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02:03:20

媒介融合论文

媒介融合论文篇1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2、传媒行业的合作趋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各有优劣势,在竞争中合作是他们进行优势互补、战略重组,占据新世纪主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1)传统媒介渴望与网络媒介共舞。1999年1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新闻业与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上,美国在线董事长凯茨说:“如果你们观察一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和消息来源。但是,每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兴趣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总数还要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MTV的观众一样多。”[9]

有学者提出,在网络传播时代,要发展壮大,传统媒介必须具备:一流的新闻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广、可靠的内容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与合适的网络媒体整合[10]。许多传统媒介已有品牌、资金和人力优势,但缺失因特网技术。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介产品的营销,因此,与网络媒介整合则是其致胜之道。从现实层面看,传统媒介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有网络资源的单位整合,能快速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降低成本,聚集足够的能量抗衡更强的竞争对手。

(2)网络媒介只有与传统媒介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双赢。网络媒介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仍然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正茁壮成长的网络媒介在不能自己采制新闻的情况下,需要汲取传统媒介的内容、人力资源等养分。原创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的命根,网络事业飞速发展,却并不拥有能吸引大量眼球的内容。网络媒介从诞生起,就从传统媒介获得新闻源。其次,传统媒介长期形成的政治属性和政策优势、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都是令网络媒介望尘莫及的,而这些因素对一个新闻媒介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一日千里的网络媒介看到传统媒介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与传统媒介的整合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四、政策法规的支持

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分割管理对传媒发展的阻碍,便纷纷调整政策思路,开始为媒体松绑。

1、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政府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许多解除电信媒体管制的政策和法规。如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1998年1月1日,在新的电信传播法案获得通过后,引发出一场电讯、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跨国、跨行业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浪潮,电讯拍电影、芯片放卫星、微机打电话、软件播新闻,业务的不断交叉,使美国的电讯、电视、微机、软件、互联网、卫星服务和媒体企业厮杀混战成一团。2003年9月,美国又制订了新的有关放宽广播电台经营的法令,如放宽一个企业经营的电台户数规模从占全国户数的35%放宽到45%等等[11]。

欧盟于1997年《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和数据,认为网络融合不仅是不同技术的融合,而且是不同业务(包括电信、电视、广播和电脑图像及文本数据业务,以及交互型多媒体业务)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用户通过地面广播网、卫星网、电缆网和宽带电话线(如ADSL)享用各种宽带数字业务。

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2、国内政策的松动

受到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媒介领域的融合化和全球化大潮也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广电媒介、电信及互联网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1998年曾提出过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合为一体的设想,但后来因中国电信拆分,导致该设想无疾而终。不过,三网融合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被认为是行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在宏观政策层面点燃了新的希望火花。

目前看来,三网融合从技术上来讲不存在障碍,从现实必要性上来讲也不存在争议,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向实践跨越,并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虽然“融合媒介”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目前都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今天媒介的融合趋势,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长远看,媒介融合的洪流是无法阻挡的,不止于内容的融合,更应是从媒介形态、结构、技术、功能、乃至传播方式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加奇特,功能更加全面的新型媒介,但是他们始终是由媒介融合发展而来,传承着各种媒介的优势,同时又会具有某些新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

[3]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第12页

[5]数据来源:CTR市场研究

[6]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127城市收视率调查2006年的数据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

[8]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9]《双赢》.

媒介融合论文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组织融合;媒介管理

简述“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

尼葛洛庞帝在1978年首次正式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而在世界范围内传媒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美国,媒介融合才从根本上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关于“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还未出现公认的定论。例如美国教授浦尔曾指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类媒介逐渐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则是由电子科技发展造成传播形态出现聚合而导致的。”另一方面,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却指出:“媒介融合实质上是各类传播形态的媒介进行联盟合作的状态,一般包括了视频传媒、印刷传媒以及数字传媒等。”[1]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学者王菲是这样定义“媒介融合”的,她认为:“媒介融合必然是出现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而不同媒介之所以发生融合互动是因为新闻信息消费者的终端需求。”[2]现代人对新闻信息的消费早已呈现终端多维化趋势,平面终端、电视终端、电台终端、手机终端、PC终端、LED终端等消费形式多时间段融合。在具体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所谓媒介融合同时涉及新闻内容融合、媒介网络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这三大过程。

“融合新闻”的概念首次出现于美国的论坛公司以及媒介综合集团,通常我们认为它是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之下的必然产物。而国内初次引入“融合新闻”这一概念是在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介绍引进。[3]尽管历年来传媒业不断针对“融合新闻”展开研究讨论,但是并没有对其基本定义得出一个公认定论。在结合研究学者的定论背景之下,本文认为所谓的“融合新闻”实际上是媒体工作者在利用社会发达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将所收集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归纳而后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公布,而信息接收者则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中接触新闻信息,如社会民众可以借助手机、电视、电脑、电台等媒介工具了解实时新闻信息,其融合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融合、融合上,即统一平台、至多媒介终端。

如上所说,“融合新闻”本质上是媒介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但绝不是唯一产物,同时“融合新闻”的良好发展也能够推动媒介融合走上更加稳健的发展平台。在实际传媒发展过程中,要想使“融合新闻”成为改变传统旧模式的有力手段,就必须培养有良好新闻素养的工作团队、采取有效的新闻改革措施并帮助新闻公众构建一定的媒介素养。总的来说,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其实是相互依靠的统一发展机构,在进行传媒业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更要关注二者的契合度。而本文将针对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进行讨论分析。

二、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为我国新闻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为保证“融合新闻”合理性发展,就必须设置完善的媒介规制以及传媒业内部的管理准则。之所以在发展“融合新闻”的进程中要注重相关规则制度的设定,是因为媒介管理体制中所涉及的各类规则制度将直接决定媒介融合的质量,而“融合新闻”恰恰是媒介融合中的重要产物。具体来说,我们不仅仅需要瓦解原有媒介管理中的区域分割与行业分割制度,更应该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将单一媒介形态作为发展基础的传统传媒发展模式。而新制度的建立以及旧制度的瓦解都需要经历较长的一个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我国新闻业也将遇到很多发展阻力。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全媒体新闻中心,例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07年开始研发并在2009年成立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就是一次很好的媒介融合实践。这种全媒体新闻中心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融合至少三种及以上媒体组织,最终实现在一定范围内采集不重复,发行多渠道,尽可能一文多用,创造新闻采编的最大使用价值和最大范围地实现新闻的受众满足。这种形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打破了原有的媒介机制,对多维度的媒介组织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在经济效率、人力效率上能够实现优化。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所直接涉及的传播媒介与新闻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发展“融合新闻”需要一支高效优质的新闻工作团队,因而目前国内新闻工作者本身的职业生涯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成为符合“融合新闻”发展的新型人才,努力提升其全方面素质,争取成为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或者新闻行业管理人才。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除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技能外,还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采写工具——电脑、智能手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能够同时满足手机新闻、网络新闻、纸质媒体文字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LED屏的视频需求。

最后,新闻业在发展“融合新闻”的同时还必须得到社会公众的配合与支持,需要社会公众表现出一定高度的媒介素养。这是因为“融合新闻”在正式推广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新闻业单方的操作,也必须鼓励公众进行积极的互动,达到一种新闻共享的局面。然而如何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和谐地加入“融合新闻”的发展中来,就成为目前新闻业的一大难题,积极争取媒介之外的个人力量参与到“融合新闻”的发展过程,从而使新闻业呈现“分众化”,也是极为重要的挑战难题。[4]

三、“融合新闻”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由于目前我国的媒介融合形态并不完善成熟,因而“融合新闻”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阻碍,出现了以下列三点为主的发展困境:

首先,目前国内的新闻发展业对于数字信息内容还未能进行有效管制,或者说尚未为联盟平台构建起系统化的信息分享平台,而具体的生产商之间也无法针对数字信息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导致新闻信息的分享途径遇到阻塞。在这种信息孤岛的合作背景之下,很多资源信息都在无形中被浪费,“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目前,国内很多媒体尚未掌握部分新闻信息的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以及跨媒体的采访活动中其所受到的阻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正常运作。另外,部分媒体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采访报道权,但是由于信息传输媒介之间的融合尚不成熟,对于数字信息内容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因而很多新闻报道编辑环节都无法朝“融合新闻”的方向前进。

前文所提到的全媒体中心,其举措固然好,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于这个“全”是有限制的“全”,是在某个媒介集团内部的“全”。如果未来全媒体新闻中心能够以市或者省为单位,并且能够以一定制度为保障,实现新闻的无障碍跨地区采编,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全”。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崭新的信息平台之上,因而新闻业需要在新的媒介生产流程之中开展工作,而新事物新方式将会给新闻业发展带来转型期的压力。在传统媒介生产流程中,新闻工作都是以采访编辑为其核心内容,而在新媒体的介入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新闻工作必须突破原有信息流动上的阻碍。在新型发展模式之下,为了更好地推动“融合新闻”,就需要组成互动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团体。目前而言,媒介融合将要求电视、报刊以及网络媒体进行互动性合作,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报道来体现“融合新闻”的多样性与进步性。但是由于不同媒介之间原有操作流程各不相同,因而在短时间内进行磨合合作是较为困难的,新闻业也因此在平台整合上面临着困境。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属于全能型记者,他们采写的稿件除了文字外,还可以同时满足集团所属媒介的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视屏的视频需求。同时,新闻中心和各媒体之间的稿件分两条线:一是特约稿件,设定保护期,为特定媒体专供,保护期内其他媒体无法看到;二是待编稿件,除特约稿件外的所有稿件进入待编稿件库,纸质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网站等媒体编辑部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新闻信息的流动,同时记者编辑原有的工作岗位大致不变,流程上略微改动,但是整体流程简化,这就保证了新闻平台磨合度的减少。那么是不是我国其他地区都能照这个模式来呢?也未必。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媒介发展重点,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个中间还要涉及不同质媒介之间的合作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另外,统一平台的新闻该如何利用实现其最大化利益,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像有的全媒体中心就设置了类似管理的平台,哪里用了、怎么用的都能查询到,避免出现同一媒介上重复使用的情况,也能保证不同媒介在使用技巧上不重复。

