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十篇

时间:2023-04-11 02:18:36

媒介融合篇1

探讨媒介融合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媒介自出现之日起,就不断交融、聚合,相互激励、竞争,共同发展、进步。媒介从上古时期的非语言媒介发展到语言媒介,从实物媒介发展到符号媒介,从纸质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后者超越前者,但又包容前者;前者孕育出后者,但又独立于后者。两者一直构成发展又并存的关系。媒介教育也在其中担任和谐共荣的角色。

“融合”一词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媒体间的整合”正是这一时期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整合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传统媒体在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时的竞争压力。

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信息平台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传统媒体介入、整合新兴媒体是其必然的选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媒体特质开始得以不断彰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敏锐的大众传媒的弄潮者就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媒介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开始进人互联网行业,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许多报纸都开始开设网络版,或者干脆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电视台也开始把部分视频节目上网,广播的在线节目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激发了与媒介相关的企业强烈的赢利欲望。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媒体整合浪潮的形成。“媒介融合”这一全新的词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大众传媒的从业者频频提及。

作为媒介融合的早期形态,不同媒体的整合已经发生并正在进行,即便如此,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媒体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压力所引致的融合并非媒介融合的本质,归根结底,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技术的力量。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媒介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

要对“数字技术”作出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很困难的,但是数字技术的本质特征却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兼容、共享、开放”,具体而言,不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以“0”和“1”的数字形式进行处理,并通过不同的传输平台传播,而受众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来接收。终端可以是收音机、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手机、PDA等。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媒介内容的存储和共享提供了可能,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上泾渭分明的媒体之间的界限。在数字技术时代,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样一种数字格式来存储,从而最终都成为数字传媒。它表现为,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以往只有单一服务的网络(如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可以不同程度地承担其他网络的职责;一直局限于特定业务的媒介组织也开始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尝试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以广播为例,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广播开始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由单向传输转为交互传播,由区域业务转为全国乃至全球业务。

数字技术的出现,所打破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从大的平台来看,把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1”、“0”符号进行传输,成为电信、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而无任何区别,允许语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这实际上打破了以往泾渭分明的电信、广电、信息三大领域,也就使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成为可能。

社会的媒介化肇始自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介的出现,但媒介化的突飞猛进则自电视普及之后开始。电视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并大大增强了媒介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即便如此,在新的媒介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是有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出现,媒介融合才实现了相较于数字技术时代的全新跨越。

相比于Web1.0而言,Web2.0以个人应用为核心线索,互联网的使用者可以自己提供网络内容并进行复杂的交互沟通,构造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其应用以博客最为典型。博客的兴起,使得媒介受众的“碎片化”开始发端,传统的权威的电视节目或者报纸专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新闻来源。在美国,以博客为平台的个人电视台已经初具雏形,在未来,更多的博客将与媒介紧密结合在一起。

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但仅仅通过媒介营造的虚拟空间来构造媒介化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媒介化社会从其本质上讲,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媒介化社会构建对现代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无论教育者、教育对象,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面临巨大的改变。媒介消解教育者的权威,媒介决定知识的存在状态,媒介解放教育对象的被动性,媒介进一步决定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英语与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正是媒介社会的必然选择。但这只是媒介的基础内容。如何进一步了解媒介特征、如何有效使用媒介、如何使用媒介促进高效率的学习,正在成为教育的主导课程。

中国社科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建议,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媒体教育来提高青少年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具体来讲。媒体教

育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 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体;2 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 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 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

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媒体教育学家约翰・庞甘特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这十大目标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以下是这十大目标的具体内容:1 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有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2 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3 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4 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5 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组织等因素;6 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7 使学生能够对媒体讯息进行评述、解疑、分析和评估;8 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9 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讯息加以选择;10 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用LenMas-terman的一句话概括,便是“批判性的自主”――学生一遇到信息,便有能力自主地质疑和分析。

我国的媒介教育,首先是科学媒介传播观念的教育,包括媒介信息观、媒介组织观和媒介生态观的培养。其次是正确的受众观的培养,包括理解受众概念、了解分析受众行为、思考不同媒介接触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及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最后是培养负有责任的传播行为,包括传播行为的树立、媒介信息制作方法的获得、学习媒介信息传播途径及方法、学习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传播行为。

从教育学角度思考媒介教育课程,包括媒介教育学科内涵、课程实质、学习目标、课程及相关课程大纲、媒介教育的教学、教学模式和保障措施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大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丰富和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媒介融合篇2

论文摘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一般指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通过新的传播方式、通过新的终端平台以及包括新的应用手段的媒介形态。这种媒介最主要特点是与网络的嫁接,无论是因特网本身的搜索、浏览、观看,还是iptv、宽频、移动手机电视的视频观看,都与因特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获得非常便捷的信息享受,非常自由的话语传递,非常个性化的媒介选择。

一、传播媒介发展历程概述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他自己对于媒介即是讯息的解释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介的杂交或交汇是显示真理、给人启示的时刻,也是新媒介形式诞生的时刻。”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笔者曾读到《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苗炜在其博客上这么写道,美国新闻杂志《时代》周刊在做年终回顾的时候,“排版的灵感来自网页设计,看着就和看网页似的”,他感慨老的杂志媒体和新的网络媒体“真是全面互动起来了。”进而意识到“文字记者要担负更多的工作,这个趋势恐怕避免不了了,采访一个人,要为网站写一段,再来段视频……记者的任务更重了”。这样的感触,很真实,网络给当代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信息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观念,一种思维方式。wWW.133229.coM

历史问题在于,媒介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终于进入了一个全能传播的状态。现实是历史的结果,要理解当今的媒介融合将会给媒体业带来怎样深刻的变化,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媒体的进化之途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与检索。

1、报纸媒介

印刷术传入西方后,德国人古登堡(1400~1468年)于1450年创用了铅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速度,零散的报纸就渐渐风靡起来。其实,早在唐初,我国便诞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邸报》是官方主办,以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室的动态以及官员的升迁罢黜、任免、赏罚等方面的消息。十三四世纪左右的欧洲也曾出现了最早的报纸雏形“新闻信”,其内容是报道市场行情和商品信息。

1609年,德国出版了世界最早的定期印刷报纸《报道式新闻报》。这时的报纸,功能更加完善了,也非常考虑受众的感受了,在报纸的形式与内容上不断进行优化。几百年过去了,报纸媒介依旧在不断的进行自己的变革,如今,早报、晚报、党报、周报、月报等等冠名已令人目不暇接了。报纸的生存也遭受着越来越大的挑战,维系报纸生存的广告服务显得越来越难了,主因就是媒介的日益繁荣,广告的日益分流。笔者认为,纵观报纸业几十年的发展,其本质实质是一场博弈,一场与报纸服务的消费者们进行的漫长复杂的心理博弈。

