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建设十篇

时间:2023-03-28 06:02:08

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篇1

(一)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已经逐渐提高,生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自己所酿成悲剧进行改善的主要方式。生态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政策法规之上,还需要全社会的人们一起努力,通过人类自身生态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自身做起,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人与自然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笔者看来,生态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人类思想、道德的规范,使人类能够自觉地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中,改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使人类社会可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当前出发,为未来考虑,实现资源的永久利用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2.是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须,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共识,为了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必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促进人们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过程中,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判断性地继承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由于生态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下笔者就对进行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创新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为引导,在吸收马克思生态文化观念的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构建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同时,要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新要求,调整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类社会关系,将生态文化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人们自觉加入到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地承担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

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认识生态文化的关键,也是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生态文化有一定的科学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予重视。改变一直以来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应当注意在污染发生以后出现的很多环境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有些就是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以完成的。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用长远的利益出发,将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当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着眼于子孙后代,经过多方面考虑来选择一条可以长期发展的道路。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位置放在首位,在充分考虑人,将人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切实反映出其意义,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建设的生态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有意义,如果不能科学地进行建设,建设也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也将会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加强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政府引导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其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引导人们增强环境意识,不断地根据当今中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成就进行生态文化创新,促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物质层面建设也十分重要,政府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应当给予考虑,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励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一点,保证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取得切实有效的成绩。

(四)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生态文化建设并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情。政府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舆论气氛,促进人们都能够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在进行生态保护的过程中,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街头广告等方式来进行宣传,提倡人民对生态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倡人民绿色消费,使人们从自身出发进行生态保护。同时,政府应当对生态保护中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对举报、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人们给予奖励,使人们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个人或者是企业及时举报,通过群众监督,还可以促进政府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有利于将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彻底杜绝,支持环境执法,让公众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权利,为生态保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加强国际间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

生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这是全球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对这方面也都给予高度重视,由于国际组织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对其在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优点加以学习,对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改进。结合我国社会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

(六)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

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也是重要一点,建立完善、科学、透明的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发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使政府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使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生态文化建设篇2

(一)太白湖新区建设总体情况。济宁太白湖新区位于济宁市城区南邻,于2008年2月经国家批准设立,规划总面积约97平方公里,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是“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2009年5月,济宁市城市规划(2008-2030)获得山东省政府批复,太白湖新区正式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中心。近一个时期以来,按照新一轮城市发展定位,济宁市正在实施“东拓西跨、南联北延”战略。济宁太白湖新区总体规划立足突出高端定位、生态优先,整体开发、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引湖入城、筑城入湖”,将太白湖引入城市中心,展开“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的功能布局,着力营造城水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环保健康的人居方式、生态宜人的生活空间,力求打造国家一流的高品质、生态型城市。

(二)太白湖新区社区建设及生态文化现状。自2009年太白湖新区被正式确定为济宁城市发展主中心以来,太白湖新区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太白湖新区秉承“统筹规划、高点定位”的原则,分别在西北、西南、东北建立三大回迁安置片区。目前,以三大回迁安置片区为标志的民居工程已基本完成,可安置14个村居、8436户村民,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太白湖新区还致力于打造一批生态公园社区。太白湖新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依托绿水环抱的超低密度空间优势以及微山湖、古运河、太白湖新区公园稀缺的、广袤的水景生态,在生态涵养、生态调节和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等日益完善。同时,太白湖新区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社区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化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社区居民的生态文化意识和生活生态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二、新城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区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系统建设原则。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结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社区的各构成因素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生态文化建设强调“天人合一”,将人、社会、自然看作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认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二者彼此相互依赖。因此,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加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目标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重视各方面的联动发展、整体推进。

(二)因地制宜原则。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同样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体现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性质的一致性,个性体现在不同社区的不同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此,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群众参与原则。社区建设是一项内容繁琐、涉及面广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借助社区居民的智慧解决问题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离开了本社区居民的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将寸步难行。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用生态建设的知识武装社区居民,提高他们参与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具体工作之中,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集体智慧,广泛吸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推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相互借鉴原则。新时期,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种文化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类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程度不断提高,彼此在相互借鉴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吸收传统地域性文化,也应立足当今时代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同时,还要结合具体实际,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的有益之处,做到“洋为中用”。

三、新城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改善生活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既有社区生态化建设的一面,也有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面。因此,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实际,将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社区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强的组织领导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正要结合社区实际,明确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方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合理规划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另外,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使得大家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主体,社区居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对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把生态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的价值观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自觉摒弃传统生产、生活中不符合生态价值观念的部分。在社区内部可以通过书籍、板报、宣传册、宣讲、网络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生态文化宣传,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社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增强居民参与积极性,激发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氛围。社区居民文化活动要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相结合,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的传授和生态理念的灌输,实现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

(三)完善城市新区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机制体制。在落实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以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为中介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主导、社区居民的主体、物业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三者紧密相关,其中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总指挥”,负责对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协调、指导调度;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依靠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物业管理部门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助推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物业管理部门的优质服务。

生态文化建设篇3

一、发挥生态文化的凝聚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生态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全新价值观念,是对人与自然的终极关怀。“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1]生态文化通过物质或非物质形态体现,形成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等,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生态文化是基于人类对工业文明反思而建设起来的关于人与自然新型关系的文化,是在彻底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兴文化。生态文化充分理解和尊重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客观规律,强调全人类、全球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是保持人类福利最大化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策略。这种发展策略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生态文化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物对立的二元分立结构,转化为和谐统一的一体结构,充分体现了主体认识的深度,也表明了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理性自觉,凝聚着人类的共识,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至深。

