弊。用户可以通过建筑师更进一步了解所购和使用的建筑,避免受销售人员片面宣传和误导,为发展商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服务形象。

(4)在与用户的接触中,建筑师从生活和社会诸方面为用户出谋划策,引导用户的消费观念和居住理念,既不落后,也可避免无谓的超前。对于发展商而言,建筑师将用户零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加以提炼和组合,使发展商为社会提供更为合理的产品。对于设计师而言,建筑师为设计人员更多地了解用户和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对于用户而言,建筑——特别是住宅作为消费的最大商品之一,理应获得如同家电商品一样的服务。

(5)建筑师能从整体规划到部件选择,从适用经济、美观高效到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把握住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包括居住性、安全性、舒适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建筑师还可以使建筑商品的价值最大化,这里包括不同性能标准的建筑。在住宅产品的直接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住宅品质和性能的量化特征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建筑师的智慧和全局能力所体现的附加值会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地位作用范文篇3

一、村民自治是党领导农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决不是偶然的,与我们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实践密切相关,或者说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党领导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提供了根本基础。在我国,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人民的委托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即间接民主;二是实行基层直接民主,由群众依法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这种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的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扩大基层民主,使人民群众直接参政议政,管理自己的事务,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条件与政治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组织形式的行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具备高效的动员机制,即可以迅速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但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又会造成农村基层民主的低制度化,使农民群众对民主权利的行使往往以阶级斗争、政治运动主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经济体制的变革,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使亿万农民获得了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真切地感受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存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经济利益的具体化必然带来自主意识、民主意识的增强。在生产队实已解体的情况下,农民群众如何参与村务管理,村干部如何产生,又如何监督村干部的行为,是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以后,对农村政治上层建筑提出的新课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群众创造了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依托、以村民自治为农村事务新的管理方式的基层民主制度。

我们党高度重视这一新生事物,认为这是农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创造,是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农村政治体制的创新。1982年公布的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又对如何建立村民委员会、村委会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等,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1987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正式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确定了村民自治的原则及其框架。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亿万农民从此走上了依法自治的道路,也标志着农村基层民主开始向法制化、制度化目标迈进。经过10年的实践,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在总结村民自治经验的基础上,对村委会组织法进行了修改,使村民自治逐步走向规范和完善。

可见,我国的村民自治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党所领导的农村改革,为村民自治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开拓了广阔的政治空间;党所致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村民自治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从宏观上安排了村民自治的走向。可以说,村民自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贯彻实施的结果,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那种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对立起来,以村民自治来否定党的领导的观点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也是十分错误的。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村民自治的领导核心

村民自治不能排除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都有明确规定,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动摇不得。

首先,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我们党是无产阶级先进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包括农民群众在内的亿万人民的自愿选择。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带领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的战斗堡垒。党的执政地位在农村主要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上,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村民自治是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必须谨慎操作,健康运行。只有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村民自治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才能更好地遵循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保持正确的走向。否则,将变成无序的民主,或为宗族势力和恶势力所控制,演变成破坏农村社会稳定、阻碍农村改革发展的异己力量。再次;是由我国农村现实状况决定的。我国农村社会情况复杂,传统观念、宗族血缘关系根深蒂固,既有经济工作又有政治工作,既有管理工作又有大量的群众工作,加上当前我国处在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这无疑给农村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只有集中了农村优秀分子的基层党组织,才能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协调好各种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所无法替代的。

在村民自治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应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导。就是在村民自治过程中,把握好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保证村民委员会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经济建设是最大的政治。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组织和带领农民群众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从政治上领导好村民自治的根本途径,也是村民自治的根本目的。同时要积极支持村民委员会依法实行村民自治,履行好职责;对那些以发展基层民主为名,破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行为,要坚决斗争,依法打击,保证村民自治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思想领导。领导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之一。村民自治的过程是各种文化观念冲撞的过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不抢占主导地位,必然为其他思想文化所占领。为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用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党员和农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把村民自治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加大对农民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民主法制教育的力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三是在重大问题、重要环节上领导。主要是在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等问题上,切实发挥党组织的中流砥柱作用,保证村民自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例如,在民主选举中,乡(镇)党委要把握住大局,广泛动员,周密组织,精心运作;村党支部要在上级党委领导下作好具体工作,确保民主选举依法进行,实现党委、政府和群众“三满意”。在民主决策中,党支部要对全村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要组织好村民参政议政,重大事情让群众讨论,引导群众正确决策。在民主管理中,党组织要领导村委会抓好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的各种规章制度,使村民自治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继续推进。在民主监督中,村党支部首先要强化对党员村干部的监督和考核,搞好党内监督,以此带动整个干部队伍建设;要积极推动村务公开,尤其是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如村提留的使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分配、财务收支情况等,一律公开明示,给群众一个明白。

在村民自治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一个根本性的政治原则,但这并不等于党组织可以取代村委会,包揽农村的一切事务。从党组织的性质、职能以及村民自治的基本要求出发,还应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党支部和村委会性质不同、职能有别,两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必须将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与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机结合起来,寻找各自工作的着力点,寻求双方的结合点。农村党支部既要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村民自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要积极支持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村委会应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凡属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向党组织报告,并取得支持,坚持党领导下的自治、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治。

三、切实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实行村民自治,尤其是村委会直选,给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对党的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既要敢于领导又要善于领导,积极改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切实转变思维方式,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即由过去习惯包揽一切转变到抓大事、抓重点上来,从具体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由过去偏重于对上负责转变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上来,多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由过去注重行政命令转变到引导、教育群众上来,善于把党组织的意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由过去单一重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作用转变到加强党的领导与实行村民自治同步推进上来,把党的领导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好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要认真抓好自身的学习和提高。着眼于农村改革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势,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提高素质,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善于组织引导群众的能力。这是发挥好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前提。

