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地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1:18:23

媒介地理学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1

论文摘要:媒介地理学以密切联系人文地理为基础,注重开展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比较特征研究。当代语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与分层,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现代媒体也以想象和虚拟的方式塑造着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乡地理与网络虚拟地理是当下中国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媒介地理学的当代思考必需应用立体的空间化思维方法。

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任何媒介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媒介与地理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媒介地理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学研究视野的学术必要性。作为交叉性的学术空间,媒介地理学是“一个曾被长期忽视的学术领域和审视窗口”①,需要综合传播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通论的意义上,地理学一般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环境的意义上展开。人类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不断发展和创造人文环境的历史。这决定了媒介地理学的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历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当代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动态的前瞻研究。回溯是为了清理和总结既有的知识以及方法积累,前瞻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理论空间与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与不断更新的人文环境,当代性的前瞻研究无疑更具有理论的实践意义。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②。规律的总结需要以关系的辨析为前提和基础。关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影响关系,二是差别关系。从根本上说,媒介地理学展开的就是一种关系研究与比较研究,即以人为焦点,一方面透视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一方面比较相同、相似、相关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观的差别特征。本文试图立足本土中国的当代视角,对此展开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与分层

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文化的现展以趋同为大势,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意识较统一、市场经济的整体开放以及人口的跨区大规模流动,文化区域的传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地理状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着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当下中国的经济龙头区域和信息高地,当地在媒介发展战略上显示出整合利用区位优势的明确意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以财富为基本定位,以地方经济强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媒介传播。上海东方卫视则成为唯一一个“以新闻见长”、敢于用资讯打新闻牌的省级卫视,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初步形成与央视、凤凰卫视三分天下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媒介品牌的树立固然以区域地理优势为基础,但其传播辐射的根本指向却是追求跨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财富还是资讯,都无法用单纯的地方性来解释。广东、浙江、上海的省级卫视都是以本土优势为基点来实现超地方化的发展策略,它们走的是最大化的受众路线,即通过捕捉观众群的最大化,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地域边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类的共通性,否则就无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虚拟信号成为主导性传播介质以后,时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区域必然被打破。事实上,广东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与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旗帜、安徽卫视的电视剧集中营、重庆卫视的电视版故事会,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时,必需改变传统的平面化地理思维,而应树立跨域界交融的整体宏观视野。

与整合相联系,现代文化地理版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维度是立体分层。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当代社会,它往往向两个方向流动分化,一方面是区域性雅文化传统转化为小众文化的精英风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俗文化传统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动分化的结果不是走向截然对立,而是交融互渗,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再体现在传统地域的平面差别上,而是表现为空间层次上的立体并生。在多层次的现代空间人文地理版图中,媒介的发展也必然分层化,特定的媒介形态针对特定层次的人文空间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传播功能的层级体系。以吴文化的代表苏州地区为例,当地电视节目的两个特色栏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以“姑苏繁华图”为名的文史掌故节目,一个是吴方言演绎的电视栏目剧“都市故事会”。前者取名来源于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书画作品,该画长达三十米,大气淋漓又精细入微地再现了乾隆盛世姑苏城的百里风景和街市繁华,可称之为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电视台颇有创意的每天选取画卷的一个片断加以评介,创作了一个颇有书卷气息的人文电视栏目。而“都市故事会”则以方言短剧的形式,讲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时尚性和传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选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参与演出,颇受普通市民阶层欢迎。两档节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种立足地方的传播定位,由于受众目标明确,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运作,有效而且稳定地实现了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现代人文地理环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指向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无论影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无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与媒介形态这两个立体空间的接合中实现准确定位与合理布局,现代媒体方能建设通达的信息传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与虚拟

媒介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地理影响改造媒介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媒介书写和塑造的对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观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想象性和虚拟性的存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对生存空间的认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电脑与网络、影视与报刊,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游历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当代,每一个具体的人,大都会从现代媒体的虚拟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数百年前的欧洲人那样,获得马可·波罗游记式的阅读快感。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观,寄托着特定地理空间的人对于身外世界的复杂诉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个人的情感心理,无所不包。对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就当下中国的具体社会现实和媒介发展的最新形态来说,有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与乡村。现代文明的基本进程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和乡村成为了现代人最基本的两种生存地理空间结构。城市是主流和强势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为例,《文汇报》侧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描写上海,《新民晚报》主要从平民阶层的视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报》则着力营造年轻都市白领所陶醉的小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地理空间,需要通过媒体的分工定位来展开多维透视。但在这些纷繁的维度中,敞开与掩盖、强调与忽略、导向与回避、放大与缩小常常彼此交织渗透,都需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域进行深入的清理。乡村往往成为城市人的自我抚慰的想象性建构,各类媒体发现和关注古村古镇的持续热情就是一个明证。这种热情的背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都市人疲惫心灵的精神想象、商业利益的消费驱动已经搅拌混合为一体。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全方位的展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城与乡,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地形图中重要的两大板块。媒介学视域中的城乡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重要问题:第一,媒介如何成为确定当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为塑造并跨域界传播现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三,媒介在城乡文化关系的建构与调试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负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对于城市、乡村的虚拟和想象是否会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会责任。

其次是互联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地理空间。网络虚拟地理是现代高端科技与现代人复杂心理世界互相合谋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基本有网络论坛、网络通讯工具、即时聊天室、电子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其实也是一种实在,即“虚拟实在”③。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后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电子表象具有主观心理的真实性,它既可以是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模拟,也可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主体是相对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间是流动性的,信息是随机性的,形式是变幻的,真实与假象、责任与戏谑、高尚与卑下……都混杂莫辨。这就好像一条决了堤却又流淌不尽的大河,裹挟着泥沙和鱼龙汹涌而来。强制性的阻塞肯定是无效的,任意性的放纵也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规划地疏导。媒介地理学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为实践网络虚拟地理的规划疏导提供理论的依据,这需要展开诊断式的批评和反思。

三、思维的创新:立体的空间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线性发展的时间——历史观念的逐渐确定,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所谓的时间社会时代:“空间在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静止的。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全面步入空间化的时代。空间化的时代需要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这在当代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代人文地理版图与现代媒介多元形态,都已经在对平面的超越中向立体转型。

立足于当代语境的媒介地理学建构,必需完成的就是视野的转换和思维的创新。人们历来认为,媒介的传播是线性的过程,是从信息的发送、接收到反馈的环型结构。但是在空间化的时代,多层次立体的地理空间和媒介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传播的球型系统。时间性的历时观察,将难以全面地应答现代传播课题,必需以空间性的、共时性的、并置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补充。当代媒介与当代地理的结合,带来的就是对线性过程思维框架的突破。这种结合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首先是媒介书写、传达方式和战略的变革。“为了提供现有情况的一个代表图景,地理学切过时间量度的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间)”⑤,这种地理学的空间取样方法,也正是现代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快捷的时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扩容,扩容后,非同质性的各种信息又进一步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发生增殖,从而实现深度传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德国世界杯报道冠名为“豪门盛宴”,对比赛进行奇观式的叙述。尤其在决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别在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国和法国球迷观赛的酒吧中进行同步报道。四地报道来回切换,胜者欢呼,败者失意。央视的报道意图非常鲜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这一全球化狂欢节所带来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广度。实现这一意图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拓展媒介覆盖的地理空间,通过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样,以共时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现:光荣与失落、辉煌与黯淡、欢呼与哭泣、喧嚣与沉静……画面的不断切换,带来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灵、情感的对比,而以他者身份参与观看的中国观众,则获得一种多样化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一例证,反映出共时性并置思维运用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奇观效应。再如,好莱坞大片全球同时公映也体现了空间化的传播战略。早期影片公映总是先在大城市开始,然后根据票房情况逐渐向小城市、县、乡推进。现今网络媒体使得公映过程的传播速度大大缩短,甚至降到零,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实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报。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⑥。媒介空间分析有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区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内部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规划定位,三是目标性的受众阶层分析,四是针对性的人文地理层次分析。四种分析的整合起来,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动和融合。如,合肥晚报报业集团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都地处省会,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市报与省报同在一个城市而造成地位尴尬的局面,合肥晚报的定位是具有晚报色彩的党报,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特例。虽同在一地,因为资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媒介空间布局。在当代文化地理环境中,媒介空间分析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对于构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①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J].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④福柯语,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文斌译,第10页。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2

论文摘要:媒介地理学以密切联系人文地理为基础,注重开展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比较特征研究。当代语境中,人文地理的整合与分层,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现代媒体也以想象和虚拟的方式塑造着媒介中的地理形象。城乡地理与网络虚拟地理是当下中国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媒介地理学的当代思考必需应用立体的空间化思维方法。

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和理解,从来都离不开媒介的帮助;任何媒介形态的生成、发展和嬗变,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展开。媒介与地理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媒介地理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学研究视野的学术必要性。作为交叉性的学术空间,媒介地理学是“一个曾被长期忽视的学术领域和审视窗口”①,需要综合传播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

