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22 01:49:54

书法教学

书法教学篇1

关键词:书法教学;困境;对策

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已不被中小学生重视。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小学书法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国的书法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没有对学生进行整体的书法教学,书法和写字的概念模糊,把书法教学和写字教学混为一谈,把写字课可当作书法课上,把书法课当作写字课上。有时甚至把书法课让位给其他课,种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书法教学,使书法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而书法就是这当中的“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书法教学的重要性。这里,谈一谈我对书法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一、目前我国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

1. 师资力量不足。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机制,直接导致专职书法教师供给不足,现有的书法教师基本上是由语文教师担任,基本没有配备专职的书法教师,书法教师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书法教学举步维艰。

2. 缺乏正确认识。

电脑越来越普及,更多的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进入信息时代了,什么都用电脑,字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被家长带着参加奥数、音乐、舞蹈、体育之类的“特长培训班”,几乎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花时间练字,“别耽误时间”、“写字谁不会”、“升学也不加分”。家长没有让孩子书写的意识。长此以往,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被社会所遗忘。

3. 学生缺乏兴趣。

当今的小学生对体育、音乐、上网等非常感兴趣,对写字缺乏兴趣。其原因是除了社会对书法缺乏认识外,也与书法学科的特点分不开。书法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其兴趣是要经一段时间的实践,有了基本理论后才能产生。起初的练字要经过一段枯燥无味的艰苦阶段,这阶段是最简单的基本笔画练习,枯燥又乏味。当今的学生大多都缺乏吃苦的精神,加之其它各学科考试的压力,就不情愿花时间练习了。

二、采取各种对策加强书法教学

1. 重新审视书法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汉字为载体来记录汉民族语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少年强,中国强。学习书法应该从小学抓起。写好字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定性格,积淀孩子的文化底蕴。在孩子在书写过程中,不仅了解中国的文字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了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此外,学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还培养了小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2. 培养小学生的书法兴趣。

从儿童身心特点来说,不宜过早地、枯燥地灌输技法。没有兴趣就没有主动性,教学就会失败。但儿童往往把学习看成一种游戏,教师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激起他们探究欲望,许多技巧在他们书写练习中加以渗透。例如:讲解基本笔划采用图文并用的方法。在讲“横”的写法时,除了演示横的书写要点外,还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骨头的图片。学生头脑中就会有“横”画像骨头的印象。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横”的书写要点。在写点字时,出示含点画的范字,把“点”去掉,由学自己写。在讲评作业时,把学生的作业展示到投影仪上,选出漂亮的笔画或字,将不规范的笔画或字及时纠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法习惯。

写字也离不开好的习惯。“练字必练姿”,“姿”是写字时身体的姿势和握笔姿势。头正、身直、足安;握笔姿势要眼睛离纸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握笔的手离笔尖一寸。为了让学生牢记,还编写了顺口溜,“头正身直脚放平、左手轻按作业本”,“拇指弯曲中指抵、三指执笔要牢记,指离笔尖约一寸,笔杆斜靠食指根”。在平时写字训练中,要求学生先训练坐姿,坐正后开始练字,并巡视坐姿是否坚持下去,对坐姿和执笔方法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纠正那些不正确的并耐心地加以指导。为了让学生写字时不感到枯燥乏味,就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的练字。

4. 重视榜样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如果我们一味地讲解字的结构和写字技巧,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实践证明,用榜样的实例来强化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故事来激励学生。例如:有刻苦练字的王羲之《吃墨水》和怀素的《笔墨的故事》。还有笔墨知识的故事《蒙恬造笔》和《徽墨》等。除此之外,还注意在班级中表扬写字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及时的加以表扬。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写字优秀的学生,授予“小书法家”称号,颁发证书和奖品。在校内定期举行书法竞赛活动,对获奖的同学颁发奖品和证书。榜样具有强化作用,有了榜样,班级里就出现了一股写好字的氛围。

书法教学篇2

1 把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的训练视为重中之重

在现今与语文教材配套的作业练习中,少有出现有关笔画、笔顺、结构类的题型,检测也不作具体要求。这样教师在思想上自然就放松了。对于难写易错的字,虽然教师一笔一画地教,但缺乏到位的训练,所以出现学生写字时的“横七竖八”、“东倒西歪”。学生对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形成规律性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讲”后必须要有扎实“练”的时间,练中琢磨,练中评鉴。书法课教学可以先从这基本的教学内容入手。我刚上书法兴趣课时,学生报名的报名签名表就可以见证我所言非虚:

2 细心观察汉字随文出现时机,合理调整形近字、音近字同写

我发现不管是语文教材还是书法课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字”编排欠合理现象。有些字还没要求会写,可是遇到了又不得不写,而老师又没有教写,学生就照着写了,如果学生刚开始就写错了,即使后面花了很大力气,书写习惯还是难以改变。此外,有的字完全可以提前书写,如写“玉”字时把“王”字放在同一个时段书写,把一些形近字、音近字同时书写,一来能让学生识记字形,二来能让学生辨析字义,这样也就减少了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混淆了。我在进行书法教学时,细心观察汉字出现时机,减少教材编排中“欠合理”的干扰,促使学生书法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此,我在书法兴趣小组活动中,首先要求学生写对,错的就一票否决,一个错字写得再好还是一个错字,对语文的学习没什么帮助。其次要求学生写正,有好多学生写的字都歪着,有的是坐姿歪着,有的是书本歪着,有的是握笔姿势有问题......导致写出来的字也歪着。再次要求占格,格子占不好影响美观,有人偏左,有人偏右,有人偏下......好多人都不习惯把字放格子中间,也包括我在内。然后才要求学生注意笔画笔顺,字的间架结构,因为只有掌握好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写出来的字才站得稳。最后才要求他们写得美观。这就得认真练习,不断比较,找出不满意的地方,在写下一个字时及时更正,这样边写边比,边比边写。会越写越美观。要彻底改变为完成作业而赶时间写字的情况。

3 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坚持不懈的适时提醒,培养正确的写字习惯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很多人认为敲击键盘以及点击鼠标就能出现自己想要的字体,既美观又方便,何必费力地去练习书写呢?即便教师和家长重视学生(孩子)的写字,但对孩子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提醒甚少。比如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学生中就有好多学生书写时的执笔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规范;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注意书写时的坐姿。有的别着脚,有的再抖脚,有的把脚放凳子的横档上,有的偏着头......

可见,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写的结果和数量,而忽视了正确写字的握笔、坐姿如何。因此,我在书法教学中不只关注学生书法作品质量,还重视正确写字方法指导。再次还出现一个难题就是:教师是教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写字姿势,但学生坚持不住,写一会儿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可见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习惯。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4 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热情,创建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写字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学习书法是在正确写字的基础上对汉字的艺术性形成初步的模仿能力、评鉴能力,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一项传统途径。如果教师在书法教学中失去了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热情的手段,书法课是枯燥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我在书法教学时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兴趣:

(1)书法课中设立书法作品评鉴,一些传世作品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整理展示。

(2)不失时机地讲述书法名人故事。

(3)参观部分书法爱好者的书法绘画艺术展。

(4)在课堂上边写边自我鉴赏。

(5)写好后同桌相互鉴赏。

(6)在小组中评比鉴赏。

(7)把各组的优秀作品在全兴趣小组展示。

(8)让他们亲身体验成就感。

(9)在互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确定更高的努力目标。

(10)依据上级文件,结合学校实际举办学生书法展,提供书法展示平台。在“六一”办了书法展。

(11)关注各级公益少儿书画赛讯息,鼓励学生精心准备,积极参加。

(12)创设学校、班级浓郁的书法氛围。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写出的字有明显改观。如下图:

5 练就教师写字基本功,提升书法课教师素养

(1)夯实教师写字基本功。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漂亮、规范的板书,甚至还出现错别字、异体字。此外对学生作业的评语,有时还出现“个性化”色彩,学生在这样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便对汉字产生错误的认识,以致养成潦草书写的习惯。教师要规范写字,会写漂亮字,不断汲取中华书法艺术的营养,形成较高的书法艺术功底,这样书法课才会有底蕴,才会精彩。 就为了这点,我也抽时间自己写了。不为别的,就为了给他们上书法课。言教不如身教,要让学生写自己先要写。在写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难度值确实比较大,因为平时我写的都是“我”字体,自己知道就行,真要是一笔一划去写,还拿不准哪里要出头,哪里不出头,哪横长哪横短......这就逼着我去写,去看,去思考。

书法教学篇3

关键词:书法教学;现状;方法

以汉字教学为基础的书法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写好字既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又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书法教育正日益受到中小学教育的重视。那么,如何提高少儿书法教学质量,增强书法课堂效果,一直是摆在书法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少儿书法教学环节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

(一)师资紧缺

上级部门的重视为书法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可喜的契机。但回过头来看,当前存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作为“副科”的书法课程实施起来如此的步履维艰,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机制导致专职书法教师严重紧缺。

(二)当今社会对书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如今,很多孩子从五六岁起就被家长带着参加诸如奥数、绘画、舞蹈、乐器之类的“特长培训班”,而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花时间和精力练一手好字,而“耽误时间”“谁都会写字,不算特长”“升学不加分”等都是家长看轻孩子书法教育的原因。

(三)小学生对书法缺乏兴趣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写字都缺乏兴趣,究其原因,除了当今社会对书法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外,还与书法学科的特点分不开。书法的兴趣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书写实践,并对书法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后才会产生的。而练字的最初往往要经过一段比较枯燥、比较艰苦的阶段,这段时间往往是最简单的基本笔画练习,很枯燥、很乏味。现在的学生大多都缺乏吃苦的精神,到了真正需要吃苦下工夫的时候,就不情愿了。

二、当前小学书法教学的对策

(一)激发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写好字的关键是对书法感兴趣。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1.现在很多年轻的家长朋友对书法缺乏足够的认识

他们在孩提时代没有或很少接受书法学习,导致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少年儿童在选择兴趣教育时无序跟风、混乱迷惘。

2.故事的魅力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书法家们的传奇故事,在故事中适当渗入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把抽象的书法练习和形象的故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榜样的作用,更可以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3.鼓励和表扬

在小学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使学生潜在的书法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全面授法