生态文化所确立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是当代人评价和规范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一个成熟的社会,要保持其活力,不仅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而且应当具有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规范的评价机制。生态文化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确立了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价值观,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和生命系统(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和无机体共同组成这个系统),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包容。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活动,应当限制在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以内。同志提出的“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思想就体现了生态发展的伦理取向和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当代人以及每一代人在满足本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应当使资源和环境条件保持相对稳定,从而持续供给后代。这种思想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要素,为当前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评价标准和规范要求,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

二、发挥生态文化的作用

同志指出:“大量情况表明,道德情操与生活情趣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化扩充了人类文化的内涵,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要求,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活情趣产生影响,并起到人际关系的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化,对人类的生理、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化,要求人们重视环境,勤俭节约,选择文明的生活方式,重视对身边环境的保护。很明显,安全、舒适、卫生的生态环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还可以使人身心愉悦,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而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脏乱差的生活环境,不仅损害人们的身体,对人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生活环境被污染,人的心情会烦燥,工作热情会降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剂,这是因为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心情自然更舒畅。当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态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开始自觉爱护环境、保护资源时,自然也会珍爱人类。如在生态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把破坏自然视为不道德,必然要求改变高消费、过度消费和贪图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提倡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危害生态环境的合理消费观。合理消费观念的确立,可有效减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攀比、炫富等现象,对紧张的社会关系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生态文化的作用甚至可以超越阶级和民族的界限,促进人类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如西方近年来兴起的绿党,在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态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生态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人类整体文明的不断发展,成为跨越单个地区、单纯文化和单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现象。生态文化的构建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道德重构,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生态文化构建的过程,是人们生态素质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伦理道德观念不断进化的过程。所以,应使文化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形成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道德氛围,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作用。

三、发挥生态文化的整合作用

价值整合是文化最基本的功能。社会由个人组成,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追求和立场。人们对同一事物,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出个人的价值取向。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们的个体价值取向大致趋同,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方向就能较为容易地形成共识,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同样,当个体价值取向背离,人们对社会发展方向就难以达成一致,可能带来社会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冲突。这就需要发挥文化的整合作用,通过文化对各种价值取向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让个体顺应主流的方向,促进统一的社会价值目标的形成。我们建设生态文化,就是在借鉴当今世界各国优秀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型生态文化,其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整合力。

生态文化的整合作用体现在强化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上,如同志所言,这种认同“是要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一般来说,人们的文化认同主要体现为价值认同,可分为自愿认同和强制认同两种。自愿认同是人们出于内心的判断自愿对某种价值所产生的认同;而强制认同是人们在外在强制力作用下对某种价值体系所产生的非自愿认同。自愿认同是人们自我意识和自我需求的结果,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人们自愿认同某种价值体系,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对社会稳定产生积极作用。强制认同是人们非自我意识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由于它是强制力作用的后果,其效果往往是暂时的。发挥生态文化的整合作用,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一些越界的负面行为进行惩罚,主要是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二是通过发挥生态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使社会成员能够把自己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理想相一致,进而认同社会价值理想。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关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观念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着对人类价值的整合方向。在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的现代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化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道德秩序。

生态文化建设篇4

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校园安全文化,通过校园安全文化的加强可以有效地提升校园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氛围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因此高校要重视基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一、文化生态学

美国的斯图尔德于1955年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随后美国的莱奥波尔德又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指把生态因素加入现代的文化伦理后,可以催生出和生态和谐共生的文化。如果要对文化的具体产生规律和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就需要对自然、社会、人类等各种交叉力量的作用进行考虑,从而促进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如此。生态性的高校文化是指通过考察校园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和校园内部的生态发展,来提升校园的文化层次。①实施育人为本和生态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生态教育的引导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使学生在融入社会的同时强化自身能力,从而发展成综合型的实用人才。②构建生态心理,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和谐发展,从而把生态理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甚至是把生态理念和未来的职业相结合。③建设高校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型的育人环境和校园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校园安全文化

根据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人类文化的进步途径是追求文化的先进性。从生态学的层面来看,校园安全文化的生态主体是师生,师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是在时代背景下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文化实践的发展。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价值取向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且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引导着行为方式,而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是在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发展,这种平衡发展是校园安全文化实现多样性的平衡之一。因为对文化物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维护是建设文化生态的目的,其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生态的整体平衡,因此在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把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社会安全等全面地贯彻到生态文明中,使高校逐渐形成安全文化的模式,并在校园安全文化的生态系统中形成各要素力量的整合,从而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把新时代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集合在校园安全文化的具体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不断强化,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目的。在建设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时,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只有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能力、智力,才能加强学生的协同创新、团结合作、积极竞争意识,才能有效地培养出更多综合型的社会人才。另外,还要在生态性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氛围的潜在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促进学生的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另外一个建设课题,高校不仅要营造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和育人氛围,还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使校园的人际和谐和育人氛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把生态育人作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延伸和发展,在校园内倡导协同创新、平等民主、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从而加强学校的竞争力和文化品牌。

3.促进高校的发展高校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特特色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现阶段的发展方向,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目前,全国正在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建设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引领和塑造,从而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目的。实践活动证明,建设生态性的校园文化是高校适应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展现学校特色的表现,是高校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开放意识较弱高校是社会生态中的生态单元,高校的不同会导致地域文化的差异和校园文化的差异,尤其是闹市区的高校,其环境周围会衍生出服务区、商业区、社会机构,而这些校外生态环境和高校文化相融合便形成了文化的生态圈。文化生态圈中包含的文化都是对校园安全文化有用的素材,属于高校的财富。有些高校在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时,认为校外文化属于负面文化,因此会使用多种手段阻碍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共生,这种行为会导致高校忽视了社区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2.激励和评价的制度缺乏灵活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中,师生的价值观和追求是在具体的校园活动和安全制度建设的设过程中逐渐协调统一的,这样可以在建设安全制度的背景下通过安全文化的方式凝聚参与人员的力量,从而全面地提升高校的竞争能力。高校不仅要建设校园的安全制度和提倡校园的安全文化,还要建立灵活性较强的激励和评价制度。目前高校在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其激励和评价的制度缺乏灵活性,无法有效地延续校园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这样不仅会对师生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还会对生态性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造成影响。