在通论的意义上,地理学一般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媒介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环境的意义上展开。人类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类适应、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又不断发展和创造人文环境的历史。这决定了媒介地理学的两种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历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当代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动态的前瞻研究。回溯是为了清理和总结既有的知识以及方法积累,前瞻是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理论空间与思维。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传媒与不断更新的人文环境,当代性的前瞻研究无疑更具有理论的实践意义。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②。规律的总结需要以关系的辨析为前提和基础。关系有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影响关系,二是差别关系。从根本上说,媒介地理学展开的就是一种关系研究与比较研究,即以人为焦点,一方面透视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一方面比较相同、相似、相关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观的差别特征。本文试图立足本土中国的当代视角,对此展开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与分层

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两个方面。文化的现展以趋同为大势,在当代中国,由于政治意识较统一、市场经济的整体开放以及人口的跨区大规模流动,文化区域的传统差异已经变得非常微弱。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地理状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着新的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化。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当下中国的经济龙头区域和信息高地,当地在媒介发展战略上显示出整合利用区位优势的明确意识。广东卫视和浙江卫视都以财富为基本定位,以地方经济强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媒介传播。上海东方卫视则成为唯一一个“以新闻见长”、敢于用资讯打新闻牌的省级卫视,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直播报道中,初步形成与央视、凤凰卫视三分天下的态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媒介品牌的树立固然以区域地理优势为基础,但其传播辐射的根本指向却是追求跨区域的全面覆盖,无论财富还是资讯,都无法用单纯的地方性来解释。广东、浙江、上海的省级卫视都是以本土优势为基点来实现超地方化的发展策略,它们走的是最大化的受众路线,即通过捕捉观众群的最大化,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最大化。

市场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地域边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关键的是要看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类的共通性,否则就无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现代媒体,尤其是电子、虚拟信号成为主导性传播介质以后,时效性和覆盖面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区域必然被打破。事实上,广东等地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与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湖南卫视的娱乐旗帜、安徽卫视的电视剧集中营、重庆卫视的电视版故事会,并无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环境对于特定媒介形态的影响关系时,必需改变传统的平面化地理思维,而应树立跨域界交融的整体宏观视野。

与整合相联系,现代文化地理版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维度是立体分层。区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当代社会,它往往向两个方向流动分化,一方面是区域性雅文化传统转化为小众文化的精英风尚,另一方面是区域性俗文化传统转化为大众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动分化的结果不是走向截然对立,而是交融互渗,从而构成了现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再体现在传统地域的平面差别上,而是表现为空间层次上的立体并生。在多层次的现代空间人文地理版图中,媒介的发展也必然分层化,特定的媒介形态针对特定层次的人文空间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传播功能的层级体系。以吴文化的代表苏州地区为例,当地电视节目的两个特色栏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以“姑苏繁华图”为名的文史掌故节目,一个是吴方言演绎的电视栏目剧“都市故事会”。前者取名来源于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书画作品,该画长达三十米,大气淋漓又精细入微地再现了乾隆盛世姑苏城的百里风景和街市繁华,可称之为苏州版的清明上河图。电视台颇有创意的每天选取画卷的一个片断加以评介,创作了一个颇有书卷气息的人文电视栏目。而“都市故事会”则以方言短剧的形式,讲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时尚性和传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选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参与演出,颇受普通市民阶层欢迎。两档节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这种立足地方的传播定位,由于受众目标明确,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运作,有效而且稳定地实现了特定区域市场的占有。现代人文地理环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现代媒介的传播功能指向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无论影视、报刊还是网络,都无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与媒介形态这两个立体空间的接合中实现准确定位与合理布局,现代媒体方能建设通达的信息传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与虚拟

媒介与人文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地理影响改造媒介传播形态和方式的同时,也必然成为媒介书写和塑造的对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观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想象性和虚拟性的存在。现代传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对生存空间的认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电脑与网络、影视与报刊,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遍知天下、游历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当代,每一个具体的人,大都会从现代媒体的虚拟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数百年前的欧洲人那样,获得马可·波罗游记式的阅读快感。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观,寄托着特定地理空间的人对于身外世界的复杂诉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个人的情感心理,无所不包。对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跨学科系统工程。

就当下中国的具体社会现实和媒介发展的最新形态来说,有两个具有广泛覆盖面和深度辐射力的媒介地理样本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与乡村。现代文明的基本进程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城市和乡村成为了现代人最基本的两种生存地理空间结构。城市是主流和强势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为例,《文汇报》侧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描写上海,《新民晚报》主要从平民阶层的视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报》则着力营造年轻都市白领所陶醉的小资上海。上海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地理空间,需要通过媒体的分工定位来展开多维透视。但在这些纷繁的维度中,敞开与掩盖、强调与忽略、导向与回避、放大与缩小常常彼此交织渗透,都需要从媒介地理学的视域进行深入的清理。乡村往往成为城市人的自我抚慰的想象性建构,各类媒体发现和关注古村古镇的持续热情就是一个明证。这种热情的背后,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都市人疲惫心灵的精神想象、商业利益的消费驱动已经搅拌混合为一体。在中国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全方位的展开,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城与乡,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地形图中重要的两大板块。媒介学视域中的城乡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讨一系列重要问题:第一,媒介如何成为确定当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为塑造并跨域界传播现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现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三,媒介在城乡文化关系的建构与调试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负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对于城市、乡村的虚拟和想象是否会造成一种真实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会责任。

其次是互联网络所建构的虚拟地理空间。网络虚拟地理是现代高端科技与现代人复杂心理世界互相合谋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基本有网络论坛、网络通讯工具、即时聊天室、电子网络游戏等等。虚拟不等同于虚构,其实也是一种实在,即“虚拟实在”③。对于参与者来说,这种后工业时代人们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电子表象具有主观心理的真实性,它既可以是对实在世界的一种模拟,也可以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在网络虚拟地理环境中,主体是相对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间是流动性的,信息是随机性的,形式是变幻的,真实与假象、责任与戏谑、高尚与卑下……都混杂莫辨。这就好像一条决了堤却又流淌不尽的大河,裹挟着泥沙和鱼龙汹涌而来。强制性的阻塞肯定是无效的,任意性的放纵也不可取,唯一的办法就是有规划地疏导。媒介地理学的重要责任之一,就在于为实践网络虚拟地理的规划疏导提供理论的依据,这需要展开诊断式的批评和反思。

三、思维的创新:立体的空间

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线性发展的时间——历史观念的逐渐确定,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所谓的时间社会时代:“空间在以往被当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静止的。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开始全面步入空间化的时代。空间化的时代需要空间化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野,这在当代物质语境和思想语境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现代人文地理版图与现代媒介多元形态,都已经在对平面的超越中向立体转型。

立足于当代语境的媒介地理学建构,必需完成的就是视野的转换和思维的创新。人们历来认为,媒介的传播是线性的过程,是从信息的发送、接收到反馈的环型结构。但是在空间化的时代,多层次立体的地理空间和媒介形态,已经初步形成了信息传播的球型系统。时间性的历时观察,将难以全面地应答现代传播课题,必需以空间性的、共时性的、并置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补充。当代媒介与当代地理的结合,带来的就是对线性过程思维框架的突破。这种结合将带来两个方面的深层次变化。

首先是媒介书写、传达方式和战略的变革。“为了提供现有情况的一个代表图景,地理学切过时间量度的断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间)”⑤,这种地理学的空间取样方法,也正是现代媒介传播的重要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快捷的时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扩容,扩容后,非同质性的各种信息又进一步在互相参照比较中发生增殖,从而实现深度传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对德国世界杯报道冠名为“豪门盛宴”,对比赛进行奇观式的叙述。尤其在决赛时,中央电视台派出记者分别在德国柏林、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国和法国球迷观赛的酒吧中进行同步报道。四地报道来回切换,胜者欢呼,败者失意。央视的报道意图非常鲜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这一全球化狂欢节所带来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广度。实现这一意图的方式,就是通过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拓展媒介覆盖的地理空间,通过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样,以共时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现:光荣与失落、辉煌与黯淡、欢呼与哭泣、喧嚣与沉静……画面的不断切换,带来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灵、情感的对比,而以他者身份参与观看的中国观众,则获得一种多样化的感同身受的体验。这一例证,反映出共时性并置思维运用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奇观效应。再如,好莱坞大片全球同时公映也体现了空间化的传播战略。早期影片公映总是先在大城市开始,然后根据票房情况逐渐向小城市、县、乡推进。现今网络媒体使得公映过程的传播速度大大缩短,甚至降到零,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实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报。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将‘空间分析’引入媒介研究当中,对‘媒介空间’的分布与建构进行研究,这将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学研究的‘媒介空间分析理论’”⑥。媒介空间分析有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区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内部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规划定位,三是目标性的受众阶层分析,四是针对性的人文地理层次分析。四种分析的整合起来,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动和融合。如,合肥晚报报业集团和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都地处省会,为了避免资源浪费,避免市报与省报同在一个城市而造成地位尴尬的局面,合肥晚报的定位是具有晚报色彩的党报,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个特例。虽同在一地,因为资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众群,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媒介空间布局。在当代文化地理环境中,媒介空间分析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发展的动向与趋势,对于构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①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J].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③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页。

④福柯语,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王文斌译,第10页。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3