最后,在媒介融合的新型时代,新闻业的媒介公信力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我们往往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认可度以及采信情况作为衡量其权威的标准。一般来说,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形式上无法超越新媒体,但是传统媒体在民众之间的权威性却相对较高。因而目前新闻业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之上发展“融合新闻”时就容易受到公信力的质疑。

因此,新闻业应当通过正面宣传工作为新媒介树立积极的舆论形象,使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能够相互磨合、共同引领新闻舆论视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真实度。一直以来,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融合新闻”首先要保证新闻的可信性,才能增加融合媒介的公信力。如果在媒介组织中设置采纳新闻信息的核查制度,就能够大幅减少网络假新闻信息的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所提及的“融合新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第一,我们应当尽快通过完善制度来促进新闻业各媒介组织之间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新闻业发展到今天需要进行媒介组织融合,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规模化以及差异化要求。此外,人们不仅主观需要即时掌握一手新闻资讯,科技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传统新闻模式无法再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因而媒介融合就成为必然趋势。而为了能够促使各媒介之间和谐稳健地合作发展,就需要借助于相关的规则制度。这里所提出的规则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媒体企业内部,更是指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过程。由于新闻工作是为服务社会而设立,适当的新闻信息引导以及舆论指引往往能够协助政府部门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因而政府应当从制度政策上给予新闻发展以支持。就媒介融合发展过程来看,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来鼓励社会成员参与到新闻活动之中,从而扩大媒介终端的信息数量;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当给予媒体终端的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提升技术设备的性能使资源信息开发共享更加便利,也可通过鼓励政策来推动社会范围内的媒体技术创新。

第二,“融合新闻”在发展进程中应当借助于科学化的媒介管理,从而进一步进行媒介定位。由于媒介工具本身的多样性,以及新闻信息的多样化发展,所以只有在正式发展“融合新闻”之前完成媒介定位操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媒介的不同新闻影响力。举例来说,为了能够达到“融合新闻”的高效性,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单位就应当及时成立赶赴事发现场的报道小组,而他们在现场所收集的实际信息即是进行后续新闻编辑的一手资源。但是这类报道小组并不单一性地属于电视媒介内部组织,或者报刊媒介内部组织,而是由新闻单位统一管理,现场带回来的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再交托给不同的媒介进行区别化编辑。而区别化编辑的过程就是展现不同媒介不同新闻定位的过程,网络媒介一般更偏重于视频剪辑,往往强调在第一时间将编辑完成的事件视频发到网络上进行公布;而报刊媒介则更关注于从各类资料中提炼主要信息,通过专业的新闻写作者进行语言组织后再排版出刊。这样,融合后的媒介能以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的特色,搭建起更好、更新的传媒平台。在新的平台上,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被、被吸收,达到“融合”的目的。

第三,新闻媒体应当借助品牌塑造来提升其社会公信力。几乎对于每一种市场产品来说,品牌对于建立其市场竞争力以及公信力都有重要影响,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亦是如此。不同媒介之间所存在的竞争往往都是其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以传统媒介来说,其品牌公信力往往取决于其成立时间,由于通过了时间的检验与筛选,因而在社会公众之间颇具权威性。而对于新媒体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树立起媒介品牌并树立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借助于深刻的宣传推广工作。以新浪、搜狐等网络新闻平台为例,为了能够树立起媒介品牌,其纷纷推出新浪微博、搜狐视频等非完全新闻类平台,事先吸引民众关注与认可,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权威以及公信力较强的新闻媒介平台。并且,媒介组织可以尝试以旧带新地推出并建立新的品牌,扩大其媒介平台的涉及范围。

四、结语

社会科技发展、经济文明进步以及国际竞争压力都迫使新闻业不得不进行媒介融合的革新之举。而目前“融合新闻”作为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完善相应制度、科学化媒介管理以及树立媒介品牌等都是推动“融合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媒介融合以及“融合新闻”的实践发展过程中,新的挑战总是伴随着新的契机,只有跟随社会发展脚步,以服务为宗旨,才能保障“融合新闻”朝着成熟完善的方向逐步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蔡雯,李从军.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媒介融合论文篇3

随着女性电视节目的发展越来越好,在新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使得女性电视节目更趋向利益化,尤其是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传媒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加速了女性电视节目利益化的发展和演变。

首先,消费主义的冲击。女性天生就喜欢购物,并且其消费欲望很大,而许多电视台充分意识到了女性这一特点,于是在创办女性电视节目时主要将女性消费的增长作为出发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台的女性节目类型,既体现了家庭、情感、时尚等,又显现出强烈的商业性质,尤其是时尚类的女性电视节目,其商业性更加明显,节目从播出到结束,无不充斥着强烈的广告色彩,并且刺激着女性消费的欲望。电视台通过播放时尚类女性电视节目,不仅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而且也得到了广告商所提供的巨额广告费用,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女性电视节目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失去了节目创办的本质,这不利于女性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

其次,电视传媒的环境压力巨大。电视传媒需要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也需要在多样化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一,收视率的影响。收视率的多少能够直接影响一个节目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传媒竞争日益激烈,而收视率作为判定一个节目未来命运的重要标准,这一评价标准虽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电视传媒就是以此为依据的。第二,节目类型多样化间的竞争因素影响。伴随我国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节目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而女性电视节目也相对较多。媒体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以经济为导向的,所以媒体节目类型多以娱乐性、趣味性为主,这代替了电视节目应具有的教育性、受益性本质。节目竞争压力过大,电视节目只有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才能在竞争中更好的发展。因此,电视节目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发展的,并不是为了受众接受电视节目而发展节目。

最后,现代女性失去自我。在消费社会来临的时代,更多女性容易满足,从而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而,媒介融合趋势下,几乎所有的电视台创办的女性电视节目都会树立一个成功女人的形象,可以兼顾家庭和事业,这也给众多的受众女性带去过重的思想负担。现代社会中,女性既要像男人一样工作,获取社会的身份和地位,也要在家庭中挣扎,所以想要使两者权衡是有难度的。众多女性不知如何协调家庭和事业。因此,致使女性在新时代迷失自我。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女性电视节目突破桎梏的对策

第一,将女性电视节目创建成公共频道。面对众多的女性电视节目都趋于利益化和商业化,我国为了促进女性电视节目更好的发展,需要积极的创建真正意义上服务女性的公共女性频道。在媒介融合趋势下,更多的媒体媒介手段会给女性带去福音,为女,所以电视媒体也应试图做到真正服务女性。首先,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女性电视节目,在其运营过程中总结合理的因素,做到电视节目和公益事业的完美结合。其次,避免单纯地追求利润过程中,对女性人权的忽视,使节目中存在损贬女性的内容与环节。[5]

第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电视台更好的创办女性电视节目,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使舆论环境更有利于女性节目的发展。首先,完善女性电视节目的网络监测系统,建立社会监控体系。通过对女性电视节目的监测,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女性节目的播放情况和受众的喜好程度。其次,贯彻男女平等的思想和政策。性别的观念一直贯穿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所以,许多人的心中仍存性别的观念,这不利于女性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因此,我国需要更努力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促进女性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

第三,增强女性节目传播的影响力。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释放出了更强大的能量,从而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女性电视节目的创办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够给女性受众提供一定的选择空间,也有利于女性的发展。然而,在我国,虽然许多电视台能够创办女性电视节目,但是节目更加利益化,失去了节目播放的本质。因此,我国应采取积极的手段,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女性电视节目进行公益性的传播,使其更具影响力。

第四,积极宣扬女性意识。目前,我国的女性电视节目都过于商业化、庸俗化,这些不良影响因素在女性电视节目中的蔓延,不利于电视节目的更好发展。开展女性电视节目,应该积极宣扬女性意识,使受众女性提高自主意识,引导女性们做一个不崇洋媚俗,面对生活有主见、有追求、有素质、有文化的新时代女性。

三、结论

媒介融合论文篇4

一、人脑:媒介融合概念的核心

付晓光、田维钢(以下简称付、田):在尼葛洛庞帝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概念之后,许多人都尝试定义媒介融合,但没有一个人的定义能被所有人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我们很想知道您是如何理解媒介融合的?