第二、抓好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在客观上启迪了农民群众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这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搞好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重点是抓好群众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教育,使其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善于把握基层民主发展的进程,坚持依法办事。

第三、加强组织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实行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实践证明,这是最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村级组织领导体制。对村委会直选中比较年轻、素质好、得票多、群众威信高,但没进村委班子的,要纳入后备干部队伍档案,落实跟踪培养措施,一旦时机成熟,就让其挑重担。对目前还不是党员的村委会成员,要加强教育,积极引导使其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对能力强、工作好、作风正的党员村委会成员,应适时充实到党支部中来。

地位作用范文篇4

关键词:旅游文化;含义;地位;作用

旅游业的兴起,旅游文化成为旅游业重要的精神支柱,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设旅游文化也是现代旅游业保持最大收益的新型经营战略。

一、旅游文化的含义

文化在国家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为整体性的一种表现,其中包括,历史遗留下的产物、景观形态的乐趣、旅游的多样性,通过这些来满足游客需求,使旅游业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样式,称之为旅游文化。按照其定义,可将旅游文化分为传统与现代两种旅游文化,传统旅游文化包括旅游者和景观的文化,现代旅游文化则在原基础下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

二、旅游文化的地位及其作用

旅游文化地位和作用体现在旅游行业的方方面面,旅游文化也与旅游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同时在旅游环境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经济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区的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当地旅游景观展示给游客是特别的、美丽的、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使游客被当地景观所着迷,投身到当地的人文环境中。增强当地旅游文化的繁盛,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实在我们国家有很多旅游景点都是通过古老的文化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例如北京的故宫,一年接待的游客上千万,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的同时,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扬,促使世界越来越了解中国,同时使中国在世界文化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旅游景点带来巨大的收入,同时为周边的居民带来了收入,促进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旅游文化不仅能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更能促进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业发展的越迅速,随之而来的问题相对来说也就越来越多。首先体现在旅游景点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旅游景点的游客越来越多,对周边的设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景点的负责人对景点周边的商店、酒店、饭店、交通甚至卫生间进行整体的规划,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时服务水平在旅游业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旅游区的服务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去接待每一位顾客,这样,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也会吸引更多地游客,以此整体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就体现在旅游景点的环境里。一个是环境卫生,如果一个旅游景区里面和外面都杂乱无章,对于游客的多少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环境卫生也是发展当地旅游的重要保障。另一个就是人文环境,旅游景点的民俗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来源。例如,为什么近年云南大理的游客逐年增加?一个是当地的环境优美,另外一个就是当地的民风淳朴,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并且大理当地的居民也很热情,不仅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旅游中的安静与美好。

(三)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开展旅游品牌的地位和作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包含了丰富的旅游文化。成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旅游业,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不同地方的文化底蕴不同,所展示的文化也就不同,这就需要根据当地的旅游文化建立属于自己的特色旅游品牌。当今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要想始终保持一个强国的位置,就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形成中国特有的旅游文化,使中国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所以,创造自己特有旅游品牌是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使旅游业平稳持续发展重要保障。

三、发展旅游文化建设的举措

发展旅游文化的建设,是提高旅游文化发展,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提高人文素质一个旅游景点里面的工作人员和周围的居民是当地旅游文化的主要表现者。所以提高人文素质是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每个景点人文素质的提高体现的是整个国家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是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提高人文素质,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想打造一个文化强国,必须加强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本就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任何一项发展都离不开人,因此加强人文建设是发展强国之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建设民族品牌,弘扬中国特色我国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特有的民族品牌,同时也发扬我们自己特有的民族特色,让世界都看到中国特色,并且为中国特色所着迷,以此带动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发扬中国本土特色,也让中国人更爱这片土地,国家的兴盛,是需要整个国家的人为此付出努力。

(三)推陈出新,持续发展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直保持一个模式,被社会淘汰将是必然之路。所以,旅游业的发展一样需要推崇出新。旅游业的发展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社会在变化,而旅游业一直处于原始的状态,那么终将有一天被社会淘汰。因此只有保持创新之路,才能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确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致使我国走上强国之路,因此旅游行业也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增强旅游行业的在整个行业里的地位。新世纪开启了新篇章,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下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下,文化价值将会更加深刻地影响各国的消费水平。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精神支柱,中国要想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拥有旅游文化的精髓,才能在国际市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只有不断提升旅游文化的创新,才能不给其他国家可乘之机。创新是旅游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四)完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可以有效地树立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管理阶层的管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也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只有法律法规完善,对人才有约束,有约束才能有效地避免错误的发生。法律法规完善后才会使旅游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旅游业不脱轨,保持长远的发展。

(五)加强学习,扬长避短在全球化的今天,单纯地埋头苦干已经不适合新时展潮流,我们要勇于借鉴他国成功的例子,注重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最快掌握到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在与其他国家交流的同时要加强学习扬长避短,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旅游文化,发展旅游文化,使我国的旅游文化在国际旅游文化上寻求发展,超越其他国家,发扬中国旅游文化。