一、“京海”之争中上海文人的地理集聚

20世纪30年代的“京海”之争跨越天津、上海两地而展开。论争的缘起是1933年5月海派作家章克标的《文坛登龙术》在上海自费印行后,一时洛阳纸贵,当年重版两次,章克标由此名声大噪。继之,6月16日上海《论语》第19期上刊载章克标《文坛登龙术》的《解题》和《后记》,8月16日第23期上又刊发该书的广告及目录。这引起了远在北京沈从文的关注,l0月18日,沈从文在其遥编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刊发《文学者的态度》一文,列举中国当前文坛存在诸多“玩票白相”的情状,缺乏应有的严肃与“庄重”,直陈章克标等上海文人“登龙有术”而严重败坏文坛风气。此论一出,激发身居上海的海派作家苏汶(即杜衡)的不满,随即撰文《文人在上海》刊发于1933年12月1日《现代》第4卷第2期,为上海文人进行辩解,指出对方“不问一切情由而用‘海派文人’这名词把所有居留在上海的文人一笔抹杀”①。对此,沈从文撰文《论“海派”》刊发于1934年1月10日《大公报•文艺副刊》,阐释“海派”一词的核心意义在于“‘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沈从文与杜衡一南一北的论战引发众多文人,如曹聚仁、徐懋庸、鲁迅、师陀、胡风、韩侍桁、姚雪垠等先后撰文参与此次论争。除其他少量文艺刊物之外,上海的《申报•自由谈》和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为论争的主要阵地。京派方面,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的文章,除了沈从文的两文,就只有论争后期师陀的《“京派”与“海派”》一文。而师陀也不偏袒京派,他以公允的态度指出沈从文“因为愤慨至于极端,主观的成分很大”的个人观念上的偏执。但在上海,文人们对沈从文的海派说反应强烈,激起理论家、文学家等众人的非议。1933年11月,韩侍桁撰文《论海派文学家》为海派作家辩护,当时刊发于《小文章》,次年即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初版。继之,《申报》的附张《自由谈》上刊发多篇论争文章。1934年初,相关文章有曹聚仁的《京派与海派》(1月17日)、徐懋庸的《“商业竞卖”与“名士才情”》(1月2O日)、毅君的《怎样清除“海派”?》(2月10日)、栾廷石(鲁迅)的《“京派”与“海派”》(2月3日)和《北人与南人》(2月4日)、古明(胡风)的《再论京派海派及其他》(3月17日)等。这些文章虽不无对海派文人恶俗风气的抨击,但对沈从文所持“北方文学家”的优越感多揶揄之辞,更遑论正值与施蛰存展开“《庄子》与《文选》”酣战(1933年1—10月)之中的鲁迅的参与,以至于“‘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成为不刊之论。无论如何,上海文人摒弃各自文学理念的差异,以地理集聚的形式自觉为海派文学正名,捍卫其作为地域文学流派的合法性,并由此在全国范围造就一种强大的磁场效应。2月17日,沈从文发表《关于海派》一文表示退出讨论,其所抨击的海派文学却借势“浮出历史地表”。对于沈从文,这场论争的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地方感是一种强烈的、通常是积极地将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能力,但是,它也能够变成有害的和摧毁性的。”湖南出身的沈从文之所以以“北方文学家”自居而贬斥南方文坛的不良风气,源于其对于北平为代表的北方文坛的服膺与认同。北方文坛之厚重、严肃、纯粹本是新文学的优良传统,遗憾的是,“厚重之弊也愚”,当它凝固为一种“有害的和摧毁性的”文学理念而压制南方文坛时,丧失了其本有的古朴与端正。而南方地域培育的机灵、反叛、包容的文学理念,使上海文人对于海派文学有合理而准确的定位,当然,海派文学的地域形态及深厚内涵为此场博弈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二、“新性道德特刊”事件中的南北对峙

除了地理集聚效应,海派文学的生成与上海报刊媒介关系紧密,其所秉持的自由、包容的文化理念为之提供了强大的传播平台。论争期间,京派、海派文学的同人期刊,沈从文主编的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的较量并未充分参与,除了沈从文、师陀、杜衡之外,学派同人也并未加入论争,最为突出的是《申报•自由谈》为此刊发的上海文人的诸多篇目。20世纪30年代,因内容的民主与思想的活跃,《申报》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尤其在留法回来的黎烈文任主编时期,《自由谈》刊发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文字,众多文艺家就文学、文化、社会等热点问题发表观点,掀起一个又一个的论争热潮。在此态势下,《自由谈》为海派文学的“浮出”营造了强大的气场,迫使“北方文学家”弃甲而归。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海派文学初期跨越北京、上海两地展开的“新性道德特刊”事件上。此次讨论始于上海,也以北京学者的告退为终。海派小说的浮现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观念的转变与生成。受五四新思潮的激荡,20世纪20年代现代知识分子大力宣扬现代观念,国内大报刊都展开相关的介绍、讨论,掀起现代意识的巨大思潮。其中1925年1-_6月发生在北京、上海两地期刊《妇女杂志》、《现代评论》、《莽原》、《妇女周报》、《京报副刊》等关于“新性道德”的讨论对于海派文学的初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事件的起因是1925年1月1日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刊发了主编章锡琛亲自撰写的《新性道德是什么》一文。该文借鉴福莱尔的《性的问题》,遵从自由与平等的人生原则,提出性道德“以有益于社会及个人为绝对标准”。同时刊发的有周建人的《性道德之科学的标准》一文,指出“人的自然的欲望是正常的”,“科学的性道德”只需合乎两个标准——“不损害自己和他人”、“顾到民族的利益”。此刊一出,国内学者为之哗然。3月14日,北京的《现代评论》第1卷第14期刊发北大教授陈百年的文章,批判章、周二人的言论为“一夫多妻的新护符”。鉴此,章锡琛撰文《新性道德与多妻》、周建人撰文《恋爱自由与一夫多妻》予以驳斥,与陈百年的《答章周二先生论一夫多妻》展开笔战,5月9日,三篇文章同时发表于《现代评论》第1卷第22期。引起如此轰动,是《妇女杂志》所不愿的,因为发行该刊的“商务印书馆的几位先生,素来是以中正和平为主的,背时固然不对,激烈尤其大忌”。章锡琛渐受排挤与干预。而《现代评论》虽予以刊发论争文字,但终究有所顾忌,以至于编辑在排版上并没有以论战的方式并列着予以刊发。翻阅《现代评论》第1卷第22期,陈百年的《答章周二先生论一夫多妻》一文编排于“时事短评”一栏,这是《现代评论》每期必有的头版栏目,占据着核心而醒目的位置。而章、周二文列于刊末的“通信”一栏,按鲁迅(当时在北京)的说法,“挂在那边的尾巴上”,“委屈得很”。在此情势下,章、周二人转而将文稿寄给鲁迅,请他代为介绍别处刊登,鲁迅激于义愤,毅然录用。5月15日,在鲁迅主编的《莽原》杂志上,同时刊发周建人的《答<一夫多妻的新护符>》、章锡琛的《驳陈百年教授<一夫多妻的新护符>》两文;6月5日,又刊发章锡琛的《与陈教授谈梦》、周建人的《再答百年先生》两文。5月29日,陈百年的《给周章二先生的一封短信》刊发于《莽原》,表示退出论争,以示结束。并且,论争期间北京、上海等多家报刊刊发相关文章,辨析双方观点。3月22日,《妇女周报》刊发顾均正的《读<一夫多妻的新护符>》,4月16El,《京报副刊》刊发许言午的《新性道德的讨论》,6月10日,《妇女周刊》刊发君萍《新性道德与一夫多妻》。这些文章虽角度不一,措辞委婉,但基本观点全然一致,均为支持或认同章、周二人的“新性道德”观点,彰显了现代意识的强大与趋时。