在其诞生的初期,人们以报纸这种用最小的代价获得非常多的信息的媒介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社会进化的又一里程碑。但发展到现在,报纸也出现了很多令人惊奇的变化,报纸品牌网站建设、电子版报纸阅读下载等“新鲜”事物已层出不穷了。报纸的新闻性也逐渐被网站、论坛、博客等分流,只依靠报纸这一种媒体吃饭的都快要饿死了。媒介的整合经营是近年来我国传媒界的一大热点,国际的传媒集团也纷纷入驻我国。

2、电视媒介

1925年,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成功的完成传送和接收画面的试验。1926年,他在伦敦作了公开表演。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始播送节目,这是现代电视事业发展的开端,标志着世界电视业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国电视广播的发展曾一度中断,战后才继续发展。1954年,美国试验彩色电视成功。从六十年代开始,电视传播手段由过去的地面微波传送、局部覆盖,发展到利用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进行洲际传播。电视也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平板电视到液晶高清电视,从无线电视到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从普通电视到未来的立体电视、数字化电视,。它在不断地进步、超越和完善。

电视功能多样,集报道新闻、传播知识、娱乐消遣、提供社会服务于一身,可以说,人们需要传播的所有信息,几乎没有电视不能传播的。电视的参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受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此,电视以势如破竹的优势迅速深入千千万万的家庭。笔者生长于农村,直至今日,父辈们谈起当年(上世纪70年代)看电视剧《霍元甲》的万人空巷情景依旧乐乎其中。人们开始从报纸的幸福中脱离出来,走进一个充满欢乐、新奇变化的影像世界。随着媒介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媒体也逐渐兴起。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地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还处于探索期,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加强研究。

3.杂志媒介

较之于报纸与电视,杂志又具有其独特的生存空间,自从1915年的《青年杂志》的创办,中国的期刊新时代便被开启。在今天,由于杂志期刊也饱受互联网的冲击,杂志期刊生存的主要领域在学术与时事这两块,杂志的内容一般要较为知识化、专题化、深度化,其受众也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收入人群。

近年来,值得关注的是杂志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电子杂志如今也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笔者稍加分析,原因有三:超廉价(免费、内容更丰富)、高自主性(选择内容方便、受众数据搜集)、容量小(易传播、环保)。这种结合是成功的,因为它避开了纸质杂志的固有弱点(内容查找麻烦、昂贵、看完后处理麻烦),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本身的优点。美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开始了杂志的网络化进程,电子版、期刊数据库、新的期刊阅读软件开发等等方面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2003年1月,台湾的kuro音乐软件公司“飞行网”尝试着推出了一个以flash动画为基础,融入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互动杂志《酷乐志》,从而开了电子杂志在中国发展的先河。在与新媒体融合或新媒体技术开发等方面电视与杂志相比较,还是慢了几拍。当然,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是非常复杂的,这方面的原因,笔者也不回避。

4.互联网媒体(第四媒体)

互联网起源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加强军方的信息交流研制了军用arpa网络,最初的arptnet只有4台主机,这是互联网的雏形,1990年6月,最初的arptnet正式退出,互联网开始向民间开放,开始成为民间传播信息的工具。

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传播工具,拥有以往的传统传播工具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如不易掌握、信息多元、覆盖面广等,因此,尽管主流舆论挟政府权力力图改造互联网使之成为主流舆论场的附属分,但始终无法主导互联网的舆论导向,非主流舆论始终在新媒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某些时段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主流舆论与非主流舆论鼎足而立的现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此而成为独立于主流舆论场与非主流舆论场之外的第三个舆论场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5、除互联网以外的新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为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工具,为社会舆论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主流舆论场与非土流舆论场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中间媒介。主流舆论场与非主流舆论场的融合中会产生许多障碍,如果有一个中间媒介做引导,无疑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新媒体的适时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目前,报纸、杂志、电视和国际互联网之间是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的,每一种媒介都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它们同时保持一种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联合的关系,借助于其它媒体发展自身。譬如,现在报纸可以为广播电视节目做宣传,也可以充当国际互联网的媒介,同样,互联网也能宣传报纸广播电视。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息的出现比互联网更晚,它是随着手机普及率的提高井达到一定的比率才能被称为媒体的。这种媒体具有先天的不足,例如,它只能在手机上传播,而在手机普及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覆盖面。但是,不容否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中,手机短信息作为媒体的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展中。手机短信息的特点是:短、快、可以复制传播、覆盖面大和无线移动。由于手机短信息出现得比较晚,将其作为一种媒体来研究还不够成熟,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手机短信息不能称之为一种媒体,但是,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承载信息,而手机短信息毫无疑问承担了这一功能。

各类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一种媒介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介是不可能的。但一种新媒介的出现,会使原有媒介产生一些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各媒介对受众的争夺是长期的,各类媒介乃至同一类媒介中的不同单位间的竞争是激烈的,而且受商业利益驱动,这种竞争更趋白热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媒介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径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因为社会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有其优越性和缺陷,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并不仅由技术先进等因素影响其存亡。从这个角度来说,三大传统媒体不会因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至少在二三十年之内仍能顽强生存。

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由需求带动的。技术不能自发产生,传播也是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有意义。媒介是先是一种人化的产物,后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

二、新媒体特点

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实现真正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这是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可是,离开传统大众媒体,新媒体的“新”字将何以体现呢?媒介融合一定是现在包括将来媒介生态研究的最大课题。笔者认为,媒介森林将是未来媒介形态的基本存在属性,在这个森林里,有一套完整的、相互链接的循环系统。任何的媒体存在都流淌着他者的血液。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是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都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虽然它依托的基础还是技术手段的演进,但毋庸置疑,这种点对点的、富有个性的传播方式确实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传统媒体的语境设置决定了它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形式。传统媒体的功能可以用窗口来形容。传者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自由地观看受者,而受者难以看到传者的活动。这种传播过程中话语权的不平等,决定了传播的单向性,也决定了传播中由于不能相互直接交流而带来的种种局限,甚至使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拉大。传统媒介依靠它所掌握的庞大采编队伍以及发行渠道,牢牢掌握着信息资源的拥有权。美国学者丹尼斯·k姆贝在《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利: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一书中指出,事实上,对资源的控制权乃是有关权利的内在的本质问题。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仅仅是“窗口”的功能,即拥有资源控制权的传者可以自己的观点。每年的央视春晚,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一时间,媒体把它当成头号问题对待,醒目的标题、头号的位置,突出的版面等接连不断。一时间,围绕这个话题议论纷纷,实际上公众早就知道此事,但是这段时间内那样重视它,谈论它,只是由于媒介给与它最突出的地位而己。这如同对议程设置理论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伯纳德·科恩的一句话:“媒介在告诉受众怎样想这点上大多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异常有效”。