四、总结

地位作用范文篇5

本文作者:梁旺贵

根据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现行中国立法体制的结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二)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行政法规制定权;(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一,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对于宪法上的这一规定表明现行中国立法体制是怎样的立法体制,法学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一级立法体制,有人认为是二级立法体制。“一级立法体制”说显然失之偏颇。“二级立法体制”说认为,宪法确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体制。“两级”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为一级,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一级。在这里,“二级立法体制”说将一般地方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都作为一级看待,是不合适的。因为:第一,宪法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同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但宪法并没有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能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这表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需要象一般地方性法规那样必须以行政法规为依据,所以,在这一点上就不能说它们同地方性法规是同一级。第二,我国许多法律明文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制定变通规定或补充规定。以婚姻法为例,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周岁的规定,省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无权改变这个规定,但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则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具体情况制定单行条例作出变通规定。譬如我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抬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都先后制定了执行婚姻法的变通规定,即把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2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从这方面着眼,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应和地方性法规是同一级。那么,应当怎样表述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更为确切一些呢?分析中国现行立法体制,可以发现这样三个特点:第一,实行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国家立法在整个立法体制中处于领导地位,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不得与之相抵触。第二,实行多级并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法规,它们在效力上有着明显的级别之差。第三,多种立法权相结合。如前所述,由于一般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在效力等级上无法作出明显的划分、“级,的概念无法表明一般地方性法规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妨用“种”的概念来反映各种立法权的关系,即多种立法权相结合。这多种立法权相结合的含义是:国家立法权、国务院行政法规立法权,一般地方性法规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把以上三个特点综合起来,可作这样的表述:中国现行立法体制是中央集中领导的、多级并存、多种立法权相结合的立法体制,而不是所谓的二级体制。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无论经济、文化,还是交通运输等,南北东西相差甚远,再加上少数民族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多极化的中国版图,因此,我认为无论什么法律都不可能包罗万象、一法贯穿,即使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只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具体的东西都必须通过单行法规和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法规来补充和完善,但是无论地方法规、单行法规,还是自治条例都不得与母法(宪法)相低触。这是由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也是立法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这一点不仅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不仅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这样。试想,如果没有民族区域自治法,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我国159个自治地方(即5个自治区、3个自治州、124个自治县、旗)、45个自治民族的自治权怎样体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何在,如果没有执行《婚姻法》的变通规定,全国数十个民族自治地方批准的“男不早于2周岁,女不早于18周岁”的结婚年龄又岂不是违法行为吗?等等,等等。所以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是其它法律法规的补充和完善,任何国家立法机关和一般地方立法机关都不能随意取缔。四、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在立法权的归属、范围的关系和立法权使等方面而已形成基本完善的制度,但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弊端,这些缺陷和弊端在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上有所表现,也制约着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归属。中国现行立法体关于立法权的归属已形成较完善的制度,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表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归属方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1)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中,有些有授权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该法律作变通或补充的规定,有些却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于是有人认为,只有法律授权民族自治地方对该法律作变通或补充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才能对该法律进行变通或补充,否则就不能变通或补充。也有人认为,国家法律没有作授权规定可以变通的,要作变通规定则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间题:法律没有授权民族自治地方对该法律作变通或补充,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能否进行变通?(2)有的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未经授权制定了单行条例,这又是否妥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表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归属应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大常委会不享有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依据是“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由此,我们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即使法律没有授权民族自治地方对该法律作变通和补充,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认为确实需要变通或补充的,民族自治地方仍然可以对该法律进行变通和补充,只是变通和补充的主体应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它的常委会,第二,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大常委会本身没有立法权,无权制定单行条例,它只能根据法律的授权对该法律作变通或补充。这一结论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的解释是一致的。如1984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制定选举法变通规定时,因选举法中没有授权规定,请示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答复说:“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婚姻法》制定变通规定或补充规定,是因为《婚姻法》中特别作了这样的规定。《选举法》中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因此,对《选举法》的变通规定应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不能由它的人大常委会制定。万这个结论是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地方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得出的。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并用以指导立法实践。不过,我想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即国家立法机关应通过法律的形式赋予民族自治州、自治县(旗)人大常委会部分立法权,因为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关系需要用民族自治法规来调整,而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一年只召开一次,一次会议不可能审议太多的立法议案,所以,自治州、自治县(旗)人大常委会享有单行条例制定权是必要的,建议国家立法机关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地方组织法时赋予自治州、自治县(旗)人大常委会单行条例制定权。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行使。立法权的行使制度,是立法体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了这方面较为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享有立法权的机关充分行使立法权。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行使方面,如何理解和把握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不得同宪法和法律相低触这一立法原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个间题处理不好,或者影响国家法制的统一,或者会损害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挫伤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积极性。什么叫不与宪法、法律相低触呢?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指不得同方针、政策、法律原则相抵触,一种是说同具体政策、具体法律条文也不能相抵触。对这个问题,前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在《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一文中有过阐述。他说:“地方立法的根据是什么?一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需要。限制只有一条,就是同国家宪法、法律、政策、法令、政令不抵触。这里讲的政策,是中央总的方针、政策,而不是一些具体的政策,具体的政策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解决。”彭真同志在这里是针对地方立法而言的,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也同样适用。在同国家总的方针、政策、法律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国家法律的具体规定作某些变通,是必要的。例如,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民族自治地方作了变通应当允许的。因为作这样的变通,并不违背婚姻法的基本原则。由于“不抵触”的确切含义不明确,实践中就难以把握。如四川省阿坝州制定实施四川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变通规定时,将“征用耕地三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下的,由县人民_政删比准”变通为“征用耕地五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五亩以下的,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时,有的同志认为,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土地的权限是国家土地管理法规定的,自治州人大常委会无权变通,要变通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于是四川省人大民二委和法制工作室联名向全国人大有关部门请示。最后,全国人大有关部门答复以不作变通为宜。如呆作这样的变通就是与国家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话,那么我们对以下现象又作如何解释呢?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权对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请看:全国人大制定的邢法第141条规定:“拐卖人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邢。方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拐卖人口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到处死刑。这一修改使对犯拐卖人口罪的处罚可超过有期徒刑的范围,这是否与邢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呢?如不相抵触,那么,前述四川省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对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土地权限的变通是否与国家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就值得思考了。如果说不抵触的基本原则是提法上要完全一致、数据上要绝对相同,那么,所谓自治条例也好,变通规定也好,都只能比照相应的法规重抄一遍。如果完全照搬照抄,那就没有必要搞什么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了。要搞,就必然要有所区别,有所发展。然而,前述的几个婚姻法变通规定是把结婚年龄提前了两岁,拐卖人口罪的处罚又从五年上升到了死刑,唯独四川省阿坝州将征用耕地三亩以下变通为五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下变通为十五亩以下就不行,这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范围。立法权的范围,也是立法体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了这方面较完善的规定,享有立法权的机关才能在明确和规定范围内进行立法活动。现行立法体制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个较大间题就是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范围如何划分?与此相关,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范围这个间题上,提出了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是否有行政规章制定权这个间题上。根据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享有行政规章制定权的有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这里没有提到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表明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没有行政规章制定权。但是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又有行政规章制定权。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4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第43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管理流动人口的办法。第44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制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办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这些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有权制定行政规章。事实上,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也在行使行政规章制定权。如云南省德宏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及其州级机关制定的实施《自治条例》的具体办法,就是行政规章,四川省的甘孜州、阿坝州制定的计划生育办法规定州人民政府可就实施中的间题作出规定,这实际上是明文确认了州人民政府享有行政规章制定权。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到底能否行使行政规章制定权,建议国家法律对此明确规定。我认为,国家法律应该赋予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规章制定权。理由是:第一,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而人民代表大会通常是一年召开一次,一次会议不可能审议太多的立法议案,所以,有些调整民族关系的规范性文件无法以民族自治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只好以行政规章的形式颁布施行。第二,各自治州、自治县制定了或正在制定的自治条例,但自治条例毕竟规定得过于原则,为了便于自治条例的顺利实施,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需要制定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

