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0:18:25

书法文化

书法文化范文篇1

书法历史上,无意识的区域化品牌创建有许多例子,苏轼有言:“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这反映了书家作品“品牌”的确立,其形成过程要受到所在时代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区域文化历史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是文化品牌区域化营造的基础,历史上明代董其昌“画分南北”到清初冯班提到的“书分南北”,再到后期“南北宗论”系统化的论述,是一个艺术风格区域品牌意识的自觉过程。书法历史上洛阳曾是一个书法文化中心,作为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见证了书体变革的关键时期,这里汇集了众多杰出的人才,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魏晋时期“洛下新风”这一书风是对汉末以来新体书法的接纳和效仿,成为社会交流的通行字体而取代古体篆隶。士族群体的广泛参与新书风的学习与变革,形成当时的主流文化。虽然这一区域书法变革的连续性因“永嘉之乱”而中断,后随王羲之为代表的士人南迁江左形成“帖学品牌”,以洛阳为代表的北方区域逐渐走向方整严峻的“碑派”风格,清代对帖学的贬抑之后,龙门二十品造像题记成为北派取法的重要范本。“北碑南帖”的归类为中原书法“北碑”书风的构建提供了参考。龙门造像题记以及千唐志斋等碑版洒脱不羁的字体和劲健笔法也是构建中原书法品牌的重要元素。区域书法文化品牌的创建需要有坚守传统文化的意识,认识到其发展的延续性。上个世纪中期,在全国书法艺术处于低谷时,古都开封立足丰厚的历史根基,传统书法文化的艺术辐射使得本土书家自觉的实践书法,所成立的“书画组”对凋零的全国书法起到了领航作用。之后逐渐发展壮大,所组织的多次展览吸引了国内外的注意并引起过极大的震撼,提升了这个区域的文化水准。近代沈尹默、舒同和启功等前辈书法风格具有独特性,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有显著地位。但由于对传统的经典营养汲取不足,他们所创立的品牌阻碍了复兴观念的成长。现在看来虽然学者对其艺术水准批驳不无道理,但并没不影响书法文化品牌营造这一文化现象。如今“中原书风”的集体创作意识及区域书法文化品牌正在营造之中,这些代表作品以整体的区域特征赢得视觉上的成功。侯开嘉先生认为书法发展存在俗书、官书的双线不同时的发展规律,正是俗书的不断优化导致“官书品牌”的形成,非主流的俗书一线仍然会不断向后延伸。清代作为一个书法集大成的时代,完成了从早期碑学大盛到末期碑帖双参的书学过程。当今书法因实用性衰退凸显了其艺术性的一面。因此,中原书法文化品牌营造是强化古今书法艺术中的美学要素,以传统为基础,又有明显的区域风格,而不是创造新的书体式样和脱离传统的个性挥洒。河南以书法作为文化品牌的构建有其自身的优势,中原书法历史文化氛围得天独厚,从贾湖刻符到殷墟甲骨文和商代彝器鼎文,以及每一朝代传承有序的名家名帖,洛阳千唐志斋碑版和龙门石刻千造像等地域资源。2007年以来所评选的全国书法名城开封、安阳和平顶山获此殊荣,书法之乡偃师和郸城,为中原书法文化的区域繁荣营造了良好契机。河南许多地区自发组织的书法活动也参与到了文化品牌创建中。商丘永成茴村在良好的书法传统背景下,当地的文化名人带动了人们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学习与继承,并将书法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鹤壁淇县泥河村以书法作为文化产业,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品牌意识也是风格意识,品牌的营造要防止程式化的僵化,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品牌和风格,坚守传统而又有现代气息,所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要在“中原书风”大格局中营造品牌的多元化,树立“精品意识和代表作意识”,立足“经典”,拓展“亚经典”,尝试“非经典”。

二、书法品牌构建中书法教育的潜力

区域书法教育水平与区域书法品牌构建有直接关系,科学系统的书法教育对品牌构建有深远的意义。将书法纳入教育体制并进行常规化的教学,既是书法未来繁荣的基础,也为书法文化品牌建设创设了多种机遇,衍生区域品牌特色书法教育模式和区域书风特色,直接推动了书法文化区域品牌化的发展。书法文化发展的未来在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多年间,这一过程注重“学”而非“创”,系统化的专业指导会对学生将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书法教育体系的完成却起步很晚,弘陶先生在概括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书法状况为“身份不明”“长期缺席”,由于毛笔工具日渐为书写便捷的硬笔所取代,教学中出于字体辨别的需要,多以印刷体“横平竖直”为标准,所出版的“写字”类书法教材更多关注硬笔书法,而“软笔”书法教材在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阻碍了书法发展。随着对书法认识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学者的参与,书法教材有了质的飞跃。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学距离普遍意义上的常规教学还很远,能够进行书法课堂教学的学校还很不成熟。为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2009年“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教育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书法教育,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并且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这一政策是书法教育普及发展的良好契机,目前,许多条件好的学校开始了书法教学的常规化,社会力量也投入到学校书法教育事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全国挂牌数十多所兰亭学校,并由培训部负责对学员进行书法培训,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河南创作培训基地,今年10月份成功开班,培训全国学员数十人。希冀兰亭学校能“以点带面”,拉动所在区域书法教育的发展。然而“应试教育”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普及的严重障碍,学校教育真正普遍开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这也是许多“特色”“特长”学校开设的原因。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书法在评价机制中的比重,另一方面研究多维的评价标准,间接地激发学生对书法文化的学习,同时扶植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等社会办学。中原地区高等书法教育也在不断完善中,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均开设了美术学书法专业的本科和硕士课程。其中,河南大学于2003年开设美术学书法专业硕士课程,2006年增设书法本科专业。之后郑州大学于2009年招生第一批书法硕士,并成立了郑州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并在次年设置了书法本科专业课程。目前,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许昌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都设置有书法专业,其他高职院校也积极开设了书法教学课程。高等学校非专业院系要考虑书法课程的设置,能够营造良好的学生学习书法的环境,使得高雅艺术能常驻校园。

三、书法品牌构建的积极意义

书法文化范文篇2

【论文提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书法艺术观念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高势位文化的侵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衰落,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去向。本文从观念史的角度入手,首先界定“断裂”的涵义,然后分析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现象,提出显性的断裂和隐性的断裂两种类型。最后,列举和分析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提出士人精神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

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

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宋代黄庭坚评品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除了“笔圆而韵胜”以外,就是“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黄庭坚《书缯卷后》语:“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习书的态度。对于某人来说,其完整的人格不外有二,一是胸中有道义,二是要有圣哲之学的滋润与熏陶。缺一而不全也。此种士人的高尚之气质也是书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代这种士人精神却衰落了,这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当代的书法人需要批判的精神与独立的意识,需要对书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甄别能力,更需要把书法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⑧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⑨梁培先,《改造与失衡——试析形式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二OO三年五月。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第一二四,一二五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十、十一页。

[③]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二,三页。

[④]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九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七O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八一页。

[⑦]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第十六页。

[⑧]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十三,十四页。

书法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断裂显性隐性当代断裂士人精神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

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

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宋代黄庭坚评品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除了“笔圆而韵胜”以外,就是“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黄庭坚《书缯卷后》语:“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习书的态度。对于某人来说,其完整的人格不外有二,一是胸中有道义,二是要有圣哲之学的滋润与熏陶。缺一而不全也。此种士人的高尚之气质也是书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代这种士人精神却衰落了,这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当代的书法人需要批判的精神与独立的意识,需要对书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甄别能力,更需要把书法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⑧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⑨梁培先,《改造与失衡——试析形式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二OO三年五月。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第一二四,一二五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十、十一页。

[③]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二,三页。

[④]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九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七O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八一页。