保罗·莱文森(以下简称保罗):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中提出了“人性化媒体”理论。人类发展了媒体,所以媒介越来越像人类。媒介并不是随意的衍化,而是越来越具有人类传播的形态。这就是我定义媒介融合概念的来源。人类的大脑,是生物信息处理方面的终极融合案例,因为你想想看,在我们脑中的这几公斤重的组织,做了包括思考、阅读、情感、计划、记忆、处理视觉、听觉、味觉在内的所有事。

我认为媒介会向着人类的功能和形态发展,尽管我不使用融合这一词,但是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过:随着媒介的进化,每个设备能做的将会越来越多,直到所有的设备都融合一体,就像人脑一样,这就是我认为的融合的本质所在。它由一两个、三四个进程开始,一直发展,直到所有人类做的事情,媒介也可以做。

我认为在这领域最大的发展有两个。第一个是互联网络。网络是媒介的媒介,你可以在网络上读报纸,可以在网络上听音乐,也可以在网络上看视频。所有媒体单独在线下能做的事情,网络在一个系统内都能够实现。第二个是智能手机,它比十到十五年前网络能做的更多,而且,它比较小。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体所做的越来越多,而且是所需的设备越来越少。更小的设备、更强大的功能,这也就是我说的,大脑是融合的模型。随着媒介变得更加强大,媒介会引入越来越多的传播类型。

这就是我定义的媒介融合,它是媒介和传播系统向人性的发展运动。对它的阐释有很多角度,但对我而言,它的核心就是人脑。

付、田:媒介融合是一个多层面的问题,除了您所说的技术融合,还有其他许多融合的形式。您如何看待其他方面的融合?

保罗:我与其他媒介理论家不同的是,我并不认为经济层面那么重要。对我而言那是很表象的一层。很多人认为媒体所有权并购也是媒介融合,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有互联网络在,媒体所有权并购并不是某些人说的那么好。因为互联网,新的事物会在这些并购之外出现。你想一下Twitter,或者Facebook,它们并不是福克斯或者默多克所有,不是也收购了CBS的Viacom?所以媒介并购是发生在旧媒体身上的事情,而不是媒介进化的前沿,所以我觉得它基本上是不相干的。

你即便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媒体公司,当代受众只会以个人想要的方式使用媒体,媒体要做的是对个体受众的推动做出反应。我认为真正的媒介融合,是赋予个人权利,媒体所有权并购对此的影响是微小的。

付、田:Convergence一词在中文里被翻译成融合,指的是水乳交融的状态。您觉得,这种理解是否准确?

保罗:在英语中,convergence所指的通常是过程,而非终结状态,当然终点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人们说我们正看到media convergence,他们指的是两个物体彼此靠近,而不是他们“砰”的一下就完全在一起了,这是我理解的media convergence,但是在终点合而为一的概念并不与其本质相悖。我有一个例子:convergence就像两个人谈恋爱,如果两个人已经彼此相爱了,你会说他们已经converged了,而不是convergence达到这个状态的过程。

付、田:您认为现在美国最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是什么?

保罗:iPhone是第一名的。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Android、Gphone。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预见到,有一天,用我们手中的一个小设备,我们能够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得到任何信息,不管我们当时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有了iPhone,我们现在已经在接近这点了。iPhone实际上是ipod的发展。你不仅可以听音乐还可以用它打电话、上网。iPhone被发明的原因之一,是使用iPod的人希望能够直接用iPod链接网络下载音乐。在过去,除非你有一个特别贵的版本的iPod,否则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要在电脑上下载好音乐,然后把iPod连接到电脑上,再把音乐传送到iPod上,你才能边走边听音乐。iPad的发展很有趣。因为很多人不想再通过他们的电话说话。我不清楚在中国是否也是这种情况,但是美国的年轻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手机发短信的频率远胜于打电话。他们买iPhone是因为可以上网,得到网络提供的东西,他们并不在乎打电话。而且你用iPhone必须要给电信运营商缴费。实际上iPad是不能打电话的iPhone,同时它提供了比iPhone更好的网络接入性能。它有一个更大的屏幕,输入起来更简单,可以在一个更享受的大屏幕上看视频,iPad应该说是iPhone的平行产品,而非下线产品,就网络性能而言,它是一个进步。

二、媒介融合与传统媒体

付、田: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传统媒介有了许多改变,甚至有了很大的危机,但是传统媒介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保罗:这是我媒介进化理论的核心部分。我说过,媒介越来越像人,这意味着媒体间相互竞争。那么,那些功能上不太人性化的媒体会怎样呢?答案比较复杂。因为取决于不同的因素,不同的事件会发生。有些时候,媒体就消失了,不再存在。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影默片,在有声电影出现后消失了。早年间的电影都是无声的,没有对话。在1920年,有声电影开始出现。几个月之内,就再没有人制作无声电影了。就是这么的迅速。与之对照的是,当电视出现之后,人们认为广播会很快死掉,彻底消失。因为既然能在电视上看到,为什么还要到收音机里去听呢?刚开始的几年,广播的确过得很凄惨,很多节目都转移到了电视上来做。但是现在广播并没有死掉,它比过去都成功。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有声电影出现后无声电影死掉了,而广播却在电视的时代里繁荣起来?换句话说,为什么一个单一的视觉媒体在声音和视觉媒体出现后死掉了,而一个单一的听觉媒体在视听媒体出现后出现了繁荣?我做了研究,结果是广播能够做一些电视不能做的事。这与我们的生物传播本性有关,也就是没有媒体,我们如何沟通和交流。地球上每个夜晚都是漆黑一片,但它从来不是安静的。我们有“眼睑”,闭上眼睛我们就看不到任何事物,但是,我们没有“耳睑”来关上我们的耳朵。实际上,即使我们在黑暗中睡觉,人类的耳朵仍然在探听,这也就是为什么闹表可以奏效。除非我们被麻醉,或者喝醉、昏迷,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耳朵会持续工作。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人类本能中,有一部分是习惯于听而不看,但看而不听,却不是其中的一部分。俗话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但勿视比勿听简单得多了。所以,默片没有存活下来,因为它是一个人工制造的非人性化的传播方式,它只是那个时候我们能做到的水平。广播能够存活下来继续播放它的摇滚音乐,是因为广播诉诸于一个人类的交流模式。我称之为人类的媒介生态环境(media ecological niche)。媒介生态环境要求媒介生存必须要做一些其他媒介不能做的事情。广播通过提供可听但不可见的方式占据了一部分媒介生态环境,它在某些方面比电视做得要好。

付、田:那么报纸呢?它是否真的会如人们担心的那样消亡?

保罗:我一直在说“可靠的定位性”。如果你读《新新媒介》(作者注:保罗·莱文森的新著)的第37页,你觉得它很重要,你可以做个标记。你不用担心下次打开书,这个标记就不在了。实际上,你如果把它放在书架上,它就一直待在那里,除非火灾,或者搬家。理论上来讲,五十年后,那个标记还在。现在考虑一下网络,信息会存在于网络上,但很有可能某一天你登录之后发现这个信息不见了。所以,书籍和报纸在这一点上有优越于电子媒体的特性。报纸不如书籍,因为我们经常看过之后就丢掉,这就是为什么报纸比书籍更容易受到数字内容的冲击。报纸的优势是:昨天纽约下雨,你可能会把报纸放在头顶挡雨。报纸被打湿之后就没法阅读了。它让你损失1美金。但是,如果你手里拿着一个Kindle阅读器,你得小心不要损失150美金。这有些像戏剧。现在还有些人去剧场,但只是为了偶尔体验一下戏剧而已,它再也不像莎士比亚时期那样是一个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它只能是小众化的媒体。报纸,会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但是大部分报纸内容将会转移至网络上。书籍稍好,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可靠定位性。但到了Kindle阅读器可以可靠地定位所有书籍的时候,书籍就失去了优势,去日也就无多了。

付、田:媒介融合给传统电视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保罗:我们看传统电视的方式就是,我和太太在家,晚上九点看一个电视节目,我们谈论它。第二天,我和我的同事、学生一起谈论它。在网络普及之后,人们看《迷失》的某一集,或者任何其他节目。看完之后,他们马上可以去Facebook、Twitter或者其他网站,与别人一起讨论电视节目。他们很可能不认识,惟一的联系,是都对这个节目感兴趣。社交网络媒体改变了我们从电视上看东西的方式。原来在电视上,我们可以看晚上九点的一个节目。但是如果你错过了,你在餐馆里花的时间稍微长了点,那就没办法了,消失了。但是现在,它只是从电视里消失,不会从网络上消失。在网上,能够看到越来越多我们喜爱的电视节目,而且是在任何我们想要看的时候看,所以技术进步、媒介融合改变了我们接收电视的方式。你可以在电视节目之后登录Facebook,你可以看到人们在讨论这个节目,你还可以看到人们贴出了这集节目的链接。它将电视的控制权交到了观众的手中,而非电视台手中。新媒体之前,电视节目是电视屏幕后的囚徒,但现在新媒体将电视节目从电视机里解放了出来。这也符合人性化发展趋势。传统电视机或许不会存在太长时间了,电脑屏幕取代传统电视屏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三、补救再补救:媒介融合的未来

付、田:您设想中将来的媒介是什么样?

