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写话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2:51:47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低年级 看图写话 教学 浅析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53-01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看图写话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写话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有效培养写作兴趣,为后续写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中高年级的写作学习做好铺垫,对今后学生理解文章也有很大的帮助。农村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目前存在很多困难和阻碍,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的材料,写作素材匮乏。一些学生看到图片却无法理解其意义,也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话将图片内容和含义表达出来。一些学生可能理解了图片含义,但是写出的话语呆板、枯燥,用词不当,错别字和病句很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改善写话教学,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现状后,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用五彩缤纷的生活丰富学生的知识

对于年龄是七八岁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很少,很多事物都是未知的,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更多的事物。可以恰当地利用课堂以及校内外环境,组织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在校园中或者田野中“找四季”。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观察家中养的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并将观察过程写成日记。还可以利用假期,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县城游玩,参加各种游戏等,学生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才能有话可写。

二、找准方法,激活思维,训练学生会看图

小学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就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图画,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的理解写出若干句或者一小段话。这是写作的初级训练形式,相对于作文,看图写话更加直观形象,内容更加简洁。教学大纲也要求小学低年级要以看图写话训练为主,对于教师出示的图片,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上到下、从周围到中间观察,分析图片所表现的事物或者事件,然后继续观察其他图片,最后将每张图片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来。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观察时间,并在观察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语文能力,既要理解图片上的内容又要有所联想,让学生将自己对图画独特的认识和自己的情感融合到写话中,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

三、形式多样,激发兴趣,训练学生会说话

写话中的“话”,可以是学生自己说,也可以是同桌相互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说或者教师点名让学生说等。不论是哪位学生的发言,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并作出总结,向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的良好习惯,为今后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树立信心,勤于动脑,训练学生会写话

在写话训练的初始阶段,应该锻炼学生写通顺句子的能力,课程标准将小学初始阶段的作文训练作为写话训练,是为了降低写作教学的难度,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因此在写话训练中不能给予太高的要求,无论内容的质量如何,只要做到逻辑无错误、语句通顺即可。除了教师向学生提供图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喜欢的图片,并为每张图片附上自己想说的话,如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让学生能够展示出自己收集素材、描述画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五、善于表扬,乐于鼓励,寻找学生闪光点

学生每次写话完成后,教师都要认真阅读并仔细批改,找出学生写话中存在的错误,并发现他们的进步之处,为他们的写话附上能够读懂的批语。这样就像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写话内容写出个性化的批语,明确又委婉地指出学生写话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总之,要培养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以我手写我心,将自己观察的事物、想象的事物写出来,写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想和认识。在写话中充分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句型等素材,根据写作内容恰当地运用逗号、句号、感叹号和问号等标点符号。很多教师感觉学生作文存在很大困难,实际上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没有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低年级看图写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2

因为,过去一直没有教过低年级,对低年级作文教学比较陌生(说几句是可以的,但是,没作过深入的、系统的实践研究),因此,低年级的作文教学特点,当时,我放在最后。而且,当时说出来的一些内容,也多是根据听过的一些“看图说话写话”的教学实际来进行思考的。

我首先分析了当时低年级的教材(93年,人教版)。我发现,当时一、二年级的35个重点基础训练,安排了看图读拼音读文13次(多在一年级),看图在句子中填字、词4次;看图说话16次;看图听故事写故事2次,看图写话4次。

从观察认识训练的角度来看,教材这些训练内容和要求的意图在于训练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画主体内容”的能力——看单图、看连图,说一句、几句话,写一句、几句话。

从语言表达训练来看,低年级属于学话型——当时的一些教学实践(公开课)以及教学大纲的“练习写句子”要求,我把低年级作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定位于“学习说话、写话”

——看图读拼音、读文训练,主要是因为学和该不会用一两句话明白、完整地来对图上的主体事物的认识进行表达。看图说话训练在低年级安排的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学生识字量和写字能力。

那么,从观察、表达和教师指导的角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特点是什么呢?