[⑦]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第十六页。

[⑧]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十三,十四页。

书法文化范文篇4

【论文提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书法艺术观念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高势位文化的侵入,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衰落,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去向。本文从观念史的角度入手,首先界定“断裂”的涵义,然后分析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现象,提出显性的断裂和隐性的断裂两种类型。最后,列举和分析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提出士人精神的衰落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

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书法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断裂显性隐性当代断裂士人精神

引言

在史学界,法国的福科提出一个疑问:历史将不再是不断完善的历史,不再是其理性不断增强的历史,相反,断裂现象似乎在不断的增强与出现,所以历史学应当寻找“非连续性”也就是所谓的“断裂现象”。同样,在中国的书法史中,“断裂”问题同样存在。

翻开中国文化这本“书”,书法艺术确是其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无论是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或是理论性问题都犹如渺茫星空,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定。于是点鬼薄式的书法史、花名册式的书法史、家谱式的书法史著作,成为中国古典书法史的主流形式。虽然它分时分段,章节清晰,连续性意图的追求很明显,但由于缺乏一种宏大的大思想的连续,从而导致了章节的四分五裂,连续的脉络变得削弱甚至消失,缺乏一种“内在理路”[①]。直至近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七卷本,仍然只是丛文俊在开史之前作的一总结擎领性的中国书法思想综述。

从这些线索和思想上看中国书法文化史,我们又多了许多可以研究的东西,它的前景似乎很大。可以分出许多的方向让思想总述,让书法史成为另外一种写法。

纵观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书写”从未间断,但是思想文化的断裂与政治经济的影响必然波及中国书法文化的历史,而如何找到断裂点,以及给断裂后的社会进行什麽样的诊断,开出什麽样的药方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课题。

一断裂的涵义

葛兆光曾经说过:“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在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②]我亦赞成此说,就如一列火车有它自己的轨道,但是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火车的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与前面车厢脱节,于是后列车厢在这个轨道上慢慢停滞,以致于后人无法辨别其来源及去路。

书法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论其处在什麽样的年代,都因为我们的书写工具、记录习惯、特别是文字的普遍使用而代代薪火相传。从最早的文字的产生到因记事的需要而延绵至殷商的如今学术界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经由占卜贞人的稳定传承从而发扬光大,最终于魏晋时代演进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书法,经历了数百年,上千年的不息传承。而后在盛唐君主李世民的尊王的风尚下引领新时代的潮流,开宋元明清的连续之河!

然而,历史永远不可能那麽顺利的连续着,不管书法的自觉地传承,或是不自觉的延伸,在这种看似连续的外表下,“断裂”的内部现象却时常出现,少则数年,多则上百年。

在此,我对葛兆光的定义,再稍加补充:断裂是一种时间顺序上的文化断层;不连续,是一种逻辑上的文化失去现象。这样,似乎又推翻了文化的连续性,连续似乎是一种不平常现象,而断裂才是一种平常现象。文化甚至在断裂后又不得不与原来的轨道相对接,重新发展下去。需要在传统的文化轨道上走下去的断裂文化,似乎在断裂口处驶入另一轨道,想追摹原来的目标,却不得不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当然这可能要受到裂口处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影响,是它在吸收与消化后的一种变异。)

二中国书法文化史中的断裂现象

第一类:显性的断裂。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朝初期的书法现象。由于常年的战乱和外夷的虎视眈眈,在宋代开国后很长的一段时期,书法都没有走上正规的轨道,甚至可说无暇顾及。就这样,百余年过去了,以至于欧阳修大声疾呼“古来书法之废,莫过于今”。那麽宋初书法为何如此颓废?首先,书法自实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样式之后,师生相传的道统一直未绝。即使像南北朝时的长期分裂板荡,“江左风流”也仍由羊欣、智永等人继承下来并传至唐代。五代的动乱,即发生在中原,而且数年就破坏一次,因此使这一绵长的传统遭到致命的阻隔。赵构《翰墨志》云:“本朝承五代之后,无复字画(即指书法)可称。”又云,“书学之弊,无如本朝。”都是有感于国初现状的深切悲叹。这也许是宋代书法积贫积弱的最大原因;其次,师资人才的缺乏固然是一个方面,而优秀的书法遗产遭到兵灾的破坏,更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据《宋史》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记载:“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太清楼密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工匠、娼优,府车蓄积,为之一空。”唐人去魏晋未远,留存的名迹尚多,而宋朝经过五代的战乱浩劫,名迹已经大多散佚,只有相对稳定的十国政权还保留了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最后也被统治者作为战利品收归内府,书法遗产的垄断与散佚,使得宋代书法要取得一丝进展,书法家付出的精力与物力比前代要多出数倍。再有,社会风气与政策法令的丕变,使得产生大书法家的土壤贫瘠不堪。[③]

由此可见,宋代的书法在起点上就先天不足。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特有的发展规律,书法更重笔法的传承和艺术形式的借鉴,而社会的动荡与战乱,则是书法断裂以至不连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类型的断裂中,书法艺术明显与传统脱节,脉络流传的通达性遭到了致命的破坏,文人士大夫在战乱过后的文化续接上无能为力。政治动荡,制度丕变,士人们已经无法顾及文化的连续了。

第二类:隐性的断裂。

㈠在书体演进中,古体文字的“隐退”。

例如:汉唐时期,篆隶先后成为古体,其文化与审美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大篆的问题上,可以认定在唐时已然“失传”。丛文俊语曰:“在古人心目中,小篆是从造字到全部古体的缩影,它所承载的文化与审美信息远远超出其书体样式本身。”从这一段话来看,大篆被作为古文字的一种在汉唐时期已经失去了它的全部地位,而这种书体的失传与消失不能说不是一种书法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同样,早在先秦时代,古蝌蚪文与鸟凤虫书确也存在同样的命运。每一种书体的隐退,不就是一种断裂吗?

㈡唐代“王书大统”独尊的现象。

唐太宗“尊王”,评之为尽善尽美,古今第一,是迎合久经动乱,初具安定的社会心理,也是文治的需要。而其之所谓“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云云,正是这种文治社会下的需要。尊王羲之书法,则是以损害其他书法——特别是王献之书法——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王献之书法逸气过父,独领南朝风骚,开唐代狂草先河,但是,由于唐太宗独尊“大王”,使这一倾向严重受挫,终难以跻身庙堂,无以发扬光大。[④]

㈢大文化的“断裂”导致的书法文化的间接断裂。>所谓“大文化”,实是指书法文化所处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而言的,它是书法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先天土壤,是书法文化能够自由壮大的先决条件。大文化的存在与否或断裂与否,直接导致其中的子文化的存在与传承。

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亦即此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跳动着该民族灵魂的脉搏,以巨大的向心力凝聚着民族成员,因而文化的认同与流传继承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大文

化如果断裂,甚至灭亡,对于整个民族来说,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无怪乎有人说:“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种说法虽然过分夸大了文化之作用,但可以看出文化在社会历史的地位是多麽重要。

书法文化作为“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明代中叶以来,在宋时已经逐渐出现并形成的商人地主、市民阶级更加确定。表现在哲学上,首先是从李贽到唐甄许多进步的思想家,作为一股反儒学的异端出现,具有现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再有是从张载到罗钦顺到王夫之、颜元,虽以儒学正宗面目出现,但具有更多哲理思辨性质,有某种总结历史的深刻意味[⑤]。表现在文艺上,为一种合乎规律性的反抗思潮,更加注重世俗人情。李贽的“童心说”、袁中郎的“性灵说”、徐渭的“真我说”,皆提倡讲真话,反对一切虚伪,矫饰,为个性的性灵解放铺平了道路。特别在书法领域,像徐渭、倪元璐、王铎、黄道周等等一大批书家都把自我的精神追求寓于书法之中,开一代风气。然而,历史的进程远非直线,略一弯曲即是数十甚至于百年,晚明进步思潮在清代遭受到挫折,不但没有发展,而且在保守、反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下受到全面打击,甚至消失殆尽。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书法的各个领域,都在倒退性的严重变异。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完全萎缩,有清一代又是一片全面的、僵化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⑥]。