3.生态意识较弱目前,各大高校都在逐渐重视校园的安全文化。由于历史原因的局限,社会和高校在解决安全问题时都认为保障安全的方法是不出事,而真正从安全文化的层面实行安全教育的基本没有。高校安全的保卫工作集技能性、体能性、智能性的劳动为一体,是校园文化中的主要组合之一,其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如果在安全问题上只使用防卫手段会导致生态意识的缺乏,而生态意识的缺乏难以有效地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发展。

五、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

1.通过情感发展来促进生态意识的发展高校的校园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尤其是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发生极大变化,因为文化生态对个体的影响较大。通过群体的生态文化和个体的自我创造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由于文化环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文化条件之和,而情感是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展现,且情感的产生原因是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因此文化环境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学生的熏陶与塑造非常重要。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打造和谐安全的文化环境,要强化师生的生态意识,通过情感发展的方法来促进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

2.通过共生互补促进各文化生态元的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的带动下和映照下,单个的生态元通过自身进化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斯图尔德认为社会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就是文化生态学,由于文化和环境相互适应,因此高校要引导师生在自己的生态位置上积极地体验校园安全文化的感受。在生态因子的变化范围中,被生态元适应或者利用的部分就是生态位,在高校师生加强文化力的同时,其生态位也会相应地出现变化。文化生态群是指各文化的共生互补和竞争合作,社会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更是人类精神创造的表达,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在文化生态群中的共生互补,通过校园文化的共生互补来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

3.建立灵活的激励和评价制度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引导者、受益者是师生,师生通过在校园安全文化中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活动来不断完善自我。从文化生态学的层面而言,校园安全文化受其复杂变量相互演变和相互作用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在相关性、整体性、主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作为特殊文化的校园安全文化,其有着自己独特的产生特点和发展作用,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只会从文化和社会的交互变量中对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理解,而忽视了在这些变量中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中要建立长久的激励和评价制度,通过对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的激励和评价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天宋,罗干程,刘海仁.文化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0):152-153.

[2]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6-27.

[3]何频.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131-134.

[4]高海生,王森.论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质量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15-18.

[5]付卓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2005年02期

生态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少数民族

0.引言

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云南人民无形的资源,它是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长期沉淀,它的存在构成了一个可以维护人类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但是,当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化脚步的加快,自然的整体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民族的生态文化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1.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种类

(1)“神林”文化。“神林”文化源于对原始的崇拜和祖先祭祀。云南人民长期从事着对自然依赖性极大的狩猎、捕鱼等活动,这造成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感恩。在云南,许多民族都拥有着不同的“神林”文化。这种文化具有着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意义,在云南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神物”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源于“动物有灵”的观念。与“神林”文化相同,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赋予动物以神灵的概念,这从各民族的图腾中可见一斑。在“神物”文化的作用下,许多少数民族都禁止上山打猎,倡议保护弱小动物,这对生态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贡献。

(3)“水土”文化。水土文化由生存环境而生,在游牧、耕种的少数民族中尤为盛行。这种对自然、对土地的依赖让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妥善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少数民族人民常会举办祈求谷物成长和丰收的仪式,这种看似封建迷信的仪式实则包含了他们对土地与人的关系的理解。这种人与土地的亲密关系决定了他们必须妥善地对待土地,这也形成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4)“环保”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观念中有着许多环保理念。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大部分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他们非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把各种动植物看做人类的朋友[1]。

(5)“节制消费”文化。这种文化来自于对自然的感恩。因为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的需求不高,所以他们对待自然并非一味无节制的索取,而是由心底生出一种敬意来感谢赐予他们生存所需物品的大自然。

2.云南民族生态文化面临的危机

(1)农耕文化的破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许多部落仍然使用木材作为主要能源,人口的增长意味着木材需求的增加,造成森林资源锐减。同时人口增加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农作物,大面积开荒、毁林种地等行为导致民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2)生态价值观念的改变。在少数民族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后,发展经济以实现现代化和保存民族原有文化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使得当地人的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会使云南民族特有的文化被主流文化同化而导致品质丧失,造成生态失衡。

(3)自然生态受到威胁。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由于生产力低下以及科技水平不发达,生产、生活都需要依赖自然,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自然崇拜和尊敬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慢慢消失。于是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乃至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也就发生了[2]。

(4)国家政策导致传统生态文化中有利因素流失。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这段时期,由于“左”派思想的影响,将民族传统文化归结为封建迷信思想,导致许多有益生态保护的传统文化习俗遭到摒弃。

(5)市场经济的冲击迫使人们放弃原有习俗。随着外来观念的影响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发展经济的愿望也愈加强烈。这使得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传统习俗在发展经济与保护传统习俗的矛盾面前让位。

3.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探讨

(1)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生态文明观。生态文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3]。生态文化具有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保护生态平衡等特征,核心是“天人合一”。建设生态文明、培养生态文明观念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渗透到群众的生活,首先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弘扬生态文化,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编写教材、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让当地居民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并逐渐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2)规范制度。虽然少数民族人民已经具备生态保护的意识,可是多数却还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去。要想保持民族生态文化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仅靠宣传作用甚微,这时就需要形成一套完善、规范的制度,借助法律的强制性来实现人们对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

(3)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经济落后而使少数民族人民产生的想要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是导致云南民族生态失衡的首要原因。云南少数民族由于生产力低下而采用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只有使这种粗放型、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朝向集约型、经济型转变,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4)重视生态教育。当代环保理念主要是通过文化变迁而融入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因此要尽可能地发挥生态文化教育的作用,让少数民族人民重新、正确认识本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使其自然而然地弘扬本族生态文化。

4.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决定的,必须从根本出发,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弘扬生态文化的价值核心,完善法制法规,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林庆.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5.

