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十篇

时间:2023-04-09 19:17:06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生态策略;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其境内而得其名。全县面积2780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太白横跨黄河、长江大流域,北连秦川,南通巴蜀,为川陕之要道。自然风光、民情风俗既有关中风情,又具巴蜀特色。“太白积雪六月天”更是著名关中八景之一。

县内气候独特多变,年平均气温7.7℃,降雨量多达800mm,无霜期158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夏季平均气温19℃,凉爽宜人,具有“天然空调城”之美称,是避暑度假的天然胜地。

境内海拔在740~3767米之间,地形复杂多样,山、川、河、谷兼而有之。太白山、鳌山、青峰山雄秀险峻,县城所在地虢川,地势开阔平坦,草场广袤。森林覆盖率高达95%,远望太白,好一个绿色世界。

二、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是人类文明产物,是高密度的物质与精神聚集体,是高效率的社会经济生活综合体。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原理,通过综合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成。简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自然平衡、城市机体内部协调就是生态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城市是创建清洁、绿色的、全面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建设和谐的生态森林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同时又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实现,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有重大意义。

1、生态城市总体规划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参与或改善原有城市生态系统过程中,建设新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市生态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首先生态城市总体规划,从生态出发,把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具体到太白县,要考虑的是地理环境、气候特征、森林覆盖率、动植物等天然条件,尊重它们的客观存在,并结合这里的一切有选择性的提出发展方向: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做为县城经济发展方向和城市建设的主轴。广袤的森林,在科学规划前提下循序发展林产品加工作为工业基础;适宜的地理气候环境,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促进农业发展;丰富的自然环境和凉爽的气候,是国内难得的避暑度假去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能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在城市机理方面,按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分区设置、组织交通、完善城市功能。特别是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把城市能源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对环境的破坏。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最大限度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搭配及花卉点缀等,并充分考虑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

2、生态策略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必须进行技术改革创新。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模式,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并建立生态产业体系,从而使城市经济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供需平衡,生态循环发展。目前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变“三废”为“三宝”: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冲刷厕所、绿化用水;固体垃圾分类投放,可回收部分粉碎处理成化肥,不可回收部分再利用材料进行解体燃烧发电;工业废气经环保处理后做为热源可以发电或冬季供暖。另外,结合太白地理环境特征,开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等生态技术的应用。

3、环境保护,以法建设

生态城市应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一要靠宣传教育,二要靠法制。通过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给予法律制裁。同时必须加强决策者的环境保护意识,遵守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强制法律、法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只有在国家强制性法规指导下才能有效完成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使生态城市建设落到实处。

三、结论

生态城市是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还要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以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全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指定用书(之三)]

[2] 周家高,世界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发展[J]城市开发

[3] 李子君,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J]环境保护

生态城市建设篇2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规划;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也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乐园,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规划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以生态城市为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即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城市中的自然过程、生态环境过程、经济过程、文化过程构成一个复杂 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体。

1、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源与3方面的压力。

1.1、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不仅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而且成为中国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人们生存和获取利益的活动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1.2工业化压力

我国工业化发动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同时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的建设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1.3市场压力

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外部负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为所有人都带来利益。显然,若没有这种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受到破坏的特点决定了 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才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市场经济的压力越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越大。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我国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问题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2.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 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能、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

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简称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的经济水平;一类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简称生活生态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反映整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应以生活活动为主,同时生产活动不能与生活活动相冲突;从微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的生态位方面对每个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从空间角度来看存在差异,但生态位大体是相当的。

2.2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结构越多样、复杂,其抗干扰的能力则越强,因而也越容易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

城市生态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服装店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由于与自然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经济价值、丰富度、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等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近距离地为城市人口服务,因而它是非常重要的。

2.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与城市规则,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成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4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及现代,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元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4.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

2.4.2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4.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域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4.4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态质量与发展规模。

2.4.5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在利用问题。通过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合理布局,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型建筑,增加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融合性、相互增益性,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