地位作用范文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地位;作用

1引言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同样对于我国企业发展而言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作出的贡献不容忽视,由此可见,不断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同样的也与内部管理息息相关,对此,各大企业纷纷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加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通过对财务管理的落地实施,不断优化成本、提高利润,为企业生产经营夯实基础。

2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现状

2.1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财务管理渗透于经济业务的方方面面,从宏观上而言,财务管理包括投资、融资、资金运营等方面,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有效规避风险点,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保障。从微观上来说,财务管理包括会计账目、流动资金、报销、资产管理等基础工作,可以说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与财务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二者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财务管理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财务管理,从企业的资金运转到企业的融资投资,无论是企业外部的业务活动还是内部的经济管理,这些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质量,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合理优化成本,不断降低经济风险点,将企业资金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从过程角度来说,包括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利润分析等,可以说财务管理的数据将直接体现一个企业发展经营状况和发展走势,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学显而易见,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关键作用,那么企业将缺乏对经济形势的分析,自然就会影响到管理层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与进步。2.2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外部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对此,企业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通过磨炼“内功”不断实现企业的改革进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要不断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要拓展经济业务渠道,而财务管理的改革就是顺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机制,财务管理具有独立性、监督性、决策性的属性,只有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才能维护企业经营活动的平稳有序,才能满足日益强大的企业发展需求。2.3财务管理利于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活动都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护身符”和“尚方宝剑”,因为财务管理不仅具有资金管理的基础功能,还具有经济数据分析的决策作用,通过科学性的财务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外部风险点,及时启动预警机制,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不可或缺的经济保障。

3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3.1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基石”的作用,如果将一个企业的发展比作金字塔,那么财务管理一定是牢固的底座。一方面,财务管理不仅肩负着做好做细财务基础工作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对企业经济活动监督管理的职责,通过对成本的优化、对资金的管控、对投资的判断,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不断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薪酬、报销等都是员工极为关注的内容,财务薪酬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起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效益的增长。3.2对资金实施科学管理。资金运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运作,很多小型企业都是因为资金无法周转而面临竞争淘汰的结局,对此,如果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资金管理职能,就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点,实现资金的有效运转和合理配置,确保将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价值。对于企业而言,资产也是一种有形的资金,也是资金管理内容的一部分,也要加强对资金的盘点和管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通过正确的决策分析进行投资决策,实现企业资金的有效运用。3.3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不容小觑,对于企业的决策发展起到方向性的作用,全面实施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涵盖了企业的每一个经营部门与环节,可以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起到动态监督的作用,及时防范风险点,确保企业发展环境的稳定有序。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不仅实现了对企业业务的全面控制,同时还可以对员工的工作加强了监督,通过科学化的预算管理与监督,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管理效益。3.4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断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养,有利于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企业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提供人才保障,为企业的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起到基础保障和监督控制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若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推动作用,那么就要从思维入手,不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上到下都要学习和理解现代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只有对财务管理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才能确保管理层和员工都能切实履行和遵循财务管理要求,并根据岗位职责转化为具体工作实践。另一方面,要从机制入手,加强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就要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资金、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奖惩分明的财务薪酬体系,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多元化的财务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地成长。4.2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这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优化成本管理有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对成本指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和划分,明确责任人和目标,通过加强对企业的成本控制,不断实现资金的最大化价值,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由此可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优化成本控制,通过对成本的动态化监控,对企业利润和效益进行科学化分析,对成本与利润数据进行综合性研究,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数据支持,及时意识到风险点与薄弱点,有利于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走向,确保企业的盈利,从而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4.3实施风险管理。企业的发展是靠“内外合并”共同发力的,不能只盯着市场变化而不顾内部经济行为,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会出现风险点,而财务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预警和防范经济风险点。通过对国内外经济政策变化的及时了解,对经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测算,对企业发展风险做出及时判断和预估,为管理层提供规避风险点的最佳发展方案,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对风险点的预警可以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平稳航行,同时保障企业的利润效益不受损失。4.4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现代网络发达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在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备“技能”,否则将被市场巨轮所淘汰。财务管理中对互联网手段的运用,也是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传统的手工核算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国家也加强了对电算化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包括报税、审计等内容都已经列入信息化考核。由此可见,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必须要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从财力方面要配置电脑硬件设备,从人力方面要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双管齐下”才能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内外部经济数据的深度研究与分析,得出更为精准的财务信息和分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有利于及时掌握经济数据,实现企业账目的透明化,还可以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动态化管理。