很难想象,如果晚明的文艺在清代继续发展,它将会开出多麽典雅骀荡的艺术之花。从某种程度上说,清代所造成的历史文化演进的“断裂”,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三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断裂现象

文化,粗略言之,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⑦]。而在书法文化中,其作为中国人的本土文化、特色文化,其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演进,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现将其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发展大略追述如下:

文化的发展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先民们在解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汉字,而汉字正成了书法成为艺术的第一硬件。除汉字外,书法所需的硬件还有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在借助了以上的物质硬件下,中国书法才有了关于书体的演进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书写技巧的完善。这种延伸的起点以及变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衍生的各种新问题,我都将其归属于技术体系。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先后定都于中原,汇聚成华夏文明。西周礼乐文化所代表的宇宙观和秩序感,以及由此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形成以后三千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范式。孔子思想因于周礼,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自此,无论个体小国或是泱泱大国,都被伦理秩序融为一个整体,各种文艺形式都被赋予教化的功能。[⑧]《论语·述尔》所载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语,是每一个士大夫从艺自觉遵循的原则,由此可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的本质,进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本质。

如上所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子文化,在其发展成长演进的过程中,其价值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很早就已经同时并举了,并且其艺术本质就与人格外化相互联系,作为最具有活力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但是,当代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冲击。

首先,支撑书法艺术的创作工具和载体遭到了灭顶之灾。上世纪初,硬笔的引进致使毛笔退出社会生活,而到世纪末则又以电脑键盘替代了手工书写,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废除汉字,汉字简化、拼音化,直接导致书法所依靠的硬件体系近于崩溃。

其次,当代书法艺术所依据的传统文化的土壤贫瘠不堪。在二十世纪初期,许多人都将中国落后的原因追溯到传统文化的“落后”,由对政治文化的逆反波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到六十年代,“”有一次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使得书法文化的生存土壤又遭受了扫庭犂穴的毁灭,以待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接着,“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了中华大地,现代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文化传统兼具了继承性与变异性;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看齐,中国文化亦必受其改造。西方文化的涌入,使得中华“大文化圈”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冲击,外夷文化入侵到我们当代“无传统文化积淀”的新生代中。可以说,在“高势位”文化入侵后,随着近百年来政治经济的变动与融合,中国“大文化”各层面都在发生转型。这种转型,直接使书法子文化在大文化圈的激变复杂的断裂与连续下,呈现出“文化缺失”或“文化断裂”现象。

最后,伴随着毛笔和文言失却社会基础的同时,书法在当代最终丧失了它的接受主体——大众。在古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是笔墨纸砚,毕至案头,终日赏玩,“书写”融入生活。但是当代书法活动却蜕变为一种仅为少数人从事的艺术活动,其负面却导致“笔墨泛滥”,书法丧失评价标准;而从废除汉字、简化汉字到走拼音化道路,直接阻断了书法作为精英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再加以文言文的隐退,不只是造成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的困难,更是使人们对书法表现形式隔膜化[⑨]。当代能够欣赏读懂书法作品的普通大众已是少之又少,形成了书法接受主体的“断裂”。

的确,当代书坛已经步入“展厅时代”。而“展厅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古时文人雅集式的书法交流,为了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创作者失去了书法艺术精神和自我精神的依托,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技法而技法,从形式到形式,从形式感到视觉冲击力,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愈演愈烈,完全一种“制作化”“装饰化”。梁培先先生曾说:“将书法纳入到视觉艺术的行列,书法极有可能沦为一种黑白的抽象画——这意味着(书法)自我艺术身份的丢失,而一旦自我艺术身份丢失,就必然引发连锁反应,诸如与文化本源之间关系断裂、文化身份的模糊不清等重大问题。”[⑩]断裂一词,真可谓是击中要害。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致使书法创作者与书法理论者分工愈加精细,结果使得书法理论者过多地关注理论,而缺乏技法锤炼,而书法创作者更多地关注技法,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注重文化修养的提升,这样的后果直接使当代书法人对于书法本体意义上的哲学依托、价值寄托与书法的书写性缺乏相应的关照,从而导致了技与道的分离,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人格化断裂。

结语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呈现出独特的光芒,即使是“断裂”,文人士大夫也力求上溯传统,与之对接,以弥补文化上的“不连续”,使文化能够发展下去。然而,当代文化断层的因果链条导致我们这一代人的失忆、错位与误解。当我们重拾传统经典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何等的感慨与悲愤,一面是为孳乳着我们的“神貌不合”的“断裂”文化而发出的无奈悲叹,一面又要为这个断裂的

社会、异化的人生拨云见日,沿着前人断裂的历史向前“接着写”下去。

宋代黄庭坚评品苏轼书法为宋朝第一,除了“笔圆而韵胜”以外,就是“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黄庭坚《书缯卷后》语:“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老夫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从以上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习书的态度。对于某人来说,其完整的人格不外有二,一是胸中有道义,二是要有圣哲之学的滋润与熏陶。缺一而不全也。此种士人的高尚之气质也是书法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

然而当代

这种士人精神却衰落了,这直接导致了士文化的衰落和书法文化传统的断裂。当代的书法人需要批判的精神与独立的意识,需要对书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甄别能力,更需要把书法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⑥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⑧吴振锋,《文化断裂中的文人书写》,《书法》杂志,二OO六年第八期。⑨梁培先,《改造与失衡——试析形式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理论的影响》;《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二OO三年五月。

[①]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收入余英时《历史与思想》,第一二四,一二五页,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一九七六年,一九九二年。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十、十一页。

[③]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二,三页。

[④]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九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七O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二OO三年十月第一版。第一八一页。

[⑦]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三年第二版。第十六页。

[⑧]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第一版。第十三,十四页。

书法文化范文篇6

(一)有利于大学生培育顽强进取的精神

韩性在《书则序》说:“古之学者殚精神,靡岁月,临摹仿效,终老而不厌,亦必有其道矣。”古人常说:“字无百日工”,练习书法,一朝一夕很难有所成效,它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坚持,要有铁棒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书学的道途中,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有丝毫的心力懈怠。历代书法家无不勤学苦练、寒暑不缀。徐浩在《论书》中曾说到:“张伯英临池血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记载宋克“杜门染翰,日费千纸,遂以书名天下”。康里巎巎“余一日写三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这种持之以恒的艺术追求自然可以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当前,社会快节奏的运转,快餐文化盛行于世,在快、实用、成功等信念影响下的大学生很难做到脚踏实地,意志坚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目标远大却不切实际、雄心勃勃却不堪挫折、渴望成就但不愿付出、羡慕辉煌但只想投机取巧。他们看到了成功的万丈大楼,却忽视了添砖加瓦时的历历艰辛;听到的是功成名就后的万人拥簇的欢呼,却不曾想背后默默无闻的坚守和超出常人的付出。如今90后的大学生,心中的偶像是马云、柳传志、乔布斯等人,希望能在不久将来像他们一样拥有灿烂事业。殊不知,这些成功的企业家的身上无不具备超乎寻常的毅力和顽强进取的精神。书法强调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顽强意志正与此契合,是每位人士成功的基本素质,它必然使学生克服侥幸成功的心理和企图捷径的心态。在艰苦的临帖过程中自然能磨练出勤奋不缀、水滴石穿的韧性,锻炼出顽强进取的精神。