3.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绿化系统的规划等。

3.1.1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

综合运用人均粮食指标法、人均耗水量指标法等,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的经验和指标,确定城区人口的最佳适宜容量。

3.1.2改善自然 生态环境的规划

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城区内要保留部分较大的河流、坑、塘、湖、溪,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道,并遵重自然,保留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沿岸搞好绿化配置。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泄洪排涝,还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3.1.3绿化系统的规划

城市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农田、防风林、荒山形成的郊野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在植物配置时,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3.2.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前,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2.1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区的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等。总之,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可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

3.2.2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等。总之,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3.2.3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费气物处置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条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总之,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篇3

关键词 生态城市;环保意识;指标体系;建设规划;环保机制

一、生态城市的涵义

在众多的定义之中,黄肇义和杨东援的定义是相对清晰明确的:“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就是说,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它包括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

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景观建设“奢侈化”

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正在被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所左右,很多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了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政绩”而“大兴土木”,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这种被称作“城市美化运动”或“城市化妆运动”的城市景观建设行为,是一种没有远见的赶时髦现象,其结果造成了今天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特色危机”。

(二)城市绿化“造假化”

近几年,为了追求所谓的“异域风情”和施工管理上的简便,北方许多城市的绿化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造假”现象。这种现象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蔓延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进程。

(三)河道整治“渠道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25.4%的城市是临河设置的。80年代初,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规划城市河岸,但由于规划思想落后,规划的城市河岸功能单调,且人工痕迹累累,在许多城市,城市河岸往往被渠道化,甚至把河流变成暗渠。渠道化的河岸大多只注重防洪,重改造轻保护,破坏乡土植被,不能体现河岸的综合功能。

(四)生态建设“急进化”

城市生态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都存在“急进化” 问题。虽然近几年由于北方城市的水资源短缺,人们对大规模种植草坪的现象提出了质疑。但是很多城市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绿化的效果,仍然热衷于大规模发展草坪,尤其是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的建设。

(五)生态建设“崇洋化”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崇洋化”问题使得我们的城市在逐步失去民族性。在我们一些城市,建设者为自己城市的所谓“辉煌建设成就”沾沾自喜时,国外某城市专家却说他不想看中国的任何一个现代城市,因为大多数的现代城市景观可以在欧美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城市看到。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已经越来越没有文化了。

(六)城市规划“盲目化”

一段时间来,社会上功利主义泛滥,城市开发建设追逐高回报、高利润,强调物质环境建设而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城市发展政策、规划设计、小区建设、家庭装修乃至产品设计等方面,往往割裂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与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相违背,威胁和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蜂拥而上、盲目建设问题,过分注重表面美化,使广大市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居住环境的改善。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应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具体措施如下。

(一)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从不可持续发展思想向可持续发展思想转变。其内涵包括:从追求近期的直接经济效果转向追求长期的间接经济效果;从追求单一的经济高效率转向追求经济、生态合并的高效率。这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这个转变就不可能有忧患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二)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第一,生态城市应采用整体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城市环境、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政府应积极支持和组织环境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专家探讨、研究,发展成为包括“新财富理论” 的多科学、多层次、多分支、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第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目标、结构优化目标以及效率公平目标,这些目标又应按生态城市建设的初级、过渡、高级阶段分解为阶段性的目标,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三)创建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第二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生态城市建设应鼓励尽可能广泛的公众参与,无论从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过程、还是后续的监督监控,都应有具体的措施保证群众的广泛参与。

生态城市建设篇4

1.杭州市20多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

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年6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10强行列,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

2.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汊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

(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

(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

(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旧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老城区绿化覆盖率低,旧城居住适宜性差。

(5)老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

(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3.1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

(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

(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

3.2发展目标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

(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

(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

(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

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4.1城市的生态设计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

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

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

(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

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

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

(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

4.2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

(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

4.3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4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

(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

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5.1建立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

5.2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

5.4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5.5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按照“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