保罗:人类从不满足于已有的媒介。电报刚出现的时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在纽约和芝加哥的人能够即时通讯。之后不久,我们可以跨过海洋,与在伦敦的人即时通讯,但这个奇迹并没有让人们满足太久。因为,为什么我要走下楼,到邮局去,把电报交给他们?我想要在家就能办理这些事。所以,贝尔发明了电话,迅速地取代了电报。这是一次又一次发生的事情。在过去30年的最好的例子是手机的进化。我记得在1950年,我在汽车里装了一个汽车电话。它比电脑的机箱还要大两倍,需要专业的汽车技师来安装。我给我妈妈打了个电话,她说:“什么?你不可能正在开车!”但是,新鲜劲过去之后,我很快就觉得厌倦了,如果我能拿着它该有多好,为什么一定要在我的车里呢?这就促使了手机的诞生。而第一个手机就像一块砖头。尽管我们喜欢它们,我们想要它更小,更好。于是手机就沿着这条路一直发展。

媒介融合论文篇5

1.公共广播: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在美国传统公共广播电台中,NPR近年来的媒介融合实践成效最为显著,NPR专门成立“数字服务部”全面开展后台数据分析。④目前,NPR已经开通网站、播客、手机等众多移动客户端(见表1),其数字平台用户数的增长有效弥补了广播频率听众数量的流失。NPR内部数据显示,目前NPR有一半的数字受众来自于移动终端。2014年,NPR在2011年即推出的移动端应用TheInfinitePlayer(试验版)的基础上更新升级,并新推出了移动客户端NPROne。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该应用在电脑、手机、电视和雪佛兰、欧宝等车载终端收听到NPR节目,还能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或兴趣爱好自动获取节目。

2.商业广播:iHeartMedia美国第一大商业广播电台运营商清晰频道于2014年9月正式改名为iHeartMedia的举动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标志着清晰频道由单一的广播业务向多平台媒体公司转型。早在2008年,清晰频道即推出iHeartRadio移动应用,该应用如今已集成1500家直播电台、订制电台,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全国性消费者品牌,其消费者品牌认知率已经接近70%,目前可以触及约5000万名注册用户,数字化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和Pinterest。⑥“我们致力于打造美国最大的移动媒体公司——我们的广播用户中有超过60%都在户外,有30%使用的是移动设备。”iHeartRadioCEO如是说。⑦目前,iHeartRadio已经进入亚马逊的FirePhone和FireTV、三星的NewSamsungGear2和Smartwatch、摩托罗拉的Moto360、LG的GWatch、谷歌的AndroidWear和Chromecast及苹果的CarPlay系统,并与捷豹路虎、沃尔沃、斯巴鲁等汽车厂商长期合作,打通了手机、平板、智能电视、车载和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平台。

3.网络广播:潘多拉(Pandora)、声破天(Spotify)、苹果iTunesRadio近两年,美国流媒体网络广播用户数不断增长,收入逐年递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进行的数据平台创新、受众分析诊断以及多平台媒介融合的探索。根据Statista的数据(见图1),2014年2月,流媒体音乐服务提供商潘多拉在美国市场上依旧遥遥领先,所占份额为31%;iHeartRadio排名第二,把持9%的市场份额,苹果的iTunesRadio以8%的份额排名第三,声破天占据着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1)潘多拉潘多拉2014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其活跃听众数量上升7.5%至7640万,较去年同期增长30%。截至2014年1月,潘多拉已经嵌入到了23个汽车品牌的130个车型之中。⑨公司第一季度的汽车听众从去年同期的250万上升到700万。在可穿戴设备拓展方面,公司已与谷歌眼镜和Pebble智能手表进行合作。⑩(2)声破天截至2014年5月,声破天在全球的付费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活跃用户数量超过4000万。11为了能够更加智能地筛选用户喜欢的音乐,声破天在2014年收购了音乐数据平台TheEchoNest。有消息称,声破天将于2015年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估值最高可能达到80亿美元。12(3)苹果iTunesRadio从图1中可以看出,刚刚推出半年的苹果iTunesRadio已经跻身美国流媒体音频广播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甲,占比为8%,展现了惊人的快速发展态势。除音乐节目外,苹果iTunesRadio还与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开展合作,为用户提供新闻、体育类等综合性节目。

4.数字广播:iBiquity截至2014年1月,美国共有2200个广播电台提供数字服务,在所出售的共计1750万个高清晰度(HD)广播接收器中,多达1500万个被装置到了车载系统中。高清数字广播被广泛安装到奥迪等30余种车型,美国范围内每天出售2万辆带有数字广播接收装置的汽车,平均每4秒卖掉一部。近年来,iBiquity数字公司积极关注车载市场。在奥迪等15种车型中启动“艺术体验项目(ArtistExperience)”,覆盖650家广播电台。该项目旨在让听众听广播的同时,可以在车载界面中看到艺术形象、电台和广告商标识。此外,iBiquity还开发了“应急警示”功能,在气候、地质等灾难来临时,与联邦和地方政府形成联动。频道指南、书签、交通等功能也一应俱全,项目实现集音频、图像、数据服务和公共服务于一体。135.卫星广播:SiriusXM近几年卫星广播SiriusXM在美国市场的年化增长率约为5%左右。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末,卫星广播Sir-iusXM拥有接近2600万付费用户。创收同比增长10%,达10.35亿美元。但净收入有所下降,为1.19亿美元。14值得关注的是,SiriusXM不仅重视车载预装,还将二手车市场作为关键市场之一,对已经拥有汽车且装有车内广播的普通家庭用户推出特别版本的服务合约。

二、美国音频广播数字化媒介融合趋势分析

(一)广播移动应用较受欢迎在美国,基本上每家媒体都推出了自己的客户端(App),独立应用程序开发十分普遍。应用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除iHeartRadio等音乐类应用、NPROne等新闻类应用之外,公共广播交流网(PublicRadioEx-change)还推出了专门讲故事的应用PRXRemix。总体来看,广播音频类App在美国十分受欢迎。根据美国网络流量统计公司comScore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广播”类应用占到18岁以上美国人移动应用总使用时间的8%,排名仅次于“社交网络”和“游戏”应用(“其他”类除外),在“多媒体”“零售”和“即时通信”等应用之上。另外,美国“广播”类应用多为苹果iOS系统,更倾向于移动使用场合,广播移动应用的受众抵达率高达70%,如图3所示。在2014年6月的“美国独立用户访问量最多的前十五名移动应用”中(见图4),Pandora和iTunesRadio两个广播音频移动应用荣登榜单。同Facebook、YouTube和谷歌等跨平台“大佬”们同台竞争,对单纯的音频媒体来说,这已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遗憾的是传统广播应用没有入围。

(二)借力数字媒体进行多平台分发随着安卓(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渗透到美国人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谷歌、苹果、社交媒体等取得了直接抵达受众的渠道优势。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触受众,除了建立独立App应用,美国音频广播还和社交媒体等数字平台开展了广泛合作。从节目制作来看,广播与Facebook、Twitter、Snapchat、Pinterest等社交媒体的预热、互动已经非常普遍。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美国广播记者热衷于使用Soundcloud18和Mixcloud19录制、上传、编辑和分享音频节目。对在外采访的记者来说,这两家网络电台的“节目应用界面(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比广播媒体本身所开发的音频制作系统用起来要简单、方便很多。美国广播节目播放利用网络流媒体拓展出口的案例也很多。比如:听众可以在iTunesRadio、TuneIn上收听到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的节目。更为深入的合作还表现在把广播音频应用程序嵌入手机、网络电视、户外屏幕以及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种移动终端。比如Radio和iHeartRa-dio已经嵌入了谷歌的互联网电视Chromecast;Pandora和iHeartRadio已经嵌入到多个品牌智能手表和眼镜中,受众只要摇摇胳膊、眨眨眼就能为好节目“点赞”。

(三)车载界面系统引发白热化竞争提及“借力平台”,车载界面(CarDashboard)已然成为广播音频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根据美国麦格理资本(MacquarieCapital)公司的数据,截至2014年4月,车载收听在美国广播受众收听场景份额中占比高达44%(见图5)。传统广播、商业广播、数字广播、卫星广播和数字音频流媒体等在车载娱乐系统争夺战中呈白热化程度,这种迹象从上文所介绍的NPR、Pandora、iBiquity、SiriusXM车载发展中可见一斑。2014年上半年,苹果与谷歌推出的CarPlay、AndroidAuto成为美国车载娱乐系统中更为有力的竞争者。车主只需开启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蓝牙系统,或使用数据线与车载节目连接,即可在CarPlay、AndroidAuto上用语音操控节目播放。而这些节目需来自第三方的节目支持。比如CarPlayAPI已经开放给了播客Podcasts以及音频流媒体BeatsMusic、Spotify、Stitcher、CBSRadio和iHeartRa-dio。预装汽车品牌包括沃尔沃、丰田、福特等29家;21AndroidAutoAPI开放给了播客PocketCasts、新闻音频收听应用Umano和音频流媒体GooglePlayMusic、Pan-dora、Spotify、Songza、Stitcher、iHeartRadio和TuneIn等。预装汽车品牌有斯巴鲁、大众等共计28家。22有专家提示,对特斯拉等联网汽车(Internet-connectedCar)也不能小觑。根据美国移动运营商行业组织GMSA预测,到2015年美国将有一半的新车联网,到2025年所有新车将实现联网。23目前,与特斯拉签订定合作车型内置协议的音乐服务有SlackerRadio和Radio。