[2]杨桂芳,李小兵,和仕勇.少数民族地区世界遗产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云南为例[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2,11.

生态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逐步发展,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式严峻,直接危害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的生存情况。高职院校的教育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为工业生产提供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建设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形势的转变,将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高职校园文化,贯彻在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术人才过程的始终。

1生态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初含义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民族的未来,人民的幸福,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上为后人“乘凉种树”。在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突出贡献。(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和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课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在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学生参与的讲座、社团和其他学科文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文化设施充斥在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各方面建设,使校园文化具有生机和活力。

2生态文明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理念意识的形成是逐渐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精髓而形成的,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思想观念。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进步的观念意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破坏了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破坏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从可持续发展上升到绿色发展,其实就是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职院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在校园文化发展的始终。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启迪学生的心智,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习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促进校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产、服务、管理活动一体化,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责任,传承讲话精髓。(2)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催促着工业化革命的进程。科学的发展,更是使得信息化技术革命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思考方式也有着极大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全球的经济结构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过程趋向智能化。在这样新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应这一强大的形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思想观念,培养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在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还要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在职业技能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特点,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人才,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3)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校园生态职业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是以为社会培养出全能型应用类的人才为特点的,针对高职院校这一特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绿色发展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职业价值的人才。工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使得人类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追求着资本增值使得利润最大化,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过度的生产和消费危及了人类赖以生存生存的环境。为了人类能够长期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在人类文明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高职院校应当培养学生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融入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将职业素质与生态理念结合,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着重发展低碳产业,将生态文明经济作为职业发展的重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探索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策略。高职院校在帮助师生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时,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的理念,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都能够树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

3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软实力之一,通过对生态文明概念的分析,将生态文明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融合,探索出新型的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有的生态文明校园文化。将生态文明概念融入在校园文化中,可以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涛,赖浩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6(23).

[2]霍小芳.构建“校企共生态”校园文化推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生态文化建设篇7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对生态关系的需要,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生态文化,就是企业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生态价值观。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企业生态价值观、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精神追求、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是对企业文化的时代补充,也是企业文化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回应。

企业生态文化首先要求企业树立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的价值观,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环境问题上应负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精神层次上,要使环境伦理、生态意识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导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导向,其实质,就是要为企业营造出浓郁的生态氛围,使生态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经济效益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内在成本和近期利益,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外在成本和长期利益;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彻底改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对立的错误观点,牢固树立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自觉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关注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支持社会环保活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兼顾后代人的幸福,通过开发新技术和新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资源的替代补充,同时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将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数量维持在其循环再生速度之内,并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培育和保护,确保资源再生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企业向生态企业发展。生态企业是超越经济利益的具有生命特性的组织,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不断地与生态环境发生着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并且始终参与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与自然界、人类社会有着高度的相容性。它在组织内涵、目标体系、成长战略等方面与经济型企业大相径庭,始终追求企业成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调统一,既考虑自身的持续成长,又重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企业不仅具有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拥有了企业的今天,而且还抓住了企业的明天,与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2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林木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企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企业生态文化整合了传统企业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系统的新思想,代表和体现了善待自然、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新的思想和文化,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加强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生态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①能够引导林业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避免受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要求的惩罚;②在生态文化指导下,林业企业生产出的生态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更能吸引顾客,而且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成本;③可使林业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得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优惠政策,从而使企业获益;④有助于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长期得到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增值力,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经济利润;⑤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林业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⑥能够促使林业企业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2.2有利于林业企业创建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关注企业是在破坏环境还是在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如果林业企业能够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长期、持续地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就能满足消费者和全体社会公众的这种需求,从而使企业受到消费者和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很快被消费者接受,而且还可以使企业树立对环境负责的良好形象,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2.3有利于增强林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正纷纷采用更加隐蔽的环境管制措施,设置种种绿色贸易壁垒来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无形中给中国林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是因为,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比较完善。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生态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生态标准的监督检查工作,因而没有形成绿色管理体系,致使许多产品不符合国际生态标准。企业生态文化则要求林业企业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生产符合国际生态标准的产品,从而有利于林业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4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的实现

生态效益是企业组织为兼顾生态及环境的保护,通过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创新而获得的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效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林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转变经营模式,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使林木资源的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和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使消费者得到更为实惠和优质的服务,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林业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环境。

3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林业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目标是让企业全体员工能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做到在提高经济效益中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林业企业生态文化,是一项创造性管理活动,林业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提升林业企业管理者的生态文化素养

企业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因此,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生态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所以,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层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加强生态哲学学习,掌握生态学方法论,将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摒弃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减少资源损耗,自觉地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3.2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

为了营造企业生态文化氛围,林业企业应注意厂区周围及内部环境的绿化,并按照生态文化的要求设计厂区内部空间布局;应充分而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企业文化网络的积极作用;要结合林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有意义活动,如“生态在我心”演讲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征文活动、生态技能大比拼以及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报告会、读书会、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一种浓郁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广大员工对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有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能时时考虑环保,事事想着生态。

3.3加强生态宣传与员工的生态教育

林业企业建设生态文化,必须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将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行动方案和已经取得的环保业绩公布于众,向社会企业的生态化思想、生态化生产方式和产品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广告,使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及企业倡导的生态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及其所倡导的生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新的生态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员工进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指标体系、环保知识产业政策、环保法规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培训与教育,采取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反馈激励、强化激励、成就激励等激励方式,着力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环保、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促使广大员工朝着企业生态文化要求的方向发展。

3.4强化林业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保证,也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规范企业行为、保证生态企业之间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的基本制度。生态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过程,也是企业生态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林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以此激励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作出较大贡献。为此,首先应设置生态职位,如在企业最高管理层即董事会中设置专职生态董事负责处理生态事务,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1标准的要求设立环境管理者代表;其次应积极加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这样林业企业就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社会认可,增强企业竞争力。

3.5公布林业企业的环保信息

环保信息公开化是林业企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诚信表现,既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也有利于企业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林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布环保信息,不仅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批评,也会极大地鼓舞企业广大员工建设生态文化的士气。而且,社会各界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又是加快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环保信息公开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定期编制与发表企业的环境报告书。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证明企业与自然、社会的相容性,同时也鞭策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以求得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长期共存和持续发展。

3.6发表生态宣言

生态宣言是林业企业向全世界发出的对社会、环境承担环保责任和义务的声明,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冲锋号,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倡议书,是向社会各界进一步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企业若主动地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公布于众,发表生态宣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必将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励他们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保伟,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2006,(1):162-163.