三、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心理分析

以下部分内容根据新标题整理一下。

正如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所言,在网络上人们依然害怕孤独,能够感受到“群体的压力”。但这是一个反向的螺旋,群体会通过“沉默”制造压力,而受众纵然会不服,却不一定保持“沉默”。一方面,少数意见的持有者有可能在群体意见的压力下重新审视,调整自己所持有的不同意见,产生从众的倾向,使意见服从群体,就如同研究者们所证实的那样,从众的行为并没有消失,只是程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群体压迫的对象只是个体性的载体,或者说是一个符号,他们也可能利用网络个人称谓与人格主体可以分离这一特点,摆脱原有的身份束缚,以新的面目出现、发言。积极地突破“群体螺旋”的沉默;同时,因为网络本身并不强调整体的“一致”,而且它也为“不一致”提供了多种逃遁的方式和场所,所以,还有一种情况存在,即他们不理会“沉默”,坚持己见或者挑战沉默,或者放弃沉默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意见的持有者类似于纽曼视野下的“中间分子”,只是在网络中,他们的反抗力量会在群体之外其他群体中很快得到放大,从而转变为群体之间的差异,强化意见的分类,加深意见理解上的鸿沟。简言之,当我们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来对照网络群体的影响力时,我们会发现螺旋在网络上依然存在,但其得到的回应却不仅仅是“沉默”。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受众观点的表达。在这里观点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在这种“点对面”众化传播方式下,意见的表达和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趋同行动的过程。

四、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初探

2008年3月份,国家广电总局2009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总体要求,关于新媒体领域,提出了如下要求:加快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发展。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等新渠道,积极开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探索符合高新技术应用特点、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发展之路。广播电台、电视台必须把发展新媒体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新媒体作为提升传播力的重要途径,努力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军。中央三台要进一步办好央视网、国际在线、中国广播网网站,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新媒体内容产业,努力满足多种平台、多种终端的需求,抢占新媒体发展的制高点。可见,新媒体的发展,是广电发展的重中之重。2009已过半,纵观国内的各大电视台,有一些台做得不错,但整体水平依旧处于摸索的阶段。

首先要在定位上拿捏得当。多伦多学派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传播媒介的变革,新的媒介的出现,无论它传递的特定内容是什么,它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某些)变化,这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一种新媒体的出现,或者具体点说电视媒体着手利用一种新媒体,这本身就传递出这个电视台的价值理念。已有品牌的再定位,以及所利用的新媒体的品牌定位就突出地摆在了电视媒体的所有成员的。定位是品牌的灵魂,电视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一座观众心目中的碑。把新媒体作为补充,正是目前国内众多电视媒体的做法,但笔者不敢苟同。二者不是一大一小的关系,也不是航行与加油的关系,二者应该是朝着统一的目标但用着不同的方法去努力的两个进取的好姐妹或好兄弟。平行着前进,但展现出异样的风采。

“2009年,央视网首先是要构建以视频为核心的网站概念,第二就是我们逐步要建立视频门户网站”,央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斌这样说。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曾在谈到央视网的终极目标时说到:“央视网的目标是建设充分体现我国国家水平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电视台,成为面向全球的、多语种的互联网公共信息娱乐视听平台。”网络电视台,可以说是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建设的终极目标,它的诞生和应用,可以说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完美结果。笔者认为,这种定位很好,但问题是在那么多的竞争者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将是央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要在宣传上进行隐性互补。电视台属于公共服务领域,受众比较广泛,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人群都会选择电视。目前广告主的首选依然是电视,不少专家学者也都说这种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笔者也不太敢苟同,针对像央视这样的王牌,这种说法当然没错,但是央视因为看到了没有新媒体也一样能让广告收入稳增,而缺乏一定的“忧患”意识,不注重新媒体的开发利用,那么可能在将来的媒介博弈中,央视会处于无法挽回大局的弱势处境。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市级电视台或县级及以下的电台来说,生存也可能会越来越困难,一些大的传媒集团的媒介分众化都已经向农村县级城市拓展时,当地的电视台如何应对,这又将成为这些电视台的令人头疼的难题。只有深切把握住这种水乳交浓的关系,才能在媒介的传播行为中进行精细任务分化,但要立足于大众的接受心理与信息消费需求。将信息进行整合式交互式隐性传播,制造信息热点,衍生信息品牌。新媒体有电视媒体所达不到的效果,只有对一些节目进行比较分析,看是在网络、宽频或iptv上投放好呢,还是在电视上投放较好。

再次要在整合的深度上下足功夫。电视与新媒介的整合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多的是体现在参与知晓网络的人的剧增,面对更为复杂的人群,如何进行有效的深度传播,电视台将面临更为巨大的考验,在整个央视节目体系中,笔者认为在深度整合上比较成功的应该是cctv-6电影频道,通过网路,便可以对受众进行精细划分,电影频道通过网络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通过电视将这种互动性进行深加工式(把网络传播看作天然式传播)的传播。电视,可能感觉不到观众的真实情感,但网络的点对点式参与式传播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再通过电视让更多的人了解背后的那个动人的网络世界。两者的相互作用经过好几道工序,然后在参观者这一节点上进行脑力深加工。经过一段时间后,二者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想起任何一家,都自然地会想起另一家。

最后要在整合的灵活度上进行完整把握。面对突发性事件、重大社会事件等,电视媒体一般会获得足够好的收视率,但是这样的高关注度的事件,仅仅依靠电视媒体够吗?很多观众有话要说,怎么说?仅仅提供一个网络平台让你尽情合法发挥才智够吗?大众的信息需求,电视其实满足有限,这时,电视媒体就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新媒体,进行灵活传播。对可预知事件提前进行充分信息准备。对于突发事件,电视媒体则有必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将一些视频、图片、信息资料要进行保存,不断累积充实自己的资源库。采取多种灵活的信息传播途径,争取第一时间、第一速度将信息传达到位,同时媒体本身也要懂得灵活面对各种媒介生态危机。目前国内的媒介生态研究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还未上升为一种成系统的理论。在媒介整合中,进行灵活式运作,将媒介生态危机最小化。

五、总结

传媒界最近几年兴起了一个热词,那就是新媒体,蓬勃的发展态势导致学术界对新媒体的研究进一步加强,纵观2005年到2009年的学术期刊,新媒体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很多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站在电视台的角度,信息传播的个性极大化、快捷简便的极大化让电视台让很多电视受众失去了依赖。在新媒体的视觉冲击下,思维模式和参与心理的变化必然带来思想观念及其表达方式的变化。网络时代受众思想观念更加开放,更趋多元化;和表达观点具有高度的自由和良好的保护性,这都将改写传统大众传播学上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当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手机、电梯、公交车、电脑等时,电视也真的应该有一点忧患意识,积极开展有效、紧密的合作活动,将与新媒体的融合打造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媒介品牌。