书法技法的传统传授方式是教师讲解基本笔画、结构、章法的写法及安排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又很难掌握书写的方法。而且有的老师讲得不全面、不系统。我认为要在讲授方法上讲究技巧。

1.多种方法教学基本笔画。如,在基本笔画的“横”教学上,要讲清楚起笔、运笔、收笔的方法,也要清楚顿、驻的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笔画的书写技巧。再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临写,领悟横画的书写方法。最后让学生练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循序渐进。学生在写好八种基本笔画的基础上,教师再讲笔画的变化和处理技巧以及各种偏旁部首的写法。最后讲结构(这里的结构不光是左右、上下结构等,还包括方正、均匀、穿插、向背等结构处理技巧)和章法布局。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来,不要急于求成。

3.强调读帖方法。读帖也是一种习字方法,只是不动笔而已。这里的“读”,不是朗朗诵读,它是指对法帖作细心分析、研究、揣摩,从中悟出字的结构及处理方法,在练习之前做到胸有成竹。如,教学“三”时,要让学生领悟这三横的长短、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及字的重心等。

4.综合运用临帖方法。

(1)临和摹综合运用。临是将帖置于桌前,“仿照”着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而摹是将透明纸覆盖在帖上,直接进行“蒙描”的方法。古人云:临书多得古人笔意,而易失其“位置”;摹书多失古人笔意,而易得其“位置”。二者各有所长,所以在练习时要综合运用。

(2)对临和背临的综合运用。背临也称默临,是指将范帖合上,凭记忆临习的方法。背临尤其重要,它是由临摹迈向脱帖创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因此,初学者要特别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三、巧妙练习

要想使学生有兴趣练习,又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常用的方法有:

1.单练法,即把一个完整的字分成一个一个的基本笔画。教师让学生在书法练习的时候做到目无全字,即把字帖里的每一个字按笔画、按笔顺一笔笔拆开来认真观察临写。学生不用留意字的结构,只注重笔画的形似。这样目标专一,练习的效果也很好。

书法教学篇4

关键词:书法练习;持之以恒;学会领悟

一、充分重视书法练习的意义

书法课如今已经成为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尽管如今无纸化的趋势还在不断扩大,但是用纸和笔书写并不会被淘汰,所以练得一手好字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众多的中学当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并不重视书法练习,这也使学生没有认真经历过练习书法的过程,所以写字缺少“字体”,也欠缺一种“宁静”的心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有效的办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1)要让学生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一个人的字就是对这个人的直观反映。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字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见过面的两个人会互相通过对方的字进行初步判断。所以写得一手好字一定会增加别人对自己的好感,为个人形象增添色彩。(2)老师要采取充分的措施让学生从心底重视起书法练习。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师自己首先要把字练好,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学生也才能听老师的教导,可以不断向学生传输这样的观念。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在中考时有书法特长的学生是可以加分的,高考的语文作文、英语作文当中,字写得好坏会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印象,进而影响作文分数。学生自己应该充分认识到书法练习对于其日后学习、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持之以恒地练习

在教育学生充分重视起书法练习,学生也对书法练习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位与认知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地练习。练习书法首先需要入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经历过这个过程,则可以在书法学习中减少障碍。那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如何练习呢?(1)临摹。在学生初步接触书法的时期,尤其是对于初一年级之前并没有参加过书法练习、没有上过任何书法课的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临摹,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书法字帖。现实中的情况是,学生往往觉得描字帖并没有什么用,所以也常常是应付了事。然而事实上,描字帖并不是像学生认为的那么简单,而且它的作用也远比学生想象的要大得多。最开始的临摹要求是以最慢的速度将字描摹得完全对应,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图速度的写是无法做到完全对照的。学生慢慢地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做到在准确的基础上提升速度,进而逐渐塑造学生的字体;(2)着重塑造学生字体。书法字帖可以使学生的字更加规范、美观,但是在塑造学生的“字体”上却有所不足。这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书法教学,为学生讲解书法的理论以及古代书法大家的字体分解。通过对字的分解与再现,可以让学生逐步领会书法的精髓,并产生强烈的兴趣。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书法体裁并着重练习。(3)持之以恒地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产生了兴趣,同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持久的练习,足够熟方才能生出巧。

三、在练习中学会悟

老师应该向学生说明的一点是,书法绝对不单单是练字。书法有着高深的理论,也有众多的流派和书写体,可谓博大精深。所以教师在为学生上书法课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书法的魅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书法最重要的是“悟”,哪怕是在描书法字帖的阶段,不论是用钢笔还是用毛笔,都需要学生不断地去思考。所以前文提及,在刚开始描的时候一定要慢,要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想一想如何写才能将笔画写得更好看、更贴切。老师在讲解笔画的构造以及延伸的时候,要尽可能细致地向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如果能够想明白,那么在练习的时候就可以更加有目的性,从而早日练就属于自己的字体。然而这并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不断地去感觉、去领悟才可以。

总之,初中生的书法教学方法应该从上文提及的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重视,不仅教师要认真对待,更要想办法使学生认真练习。其次,在产生了兴趣以及掌握了一定的理论之后,一定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持之以恒。最后,练习并不是机械地练习,而是要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领悟,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并逐渐提高,练就成熟的字体。

参考文献:

[1]游曼.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实施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王宇.初中书法教学探索:以西安高新第三中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4.