5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说外部的经济环境是变幻莫测的大海,那么企业就是扬帆起航的小船,在面临着机遇与风暴的市场大海中航行,就需要企业强化业务渠道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只有内外“双管齐下”才能让小船也能扬帆起航。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而言,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对普遍存在的资金管理不到位、成本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力度、发挥监督职能等手段,对于企业发展中存在风险点进行及时防控和预警,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尤为重要,也是加速企业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季军陶.阐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3).

地位作用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职工参与“通刚事件”

2009年7月24日,吉林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部分职工因反对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将建龙集团派驻通钢集团的总经理陈国军殴打致死。面对通钢职工及家属的强烈抵制,吉林省国资委于当日宣布,建龙钢铁集团将永不参与通钢集团重组。舆论普遍认为,“通钢悲剧”发生的直接诱因是职工反对建龙集团控股通化钢铁,而这样的情绪则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如果职工的意见能够通过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体现到企业改制与重组的进程中,“通钢悲剧”并非不可避免。血的事实表明,职工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一、公司治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随着市场经济中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它是指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的一种组织安排。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高效率的委托关系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最大利益及其最终控制权,从而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不被滥用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公司治理强调的是一种进程、机制和方法,其核心问题是控制,这决定了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利益相关者论认为不能因此将公司定位于投资人所有。股东只是公司利益相关者之一,除此之外公司职工、消费者、客户、当地社区等都与公司存在某种利害关系,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才是现代公司的经营目的,这不仅公平而且具有社会效率。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职工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公司发展的主导力量。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公司治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中提出:公司竞争力形成和最终成功是众多不同资源提供者联合贡献的结果,包括投资者、员工、债权人和供应商。公司应承认,对于打造富有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培育利益相关者之间创造财富的合作,是符合公司长期利益的。

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相关实践

DECD《原则》提出,在公司治理中,员工参与的业绩提升机制可通过员工致力于公司特定技能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使公司受益。员工参与机制包括:员工代表列席董事会、在治理程序(如劳工协会)的若干关键决策中考虑员工意见。业绩提升机制、员工股权计划或其他利润共享机制可在很多国家发现。

尽管各国在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存在众多分歧,但仍能够大致归纳出两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股东”体系(shareholdersystem),即英美体系,或股份—市场资本主义。另一种是“利益相关者”体系(stakeholdersystem),同样被称为相关内部人体系,或福利资本主义,通行于德国、日本等国。前者可以被视为一种“退出”模式(exitmodel),股东通过出售股份来表达对公司管理的不满。后者是一种“话语”模式(voicemodel),股东一包括职工和其他相关方一流动性较小,并且更加倾向于直接与管理层对话来表达自身的关切。总体而言,在英美体系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角色较少;在日本,企业主要依靠习惯分配给职工适度的参与角色;而在德国,制定法赋予了职工重要的角色,与依靠企业文化和传统观念运作的日本治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三、职工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我国1993《公司法》在国有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中承认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肯定了劳动者代表参与董事会中的职工董事制度,但只对两个以上的国有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规定应当有职工代表参加,并没有扩展到其他的公司制企业。2006年新《公司法》中出现了一些体现和谐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可喜转变,要求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尽管如此,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仍然遇到了诸多困难:

第一,“新三会”与“老三会”冲突。“新三会”是指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而“老三会”是指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如何以企业制度的创新为契机,协调好“新三会”和“老三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改革和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该制度的民主管理职能、监督职能,促进劳动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新《公司法》第18条,职工代表大会虽然是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载体,但其既不是决策指挥的权力机构,也不是一个权力监督机构,而是独立于“新三会”,由公司全体职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合议机构。现实中,职代会往往被握有实权的“新三会”架空,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特别是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利没有保障。

第二,职工持股制度有待完善。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激励又是最富有成效的激励机制之一。