时代还在不断向前跃进,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是一个让人每天经历惊奇分享惊奇的伟大时代。站在一个时代的超高点,看清传媒发展本质与走向,细心触摸传媒发展的每一次脉搏的震动。实现电视与新媒体的成功融合,将会成为传媒界变革的最大事件。

参考文献:

[1]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2]王文静.全面数字化:广电的新媒体冲动[j].中国数字电视2007(4)

[3]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j].青年记者2007(4)

[4]高畅宏.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浅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2)

媒介融合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 媒体变革 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 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媒介所有权的融合, 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 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 万忠实读者、金网20 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媒介融合篇4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 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网络媒介 传统媒介 合作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 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媒介融合篇5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加速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传媒产业的变化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融合媒介是近几年数字化侵袭传媒产业引发的一种媒介发展趋势,它“不是不同媒介形式一般意义上的互动和合作,而是在同一个经营主体内打破各种不同媒介的界限,将不同媒介、不同形式的内容产品拿到一个平台上去策划、组织和生产,然后再由不同的媒介去传播”。①融合媒介给传媒产业带来的不仅是媒体业务的改革,而且是运营方式和经营格局的深刻变化,认识到这一点,将传播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转变为媒介产业的现实经营方式才是我国融合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10月18日正式上线的凤凰新媒体如今已成为我国新媒体、融合媒介发展的样板,地缘和文化上的相近,相信对于我国(内地)融合媒介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个案分析

2006年10月18日正式上线的凤凰新媒体是当今我国融合媒介成功的典范,凤凰卫视、凤凰周刊、凤凰网、凤凰新媒体无线台、凤凰手机报,凤凰宽频,既有传统媒体的电视、杂志,又有新媒体的宽频、手机报、无线台,这只飞入中国新媒体天空不到三年时间的“凤凰”,在如今的融合媒介领域却是业界翘楚,屡获殊荣。原因在于凤凰新媒体深深领悟到了媒介融合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的精髓,并将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转变为媒介产业的现实经营方式,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实际运作都做到了真正的创新。

延续传统媒体优势,坚守内容为王。毋庸置疑,受众基于内容的需求关注媒体,即使新技术让受众这种需求的满足不费吹灰之力,没有内容需求的受众缺乏媒体发展所需要的注意力资源,这在融合媒介发展领域更是可怕的。在当今媒介融合领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技术均等原则不断削弱着电视等传统媒体原有的技术、资金等优势,唯有以内容为王才能提升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内容资源仍然是融合媒介趋势下传媒产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凤凰新媒体一方面充分依靠凤凰的品牌化的短头资源专业制作,包括凤凰卫视的音视频节目、《凤凰周刊》的平面媒体资源②,还有凤凰明星主持人的博客等,充分发挥其在高端资讯领域稀缺性的内容资源的优势,向产业链提供高品位的坚强的短头内容,保持与高端受众的黏着度;另一方面凤凰新媒体自身也进行原创节目的制作,如网络视频访谈节目《凤凰非常道》、《性情解码》、与PPLive联合出品的中国第一部网络互动栏目剧《Y.E.A.H》等,推动精英娱乐。这两个方面既延续传统媒体上的内容优势,又以内容创新让媒体保持了活力,极大地增强了凤凰新媒体的竞争力。

发挥技术优势,拓展传播渠道。融合媒介是传播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能不能充分利用最新技术发挥技术优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介融合的成败。

2006年由凤凰网升级后的凤凰新媒体融合了互联网、网络视频和无线通信网三大平台,全方位整合多种媒体形式、内容资源、传播渠道,实现了多媒体、跨平台、全方位的传播。同时,凤凰新媒体还与众多的其他媒体进行合作,如与新浪宽频、PPLive、悠视等P2P视频网站进行联播等。这样,通过多种媒介的有效组合,不仅为内容资源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扩大了凤凰新媒体的影响力,而且通过与关联产业的合作整合了产业链,增强了其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为融合媒介的创新经营提供了新的思路。

先进经营理念,创新营销模式。受众定位与市场细分:新媒介环境下受众面对的信息是海量化的,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传播者把握住了这一点,对目标受众进行准确定位,品牌的发展或许将进入一片蓝海,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在同质化竞争之下,任何新的创意也难免会像青菜萝卜一样沦落到价格战。凤凰新媒体一方面凭借其高端性、稀缺性的内容资源延续凤凰卫视高端主流人群的定位;另一方面通过对新媒体巨大发展潜力的洞察,将20~30岁的年轻消费群纳入其目标受众。这样就使得信息的精准化、个性化推送得以实现,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同时也可培养忠实的用户群。

开展媒介公关,树立组织形象:传媒市场的竞争早已是一片红海,要吸引受众注意力赢得市场,除了推出优质的符合受众口味的媒介内容产品之外,还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积聚品牌效应,这就需要开展媒介公关。凤凰新媒体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媒介公关。例如1999年8月的“千禧之旅”,2001年5月支持北京申奥的“北京――莫斯科申奥远征活动”,2003年开始举办的“中华小姐环球大赛”等。这些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媒介公关活动树立了凤凰在受众心目中健康、高雅的媒体形象。这种形象就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品牌效应,可保证融合媒介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融合媒介为当前传媒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凤凰新媒体的成功则为业界提供了一个融合媒介如何成功运作的范例,相信这将会对刚开始觉醒和尚未觉醒的传媒人有所启发和裨益。

注释:

①赵志立:《网络媒体的蓝海战略――兼论新媒体的经营之道》,《当代传播》,2008(3)。

②凤凰资讯:《李亚凤凰新媒体――长尾经济时代的凤头》,http://news.ifeng.com/itsociety/l/200612/1206_347_44607_1.shtml.

参考文献:

1.凤凰时尚:《凤凰新媒体携手PPLive试水娱乐制造》,http://fashion.ifeng.com/777/200805/0512_1740-535026.shtml.