书法教学篇5

关键词:中学书法教学;中学生;书写能力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无纸化进程迅猛发展,实用}P}强的硬笔书法都距离我们渐行渐远,而强调传承性、艺术性,强调个性风格的软笔书法在学校教育中更是越来越处于式微的境地,中考的压力和繁重的学业大有毫不留情地将这古老的艺术甩出中学教学体系的态势。木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书法课开设的意义和有效书法教学模式方而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中学书法教学现状

(一)时展的影响

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等多种快捷便利的沟通手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很快成为主流形式,相反提起笔书写汉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这也是影响当先学生书写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校园环境的影响

书法课程长期以来不被学校重视。学校相应课程开发、资源配备不足,缺乏专业书法教师,外聘教师成为解决途径之一,更多的语文教师成为了书法课程的承担者,但其中许多教师自身书法教学经验不足,这便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师范类大专院校书法专业生源相对偏少,学生毕业后大多不愿意到中学担任书法教学工作,这无疑对中学书法教学产生了影响,以致中学书法教学工作长期得不到良好规范性发展,无法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

(三)家庭环境因素影响

虽说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仍然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从众心理的影响,他们在观念上认为字写得好坏与否并不重要。此外,家长自身写字的机会减少,很少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对书法稍重视的家长会为孩子买一些字帖,让其自行练习,但这样的方式缺乏技巧性,较难掌握,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起到激发作用。此外,在这个凡事都讲求效率的“速食时代”,家长希望孩子的书法学习能立即见效,在孩子经过短时间学习未达到效果便马上让他们放弃,而这种观念会严重损害孩子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二、提升中学书法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通过书法赏读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

当学生被书法所包藏的无穷魅力征服的时候,书法的有效教学就会水到渠成。《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止是在这种心情和境沉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通过这样的碑帖赏读既能t解苏轼的人生际遇和心灵世界,又能顺势入情,提高审美能力,进一步地让学生体会到书法的真谛,读懂“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二)提升教师的书法教学能力

普及中学书法教育。首先应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当前,国家还不可能大面积设立培养书法教师的专门机构,书法师资的建设只有先走在职进修和短期培训的道路,各级师范院校可以有计划、有目地举办中学书法教师培训班,并认真抓好在校学生的书法艺术教育和书写能力训练,使他们学成后能够适应中学书法教育的需要,各学校要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书写基本功训练,选拔书写素质好的教师参加各类书法培训班,通过集中培训和在职进修,全面提高其书写水平及其书法教学技能,造就一批素质较强的专职和兼职书法教师。如此一来,逐步形成“书写水平高的教师培养出书写水平高的学生,书写水平高的学生又成为书写水平高的教师”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各地应当创办专门的书法教师培养机构,尽快造就大批的书法教育人才,为大力普及我国的书法教育开创新的局面。

(三)制定完善的书法教学评价

书法是一门艺术,而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在评价时教师往往以“优秀”、“良好”、“中等”、“合格”等简单片面的评价语或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了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情感、能力、技法、个性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或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只是注意对学生整个字或整个作品进行笼统的评价。在评价中知识注重同学之间横向的比较评价,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评价,这种评价都不是多元化的评价,不会产生积极效应,甚至打击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向上性。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是进行评价的前提。

设计科学的民主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才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和能力。

书法教学的考核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总体上说,要特别关注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形成,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高年级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钱方法.在写字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J].青少年书法,2008,09.

[2]姚璞汉.中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西部教学参,2009,2.

书法教学篇6

我校作为全国第一批课改实验区的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创新,率先在第二:课堂中开设了书法课,从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中组织了一些书法爱好者开始进行系统的训练。为使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学有所成,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教学方法,逐渐积累了一些较为可行的经验。

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功课,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很大意义上决定着他对这门功课的兴趣。当一名新同学踏入书法班的门槛时,教室首先要用自身的学养和温和的态度去接纳他。教师在教室里悬挂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既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书法的氛围,又能展示自己的书法水平,使学生打心眼里认可你。这是教师搞好教学的第一步。其次,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教给学生如何打理文房四宝等工具,要做到既严格要求,又不可生硬,让学生能很轻松地进入到这种充满书香的新鲜环境中,从而产生学好书法的信心。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积极性

我在书法教学伊始,并没有急于向学生传授书法的技能技法,而是从培养兴趣入手。实践证明,兴趣越是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为此,我首先给学生们讲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来龙去脉,古代书法家助奋学书的趣闻、轶事,如:王羲之一“点”牧死“鹅”的故事,怀素用芭蕉叶练字的故事,文徵明临摹《千字文》一天一遍的故事……写字课上,我就有计划地讲给同学听,使学生住饶有兴趣的故事中,住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激发丁他们立志学好书法的愿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成为学习书法艺术无穷的动力。