(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品行、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包含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等技法方面内容,行为主体的事迹、作为、品行等无不涵盖其中。“书以人重”是古代书法家的一贯思想观念和评论准则。纵观书法史,被后人膜拜、推崇的书法家无不是品格高、德性好。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之所以流芳百世,首要原因就在于“人品高,故书入神品。”([2]P568)蔡京、秦侩书法精妙,但是后世能知能见者甚少,原因是”悍诞奸傀见于须眉”,故为后人不耻。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写道:“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3]P740)中国历来有“字如其人”之说,对读书人倡导品德修养的根本重要性,强调道德为本的决定地位,所以古人十分注重对人格的教育,高度追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强调“心正笔正”,把用笔习惯和技能的掌握跟人的思想修养联结起来,要求“欲正其书者,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4]P531)。西汉文学家杨雄就曾说:“书,心者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5]P160),在古人看来,品德高尚是书法好坏的前提条件,学书必须先学做人。古往今来,许多书法家们高尚的品行一直被后人们津津乐道,在领略颜真卿那磅礴阳刚、朴拙雄浑的背后,我们敬仰的是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和充塞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在体味苏轼那跌宕自然,流光顾盼的同时,我们钦佩的是他百折不挠的信念和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欣赏黄道周方劲刚健、清秀浑厚的背后,我们崇拜的是他不谐流俗的气度和秉正不阿的节操;在寻味郑板桥怪诞奇诡、险峭倒斜的背后,我们敬重的是他秉性刚直的性格和关心民瘼的强烈责任感;在领悟邓石如圆涩厚重,雄浑苍茫的背后,我们推重的是他骜岸不驯的性格和冲淡恬静的胸襟……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着道德的象征,审美的同时就是培养道德善的途径和手段。书法有助于大学生们树立高尚品德和崇高品行。书法家们的光辉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和深远的教育意义,恰恰正是现代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追求。他们身上的爱国爱民、刚正秉直、恬静豁达,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特性,与社会主义倡导的价值观高度契合,在校园里能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发挥积极的教育功能。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令人堪忧,由于教育的力度不够、影响力较弱加之外界歪风邪气的大肆盛行,致使大学生们人生价值的迷失和对自我的放纵,违规违纪现象层出不穷,道德底线不断突破;不少学生迷恋网络或沉醉个人世界,恋爱、网络、金钱似乎成为了他们的生活全部,对国事民情毫不关注,对他人漠不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信用意识淡薄,丧失爱心;急躁、焦虑、恐慌、沮丧、自闭等心态常伴随左右,极端行为时有发生……而书法文化中蕴藏的德育教育正是治愈大学生们不良行径的一剂良药,即便不能让问题学生猛然断除错误、极端的思想,也至少会唤醒他们心中对善恶的道德意识,避免在不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从而逐渐实现精神的正直、良心的纯洁、情感和信念的端正。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文化素质

当前社会,由于电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交流方式,大大冲击了书法的文化地位,书法影响力较之以前已明显减弱。但人们对写字的重视程度并未偃旗息鼓,字迹的好坏常常被别人评头论足。键盘不可能完全取代书写,写字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生活中收款、收据、欠条、收条、签名之类的,是必须手写,现在很多应聘单位需要学生手写的简历等等这些都是电脑所无法替代的。字,反映一个人的学识、工作态度和生活品味,“字如其人”。对大学生来说,练好一手字不仅能装点门面,还能够提高自信心,增强竞争力,在日常交流过程中显得信心满满,不至于畏首畏尾。书法教育者应该明白,技巧的掌握只是书法的基础,而渗透于作品中的内涵素养才是书法的精髓。如果书写者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厚重的艺术修养、广博的学术水平和不同凡响的气质,那么它的作品必定是不落窠臼、超凡脱俗的。这就要求书学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注重字外的功夫。中国书法承载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书法教育涉及的学科有:历史学、文学、美学、哲学、文字学、逻辑学等等。它不但要求书写者拥有相当的文学、文字功底,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可以说,书法的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是帮助人提高文化素质的教育。

(四)有助于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

高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的缓冲地带,是学生时代和走向生活的交接平台。踏入大学的那一天,大学生们开始独自承担起的责任,面临挑战。当前,高节奏的社会步伐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让同学们的大学生活不再如以前那样轻松和惬意,大学生需要承受着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在成功主义价值体系的教育模式下,老师们不断地鼓励学生如何跑的比别人快、飞的高,如何增强竞争力,却忽视了学生们承重的能力。据调查,大部分同学身心处于压健康状态,甚至许多心理素质较为脆弱的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障碍如自闭、焦虑、颓废等,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成为危害校园、社会的隐患。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显得无比重要,而书法正具有心理调节功能,练习书法可以健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练习书法有宣泄情绪的功能。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现散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孙过庭也说过书法“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均强调情感是书法创作的原动力。可以说书法是吟咏性情,宜悦性情的一个载体和方式,情感宣泄和抒发是书法的功能和基本。韩愈在述说张旭创作动机时说“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送高闲上人序》)。事实证明,书法艺术美就是情感表达和宣泄而产生的精神美和情趣美,是创作者真情实感流露的情感美。我们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结字紧密,行距疏朗,纵横倾侧,正是当时郁结愁苦心境的写照。“年”、“中”、“苇”、“纸”四字竖画伸展舒放,显得畅快淋漓,显示出作者超然豁达的心怀。再看赵孟頫的《归去来兮辞》,楷、行、草相杂,结构雍容宽博,通篇徐疾有致,平和中见灵动,用笔珠圆玉润,宛转流美,抒发了对的隐逸思归生活的向往。再如,颜真卿书《祭侄稿》,是为了排解愤怒的情感;张旭作《肚痛帖》,是为了倾述疼痛的情感……大学生们日常生活中,观赏书法、练习写字可以使不良情绪及时得到有效地排解,达到心理状态的平衡,而不至于积压太久最终导致极端化。其次,练习书法有助于修身养性。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临池管见》曾云: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下笔作诗,作文,自有头头是道,汩汩其来之势。故知书道,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研究者得出结论“长期书法练习,可以使书者进入安详、稳定、舒缓、宁静的情绪状态,使焦虑、不安和紧张心情得到缓解,保持身心健康。”([6]P34)可见,学习书法能后有助于写作者平心静气,及时消除“矜躁”之气,焕发出心中的灵气。无疑,书法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戒除骄矜之气和浮躁之气,有利于他们修身养性,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境。

二、高校中开展书法教育的主要途径

目前,有的高校过分强调学术知识而不重视综合素质,有的高校单一以市场为导向太过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而忽视了内涵的培养,这些都走入了教育的误区。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其综合素质,其社会责任是人才的培养。书法的学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人格塑造、陶冶情性和完善心理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书法文化的学习,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价值理念的教育,是书法文化在当下所应承担的重要功能之一。在高校中开展书法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一、开设书法相关课程。课堂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利用书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相关课程的设置。在发掘和利用书法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陆续开设一些如毛笔书法、硬笔书法、书法史等的必修、选修课程,让同学们有机会了解和接触书法。二、举办书法文化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讲座和报告是校园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很好地弥补课程设置的不足,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不同领域的兴趣、提高认识水平,是对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高校应该鼓励相关教师或邀请业内学者、书法家定期来学校开展书法文化讲座或学术报告。讲座内容应丰富多彩,涉及书法文化各个方面,从而激发大学生们对书法的兴趣,强化热爱中国书法的感情,提升对书法的深层次认识。三、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同学参观当地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场所,了解笔墨纸砚这些书法工具与材料的相关知识,以增强书法文化知识水平;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举办的书法展,可以扩大他们的眼界,了解书法发展现状,感受书法的博大精深与无限魅力。四、成立书法兴趣小组、社团,定期组织校园书法展。与课堂学习相比,书法兴趣小组或社团更具特色,样式更富于灵活新颖。兴趣小组或社团为同学们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校园书法展不仅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还能够更好地激励大家学习书法的动力,营造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掀起练习书法的热潮,带动更多的人热爱书法。