“新性道德号”事件影响深远,这首先对于上海现代意识在上海大众的播撒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性道德号”特刊期间,《妇女杂志》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群,“杂志发行量由过去的二千来本增至一万以上”I1I_,开创妇女杂志界的新纪元。而章锡琛离职后,《妇女杂志》复归保守立场,调整编辑方针,开设孩子喂奶和家庭厨房等事宜的栏目,销量一落千丈。可见,日常家庭护理等传统性选题已不再趋时,现代意识成为时人关注的问题。同可佐证的是,章锡琛当年离职创办开明书店,着手出版《新性道德讨论集》一书,收录论争中章锡琛、周建人、陈百年等相关文章,销量甚好,当年(1926年)“居然”再版,而后又版,不但于章锡琛而言是“大可慰藉”的,也足见上海民众对现代自由观念的广泛接受与普遍认同,这为上海女性广泛地进入社会的公共空间,并继而成为20世纪30年代海派文学的消费对象奠定了思想与文化基础。其次,上海报刊媒介造就的公共空间为海派文学的“浮出历史地表”开辟了道路。在两场南北论争中,上海的《申报•自由谈》和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上海的《妇女杂志》与北京的《现代评论》分别构成相互对抗的形势。天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北京的《现代评论》均为同人创办的学院派杂志,以自由主义的姿态宣扬端庄、纯正的文艺趣味,少有围绕某一时代主题的同声呼气,集结发声。而上海的《申报•自由谈》、《妇女杂志》则不然。它们面向大众,拥有持续而稳定的读者群,《妇女杂志》曾突破10000份的销量。作为全国的第一大报,《申报》最高的发行量更达15000份,附张《自由谈》及时捕捉社会热点,“与人以智识,使人得有优良的消遣与娱乐”。尤其在黎烈文主编期间,《自由谈》针砭时弊,锋芒毕露,给予撰稿者充分表达思想的空间,这为上海文人对京派文人的反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播撒场域。同理,在“新性道德”论争中,与北大教授陈百年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者是时任《妇女杂志》的主编章锡琛。章锡琛深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在1920-1925年担任主编期间,他以激进态度改良杂志,旨在“谋妇女地位的向上,和家庭的革新”¨。为此,开设离婚问题号、产儿制限号等10种特刊,旨在通过广泛地研究各种女性问题,探讨现代女性意识的发展走向,选题大胆、前卫而时常激起大众争议。在论争前期,《妇女杂志》销量飙升,发行上万,为章锡琛、周建人赢得庞大的读者群,至后期,虽《妇女杂志》碍于舆论有意撤退,但有鲁迅施以援手,更以《莽原》编辑身份为之刊发稿件,为其提供宣扬现代意识的后续论坛。相比之下,《大公报•文艺副刊》、《现代评论》延续的是新文学同人办杂志,自由相惜的传统路径,因此,不论是艺术趣味,还是营销手段,实在无法与上海报刊媒介相匹敌,可以说,上海的媒介环境为海派文学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颇具传播力的现代公共空间。

三、世界主义之于文学传播

诚然,关于海派文学这一新兴文学形式,南北文人的论争主要源于各自所持的文化理念的差异。北京及其京派文人多持“庙堂”主义的排斥与偏见,而上海以及海派文人多持世界主义的包容与并进。自1842年开埠以来,上海的城市发展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特质。熊月之曾如斯概括本土想象对于上海的两极化观点。在经济层面,上海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殖民层面,上海是“外国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在道德文化层面,上海既是罪恶的源头,也是光明的源泉,既是大染缸,又是学习西方知识的窗口。故此,上海以一种双向矛盾的姿态呈现着,她既是“光明的城市”,因为其启蒙教育、杂志出版、文学革命和社会变革;又是“黑暗的城市”,因为它是污秽、堕落、性关系混乱和道德腐败的温床。而远居“庙堂”之上的北京,在20世纪20年代政府对于新文化、新思想的压制是相当浓重的。《努力》三十六期(1923年)里就告诉过我们,“国务会议”里曾经有“取缔新思想”的议案。另据阿英考证,1924年,《胡适文存》、《独秀文存》等书籍以及易卜生的戏剧《娜拉》均在北京被禁,胡适甚至遭到被驱逐出境的指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民众对新文化、新思想也仍是相当隔阂,恪守着旧礼法的体制与风俗。1924年的北京戏园里仍是男女分座的,瞿秋白曾请刚从沪到京的丁玲看陈德霖出演的京剧,丁玲因哀伤挚友的早逝无心看戏,写了一个字条请茶房递过去以作辞别。_】刊因此,京派文人之于上海多是秉持精英主义的道德批判立场,注目其“地狱”、“黑暗”与污秽的一面,嫌弃、鄙视乃至成见流播甚久。不消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20多年后,1956、1957年沈从文二度以文物研究员身份前往南京、上海等地考察时,依然毫不掩饰对上海的鄙夷与不屑,他揶揄上海人对衣食住行的细致与讲究,为钱、物无意义消耗的生活状态,少女受世风感染的“早熟”与“摩登”现象,坦陈“我过去不喜欢这个地方,现在还是不欢喜”…。但其实,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社会形态并非狭隘或单一的,倒是弥漫着复杂多元、兼容并蓄的世界主义文化气息。从空间分布上,当时上海的地缘政治情况处于一市三政的分裂状态,法国租界和公共租界(包括日本人在虹口一带的非正式地盘)各据上海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一半。从人口结构上,上海自开埠以来开始发生剧烈变化,所谓华洋杂居,五方杂处。据统计,1930年上海的200万人口来自48个国家,而80%的中国居民来自广大内陆的移民。故此,不论是上海文人还是普通百姓,身份认同无法统一,也无以认同。对于上海,他们一面感受其“地狱”、“黑暗”的特质,也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尤其是外来文化的多质性为海派文学的创作提供充足的精神资源。单就海派文学的文学表现——“颓废”而言,其精神旨趣吸纳世界东西方文学的学术资源,凸显世界主义的文化理念。参阅20世纪20年代海派期刊译介(绍介)的外国作家作品情况①。上表所示,尽管日、法国作家深受青睐与追捧,但在7个杂志上,被译介的外国作家多达30多位。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4

[关键词]新兴学科;媒介地理学;传播生态学;传播人种学;地方媒介

Abstract:geographyofmediaisanew-risingsubjectwithindependentconditionandstudiesthemutualrelationandregulationofhuman,mediaandgeography.Geographyofmediafocusedonthespecificmediastatusproducedinspecificregion,differentgeographicsampleappearedinsamemediastatus,consideringandunderstandingdifferentcommunicationcharacteristicofhumanbeingslivingindifferentgeographicenvironmentanddifferentgeographyviewpointfromreceiversindifferentregiontomediacontent.Facingcomplexmediageographicphenomenaandissues,geographyofmedianeedtobuildupacross-subject,comprehensiveandleveledanalysisframe.Thesubjectalsoshouldfocusontheanalysisresearchoftheoryandpractice.Afterall,thesubjectcouldcontributetogeographyofmedia,mediaandgeography;furthermore,makecontributiontoconstructaharmonysociety.

KeyWords:New-risingSubject,GeographyofMedia,EcologyofCommunication,EthnologyofCommunication,LocalMedia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都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既是最新知识的强力切入,也是传统学科的分化整合。媒介地理学(GeographyofMedia,又译传媒地理学)是从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划分出来的一块小小的学术领地,也是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建成的一座理论大厦。它既秉承了媒介学、地理学这两门学科的优良传统和遗传基因,又吸收许多相关学科的活性因子和知识营养。

著名哲学家康德写道:“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线就分不清楚,各种科学的任何一种就不能彻底地按其性质来对待了。”[1]的确,就像一个国家只有在确定了一定的地域之后才开始存在那样,媒介地理学也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之后,才可以从本质上将自己同其它科学区分开来,并进而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一、媒介学与地理学互动、融合的结晶

虽然“媒介地理学”的概念在在国外直到1985年才在一本明显、直接与媒介地理学研究有关的论文集出现(BurgessandGold,1985)[2],1992年我在《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一文中曾四次讲到“媒介地理学”[3],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最新辞书中还查找不到这一条目,相关的专门研究非常稀少[4],但是实际上,从人类发明媒介的那一刻起,媒介就与地理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学术联系和媒介地理现象。

首先,特定的地域生态产生特定的媒介形态。人类的生存和传播活动,都要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在森林中的原始人类能够就地取材,在树叶、树皮上写字,后来则在木片或竹简上刻字;生活在河网湖区的祖先们则学会了通过苇叶写意传情;而生活在广阔沙漠上的人们要将一则信息传送到远方就只有通过“泥版书”;还有我国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铜器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货布、陶器等文字,以及相传的秦以前的“古文”;约公元前3000年在古埃及出现另一种原始、古老的图书──纸草书卷,约公元前8世纪中东地区的帕加马人发明的“羊皮书卷”等,也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符号和媒介形态。

其次,相同的媒介形态却能反映出不同的地理样本。传播是人性的外化,也是环境的折射。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等著作,裴秀《禹贡地域图》、郦道元《水经注》、玄奘《大唐西域记》、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罗洪先《广舆图》、徐霞客的游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著作,都是平面媒介对不同地理形势的描述和反映。地理学家则在电视发明的初期便利用它记载人群形象与地理外貌。他们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和性格、各个区域的地理形势能够真实地反映在电影之中,正是电影地理学提供了意义的地图,才让我们得以在当代世界里顺利航行。在现代大众传播的社会里,传播者依然认为媒介地理形势以及它的认同格外重要,并试图让每一个文本透过这些因素而生产某种类型的受众。

第三,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包括传播和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群,具有暗黑色的皮肤,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卷曲的头发,能防止头部被晒得过热;宽鼻、厚唇、大嘴巴,便于散热;他们用来描述炎热状态的词汇特别丰富。长期生活在寒带的人群,身材魁梧,具有高窄的鼻子,使冷空气较慢地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以防冻伤;据说爱斯基摩人用来描写雪花形变的词汇有近二十种。同样,传播作为人类的活动,也是人性和生活的建筑材料。其实当我们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传如其人”时,也等于在说“传如其地”。音乐地理学告诉我们,渔歌、牧歌、秧歌、山歌等,就既是唱歌人面貌和人格的本质反映,也是其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第四,不同区域的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地理“看”法。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对25名欧洲裔学生和27名华裔学生的眼睛活动进行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学生在看指定图片时,目光会停留在不同区域,并且停留的时间也不同。研究显示,西方人注重主体,是个人主义;东方人注意背景,更多的关注别人。比如丛林中有只美洲豹,欧洲裔学生的目光会长时间停留在豹子身上;华裔学生则更习惯于花时间观察图片背景和整体,并且会在背景和主体之间来回移动目光。研究小组组长理查·尼斯比特就此得出结论:“他们‘看’世界的方法确实不同。”这项研究甚至显示一个真理:某些地域的人更善于做某些事,另外一些地方的人则善于做其他事。[5]这也是传播人种学(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提供给媒介地理学的一个有力证据。