(四)数据分析技术盘活音频节目制作与传播长期以来,传统FM/AM广播人一直都在闷头做节目,并苦于无法直接与听众沟通,质疑第三方公司收听数据,节目科学评估方法悬而未解。但在数字时代的今天,网络数字平台为广播节目精准评估带来契机,法宝即为数据分析。Pandora的基金组工程背后是12人的科学家团队,24Spotify、Radio和iHeartRadio的兴趣节目推送背后靠的是音乐数据分析平台TheEchoNest。传统媒体NPR更是注重数据分析,并组建了一个由20余人组成的数字服务部门。其数据分析系统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挖掘管理(TagManagement)与综合报告(ComprehensiveReporting)。图6、图7即展示了2014年4月28日在NPR网站播出的一个叫《与残疾朋友一起学习:唤醒课堂的一次努力》节目背后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情况,充分反映了该节目的受众关注度、受众浏览路径与社交媒体反馈情况等。以上此类数据分析图表每天都会以内部邮件的形式向NPR包括高管在内的所有员工发放,为节目制作提供了准确而详实的数据反馈依据,有效提高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效果。

(五)广播市场资本运作硝烟四起资本融合是指媒介所有权的集中体现,是当今传媒集团最高层次的融合。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与2013年第一季度相较,美国电台交易成交量翻番,达3.3亿美元。共有202家广播电台实现售买,平均每个电台的出售价格为160万。27截至2014年10月,美国广播市场资本交易与收购动作不断:2月,清晰频道与纽约广告公司HorizonMe-dia达成1亿美金交易,后者将从前者的数字平台获取数字广告收益;3月,Spotify收购数据分析公司TheEchoNest;5月,苹果宣布以30亿美元收购流媒体服务BeatsMusic和BeatsElectronics公司,成为苹果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7月,谷歌收购音频流媒体服务Songza;8月,继收购音乐流媒体后,苹果又以3000万美元收购个性化新闻电台应用Swell。10月,美国传媒集团GannettCo以18亿美元收购的剩余股权。Gannett分拆出版和广播业务。预计在明年完成分拆后,将被并入新的广播业务公司。宏盟媒体集团(OmnicomMe-diaGroup)与iHeartMedia达成2亿美元交易,合作开发跨媒体新型音频平台。也有媒体正在为上市做准备。Spotify已在其官网以及Linkedin上刊登招聘广告,表明招聘岗位需要协助公司准备符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标准的文件。有专家预测,Spotify可能在2015年IPO(首次公开募股),估值或最多达80亿美元。无独有偶,近期也有消息称,仅次于清晰频道和积云媒体的美国第三大广播集团Townsquare也在准备上市,届时首次公开募股达1.44亿美元。更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亚马逊、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曾多次计划收购音频流媒体,专注全面生态布局的苹果和谷歌已然开始了实际行动。就连亚马逊也正式推出流媒体音乐服务PrimeMusic。面对激烈竞争,美国各大公共广播与商业广播网都倍感压力。

媒介融合论文篇6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媒介融合论文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媒介;坦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59-08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l84)

作者简介:南长森,男,陕西兴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义彬,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媒介融合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正如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纳一香槟分校洪宇博士所说:“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自媒介融合译介至中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译介、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其他学术研究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方法看,一些研究是出自穷究学理的科学研究,一些研究则是出自情有独钟的热捧,一些研究则出自人云亦云的跟风。就美国而言,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对此,中国学术界先是由“英文阅读、中文写作”的学者介绍、释义,然后是一些学者接受、演绎。继之是学界、业界开始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仍是一个认识不一、含混不清的概念,各种媒介融合实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种种论断都未形成科学的理论”。本文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涵义、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致思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媒介融合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还是有规律、有边界、有目的和有层次的融合?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国家广电总局原副总编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的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既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70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信息和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自然科学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信息融合在一起。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的发展推到极致就会就会产生谬误。基于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

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wil-liam deham)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and divergence);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媒介融合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的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地生发和外延,使媒介融合本来就可能产生歧义的界定更加难以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媒介作为信息产业它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产业有第一产业的农业,也有第二产业之工业,也有第三产业之服务业,何况,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融合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若作偏正词组则有前者修饰后者之别;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是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外国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我们应顺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来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具体说来,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且有化学反应的“合成一体”之意,按media convergence一词的原意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聚合”就是和而不同,各种媒介各有其位,互不湮灭,只是传播强势程度不同而已。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媒介聚合就是指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不失其自身形态的新闻生产的理念和方式的新业态。目前在中国的媒介土壤中,这种新业态还是一种拟态行为。如果将媒介融合放在新媒体技术变迁、媒介规制变迁和媒介运营规则变迁的三维坐标中去衡量,那么,媒介技术就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角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而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因此,不应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和万能化,应将媒介融合限定在新闻媒介的新闻业务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媒介融合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闻生产的新理念、新方式呈现出的拟态行为;其实质是一些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传媒企业利用跨国企业全球扩张寻求传媒企业新闻生产最大利润和传播效果的良好愿望和企图;其诱因是新闻竞争的加剧和新媒体技术传播传受互动、网主天下规则的改变。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媒介融合不是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业态淘汰传统的传播方式和通用业态,而是吸纳优长,共体同生。目前的书、报、刊、广、电、台作为人类信息传播通用方式已被历史证明各自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功用,给受众的感觉似乎被新媒介的便捷方式逼其退出大众传播领域,这在将来也许是完全有可能的。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专业媒介与传播娱乐信息的大众媒介融合在一起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那样“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一样荒唐。但是,这种混淆媒介不同形态和传播属性的论调却大有人在。当下,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老总热衷赢者通吃,强调企业的盈利属性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作为信息产业文化企业不像一般的经济企业,它的精神文化属性受到文化品位和质量的制约,它的内容生产的同质化和重复率高会影响传

播效果的认知生成,因为受众在新媒体语境下是积极主动的,网主天下的信息爆炸和遥控天下的选择自由是辩证统一的。何况历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和检测都如潘忠党所言,几乎每一个大家熟悉的媒介效果的假设都将假设当理论,将理论简约为现象。因此,传媒企业老总想象的媒介融合后新闻·次生产,复次、多次传播也许同样难逃传播效果理论假设的臆想和猜度之嫌。 媒介融合的实质有何不同:媒介融合的路径障碍与文化认同差异

以上从历史逻辑的时空观和现实逻辑的问题意识来反观、总结和归纳媒介融合的内涵、实质,前期的翻译、介绍、研究以蔡雯、章于炎、宋昭勋等人为代表,将媒介融合放在新闻业务综合运作的创新维度进行研究。应该说前期的重点在新闻传媒业务论域之内,其视野是开阔的,方法是恰当的。作为一新生事物,媒介融合负载了美国媒体实践和传媒环境中太多的“隐喻”。故其定义至今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认同,不仅给美国留下了诸多歧义的解释,而且也给中国带来了认识上的混乱。中美对媒介融合理解不同的实质性差异在于:翻译语义信息负载了两国媒介环境中太多的歧义,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认同的差异。时至今日,媒介融合在中国迅疾向多元化、全方位和纵深化发展,却难有权威性的认同,这集中体现在研究向媒介形态融合、媒介组织融合、媒介规制融合、媒介所有制融合、媒介教育融合、媒介产业融合等方面渗透和推进并呈辐射式发展。学术论文、著作和学术会议、讲座明显增多。好之者大加称赞,迷之者趋之若骛,行之者勇于实践,疑之者一头雾水。解谜之扣似乎都集中在对媒介融合的实质的理解上。媒介融合,从中文字面意思理解,是不同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形成受众通用的媒体。这一解释在现有学者的论文中屡见不鲜。然而常识性的问题让人质疑:报、刊、广、电都变成以网媒为主的全媒体或通媒体,向不同受众传播信息,这可能吗?这现实吗?因为,人类传播五种方式的演变即可证明,新生传媒对传统传媒都是在继承中“叠加”发展的,至今仍不见原始的声音传播消失在新生媒介上就是证据。正像丹尼斯·麦奎尔所言:“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显示‘大众媒介’正处于衰落中”。因此,媒介融合其功能性的实质应为不同新闻传媒控者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又不失其自身形态综合开发利用新闻资源的拟态行为。这一行为随着媒体演化目前难以界定其性质、功能的走向,因主观色彩强,还难以进行科学测度。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种、哪一区域媒介是由于媒介融合创造了令人仰观的效益。就媒介融合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传媒企业为传播效果最大化而寻求媒介的新业态,这样媒介融合的演化方向和结果自然是要诞生新质态的媒介,但是,新媒介应吸纳传统媒体优长而不能横空出世,即使新业态的媒体诞生也应与传统媒体并存发展。当前的报、刊、广、电和网竞争发展,只是在传播强势上有所不同,但也不会被新生媒介吞食消亡。就像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媒介会覆盖全世界的受众,这就好像不能让全世界的人穿一种衣服吃一种食品一样。另外,任何媒介的单一化都可能导致意识形态、文化传播的单一化,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当然,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现存大众媒介成为专业或特殊媒介,比如报纸受数字媒介、手机报等的冲击不再受大众的青睐可能退出大众媒介领域,这不仅有可能,而且也许会转化成现实。

本文利用逻辑规律方法界定媒介融合的实质,客观地说,在大众信息传播领域,新闻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受众市场的最大化或全方位覆盖,克服信息间歇和信息分级对受众造成的瞬间盲区,同时为了提高新闻生产力完全有可能、有必要进行媒介融合。但受众信息饱和之后,即使信息再“一鱼多吃”,毕竟还是同质信息,受众拒绝接受。对于专业媒体,诸如科学、文化媒体,如果都能融合,不但泯灭了事物的个性,也扼杀了受众的个性。因此,在界定媒介融合的内涵之后,还应对媒介所有权融合、产业融合等关键问题作一分析。