生态城市建设篇5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意义 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生态城市建设篇6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十指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并且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与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还是一个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富裕、社会和谐进步的开放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城市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就城市发展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生态文明发展观与“人文经济地理学”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国内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构建以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等方面。在众多学者对生态文明城市定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城市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PREES)组成的复合有机系统,它具有人地关系和谐、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舒适、生态优良持续、经济运行良好、社会文明有序等特点。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的发展转型,以低碳、绿色、循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文明和谐促进社会风气打造,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人居、生态文明经济、生态文明环境和生态文明意识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以下特征:(1)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可持续性,旨在不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自我循环,通过不断调整系统内的不均衡因素,合理配置资源,使得城市系统永续发展。(2)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城市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环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树立人类、环境与社会三个系统协调的共同发展理念。(3)整体性。生态文明城市是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强调三者的整体统一,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从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4)开放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更加稳定的城市系统,其开放性应具有更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城市系统才能更频繁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以此更新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使得系统保持年轻。

二、社区社会资本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作用机理

社会资本与社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并不是简单地将社会资本理论生搬硬套在社区之上。社区中社会资本的特点与作用,社区社会资本建构的主体和网络都发生于社区这一地域场域,因而,社区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旨在强调社区并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也不是纯粹的地域场所,而是与社会各领域发生各种联系的纽带。我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社区环境中潜藏着着大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从一元到多元、从封闭向交流、从契约向情感的转变,塑造社区文化,建立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城市来说,人们对社区参与行为的兴趣缺乏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资本不足是制约基层政治发展的巨大障碍。社区社会资本所包含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社区社会资本的富足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普遍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心理基础

在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构成的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中,多元治理主体能否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优势互补,有赖于多元治理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在网络关系中,信任是一种核心的凝聚力要素,它的作用等同于科层制的合法权威,行动者是否能够摆脱集体行动的困境而实现合作,除了制度上的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成员之间发生联系的信任关系。社区社会资本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的信任,主要体现为多元参与主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相互信任感。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实践中,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若是形成了相互信任的战略联盟,那么达到互惠互利结果所需的信息资源就能够在多元参与主体间进行共享,从而减少合作中的噪音干扰,并为良好的合作共治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可见,增进多元参与主体间的彼此信任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键环节所在。彼此不信任和人心不齐会使社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信任社会资本是多元治理主体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的心理基础。

(二)互惠规范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制度保障

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互惠规范,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供良好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仅停留在口号和倡导上,而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无异于空中楼阁。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不能低估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稀缺价值,有效克服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避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作为互惠规范表现形式的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哈耶克的分析告诉我们,规范和秩序在根本上是难以被刻意设计和建构的,它是一个自生自发的结果,而通过有效网络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这一结果的实现。互惠规范是构成社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因素,具有调整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功效,能够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因此,没有互惠规范的社会资本,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社会网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失灵”现象的共存表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仅靠市场、政府,或是非政府组织都是不够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是某个单一社会主体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行动中,要鼓励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积极构建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等所组成的“四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社会资本为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也即公民参与网络,普特南将公民参与网络分为横向网络和垂直网络,任何社会的现代的或传统的,专制的或民主的,封建主义的或资本主义的,都是由一系列人际沟通和交换网络构成的,这些网络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其中一些以横向为主,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者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些则以垂直为主,将不平等的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由此可见,公民参与网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稳固的社会基础。总之,社区社会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增值性使得公众更自觉地接纳生态文明意识,遵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则;另外,社区社会资本还能培养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而,能有效解决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并推动广大居民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