[2]龚胜刚,孙智君.企业生态效益及其实现机制探讨[J].经济管理,2007,(20):4-7.

[3]章鹏.提升企业经营者的生态文化素养[J].农场经济管理,2008,(4):66-67.

[4]李长松,刘经纬.浅论中国林业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林业企业,2005,(2):27-29.

生态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生态区;生态文化;影响;评价

收稿日期:20131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1090)资助

作者简介:祝明明(1992―),男,浙江衢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

通讯作者:延军平(1956―),男,陕西绥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环境变化与区域开发等研究工作。中图分类号:Q9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1000103

1西安灞生态区建设背景

西安灞生态区成立于2004年9月,位于西安城区规划总面积129km2,其中集中治理区89km2。灞生态区主于西安市未央区和灞桥区,是西安市确定重点发展的“四区二基地”之一。

灞生态区的建设时生态治理的需要,也是西安东郊发展的需要。河、灞河是“八水绕长安”中的著名二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的自然形态遭到破坏,生态功能逐渐弱化,灞河城市段也成为西安市的欠发展区域。

通过流域综合治理、生态重建和开发建设,解决了西安市东郊灞地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状况。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据初步测算,生态区全面建成后,西安中心市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2004年的基础上可翻一番,仅广运潭生态景区建成后,平均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900t,产生氧气650t,年滞留粉尘1090t,可以极大地提高西安市整体空气质量,缓解城市噪音污染和热岛效应,改善西安市生态环境。景区内的生态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观光旅游等重要功能。

2调查方法及对象

为了较全面得了解到灞半岛地区的原住居民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状况和环境意识水平以及环保行为习惯,并借机宣传环保知识,加强灞生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处在灞半岛上生活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安市灞桥区的安邸村、郭渠村、汪新寨村村委会,灞生态区管委会,灞桥湿地公园办公室等的政府部分相关负责人及当地居民的访谈资料,了解近年来灞生态区建设状况,问卷调查在灞河沿岸、灞城市广场、安邸村、郭渠村、汪新寨村、独灞天下小区开展,共计6d,发放问卷245份,其中有效问卷238份,合格率97.14%,设计人员比例,灞当地居民占被调查人数的65%,外来务工人员占总数的30%,游客人数2.5%,环卫工人2.5%。

为保证结果真实可靠,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调查,对象以随机方式获得,由被调查者自愿接受调查。问卷使用最便于受访者回答的多项限选式问题(表1)。

本调查问卷的结构包括两大板块、六小模块。第一板块是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设置。调查被访者的身份、年龄、教育程度、在本地生活时间;第二板块分为5小模块,第一模块的针对被访者的生活背景展开调查,涉及家庭人口数、职业、家庭年收入、家庭消费支出。第二模块主要调查垃圾产生处理问题,以此体现居民环保意识,个人环保行为习惯,垃圾处理的基建情况。第三、四模块关于居民出行交通状况,及用水情况,以此反映灞生态区的基建设施情况。第五模块是关于居民对周边环境感知的调查,调查居民对环境修复工程建设所带的环境改造的满意度。

3实证结果分析

由访谈资料,问卷数据分析得知西安灞生态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调查内容的方向可分为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环境保护相关行为取向,生态区的环境政策及规章制度对当地居民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是否有积极影响。

灞地区居民环境意识与行为特点如下:居民的环境保护知识水平较低,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下列特征被认为是有环境素养的人的特征:对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对环境问题了解并且具有经验;具有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

问卷设计了6个相关问题,涉及个人家庭和公共环境中的环境知识,在调查中选择了生态区环境修复工程、湿地保护、大气污染、水、固体废弃物污染、家居污染、绿化等常识性问题。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平均正确率35.3%,说明当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知识水平,但知识储备十分有限,下列问题是关于破坏环境行为的选择题,选择不经常及时随手关水龙头的人占总被调查者的41.25%,选择购物不自己带布袋或篮子,而是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的人占总数的20.00%,选择认为随地吐痰不好的占75.00%,选择认为随地扔垃圾不好的占78.75%。

图1当地居民环保理念认知情况调查

由图1可知当地居民虽然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认识水平低,多数人认为随地吐痰和随地扔垃圾是不好的行为,不仅破坏环境,而且有违道德,对社会产生恶劣的影响,由于当地农村用水来自水井,不需要交水费,所以大多数人不关心节水的细节,购物时多数人也不会主动准备购物袋或者篮子购物,他们认为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还没有影响到当前的生活,环境意识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并且农村地区“限塑令”的执行效果很差,经调查当地有超过90%商家提供的是免费的塑料袋,而且提供的有可降解标志的塑料袋少之又少。