如何评价“媒介所有权融合”?这是如何看待媒介融合性质的另一佐证性的问题,中外认识大不相同。资本主义国家媒介所有制大多是私有制,媒介是由传媒公司和新闻集团掌握,媒介受市场驱动,在利益制衡条件下可以自我调整,“坦帕模式”就是很现实的例子。西蒙·詹科夫等人在对媒介控制调查中发现

:“在全世界范围内,媒体被家族或国家所控制。在97个国家的调查对象中,只有4%的媒体、企业是多方控股。不到2%的媒体企业是其他形式的所有权结构,仅仅2%的媒体企业归雇员所有。平均起来,家族控股的报纸占报纸总数的57%,家族控股的电视台占报纸总数的34%”。这种家族控股的媒介企业发展成为默多克传媒帝国,其媒介融合的程度自然会相当高的,而其麾下的报刊电台的“窃听”事件对英国政治产生的影响难道还不能证明垄断对社会的危害吗?而在中国,媒体为国有制,其所有制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受众群体的公有组织。任何媒体所有权的改革不仅是经济利益大调整,而且关乎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和谐等问题。因此,媒介融合既要考虑到行业自身利益,还要顾及社会其他部门,尤其是后者,这是影响中国传媒融合慢于美国的主要因素。

中美媒介融合进程有其共同的演进特点:都是以技术进步为牵引,以惠及受众为目标,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诱因,从而形成媒介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特点似乎无人质疑。然而,在媒介融合的路径中产生分歧,到底是像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所言的“所有权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fing convergence)、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presentation convergence),还是像美国鲍尔州立大学戴默所言的交互推广(cross-promotion)、克隆(clo-ning)、合竞(competition)、内容分享(content sha-ring),抑或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甚或大媒体产业融合以及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的融合。凡此种种,有关媒介融合的分类形态,如果涉及内在本质,因中美国情以及文化认同的差异,会呈现出迥然各异的观点。美国媒介自1996年《电信法》公布以后逐渐打破信息设置行业、信息内容生产行业、信息资本投入行业、信息监管行业的界限,在利润制衡前提下,会寻找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的联盟。媒介融合“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扩张的有机表现”。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媒介融合当然是依靠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而路径障碍则是在利益结盟之前提下谁先试水?从哪个环节试水?虽然有21世纪初时代华纳的结盟,但2009年12月9日最终还是分道扬镳,走向分裂。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集团,尤其是跨国、跨洲际的传媒集团并未出现,而人们目前公认的美国最著名的媒介融合例子——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媒介总公司小试牛刀,这家公司的《坦帕论坛报》、wfa电视台和tbo.com网站在2000年3月份搬入一座占地12.1万平方英尺、造价4 000万美元的新的新闻中心。这3个媒体的新闻编辑部的员工不再只为一家媒体服务,而是通过媒体平台同步“消息”。这一媒介融合的雏形是从新闻表达融合开始的。新闻业作为大众传播业,社会关注度高,受众参与广泛,商家盈利高,媒介融合的障碍在一集团或公司、地域自然少些。加之美国的传播业监管淡化意识形态,信息产业和其他行业之间转换相对自由,故媒介融合初露端倪,而我国的媒介融合似乎还缺少这样的案例。国内一些报纸在“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下,“纷纷在实践中大兴土木,落实它”。但是,“取得实际收效的有多少呢?”“一些报纸的新闻网站也做了十几年了,又有几家能实现赢利或者形成一定规模呢?”在跨媒体出版中似乎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多数出版社跨媒体出版尚未实现赢利,其中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的图书出版社占了较大的比重”。中国媒介融合的进程较为复杂,其路径障碍与美国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除政策体制以外,还有行业壁垒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 体所有权私有制不同,中国的媒体所有权是国有(公有)制,媒体格局是四级建制、混合覆盖:既有中央纵向宏观管理,又有地方横向行业管理;媒体市场分布和占有就更复杂,既有党报、党刊、党台,又有都市报、刊、台,也有行业报、刊、台,加之以互联网做平台,都集中在信息传播内容生产改革这一焦点上。最近三网联合,又使电信业、it业媒介产业垄断经营需要打破之声呼之欲出。那么,三网合一、三网融合到底是谁吞并谁?谁是龙头?从目前工作进程看,由于利益制衡和行业壁垒坚实,这一工程正在12个城市试点,其效果还难以评估。但是,三网

融合慢的主要原因恐怕是电信基础设施行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于传媒产业,传媒产业进行产业融合犹如小蛇吞象难以撼动电信业。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中心的《2009年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4220.82亿元。而中国电信业2月份总产值为556.14亿元。两相比较,孰重孰轻,不言自明。另一重要问题是,从媒介的产业属性来看,中国恐怕和外国也一样,任何政治逻辑都要大于经济和产业逻辑,何况产业属性要远远大于传媒产业。当下,一些研究者屡屡提出三网合一,传媒业做大头。然而现实的逻辑是谁有资本谁腰粗。在外国,也许可以由于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但在中国必须靠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更何况三网合并以后人们期望的媒介融合是谁主政前景难卜。

对媒介融合实质的不同理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文化认同的差异。如果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认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因为“认同”本身就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中寻求认识的真谛。正如社会家汉斯·摩尔所认为的那样,“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面,认同是对一个基本的普遍拥有的信仰、模仿及价值的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对于媒介融合,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来认识,这里的“积极的防御”不是排斥,更不是拒绝,而是合理的吸收为我所用。这里的“维续自身”,就是能维护民族文化血脉的健康流淌。对此,我们要警惕媒介融合在商业逻辑掩盖下形成的文化霸权对我国媒介文化的侵袭。尹韵公认为,“科学技术的背后都或浅或深地隐藏着文化和制度的逻辑,接受一项别国的技术往往意味着要接纳其背后的文化乃至制度。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在文化乃至传媒制度方面同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除此之外,更应警惕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对人文主义的戕害。正如马尔库塞所认为的,技术理性已经取代价值理性成为统治理性,即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化,成为控制人、社会、自然的主要手段,社会文明愈是发展,科学技术愈是进步,就愈扩大对人性的奴役和摧残。技术理性使得个人意识、内心自由、心理本性的私人天地被完全占有,个人成了没有反抗性和挑战性,只满足物质需求的单面人;社会成了没有反对派,没有反对思想的单面社会。以此来衡量,媒介融合到底应是人文至上,还是技术至上?这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到单个的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和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受众在认知中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心理来判断事情的正误,从而形成一种先人为主的刻板效应。中国的受众对传播业的认识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政治家加商家加专家办报(台、刊、社、网)的思维模式,似乎媒体做内容产业是天经地义的,电信业做内容产业似乎不务正业,旁门左道。而在现有的政策规制中是不允许电信业做内容产业、办媒体的。一旦放开,电信业凭借雄厚资本和现有技术,吸引高端媒体人才,现有媒体哪有招架之力?谁融合谁,谁做主业则很难预料。因此,人们文化认同的差异也是媒介融合缓慢的原因。

三、是实然性的现象归纳还是应然性的理论假设:学术喧闹与理论变异

社会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人的认识受客观事物发展的限制。正如康德所言:“知识是外部经验加诸于内在认知结构的产物。”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进行实然性的现象归纳研究,探究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应然性理论假设研究,预测事物发展的前景。这两者都应具有科学性并以实践为基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认为,“近来社会科学界包括传播学界有一种倾向,就是以为纯思辨可以罔顾现实。罔顾现实有时候就让我莫名其妙,中国的现象是这么回事吗?所以从事思辨研究是一种路径,跟从事经验研究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你的根要扎在现实中,要接地气。”纵观媒介融合进程及其研究现状,基本上采取了上述两种研究进路。在所有的研究中,无论是微观研究技术融合,还是中观研究媒介形态融合,还是宏观研究媒介产业融合,都基本上是现象归纳和理论假设研究。美国

的假设研究以安德鲁·纳齐森的“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和布莱恩·布鲁克斯的“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以及最早提出简练定义的浦尔所说的“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各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为代表。这种“假设”、“趋势”、“联盟”到底是否具有科学性,要受到美国传媒实践的证实。蔡雯认为,“媒介融合”在西方新闻传播界成为研究热点,是新闻媒体的融合实践发展,然而致力于现象归纳研究最多的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章于炎、肯尼迪、弗里兹、克罗普等人,为寻找媒介融合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性,对15位媒介融合的编辑、记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调研,主要的研究对象集中在新闻业务探讨;凯文·曼尼(kevin maney)是对“大媒体”(mega-media)产业融合的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学者,维森兰特·f·福莱克(vincent f.flaik)与澳大利亚斯蒂弗里·奎因(ste-phen quinn)合著《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也是探讨实务操作较早的著作。这些研究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在新闻实践的新闻业务融合上。不难看出,美国最初的媒介融合意图是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获得最大传播效果。 如何呢?诚如上述所言,前期是翻译引进,然后是将媒介当成一种理论在中国的媒体实践中寻找“关联性”。根据柳絮青研究《“媒介融合”的研究评述——以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为依据》所涉及的论文作者身份进行统计,竟然69%出自学界,而业界人士研究仅占31%,且都是理论假设研究。近期出版的媒介融合的著作中,大多是博士论文。从研究方法上看,几乎全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少实证和调查研究。从中国媒介实践看,还找不出像《坦帕先驱报》那样媒介融合实践的例证。有人认为,河南报业集团进行报网互动是这方面的尝试。《河南日报》与河南报业网共同主办的《焦点网谈》栏目,每周二、四在报纸上刊登两个版;报社的总编和记者协助网站开设《总编在线》《记者连线》栏目,网站则为报纸提供征稿园地。这种姑且算是媒介融合雏形的例证,遭到业界人士的质疑:这与跨媒体传播、媒介联动何异?这是媒介融合原初意义上的实践行为吗?因此,国内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能否像美国一些学者那样,做一些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会更有说服力。笔者2010年9月为西安市宣传部组织的记者、编辑培训班授课时做过问卷调查,在受访的104人中,当问及“您是否知晓是哪位学者提出媒介融合的”时,竟然有95%的学员不知道,而问及“当前媒介融合的困难障碍是什么”时,86%的学员未填,由此看来,业界对这一术语并不了解。因此,无论如何,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理论假设还是一种现象归纳,无论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趋势,还是一种现实,都要顾及媒介实践,不能靠想象去研究。只要有利于传媒业提高生产力、惠及受众、促进社会进步,都应以期待、关注、扶持的态度善待它。