二、由学生自愿选择字体,并指导学生学会读帖

在第二课堂书法班中,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书法,有一些基础,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书法,对书法一无所知,学生的书法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过书法的同学其所学字体也不一样。为此,在考虑所教字体时,应以由学生自愿选择字体为好,这样可以使有一点书法基础的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练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体选定以后,就告诫学生不要轻易更换,否则,今天学“柳”,明天学“欧”,见异思迁,就很难取得成效。初学书法的途径主要就是临帖,要想临好帖,就必须学会读帖。读帖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生不重视读帖,看一笔写一笔,一种笔画或一个汉字临写数十遍也没有多大进展。只有经过认真读帖,将所临汉字的笔画、笔势、结构、特征默记于胸,学生下笔时才有可能意在笔先,临写出形神兼备的字来。

三、注重学生书法欣赏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生书法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对其学好书法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进展缓慢往往是欣赏水平较低所以造成,有的学生写出的字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挑不出来有什么毛病,所以便影响了书写水平的提高。为了较快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水平,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了书法欣赏的内容。在上欣赏课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讲解了各种书体的艺术特征以及风格特点等等,同时还引导学生对古代名家及现代名家的优秀作品进行欣赏,从字的笔画特征、形体结构及通篇的章法布局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识也相应地增强了,这就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在书法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练习书法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废。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些学生常常感觉枯燥乏味,这时如果忽视了意志的培养,则极容易使学生知难而退,因此,我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自身的惰性心理,一方面强化兴趣培养,加强引导和鼓励。大多数学生经过了刻苦的练习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便又增强了他们学好书法的信心。学习书法的同时,还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同学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此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古诗佳句以及格言警句等作为内容,使学生在习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五、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书赛或展览,创造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我校成功地举办了两届师生书画作品展览,将评选出来的好作品,装裱后悬挂在学校教学区的过道。办公大楼、教师办公室中等,既美化了校园,又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使全校师生都从中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熏陶,从而增强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同时,我校还经常地举办书法临帖展、现场书法表演赛等,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此外,我们还鼓励较为突出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赛及书法活动,比如参加省市的书法比赛、考级,春节到街上书写春联等。学生的作品一旦获奖,将作品及获奖证书在校园的宣告窗内展一展,不但激励了其本人,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同学,无疑对学生们学好书法艺术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法教学篇7

一、根据小学生特点,培养其书法兴趣

教师只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才最活跃、最有效。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欣赏书法作品和讲小故事的方法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书法欣赏是书法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学生只有懂得欣赏书法之美,才会喜爱书法。人们常说“眼高手低”,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其次才可能培养书法水平。由此可见,欣赏是进入书法艺术学习的最初的台阶,学生对书法兴趣的产生最初来源于欣赏。如果没有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的认识,没有学生对历代书法名家及名作的崇拜与热爱,则任何技法训练都毫无意义。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可能持续,更不可能永久性的,因此兴趣是依靠教师慢慢地去培养,有了兴趣足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点燃学生学习书法的激情了。生活中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课堂上利用古今书法家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学生听了书法家的故事深受教育,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教师示范、学生多练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多,粉笔示范的多,这就造成有的学生在台下心不在焉,似懂非懂,练习的时候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可现在是信息时代,在指导学生书写前,作为教师应当有限的时间放在写字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技巧、间架结等,在精讲时要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做精简的讲解,并加以演示,让学生通过听讲、观察,对字的用笔有所了解后,做到“胸有成竹”,再开始临摹。运用多媒体直观性对学生学书法也是非常重要,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直接感触到客观具体事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要写好字必须以“练”字当头,书法技能需要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形成,但也要合理安排“讲”和“练”的比例。教师讲解时要抓住笔法的关键,不能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否则,学生会因为不能理解而失去兴趣,学生要注意用笔的方法,还应该注意力,运笔的快慢也应同时训练,把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和反馈,并给予写得好的学生鼓励,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

三、利用现代手段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把许多古代的碑帖和优美作品集中到课堂上一一展示给学生欣赏,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但学得慢,而且费时,并且往往要走许多弯路。而现在不同了,运用电教多媒体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打开视频就可以亲眼领略到著名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的指导,生动形象的讲解,灵活的教学手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学生看视频难以弄懂的地方,教师在白板上再加以稍微地指导,这样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和动情的解说,创造一个悦目、悦耳、悦心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不仅了解了作品的背景、特点,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意蕴,受到了启发和感染,而且还强烈的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进一步产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书法离不开“三到”,读帖与临帖有机结合

1.眼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感觉器官。所以眼睛是读贴感觉器官之一,对字帖中的字的用笔、结构至关重要,她能把握笔画形态,看清每一个字点画间的呼应关系,为临帖、书写做伏笔。

2.手的主要功能为拿取、拉动及推动、举起或抬起物品等。我们可以透过手做很多不同动作和活动。由此看来手是临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把眼所看到的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通过记忆在纸上显现出来。所谓正确有效的手到方法是:运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写字时还要做到动作要到位,王羲之的入木三分,说明他的笔力强劲,在写字时,要学生养成这种精神,要根据每一个字的轻重特点用力,否则写出来的字没有一种美感。

3.一定要静下心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句俗语,学生练习书法也是这样,看到一个字,心里会很自然的去分析每一个笔画的形状、写法、这个字的结构、特点等,这样才能把一个字写好。