在经历了上面的思考之后,我又开始分析一些当时自己听过的公开课例,发现看图说话、写话主要是老师训练学生“看图、说、看图、写”,那图,学生可以经常看。

我分析,这与学生观察记忆表象有关系,可能是学生“记忆表象”的能力比较差的缘故。因此,在当时,我认为: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以看图作文为主(看图说或写)。在看图作文的时候,小学低年级的作文教学特点是:看着说写。先看,然后,说或写。虽然,也提倡指导学生想象,但是,毕竟主要还是写图上的内容。而且,为了说和写,学生可以反复看,边看,边说或边写。

于是,在我的思想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序列”:

看着说写——观察作文——日记作文。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低年级 看图说话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特别是课文插图新颖、直观,易教易学。加强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对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指导学生仔细读“图”

读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首要条件。低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都还比较弱,观察时易被无关要素吸引,而抓不住要点。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全面地看,即看整幅图的全貌;然后细致地看,即看整幅图的每一件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要让学生明白看图的时候要注意有顺序地看,可以指导学生按照由远到近,从左到右等等的顺序。学生只有看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看图,写的时候才能表达得清楚。

教学“找春天”这个练习时,我先出示一幅春天的图画,引导学生先整体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些什么,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黑板上。由此讨论这是什么季节了,接着让学生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再次看图,逐一说好每一种景物,然后,指导学生说一句结束的话,最后,指导学生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可发挥想象说图中没有的景物。在学生分句练说的基础上,我出示填空:“春天到了,燕子( )。柳树( )。花儿开了,有( ),有( )。小朋友在( )。( )真美呀!”来辅助学生写话,学生有所看,有所仿,基本上大家都会说、会写了。写春天是对学生锤炼语言的训练,也是对前面的说话内容的概括总结,更是激发学生积极“写春天”的情感动员。

二、启发学生大胆想“图”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是的,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被调动起来,就如同翱翔蓝天的雄鹰。伊瑟尔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而我们多篇课文都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我们要善于根据图画创设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置身于画面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自由地联想和想象。当然,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困难的,因此,为了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我让学生进入角色,用表演的形式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活的场景。

教学《世界多美呀》时,我充分利用文中空白:“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为了引导学生想象,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我让几个学生戴上头饰,表演一个个刚刚出壳的小鸡。孩子们伸伸懒腰,睁大双眼,抬头看看俨然就是那刚刚出壳的小鸡,异常兴奋。“我看见泥土是黄黄的。”“我看见太阳是红红的。”“我看见麦苗是绿油油的。”……不难看出,想象使得学生的生命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而一个个写话的机会使得学生创新的萌芽又一次破土而出。

三、引导学生有序说“图”

“说”是看和想的语言表达,即体现了观察和思考的成果,又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看得仔细,才能说得完整;只有想得合理,才能表达生动。因此,我们要在学生看懂、想好的基础上,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要让学生知道表达不光是说出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能使别人受到启发和帮助。

在教学《雨点》一课时,我立足文本,让孩子在读中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些动词,并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描述雨点在其他地方的一些活动。孩子们说:“雨点落进泥土里,大地穿上了绿衣服”;“雨点落在花伞上,在和伞下的小朋友说悄悄话”……在说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了正确运用词语,更明白了雨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不同的变化。

四、鼓励学生尝试写“图”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4

一、巧借课文插图,鼓励大胆写话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作文起始阶段,他们不善于选择写话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来给他们“找米下锅”。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生动有趣,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且为练习说话写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有目的地精选文本中趣味性强、贴近孩子们生活的画面,训练写话。

比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写话训练。孩子们的写话十分精彩: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小柳树对小枣树说:“喂,小枣树,你看你,身子光秃秃的。你看看我,长得多漂亮呀!”小枣树没有说话。秋天到了,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什么也没结,她想小枣树一定会取笑我的。但是小枣树并没有这样做。有一天,她问小枣树为什么不嘲笑她呢?小枣树说:“虽然我能够结出果子,但是到了夏天,人们能在你下面乘凉。我们各有优点,怎么能嘲笑你呢?”小柳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尽管低年级的孩子词汇量很小,但是有了插图作为依托,便有了说的内容。以插图练说,既能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增加了趣味练“说”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拓展插图的外延,丰富了语言的积累,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仿写课文,丰富写话语言

模仿在第一学段写话指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模仿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也是他们形成写话能力不可或缺的桥梁。

1.优美语句仿一仿

我们的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沃土。低年级写作教学的重点是词句的训练。新教材中,许多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特色,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好例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美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在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时,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仿写句子:“葡萄架上挂着( ),露出( )。”这样的句式初看是很简单的,事实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累,是引发学生表达的学习点。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秋天果园里硕果累累的画面,再请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秋天,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个个兴奋不已。此时,我用极具感染力的话语激起学生的兴趣:“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描绘一下我们心中的秋天吧!”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瞧!如诗般的语言从他们的笔尖流泻出来:“高粱公公红着脸,像喝醉酒的老公公。”“胖胖的桔子坐在枝头,像一个个胖皮球。”“板栗哥哥咧开了嘴,露出巧克力一样的大板牙”“玉米姐姐好怕热,露出一颗颗黄珍珠。”……依托文本创设情境,既降低了写话的难度,使写话不再成为苦差事,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写作打不了良好的基础。我坚信,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将是丰富多彩的,处处流淌着灵性的。