三、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现状

徐州是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客观上要求徐州以产业转型带动生态转型,最终实现“绿色振兴”。2012年9月14日,徐州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暨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行动计划,并部署了下一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加强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也是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徐州全市上下在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把生态创建作为推进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为载体,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狠抓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生态再造和环境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总体呈现出污染物排放稳定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徐州用增量来改善和改造结构,用存量的做强来优化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产业转型和生态转型已产生明显的成效———产业结构由低变高、生态环境由灰变绿,走出了一条发展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发展新路。徐州还将以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利用煤灰、煤泥等工业废料,建设煤—电—热—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圈,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拓展发展空间中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徐州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关键举措: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力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加强减排设施的运行监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加大结构减排力度,结合工业布局调整,抓好规划整合、关停闭转和进园入区工作,以及技术创新、业态调整,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加大机动车尾气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完成总量削减目标和年度减排任务。二是积极推进绿色增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治本之策,积极运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加速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一方面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提升空气质量;另一方面狠抓重点断面整治,坚决落实入河排污口一律封堵、河流沿线一律截污、所有污水一律入管、企业排放一律达标、小码头和小养殖一律取缔等“五个一律”要求,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同时加快“十二五”治淮项目建设,保证各项工程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实施。四是有序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扎实做好今年市政府下达的创建任务,尤其要将各项工程建设落到实处。要采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扩大政府性融资平台融资规模、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各种有效手段,努力破解资金难题,全力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保障生态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五是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强协调,健全生态建设的推进机制,强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推动生态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市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生态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两快两带三先”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徐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与挑战。从城市生活环境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空气质量亟待持续改善。市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二是地表功能水体达标差距较大。一些饮用水源地总氮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一些河流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达不到相应功能水体要求,一些湖泊水质则呈现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三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偏低,雨污分流不彻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无害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行,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偏低,城市热岛效应突出。四是新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废旧家用电器、废电子产品、工业污泥、脱硫石膏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看,也存在若干需要加以干预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低,自然保护区建设尚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上处于低水平演替或完全破坏状态,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乡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滞后,乡镇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部分企业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较低。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十二五时期徐州市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旧城改造的加快,城市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将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量也将有所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压力巨大等问题仍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干扰。另外,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较慢,城中村改造较难,包括居民在内的社会公众群体对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参与度较低。所有这一切都将对今后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成极大的挑战和压力。

四、社区社会资本匮乏制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当前,徐州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社区社会资本发育还不成熟,存在着存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和结构缺陷等问题,制约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

(一)信任社会资本匮乏引起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依赖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间的网络治理,任何一个治理主体的“不作为”或者“大有作为”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网络治理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网络治理的规范基础在于行动者能够认识到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利益,基于信任、忠诚与互惠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够促使和维护行动者之间的合作行动。相互信任是彼此合作的前提和基石,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多元治理主体才会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合作对话才能真正开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传统的信任模式逐渐失效,现代的信任模式尚未建立,在这种新旧交替的形势下,社会整体信用与组织间信任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信用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显示:政府信用、人际信用和企业信用水平总体偏低,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体间的信任危机,导致生态文明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公地悲剧”现象时有发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由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所构成的复合系统,这个系统内部的不同治理主体难免由于利益分化而展开博弈,但是没有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利益博弈,必然走向博弈惨局。以我市各区县为例,由于缺乏互信,相关主体往往只从自身的地方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利益考虑,致使区域生态环境的合作努力大打折扣。

(二)规范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社会规范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规范不仅对于社会的存在、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个体的存在、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尔曼在研究社会规范时指出,社会规范可以将行动的控制权,从行动者手中转移到其他人手中,这主要是因为行动具有“外部性”,具有影响他人的后果(积极的或消极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防沙治沙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框架,并且这些法律法规的成效也开始逐步显现。但是,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而言,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还略显滞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释放。如我国虽然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环境基本法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立法确认,现有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也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立法目标。而且,相关法律之间存在着:诸如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性、法律条文之间互相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对实践中生态环境执法困境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法律来说,法律将容忍事实上的困难,而不能容忍不一致性和逻辑的缺陷,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我国目前生态文明水平不高,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调节社会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三)网络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薄弱