由于现阶段我国内部职工持股在总股本中的比重不可能太大,而且由于职工个人持股具有分散性,职工股东职能是小股东,对职工有效参与公司治理带来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公司业绩的实质性提供在职工股票所有权与其他项目结合时才会形成,而且这项项目必须是提供职工在公司中的参与程度和控制力的项目。职工持股还被有关研究认为未必能加强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因为没有人愿意推动职工在董事会中取得代表席。在多数情况下,劳工和股东这种双重身份并未加强职工股东的地位,反而降低了其作为纯粹股东的地位。在中国,职工持股也被认为并没有改善职工的地位。缘由在于,首先,职工持股的比重过小,难以产生决定性影响,从而引发理性的冷漠,导致参与惰性,这在资本规模巨大的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其次,职工持股的目的可能是投机获益,对参与公司管理不感兴趣,这种情况在股票市场投机性过强的国家较为常见;再次,经营管理层可能对员工行使参与权持敌视态度,故意刁难阻碍,这在高级管理层持股比重较大的情况下屡见不鲜。事实上,职工持股已经成为许多公司架空职代会,将职工排除在公司治理结构之外的手段。例如,“通钢事件”发生后吉林省国资委表示,建龙集团对通钢增资扩股方案是在通钢集团已经改制,员工身份全部转换,并在股东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实施的。正是通过将员工身份全部转换,通钢职代会对企业重组的决定权被剥夺了。

第三,职工的知情权缺乏保障。DECD《原则》特别提出,在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过程的情况下,他们应该有权定期及时地获得相关的、充分的、可靠的信息。。有学者指出,相对于股东的外部监督来说,职工是企业的内生变量,他们最了解企业生长经营的内情,也深知经营者阶层和董事会的“行径”,具有相对于股东的信息优势,对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监督的效果要明显得多。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司治理都强调保护股东的知情权免受侵害,忽略了对于职工知情权的保护。虽然职工对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较为熟悉,但公司的重大决策却往往最后才告知职工。例如,“通钢事件”中建龙控股通钢的消息是通过大会向一定级别的干部传达的,得知消息的员工随即在厂区聚集,出来面对的却是新人主的建龙集团高管陈国军,最终酿成惨剧。

本文认为,很难期望短期内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给予职工个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加以推进:首先,所有的公司制企业必须树立起职工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其次,在公司章程中强化职代会对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同时加强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重要性;另外,最大限度地给予职工个人话语权,使职工能够自由地向公司决策层表达他们的关注和不满。

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引进现代公司治理的模式较为容易。由于职工的流动性较大,因此在完善职工持股制度的同时可以更多地借鉴日本的企业文化战略,使得职工对公司产生认同感,积极参与到公司治理当中。相反,国有企业受到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更趋向于行政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

四、国有企业中的职工参与制度分析

在整个企业改革的漫长过程中,我们渐渐忽视了一个关系企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员工参与。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2007年对沪市135家上市公司的抽样调查,77%的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没有员工代表,而监事会中员工代表未达到三分之一的居然高达59.2%。

一些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角色仍被严格地限定在“企业权力链”的末端,管理层对持股员工参与权的抵制十分强烈;员工本身也可能欠缺参与能力。由于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局限,员工并未经过系统的参与训练,即使身份发生了转变,其参与公司治理能力的欠缺也阻碍了其股权的有效行使。为了生存需要才真正关心企业的人,实际上就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企业的存续关系到他们自身乃至全家的生存。国有企业中的老职工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自由地选择职业,一旦民间资本涌人,废除以往的福利制度,老职工承担的损失便是自己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此时他们是处于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公务员之家

西方国家公司法理论中有一项“默示的协议”理论,即公司职工根据一项默示的协议在他们职业的初期和中期形成和发展与企业相关的特定技能和知识,但只领取比机会薪酬(最高可替代薪酬)更少的工资。他们在开始作出的牺牲构成一项沉没投资(sunkinvestment),以求在职业的后期获得提升或较高的回报。然而,作为利益相关者的职工缺乏有效保护他们投人的合法手段。因此,职工有权要求像股东一样在公司决策中对自身利益加以考虑。当职工的权益在重大公司重组中受到不利影响时,他们的诉求就格外有说服力。。相比之下,在一些国有企业长期工作的老职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中的一些人被视为企业发展的包袱,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被推向社会,没有获得应有经济帮助和社会的认同。在“通钢事件”以及其后不久发生的“林钢事件”中,很多退休、内退和下岗职工都参与其中。然而,相关部门却将其解释为企业个别内退人员及退休人员具有抵触情绪,利用非在岗人员国有情结较深,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员在办公区内聚集云云。

既然国有企业的职工无法效仿英美模式中职工股东“用脚投票”的方式,同时随着企业的改制,原有的企业文化、国有情结正在被慢慢抹杀,此时保障他们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似乎只有仿效德国的强制性干预模式。OECD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指引提出,国有企业应遵循高标准的透明度;。如果董事会中委任了员工代表,应该建立起保证这些代表有效行使权利和为增强董事会的技能、信息和独立性作出贡献的机制。此外,该《指引》还特别指出,在一些DECD国家,法律地位、规章或相互协议l合同赋予特定利益相关者在国有企业中有特殊权利。一些国有企业甚至可能像政府部门那样赋予利益相关者权利,例如赋予主要的员工委员会层级的代表以权利,或者例如通过咨询委员会赋予员工代表和消费者组织其他协商、决策权。事实上,《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企业职工董事管理办法》和《新司法》.都对职工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作出了一些较为细致的规定,但遗憾的是这些规定与DECD《指引》设定的目标尚有较大的差距,并且远未落实到位。

本文认为,当前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首要宗旨,着力保障企业的重大决定,如企业重组、出售重大资产等事项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此外,对于改制国企职工的社会保障和技能培训必须同步跟进,只有职工的实力得到提升,才可能真正有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和热情。