五、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多元化,激发学习的兴趣

书法教学篇8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书法艺术的积极性

我在书法教学伊始,并没有急于向学生传授书法的技能技法,而是从培养兴趣入手。实践证明,兴趣越是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为此,我首先给学生们讲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来龙去脉,古代书法家勤奋学书的趣闻、轶事。比如“王羲之勤奋学书的故事”,以及“铁门限”、“退笔冢”等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他们立志学好书法的愿望。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使其对学习书法艺术产生无穷的动力。

二、由学生自愿选择字体,并指导学生学会读帖

在课堂教学及书法兴趣小组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在家庭已接触过书法,有一些基础,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或很少接触过书法,对书法所知甚少,所以造成学生的书法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过书法的同学其所学字体也不一样,为此,在考虑所教字体中,决定由学生自愿选择字体为好,(以古代楷书名帖为主)这样使有一点书法基础的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字体选定以后,就告诫学生不要轻易更换,否则,今天学“柳”,明天学“欧”,见异思迁,就很难取得成效。

初学书法的途径主要就是临帖,要想临好帖,必须学会读帖,读帖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生不重视读帖,看一笔写一笔,一种笔画或一个汉字临写数十遍也没有多大进展,只有经过认真读帖,将所临汉字的笔画、笔势、结构、特征默记于胸,下笔时才有可能意在笔先,临写出形神兼备的字来。

临帖是学习书法中最重要的途径,其宗旨就是要在古人的碑帖中学习技法、法度和理解。当然,对小学生讲法度还有些早,但应教给他们如何把字临得到位。把握书法的共性。因为那里是金山玉海,是无尽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决定一个书家水平的高低,往往都是体现在临帖的基本功上。请注意的是,我所说的碑帖是指古人遗留下的碑帖,并不是指今人的书法。这是因为一切艺术都是要经由历史所认可,都要经过时间的浓缩和检验。今人的书法尚未经过这一不可缺少的程序,因此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楷模。

在临帖的问题上,最容易出错的就是两个方面:

一是知难而退。因为临帖的枯燥和对自由的束缚,是不曾临过帖的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它是学习书法最大的“屠杀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初学者大都“牺牲”到这里。大都因为困难而退缩,因为枯燥而放弃。尤其是孩子表现的更为明显,老师必须时时给以鼓励及引导。

二是糊写乱画。同样是因为忍受不了临帖的枯燥和约束,于是便踢开“绊脚石”,盲目地写起来。其实准确地说这就是糊写乱画。其结果也必然是一事无成。因为任何技艺本领的增进,都是在痛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既然是临帖,就要忠实于帖,不客气的说,凡是经过历史所认可的碑帖,对我们今人来说,都是难以跨越的高峰,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想去修改或是摈弃,绝对就是一种无知。

历史证明,唯有一样东西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的空间――那就是书法。

有些同学问,学习书法是否有捷径?我就给他说:没有,确实没有!如非要让我说出什么可以称作捷径的话,我只能遗憾地说,不走捷径也许就是最好的捷径。

除每周每班一节书法课的训练外,还要求学生每天在家临习一张,教师抽时间进行指导,明确这个字需如何书写。

总之,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既科学又严肃的问题。特别是楷书,它的端庄和精密,它的高深和广博,它的严整和法度,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修正。一切有志于楷书的初学者,应该首先明了的是――楷法无欺。

三、注重学生的书法欣赏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生的书法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对其学好书法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进展缓慢往往是由于欣赏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写出的字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挑不出来有什么毛病,所以便影响了书写水平的提高。为了较快提高学生的书法欣赏水平,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了书法欣赏的内容,在上欣赏课的过程中,我给学生讲解了各种书体的艺术特征以及风格特点等等,同时还对古代名家及现代名家的优秀作品进行了欣赏,从字的笔画特征、形体结构及通篇的章法布局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识也相应地增强了,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在书法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练习书法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废。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些学生常常感觉枯燥乏味,这时如果忽视了意志的培养,则极容易使学生知难而退,因此,我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有耐心,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克服自身的惰性心理,一方面强化兴趣培养,加强引导和鼓励。大多数学生经过了刻苦的练习取得了可喜的收获,便又增强了他们学好书法的信心。学习书法的同时,还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同学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此外,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古诗佳句以及格言警句等,使其在习练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着学生,使其性情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有所积极的引导。

书法教学篇9

关键词:楷书 魏碑 楷书创新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楷书从风格上可分为二个系统:一是南北朝碑版楷书,其中以北魏楷书最为著名,简称“魏碑”;二是唐代碑刻楷书系统,简称唐楷。唐楷自唐代以来一直在民间流行,颜、柳、欧等唐代楷书大家的碑帖经常被作为民间课童的书法启蒙教材,直到当今。唐楷书法给人的印象是中下层世俗文化的模板,因而为较高层次的书法书法爱好者所不屑。特别是当代书法追求展厅效应,要求作品有强烈的视角效果,而唐楷虽然能显示出一定的基本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在视觉上扣住人们的心弦。同时,唐楷是唐人最为完美的杰作,它确立了中国汉字的书写规范和书法艺术创作的美的规律,在极大地推动了书法普及和书法艺术的双重进步的同时,也为书写定下了严格定式,这种严格的定式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在当今追求高效率的时代,其昔日的光环自然不得不消散了,不再为人所重视。这种情况为高等书法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楷书课程究竟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专业的书法教育中、体系中楷书教学应该从何处入手成为我们必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楷书学习是学习书法诸体的基础