一个人、一个组织或团队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的存量,而社会资本的存量来自于它的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越密,其摄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能否落到实处,能不能走得远,政府的主导作用举足轻重,企业的主动合作不可或缺,非政府组织的介入必不可少,公众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必须构建一个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组成的公民参与网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生态文明公民参与网络的形成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表现为:(1)我国政府管理管制型传统的制约,受传统全能型政府模式的影响,政府长期以来垄断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且这种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不会立刻完全消失,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治理的条件尚未成熟。(2)生态文明市场治理机制不健全.生态文明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生态文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增加了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调节难度,使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非政府组织发育不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和习俗等因素的制约,非政府组织面临着注册难、资金短缺、自律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境,非政府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影响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充分发挥。(4)公民社会不成熟。受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体制的影响,我国公民社会发育缓慢,公民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归结到政府部门,习惯性地把自己看作是局外人和旁观者,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勇于担当精神。

五、驱动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社区社会资本管理策略

丰厚的社区社会资本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和纽带,也是实现美丽徐州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对当前徐州市社区社会资本进行整合和重构,不断优化社区社会资本结构和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存量,以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一)夯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心理基础:培育塑造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社会之中,位于最深的基本道德和政治价值层面的以公民和社会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它包含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和负责任等一系列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在现代社会,公共精神的强弱体现着公民彼此心理认同、相互团结、信任合作、互惠互利的水平,是整个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表征。公共精神可以使人们摆脱个体狭隘的眼光,超越城乡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纠葛,从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审视问题,让公民在保留自由意志和权利意识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帮助、协调共事,从而形成高效的群体交流与合作。显然,塑造培育公共精神能够为社区社会资本的发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将直接催生全体市民对生态文明城市协同治理的诉求。1.实施全方位的系统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如果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是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那么人们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缺失,应该是导致人类社会生态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价值观作为支撑,仅从物质技术层面着手,而社会行动主体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大力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使各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的自觉自愿行为。2.开放公共生活,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公共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也不是通过单纯的学习教育就能够养成的,它还需要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鼓励和推动社会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践,为他们平等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条件、机会、平台和社会信任网络,可以使各社会主体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社会主体的血肉相连,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休戚相关,从而产生生态责任意识。

(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环境和资源节约

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国家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而我国有些城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这些城市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以生态文明来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城市,应该是有远见的城市,因为它代表着未来,如果能够建设起新型的治理制度,它可能就会成为未来时代的中心;如果它能够集中力量形成针对着环境和资源节约的研发实力,形成辐射区域以及全国、全球的环境与资源节约的产品、服务和技术能力,在生态文明即将到来之际,为未来成为生态文明中心做出准备[1]。这样的城市应该是:第一、追求幸福指数的城市,而不是追求GDP的城市;第二、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节约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利用现有的城市需求,完成最具有环保优势和资源节约优势的城市建设规划,以此来诱导企业向环境与资源节约产业方向转换。第三、培育和输出生态产业,以自身的生态治理能力培育生态技术研发能力,推动生态产业不断发展;第四、用公共财政手段推动生态文明行为,对环境保护组织等社会组织进行财力投入,对生态和资源节约产业和需求,进行有效的补贴,提高公共环境消费水平。

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几个重要关系和问题。

1、树立“生态成本观”

十七大代表黄兴维在讨论十七大报告时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自觉牢固树立三种观念。

――生态成本观。生态环境是最珍贵、最有限的发展资源。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算大账,算长远账,算生态账,决不能以环境成本扭曲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决不能干向子孙后代“征税”,转嫁生态隐性负债的蠢事。

――环境大局观。一切以大局决定取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决不搞只顾GDP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局部污染全局、上游污染下游的事情。

――绿色政绩观。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载体,作为衡量发展成效和政绩大小的一把尺子。无论确定什么样的发展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和办法,都必须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不急功近利,真正把政绩融在清水里,把丰碑刻在青山上[2]。

2、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核心。

彻底放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减少生产和生活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协调与平衡,最终使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报告。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3]”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党的十报告再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二、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径: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着这样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具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办法,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不以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实现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以加快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着力构建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循环网络,形成顺畅的内外循环,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也不可能逾越工业化这一阶段,但继续走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升存量,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通过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总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我们要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出自张耀辉的《浅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2]十七大代表、河南南阳市委书记黄兴维在讨论十七大报告时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述.