2.高山冰:《从凤凰新媒体看电视的多媒体融合》,《中国电视》,2008(4)。

3.王侠、王雨佳:《从凤凰卫视的成功看电视媒介公关的策略》,《中国电视》,2007(5)。

媒介融合篇6

新闻信息源的无限化和新闻采编的合作化使得新闻表达的多元化得以实现。过去,新闻报道模式被传统媒介所垄断,而新闻表达的多元化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垄断地位。在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上,不同的媒体所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这样就使得新闻报道的方式变得多元化,也更有利于给受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新闻信息。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学识修养

(一)具备优秀的新闻策划能力新闻策划能力是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从业能力,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对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当新闻编辑在面对一个新闻事实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该新闻事实是否适合通过多种媒介综合报道,在报道形式上是否符合多角度制作的要求,怎样让该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实现最大化等等。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编辑,不仅要具有多媒体策划的理念,还要具备多媒体策划的能力。新闻编辑在制作新闻策划书时,不仅要有相对完善的总体任务,还要将总任务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并对子任务有清晰明确的标示。一份优秀的新闻策划书除了要包含受众调查、制作周期、预期效益等基本内容外,还要将各个子任务所需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一一列出。对于各种传播媒介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成本,新闻编辑都要十分熟悉,并能根据各自的特点将新闻策划做成适合多个媒介的形式。新闻编辑优秀的新闻策划能力能够实现各媒介之间的完美对接,降低协调成本,并提高新闻编辑自身的工作效率。

(二)优秀的海量信息掌控能力在网络时代之前,人们所能掌握到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逐渐地增多起来,而在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之后,整个世界都处于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随着信息的泛滥和媒介融合的发展,新闻编辑获得新闻素材的来源不再仅仅局限于记者采访后完成的新闻稿件,网民的博客、微博,以及作者投稿的邮件等都变成了新闻编辑的素材来源。信息量的增大所带来的突出问题就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不同的媒介对新闻素材的要求也不同,基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新闻编辑在素材选择和编辑方面的工作难度加大。面对海量的信息,要求新闻编辑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能够识别出信息的真伪。

(三)转变为一专多能型编辑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的工作不再具有独立性,而是会与其他媒介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产生交叉,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新闻编辑除了具备基本的编辑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使自身转变为全能型的新闻编辑人才。新闻编辑所需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主要包括几方面:能够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的资料,图像编辑能力,视频剪辑能力,音视频混编的能力等。新闻编辑只有努力地将自己转变为一专多能型的编辑,才能更适应媒介融合对新闻编辑的要求。

(四)具备产品形态创新的能力媒介融合之后,新闻编辑在稿件选择上有了比较大的自,但是相应的,新闻编辑的稿件处理能力要求也就提高了。新闻编辑在对稿件进行处理时,要具有异常敏锐的判断能力,并且还要具备思维创新能力。在实际的稿件处理中,新闻编辑要根据不同的媒介特点对稿件进行符合要求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传播效果。新闻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具备创新能力,对新闻产品的形态进行创新,为受众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服务。

三、结论

媒介融合篇7

【关键词】微信 微信环境 媒介融合

据《京华时报》消息,2013年3月11日下午,我国首个通过腾讯微信认证的省级公安机关官方微信“平安北京”微信公共账号开通。微信开通后,北京警方以“京味儿、警味儿、人情味儿”的发文风格,充分利用语音、视频、图文等微信手段,向广大微信粉丝介绍警方工作动态、最新服务措施……北京警方还将逐步开通主题微信聊天室,邀请治安、交管、消防、出入境等部门的专家民警作为嘉宾,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更专业、更准确的解答。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一款手机聊天软件,它突破了传统的文字信息聊天方式,而是将语音聊天、文字、视频、图片等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手机聊天工具,并且支持多人聊天的群聊形式。2012年3月,微信用户突破1亿。同年5月,微信用户数量直冲2亿。炙手可热的微信被业界视为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力量。

一、微信的传播特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一次媒介技术的更新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新技术则是新媒体的制胜因素。微信是继微博之后又一新媒体技术融合的产物。微信将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是移动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关系沉淀到手机上从而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对接,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社交节点。”①

微信具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即时性。微信作为现代多种社交平台的创新,其界面支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的即时传播。而其独特的“摇一摇”、“漂流瓶”、实时对讲机等功能更加丰富了用户的社交体验。

微信具有系统的开放性。它支持腾讯微博、QQ邮箱、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支持Android、iPhone、Windows Phone、塞班、blackberry平台的手机之间相互收发消息。

微信具有操作的便捷性。尽管微信将多种媒介平台进行了融合,但其操作过程并不复杂,用户在语音对讲时只要轻轻按住手机屏幕,将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去就可以了。难怪在腾讯微信官网上,一句“跨平台沟通,免费互发信息和图片。极速、新奇、方便,带给你拇指沟通新体验”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微信推出web版本后,用户可以不再使用传统的用户名密码登陆方式,而是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陆的方式,从而开创了国内web端扫描登陆的先河。

微信具有交流的私密性。与QQ的传输特点相同,微信用户之间微信信息仅存留在传受双方的移动终端上,只有传受双方才能看到听到,而其他用户无法在自己的界面获知所传受的信息。这与微博相比,粉丝随时可以获取所关注对象的任何信息相比,具有良好的私密性。

二、微信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领域的新概念SoLoMo认为新技术的价值应以社会化、本地化和移动化为三个重要的衡量指标。”②微信的及时性、移动性以及免费的信息推送技术对传统媒体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冲击。虽然传统媒体以及门户网站、论坛等都在发挥着传递公共信息的职能,但是,传统媒体也具有数字移动媒体所不具备的品牌优势和信息加工能力。因此,传统媒体与微信要融合发展。

首先,传统媒体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实现其固有品牌的病毒式传播。传统媒体可以设立公共账号,借助个人关注页和朋友圈,最新信息、进行较好的自我宣传,把受众引导到自己的网站上。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接收和反馈。2011年12月微信添加了二维码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传统媒体平台上的二维码名片加为好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还能以“零”成本与受众保持互动。

其次,微信上的群聊信息可以成为传统媒体“原料加工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QQ和直接查找传统媒体微信号来添加好友。微信上真实的声音,可以帮助传统媒体迅速接触了解受众感受,获取最新动态。在“朋友圈”中可以了解朋友的动态,传统媒体可以广泛了解微信上的评价,了解受众的兴趣点,与微信、微博共同构建一个话语的公共领域。如2013年元月开始的雾霾天气持续发生后,腾讯网开通专门频道,将报纸、电视、广播信息汇聚在一起,从雾霾的发生的时间、范围、程度、原因以及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预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报道,广大微友可以用手机将页面右下方的二维码扫一下,即可了解全面的信息,并可以才加“今日话题”中“雾霾天气的发生,谁之过?”的讨论。

三、微信传播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微信附着于手机之上,打通了传统电信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界线,把交换寂寞和沟通渴望变成人类的基本需求。从2011年1月至今,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从1亿猛增至3亿,微信继微博之后逐步成为社会职能部门抢占的信息高地和争取舆论认同的战场。因为微信有着独特的方便快捷的优势,微信的好友群传播的信息更加具有说服力,更能促使微信用户利用微信与微博的联通功能,实时、主动的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此同时,人们能够在这里获得很多不一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比其他渠道的更快、更有个性或者更具体、更集中。目前,微信已经被大量应用到传媒、国学文化、旅游服务等领域。在组织协调社会性活动方面也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如2012年11月,绵阳交警一大队开通了“微信”警务,每天交通拥堵的高峰期到来时,在班交警就会将实时路况信息以群发微信的形式出去,绵阳市民收到微信信息后会安排好自己的出行计划。以往,部分社会职能部门往往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深入街道社区、田间地头,社会事务微信的开通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部门与公众交流的渠道,使得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更加便捷和有效。