图2“是否愿意让家门口保持较好的绿化而花

一部分钱”选项调查情况扇形图

在对周边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方面,因灞生态区的建设,灞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观,西安灞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显著,生态治理效果明显,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治理,噪声控制,垃圾治理进行有效治理。已建成的社区中,生活垃圾84%实现分类收集、回收及压缩清运。生态区已完成生态堤防建设50km2,建成橡胶坝4座,观景码头7座,4座跨河桥,河流湿地覆盖率9.8%;新增绿化面积6700亩,林地覆盖率达15%,生态用地比率达到21.8%。灞生态区已被市民认为是西安人居环境最好,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生态区居民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因素,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综合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级利益主体,包括政府、公众、企业、环保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参与及合作协商,但从目前建设情况看,政府和企业是参与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其他各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程度低,涉及面窄,参与途径不多,参与效果不明显。从调查数据看,对生态区建设以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数据看,居民满意度的计算分析一般先计算每个单项的顾客满意度,公式为:Sj=1/n(∑Si),式中:n为回收的调查表数;Si为第i张表的评价分数。根据每个单项的顾客满意度,采用加法规则计算综合的居民的满意度,公式:S=∑λjSj,式中:Sj为第j项的居民满意度,λj为第j项的加权系数。

将满意度评价的5个等级选项,即将“很满意”赋值为5分,“满意”赋值为4分,“基本满意”赋值为3分,“不太满意”赋值为2分,“不满意”赋值为1分。将“很满意”赋值为5分,“不满意”赋值为1分。这样赋值的原因主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惯例,也方便后期的统计计算,防止计算数值过于庞杂,难以厘清楚。“基本满意”定为3分。分数处在中间,被调查者持比较中间的态度,没有过多的倾向。另外,调查对象在填写“基本满意”时,所考虑的也基本是及格的意思。“不太满意”取值2分,主要因为它是介于“基本满意”与“不满意”的中间程度,所以选择1~3分的中间数2作为其所代表的分数。

“不了解”选项代表调查对象不了解实际情况,或不关注该指标,或不需要关注该指标,这些情况并不能表现出该指标的好差程度。在本次调查的指标中,选择“不了解”的比例很小(3%以下),故在满意度评价中剔除“不了解”一项。计算满意度的公式是:满意度=“很满意”比例×5分+“满意”比例×4分+“基本满意”比例×3分+“不太满意”比例×2分+“不满意比例”×1分。这里,5、4、3、2、1就是权数的意思。

每一测评项目的满意度=所有样本的平均值如果将等级和分值分为很满意(5分)、满意(4分)、基本满意(3分)、不太满意(2分)和不满意(1分)。按以下方法计算:每一个评估小项的平均分数=评估小项的原始分数之和/调查表数量;每一个评估项目的原始分数=∑该项目中每个评估小项的原始分数×设定比率;每一个评估项目的平均分数=评估项目的原始分数之和/调查表数量;每一个被调查顾客的满意度=每一个评估项目的原始分数×设定的满意度分值/5;顾客的平均满意度=每一个被调查顾客的满意度/调查表数量。

答案分为5个等级五级最高一级最低。运用加权算出平均数得出居民平均满意度3.607594937,属于“满意”与“基本满意”之间。当问及是否愿意让家门口保持较好的绿化而花一部分钱时,有29.49%选择“愿意”,32.05%选择“只要花钱较少就愿意”,38.46%的被访者选择“不愿意花钱”。在各个村落里,选择不愿意花钱的人认为绿化是社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自家没有必要为村里的绿化额外投入精力。说明居民对周围整体环境的感知与敏感性还不够,环境保护参与积极性也不足。居民对当地交通状况的满意度为3.225 处在“比较方便”和“凑合”之间。

4存在的问题

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参与积极性不高,环保意识薄弱;社会宣传引导力不够,社会上主流媒体对生态环保关注的连续性,持久性不够,系统全面地宣传生态环保知识的媒体不多见。

民对一般的生态名词如湿地等了解很少,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是水污染,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生活不便,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水的宝贵,在认为应该随手关水龙头是保护环境的行为占总被调查者的41.25%,生态环保是一个内容广泛,系统综合的社会问题,居民还没有形成整体认识。

5对策与建议

建议在灞地区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政府带头,与民间非政府组织、企业合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向民众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再次特别建议利用西安大学城的优势,广泛调动西安高校环保NGO参与进来。大学生群体在人口众多、教育水平欠发达的中国是一个特殊群体,对社会现在和将来都有着极大的决策性和影响力,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有责任感,有较强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对环境事业充满热情,在发展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媒体,政府机关等对其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未来中国环保事业,高校环保NGO 担当群众性环保公益活动的生力军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环保NGO与公众的桥梁作用,促进NGO 的健康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环保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是环保宣教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5).

[2] 金青梅,吴疆.生态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以西安灞生态区为研究对象[J].管理,2011.

[3] 刘艳华.论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生态文化建设篇9

[摘要]生态文化是各个地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作为中原经济区的西南板块,南阳市必须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密切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为此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体系,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推进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关键词]南阳市; 生态文化建设; 问题与对策;

生态文化是一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新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必须大力弘扬和建设生态文化。近几年来,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众多城市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一大批城市纷纷出台生态文明发展规划,以生态文化塑造城市新形象,打造“城市生态文化符号”,这已成为今天城市的发展主题。早在2004年3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三次党代会就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生态文化建设被确立为南阳打造“文化名市”的重要内容之一。

南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养生条件独特,渠首战略地位凸显。这一切都为发展生态文化,打造“养生之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然,南阳生态文化建设也面临着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不够,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快,发展理念有待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

2011年国务院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阳作为中原经济区的西南板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创建国家生物质能示范区。河南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南阳市建成省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战略任务。面对着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南阳市如何密切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综合协调管理机制

生态文化建设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它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深入研究、加强领导、科学决策,建立健全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协调机制。由南阳市委、市政府组织宣传、文化、林业、环保、人口、教育、城建、商业等相关部门,成立南阳市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等工作,重点就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进行协调合作,防止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生态文化建设的不一致。