生态城市建设篇8

贵州省贵阳市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意义重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义。

共同保护全球环境。今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预防极端灾害天气,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次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再次提醒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对建设生态文明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人类。

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国家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一个人要幸福,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收入水平,但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研究显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用更多的精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贵阳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这里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因此,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着这样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具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

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城市规划修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包括招商引资项目,都必须服从生态文明城市的功能分区。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办法,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对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不以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实现城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实现城市内外部生态系统之间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如果交通设施不到位,要素循环不顺畅,经济生态系统和城市配套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就难以达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因此,要以交通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循环网络,形成顺畅的内外循环,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朝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能逾越工业化这一阶段,但继续走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升存量,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同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市于2007年11月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并且已经审理多起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特别要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多搞“雪中送炭”。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要把群众的难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使群众的“所急所盼”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所干所办”,并注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创新性工程,必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利益调整。一个地方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使自身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益方不对其进行补偿,就会挫伤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有关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依靠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

形成鼓励创业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建立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初次创业基地、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园区。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

生态城市建设篇9

一、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工程建设

满洲里是一个草原城市,但由于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受降水少、积温低、冻害重、土壤差等自然因素影响,市内缺少绿色,年年栽树不见树。截止年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4.52%。

尽管如此,满洲里毕竟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城市。近年来,努力打造“文化+绿化”、“商都+绿网”的城市绿化个性建设特色,提出了向“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化格局迈进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上级支持、行政推动、政策引导、专家帮助、群众参与的有组织、有规划、大规模、大范围的营造森林城市的绿化模式。

(一)实施项目,推进工程,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1、启动“XX年---2010年满洲里市造林绿化发展规划”,积极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XX年年初,邀请到国家林业局造林司、“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自治区林业厅、呼伦贝尔市林业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林业高级工程师共14名来我市专题调研论证满洲里市城防林体系建设及城市造林绿化问题。领导和专家们实地踏察了我市造林绿化地块,详细了解了我市多年造林绿化情况,召开了满洲里市口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城市绿化调研会议,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的进行论证,较为清晰地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把清了脉络,指明了我市林业发展的方向。

专家组认为,满洲里市气候干、积温低、土壤差,造林成本高、难度大,必须选择好乡土树种,确保水源基础,落实管护责任。当年,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同时明确,带帽对我市的城防林建设工程给予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2、启动“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坚持“广种灌木”原则,推进“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推进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满洲里边境口岸防护林建设示范项目,工程第一年植树40万株。2010年,国家林业局领导、水利部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对亿元绿化工程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3、实施“十万棵大树进边城”工程。XX年年,累计种植大树3.6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120%,在植树造林,尤其是“大树进边城”的工作中,基于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创新工作,我市在积极运作的同时,更是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我们积极征求业内专家的意见,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哈尔滨、鄂尔多斯市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实际栽种和栽后管理中,采取了机械挖大坑、换好土的方法,打破限制根系生长的钙积层,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用草绳缠根土,防止散坨失水;支防风架杆抗风,涂白、喷药、抚育、防治病虫害,施用生根粉、保湿剂、复地膜、抹芽,促进树木生长,铺设节水灌溉管线浇灌,设置试验对比区以求证技术效果,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摸索经验。

4、实施生态林封育工程。严格执行禁牧休牧政策,恢复草原植被。完成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既林地围封0.5万亩任务,围封地点分布在外交会馆、西301国道南侧等区域,其中投资7万元安装了9个大型重点防护林标志牌,编制完成了《满洲里防沙治沙规划》。

5、推进种苗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了种植106万株的生产能力的种苗基地,近年相继栽种了樟子松、大云杉、榆树苗;圃区道路两侧绿化云杉3万株、6米高的大云杉160株、扦插杨树3亩;采种工作全部完成。

6、建设园林示范工程。加大了东山植物园建设,在完成了园区内道路、灯饰、公共设施的检查、维修、保养的基础上,栽种大树10000株,及时进行浇灌等项管理工作,种植草坪,摆设鲜花,形成了我市园林示范项目。