又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这段描述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出了泉水的灵活生动。然后,我引导孩子们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进行仿写。有的孩子写道:

梨子黄了,我来到果园,梨树说:“来吧,来吧,我的梨子很甜很甜。”有的说:“泉水流到了菜园,茄子打着紫色的小灯笼。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清很清,正好给你解解渴。”这些仿写,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让孩子们领略了创作的愉悦,提高了写话水平。

2.精彩语段写一写

教材中的很多精美语段,同样蕴含着典型的语言现象,它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蓝本。教师要帮助学生精心选择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引领学生模仿别人的方法,去说自己的话。

在教学《四季》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模仿文中已有的形式,试着自己编写《四季歌》,孩子们一下子兴趣高涨,小诗人诞生了:

油菜花黄黄,它对蝴蝶说:“我是春天。”青蛙呱呱,它对荷叶说:“我是夏天。”

苹果红红,它对田野说:“我是秋天。”雪花朵朵,它对梅花说:“我是冬天。”

又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春雨的色彩》写的是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在田野里争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教材当中争论部分都以相同的格式出现。先是自己的观点,再说自己的理由。我在总结课文句式的基础上问: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会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春雨是黄色的等。我提醒学生,争论时仅仅说出自己的观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像小燕子、麻雀、小黄莺那样说出理由。于是学生这样写道:

杜鹃鸟说:“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浇到白玉兰上,白玉兰也白了。”

小黄鹂说:“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迎春花上,迎春花?S了。春雨落在蝴蝶花上,蝴蝶花也黄了。”

小朋友说:“不对,不对,春雨是彩色的。你们看美丽的公园,那儿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花都开了。又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春天。”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有了语言蓝本的模仿,孩子们的语言也流淌着动人的魅力!

三、续写课文,趣味写话

低年级的教材选用了不少寓言、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相结合,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降低写话难度。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B)―0088―01

小学低年级的写作又称之为写话,写话阶段属于小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也是写作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写话能力的表现会对以后的写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不必进行写作体裁的限制,也不必过于注重篇幅的长短,只要学生想写,乐意写,有写话的强烈欲望,能把话写通顺,写完整就可以了。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各种教学手段,逐渐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 取消门槛,轻松入门

1.将写话的要求适当降低,消除学生的畏惧感。对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培养写作兴趣是首要的。其次,通过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由愿意写作到能够动笔写作,进而进行顺利写作的良性过渡。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写、会写,一年级时,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写好一句话,然后逐步过渡到写好两句、三句、一段话。

2. 有的放矢,先说后写。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写话。

二、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首要条件。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对图画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写话。在指导学生看图时,首先应注意观察的顺序。当然,除了按顺序观察外,还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示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之外,同时还要让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

如,指导学生观察一幅拔河场景的图画时,我先要求学生观察拔河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还观察人物的特征和当时的状态。不仅观察个人,还要观察周围的观众,就连人物头上的汗珠和图中绳子上的小红球等都应仔细观察,再联想实际生活中自己参与或看到的拔河比赛的情境,通过想象把自己带入到图中的情境中;然后指导学生说说事情是怎样开始的,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并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最后,让学生动笔写下来。

三、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1.树立榜样,以点带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朗诵学生的优秀作品,并向当地媒体推荐。作品获得发表的学生得到了鼓励,并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进而调动起全班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6

一、激发兴趣,体验快乐

对于一幅无声而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看出“动画”来,这是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我觉得对低年级写话的培养首先应该是对写话的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获取知识的原动力,是激发学生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学生把写作当作愁苦还是快乐,低年级的兴趣培养很重要,但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采用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绪,诱发学生“我要说”的强烈欲望,进而慢慢过渡到“我要写”。同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写话,则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它是根据一定的画面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拓展画面内容,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和书面描写的一种作文训练。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二、明确提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而他们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必须学会摆脱一切不相干的事物引诱,使之服从预定的教学目的。看图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课堂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前,我总是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第二册《离群的小鸡》是看图说话写话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课。我在揭题后,提出具体要求: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有顺序地说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再给每一幅图写一句话,最后明确一个道理。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发展了他们有意注意的品质。