二、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如果说媒介地理学是媒介学与地理学互动、融合的结晶,那么它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框架也应该在对“人、媒介、地理”这个互动、融合地带的扫描、分析中确立。

人是媒介学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体。事实上,各种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罢了。体质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的身体特征去研究人;文化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生活方式去研究人;心理学家是从人类的思想(即头脑)去研究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经济学家是从人类的交换行为中去研究人;政治学家是从人类的权力关系中去研究人;历史学家是从人类的“记忆”中去研究人;法律学家是从人类社会中的强制性的规范上去研究人。[6]同样,媒介地理学就是从人类、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中去研究人,研究人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明媒介、使用媒介和活化媒介,如何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媒介呈现地理、审视地理或突破地理。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以人类社会的某一特定现象或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媒介学与地理学都是研究人与媒介运作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媒介地理学就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它同一般的媒介学相比,它侧重把媒介现象尤其是传播活动现象放到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探索其本质和规律。同一般的地理学相比,它将地理形貌和地理信息的媒介再现、转换以及它对媒介工作者和受众的影响、制约等作为分析、研究的重点,对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研究不是它的任务。因此,不论是在媒介学者还是在地理学者的眼里,媒介地理学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分支学科。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从它的学科定义上得到解释,还可以进一步从它的分析框架得到说明。我认为,媒介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媒介地理学面对的现象和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的知识和方法日益丰富,通常它需要动用和吸纳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视野对媒介地理学研究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微观和宏观地分析研究。

其次,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有梯度的、有层次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就是:媒介地理理论、媒介地理历史、媒介地理应用。媒介地理理论着重研究各类媒介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通过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建立与客观对象相一致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媒介地理历史研究在人类史上媒介的发明、创造、演变和发展的进程和地理因素、地理作用及其互动的本质和规律。媒介地理应用研究如何通过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文化、传播和媒介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专门的学科,如报刊地理学、影视地理学、网络地理学、出版地理学、音乐地理学等。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

[page_break]

第三,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分析框架。一般来讲,当前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与媒介地理学研究有关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的论题主要有:(1)媒介产业的地理形势研究。经济全球化、传播全球化、媒介产业全球化已是无可争论的经济地理现实,那么中国媒介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媒介地理形势,并结合中国媒介地理环境的实际,采取科学对策,急需理论和实践做出回答。[7](2)大众传媒的生态环境研究。媒介生态也是媒介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生态系统包括信息生产生态、信息传播生态、媒介分布生态、信息接受生态等。[8]当前媒介运作中出现的信息爆炸、信息污染、媒介暴力、媒介色情、文化沙漠等,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3)大众媒介的传播环境研究。环境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场所”和“容器”,它决定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对传播活动起着维护和保证的作用。可以进入我们研究视野的有硬环境和软环境、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等[9]。(4)媒介传播的“地形图”研究。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传播优势,充斥着西方的风俗和价值的文本、图像和声音正在全球飞速扩张,不断加深的文化差异和信息鸿沟正把人类带入一个充满冲突、不平等和分裂的时期,一些地区的极端分子甚至试图打造出具有很强攻击性的文化模式。文化侵略、信息屏障、媒介歧视、信息盆地等现实问题,正在使“媒介地形图”变得支离破碎。(5)媒介源地的本土性和地方性研究。的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是,媒介对本土性和地方性的过度坚持,有时也会成为先进文化的反对派和落后文化的保卫者。(6)各类媒介与地理环境的互动研究。报纸、杂志、图书等平面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不仅是特定地理环境中的产物,也是同地理环境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均有其各不相同的互动形态、特点和规律值得探讨。

三、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媒介地理学属于典型的事后追认型的学科,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大众媒介的兴起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基本同步,现已成为一个符合自主、独立条件的学科:(1)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体系,能够对它所遇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出详尽、明确和清晰的解释;(2)它的研究范畴极其广阔,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容纳大量的研究人才,满足专业化的要求;(3)它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并能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知识等资源。(4)它的理论性、实用性和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出巨大影响,吸引万众瞩目。因此,对媒介地理学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媒介地理学有利于丰富和充实媒介学和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作为介于媒介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媒介地理学既可以通过对地理因素及其影响力的研究和探讨为媒介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可以通过对媒介因素及其功能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为地理学研究注入新鲜的养料。

其次,有利于建立、发展与完善媒介地理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媒介地理学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地。因而,对于有志于从事媒介地理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来说,引进媒介地理学,只是一种手段,一种策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由引进到借鉴、由借鉴到超越的质的飞跃,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地理学。

第三,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中媒介地理因素引起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决策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决策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不仅无法分析和解决大众传播中因媒介或地理因素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无法使实践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清晰的道路前进,甚至有可能导致盲目的错误的媒介实践,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媒介地理学在本质上不是实证的、解释性的学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实践性、管理性和对策性的科学。当下,全球媒介地理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技术、人力优势着力构筑“传播高地”,而好多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信息盆地”之中;同时,知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正日益扩大。因此,研究媒介地理学无疑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全球媒介发展的地理格局和生态状况,有助于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当下媒介生存的地理成因以及媒介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基本趋势,有助于利用地理因素保持和增强本国媒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助于通过挖掘媒介潜力促进全体媒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循环,从而为建设和打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注释:

[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7页。

[2]Johnston,R.J.,DerekGregory,GeraldinePratt,andMichaelWatts(eds.).(2000).TheDictionaryofHumanGeography(4thed.).Oxford:Blackwell.pp.493-494.

[3]邵培仁:《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4]NigelThrift,geographyofmedia.

[5]王小萌:《东西方人“看”法不同》,《钱江晚报》2005年8月24日第8版;《看世界,东西方眼光迥异》,《参考消息》2005年8月24日第7版。

[6]魏镛:《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6-18页。

[7]邵培仁:《论媒介产业全球化与中国对策》,《新闻通讯》2001年第11期。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5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中地理;教学衔接

中学地理是中学课程中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性的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为内容的学科。中学地理的学习包含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地理学习衔接应该是科学而循序的。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旨在把握地理学习的认识过程,注重知识、能力、情感和行为的融合和地理思维与行为能力的培养、地理思想方法与价值观的形成,并着眼于培养学生获取、处理、更新知识与再学习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地理情怀[1]。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背景

1.课程设置模式使学生知识学习出现断层。“初二结业,初三暂歇,阔别一年,再学高中地理”,是当前中学地理课程的设置模式。由此,学生在中学地理学习中出现了断层现象。当学生在接受高中地理学习时,对初中地理知识的遗忘程度往往已经非常严重。区域地理知识的匮乏深深地困扰着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和升学,这在乡村初中毕业生中表现格外明显。在现行课程设置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是相互孤立的。初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师及教学内容几乎没有交融。初中地理教师只管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缺少高瞻远瞩的眼光;而许多高中地理教师则没有建立系统的中学地理知识体系的意识,从而难以建构起清晰明确的地理教学思路。2.学科边缘化影响高中地理教学的顺利开展。地理学科在初二下学期以会考的形式结业,以分数段设定等级或按照百分数计分,在高中录取时参考分值不高。在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的背景下,实际结果是学校和学生对初中地理教育教学的漠视。由于评价的偏颇,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深深影响了地理教师的教学热情,而地理教师浅显单调的讲解更使学生失去地理学习热情,初中地理考试题型单调、题目简单,多为机械性记忆题目,许多地理教师或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是给学生圈范围、划重点,这种“应试”教学模式深刻影响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顺利开展。中学地理学习包含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有着各自的学习特征。如何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平稳过渡,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适应高中地理学习的需要是目前中学地理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参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地理高考要求及福建省的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可从加强系统地理知识教学衔接、强化区域地理教学衔接、加强学习方法教学衔接等方面入手。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路径