楷书是中国书法诸种书体中最实用的书体之一,唐宋以来,学习书法大都强调从楷书入手,宋代苏轼曾以人的站、走、跑三个递进的行为阶段,比喻学习书法的过程,认为“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走),草如走(跑)。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蔡襄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进于行草,亦不离楷正。”黄希先认为“学书先务正楷,端正匀停,而后破体。”楷书有法有式,又具有典范性,以其入书法之门,首先是因为它用笔规范,点画有度;其次是点画精巧,技法性强;三是楷书结字端正,重心平稳。可以这样说,学习楷书不仅能为学书者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也有利于日常生活中书写能力的普及与提高。

楷书的笔法和结体在书法五体中要求最高,最为难学,它由隶书演变生发而来,沿用了隶书点画断开和块性结构特点,革新了点画形态,字体更加方正,点画的用笔也越来越趋向程式化,它强化了用笔的提按、技法性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楷书以形体方正为基本外形特征,相对于草书、行书等书体较少自由发挥的余地,其创作难度也进一步增大。因此有一些学书者避难从易,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走捷径,说什么书法无需从楷书入手,可以直接从行、草书入手学书,玩了两下花脚绣腿,就以为可以在书法界立足,并以此沾沾自喜,这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是中国书法理论、书法创作人才教育与储备的基地,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指导着未来书法发展的趋势,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强调楷书学习的重要性,确立楷书学习的基础性地位是书法艺术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大学本科阶段楷书教学的目的

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楷书不被重视,难于创新、突破的问题。时代的变化、审美情趣的变化丰富了人们对楷书艺术的认识,也为高等书法专业楷书教学增加了难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楷书的外部特征和性质上来看,楷书写得庄重容易,写得妍媚难;写得严谨容易,写得飘逸难;写得传统容易,写出新意难。楷书法度非常严备,给个性的表现和张扬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它很显然不像行草书那样能充分发挥个性。楷书要写出个性,首先是要使其从相对静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变得更灵动自由;其次是对表露性情的使转进行重新的解构。再次就是书法文化内涵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是结体上要有变化,点画、线条要有新意,表现今人自由自在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整体上要有时代的审美的情趣、书卷之气和文化品位。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经在其《书谱》中曾总结出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即“初学分步,但求平正”,要求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第二个阶段为是提高、发展阶段,即孙过庭所说“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时期,它要求在平正的基础之上,寻求变化和突破。这一阶段正是楷书重新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个人风格的起点。第三个阶段是学习的终级目标,即“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就是要在强烈的个人风格中回归经典,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炉火纯青的高级阶段。孙过庭的这一段论述,不仅点明了楷书在书法学习和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楷书创新的方法与思路。

从书法学习上来说孙过庭的“三段论”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书体学习中应该先从平正的书体(楷书)入手,再进一步学习险绝的行、草书;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对楷书学习提出的具体方法。

也就是说,唐楷学习是“初学分步,但求平正”是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高校书法专业的大多数同学学习书法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多年,在中小学时期就已经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唐楷的基础,可以说“初学平正,但求平正”的第一个阶段已经过去。在大学专业学习阶段,楷书学习的要求是:在巩固原有的“平正”基础之上,进入“务追险绝”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提高学生楷书学习兴趣、树立楷书创新观念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突破点是本科阶段楷书教学的最重要内容。

三、魏碑是楷书创新借鉴的主要内容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魏碑十美之说:“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认为魏碑书体从风格上可分三类:第一类,用笔方折,斩钉截铁,结体紧密扁方,是魏碑标准书体。代表作品有《始平公造象记》《张猛龙碑》;第二类,用笔方圆兼备,体势渐趋方整,稍见纵势。代表作有《石门铭》、《郑文公碑》等。第三类,用笔杂揉诸法,结体多变。楷隶相杂的有《嵩高灵庙碑》、隶草相杂的有《比丘道宁造象记》等。他从魏碑书体总体特征、笔法特征、结体特点等方面对魏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其中不乏溢美之词,但所论魏碑结体和用笔之特点为我们学习楷书打开了眼界。

从高校楷书教学的角度来说,魏碑是楷书教学中比较好的一个选择。首先,魏碑属于楷书,与学生已有的学书基础(楷书)书体一致,容易学习;其次,魏碑作品特点非常鲜明,形式易于掌握,学习起来比较方便。前人学书的实践经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楷书学习中魏碑临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邓石如的楷书,有郑道昭、梁碑及《瘗鹤铭》的笔意,秀逸之气溢于字外。早期楷书作品婉柔,结构偏平,后来逐渐向险峻风格转变。何绍基的楷书早年学《张黑女》,通籍贯后,始学颜真卿,日书五百字,晚年又学欧阳询,因而其书沉雄而峭拔。赵之谦的楷书初学颜真卿,后醉心于北碑,主要受《郑文公》、《张猛龙》、《石门铭》等影响。晚清的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坡,晚年学六朝碑版。近代著名书法家的于右任早年学赵孟,后转学碑版、墓志、造像,他“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在魏碑上是很下过一番功夫的。清代中后期这些书法家借鉴碑版文字,在楷书上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魏碑在楷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从平正出,借鉴碑版文字,或从用笔,或从用墨,或从结体,或几种方法兼而用之,以逆向思维方式对传统楷书(平正的唐楷)进行了全新的解构,使得楷书在意蕴、形态、用笔、结构、章法等都有了强烈的时代感与艺术个性,产生了全新的形式美感,其间毫无疑问魏碑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养份。他们的书法面貌能够独出新意、焕然一新,是与他们对魏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分不开的。