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具体落实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并对群众举报的具体问题做出明确答复。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大力弘扬南阳市生态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对有悖于生态文明的不良现象予以曝光批评,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建设舆论氛围。

三是建立有效的生态文化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完善公众信息和意见的反馈渠道和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便捷地反馈到有关部门,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实现信息双向交流,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制定执行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生态文明建设在措施上,必须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加大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近几年南阳市先后出台了《南阳市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南阳市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保护实施方案》、《南阳市生态功能区规划》、《南阳市生态保护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及汇水区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源头及汇水区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实施方案》等规划、措施。当然,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按照指定的标准和规划严格执法,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评价不达标的工业企业实行零容忍。

二、广泛宣传,构建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是生态文化建设受益面最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宣传和教育,形成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审美观,使其转化为外在的生态行为。

要加强生态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以青少年、工人、农民、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一是社会公益教育体系。政府动用一切社会公共宣传资源,诸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新闻出版、电台、电视台、公益广告、文艺作品、互联网等广泛开展生态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宣传,建立起公共宣传网络体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和听觉,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是企业教育体系。企业生态文化教育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重要领域。在企业中,通过各种渠道,对企业职工进行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意识的教育;开展创建“绿色企业”的活动,或结合企业的生态化设计和建设的理念,结合企业的清洁生产,或通过采用环保先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效益的活动,对企业职工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进行企业生态文化的形象设计,在企业建筑外观、办公用品、交通工具、衣着制服、产品包装、广告展示等各方面,进行生态宣传;建立企业生态文化教育和培训制度,培养与确立企业员工的环境伦理与生态意识。

三是生态社区教育体系。在传统社区构建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贯彻到社区建设过程中,营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社区。围绕生态建设广泛组织各类健康有益的社区公益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制定居民公约,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社区居民要强化自觉保护城市人文环境的伦理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社区组织要把城市社区的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社区居民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是生态消费教育体系。倡导生态消费必须从普通市民的消费行为和习惯着手,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及风能等新能源;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新的环保产品;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提倡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徒步;提倡使用生态的建筑材料,进行适度装修;提倡食用有机绿色食品,杜绝食用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提倡适度消费,不购买和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商品和危险品。

三、彰显特色,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链

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要立足于南阳深厚、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相交融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树立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文化品牌和产业。不断推进南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既定的“文化名市”战略目标。

一是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创建生态型支柱产业。根据南阳的资源条件、区域布局和行业特点,以生态环保、高效利用资源为目标,科学调整工业企业和产业结构布局,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体制创新形成生态工业园区经济。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粮食、林产品加工、中医药生产为一体的“南阳生态工业园区”;以碱化工系列产品深加工和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桐柏天然碱生态工业园区”;以热电、建材为一体的“蒲电、鸭电区域循环产业园区”;以中草药种植、加工为一体的“西峡中成药生态工业园区”等。

二是以发展生态农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为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增值。一方面要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入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畜牧、中草药、林果三大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优质粮、棉、药、果、菜、水产等产业基地,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南阳是河南第一农业大市,2006年粮食产量已突破500万吨,仅仅依靠农村和农民本身对于农业的崛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积极构建生态化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的多级转化增值。比如以河南天冠集团为龙头的小麦、玉米和脱毒红薯生产酒精、饲料、燃料乙醇等一体化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设计年可转化粮食300万吨,从原粮到经济产品增值达10倍以上。以宛西四县(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镇平县)为主的20万亩中草药生产基地,使20万粮农变为药农,为宛西制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地道中药材,宛西制药也因此打响了“药材好、药才好”的品牌。

三是突出南阳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特色旅游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支撑点。要充分发挥南阳市山川秀美、名胜众多的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人文与自然资源开发并重,“开发”与“保护”并重,逐步形成以生态建设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建设的局面。同时,加强景点、景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型旅游推介和促销活动,集中打造“一山(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水(丹江口水库)一恐龙(西峡恐龙蛋化石群)”三个世界级旅游品牌,建设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使旅游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起点发展产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南阳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公害”的原则,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从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统筹推进,引导企业循环式生产,组织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废物利用产业链。

四、强化培养,推进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和基地建设

第一,加强以养生为主的生态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生态文化建设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重视人才培养,营造人才环境,提供人才保障。

积极宣传南阳市生态文化建设领军人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及其成果和主要业绩,营造尊重生态文化成果、尊重生态文化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南阳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研究中心,可以在这些文化研究中心基础上设立专门生态文化研究机构。另外,必须建立专门的研究生态文化的基地,综合研究南阳地方生态文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律。研究队伍可涉及农、林、理、工、人文等各学科,定期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省市重大课题和项目。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为建设生态大市战略提供可行性论证,为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是传播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新闻出版、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等,所有这些设施都是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为重点,统筹推进市级重大文化设施、文化场馆和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财政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资助政策,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南阳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五、创新思路,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公众、企业、决策管理者生态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树立起“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观念。

一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不同模式、不同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通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促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的共同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共赢。

二是开展生态城市的创建活动。要结合城市的地域特点、产业特色等方面,进行周密规划和定位,确定生态城市创建的主基调,大力开展生态城市创建活动,树立强烈保护生态的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突出人文素质培育,构建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力求体现生态城市功能的综合要求,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塑造新的生态与文化、生态与民生、生态与发展相融合的城市形象、文化形象和精神形象,全方位增强发展竞争力,增强软实力。

三是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地域特色或个性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社区要建设基本能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中心,要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发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要善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娱乐与生态知识传授、生态理念灌输、生态意识强化的有机结合,努力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贺健.倾力建设生态大市[N].南阳日报,2008,6,27(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南阳日报,2011,10,10(2)

[3]杨凌.省政府出台意见支持南阳发展[N].河南日报,2011,2,10(1)