1.加强系统地理知识教学衔接。初中地理知识框架以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建构。高中地理则分成三个模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选修模块。近年来初中地理知识明显简化,而高考地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则保持在较高的难度。高中地理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梯度增强,角度多维,广度拓宽,跨度增大,深度深入。因此,教学中加强初高中系统地理知识衔接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解读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整合人教、湘教、鲁教、中图等版本地理教材,分析近几年各地高考地理试题等工作,按专题梳理出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点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补充与深化的部分知识[2-3](表1)。因此,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明确初高中地理课程之间知识、能力要求上的差异,有助于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张弛有度。在初中地理教学阶段以更高的目标为导向,适当渗透高中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理科学的知识框架与思维模型,同时建议学生作学习笔记;在对学有余力且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时,可以对高中的知识进行较大幅度的扩展延伸,并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指导。2.强化区域地理知识教学衔接。区域地理作为地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贯穿于地理学习的始终,深刻地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各地理要素放在一个区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高考试题考查能力的主旨。由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简化导致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于区域地理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在高二阶段名义上是“复习”区域地理,实则等同新授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据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特点,在落实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熟悉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问题,做出合理分析评价成为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师生齐心协力认真对待的课题。(1)加强分区主题式教学,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分析方法。通过复习区域地理,明确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建构区域地理知识框架。由于区域空间位置不同,影响区域的自然要素存在差异,某些地理要素在一定的空间相对稳定统一,形成该地区的整体特征;而在另一地区则会因为某些要素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特征。有时相同的地理事物中会存在差别,而不同的地理事物则可能存在联系。在分析区域特征的基础上类比区域差异,设定教学主题,可以使学生深入系统地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4]。在分区教学中设定区域特色鲜明的案例情境与探讨主题,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以世界地理为例,可设置的部分主题如表2所示[5]。根据区域实际差异,探讨主题问题的设定视角与维度应有区域特色。初中阶段大尺度世界地理的探讨问题比较宏观,而在学生已经具备的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高中阶段探讨问题的设置可以比较微观,可以是中国四大地区、某一具体省区、某一市县甚至某一个村落。把区域地理知识当作载体,提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地理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学习与复习中训练地理思维品质,建构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2)深化区域地理专题教学,为学生建构模块化知识体系。将宛如涓涓细流的地理知识按照模块汇聚成专题的海洋,变换角度,以知识的内在联系类比归纳、图文转化、纵向递进和横向迁移,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重新编组中学地理知识,建构专题化的地理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在初中地理学习阶段,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对高中阶段的深入学习作用显著,应适时开展专题性的地理教学,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另一扇窗。如在学习“气象与气候”知识模块时,可以将七年级上册气象与气候、七年级下册世界各区域的气候、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象与气候,以及教材与地图中出现的气象气候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现象的影响提取出来,形成角度多维、内容丰富的专题,再学习有关内容时还可穿插复习与小结。而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可以从更多的视角,以更深的维度开展专题化的地理教学。从知识专题的角度,以区域地理穿插渗透其间,可以划分为地球的运动、气象与气候、河流湖泊与海洋、地质与地貌形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人口与环境、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工业、交通、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界线、自然灾害、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模块;若以题型的角度,可按照空间定位型、提取信息型、推理转换型、规律提炼型、时间计算型等专题组织复习。在初中地理学科处于边缘位置和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被明显简化的情况下,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加强渗透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必须的。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在趣味开放的教学中为学生初步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记忆理解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读图析图与图文转换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为学生学习高中地理打下坚实基础。33.培养地理图表判读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教学衔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均依存于一定的地理空间,有了空间定位才有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等一系列地理效应,而这一切需要通过地理图表呈现。地理图表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科学的学科语言,成为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伙伴。良好的地理图表素养将使学生终生受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图表能力是地理教师需要长期坚持的职责,也有利于实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平稳过渡。地理图表的信息量大、知识密度高,许多需要琐碎语言表达的地理知识都可以通过地理图表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许多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现象、要素以地理图表呈现,可以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以动态思维解析地理事物。地理图表能力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多种基础能力。地理图表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背景,建构地理空间依据和发展想象思维的媒介[6]。学会读图对初学地理的初中生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对高中文科生难度也不小。学生学会读图的前提是掌握地理图像的基础知识。在中学地理学习中应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教会学生阅读地理图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1)养成地理图表要素阅读习惯。对地理图表上呈现的地理要素进行阅读是重点。在阅读时一般先观其大略,了解所读图表包含的地理信息,然后按照主题、题目要求详细判读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规律,还可以深入挖掘图表信息背后的地理元素。对于中学生而言,地理图表阅读建议遵循一定的顺序: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洋流、人口、城市、自然资源等的分布)一般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即自西向东,从北到南,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阅读;反映地理事物随时间变化的(如地球公转与季节更替、人口增长历程、气温与降水的变迁、河流湖泊的演变等)一般按照时间顺序阅读;反映揭示地理事物内部联系的(区域气候形成示意图、区域城市、工农业的区位分析示意等)可按内在因果关系阅读;从自然地理现象到人文地理现象的一般先阅读自然现象再阅读人文现象[7]。(2)布置个性化阅读地理图表作业。从初中开始,便应根据知识的特征并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经常性地指导他们阅读地理图表。既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其掌握常规读图表的方法,又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个别指导,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地理图表学习方法。在阅读地理图表作业的设置上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思维及认知水平的差异,编制不同水平的阅读地理图表作业。初中阶段的作业设置应侧重于现象的描述,以熟悉区域为目标。而高中阶段的作业设置应注重现象背后的信息提取与分析思维,以建构地理思维模型,探索各地理要素的联系为目标(尽量使用贴近高考的黑白地理图表)。地理图表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而是培养能力、训练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感知、丰富想象、活跃思维,改变重文字轻图表、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思考、重积累轻运用的做法。(3)指导学生建构心理地图。地理教学对地图阅读、地图解释等颇为重视,然而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地图的培养。许多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对曾经熟悉的区域地理地图会感觉很陌生。学生的心理地图是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引导其进行地理思维[8]。

在初中阶段拥有丰富心理地图储备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能够随时调动心理地图,游刃有余地学习高中地理。心理地图如果不注意保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从记忆中逐渐衰退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训练,启发学生经常性地去阅读地理地图;当学生在初中阶段建构起较为稳定的心理地图后,到了更高阶段的学习会更加自信从容。思想的传递仿佛薪火相传,深入探究初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衔接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探索中,初高中阶段地理教学均应紧密结合学生心理与思维特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和行为的融合和地理思维与行为能力的培养、地理思想方法与价值观的形成,并着眼于培养学生获取、处理、更新知识与再学习的能力,陶冶学生自然与人文情怀,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袁少民.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1):9-10.

[3]相炜地理研究室.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与评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07):8-39.

[4]王树声.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蒋程程.区域地理双轨式教学策略的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1):12.

[6]王树声.教海求索五十年——我的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当前形势下,已有多项教研资料指出,目前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地理学科教学中,尽管学校与大多数任课教师均已清楚意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融合策略,其中尤以辅助地理课堂教学更为明显;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常会遇到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复杂、操作难以及缺乏实验素材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乐观。故现阶段,学校与任课教师需积极寻找和探索新型教学手段,实现地理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其课堂辅助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师资力量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讲,任课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要想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需先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所以当前环境下,学校需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对地理教师的教育培训,具体实施策略主要表现为:首先,将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纳入到地理教师的学校培训工作中,增强其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提高其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水平,培养优秀骨干教师,使其掌握最新的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其次,学校可充分借助计算机与网络环境,对地理教师进行远程的网上培训,并于网络中搜集和整理全面的教学资源,提高对教师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要求,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高质教师,为地理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增添助力。再次,学校为了增强教师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认识,使其能够将该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实践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同一内容,不同呈现方式”的对比式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的课堂培训教育中,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别展现“地球全貌”与“地球在宇宙中的形态”等两种不同的画面,以加深教师脑海中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辅助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师资力量。

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高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媒介和知识载体,对促进教师带领班级学生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增强教学导向性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现行的大多数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均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若采用以往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方法,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课堂知识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对于以上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高中地理实践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壳运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学生呈现出“地壳运动”的动画视频,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清楚的观察到几近真实的地壳运动过程,增强其直观感受。通过此种抽象知识直观化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三、打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真实性

现阶段,各高中学校与教师要想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需先配备一定的硬件设施。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中均已配备了专业的网络教室以及相关教学设备,目前只需将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植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便可辅助该学科课堂教学。当前环境下,学校可为该学科教学建立一个专业的地理实验室,并保证实验室内所配备的实验设备均符合教学内容与课堂实验活动标准,以增强新课标下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且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可直观地观察和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与该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无需向学生详细讲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内容,可充分利用此种有效的地理实验室环境,借助GIS软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对比不同的城市结构,开发思维,鼓励其思考和探索其不合理之处,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真实性与有效性。总之,目前在我国许多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各高中学校需科学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师资力量,并借助地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该学科教学打造信息化环境,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郑宏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森林.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文理导航旬刊.2015,(10):82.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7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提高自身素质

应对新的挑战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再次,是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有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捕捉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即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最后,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豁达开朗的心胸、振奋昂扬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对于学生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四、重新认识教材

确定地位作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根据大纲的要求,挖掘教材,确定培养目标,结果往往以单纯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简单地记忆这些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素质,这也就决定在地理教学中贵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那么,仅仅传授教材的基本知识就远远不够了。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地理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改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在改变,从而决定了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而目前教材的编写滞后于教学改革,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材观念,突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记忆经验结论为主的学习方法,养成积极探究事物形成过程及成因的习惯。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编制灵活多样的电视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教材,作为现行各种教材的补充。因此,教师应重新认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五、改变教育方式

融入素质教育在新时期,人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起新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也有了更新,如果还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势必与时代的发展不相协调,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启发式”教学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而计算机的使用,可以使文、图、声并茂,使得各种教育信息更加生动、直观。地理学科区域性、空间性比较强,用文字有时很难表达,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学生在现代电教育技术营造的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8