当然,微信这种即时手机通讯工具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一旦过度热衷就会适得其反,导致个人与现实社会的隔离。不少人过度沉迷于微信的虚拟世界,出现焦虑、依赖、强迫等心理问题,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缺失,让个人生活、人际交往陷入困境。少部分用户通过微信邂逅陌生人,防范意识较差,诱出事主实施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应该正确对待微信,使之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①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科教导刊》,2012(2)

②陈昌凤、仇筠茜,《移动化—媒介融合的新战略》,《新闻与写作》,2012(3)

媒介融合篇8

可以看出,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能使新闻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又能实现传播效果叠加。在这一过程中,以消息和通讯为代表的新闻报道占尽先机,但由于写作方等的限制,作为报纸旗帜与灵魂的评论却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处于被动地位。如何找到一条有效途径,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使报纸评论充满生机和活力,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评论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种意见表达的工具,评论历来为媒体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以及报业竞争的加剧,大部分报纸都开辟了评论专版,推出“天天时评”,新闻评论越来越成为报纸内容产品的重头戏。然而,随着当前新闻传播手段的巨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模式等也随之发生改变,特别是人们发表和接受意见的方式更是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网络论坛发表意见和看法,网络论坛不仅仅是网友针砭时弊的“战场”,也逐渐成为政府官员了解民情、倾听民声的地方。还有的人喜欢在自己的博客里评论世事与人生。

微博的出现使得普通民众的网络评论参与度更高,三言两语即可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给自己的受众,其实时性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所有媒体。而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观点、更新信息。同时,经常依靠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分享观点、交流沟通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市场调查顾问机构埃普索斯的数据,75%的在线视频受众有观看视频评论的习惯。

毫无疑问,报纸评论在舆论引导的“话语霸权”已被动摇。首先是报纸评论的迟缓性。有学者总结,时下网络新闻正处于全时化时代,即快速、高频率更新和超文本阅读。也就是强调新闻尽可能“及时”而作。而随着新闻报道的加速,网络评论、电视评论也一样在提速。往往新闻事件一发生,几分钟之内网上就开始有人发表观点和看法。紧接着,视频媒体会第一时间请评论员来进行评论。而报纸评论,即便及时写出评论,但却因出版周期限制而无法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

其次是议题设置的局限性,报纸评论,无论是党报评论还是都市报时评,都因为上级指示、部门要求等因素,对一些敏感题材,特别是涉及本地的话题,一般都束手束脚,甚至避而不论。这会使得评论议题设置庸俗化,评论内容隔靴搔痒、无关紧要。而在网络空间里,网民可以匿名发表观点;视频媒体请来观众与主持人、现场嘉宾就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也没有那么多的束缚,这就使话题相对更加广泛,评论更加自由一些,也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受众。

评论的创新突围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评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议题设置、方式等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牢牢抓住受众。那么,如何改变?从实际操作来看,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一是加强报纸评论与新媒体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简单的“报网互动”或“台网互动”,而是全方位、立体格局的互动。

报纸评论固然有着延时性、评论议题设置受限等不足,但也有着分析透彻、观点权威等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改变传统单向的报纸评论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强大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得传播范围得以扩张,传播效果加强。以《青年时报》为例,他们从2008年2月1日起,和杭州华数数字电视合作开设了《天天时报》电视评论栏目,每天时长25分种,在华数新闻资讯频道全天分四次滚动播出,让时报的评论员走上了电视屏幕。2009年8月开始,他们又--把每周六的《评论周刊》单独制作成彩信报,面向《青年时报》彩信报用户发送。

《烟台日报》则采取了“微博一博客一报纸iPhone银钮”的方式,快速反应、即时解读,不但第一时间将评论呈现给受众,还实现了读者全覆盖,达到了传播效果叠加的目的。具体来说,评论稿件写好后,先将其主要观点在《烟台日报》官方微博上,随后将全文发到官方博客上,与网民互动。第二天,评论见报后,又将其转到集团借助iPhone手机平台打造的银钮新闻客户端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新媒体的拥趸,还是传统的纸质媒体读者,都可以借助自己拥有的媒体载体在第一时间看到时评,从而实现了报评论从报纸到网络、手机的立体传播格局。

二是充分利用民意调查平台。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模糊,也给报纸评论带来新机遇,有利于开创一种不同于传统新闻评论的信源采集形态和写作机制。《烟台日报》充分利用民意调查这个平台,让受众参与“议程设置”,使不同的声音参与进来,不但增强了评论的互动性,还真实反映民意。

媒介融合篇9

【摘要】数字技术、互联网以及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出现改写了人类历史的传媒进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困苦不堪,然而,带领传统媒体走出阴影谋求更广阔发展途径的恰恰是与新媒体的融合。现实说明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它带给传统媒体方方面面的改变和提升,但是在我们看到曙光和希望的时候,也不要忽视了媒介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是拯救与挑战并存,既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重塑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煎熬过程。

关键词 媒介融合传统媒体重塑

互联网以及数字化技术对生活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甚至思维习惯,新媒体迅猛的发展势头是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媒介融合正是传统媒体突出困境的渠道。然而在各大媒体已经或即将大刀阔斧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失败的教训让人们意识到了融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传媒集团真正实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大部分仍然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慢下来不是坏事,可以让人们更冷静的思考、更慎重的决策。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媒介融合这枚硬币的两面,也是传统媒体不能回避的现实。媒介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对传统媒体的整合与配置必将颠覆现有认识上的媒介常规,把媒体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媒介融合不是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简单拼接,这种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媒介融合过程首先要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技术整合,第二步是针对信息生产流程的重组和采编机制的调整,第三步是管理层和市场营销之间的调整,最后是不同媒体之间文化及价值观的融合,经过了这四个基本步骤才算完成媒介融合的过程。由此我们也感觉到了媒介融合的艰辛历程和曲折复杂性。融合后的最终目标是让各种资源达到最合理的配置、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技术平台的统一化、内容生产的协作化、资源共享化和市场开放化。

一、对技术架构的重塑

就纸媒、广播、电视三种传统媒体来讲,与广播电视不同的是,各种纸媒与数字化技术之间的鸿沟最大,也正是因此才导致现在众多的纸媒面对新媒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知道该如何融入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首先的一步就是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技术平台上的兼容与整合。

目前,传统媒体基本经历了新旧媒体融合和三网融合阶段,虽然有喜有忧,但在媒介融合领域内算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横向比较来看,纸媒与新媒体之间的新旧融合没有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之间的三网融合效果好。毕竟纸媒在技术上确实不具备优势,处理好新旧媒体之间的技术兼容性,构建面向未来的具有服务功能和渠道功能的交互式技术体系迫在眉睫。媒介融合过程也是纸媒赶超技术潮流、对技术架构进行重塑的一次机遇,这关系到纸媒未来的生存战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对传受角色的重塑