古人的学习经验与艺术成就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楷书提供了极好范例。在高校书法专业的楷书学习中,我们在确立楷书的基础地位的基础之上,先学习平正的唐楷,再学习楷书趋于成熟、特点分明、古朴稚拙的魏碑书法,无疑是楷书上有所突破的一个阶梯。借鉴碑版苍茫浑厚、劲挺的笔意;强调点画中段的起伏顿挫,在结体上取法墓志、造像记的稚拙和天真,可以使书法(楷书)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对象,获得更大、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314

[2]宋代・黄希先.论学书.

[3]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081.

书法教学篇10

关键词:高等师范;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70-02

《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明确指出: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三字”(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训练的要求。但当前一些师范院校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事倍功半,令人无奈。高师书法教学是提高师范生素质的重要一环,它是师范生能否胜任识字写字课教学的大问题。而尚在起步的高师书法教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那么如何使师范院校的书法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书法师资队伍

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书法教学的关键,书法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书法鉴赏水平。既要能写又要能讲,学生才能信服。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而且要尽量比学生做得更好,以树立理论、法则的权威,树立教师威信。这样,学生相信跟老师学一定能把字练好,就会越学越有兴趣,针对当前书法教师不多的实际,可从办有书法专业的高等院校直接招聘书法老师;可把一些有书法基础的教师送到学院进修,提高其书法综合素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打破常规,向社会书法家求援,聘请一些高水平的书法人士执教。最终培养一支专业书法教学队伍。

二、明确高师书法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师联系师范生将来的工作性质,使他们意识到毕业后,面向中小学生,要担负识字写字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书写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让师范生认识到学好书法的作用,从而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书法史、赏析书法佳作、组织学生交流等途径,让学生在真切的感受中,萌生自豪之情和使命之感,迸发学习书法的兴趣。对于师范生来说,可以在练字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正确的审美点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他们感受书法的笔画美、结构美、章法美。这种美如何发现它、认识它、欣赏它呢?教师可以借助作业展示、评价交流、比赛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书法的笔画美、结构美、章法美;可通过鉴赏名家名作,参观、评点书法展完成。让学生取长补短,增添信心,获取不断进取的动力。

三、营造艺术氛围,因材施教

传统的书法教学大多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练”的“讲―听―练”方式,其优点是方便易行,只需老师一位、字帖一本、学生一群,就可施教了。然而,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仅凭一种授业方式是难以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和学的过程变得单调、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果欠佳。教学方式应多样化,才能因材施教,按需授知,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应建立开放式的、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1.“讲―听―演示”式。适当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教学中运用投影器、录像机,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看边练习,简明的讲解、细微的演示,让学生一看即能心领神会,也可展示名家大作,让学生聆听名师讲述书法的要领。这些教学手段既生动形象,又富趣味性,能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写―自评―评论”式。教师提出书写的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基本技能,指导自己创作,而后对自己的作品自评,最后教师小结评论。

3.“提问―观察―讨论”式。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定疑点、难点(如对古代书法家不同时期的临摹作品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把讨论引向深入,可使课堂气氛活跃。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论题,把握讨论的节奏,启发学生多观察、多练习。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优美的音乐,营造静心练字的气氛,使学习的环境得到优化。

四、优化批改书法作业方式

批改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关起门来画红圈这种封闭的批改方式,学生只注意他得几个圈,而并没有自觉分析,甚至连看都懒得看,存在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而用简单的评语评价学习优劣,学生同样是难以理解的。集体评改这一公开式批改法可去此弊,行之有效。课前要确定此次评改作业的主题(如章法欠佳,结构松散,用笔无力,没有法度等),评改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教师先评,学生后评;也可以学生先评,教师总结。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书写意图及谋篇布局的理由,既能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又能训练其在公众场合下不怯场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评论要中肯,把握尺寸,既要表扬好的,也要指出不足,语言精辟,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最后教师做少量的示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实践,学生练字就事半功倍了。

五、制定科学的书法训练计划,持之以恒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书法训练计划,确定训练目标,首先,要对学生的书写基础进行调查研究并细致地分析,在对学生实际情况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之后,就容易找出对应规律,把握训练重点、难点,发现训练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训练效果。

其次,制定分阶段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建立“练字量化”,要求学生做到“每日一练”、“每周一结(小结)”、每月一展(展览),鼓励学生追求“千淘不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苦练字精神,并制定“量化评定+现场书写评定”的评分机制。要鼓励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练好字的信心,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如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分组:按书写水平高低分组,组成帮学对子,进行训练,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建立科学的书法考核制度,陶冶书法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