三、学会观察,授之以渔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些生活经验,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常识性的识图能力,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实物口语表达。但是缺乏观察的完整性、条理性,对于书写更是困难。此时,观察图画的习惯培养,识图能力的指导最为关键。观察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观察的有序性,从方向上区分,可以远近观察,上下观察,左右观察等;从观察的层次上区分,可以中心――四周、整体――局部来观察。选择怎么样的观察顺序,需要由具体图画来确定,但是必须有次序地来进行观察。对于一幅完整的图画,最重要的是明确图画主题。这需要平时积累一定的识图经验,才能使学生通过有序观察,短时间内清楚图画主题。比如:风景图画,可以从远及近、从上到下分层观察;事件图画,捉住核心人物,围绕事件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展开观察;事物图画,整体局部分层次观察,还需要捉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平时教学中,课文中主题图的观察、表述,课后作业中图画的观赏,各项练习中的识图练习,每一个识图的相关练习都是拓展学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加强指导,使得全体学生都参预到识图中来,逐步培养,早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够明确主题,表达出正确完整的图意。

四、启发思考,展开想象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这一环节。“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

五、带着问题,训练写话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7

一、明确提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而他们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必须学会摆脱一切不相干的事物引诱,使之服从预定的教学目的。看图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课堂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前,我总是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第二册《离群的小鸡》是看图说话写话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课。我在揭题后,提出具体要求: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有顺序地说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再给每一幅图写一句话,最后明确一个道理。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发展了他们有意注意的品质。

二、看图说话教学要遵循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的原则

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是从无目的到有目的,从笼统到精细,由表面到内部的过程。所以,我开始教看图说话时,便从感知图的整体入手,步步深入。例如:在教《小白兔运南瓜》时,先让学生完整地观察图,理解图意。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差,掌握词语少,说话时往往词不达意或没有明确的中心。对此,我就设计了步步深入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用词语或几句话完整、连贯地把几幅图的大意讲清楚,从而培养学生概括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

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着持续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不断加深教育内容,避免间断性和跳跃性。从这一教学理论出发,分图练讲是训练学生讲话能力的好方法。

在分图训练说话中,我利用学生记忆发展中的无意识占主要地位,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记住过渡性图,以承上启下,发展故事的内容。比如,《离群的小鸡》中的第三图属过渡性图画,通过老师启发“妈妈听到孩子叫声是怎样的,结果怎样”而让学生独立说出图意,顺理成章地引出故事的结局。

在分图训练说话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只能保持二十分钟左右,我就在每幅图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听老师讲后,学生学讲、独立讲、指图讲、背图讲等,以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三、带着问题,训练写话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感官代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32-01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低段的看图写话也让老师谈“图”色变。由于低段儿童思维的局限性、跳跃性,人生阅历的狭隘性,使得他们出现无所适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三无”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低段教师指导看图写话无以应对,无法可依,无力可施。

一、思维成阻力

看图写话中的图是静止的一个片段,不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不同于活动那样直观具体,给予学生各方面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看电视多、看书少,独处多,群聊少,久而久之,已经习惯于电视、电影等活动影像,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失去了对图片的原始敏感性。从而使得他们思维限制,不能展开合理充分的想象。

二、感官成单力

感官即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与之相对应形成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仔细看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几句话。”“图上画了什么?看一看,想一想,用几句话写下来。”这些都是看图写话中常用到的提示语。细细读来,不难发现,提示语中强调最多的是“看”这个感官,即视觉。写作本身是学生的经历、阅历和感官综合作用的一个过程。学生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若视觉成为形单影只的唯一力量,这必然使学生游离于图之外,成为一个旁观者,情感与图中内容没有共鸣,写出的话必然公式化、机械化,没有真实情感,无生动可言。

三、指导无促力

低段教师虽注重看图写话的训练,但也常抱怨无处指导。或是公式化,把作文的知识和方法像公式一样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模式与材料。或是问答式,老师们会提很多问题,把看图写话当成简答题来教,老师一问,学生一答,老师问完了,学生答完了。这些指导都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僵化。

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看图写话处于教师事倍功半,学生写话水平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那么,教师如何用一种启发性的语言指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想象从而发散思维以期达到提高看图写话水平的目的。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感官代入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代入图中引发想象的一种方法。感官代入法分三步走:

1、以“看”先行,统领全局找重点

低段学生的观察会无序,无重点,无联系。看图写话的关键步骤是学生在写之前先要观察,即以“看”先行,只有清楚图中内容,才能明确中心意思,不偏离图意。一幅图中,重要的人物、景色、动作都出现在图中央,或者是画得比较大,因此,学生观察的顺序一般情况下是是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由中间向边缘。例如:小鸡过河,图中篇幅最广的是小河,河边站着小鸡,那么主人公肯定是小鸡。围绕的话题就是小鸡怎么样过河。老师的引导用语需要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抓重点,使学生直截了当地明白图意。如:图中画了谁?(画了什么?)他(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问题把学生的视线直接引到图中的重点,抓住图中关键点。

2、“推测”紧随后,明察秋毫重细节

成人的思维相对缜密,观察有序,一看图就知道图中的意思。但低段的学生要关注细节并非易事。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明察秋毫,学会推测。要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画这个内容,从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学会关照细节。既要看出画面上的内容,又要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做到粗中有细,找出图中的各处的关联,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画这些景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人与景的联系――图中出现荷花,一旁的小朋友表情高兴,手舞足蹈,那么就可想猜测到这是夏天,小朋友在池塘边欣赏荷花。人与人的联系――图中出现年纪大的,胡子白花花的老人,旁边一位小女孩,那么可以知道这两人是祖孙关系。物与物的联系――图中出现一只垃圾桶,地上有一片纸屑,那么这个纸屑应该是在垃圾桶里。

此外,还有人的性格与服饰、动作、年龄、表情、身份、形体的关系等。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推测出事物的联系,才能为后面的联想打下基础。

无论是总体观察还是细节揣测,进行到这一步的学生还只是停留在看中,而这看具有一种旁观性,即学生只是一个观察者,并没有走进图中。若只停留在这两步骤上,学生的写话只停留在对图的描述中,没有进入真正的想象,所写文章也枯燥乏味,缺乏立体感。

3、“感官”来助力,推前测后激想象

感官代入,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画中的人物,让他想象自己处在图中,然后看到了什么,当时心里怎么想,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做什么等等,以及相互作用下想、听、说等的变化,它最大限度的运用自己的感官想象,用合理的表达把它写下来。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写话障碍;写话智慧

写话是习作的“花苞”,是基础练习。学生所写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也可以是结构比较简单的短文。总之,它是一种以培养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书面形式进行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基础练习。

一、写话障碍

1.思维狭窄

二年级的孩子,思维太过狭窄。就拿我们班的孩子来说,不爱动脑筋,对于要他们思考的问题,通常会沉默不语。可怜的几只小手,偌大的教室,有点让人灰心。

在看图写话教学中,拿“做值日”来说。我首先请学生先自己观察图画,看清楚图上画了什么。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就只有20几个学生举手。有一个学生是这么说的“图上有三个学生,一个在扫地,一个在排桌子,一个在拿簸箕。”我表扬了这个学生后,又请别的学生来说一说,小手就变成5、6只了。我选了其中的一个孩子,他说“我觉得图上的一个男孩是在擦桌子,不是在排桌子。”我告诉孩子们这两种说法都是可以的。当我再让孩子说说看时,孩子们都沉默了。我不禁疑惑,难道二年级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只能这么多了嘛!在批改孩子的写话时,我发现孩子们都写得差不多。几乎是上课时怎么讨论的就怎么写,很少会写出新颖的东西。

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深深地自责,自责自己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成为敢于、乐于思考的好孩子。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多数孩子,思维都不够活跃,就像是温水一样。我相信,写话中,思维的跳跃,是非常重要的。

2.语感混沌

二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是混沌的。他们很难把心里的想法用正确的语序表达出来。看学生的写话,很少有语句通顺的。特别是有几个男学生,语感一点都没有,几乎是脑子里蹦出什么词,就写什么词,写完了也不会读一读。有个男生把“阿姨,你请进,请坐在沙发上,我给你倒杯茶。”写成了“请近你坐在我马上跑池倒了”。

二、写话智慧

1.利用课文插图写话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存在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插图优美,栩栩如生,为孩子所喜爱。

每一幅插图都与课文内容直接相关。以前,我只会在备课,教学时利用图画。通常就是让学生先观察图画,讨论发言,再引出课文内容。甚至有的时候,图画都“没能入我的眼”,被我忽视了。