生态文化建设篇10

关键词:高校 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09-02

一、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

1. 有利于树立“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

早在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就蕴含着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思想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纠正人定胜天的错误倾向,以及辩证地认识和建立“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生态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大学生履行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义务,自觉地约束自然干涉能力的生态义务,坚决反对那些无视生态平衡的人,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以建设伟大“中国梦”为己任,可谓任重而道远。身为一名大学生,应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不断加强自身生态文化意识,将生态文明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素质,再将生态文明素质外化为生态文明行为,从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2. 有利于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在大学生群体中,爱慕虚荣之风有一定蔓延的趋势,因此应鼓励他们使用更加健康合理的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扫除“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可以预见的是,相关问题如果长期不解决,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受害者。为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安全,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长远发展。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应该从这个高度了解节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节约一滴水,一次电,一粒米饭开始,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人格操守,弘扬勤俭节俭的光荣传统来造福人民。树立新的荣辱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节能环保,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展示绿色和谐的校园。杜绝奢侈浪费现象,加强廉洁教育,建起人格的支撑点,发扬人性的闪光点,共筑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

3.有利于构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

构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运行机制,是推进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必然要求。[1]校园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是基于系统的科学方法,考虑到与教学环境的关系,不仅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注重整个学校和社会环境,综合考虑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对社会的贡献。构建校园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也有利于培育具有绿色生态环境意识的人才。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人文和科学、自然和社会的统一,认识到教育在他们生活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问题

1. 大学生生态文化意识淡薄

曾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认真学习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对于深刻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历史演进,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引导我们做好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生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高校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主力军,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化意识刻不容缓。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对人性的完善,是把高校学生塑造成为理性生态人。[2]人类的一个伟大特征是他的实践性,人类通过实践可以创造和使用工具,从而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资源。在与自然的不断接触中,人类已经形成了一种以自然为主导的生活方式,但是由于人类的自身利益,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生态危机。可以说,生态危机的出现本质上不是人类的初衷,而是人性有限的实践方式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导致生态危机。有些大学生私欲膨胀,完全无视他人和社会群体的利益,无节制地拥有和破坏生态资源的社会共享,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校园乃至社会面临生态危机。个别大学生自身生态意识淡薄,片面强调人类是生态的主体,自然是物质,消耗大量的自然生态资源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使得生态资源长期以来负担过重。另外,还有的大学生缺少公德意识,生活行为失范。主要表现为:逃课、上课迟到或早退、在书桌上乱写乱画、随地吐痰、乱丢垃圾、随意撕毁或折叠公共图书、在教室里打电话等等。一般来说,人性的危机是生态危机的先决条件,所以高校的新使命是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注重人性教育,培养理性的生态人。

2. 校园奢侈浪费严重

近些年来,大学生每个月的开支一直在急剧上升。很多大学生心里没有节俭的概念,导致花钱如流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科技含量学习用品以及各种生活用品款式新颖,包装华丽,不断更新换代,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大学生的购买欲望。于是,很多学生开始追求奢侈消费,如高配置电脑、高档手机、高端电子词典等。甚至有些大学生不断购买奢侈品牌、服装、名表等来满足攀比的心理。虚荣心膨胀,价值观跑偏,可见奢侈消费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他们不懂得量入为出,不懂得积小富为大富,只看重眼前的享受和利益,没有长远规划,可谓后患无穷。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反对这样铺张浪费的行为,制约大学生的校园奢侈浪费现象。

3.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生态文化素质教育正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整个体系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模式,没有相应的制度机制来保护和实施。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封闭运行,生态文化建设资源整合不强。在建设生态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资源建设不均衡,组织资源和社会资源分散,有效利用率低,资源整合难度大,生态文化建设工作阵地等资源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另外,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工作作风和思维方式仍然具有计划经济思想的色彩。在工作中,他们主要是基于行政命令,以自上而下为主,不能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开拓精神。在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方面,主要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网络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三、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

1.理念层面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学府,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3]大学校园是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重要场所。作为高等学术界的精神文化生产者,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开展理论研究,为先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指导。必须始终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牢固把握和引导校园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作为培养理性生态人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知识是培养高等院校理性生态人所不可或缺的理论知识。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想要成功完成,生态科学的相关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加深对大学生生态问题的理解,要把生态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这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将生态文化内容纳入到课堂学习,并增加相关教材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根据新的社会对生态文明背景下人才素质的要求,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扩大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物质层面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在吉林调研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在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坚持规范化发展,高校校园应实施具体措施来保障生态文化的建设工作。在整体校园绿化建设上,对每处景点再进一步细化、美化,逐步提高绿化档次。建立生态文明和谐校园,推进绿化工作,扩大绿色植被面积。在整体校园绿化建设中,进一步完善每个景点,美化环境,逐步提高绿色水平。在学生生活区设置健身活动区,配置健身器材,促进学生健身活动。规划具有人文色彩的景观,完成校园所有的道路、V场和主要植物的命名。增补用于功能区如道路、建筑物和绿地等的道路标志,绿色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另外,进一步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良好生态文明习惯的物质文化环境和公共场所,让大学生在文化环境和公共场所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高校校园建设必须建立在大学生合理需求之上,创建文明卫生学校,构建整洁优美的学习环境,才会有长久发展。

3.制度层面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教育制度是必要的。为此,应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制度建设,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重大事情有方案,尽量做到凡事有制度可依。学校应定期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节约教育,完善学校管理体系,通过学校传播媒介和奖惩制度等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校园生态文明,实践行动创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还要通过文化育人机制,遵循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养成和实现规律,使大学生丰富自身文化需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创造一个适合学校自身的规章制度,在人类环境丰富的文化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学校风格、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使学生得到精神的塑造;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严格执行学生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生态文明,从而使所有学生从严格执行制度规范内化为本身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佟瑛.高校校园生态文化运行机制的探讨[J]. 陕西教育(高教),2009(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