7、以木材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支持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市大力发展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合作区木材加工园区木材加工业迅速扩张,木材落地加工量XX年年达到380万立方米,占进口木材总量的35%。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企业三发木业竣工投产,隆生木质颗粒、鑫富活性炭、中基木业、天意家具、金罡人造板等一批木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10年加工量可达到400万立方米以上。预期“十一五”末期,进口木材达到1500万立方米,落地加工达到700万立方米左右,可形成东北地区重要的进口原材料加工集散基地。我市的这一举措,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大力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公共绿地人均值

1、推进带状公园绿化工程。实施了北湖、东湖、北湖北岸的绿化项目。

2、推进五类绿地建设。近年来,绿化工程主要包括五类绿地:一是“地段绿化”,主要是外交会馆、世纪大街、华山路、文明路等9个地段;二是“广场绿化”,主要有套娃广场、雕塑广场、现代广场3个广场;三是“建筑物周边绿化”,主要有疾控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东山医院、俄罗斯博物馆、铁鑫市场等新建建筑物;四是“行道花卉裁植”,主要有外交会馆及市区等主要街道;五是休闲绿地,主要是外交会馆南侧休闲绿地,2010年已全部完成外交会馆休闲绿地建设,共播种草坪20万平方米。

3、加大行道树木和绿地维护。每年对市区近3万余株行道树、38.14亩公园、141.6239万平方米公共绿地进行了及时维护。每年培育栽植美化街道用花卉20万株,近两年合计出动运水抗旱14000多车次,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城市绿化的整体成果,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

(三)提高城市生态意识,推进依法治绿

1、强化管理,巩固成效。对新植和未成林地要落实专人进行常年管护,定期复灌、施肥、松土、除草,防止人畜践踏。采取一切抚育管护措施,保证所种树木栽种当年成活率达到85%,三年保存率在80%以上的水平,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2、完善法规,依法治绿。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化法规体系,绿化管理办法;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与执法工作,坚决查处侵占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实施“依法管绿”,保护绿化成果。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我市造林绿化实施办法通过人大审议,形成工作规范。

3、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将绿化工程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中,给予定额补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将城市绿化纳入“三北”和“城防林工程”范畴;同时,继续执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动员适龄人员积极参与到绿化工作中去。

4、加强宣传,培养全民绿化意识。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内容涉及绿化、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防火等方面内容,在街道、社区、公益广告栏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广场、商场、居民区发放宣传单、宣传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资金支持,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全市各单位和广大居民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全力把一个全新的绿化成果奉献给全市人民。

二、抓实生态水网工程建设

(一)建设了二水源二期工程

在位于东湖区二卡湿地境内开采新水源并修建新水厂,进行供水主管线铺设及相关配套建设,使我市供水主管线形成复线。计划总投资13763万元,新增规模3万立方米/d。包括水源工程、净水厂、输水管线及配水管网等。XX年年12月—2010年5月,完成了水源井工程,泵站、净水厂基坑开挖,水源井至净化厂管道安装及输电线路架;2010年完成净化厂供水管线开挖及管道安装、泵站、净水车间主体及附属设施建设、调试供水,年底实现供水目标。

(二)摸索落实查干湖旅游景区人工湖工程

计划完成海拉尔河雍水坝、河道整治,供水管线、泵站及高位水池基础开挖和输电线路架设、供水管道安装、泵站、高位水池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调试,铁北矿输干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向查干湖注水。

(三)实施“引水入市”工程

满足生产生态需要,打造城市生态水系,打造查干湖-西郊生态公园—北湖—东林场湿地城市生态水系。

(四)重点解决扎区、东湖区供水设施

加大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力度,做好全市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部完成了东湖区车站地区在建供水工程。

(五)建立自来水市场化运作机制

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的公用事业管理新格局以二水源二期工程建设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基础,积极推进对扎区、南区自来水设施配套、完善、改造建设。