关键词:疟疾地理信息系统云南

通过收集云南省50多年疟疾防治资料,云南省地理资料,人文和社会资料。建立云南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摸清云南省的疟疾自然疫源地,为今后云南省疟疾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云南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探讨云南省疟疾的流行态势。运用该系统能很好地放映出云南省疟疾自然疫源地,并且能为防治提供科学的防治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它的优势是数据综合、地理模拟和空间分析能力。而疟疾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的存在和分布,都是跟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一定的生物群落密切相关,受到地理景观和动物地理学的支配。因此,基于医学地理学和流行病学理论为指导,以GIS为核心技术建立的疟疾地理信息系统,将为我们研究疟疾流行提供了新的信息手段。

GIS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概况

使用统计和图形分析方法,GIS可以对多层次数据形式的地图进行计算机分析。这些数据包括地图数据、气象气候数据、土壤植被数据、地形地貌数据、人文经济数据、媒介分布和疾病流行率分布。各种空间数据标定后,就可以进行信息复合、查询检索和数学建模。一旦建立,GIS就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定量的、可视的空间分析系统,可被用来筹划和开展疟疾防治计划。周晓农等应用GIS预测模3型对不同区域血吸虫病流行程度进行预测。

建立云南省疟疾GIS的必要性

近年来,云南疟疾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并向城市、人口密集区蔓延。特别是边境地区疟疾流行最为严重,在云南省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最为严重的是与缅甸接壤的瑞丽市和腾冲县,2005年这两个县的疟疾发病数突破千人,还有几个内地县,仍然是高发区,疟疾GIS由于蚊种种类、生态环境、地理、气象水文、人文经济等的不同,云南省疟疾GIS的建立,将有助于我们尽快找出与我省疟疾发生、传播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因子(如气温、降雨量、植被、土壤、宿主动物数量及种群分布、媒介能量变动等),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预测预报数学模型,为同样是因重大生态环境改变而正在进行的西糯渡水电站、澜沧江水利水电开发提供疟疾流行的风险评价,有助于我省所有监测点的分区规划,并加强质量控制,也有利于疫情信息的管理和准确地划定疫源地范围,为云南省疟疾的监测、防治、预测预报提供新的信息手段,为领导决策、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全区其他疾病的监测和控制信息系统建立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

云南省疟疾GIS的设计

一、系统目标

基于我省疟疾疫情资料,1982年以来的监测资料,疟疾自然疫源地资料,结合现在的基础地理、生态环境变化、气象水文和人文经济资料,建立云南省疟疾GIS,实现历史病情、时空分布规律综合分析以及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综合病因分析、病情实时监控、预测预报和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通过软件,应用基础资料建成基础地理数据库,生态环境数据库,气象水文数据库、人文经济数据库、历史暴发疫点数据库、监测点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若干数据库。并把数据库挂接在数据图层集的相应图层上。各基础数据库由5~30个字段组成,如按蚊密度及分类、血检查阳性率、IFA、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类型、发病年龄、年均气压、年日照时数、年均温度、年降水量、居民地及工矿用地面积、耕地面积、道路用地面积、水域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口密度、流动人口指数及城镇化水平等。系统结构以GIS为核心技术建立云南省疟疾地地理信息系统,其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本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信息库及管理系统和模型库及管理系统。系统基于WindowsXP平台,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8.3),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无缝结合,为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与环境决策提供有效服务。

二、系统功能

疫情信息管理利用GIS的数据库集成和更新功能,把将发生疟疾的基本情况,如地点、时间、姓名、性别、年龄、病型及转归等输入数据库,疫情记录将定期地进行地点匹配。在需要时,GIS可提供通用,灵活的输入、维护、更新和查询此数据库的方法。

疫情预测预报运用GIS,结合遥感、卫星定位及专家评判法等,筛选并确定与疟疾发生及流行的相关地理环境因子,如气温、降雨量、植被、土壤、按蚊种群分布、媒介能量变动等,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预测预报数学模型。通过日常的监测获取相关因子的数据,输入该模型,达到疟疾疫情预测预报的目的。

防治规划在GIS支持下,对所有监测点进行综合评价,列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和非风险区,确定监测的核心区和监测的起始时间,实现监测点设置的科学化。疫情传播模拟和监控:利用GIS的叠置分析功能,分析同一疫源地不同时间的空间数据,模拟出疫情传播的线路图,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数学运算,计算出疫源地面积。

三、结束语

适应信息社会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为我国GIS及遥感技术应用于卫生领域提供了新的契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各种疾病的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将由于GIS技术的介入使得面貌焕然一新。云南省疟疾GIS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旦经费到位和有精通GIS技术的地理信息及计算机专家的充分合作,建立起疟疾GIS是完全可能的。我省对疟疾进行了5o余年的防治和监测,有经验丰富的疟疾防治专业队伍,疟防工作必定因云南省疟疾GIS的建立而大步迈向新阶段。

参考文献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9

一、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构建问题情境

学习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在学习中,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并且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方便生活。针对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来说,学习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内容,只是经过了概括,整理成章,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和思维高度。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巧用知识迁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这样,教师不但减轻了教学负担,简化了教学过程,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习。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很多的生活经验其实都是地理学上的知识,只是学生不知道是地理学上的知识罢了。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鲁教版《大气运动》相关章节的热力环流的内容的时,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参与性不高,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授课。过程如下:“在我国,南北温度差异较大,北方和南方夏天较热,生活起来很不舒服,那么为了过得舒适,很多的人都会在家里安装空调。在寒冷的冬天,为了提升温度,人们会安装和使用暖气。但是细心的同学肯定会发现,在空调和暖气的安装上,有着一定的差异,空调一般都是安装在房子的上面,而暖气则是安装在所住房子的下面,这是为什么呢?”细心观察的学生肯定有这样的印象,不细心的同学可能觉得有点儿茫然,也会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学会观察。问题的提出肯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寻求问题的答案,不妨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的答案都是不正确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卖起关子,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这样也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找到问题的答案。学完相关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就可能分析出其中的缘由了。为什么是空调在上,暖气在下?通过天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和热气环流的常识就可以找出答案:在空调输送冷空气的时候,周围的空气密度较大,气体做下降运动,而暖气周围空气热会做向上运动,这就是原因所在。

二、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设计的高中地理教材,更能突出学生三维目标的教育,强调学生探究意识、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几乎在每一章节或者每一单元之后,都会涉及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者一些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定的真实情境,为学生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平台。在实践或者实验活动的情境下,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激发和提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情境下,依据习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就以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比如森林开发的实践探究问题,为了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教师要先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别扮演的角色是开发商伐林部、政府相关部门、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给每小组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分析砍伐森林的利弊与影响,对于森林的过度砍伐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反思自身角色与森林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最后针对自己的反思拟定一个开发的合理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又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媒介地理学范文篇10

一、黄石地区高中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的现状

1.普通高中极少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教学。在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注意发挥学生主动“学”的作用;但是,各高中的地理教师整体上还是仅采用课堂教学,而很少在班级里开展过相关的地理课外活动,学生仍是每天待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很难掌握到必备的地理技能。在一项关于“该校是否开展过地理课外活动教学”的问卷调查中,6.7%的高中生回答“不知道”;75.3%的高中生回答“没有;17.6%的高中生回答“开展过”;0.4%的高中生回答“定期开展”。

2.活动开展的水平不高。目前,一些高中虽开展开展过地理课外活动,但活动类型较少,而且活动缺乏组织性,地理目的性不强。此外,所开展的一些地理课外活动大多只是以娱乐性为主,外出开展活动也只是以学生个人观察为主,并无教师参与,且学生也没作相关的记录。总之,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的水平不高,效果不佳,学生很难通过活动学到一定的地理技能。3.高中学校之间的差异较大。不同的高中学校之间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问卷调查显示: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高中,30.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开展过地理课外活动;经济条件一般的高中,15.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开展过地理课外活动;经济条件较差的高中,5.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开展过地理课外活动。

二、现状原因分析和讨论

1.应试教育导致地理课外活动开展不受重视。在应试教育指导下,考试结果,尤其是高考成为了评价在校学生的唯一方式。学生考试考得好就说明学生学得好、素质高的理念使得学校追求的是分数,而不是学生的文化素质;追求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教学生考到高分,学生平时学习也是以考得高分为最终目的。这也导致学校不愿“浪费时间”去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甚至有些学校限制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图3);学生也是“舍不得浪费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教学,一心想待在教室学习理论知识,最终导致学生只会考试,而实践动手能力很差。在高考指挥棒的长期影响下,地理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体系中都处于副科地位,这使得地理课程的学时十分少,为了考试,几乎没有安排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课时极少且要应付考试的情况下,学校的各班级根本无法顾及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因而难以提高其综合地理素养。高中所安排的课程主要是考试(高考)要考的课程,虽然课程表安排有美术、体育、劳动课等实践性课程,但是通常那只是形式化的课程。然而,美术、体育、劳动等课程对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那些实践性课程影响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进行相关实践性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增加对实践活动教学作用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到地理课外活动教学中。