社交新媒体颠覆了传统的传受关系、信息获取门槛的降低让传播者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些都促使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角色的转型。传播者将由单纯的信息加工者者向媒体运营及社交活动策划者转变,未来优秀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是优秀的社交家,才能适应互联网语境下受众提出的交互性、体验性需求。“对于媒体人而言,他们的角色已不仅是信息的经营者,还将转变为人和人的关系的经营者。”①而传统的受众角色将会从简单的阅读者向数字化媒体用户和信息消费者转变。这意味着传受关系中,受众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主导权,彻底改变以往传者主动受众被动的局面。

三、对采编流程的重塑

媒介融合后各种媒介之间的介质壁垒被打破,内容生产环节要统一配置信息资源实现新闻的协同生产,因而实行按需生产的大编辑部运作机制呼之欲出。大编辑部制度是一种统一配置人财物进行新闻内容生产的机制,这将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实现内容生产的定制化需求。

内容统一生产不意味着内容上的同质化,也不是所有新闻都要统一生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决定了融合的层次和类型,报道团队的大小以及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多媒体编辑决定哪一种是最适合的报道媒体。”②合作是基于某些重大需求配置资源的需要,目的是达到新闻生产对资源的有效调配,从而生产出最好的新闻产品。大编辑部机制的原则是:独立性是合作统一的基础,要做到“有分有合”。

采访环节只有全能型记者(亦称背包客记者)才能胜任大编辑部机制下灵活机动的采访要求。全能型不意味着可以单打独斗,恰恰相反,全能型记者一专多能的性质决定了一名记者要身兼数职,他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以单纯采访为目的的“记者”了。融合后的记者将与编辑部之间处于实时联络沟通状态,在配合报道方面会更加依赖于编辑部的统一调度,因此,新型全能型记者要不断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四、对市场营销的重塑

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建立起与互联网环境相匹配的市场营销机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式,这是目前众多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冲击已经对原有媒介资源彻底洗牌,传统的媒介功能发生了分化和裂变,按照不同的服务功能和市场类型重新定位媒介出现了:以内容为核心的媒介,APP/订阅号就是此类;社交性质的媒介,微信/微博属于此类;消费媒介,淘宝就是典型代表。

“可以预见,未来的‘媒’将不再只是信息媒,而且是商品媒和服务媒。在服务模式上,从信息服务向平台服务发展,信息内容和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在应用领域,从以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社会化领域延伸,是一个重大的转变。”③互联网环境下,媒介的营销理念要实现依赖广告获利到提供信息服务甚至向社会化服务型集团的转变。广告不再是主要创收形式,社会化服务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甚至实体公司才是未来媒介的市场出路。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营销的重塑就是要让其实现从信息提供者到社会服务型集团的蜕变。

五、对媒体文化的重塑

“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旧有产业流程和管理模式,也是造成不同媒介之间文化差异大的主要原因。”④文化隔阂是媒介融合最大的挑战,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报道风格,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媒体单独发展的时候,这些独具特色的不同媒体文化为媒体多样性增添了很多色彩,也是同类型媒体之间加以区别的重要标志。但是,媒介融合后,不同媒体之间固有的文化造成了文化隔阂,将是融合中最大的精神壁垒。

解决不同媒体间的文化差异性,要在继承发扬优良特色的媒体文化时抛弃不适宜媒介融合的旧观念、旧思想,破除精神壁垒,多学习其它媒体的优秀文化做到兼容并蓄,从思想上积极主动适应融合带来的新的文化价值观的重组。媒介文化的重塑是媒介融合高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对传统媒体来讲是一个去旧迎新的过程。文化隔阂的消除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媒体人主动适应新环境,调整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适应性。

此外,学者们对融合后是否会带来媒介垄断导致新闻观点单一的担心不无道理,媒介融合确实存在这样的风险。“加西环讯集团是加拿大最大的跨媒介集团之一,它在推行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就引发了此类问题。”⑤解决观点单一与言论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针对不同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融合报道。该如何选择将是融合后编辑部的工作职责之一,也是大编辑部面对新的新闻生产形势下处理能力的一种考验。“在媒介融合的新闻部门内,由于采编共用集团内的同一批新闻人员,媒介产品势必有逐步单一化的风险。其实,媒介融合从整体上看是对内容生产链的整合,但从微观而言也强调不同媒介之间的内容差异化。对媒介融合的理解应当看到合中有分,只有有序的分,才能最终建立起稳固的合。”⑥

结语

作为一个由浅入深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媒介融合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这场里程碑式的变革已经给现有的传媒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传统媒体而言,这是一个从技术到思维观念到文化都要接受洗礼和改造的过程,既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重塑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煎熬过程。但唯有如此,传统媒体才能抛弃过去陈旧的外衣,轻装上阵,才能构建起适应互联网模式的新一代媒介形态,而不至于被先进生产力所淘汰,这就是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最大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①③杨溟主编:《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10

媒介融合篇10

一、互动式服务理念

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于改变传受双方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互动频率有一定的作用。“在促进传受双方的互动方面,新的传媒技术被认为具有更大的潜力。”①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受双方的交互性大大加强。过去,大众传媒一般是将信息推向(push)受众,而现在受众则主动地从海量的信息中拖出(pull)自己需要的信息,主动权向受众方向转移了。可以说,互联网传播者是受众服务方式改变的先行者。基于媒介融合产生的新媒介,汲取了互联网服务理念的精华,注重与受众的深度互动。手机电视是一种新型的融合媒介,它是基于电视和电信产业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兴媒介。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通信和交互,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以手机为基础的其他业务不是被动的单向接受,而是主动地双向交互。传统的电视自产生以来,长期作为一种单向线性信息传播工具,采用均质和全覆盖的服务手段,使观众在同一时间观看同样的内容。观众除了可以用遥控器选择电视节目之外,不能对电视内容施加任何影响。当手机和电视融合之后,互动式服务成为可能。移动通信的双向传输和对交互性的全面支持,使互动式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传播者也可以接受受众的直接反馈,使节目内容更加适合受众口味。在媒介融合构筑的新的传播世界中,传播角色的交叉和互换几乎可以同时进行,甚至传者和受众大有一体化的趋势。“新的媒介正在改变大众传播的面貌,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网络已经形成,传者受众一体化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特征。”②传者受众一体化形成了互动式传播,从而使互动式服务理念有了更多的实施空间。这种互动式服务会在一些新兴媒介上得到很好的运用,并且可以适当移植到传统媒介服务上面,使现有的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比,是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方式,媒介融合催生一些双向性和互动性很强的新兴媒介,正是这些新兴媒介使“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转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③