三、结语

书法文化范文篇7

一、书法文字与平面设计之间的联系

书法文字和设计都具有实用性,表达形式上都具备了艺术性。书法文字的创造主要表现在点和线的结合上,点和线是书法文字的基本元素。书法文字的结构、排列,作品的黑白、浓烈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出了书法家的设计意识。例如在一些书华中,为了使画面、文字、结构排列更加的美观,也会在写法文字或者画面上加以调整。而平面设计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点、线、面。按照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法则,将点、线、面的结合,使这个设计作品和谐统一。简而言之,书发文字和平面设计在表达形式和方法上基本相同的,在空间的布局和构成元素的分配上其内在的规律是相同的。

二、书法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文字、图形、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元素。在平面设计中加入书法文字的运用,能够有效的传递设计作品中的信息,烘托作品主题,升华作品内容,同时也能美化设计产品,起到一定的修饰作用。

1.书法文字的不同字体,能够使设计作品更具有个性、引人注意。书法文字字体风格迥异,草书的狂野、行书的灵动、楷书的活泼等,都给作品带来了更多的生气,不同的字体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出设计作品不同的内涵,使设计作品充满生机,富有个性。

2.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展示了设计产品的文化意义。书法文字艺术是一种抽象的艺术符号,所以每个文字都有其要表达的意思,将书法文字应用到平面设计中,让书法文字表达设计者的思想,从书法的角度表现出设计产品的特点和内涵,提升了整个设计产品的艺术感,使产品设计更加特色,符合产品性质。如在酒的设计中,都普通于用书法表现出一种文化意义,就是精神、力气,将酒的那种烈用书法表现出来,简单却充满文化。

3.书法文字在平面设计中并不是单一的模范和照搬,而是符合产品特点,在文字表达上更加准确,要达到形似、意境相结合的状态,不仅要形似,更要有意境。意境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艺术语言和表现上的手法来传达的,是一种不能用言语来表达的一种精神语言,往往能给人在精神上再来震撼,如山河之间的瑰丽、雄鹰飞翔时候的壮志凌云、田园花鸟的清新温婉等等。然而在当代,中国处于群星璀璨的世界文化当中,要走出具有特色的设计道路,那还得走回到本土的文化当中,只有汲取了中国文化精髓的设计思想那才能在万花齐放的平面设计潮流中脱颖而出,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而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书法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和绘画一样专注写意而求得神似,这就是意境上一种特殊的追求。如何能让书法的意境完美的结合到平面设计当中,这也是一个所要面对的问题。如上所述平面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点、线、面。而书法的创作主要是以大量的线来组成面,简单来说就是以线造型。可以从线的形和势这两方面入手,所以要把书法的意境传达方式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那得多研究书法中线的运用,这样才能在平面设计当中体现本土特色。

三、书法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

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入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加强创新,提高书法艺术的时代感,使书法和设计的融入更加的和谐、自然。设计师要找准方向,提升自身素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使设计产品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相得映彰,既符合产品的主题,又能凸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设计中,灵活的将设计的元素与书法文字合理的结合,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让作品更具有生气。利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的突破和创新,突出书法文化的文化意义。

四、结语

书法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石刻元素;文创产品设计;石门十三品

1.石刻书法艺术的概况

石刻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头上刻字主要是为了长久保存刻好的字。同时石刻呈现了一些用毛笔无法代替的有趣的痕迹,与其它载体的书法作品相比,它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在相当多的石刻书法作品中,虽然有的雕刻精美,有的做工粗糙,但都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石刻艺术作品。目前石刻书法文化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石刻书法文化价值的缺失,石刻都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保护这些文物,大多采取的都是将石刻直接凿下来,迁移到各个博物馆或旅游景区供人们参观,但与此同时便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如汉中市博物馆的“石门十三品”,最为著名的就是其书法艺术,对游客而言也仅仅只是刻着字的石头而已,石刻书法的真正价值并未得到传播和发展。所以为了发展石刻书法真正的艺术价值,需要探索一些有利的渠道。而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即是石刻文化传播发展最好的方式,能更好地传播其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在流行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意设计思路。

2.石刻书法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必要性

2.1提升文创产品内涵

文创产品最大的意义在于传播信息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促进了文创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共鸣。它通过创意表现的手段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便促进更高层次的情感表达。石刻书法的元素不仅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提升作品文化品位和审美旨趣的重要资源,能给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带来质的飞跃和提升。

2.2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当代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将传统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当代人的面前,并获得当代人的认可和喜爱。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当代艺术设计的新产物,具有贯通古今、沟通雅俗的特点,代表着产品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将石刻书法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可以从本质上拉近人与石刻文化之间的距离,让观者不再认为传统文化是古老、遥不可及的,也从客观上为石刻书法文化、传统文化开辟出了一条新的传承路径。

3.石刻书法元素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

3.1石刻书法元素的提取方法

我国与山岩并存的石刻书法,既承载了前辈们创造的精深文学和书法艺术,也留给当代人们可以探索的途径;所以石刻书法元素的提取可从技法特点、表现形态、字体风格、意蕴方面进行。3.1.1技法特点元素的提取在雕刻工具上,古代常见的雕刻工具有斧头、凿子、刀等,然后用雕刻家的臂力和手腕技巧雕刻字体笔划。就刻字技法而言,最常见的方法有阴刻、阳刻和线刻;阴刻的字体是凹面,阳刻字体是凸出载体,线刻字是以线的形式刻画字体。字体的凹凸效果和线条描绘的特点也可以作为文化和创意应用的设计元素。在表现技法上,阴刻技法可分为尖底、平底和圆底。尖底字体内部呈V形;平底字体的底部是平的;而圆底字体底部为U形。阳雕技法分为三种:阳刻、阴包阳和阴阳结合。阳刻是字体凸出载体表面;阴包阳则是载体包裹凹陷字体;阴阳结合是以阴刻和阴刻字体为基础的;线条雕刻主要用于勾勒文字的边缘。这方面可以根据具体书法笔画凹凸特点来提取。3.1.2表现形态元素的提取就石刻书法的整体形式而言,通过不同的石刻造型,书法艺术的笔触、结构和构图的不同进行分析提取。例如,石碑和摩崖石刻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的艺术性非常不同,如纂刻目的不同。碑刻一般用在严谨的地方,所以有更规则的形状和规格;摩崖石刻更多的是在自然峭壁上进行的,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时代性特征,因此其风格特征也更自然、随意。在整体形式中,我们可以从特定形式的不同整体风格的表现形态中提取元素。在笔画形式方面,笔的弹性、刮痕的强度、线条、节奏、比例等都取决于雕刻师的刀法。手工雕刻的价值在于雕刻者以“刀”为笔,完美地展示了刀印的雕刻技巧和丰富的魅力。如碑文字体清晰可见、字数多,呈现出千兵之势,字体大小更加规范统一。摩崖石刻的文字少而大,个性相对自由奔放,它显示出更为野性和易于发挥的特色。3.1.3字体风格元素的提取书体风格分别表现在基本书体的不同结构、小众书体的独具一格这两方面的字体特点分析。基本书体大致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小众书体则有欧体、柳体、颜体等具有书法家个人艺术风格的字体。如汉中市博物馆中石门十三品的九品《滚雪》摩崖石刻,曹操亲自提写的“滚雪”二字,其突出特点就是“滚”字缺了三点水,所以就可根据其书体的特点提取。3.1.4内容意蕴元素的提取题字刻石的开始是人们为了传递信息、记载故事而兴起,到后来的诗词、经书、历史等都以书法形式刻制。从此便有了很多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作品,它们既承载着历史文化发展之脉络,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与艺术鉴藏价值。所以在元素提取使时,可以通过石刻内在的文化价值进行元素的提取。如汉中市博物馆的“石门十三品”记录的是东汉永平年间对石门褒斜栈道开凿隧道的故事以及汉魏以来大量文人们的诗词。它们似一场石刻书法艺术美的视觉盛宴,是汉代以来书和石刻两者的最高艺术结晶。