2.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地理师资匮乏。地理教师是否认识到地理课外活动教学的重要性,是否在地理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教学,又是否有组织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能力及能否在实践中有能力教导学生进行地理技能操作都直接影响一个班级能否有效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地理教师是否认识到地理技能的掌握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地理课外活动在一个学校能否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期间有一段时间高中地理属于非高考科目,在高中很不受重视,有些中学甚至不开设地理课程,导致大批地理专业教师转教别的学科甚至改行,而大部分大学地理教师专业也大量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招,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内高中地理教师出现断层现象。直到90年代末期,地理才又重新成为高考科目,一方面,为了应付高考很多不具备过硬专业知识的教师被充实到地理教师队伍中,另一方面,保留下来的部分教师也因长期无心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知识更新不够,尤其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导致如今中学地理教师师资参差不齐,很多学校仍然长期外聘教师上课。

3.学生缺乏参加地理课外活动的兴趣。高中生是否对地理学习感兴趣,是否对地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是否希望班级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及性格问题都影响他们参加地理课外活动教学的兴趣。在本研究中,20%的高中生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11%的高中生对地理学习根本毫无感觉,49.0%的高中生对地理课外活动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更谈不上知道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教学对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现状将会对一个班级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效果产生深刻影响。

4.地理课外活动教学资源缺乏。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很多地理课外活动在校园内就可开展,这主要依靠高中学校自身配备的、可供开展的地理教学活动资源,如重要的地理图片和视频文件、天文观测仪器、小型气象台站、植物园等。从调查结果看,48.5%的高中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没有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所需的相关资源和设备。另外,地理课外教学活动还可以利用当地极具特色的山脉、河流、植被、岩石、土壤等自然地理景观,还包括当地拥有的相对系统、完备的可供观测、观摩的系统仪器设备和资源如天文台、动物园、植物园、气象局,等等,而这些离开校园的地理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高中学生几乎没有开展过离开校园的地理课外活动。

三、对策与建议

中学地理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成功与否,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统问题,有不可回避的高考制度、不得不面对的应试教育现状,还有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高中学校在硬软件方面的参差不齐,只有不断完善和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才可能使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施新课程标准,真正朝向素质教育的目标迈进。

1.不断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现行的高考制度给高中课程深深烙上了“主课”和“副课”的印记,即属于高考科目且分值比重大的就是主课,反之就是副课,可以少开或者不开。这种由高考指挥棒无形决定的课程地位导致了现行一系列素质教育和创新课程的开设很难落到实处,因此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要想真正有所起色,一定要通过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学校、家长和师生的眼中这种“主课”和“副课”的角色定位不断弱化直至消失,真正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角度出发开展学习,开展课外活动。当然,这种过程是长期的,不是短时间内能实现的。

2.改革和完善现阶段的地理高考命题形式。长期以来,地理高考命题的内容都是理论性的地理知识,很少出现以地理课外活动为前提的探究式地理试题,虽然近些年逐步提倡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但仍然不够。在目前这种地理高考题目的影响下,高中地理教学就自然容易忽视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忽视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实教育现状下通过高考命题形式的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通过在高考命题中体现学生平时参与地理课外活动的能力,即说只有平时参与过各种地理课外活动才能解答出或者说能更好地解答出此类高考试题。

3.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素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随着技术的变革和知识的更新,现代地理学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科的交叉,这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素质,把新的知识和理论融入课堂,指导新的课外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在学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科教学氛围,通过经验丰富教师的传帮带和年轻教师的勇于改革和创新意识相互结合,使地理课外活动坚持正常开展并不断创新,真正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教学特色甚至教学活动品牌。通过特色或品牌的辐射效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参与地理课外活动,共同推动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开展。

4.充分利用与开发地理课外活动教学资源。地理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网络,收集各种地理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并充分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开展相关的地理课外活动。一方面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另一方面,放映地理相关的视频可提高地理教学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教学水平等存在差异,有的学校拥有较多的地理课外活动教学所需的场所、仪器设备资源,而有些学校则缺乏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所需的这类资源。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既可减少教育经费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地理资源地利用效率。特别是同一个地级市高中教材的使用和课程安排上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所以各个学校同一个年级之间的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教研活动和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条件,进行跨校合作交流与科研探讨,制定有效的地理课外活动教学方案,有利于地理课外活动在各学校的有效开展。另外,积极联系校外的有关部门如气象台、天文台、动物园、植物园、展览馆、博物馆等,争取其对地理课外活动的支持,进而提高地理课外活动开展的可行性与质量。

作者:吴乐知袁修柳工作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第二篇

一、开展地理情境教学,塑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策略,但是受困于教学手段创新能力的匮乏,很多学校的高中地理教学对情境教学的使用往往陷入到“一知半解”的局面,没有真正发挥着情境教学的威力。因此,尝试采用最为基础的情境教学方法来引导高中地理教学,调节和塑造课堂的气氛,尤为重要。例如,地理问题情境的设置和运用可以作为典范。所谓的问题情境,其实就是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由教师预先设置若干教学相关问题并在教学中自主提出的过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多样,重点在于调节教学的气氛,塑造活泼、轻松和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全体学生都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因此,从显性意义分析,类似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和“抛出”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湖面”激起一阵涟漪,并产生剧烈的回响,这个回响就是教学气氛和课堂氛围的形成,是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此外,要采用小组合作教学配合情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将学生的小组配合与情境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情境问题解决的思维宽泛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彼此的默契,塑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可谓是“一举两得”。总之,结合情境创设的实际状况,要求学生们三五一组形成小集体、小团队,提升协作和实践的积极性,这是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中气氛调节的绝佳策略,值得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

二、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地理教学的“技术含量”

多媒体技术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教学媒体手段,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有极大的帮助。在高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教学的内部环境,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可以成为教学之外的无形力量,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同时融汇声音、图像、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元素,可以组合成完善的地理教学素材和成品,为地理教学的内容丰富和形式增加提供辅助,可以大大节省地理教师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更为显著的是,多媒体技术具备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画面感强等特点,恰恰是广大高中生所喜爱的。比如,制作一部内容翔实、外观精美的ppt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放映出来,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让学生们彻底“沉迷其中”,起到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最终目的。因此,把握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尺度,最终可以使之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使之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层次提升做出贡献。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天生就喜爱多媒体、计算机之类的东西,这些媒介和工具可以引领着他们走进学习的更大世界里,成为他们的兴趣点所在。

三、进行教学方式多元化组合,积极倡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显著特征之一是改变学习方式,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多元化组合,提升教学方式与模式的科学化水平。具体来说,教师要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课堂教学中,多激励、活跃氛围,多用图、建立联系,多引导、促进探究,多设疑、创设情境,多归纳、显示规律,多训练、辅导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同一问题以不同方式体验所学知识时,学习效果最佳。为此,教师还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多元组合教法。此外,引导学生们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优质策略。要知道,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地理学科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特点使许多地理问题可以被用来设计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地理探究学习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更需要合作研究。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及课程改革的要求,千方百计推动教学方式与策略的创新,运用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地理教学的活力,推动教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

作者:朱言言工作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

第三篇

一、教师应随用随现,心中有图,边讲边画

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合理地设计地理简图,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放在老师的地理简图中,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同学们通过地理简图中更加形象和综合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有效率地掌握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具有随用随现,边讲边画,心中有图和化文为图等教学能力。

二、化文为图

化文为图就是指通过地理简图来代替地理课本中一大段比较复杂的地理知识或者内容。通过形象的图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带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掌握高中地理中比较难理解的地理知识。例如:在高中地理中的重点知识,气压带和风带,这些是许多高中学生们认为比较难理解和难掌握的,也是不容易记住的。这里我们就可以用化文为图的方法。首先可以画个圆,并且标上经纬线、经纬度、南北极点等重要标示。接着,教师们在讲述到风向的活动中,就需要一边标出风向标示一边向同学们讲解内容。当老师们将气压带和风压带通过地理简图的形式形象集中地向同学们讲解出来时,学生们要能够更加明白整个气压带或者风带的规律和特性,从而使学生们对于该内容所认为的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解答。

三、创新原图,掌握难点

在苏教版的高中地理书中,有许多的原图并不能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通过原图掌握知识重点,这点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教师们的创新精神,要懂得以生为本,不能墨守成规。从学生的角度来改变原图的结构,通过创新原图,辅助原图,化解学生所认为的难点。例如:在高中地理中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其曲线太多,同学们阅读该图时过于复杂,本来就不懂的地方就更加难于理解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具体的掌握情况,适当删减,制作成更直接的地理简图,使同学们轻松地识别出山脊、山峰等等高线的特性,更加直观地掌握该内容。

四、合理的拼接地理简图

合理地拼接地理简图能够提高同学们的读图能力。通过地理简图之间的相互对比,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认识,更有效率地掌握地理难点,深刻地理思维。例如:教师们为了突出政区图、湖泊图、山脉图、分布图等地图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合理地拼接地理简图,合理地对比,并以不同颜色的粉笔标示两者的不同点,从而加深学生们对于该节知识的认识。

五、利用简图巩固复习高中地理,培养学生各项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