“媒介融合”作为译介的外来词语,由于其发展具有动态和不确定因素,因此梳理、反思、研究媒介融合在中国的释义具有更大的难度。然而,反观后视镜是为了前进,学术致思是为了提高学术进步。这一发展日炽且更趋火爆的传媒现象,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比20世纪末传媒界出现的“新闻策划”动用的学术资源、涉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已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毋庸置疑,媒介融合受技术和市场两轮驱动,在世界传媒领域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无人怀疑。但是,这一正在发生、变化的新事物,能否就是一种新模式、新理论去指导业界的实践则是令人置疑的。结合坦帕(tampa)实验,高钢在媒介融合刚进入中国就质问:“本学科的同行们能否同意——假说经过了有效检验?从实验的资料、数据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概括出某些结论,这些结论是否来自被检验的范围之内?”对于上述这些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坦帕仅仅是“媒介融合”研究的开始,还没有提供详细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资料,不但不能得出结论,也没有完整的理论可言,在媒介领域发生的种种融合行为(业界兼并和购买股权、控股、技术更新)能够称为“媒介融合”?这与媒介融合的内涵、本质之规定性何涉?则是令人置疑的。作为实验,就有成功与失败,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高钢教授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再结合最早翻译并研究“媒介融合”的学者蔡雯、章于炎的论文,他们都将其限定在一定新闻研究论域之内,没有超出新闻业务融合的范围。

而,最近媒介融合研究的炽热波及业界的践行和教育界开办媒介融合新专业。这在中国媒介融合较贫瘠的土壤里长出的是“恶之花”,还是结出的丰硕果实确实令人置疑。

媒介融合论文篇8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101-02

一、融合新闻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报纸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优势,如报纸的时效性、廉价性、便利性等等。同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报业也面临着读者数量下降和广告收益减少的困境。新传播形式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旧有的媒介产生影响和冲击,但是旧的传播形式并未在冲击中消亡,反而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新媒体的兴起又恰好为传统报纸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媒体融合的操作平台,美国的报业已纷纷在报纸网站中融入视频,《纽约时报》集团的主席Authur Sulzberger也指出:报纸(news-paper)不应决定于第二个词“纸”,而应决定于第一个词“新闻”。媒体共生理论己经告诉人们:媒体之间只有相互依靠才能共生共荣。在传媒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旧有的传媒,都会通过与新科技的“共生”关系,发展自己的传播手段,创造一些“优势形态”,从而加强自己的竞争力。所以,面对新媒体冲击,报业不会消亡,而是将与新媒体一起走向“媒介融合”。新闻也开始以一种融合的姿态出现在受众面前,即“融合新闻”。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的产物。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纸质、音频、视频及互动数字媒体的战略、运营和文化联盟。不同的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都集中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他们统一规划、协调及取长补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观众的类别对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有针对性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是指多种新闻媒体活动的整合,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多渠道的传播。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作品形态,不再是传统报纸单一文本的新闻,而是融合了不同媒介文本、展示在多个媒介上的融合新闻。西方新闻媒体界又称“融合新闻”为“多样化新闻”,这意味着采用多种多媒体工具进行的新闻传播。

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蔡雯指出: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相比,融合新闻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新闻来源与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2.媒介组织架构与工作发生了变化;3.新闻载体性能与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融合新闻将是未来报业发展的重点所在。目前国内新闻融合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报网互动”等融合形式上,各个报业集团都在对融合新闻积极尝试,例如: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四个“I”项目,包括电子报纸、电子杂志、数字信息屏、手机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将三个电视台的新闻聚集成一个统一的新闻采编信息平台――新闻中心。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浙江移动、浙江在线推出数字报纸――《浙江手机报》,与北大方正合作开发了“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从而实现传统报纸、数字报纸、光盘出版以及全文数据库出版的一体化生产和多样化出版。但结合目前的融合实践来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模式还停留在各自为政的阶段上,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资源共享,缺乏统一的规划。一些报纸把传统媒介与网络的融合简单地理解成了报纸的数字化,仅仅是将新闻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多向。融合新闻不仅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简单地报网融合,而应该从新闻的采集、编辑加工到内容呈现各个流程上的真正的新闻融合。笔者认为,“融合新闻”包括新闻形态的融合、媒介功能的融合、新闻报道的融合、新闻从业人员的融合等多个方面,是一个递进式的过程融合,同时也涵盖了新闻融合的政策、法律等,本文仅就融合新闻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融合新闻的报道的转变。融合过程中重点是进行内容建设,实现内容的融合。

二、融合新闻的采写:多元化

从新闻的周期上来看,传统报纸若超过截稿时间,便只能等到第二天发稿,融合新闻则要求媒体处于全天候的进行时态。融合式的新闻报道以滚动性和实时性为主要特点,通过网络、手机等没有发行时间限制的信息平台实时地、不间断地为受众提供新闻事件的即时报道。

在新闻采写方面,融合新闻不仅需要文字、图片等素材,同时还需要音频、视频等数字化素材,即全信息化的采集,它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从而实现多媒体内容的采集与生产。此外,融合新闻的发展也对采编人员的写作能力、技术能力、编辑能力、网络使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DarlyMoen说:“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应该培养一些‘背包记者’,也就是一名文字、摄影、摄像全能的记者。”香港树仁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宋昭勋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21世纪的记者应该认识到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努力加强多种媒体融合传播的训练,从而成为能够以多种形式进行新闻写作和新闻传播的融合型记者。”

融合新闻的“背包记者”承担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他们不仅要报道文字与摄影新闻,还要采集和制作视频新闻,他们掌握全面的多媒体技能,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立体化的新闻作品。美国的一些著名新闻学院已经开设了“融合新闻”专业,培养全能的融合新闻记者,国内也开始实践。同时,融合新闻的采集活动不仅体现了为记者编辑的传统采集活动,普通人也可以参与新闻的生产,网络的开放性、广泛性和实时互动性,使受众可以借助论坛、博客、微博等多种渠道,参与新闻的采集、编辑、传播整个生产流程,人人都可以是记者和编辑。

三、融合新闻的报道:立体化

报网互动的尝试之初,网站上的新闻只是纸质新闻的电子翻版,报纸网站仅作为印刷版报纸的附属品存在,新媒体的特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报网互动发展到成熟阶段,报纸网站开始成为一个大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其涵盖的新闻内容远远超出传统报纸的新闻内容,不仅包括实时滚动的新闻报道,还有新闻的相关视频及其他互动性的栏目。

集各媒介平台之所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形态,对同一件新闻事件进行描述,这就是融合新闻的优势所在。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报道方式形成一组报道群,在这组报道群中,有适合于传统纸质媒体的文字、图片报道,也有适合于网站等终端的音频、视频。受众可以免费检索,再链接到相关网页,通过文字领会新闻的深层意义,通过图片了解新闻的发展态势,通过Flash和计算机模拟理解深奥的科技新闻等。

新闻文本从简单的文字、图片发展到音频、视频、论坛等多种形态,体现了融合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与多样化特征。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采用的“全媒体原创+全媒介专题互动+滚动发稿”报道方式,采用多媒体、多渠道的方式进行新闻的报道,实现新闻融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耗巨资建立了“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全媒体数字平台,这是一个融合内网与外网,新闻的采编、出版、广告、发行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数字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集团可以实现所有媒介信息内容的数字化,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技术融合的方式实现了信息内容的共享与传播。此外,融合新闻报道需要注意,在呈现立体化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以报纸为代表的融合新闻的深度性。融合新闻报道中,报纸不应与其它媒介比速度,它的优势就在于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深度报道是以文字为介质的报纸(包括网络上的数字报纸)的优势之一,报纸应发掘出以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为主的深度报道。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南方周末》便是凭借其独到而深刻的深度报道取胜。《华尔街日报》美国本土版改版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对印刷版和网络版重新进行内容分工。该报总编辑说:“读者已经习惯从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即时信息。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那些新闻事件已经没有意义。”因此该报对编辑方针进行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压缩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

四、融合新闻的呈现:互动化

融合新闻报道强调与受众的融合,它的核心理念是:新闻不仅仅是独白,而是一种交流;媒体和受众互动,才能完成完整的新闻报道。融合新闻的互动性弥补了传统媒体的单一性和平面性等缺点。呈现在网络上的融合新闻以互联网为平台,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论坛等方式,实现新闻报道文本形式的立体化与多元化,也为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融合新闻的受众参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1)通过网络了解受众的信息兴趣指向,由受众决定报道的选题,为报纸确定报道选题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2)由受众深度参与新闻调查,在整个新闻的报道和调查中受众积极参与;(3)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多种形式由受众直接提供新闻报道;(4)由受众发表评论影响公众舆论,媒体也可以根据反馈的评论进行新一轮的新闻采集和生产。融合新闻使受众不再只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而逐渐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和参与者,自由地表达受众的观点。

烟台日报报业集团在“两会”期间以全媒体的形式打造了“烟台民意通”这个互动渠道,既为党和政府开辟一个倾听民声的场所,又为人民群众搭建一个民意传递的通道。由于受到内容、体制、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国内融合新闻的发展尚不成熟,还需要理论的指导,并需要把理论放置于实践基础上进行再认识和升华。在新媒介环境下,积极寻求与不断总结科学的融合新闻思想就显得尤为迫切,相应的融合新闻信息平台的构建,融合新闻法律法规的制定,融合新闻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但是,融合新闻的发展也表明,融合新闻必将为报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融合新闻是新媒体时代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谢娟.报业的媒介融合之路[M].四川:四川大学,2007.