3.2石刻书法元素的艺术化处理

针对石刻书法元素转换为设计元素的方法可分为元素归纳提炼和元素重构造型两个步骤,通过将以上石刻书法元素中技法特点、表现形态、字体风格、意蕴特点提取出的元素进行归纳和提炼、选取最具有特色的元素符号进行元素的设计,使其转换为设计元素。3.2.1元素归纳提炼归纳是提炼的基础,即在对原有的形态熟知的前提下,将元素归纳和提炼。常见的归纳形式有2种:其一,是对原有的石刻书法元素整体分析归纳,而后重新排列组合;其二是选取最具有特色的元素符号进行分割和衍变。元素提炼是归纳的延续,即将归纳后的各个符号因子进行提炼。在打破原有形式的基础上移动或变异,提取元素中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重新组合。3.2.2重构造型重构造型中根据提炼得出的符号,运用造型法则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设计元素。重构要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使用添加、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使图形规则化、装饰化、美观化,达到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效果。

3.3石刻设计元素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原则

产品再造是实现从设计元素到文创产品转化的重要步骤,通过新的造型完成产品的再创造,达到石刻书法文化的传播及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效果。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时还需注意产品的整体性,把握和处理好设计元素与文创原则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识别性与艺术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结合,使产品呈现出最佳视觉效果。3.3.1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文创产品能否被大家认可,一方面在于它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文创产品的外表是否美观。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将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是石刻书法艺术元素需要研究的一个设计原则。只有通过对石刻书法艺术元素的分析、提取、重组、再造,形成符合时展的艺术元素,利用工艺手段如印刷工艺和装饰工艺等将其与产品完美融合,才能得出具有石刻书法艺术特色的文创产品。图1是字体笔画通过造型的提取,巧妙运用笔画弯曲状态与耳饰特征的结合,制作出图2所示的耳饰文创;此文创的灵感是来源汉中市博物馆石门十三品石刻反映的我国书法演变的历史轨迹是由篆到隶、由隶书到楷书的发展过程,由此想到字体笔画的元素,通过对笔画的结构、造型等分析,得出笔画可以以线性和面的方式呈现,并联想到耳饰也是线与面的两种方式呈现,故将字体笔画列出,并分别选择适合线或是面的笔画,通过耳饰的材质和造型的分析,最终制作出线性金属和陶制珍珠这两种不同材质的耳饰,使其在设计中涵盖书法文化气息的同时不乏现代设计感,展现美的同时还赋予产品实用的价值。3.3.2识别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经典石刻书法元素的整理和提取使得其文创有自己独特的识别效果。设计从石刻书法艺术的经典元素进行提取,做到艺术设计和识别情感的完美融合。将汉中市博物馆中经典的石刻造型及最著名的石刻书法(图3)和汉中午子仙豪茶结合的仙豪四品茶包装(图4),提炼出石刻的外部形象并加入石门十三品中最具辨识度的“石门”、“石虎”、“玉盆”和“衮雪”这四品书法形象,利用摩崖石刻的天然石刻造型样作为包装的核心元素,石刻书法文化识别性强,提高文创产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强化仙豪四品茶文创的识别性的同时还有浓厚的艺术气息,达到文创产品的识别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原则。3.3.3创新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石刻书法艺术元素应遵循时展的要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跟随时代性,增添生动幽默的时代语言和动作表情。石门栈道笔盒(见图5)是采用石门栈道的自然景色,并采用线性风格描绘的手法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石门栈道笔盒的元素现代设计在其原始的栈道景色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展现与时俱进的理念和多元性的风格,给石刻书法元素中的风景创新的文化底蕴和新颖的设计理念,并向社会传播专属自身的文化概念和特色,使得博物馆的形象不仅具有书法石刻韵味,而且符合时代的发展,实现创新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4.总结

石刻书法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呈现具有石刻书法典型特色的,且符合消费者文化需求的设计产品。不仅是对石刻书法文化的探索,更对其他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方向指导,使其更具趣味性、独创性及文化性。本文从石刻书法文化的技法特点、表现形态、字体风格、意蕴四方面入手,提出元素提取、转化、文创设计原则结合的应用方法,并通过为汉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深入挖掘传统石刻书法元素,丰富文化内涵基础之上,借用技法特点、表现形态、字体风格、意蕴元素提取等方法来进行传播表达,以更好、更新颖的形式展示石刻书法艺术元素的魅力,不断开拓石刻书法艺术元素的影响,使其以更高的姿态面向世人、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范瑞芳.中国水墨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21.

[2]赵勤,回璇.赣傩艺术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21.

[3]胡新安.水墨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J].大同:包装工程,2021.

书法文化范文篇9

1.1传达功能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文字具有表音、表形和表意的功能,中国的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书法以汉字为载体,它在艺术设计中的首要功能是传达信息。从符号学角度来看,书法文字是一种特殊的视觉符号系统,具有“所指”和“能指”的重要功能。从文字层面讲,文字符号的表意性直接向大众传达设计作品的意图和各种信息,即“所指”;从艺术角度讲,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它的形态、结构和风格样式还具有多重寓意,通过对书法字体的反复揣摩,我们还可以理解它更多的隐含意义,即“能指”。所以,书法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双重译码”的作用。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中,“中国银行”四字大气磅礴、极富变化,粗笔坚实如柱,细笔刚劲似铁,飞白恰到好处。“中国银行”其基本信息指的是一个金融机构,人们可以办理相关的业务;同时刚劲有力、气势恢宏的书法风格又凝结了多重信息———强调中国之身份、传统之精神,或者是企业的理念所包含那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毋庸置疑,把书法艺术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不但可以直接传达文字的基本信息,而且还能表达文化底蕴之深厚的信息,达到塑造企业形象,创造品牌的重要途径。中国的高等学校、中医医院等尤其喜欢用书法来题名,如北京大学、中医同仁堂,中国知名企业的标志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也热衷于采用书法元素设计,如白酒、茶叶、月饼、粽子等比比皆是。

1.2审美功能

书法文字作为一种视觉传播符号,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审美功能。书法的线条美、结构美和造型美,本身所具有的节奏性和整体性能给人带来视觉美感,获得怡情悦性的审美体验。篆书、隶书和楷书笔画规整、结构平稳,给人一种稳重、端庄的感觉,行书动静结合、灵动活泼,而草书体势放纵、连绵奔放,给人激情盎然、神采飞扬的感受。因此,把书法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应用到各种设计类型当中同样能给消费者带来美感。文字因“观物取象”而来,“文字图像化”是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所谓文字图像化,就是把书法字体的形态(整体或局部)演化为图形。文字与图形的相互融合,使设计创意获得更自由的发挥空间,不但可以起到诱导视线作用,唤起消费者的审美自觉意识,而且还能渲染意境,给人一种视觉审美享受,以致于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情绪和兴趣。

2书法在艺术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2.1可识性原则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在视觉传达中首先是直接向大众传达作者的意图或产品的各种信息。因此,书法文字在艺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给人方便认识和阅读的基本功能原则,即可识性原则。艺术设计中,无论书法艺术字体是多么地富于美感,如果失去了文字的可识性,不能达到传达信息的预期效果,那么这一设计无疑是失败的。在艺术设计中,首先,书法字体的字形和结构必须清晰可辨,应方便大众识读;第二,尽量减少使用草书书体,特别是那种“狂草”,笔画减损而又改变了字形和结构,让人看不懂;第三,尽管书法字体可以解构和重构,可以结合图像追求装饰效果,但无论是怎样的装饰化都必须遵循易于识别的原则。