地位作用范文篇8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地位与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建设服务性政府过程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文化发展需求的多样化,以及服务对象的多面化,我们需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所在。博物馆是收藏和研究,展览代表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对那些具有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的物品进行分类研究,为公众提供学习知识,接受文化熏陶和艺术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具备的共享性与社会性决定了它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一、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宣传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作为一个服务大众的文化机构,会利用国家,政府提供的所有资源吸引大众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精神资料领域的消费也大大增加。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文化站等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与图书馆和文化站不同的是,博物馆更好地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安静优雅的环境中,一件件陈列品述说着时代的风云变幻,我们可以在生活用品中探知小人物的生活百态,也可以在瀚海墨宝中寻求士大夫的仕途生活。时隔千年,我们听着解说员的讲解,我们明白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历史。实物鉴赏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欣赏。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亲身体验了博物馆之游远比查资料,看文献更容易接受,因而博物馆是公共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二、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

1、蕴含信息,记录历史

博物馆收录了许多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真是触目琳琅。也许是纸片,陶器,也许是遗墨,遗址;都曾记录了过去的人类生活环境与社会变迁的历程。将其网罗入博物馆内,供大家学习研究。以“从婚书到结婚证”为例,从文献中考录,我国古代结婚的婚书形式多变,从“礼治”到“法治”思想的发展,也印证了我国由贵族社会到平民社会的转变。受时代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婚姻法颁布,五十年代的结婚证后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普法宣传的同时也表明合法婚姻受法律保护。由此可见,在史料中,我们更容易看清历史的时代性。

2、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社会教育

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馆藏民国时期爱国主义教材为例,国民政府在内忧外患的窘境中,面对中小学教育注入“爱国主义”的话语,在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抵抗外辱,官方注入“爱国主义”话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语,同样表达着爱国主义情怀。我们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现代文化的洗礼;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以博物馆为载体,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对社会大众的持续熏陶中,培养独特的民族性格。

3、提供多样性服务,满足公众休闲需求

时代的进步,以知识为载体的信息设备更新换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上升,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成为旅游胜地,参观欣赏博物馆成为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进行异域风情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碰撞的,自然的,艺术的,军事的馆藏品分类陈列,安排职业的讲解员进行热情的讲解服务,让游客在游览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考虑到大众需求,博物馆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室,餐饮处等,为公众服务做到一心一意。使观众在博物馆游览中,不仅得到知识的学习,文化的熏陶,艺术上的欣赏还可以心情愉悦。游览博物馆作为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愈来愈受大众的喜爱,是培养情趣的途径,在社会压力大的今天,其不失为一种放松方式。

三、小结

博物馆经营和发展的水平越高,代表这个地区的百姓精神水平越高,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为了使博物馆为公众服务持续性与健康性发展,首先,要保护好展列藏品,扩大研究领域,好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文物遗址。办好展览,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学习。同时,要加强博物馆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其社会职能。再好的博物馆也不会收罗到所有种类的文物,因此要做到资源共享,在公平竞争中取得发展。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文物资源。

作者:王燕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博物馆

参考文献:

[1]乔支.浅析博物馆馆藏文物与文化产品研发的关系.文物世界,2015年01期

地位作用范文篇9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建设;地位;作用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林业生产建设也在其作用下不断快速发展,在林业生产实际建设过程中,林业调查规划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生产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保证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稳定性和效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对于林业生产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自身的地位是其他任何项目、内容都无法替代,而林业生产建设如果想要得到长久持续发展,就离不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实施和应用。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要不断完善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将其自身的作用力发挥出来,推动我国林业生产建设事业长期稳定的向前发展。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相关概念分析

1.1林业调查。在林业建设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对林业建设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调查,比如一些社会条件或者是环境、地质等等,通过专业部门以及人员对检查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在实际林业调查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调查的对象是一些自然保护区、国有林业局或者是一些森林公园等等。针对这些地方进行林业调查时,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设计、经营方案、林业规划、资源档案等等,林业调查涉及和涵盖面比较广泛,根据调查规模以及难度可以将林业调查分为四个级别,包括一类、二类、三类以及专项调查,根据调查得出数据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安排[1]。1.2林业规划。国家或者是地区林业生产建设的未来发展计划就是林业规划,林业规划是对未来以及当前发展形势进行整合分析,包括其日后发展的科学性和长期性等,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才能够保证制定出的内容比较全面并且符合实际情况,从而保证林业生产建设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按照制定的目标或者是计划执行。另外,规划的级别是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发展规划来进行,可大可小;规划时间、方向、范围等内容也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规划。1.3林业设计。林业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林业设计需要将实际林业任务与目的活动过程当中利用的图表或者是文字以及一些数据充分展示出来,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林业设计的分类也有所不同[2]。比如根据林业设计类型来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包括总体设计、项目设计以及工序设计三个方面;而根据设计不同阶段来进行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初步和作业设计两个方面。在林业设计实际展开过程中,其自身还包括采伐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等等,林业设计的涵盖面也非常广泛。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林业生产建设的基础部分。当前,社会时代快速发展、经济也不断快速增长,林业生产建设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进行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如果单纯注重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不给予一定重视,那么不仅林业生产建设不能够建设顺利,反而会大量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要想保证林业生产建设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状态,就需要在实际操作之前,对其进行估算和分析,以实际情况作为建设基础,对林业生产建设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切实有效的评价,从根本上保证林业生产建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如林业生产建设的资金与生产资源的实际投入等等,对这些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林业生产建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方案制定,从而保证林业生产建设能够顺利实施和展开[3]。2.2保护个人权益。现如今,林业承包现象非常严重,利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仅能够调查清楚林木原有的使用权和所属权,并且能够对森林当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特别是森林使用者与所属者之间的矛盾或者是纠纷现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应用,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国家经济带来的损失,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林业环境,同时,对个人权益能够提供良好有效的保障,保证双方实现共赢的局面[4]。2.3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为森林资源提供保护。森林建设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确保对森林内的所有信息全面有效的掌握,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科学合理计划,这样才能够保证森林建设的顺利展开和实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应用,主要是对森林资源的种类以及质量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情况能够反映出当地的林业管理,对当前林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这样在实际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能够结合这些问题和林业信息进行建设,不仅能够保证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而且能够为森林保护打下良好基础。另外,通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应用,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为森林保护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对我国的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切实有效保障。