(六)加快二水源净水厂改造工程

现已完成水处理车间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饮用水源水质问题,关系到满洲里市市民的生命健康问题,为保护好水源,协调新巴尔虎左旗环保局,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视,检查周边是否有环境污染企业及环境污染现象。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以上企业及污染现象的发生。新晨:监测站定期检查饮用水源水质,满洲里环保局已协助环科所对水源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饮用水源地重点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饮用水源地内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保整治行动。由市环境监测站全年对水源地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同时,监测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目前仅能监测11项指标。从长远上控制我市水源地水质,我们会同哈尔滨检测中心站采样分析,建立了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控能力,详细掌握了我市饮用水源监测23项分析数据。各项指标合格。

生态城市建设篇10

关键词:城市 生态墙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道路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防治这样严重的污染?除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还可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建立生态墙,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吸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声,提高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等功能来综合防治道路污染,从而改善市民生存环境。

生态墙是从生态学和植物生态习性原理出发,以植物为建墙主体,使围墙在功能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环保功能。

一、生态墙的种类

根据道路功能性质、景观空间构成、立地条件、市政公用及其他设施关系,将生态墙分为以下4种。

1.观赏型生态墙

在城市道路两侧建造观赏型生态墙,把乔木、花灌木、藤本植物、地被合理搭配种植,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耐阴、喜阳等生态习性以及抗污染、杀菌、滞尘、降温、隔声等能力,形成既有生态效益,又有景观效果的绿色风景线。

2.防护型生态墙

在长距离无人区,为了加强防卫功能,起到减弱风力,降低噪音、遮挡灰尘的作用,同时还将路边不好的地形地物进行隐蔽,起到净化空气,绿化美化作用。在郊区道路和高速公路两侧种植防护型生态墙,利用一些带刺的植物,一方面直接起到防护功能,另一方面增加了绿化量,同时增加了抗污染、防尘、降噪的功能。

3.经济型生态墙

在收费站、加油站、住宅等地的墙体附近建造经济型生态墙,即在墙旁土地上种植具有吸盘的藤本植物,使墙面披上绿色外衣,不仅美化墙面,还有防止风雨侵蚀、日光暴晒的作用。在收费站附近道路两侧,则可利用花、果、叶、根等均可入药的植物,形成整形的绿篱,既可创造经济收入,又富有季相变化。二、生态墙的技术措施

1.植物的选择

(1)观赏型生态墙通常选用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根系深、萌发力强,并且适应性强、抗污染、耐干旱、抗风和抗病虫害的常绿树种,如侧柏、桧柏。同时采用耐修剪、枝叶密、病虫害少、发芽早、耐旱,耐寒,寿命较长的小乔木与灌木?如黄杨、女贞等和花卉配置,形成层次感。也有采用色彩、质感对比较大的花灌木或花卉片植成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直线几何形的图案显得严谨大方;曲线纹理式的图案则显得流畅富有动感。还可选用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紫藤、凌霄、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花朵盛开时能够形成独特的景观。

(2)防护型生态墙栽种的植物具有耐旱、耐贫瘠,易栽植成活,生长健壮,养护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的特点,选用一些带刺的植物如火棘、马甲刺、枸橘、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增强防护作用。

(3)经济型生态墙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牵牛花、凌霄等藤本植物进行墙面绿化,不仅能形成绿色花纹图案,而且富有季相变化。在收费站附近种植枸杞、沙棘、麦冬等药材植物,不仅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还能创造经济收入。

2.生态墙绿化实施的保证措施

(1)为保证在1年内达到基本上看不见裸露土石,需加大种植密度。(2)花木种植时,要施足底肥,注意浇水。(3)土壤肥力差的地段,应加换客土。(4)种植后3个月内,应追施以氮、磷为主的肥料,并定期喷施叶面肥。(5)大苗应用三脚架固定。(6)种植时间宜在冬末春初进行。(7)为确保苗木供应到位,应提前培育或预购。

三、生态墙的效益

生态墙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建成后不用连续投入却能持续产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1.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