偶然有一次,我发现同办公室的马老师,在利用二年级上册《识字8》的插图让学生练习写话。向马老师请教后,我也学着她让学生试着简单写一写。拿马老师的话来说“让学生看着书本的插图练习写话,其实也就是看图写话。”是的,练习写话的素材很多,重点在于我们是不是有双慧眼,能不能抓住可利用的一切资源。

《识字8》的插图,我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请人说一说所画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写话:河水、荷叶、荷花苞、金鱼。让学生多用形容词。本以为二年级的学生根本听不懂什么是“形容词”。然而事实上,只要多跟孩子说几遍,他们就会在写话时有意地加些形容词进去。这让我明白,不要小看孩子,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

班上的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夏天到了,我来到池塘边玩耍。我看到水是碧绿碧绿的。池塘里还有许许多多的荷叶,我仿佛看到荷叶上有很多青蛙。池塘里还有很多粉红色的荷花苞。池塘里的小金鱼快活地游来游去。

这几句话中的“碧绿碧绿、许许多多、粉红色、快活地游来游去”都用的很好。

任何一件事情,在刚接触时,都会让人有点害怕。学生在活用插图练习写话时也是如此。我还记得孩子们当时张大的嘴巴,有点担忧的眼神。多次练写下来,孩子们的写话水平明显提高了,畏难情绪也没有了。我想活用插图,是一个好的开始。

2.利用词串写话

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识字课,均是由四组词串组成。刚接触这类教材时,我在教学上有点无从下手,觉得这几个词语有什么好教的呢?教学形式也很难丰富生动。

偶然的,我想到是不是可以利用词串来训练学生的写话呢?本身,识字课的教学单从识字的角度来说,过于枯燥、狭窄。现在融入了有意识的写话,突然觉得识字课充实多了。

我曾拿《识字6》进行过写话的训练。在让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先请学生用“骏马、秋风、塞北”连起来说一句话,加入形容词。刚开始时,学生都不怎么敢举手发言,我就拿“骏马”举例,我是这样说的“骏马在奔驰”。在我的引导下,一些孩子开始尝试着给词语穿衣服。在多个孩子的发言以及我的适时纠正下,孩子们对第一组词语该如何写话,有了大概的认识。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在塞北有很多片草原,骏马在草原上奔跑,还有凉爽的秋风吹来。这个小朋友不仅将这三个词语都用了,而且写得很顺畅,这是出乎我意料的。

同样的教学二、三、四组词串,学生的习作如下:美丽的江南,有粉红粉红的杏花。江南还经常下绵绵的春雨。在海岛上,有像火球一样的骄阳。还有不怕热的椰树。高原上,有些冰雪是常年不化的。那里还有许多牦牛,它们被称为“高原之舟”。

看图写话教学论文篇10

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是怎样借尾巴的?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小壁虎的借尾巴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课文中难以理解比如“挣断”、“屋檐”“掌握”、“难过”等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阐明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让大家思考“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讨论关于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是怎样借尾巴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生的认识只有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他的认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科学的世界观才会逐渐形成。

二.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最后有没有找到妈妈?由于学生在以前早就听到过这个故事,况且课文的插图就是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同时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在读中结合说话训练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在教学《孔雀、八哥和母鸡》一课的结尾部分时,我就组织学生续编故事,先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然后续编故事。当学生的思维闸门一打开,他们就会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孔雀不再把美来炫耀,而是踏踏实实地为农夫看家;有的说八哥也不再光说好话,而是作为农夫的信使,为大家报信;还有的说孔雀和八哥改正了错误,农夫把它们请进大房子一起住,母鸡、八哥和孔雀成了农夫的好助手。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认为多做实事是不会有错的。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一石三鸟”。

四.在读中结合表演训练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美丽的公鸡》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不仅准备了公鸡、啄木鸟、蜜蜂、青蛙和老马等各种头饰道具,还把公鸡、啄木鸟、蜜蜂、青蛙和老马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理解了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的道理。

五.在读中结合写作训练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雷雨的美丽景象,从而唤起了学生内心要求去表现美的欲望。学完课文后,我用带有激动而又有启发性的言语,鼓励学生:“我们怎么让更多的人能够和我们一起分享雷雨的美丽景色呢?让我们一起把这美景转化为文字,把它写下来吧!”交流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夏天,雷雨越下越大,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雷雨过后,柳枝像长发在风中摇摆。池塘里,青蛙在高兴地歌唱。”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读中结合写作的训练,学生能马上把课文中的句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以运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一段话描绘得形象生动,比喻贴切,富有想象力。