互动式服务理念可以激发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受众可以向传媒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与此同时,受众对传媒信息的关注程度、批判性或者创新性反应、个人的媒介行为和媒介选择都具有更大的主动性。这对于传媒引导受众、开发受众资源有积极的作用。

二、个性化服务理念

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是“点对面”式的传播,媒介一般不能针对个体受众传播个性化的内容。而新兴的融合媒介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可以采用“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同时,新兴的手机电视、手机广播以及手机游戏等融合媒介对于年轻的受众群体来说,又是一种时尚文化,正好迎合了他们追求快节奏、高品位的生活理念这一目标。现在越来越多地用“受众品位”、“生活方式”等来描述受众的选择模式,而不像过去,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电视收视率等因素。个性消费成为传媒开掘受众资源的重要依据,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一些新兴的融合媒介为不同需求的受众开出个性迥异的“食谱”。营销学里有学者提倡精准营销,可以借鉴到传媒领域,提升传媒服务水平和受众定位策略。精准营销的个性化传播沟通体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个性化传播沟通体系的建立包括四个关键步骤,即识别受众、区别每个受众、和每个受众互动以及为受众定制服务。精准营销体现的是一种个性化服务理念,将受众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视为服务的出发点。

新的媒介技术和媒介融合,使新兴媒介倾向于小众化和分众化传播,媒介市场和受众资源逐渐被细分。分众化和小众化传播使受众接触媒介的盲目性减少,受文化因素、职业因素、生活观念、心理因素以及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等因素的支配,受众对于传媒传播信息的选择将更加精细与专注,他们的信息消费定位更准确,个性化更强。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选择,制作不同类型的信息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手机电视可以考虑到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延伸需求,实行个性化的内容定制,在有限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用户最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可以快速传输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简洁信息,而且订阅者还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平台,读者编者间的隔膜逐渐变小,实现直接的互动交流和人情味十足的沟通新局面。同一新闻事件,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简洁的语言通过手机短信发出,满足那些生活节奏快而只需了解事实梗概的人;也可以根据需要录制成手机电视节目,提供给那些时间较为充裕而对事件的经过有浓厚兴趣的受众。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个性化、特色化的个人报纸、个人电视成为可能。我们可以设想,受众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交给传播者,传播者根据受众提供的信息,从海量的节目或新闻信息中提取出可能为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单,提交给受众。受众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独特的信息传播安排。这时,受众所看到的手机报纸、手机电视从内容到播放时间都是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使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其自主意识得到增强。同时,也将使传播者的传播活动更具有创造性。

三、立体式服务理念

传媒的立体式服务理念首先是从服务内容角度着手。媒介融合拓展了传播者为受众服务的范围,使服务的内涵发生变化,服务的外延得以增加。融合媒介与传统媒介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其技术性和跨行业两个方面。融合媒介一般是在新技术或者其他产业技术的支持下形成的,技术含量比传统媒介要高。因而受众在使用的时候,对一些技术常识必需掌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移动终端不像传统的报纸一样拿来就读,也不像一般的电视一样打开就看。融合媒介对受众最起码的要求是能够操作这些媒介,并且可以应对简单的技术问题。所以,传播者或者是融合媒介的经销商对于受众又了多了一项服务―――技术指导。传统媒介在使用上,没有这些新兴媒介的技术性强,因而基本没有技术服务这项内容。媒介融合一般会牵涉到不同产业,一些融合媒介既包含有传媒产业的因子,又具有其他产业的血缘。以传媒产业和电信产业融合之后的手机电视为例,这种跨行业的媒介,传播者要在内容等方面为受众提供服务,电信服务商还要提供移动终端的售后服务,包括维修、咨询、费用缴纳等。服务范围的拓展和服务内容的增加,摆脱了较为单一的服务层面,将精神层面的服务和物质层面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式服务理念。这对于传统服务理念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有利于传播者树立“受众本位”的理念。

其次,传媒立体式服务理念还表现在服务的方式上。同样的服务内容,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应,这一点在传媒服务上也有所表现。“一站购齐”式服务就是服务方式的变化,对同样服务内容采用不同组合方式,使服务增值,魅力独具。所谓的“一站购齐”式服务就是只要客户有需求,一旦进入某个服务站点,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没有必要再找第二家。这种服务方式对于传媒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传媒可以采用“一站购齐”式服务,尽可能将多种服务项目打包,方便受众。现代受众在信息消费中逐渐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信息的传播途径以及信息附加值等有更高的要求。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使各种媒介产品有了共同的平台基础,媒介产品的灵活组合成为现实。信息生产者可以将各个媒介的内容方便自如地相互嵌入,生产出多样化的信息产品,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传媒产业还没有采用这种受众服务策略,但是,随着传媒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融合,以及新兴媒介的普及应用,电信产业的一站式信息服务策略很容易复制到媒介产业中来,传媒同样可以为受众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特别是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新兴媒介,可以首先引进这种服务方式,充当这种服务方式的试验场,为这种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在传媒产业中的普及打下基础。“一站购齐”式服务可以为受众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使作为信息消费者的受众能够体味服务带来的方便与愉悦,满意度会大大增加。这种服务不仅提供信息产品给受众,还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维修保养服务、使用培训服务等系列服务,目的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和从服务上增值。这种服务理念对于传媒来说有双重好处:它不光能够销售信息产品,还将服务当成商品销售,可以提升传媒的经济效益。另外,这种服务也很快能够形成一种具有吸引力的理念,为传媒赢得市场与声誉。

最后,在服务方式上,传媒还可以实行“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服务理念。从点的角度讲,传媒可以利用发行站、移动终端服务站等在传媒经营的市场范围内建立服务点,实行无缝隙、零距离服务。从线的角度讲,传媒可以通过网站和免费热线电话,为受众提供较为全面的咨询和其他业务服务。从面的角度讲,传媒可以通过自身的服务团队、移动终端服务团队、网络服务平台等组成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点、线、面的多重渠道、全方位的服务,将使传媒过去的服务方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变,对于打造全新的传媒服务理念有重要的帮助。

媒介融合所带来的传媒服务理念的变化,将会产生良好的效应,为媒介自身以及广大受众谋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可以提高受众对于媒介的忠诚度,有助于拓展新的受众群体,对传媒发展带来许多潜在的好处。传播者应该重视受众的地位,以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为导向,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为,“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传播的全部工作和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④当前,媒介融合正在塑造新的传媒服务理念,尽管这种变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甚至在有些传媒中是微乎其微的,但传媒产业经营者逐渐认识到服务是软环境,服务是竞争力,其服务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当内容竞争、广告竞争、发行竞争等难以奏效的时候,将先进的传媒服务理念贯穿于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会大幅度提高服务水平和传媒的竞争力。可以说,良好的服务理念是一种双赢式的竞争策略,将使传受双方受益匪浅。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系讲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注释:

①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第3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