[2] 张文波.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融合新闻理念[J].中国报业,2008(5).

[3] 蔡雯.试论融合新闻的特点与运作[J].新闻战线,2007(1).

[4]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

[5] 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C].浙江大学,2008.

[6] 徐晓敏.融合新闻:中国新闻传播业的新转型[J].新闻窗,2007(3).

[7] 闻娱.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模式创新[J].新闻战线,2009(2).

[8] 李娇.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发展导向[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8).

媒介融合论文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 屏介媒体 新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一个不容置疑的趋势,在理论上也成了传媒学界和业界当前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有学者认为,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也有学者在媒介融合终端的表现形式上认为3C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必然。①可以说媒介融合在如今的社会中充满着活力和张力。

那么,媒介融合的进程或曰方向究竟是什么样呢?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新词语来描述媒介融合的发展最终进程,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媒介融合健康合理的发展。

一、屏介媒体

在这里,不揣冒昧地新创一个词语:屏介媒体。顾名思义,屏介媒体就是以屏幕作为最终面向受众介质的媒体。当然,屏介媒体并不仅仅是指以各种各样的屏幕为介质的媒体,而且它有可能模糊现有电视、电脑或手机之间的区别而统一表现为一种同一集合的形式。换句话说,这种屏介不仅仅是指一种屏幕的表现形式,而且可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

总的来说,屏介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融合媒介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形式,在这个层面上相当于指屏幕,属于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比如当今最大的媒介融合之一――网络新闻媒体,就是突破了旧有报纸媒体的纸介质而把报纸屏幕化给受众;另一个是指融合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表现形式,此层面上屏介媒体则相当于一个真正的媒体形式,是高层面真意义的屏介媒体。相对于如今的媒体形式来说,这种媒体是更便捷更先进的形式。有可能未来的屏介媒体就仅仅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屏介,媒体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之分,有的只是屏介大小之别。通过这块屏介可以实现一切媒体的形式或者功能,比如说上网寻找信息,看电视来追求休闲娱乐,听广播以求监控社会,看报纸而获得知识等等。

可以大胆地预测和展望,屏介媒体就是未来媒介融合的终端,媒介融合的进程以屏介媒体为终点。

二、屏介媒体的现实端倪

在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也就是以屏幕为介质的屏介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从五大主流媒体即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手机来看,只有广播和报刊自诞生之时起不是屏介化的媒体,其他三类都是屏介化媒体。而今在五大主流媒体之中尤以屏介化的媒体电视、网络和手机所占的分量和影响最大,尤其是网络,更是当今人们深受影响、离不开的一个媒介工具。

报刊和广播也逐渐走向屏介化,以屏幕作为它们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2003年9月1日,江苏省的《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移动和联通,率先尝试新闻以报纸的方式登录手机。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和北京好易时空公司推出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真正意义上的国内第一家手机报诞生,代表着媒介融合中纸质媒体向屏介化媒体转化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屏幕来阅读报刊。2006年4月14日,通过电子报纸阅读器显示着中国上海的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报头字样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子报纸出现。②这种电子报阅读器有点屏介媒体的雏形,只不过它只能是屏介化报纸,而还没有把其他媒体的功能和作用集合容纳在一起形成多功能一体化。

在广播方面,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通过互联网播出节目,这标志着中国网络广播正式诞生。广播屏介化的媒介融合终端之路凸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屏介化媒体在当今传媒界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无法否定的发展形式,也必将是媒介发展的一个具有潜力的融合途径,代表着未来媒介融合的终极之路。

三、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之路的成因

在探讨和界定屏介媒体的定义之后,下面来论述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成因。“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这种多功能一体化之中,屏介媒体是它最好的表现形式。罗杰・菲德勒阐述过: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③下面分而述之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屏介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们对马歇尔・麦克卢汉等学者的“技术决定论”有所保留,但是不可否认技术的力量始终是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标志。新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的传播突破了时空范畴;尤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变革,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和“内爆”,使得媒介内容处于同一个平台(数字平台)之上,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一的数字格式来存储,成为数字传媒;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迈进和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融合脱离其早期局限于不同媒体间整合的状态,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传统界限化为乌有,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内容得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共享;使得媒介与媒介之间的融合在数字技术时代开始出现了转向,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媒介内容开始以同样的数字形式流向了电视、计算机、PDA和手机这些形态各异的“媒介终端”,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媒介融合重心的转变。④此种重心的转移就是屏介媒体,也就是说,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屏介媒体在未来的媒介融合终端中占据着不可替代性。

第二,受众的需求是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动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内容的增多,以及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但变得多样性而且有随时随地需求的倾向。随时随地的需求要求信息必须突破时空之间的界限到达受众,要求媒介终端必须具有全天候的特性和便携性。而只有多功能一体化的屏介媒体才可以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另外,受众的接受心理也是促进媒介融合的又一个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自一出生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视觉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视觉性比其他的感觉性更为重要和强烈。人类总是喜欢现实感性的世界,而屏介媒体给人一种视觉图形化的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市场的竞争是屏介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终极之路的催化剂。市场竞争态势给媒介之间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媒体为了生存必须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这导致了媒介融合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另外也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方向。因为屏介化的媒体更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要求,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力。而且大众媒介的工业化或者说它的接受性要求媒介融合具有消遣性和娱乐性等,也要求媒介具有方便性和可接受性等。而从人类媒介发展史上可以看出,视觉化和图像化的媒介更具有亲近性。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

四、屏介媒体的特性及现实意义

屏介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具有一些独有特性。这种特性包括屏介化、多功能一体化和便捷性等等。屏介化,不仅是无纸化,也不仅是电子化或者说数字化,这只是屏介媒体的技术基础。屏介媒体的另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如同现在的网络一样,是一个“黑洞”,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吸进去。屏介媒体是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它可以实现现在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和报刊等特有的功能而融合在一起,是强大的媒体融合形式。源于人们对工具简洁性的要求和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屏介媒体也具有很强的便携性和移动性。

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⑤作为一种新的尺度,屏介媒体必将给媒介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传播观念,让媒介呈现社会的本来面目更加真实客观,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提出并划分了传播的五“H”。在此依据他的划分,从传者、内容、渠道和受众三个方面来论述屏介媒体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1、传者的定义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传播机构。屏介媒体的提出为传播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据报道,今年日本多家号称有众多热情读者支持的知名杂志受媒体竞争加剧的影响而相继停刊。业内人士指出,知名杂志相继停刊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主要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⑥其实,在新媒体的竞争之下,旧媒体生存压力剧增,如何在新世纪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各个传播机构的首要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屏介化的媒体,把媒体的形式转换成屏介化的形式,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地促进媒介的发展。报刊延伸了人体的眼睛,收音机延伸了人体的耳朵,而屏介媒体却满足和延伸了人体的多样化,更符合媒介发展的要求和人们需要的丰富性。

2、在内容的层面上,屏介媒体的提出要求信息传播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屏介媒体及时性和海量性等特性以及受众在屏介媒体下的接受心理本质,它需要信息传播者拥有综合的技能,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技能,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等技能。以往的分工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者必须拥有多技能于一身。这也要求媒介教育的改变和突破。

3、屏介媒体的屏介化特性对终端商更具有实际意义。屏介媒体的提出对终端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需求生产厂商提升技术,从硬件方面来提供屏介化的媒体终端,促进媒介融合的进程。另外,还要求终端商加快技术的研究,适应数字化的进程,统一标准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为屏介媒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由于屏介媒体的便携性和海量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处于湮没之中,这也要求加强、提升和发展受众的媒介素养,以便受众能更好的接收和辨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媒介融合的终极模式,为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和基础。■

注释

①3C融合的概念是在1996年前后提出的,主要体现了硬件的产品端,包括电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msumer electronic)的三合一。

②.

③(美) 罗杰・菲德勒:《媒体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 p19.

④孟建、赵元珂:《重新界定和认识电视――媒介融合浪潮下的电视发展与媒介化社会建构》,《新闻传播》[J], 2007年(11).

⑤(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p33.

媒介融合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一专多能” 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