3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相关对策分析

3.1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林业主管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森林资源以及现代调查规划工作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各个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比如重大事项责任追求制度、规划设计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等。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对于一些空缺机制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补齐,从根本上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对各项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供保证[5]。另外,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发展模式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总结,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审核计划以及检查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整体水平和质量。3.2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展开过程中,利用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来改变传统手工调查模式,比如利用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地位系统等等,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能够起到辅助性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辅助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不仅能够保证定位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高小班边界和小班区划的整体效率和准确性,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总结等内容都能够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林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利用,不仅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有效的减少劳动强度,而且能够保证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展开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保证,保证工作能够保持规范化和准确性的展开。另外,工作人员对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方面的整体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定期展开培训,在提高员工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其为林业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4结束语

总之,林业生产建设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展开,其自身在林业生产建设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制定、加强工作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为我国林业生产建设事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效的保障。

作者:徐斌 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

参考文献

[1]滕建生.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04).

[2]彭正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15,(10).

[3]邢玉芹.如何应对当前林业调查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J].林业科技情报,2011,(02):8-9.

地位作用范文篇10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大学生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体系改革越来越完善,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培养人才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大学阶段,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又因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保障,家长和学校双方都放松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精神培养,所以导致大多数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逐渐下滑。身体健康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非常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阳光体育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对体育的喜爱、养成热爱体育的好习惯。

1阳光体育地位与作用

1.1阳光体育的地位

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为了培养“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四化’建设的开拓型人才”,高校体育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对高校体育而言,由于培养对象都是将来的高级人才,他们生理、心理的发展渐趋稳定,应抓住这个良好契机,利用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进行加工改造,促进体格、身体素质、心理及智力的健全发展,并通过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体现人才开发的价值,从而确立体育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是广大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逐步完善之后,他们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来充实单调、紧张的学习生活,因而,在娱乐、审美、社会交往与合作等方面都有较强烈的精神追求。

1.2阳光体育的作用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渐趋完善,所以高校体育在完善人体发育的这一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大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青少年逐渐有了自己的个性,但是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发展仍不稳定,性格也是不能达到成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运动,使得青少年和谐交往、竞争拼搏以及承受负荷训练等,帮助大学生稳定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也会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中,从中吸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阳光体育运动拥有良好的体育氛围、有较高素质的体育师资及部分有运动天赋的好苗子,这就使得阳光体育运动在落实国家两个体育发展战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又可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2.1国内的相关发展

从2006年9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公布的青少年体质测试结果可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连年不断地下降。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策略,从2007年起全国开展起“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好“健康第一”的方针,促进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进阳光下。阳光体育运动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我国“全民健康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国外的相关发展

美国政府在1980年的研究中,提出阳光体育运动是提高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此美国加大了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加大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从美国现在的阳光体育的组织形式来看,美国是以校内体育运动、校外体育运动、校际竞赛等形式为主。日本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教学大纲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在日本越来越受关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运动项目。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万方数据库、学校图书馆藏书、中国知网等收集大量的与“阳光体育运动”有关文献资料。3.2.2问卷调查法该次调查以温州市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4结果与分析

4.1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连续下降

现如今的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我国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但是,现在每个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和学校都一定程度上放松对于孩子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加上应试教育长期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健康教育。为此,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既是当前教育的客观现状,也是我们所面临形势的要求。

4.2积极参加体育意识淡薄

现在各高校的校园里,几乎没有多少人自己主动地去加入体育锻炼,我们往往看到学生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散步在校园的街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甚至有很多的学生每天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甚至是每时每刻都在玩手机、看电子书等,不论是上课还是业余时间,如今青少年体质健康是目前最大的问题。现在青少年没有形成良好的、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这种不好的行为将会影响阳光体运动的发展。

4.3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新世纪里,拥有许多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高速发展的优势。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和专门人才,是国家社会地位的标志,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很难占领激烈竞争的制高点。因此,今天很多青少年在毕业以后,每一天的大多数的时间则是来应付自己今天面试或是严格的考试,从而使得体质日益下降。

4.4学校体育中实施配套设施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生源不断升高,高校学生的增多,体育场馆与器械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没有充足的地方去进行体育锻炼,充足的场地器械是发展阳光体育的首要条件,只有场地器械充足,阳光体育运动才能很好地开展。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阳光体育运动对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需要健康的、文明的、富有多彩的、和谐的课余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关系到学生的体能和智慧的发展,关系到学生在校学习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因此,学校各部门必须协调好,密切配合,全面完成阳光体育在高校的各项任务,以实现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

5.2建议

首先要明确锻炼目的,这样才能产生自觉锻炼的欲望。人对锻炼的要求是非常广泛的,根据每个人的性别、年龄、身体条件及职业等区分不同的需要,从而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终身坚持体育锻炼就会形成强健的体魄。身体健康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机会去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乐趣,是高效率工作和娱乐的前提。因此,青少年为了促进生长发育,都需要健壮的身体;中年人为了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在人生关键时刻做出贡献也需要强壮的体质。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对强身健体需要是共同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其他需求,为了满足需要而产生动机,使终身坚持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从而保证了坚持锻炼的自觉性。

作者:黄海微 单位:温州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