2.2适应性原则

在艺术设计中,“功能与形式”是设计师探索创新的命题,每一个设计对象都具有自身的特定使用价值和功能,都要通过合理的文字、图形和色彩等符号元素传达其功能目的诉求。书法字体和风格要服从设计主题的形式要求,不能相互脱离和冲突,否则不但没有美感,甚至影响信息传达的效果。在艺术设计中,在保证书法文字的可识性的前提条件下,首先要根据设计对象的功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书体;其次就是要根据设计对象的造型形式选择相适应的书法字体,运用现代设计的构成手法,将它准确无误地传达给消费。反之,从书法字体造型来看,不同书体的美感对于设计对象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揭示作用。如在包装设计中,根据消费群体的特征运用书法字体,男性用品的书法文字其线条要苍劲有力,造型或稳健挺拔,或粗犷豪迈;女性用品的包装的书法字体要线条流畅柔美,字形或典雅、或华丽;儿童用品和运动休闲用品的包装字体则要活泼明快,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手工艺品和旅游产品要求字体天真稚拙,体现休闲清逸状态下那种真挚纯朴的情趣;家用电器、医疗器材和药品等包装的书法字体要严谨规整,给人轻松爽朗、简洁肯定的感受。

2.3创新性原则

创造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把书法这门传统艺术赋予“当代性”,要艺术化地渗入当代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创造性地应用到当代生活当中去,表达当代人的精神追求,满足当代人对文化追求的需要;另一方面,设计的意义就是创造,其要义为求新、求异、求变,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二战”后,随着工业设计的迅猛发展,艺术设计逐渐走向“标准化”,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其特征是造型几何化、色彩简洁、反对装饰的功能主义。但由于受到波普设计运动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和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艺术设计又转向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和民族性的新趋势。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因电脑生产标准化美术字,缺少个性和新意而给人带来审美疲倦。近年来,随着靳埭强等设计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在国际的影响扩大,中国设计师开始找到了自信,探索设计“民族化”正成为中国设计界的一种潮流。总之,把中国书法应用到艺术设计中正是一种设计创新方法。

3书法在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方法

3.1借用与参照

借用,或称挪用,指直接把经典的书法作品整体或部分作为设计元素直接复制到设计中的方法。如的书法家喻户晓,在设计中就有借用他的几个书法字体作为某品牌标志设计元素的,如“红旗”轿车标志设计、“长征”酒店等标志设计。参照,参考并对照。参照的核心是对书法形式借鉴、规律借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艺术设计中,参照的关键是反复考察书法的笔画、结构等造型特征和规律,并结合设计对象进行联想,在保持书法字体基本笔画或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把书法的某一特征创造性地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使设计对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如上海世博会的标志设计就是把汉字“世”运用到设计中,“世”的笔法以篆书的“圆头”起笔,正好组合为一家三口的人头形象,非常生动地表达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又如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建筑群按照“后现代”理论进行设计,其造型定位采取象形文字的“墉”字进行设计,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主体馆门前标志性建筑为字坊设计,字坊高18.8m,宽10m,该设计就参照了甲骨文、金文中的“字”的造型作为建筑的结构造型,结构严谨、抽象简约,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浓浓的现代气息。

3.2解构与重构

解构原意为分解、消解、拆解等。解构是以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为原型,根据设计的需要,将其结构拆解,使之支离破碎。重构则是根据“完形理论”,把本来散乱的笔画、部首,甚至是书法的材料、工具等元素,根据具体设计对象表达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使之获得新的认识和感受。解构与重构都依赖于“结构”原理,是艺术设计中常见的手法,先把文字分解,然后或音形结合,或图文结合,或字形夸张、异化,从而获得生动有趣的形象。解构方法在中国传统设计中也是常见的,如清代花钱上有“唯吾知足”四字,即是如此。从视觉艺术的角度看,中国草书艺术与西方解构主义建筑两者之间也是一种异质同构的特点。解构主义建筑是对建筑的功能、空间、材质、光影的解构,更是美学的解构。中国书法追求整体美和节奏感,以及书法“偃仰向背”“鳞羽参差”“分锋各让,合势交侵”等富有动态的形象常常被解构主义建筑师借鉴。解构主义大师埃森曼说:“解构是很东方的东西。”另一位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盖里(F.Gehry)设计的德国莱茵河畔魏尔市某家具厂陈列室与中国书法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3.3装饰

装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把其他视觉元素(如吉祥图案)集中组合为一个书法字体,如在中国的民间图案中福、禄、寿、喜等楷书大字的笔画被石榴、牡丹、蝙蝠、仙鹤、锦鲤等各种装饰起来,体现中国人喜庆纳福的愿望。第二种是把书法文字作为视觉元素,对某一图形进行装饰,这里书法文字起到一种肌理般的美化效果。中国的古建筑设计与室内装饰尤其喜欢采用书画作品,书法在设计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传统工艺品如刺绣、漆器、木雕、陶瓷等中采用书法作为装饰元素,这些书法多出自于名家之手,或编织或刺绣、或雕刻或烧铸,常常以“适形”的要求进行装饰,达到增强视觉效果,突出传统文化意蕴的目的。

3.4创造

创造是艺术设计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参照、解构、装饰等方法的基础。书法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把书法应用到设计中同样也是一种创造活动。在此活动中,设计师或书法家都要通过精心的构思和反复实践的操作来完成创作。书法文字在设计中要标新立异,在构思上力求新颖别致。无论是包装、装饰、标志、书籍、招贴、广告还是环境设计都可以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依据“形”把握汉字的独特特征和内在精神,展开广泛的联想和想象,打破设计对象表面印象的局限。采用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来弥补美术字过分严谨、呆板和缺少人情味的不足,拓宽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效果。如“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以中国书法金石印章为形象设计的奥运会徽,北京的“京”字以篆书形式如舞动的“人”形,又如奔跑“文”字,将中国悠久的“人文精神”融入了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之中。“北京2008”借书法写意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千万种表达浓缩于简洁的笔划中。“舞动的北京”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满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真诚与热情。

4结语

书法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书法教育;德育;渗透对策

我国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落实这一根本任务,2017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将育德树人工作落小落实,大力推进德育工作规范化、实效化,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指南》总体目标中提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尽管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有一段时间,但就当前来看,重技轻道、一味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依然是当前教育的普遍现象。2021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又提到了教育真谛的问题,其中说到“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学生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这一席话又印证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2013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总体目标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而这一目标正好和德育目标相映衬,两个目标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因而在中、高职书法教育中进行德育价值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德育和书法教育也是相辅相成的。

1概念界定

1.1中、高职书法教育的内涵

书法教育是一门蕴含中国丰富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它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学习,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个体精神的陶冶。书法教育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书写、作品鉴赏、从事与书法相关的其他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实践活动[1]。书法教育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识字写字教育,这是书法教育的最浅层次。这一层次是初级书法教育,目的是实用和写好字,因此采用硬笔与软笔兼修的方式;第二层次主要是情操教育或者美育,具备一定艺术素养;第三层次是以艺术学为目的高层次教育,目标是培养艺术学的专家。中、高职书法教育是前两个层次的教育,以书法基本知识、欣赏感悟和操作体验教育为主,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通过书法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中、高职书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写字教育、鉴赏教育、书法文化教育和书法实践活动。

1.2德育的界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重视礼仪,以道德教化为主要教育内容,强调社会规范和人性修养。顾明远教授将德育界定为“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2]。《中、高职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了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并且根据不同的学段给出了具体的目标。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3]。

2国内研究综述

在万方数据库中以“中、高职书法教育与德育”为主题进行搜索,关于书法教育与德育的专著比较罕见;关于中、高职书法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论文有35篇,其中期刊论文31篇,学位论文3篇,会议论文1篇。从图1中可以看出文献量的发表与政策的颁布有关,2013年教育部制定了《中、高职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5和2016这2年文献数量明显增加。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高职德育工作指南》,可以看出2018和2019年这2个年份文献发表量达到峰值。从作者单位来看,可以看出60%的文章作者为中、高职教育工作者,大专及以上院校仅占40%。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中、高职书法教育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中、高职书法教育现状;书法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中、高职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就现有研究统计结果来看,大多数文献是在理论层面进行的研究,缺乏实证分析,研究有待深入。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概念内涵及外延未得到清晰界定,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二是研究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包括问卷设计不全面,数据收集缺乏严谨性等。

3实证分析

3.1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在国内专家学者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高职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和《中、高职德育工作指南》文件为蓝本,参照文件中的目标与内容、实施要求、评价建议等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书法老师对书法育德的认知,对书法育德的途径及方法的运用,书法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后品德变化的认知4个方面,共18道单选题和10道多选题。为了调查中、高职书法教育育德的现状,且考虑到数据收集的便利性和数据的有效性,笔者通过会议或者活动的机会向参会的中、高职书法教师发放问卷。笔者于2020年12月参加了北京市中、高职书法教育现场会,会议形式以听评课为主,并在会议过程中伴有大型书法笔会。笔者在会场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为80%。笔者在2021年3月参加了河北省书法教师基本功大赛网络培训会议,通过会议群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为90%。

3.2数据分析

教师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也影响着《纲要》中目标实现与否。调查结果显示,兼职教师所占比重过高,达63.4%,且兼职教师大多不是书法专业背景,由美术教师或语文教师兼任,书法教师的数量不足,专业不对口,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了提高书法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定期对书法教师进行培训。调查数据显示,78.3%的老师本学期参加了三次及以上培训。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书写能力、教学技能、育人能力和书法文化。从表1中可以看到,书写技能培训所占比重最高,育人能力所占比重最低。在中、高职阶段的教育中,由于自身的特点,学生更倾向于听从教师的教导,因此学科育德不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并且中职阶段已经开始上书法课程,需充分发挥书法课程的德育功能。对问卷中的书法教师育德认知与实际育德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老师非常赞同育德是书法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书法育德认知与实际教学存在显著差异。中、高职书法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比较隐晦,不像德育教材那么明显,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书法教育的方方面面。依据调查数据(见图3),由于一部分书法教师自身对书法育德理念认识不清晰,因而没有形成书法育德认同感,导致育德实践和认知出现了很大偏差。书法育德效果也具有隐性特征,由于汉字搭配中蕴含了哲学、美学的意蕴,因而选择教师讲解汉字搭配频率和学生的反馈进行对比。根据图4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认知和学生的反馈出现了明显差异,教师认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讲解汉字搭配,而学生印象却不深刻,对汉字搭配掌握不牢固,原因可能是老师的讲解方式不恰当,导致学生兴趣较低,注意力不集中。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是书法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书法训练中教师需强调正确的手型坐姿的重要性,并时刻矫正和提醒学生书型和坐姿。100%的老师选择“经常”“总是”提醒学生的手型坐姿,但是学生反馈却与老师的回答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访谈中仅有20%学生认为自己的手型坐姿比以前规范多了。在当前书法教育中,虽然比较侧重写字教育,轻视书法艺术教育,但是写字教育依然没有达到理想目标。书法文化不仅包含书法技能和书法鉴赏,还需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及书法名家的生平。57%的教师表示经常或者总是给学生讲授书法家的生平及名作的创作历程,但学生反馈这些都稍显枯燥,不感兴趣。

3.3中、高职书法育德存在的问题

3.3.1实用性的写字教育占绝对优势地位在现场听评课的过程中,学校及教师更偏重写字教育,忽视具有艺术性的书法教育,因此导致书法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其育德功能。比如某中职学校书法课教学大纲中,仅仅安排了两节书法鉴赏课,其余都是写字课。但就写字课而言,教师大多指向技能训练,即如何写好字,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却很缺乏。再比如书法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评分标准更多指向教师如何教好字,评判标准有偏颇,没有充分考虑这节课的综合育人价值。3.3.2书法教育中的德育资源挖掘不充分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在安排教师培训内容时,更多侧重书写教育,而忽视育人教育。有部分老师对书法育德认知不清晰,即使大部分教师承认书法教育的育德功能,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在问卷题目中关于书法教育中应该渗透哪些德育内容,许多老师把握不准确,认识有偏差,没有认识到书法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意义。教师不擅长运用已有的德育资源,如汉字搭配、手型坐姿、书法文化等德育要素,导致书法育德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3.3.3书法育德的方法单一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可以发现,书法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教学生写好字,但对培养学生的品德发展很少采用专门的方法。书法课程一般采用诱导启发法、教师或榜样示范法,书法家生平经历一般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虽然这些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书法育德来说收效甚微。虽然很多教师认为参观书法展览、书法文化交流等课外实践活动对书法育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学校和教师却很少组织或举办此类实践活动,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4渗透对策

4.1改变重技轻道的书法教育导向

意大利教育家但丁说过:道德能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永远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由此可见,品德在个体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题目是“书法育德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大部分老师选择了学校的定位和导向。因此教育部门、学校、书法教育者应该从思想源头上改变重技轻道这一观念,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写好字,更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情下,书法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拥有正确审美观,学会用美的眼睛来赏识周围的事物,提高学生的修养,养成博爱的情操。在河北省邯郸市某普通学校,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中职一年级男孩,在学习书法课程之前,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每天沉迷在游戏当中,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要么自己趴桌子上睡觉,要么和其他同学讲话,让班主任和家长很是头疼。但是通过本校书法教师的12节课的引导和教授,该男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虽然字写的没多大进步,但是该生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团结同学,感觉生活充满了阳光,课下时间主动向老师请教,并且上课纪律也好了很多。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书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技法的传授,更大层面上提升了学生的品德水平。

4.2加强专兼职书法教师培训

当前书法教师育德的认知与实践明显不一致,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关注书法教师的培训问题,以此来提高书法教师素养。首先,培训内容多元化。不仅要对书法教学大纲进行解读,更要阐释书法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在实际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对应该在书法教育中培养学生哪种道德品质认知不清晰。因此在教师培训中,首先应充分阐释书法教育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及书法教育和育德作用机理,让书法教师有清晰的认知。其次,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形式要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和时间安排,例如学校可以采用集体学习和教研的方式,先让教师了解显性和隐性德育因素的资源分布,再由各教研室组织讨论,对德育资源进行分类,最后研制教育方案。此外,要对教师进行书法文化的熏陶,比如参加书法名家座谈会,参观书法展览和各种笔会等。

4.3改革书法育德的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书法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诱导启发法、教师或榜样示范法,学生对此兴趣较低,且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适度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比如多组织学生参加书法实践活动,参观书法展、参加书法文化交流会等,一来学生兴趣浓厚,参与性高;二来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书法育德的目标。比如当学习文房四宝知识时,书法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的笔墨纸砚依次让学生回答名字,学生说出名字后,教师可以随即问“大家知道这些物品的制作过程吗?”然后书法教师带学生去毛笔制作工坊参观,来现场观察毛笔的制作过程,前提是书法教师与附近毛笔制作工坊联系好。学生在参观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井泉.小学书法教育中的德育研究——以北京市小学书法教育为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4:10.

[2]顾明远.教育大辞书•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